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经济规划地图

中国区域经济规划地图
中国区域经济规划地图

【中国区域经济规划地图节选】

汇整一下国务院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上海板块一时风头无俩。龙头上海物贸8月份涨幅接近200%。同时,操作资金跟进下一个有可能批复的自贸区。A股掀起疯狂炒地图,重庆、天津、厦门等热门区域股票一飞冲天。再往前看,A股历来有炒政策地图的习惯,温州金改、海南旅游岛等概念都曾经掀起一波操作狂潮。纵观中国经济规划,以下列出较大规模的经济规划区,以等待有进一步的政策跟进,联动板块个股。

沈阳经济区域发展规划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四种模式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四种模式 进入21世纪以来,在改革开放已近30年的中国内地,在长三角、珠三角、浙江以及福建沿海地区,区域经济的活力丝毫不弱于任何小“龙”小“虎”。 温州进入“凯恩斯主义”时代? 曾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教科书式范本的“温州模式”正在悄然发生转变。 温州这个令人惊叹的地方,生产出了占全国市场份额10%的服装、20%的鞋、60%的剃须刀、65%的锁具、80%的眼镜、90%的金属外壳打火机和90%的水彩笔。电器、泵、拉链、五金制品、汽摩配件、文教具等产业在国内也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986年,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以“小商品、大市场”6字概括了“温州模式”,称其重要意义在于激活了一个民间自发的、遍及全国的大市场,并直接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建立起了流通网络。 近年来,温州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前面的标兵越行越远,后面的追兵咄咄逼人”,传统产业的低技术含量和低附加值,成为影响温州竞争力和成长性的重要因素。 “温州模式”扬名世界的三件“利器”也出现了钝化的迹象:一是温州价廉物美的轻工产品频繁遭遇国际贸易壁垒,出口受阻;二是温州资本难寻出路;三是温州第一代创业者的市场精神在第二代接班人中已难觅踪迹。 温州市政府在经济发展初期的施政理念为温州民营经济的自由发展开辟了道路,但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在“无为”的旗帜下受到削弱。 2005年之后的温州经历了政府职能的一次巨大转变,从一向奉行的“无为”到“有为”,从“不管”到“强管”,招商引资成为这个地级市的“一号工程”。温州市委书记王建满表示:“如果没有外来资金的投入,没有先进设备的引进,没有先进智力的引入,温州要实现又快又好发展,难度很大。” 凯恩斯主义的出现标志着西方自由放任经济时代的结束,温州在经过20多年的自由发展之后,是否也进入了某种意义上的“凯恩斯主义”时代呢?一个强势的政府又会将“温州模式”引入怎样一条道路? 苏州模式只长骨头不长肉? “只长骨头不长肉”,对于多年来中国最耀眼的城市经济明星苏州而言,可能是最具争议的一种评价了。 所谓“苏州模式”,实际上是类似于早年日本和韩国“政府主导型”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但又有自己的特色。政府除了提供制度和政策环境外,还通过制定非常明确的发展规划和战略来吸引外资。有外商笑称,“在苏州办事,找厂长、经理没有用,要找局长、找书记”。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知识点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知识点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一、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和地球仪 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⑴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⑵大小:表面积=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⑶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挡了照射的阳光。 ⑷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2、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⑴含义: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的模型。 ⑵意义: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3、纬线和经线 ⑴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⑵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⑶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⑷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⑸经、纬线的特点:

⑹特殊的经、纬线 ①特殊纬线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既是纬度的起始点,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30°纬线——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 60°纬线是中低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 ②特殊经线 0o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点,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 180°经线——大致与“国际日期变更线”一致 20°W——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 160°E——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 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0°纬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160°E。 ⑻经度和纬度的变化规律:

