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血液一般检验

合集下载

实验诊断学习题1

实验诊断学习题1

第一部分血液的一般检验名词解释1.核右移:周围血中若中性粒细胞核出现5 叶或更多分叶,其百分率超过3%者,称为核右移,主要见于巨幼细胞贫血及造血功能衰退,也可见于应用抗代谢化学药物治疗后。

2.核左移:周围血中出现不分叶核粒细胞(包括出现晚、中、早幼粒细胞及杆状核粒细胞等)的百分率增高(超过5%)时。

常见于感染,特别是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失血、急性中毒及急性溶血反应等。

3.棒状小体:白细胞细胞质中出现呈红色的杆状物质,长约1-6um,1 条或数条不等,称为棒状小体,其对急性白血病类型的鉴别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如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部分亚型呈阳性,而急淋则不出现棒状小体。

4.网积红细胞:是晚幼红细胞到成熟红细胞之间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胞质中尚残存核糖体等嗜碱性物质。

表明骨髓造血功能的指标。

5.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在一定的条件下沉降的速率,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血浆中各种蛋白的比例改变;红细胞数量和形状等6.中毒颗粒:中性粒细胞胞质中出现较粗大、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匀的深蓝紫色或蓝黑色的颗粒称为中毒颗粒,多见于较严重的化脓性感和大面积烧伤等情况。

7.贫血:单位容积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及血细胞比容低于参考值低限,称为贫血。

8.小红细胞:红细胞直径小于6μm,中央淡染区扩大,红细胞呈小细胞低色素。

见于低色素性贫血,如缺铁性贫血。

9.血细胞比容:又称血细胞压积(PCV),是指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容积的比值。

问答题1.网织红细胞检测的临床意义是什么?答:网织红细胞计数(Ret)是反映骨髓造血功能的重要指标。

(1)判断骨髓增生能力,判断贫血类型:①网织红细胞增多,表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

常见于溶血性贫血(尤其急性溶血)、急性失血;造血恢复期可见Ret 短暂和迅速增高,是骨髓功能恢复较敏感的指标;②网织红细胞减少,表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危象。

( 2)评价疗效,判断病情变化:Ret 是贫血患者随访检查的项目之一。

血液常规

血液常规

病理性
炎症性疾病 组织损伤及坏死 恶性肿瘤 高球蛋白血症 贫血 高胆固醇血症
ESR 无意义
ESR检测临床应用
动态观察病情变化 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 反映高球蛋白血症
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
循环血中白细胞
循环血液中白细胞
中性粒细胞(N)
中性杆状核(1-5%) 中性分叶核(50-70%)
大小异常 形态异常 染色反应异常 结构异常
大小异常
小红细胞(microcyte)
见于低色素性贫血
大红细胞(macrocyte)
见于溶血、急性失血性贫血
巨红细胞(megalocyte)
见于巨幼细胞贫血
红细胞大小不均(anisocytosis)
为病理造血,反映骨髓红系增生明显旺盛 见于增贫
形态异常
粒缺 是急症、重症哟 !
N减少
感染性疾病
病毒感染 (是感染引起N 的常见原因) 细菌如伤寒杆菌感染
血液系统性疾病
再障 粒细胞减少、缺乏症 非白血性白血病 恶组 骨髓转移癌
物理、化学因素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 其他: SLE等
4. N形态及质量异常
核象变化与类白血病反应 中毒性改变 棒状小体(Auer小体) Pelger-Huë t畸形
中性粒细胞左移
类白血病反应 (leukemoid reaction)

指机体对某些刺激因素所产生的类似白血
表现的血象反应。 病因 多种因素,以感染、恶性肿瘤最多见 多种类型,其中以中性粒细胞型最常见 特点
白细胞计数增高
中性粒细胞增多 核左移 NAP积分明显增高。
巨多分叶核
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指杆状核:分叶核比值增大,即杆状核粒 细胞(> 5%),甚至出现幼稚粒细胞。 再生性核左移: 核左移伴WBC 。表示机 体反应性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能释放大量 粒细胞到外周血。常见原因为感染(特别是急 性化脓菌感染)、急性中毒、急性溶血、急性 失血等。 如杆状核粒细胞 >25%并出现更幼稚粒细胞 称为 重度核左移,见于粒细胞白血病和中性 粒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

第二章 血液一般检验 1

第二章 血液一般检验  1

NO.2 质量控制 血涂片染色 2、染色中:
项目
质量控制
时间与浓度 染色过程
pH
染液浓度低,室温低、细胞多、有核细胞多,则染色时间要长;反之,则染色时间要相应短
血涂片应水平放置;染液不能过少,以免蒸发后染料沉淀,不易冲洗掉,使细胞深染或胞中出现大 量碱性颗粒;可用洗耳球轻吹,让染液覆盖全部血膜;加缓冲液后要让缓冲液和染液充分混合,两 者比例为(1-1.5):1
NO.2 血涂片染色
成分 碱性 酸性物质 中性颗粒 细胞核
红细胞
Wright染色血细胞着色的原理
着色原理
与伊红结合染成红色,该物质称为嗜酸性物质,如血红蛋白及嗜酸性颗粒等
与亚甲蓝结合人染成蓝紫色,该物质称为嗜碱性物质,如淋巴细胞胞质及嗜碱性颗粒等
呈等电状态,与伊红、亚甲蓝均结合,染成淡紫红色,该物质称为嗜中性物质
偏酸或偏碱均可导致染色效果不佳
冲洗染液 脱色与复染
①应用流水将染液冲去,而不能先倒掉染液后在用流水冲洗,以免染料沉着于血涂片上,干扰检查 ②流水不宜太快,水压不宜太高,避免水流垂直冲到血膜上,而导致血膜脱落 ③冲洗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脱色 ④冲洗后的血涂片应立即立于玻片架上,防止血涂片被剩余水分浸泡脱色 ⑤若见血膜上有染料颗粒沉积,用甲醇或Wright染液溶解,但应立即用水冲洗
NO.2 血涂片染色
①准备:血膜干透后,用蜡笔在两端划线,以防止染色时染液 外溢。将血涂片放染色架上。 ②加染液:在涂片上滴加瑞氏染液5~10滴,以染液覆盖整个 血膜为度,稍静置0.5 ~ 1min。 ③加缓冲液:滴加缓冲液5~10滴,与上述染液充分混匀。 ④染色:染色5~10min. ⑤冲洗:不要先倒掉染液,平持血涂片用流水缓缓冲洗干净。 ⑥干燥:直立血涂片,使其自然干燥。

2第二章 血液一般检验 02 血栓与止血、血型

2第二章 血液一般检验 02 血栓与止血、血型

【方法学评价】PT测定的方法学评价见表272。
【质量保证】血液标本采集和处理、仪器 和试剂、检测温度等各种因素都对PT的检测结 果产生影响。因此,全面质量控制对保证PT检 测结果的准确性十分重要。 1.检测前 包括患者准备、血液标本采 集、转运和处理等,其要求见表2-73。
2.检测中
(1)测定:无论是手工法还是仪器法,都要严格按照规 程规范操作。 (2)组织凝血活酶的质量:PT的灵敏度依赖于组织凝血 活酶的质量。必须使用标有国际敏感指数(ISI)的PT试剂。 (3)ISI和INR:WHO将人脑凝血活酶标准品作为标定不 同来源组织凝血活酶ISI的参考品,其ISI确定为1.0。ISI值越接 近1.0,表示其灵敏度越高。 (4)正常对照值:商品化参考血浆常用100名健康男女 各半的混合血浆作为正常对照用的标准血浆。 (5)IQC:反映测定结果的准确性。EQA的结果可作为
PT是常用的外源性 凝血途径和共同凝血途 径的筛检指标之一。 【检测原理】 凝血
酶原时间检测原理(图258)。
图2-58 PT检测原 理
目前,PT测定已普遍使用并将这些变化信号转变成数
据,用计算机收集、处理数据后得出检测结果。血液凝固仪对 PT测定的3种方法与检测原理见表2-71。
【检测原理】
【方法学评价】 FDP测定的方法学评价见表277。
【质量保证】
【参考区间】阴性(<5mg/L)。 【临床意义】 FDP阳性或FDP浓度增高 见于原发性纤溶亢进,或继发性纤溶亢进,如 DIC、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恶性肿瘤、 肝脏疾病、器官移植排斥反应和溶栓治疗等。
(七)D-二聚体
高时,则更有诊断意义。
(四)监测抗凝与溶栓治疗 1.抗凝治疗监测 常用的监测指标为INR、

临床检验技术师《专业实践能力》模拟试卷一

临床检验技术师《专业实践能力》模拟试卷一

临床检验技术师《专业实践能力》模拟试卷一[单选题]1.血液一般检查中,下列哪项指标参考值(江南博哥)有性别差异A.白细胞计数B.血小板计数C.白细胞分类D.血细胞比容E.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血液检验中,有性别差异的指标有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血细胞比容测定、血沉。

掌握“第二章红细胞检查4”知识点。

[单选题]5.福氏完全佐剂的组成包括A.石蜡油、羊毛脂、卡介苗B.石蜡油、氢氧化铝、卡介苗C.羊毛脂、卡介苗、氢氧化铝D.石蜡油、卡介苗、磷酸铝E.石蜡油、羊毛脂、磷酸铝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免疫佐剂是指与抗原一起或先于抗原加入机体后能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能力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辅助物质。

常用有福氏佐剂和细胞因子佐剂。

前者又分为两种,福氏不完全佐剂由石蜡油和羊毛脂组成;福氏完全佐剂由石蜡油、羊毛脂、卡介苗组成。

掌握“第三章免疫原和抗血清制备3”知识点。

[单选题]6.七叶苷水解试验中,与七叶素发生反应的离子是A.Cu2+B.Mn2+C.Fe2+D.NH4+E.Ag+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七叶苷水解试验中七叶素与Fe2+反应使培养基变黑。

掌握“第十章细菌的生物化学试验1,2,3,4”知识点。

[单选题]7.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尿中具有的特征性蛋白是A.白蛋白B.T-H糖蛋白C.免疫球蛋白D.免疫球蛋白轻链E.β球蛋白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尿中含有免疫球蛋白轻链(B-J蛋白)。

