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最新审定部编本七年级语文上册《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教学设计-优质课教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诵读: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教案
教学设计2024秋季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语言建构与运用:学生能够准确朗读并理解《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的基本内容,识别并解释诗中的关键词汇。
2.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诗歌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理解诗人在特定情境下的情感表达。
3.审美鉴赏与创造: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语言美和情感美,体会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之情,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4.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重阳节的传统习俗及诗歌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重点•准确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体会其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诗人在战争背景下的复杂情感,感受其家国情怀。
•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学会从多角度分析诗歌。
教学资源•教材及配套教辅资料•多媒体课件(包含诗歌原文、注释、译文、重阳节习俗介绍及诗歌创作背景)•相关历史背景资料和图片教学方法•诵读法:通过多次诵读,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节奏感。
•讲授法:结合注释和译文,讲解诗歌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情境教学法:利用多媒体展示重阳节习俗和战争背景的图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诗歌中的意象、情感及艺术特色,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教学过程(要点细化)导入新课•节日引入:从重阳节的传统习俗出发,引导学生思考节日与思乡之情的联系,引出《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的学习。
•背景介绍:简要介绍诗歌的创作背景,包括战争形势、诗人身份及心境等,为学习诗歌做铺垫。
新课教学•初读感知: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节奏和停顿。
•字词讲解:结合注释,讲解诗歌中的关键词汇,帮助学生扫清阅读障碍。
•意象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如“故园菊”、“傍战场开”等),体会其象征意义及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情感理解:通过讨论,引导学生理解诗人在战争背景下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之情,感受其家国情怀。
(部编)人教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优质教案_3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了解这首诗的创作经过。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学习课文中的几生字。
3、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教学过程:一、背诵古诗,激情导入中国的古文学源远流长,丰富多彩。
而中国诗歌就像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一直盛开在世界文苑之中。
学习古诗,能使我们领略古代诗人豪放、婉约的艺术风格,更能使我们领略诗中描绘的雄壮、优美的意境。
大家曾学过很多古诗,那就把你最喜欢的一首背诵下来吧!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
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
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
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
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他二十岁岁至长安,献书求仕无成,奔走京洛,漫游河朔。
天宝八载,充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初次出塞,满怀报国壮志,在戎马中开拓前程,但未得意。
天宝十载,回长安,与李白、杜甫、高适等游,深受启迪。
十三载,又充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判官,再次出塞,报国立功之情更切,边塞诗名作大多成于此时。
安史乱起,岑参东归勤王,杜甫等推荐他为右补阙。
因为“频上封章,指述权佞”(杜确《岑嘉州诗集序》),乾元二年(759年)改任起居舍人。
不满一月,贬谪虢州长史。
后又任太子中允、虞部、库部郎中,出为嘉州刺史,所以人称“岑嘉州”。
罢官后,东归不成,作《招北客文》自悼。
客死成都舍。
享年56岁。
岑参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
现存诗403首,七十多首边塞诗。
岑诗的主要思想倾向是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难的乐观精神;艺术上气势雄伟,想象丰富,夸张大胆,色彩绚丽,造意新奇,风格峭拔。
新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教学设计教案
新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教学设计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古代行军方式和行军日志的特点。
2. 理解课文中描写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的感情。
3.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1. 分析行军九日思长安的表达方式。
2. 分析古代行军的特点。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描写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的感情。
2. 分析行军日志的特点。
教学准备:1. 课文《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2. 课件及多媒体设备。
3. 学生的课前阅读。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等素材展示现代军队行军的方式,引起学生对“行军”的兴趣,思考古代行军的情况。
2. 提问:你知道古代行军是什么样子的吗?古代士兵会通过什么方式表达思乡之情?二、新知呈现(10分钟)1. 教师将第十一课《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的课文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自主阅读。
