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短文二篇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短文二篇》课件
书
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 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 记事陈情。我国古代的抒情散文始于 书信。汉魏六朝文人的尺牍重在实用。 唐宋以后,在一些文人的笔下,尺牍 的实用功能明显淡化,审美性能日益 强化,有些尺牍刻意写成纯粹的文学 作品。
整体感知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节奏和停顿。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 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 /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译: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 人雅士)共同谈论、赞叹的啊。巍峨的山峰耸入云 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 交相辉映。青葱的树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可听到)猿、鸟此 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 鱼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仙境啊。自 从南朝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欣赏、领悟这 种奇丽的景色了。
夕日欲颓( 副词,将要 )
欲
欲穷其林( 动词,想要 )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动词,参与,文中指置身其中)
与
念无与为乐者( 动词,和 )
五色交辉 夕日欲颓
名词用作动词,辉映。 形容词用作动词,坠落。
《答谢中书书》中,作者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 色,并通过借古论今,强调了山川之美,表达了他 与自然相融合的愉悦,以及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 志趣。
写作特色 ❶艺术独特,意境优美。
陶弘景以自己独特的艺术感受、饱含感情的语 言,再现了江南山水的美丽风光,激起了读者审美 的兴致。作者从山水相映之美、色彩配合之美、晨 昏变化之美和动静相衬之美四个方面泼墨染彩,熔 裁营构,使文章清幽隽雅,像诗一般优美动人。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1课《短文二篇》教学课件
品味语言 (二)移动笔尖,妙笔写出美语。
请你从文中任选一种或两种景物,运用合理 想象,抓住景物特点,描摹出一幅自然美景图。 (50字左右)
课堂小结
本文写景,仅用了六十八个字,就概括了古 今,包罗了四季,兼顾了晨昏,山川草木,飞禽走 兽,抒情议论,各类兼备。作者通过描画大自然生 机勃勃的景象,来传达自己与自然相融会的生命愉 悦,体现了热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这样美的 风景,这样美的语言,这样美的课文,我们一定要 用心欣赏,方得其美。
(2)一日四时之美
(3)色彩搭配之美
(4)晨昏变化之美
(5)动静映衬之美
(6)视觉变化之美
(7)视听变化之美
品味语言
(一)《答谢中书书》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合作探讨:这几个词语的能否去掉?并说明理由。
不能去掉。 “将”字刻画出轻纱似的晨雾逐渐消散,于是山水从朦胧 中依次显出。 “乱”字,充分写出了猿欢鸟叫的群动之欢。 “欲”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夕阳鲜明的色彩和动感。 “竞”字,着力表现了鱼跃清波的无限乐趣,使整个画面 充满生机。
3.这个写景的句子有什么奇妙之处?
(1)把月光比作积水,把竹柏的影子比作水中藻、 荇。
(2)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竹柏影子 的清丽淡雅。
(3)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 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好境域。
深入分析
4.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课后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结合自身经历,记述一个月下的故事。 (100字左右) 3.完成课后练习。
课后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阅读有关描写祖国山水美景的古文。 3.完成课后练习。
初二下册语文第8课短文两篇
初二下册语文第8课短文两篇对于语文的学习,掌握好每一个知识点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初二下册语文第8课《短文两篇》的内容以供大家学习。
初二下册语文第8课《短文两篇》原文:日为着追求光和热,将身子扑向灯火,终于死在灯下,或者浸在油中,飞蛾是值得赞美的。
在最后的一瞬间它得到光,也得到热了。
我怀念上古的夸父,他追赶日影,渴死在山谷。
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
生命是可爱的。
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没有了光和热,这人间不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世界么?倘使有一双翅膀,我甘愿做人间的飞蛾。
我要飞向火热的日球。
让我在眼前一阵光、身内一阵热的当儿,失去知觉,而化作一阵烟,一撮灰。
7月21日月每次对着长空的一轮皓月,我会想:在这时候某某人也在凭栏望月么?圆月有如一面明镜,高悬在蓝空。
我们的面影都该留在镜里吧,这镜里一定有某某人的影子。
寒夜对镜,只觉冷光扑面。
面对凉月,我也有这感觉。
在海上,山间,园内,街中,有时在静夜里一个人立在都市的高高露台上,我望着明月,总感到寒光冷气侵入我的身子。
冬季的深夜,立在小小庭院中望见落了霜的地上的月色,觉得自己衣服上也积了很厚的霜似的。
的确,月光冷得很。
我知道死了的星球是不会发出热力的。
月的光是死的光。
但是为什么还有姮娥奔月的传说呢?难道那个服了不死之药的美女便可以使这已死的星球再生么?或者她在那一面明镜中看见了什么人的面影吧。
初二下册语文第8课《短文两篇》练习题: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3分)《夸父逐日》选自,《共工怒触不周山》选自,它们都是 (体裁)。
二、解释加点字词(15分)1、逐走( )2、入日( )3、河、渭不足( )4、北饮大泽( )5、弃其杖( )6、化为邓林( )7、昔者( )8、怒而触不周山( )9、地维绝( )10、故日月星辰移焉( )( ) 11、地不满东南( )12、故水潦尘埃归焉( )( ) 13、天柱折 ( )三、翻译下列句子。
第11课《短文二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统编版)
