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大学士孔颖达
孔颖达文言文
孔颖达文言文1. 翻译一段古文,张居正大传中的张居正《与王继津论君臣之义》【原文】唐虞之世,九官十二牧,师师济济,各效其能,岂必人为禹稷,位皆百揆,而后惬于心哉?诚欣于时世之遇也。
方今尧舜在上,属任忠贤,仆躬履贯鱼之行,寤寐孜孜,用天下贤者,效之于上。
士生于今,义无所逃,以其时则可矣。
公乃独傲然远引,慨慕巢由,嘲哂禹契,欲自越乎不可逃之分,而背乎不易得之时,此愚蒙之所未譬也。
虽然,人各有志,何可相强?聊为道其区区如此,惟高明裁之。
【译文】唐尧和虞舜的时代,(天下)设有九个中央大官十二个州的官员,人才济济,(大家)各自(为国家)效力,岂能人人一定都称为大禹、后稷,职位都在宰相,而后才能心里痛快呢?实在是为遇上这样美好的时代而高兴啊。
如今像尧舜一样的圣君在上,任用忠心贤明之人,我亲身履行向皇帝推荐贤才的职责,日夜勤勉,任命天下的贤才,为皇上效力。
士人生在当今的时代,在道义上无所逃避,根据时势来做就可以了。
您却高傲地远游,慨叹仰慕巢父、许由那样的隐士,嘲笑夏禹和契那样的贤才,自己想逃过不可逃避的本分,而背弃不易遇到的美好时代,这是愚昧不明的心还没有通明啊。
虽然这样,但是人各有志,怎么能够勉强您呢?暂且为您说一说我如此的心意,只希望高明的人来裁断是非吧。
【注释】1、唐虞:唐尧与虞舜的并称。
亦指尧与舜的时代,古人以为太平盛世。
《论语·泰伯》:“唐虞之际,于斯为盛。
”《史记·汲郑列传》:“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宋刘过《沁园春·寿》词:“平章处,看人如伊吕,世似唐虞。
”郭沫若《星空·孤竹君之二子》诗:“我好像置身在唐虞时代以前。
”2、九官:古传舜设置的九个大臣。
《汉书·刘向传》:“臣闻舜命九官,济济相让,和之至也。
”颜师古注:“《尚书》:禹作司空,弃后稷,契司徒,咎繇作士,垂共工,益朕虞,伯夷秩宗,夔典乐,龙纳言,凡九官也。
”唐杜牧《上李太尉论*** 书》:“虽九官事舜,十人佐周,校于太尉,未可为比。
《诗谱》孔颖达疏研究
《詩譜》孔穎達疏研究《詩譜》乃《詩》之大綱,與《毛詩傳箋》相須而成,是研究《毛詩》的重要著作。
唐代孔穎達《毛詩正義》既保留了《詩譜》文本,又集漢魏六朝各家研究之長,在《詩譜》研究史上具有承上啓下的關鍵地位。
對《詩譜》孔穎達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詩》學史意義、經學史意義、文化史意義。
本文主要從孔穎達疏解《詩譜》的原則、方法、貢獻及缺失等方面展開研究。
由於時間與自身知識儲備的限制,僅以《國風》部分爲中心。
版本主要依據南宋單疏本《毛詩正義》,而其缺失的《周南召南譜》《邶鄘衛譜》《王城譜》則以南宋建陽劉叔剛一經堂刻十行本《附釋音毛詩注疏》補,並參以南宋魏了翁的《毛詩要義》。
本文主要分成五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緒論。
主要介紹了《詩譜》與《毛詩正義》的基本情況,並説明本課題的研究對象、目的及意義,同時也對現當代有關《詩譜》的研究做了一個概述。
第二部分是疏解的原則。
主要從孔穎達對原疏及他説的態度兩方面入手,發現孔穎達總體遵守“疏不破注”的原則,但也有少数駁《譜》駁鄭而闡發己説的時候。
第三部分是疏解的方法。
孔穎達疏解《詩譜》的方法比較多樣,概括起來主要有五方面:一是校勘《詩譜》版本,二是闡釋《詩譜》文本(包括《譜》文與《譜》表),三是總結《詩譜》作意與義例,四是擴展《詩譜》内容,五是考證《詩譜》相關爭議。
第四部分是貢獻與缺失。
又分成三小節。
一是對《詩譜》文本的保存。
《毛詩正義》不僅對《詩譜》文本保存具有直接貢獻,而且對後世《詩譜》的考訂、輯補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及深遠影響。
且有校勘之功,所保存的《詩譜》文本質量較高。
但同時,其所録《詩譜》已非全貌,所録文本亦不足。
二是對《譜》文的疏解。
孑孔穎達秉持“疏不破注”的原則,運用多種方法全面疏解《譜》文,對闡釋、考證鄭説用力之深,總體得《譜》文之真義,並能指出《詩譜》中的一些訛誤,從而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詩》意。
同時,孔氏引用大量唐前文獻與漢魏六朝各家説法,並進行辨析考論,實乃集漢魏六朝《詩譜》研究之大成,亦有保存文獻之功。
《新唐书》《旧唐书》中的《孔颖达传》辨异
孔颖达是唐代 的经师鸿儒 ,由其主持编修 的
笔者认为 ,孔颖达 的字取 “冲远 ”为上。理 由
《五经正义》在唐代注疏学 以及中国经学发展史 一 :陈冠明先生在《孔颖达年谱》中认为“《新唐书》
世系表》的记载可信度 更高 。
为二 十 四人 ,同时可参见 《旧唐 书 ·长孙无 忌
理 由三 :于志宁与孔颖达为同僚 ,其所作《碑 传》,原文如下 :“十七年 ,令 图画无忌等二十 四人
铭》非常明确地记录了孔颖达的字为 “冲远”,应 于凌烟 阁,诏 日 :‘自古皇王 ,褒崇勤德 ,既勒铭于
三 。将两者进行 比较 ,就会发现有 多处抵牾 :
正传之谬 ,不疑 以冲远为仲达。以此知文字转易 ,
一 “冲远 ”还是 “仲达 ” 、
关于孔颖达 的字①,《新唐书》本 传、《旧唐书》 本传②均作仲达 (《册府元龟》卷五九七 、《山东通 志》、《直斋书 录解题》、清代朱鹤龄的《愚巷小集》 卷七《读左 日钞序》等所记 同)、《新唐书 ·宰相世 系表五下》作冲远 (于志宁《大唐故太子右庶子银 青 光 禄大 夫 国子 祭酒 上 护 军 曲阜宪 公 孔 公碑 铭》、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等所记同)。一方面 ,于
失其真者 ,何可胜数”【1]1160欧 阳修为 《新唐书》的 编者之一 ,《宰相世系表》所记之 “冲远”当是正旧 传之谬 ,因此 ,关于孔颖达的字还是应该以《碑铭》 为准 ,定为“冲远 ”。
理 由二 :与 《旧唐书》相 比,《新唐书》在文笔 、 体例等方面都更胜一筹 ,但是 因为对史料 的删减 , 《新唐书》中有不少记载受到质疑 ,该书颁行不久 就有吴缜撰 《新唐 书纠谬》二十卷 ,共举 出该书 四
孔颖达《五经正义》
孔颖达《五经正义》孔颖达(574—648),字仲达,冀州衡水(今河北省冀县,一说衡水县)人,唐代著名经学家、教育家,生于隋唐之际的官宦之家。