中国目前已公布区域经济发展规划

中国目前已公布区域经济发展规划 中国"十一五"(2006-2010年)规划对于区域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逐步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东中西良性互动,公共服 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趋向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规划指出,要继续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的作用,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等条件较好地区的开发开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并提出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以下为2009年中国国务院已批准的区域经济规划时间及主要内容:1、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时间:2009年12月地域范围:山东省东营和滨州两市全部以及与其相毗邻主要内容:将依托东营、滨州、潍坊、莱州四个港口,重点规划建设四大临港产业区.同时,将在区域内加快港口、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发展循环经济,发展适宜盐堿地区的养殖业、原盐业、滩海油田、风能和海水淡化.2、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时间:2009年11月地域范围: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市部分区域和延边州为核心地区主要内容:提出四大战略定位,即图们江区域成为中国沿边开放开发的重要区域,面向东北亚开放的重要门户,东北亚经济技术合作的重要平台,东北地区新的重要增长极.3、关于调整天津市部分行政区划的请示--时间:2009年11月地域范围:天津市主要内容:调整部分行政区划,撤销天津市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设立天津市滨海新区,标志着滨海新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启动.早在2006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批准滨海新区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滨海新区的功能定位是,依托(北)京(天)津冀(河北)、服务环渤海、面向东北亚.4、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西部地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意见--时间:2009年9月地域范围: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陜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10个省、自治区主要内容:扩大铁路网规模,加快干线公路网和水运、枢纽机场和支线机场建设;大力推进实施重点水利工程和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特色农业,推进工业优化升级,引导产业有序转移.力争用2-3年时间,基本解决西部地区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继续增加扶贫资金投入.5、进一步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战略--时间:2009年9月地域范围: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主要内容:优化经济结构,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加快企业技 术进步,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着力解决民生问题等.6、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时 间:2009年6月地域范围:陜西省西安、铜川、宝鸡、咸阳、渭南、杨凌、商洛部分县和甘肃省天水所辖行政区域主要内容:关中-天水经济区与成渝经济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并列成为中国西部大开发的三大重点区域,成为西部经济新增长极.关中—天水经济区将依托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大学科技园区等,大力扶持科技创新型企业,积极承接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把西安建设成为科技、资源统筹的示范基地.7、横琴总体发展规划--时间:2009年6月地域范围:广东珠海市横琴岛主要内容:将横琴岛纳入珠海经济特区范围,对口岸设置和通关制度实行分线管理.要通过重点发展商务服务、休闲旅游、科教研发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鼓励金融创新,实行更加开放的产业和信息化政策等.8、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时间:2009年5月地域范围:指台湾海峡西岸,以福建为主体主要内容:要求福建省发挥其独特的对台优势,加强两岸产业合作和文化交流,努力构筑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发挥 独特的对台优势,加强两岸产业合作和文化交流,努力构筑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加快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适应两岸直接"三通"的需要,提高发展保障能力等.9、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时间:2009年4月地域范围:上海主要内容: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中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基本形成国内外投资者共同参与、国际化程度较高,交易、定价和信息功能齐备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基本建成航运资源高度集聚、航运服务功能健全、现代物流服务高效,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10、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时间:2009年1月地域范围: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等九个城市主要内容:赋予珠三角发展更大的自主权,支持率先探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继续承担全国改革"试验田"的历史使命,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在重大基础设施对接方面,港珠澳大桥有望年内开工,明确对大桥 主体工程出资50亿元;产业对接方面,不仅局限于制造业,还包括金融、贸易、会展等服务业对接;改进创新合作方式方面,赋予广东在推进CEPA上再先行一步之权.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单(含答案和解析)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单元检测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地球形状和大小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地球是圆形 ②地球是球体 ③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 ④地球的最大周长约为5.1万千米。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2.人类首次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的事件是 A.麦哲伦环球航行B.人造卫星上天C.郑和下西洋D.人类登上月球3.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铜制本初子午线地面标志,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下列关于本初子午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西半球的分界线B.表示0°经线 C.地球上最长的纬线D.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4.下列各点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北半球的是() A.30° N,10° W B.50° S,10° W C.40° S,165° E D.10° N,165° E 5.读图,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小林的说法正确 B.小红的说法正确 C.小林和小红都位于中纬度地区 D.以上说法都不对 6.两位同学在争论地球运动的问题,他们的结论如下,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地球自转的周期为一年B.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自转C.地球自转产生了四季D.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是因为地球自西向

东自转 7.下面的四幅图分别是某地不同季节中某一天的正午太阳高度示意图,其中表示冬季的是( ) A.B. C.D. 8.我国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在地图上,表示运河的图例是() A.B. C.D. 9.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拟绘制一幅校园平面图。实际测得教学楼与图书馆的距离为300米,如绘到图上的距离为30厘米,则同学们采用的比例尺应为 A.1:10000B. C.1:1000D.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0米10.下列地点中,位于“南半球、西半球、高纬度、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A.B. C.D. 11.下列地图图幅大小相同,比例尺最大的应是( ) A.世界地图B.中国地图C.北京市地图D.北京动物园导游图 小明非常喜欢地理。下课后,他总是爱看教室内挂着的两幅一样大小的地图:

