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也翻译
论语章节翻译-雍也篇
论语章节翻译-雍也篇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
”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
”请益,曰:“与之庾。
”冉子与之粟五秉。
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
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
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
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
”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论语十二章全文翻译
《论语十二章》全文翻译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乎?”翻译:孔子说:“学习然后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2.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出主意是否尽心竭力了呢?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3.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能独立于世,四十岁能够不迷惑,五十岁了解自然规律和命运,六十岁听到别人说话就能明辨是非真假,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但不超出规矩”4.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翻译: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从而懂得新体会,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翻译: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只是思考却不学习,就会有害.6.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雍也》翻译:孔子说∶“品德多么高尚啊,颜回的!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自得其乐。
颜回的品德多么高尚啊!”7.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翻译:孔子说:“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8.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翻译: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国学宝典《论语》:雍也第六原文翻译
国学宝典《论语》:雍也第六原文翻译雍也第六【原文】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
”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
”请益,曰:“与之庾。
”冉子与之粟五秉。
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
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
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
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
”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50条全部简短的论语
50条全部简短的论语1.求50条尽量简短的论语与翻译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也是很愉快的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而来,不也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的学说,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品德高尚的君子吗?”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但要忧虑自己不了解别人。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时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时做事符合礼仪;四十岁时(掌握了各种知识,)不受迷惑;五十岁时了解自然的规律;六十岁时一听别人言语,不用多想,便能明白;到了七十岁时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才可以做导师啊。
”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孔子说:“君子团结群众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群众。
”1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读书却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却不读书,就一无所成。
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专题02 文言文(知识梳理)
专题02文言文知识梳理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论语十二章》研读第一章原文: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可谓好学也已。
”(《学而》)解释词语并翻译句子①食:动词,吃饭②敏:勤勉③有道:有才艺或者有道德的人释义: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了。
研读第二章原文: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解释词语并翻译句子①而:表假设,如果②如礼何:怎样对待礼呢?释义: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会怎样对待礼制呢?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会如何对待乐制呢?研读第三章原文: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里仁》)解释词语并翻译句子①朝、夕:名字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②闻道:知道、懂得真理释义:早晨得知真理,要我当晚死去,都可以。
研读第四章原文: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里仁》)解释词语并翻译句子①喻:明白,通晓,这里译为“懂得”。
释义:君子懂得的是道义,小人懂得的是利益。
研读第五章原文: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里仁》)解释词语并翻译句子①贤:形容词用作名词,贤者,有贤德、有才华的人。
②齐:与......看齐。
③内:方位名词作状语,在心里。
释义: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
研读第六章原文: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 (《雍也》)解释词语并翻译句子①质:质朴、朴实②文:华美、文采③野:粗野、鄙俗④史:虚饰,浮夸⑤为质彬彬:文质兼备、配合适当的样子。
释义:质朴(内容)胜过文采(形式),就会显得粗野简陋;文采胜过质朴,就会显得浮华虚夸。
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适当,那才是君子。
引申:性情太过直率就显得粗鲁,太过讲究礼仪就显得虚伪,性情礼仪兼备的人才是真正的君子。
论语雍也篇第六
论语雍也篇第六论语雍也篇第六1、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译文】孔子说:“冉雍这个人,可以让他去做官。
”2、仲弓问子桑伯子。
子曰:“可也,简。
”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译文】仲弓问孔子:子桑伯子这个人怎么样。