2.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 作者在行军过程中是如何表达思乡之情的?- 行军中的困难和痛苦会对士兵的情绪产生什么影响?- 作者为何将行军日志放在故园部分的最后?- 行军日志中有哪些描写表达了作者对长安和故园的思念之情?三、合作探究(15分钟)1. 小组合作讨论:请学生将课文中关于行军的描述和行军日志中关于思乡之情的描写整理成表格,并分析其特点。
2. 学生展示分组讨论结果,进行讨论和总结。
四、拓展延伸(10分钟)1. 教师播放有关行军日志的视频,比较现代和古代的行军日志的特点。
2. 学生分组阅读其他古代行军日志和当代士兵的日记,比较两者的特点和表达思乡之情的方式。
五、归纳总结(5分钟)1. 教师与学生一起归纳总结:- 古代行军会记录行军日志,表达思乡之情。
- 行军日志中多用对比和象征的手法来表达作者对故园和长安的思念之情。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作业1:设想自己是行军士兵,写一篇行军日志,表达思乡之情。
2. 作业2:选择一篇古代行军日志或当代士兵的日志,在交流分享的课堂上进行朗读和解读。
【部编版】最新七年级语文上册:《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教学设计
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以灵活多样的诵读贯穿学习全过程;2、借助联想、想象,感知诗歌意境;3、体会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之情。
【教学重点】诵读,体会音韵美;品位,体会意境美【教学难点】进入意境,感受诗人通过菊花表达复杂情感的手法的妙处。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每个人都有故乡,每个人也都有漂泊江湖之时,这便难免乡情汹涌。
王维惦记故园窗前一枝梅花是否开放,思绪漂浮,感慨万千;李白感念故乡流水万里相送,形影相随,情意绵绵;王之涣横笛吹奏幽幽《杨柳曲》,心生愁怨,迁怒春风。
游子思乡,乡情如海,游子怀旧,旧念漫天。
岑参随军奔波,辗转南北,有感时局动荡,怀想亲朋好友,遂和泪带血,饱蘸情思,写下了感人肺腑的诗篇《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二、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岑参(715-770)荆州江陵人。
著名的唐代边塞诗人,曾任嘉州刺史。
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现存诗三百六十首。
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
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高岑”。
2、背景介绍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长安被攻陷。
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二月肃宗由彭原行军至凤翔,岑参随行。
这首诗原有小注说:“时未收长安”。
九月唐军收复长安,此诗可能是当年重阳节在凤翔写的。
3、解题:重阳节当天行军的时候想起了故园长安。
三、读诗味,感知音韵美1、读准字音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cén shēn)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lián)故园菊,应傍(bàng)战场开。
2、视频朗读3、读准节奏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4、读出感情5、抽生朗读6、全班齐读四、译读,感知意境美1、结合课文注释,解释下面的词语九日:指九月九日重阳节。
2023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教案模板【优秀10篇】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教案模板【优秀10篇】学习任何知识都需要兴趣,尤其是语文,作为一门以传授学生语言知识为主要目的的学科,壶知道为朋友们精心整理了10篇《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教案模板》,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文。
2、通过对用典和意象的分析,理解诗人惆怅、凄凉的情感。
3、学习诗人家国天下的情怀。
教学重点:通过对用典和意象的分析,理解诗人惆怅、凄凉的情感。
教学难点:学习诗人家国天下的情怀。
教学方法:朗读、讨论教学过程:一、导入重阳节的小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醉花阴》(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二、解题故园:故乡。
题目的意思:九月九日重阳节,我在行军路途之中,思念故乡长安。
回不去的是故乡,到不了的是远方。
三、知人论世定义:了解一个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
1、知人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
岑参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以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乐观精神为其基本特征。
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高岑。
2、论世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长安被攻陷。
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二月肃宗由彭原行军至凤翔,岑参随行。
这首诗原有小注说:时未收长安。
九月唐军收复长安,此诗可能是当年重阳节在凤翔写的。
四、内容理解1、朗读注意重音指导。
注意强欲故园菊傍等字眼及含义。
2、用典好处: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为用典。
(部编)人教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优质教案_2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教学目标】知识和水平:1、反复诵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韵律,感受诗歌的音韵美;2、结合注释疏通诗句,初步把握句面意思。
过程和方法:1.以灵活多样的诵读贯穿学习全过程;2.借助联想、想象,感知诗歌意境;3.通过对重阳特定节日、菊花、战乱行军等典型情境的分析,感受人物惜花、思乡、感时伤乱等多种情感交织的复杂心境。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之情。
【学情分析】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华文明史册上优秀的诗歌灿若繁星。
对于从小学一路走来的七年级同学来说,古诗学习、背记已成常态。
本首诗虽为课外古诗词诵读篇目,相对短小,但通过重阳特定节日、菊花、战乱行军等典型情境表现主人公多种情感交织的复杂心境的写法还值得七年级学生反复诵读品味。
【教学重点】诵读,体会音韵美;品位,体会意境美【教学难点】进入意境,感受诗人通过菊花表达复杂情感的手法的妙处。
【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学习法;分类整理归纳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预习设计】学生导学案【教学过程】一、导入复习、检查作业同学们,农历九月,中秋节过后,有一个关于老人的节日,你知道是哪个吗?(重阳)重阳节有什么样的风俗习惯?(登高、饮酒、赏菊)是啊,每到重阳,人们就会想起王维写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诗。
诗人王维因登高而引发出深沉的乡思,写得诚挚感人。
