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学-2 温病的特点、范围和分类

合集下载

中医温病学考试重点

中医温病学考试重点

1、温病 (略)2、温邪:外邪中属温热性质的一类病邪。

3、温疫:是指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

4、温毒:一是代表了一类疾病,即病名概念。

感受温毒病邪引起的,具有独特表现的一类温病。

具有局部红肿热痛,甚溃烂或发斑疹等特征,多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多发于冬春季节,如大头瘟,烂喉痧。

二是代表了一种致病因素,即病因概念。

是指六淫之邪蕴结不解而形成的属性为温热性质的一类致病因素,具有攻窜流走,蕴结壅滞的特点。

5、新感:感邪即时而发,病发于表,以表热证为主的一类温病,临床见证与当时主气致病特点一致。

如风温,秋燥,湿温等。

6、伏气:感邪后邪气伏藏,过时而发病发于里,以里热证为主的一类温病。

如春温,伏暑。

7、昏谵:神昏指神志昏迷,不能识人,呼之不应。

谵语指语无伦次。

8、昏聩:意识完全丧失,昏迷不语,属于神志异常中最严重者,多为痰热阻闭心包所致。

9、昏蒙:神志不清,时清时昧,似清似昧,呼之能应或时有谵语,多为湿热类病证所致。

10、战汗:在温病发展过程中突见肢冷爪青,脉沉伏,全身战栗,继而全身大汗淋漓的表证多为热邪留连气分日久,邪正相持,正气奋起鼓邪外出的表现。

11、春温:发生在春季由温热病邪而引起的初起以高热,烦渴,尿黄,甚则神昏谵语,痉厥等里热证候为特征的急性外感热病。

12、伏暑:夏季感受暑湿病邪,伏藏体内,发于秋冬季节的急性热病,本病起病急骤,病势深重,而且缠绵难解,特点是初起即有高热,心烦口渴,脘痞,苔腻等暑湿郁蒸气分证,或为高热烦躁,口干不甚渴饮,舌绛苔少等热炽营分见证。

13、风温感受风热病邪所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初起以肺卫表热证为主要证候,临床常见: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咳嗽等表现。

冬春两季多见。

14、暑温:由暑热病邪引起,以病初即见阳明气分热盛证候为特征,传变迅速,易伤津耗气,多闭窍动风之变的急性外感热病,发于夏季。

15、暑湿感受暑湿病邪所致的急性外感热病,初起以暑湿阻遏肺卫为主要证候,临床常见:身热、微恶风寒、头胀、胸闷、身重肢酸等表现,好发于夏末秋初。

温病复习提纲

温病复习提纲

绪论温病学的研究对象是外感疾病中具有温热性质的一类疾病,一般称为温病或温热病。

温病学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四、近现代研究与发展第一章温病的概念第一节温病的特点一、致病因素的特异性(温邪)二、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三、病理演变有一定的规律性四、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①起病急骤,传变较快;②发热;③易内陷生变,出现险恶证候,如动血、动风、闭窍等;④易耗伤阴液)。

第二节温病的范围及分类按季节分类命名为:春温、秋燥、冬温;按四时主气分类命名为:风温、暑温、湿温、秋燥。

按发病特点分:新感温病:简称“新感”,是指感受当令病邪即时而发的一类温病。

伏邪温病:又称伏气温病,简称“伏邪”。

是指感邪后未即时发病,邪气伏藏,逾时而发的温病。

以特殊临床症状分:大头瘟、烂喉痧第二章温病的病因与发病一、风热病邪:是多发生于冬、春季节的一种致病温邪。

致病特点:1、多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2、易化燥伤阴;3、变化迅速(逆传心包)二、暑热病邪致病特点:1、伤人急速,先犯阳明气分;2、暑性酷烈,易耗气伤津;3、易直中心包,闭窍动风;4、易于兼夹湿邪,郁阻气分。

三、湿热病邪致病特点:1、病变以中焦脾胃为主;2、易困阻清阳,阻滞气机;3、传变较慢,病势缠绵。

四、燥热病邪致病特点:1、病变以肺为主;2、易致津液干燥;3、易从火化。

第三章温病的辨证最先论述卫气营血和三焦概念的著作是《黄帝内经》。

一、卫分证临床表现:发热,微恶风寒,头痛,无汗或少汗,咳嗽,口微渴,舌苔薄白,舌边尖红赤,脉浮数。

病理特点:温邪犯表,肺卫失宣。

辩证要点: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

二、气分证临床表现复杂,共同特点为:多见壮热,不恶寒,反恶热,汗多,口渴喜饮,尿赤,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病理特点:邪正剧争,里热蒸迫,热盛津伤。