据《旧唐书?孔颖达传》记载,其“八岁就学,日诵千余言。
及长,尤明《左氏传》、《郑氏尚书》、《王氏易》、《毛诗》、《礼记》,兼善算历,解属文。
同郡刘焯名重海内,颖达造其门,焯初不之礼,颖达请质疑滞,多出其意表,焯改容敬之。
颖达固辞归,焯固留不可,还家,以教授为务。
”可见在其年轻时就以显露山众的才华,并在经学研究和教育等方面早有实践的经验。
这些均为其日后在学术上逐渐成熟和发展打下深广的基础。
“隋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
时煬帝征诸郡儒官集于东都,令国子秘书学士与之论难,颖达为最。
时颖达年少,而先辈宿儒耻为之屈,潜遣刺客图之,礼部尚书杨玄感舍之于家,由是获免。
补太学助教。
属隋乱,避地于武牢,(唐)太宗平王世充,引为秦府文学馆学士。
武德九年(626)擢授国子博士。
贞观初,封曲阜县男,转给事中……六年(632)累除国子司业。
岁余,迁太子右庶子,乃兼国子司业。
与诸儒议历及明堂,皆从颖达之说。
又与魏征撰成《隋史》,加位散骑常侍。
十一年(637)又与朝贤修订《五礼》,所有疑滞,咸谘决之。
书成,进爵为子,赐物三百段。
庶人承乾令撰《孝经义疏》,颖达因文见意,更广规讽之道,学者称之。
……十二年(638)拜国子祭酒。
仍侍讲东宫。
十四年(640)太宗幸国学观释奠,命颖达讲《孝经》,既毕,颖达上《释奠顷》,手诏褒美。
……先是,与颜师古、司马才章、王恭、王琰等诸儒受诏撰定《五经》义训,凡一百八十卷,名曰《五经正义》。
太宗下诏曰:‘卿皆博综古今,义理该洽,考前儒之异说,符圣人之幽旨,实为不朽。
’付国子监施行,赐颖达物三百段。
……十七年(643)以年老致仕。
十八年(644)图形凌烟阁,赞曰:‘道光列第,风传阙里。
精义霞开,辞飙起。
’二十二年(648)卒,陪葬昭陵(太宗墓)。
赠太常卿。
七年级下历史教案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
七年级下历史教案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了解它给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
通过讨论隋朝创立科举制度的原因、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带来的变化、科举制度的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从具体历史事实引出结论的能力。
通过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共同学习、互相促进的能力。
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科举制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进步,是隋唐繁荣的因素之一,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
从而使学生认识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组成部分。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一、重点和难点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大发展的时期,此时开创并完善的科举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政权选拔各级官吏的一项基本制度,影响至为深远;有的学者从“文化”的广义角度看待科举制度,认为科举制度是中华文化中“最显凸的创发”。
本册教材特以一课的篇幅让学生了解科举制度,按序介绍了五位隋唐帝王在科举制度形成和完善过程中发挥的关键作用。
第一个子目介绍科举制度在隋朝产生的背景和创立的过程及作用,第二个子目介绍科举制度在唐朝逐渐完善的过程,第三个子目介绍科举制度对中国以及世界的影响。
对本课教学重点的处理,教师可以做两种选择:一种是以科举制度创立和逐渐完善的过程为教学重点。
教材在前两个子目中分别叙述“创立”与“完善”这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阶段。
在这一过程中,隋朝的历史任务是破旧立新,确立科举制度──废止过时的选官旧制(九品中正制),将选官、用人权力从地方收回中央;开始突破门第的限制,按考试成绩择优选才。
但是隋朝不经常举行考试,录取的人不多,各科考试的内容和方法尚未形成固定制度。
唐朝的历史任务是继承发展,健全科举制度──扩充国学规模,扩大考生来源,增加考试科目,丰富考试内容,严格考试制度。
隋文帝、隋炀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在完成这些任务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另一种是充分利用课文中提供的材料、“阅读分析”,把教学重心放在分析科举制度的作用、影响上,并对科举制度进行具体、客观的评价。
中国儒学发展及各时期代表人物
孔子、孟子、荀子于原初儒学之发展各有建树,世称三圣人。
儒学思想春秋战国时期
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陬邑人,乃原初儒学之创始人。孔子思想博大精深,究其根底,仁字唯一。故孔门之学,可称之为仁学。
荀子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赵国人。性伪之分乃荀子理论之支柱。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故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化性起伪,积善不息,可以通于神明,参于天地。人皆可为尧舜。荀子以礼释仁,隆礼重法。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矣。法者,治之端也。百吏畏法循绳,然后国不乱。与天人合一相违异,荀子主张天人相分,人可制天。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著《荀子三十二篇》。