高考地理地球与地图知识点总结

高考地理地球与地图知识点总结 一、经纬网图的判读及应用 1.常用经纬网图的判读 类型侧视图俯视图常见 演变简图截取一段纬线,在其上标注经度 截取一段经线,在其上标注纬度 截取极地投影图中的一部分 判读要领横线(或弧线)一般代表纬线,由南向北增大为北纬度,反之为南纬度 竖线(或弧线)一般代表经线,由西向东增大为东经度,反之为西经度同一幅经纬网图中相邻的两条经(纬)线之间经(纬)度差一般是相等的关注经纬线的表现形式:纬线为圆弧线,经线则是从圆心出发的射线。 判断圆心是北极点还是南极点,确定纬线是南纬度还是北纬度依据自转方向及经线经度值的变化特征,确定经线是西经度还是东经度。 2.经纬网的应用 定方向: (1)定南北:在南北半球的两点,北半球在北,南半球在南;同在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北;同在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南。 (2)定东西:同是东经度,经度值大者在东;同是西经度,经度值大者在西;若两地分别位于东西经度,则要看两点的经度和,若经度和小于180°,则东经的在东,西经的在西;若经度和大于180°,则东经的在西,西经的在东 定距离: (1)任一经线上:纬度1°的间隔长度都相等,约是111千米。 (2)任一纬线上:经度1°的间隔长度的计算公式为:111千米·cosθ(θ为该经线的纬度数) (3)不同经线和纬线上:计算两点间距离时可进行估算。 一是可以先假设两点的经度相同或纬度相同,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扩大或缩小; 二是可以先算出比例尺,进而计算出两点间距离 定范围: (1)相同纬度且跨经度数相同的两幅图,其所示地区的面积相等。 (2)跨经度数相同的地图,中心点纬度数相同,则跨经纬度越广,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特别提醒:利用经纬网定“最短航线”地球上两点间最短航线为球面最短距离,即经过两点的大圆劣弧长度(注:所谓大圆指过地心的平面与球面的交线)。 (1)同一经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就在经线上(如图中弧)。 (2)同一纬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向较高纬度凸。 (3)晨昏线上的两点,由于晨昏线本身就是一个大圆,故两点最短航线就是两点之间的较短晨昏线(即劣弧线)。

地球和地图.知识点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1.地球的形状是----,---------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照片确证地球是个球体。 2.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生活实例:---食,海边看---,地平线呈-----,站得高看得----。 3.在地球仪上与南北极距离----的大圆圈叫------,所有与赤道-----的圆圈叫------,纬线都是----,-----相等,指示------方向;经线连接南北-----并与纬线-----,是----圆长度----指示------。 4.纬度的划分:以------为零度作为起始线,向南向北各分作---,赤道以北为-----,用---作代号,赤道以南为------,用---作代号,北极点的纬度是-------,南极点的纬度是-------。 5.三纬度的划分:---------为低纬度,----------为中纬度,----------为高纬度。 6.经度的划分:以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本初子午线,作为----度经线,向东向西个分作----度,合起来共---度,零度经线以东称为-----,代号-----,零度经线以西为-----,代号----。任意相对的两条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度数之和是-----,代号-------。 7.南北半球分界线是-----;东西半球分界线是----------,这个经线圈经过的陆地----。 8.西经19度在----半球,西经21度在----半球,0度在----半球,180度在-----半球,东经159度在-----半球,东经161度在------半球。东半球的范围:西经度中小于西经-----度,东经度中小于东经----度。西半球的范围:西经度中大于西经----度,东经度中大于东经-----度。9.0度经线以东为----经度,以西为---经度。180度经线以东为---经度,以西为----经度。东经160度以东为---半球,以西为---半球。西经20度以东为---半球,以西为---半球。0度经线和零度纬线的交点在---半球,180度经线和0度纬线的交点在---半球。 10.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形成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每一个地点的------,地球表面任一地点的经纬度位置,就是某条经线和纬线的------。 11.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和---------,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和-------------。 12.南北半球季节------。北半球春分是---月----日,太阳直射----------,全球昼夜------;夏至是---月---日,太阳直射-----------,北半球昼-----夜-----,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南半球-----------;秋分是----月----日,太阳直射---------,全球昼夜-------;冬至是----月----日,太阳直射----------,北半球昼-----夜------,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 13.五带划分的依据是根据各地获得-----------,五带划分的界限是---------和---------,极圈属于-------,回归线属于----------;热带有---------现象,回归线上一年有----次阳光直射,赤道上有----次阳光直射;寒带有------------现象,温带-----------。 14.北回归线的纬度-----,南回归线的纬度-------,北极圈的纬度-------,南极圈的纬度-------。 15.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表示----------比----------缩小的------。比例尺的表示方式有-------、-------、---------,数字比例尺看分母,分母越大比例尺-----。 16.比例尺大,划的范围就----,内容-----,比例尺小,划的范围就----,内容-------。 17.面对地图通常是----------,-----------;有指向标的地图,要按照------定方向,指向标一般是指---;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要根据----------确定方向经线指示------,纬线指示------。 18.地面某个地点高出-------的-------距离叫海拔,某个地点高出------地点的-----距离叫----高度,我国测绘部门把-----验潮站(------海)多年平均海平面作为我国的水准零点。 19.在地图上把----相同的个点连接成就是----线,用等高线表示-----的地图叫等高线地形图,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坡缓的地方等高线-----。 20.山脊: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海拔----处凸出;山谷:等高线的弯曲部分想海拔----处凸出;山峰: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盆地: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陡崖:等高线------。 21.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个点连接成线叫做----------,数值越大深度越------。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表现 1、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的差距 2、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 3、省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4、南北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5、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形成原因 1、历史基础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历史差异,是构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现实差距的重要 因素之一。 2、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是指一个地区与周围各种社会经济事物关系的总和,包括位置关系、地域分工关系、地缘政治关系、地缘经济关系以及交通、信息关系等。区位条件作为经济区域的成长基础,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它在实现工业化和经济起飞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甚至决定性作用。 3、制度因素 中国的改革,发展了市场经济,也同时造成了富裕的城市和东部地区更加 富裕,贫穷的农村和西部地区更加贫穷,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4、政策倾斜效应 政策的倾斜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5、人力资源差异