辩证要点:壮热(但发热)、不恶寒,口渴,苔黄。

(身热汗出,脘腹痞满,苔腻为气分湿热证的基本表现)三、营分证临床表现:身热夜甚,口干不甚渴饮,心烦不寐,时有谵语,斑疹隐隐,舌质红绛,脉细数。

第一章 温病的概念

第一章 温病的概念

2.发病特点: 温热类――发病急,来势凶猛,变化快,易伤 阴液(如春温)
湿热类――发病缓慢,传变慢,变化少,病情 緾绵难解,多留恋卫气分
3.辨证特点: 温热类――多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实到虚 ――多以卫气营血辨证为辨证纲领
湿热类――多在卫气分,很少到营血分――多 以三焦辨证为辨证纲领
4.症候特点: 温热类: 总的特点――热势宣扬,口渴、苔黄甚至焦 黑,脉洪滑数
①伤寒论⑥首先提出了温病的症状及与伤寒的辨证 要点。 ②六经辨证纲领对后世的卫气营血、三焦辨证有着 指导作用。 ③伤寒方为温病方剂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⑵温病学说是伤寒论继续发展的结果。
3.病机、辨证、治则上的联系:
⑴从病变发生和发展上看: 发病初期都不同程度的具有表证,病邪入 里,都见里热。
伤寒固多伤阳,也同样可伤阴;温病多伤 阴,但也不是绝对不伤阳
(3)季节性:温病的发生与四时气候的变化有 着密切的关系。
如:风温――多发生在温暖的春季
暑温――多发生在炎热的夏季 暑湿、湿温――多发生在雨湿较多的长夏
秋燥――多发生在干燥的秋季
不同季节不同的气候变化,还可对人体 发生影响造成人体对病邪反应性的差异。如: 冬春季节肺卫功能比较低下,故容易导致 风热病邪侵犯肺卫,病变以上焦为主。 夏秋季节热盛湿重,人体脾胃功能呆滞, 易导致湿热病邪侵犯脾胃,病变以中焦为主。 由此可见温病的季节性特点,主要是由 于不同季节气候变化对病邪产生、传播和对 人体机能影响的结果。
二是温病的传染程度强弱差异很大,有的具 有强烈的传染性,有的则传染性较小; 三是温病虽包括了多种急性传染病,但也并不 是所有传染病都属于温病范围,如狂犬病、破 伤风等传染病因不具有“温热”的特征,故不 属温病范围。

温病学考试重点

温病学考试重点

温病学重点(括号内内容看一下作为了解)上篇第一章绪论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一、萌芽阶段《黄帝内经》首次提出温病病名二、成长阶段1.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完素提出“六气皆从火化”的观点,为温病寒凉清热为主治疗方法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2.首先提出温病应从伤寒体系中分化出来的医家为元代末年的王履(王安道),将温病与伤寒加以明确区分,其《医经溯洄集》中强调“温病不得混称伤寒”。

故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评价王履“始能脱却伤寒,辩证温病”三、形成阶段1.明代医家吴又可所著第一部温疫学专著——《瘟疫论》,创立疠气学说2.明代医家张鹤腾所著第一部暑病专著一一《伤暑全书》3.清代叶天士一一《温热论》,创立了卫气营血学说。

为温病学理论的奠基之作4.清代薛生白——《湿热病篇》5.吴鞠通一一《温病条辨》,倡导三焦辨证。

第一部理论方药具备的集大成之作6.王孟英——《湿热经纬》。

第一部优秀的温病文献汇集之作以上,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被誉为清代温病四大家。

此外,需要了解:杨栗山一一《伤寒温疫条辨》;余霖一一《疫疹一得》陈平伯——《外感温病篇》;柳宝诒——《温热逢源》雷丰——《时病论》;俞根初——《通俗伤寒论》戴天章一一《广温热论》第二章温病的特点、范围及分类第一节温病的概念温病是指感受温邪而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第二节温病的特点:1.有特异的致病因素一一温邪2.多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温病的发生与季节有密切的关系, 故有“四时温病”之称;东南沿海地区夏季炎热潮湿,易形成湿热病邪,所以湿热类温病易于发生)3.病程发展有一定规律性(①由表入里②由浅入深③由轻转重④由实转虚⑤由功能失常转为实质损伤)4.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①起病急,传遍快②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③易化燥伤阴④易内陷生变)(皮肤斑疹密布,腔道出血,神智昏迷,手足抽搐等。

其中斑疹、出血是热陷血分,迫血妄行所致,神智昏迷是热邪内闭心包的结果,手足抽搐是热陷肝经而热盛动风的表现)第三节温病的范围及命名一、温病的命名1.以发病季节为依据:发生于春季的春温;发生于冬季的冬温2.以时令主气为命名依据:发生于春季的风温(春季主气是风);发生于夏季的暑温(夏季主气为暑);发生于长夏季节的湿温(长夏季节主气是湿)3.根据发病季节结合季节主气命名:秋燥4.以临床表现特点为依据:大头瘟(以头面肿胀为特点);烂喉痧(以咽喉腐烂、皮肤丹痧密布为特点);疟疾(以寒热定时发作为特点);霍乱(以突然上吐下泻为特点)5.根据疾病流行情况命名:温疫,或称天行病、时行病等第四节温病的分类1•根据病因性质分类2.根据发病初起的性质分类(可将温病分为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两类。