六、重点虚词
(1)之
山川之美
的,结构助词
余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取消句子性,不译
何陋之有 倒装句,宾语前置,不译。
(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其: 指示代词,相当于“这” 者: 代词,……的人
导入新课
这轮明月曾照亮了《诗经》的河畔, 曾惊扰了鸟儿的安眠,也曾打湿了乡书 的封面……
月亮是中国人心中永恒的情愫,那 温润的月色,曾牵动多少文人墨客的情 思。今天,我们一起穿越,走进元丰六 年十二月的一个夜晚,和月亮一起探寻 苏轼当时的心境。
朗读要求
读准字音
读对停顿 读出情感
点它开始朗读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 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 备。晓雾/将歇(xiē),猿鸟/乱鸣;夕日/欲颓 (tuí),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 来,未复有/能与(yù)其奇者。
的
为什么他要取号为东坡居士呢?因为他很仰慕唐朝的诗人白 居易,而当年,白居易贬谪四川忠州时,也曾在其地的东坡种植 花木,并写下了不少闲适诗,《步东坡》为其中一首:“朝上东 坡步,夕上东坡步。东坡何所爱,爱此新成树。”苏轼仰慕白居 易,故自号曰“东坡居士”。“苏东坡”一名也由此名垂千古。
怀民:名梦得,清河人,他于元丰六年贬谪到黄州,初到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美”总领全文,点明中心。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
➢高峰高峰入入云云,清流见底
仰视,直接描写山的高大巍峨
➢清流见底
俯视,直接描写水的清澈
这两句由仰视到俯视,突出了上水相映成趣,意境清新。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环视,色彩, 突出山的五彩斑斓
八年级下册语文《短文两篇》教案【五篇】
八年级下册语文《短文两篇》教案【五篇】篇二一、教学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文章诗化的语言。
2. 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 理解“飞蛾扑火”、“夸父逐日”、“嫦娥奔月”在文中的含义。
4.积累相关日月的诗句。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位文章诗化的语言。
2.难点:理解“飞蛾扑火”、“夸父逐日”、“嫦娥奔月”在文中的含义;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
《日》和《月》是两首很有感情的散文诗,散发着作者忧郁而热情的青春气息。
文章诵读起来很有一种音韵的美感。
教学中引导学生诵读,理解课文的主旨,培养感受水平、理解水平。
2.讨论点拨法。
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教师引导、点拨文意,为学生创设宽松的讨论环境,诱发对课文的不同理解,并鼓励他们表达出来。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预习,备课。
五、教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流程设计:(一)1.激趣导入,明确目标:1.导入设计:同学们,对于“夸父追日”和“姮娥奔月”的神话传说,我们耳熟能详。
在当代作家巴金在20世纪40年代初期完成的散文诗《日》和《月》中,则赋予了它们别样的深意。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这两篇短文,去感受作者心灵的无限风光。
(板书文题、作者)。
2. 明确目标(略)(二)自主学习(一)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师范读,学生朗读并思考下列问题:(1)《日》一文中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试找出文中的中心句。
(2)《月》一文中的月亮带给作者最突出的感觉是什么?文中的哪些词句表现了这点。
(三)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简介作者及历史背景。
(略)2.再次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1)、《日》文中写“飞蛾”、“夸父”的目的是什么?这是什么写法?(2)、《日》文中写道:“生命是可爱的。
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联系特定的时代背景,你如何理解作者的这种人生追求?(3)、《月》文中的句子“月的光是死的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月》文中“嫦娥奔月”的目的是什么?根据文意回答。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 第8课《短文两篇》课件 新人教版
1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1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
是为了与陋室作类比;将三者用“名”---“灵”----“德馨”“仙”--“龙”----“吾”贯穿 起来,点明文章主旨。说明“陋室”并不陋, 因为主人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3
居室环境,交往之人,日常生活。
3
居室环境,交往之人,日常生活。
4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
。
2、写陋室环境的句子
。
3、与古代名贤自况的句子
。
二、解释加线的词
1、惟吾德馨
2、无案牍之劳形
3、何陋之有
4、无丝竹之乱耳
注释翻译
注释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馨:xīn品德高尚
翻译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能天下闻名; 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能降福显灵。这 (虽)是间简陋的房子,但主人有美好的德行。
儒:rú博学的人 注释 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官可府以的调公文素琴,阅金经。无丝竹 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作品背景
作者因参加政治革新运动得罪 当朝权贵,被一贬再贬,半年时间 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 最后成了一间陋室。在此背景下, 他愤然提笔写了《陋室铭》。
朗读与节奏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 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 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 /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 陋/之有?