1891年后,他在广州设立万木草堂,收徒讲学,弟子有梁启超、陈千秋等人。著有《大同书》。
梁启超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民初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教授之一、著名新闻报刊活动家。
梁启超自幼在家中接受传统教育,1889年中举。1890年赴京会试,未中。同年结识康有为,投其门下,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包括影响后世深远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历史研究法》。
孟子
孟子(约前372年—约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鲁国邹人。孟子以心释仁,断言心仁必性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仁也。善恶之心,人皆有之,义也。恭敬之心,人皆有之,礼也。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智也。四端出四德,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孟子以义行仁。笃信,仁为人之安宅,义为人之正路。王道仁政之论,颇具民主精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天人共性之说,亦为百代哲言。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天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著《孟子七篇》。
《新唐书·孔颖达》-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在线测试(附答案)
《新唐书·孔颖达》|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在线测试(附答案)《新唐书·孔颖达》|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孔颖达,字仲达,冀州衡水人。
八岁就学,诵记日千余言,暗记《三礼义宗》。
及长,明服氏《春秋传》、郑氏《尚书》、《诗》、《礼记》、王氏《易》,善属文,通步历。
尝造同郡刘焯,焯名重海内,初不之礼,及请质所疑,遂大畏服。
隋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
炀帝召天下儒官集东都,诏国子秘书学士与论议,颖达为冠,又年最少,老师宿儒耻出其下,阴遣客刺之,匿杨玄感家得免。
补太学助教。
隋乱,避地虎牢。
太宗平洛,授文学馆学士,迁国子博士。
贞观初,封曲阜县男,转给事中。
时帝新即位,颖达数以忠言进。
帝问:“孔子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何谓也?”对曰:“此圣人教人谦耳。
己虽能仍就不能之人以咨所未能己虽多仍就寡少之人更资其多内有道外若无中虽实容若虚,非特匹夫,君德亦然。
故《易》称"蒙以养正’、"明夷以莅众’。
若其据尊极之位,炫聪耀明,恃才以肆,则上下不通,君臣道乖。
自古灭亡,莫不由此。
”帝称善。
除国子司业,岁余,以太子右庶子兼司业。
与诸儒议历及明堂①事,多从其说。
以论撰劳,加散骑常侍,爵为子。
皇太子令颖达撰《孝经章句》,因文以尽箴讽。
帝知数争太子失,赐黄金一斤、绢百匹。
久之,拜祭酒,侍讲东宫。
帝幸太学观释菜②,命颖达讲经,毕,上《释奠颂》,有诏褒美。
后太子稍不法,颖达争不已,乳夫人曰:“太子既长,不宜数面折之。
”对曰:“蒙国厚恩,虽死不恨。
”剀切愈至。
后致仕,卒,陪葬昭陵,赠太常卿,谥曰宪。
初,颖达与颜师古、司马才章、王恭、王琰受诏撰《五经》义训凡百余篇,号《义赞》,诏改为《正义》云。
虽包贯异家为详博,然其中不能无谬冗,博士马嘉运驳正其失,至相讥诋。
有诏更令裁定,功未就。
永徽二年,诏中书门下与国子三馆博士、弘文馆学士考正之,于是尚书左仆射于志宁、右仆射张行成、侍中高季辅就加增损,书始布下。
唐孔颖达疏的意思
唐孔颖达疏的意思
《毛诗正义》中的“唐孔颖达疏”是指孔颖达对毛亨毛苌的“传”和郑玄的“笺”所做的解释,即对前人注解的解释。
一、三种经典注释的意义
1.汉毛亨传:《毛诗》传承学派中的代表之作,主要注释毛诗的语言、音律和义理等方面内容。
因注释详实而深入人心。
2.郑玄笺:《尚书》传承学派中的代表之作,主要注释《尚书》的史料和文字,并进行解释。
被誉为文献学中的经典之一。
3.唐孔颖达疏:《礼记》传承学派中的代表之作,主要注释《礼记》中名称、词义、文献地位等方面内容。
设计细腻、用词得当。
二、汉毛亨传的特点及影响
1.汉毛亨传注释的范围甚广,对毛诗的研究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2.汉毛亨传承自汉初制定“文经”教育计划,具有保留传统,防止失传的意义。
3.汉毛亨传在宋代成为毛诗学研究当中的重要内容,并深远影响了朱熹的《诗经集注》的写作。
孔颖达谏太宗文言文
孔颖达谏太宗文言文
摘要:
一、孔颖达简介
二、太宗与孔颖达的互动
三、孔颖达谏太宗的具体内容
四、谏言的影响及历史评价
五、总结孔颖达谏太宗的历史意义
正文:
二、太宗与孔颖达的互动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十分重视文化教育,积极选拔贤能之士。
孔颖达因才华横溢,成为太宗身边的红人,两人时常交流学术问题,关系密切。
太宗对孔颖达的学识十分敬佩,曾称赞他:“颖达一人,足抵千军。
”
三、孔颖达谏太宗的具体内容
在一次宴会上,太宗问及孔颖达:“朕听说您最近在讲授《春秋》,这本书有何妙处?”孔颖达回答道:“《春秋》是孔子编订的一部史书,其中寓含着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观念,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陛下若要治理国家,学好《春秋》至关重要。