掌握“第十五章浆细胞病及其实验诊断2”知识点。

[单选题]8.尿微量清蛋白的检测主要用于A.测定肾小球的滤过率B.测定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能力C.发现早期肾损害疾病D.发现肾脏浓缩稀释功能E.反映肾缺血性坏死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尿微量清蛋白是指尿液中的清蛋白超过正常水平,但低于常规试带法可检出的范围。

尿微量清蛋白检测尤其是尿清蛋白排泄率超过20μg/min,常常作为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全身性疾病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

血液一般检验

血液一般检验

1.手工法 必须用同一抗凝血标本,且所测定数据必 须准确,不然误差很大。
2.血液分析仪法 必须注意红细胞3个平均指数之间 及与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测定3个检测 指标之间相互关联性。
3.采取XB分析法或浮动均值法,常应用于血液分析 仪质量控制。MCHC是最为稳定指标;任何一个参数 如有3次>3%,或连续五次有2%~3%变异,即表明仪 器失控。(天天最少有60份标本医院。)
魏氏法:为传统方法,为国内规范方法 .
EDTA或枸橼酸钠抗凝血液标本充分混合后,吸 人魏氏血沉管200mm刻度处,将血沉管垂直室温放 置最少60min,应防止振动、风吹、阳光直射,然后 读取柱中红细胞沉淀上透明血浆层约lmm处结果。
ICSH方法: 参考方法, 用于验证其它方法可靠性。 P39
血液一般检验
属于还未完全成熟红细胞(当嗜碱性物质消耗殆尽后 才被视为成熟红细胞),普通为8~9.5μm。
血液一般检验
20/84
血液一般检验
21/84
血液一般检验
22/84
[检测原理]
1.普通光学显微镜法 活体染色(新亚甲蓝或煌焦油蓝)碱性着色基团 网织红细胞RNA磷酸基(带负电荷) RNA胶体间负电荷降低而发生凝缩, 蓝色点状、线状或网状结构 , 显微镜下计数1000个红细胞中所占网织红细胞数,以
血液一般检验
17/84
血液一般检验
18/84
临床意义
贫血分类 正细胞贫血
贫血红细胞形学分类
MCV MCH MCHC 正常 正常 正常
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急性失血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
大细胞性贫血 增高 增高 正常 单纯小细胞性
各种造血物质缺乏 或利用不良贫血

体外诊断试剂产品分类目录【最新】

体外诊断试剂产品分类目录【最新】

体外诊断试剂分类目录 (征求意见稿) 按医疗器械受理和审评的体外诊断试剂 一、临床血液学和体液学检验试剂 1.1 血液学检验试剂(盒) 1.1.1 血液一般检验试剂(盒) 1.1.2 溶血试验试剂(盒) 1.1.3 血栓与止血检验试剂(盒) 1.2 组织配型类试剂(盒) 1.3 尿液检验试剂(盒) 、试纸 1.4 粪便检验试剂(盒) 、试纸1.5 其他体液及排泄物检验试剂(盒) 二、临床化学检验试剂2.1 无机离子检验试剂(盒) 2.2 蛋白质检验试剂(盒) 2.3 糖类检验试剂(盒) 、试纸 2.4 酶类检验试剂(盒) 2.4.1 2.4.2 2.4.3 2.4.42.5 非蛋白含氮类化合物检测试剂(盒) 2.6 脂类检验试剂(盒) 2.7 血气与电解质分析试剂(盒) 2.8 内分泌检验试剂(盒) 2.8.1 2.8.2 2.8.3 2.8.4 2.8.52.8.6 2.9 维生素和药物及代谢物类检验试剂(盒) 2.9.1 维生素测定类试剂(盒) 2.9.2 药物和药物代谢物检测试剂(盒) 三、临床免疫学检验试剂3.1 传染病免疫学诊断检验试剂(盒) 3.1.1 3.1.2 3.1.3 3.1.43.2 肿瘤标志物类试剂(盒)肝脏疾病诊断试剂(盒) 肾脏疾病诊断试剂(盒) 心肌疾病诊断试剂(盒) 体液和其他酶测定试剂(盒)下丘脑垂体激素测定试剂(盒) 甲状腺激素测定试剂(盒) 肾上腺激素测定试剂(盒) 性腺激素测定试剂(盒) 胰腺和肠胃激素测定试剂(盒) 其他激素测定试剂(盒)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检验试剂(盒) 其他病毒血清学标志物检验试剂(盒) 细菌血清学检验试剂(盒) 其他微生物血清学检验试剂(盒)3.3细胞免疫检验测定试剂(盒)四、微生物学检验试剂4.1培养基4.2 微生物学检验类试剂(盒)4.3 微生物抗原、抗体及核酸检测类试剂(盒)4.4 4.5 4.6 五、 六、 七、 八、 8.18.1.1 分子杂交诊断试剂(盒)8.1.2 PCR 试剂(盒) 8.2人类基因检测类试剂(盒)8.3 生物芯片类试剂(盒) 8.3.1 基因芯片类检测试剂(盒) 8.3.2 蛋白质芯片类检测试剂(盒) 8.3.3 其他生物芯片类检测试剂(盒) 九、其它检验试剂(盒) 按药品受理和审评的体外诊断试剂*1.ABO 血型定型试剂(盒)*2.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 试剂(盒) *3.丙型肝炎病毒(HCV 抗体试剂(盒)*4.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 1+2 型)抗体试剂(盒)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原 / 抗体诊断试剂(盒) *5. 梅毒螺旋体抗体试剂(盒) 6. 放免试剂 ( 盒)注:以上带 *号的五个品种,预期用途为血源筛查时按药品受理和审评,为临床诊断时,按第三 类医疗器械进行管理。

临床血液学检验操作规程G

临床血液学检验操作规程G
(参考《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 (第二版 ). 第 16 页. 1997. )
1.2.3.7 异常红细胞检查 (1) 大小异常 正常红细胞大小一致,直径为 6~9 um,在各种贫血时,红细胞可出现大小不 一,凡直径> 10 um 者称大细胞,> 15 um 者称巨红细胞,常见于巨幼细胞性 贫血、肝脏疾病等;直径< 6 um 者称小细胞,多见于缺铁性贫血病。 (2) 形态异常 1) 球形红细胞 红细胞直径通常< 6 um,厚度增加,通常> 2.6 um,因而红细胞呈小圆球
(3) 取上述均匀的血小板悬液 1 滴,注入血球计数板的计数池内。 (4) 静置 10~15 min,使血小板下沉。 (5) 用高倍镜计数中央 1 个大方格( 400 个小格)内血小板,乘以 0.2×109 即为每
升血液内血小板数。 (在相差显微镜或暗视野显微镜下进行血小板计数,效果
4
更佳) (6) 参考值: 100~300× 109/ L
1.2.3.6 嗜碱性点彩红细胞计数
(1) 基本操作 1) 按常法制成薄血片 ,自然干燥后,用甲醇固定 3 min。
2) 碱性亚甲基蓝染液 1~2 min,水洗、待干。
3) 油镜下检查 1000 个红细胞中嗜碱性点彩红细胞数,以百分率报告。 (2) 参考值:< 0.01%(< 100/ 106 红细胞)
1.2.3.8 异常白细胞形态检查 在外周血象中, 除了各类白血病幼稚细胞外, 通常能见到一些细胞形态上的异常 变化。
(1) 中性粒细胞 1) 核象变化:反映中性粒细胞的成熟程度,正常血象中有少量杆状核细胞出 现,它与分叶核细胞之间的比值约占 1: 13。 A. 核左移:是指杆状核细胞增多,常见于感染 .如晚幼粒、中幼粒等细胞 增多为核左移,多见于类白细胞病反应或白血病。 再生性左移——伴白细胞总数增高的核左移,常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 如大叶性肺炎等。 退行性左移——白细胞总数不增高或减低的核左移,常见于严重感染, 机体低抗力低下时,如伤寒伴感染中毒性休克的败血症等。 B. 核右移:是指不仅分叶核粒细胞增多, 且分叶过多、 常见 4 叶、5 叶(正 常时多分 3 叶),这是造血功能衰退或造血物质缺乏的表现。常见于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和使用抗代谢药物后。此外,疾病进行时突然 出现核象右移,表示预后不良。 2) 毒性变化:严重感染、恶性肿瘤、各种重金属或药物中毒、大面积烧伤等 症时,中性粒细胞可出现形态变异。 A. 细胞大小不均:为骨髓内幼稚粒细胞发生不规则和分裂增殖所致。 B. 毒性颗粒:胞浆中部分或全部颗粒变粗,着色深,颗粒的分布及大小