孔子说:“此人还可以,办事简要而不烦琐。
”仲弓说:“居心恭敬严肃而行事简要,像这样来治理百姓,不是也可以吗?(但是)自己马马虎虎,又以简要的方法办事,这岂不是太简单了吗?”孔子说:“冉雍,这话你说得对。
”3、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
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译文】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是最好学的呢?”孔子回答说:“有一个叫颜回的学生好学,他从不迁怒于别人,也从不重犯同样的过错。
不幸短命死了。
现在没有那样的人了,没有听说谁是好学的。
”4、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
子曰:“与之釜。
”请益。
曰:“与之庾。
”冉子与之粟五秉。
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
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译文】子华出使齐国,冉求替他的母亲向孔子请求补助一些谷米。
孔子说:“给他六斗四升。
”冉求请求再增加一些。
孔子说:“再给他二斗四升。
”冉求却给他八十斛。
孔子说:“公西赤到齐国去,乘坐着肥马驾的车子,穿着又暖和又轻便的皮袍。
我听说过,君子只是周济急需救济的人,而不是周济富人的人。
”5、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
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译文】原思给孔子家当总管,孔子给他俸米九百,原思推辞不要。
孔子说:“不要推辞。
(如果有多的,)给你的乡亲们吧。
”6、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
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译文】孔子在评论仲弓的时候说:“耕牛产下的牛犊长着红色的毛,角也长得整齐端正,人们虽想不用它做祭品,但山川之神难道会舍弃它吗?”7、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论语》雍也篇原文及翻译
《论语》雍也篇原文及翻译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
”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
”请益,曰:“与之庾。
”冉子与之粟五秉。
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
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
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
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
”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论语十则》原文翻译及注释
《论语⼗则》原⽂翻译及注释《论语⼗则》原⽂翻译及注释 导语:《论语》由孔⼦弟⼦及再传弟⼦编写⽽成,⾄汉代成书。
主要记录孔⼦及其弟⼦的⾔⾏,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
下⾯是⼩编为你准备的《论语⼗则》原⽂翻译及注释,希望对你有帮助! 1.⼦②⽈:“学⽽时习③之,不亦说④乎?有朋⾃远⽅来,不亦乐((lè))乎?⼈不知⽽不愠⑤,不亦君⼦⑥乎?”(《学⽽⑦》) 注释:①《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与《⼤学》《中庸》《孟⼦》并称“四书”。
《论语》共20篇,由孔⼦的弟⼦及再传弟⼦编写,它以语录体、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及其弟⼦的⾔⾏。
②⼦:先⽣,指孔⼦。
孔⼦(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Zōu)⾢(yì)(现⼭东曲⾩)⼈。
③时习:按⼀定的时间复习。
时,按时。
④不亦说(yuè)乎:不也是很愉快吗?不亦??乎,表⽰委婉的`反问语⽓。
乎,语⽓词。
说,通“悦” ,愉快。
⑤愠(yùn):⽣⽓,发怒。
⑥君⼦:这⾥指道德上有修养的⼈。
⑦学⽽:和下⽂的“雍也”“述⽽”等都是《论语》的篇名。
篇名只是从各篇第⼀则语录中摘取两三个字⽽来,并没有特别的意义。
孔⼦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定的时间去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从远⽅(到这⾥)来,不也很快乐吗?别⼈不了解我,我却不⽣⽓,不也是君⼦吗?” 2.曾⼦①⽈:“吾②⽇③三省④吾⾝:为⑤⼈谋⽽不忠乎?与朋友交⽽不信⑤乎?传⑦不习乎?”(《学⽽》) 注释:①曾(Zēng)⼦:即曾参(shēn)(前505-436),姓曾,名参,字⼦舆,春秋战国间鲁国南武城(现在⼭东嘉祥,⼀说⼭东平⾢)⼈。
孔⼦的学⽣。
②吾:⼈称代词,我。
③⽇,每天。
④三省(xǐng):多次进⾏⾃我检查。
三,泛指多次。
省,⾃我检查,反省。
⑤为,替。
⑥信:真诚,诚实。
⑦传(chuán):⽼师传授的知识。
先秦诸子散文名句摘录(含翻译)
高二选修《先秦诸子散文》名句摘录集锦《论语>>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翻译: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未,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
2、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翻译: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3、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翻译:孔子说:不因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忧虑,却应当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翻译:天冷了,这样以后才知道松柏是最后衰落的。
6、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论语·子路》翻译:做事情贪快就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成就不了大事。
9、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论语·子罕》翻译:越抬头看,越觉得高远;赵用劲钻研,越觉得深邃。
1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翻译:君子取义,而小人只是看到眼前的利益。
1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魏灵公》翻译: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
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17、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己。
《论语·述而》翻译:品德高尚的人吃东西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逸,勤勉于做事而谨慎于言谈,接近有德的人来匡正自己的错误,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了。
18、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翻译: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论语》经典名句原文及白话文翻译精编版(《雍也》篇)
【译文】 孔子对子夏说:“你要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
第十四章
【原文】 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 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译文】 子游做了武城的长官。孔子说:“你在那里是到了人才没有?”。子游回答说: “有一个叫澹台灭明的人,从来不走邪路,没有公事从不到我屋子里来。”
第二十八章
【原文】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无厌之!天厌之!”