区域间人力资源差异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有 思想文化因素和教育共同组成的人力资源是区域发展的基础条件。应当看到,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以及城市与农村之间,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思想文化和教育存在着较大差异。 (三)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评价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积极意义 (1)区域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差距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2)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是区际竞争与合作的基础。 (3)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给落后地区造成一种压力。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消极影响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制约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损害落后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加剧区域经济的矛盾。 (3)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不利于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的实现。 (4)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不利于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四)解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政策思路 1、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之下,各地区经济都应融于世界经济体系之中。 2、遵循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继续允许和鼓励有优势的地区发展得更快、更好,以此引领全国经济发展。 3、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缓解区域经济差距扩大的趋势。 4、落后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发挥自身优势,赶超发达地区。所谓落后地区,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低下层次的地区。它包括以下含义:① 落后地区是一个相对的地域概念。

区域经济与区域规划

《区域经济与区域规划》复习提纲 一、区域规划的理论体系名词解释 1、增长极理论 概念:增长极理论就是研究通过对特定地理中心的刺激,促进其极化效应,以推动不发达地区通过不平衡——平衡发展,实现经济整体进步的理论。 一个国家要实现平衡发展只是一种理想,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经济增长通常是从一个“增长中心”逐渐向其他部门或地区传导的。因此,应选择特定地理空间或产业类型作为增长极,以带动经济发展。增长极概念有两个含义:一是在经济意义上特指推进型主导部门;二是地理意义上特指区位条件优越的地区。 2、点轴开发理论 点轴开发模式是增长极理论的延伸,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看,经济中心总是首先集中在少数条件较好的区位,成斑点状分布。这种经济中心既可称为区域增长极,也是点轴开发模式的点。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中心逐渐增加,点与点之间,由于生产要素交换需要交通线路以及动力供应线、水源供应线等,相互连接起来这就是轴线。这种轴线首先是为区域增长极服务的,但轴线一经形成,对人口、产业也具有吸引力,吸引人口、产业向轴线两侧集聚,并产生新的增长点。点轴贯通,就形成点轴系统。因此,点轴开发可以理解为从发达区域大大小小的经济中心(点)沿交通线路向不发达区域纵深地发展推移。 3、梯度推移理论 梯度推移理论源于费农提出的工业生产的产品周期理论。梯度推移理论根据区域是否具有发展潜力将区域分为高梯度区域和低梯度区域,该理论认为,创新活动是决定区域发展梯度层次的决定性因素,而创新活动逐渐从高梯度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及生命周期阶段的变化,生产活动逐渐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而这种梯度转移过程主要是通过多层次的城市系统扩展开来的。