归纳总结
托物言志: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感情。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短文两篇》ppt精品课件
某市在确定市花的活动中,居于民意调查前三名的 是兰花、梅花、桂花。如果让你从这三种花中选择一种,
你赞成哪种花?并谈谈理由。
示例一:赞成兰花,兰花无论处于何处都是 默默无闻地绽放,默默散发出幽香,具有纯 朴高雅,不张扬、不媚俗的品质。 示例二:赞成梅花,“梅花香自苦寒来”, 梅花能凌霜傲雪,展示了逆境中奋进、战胜 困难的精神。
• 批评的是:逃避世俗,脱离劳动人民,不能 与时俱进,不能抵制腐败,不能培养自己的 意志(----周恩来在人群嘈杂的闹市区读书) 这种人在现代生活中,简直不能生存。
山引 水
景 人描
事
陋室铭
(不陋)
淡泊名利 安贫乐道
(德馨)
庐赞
托
物
言
志
亭
学习了《陋室铭》,我们看到了作 者那种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是不是要 想达到较高的精神境界就必须放弃物质 上的追求呢?请发表你的看法。
重点词语
①名: 出名。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 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
②灵: 灵异
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 ③斯: 这
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④馨: 香气,这里指品
[译文]山不一定要高,有仙
德高尚
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 ⑤鸿儒:博学的人。鸿,
深,有龙(居住)就有灵气了。
大。儒,有学问
人甚爱牡丹。 [译文]水上、地上各种草木
的花,可爱的很多。晋朝的陶渊 明唯独喜欢菊花。自唐朝以来,
②甚:很。 ③蕃:多。 ④独爱: 唯独喜爱。 ⑤盛: 很。
世人很喜欢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 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 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 玩焉。
[译文]我则惟独喜爱莲 ──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 却不受泥的沾染;它经过清 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它的茎)内空外直,没有 (缠绕的)蔓,(也)没有 (旁逸的)枝;香气远播, 更显得清芬;它笔直地洁净 地立在水中,(只)可以从 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 弄啊。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短文两篇》原文、译文及考点
八上语文第11课《短文两篇》原文、译文及考点一、原文:答dá谢xiè中zhōnɡ书shū书shū山shān 川chuān 之zhī美měi ,古ɡǔ来lái 共ɡònɡ谈tán 。
高ɡāo 峰fēnɡ入rù云yún ,清qīnɡ流liú见jiàn 底dǐ。
两liǎnɡ岸àn 石shí壁bì,五wǔ色sè交jiāo 辉huī。
青qīnɡ林lín 翠cuì竹zhú,四sì时shí俱jù备bèi 。
晓xiǎo 雾wù将jiānɡ歇xiē,猿yuán 鸟niǎo 乱luàn 鸣mínɡ;夕xī日rì欲yù颓tuí,沉chén 鳞lín 竞jìnɡ跃yuè。
实shí是shì欲yù界jiè之zhī仙xiān 都dōu 。
自zì康kānɡ乐lè以yǐ来lái ,未wèi 复fù有yǒu 能nénɡ与yǔ其qí奇qí者zhě。
记jì承chénɡ天tiān 寺sì夜yè游yóu元yuán 丰fēnɡ六liù年nián 十shí月yuè十shí二èr 日rì夜yè,解jiě衣yī欲yù睡shuì,月yuè色sè入rù户hù,欣xīn 然rán 起qǐ行xínɡ。
念niàn 无wú与yǔ为wéi 乐lè者zhě,遂suí至zhì承chénɡ天tiān 寺sì寻xún 张zhānɡ怀huái 民mín 。
第11课《短文二篇》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再度 外调
再任 杭州
一贬 再贬
身逝 常州
48岁被召还朝。三年后,因向朝廷提出谏议,遭到诬告陷害。 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的苏轼再度自求外调。
52岁再度调任杭州。两年后又被召回朝,但又因为政见不合, 接连调往颍州、扬州、定州。
1094年,新党执政。57岁的苏轼被贬至惠州,三年后又被贬到 更远的儋州。
精读课文 分析讨论
1.课文可分为几部分?每一部分的内容 分别是什么?