第二章温病的特点、范围和分类

第二章温病的特点、范围和分类
病邪,均属于它的范围。 温邪的特异性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它从外感受而不同于内伤杂病的病因; 二是性质属热而有别于伤寒、中风等风寒性质外 感病的病因(二)多Βιβλιοθήκη 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 地域性
1、传染性
大多数温病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在人群中传播。中医文献 中,很早就有关于温病传染性的记载:
《素问•刺法论》说:“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 病状相似”。
等方药。 湿温、暑温夹湿、伏暑、
湿热疫、霍乱等。
2、根据温病发病初起的证候特点分类: 即根据是否有里热见证,分为新感和伏邪两类。
新感温病:初起病发于表,以表热证为主,如风温、秋 燥等。
伏邪温病:初起病发于里,以里热偏重为特点, 如春温、伏暑等。
五、温病与相关概念的分析
(一)温病与伤寒 1、温病与伤寒在概念上的关系 (1)伤寒有广狭二义
治疗特点 包括病种
以清热救阴为大法,宜用辛凉、辛寒、 苦寒、甘寒、咸寒等方药
风温、春温、暑温、秋燥、大头瘟、 烂喉痧、暑热疫等。
湿热相兼
多为脾胃。
起病较缓,传变较慢,病 程较长,缠绵难解。
初起发热及伤阴表现均不 明显,而阳气被遏征象较 著。初起多湿重热轻,继 之出现湿重于热或热重于 湿之证;后期既可燥化 伤阴,出现腑实、营、 血分证,亦可湿化伤阳, 以化湿清热为大法,宜用 芳香、苦温、苦寒、淡渗
刘河间在《伤寒标本》中称疫疠为“传染”并列传染专 节。
吴又可在《温疫论》中说:“疫气盛行,所患者重,最 能传染”;“邪之所着,有天受,有传染”。
2、流行性
由于多种温病具有传染性,因此在一定条件 下,可在人群中引起程度不等的流行。
古代所说的“天行”、“时行”就包含了流行的 意思。

《温病学》教学大纲

 《温病学》教学大纲

南京中医药大学《温病学》教学大纲总学时63学时开课对象中医、中西医结合、针灸推拿专业前言温病学是一门研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方法的临床学科。

温病学的理论和诊治方法具有指导临床工作的实际意义。

温病学是中医专业的必修课,是中医学的理论和诊治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温病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诊治温病的基本技能,为诊治温病和其他有关疾病打下基础。

本课程的内容主要由二个部分组成:其一是温病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主要介绍温病学的发展史、温病的概念、病因发病、辨证、诊法、治疗和预防等;其二是讨论主要温病,包括风温、春温、暑温、湿温、伏暑、秋燥、大头瘟、烂喉痧等病的病因病理、传变规律、辨证论治。

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上篇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一)了解温病学的定义、学习温病学的意义。

(二)了解温病学的发展概况,明确温病学是在对外感热病认识不断深入的基础上,为适应医疗实践的需要而形成的。

(三)了解对温病学形成发展有重大影响的著作如《内经》、《难经》、《伤寒论》、《千金要方》等和医家如朱肱、刘河间、郭雍、王安道等人对温病学发展的主要贡献,熟悉主要温病学家如吴又可、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等人的学术成就及其代表著作。

【教学内容】一、温病学的定义。

二、温病学研究对象和任务。

三、温病学的发展概况(一)战国~晋唐时期(介绍该阶段对温病的认识及《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肘后方》、《千金要方》等著作对温病的主要论述)(二)宋~金元时期(介绍朱肱、刘河间、郭雍、王安道等主要学术思想及代表著作)(三)明清时期(介绍张凤逵、吴又可、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等人的主要学术思想和代表著作)(四)近现代温病学理论的发展四、温病学教材的主要内容和学习研究方法第二章温病的特点、范围和分类【目的要求】(一)明确温病的概念。

(二)掌握温病的特点。

(三)了解温病的范围及命名依据。

(四)熟悉温病的分类。

温病学-2温病的特点、范围和分类

温病学-2温病的特点、范围和分类

初起证候
初起治法 初起用方
附:关于“寒温之争”
(1)伤寒学派和温病学派的主要观点 温病属于伤寒范围,不应另列门户 伤寒学派 《伤寒论》六经辨证即可适用于温病 提出“阳明病即是温病”,白虎、承气就是治疗 温 病的方剂
陆九芝《世补斋医书》:“风寒温热均在论中(《伤寒论》)。”认为温 病学家是“标新立异,数典忘祖。”甚至提出“废伤寒则六经不传,废六经则百 病失传。”
及自己固有的特性,不同的温病各具个性,而有别于 其它温病。如湿热性质的温病只有湿热化燥化火,才 能导致阴津的耗伤。湿热化燥化火呈渐进性的变化, 故在病程中,可能出现湿热未尽,而阴液已伤的复杂 证候。若湿热反从寒化,转变为寒湿病邪,又可伤人 身阳气,是湿热类温病的一种特殊表现。
三、温病的范围
(一)温病的范围 在中医历代文献中,温病的含义有所不同,所指的范围 亦有差别。随着时代的演进,对温病的认识不断深化,温病 的范围逐渐扩大,病种逐渐分化,至明清时期温病学说形成, 温病的范围已较为广泛,例如《温病条辨》:“温病者,有 风温、有温热、有温疫、有温毒、有暑温、有湿温、有秋燥、 有冬温、有温疟。”另外还有伏暑、痢疾、黄疸等。现在一 般把外感病中除风寒性质以外的急性热病都属于温病的范围。 本教材论述的温病范围以四时温病为主,包括:风温(包括 冬温)、春温、暑温、暑湿、湿温、秋燥、伏暑、大头瘟、 烂喉痧、温疫、霍乱、疟疾等。另外属于温病范畴的疫毒痢、 急黄、麻疹、水痘、百日咳、白喉等,已归列于内科、儿科、 喉科等相关学科中。
1起病急传变快2发热为主症易化燥伤阴3易化燥伤阴4易内陷生变3以上四个方面是一般四时温病的共同特点但就某一温病而言这些特点可显示出程度上的差别及自己固有的特性不同的温病各具个性而有别于其它温病
第二章 温病的特点、范围和 分类