”
四、谏言的影响及历史评价
孔颖达的谏言引起了太宗的深思。
他意识到,《春秋》中所蕴含的道德观念对于治国理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此后的治理过程中,太宗不仅重视学术教育,更将《春秋》中的道德理念融入政策制定,推动国家繁荣发展。
孔颖达
的这次谏言,被誉为“孔颖达谏太宗”,成为千古传颂的佳话。
五、总结孔颖达谏太宗的历史意义
孔颖达谏太宗的故事,展示了儒家文化在唐代的繁荣与发展。
孔颖达以自己的学识和智慧,为国家领导人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对唐代的政治、文化、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一历史事件,不仅体现了孔颖达个人的品质和才华,更见证了唐代文化的昌盛和国家的繁荣。
唐朝学士孔颖达的简介
唐朝学士孔颖达的简介孔颖达——盛世鸿儒,字冲远(一作冲远、仲达、冲澹),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
孔安之子,孔子三十二代孙。
唐朝经学家。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唐朝学士孔颖达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唐朝学士孔颖达的简介孔颖达(574年-648年10月10日),字冲远(一作沖远、仲达、沖澹),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市)人。
孔安之子,孔子三十二代孙。
唐朝经学家。
孔颖达八岁就学,曾从刘焯问学,日诵千言,熟读经传,善于词章,隋大业初,选为“明经”,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
隋末大乱,避地虎牢(今河南省荥阳汜水镇西北)。
入唐,任国子监祭酒。
曾奉唐太宗命编纂《五经正义》,融合南北经学家的见解,是集魏晋南北朝以来经学大成的著作。
卒于贞观二十二年(648年),终年75岁。
孔颖达所疏或正义的经书包括《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和《左传》等。
儒学演变儒学经过汉晋南北朝的发展演变,家法各异,流派众多。
在汉代有今文古文之争,家法师法之别。
东汉末,郑玄企图统一今古,建立兼包并采的“郑学”体系。
三国两晋,王肃创立“王学”,起而与郑学为敌。
南北朝时期,随着政治的分离,而有南学与北学的纷争。
至于儒学内部群经异说,诸师异论,更不下数十百千。
纷纷攘攘,至有互为水火之势。
五经越解越暗,圣学越讲越糊涂,十分不利于儒学的经世致用和发扬光大。
在中国历史上,继承汉学风格,完成解决儒学内部不同流派和不同风格之争,巩固儒学壁垒这一统一工程的巨匠,便是唐初大儒——孔颖达。
孔颖达是哪个朝代的孔颖达出生在北周时期的一个书香世家,他的祖父在北魏为官,父亲在北齐为官,都十分公正,,因为从小家教很好,没有沾染半分的纨绔子弟的习气。
孔颖达出生的北周政治清明,到了魏晋时期后,开始注重教育,身在世家的孔颖达自然天时地利,他十分聪明,领悟能力很好,对儒家思想把我的十分精准。
孔颖达八岁的时候,北周外戚,杨坚取代了北周,建立了大隋,史上成为隋文帝。
隋文帝早期,十分注重儒家学术,经常名人大家一起商讨,孔颖达也学习了很多,不过到隋文帝晚期,对儒家学术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关闭了儒家的学校,只留下了一所,所以儒家学术有所萎缩。
历史上的孔颖达是谁
历史上的孔颖达是谁孔颖达是唐太宗盛世时期的鸿儒,是历史上著名的经学家。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历史上的孔颖达,希望对你有帮助。
历史上的孔颖达孔颖达(574年-648年10月10日),字冲远(一作沖远、仲达、沖澹),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市)人。
孔安之子,孔子三十二代孙。
唐朝经学家。
孔颖达八岁就学,曾从刘焯问学,日诵千言,熟读经传,善于词章,隋大业初,选为“明经”,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
隋末大乱,避地虎牢(今河南省荥阳汜水镇西北)。
入唐,任国子监祭酒。
曾奉唐太宗命编纂《五经正义》,融合南北经学家的见解,是集魏晋南北朝以来经学大成的著作。
卒于贞观二十二年(648年),终年75岁。
孔颖达的生平简介孔颖达自幼学习勤奋,很有才智。
“八岁就学,诵记日千余言……及长,明服氏春秋传,郑氏尚书、诗、礼记、王氏易,善属文,通步历。
”(《新唐书·儒学上·孔颖达传》)曾师从于当时著名经学家刘焯,学成之后,便居家兴办私学,以教书为业。
隋炀帝大业初年,“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今河南新阳)博士,后又被任命为太学助教。
隋末,炀帝曾召天下儒官集于东都,诏国子秘书学士与论议,颖达为冠。
其时年最少,老师宿儒耻出其下,阴遣客刺之,匿杨玄感家得免。
补太学助教。
入唐后,太宗平王世充,引为秦府文学馆学士,唐高祖武德九年(公元626年),授国子博士。
唐太宗贞观六年(公元632年),擢升国子司业。
岁余,迂太子右庶士,乃兼国子司业。
与诸儒议历及明堂,皆从颖达之说,又与魏征撰《隋史》。
十一年(公元637年)又与朝贤修订《五礼》,所有滞疑咸咨决之。
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升为国子祭酒,仍侍讲东宫。
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因年老辞官。
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病逝,终年七十五岁。
孔颖达的历史评价孔颖达在经学上的最大成就是奉诏编纂《五经正义》,为经学的统一和汉学的总结做出卓越贡献。
如前所说,中国儒学从西汉开始便流派众多,师说不一。
唐太宗问孔颖达
唐太宗问孔颖达