第兴。孔子发誓说:“如果我做什么不正当的事,让上 天谴责我吧!让上天谴责我吧!”
第二十九章 【原文】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译文】 孔子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该是最高的了吧!人们缺少这种道德已经为时 很久了。”
【译文】 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第二十一章
【原文】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译文】 孔子说:“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人,可以给他讲授高深的学问,在中等水平以 下的人,不可以给他讲高深的学问。”
第二十二章
【原文】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 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译文】 宰我问道:“对于有仁德的人,别人告诉他井里掉下去一位仁人啦,他会跟着 下去吗?”孔子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君子可以到井边去救,却不可以陷入井中;君子可 能被欺骗,但不可能被迷惑。”
第二十七章
【原文】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译文】 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 离经叛道了。”
第一章
【原文】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励志文言文名句及翻译【汇总篇】
【导语】学习⽂⾔⽂可以了解历史,学习古代⽂化,欣赏古代⽂学,研究古代⽂明。
下⾯是分享的励志⽂⾔⽂名句及翻译【汇总篇】。
欢迎阅读参考!励志⽂⾔⽂名句及翻译【篇⼀】 1.天⾏健,君⼦以⾃强不息。
(《周易·乾·象辞上》) 【翻译】像天体不断刚健地运⾏⼀样,君⼦⼀直奋发图强,永不休⽌。
2.知进⽽不知退,知存⽽不知亡,知得⽽不知丧,其唯圣⼈乎?知进退存亡⽽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乎?(《周易·乾·⽂⾔》) 【翻译】知道进却不知道退,知道存却不知道亡,知道得到⽽不知道丧失,能称得上圣⼈吗?(这种⼈不能称为圣⼈)知道前进和后退、⽣存和灭亡⽽⼜不失掉正确原则的⼈,能称得上圣⼈吗?(这种⼈可称作圣⼈) 3.地势坤,君⼦以厚德载物。
(《周易·坤·象辞上》) 【翻译】像⼤地敞开⼴阔的胸怀⼀样,君⼦⽤深厚的德泽把⼀切可以包容的东西都吸收进来。
4.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积不善之家,必有馀殃。
(《周易·坤·⽂⾔》) 【翻译】积累善⾏的⼈家,⼀定会有很多善的报应;积累不善(恶⾏)的⼈家,⼀定会有许多恶的报应。
5.君⼦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周易·益·象辞下》) 【翻译】君⼦看见好事马上跟过去学习,发现错误急速改正。
6.君⼦以思患⽽豫防之。
(《周易·既济·象辞下》) 【翻译】君⼦思虑可能出现的祸患⽽预先加以防备。
7.⼆⼈同⼼,其利断⾦。
同⼼之⾔,其臭如兰。
(《周易·系辞上传》) 【翻译】两⼈同⼼协⼒,像⼑那样锋利,可以切断⾦属;两⼈同⼼的⾔论,其⽓味就像兰草那样幽⾹。
8.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周易·系辞下传》) 【翻译】《易》这门学问,⾛到尽头就要变化,变化以后就能通达,通达以后便能使你的事业长久。
9.善不积,不⾜以成名;恶不积,不⾜以灭⾝。
(《周易·系辞下传》) 【翻译】如果不积累善⾏,便不会有好名声;如果不积累恶⾏,便不致于丧失⽣命。
课外古诗词 积累
13.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 雍也》 【翻译】质朴胜过文采,就显得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显 得虚浮.文采和质朴兼备,然后才 能成为 君子.