温病学-考试向总结-赤砂小医

温病学-考试向总结-赤砂小医

第一章绪论1.《素问-生气通天论》提出“冬伤于寒,春必温病”的观点,此为后世温病伏邪学说的渊薮。

2.刘完素提出“六气皆从火化”的观点,为温病寒凉清热为主治疗方法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3.王履,“始能脱却伤寒,辨证温病”。

4.明代医家吴又可,第一部温疫学专著《温疫论》。

5.明代医家张鹤腾,第一部暑病专著《伤暑全书》。

6.清代医家叶天士,《温热论》,温病学理论的奠基之作,创立了卫气营血学说。

7.薛生白,《湿热病篇》,立湿热专论。

8.吴鞠通,《温病条辨》,三焦辨证,第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温病的专著。

9.王孟英则“以轩岐仲景之文为经,叶薛诸家之辨为纬”,著《温热经纬》。

第二章温病的特点、范围及分类一、定义伤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其中既有风寒性质外感热病,又包括温热性质外感热病。

狭义伤寒,则为感受寒邪引起的外感热病。

温病:是感受温邪而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温疫:指除外感六淫外,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大流行的一类疾病。

新感温病:是指感受时令病邪后即时而发,病发于表的温病。

伏邪温病:是指感受外邪后未立即发病,邪伏体内经过一个以上季节后发病,病发于里的温病。

温毒:一是为疾病名称,指温病中具有独特表现的一类疾病,即温毒疾患;一是为病因,之温病中的一中致病因素,即温热毒邪。

二、温病的特点1.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叶天士提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2.多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3.病程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4.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起病急,传变快;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易内陷生变。

三、温病的命名1.发病季节-春温、冬温2.时令主气(四时主气)-风温、湿温、3.季节主气结合-秋燥4.临床表现特点-大头瘟、烂喉痧5.流行情况-温疫四、分类1.病因性质-温热性(风温、春温等),湿热性(湿温、暑温夹湿、伏暑等)2.发病初起特点-新感(风温、秋燥、冬温等),伏邪(春温、伏暑等)第三章温病的病因与发病一、定义温邪:是外界致病邪气中具有温热性质的一类病邪。

2 特点、范围和分类

2 特点、范围和分类

五、温病与相关概念的分析 《素问·热论篇》:
(一)温病与伤寒
“今夫热病者,
1、温病与伤寒在概念上的关系 皆伤寒之类也。”
(1)伤寒有广狭二义
广义伤寒——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凡由外邪引起的急性热
病都可称为伤寒。
《难经·五十八
难》:“伤寒有五: 风寒性质——伤寒、中风 有中风,有伤寒,
有湿温,有热病,
以上四个方面,是一般四时温病的 共同特点,但就某一温病而言,这些特点 可显示出程度上的差别及自己固有的特性, 不同的温病各具个性,而有别于其它温病。
三、温病的范围
(一)温病的范围 在中医历代文献中,温病的含义有所不同,所
指的范围亦有差别。至明清时期温病学说形成,温 病的范围已较为广泛,例如《温病条辨》:“温病 者,有风温、有温热、有温疫、有温毒、有暑温、 有湿温、有秋燥、有冬温、有温疟。”另外还有伏 暑、痢疾、黄疸等。现在一般把外感病中除风寒性 质以外的急性热病都属于温病的范围。本教材论述 的温病范围以四时温病为主。另外属于温病范畴的 疫毒痢、急黄、麻疹、水痘、百日咳、白喉等,已 归列于内科、儿科、喉科等相关学科中。
现上有明显的差别,所采用的治法方药也截然
不同,必须严加区分。
风温与伤寒(狭义)鉴别表
病名 病因


风热病邪


风寒病邪
病机特点
初起邪犯肺卫,继则肺胃 热盛,甚则热陷心营,后 期易伤肺胃阴液。
初起寒束于表,郁闭卫阳, 继则寒邪化热,内传入里, 后期易伤 脾肾阳气。
初起证候
初起治法 初起用方Fra bibliotek呈表热证,发热重,恶寒 轻,口渴,咳嗽,无汗或 少汗,苔薄白舌边尖红, 脉浮数。
温邪的特异性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它从外感 受而不同于内伤杂病的病因;二是性质属热而有别于伤寒、 中风等风寒性质外感病的病因。