三部分
第一部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
第 二 部 分 : 写景 。 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瞰“ 清流见底”,再平视“两岸石壁”“青林翠竹”, 而后分“晓”与“夕”两层来写。 第 三 部 分 : 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感叹总括前 文。
实是欲界之仙都(欲望)
自康乐以来(从) 自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初读课文 自主学习
认真阅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记录疑难 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探 究研读时解决。
1.圈出自己不懂的字词。 2.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在旁边批注问题。
初读课文 疏通文意
共同谈论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其一:山水相映之美。 高 山峻峭, 水 流 明丽。水的 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的倒影给水铺上了异彩, 二者相映成趣。
其二:色彩配合之美。“五色交辉”“青林翠竹”, 蓝天作背景,绿水为衬托,绚丽动人,美不胜收。
其三:晨昏变化之美。清晨白雾缭绕,似烟似缕, 猿啼鸟鸣生机勃勃;傍晚红日西沉,山色苍茫,飞 鸟归林,猿猴息树,游鱼跃水。
这短短的三句话,是描写月光的高度传神之笔。句 中没有一个“月”字,却无处不见皎洁的月光。
(1)比喻修辞。作者用“积水空明”比喻庭院中月 光的清澈透明;用“藻、荇交横”比喻月下美丽的 竹柏倒影。作者不用普通的明喻,而以暗喻先声夺 人,造成一种庭院积水的错觉,进而写清澈的水中 交错着的藻和荇,把暗喻又推进了一层,使人感到 水月莫辨,营造出一种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 似幻的美妙境界。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27.《短文两篇》(共41张PPT)
陶弘景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答复
谢征,作者的朋 友。中书,是 谢征的官职。
陶弘景
信
陶弘景(456—— 536),字通明,丹
阳秣陵(今江苏南京) 人。南朝齐、梁时期 思想家、医学家。隐 居茅山。梁武帝遇有 国家大事,常去山中 征询他的意见,时人 称为“山中宰相”。
写作背景简介
❖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 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 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 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 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本 文是作者写给谢中书﹙谢征﹚的一 封书信,写的是江南山水之美,是 六朝山水小品的名作。
• 参照注释,联系上下 文,独立翻译,勾画 疑难。
• 同桌互译,小组交流, 质疑解惑。
• 翻译全文,落实重要 词语和句子。
看注释、通文意
高兴的样子 走动
考虑,想到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 月色将入要户,门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游遂乐
…至…承的天人寺,寻于张是怀,民就。怀民亦未寝,相
与一步起于中庭。 散步
总—分—总的结构 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的写法 三、文中哪句话直接抒发了作者对山水景物的赞叹?
实是欲界之仙都。
四、课后任务:熟练背诵全文。
这篇山水小品廖廖68个字,就概括 古今,包罗了四时,兼顾了晨昏, 山川草木,飞禽走兽,使文章清幽 隽雅,像诗一般优美动人。表达作 者亲近自然的喜悦。
答复
故址在今湖北黄 冈县城南。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第10课《短文两篇》 知识点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第10课《短文两篇》知识点1.文学常识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人称“山中宰相”,南朝齐梁时思想家,著有《陶隐居集》等。
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他擅长诗词、散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有文集《东坡全集》传世。
代表作品有《赤壁赋》《饮湖上初晴后雨》等。
2.文章思想内容《答谢中书书》:本文以清峻的笔触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并通过借古证今,强调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的观点,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记承天寺夜游》:本文通过对庭院月光的描写,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在其中。
3.重点字词字音:夕日欲颓(tuí)沉鳞竞跃(yuè)与其奇者(yù)未寝(qǐn )相与(yǔ)遂(suì)藻(zǎo)荇(xìng)竹柏(bǎi)猿(yuán)古今异义:四时俱备(古义:季节今义:某个时候)晓雾将歇(古义:消散今义:停止、休息)夕日欲颓(古义:坠落今义:衰败,萎靡)盖竹柏影也(古义:大概是今义:器物上部有遮盖作用的东西)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古义:清闲的人今义:指与事无关的人,多含贬义)念无与为乐者(古义:考虑,想到今义:想念)月色入户(古义:单扇的门今义:主要指人家)一词多义: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动词,参与,文中指置身其中)念无与为乐者(动词,和)词类活用:五色交辉(名词做动词,辉映)夕日欲颓(形容词做动词,坠落)相与步于中庭(名词做动词,散步)特殊句式:判断句:盖竹柏影也(“……也”表判断)省略句:解衣欲睡(省略主语“余”)倒装句:相与步于中庭(状语后置,应为“相与于中庭步”)4.重点问题探究(1)《答谢中书书》写景是如何体现动静相衬之美的?一是形体的动与静,高峰为静,流水为动。
八年级上语文《短文两篇》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 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 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 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 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 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 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官府的公文
使动用法, 使……劳累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身体 使……扰乱
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 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茅庐, 西蜀扬子云的玄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有何陋?倒装句。 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孔子说:(虽然是陋室,但只要君 子住在里面)有什么简陋的呢?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 居室环境 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 (清幽、恬 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 静、淡雅) 人物交往 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不同流合污,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 情操高雅) 生活情趣 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 (志趣高洁, 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 安贫乐道) 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写作历史背景:
刘禹锡因参加过当时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权贵, 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按规定,通判应在县 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和州县看人下菜碟,见刘禹锡是 从上面贬下来的软柿子,就故意刁难。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 而居,刘禹锡不但无怨言,反而很高兴,还随意写下两句话, 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和州知 县知道后很生气,吩咐衙里差役把刘禹锡的住处从县城南门 迁到县城北门,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新居位于 德胜河边,附近垂柳依依,环境也还可心,刘禹锡仍不计较, 并见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 在历阳心在京。”那位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 又再次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 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时间,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 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想想这位势利眼的狗官, 实在欺人太甚,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 《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短文二篇》详细笔记。梳理重难点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短文二篇》详细笔记。