14.默而识zhì 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论语· 述而》 【翻译】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满足, 教人不知道疲倦,对我来说有什么难的呢?” 15.不愤不启,不悱(fěi)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 不复也。《论语· 述而》 【翻译】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时先 不要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心里明白却又不能完善表达出来 的程度时也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先不 要往下进行了。”
2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颜渊》
2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子路》 22.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 子路》 23.言必信,行必果,硁硁(kēng)然小人哉。《论语· 子路》
【翻译】这是浅薄固执的小人啊
24. 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 宪问》 用什么来报答恩德呢?应该是用正直来报答怨恨,用感激、恩德来报答恩德。 25.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 卫灵公》 26.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 卫灵公》 27. 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卫灵公》 28.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 卫灵公》 29.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 《论语· 季氏》 天生就懂得的人最聪明,通过学习而懂得的人次一等,遇到困难才去学习的人又次一等。 30.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 阳货》 31.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论语· 阳货》 在路上听到传闻不加考证而随意传播,这是道德所唾弃的。 32.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论语· 微子》 33.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 子张》 34.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 子张》 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和月食一样啊:有了过错,人人都看见了;改正的时候,人人都仰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论语-雍也第六》原文、注释、翻译与解读
《论语*雍也第六》原文、注释、翻译与解读【解读】孔子高度赞扬了颜回的学习和为人。
这里的关键是对“仁”的理解与践行,“仁”是孔子全部思想和学问的核心,它构成了整个儒家文化的大背景。
孔子讲“君子不器”,告诉弟子要做一个全人,不可以拘泥,其做全人的重要方面就是健全的人格,而健全的人格与“仁”密切相关,因为“仁”又是多种美德的总和,因此其本身又是很活跃的元素,但另一方面孔子有主张不违仁,实际上是说不要违背人性向善的规律。
但人性之中善与恶总是并存的,若要“仁”常在,就需克服内心里不仁的。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孔子的教育理想之高,而又对“仁”的把握理解之难。
【原文】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译文】季康子问道:“仲由可以让他从政吗?”孔子说:“仲由办事果断,对于从政有什么不可以呢?”又问:“子贡可以让他从政吗?”孔子回答说:“子贡言辞通达,对于从政有什么不可以呢?”又问:“冉求能从政吗?”孔子说:“冉求多才多艺,从政有什么困难呢?”【解读】我们可以把这一章看作是用人单位来向孔子招聘从政人才的对话。
作为用人的一方询问的是这三位学生能不能胜任从政的工作,而作为老师的孔子给出的答复,则是实事求是的。
孔子极力给出的答案都是学生身上的长处,或者说是特色或者是突出的才华。
事实上也正是这样,子路性格刚毅,办事果断,而子贡这个人司马迁在《史记》中赞扬自贡说:“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