唐太宗平定洛阳王世充后,搜罗文学之士,授孔颖达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
武德九年,升任国子博士。
贞观初年,封曲阜县男,调任给事中。
当时太宗初即位,励精图治,留心政事,以孔颖达屡次进忠言规谏,对他更加亲信。
太宗曾经问他:《论语》说:“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
”是什么意思?孔颖达回答说:这是圣人教人谦虚的话。
意思是说:自己虽然有能力,并不妄自尊大,仍然向那些能力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询问自己不会的事情;自己的才艺虽多,还以为不足,仍然向那些才艺不如自己的人请教,更求集思广益。
自己虽然有智谋,切勿锋芒外露。
自己虽然有真才实学,仍须态度谦虚。
不仅匹夫庶民应当这样,就是有的君王也应如此。
凡是有德的帝王内心虽然蕴藏着神明,但外表必须沉默不露,使人不能测知其深浅。
所以《周易》说:长上教化百姓必须用启发蒙童的方式培养他们的德性;又说:君上有神明之德必须隐晦不露,使臣民潜移默化。
①如果身居帝王高位,好炫耀自己的聪明,把自己的才智凌驾于臣民之上,从而掩饰自己的缺点,拒绝接受群臣的谏诤,就会导致下情不能上达,上下隔阂,君臣大义也就荡然无存,自古以来灭国亡身,都是由此引起的。
唐太宗听了,深以为然。
礼记正义注汉郑玄疏唐孔颖达
□《礼记正义》□注汉·郑玄□疏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三十七乐记第十九卷三十七乐记第十九陆曰:“郑云:名《乐记》者,以其记乐之义。
”[疏]正义曰:按郑《目录》云:“名曰《乐记》者,以其记乐之义。
此於《别录》属《乐记》。
”盖十一篇合为一篇,谓有《乐本》、有《乐论》、有《乐施》、有《乐言》、有《乐礼》、有《乐情》、有《乐化》、有《乐象》、有《宾牟贾》、有《师乙》、有《魏文侯》。
今虽合此,略有分焉。
案《艺文志》云:“黄帝以下至三代,各有当代之乐名。
孔子曰:‘移风易俗,莫善於乐也。
’周衰礼坏,其乐尤微,以音律为节,又为郑、卫所乱,故无遗法矣。
汉兴,制氏以雅乐声律,世为乐官,颇能记其铿鎗鼓舞而巳,不能言其义理。
武帝时,河间献王好博古,与诸生等共采《周官》及诸子云乐事者,以作《乐记》事也。
其内史丞王度传之,以授常山王禹,成帝时,为谒者数言其义,献二十四卷《乐记》。
刘向校书,得《乐记》二十三篇,与禹不同,其道浸以益微。
”故刘向所校二十三篇,著於《别录》。
今《乐记》所断取十一篇,馀有十二篇,其名犹在。
三十四卷,记无所录也。
其十二篇之名,案《别录》十一篇,馀次《奏乐》第十二,《乐器》第十三,《乐作》第十四,《意始》第十五,《乐穆》第十六,《说律》第十七,《季札》第十八,《乐道》第十九,《乐义》第二十,《昭本》第二十一,《招颂》第二十二,《窦公》第二十三是也。
案《别录》:《礼记》四十九篇,《乐记》第十九。
则《乐记》十一篇入《礼记》也,在刘向前矣。
至刘向为《别录》时,更载所入《乐记》十一篇,又载馀十二篇,总为二十三篇也。
其二十三篇之目,今总存焉。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
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感於物而动,故形於声。
宫、商、角、徵、羽杂比曰音,单出曰声。
形,犹见也。
○徵,张里反,后放此。
比,毗志反,下文同。
见,贤遍反。
声相应,故生变,乐之器,弹其宫则众宫应,然不足乐,是以变之使杂也。
《易》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尚书·序》孔颖达正义(全文)(经籍史,颇似书目总序)
《尚书·序》孔颖达正义(全文)(经籍史,颇似书目总序)《尚书》序《释文》:“此孔氏所作,述《尚书》起之时代,并叙为注之由。
故相承讲之,今依旧为音。
”[疏]正义曰:道本冲寂,非有名言。
既形以道生,物由名举,则凡诸经史,因物立名。
物有本形,形从事着,圣贤阐教,事显于言,言惬群心,书而示法,既书有法,因号曰“书”。
后人见其久远,自于上世,“尚”者,上也。
言此上代以来之书,故曰“尚书”。
且言者意之声,书者言之记,是故存言以声意,立书以记言。
故易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是言者意之筌蹄,书言相生者也。
书者,舒也。
《书纬·璇玑钤》云:“书者,如也。
”则书者,写其言,如其意,情得展舒也。
又刘熙《释名》云:“书者,庶也,以记庶物。
又为着。
”言事得彰着。
五经六籍皆是笔书,此独称“书”者,以彼五经者非是君口出言,即书为法,所书之事,各有云为,遂以所为别立其称。
称以事立,故不名“书”。
至于此书者,本书君事,事虽有别,正是君言,言而见书,因而立号,以此之故,名异诸部。
但诸部之书,随事立名,名以事举,要名立之后,亦是笔书,故百氏六经总曰“书”也。
《论谶》所谓“题意别名,各自载耳”。
昭二年《左传》曰,晋韩起适鲁,“观书于太史氏,见易象与《鲁春秋》”。
此总名“书”也。
“序”者,言序述《尚书》起、存亡注说之由,序为《尚书》而作,故曰“尚书序”。
《周颂》曰:“继序思不忘。
”《毛传》云:“序者,绪也。
”则绪述其事,使理相胤续,若茧之抽绪。
但易有《序卦》,子夏作《诗序》,孔子亦作《尚书序》,故孔君因此作序名也。
郑玄谓之“赞”者,以序不分散,避其序名,故谓之“赞”。
赞者,明也,佐也。
佐成序义,明以注解故也。
安国以孔子之序分附篇端,故已之总述亦谓之“序”。
事不烦重,义无所嫌故也。
古者伏牺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
○伏牺氏,伏古作虙,牺本又作羲,亦作戏,辞皮反。
《说文》云,贾侍中说此牺非古字。
春秋左传正义(第四册)【晋杜预 注 唐孔颖达 疏】
春秋左传正义(第四册)【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卷十八文元年,尽四年◎文公○陆曰:“文公,名兴,僖公子,母声姜。
《益法》:慈惠爱民曰文。
忠信接礼曰文。
”[疏]正义曰:《鲁世家》文公,名兴,僖公之子,夫人声姜所生。
以襄王二十六年即位。
《益法》:慈惠爱民曰文。
是岁,岁在降娄。
【经】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无传。