梳理重难点第一篇《答谢中书书》学习目标:一、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虚词,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背诵并默写全文。
(重点)二、把握文意,领会文章的意境,把握文中景物的不同特点,学习不同的写景手法。
(难点)三、感受作者热爱自然山水的情感,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题目解说:《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
“答”是“回复”“写给”的意思。
“谢中书”,即谢征,字玄度,南朝人,曾任中书舍人,所以称之为“谢中书”。
第二个“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作者名片: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有“山中宰相”之誉,南朝齐梁时思想家。
著有《陶隐居集》《本草经集注》《二牛图》等。
背景资料:文章写于南北朝时期。
这个时期,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遁迹山林,从自然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
陶弘景就是看透了混浊的人世而隐居山林的。
这些文人在他们的书信中,常常描山画水,表明自己的兴趣爱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
本文正是如此。
《答谢中书书》详细批注问题探究文章写景是如何体现动静相衬之美的?作者写景虽仅用几十字,却囊古今,含四时,兼晨昏,给人以不同的审美感受。
尤以动静变化与搭配最具匠心:一是山水的动与静,高峰为静,流水为动;二是光色的动与静,青林翠竹为静,五色交辉为动;三是声响的动与静,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
以上各种景物,交相作用,互为影响,构成了一幅怡神悦性的生动画卷。
《答谢中书书》写作特色分析一、优美的意境。
自然景物的绮丽风光,本身就构成优美的意境,作者以自己独特的艺术感受和饱含感情的语言将其再现,激起了读者的审美性质,从而形成了文学作品的意境。
本文的意境之美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山水相映之美,这里“高峰入云”,而山下“清流见底”,峰高水清,相映成趣;其二,色彩配合之美,这里“两岸石壁,五色交辉”,还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景色绚丽动人;其三,晨昏变化之美,前面写了四时俱备的景色,而四时之中,每天的早晚又不相同。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短文二篇》课件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对山川的赞美。
既有对前贤的钦敬与追慕,又 惋惜众人对秀美山水的无动于衷。 而作者却能够继康乐之后,从中发 现无尽的乐趣,自许之情,期与谢 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能够和古今山 水知音共赏景的得意之感。
总领全文 答 谢
山川之美 古来共谈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个人简历:/jianli/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xue/ 美术课件:/kejian/meishu/ 物理课件:/kejian/wuli/ 生物课件:/kejian/shengwu/ 历史课件:/kejian/lishi/
想到没有人与我共同游乐,于是来到承天寺找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漫步。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庭院中的月光如积水般清明澄澈,好像有藻、 荇交错其中,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吧。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手抄报:/shouchaobao/ 语文课件:/kejian/yuw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
俯瞰 水之净。
选择有代表
平远 高远
极目远眺,青翠的 竹林和五彩的山石 互相映衬,呈现出 绚烂光辉的气象, 万物勃发的生命力。
第11课《短文二篇》课件(共40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思想 感情:
表达了作者沉醉于山水的愉悦之情和能够和古今 山水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语句: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课文结构
一、总写 二、分写
山川之美 古来共谈。
四季之景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晨昏之景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第三单元
11 短文二篇
答谢中书书
—— 陶弘景
作 者 简 介
陶弘景(456—536)
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 人,南朝齐梁时思想家。隐居茅山,梁武帝遇有国 家大事,常去山中征询他的意见,时人称为“山中 宰相”。
创 作 背 景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 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 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 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
背景资料
, 1007 )
,
,
“ 月 台 ” 两 字 故 又 名 月 台 寺 。
宇 第 一 山 门 横 匾 上 有 金 光 闪 烁 的
寺 其 规 模 仅 次 于 开 元 寺 , 因 寺
宋 景 德 四 年 (
年 赐 名 承 天
初 年 建 寺 初 名 “ 南 禅 寺 ” 。 北
位 于 今 湖 北 省 黄 冈 市 南 , 南 唐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猿、鸟此起彼伏地鸣叫着;
译 夕阳快要落山了,水中潜游的鱼争相跃出水面。
晓
清晨
歇
消散
颓
坠落
沉 鳞 水中潜游的鱼
原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这里实在是人间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 ,
八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22.短文两篇课件
4.文言知识梳理 (1)一词多义 是斯 当是 是. .陋 时室 (( 代判 词断,这动词 ) ,是) 名有 不仙 能名则.名 其.一 (处动(词,动词出名,说)出)
无丝 取消竹句之.乱子耳独(立用性在,主无实 谓义 间), 之花之.君子者也(结构助词,的)
何陋 志之 ,.有 可( 不助 译词 ),宾语前置标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苔.痕( tái ) 案牍.( dú ) 鸿.儒( hónɡ ) 甚蕃.( fán )
鲜.有闻( xiǎn ) 不蔓.不枝( màn ) 德 xīn( 馨 ) xiè( 亵 )玩
zhuó( 濯 )清涟 yū(淤 )泥 隐 yì(逸 ) 西 shǔ( 蜀 )
2.指出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词性变化及在句中的意思。
铭陋 室设陋喻室引不题陋山 比 仙环 交 生喻 →→境 友 活起 水龙优 高 情兴 →→美 雅 趣陋德( ( (室馨景 人 事清 不 高幽 俗 雅) ) )高乐 道安 贫
引古贤以自况
反诘点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洁 傲
陪衬比喻 托物言志(君子之德)
(3)《陋室铭》中表现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__谈__笑__有__鸿__儒___, __往__来__无__白__丁__。 (4)《爱莲说》中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 (5)《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5.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每得食,辄息于屋上,不即下。 每当得到食物,(它)就在房屋上停息,并不马上下来。 (2)以此鸟之羽毛洁而音好也,奚不深山之适而茂林之栖。 凭借这鸟有如此洁白的羽毛和如此动听的鸣叫声,为什么不到 深山去寻找茂密的树林栖息呢?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1课《短文二篇》课件
作者胸中“情”:
沉醉山水的愉悦 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闲适自得
拓展迁移
通过对文章的分析,对 你写写景文有什么启示?