参考值大全

参考值大全

临床检验参考值基层医生必被大家多看看哦临床检验参考值一.血液检验(1)血液一般检验血红蛋白(Hbg)男性120-160g/L女性110-150g/L新生儿170-200g/l红细胞(RBC)男性(4.0-5.5)×1012/L女性(3.5-5.0)× 1012/L新生儿(6.0-7.0) ×1012/L白细胞(WBC)成人(4.0-10.0) ×109/L新生儿(15.0-20.0) ×109/L6个月至2岁(11.0-12.0) ×109/L白细胞分类计数百分率中性杆状核粒细胞0.01-0.05(1%-5%)中性分叶核粒细胞0.50-0.70(50%-70%)嗜酸性粒细胞0.005-0.05(0.5%-5%)嗜碱性粒细胞0-0.01(0%-1%)淋巴细胞0.20-0.40(20%-40%)单核细胞0.03-0.08(3%-8%)绝对值中性杆状核粒细胞(0.04-0.5) ×109/L中性分叶核粒细胞(2.0-7.0) ×109/L嗜酸性粒细胞(0.02-0.5) ×109/L嗜碱性粒细胞(0-0.1) ×109/L淋巴细胞(0.8-4.0) ×109/L单核细胞(0.12-0.8) ×109/L点彩红细胞百分率<0.0001(0.01%)绝对值<300/106红细胞嗜多色性红细胞<0.01(1%)(二)红细胞的其他检验网织红细胞(Rtc) 成人百分数0.005-0.015(0.5%-1.5%)绝对值(24-84) ×109/L新生儿百分数0.02-0.06(2%-6%)网织红细胞生成指数(RPI) 2红细胞沉降率(ESR) Westergren法男性0-15mm/l小时末女性0-20mm/l 小时末红细胞平均直径6-9&micro;m(平均7.2&micro;m)红细胞厚度边缘部2&micro;m,中央部1&micro;m血细胞比容(Hct) 微量法男性0.467±0.039L/L女性0.421±0.054L/L温氏法男性0.40-0.50L/L(40-50容积%),平均0.45L/L女性0.37-0.48L/L(37-48容积%),平均0.40L/L平均红细胞容积(MCV) 手工法82-92fl血细胞分析仪法80-100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 手工法27-31pg血细胞分析仪法27-34p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320-360g/L(32%-36%)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 RDW-CV 11.5%-14.5%红细胞半衰期(T1/2) 25-32天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FEP) 荧光光度法<2.34&micro;mol/L血浆游离血红蛋白<0.05g/L(1-5mg/dl)血清结合珠蛋白0.7-1.5g/L(70-150mg/dl)血浆高铁血红素清蛋白电泳法阴性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开始溶血4.2-4.6g/L(0.42%-0.46%)Nacl溶液完全溶血2.8-3.4g/L(0.28%-0.34%)Nacl溶液自身溶血试验溶血度<3.5%酸溶血试验(Ham试验) 阴性蔗糖水溶血试验阴性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 直接与间接均为阴性冷热溶血试验(Donath-Landsteiner试验) 阴性变性珠蛋白(Heinz)小体生成试验<0.30(30%)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还原率>0.75(75%)氰化物-抗坏血酸盐试验阴性红细胞G-6PD活性测定Zinkham法(WHO推荐) 12.1±2.09IU/gHb(370C) Glock与Melean法(ICSH推荐) 8.34±1.59IU/gHb(370C) 血红蛋白F测定(碱性变性试验)2岁后至成人<2%血红蛋白F酸洗脱法测定成人<0.01(1%)新生儿0.55-0.85(55%-85%)2岁后幼儿<0.02(2%)血红蛋白A2测定成人0.015-0.03(1.5%-3%)血红蛋白H包涵体生成试验<0.01(1%)异丙醇沉淀试验阴性硫化血红蛋白定性试验阴性硫氧血红蛋白不吸烟者0-0.23g/L(0-2.3mg/dl)吸烟者0.21-0.042g/L(2.1-4.2mg/dl)一氧化碳血红蛋白定性阴性定量不吸烟者<0.02(2%)吸烟者<0.10(10%)红细胞镰变试验阴性(三)血栓与止血的检验毛细血管抵抗力(脆性)试验(CRT)Rumpel-Leede法5cm直径圆圈内新出血点数男性<5个女性<10个儿童<10个出血时间(BT) Duke法1-3min,超过4min为异常Ivy 法2-6min,超过7min为异常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免疫火箭电泳法94.1%±32.5%血浆6-酮-前列腺素F1aα(6-Keto-PGF1α) 酶联法17.9±7.2ng/L血浆血栓调节蛋白抗原(TM:Ag) RIA法20-35&micro;g/L血浆内皮素-1(ET-1) ELISA法<5ng/L血小板计数(100-300) ×109/L血小板平均容积(MPV)7-11fl血小板分布宽度(PDW)15%-17%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 ELISA法 PAIgG 0-78.8ng/107 血小板PAIgM 0-7.0ng/107 血小板PAIgA 0-2.0ng/107 血小板血小板粘附试验(PAdT)血小板粘附率62.5%±8.61%(45.34%-79.78%) 血小板聚集试验(PAgT)表4-2-13血浆血小板球蛋白(β-TG) ELISA法16.4±9.8&micro;hg/L血浆血小板第四因子(PF4)ELISA法3.2±2.3&micro;g/L血浆血小板P-选择素1.61±0.72×1010分子数/ml血小板第3因子有效性(PF3aT)复钙时间:Ⅰ组较Ⅱ组延长<5s血块收缩试验(CRT)血块收缩率65.8±11.0%血浆血栓烷B2(TX-B2) ELISA法76.3±48.1ng/L凝血时间(CT)普通试管法6-12min硅管法15-32min活化部分凝血时间(APTT)32-43s(超过对照值10s为延长)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11-13s(超过对照值3s为延长)凝血酶原比值(受检血浆PT/正常血浆PT)1.0±0.05血浆纤维蛋白原(Fg)2-4g/L简易凝血酶生成试验(STGT)最短凝固时间<15s(10-14s)血浆因子Ⅷ促凝活性(FⅧ:C)103%±25.7%血浆因子Ⅸ促凝活性(FⅨ:C)98.1%±30.4%血浆因子Ⅺ促凝活性(FⅪ:C)100%±18.4%血浆因子Ⅻ促凝活性(FⅫ:C)92.4%±20.7%血浆因子Ⅱ促凝活性(FⅡ:C)97.7%±16.7%血浆因子Ⅴ促凝活性(FⅤ:C)102.4%±30.9%血浆因子Ⅶ促凝活性(FⅦ:C)103%±17.3%血浆因子Ⅹ促凝活性(FⅩ:C)103%±19.0%血浆因子Ⅷ定性试验 24小时内纤维蛋白凝块不溶解血浆因子Ⅷ亚基抗原 FⅧα:Ag 100.4%±12.9%FⅧβ:Ag 98.8%±12.5%血浆凝血酶片段1+2(F1+2)0.67±0.19nmol/L血浆纤维蛋白肽A(FPA) 不吸烟男性 1.83±0.61&micro;g/L不吸烟女性 2.22±1.04&micro;g/L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SFMC)胶乳凝集法阴性ELISA法48.5±15.6mg/LRIA法50.5±26.1mg/L组织因子(TF)双抗体夹心法 30-220ng/L血浆抗凝血酶Ⅲ活性(AT-Ⅲα:A)108.5%±5.3%血浆抗凝血酶Ⅲ抗原(AT-Ⅲβ:Ag)免疫火箭电泳法 0.29±0.06g/L 血浆蛋白C抗原(PC:Ag)免疫火箭电泳法 102.5%±20.1% 血浆游离蛋白S(FPS) 凝固法 100.9%±29.1%血浆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T)ELISA法 97.5±26.6&micro;g/L血浆凝固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1.45±0.4&micro;g/L血浆肝素定量 0IU/ml狼疮抗凝物质 Lupo试验Ⅱ 31-44sLupo试验 30-38sLupo试验/Lucor试验比值1.0-1.2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加钙法 129.8±41.1min加酶法 157.5±59.1min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t-PA:A)0.3-0.6u/ml血浆纤溶酶原活性(PLG:A)75%-140%血浆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活性(PAI-1:A)0.1-1.0抑制单位/ml 血浆α2-纤溶酶原抑制物活性(α2—PI:A)0.8-1.2抑制单位/ml 血浆硫酸鱼精蛋白复凝固实验(3P试验)阴性血浆凝血酶原时间(TT)16-18s(超过对照值3s为延长)血浆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AP或PIC)<0.8mg/L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胶乳凝集法 <5mg/L血浆D-二聚体(DD)胶乳凝集法阴性ELISA法<200μg/L血浆纤维蛋白肽Bβ1-42 0.74-2.24nmol/L血浆纤维蛋白肽Bβ15-42 1.56±1.20nmol/L全血比粘度(ηb)男性 3.43-5.07女性 3.01-4.29血浆比粘度(ηp)1.46-1.82血清比粘度(ηs)1.38-1.66全血还原比粘度5.9-8.9红细胞变形性红细胞滤过指数 0.29±0.10红细胞电泳时间自身血浆电泳时间 16.5±0.85s(四)血液生化检验血清总蛋白(TP)60-80g/L双缩脲法新生儿 46-70g/L7月~1周岁51-73g/L1~2周岁 56-75g/L>3周岁62-76g/L血清清蛋白(A) 40-55g/L溴甲酚绿法新生儿 28-44g/L<14岁 38-54g/L>60岁34-48g/L血清球蛋白(G) 20-30g/L清蛋白/球蛋白比值(A/G)1.5-2.5:1血清蛋白电泳醋酸纤维膜法清蛋白 0.62-0.71(62%-71%)球蛋白α10.03-0.04(3%-4%)α20.06-0.10(6%-10%)β 0.07-0.11(7%-11%)γ 0.09-0.18(9%-18%)血清前清蛋白1岁 100mg/L1~3岁168-281mg/L成人280-360mg/L血糖(空腹)全血(Folon-吴法)4.4-6.7mmol/L(80-120mg/dl) 血清或血浆(邻甲苯胺法)3.9-6.4mmol/L(70-110mg/dl)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空腹血糖 <6.72mmol/L服糖后0.5~1小时升至高峰 7.84-8.96mmol/L服糖后2小时血糖恢复至空腹水平尿糖均为阴性血清胰岛素(空腹)10-20u/L(10-20&micro;u/ml)胰岛素(&micro;u/ml)/血糖(mg/dl)比值<0.3血清胰岛素C肽(空腹)265-1324pmol/L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服糖后1小时胰岛素及C肽均上升至高峰服糖后3小时两者均下降至空腹水平糖化血红蛋白(GHb) (按GHb占血红蛋白的百分比计算)电泳法 5.6%-7.5%微柱法 4.1%-6.8%比色法1.41±0.11nnmol/mg Hb血酮体定位阴性定量(以丙酮计)0.34-0.68mmol/L血浆乳酸 0.44-1.78mmol/L血清总脂成人4-7g/L儿童 3-6g/L血清游离脂肪酸 0.2-0.6mmol/L血清总胆固醇成人 2.86-5.98mmol/L儿童 3.12-5.2mmol/L血清游离胆固醇 1.3-2.08mmol/L胆固醇酯 2.34-3.38mmol/L胆固醇酯/游离胆固醇比值 3:1血清阻色性脂蛋白X(LP-X) 阴性血清甘油三酯(TG)0.56-1.7mmol/L血清磷脂1.4-2.7mmol/L脂蛋白(LP)电泳乳糜微粒(CM)阴性高密度脂蛋白(HDL)0.30-0.40(30%-40%)低密度脂蛋白(LDL) 0.50-0.60(50%-60%)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 0.13-0.25(13%-25%)α-脂蛋白男性 