先君未葬,而公即位,不可旷年无君。
)[疏]注“先君”至“无君”。
○正义曰:诸侯之礼,既葬成君。
先君虽则未葬,既逾年矣,而君即位者,不可旷年无君故也。
即位必于岁首,若岁首不行此礼,馀月不得行之,便是旷年无君,故虽则未葬,亦即行之。
《释例》曰:“遭丧继立者,每新年正月必改元正位,百官以序,故国史书‘即位’于策以表之。
文公、成公先君之丧未葬,而书‘即位’,因三正之始,明继嗣之正,表朝仪以同百姓之心。
此乃国君明分制之大礼,譬周康王麻冕黼裳以行事,事毕然后反丧服也。
虽逾年行即位之礼,名通于国内,必须既葬卒哭乃免丧,古之制也。
”且引《顾命》康王之事以譬此者,彼是既殡,此是逾年,虽时不同,取其暂服吉服,事相似耳。
《康王之诰》云:“王义嗣德,答拜。
”彼始殡讫,即呼为王,知诸侯既殡,臣子亦呼为公,既尸其位,名号即成。
但先君未葬,事犹听于冢宰,未得即成为君。
八年八月,天王崩。
九年春,毛伯来求金,传曰“不书王命,未葬也”。
是逾年未葬,不得命臣出使,必待卒哭,乃免丧也。
二月,癸亥,日有食之。
无传。
癸亥,月一日,不书朔,官失之。
天王使叔服来会葬。
叔,氏;服,字。
诸侯丧,天子使大夫会葬,礼也。
[疏]注“叔氏”至“礼也”。
正义曰:四年“风氏薨”,五年“王使荣叔归含且赗,召昭公来会葬”,传曰“礼也”。
夫人之丧,会葬为礼,知诸侯之丧,天子使大夫会葬为得也。
苏氏云:“外卿来会葬不书,此书者,尊王使,故特书之。
”传称“内史叔服”,内史于《周礼》为中大夫。
大子大夫例书字,知叔,氏;服,字也。
夏,四月,丁巳,葬我君僖公。
孔子后代族谱
孔子后代族谱孔子的后代是孔子思想的继承者和传播者,这些人又是怎样?下面由店铺阐述孔氏家族后代的历史过程,希望你喜欢。
孔子后代第54代孙元孔思迪,字凝道。
以国子生授胶西主簿、安庆录事,转光山尹,迁陕西行台御史、湖广都事、太常礼仪院判、太常礼仪使。
元文宗时,楚中因灾动乱。
迁思迪为湖广都事,以宣抚安定为主策,动乱遂告平息。
第60代孙明孔承倜,字永冠。
博学工诗,尤精颜真卿书法,明代孔庙石碑多出其手。
一生为官清正,笃信阳明之学,足迹所至,均开馆会生徒。
著有《易经代言》、《诗经代言》、《书经代言》、《四书代言》等。
第62代孙明孔闻诗(?-1643),字四可。
天启二年(1622年)举进士,授中书舍人。
崇祯元年(1628年),向明思宗条上八事,以革新政治。
时清兵已入昌平,下京畿州县,闻诗应援守御,战绩卓著。
编有《奏议》数卷。
第63代孙明孔贞运(1574-1644年),字开仲。
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以殿试第二名赐进士第,授翰林院编修。
官至东阁大学士,晋太子太保,代为辅相。
编著有《词林典类》等书。
第63代孙清孔贞瑄,字壁六,清顺治庚午举人,博学多才,潜心研究经史,尤精算学、韵学。
由泰安学正升云南大姚知县,因争公道不得而辞官。
晚年专事著述,著有《聊园文集》等。
第64代孙清孔尚任,戏剧《桃花扇》作者。
第69代孙清孔继汾(1725~1786),经学家。
有《阙里文献考》100卷,《孔氏家仪》14卷,《乐舞全谱》2卷,《匡仪纠谬集》3卷,《行余诗草》2卷,并校刻《文献通考序》1卷。
第69代孙清孔继涵(1739~1783),校勘学家。
有《微波榭丛书》。
第70代孙清孔广森(1752-1786),经学家、音韵学家。
著有《春秋公羊通义》、《大戴礼记注》、《经学卮言》、《诗声类》等。
第70代孙清孔广陶(1832-1890),广州藏书名家。
藏书处称“三十三万卷书堂”,与伍崇曜“粤雅堂”、潘仕成“海山仙馆”、康有为“万木草堂”,合称“粤省四家”。
广东省广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
广东省广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传统文化节之演讲比赛。
本届演讲比赛的主题是“民族精神”,高二甲班的同学挑选了以下三个材料来构思他们的演讲内容。
请你帮助他们对材料进行梳理,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民族的精神发展中,总有一些思想观念受到人们的尊崇,成为生活行动的最高指导原则。
这种最高指导原则是多数人民所信奉的,能够激励人心,在民族的精神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
这可称为民族文化的主导思想,亦可简称为民族精神。
有哪些思想可以称为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呢?我认为,中国的民族精神基本,上凝结于《周易》的两句名言之中,这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孔子赞扬“刚毅”。
《中庸》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人一能之已百之,人十能之已千之。
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这就是自强不息精神的体现。
后世的有志之士,致力于事业学问,亦莫不尽心竭力。
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延续发展的思想源泉。
“厚德载物”,即以宽厚之德包容万物。
孔子亦说:“君子和而不同。
”厚德载物有兼容并包之意,这对于文化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在历史上,中国能接受外来文化。
佛教东来,被中国人民容纳。
明末西学东传,亦曾受到中国知识分子重视。
(摘编自张岱年《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材料二:尚勇,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传统。
盘古开天、女娲炼石、愚公移山、大禹治水,这些言说先民心志的神话传说,都包含着对“勇”的崇仰和赞颂。
可以说,一部中华文明史,就是中华民族英勇面对无数困难和挑战的不屈奋斗史。
在栉风沐雨一路向前的历史征程中,“勇者不惧"深深地刘在中华凡族的性格之中,成为珍贵的民族精神基因。
“勇者不惧”之“勇",是大勇。
历史上孔颖达是谁