梯度转移理论主张发达地区应首先加快发展,然后通过产业和要素向较发达和欠发达地区转移,以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4、核心-边缘理论 核心边缘理论是解释经济空间结构演变模式的一种理论。该理论试图解释一个区域如何由互不关联、孤立发展,变成彼此联系、发展不平衡,又由极不平衡发展变为相互关联的平衡发展的区域系统。 5、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罗斯托通过对工业化国家的增长过程的考察,归纳出国家或区域的经济增长大体上要经过六个阶段。 (1)、传统社会阶段(2)起飞准备阶段(3)起飞阶段(4)成熟阶段(5)高额群众消费 阶段(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1)传统社会阶段,主要特征是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低下,产业结构单一,主要的经济活动都局限于原始的农业活动。 (2)起飞准备阶段,是由农业为主的社会逐渐向工业、交通、商业及服务业为主的社会转变,积累率达5%,主导产业是饮食、烟草、水泥、砖瓦等产业部门。起飞条件: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测试卷-新人教版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学习效果监测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50分) 1、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说明地球是球形的自然现象是( ) A 、太阳东升西落 B 、站得高,看得远 C 水往低处流 D 、日全食 2、 2011 年 11 月,某同学把发射到“神舟八号”飞船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经纬度( 了( 28° ,102 ° E ),地球上与该同学写法相吻合的地点有几处( ) A 、 1 处 B 、 2处 C 、 3 处 D 、 4 处 3、 与80° W 构成经线圈的是( ) A 、 60° W B 、 20° E C 、 100° E D 、 180° 4一架飞机从赤道上甲点出发, 依次向南、 东、北、西飞行 1000米,在乙点降落,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甲点与乙点重合 B 、甲点在乙点以东 C 甲点在乙点以西 D 、甲点在乙点以南 5、 经度和纬度都是零的地点,位于( ) A 、东半球 B 、西半球 C 、南半球 D 、北半球 6、 一个人站在北极点上,向左前方跨一步,则他前进的方向是( ) A 、正南 B 、正西 C 、东南 D 、西南 7、 甲乙两人以相同速度从南极出发,分别沿东经 40°和西经 40°向北前进,发生的情况有( ) A 、 C 他们之间的距离始终不变 D 、他们可能在两极再相会 8、某地往西是西半球,往东是东半球,往北是高纬度,往南是中纬度,该地位于( ) A 、 160° W,23.5 ° S B 、 20° W , 60° S C 、 20° W,60° N D 、 160° E,30° N 有人从某地出发,先向北行走 3 千米,再向西行走 3 千米,假如再走 3 千米,此人竟回到了原来的出 发点,请回答 9—10题。 9、此人的出发点是地球的( ) A 、中纬度 B 、赤道 C 10、最后走的 3 千米应往哪个方向走( ) A 、东 B 、南 C 、西 D 、北 11、 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往往蕴含了很多地理知识,下列现象中,与地球自转无关的( ) A 、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 B 石家庄的玲玲给美国纽约的姑姑打电话: “姨妈,晚上好! ”姨妈则说:“玲玲,早上好! ” C 赤道上的人们“坐地日行八万里” D 、唐山四季分明,春暖、夏热、秋凉、冬冷 12、 一天中,校园里旗杆的影子长短有变化,主要原因是( ) A 、地球是个球体 B 、地球绕地轴不停地自转 C 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 D 、地球是个自转轴 13、 我国科学家去南极进行科学考察时,我国正处在四季中的( ) A 、冬季 B 、秋季 C 、夏季 D 、春季 14、 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令世人瞩目,每天升国旗的时刻与日出同时,下面几个节目中升旗最早的应该是 A 、可能位于温带,也可能位于寒带 B C 肯定位于温带 D 28° N,102 ° E )写成 他们在北极相遇 B 、在赤道上他们之间相距最近 、北极点 D 、南极点 A 、元旦 B C “六一”儿童节 D 、“三八”妇女 节 15、地球上某一点位于 60 ° N,则该地( 、肯定位于热带 、可能在温带,也可能位于热带