第二章 温病的特点

第二章   温病的特点

例如冬春季节肺卫功能易于失职,为风热病邪的入侵提供了条
件,如应寒而反暖,或温风过暧,腠理开疏,风热病邪容易侵入肺
卫,发生风温。夏季,或夏秋之交的季节,湿热、暑湿较重,脾胃
功能呆滞,运化功能减弱,不能运化水谷之湿,使湿邪停聚化热,
此时若摄入秽浊不洁之物,损伤脾胃,内外合邪,易导致湿温、暑
湿病的发生。
4.地域性
的其他疾病相比较而言,不能与内科杂病中的慢性病发病和变化缓 慢相等同。
2.发热为主症 发热是温病必见之症,还有热象偏重的症状
根据病证性质分类在 于突出“证”——辨 证论治
伴随存在,如口渴、心烦、溲赤、舌红、脉数等。
3.易出现险恶证候 病程中容易出现斑疹及动风、动血、闭
窍等险恶证候。斑疹常出现于多种温病中,甚至是某些温病的必有
课程名称:温病学
第二章 温病的特点
目的要求 1.掌握温病的特点. 2.熟悉温病、温疫、新感温病、伏邪温病的定义;温病与伤 寒的关系;温病与温疫的关系;温病与温毒的关系。 3.了解温病的范围和分类。 基本内容 1.明确温病的概念是由温邪所引起的一类急性热病,而不是 某一病证。注意温病概念的内涵及其外延。 2.简述历代医家对温病的认识。 3.重点讲述温病在发生、发展及临床表现等四个共同特点。 4.简述温病的范围和分类方法。 5.介绍温病与伤寒、温病与温疫、温病与温毒在概念上的关 系。 教学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适当配合电化教学手段。
(1)温病的发生与流行常表现出一定的地域性。
(2)我国疆域辽阔,地形复杂,气候条件不同,对温邪的形成
和致病产生影响。
(3)同时不同地域的人,体质类型、生活习惯、卫生条件等均
有差异,对不同温邪的感受性、传播、流行等产生影响。
一些温病在某一地域较易发生,而在其他地域则较少见。

温病重点

温病重点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温病学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预防和诊治方法的一门学科,旨在阐明温病的病因、发病、病理变化、诊断方法,及其预防和治疗措施。

既有很强的临床实践性,又是中医临床各科的基础之一。

第二节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内经》首次提出温病病名《难经》,“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将温病隶属于金刘河间,提出了变革外感热病的理论与治疗主张广义伤寒之中元王安道,真正使温病从伤寒体系中分化出来清吴鞠通,评价王安道“始能脱却伤寒,辨证温病”韩和——推衍张仲景旨意宋庞安时——变通《伤寒论》治法初步变革朱肱——反对墨守经方创新论:六经传变皆是热证金刘河间立新法:寒凉为主表里双解重大转折制新方:表里双解剂概念:温病不得混称伤寒元王安道病机:温病为里热外达脱却伤寒治则:清理热为主明吴又可,第一部瘟疫学专著——《瘟疫论》①明确提出瘟疫与伤寒有“霄壤之隔”,其性质完全不同②在病因方面,推论出瘟疫是感受杂气所致,③在病机方面,杂气从口鼻而入,始客膜原,邪溃则有九④在治疗上,强调驱邪,创立疏利透达之法清喻嘉言,《尚论篇》提出瘟疫三焦病变定位,以逐秽解毒为主的治疗原则杨栗山,《伤寒瘟疫条辨》温病下不厌早<驱邪>,伤寒下不嫌迟<除湿>陈平伯,《外感温病篇》风温专著升降散→僵蚕、蝉蜕、大黄、姜黄柳宝,《温热逢源》春温专著余霖,《疫疹一得》清瘟败毒饮→主治:火热实证、气血两燔开专论温病先河 a.阐明了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与吴又可:《瘟疫论》立杂气致病学说 b.创立卫气营血辨证论治体系创疏利透达之法 c.丰富和发展了温病的诊断方法创立卫气营血学说 d.确立了温病各个阶段的治疗大法叶天士:《温热论》阐明温病病因病机 e.论述了妇人温病诊治指导温病辨证论治薛生白:《湿热病篇》立湿热病专论丰富温病理论及证治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吴鞠通:《温病条辨》倡导三焦辨证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规范四时温病证治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以轩岐仲景之文为经《吴鞠通医案》补上焦如鉴之空王孟英:《温热经纬》叶薛诸家之辨为纬补中焦如衡之平系统总结温病学体系补下焦如水之注第二章 温病的概念温病是由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 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温病学重点

温病学重点

第⼆章1、温病的特点1)致病因素的特异性2)多具有⼀定的传染性,流⾏性,季节性,地域性3)病程发展的阶段性:卫⽓营⾎、上焦中焦下焦4)临床表现的特殊性(1)起病急,传变快(2)以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3)易化燥伤阴(4)易内陷⽣变2、温病的命名1)⼀是根据发病季节命名,如发⽣在春季的春温、发⽣在冬季的冬温。