历史上孔颖达是谁孔颖达574年-648年10月10日,字冲远一作沖远、仲达、沖澹,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市人。
孔安之子,孔子三十二代孙。
唐朝经学家。
孔颖达八岁就学,曾从刘焯问学,日诵千言,熟读经传,善于词章,隋大业初,选为“明经”,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
隋末大乱,避地虎牢今河南省荥阳汜水镇西北。
入唐,任国子监祭酒。
曾奉唐太宗命编纂《五经正义》,融合南北经学家的见解,是集魏晋南北朝以来经学大成的著作。
卒于贞观二十二年648年,终年75岁。
公元581年,孔颖达8岁,北周外戚、权臣杨坚取代北周,建立隋朝,是为文帝。
隋文帝初年颇重儒术,“超抉奇隽,厚赏诸儒”,自京师达于四方,大兴学校,广置生徒。
“齐鲁赵魏,学者尤多,负笈追师,不远千里,讲诵之声,道路不绝”,被史书称为:“中州儒雅之盛,自汉魏以来,一时而已!”孔颖达也在这个时候走上了正规学习的轨道。
史称他“八岁就学,日诵千余言”,悟性特佳。
还在少年时代,孔颖这便明悉了服虔所注《左传》,郑玄所注《尚书》《礼记》,所笺《毛诗》,王弼注《周易》;于儒经之外,还旁及诸子,兼善历算之学;更长于属文,彬彬焉俨然一少年老成之儒士矣!少年时代,孔颖达曾师从当代大儒刘焯为学。
刘焯字士元,信都昌亭人,与孔颖达同郡。
刘焯聪敏沈深,学通五经及诸家注解,并对《九章算术》《周髀算经》以及天文推步,测量山海之术,有精到的研究,著作有《五经述议》,见解独到,多所创见。
论者以为数百年以来,博学通儒,没有比他更好的了。
与当时另一位博学宏儒刘炫,同称“二刘”。
当时儒学南北分裂,经籍散亡,学者求师无门,一些精通汉师家法的老师宿儒,如徐道明、熊安生之徒,早已谢世,于是,“二刘”便出类拔萃,秀出其间,遂为后生钻仰之名师。
“天下名儒后进,质疑受业,不远千里而至者,不可胜数”《隋书·儒林传》孔颖达就是这千里负笈的佼佼者。
但是,刘焯性情孤傲,怀抱不广,不仅吝于财货,责求束修,而且恃才傲物,凌辱诸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中国衡水介绍唐代大学士孔颖达唐代大学士孔颖达2005-7-3唐代大学士孔颖达与《五经正义》肖新祺河北省衡水县原县城西北四里许马家庄,村外有一座店代大学士孔颖达虚墓,故此又名孔贤庄。
孔氏之遗体陪葬太宗昭陵(在陕西省西安)。
孔颖达,字仲达,河北衡水县人。
生于南朝陈太建六年甲午(公元574年),卒于唐贞观而书二年戊申(公元648年)。
幼年聪敏,八岁入学,日诵千余言,隋末大业初,举明经高第,任河内郡(今河南沁阳)博士。
入唐后累官国子司业、国子监祭洒等职,其传记详见刘晌《旧唐书》列传卷第廿一。
共学识淹贯南北,拔萃出类,传极今古,尤通经学,对《易》、《书》、《诗》、《礼记》、《春秋左传》考其前代之文,采众家之善,随经析理,去短从长,用功廿四、五年。
在唐贞观中奉勒撰《五经正义》一百八十卷。
自明以来。
刻《十三经注疏》列于正经正注,是为经学之正统,在北宋初端拱元年(988)校勘《五经正义》,秦爽等曾奏请上表雕板,但宋刻诸经流传至今,存者寥寥。
2、中华五千年网介绍孔颖达孔颖达(574~648),字冲远、仲达,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市)人。
隋唐间儒家学者,经学家。
孔颖达出身官宦人家,自幼受到传统的儒学教育,曾从时之名儒刘焯问学,以精通五经称于世,对南北朝经学之"南学"、"北学"均有颇深造诣。
尤明《左传》、郑玄注《尚书》、《毛诗》、《礼记》和王弼注《易》,兼善历算、能属文。
隋炀帝大业<605~618)初年,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
隋炀帝时,召诸儒官于东都互相讨论学问,孔颖达水平最高,因此险遭妒嫉者暗杀。
隋末农民起义时,避居虎牢。
入唐后,被李世民聘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成为李世民智囊团中重要人物,是著名的"十八学士"之一。
历任国子博士、国子司业、国子祭酒等职。
曾助魏征撰写《隋书》,参与修订"五礼"。
唐朝统一天下之后,"文治"成了当务之急。
"锐意经术"的唐太宗,有鉴于儒经文字多有异同,经义师说多门且繁杂而歧见纷出,颇不利于政治上的一统。
乃命颜师古统一经典文字,成"五经定本"。
此时,孔颖达已升迁国子监祭酒,总管"六学"训导之政令,唐太宗便命孔颖达来主持统一经典章句的义疏。
孔颖达与马嘉运、颜师古、杨士勋、贾公彦、司马才、王德韶、朱长才朱子奢等多人,参酌南北经义之歧见,以南学为主,成《五经义赞》。
对《五经义赞》之名,唐太宗不太满意,于是下诏改为《五经正义》,并将它交付国子监,作为试用教材。
其卷数记载颇不一致,《贞观政要》和引日唐书·孔颖达传》作一百八十卷,《旧唐书·儒学传》和《册府元龟》作一百七十卷,今一般从前者。
所谓"正义",即对五经传注作疏解,其体例大体上是一致的。
先用"正义曰"标目,以总括章节经文义旨,然后各随经文解释,以阐发义理。
再用"注某某","注某某至某某"等标志,对注文进行具体的诠释。
在诠释经注的同时,或辨章句异同,或解释词语,或考证名物礼制,或讲明语法修辞等等。
这样,综合古今,考订异说,定于-尊,以其义旨符合唐王朝的封建统治需要。
《五经正义》所取注疏是:《周易正义》十四卷:主王弼注,其中《系辞》取晋人韩康伯注;《尚书正义》二十卷:主孔安国《传》(即伪《孔传》);《毛诗正义》四十卷:主毛公《传》、郑玄《笺》;《礼记正义》七十卷:主郑玄《注》;《春秋左传正义》三十六卷:主杜预《集注》。
孔颖达等奉敕编撰的《五经正义》,是用颜师古的"五经定本"为底本,以"览古人之传记,质近代之异同,存其是而去其非,削其繁而增其简"(《尚书正义序》)为原则,采用了传统经学(即汉学)的训诂、注释、义疏等方法,将汉、魏以来的诸家经说加以系统的整理,并编撰成书。
其长处在于克服了以前"师说多门"的弊病,能够达到统一的目的;而其缺点也是很明显的,那就是疏文杂出众手,彼此间颇多相异之处,因此仍然显得比较繁杂。
贞观十四年(640),参与编撰义疏的太学博士马嘉运,"以颖达所撰《正义》颇多繁杂,每掎摭之,诸儒亦称为允当"(《日唐书·马嘉运传》)。
于是,唐太宗下诏"更令详定"。
但次年孔颖达退休,无法再主持修订工作了。
贞观二十二年(648)孔颖达病逝。
终贞观之世,《五经正义》的修订未能完成。