2020年初中地理会考复习专题之地球和地图知识点

2020年初中地理会考知识归纳(湘教版) 专题一:地球与地图 (一)地球和地球仪 一、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动 1. 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1)在海边看到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2)月食时地球的影子;(3)登高望远。(4)麦哲伦环球航行——经过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等等 2. 描述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地球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坐地日行八万里指的是赤道) 3. 记住地球自转、公转运动的方向、周期并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地球的运动: 地球自转地球公转 方 向 自西向东 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方向 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方向 自西向东(俯视逆时针方向)图解 周 期 一天(约 24 小时)一年(约 365 天) 旋 转 特 点 绕地轴不停地自转 地轴始终倾斜66.5°绕太阳不停地 公转 引 起 现 象 (一)昼夜更替(周期24小时) (二)时间差异(东边比西边早) 3、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1.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和白昼 时间长短不同)南半球与北半球季 节相反 2.五带 3、昼夜长短的变化 地球公转(如图) 北半球的节气日期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北半球昼夜情况 夏至(A) 6.22 北回归线昼长夜短 秋分(B) 9.23 赤道全球昼夜平分 冬至(C)12.22 南回归线昼短夜长 春分(D) 3.21 赤道全球昼夜等长

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以及是否有太阳光线的垂直照射、是否有极昼和极夜现象,将地球表面划分为五带。 ⑴、热带:回归线之间23.5°N—23.5°S(太阳光有直射);气候终年炎热 ⑵、北温带: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23.5°N—66.5°N(有四季变化);没有阳光直射也没 有极昼极夜现象 ⑶、南温带: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23.5°S—66.5°S(有四季变化);没有阳光直射也没 有极昼极夜现象 ⑷、北寒带:北极圈内66.5°N—90°N(有极昼、极夜);气候终年寒冷 ⑸、南寒带:南极圈内66.5°S—90°S(有极昼、极夜);气候终年寒冷 注:从五带分布来看,非洲最热,南极洲最冷。 二、地球仪 认识东经、西经、北纬、南纬的划分,记住一些重要的经纬线。 ——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制作成地球模型叫做地球仪(演示公转自 转)。 (1)、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的大小: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3)、在地球仪上,穿过地心且连接南北两极的假想轴叫地轴,指向北极星的一点是北极(地 球最北点),相反是南极(地球最南点)。 (4)、关于经线和纬线: 纬线经线 定义地球仪上与地轴垂直且环绕地球一 周的圆圈(除了两个极点) 地球仪上连接南北极并与纬线垂直 相交的半圆 特点形状 圆圈,除两极点以外,每一条纬线 自成圆圈 半圆,两条正相对的经线组成圆圈长度 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两极收缩 成一点。南、北纬度数相同的纬线 长度相等。 每条经线长度都相等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农经081 ) 摘要:“统筹区域发展”,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要求之一。当前,我国正在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在此发展进程中,全国各地都有自己的区域发展特色。怎样正视我国东南西北地区的差距和发展潜力,是统筹区域发展的前提之一。 关键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1.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概述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实现经济和社会目标的需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相应的是:启动经济高速发展的车轮,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进一步加速经济发展,实行全局较均衡但局部不均衡的发展战略;保持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实行协调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走向共同富裕的需要。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需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精髓就是从“先富到后富再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指出:“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为了激励和带动其他地区也富裕起来,并且先富起来的地区帮助落后的地区更好的发展。”在视察南方讲话中,小平同志又一次强调了这个问题,他说:“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同时,他又指出:“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 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其实质是顺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允许而不是限制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而其最终目的则是实现共同富裕。中央对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关系高度重视,明确提出了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并进一步提出,“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发展和协调发展。东部地区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在推进改革开放中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有条件的地区要率先实现现代化。中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和开发,发挥资源优势,发展优势企业”,要“从多方面努力,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在“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方针的指导下,党中央下决心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步伐。这将使我国地区经济结构发生重要变化,与此相适应,将逐步形成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并为最终实现全国的共同富裕奠定基础。 2.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国情 2.1 我国是个大国,经济区域众多,条件千差万别,因而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状况有差异。

中国分省行政区划及区划地图(图形版)

北京市行政区划及区划地图 北京简称京。面积1.68万平方千米,人口1382万(2000年)。总计16市辖区2县 市辖区东城区西城区崇文区宣武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门头沟区房山区通州区顺义区昌平区大兴区怀柔区平谷区 县密云县(密云镇) 延庆县(延庆镇) 天津市行政区划及区划地图

天津,简称津。面积1.1万多平方千米,人口1001万(2000年)。总计15个市辖区3个县 市辖区和平区河东区河西区南开区河北区红桥区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东丽区西青区北辰区津南区武清区(杨村镇) 宝坻区(城关镇) 县静海县(静海镇) 宁河县(芦台镇) 蓟县(城关镇) 河北省行政区划及区划地图