2)是根据四时主⽓命名,如风温、暑温、湿温等。

因为春天的主⽓是风,故称风温;夏天的主⽓是暑,故称暑温;长夏季节的主⽓是湿,故称湿温。

3)是把发病季节与主⽓相结合命名,如秋燥因其发病季节是秋季,秋天的主⽓是燥,故名秋燥。

4)是根据特殊的临床表现命名,如⼤头瘟即是因其头面肿⼤、灼热疼痛,⽽定名为⼤头瘟;烂喉痧即是因其咽喉红肿,甚⾄糜烂疼痛,肌肤丹痧密布,故命名烂喉痧。

5)是根据流⾏特点命名,如将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甚⾄引起较⼤流⾏的⼀类疾病称为温疫 3、温病的分类(内涵、如何鉴别)1)按照病证性质分类:(1)温热:风温、春温、暑温、秋燥、⼤头瘟、烂喉痧等⼤多发病较急, 发展较快,发热显著,易损伤津液,病情严重者可出现热邪内陷,引起昏迷、抽搐、斑疹、出⾎等危重证候,治疗以清热保津为原则。

(2)湿热:湿温、伏暑等⼀般起病较缓,发展较慢,初起发热和伤津征象均不显著,治疗重在化湿清热。

(3)⼆者转换:温热类温病在病变过程中有时也可兼夹湿邪为患,如暑温病可见暑热夹湿之象,但是以温热为主, 兼湿为次。

⽽湿热类温病虽为湿与热合,但在发展过程中随着湿邪化 燥,热邪化⽕,其病证性质也可由湿热相兼转化为纯热⽆湿的⽕热之 证,临床表现和病机变化也就与温热类温病殊途同归。

2)按照发病初期的证候特点分类(1)新感:风温、秋燥新感温病是指初起病发于表,以表热证为主⽽⽆明显里热表现的⼀类温病(2)伏邪:春温、伏暑伏邪温病,又称伏⽓温病,是指初起病发于里,以里热证为主的⼀类温病第三章1、温病的病因及治病特点2、表3-2第四章1、P26-281)卫分证:指温邪初犯⼈体肌表,导致卫⽓功能失调⽽引起的⼀种证候类型。

温病的分类

温病的分类

温病的分类
温病是指由外邪侵袭引起的疾病,其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口渴、咳嗽等。

根据病程和病情的不同,温病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太阳病:初起症状为发热、头痛、身痛,严重时会出现意识障碍、谵妄等症状。

2. 太阴病:病程较长,主要症状为发热、恶寒、腹痛、便秘等。

3. 少阳病:症状表现为发热、头痛、耳鸣、口苦等,严重时会出现昏厥、抽搐等症状。

4. 阳明病:病程较长,主要症状为口渴、大便干结、腹痛等。

5. 太乙病:病程较短,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咳嗽、口干等。

6. 厥阴病:病程较长,主要症状为发热、身痛、乏力、腹胀等。

以上是温病根据其病程和病情的不同所分为的几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温病有着不同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观察自身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疾病,采取适当的治疗和预防措施,以保证身体的健康。

- 1 -。

温病学:温病的特点

温病学:温病的特点

【温病的特点→具有特异的致病因素 —— 温邪】 温病之所以不同于外感风寒性质的外感病,也不同于内科杂病,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引起温病因素不是风寒,也不单是情志或内伤,⽽是温邪,故叶天⼠提出:“温邪上受,⾸先犯肺”。

温邪特异性在于⼤部分是外感受的;燥热性(温热)和湿热。

温邪作为致病因素,不应完全看作单纯⾃然界⽓候变化的物理因素,⽽是⽓候变化中特殊致病物质,与现代医学致病微⽣物密切相关(细菌、病毒、⽀原体……)。

【温病的特点→⼤部分温病具有传染性、流⾏性、季节性、地域性】 1.温病的传染性传染性是指温病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在⼈群中传播。

《素问·刺法论》:“五疫之⾄,皆相染易(易者移也),⽆问⼤⼩,病状相似”。

吴⼜可谈传染性更多,《温疫论》指出:“疫⽓盛⾏,所患者重,最能传染”。

 考试⼤站整理 “邪之所着,有天受,有传染”。

“天受”指呼吸道传染,“传染”指接触传染、⽪肤及消化道传染。

但是,少数温病不具有此特点,或传染性极⼩,如肺炎、中暑,所以温病不等于传染病;许多传染病不属温病范围,如狂⽝病、寄⽣⾍病。

2.温病的流⾏性由于传染,在⼀定条件下传播,在⼀定范围蔓延,天时不利,环境不利,⼈⽓不利,如久旱久涝,天灾,地震。

3.温病的季节性⼤多有明显季节性,故⼜称温病为“四时温病”,有的温病只限于特定季节,如暑温──夏季;但有些四季可见,⽽以某个季节为多,如风温、湿温。

【温病的特点→病程发展具有阶段性】 温病病程发展的阶段性是由于在温邪的作⽤下,导致卫⽓营⾎及三焦所属脏腑的功能失调及实质损害具有规律性变化所决定的。

温病病程的阶段性主要表现为:①邪在卫分阶段,温邪初袭⼈体,病变多在卫分;②邪在⽓分阶段,温邪由卫分传⼊⽓分,则导致⾥热炽盛;③邪在营分阶段,温邪由⽓分传⼊营分,导致营热阴伤;④邪在⾎分阶段,温邪由营分传⼊⾎分,导致动⾎耗⾎;⑤恢复期阶段,患者正⽓恢复,逐渐康复痊愈。