517±106mg/L女性547±125mg/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沉淀法0.94-2.0mmol/L(老年人偏高)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沉淀法2.07-3.12mmol/L(老年人偏高) 脂蛋白(a)(LP(a))ELISA法<300mg/L载脂蛋白A1(Apo-A1) ELISA法男性 1.42±0.17g/L女性 1.45±0.14g/L载脂蛋白B(Apo-B) ELISA法男性 1.01±0.21g/L女性1.07±0.23g/L载脂蛋白A/B 1.0-2.0血清钾 3.5-5.1mmol/L血清钠135-147mmol/L血清氯(以氯化钠计)95-105mmol/L血清钙总钙(比色法)2.25-2.58mmol/L离子钙(离子选择电极法)1.10-1.34mmol/L血清无机磷成人0.97-1.61mmol/L儿童 1.29-1.94mmol/L血清镁成人 0.8-1.2mmol/L儿童 0.56-0.76mmol/L血清锌 7.65-22.95&micro;mol/L血清铜11.0-22.0&micro;mol/L血清锰728&micro;mol/L血清铁亚铁嗪显色法男性 11-30&micro;mol/L女性 9-27&micro;mol/L血清铁蛋白(SF) ELISA法或RIA法男性 15-200&micro;g/L女性 12-150&micro;g/L血清总铁结合力(TIBC)男性50-77&micro;mol/L女性 54-77&micro;mol/L未饱和铁结合力 25.2-50.4&micro;mol/L转铁蛋白(Tf)免疫比浊法 28.6-51.9&micro;mol/L转铁蛋白饱和度(Ts) 0.33-0.35&micro;mol/L血清肌钙蛋白T(cTnT) ELISA法 0.02-0.13&micro;g/L血清肌红蛋白(Mb)ELISA法 50-80&micro;g/LRIA法 6-85&micro;g/L血清铜蓝蛋白免疫扩散法成人 150-600mg/L儿童300-650mg/L血清甲胎蛋白(AFP)定性阴性定量成人<25&micro;g/L(25ng/ml)小儿(3周~6月)<39&micro;g/L(39ng/ml) 碱性胎儿蛋白7.4-115&micro;g/L(平均47.6&micro;g/L)异常凝血酶原<20&micro;g/Lβ2-微球蛋白(β2-M)0.8-2.4mg/L,平均1.5mg/L血氨谷氨酸脱氢酶法 11-35&micro;mol/L血清总胆红素(STB)成人3.4-17.1&micro;mol/L新生儿0-1天34-103&micro;mol/L1-2天103-171&micro;mol/L3-5天 68-137&micro;mol/L结合胆红素 0-6.8&micro;mol/L非结合胆红素1.7-10.2&micro;mol/L胆汁酸(BA)总胆汁酸(酶法)0-10&micro;mol/L胆酸(气-液相色谱法)0.08-0.91&micro;mol/L鹅脱氧胆酸(同上)0-1.61&micro;mol/L甘氨胆酸(同上)0.05-1.0&micro;mol/L脱氧胆酸(同上)0.23-0.89&micro;mol/L尿素氮成人 3.2-7.1mmol/L儿童1.8-6.5 mmol/L肌酐全血88.4-176 &micro;mol/L血清或血浆男性 53-106&micro;mol/L女性 44-97&micro;mol/L尿酸磷钨酸盐法男性268-488&micro;mol/L女性178-387&micro;mol/L尿酸酶法男性 208-428&micro;mol/L女性 155-357&micro;mol/L儿童 119-327&micro;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连续监测法 10-40u/L比色法 5-25u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连续监测法10-40u/L比色法 8-28uALT/AST比值≤1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同工酶<5u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连续监测法成人<40-110u/L儿童 <250u/L碱性磷酸酶同工酶(ALPiso)成人 ALP1 阴性ALP2 0.90(90%)ALP3 少量ALP4 阴性,妊娠期增多,占0.40-0.65(40%-65%)ALP5 B型或O型血型者微量ALP6 阴性儿童ALP3 >0.60(60%)ALP2 少量其余阴性γ-谷氨酰转移酶(GGT或γ-GT)连续监测法 <50u/L血清酸性磷酸酶(ACP)化学法0.9-1.9u/L乳酸脱氢酶(LD或LDH)连续监测法104-245u/L速率法95-200u/L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iso)圆盘电泳法 LD1 0.327±0.046(32.7%±4.6%)LD2 0.451±0.0353(45.1%-3.53%)LD3 0.185±0.0296(18.5%±2.96%)LD4 0.029±0.0089(2.9%±0.89%)LD5 0.0085±0.0055(0.85%±0.55%) 醋酸膜电泳法 LD1 0.24-0.34(24%-34%)LD2 0.35-0.44(35%-44%)LD3 0.19-0.27(19%-27%)LD4 0-0.05(0%-5%)LD5 0-0.02(0%-2%)单胺氧化酶(MAO)伊藤法成人<30u中野法23-49u脯氨酰羟化酶(PH)39.5±11.87&micro;g/L5’-核苷酸酶 27-283mmol/L肌酸激酶(CK)酶偶联法370C 男性 38-174u/L女性 26-140u/L300C 男性 15-105u/L女性 10-80u/L肌酸显色法男性15-163u/L女性 3-135u/L连续监测法男性38-174u/L女性 26-140u/L肌酸激酶同工酶(Ckiso)CK-MB <0.05(5%)CK-MM 0.94-0.96(94%-96%)CK-BB 阴性或微量肌酸激酶异型(CK-MB) CK-MB1 <0.71u/LCK-MB2 <1.01u/LMB1/MB2比值<1.4醛缩酶3-8u(平均5.4u)血清淀粉酶(AMS) Somogyi法总活性800-1800u/L 酶偶联法20-115u/L血清脂肪酶(APS)比色法 0-79浊度法0-160滴度法<1500u/L胆碱脂酶(ChE)全血胆碱脂酶(AChE)比色法 80000-12000u/L连续监测法为血清ChE的1.5-2.5倍血清胆碱脂酶(SchE)比色法 30000-80000u/L连续监测法 620-1370u/L胆碱脂酶活性 0.80-1.00(80%-100%)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比色法 555-633&micro;g/g.Hb血清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ⅢP)100ng/L靛氰绿滞留率(ICGR) 15min滞留率 0-10%(五)血清学与免疫学检测免疫球蛋白IgG 单向免疫扩散法 7.6-16.6g/LIgA 单向免疫扩散法血清型 0.71-3.35g/L分泌型 (SIgA) 唾液314mg/ml泪液30-80mg/ml初乳5060.5mg/mlIgM 单向免疫扩散法 0.48-2.12g/LIgD ELISA法 0.6-1.2mg/LIgE ELISA法0.1-0.9mg/L血清M蛋白阴性总补体活性(CH50)试管法 50100u/ml补体旁路途径溶血活性(AP-H50)试管法 21.7±5.4u/ml补体C1q ELISA法 180-190mg/L补体C3 单向免疫扩散法 1.14±0.27g/L补体C4 单向免疫扩散法 0.55±0.11g/L补体C3裂解物(C3SP)C3C<94mg/L补体旁路B因子(BF)单向免疫扩散法0.1-0.4g/LT细胞花结形成试验(E-RFT)T细胞总花结形成细胞(EtRFC)0.644±0.067(64.4±6.7%)活化T细胞花结形成试验(EaRFT)0.236±0.035(23.6±3.5%)稳定T细胞花结形成细胞(EsRFT)0.033±0.026(3.3±2.6%)T细胞转化试验(LTT)形态学法转化率0.601±0.076(60.1±7.6%) 3H-TdR掺入法刺激指数(SI)<2T细胞分化抗原CD3 免疫荧光法63.1±10.8%流式细胞术 61%-85%CD4(TH)免疫荧光法 42.8±9.5%流式细胞术 28%-58%CD8(TS)免疫荧光法 19.6±5.9%流式细胞术 19%-48%CD4/CD8 0.9-2.1/lB细胞膜表面免疫球蛋白(SmIg)免疫荧光法 SmIg阳性细胞21%SmIgM阳性细胞 8.9%(7%-13%)SmIgA阳性细胞2.2%(1%-4%)SmIgD阳性细胞6.2%(5%-8%)SmIgE阳性细胞0.9%(1%-1.5%)SmIgG阳性细胞7.1%(4%-13%)红细胞-抗体-补体花结形成试验(EA-RFT)B细胞EA花结形成试验(EA-RFC)8%-12%B细胞EA-补体花结形成试验(EAC-RFC)8%-12%B细胞鼠红细胞花结形成试验(M-RCT)8.5±2.8%B细胞分化抗原 CD19 流式细胞术11.74±3.37%自然杀伤细胞活性(NK)51Cr释放法自然释放率<10%-15%自然杀伤率47.6%-76.8%51Cr利用率6.5%-47.8%酶释放法细胞毒指数27.5%-52.5%流式细胞术13.8±5.9%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细胞毒(ADCC)51Cr释放法 <10%为阴性,10%-20%可疑阳性,可疑阳性,≥20%为阳性溶血空斑法<5.6%阳性白细胞介素2活性(IL-2)3H-TdR 掺入法5-15ku/L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ELISA法<200u/ml肿瘤坏死因子(TNF)ELISA法 4.3±2.8&micro;g/l干扰素(IFN) ELISA法1-4ku/L类风湿因子(RF) ELISA法1-4ku/LC反应蛋白(CRP)免疫比浊法阴性单向免疫扩散法<8mg/L抗核抗体(ANA) 免疫荧光法阴性血清滴度>1:40为阳性抗双链脱氧核糖核酸抗体(抗ds-DNA)阴性抗可提取性核抗原(ENA)抗体谱抗核糖核蛋白抗体(抗RNP)阴性抗酸性核蛋白抗体(抗Smith,Sm)阴性抗干燥综合征-A抗体(抗SS-A)阴性抗干燥综合征-B抗体(抗SS-B)阴性抗系统性硬化症抗体(抗Scl-70)阴性抗线粒体抗体(AMA) 阴性抗平滑肌抗体(ASMA) 阴性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抗TG) 间接血凝法滴度≤1:32ELISA法,放射免疫分析法(RIA) 阴性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抗TM) 间接血凝法,ELISA,PIA法均阴性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 ELISA法或RIA法阴性或≤0.3nmol/l循环免疫复合物(CIC)聚乙二醇(PEG)沉淀法低于正常对照值+2SD或A值≤ 0.12微量抗补体法阴性C1q结合法低于正常对照组+2SD或A值<0.12冷球蛋白(CG) 阴性或<80mg/l甲型肝炎病毒抗原(HAVAg) ELISA法HAVIgM 阳性HAVIgA 阴性HAVIgG 部分老年人可见阳性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 ELISA法,RIA法阴性反向间接血凝法阴性(滴度<1:8)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 ELISA法,RIA法阴性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 ELISA法,RIA法阴性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HBeAb) ELISA法,RIA法阴性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BcAg) ELISA法,RIA法阴性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抗HBc)抗HBc总抗体 ELISA法,RIA法阴性抗HbcIgM ELISA法,RIA法阴性抗HbcIgG ELISA法,RIA法阴性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蛋白前S2(Pre- S2) 阴性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蛋白前S2抗体(抗Pre- S2 ) 