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
”可见其言语的才华畅达。
而冉求掌握了多种的技能,当然可以胜任他们擅长的从政工作的不同方面的需要了。
这里我们看到的是孔子个性化的教育结果,而从政只要用其所长,就一定会有成就。
孔子介绍弟子的长处,也在告诫选人者要用其所长。
不象今日推荐就业,常谈哪一个名校毕业、哪一个高人的学生、多高的学历,却很少问及所选的人的本事如何。
雍也篇的原文与翻译
雍也篇的原⽂与翻译雍也篇的原⽂与翻译 雍也篇是《论语》中的⼀个章节,共包括30章,以下关于雍也篇的原⽂与翻译是⼩编为各位整理收集的,希望能给⼤家⼀个参考,欢迎阅读与借鉴。
雍也篇 作者:孔⼦及其弟⼦ 【本篇引语】 本篇共包括30章。
其中著名⽂句有:“贤哉回也,⼀箪⾷,⼀瓢饮,在陋巷”;“质胜⽂则野,⽂胜质则史,⽂质彬彬,然后君⼦”;“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vk 乐之者”;“敬⿁神⽽远之”;“⼰欲⽴⽽⽴⼈,已欲达⽽达⼈。
”本篇⾥有数章谈到颜回,孔⼦对他的评价甚⾼。
此外,本篇还涉及到“中庸之道”、“恕”的学说、“⽂质”思想,同时,还包括如何培养“仁德”的⼀些主张。
【原⽂】 61 ⼦⽈:“雍也可使南⾯。
” 【译⽂】 孔⼦说:“冉雍这个⼈,可以让他去做官。
” 【评析】 古代以⾯向南为尊位,天⼦、诸侯和官员听政都是⾯向南⾯⽽坐。
所以这⾥孔⼦是说可以让冉雍去从政做官治理国家。
在《先进》篇⾥,孔⼦将冉雍列在他的第⼀等学科“德⾏”之内,认为他已经具备为官的基本条件。
这是孔⼦实⾏他的“学⽽优则仕”这⼀教育⽅针的典型事例。
【原⽂】 62 仲⼸问⼦桑伯⼦(1)。
⼦⽈:“可也,简(2)。
”仲⼸⽈:“居敬(3)⽽⾏简(4),以临(5)其民,不亦可乎?居简⽽⾏简,⽆乃(6)⼤(7)简乎?”⼦⽈:“雍之⾔然。
” 【注释】 (1)桑伯⼦:⼈名,此⼈⽣平不可考。
(2)简:简要,不烦琐。
(3)居敬:为⼈严肃认真,依礼严格要求⾃⼰。
(4)⾏简:指推⾏政事简⽽不繁。
(5)临:⾯临、⾯对。
此处有“治理”的意思。
(6)⽆乃:岂不是。
(7)⼤:同“太”。
【译⽂】 仲⼸问孔⼦:⼦桑伯⼦这个⼈怎么样。
孔⼦说:“此⼈还可以,办事简要⽽不烦琐。
”仲⼸说:“居⼼恭敬严肃⽽⾏事简要,像这样来治理百姓,不是也可以吗?(但是)⾃⼰马马虎虎,⼜以简要的⽅法办事,这岂不是太简单了吗?”孔⼦说:“冉雍,这话你说得对。
” 【评析】 孔⼦⽅张办事简明扼要,不烦琐,不拖拉,果断利落。
《论语》全文翻译
《论语》全文翻译《论语》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儒家经典之一,以下是《论语》的全文翻译(共20篇):第一篇: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第二篇:为政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盂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子产举于昭陵,鱼肠乎其中而无脊,鲍叔牙乎其中而不缺脊,吕不韦乎其中而异于彼诸侯。
且也贤者各自爱,亲之则畏,疏之则怨。
惟伊大孝之人,南面而已矣。
”第三篇:八佾孔子问政:“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子曰:“可以,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上也,民其血狂之。
”第四篇:里仁子曰:“里仁为美。
择不处仁,焉得知?”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第五篇:公冶长公冶长以终身之粮,换一宝瑞,三月而末也。
子曰:“怨乎?似之拙与?否则?”第六篇:雍也雍也之言,虽舜、舞、之言舍予,吾必听之。
如用之,则行之;不如用之,则攘臂而扔之。
第七篇:里储里储善耕而不善莳,以耕为先,莳则不及也。
树木成畦,不立而芸,其过之矣夫!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人焉叟哉?人焉叟哉?”第八篇:公山公山弗扰以费,召,子欲之,以其子之妻召之。
子曰:“公山弗扰以费,完者其如之何?”第九篇:先进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
后进于礼乐,君子也。
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
”第十篇:泰伯泰伯问:“荀卿治国,何如?”子曰:“好问,其哲不愧。
再拜而谢之。
彼问于我,我对而未尝见其人。
”第十一篇:子罕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第十二篇:公孙龙公孙龙三略不望复见于天下,夫然后三年之丧,天下之久丧也。
雍也篇原文及翻译
雍也篇原文及翻译
《论语雍也篇》的原文和翻译
(原文)
子曰:“雍也,南面而立,吾不见其言也。
一言九思,必为其所畏也。
”
(翻译)
孔子说:“雍也面朝南站立,我就没有看到他说什么。
他每一句话都
能想到九个思考方向,他必然是畏惧了什么。
”