总的说来,温病的前期阶段多以机体功能失常为主,后期阶段则以实质损害为明显,主要是阴津的耗损及重要脏器的损害。

温 病 学 概 论

温 病 学 概 论
(四)民国时期 张锡纯(1860—1933)撰写《医学衷中参西录》 吴锡璜(1871—1951)撰写《中西温病串解》、 《八大传染病讲义》 丁甘仁(1866—1926)撰写《喉痧证治概要》、 《孟河丁氏医案》 何廉臣(1861—1929)着有《全国名医验案类编》、 《重订广温热论》
《备急千金要方》:用加减萎蕤汤,太乙流金散治阴虚兼外感 发热。
(二)宋—金元时期
庞安时:“风温、湿温等温病,误作伤寒发汗者十死无一生”
朱肱:要因时、因地、因病、因人而异
刘河间:立论主火“六气皆从火化”
王安道: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
(三)明清时期 明代:
汪石山提出“新感温病”说:“有不因冬月伤寒 而病温者,此特春温之气。”
吴又可写成我国第一部温病专著《温疫论》 清代:
叶天士: ①阐明温病发生发展规律 ②创立温病卫气营血辩证论治理论 ③发展和丰富了温病学诊断方法 ④制定了温病各阶段的治疗大法
吴鞠通: ①创立温病三焦辩证 ②制订三焦分证治疗大法 ③对温病的发生、发展、传变进行归纳 ④组创不少温病方剂 薛生白:《湿热病篇》 王孟英:《温热经纬》
3、病理演变有一定的规律性
表现在人体的卫气营血及三焦所属脏腑,在温邪作 用下功能失调及实质损害。
初发期 发展期
极期
后期
卫分(上焦) 气分(中焦) 营血(下焦) 伤阴(肺胃、肝肾阴虚) 伤阳(脾心、肾阳虚)
功能失调实质损害源自4、有特殊的临床表现①起病急骤,来势较猛,传变较快,变化较多。
②易化燥伤阴,烦渴,尿黄短,舌苔黄燥,大便燥结。
温病学概论
一、温病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温病学----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和预防方法的
一门临床学科。 研究对象-----温病(由温邪引起,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强调寒温有别,伤寒与温病的病因病机截然不同,
不可混淆 温病学派 认为《伤寒论》“详于寒,略于温”,承气、白虎 虽可治温病,但远远不能概括温病的治疗。 因而极力主张“跳出伤寒圈子。” 创 新论以“羽翼伤寒。”
(2)怎样理解温病学与《伤寒论》的关系
《伤寒论》是温病学形成的基础 温病学是《伤寒论》的发展和补充
初起证候
初起治法 初起用方
附:关于“寒温之争”
(1)伤寒学派和温病学派的主要观点 温病属于伤寒范围,不应另列门户 伤寒学派 《伤寒论》六经辨证即可适用于温病 提出“阳明病即是温病”,白虎、承气就是治疗 温 病的方剂
陆九芝《世补斋医书》:“风寒温热均在论中(《伤寒论》)。”认为温 病学家是“标新立异,数典忘祖。”甚至提出“废伤寒则六经不传,废六经则百 病失传。”
(二)温病的命名 温病病种的命名主要是根据发病的季节、四时主气或病 候特点而确立的。 1、根据发病季节命名:发于春季的称为春温,发于冬 季的称为冬温等。 2、根据四时主气命名:风温、暑温、湿温、秋燥等。 3、根据临床特点命名:伏暑、大头瘟、烂喉痧。
四、温病的分类
温病虽包括了许多病种,但根据它们内有的某些共同之 处,可以进行一些归类。现在常用的归类方法大致有以下两 种:
2、流行性 王叔和在《伤寒例》中说:“非其时而 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 此则时行之气也”。 庞安常在《伤寒总病论》中说:“天行 之病,大则流毒天下,次则一方,次则一 乡,次则偏着一家。”
4、地域性 叶天士在《温热论》中说:“吾吴湿邪害人最广”
(三)病理演变有一定的规律性
温病发展过程的规律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从温病发生发展的总趋向和过程来看:多由表入 里,由浅入深,由轻到重,由实致虚。 叶天士:“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吴鞠通:“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中焦病不治, 则传下焦……。”
的差别,所采用的治法方药也截然不同。必须严加区分。
2、温病与狭义伤寒的证治区别
风温与伤寒(狭义)鉴别表
病因 病机特点
风温 风热病邪 初起邪犯肺卫,继则肺 胃热盛,甚则热陷心营, 后期易伤肺胃阴液。 呈表热证,发热重,恶 寒轻,口渴,咳嗽, 无汗或少汗,苔薄白舌 边尖红,脉浮数。 辛凉解表。 如银翘散、桑菊饮等。 伤寒 风寒病邪 初起寒束于表,郁闭 卫阳,继则寒邪化热 内传入里,后期易伤 脾肾阳气。 呈表寒证,恶寒重, 发热轻,头痛身痛, 无汗,苔薄白,脉浮 紧。 辛温解表。 如麻黄汤、桂枝汤等。