如何写写景文:
一、要抓住景物的特征 1.动用多种感官——视觉、听觉、嗅觉、触 觉等;
2.采用各种角度——俯视、仰视、近观、远 望、静态、动态或者不同时段中的不同形态。
二、写景时融入自己的情感
山水小品
答
谢
中
陶 弘 景
书 书
学习目标
1.把握文中景物的不同特点,领略不 同的写景手法; 2.理解和把握作者的情感; 3.学习如何写写景文。
整体感知
反复诵读,思考:这 篇文章写了什么内容?
答谢中书书
南朝 陶弘景
山川/之美, 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 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 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
藻荇(zǎoxìng) 未寝(qǐn)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 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 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 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 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初中语文八年级第18课《短文二篇》(初中语文.八年级下)
“三苏坟”
“三苏坟”院内古柏遮天蔽日,据说,如果 是在幽静的深夜游览此地,便可感受“苏 坟夜雨”的特有氛围:耳际仿佛风声紧促, 雨珠横斜,但分明衣襟未动,发丝仍干。 后来有人对此现象作了科学的解释,此 地正当风口——后人带有带点神秘唯心 色彩的说法,不过是在希望终生未能“夜
雨对床”的兄弟俩有一个死后的圆满。
苏辙为了营救兄长,正在奔波呼号。 他上书皇帝,说自己和哥哥怎样的 相依为命,试图用感情打动龙心。 他为哥哥分辩,说他不过是一个口 无遮拦的人,对朝廷其实是忠心耿 耿。他还请求皇上降低自己的官阶 为兄长赎罪。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走近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 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 有巨大成就,与父苏洵,弟 苏辙并称为“三苏” ,为 “唐宋八大家”之一。
事实上,苏家兄弟投身仕途的“开局”简直 是好得不能再好。1056年,21岁的苏轼与 19岁的的苏辙都顺利通过了举人考试,次 年二月,他在礼部的考试,当时的主考官 是文坛巨擘欧阳修。苏轼一篇600多字的 《刑赏忠厚之至论》一下子让欧阳修“以 为异人”。他怀疑文章是自己的门人弟子 曾巩曾子固所为,为了怕别人说他偏袒,
背景介绍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对新 法持有不同意见,被网罗罪名,投入监 狱.四个多月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官 衔上还加了:“本州安置”字样,不得签 署公事,不得擅离安置所,实际上跟流放 差不多,《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在被贬
1.反复诵读,形成语感。 2.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3.品味文中的优美语言,理解作品意境,
可不巧的是,这时苏轼的母亲去世,兄弟 二人归奔母丧。两年后,居居丧期满,苏 洵带着来两个儿子儿媳和苏轼的长子苏迈 再度进京。兄弟二人又经历了两场考试。 他们这次依然得到欧阳修的极力举荐。考 试全部通过。期间,仁宗皇帝亲自殿试, 要求这些学子为国家的各项政策建言献策。 这次考试,苏轼又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入 三等”,而宋王朝建国以来,“入三等”者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轼确实有独步天下登高望远的视界 和超越百代的才情,却犯了 “不外饰” 的官场大忌 .