《论语雍也篇》是先秦时期国学大师孔子对著名弟子雍也的一段
言语,深具古典文学魅力。
孔子以雍也面朝南站立这个小小细节彰显
了他对弟子的特别关注,他认为雍也在进行思考,但他的思考有着思
想的深度,他的话语能引起九个不同的思考方向,因此孔子认为他有
些畏惧。
这段言语反映出孔子赞许雍也的尊重和宽厚,对他深切期待和信任。
孔子认为雍也是一个聪明睿智的学生,他拥有超出常人的洞察力,思考得深入,展现出独特的智慧和胆识,他敢于挑战时常动辄出台、
形式式模式化的思维定式,敢于审视事物真相,走出传统桎梏。
在当今世界,我们也应当像雍也一样勇于挑战自己,用思考深入
的眼光查看世界,探寻事物真相,在理解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增长智慧,激发创造力,贡献更多精彩创新的作品。
初一语文课本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导语】学习就像⼀个⽆望⽆际的海洋,那样宽⼴,那样伟⼤,我们就像⼀艘⼩船,在这迷茫的⼤海中,寻找着彼岸,⽽上天对它的考验将是⽆数次可怕的暴风⾬,⼩船只有两种选择⼀:在困难⾯前退缩,在浩瀚的⼤海中挣扎,最后只有沉下海去,永远永远找不到彼岸!⼆:永不⾔败,不为艰难,迎难⽽上,勇往直前,最后到达成功的彼岸,享受到成功的乐趣,我们跟⼩船⼀样,命运是掌握在⾃⼰⼿⾥的,结果是如何只有靠我们去努⼒,去奋⽃。
下⾯是为您整理的《初⼀语⽂课本⽂⾔⽂原⽂及翻译》,仅供⼤家参考。
【篇⼀】 智⼦疑邻 宋有富⼈,天⾬墙坏。
其⼦⽈:“不筑,必将有盗。
”其邻⼈之⽗亦云。
暮⽽果⼤亡其财,其家甚智其⼦,⽽疑邻⼈之⽗。
译⽂宋国有个富⼈,因下⼤⾬,墙坍塌下来。
他⼉⼦说:“如果不(赶紧)修筑它,⼀定有盗贼进来。
”他们隔壁的⽼⼈也这么说。
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量财物,这家⼈很赞赏⼉⼦聪明,却怀疑偷盗是隔壁那个⽼⼈⼲的。
塞翁失马 近塞上之⼈,有善术者,马⽆故亡⽽⼊胡。
⼈皆吊之,其⽗⽈:“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其马将胡骏马⽽归。
⼈皆贺之,其⽗⽈:“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好骑,堕⽽折其髀。
⼈皆吊之,其⽗⽈:“此何遽不为福乎?”居⼀年,胡⼈⼤⼊塞,丁壮者引弦⽽战。
近塞之⼈,死者⼗九。
此独以跛之故,⽗⼦相保。
【篇⼆】 论语⼗⼆章 1、⼦⽈:“学⽽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远⽅来,不亦乐乎?⼈不知⽽不愠,不亦君⼦乎?”——《学⽽》 【翻译】孔⼦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从远⽅来,不是很令⼈从⼼⾥感到⾼兴吗?⼈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君⼦作风吗?” 2、曾⼦⽈:“吾⽇三省吾⾝——为⼈谋⽽不忠乎?与朋友交⽽不信乎?传不习乎?”——《学⽽》 【翻译】曾⼦说:“我每天多次反省⾃⾝:替⼈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还不精通熟练呢?” 3、⼦⽈:“吾⼗有五⽽志于学,三⼗⽽⽴,四⼗⽽不惑,五⼗⽽知天命,六⼗⽽⽿顺,七⼗⽽从⼼所欲,不逾矩。
关于好学的文言文
关于好学的文言文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以其简练、优美、富有韵味而著称。
关于好学的文言文,我们可以从古代的文献中找到许多优美的篇章。
以下是一些关于好学精神的文言文句子: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翻译:通过复习旧知识来获得新的理解,这样的人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翻译:聪明且热爱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翻译:了解某事物的人不如热爱它的人,热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趣的人。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翻译:与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可以学习的地方。
我要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发现他们的缺点来改正自己。
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翻译:阅读了成千上万的书籍,写作时就如同有神助一般。
6.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刘彝《述学》)翻译:阅读大量的书籍,行走广阔的路程。