河北,简称冀,省会石家庄市。面积19万多平方千米,人口6744万(2000年)。总计11个地级市36市辖区 22县级市 108县 6自治县 石家庄市 长安区桥东区桥西区新华区 裕华区井陉矿区 辛集市藁城市晋州市新乐市 鹿泉市 平山县(平山镇) 井陉县(微水镇) 栾城县(栾城镇) 正定县(正定镇) 行唐县(龙州镇) 灵寿县(灵寿镇) 高邑县(高邑镇) 赵县(赵州镇) 赞皇县(赞皇镇) 深泽县(深泽镇) 无极县(无极镇) 元氏县(槐阳镇) 唐山市 路北区路南区古冶区开平区 丰润区丰南区(胥各庄镇) 遵化市迁安市 迁西县(兴城镇) 滦南县(倴城镇) 玉田县(玉田镇) 唐海县(唐海镇) 乐亭县(乐亭镇) 滦县(滦州镇) 秦皇岛市海港区山海关区北戴河区 昌黎县(昌黎镇) 卢龙县(卢龙镇) 抚宁县(抚宁镇) 青龙满族自治县(青龙镇) 邯郸市从台区复兴区邯山区峰峰矿区

沧 州市 运河区新华区 泊头市任丘市黄骅市河间市 沧县(沧州市新华区) 青县(清州镇) 献县 (乐寿镇) 东光县(东光镇) 海兴县(苏基镇) 盐山县(盐山镇) 肃宁县(肃 宁镇) 南皮县(南皮镇) 吴桥县(桑园镇) 孟村回族自治县(孟村镇) 廊坊市 安次区广阳区 霸州市三河市 固安县(固安镇) 永清县(永清镇) 香河县(淑阳镇) 大城县(平舒镇) 文安县(文安镇) 大厂回族自治县(大厂镇) 衡水市 桃城区 冀州市深州市 饶阳县(饶阳镇) 枣强县(枣强镇) 故城县(郑口镇) 阜城县(阜城镇) 安平县(安平镇) 武邑县(武邑镇) 景县(景州镇) 武强县(武强镇) 山西省行政区划及区划地图

国内各类国家级经济区域梳理2018-10-17

国内各类国家级经济区域梳理 自我国批准设立深圳、珠海、厦门、汕头四大经济特区以来,国内陆续出现了众多享受各种优惠政策的国家级经济区域,这些国家级经济区域在不同的时间点成立,具有不同的名称、级别和规模,同时享受不同的优惠政策。 国家级经济区域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地,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基于不同的定位和目标,创建了国家级经济特区、国家级新区、自贸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级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国家级开发区等多种经济区域,下面对上述经济区域进行分类梳理。 一、国家级经济特区 经济特区是实行特殊经济管理体制和特殊政策,用减免税收等优惠办法和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吸引外商投资和促进出口的特定地区,其实质也是世界自由港区的主要形式之一。1979年4月邓小平首次提出要开办“出口特区”,后于1980年3月,“出口特区”改名为“经济特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窗口、排头兵和试验场,经济特区以减免关税等优惠措施为手段,通过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鼓励外商投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以达促进特区所在国经济技术发展的目的。

当前,国内有7大经济特区,具体名单如下: 二、国家级新区 国家级新区属于副省级行政单位,是指新区的成立乃至于开发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总体发展目标、发展定位等由国务院统一进行规划和审批,相关特殊优惠政策和权限由国务院直接批复,在辖区内实行更加开放和优惠的特殊政策,鼓励新区进行各项制度改革与创新的探索工作,承担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的综合功能区,在各地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风向标作用。 1992年中国加快改革开放,经济特区模式移到国家级新区,上海浦东等国家级新区依据各自明确的发展定位,设立各自目标并逐步

中国地图及各行政区划版块图

界线管理带来友谊与财富 北京:制度建设见真章 《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条例》颁布施行后,在有计划开展各级界线联检等项管理工作的同时,北京市主抓行政区域界线管理的规章制度建设,出台了《北京市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法规政策文件,并将宣传贯彻《条例》和《办法》当成了界线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 为方便各界查询,北京将《条例》和《办法》上网,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了集中学习。2003年2月发行的《北京市行政区划》一书将《条例》编入书中,重点宣传贯彻执行《条例》的重要意义。2003年11月,结合与天津市的边界线联检,北京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省市级行政区域界线实地管理和宣传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区县民政局进一步加大界线沿线乡镇政府的宣传力度,并通过乡镇政府向界线沿线的基层群众组织广泛宣传界线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据粗略统计,北京各区县共组织集中学习管理《条例》和《办法》30余次,开展各类学习、宣传、咨询活动200余次。如海淀区印发了10万份宣传材料,发放到各街道、乡镇、社区居委会,并特别要求发给界线沿线社区居委会的材料要送到每一户、每一个单位,做到家喻户晓。密云县在县广播电台《春风化雨说民政》栏目

