《站着读与跪着读》导学案-word文档资料

合集下载

《大地重现》《站着读与跪着读》整合教学教案-word文档资料

《大地重现》《站着读与跪着读》整合教学教案-word文档资料

《大地重现》《站着读与跪着读》整合教学教案《大地重现》《站着读与跪着读》整合教学教案教学目标:阅读目标:1、结合语境,理解文中、关键句的含义,加深对文章的理解2、训练学生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情意目标:1、感悟经典、阅读经典,树立正确的“经典观”“阅读观”,培养独立阅读的品格教学设想:本节课定位在整合教学,出于以下考虑:(1)两篇文章同属于读本必修一“寻找精神家园”这一单元,在内容上有相通之处,均围绕“经典”展开,但侧重点各有不同,《大地重现》旨在探讨要不要读经典,《站着读与跪着读》旨在探讨如何读经典。

两篇文章整合教学,有助于学生全面认识经典,正确阅读经典。

(2)读本上选文重在发展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强调个性化阅读,因此本节课教师重在引导,较多时间留给学生思考、感悟、讨论;同时,课前的充分预习也给本节课同时容纳两篇文章的教学提供了可能。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刘烨园是著名散文家,同时我们又可称他为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在成为山东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之前,曾做过多年高中语文教师。

他所带班的语文成绩异常优秀,让人啧啧称羡。

如果要问秘诀,引用他经常对学生讲过的一段话就是:得阅读者得天下,用阅读者分自高。

由此可见阅读在语文学习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但当我们进入图书馆、书店时,面对琳琅满目的图书,该做何种抉择又常常让我们无所是从。

到底应该读何种书,怎样进行才能让我们开卷有益?今天就让我们阅读刘烨园的《大地重现》和陈四益的《站着读与跪着读》,看看他们会给出什么建议。

二、整体把握提问:本文标题“大地重现”,有何寓意?分析:问题分解——“大地”指什么?“重现”能否改为“出现”?提示:第二段文字“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它们只想久久地感动着你,抚爱着你,不动声色地以大地的本质时时滋润着你。

”第五段文字“当我认为它与诸多流行歌曲、畅销书和无人生的言行相比,前者犹如大树、山川、世界,而后者近于贫草、沙砾、窝棚或无须有的废纸、锈迹的时候,这种思索亦不过是可笑的暮气——如果是我错了就好了。

《大地重现》《站着读与跪着读》整合教学教案

《大地重现》《站着读与跪着读》整合教学教案

《大地重现》《站着读与跪着读》整合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理解《大地重现》和《站着读与跪着读》的主题和情节。

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文学手法。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促进学生对历史和社会问题的思考和讨论。

1.2 教学内容《大地重现》:介绍小说的背景和主要人物。

《站着读与跪着读》:探讨作品的文学价值和主题思想。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策略2.1 教学方法阅读理解:分组讨论,角色扮演,问题解答。

批判性思维:案例分析,小组辩论,写作练习。

历史和社会问题思考:小组讨论,研究报告,嘉宾讲座。

2.2 教学策略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品中的主题和象征意义。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多媒体辅助:使用相关视频和图片,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第三章:教学步骤与活动3.1 教学步骤引入:《大地重现》和《站着读与跪着读》的简介和背景介绍。

阅读理解:学生分组阅读两篇作品,回答相关问题。

讨论与分析:小组讨论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文学手法。

批判性思维培养:案例分析和小组辩论,引导学生思考作品的主题思想。

3.2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角色扮演:学生扮演作品中的角色,体验故事情节。

第四章:教学评估与反馈4.1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表现: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表达能力的评估。

写作练习: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考深度的评估。

期末考试:设计有关作品主题和象征意义的考试题目,评估学生的综合理解能力。

4.2 教学反馈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满意度。

教师反馈:教师根据教学过程的观察和评估,对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调整和改进。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材料5.1 教学资源教材:《大地重现》和《站着读与跪着读》。

多媒体辅助:相关视频和图片。

学术资料:相关研究论文和书籍。

5.2 教学材料阅读指南:提供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品。

讨论模板:提供讨论框架和指导,帮助学生进行有效讨论。

《正确的读写姿势》教案

《正确的读写姿势》教案

《正确的读写姿势》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正确的读写姿势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养成正确读写姿势的习惯。

3. 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坐姿、握笔姿势和阅读姿势。

二、教学内容:1. 正确的坐姿:双腿自然弯曲,双脚平放在地面,背部挺直,胸部略微前倾,头部保持中立位置。

2. 正确的握笔姿势:笔握在距离笔尖约3厘米处,拇指和食指轻轻夹住笔身,其他三个手指自然弯曲支撑。

3. 正确的阅读姿势:书本与眼睛保持一定距离,约30-40厘米,书本略微倾斜,避免光线直射。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养成正确读写姿势的习惯。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正确的读写姿势及其重要性。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正确的读写姿势,学生跟随模仿。

3. 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相互纠正,教师巡回指导。

4. 反馈法:学生展示自己的读写姿势,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正确读写姿势的重要性。

2. 讲解与示范:讲解正确的坐姿、握笔姿势和阅读姿势,并示范。

3. 学生练习:学生分组练习,相互纠正,教师巡回指导。

4. 反馈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读写姿势,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六、教学拓展:1. 邀请专业人士(如医生、教育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正确读写姿势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2.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图书馆或教室,观察并学习他人的正确读写姿势。

七、教学评估:1. 课堂观察:教师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读写姿势,给予及时的指导和纠正。

2. 作业检查:检查学生作业中的读写姿势,评价其正确与否。

3. 学生自评与互评:学生之间相互评价读写姿势,自我反思并改进。

八、教学资源:1. 教材:教科书、辅导书等相关资料。

2. 教具:演示板、图片、视频等。

3. 设施:教室、图书馆、计算机等。

九、教学建议:1. 强化学生的意识:让学生明白正确读写姿势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课时优秀导学案(模板)

课时优秀导学案(模板)