7.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进学解》)翻译:事业的成功源于勤奋,失败则因为嬉戏;行动的成功源于思考,失败则因为随波逐流。
8.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为政》)翻译:君子应该注重根本,根本稳固了,道理就能生发出来。
这些文言文句子都表达了对好学精神的赞美和推崇,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和持续学习的态度。
在古代中国,好学被视为一种美德,被认为是成就事业和人格的基础。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翻译]七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翻译]七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文言文翻译一、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
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二、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
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
太丘走后,那人才来。
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
那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
”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
”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文言文翻译论语十二章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翻译】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从心里感到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君子作风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身: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自己还不精通熟练呢?”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
翻译:孔子说:“冉雍这个人,可以让他去做官。
”
2. 仲弓问子桑伯子。
子曰:“可也,简。
”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
翻译:仲弓问孔子:子桑伯子这个人怎么样。
孔子说:“此人还可以,办事简要而不烦琐。
”仲弓说:“居心恭敬严肃而行事简要,像这样来治理百姓,不是也可以吗?(但是)自己马马虎虎,又以简要的方法办事,这岂不是太简单了吗?”孔子说:“冉雍,这话你说得对。
”
3.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
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
翻译: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是最好学的呢?”孔子回答说:“有一个叫颜回的学生好学,他从不迁怒于别人,也从不重犯同样的过错。
不幸短命死了。
现在没有那样的人了,没有听说谁是好学的。
”
4.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
子曰:“与之釜。
”请益。
曰:“与之庾。
”冉子与之粟五秉。
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
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济富。
”
子翻译:华出使齐国,冉求替他的母亲向孔子请求补助一些谷米。
孔子说:“给他六斗四升。
”冉求请求再增加一些。
孔子说:“再给他二斗四升。
”冉求却给他八十斛。
孔子说:“公西赤到齐国去,乘坐着肥马驾的车子,穿着又暖和又轻便的皮袍。
我听说过,君子只是周济急需救济的人,而不是周济富人的人。
”
5.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
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翻译:原思给孔子家当总管,孔子给他俸米九百,原思推辞不要。
孔子说:“不要推辞。
(如果有多的,)给你的乡亲们吧。
”
6. 子谓仲弓,曰:“犁牛为之骍且角。
虽欲勿用,山川棒舍诸?”
翻译:孔子在评论仲弓的时候说:“耕牛产下的牛犊长着红色的毛,角也长得整齐端正,人们虽想不用它做祭品,但山川之神难道会舍弃它吗?”