阴性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 斑点杂交实验阴性聚合酶琏反应阴性丙型肝炎病毒RNA(HCV-RNA) 斑点杂交实验阴性RT-PCR法阴性丙型肝炎病毒抗体IgM(抗HCV IgM) ELISA法,RIA法阴性丙型肝炎病毒抗体IgG(抗HCV IgG) ELISA法,RIA法阴性丁型肝炎病毒抗原(HDV Ag)IFA,RIA,ELISA法均阴性丁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DV) IFA,RIA,ELISA法均阴性丁型肝炎病毒RNA(HDV-RNA) RT-PCR法阴性戊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EV IgG和抗HEV IgM) RIA,ELISA法均阴性庚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GV) RIA,ELISA法阴性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 滴度低于1:400Widal反应直接凝集法“O”低于1:80“H”低于1:160“A”低于1:80“B”低于1:80“C”低于1:80伤寒沙门菌抗体IgM酶联免疫试验阴性或滴度低于1:20伤寒沙门菌可溶性抗原乳胶凝集法阴性斑疹伤寒血清反应(Weil-Felix反应) 阴性或低于1:40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免疫测定抗体,抗原测定均为阴性布氏杆菌凝集试验阴性或滴度低于1:25结核分枝杆菌抗体(TB-Ab) 胶体金法或ELISA法阴性结核分枝杆菌DNA PCR法阴性幽门螺旋杆菌抗体(Hp-Ab) 金标免疫斑点法阴性出血热病毒抗体IgM ELISA法阴性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抗体IgM ELISA法阴性人巨细胞病毒(HCMV)抗体IgM 和IgG IFA法或ELISA法阴性;MCMV-DNA阴性柯萨奇病毒(Cox)抗体IgM和IgG IFA法或ELISA法阴性;Cox-RNA阴性轮状病毒抗体和RNA 阴性嗜异性凝集试验红细胞凝集法阴性或凝集效价低于1:8弓形虫抗体和DNA 阴性日本血吸虫抗体环卵沉淀法阴性ELISA 法 IgE 0-5iu/l,IgG,IgM阴性囊虫抗体(CSA) ELISA法血清低于1:64,脑脊液低于1:8间接血凝法血清低于1:128,脑脊液低于1:8疟原虫抗体和抗原 IFA法和ELISA法测定抗体阴性免疫印迹法测定抗原阴性沙眼衣原体(CT)抗体IgM和IgG IFA法 CT-IgM 效价≤1:32CT-IgG 效价≤1:512梅毒螺旋体抗体定性试验(非特异性抗体) 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 阴性不加热血浆反应素试验(SRU) 阴性美国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VDRL) 阴性确诊试验(特异性抗体) 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TA) 阴性荧光螺旋体抗体吸收实验(FTA-ABS) 阴性人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筛选实验 ELISA法和快速蛋白印迹法阴性确诊试验(测HIV-RNA)蛋白印迹法和RT-PCR法阴性钩端螺旋体抗体补体结合实验和ELISA法阴性(滴度<1:10)间接血凝试验阴性(滴度<1:60)凝集溶解实验阴性(滴度<1:400)甲种胎儿球蛋白(AFP,αFP) 对流免疫电泳法阴性RIA或ELISA法<20μg/l癌胚抗原(CEA) ELISA法和RIA法15μg/l癌抗原125(CA125) 男性及50岁以上女性<2.5万μ/l (RIA法或ELISA法)20-40岁女性<4.0万μ/l(RIA法)组织多肽抗原(TPA) RIA法<130μ/l癌抗原15-3(CA15-3) RIA法,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 <2.5万μ/l前列腺特异抗原(PSA) RIA法,CLIA法≤4.0μg/l鳞状上皮癌抗原(SCC) RIA法,CLIA法≤1.5μg/l癌抗原-50(CA-50) 固相放射免疫分析(IRMA)法,CLIA法0-2.0万μ/l 癌抗原72-4(CA72-4) ELISA法<6.7μg/l糖链抗原19-9(CA19-9) IRMA法,ELISA法上限2.6万μ/l癌抗原242(CA242) ELISA法<20kμ/l前列腺酸性磷酸梅(PAP) RIA法,CLIA法≤2.0μg/l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RIA法,ELISA法≤12.5μg/l异常凝血酶原(APT) <20μg/lα-L-岩藻糖苷酶(AFU) ELISA法 234-414μmol/l二.骨髓检验有核细胞计数(40-180)×109/L增生程度增生活跃(即成熟红细胞与有核细胞之比约为20:1)粒/红(G/E) 2.76±0.87:1粒系细胞总数约占0.50-0.60(50%-60%)粒系细胞分类原粒细胞0-0.0018(0%-1.8%)早幼粒细胞0.004-0.039(0.4%-3.9%)中性中幼粒细胞0.022-0.122(2.2%-12.2%)中性晚幼粒细胞0.035-0.132(3.5%-13.2%)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0.164-0.321(16.4%-32.1%)中性分叶核粒细胞0.042-0.212(4.2%-21.2%)嗜酸性中幼粒细胞0-0.014(0%-1.4%)嗜酸性晚幼粒细胞0-0.018(0%-1.8%)嗜酸性杆状核粒细胞0.002-0.039(0.2%-3.9%)嗜酸性分叶核粒细胞0-0.42(0%-4.2%)嗜碱性中幼粒细胞 0-0.002(0%-0.2%)嗜碱性晚幼粒细胞0-0.003(0%-0.3%)嗜碱性杆状核粒细胞 0-0.004(0%-0.4%)嗜碱性分叶核粒细胞 0-0.002(0%-0.2%)红系细胞总数约占0.15-0.25(15%-25%)红系细胞分类原红细胞0-0.019(0%-1.9%)早幼红细胞0.002-0.026(0.2%-2.6%)中幼红细胞0.026-0.107(2.6%-10.7%)晚幼红细胞0.052-0.175(5.2%-17.5%)淋巴细胞分类原淋巴细胞0-0.004(0%-0.4%)幼淋巴细胞0-0.021(0%-2.1%)淋巴细胞 0.107-0.431(10.7%-43.1%)单核细胞分类原单核细胞0-0.003(0%-0.3%)幼单核细胞0-0.006(0%-0.6%)单核细胞0-0.062(0%-6.2%)浆细胞分类原浆细胞 0-0.001(0%-0.1%)幼浆细胞 0-0.007(0%-0.7%)浆细胞 0-0.021(0%-2.1%)巨核细胞0-0.003(0%-0.3%)巨核细胞分类原巨核细胞0-0.05(0%-0.5%)幼巨核细胞0-0.10(0%-10%)颗粒型巨核细胞0.10-0.50(10%-50%)产血小板型巨核细胞0.20-0.70(20%-70%)裸核0-0.30(0%-30%)变性巨核细胞 0.02(2%)网状细胞0-0.01(0%-1%)内皮细胞0-0.004(0%0.4%)组织嗜碱细胞 0-0.005(0%-0.5%)组织嗜酸细胞 0-0.002(0%-0.2%)吞噬细胞 0-0.004(0%-0.4%)脂肪细胞 0-0.001(0%-0.1%)分类不明细胞 0-0.001(0%-0.1%)过氧化物酶(POX)染色粒系(除原粒)细胞强阳性单核系细胞弱阳性或阴性淋巴系细胞阴性苏丹黑B(SB)染色结果与POX染色大致相同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SP)染色阳性率0.1-0.4(10%-40%)积分值40-80(分)酸性磷酸酶(ACP)染色 T淋巴细胞,多毛细胞,Gaucher细胞阳性B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组织细胞,巨核细胞阴性氯化醋酸AS-D萘酚酯酶 (AS-D NCE)染色,(特异性酯酶SE)中性粒细胞强阳性单核及淋巴系细胞阴性α-醋酸萘酚酯酶(α-NAE) 染色(非特异性酯酶,NSE)粒系细胞阴性或弱阳性(不被氟化钠抑制)单核系细胞阳性(可被氟化钠抑制)糖原染色(PAS反应) 原粒细胞阴性,早幼粒至分叶核粒细胞阳性单核细胞弱阳性淋巴细胞阴性,少数弱阳性巨核细胞阳性铁染色(普鲁士蓝反应) 细胞外铁1+ -2+细胞内铁(铁粒幼细胞) 20%-90%,(平均65%)三.排泄物,分泌液及体液检验尿液检查尿量1000-2000ml/24h外观透明,淡黄色酸碱反应弱酸性,pH约6.5比重 1.015-1.025蛋白质定性阴性定量 20-130ml/24h(平均40ml/24h)Tamm-Horsfall蛋白(THP) 29.8-43.9mg/24h葡萄糖定性阴性定量 0.56-5.0mmol/24h(100-900mg/24h)酮体定性阴性定量 (以丙酮计)0.34-0.85mmol/24h(20-50mg/24h)尿胆原定性阴性或弱阳性(尿稀释20倍为阴性)定量 0.84-4.2μmol/24h尿胆素定性试验阴性胆红素定性阴性定量≤ 2mg/l紫胆原定性阴性定量 0-4.4μmol/24h尿卟啉0-36nmol/24h尿隐血试验阴性尿含铁血黄素试验 (Rous试验) 阴性Bence-Jones蛋白阴性β2微球蛋白<0.2mg/L(370μg/24h)α2微球蛋白0-15mg/L肌红蛋白定量 <4mg/L乳糜尿试验阴性总氮<857mmol/L肌酐男性7-18mmol/24h女性5.3-16 mmol/24h尿素氮357-535 mmol/24h尿酸 2.4-5.9 mmol/24h肌酸男性 0-304 μmol/24h女性 0-456μmol/24h氯化物 170-255mmol/24h钠130-260mmol/24h钾51-102mmol/24h钙2.5-7.5mmol/24h磷22-48mmol/24h铅<0.48μmol/24h汞<250nmol/24h镁2.1-8.2mmol/24h铁<179μmol/24h铜0.24-0.48μmol/24h锌2.3-0.48μmol/24h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酐酶(NAG)<18.5u/L 尿淀粉酶Somogyi法<1000u溶菌酶0-2mg/L纤维蛋白降解产物<0.25mg/L粘蛋白100-150mg/24h免疫球蛋白阴性补体C3 阴性尿清蛋白排泄率(UAE) 5-30mg/24h尿沉渣检查白细胞 <5个/HP红细胞 <3个/HP(0-偶见)扁平或大圆上皮细胞少许/HP透明管型偶见/HP12小时尿沉渣计数红细胞<50万白细胞<100万透明管型<5000个1小时细胞排泄率红细胞男性<3万/h女性<4万/h白细胞男性<7万/h女性<14万/h中段尿细菌培养计数<106菌落/L(103菌落/ml)量100-300g/24h颜色黄褐色胆红素阴性粪胆原定量 75-350mg/100g 粪(68-473μmol/24h)粪胆素阳性蛋白质定量极少粪便脂肪测定(平衡试验) <6g/24h隐血试验阴性细胞上皮细胞或白细胞无或偶/HP余物残渣少量植物细胞,淀粉颗粒及肌纤维等胃液检验胃液分泌总量1.5-2.5L/24h(含盐酸160mEq/L)比重 1.003-1.006pH 1.3-1.8空腹胃液量 0.01-0.10L(平均0.05L)胃液性状清晰无色,轻度酸味,含少量粘液五肽胃泌素试验基础胃液量 0.01-0.10L基础泌酸量(BAO) 3.9±1.98mmol/h,很少超过5mmol/h最大泌酸量(MAO) 3-23mol/h高峰泌酸量(PAO) 20.26±8.77mmol/hBAO/MAO 0.2乳酸测定定性试验阴性隐血试验阴性细胞白细胞与上皮细胞少许细菌阴性十二指肠引流液检验量与颜色十二指肠液(D液) 10-20ml,无色,灰色或黄色A胆液10-20ml,橙黄色B胆液30-60ml,深褐色C胆液量不定,随引流时间而异,金黄色或淡黄色透明度透明或加碱性液体后透明粘稠度 B胆液粘稠,A,C胆液略粘稠,D液较稀薄比重 A胆液 1.009-1.013B胆液 1.026-1.032C胆液 1.007-1.010A胆液7.0B胆液6.8C胆液7.4淀粉酶(43-326)×104 Somogyi 单位/全标本胰蛋白酶 0.35-1.60(35%-160%)促胰酶素-促胰液素试验(P-S试验)胰液流出量70-230ml/h最高碳酸氢盐浓度 70-125mmol/h淀粉酶排出量 880-7400 Somogyi单位/kg体重脑脊液检验性状无色,清晰透明压力(侧卧) 0.686-1.76kPa(70-80mmH2O)蛋白定性(Pandy)试验阴性定量儿童(腰椎穿刺) 0.20-0.40g/L成人(腰椎穿刺) 0.20-0.45g/L小脑延髓池穿刺0.10-0.25g/L脑室穿刺 0.05-0.15g/L清蛋白 