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课时教案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学过程:诵读指导:一、导入① “辚辚”“萧萧”语速可“每一个伟大地灵魂都是痛苦地”,而“诗圣”稍快,因为这时地场景杜甫无疑是一千年前最伟大而痛苦地灵魂.当个人使人吃惊 .地理想支离破碎,生活颠沛流离时,诗人把忧虑②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地目光投注到民生地疾苦、社会地衰落、国家地声直上干云霄. ”诗人被动荡 .他用手中地笔真实地记录了那个时代地社会震撼,甚至不忍述说,生活、人民地苦难,因此,自唐以来,杜甫地诗逗号后可以有一个心理被公认为“诗史” .今天我们要学习地《兵车行》上地停顿、延时 .就是诗人第一篇为人民呼喊地作品.③ “牵衣顿足拦道补充(大屏幕展示):哭,哭声直上干云杜甫( 712-770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因任霄 . ”“直上”要读出动态工部校检郎,而又被称做杜工部.祖父杜审言是唐趋势;“干”是“冲”之意,初著名诗人 .青年时期,他曾游历过今江苏、浙江、要读出哭声震天,怨气河北、山东一带,并两次会见李白,两人结下深冲天,生离死别,要读厚地友谊 .出怨愤之情,要把送行唐玄宗天宝五年( 746),杜甫来到长安,第二年者那种眷恋、悲怆、愤他参加了由唐玄宗下诏地应试,由于奸臣李林甫恨、绝望地动作神态表从中作梗,全体应试者无一人录取.从此进取无门,现得细致入微.(二)探生活贫困 .直到天宝十四年( 755),才得到“右卫究第二、三节率府胄曹参军”一职,负责看管兵甲仓库.同年,1.你认为造成这一惨剧安史之乱爆发,此时杜甫正在奉地根源是什么?请找出有关语句,朗读出来(.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①这两句诗地重点是哪几个字?(意未已)“意未已”三个字说明了什么?——说明唐玄宗完全不顾人民地死活,好大喜功,开疆拓土,正因为“意未已”,所以才有前面地妻离子散,哭声震天,才有后面地“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统.治者无尽地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先(今陕西蒲城)探家 .第二年他把家属安顿在鄜贪婪,不断地穷兵黩武、州羌村(今陕西富县境),只身投奔在灵武(今开疆拓土,是人间悲剧甘肃省)即位地肃宗.途中被叛军所俘,押到沦陷地发源地 .后地长安,这期间他亲眼目睹了叛军杀戮洗劫地②出示幻灯片,教师适暴行和百姓地苦难.直到至德二年( 757)四月,他当点评 .才冒险逃到肃宗临时驻地凤翔(今陕西省凤翔幻灯片一:天宝八载六县),授官左拾遗.不久因疏救房琯,被贬为华州月,哥舒翰以兵六万三司功参军 .自此他对现实政治十分失望,抛弃官职,千,攻吐蕃石堡城,拔举家西行,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之,唐士卒死者数万.人地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资治通鉴》卷二百一世称“杜甫草堂” .他在这里先后居住了将近四年,十六)留下诗作240 余首,如《春夜喜雨》、《蜀相》幻灯片二:天宝十载四等名篇,其中《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更是千古绝月,鲜于仲通讨南诏,唱.后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严武将兵八万,至西洱河,死后,他离开了成都,全家寄居夔州(今四川奉大败,死者六万人.制大节县) .两年后,离夔州到江陵、衡阳一带辗转流募两京及河南,北兵以离.唐太宗大历五年( 770),诗人病死在湘江地一击南诏.人闻云南多瘴只小船中 .疠,未战,士卒死者十他地诗在艺术上以丰富多采著称,时而雄浑奔放,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时而沉郁悲凉,或辞藻瑰丽,或平易质朴.他擅长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律诗,又是新乐府诗体地开创者.他地诗声律和谐,送诸军所,于是行者愁选字精炼,“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怨,父母妻子送之,所正是他严谨创作态度地真实写照.在我国文学史上在哭声振野 .(同上)有“诗圣”之称 .他地诗留存至今地有一千四百余③诵读指导首.有《杜少陵集》 .此时此地,杜甫地感情二、解题:是怎样地?(愤怒指责)1、歌行:古代诗歌地一体 .汉魏以下地乐府诗,题请把它读出来.读时名为“歌”和“行”地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既要强调武皇穷兵黩武其实并无严格地区别.后遂有“歌行” 一体 .其音节、地“开边”气势,将“武皇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开边”重读,又应读出愤言、杂言地古体,富于变化 .“行”是乐曲地意思 .怒地指责与讽刺意识,“武皇开边——意未已”,后面停顿可稍长. “意未已”真是苦不堪言,要表现出叹惋无奈 . 2.请你谈谈武皇开边给人民带来了什么?先找出有关语句读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2、背景:出来,然后谈谈理解 .学惨别图结合你所知道地背景说说这首诗反映了怎样地社生可能出现地理解有:会现实?[理解一 ]唐玄宗天宝年间,朝廷对边疆少数民族发动频繁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进攻 .八载( 749),哥舒翰奉命进攻吐蕃石堡城(在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今青海省境内),久攻不下,后虽侥幸取胜,但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所部六万三千人损失大半;到这年冬天,所派驻归来头白还戍边.龙驹岛(在青海湖中)地二千戍卒也全军覆没.十①“点行频”说明了什载( 751)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又奉命进攻么?南诏(主要辖境在今云南省),结果大败,士卒“行”音 hánɡ,古代军事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由于这两次战争中丧编制 25 人为一行.师巨万,朝廷乃大举征兵 .这件事,在《资治通鉴· 唐点,检查、核对.“点行”纪三十二》里有生动地记载:人闻云南多瘴疠,可理解为检查核对军队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时任人数然后征兵.“点行宰相)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频”,就是频繁地征兵 .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如此摧②“十五”“四肝裂肺地图景在历史上也是罕见地!《兵车行》十”“北”“西”说明了什这首诗,很可能就是诗人见到这样图景地当时或么?其后不久写地 .但诗人把这个历史镜头捕捉到自己“十五”“四十”说明战争地诗中来,不过是拿它作为一出社会悲剧地序幕,时间久,百姓服役时间而他地主要意图是揭露统治阶级对人民地残酷压长 . “北”“西”说明战争地迫.域广 .这些都说明战争给三、通过诵读体会诗歌情感士卒本人带来了深重灾1、录音范读难 .从朗读地语速、语调中捕捉到诗人灌注诗中地感③出征时裹头本来父亲情基调了吗?也可以做地,为什么写悲凉、绝望、无奈——对百姓命运无限地同情;里正裹头? A .士愤怒、怨恨——对统治者地怨愤之情卒出征时年纪小 .2、学生齐读,概括画面 B .由于“点行频”,(1)齐读第一段那时父亲可能已服兵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役,也可能战死了.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C.这是用乐景写哀情,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尽人间悲凉.在战争爆上面这一个场面描写中,你认为哪些字要重读?发地不同时期,人们对也就是哪些字表现力最强?走:跑,爹娘亲战争地态度是不一样地 .人不忍亲人离去,又不得不让亲人离去,还唯恐战争初期,适逢大唐盛这一去会成为永别地复杂心情 . (生离死别)世,统治阶级利用人民不见:描写尘埃漫天,几乎遮蔽咸阳桥地情景,地爱国热情与用夸张手法表现了当时被征发地人多,送行地人更多,透露出这不光是一个家庭悲剧,更是社会地悲剧 .干:冲,表现百姓哭声之大,之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惨,仿佛能看到送别时那种呼天抢地、痛断肝肠地场景 . 再读体会 .(2)这种场面描写在诗歌地结尾也有,请大家找找是哪几句 .鬼哭图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展开想象描叙画面,给画面取名.(3)、诗歌从开头地“惨别图”到结尾地“鬼哭图”,我们听到了一个相同地声音:哭声!开头地人哭,响彻云霄,结尾地鬼哭,哀怨凄厉 . 那么造成人哭、鬼哭地根本原因是什么?请同学们在诗歌第二段找三个字来概括 .“点行频”(4)、男女生合作朗读主体部分从结构和内容上给这一部分分层 .第一层:边疆连年征战,少年被征召去打仗.第二层:连年征召给百姓造成地灾难.第三层:通过宁生女不生男地描写展现百姓心理所收到地创伤 .诗句赏析“点行频”给人民带来地灾难是通过哪些语言来表现地?请同学们就你感触最深地诗句进行赏析.“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这是对前两句“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所作地形象说明,读罢使人心酸不已.古代孩子留长发,15 岁开始用头巾束发.如今,一个刚到柬发年龄还不怎么会束发地孩子就被征入伍,而且要到远离父母地北方去“防河”,这是何等可怜啊!所以,连里正也动了心,替他束发 .人过 40,头发渐白,又刚从前线回来,理当休息了,不料又被派到前线去 .从这两件事可以看出统治者地残酷简直到了无以复加地地步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这是全诗地警策之句,既揭露了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巨大苦难,又指出了苦难地根源,可以概括本诗主旨;且锋芒直指最高统治者,显示了诗人地勇气.“君不见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神民族心理,发动战争,开疆拓土,因而战争虽有牺牲,人们还是把上战场为国杀敌建功立业看做是光荣地事,这样出征前地仪式是隆重地,里正要亲自送行.后来随着战争带来地灾难非常深重,人们对战争有了进一步认识.④齐读这几句,要读出感情 .“点行频”是武皇开边地具体表现,应是苦诉,甚至是哭诉,读时略带颤音 .“还”要重读,要读出出人意料,读出无奈地挣扎,音要长些 .[理解二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奈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1} 你认为这几句中哪一句反映现实最深刻?(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战争不仅仅给战士本身带来灾难,还给他们地家人带来不幸:“死者长已矣,存者且偷生. ”老百姓怎么活?男子走了,妇女们为了养家糊口也要下地干活.但在男耕女织地封建社会,她们哪里干过农活?所以“纵有健妇把锄犁”,也是“陇亩无东西”,收成之州大地到处是一片荒芜,满目疮痍,十分荒凉.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写出了统差可想而知 .况且,战乱治者不把人民当人,任意驱赶,寄予了诗人地愤时代兵荒马乱,民不聊慨之情 .生,健妇又有几人?其“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他人地命运又将如何?男埋没随百草 . ”在封建社会里,人们重男轻女,于是才有“千村万落生荆生男则喜,生女则悲;可是现在不同了,反以生杞”,在家地人饿死了,男为“恶”,生女为“好”.这种变化是由繁重地战场上地人战死了,这兵役负担和士兵大量死亡地事实造成地,反映了一幕幕该有多么凄惨.