而有一位诗人,重阳节这个天行军他乡,他想起的是开在战火纷飞的故园里的菊花。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伟大的诗人和他的诗作《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板书:课题、作者)二、走进作者(出示课件)岑参(cén shēn)(约715年—770年),江陵人(今湖北荆州),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
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现存诗403首。
三、文本链接(出示课件)公元755年,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长安被攻陷。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诵读《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教案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准确、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2.理解诗歌中重点字词的含义,疏通诗意。
3.体会诗人在重阳节行军途中对长安故园的思念之情以及忧国忧民的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o掌握“强”“傍”等重点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o品味诗歌中蕴含的情感,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
2.教学难点o领会诗歌中以乐景写哀情的表现手法。
三、教学方法诵读法、讲授法、问题引导法、小组合作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 分钟)o展示古代行军作战的图片,讲述古代行军的艰苦,引出诗歌。
2.作者简介(3 分钟)o简要介绍岑参的生平、诗歌成就及创作风格。
3.初读课文(10 分钟)o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教师纠正读音,如“强(qiǎng)欲”“傍(bàng)战场”。
o教师讲解重点字词的意思,如“九日”“故园”等。
o学生再次朗读,注意节奏和韵律。
4.诗歌赏析(15 分钟)o学生默读诗歌,思考:诗歌描绘了怎样的画面?o小组讨论:诗人为何在行军途中思念长安故园?o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体会诗人情感的深沉。
o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人的心境。
5.课堂总结(5 分钟)o总结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诗人的情感。
o全班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五、作业安排1.搜集岑参的其他边塞诗,阅读并体会其风格。
2.发挥想象,将这首诗改写成一篇短文。
六、板书设计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画面:行军、战场、菊花情感:思乡、忧国手法:以乐景写哀情七、教学反思在教学中,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但初读环节对重点字词的讲解还不够生动,导致部分学生理解不深。
在诗歌赏析时,学生对于以乐景写哀情手法的体会还不够深刻,今后需提供更多实例加强引导。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诵读《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教案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大家围绕“古诗中的家国情怀”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通过这个环节,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古诗的理解,还培养了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的能力。但在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的过程中,我意识到自己在提问方式上还可以进一步优化,提出更具针对性和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的基本背景和情感表达。这是一首描写战争背景下诗人思念家乡的古诗。它展示了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诗人如何借助自然景物表达内心的情感。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逐句分析这首古诗。通过具体案例,了解诗人如何运用意象、意境来表达对故园的思念。
二、核心素养目标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教学的核心素养目标为:
1.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通过学习古诗,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历史文化,感受古诗中蕴含的家国情怀,激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自豪感。
2.培养审美鉴赏能力:分析诗句中的意象、意境,引导学生体验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3.强化语言建构与应用能力:学习古汉语词汇、句式,提高学生运用现代汉语表达古诗意境的能力,促进语言素养的提升。
4.发展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通过分析、解读诗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提升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பைடு நூலகம்
5.增强人文关怀与社会责任感:感悟诗人对战争背景下人民疾苦的关注,引导学生关爱他人,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道《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
2.学习创作类诗歌的基本形式。
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水平。
二、教学重难点
1.掌握本诗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
2.学会通过创作诗歌来表达内心情感。
三、教学过程
1.了解诗歌背景
导入:老师简单介绍作者李白和他的诗歌特点,引入本课的主题。
活动1:读一读《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这首诗,了解它讲述的内容和表达
的情感,并分析一下这首诗的特点。
活动2:了解唐朝长安市的情况,了解唐朝盛世的兴盛时期。
2.诗歌创作
活动1:老师为学生演示如何以情感为基础,支持自己的创意,写出自己想
表达的感觉的诗歌。
活动2:让学生小组合作,自己选择一个情感,在规定时间内创作一首诗歌,让他们相互分享并讨论。
3.朗读和表演
活动:选择若干组学生,让他们展示自己写的诗歌,其他人进行点评和鼓励。
四、课堂拓展
活动: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了解唐代文化,可以让学生使用图书馆和互联网,
收集关于唐代的诗歌、故事、制度等,进行整理和呈现。
五、教学效果评估
活动:让每个学生给自己的诗歌打分,并让他们谈谈自己写诗的感受和心得。
此外,也可以通过同学之间的互评,来评估他们的写作和表达能力的提高程度。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活动,学生充分地了解了唐朝文化和诗歌创作的基本要素。
在撰写和表达个人情感方面获得更多的自信和技能。