辙性沉静简洁,为持重文汪洋澹泊, 似其为人,不愿人知之,而秀杰之 气终不可掩,其高处殆与兄轼相迫。
虽然苏辙也被卷在纷争的漩涡里,但苏辙 的恬淡柔和在一定的程度上保护了他,使 他避免了更大的灾祸。大苏小苏一个张扬 勇猛一个内敛持重,一个豁达豪迈一个低 调平和。以名气、成就、禀性论,哥哥像 光热四射令凡人不敢逼视的太阳,弟弟像 清凉的月亮。
相关链接
在黄州的苏东坡是成熟了的苏东坡, 这种成熟是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 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 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 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 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作者在描绘“承天寺”月夜下的景 色时,写得十分出色。相信在你们的 身边也不乏这样的月夜美景。试采用 文中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发挥你们 丰富的想象力,描绘月夜下你们认为 最迷人的那一刹那。
事实上,苏家兄弟投身仕途的“开局”简直 是好得不能再好。1056年,21岁的苏轼与 19岁的的苏辙都顺利通过了举人考试,次 年二月,他在礼部的考试,当时的主考官 是文坛巨擘欧阳修。苏轼一篇600多字的 《刑赏忠厚之至论》一下子让欧阳修“以 为异人”。他怀疑文章是自己的门人弟子 曾巩曾子固所为,为了怕别人说他偏袒, 他特意把这篇文章评为第二名。
天下的车莫不循辙而行,虽然论功劳,车辙是 没份的,但如果车翻马毙,也怪不到辙的头上。
苏轼字子瞻,“轼”是古代马车上的一个横 梁。其作用按照[左传]的说法,是“登轼而 望之”。 “瞻”者,远望也。和天下所有的 父亲一样,苏洵在为子弟的命名中寄予了 自己的希望,然而,知子莫若父,他对这 二子今后的人生走向似乎已经有一种隐隐 的担忧。果然,此二子一生的光荣与梦想、 坎坷和侮辱都被父亲不幸言中。
因为拥有了这份亲情友情,人生中一切的 不可知和孤单寂寞都不再那么可怕。苏辙 就说“自信老兄怜弱弟,岂关天下少良朋”。
从入了官门的那天起,子瞻与子由便聚 少离多,他们用诗歌辞章的形式互吐心 曲。或倾诉思念之情,或抒发关于宇宙 人生的感慨。苏轼的诗文中与子由唱和 的不胜其数,以《示子由》、《别子由》、 《和子由》等为题的诗歌,就有104首。 苏辙赠答、步韵、应和的诗词也多达130 首。即使他们其他的作品全部散佚,只 要把彼此往来唱和的词章串联起来,兄 弟二人一生的行迹心路也清晰可见。
苏辙为了营救兄长,正在奔波呼号。 他上书皇帝,说自己和哥哥怎样的 相依为命,试图用感情打动龙心。 他为哥哥分辩,说他不过是一个口 无遮拦的人,对朝廷其实是忠心耿 耿。他还请求皇上降低自己的官阶 为兄长赎罪。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走近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 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 有巨大成就,与父苏洵,弟 苏辙并称为“三苏” ,为 “唐宋八大家”之一。
4.在作者写景的基础上我们来续写一句, 大家看看合适不合适?为什么?
a、丛中蛙鸣不断。 b、村中狗吠鸡鸣。 c、几处纳凉人笑语阵阵。
5. 就全文而言,作者的思想感情先后 有什么变化?
提示: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写兴奋喜悦之情。 “念无与为乐者”,转忧,写孤寂之情。 “相与步于中庭”,宽慰。 赏月观竹,远离尘世,乐极。 然而像今夜这样的好心情能有几时?生悲
⑴月色入户 ⑵欣然起行 ⑶念无与为乐者 ⑷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⑸相与步于中庭 ⑹庭下如积水空明 ⑺水中藻、荇交横 ⑻盖竹柏影也 ⑼但少闲人如吾两人 耳 门 高兴地 思考、想到 于是、就 共同、一起 清澈、透明 交错纵横 原来 只是 罢了
开动脑筋
1.文章开头部分交代了哪些要素?
时间: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 地点: 承天寺中庭 人物: “我”和张怀民 事情的起因: 月色优美
“夜雨对床”
路上,他们夜宿怀远驿,晚上,风雨大作, 寒意阵阵,苏辙起身披衣,见哥哥正在读 唐代诗人韦应物的诗〈与元常全真二生〉, 中有两句“那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诗 中的情境正好与此时此刻的情形如此吻合, 一时间,两人心有所动。
东坡不禁感叹,现在还可以与弟弟联床 而眠,此次出川,一旦入了仕途,到哪 里做官,都得听皇上的,像这样兄弟二 人在风雨之夜一起谈论古今,一起抵足 而眠,怕也会成为一种难得的奢侈。二 人遂立下了“雨夜联床赋诗”的约定,说 好决不对官场长期恋栈,将来一定早早 退休,归隐山林,再重温这份“风雨对 床”的闲情逸致,享受天伦,享受人生。 此后,“夜雨对床”成了他俩的一个心结, 互相唱和的几百首诗作中,成了一个反 复被提及的话题 。
然而,就是这个弱弟,却屡屡在关键 时刻充当了大哥的保护人。 东坡一生大起大落,凭借他“上可陪玉 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 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的超强兼容性, 在最困厄不堪的时候,他都能收获大 量的友情,得到知心的朋友。但伴随 他生命始终的惟有一个人,兄弟苏辙。
当他被人构陷下了大狱,子由奔走营救, 申请降低自己的官阶,为兄长赎罪;当 他屡遭放逐,一天天远离物质文明和精 神文明的核心地带,奔窜在穷苦蛮荒的 流放地,子由陪他走千里万里的苦旅; 狼狈不堪自顾不暇的时候,子由照顾他 的家人料理他的家事;苏轼与世长辞了, 苏辙抚恤他的儿孙,直到死后陪伴在东 坡的旁侧。
“三苏坟”