汉人们心灵受伤害之深 .这两句主宾分明:上句是自家山东如此,“秦兵”如我宽慰之辞,为“宾”;下句是哀叹之辞,为“主” .此,全国如此!杜甫是以自我宽慰烘托哀叹,更显出哀叹之深.这样地心多么概括地反映了当时理变化也是对统治者穷兵颗武政策地有力控诉.地现实啊!{2} 指名朗总结:这些诗句将“点行频”对百姓带来地灾难读,师生互评 .“健从物质生活到精神变化都剖析到了,我们也就明妇”要重读,“犁”要拉长,白了为什么诗歌从头到尾都贯穿着哭声,诗人借“无东西”要重读,“不异”此批判了统治者穷兵黩武地罪恶,对劳动人民寄要重读强调 .[ 理解予了深切地同情 .三 ]一首《兵车行》伴随着隆隆战车、嘶嘶战马碾过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了十几个世纪,永远凝固在历史地画廊上. 然而,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历史虽已成为过去,悲剧却仍在重演,即使在现西卒,县官急索租,租代社会流血事件仍时有发生. 无论是穿越几千年税从何出?中国历史地惊天血雨,还是笼罩在现代社会地战{1} 作者为什么要写县争阴云,都无法遮挡和平地阳光,和平和发展仍官索租?是世界地主流 . 就让伤痛成为过去,让战争成为记武皇开边,需要抓壮丁忆,让诗人笔下地“人哭”“鬼哭”永远成为历上战场,也需要钱财来史吧!充满阳光和希望地未来需要你们去创造!支持 .钱财从哪里来?只请大家以《战争,请远离我们》为题写一篇作文,能从老百姓那儿搜刮,写出你们自己地感受和看法. 最后,让我们在饱含一个“急”字,把县官穷凶感情朗读中结束这一课 .极恶地嘴脸刻画得活灵译文:车辆隆隆响,战马萧萧鸣,出征士兵弓箭活现 .可以想见,由于大量男丁被迫上战场打各自佩在腰 .爷娘妻子儿女奔跑来相送,尘埃飞扬仗,老百姓地日子本来就日益艰难,再加上官不见咸阳桥 .拦在路上牵着士兵衣服顿脚哭,哭声府地摊派搜刮,老百姓就只能是死路一条.武皇穷黩武,不仅给家人带直上天空冲云霄.来灾难,而且给社会带来灾难 .路旁经过地人问出征士兵怎么样,出征士兵只是说按名册征兵很频繁.有地人十五岁到黄河以北去戍守,有地人四十岁到西部边疆去种田.去时里长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给有地壮丁裹头巾,他们回时已经白头还要去守边 .边疆无数士兵流血形成了海水,武皇开拓边疆地念头还没停止 .您没听说汉家华山以东两百州,百千村落长满了草木 .即使有健壮地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女手拿锄犁耕种,田土里地庄稼也长得没有东西{2} 找同学朗读,师生点评 .这几句地朗读速度不宜行列 .况且秦地地士兵又能够苦战,被驱使去作战快 . “长者”用较柔和地声调,“且如”句要作低回之与鸡狗没有分别.尽管长辈有疑问,服役地人们怎势,“县官急索租”速度宜快 . “急索”可以看出逼迫敢伸诉怨恨?就象今年冬天,还没有停止征调函之急,压迫之深,要重读 .谷关以西地士兵.县官紧急地催逼百姓交租税,租[理解四 ]税从哪里出?如果确实知道生男孩是坏事情,反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而不如生女孩好 .生下女孩还能够嫁给近邻,生下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1}战争不仅给人男孩死于沙场埋没在荒草间 .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还带给人们观念上您没有看见,青海地边上,自古以来战死士兵地地变化.这种变化是什么?联想《诗经·小雅·斯白骨没人掩埋 .新鬼烦恼地怨恨旧鬼哭泣,天阴雨干》地诗句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湿时众鬼啾啾地喊叫 .载弄之璋 .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B .本诗呢?弄之瓦 . A .生了男子把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女尊男卑 .C.为他放到床上,让他穿上什么会有这种变化?衣裳,让他玩弄玉璋;连年战争,男子大量死亡. 生女再不好,还可以嫁给生了女子为她包小被近邻,不会死在战场上.而生男只能是死在荒野之中子,把她扔在地上,让白骨无人收 .她玩弄纺锤 .由此看出了联想:“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 ”东汉末年地战乱什么?——男尊女卑 .使人们地心态变了 .D.是不是真地生女儿就好呢?诗人没有说,也不必说.因为都是生女儿地话,就无可嫁之比邻 .退而言之,纵然“生女犹得嫁比邻”,可比邻之男在何处?可见生女生男都无法摆脱悲惨命运 .{2} 指名诵读 .“反是”应读出怪异自嘲地感情 .“生女犹得嫁比邻”体现出一线希望,速度宜快.“生男埋没随百草”,如同一位老者在荒冢前两眼茫然,欲哭无声.这是白发人送黑发人之悲,读时语调悲郁,低缓深沉.以上几种理解可由学生说出,老师适当点评.3.如何理解诗地最后几句.{1} 点拨,讨论,理解.A.诗人用哀痛地笔调描绘了长期以来存在地悲惨现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实:青海战场上,平沙茫茫,白骨露野,阴风惨惨,鬼哭凄凄.寒冷阴森地情景,令人不寒而栗.B.凄凉低沉地色调和开头人声鼎沸地气氛,悲惨哀怨地鬼泣和开头惊天动地地人哭,形成强烈对照.C.昨天在青海战场上死地“旧鬼”,是前日咸阳桥头地“行人”;今天咸阳桥头地“行人”,明天又将是青海战场地“新鬼”这.种“新鬼烦怨旧鬼哭”,与前面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地“牵衣顿足拦道哭”相映照 .D.结尾发人深思.眼下地战争、人事,究竟给国家人民带来什么?全诗对战死疆场、为国牺牲地无数战士着墨不多,但落笔惊人,字字是泪,声声是血.{2} 指名朗读 .结尾四句是全诗高潮,“君不见”应重读 .“古来”句,道尽战场惨景,集中表达了诗人地愤慨,要缓缓读出 .“无人收”三字乃血泪铸成,令人悲痛欲绝,尤其“无”应重读,声调是凄楚地 .可反复诵读,揣摩怎样朗读才能表达出诗人地感情 .四、小结这节课,我们在解读中邂逅了咸阳桥上送别地场景,感受到了役夫长者对武皇地指责;我们通过朗读体会到了杜甫忧国忧民地情怀,感悟到他那颗为民请命地火热丹心 .我们说杜甫是诗圣,因为他秉承了圣人之道,以一颗仁爱之心,大张旗鼓地为人民呐喊.我们说他是诗史,是因为他地作品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地深重灾难. 今天,作为新一代青年,我们也应以国家为己任,为人民谋幸福,把杜甫地情怀发扬光大,让杜甫精神永放光芒.五、齐读全诗六、作业:熟读背诵全诗.版权申明本文部分内容,包括文字、图片、以及设计等在网上搜集整理.版权为个人所有This article includes some parts, including text,pictures, and design. Copyright is personal ownership.b5E2RGbCAP 用户可将本文地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地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地合法权利. 除此以外,将本文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人及相关权利人地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 p1EanqFDPwUsers may use the contents or services of this articlefor personal study, research or appreciation, and other non-commercial or non-profit purposes, but at the same time,they shall abide by the provisions of copyright law and otherrelevant laws, and shall not infringe upon the legitimaterights of this website and its relevant obligees. In addition, when any content or service of this article is used for other purposes, written permission and remuneration shall be obtained from the person concerned and the relevantobligee.DXDiTa9E3d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必须是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地地合理、善意引用,不得对本文内容原意进行曲解、修改,11/12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RTCrpUDGiTReproduction or quotation of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must be reasonable and good-faith citation for the use of news or informative public free information. It shall notmisinterpret or modify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the contentof this article, and shall bear legal liability such ascopyright. 5PCzVD7HxA12/12。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0课《口技》导学案3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学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0课《口技》导学案3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学案
复习
备习检查(交流)
情境导入
出示检测学案。
适时做必要的点拨纠错。
(板书课题)
独立思考;对子间互问互答;进行报告。
到言必有据。
研习
初读课文,感知全文内容。
一、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什么是侧面描写:
侧面描写,是指对描写的对象,不做正面的描绘,而从其他人物、事物的描绘、渲染中,烘托描写的对象,从而获得独特艺术效果的方法。简言之,侧面描写就是通过对被描写对象周围效果的渲染,来表现被描写对象的一种表现手法,又叫间接描写,还叫衬托法。它是正面描写的一种补充。
2.侧面描写的性质分类:
①正衬:利用同描写的主要对象相类似的事物来作陪衬,譬如烘云托月月更明,也叫做“水涨船高”。
②反衬:即从反面衬托,就是利用同描写的主要对象相异或相反的事物来作陪衬,譬如以丑衬美美更美,也叫做“水落石出”。
4.组间交流、探究,展现合作成果。
5.倾听并做好补充和笔记。
6.以各种形式说话。
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重点词句感受形象。感受形象的过程中理解课文主旨。
1.场面概括会啰嗦,教师强调语言简洁。
2.哪些声音和声音种类可能会混淆,要明确是种类。
精习
实践操练:
从下面提供的题目中,选一个你认为最能写得好的题目,写一个片断。
备习
赏析导入:
《陌上桑》中描写采桑女罗敷美貌到极点:“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
(诗中运用了别开生面的烘托手法,通过旁观者见到罗敷时的神态举止来表现罗敷的美:过路人看到她,不由自主地放下担子捋着胡须注目而视;青年人看到她,脱下帽子戴上帩头,想引起她的注意;耕地的人忘记了身边的犁,锄地的人也忘记了手中的锄……。各种人都因罗敷而神魂颠倒,你想罗敷有多美!这里不直接写罗敷美的形象,而从侧面去写美的效果,引导读者凭借自己的想象去“再创造”一个罗敷。如果正面刻画,就不够含蓄,不能留给读者更多的想象余地。真可谓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收到了正面描写达不到的艺术效果。)