7.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
翻译:孔子说:“颜回这个人,他的心可以在长时间内不离开仁德,其余的学生则只能在短时间内做到仁而已。
”
8.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财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翻译:季康子问孔子:“仲由这个人,可以让他管理国家政事吗?”孔子说:“仲由做事果断,对于管理国家政事有什么困难呢?”季康子又问:“端木赐这个人,可以让他管理国家政事吗?”孔子说:“端木赐通达事理,对于管理政事有什么困难呢?“又问:“冉求这个人,可以让他管理国家政事吗?”孔子说:“冉求有才能,对于管理国家政事有什么困难呢?”
9. 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
翻译:季氏派人请闵子骞去做费邑的长官,闵子骞(对来请他的人)说:“请你好好替我推辞吧!如果再来召我,那我一定跑到汶水那边去了。
”
10.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翻译:伯牛病了,孔子前去探望他,从窗户外面握着他的手说:“丧失了这个人,这是命里注定的吧!这样的人竟会得这样的病啊,这样的人竟会得这样的病啊!”
11.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
翻译: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
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12.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
”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
今女画。
”
翻译:冉求说:“我不是不喜欢老师您所讲的道,而是我的能力不够呀。
”孔子说:“能力不够是到半路才停下来,现在你是自己给自己划了界限不想前进。
”
13.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
翻译:孔子对子夏说:“你要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
”
14. 子游为武城宰。
子曰:“女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
翻译:子游做了武城的长官。
孔子说:“你在那里是到了人才没有?”。
子游回答说:“有一个叫澹台灭明的人,从来不走邪路,没有公事从不到我屋子里来。
”
15.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
翻译:孔子说:“孟之反不喜欢夸耀自己。
败退的时候,他留在最后掩护全军。
快进城门的时候,他鞭打着自己的马说,…不是我敢于殿后,是马跑得不快。
'”
16.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
翻译:孔子说:“如果没有祝鮀那样的口才,也没有宋朝的美貌,那在今天的社会上处世立足就比较艰难了。
”
17.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翻译:孔子说:“谁能不经过屋门而走出去呢?为什么没有人走(我所指出的)这条道路呢?”
18.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
翻译:孔子说:“质朴多于文采,就像个乡下人,流于粗俗:文采多于质朴,就流于虚伪、浮夸。
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是个君子。
”
19.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
翻译:孔子说:“一个人的生存是由于正直,而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那只他侥幸地避免了灾祸。
”
20.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翻译: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
21.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
翻译:孔子说:“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人,可以给他讲授高深的学问,
在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给他讲高深的学问。
”
22.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
翻译:樊迟问孔子怎样才算是智,孔子说:“专心致力于(提倡)老百姓应该遵从的道德,尊敬鬼神但要远离它,就可以说是智了。
”樊迟又问怎样才是仁,孔子说:“仁人对难做的事,做在人前面,有收获的结果,他得在人后,这可以说是仁了。
”
23.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翻译:孔子说:“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
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
24.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
翻译:孔子说:“齐国一改变,可以达到鲁国这个样子,鲁国一改变,就可以达到先王之道了。
”
25.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翻译:孔子说:“觚不像个觚了,这也算是觚吗?这也算是觚吗?”26.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
翻译:宰我问道:“对于有仁德的人,别人告诉他井里掉下去一位仁人啦,他会跟着下去吗?”孔子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君子可以到井边去救,却不可以陷入井中;君子可能被欺骗,但不可能被迷惑。
”
27.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
翻译: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
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
”
28.子见南子,子路不说。
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无厌之!天厌之!”翻译:孔子去见南子,子路不高兴。
孔子发誓说:“如果我做什么不正当的事,让上天谴责我吧!让上天谴责我吧!”
29.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
翻译:孔子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该是最高的了吧!人们缺少这种道德已经为时很久了。
”
30.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
翻译:子贡说:“假若有一个人,他能给老百姓很多好处又能周济大众,怎么样?可以算是仁人了吗?”孔子说:“岂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就连尧、舜尚且难以做到呢。
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
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行仁的方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