0.1-0.3g/L蛋白电泳前清蛋白 0.02-0.07(2%-7%)清蛋白0.56-0.76(56%-76%)α1球蛋白0.02-0.07(2%-7%)α2球蛋白0.04-0.12(4%-12%)β球蛋白0.08-0.18(8%-18%)γ球蛋白0.03-0.12(3%-12%)葡萄糖成人2.5-4.5mmol/L儿童2.8-4.5mmol/L氯化物(以氯化钠计) 120-130mmol/L免疫球蛋白IgG 0.01-0.04g/LIgA 0.001-0.006g/LIgM 阴性胆红素阴性色氨酸试验阴性乳酸脱氢酶(LD) 3-40u/L肌酸激酶(CK) 同工酶CK1 0-8IU/L比色法0.94±0.25u/L溶菌酶(LZM) 阴性或微量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 5-20u/L细胞数成人(0-8)×106/L儿童(0-15)×106/L细胞分类淋巴细胞占0.70(70%),单核细胞占0.30(30%)精液检验量一次排精液量3.0-5.0ml色灰白色或乳白色,久未排精液者可淡黄色粘稠度呈胶冻状,30分钟后完全液化呈半透明状pH 7.2-8.6(平均7.8)比重1.033精子数 (60-150)×109/L(0.6亿-1.5亿/ml)一次排精子总数4亿-6亿活动精子(30-60分钟内) 0.80-0.90(80%-90%)精子形态畸形精子<0.10-0.15(10%-15%)白细胞<5个/HP前列腺液检验性状淡乳白色,半透明,稀薄液状pH 6.3-6.5卵磷脂小体多量或布满视野上皮细胞少量红细胞<5个/HP白细胞<10个/HP淀粉样体老年人易见到,约为白细胞的10倍细菌阴性四肾功能实验菊粉清除率(Cin) 2.0-2.3ml×s-1/1.73m2(120-140ml/mi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 1.3-2.0ml×s-1/1.73m2(80-120ml/min)(以1.73m2标准体表面积校正) 肾小球滤过率(GFR) 总GFR 100±20ml/min昼夜尿比重试验(Mosenthal浓缩和稀释功能实验)24小时尿总量1000-2000ml夜尿量<750ml昼尿量/夜尿量比值3-4:1尿最高比重>1.020最高比重与最低比重之差>0.009尿渗量(尿渗透压)测定(Uosm)禁饮后尿渗量600-1000mOsm/kgH2O(平均800mOsm/kgH2O)血浆渗量(Posm)275-305Osm/kgH2O(平均300mOsm/kgH2O)尿渗量与血浆渗量比值3.0-4.5:1渗透溶质清除率(空腹) 0.33-0.5ml/s(2-3ml/min)肾小管葡萄糖最大重吸收量(TmG) 成人平均340±18.2mg/min男性300-450mg/min女性250-350mg/min对氨马尿酸最大排泄量(TmPAH) 60-90mg/min(80.9±11.3mg/min·1.73m2) 尿酸化功能实验尿HCO3-<30mmol/L可滴定酸>10mmol/LNH4+ >20mmol/L有效肾血浆流量(EREF) 600-800ml/min肾全血流量(RBF) 1200-1400ml/min肾小管酸中毒试验氯化铵负荷(酸负荷)试验尿pH<5.3碳酸氢离子重吸收排泄(碱负荷)试验 HCO3-排泄率≤ 1%五内分泌激素检测血甲状素(T4) 放免法65-155nmol/L血游离甲状腺素(FT4) 放免法10-30pmol/L血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 放免法1.6-3.0nmol/L血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 放免法4-10pmol/L血反T3(rT3) 放免法0.2-0.8nmol/L血清甲状腺结合球蛋白(TBG) 放免法 15-34mg/L125I-T3摄取试验(125I-T3RUR) 25%-35%甲状腺摄131I率 3h 0.057-0.245(5.7%-24.5%)24h 0.151-0.471(15.1%-47.1%)基础代谢率(BNR) –0.10~+0.10(-10%~+10%)血甲状旁腺激素(PTH) 免疫化学发光法1-10pmol/L放免法氨基端(活性端)230-630ng/L羧基端(无活性端) 430-1860ng/L血降钙素(CT) 放免法男性0-14ng/L女性0-28ng/L尿17羟皮质激素(17-OHCS,17-OH) 男性13.8-41.4&micro;mol/24h女性11.0-27.6&micro;mol/24h尿17酮皮质激素(17-KS) 男性34.7-69.4&micro;mol/24h女性17.5-52.5&micro;mol/24h血皮质醇放免法上午8时 140-630nmol/L下午4时 80-410nmol/L晚上8时小于上午8时的50%尿游离皮质醇放免法 30-276nmol/24h血醛固酮(Ald) 放免法普通饮食(上午6时)卧位238±104pmol/L立位418±245omol/L低钠饮食卧位646.6±333.4pmol/L立位945.6±491pmol/L尿醛固酮普通饮食21.36±7.2nmol/24h尿儿茶酚胺(CA) 微柱法71.0-229.5nmol/24h尿香草扁桃酸(VMA) 比色法5-45&micro;nmol/24h血游离儿茶酚胺多巴胺<888pmol/L去甲肾上腺素615-3240pmol/L肾上腺素<480pmol/L血浆睾酮(T) 放免法男性青春后期100-200ng/L成人3000-10000ng/L女性青春后期100-200ng/L成人200-800ng/L绝经后80-350ng/L血浆雌二醇(E2) 放免法男性50-200pmol/L女性卵泡期94-433pmol/L黄体期499-1580pmol/L排卵期704-2200pmol/L绝经期40-100pmol/L血浆孕酮放免法非孕妇女卵泡期(早) 0.7±0.1&micro;g/L卵泡期(晚) 0.4±0.1&micro;g/L排卵期1.6±0.2&micro;g/L黄体期(早) 11.6±1.5&micro;g/L黄体期(晚) 5.7±1.1&micro;g/L血促甲状腺激素(TSH) 放免法 2-10mu/L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放免法上午8时25-100mg/L下午6时10-80ng/L血生长激素(GH) 放免法男性成人<2.0&micro;g/L女性成人<10.0&micro;g/L儿童<20&micro;g/L血抗利尿激素(ADH) 放免法1-10&micro;u/ml(平均4&micro;u/ml)尿抗利尿激素放免法 11-30&micro;u/24h(平均28.9&micro;u/24h)六肺功能检查潮气量(TC) 500ml(成人)深吸气量(IC) 男性2600ml女性1900ml补呼气容积(ERV) 男性910ml女性560ml肺活量(VC) 男性3470ml女性2440ml功能残气量(FRC) 男性2270±809ml女性1858±552ml残气容积(RV) 男性1380±631ml女性1301±486ml静息通气量(VE) 男性6663±200ml/min女性4217±160ml/min最大通气量(MVV) 男性104±2.71L/min女性82.5±2.17L/min肺泡通气量(VA) 4L/min肺血流量5L/min通气/血流(V/Q)比值0.8无效腔气/潮气容积(VD/VT) 0.3-0.4弥散功能(CO吸入法) 198.5-276.9ml(kPa×min)[26.47-36.92ml/(mmHg×min)] 气道阻力1-3cmH2O×LS-1动脉血氧分压(PaO2) 12.6-13.3kPa(95-100mmHg)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 4.7-6.0kPa(35-45mmHg)混合静脉血氧分压(PvO2) 4.7-6.0kPa(35-45mmHg)动脉血与混合静脉血氧分压差8.0kPa(60mmHg)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成人) <2.0kPa(15mmHg)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 0.95-0.98(95%-98%)静脉血氧饱和度0.64-0.88(64%-88%)动脉血氧含量(CaO2) 8.55-9.45mmol/L(19-21ml/dl)静脉血含氧量 4.5-7.2mmol/L(10-16ml/dl)血液酸碱度(pH值) 7.35-7.45(平均7.40)血液氢离子浓度35-45mmol/L (平均24mmol/L)碳酸氢盐(标准或实际) 22-72mmol/L(平均24mmol/L)动脉血浆二氧化碳含量(T-CO2) 25.2mmol/L(25.2vol/%) 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 22-31mmol/L(50-70vol/%) 全血缓冲碱(BB) 45-55mmol/L(平均50mmol/L)碱剩余(BE) 成人±2.3mmol/L儿童–4~+2mmol/L。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目录第一章体液标本的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一、尿液标本采集、运输、保存二、脑脊液标本采集、运输、保存三、浆膜腔积液标本采集、运输、保存四、阴道分泌物标本采集、运输五、分泌物革兰阴性双球菌检测标本采集、运输六、精液标本采集、运输、保存七、前列腺液标本采集、运输、保存八、粪便采集、运输、保存第二章血液一般检验的标本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一、未梢血标本采集二、静脉血采集、运输、保存第三章生化检验标本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第四章免疫学检验标本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第五章化学发光免疫分析项目标本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第六章血气分析标本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第七章凝血功能四项检测标本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第八章微量元素检测标本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第九章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标本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第一节尿液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第二节粪便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第三节上呼吸道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第四节痰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第五节化脓和创伤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第六节脑脊液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第七节胆汁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第八节胸水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第九节腹水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第十节生殖道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第十一节血液及骨髓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第十章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标本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前言在临床工作中,检验标本的分析结果是临床医生诊断疾病、制订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而标本采集及送检工作的合格与否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真实性,进而影响疾病的诊治工作。