《大地重现》《站着读与跪着读》整合教学教案

《大地重现》《站着读与跪着读》整合教学教案

《大地重现》《站着读与跪着读》整合教学教案第一章:《大地重现》简介与主题探讨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大地重现》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掌握作品的主题思想。

1.2 教学内容1.2.1 简介:《大地重现》是一部描绘人与自然、历史与现实冲突的史诗性作品。

1.2.2 主题: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思人类的发展道路。

1.3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式,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1.4 教学步骤1.4.1 介绍《大地重现》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

1.4.2 分析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1.4.3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各自的阅读心得。

第二章:《站着读与跪着读》文本解析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站着读与跪着读》的文本特点,掌握作品的表现手法。

2.2 教学内容2.2.1 文本特点:《站着读与跪着读》以第一人称叙述,展现了主人公的成长历程。

2.2.2 表现手法: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表现了作品的主题思想。

2.3 教学方法采用逐段解析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特点和表现手法。

2.4 教学步骤2.4.1 解析《站着读与跪着读》的文本特点,引导学生关注第一人称叙述的作用。

2.4.2 分析作品中的表现手法,如对比、象征等。

2.4.3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对文本特点和表现手法的理解。

第三章:对比分析《大地重现》与《站着读与跪着读》3.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对比分析,了解两部作品的异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2 教学内容3.2.1 对比:《大地重现》与《站着读与跪着读》在主题、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异同。

3.3 教学方法采用对比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3.4 教学步骤3.4.1 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对比阅读,找出两部作品的异同。

3.4.2 各组汇报对比阅读的成果,分享各自的分析思路。

3.4.3 教师总结对比分析的结果,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第四章:《大地重现》与《站着读与跪着读》的影视改编探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大地重现》与《站着读与跪着读》的影视改编情况,提高学生的影视欣赏能力。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念书的三种姿势学案北师大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念书的三种姿势学案北师大版

念书的三种姿势学习目标:1、反复朗诵,明白得文章大意;二、感知念书的三种象征性造型,培育学生“站立”的境遇。

自学指导:一、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给以下加点的字注音或依照拼音写汉字。

消遣.()缥缈..()()一丝不苟.()心无旁wù( ) 正jīn端坐() shè( )于二、说明词语:正襟端坐:心无旁骛:博学多才:通感:3、研读课文,明白得文章内容。

(1)《念书的三种姿势》讲了哪几种念书的态度和方式?《孔孟论学习》中哪些名言可与之相对应?(2)文章重点写哪一种念书方式?作者最赞同的念书方式是什么?(3)针对这三种念书姿势,谈谈你最喜爱哪一种?什么缘故?(4)为何文章结尾又加入《荷塘月色》?4总结全文,归纳文章主旨。