五、温病与相关概念的分析
(一)温病与伤寒 1、温病与伤寒在概念上的关系 (1)伤寒有广狭二义 广义伤寒——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凡由外邪引起的急性热 病都可称为伤寒。 《难经· 五十八难》: “伤寒有五:有中风, 风寒性质——伤寒、中风 有伤寒,有湿温,有 热病,有温病。” 温热性质——温病、热病、湿温
及自己固有的特性,不同的温病各具个性,而有别于 其它温病。如湿热性质的温病只有湿热化燥化火,才 能导致阴津的耗伤。湿热化燥化火呈渐进性的变化, 故在病程中,可能出现湿热未尽,而阴液已伤的复杂 证候。若湿热反从寒化,转变为寒湿病邪,又可伤人 身阳气,是湿热类温病的一种特殊表现。
三、温病的范围
(一)温病的范围 在中医历代文献中,温病的含义有所不同,所指的范围 亦有差别。随着时代的演进,对温病的认识不断深化,温病 的范围逐渐扩大,病种逐渐分化,至明清时期温病学说形成, 温病的范围已较为广泛,例如《温病条辨》:“温病者,有 风温、有温热、有温疫、有温毒、有暑温、有湿温、有秋燥、 有冬温、有温疟。”另外还有伏暑、痢疾、黄疸等。现在一 般把外感病中除风寒性质以外的急性热病都属于温病的范围。 本教材论述的温病范围以四时温病为主,包括:风温(包括 冬温)、春温、暑温、暑湿、湿温、秋燥、伏暑、大头瘟、 烂喉痧、温疫、霍乱、疟疾等。另外属于温病范畴的疫毒痢、 急黄、麻疹、水痘、百日咳、白喉等,已归列于内科、儿科、 喉科等相关学科中。
第二章 温病的特点、范围和 分类
陕西中医学院 温病学教研室 2006.4
请单击播放 按ESC键退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温邪:
六淫化热:风热、暑热、湿热、燥热 伏寒化温 疠气 温毒
1、传染性 《素问•刺法论》说:“五疫之至,皆相 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 吴又可在《温疫论》中说:“疫气盛行, 所患者重,最能传染”;“邪之所着,有天 受,有传染”。
2、根据温病发病初起的证候特点分类:
即根据是否有里热见证,分为新感和伏邪 两类。
新感温病:初起病发于表,以表热证为主,如风温、 秋燥等。 伏邪温病:初起病发于里,以里热偏重为特点, 如春温、伏暑等。 暑温、湿温初起时虽以里证为主,但其临床见证与 当时主气的致病特点一致,所以一般仍将其归属于新感 温病。
二是从温病的病理过程发展具有阶段性: 温病的发展阶段可用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 血分证,或上焦证、中焦证、下焦证来概括。
(四)临床表现有其特殊性
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起病急,传变快 2、发热为主症 3、易化燥伤阴 4、易内陷生变
以上四个方面,是一般四时温病的共同特点,
但就某一温病而言,这些特点可显示出程度上的差别
1、根据病因性质是否兼湿,分为温热与
湿热两类。
温热类:风温、春温、暑温、秋燥、大头瘟、烂喉痧等 暑热疫等 湿热类:湿温、暑温夹湿、伏暑、湿热疫、霍乱等
温热类温病和湿热类温病比较表
温热类温病 湿热类温病 病邪性质 纯热无湿(如风热、暑热、燥热)。 湿热相兼(如湿热、暑湿等)。 发病部位 多为肺卫,亦可发于气分或营血分。 多为脾胃。 起病、传变 起病较急,传变较快,病程一般不长。 起病较缓,传变较慢,病 及病程特点 程较长,缠绵难解。 证候特点 热象显著,易出现化燥伤阴征象。初 初起发热及伤阴表现均不 起多见肺卫表证或里热亢盛;继之可 明显,而阳气被遏征象较 见气分、营分或热闭心包、热盛动风、著。初起多湿重热轻,继 风、热盛动血等里热证候;后期则 之出现湿重于热或热重于 多见气阴两伤,甚至肝肾真阴亏损证。湿之证;后期既可燥化 伤阴,出现腑实、营、 血分证,亦可湿化伤阳, 出现湿胜阳微证。 治疗特点 以清热救阴为大法,宜用辛凉、辛寒、以化湿清热为大法,宜用 苦寒、甘寒、咸寒等方药 芳香、苦温、苦寒、淡渗 等方药。 包括病种 风温、春温、暑温、秋燥、大头瘟、 湿温、暑温夹湿、伏暑、 烂喉痧、暑热疫等。 湿热疫、霍乱等。
《素问· 热论篇》: “今夫热病者, 皆伤寒之类也。”
狭义伤寒——五种病之一,为感受风寒病邪引起的外感热病
(2)温病隶属于广义伤寒,有别于狭义伤寒 在古代伤寒、温病的概念之间的关系是:温病包括在 广义伤寒范围之内,两者是隶属关系;它与狭义伤寒,则 是外感病中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疾病,两者是平列关系。 外感温热之邪引起的温病与伤寒在临床表现上有明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