至唐高宗永徽二年(651),下诏儒臣继续重修。
永徽四年(653)三月,书成,仍以孔颖达署名,正式颁行天下,作为钦定的全国性的教科书。
《五经正义》的颁行,一扫了东汉以来纷纭矛盾的儒经师说。
如今古文学之争、郑王学之争、南北学之争等,这些各是其是的学术宗派从此失势,它们之间的争论也就不劝自息,经学的汉学系统至唐初而得以统一。
这可以说是大大有助于统治思想划一的举措。
有唐一代,《五经正义》以五种单行本,分别流传于世,且五种《正义》与它们所依据的注本也是分开的。
此后一直沿至宋代,明经科取士,试题与经义皆以此为标准。
南宋合刻《十三经注疏》时,才开始把《五经正义》及旧注汇合一起。
今通行本的《十三经注疏》中之"五经疏",即取之孔颖达的《五经正义》,因此,《五经正义》对中国封建社会后半期的思想学术和文化,具有极其重大的影响。
3、百度百科介绍孔颖达孔颖达--盛世鸿儒(574——684)儒学经过汉晋南北朝的发展演变,家法各异,流派众多。
在汉代有今文古文之争,家法师法之别。
东汉末,郑玄企图统一今古,建立兼包并采的“郑学”体系。
三国两晋,王肃创立“王学”,起而与郑学为敌。
南北朝时期,随着政治的分离,而有南学与北学的纷争。
至于儒学内部群经异说,诸师异论,更不下数十百千。
纷纷攘攘,至有互为水火之势。
五经越解越暗,圣学越讲越糊涂,十分不利于儒学的经世致用和发扬光大。
在中国历史上,继承汉学风格,完成解决儒学内部不同流派和不同风格之争,巩固儒学壁垒这一统一工程的巨匠,便是唐初大儒——孔颖达。
是他编订《五经正义》,排除经学内部的家法师说等门户之见,于众学中择优而定一尊,广采以备博览,从而结束了自西汉以来的各种纷争;是他摒弃南学与北学的地域偏见,兼容百氏,融合南北,将西汉以来的经学成果尽行保存,使前师之说不致泯灭,后代学者有所钻仰;也由于他的《五经正义》被唐王朝颁为经学的标准解释,从而完成了中国经学史上从纷争到统一的演变过程。
孔颖这就是这样一个对中国经学具有总结和统一之功的大经学家。
一、彬彬士投师刘焯翩翩郎舌战群儒孔颖达,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
新旧《唐书》俱有传。
北周武帝建德六年(574)生于一个世代书香的仕宦之家。
曾祖名灵龟,官拜北魏国子博士;祖父名硕,为北魏南台治书侍御史。
他为官正直,头戴饰懈豸(神羊)的法官帽子,威重严明,“权豪为之屏踪”,“风俗以之肃清”。
父名安,北齐青州法曹参军,执法也公公平平,志在宽简。
这确实是一个有地位、有名声的富贵之家。
但与南北朝的膏粱世胄不学无术异趣,孔颖达并无半点纨绔子弟的习气,也不希冀凭藉父辈的门前步入官场。
孔颖达的幼年时代正是南北朝对峙时期。
他出生于北周时期,政教清明,局势稳定。
一些较开明和有远见的士大夫,在魏晋以来门资恩荫的惊梦之余,开始重视教育。
如当时自南朝进入北朝的名士名宦颜之推,即告诫子孙:“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
技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
”仕宦之族,缙绅之家,相率督课子孙,教以儒业。
于是,在这个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度里,居然儒雅重文之风,不让衣冠文物荟萃的江南王朝。
孔颖达出身于有文化教养的家庭,又赶上这样一个重教育兴文化的时代,可谓兼得天时与地利。
他聪明颖悟,自幼便耳濡目染以礼乐为特征的儒家文化。
公元581年,孔颖达8岁,北周外戚、权臣杨坚取代北周,建立隋朝,是为文帝。
隋文帝初年颇重儒术,“超抉奇隽,厚赏诸儒”,自京师达于四方,大兴学校,广置生徒。
“齐鲁赵魏,学者尤多,负笈追师,不远千里,讲诵之声,道路不绝”,被史书称为:“中州儒雅之盛,自汉魏以来,一时而已!”孔颖达也在这个时候走上了正规学习的轨道。
史称他“八岁就学,日诵千余言”,悟性特佳。
还在少年时代,孔颖这便明悉了服虔所注《左氏传》,郑玄所注《尚书》、《礼记》、所笺《毛诗》,王弼注《周易》;于儒经之外,还旁及诸子,兼善历算之学;更长于属文,彬彬焉俨然一少年老成之儒士矣!少年时代,孔颖达曾师从当代大儒刘焯为学。
刘焯字士元,信都昌亭人,与孔颖达同郡。
刘焯聪敏沈深,学通五经及诸家注解,并对《九章算术》、《周髀算经》以及天文推步,测量山海之术,有精到的研究,著作有《五经述议》,见解独到,多所创见。
论者以为数百年以来,博学通儒,没有比他更好的了。
与当时另一位博学宏儒刘炫,同称“二刘”。
当时儒学南北分裂,经籍散亡,学者求师无门,一些精通汉师家法的老师宿儒,如徐道明、熊安生之徒,早已谢世,于是,“二刘”便出类拔萃,秀出其间,遂为后生钻仰之名师。
“天下名儒后进,质疑受业,不远千里而至者,不可胜数”(《隋书•儒林传》)孔颖达就是这千里负笈的佼佼者。
但是,刘焯性情孤傲,怀抱不广,不仅吝于财货,责求束修,而且恃才傲物,凌辱诸生。
孔颖达初来,很受刘焯轻视,并不以礼相待。
但一经颖达向他执经问难、发表意见,刘焯见其答难问对,出人意表,能发人之所未发,乃翻然改容,刮目相看。
孔颖达在名师门下兢兢事学,虚心求教,在从前所学的诸经注解外,百丈竿头更进一尺,《左传》于服注外又通社预集解,《尚书》于郑注外再通孔安国传(即伪孔传),为后来他胜任《五经正义》的编纂工作垫下了丰厚的学植。
学成业就,刘焯欲留颖达同馆共授,切磋学问,颖达谢绝了明师的好意,满载而归,下帷教授。
其时他仅20余岁。
公元605年,隋炀帝杨广即位,改元大业。
隋文帝晚年“不悦儒术,专尚刑名”(同上),关闭天下学校,唯留中央国子学一所,生员72人,于是欣欣向荣的儒教事业,一朝又复归萎缩。
炀帝即位后,为了笼络人心,粉饰太平,又兼生性喜爱文学经籍,于是再开学校,重兴儒业,“征辟儒生,远近毕至”(《隋书•儒林传》)。
孔颖达应时而出,应举明经,对策高第,授任河内郡学博士。
大业年间,隋炀帝广征天下宿儒,集中于洛阳,由门下省主持,仿当年汉宣帝石渠议经、汉章帝白虎论礼之故事,下令在洛阳举行大规模的儒学讨论大会。
孔颖达以明经高第参加了这一盛会。
为响应皇帝明诏,经明行修之士、方步矩领之徒,从四面八方云集洛阳,以文会友,研经讨古,为统一的隋朝政权添上教化大兴的浓墨重彩。
时承文帝废学之后,老师宿儒,若陆德明、鲁世达、刘焯、刘炫之徒,都应时而出,登坛执经,各穷悬河之辩;论难问对,共研先圣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