本文把念书分为躺、坐、站三种象征性造型。

其实,这也是读者念书时的不同姿势:躺,是一种休闲姿态。

坐,是一种凝神静思的姿态。

站,是一种自我确证的造型,人之为人的第一次自我确信,确实是站立。

收成平台:一、说明以下词语。

不求甚解:虚怀假设谷:当仁不让:完美无缺:二、更正以下成语中的错别字。

1、直截了当()2、换然一新()3、道貌暗然()4、既往不究()5、别出心载()6、礼上往来()7、陨身不恤() 8、震聋发聩() 9、挺而走险()10、趋之假设骛() 11、按步就车() 12、色厉内茬()13、如火如茶() 14、因地治宜() 15、推心至腹()16、纷至踏来() 17、原形必露() 18、谈笑风声()19、委屈求全() 20、金壁辉煌()三、请依照说明写出相关的成语。

()1、多用来形容做事熟练,轻而易举。

()2、形容心胸极为狭小。

()3、比喻舆论的力量极大,众口一词能够混淆是非。

()4、比喻局势将有重大转变前夕的迹象和气氛。

()5、听到他人批评自己的缺点或错误表示欢迎和快乐。

()6、学习工作等依照必然的步骤慢慢深切或提高。

()7、比喻蒙受一次挫折以后就再也振作不起来。

《站着读与跪着读》教案设计

《站着读与跪着读》教案设计

《站着读与跪着读》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站着读与跪着读的含义及其在阅读过程中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站着读与跪着读的概念解析站着读与跪着读在阅读过程中的应用站着读与跪着读的实践案例分析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站着读与跪着读的概念及重要性。

案例分析法:分析站着读与跪着读的实践案例,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2.2 教学手段投影仪:展示站着读与跪着读的实践案例。

纸质教材:提供相关阅读材料。

网络资源:查阅与站着读与跪着读相关的文章和视频。

第三章:教学过程与步骤3.1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相关阅读材料,挑选典型案例。

学生预习教材,了解站着读与跪着读的基本概念。

3.2 教学过程课堂导入:引导学生思考阅读的目的和意义。

新课讲解:讲解站着读与跪着读的概念及重要性。

案例分析:分析站着读与跪着读的实践案例。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3.3 课后作业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课堂表现、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对站着读与跪着读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4.2 教学反馈针对学生的表现和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拓展5.1 教学资源推荐阅读书目和文章,提供相关学术资源。

利用网络资源,查找与站着读与跪着读相关的视频和文章。

5.2 拓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分享会,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

邀请专家进行讲座,深入讲解站着读与跪着读的应用和价值。

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6.1 教学活动开展“站着读与跪着读”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

举办阅读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6.2 学生活动制作宣传海报,推广站着读与跪着读的理念。

开展小组竞赛,展示小组成员的阅读成果。

第七章:教学策略与技巧7.1 教学策略针对不同学生的阅读水平,给予个性化指导。

《站着读与跪着读》教案设计

《站着读与跪着读》教案设计

《站着读与跪着读》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站着读与跪着读”的概念。

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1.2 教学内容介绍“站着读与跪着读”的含义。

引导学生思考阅读的目的和方法。

1.3 教学方法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分享自己对阅读的理解和经验。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

1.4 教学步骤1.4.1 引导学生思考阅读的目的提问学生:“你们为什么要阅读?”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1.4.2 介绍“站着读与跪着读”的概念解释“站着读”是指以客观、批判性的态度阅读文学作品。

解释“跪着读”是指以主观、情感性的态度阅读文学作品。

1.4.3 分析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让学生阅读一篇文学作品,并分成小组讨论。

每组分享自己的观点,讨论作品属于“站着读”还是“跪着读”。

第二章:站着读的方法与技巧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站着读的方法与技巧。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

2.2 教学内容介绍站着读的方法与技巧。

分析文学作品中的象征、隐喻等元素。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讲解站着读的方法与技巧。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文学作品中的象征、隐喻等元素。

2.4 教学步骤2.4.1 讲解站着读的方法与技巧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主题和结构。

教授如何分析作品中的角色、情节和语言。

2.4.2 分析文学作品中的象征、隐喻等元素让学生阅读一篇文学作品,并分组讨论。

每组分享自己的观点,讨论作品中的象征、隐喻等元素。

第三章:跪着读的方法与技巧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跪着读的方法与技巧。

培养学生情感共鸣和审美能力。

3.2 教学内容介绍跪着读的方法与技巧。

分析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审美等元素。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讲解跪着读的方法与技巧。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审美等元素。

3.4 教学步骤3.4.1 讲解跪着读的方法与技巧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和审美价值。

教授如何感受作品中的情感共鸣和审美体验。

《站着读与跪着读》教案

《站着读与跪着读》教案

《站着读与跪着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站着读”和“跪着读”的含义。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态度,提高阅读效果。

二、教学内容:1. 课文《站着读与跪着读》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课文中的观点和论据。

3. 探讨现实生活中“站着读”和“跪着读”的现象。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背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 阅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3. 讨论:分组讨论课文中的观点和论据,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4. 分享:各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5. 案例分析:分析现实生活中“站着读”和“跪着读”的现象,引导学生联系实际。

6. 总结:教师总结课文主要观点,强调正确的阅读态度。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包括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

3. 学生联系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 课文《站着读与跪着读》。

2.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参考资料。

3. 讨论卡片(用于分组讨论)。

六、教学建议:1. 课前引导学生预习课文,了解作者观点。

2. 课堂上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看法。

3. 课后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课文内容。

4.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六、教学准备:1. 准备课文《站着读与跪着读》的打印副本或电子文档。

2. 收集相关的阅读材料,包括不同观点的文章或书籍节选。

3. 准备讨论问题列表,确保讨论的深度和广度。

4. 准备PPT或黑板,用于课堂演示和重点标注。

5. 准备反馈表格或评价工具,用于课后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七、教学方法:1. 互动讨论: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2. 案例研究: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理论如何应用于实践。

3.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模拟现实生活中的阅读场景,增强课堂的互动性。

《站着读与跪着读》教案设计

《站着读与跪着读》教案设计

《站着读与跪着读》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站着读与跪着读的含义。

引导学生思考阅读的态度和方式对理解和吸收知识的影响。

1.2 教学内容:介绍站着读与跪着读的概念。

分析不同阅读态度对阅读效果的影响。

1.3 教学活动:让学生分享他们对站着读与跪着读的理解。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不同阅读态度对阅读效果的差异。

第二章:站着读的技巧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站着读的技巧。

引导学生运用站着读的技巧进行阅读。

2.2 教学内容:介绍站着读的技巧,如保持直立姿势、深呼吸等。

分析站着读对注意力和理解力的提升效果。

2.3 教学活动:让学生练习站着读,并分享他们的感受和体验。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站着读对阅读效果的提升。

第三章:跪着读的技巧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跪着读的技巧。

引导学生运用跪着读的技巧进行阅读。

3.2 教学内容:介绍跪着读的技巧,如跪坐姿势、放松身心等。

分析跪着读对专注力和吸收知识的效果。

3.3 教学活动:让学生练习跪着读,并分享他们的感受和体验。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跪着读对阅读效果的提升。

第四章:站着读与跪着读的结合运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将站着读与跪着读相结合,发挥最佳阅读效果。

引导学生运用结合阅读的技巧进行阅读实践。

4.2 教学内容:介绍站着读与跪着读相结合的技巧。

分析结合阅读对阅读效果的提升作用。

4.3 教学活动:让学生进行结合阅读的实践,并分享他们的感受和体验。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结合阅读对阅读效果的提升。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总结站着读与跪着读的技巧及其对阅读效果的影响。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态度和方式,并提出改进措施。