为了进一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除了要求检验科提高检验质量水平外,还要求临床医护人员正确采集标本。

为确保标本的正确采集、运输和保存,检验科特编写了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要求医护人员严格按操作规程采集、运输和保存标本.第一章体液标本的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一、尿液标本采集、运输、保存(一)检查项目1.尿液干化学测定:尿液比重、pH 值、尿胆原、胆红素、潜血、酮体、蛋白质、白细胞、亚硝酸盐、葡萄糖、抗坏血酸.2.尿液有形成份检测:包括红细胞及白细胞形态等。

临床血液学检验 1 2 各系血细胞及检验

临床血液学检验 1 2 各系血细胞及检验

红细胞比容与平均红细胞参数
红细胞比容:指血液中红细胞所 占的体积百分比是衡量血液携氧 能力的重要指标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指 每个红细胞的平均体积可反映红 细胞的大小和形态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 指每个红细胞所含的血红蛋白量可 反映红细胞的携氧能力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MCHC):指每个红细胞所含的 血红蛋白浓度可反映红细胞的携氧 能力
血液学检验的临床意义
诊断疾病:通过血液学检验可以诊断出多种疾病如贫血、白血病等。 监测治疗效果:血液学检验可以监测治疗效果如化疗、放疗等。 评估预后:血液学检验可以评估患者的预后如生存期、复发风险等。 指导治疗:血液学检验可以指导治疗如选择合适的药物、剂量等。
红细胞检验
红细胞计数与形态观察
红细胞形态:包括大小、形 状、颜色等
血浆黏度:血液 中血浆的黏稠度 影响血液流动
检测方法:旋转 黏度计、毛细管 黏度计等
检测指标:血浆黏 度、血浆纤维蛋白 原、血浆球蛋白等
临床意义:评估血 栓形成风险、预测 心血管疾病等
红细胞变形能力检测
红细胞变形能力:红细胞在血流中通过狭窄血管的能力 检测方法:微血管模型法、红细胞变形指数法等 临床意义:评估红细胞变形能力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异常情况: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可能导致血流受阻引发血栓形成等疾病
注意事项:检测前应避免使用抗血小板药物以免影响检测结果
血液流变学检验
全血黏度检测
原理:通过测 量血液在特定 条件下的流动 阻力反映血液
的黏稠度
检测方法:包 括旋转黏度计 法、毛细管法

临床意义:评 估血液的流动 性预测血栓形
成风险
影响因素:包 括红细胞数量、 血浆蛋白浓度、 血小板数量等

血液一般检验1

血液一般检验1

(二)红细胞形态异常
1. 2. 3. 4. 大小异常 形态异常 染色异常 细胞中出现异常结构
正常红细胞
• 直径6~9 um, 呈双面凹的圆盘 状 • 周边着色深,中 心淡染,约占红 细胞直径的1/3
1. 大小异常
1).小红细胞
红细胞直径小于6μm
见于 缺铁性贫血、 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血红蛋白病
2.形态异常
1)球形细胞 球形细胞直径小于 6μm,厚度增加大于 2.0μm。细胞圆球形, 体积小,着色深,中 央淡染区消失。 主要见于遗传性球形 细胞增多症等。涂片 中此种细胞约占20% 以上时才有诊断参考 价值
2)椭圆形细胞
红细胞的横径缩短, 长径增大,成卵圆形, 或两端钝园的长柱状。 正常人的外周血涂片 中仅可见约1%椭圆 形细胞。 遗传性椭圆形细胞 增多症病人可达 25%-50%。巨幼红 细胞贫血时可见到巨 椭圆形红细胞。
血液一般检测
费鲜明
问题
• 为什么“血浓于水”?
• 血液的成分有哪些?
• 血液为什么是红色的?
• 什么是“贫血”?你周围的人有患“贫血”的 吗? • “白血病”的血是“白”的吗?
一、血液组成
血液 血浆 红细胞 细胞成分 白细胞 血小板
淋巴细胞 中性粒细胞
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单核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2) 高色素性
红细胞着色过深, 中央淡染区消失, 其平均血红蛋白 含量增高。 常见于巨幼细胞 贫血,球形细胞 也成高色素性。
3)嗜多色性 红细胞呈淡灰蓝或紫 灰色,是未完全成熟 的红细胞,体积较正 常红细胞稍大,胞质 呈嗜碱性着色的物质 为少量残留的核糖体、 线粒体等成分。 其增多反映骨髓造血功 能活跃,红细胞系增 生旺盛。见于增生性 贫血,尤以急性溶血 性贫血时为最多见。

《血液一般检验》PPT课件

《血液一般检验》PPT课件

整理课件ppt
43
整理课件ppt
44
靶形细胞(target cell)
❖ 中央淡染区扩大,中心部位有部分色素存留 ,状似靶标
❖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异常血红蛋白病, >20%
❖ 缺铁性贫血,其他溶贫,黄疸,脾切除术后
整理课件ppt
45
整理课件ppt
46
镰形细胞(sickle cell)
❖ 镰刀状 ❖ 镰形细胞性贫血(血红蛋白病:HbS病)
一、继发性 二、原发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polycythemia vera)
整理课件ppt
9
继发性
红细胞生成素(EPO)增多
整理课件ppt
10
代偿性
❖ 血氧饱和度减低 生理性:胎儿、新生儿、高原地区居民 病理性:COPD、肺心病、发绀型先心、异 常血红蛋白病
整理课件ppt
11
❖ 肿瘤 ❖ 肾脏疾病
非代偿性
整理课件ppt
12
原发性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polycythemia vera)
整理课件ppt
13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 定义:获得性克隆性多能干细胞病变引起的 骨髓增殖性疾病。
❖ 特点:红细胞持续显著增多(7-10×1012 /L ,HGB:180-240g/L)
❖ 全血容量增加,HCT>60%,常伴有白细胞及 血小板数量增多
整理课件ppt
47
整理课件ppt
48
泪滴形细胞(dacryocyte,teardrop cell )
❖ 泪滴状,手镜状 ❖ 骨髓纤维化 ❖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 溶血性贫血
整理课件ppt
49
整理课件ppt

临床医学检验:血液一般检验测试题(三)

临床医学检验:血液一般检验测试题(三)

临床医学检验:血液一般检验考试试题(强化练习)1、单选按贫血的MCV/RDW分类法,缺铁性贫血属于()A.小细胞均一性贫血B.大细胞均一性贫血C.正常细胞均一性贫血D.小细胞不均一性贫血E.大细胞不均一性贫血(江南博哥)正确答案:D2、单选生理情况下,衰老的中性粒细胞主要破坏场所为()A.肝脏B.肾脏C.血液D.消化道E.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正确答案:E3、单选关于真空采血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根据实验要求选择相应的真空采血管B.容易发生溶血现象C.为封闭式采血技术D.可避免对医护人员的感染E.采血量由真空负压严格控制正确答案:B4、填空题一张良好的血涂片,其标准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