“三苏坟”院内古柏遮天蔽日,据说,如果 是在幽静的深夜游览此地,便可感受“苏 坟夜雨”的特有氛围:耳际仿佛风声紧促, 雨珠横斜,但分明衣襟未动,发丝仍干。 后来有人对此现象作了科学的解释,此 地正当风口——后人带有带点神秘唯心 色彩的说法,不过是在希望终生未能“夜 雨对床”的兄弟俩有一个死后的圆满。
“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一直是中国 人特别津津乐道的场景,儒家更把“兄友 弟恭”纳入到维护社会秩序的伦理范畴。 然而,在男权社会,兄弟的情分常常因 为对权力和财产的争夺而受到严重伤害, 兄弟倪墙同室操戈的事情并不鲜见。否 则,中国人不会用永远见不了面的参、 商两个星宿来比喻兄弟失和。
兄弟共享文名的,中国历史上除了苏 家两兄弟,还有非常著名的一对,曹 丕曹植。可是,与他们的才华一样出 名的还有“本是同根生,相煎何 送着子由远去,一直到只能 看见子由头上戴的帽子在山间隐约 出没。送别归来,路人都快快乐乐, 只有他自己怅然凄恻。东坡再次强 调:好兄弟,千万别忘了我们的约 定。
“乌台诗案”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忘身。 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人间未了因。
当得知作者居然是来自四川的新秀,老头 大为兴奋,他对当时同为主考的梅圣俞说: “老夫当避此人,放出一头地”。接着,礼 部复试,苏轼又以“春秋对义”获第一,三 月仁宗殿试,兄弟二人双双进士及第。与 此同时,其父苏洵的文章也经欧阳修的举 荐而名震天下。一时间,苏洵大器晚成, 苏轼苏辙少年得志, “一门父子三词客, 千古文章四大家” “二苏上连璧,三孔立 分鼎”,着实让人羡煞。
2.文章是如何描绘月色的?
试把文章中描写月的句子找出来 读一读,并说说运用了什么修辞 手法?
*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 奇特的想象 新奇的比喻
3.你觉得作者笔下的月色具有什么特点, 给你怎样的感受?请简要谈谈 。
月光如水
皎洁 透明
此句用比喻手法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 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 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7.“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中的“闲”应 怎样理解?请结合当时的写作背景具体 谈谈自己的想法。
赏月的欣喜 贬谪的落寞 自我排遣的达观
本课小结
作者在这篇文章中以诗一样的笔触 描绘了月色之美,创造了一个清冷皎洁 的意境,同时也流露出遭贬生涯中自我 排遣的特殊心情。它好像一首清冷的月 光曲,每一个音符都闪耀着银色的寒光, 都倾诉着作者皎洁而悲凉的情怀;同时 也表达了作者面对逆境达观处世、潇洒 人生的难能可贵。
这次考试后,苏轼“除大理评事,签书凤 翔府判官”,苏辙也被授商州军事推官。 因为不忍将丧妻鳏居的老父亲独自留在 京都,苏辙请求留下来。
不饮胡为醉兀兀,此心已逐归鞍发。 归人犹自念庭闱,今我何以慰寂寥。 登高回首坡垅隔,但见乌帽出复没。 苦寒念尔衣衾薄,独骑瘦马踏残月。 路人行歌居人乐,童仆怪我苦凄恻。 亦知人生要又别,但恐岁月去飘忽。 寒灯相对记畴昔,夜雨何时听萧瑟。 君知此意不可忘,慎勿苦爱高官职。
6.文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显然 与实际不相符,因为并非每夜都能见到 月色,每处都有竹柏。你如何理解 这句话的含义?
月光虽非夜夜明,竹柏亦非处处有,但大 自然的美景却时时能觅,处处可见。只要 心胸开阔,淡泊名利,无论在哪里,都能 在美好的大自然中享受到无穷乐趣。作者 正是借“何夜”“何处”点明这一真谛。 这也正是作者能保持乐观进取精神的缘由。
反观苏轼苏辙两兄弟,刚柔相济,珠 联璧合,性格的差异恰成互补,他们 同学同戏,互相扶持,分享快乐,共 度时艰。他们不单单是成就了流芳千 古的文名,还有一段旷世手足情。
“辙与兄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 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古罕见”, “从来兄弟埙篪之乐,未 有过于二苏者”
“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 水可浮”, 苏辙说:“手足之爱,平生一人。” 苏轼说:“我年二十无朋俦,当时四海 一子由”。 “扶我则兄,诲我则师”。
《名二子说》 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 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 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
车轮、车辐、车盖和车轸,也即车后的横木,都是车子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轼,只是车前用作搭手的横木,没有它,虽然外相会难看一点,但毕 竟不要紧。
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辙不与 焉。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 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 知免矣。
背景介绍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对 新法持有不同意见,被网罗罪名,投入监 狱.四个多月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官 衔上还加了:“本州安置”字样,不得签 署公事,不得擅离安置所,实际上跟流放 差不多,《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在被贬 黄州的困苦境遇中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