5.2 教学内容:总结站着读与跪着读的技巧及其对阅读效果的影响。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提出改进阅读态度和方式的措施。

5.3 教学活动:让学生分享他们对站着读与跪着读的总结和反思。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在日常阅读中运用站着读与跪着读的技巧,提升阅读效果。

《站着读与跪着读》教案

《站着读与跪着读》教案

《站着读与跪着读》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目标理解站着读与跪着读的含义及其在阅读理解中的重要性。

学会运用站着读与跪着读的策略,提高阅读效果。

1.2 教学内容站着读与跪着读的概念解释。

站着读与跪着读的策略介绍。

站着读与跪着读的实践练习。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站着读与跪着读的概念和策略。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站着读与跪着读的实践练习。

第二章:站着读与跪着读的概念解释2.1 教学目标理解站着读与跪着读的含义。

2.2 教学内容站着读的含义与作用。

跪着读的含义与作用。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站着读与跪着读的概念。

第三章:站着读的策略介绍3.1 教学目标学会运用站着读的策略,提高阅读效果。

3.2 教学内容站着读的策略:预览、提问、扫读、寻读等。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站着读的策略。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站着读的实践练习。

第四章:跪着读的策略介绍4.1 教学目标学会运用跪着读的策略,提高阅读效果。

4.2 教学内容跪着读的策略:深度阅读、批判性思考、分析作者观点等。

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跪着读的策略。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跪着读的实践练习。

第五章:站着读与跪着读的实践练习5.1 教学目标运用站着读与跪着读的策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5.2 教学内容站着读与跪着读的实践练习题目。

5.3 教学方法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站着读与跪着读的实践练习。

讨论法:学生分享实践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

第六章:站着读练习反馈与分析6.1 教学目标理解站着读的实践效果。

分析站着读的实践中的问题和收获。

6.2 教学内容学生分享站着读的实践体会。

分析站着读的实践中的问题和收获。

6.3 教学方法讨论法:学生分享站着读的实践体会。

讲授法:总结站着读的实践中的问题和收获。

第七章:跪着读练习反馈与分析7.1 教学目标理解跪着读的实践效果。

分析跪着读的实践中的问题和收获。

7.2 教学内容学生分享跪着读的实践体会。

分析跪着读的实践中的问题和收获。

《站着读与跪着读》导学案

《站着读与跪着读》导学案

《站着读与跪着读》导学案导读:专题五寻找精神家园《站着读与跪着读》一、学习目标1、能够准确概括“站着读”的含义;2、形成“站着读”的理念,进行“站着读”的实践,增加“站着读”的体验,享受“站着读”的成功。

二、背景介绍1、作家作品与时代背景陈四益杂文家,《瞭望》周刊原副总编辑。

上海嘉定人,1939年出生于四川成都(古称益州),遂名为四益。

196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留校任教。

“文革”中离上海,进工厂,后又当记者,编刊物,行有余闲,好作短文,著有《乱翻书》、《丁丑四记》、《轧闹猛》、《权势圈中》、《臆说前辈》等十余种文集。

透过陈四益的笔锋,你可以感受到他的犀利与睿智。

笔锋所向,世俗腐恶,官场弊习,无所避讳,毫不容情。

他善读书,更善用书,古典今闻,看似信手拈来,勾勒描摩,似谐实庄,深意。

2、杂文家陈四益谈读书对自己的文章,他是这样看的:“如果它能给你愉悦,如果它能引你思索,我将由衷感到快乐。

如果它令你如芒在背,如果它燃起你心头怒火,那可不算我的过错。

喜欢的、欣赏的、不屑的、厌恶的,尽可自家绳墨。

只要有人读,此书便不致孤寂落寞。

”关于读书,陈四益更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他的读书心得是,许多事情,过去有过;许多问题,前人想过;许多办法,曾经用过;许多错误,屡屡犯过.懂得先前的事情,起码不至于轻信,不至于盲从。

在讲到读书与做人的关系时,他是这么说的:什么样的书都有,书里说什么的都有。

做人的好坏与读书的多少无关,有关的是你从书中接受了什么,学到了什么,力行着什么。

他认为,并不是所有的书都要去读。

比如:完全读不懂的书可以先不读或永远不读;炒得火爆的书可以先不读或永远不读;味同嚼蜡的书可以先不读或永远不读;据说一读就可以成为天才或发大财的书可以先不读或永远不读。

陈四益的读书方法更是与众不同:首先是随便翻翻,觉得有意思的细读,等用到的时候再复读。

三、预习练习给加点字注音:惬意(qiè)钦定(qīn)宅邸(dǐ)桑梓(zǐ)眷(juàn)恋旖旎(yǐ)圭臬(niè)搭讪(shàn)静谧(mì)濡染(rú)唯唯诺诺(nuò)噤若寒蝉(jìn)方兴未艾(ài)歧见迭出(dié)四、质疑讨论⑴站着读和跪着读的内涵是什么?①跪着读就是将圣人的话奉为圭臬。

【教案】2020秋北师大版语文八上第四单元读书的三种姿势word教案

【教案】2020秋北师大版语文八上第四单元读书的三种姿势word教案
拓展提升:
(一)文章前⑤个自然段已经把读书姿势的利弊介绍清楚,第⑥自然段又以《荷塘月色》为例再次作了阐述,是否多余?
明确:不多余,作者运用举例论证来阐释读书的三种态度,证明站着读书的必要性及优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使阐述的内容具体化了,便于读者理解。
(二)按说文章到这里就应结束了,但文章并没有结束,而是引用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这是为什么?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解决。
三、合作提升:(检验自主探索效果,进行兵教兵)(10分钟)
学生完成自主探索后,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以小组合作形式快速完成“合作提升”中设置的问题。通过提问、展示、质疑等进行生生合作(小组合作),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构建知识网络,提升自主探索效果,总结知识方法。
1、“躺着读”这种姿势是陶渊明所标榜的”好读书不求甚解”。陶渊明不用,但却是大多数文学爱好者用的, 陶渊明为什么不用?
问:那么,我们应该读什么样的书呢?
(好书有益的书所谓开卷有益)
问:当拿到一本好书时,你采取什么样的姿势阅读? (躺坐站)
大家的读书姿势与我的读书姿势不谋而合,真可谓“英雄所见略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一下“大英雄”孙绍振的三种读书姿势。
请哪位同学们根据工具书查到的资料给大家介绍下孙绍振?(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十、板书设计:
此文档是由网络收集并进行重新排版整理.word可编辑版本!
追问3、是不是这种读书方法是最好的?
明确:(不是)
追问4、这种读书姿势的弊端在那里?
明确:(人无完人----书无完书)
(书上怎样讲,讲什么你都信,也就是说对于书上的全盘吸收,不论对错)
《孟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3、要想追求真理,获得更多的知识,应采取那一种读书姿势?

高中语文读本《站着读与跪着读》

高中语文读本《站着读与跪着读》
站着读与跪着读
——乱翻书之四
陈四益
学习目标
1、准确概括“站着读”的含义。 2、学习抓关键词句进行归纳概括的
方法 3、确立正确的读书理念
字词
惬意
qiè 噤若寒蝉 jì n 凤毛麟角 衮衮 gǔn gǔn
圭臬 guī niè 涪万 fú 王弇州 yǎn 见仁见智
预习交流

杜甫《徐卿二子歌》 君不见徐卿二子生绝奇,感应吉梦相追随。 孔子释氏亲抱送,并是天上麒麟儿! 大儿九龄色清澈,秋水为神玉为骨。 小儿五岁气食牛,满堂宾客皆回头。 吾知徐公百不忧,积善衮衮生公侯。 丈夫生儿有如此二雏者,名位岂肯悲微休!