及县电视台定期宣传,同时还发放了上万份界线法规资料到镇到村,通过广播、标语条幅、宣传栏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 要保证界线管理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地开展,首先就要落实经费和人员。北京市日常边界管理经费的基本落实,保证了近几年全市边界管理重点工作的顺利进行和界线管理长效机制的建立。各区县将界线管理经费纳入本级政府财政预算,每年拨付8万~30万元不等经费,基本落实了管理人员、专项资金、专门工作设备。如大兴区专门成立了“区划管理工作办公室”,其他区县的界线管理工作也都有专人负责,部分区县如朝阳、海淀、通州、宣武等先行开展了界线管理数据库建设工作。 在界线联检方面,2002年和2005年,北京两次组织各区县全面开展了检查工作。2003年,与天津市开展了京津线自勘界后的第一次联检工作。2007年,与河北省开展了京冀线自勘界后的第一次联检工作。目前,京冀线沿线各市、区、县自查工作已全部完成,联检工作基本完成。 北京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治界、规范管理的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几年来,界线管理工作在社会上的影响不断扩大。界线实地勘查、界桩维护与修复、界线标志物管理与修测、区划调整与界线勘定等规范化标准的陆续出台,为今后科学规范管理打下了良好基础。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知识点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一、地球的形状、大小,地球是一个球体的例证 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挡了照射的阳光,站得高看得远 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 大西洋→西班牙。 二、地球仪上的点和线、地轴 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南极点和北极点分别是地球最南端和最北端的终点,过点方向改变)。 三、纬线和经线(重点) (1)观察地球仪看纬线的特点(定义、方向、长度、形状、位置关系)第六页 (2)纬度的划分(南北纬、高中低纬、特殊纬线、会找长度相等的纬线、纬度分布规律判断北南纬N/S、南北半球的划分) (3)观察地球仪看经线的特点(定义、方向、长度、形状、位置关系)第七页 (4)经度的划分(本初子午线、180度经线、经度的分布规律、判断东西经W/E、东西半球分界线(难点))。 特殊的经、纬线 ①特殊纬线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既是纬度的起始点,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30°纬线——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 60°纬线是中低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 ②特殊经线 0o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点,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 表示,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 180°经线——大致与“国际日期变更线”一致 20°W——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 160°E——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0°纬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160°E。经 度和纬度的变化规律:

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理论与模式

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理论与模式 摘要:甘肃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这就需要加强甘肃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和模式研究力度,为推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文章对甘肃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理论进行了分析,并探究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模式,以此提出有效提升甘肃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甘肃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理论;模式 引言 甘肃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应当充分利用其自身优势,结合区域规划理论主要包括增长极理论及点—轴渐进扩散理论。二者都对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其一,是建设增长中心,发挥经济带头作用;其二,是点轴网状空间建设,利用非均衡协调发展的优势。 一、甘肃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理论分析 1.增长极理论。“增长极”理论是法国著名经济学家弗朗索佩鲁创立的,世界经济要素的作用是在一种非均衡的条件下发生的。而非均衡增长是从区域增长极开始的,增长极的形成需要具备三种条件。其一,该区域需要有足够创新能力的企业家群体。其二,该区域需要具备一定的规模经济效应。其三,该区域要具有适宜的经济增长环境。例如,2015年甘肃省兰州市的经济总量占全省经济比重的30.9%,在全省市州中居第1位,生产总值是经济第二大城市庆阳市的的 2.86倍,是天水市的 3.85倍。因此是全省最大的增长极。甘肃酒泉、庆阳市的第三产业生产总值较小,但具有丰富的资源储藏,同时作为国家重要工业基地,酒泉等地的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相反,甘肃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一般,如甘南地区、临夏地区,虽然第三产业在该地区的经济生产总值较高,但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较为薄弱,经济增长方式较为单一。因此,很难与省内其他地区的经济保持平衡发展①。费朗索佩鲁也提出这种非均衡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以不同强度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并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以致对整个地区的经济产生不同的影响。法国经济地理学家就此提出了“增长中心”的概念,布德维尔将经济活动在地理上产生的极化,可以看作增长中心逐渐向其他地区或者部门进行传导,其增长极的产生与地理空间推动有着极大的关联。巨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