正确答案:厚薄适宜;头体尾分明;细胞分布均匀;边缘整齐;边缘留有空隙5、单选关于RDW,错误的描述是()A.应用MCV/RDW进行贫血形态学分类,可以替代一切贫血分类法B.RDW可用于缺铁性贫血的筛选诊断C.RDW正常,缺铁性贫血的可能性很小D.可用于缺铁性贫血与轻型地中海性贫血的鉴别诊断E.典型的再生障碍性贫血RDW正常正确答案:A6、单选患者外周血涂片示红细胞较小、中心淡染,RDW为18.6%,其最可能的诊断是()A.轻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B.缺铁性贫血C.再生障碍性贫血D.巨幼细胞性贫血E.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正确答案:B7、填空题网织红细胞显微镜计数方法有_______和________,推荐方法是_________。

正确答案:玻片法;试管法;试管法8、问答题红细胞体积异常对贫血诊断有何意义?正确答案:红细胞体积异常种类很多,主要有下述几大类:(1)小红细胞:正常人也偶见,直径<6μm,但绝大部分为机体缺铁如妊娠、胃吸收功能紊乱或珠蛋白代谢异常引起的血红蛋白病。

(2)大红细胞,直径>10μm,多见于溶血性贫血或巨幼细胞性贫血。

(3)巨红细胞:直径>15μm,多见于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所致的巨幼细胞性贫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急值:当某检验项目出现这种结果时,说明患 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此时如 能给予及时有效治疗,患者生命可以得到挽 救,否则可能出现不良后果。(属于医学决定 水平的一种)
循证医学的运用:诊断试验的评价,MDL 等的确定
正常还是异常,是否及如何给予医疗措施,疗效如何等
项目参考范围 医学决定水平
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
杆状(Nst)与分叶(Nsg)
淋巴细胞,Lymphocyte 单核细胞,Monocyte 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
嗜碱性粒细胞,Basophil
(一)白细胞计数(WBC)
WBC: 一定容量外周血液中各种WBC总数的检测
参考区间: 成人(3.5-9.5)×109/L 新生儿(15-20)×109/L 6个月-2岁(11-12)×109/L
(3)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
生理变化: 与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关系
Eosinophil ↑
①过敏性疾病: ②寄生虫: ③传染病:一般传染病↓,猩红热急性期↑ ④恶性肿瘤及血液病:淋巴瘤,肺癌,慢粒
白细胞仪器三分群报告方式 p8,表1-1
小细胞群(淋巴细胞,Lym%,#) 中间细胞群(E/B/M/幼稚细胞,MID%,#) 大细胞群(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
①感染 细菌 -- 伤寒;病毒 --流感,病毒性肝炎 ②血液病:再障,非白血性白血病,粒细胞减少 症/缺乏症(1.5×109/L;0.5×109/L) ③理化因素:电力辐射,药物 ④单核巨噬系统功能亢进:脾亢 ⑤其它 :SLE
③ 急性大出血: 消化道,脾破裂,宫外孕
④ 急性中毒 : “内“毒素,“外”毒素
同缺铁性贫血
双凹圆盘型 (1) 胞膜表面积大,有利于气体交换
(2) 胞膜有盈余,易于伸展变形
2. 参考区间(Reference interval )
RBC (×1012/L)
成年男性 4.3-5.8
成年女性 3.8-5.1来自新生儿6.0-7.0
Hb(g/L) 130-175 115-150 170-200
绝对性 2. 减低:相对性,绝对性
与RBC不一定成正比
临床意义
1. 贫血的分类 p48,表1-10, 表1-11(自学) 2. 贫血的诊断与疗效观察 ①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鉴别诊断(IDA与轻型
地中海性贫血) IDA:100%,RDW↑↑↑; 轻型地贫:80%,正常 ② IDA和 MA等诊断和疗效观察 诊断:早期RDW↑(用于初筛) 治疗观察:
⑤ 肿瘤性增多: 白血病,恶性肿瘤
(2)淋巴细胞(lymphocyte,L) Lymphocyte ↑
①病毒、细菌感染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单) 结核
②白血病 ③组织移植后排斥反应 (注:排除淋巴比例相对增加,绝对值不增加)
Lymphocyte ↓
接触放射线 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生理性变化
(1)年龄
第6-9天 4-5岁
(3) 妊娠与分娩
妊娠时白细胞常见增多, 波动于(12-17)×109/L之间
分娩时可高达34×109/L, 分娩后2-5日内恢复正常
以Neutrophil升高为主
(2)日间变化(一过性变化)
循环池
边缘池
活动、进食 剧烈运动 疼痛 情绪变化 下午
以Neutrophil变化为主 定时和反复观察的重要性
二、实验诊断学发展趋势
1. 最新科学术发展成果的应用 2. 自动化,快速化,微量化,网络化 3. 标准化,质量控制 4. 检验与临床的沟通(日常工作,循证医学)
三、实验诊断的应用范围
1. 临床应用 确定诊断,辅助诊断,鉴别诊断, 治疗方案选择,疗效观察, 预后判断,复发监测
2. 预防医学(流行病学调查,健康普查, 健康咨询)
概念: 红细胞在血液中所占体积百分比 常用于贫血诊断并判断程度 也可用作红细胞平均指数计算指标 有助于贫血形态学分类
红细胞比积(packed cell volume,PCV)
(三)红细胞形态学参数
1.平均红细胞容积
红细胞体积的平均数, 判断小细胞或大细胞贫血有意义
(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
MCHC, RDW, Ret, 红细胞形态
2. WBC 分析参数:WBC、DC,白细胞形态 3. Plt 分析参数:Plt, MPV, Pct, PDW, L-PLR,血小
板形态
标本的采集和保存(掌握)
1. 标本采集前的准备: 患者、环境温度、药物干扰
2. 抗凝管要求:EDTA.K2.2H2O(紫色) 3. 采集方法:静脉、毛细血管 4. 标本保存:室温(低温影响Plt形态)
Erythrocyte 生理
叶酸, Vit B12
Iron
72h
48h
Erythropoietin , EPO
Iron、protein
睾丸酮
Bilirubin
120d
(一)RBC计数和Hb测定
1. 概念
RBC、Hb: 单位容积中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 常用于贫血诊断并判断程度
3. 临床意义
(1) RBC↓、Hb↓(病因不一样,下降的程度不一) 单位容积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低于参考值下限称贫 血(anemia) (症状而非疾病)
RDW值一过性进一步增大, 随后逐渐降 到正常(有效表现)
二、白细胞分析参数p12
粒细胞动力学
骨髓
(10d)
外周血
(10h)
—— —— ——
分裂池 原 始
中 幼
成熟池 晚 幼
杆 状
贮备池 杆 状
分 叶
边缘池
分 叶 血 管 壁
循环池 组织池




血 循
组 织

(二)红细胞比容(Hemocrit, Hct)
人群,方法,5%
2. 临界值(cut off value) 参考人群或未患病人群与患者人群试验结果的分 界值。 参考区间上限或下限 ROC曲线,选择最佳临界值
3. 医学决定水平(medical decision level,MDL) 诊断试验的阈值或限值,低于或高于MDL时, 可提示或决定对患者适当的处理,如进一步做某 些检查或决定采取某种治疗措施等。
可定量反映红细胞体积大小的异质性, 变异系数(CV),标准差(SD)表示 (Red blood cell volume distribution width, RDW)
RBC, HGB,HCT, MCV,MCH,MCHC,RDW-CV WBC, NEUT,LYM, MONO, EO, BASO(%,#)
五、实验结果影响因素
分析前:选择实验、患者准备、标本采集、 标本运输
分析中:检测时质量控制 分析后:结果复核,结合临床正确的解释
检验与临床的沟通 选修课《检验与临床》 校本部
举例说明:
外周血白细胞: 参考水平:成人(4-10)×109/L 医学决定水平: MDL1: <3×109/L低于此值为白细胞减少症 MDL2: <0.5×109/L 低于此值,有高度易感染性 MDL3:>11×109/L高于此值为白细胞增多 MDL4:>30×109/L 高于此值,提示可能为白血病 危急值: <0.5×109/L 低于此值,有高度易感染性
四、常用试验分类
筛查试验(screening test) 诊断试验(diagnostic test) 常规试验(routine test) 特殊试验(specific test)
诊断试验的结果的解读
1. 参考区间 在参考人群中进行抽样和根据该项目检
验结果的分布特征用统计学方法处理后 得出的衡量该项目是否异常的指标,常 采用参考人群的95%区间。
2.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 分别表示单个红细胞中
(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MCH)
3.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血红蛋白含量和浓度的平均值, 判断低色素或高色素性改变
(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MCHC)
4.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红细胞体积大小的变异系数,
病理性改变:
(1)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N) N占WBC百分率最高(40%~75%),故为影 响白细胞总数的关键
Neutrophil ↑
①急性感染: 尤其是化脓性感染 程度与病原体种类,感染部位,程度,机体反
应性有关 ②广泛组织损伤或坏死:
手术,外伤,心梗,急性血管内溶血
Neutrophil ↓
心血管疾病疾病

大便常规
消化系统疾病

免疫学检测
免疫系统疾病
脑脊液检查
CNS疾病
生殖系统检查
生殖系统疾病
肝功能检查 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查
肝脏疾病
第一章 血液系统疾病的实验诊断
《实验诊断学》(第2版)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p7
第一节 血常规
传统概念:RBC和WBC的量和形态 血液分析仪:
1. RBC分析参数:Hb, RBC, Hct, MCV, MCH,
血常规(仪器法)检查内容有哪些(英文缩写,参考区间) 红细胞形态参数的临床应用 白细胞分类计数仪器三分群报告方式 细胞量变原因(RBC、N、L) 细胞质变种类,意义 Reti概念及临床意义 ESR的概念和临床意义
一、基本概念
Laboratory diagnostics: 运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的实验技术 检测血液/体液/分泌液/排泄物/组织细胞等标本 可直接/间接地反映机体功能状态/病理变化 协助疾病诊断/疗效观察/预后判断等医疗工作
注:WBC变化主要与neutrophil有关,故临床意义 与其类同,见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