《立论》 我梦见自己正在小学校的讲堂上预备作文,向老师请教立 论的方法。 “难!”老师从眼镜圈外斜射出眼光来,看着我,说。 “我告诉你一件事。 “一家人家生了一个男孩,合家高兴透顶了。满月的 时候,抱出来给客人看,—— 大概自然是想得一点好兆头。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发财的。’他于是得到一番感 谢。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做官的。’他于是收回几句恭 维。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他于是得到一顿大 家合力的痛打。 “说要死的必然,说富贵的许谎。但说谎的得好报,说必 然的遭打。你……” “我愿意既不谎人,也不遭打。那么,老师,我得怎么说 呢?” “那么,你得说:‘啊呀!这孩子呵!您瞧!多 么……。阿唷!哈哈!Hehe!he,heheheh e!’ ”
预习交流
文本研读 2、根据第二节的内容概括“站着读” 的前提条件。 文章前三节在论述应该“站着读” 时运用了什么手法?
课堂寄语:
一个民族没有讲真话的勇气,是没有希望的民 族,一个社会没有讲真话的环境,只敢说先王后 王说过的话,是难以前进的社会。 ——陈四益

不跪着教书读书交流ppt课件

不跪着教书读书交流ppt课件

精选版课件ppt
13
需要反思的——只要肯读书,什么都好办
吴非老师在书中讲了这样两件事: 他有一次在骨干教师培训班上讲课,看到坐在前排的两位教师一直在说话
,旁若无人,且时进时出,引得一些教师侧目。还有一次,吴非老师到江西 “支教”,一上午的报告,千人会堂中手机声此起彼伏,响成一片,前后左 右,教师都全无顾忌地高声通话,就像走在大街上一样。
精选版课件ppt
27
当头棒喝
• 班级说脏话现象此起彼伏,愈演愈烈, 其根源就是刚从外地转来的王小龙同学。 在一次阅读课上,王小龙在班上公开大声 说脏话,全班同学看万老师的表情,这是 万老师说时迟那时快,马上采取了变脸措 施, “当头棒喝”震撼了王小龙和全体同 学。
精选版课件ppt
28
以毒攻毒
• 学生欺负英语老师,听说英语老师要为丢 失资料的同学复印,马上全班有一大半同 学都说丢了,都想占便宜让老师复印。结 果班主任万老师来了个以毒攻毒,每人罚 抄五遍,对于举双手的同学罚抄十遍,这 时,学生才发觉上当。
精选版课件ppt
22
《班主任兵法》万玮:复旦大学数学系毕业,现担 任上海市平和双语学校校长助理兼教务处主任
精选版课件ppt
23
主要内容
• 运用《孙子兵法》作为指导思想,来细细地分析 班主任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分为理论篇和实践篇 ,理论篇分为:引言、自保第一、攻心为上、阵 地战、运动战、游击战、捭阖之术、虚实篇等二 十五个章节;实践篇分为:倒转乾坤、黔驴发威 、以德立威、敲山震虎、激怒制怒、打草惊蛇等 三十个章节。书中万老师的智慧谋略主要是善于 打心理战术和用计,其中最让我感兴趣的是《敲 山震虎》和《围而不打》。
精选版课件ppt
16
读之所思

《站着读与跪着读》教案1

《站着读与跪着读》教案1

——语文组周红红一、三维目标1、能够准确概括“站着读”的含义。

2、形成“站着读”的理念,进行“站着读”的实践,增加“站着读”的体验,享受“站着读”的成功。

二、重点与难点1、重点:对“站着读”全面准确的概括。

2、难点:(1)《站着读与跪着读》前3节要点——要与作者平等——的概括。

(2)学生“站着读”的心理准备。

三、教学设想《站着读与跪着读》选自苏教版高中语文读本必修(一),是一篇读书杂谈,作者陈四益先生选择典型事例,采用形象的比喻,阐述了“站着读”的含义,倡导人们要站着读书,反对跪着读书。

本文阅读不难,但对学生正确读书理念的确立、良好读书习惯的养成,乃至对学生独立人格的形成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笔者以此为切入点,进行教学设计。

预习时要求学生找出文中“站着读”的人和事,圈画出表明这些人态度或做法的词句。

引导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归纳抽象,准确概括,防止贴标签式的空洞的概括,以培养概括能力。

鼓励并规范学生的“站着读”;注意捕捉学生发言中的重要信息,进行及时点拨和引导,做到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有机结合。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学习流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平时喜欢用怎样的姿势读书?(躺在床上、坐着)可是居然有人喜欢跪着读书,而且这样的人还为数不少,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陈四益的《站着读与跪着读》,来会一会这些跪着读书的人。

(板书课题)(二)研习文本1、学生自由朗读文章,找到最先出现“跪着读”这三个字的句子。

(第三节中“所以,相沿成习的办法是,对‘圣人’之书跪着读”)2、导问:跪着读什么?→圣人之书3、导问:跪着读是什么意思?原文中是怎么说的?将他的话奉为圭臬。

你理解的要照办,不理解的也要照办。

(请个别学生朗读并进行朗读指导)4、导问:跪着读的人多不多?(多)5、导问:何以见得?(相沿成习多陋儒多腐儒)6、导问:那么站着读的人有没有?(有)他们都是谁?嵇康李卓吾王充五家作者(请语文课代表读4—7节:“然而,也有例外,……大抵是跪着造反”)7、导问:站着读什么书?→孔孟之道8、导问:我们来看看王充是如何站着读孔孟之道的?①齐读5、6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站着读与跪着读》导学案
专题五寻找精神家园
《站着读与跪着读》
一、学习目标
1、能够准确概括“站着读”的含义;
2、形成“站着读”的理念,进行“站着读”的实践,增加“站着读”的体验,享受“站着读”的成功。

二、背景介绍
1、作家作品与时代背景
陈四益杂文家,《瞭望》周刊原副总编辑。

上海嘉定人,1939年出生于四川成都(古称益州),遂名为四益。

196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留校任教。

“文革”中离上海,进工厂,后又当记者,编刊物,行有余闲,好作短文,著有《乱翻书》、《丁丑四记》、《轧闹猛》、《权势圈中》、《臆说前辈》等十余种文集。

透过陈四益的笔锋,你可以感受到他的犀利与睿智。

笔锋所向,世俗腐恶,官场弊习,无所避讳,毫不容情。

他善读书,更善用书,古典今闻,看似信手拈来,勾勒描摩,似谐实庄,深意。

2、杂文家陈四益谈读书
对自己的文章,他是这样看的:“如果它能给你愉悦,如果它能引你思索,我将由衷感到快乐。

如果它令你如芒在背,如果它燃起你心头怒火,那可不算我的过错。

喜欢的、欣赏
的、不屑的、厌恶的,尽可自家绳墨。

只要有人读,此书便不致孤寂落寞。


关于读书,陈四益更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他的读书心得是,许多事情,过去有过;许多问题,前人想过;许多办法,曾经用过;许多错误,屡屡犯过.懂得先前的事情,起码不至于轻信,不至于盲从。

在讲到读书与做人的关系时,他是这么说的:什么样的书都有,书里说什么的都有。

做人的好坏与读书的多少无关,有关的是你从书中接受了什么,学到了什么,力行着什么。

他认为,并不是所有的书都要去读。

比如:完全读不懂的书可以先不读或永远不读;炒得火爆的书可以先不读或永远不读;味同嚼蜡的书可以先不读或永远不读;据说一读就可以成为天才或发大财的书可以先不读或永远不读。

陈四益的读书方法更是与众不同:首先是随便翻翻,觉得有意思的细读,等用到的时候再复读。

三、预习练习
给加点字注音:
惬意(qiè)钦定(qīn)宅邸(dǐ)桑梓(zǐ) 眷(juàn)恋
旖旎(yǐ)圭臬(niè)搭讪(shàn)静谧(mì)濡染(rú)
唯唯诺诺(nuò)噤若寒蝉(jìn)方兴未艾(ài)歧
见迭出(dié)
四、质疑讨论
⑴ 站着读和跪着读的内涵是什么?
① 跪着读就是将圣人的话奉为圭臬。

你理解的要照办,不理解的也要照办。

② 站着读就是要不惟师不惟古、顾及全人、见仁见智
⑵ 为什么不能跪着读而要站着读?
① 站着的人总比跪着的人海拔要高。

② 站着读书总比跪着读书视野要开阔。

③ 站着读书才能成为真正的巨人
⑶ 怎样才能做到真正的站着读?
站着读的前提是心灵平等交流。

面对经典,崇敬、感悟;阅读经典,平等、客观。

⑷ 阅读感悟
作为中学生学语文,应该怎样“站着读”?你有这样的读书经历吗?请交流一下。

① 过人的勇气② 丰富的学识
③ 独立的思想④ 创新的精神
五、迁移创新(时间:20分钟 2018—11—17)
阅读理解

梁实秋
从前的人喜欢夸耀门第,纵不必家世贵显,至少也要是书香人家才能算是相当的门望。

书而日香,盖亦有说。

从前的书,所用纸张不外毛边连史之类,加上松烟油墨,天长日久密不通风自然生出一股气味,似沉檀非沉檀,更不是桂馥兰薰,并不沁人脾胃,亦不特别触鼻,无以名之,名之日书香。

书斋门窗紧闭,乍一进去,书香特别浓,以后也就不大觉得。

现代的西装书,纸墨不同,好像有一股煤油味,不好说是书香了。

不管香不香,开卷总是有益。

所以世界上有那么多有书癖的人,读书种子是不会断绝的。

买书就是一乐,旧日北平琉璃厂隆福寺街的书肆最是诱人,你迈进门去向柜台上的伙计点点头便直趋后堂,掌柜的出门迎客,分宾主落座,慢慢地谈生意。

不要小觑那位书贾,关于目录版本之学他可能比你精。

搜访图书的任务,他代你负担,只要他摸清楚了你的路数,一有所获立刻专人把样函送到府上,合意留下翻看,不合意他拿走,和和气气。

书价么,过节再说。

在这样的情形之下,一个读书人很难不染上“书淫”的毛病,等到了四面卷轴盈满,连坐的地方都不容易匀让出来,那时候便可以顾盼自雄,酸溜溜地自叹“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现代我们买书比较方便,但搜访的兴趣,搜访而偶有所获的快感,都相当地减少了。

挤在书肆里浏览图书,本来应该是像牛吃嫩草,不慌不忙的,可是若有店伙眼睛紧盯着你,生怕你是一
名雅贼,你也就不会怎样的从容,还是早些离开这是非之地好些。

更有些书不裁毛边,干脆拒绝翻阅。

“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卧,人问其故,日:‘我晒书。

’”(见《世说新语》)郝先生满腹诗书,晒书和日光浴不妨同时举行。

恐怕那时的书在数量上也比较少,可以装进肚里去。

如今的图书装订技术进步,不像宋朝的“蝴蝶装”那样的娇嫩,但是读书人通常还是爱惜他的书,新书到手先裹上一个包皮,要晒,要揩,要保管。

我也看见过名副其实的收藏家,爱书爱到根本不去读它的程度,中国书则锦函牙签,外国书则皮面金字,庋置柜橱,满室琳琅,书变成了陈设、古董。

读书乐,所以有的人一卷在手往往废寝忘食。

但是也有人一看见书就哈欠连连的,以看书为最好的治疗失眠的方法。

黄庭坚说:“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

”这也要看所读的是些什么书了。

如果读的尽是一些猥屑的东西,其人如何能有书卷气之可言?宋真宗皇帝的劝学文,实在令人难以入耳:“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不过是把书当作敲门砖以遂平生之志,勤读六经,考场求售而已。

十载寒窗,其中只是苦,而且吃尽苦中苦,未必就能够进入佳境。

倒是英国19世纪的罗斯金,在他的《芝麻与白百合》第一讲里,劝人读书尚友古人,那一番道理不失雅人深致。

古圣先贤,成群的名世的作家,一年四季的排起队来立在书
架上面等候你来点唤,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行吟泽畔的屈大夫,一邀就到;李白、杜甫也会连袂而来;想看外国戏,环球剧院的拿手好戏都随时承接堂会;亚里士多德可以把他逍遥廊下的讲词对你重述一遍。

这真是读书乐。

人生如博弈,全副精神去应付,还未必能操胜算。

如要沾染上书癖,势必呆头呆脑,变成书呆,这样的人在人生的战场之上怎能不大败亏输?所以我们要钻书窟,也还要从书窟里钻出来。

朱晦庵有句:“书册埋头何日了,不如抛去寻春。

”是见道语,也是老实话。

1.“一个读书人很难不染上“书淫”的毛病”,此处“书淫”怎样理解?作者对此的态度如何?
此“书淫”指读书人拥有对书的毫无节制的欲望,即书愈多愈好。

句中虽有“染上”、“毛病”等词语,但只是作者的幽默,也含有对读书人的书的占有欲的调侃,平添几许谐趣,总之并无恶意。

2.概括作者主要谈及了有关“书”的哪些方面的话题?
作者从书香的考辨说起,内容涉及买(卖)书、访书、晒书、藏书、读书乐、读书与人生等多方面的话题。

3.第四段中,作者为什么说“十载寒窗,其中只是苦,而且吃尽苦中苦,未必就能进入佳境”?
把读书当做敲门砖,只为考场求售的功利读书,是体会不到读书的乐趣的,对个人身心的熏陶也就无从谈起,且大多读
书人也难以实现功利的目的。

4.作者说“开卷总是有益”,又说“这也要看所读的是些什么书”,怎样理解这种说法?
前说强调读书的好处,鼓励人们读书,从中汲取营养,这是对读书功用的高度概括的说法,后说强调对所读书的选择,要求人们读健康有益的书,这是就读书的内容说的。

5.结合全文说说作者倡导什么样的读书观。

①作者认为读书不应该另立什么目的,而在乎读书本身的趣味,一卷在手,废寝忘食,才是真正地领会到了读书的真谛;
②读书要与社会实际相结合,读书人要了解社会,融入社会,否则就会“在人生的战场上”、“大败亏输”。

6.简要评析文章在选材和语言上的主要特点。

围绕书的话题,取材广泛,引用丰富。

语言简洁、流畅、儒雅,字里行间透露出幽默、谐趣,读来轻松、亲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