与此同时,参与小组活动有助于他们展示和分享自己的创意和思想。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之《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教案
3.强化思维品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诗人的情感表达,提高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4.增强表达能力:通过诗词朗读、讨论和写作,锻炼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提升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5.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结合诗词背景,教育学生热爱祖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诗句意境的理解:学生需掌握诗句中的意境描绘,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所表达的重阳节习俗和诗人的孤独感。
-诗人情感的把握:学生应理解诗人通过对故园菊花的描绘,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及对战乱中百姓的同情。
-古诗词韵律美感的体验:学生需感受诗词的平仄、押韵等特点,体会古诗词的音韵美。
(二)新课讲授(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的创作背景和基本内容。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在重阳节时所作,反映了战乱中人们对家乡的思念。重阳节登高、赏菊是传统习俗,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诗中的具体内容。通过分析“故园菊”与“战场开”的对比,理解诗人如何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相结合。
-首联:“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的意境描绘;
-颔联:“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的寓意及抒情手法;
-尾联:“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的写景与抒情。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以下学科核心素养:
1.提升文化素养:通过学习《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魅力,理解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之《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教案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背诵《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2. 掌握生字词,了解其意义和用法。
3. 分析诗歌的意境和情感,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4.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他们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掌握生字词的意义和用法。
2. 难点:分析诗歌的意境和情感,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回忆节日习俗,引出课题我会问学生们:“大家知道重阳节是什么节日吗?在这一天,我们都有哪些习俗呢?"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忆重阳节的习俗,如登高、赏菊、饮酒等。
接着,我会继续引导:“那么,你们知道唐代诗人岑参在重阳节这天是怎么度过的吗?”从而引出《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这首诗。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我会展示课文标题,并让学生预测诗歌可能讲述的故事或情感。
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能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阅读诗歌,提高阅读效果。
2. 朗读诗歌,感受情感我会邀请一位学生上台朗读《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其他学生认真听,注意语音语调。
朗读结束后,我会点评朗读者的表现,并指出需要注意的字音、节奏等问题。
我会逐句解析诗歌,引导学生理解诗句含义。
例如,“强欲登高去"中的“强欲”表示勉强、不得已的意思;“无人送酒来"则描绘了诗人孤独的处境。
通过讲解这些生字词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在分析诗歌的过程中,我会穿插一些互动环节,如让学生分组讨论某一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或者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诗歌内容。
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能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我会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读诗书,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二)、学习新课1. 朗读诗歌,感受韵律之美我们将一起朗读《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七年级语文上册《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教案、教学设计
3.角色扮演:学生扮演诗人岑参,以第一人称讲述自己行军九日思念故园的心情。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诗歌的韵律、节奏、意象等鉴赏方法。
2.强调学生在学习古诗时要关注历史背景、作者情感,提高审美能力。
2.教学过程的设想:
a.导入新课:通过讲述唐代的历史背景,引出行军九日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b.诗歌解析:逐句解析诗文,引导学生关注重点词汇和句式,探究作者的情感表达。
c.情感体验: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读,通过声音的抑扬顿挫传达诗文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d.互动环节:设计诗句接龙、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古诗的魅力,提高语文素养。
1.学生对历史背景的了解程度,针对此进行适度补充,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诗歌情境。
2.学生在诗歌鉴赏方面的能力差异,教师应分层教学,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需求,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3.学生在情感体验上的差异,教师要以人性化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4.针对学生青春期特点,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提高课堂趣味性。
作业要求:
1.完成作业时,注意保持字迹清晰、卷面整洁,体现良好的学习态度。
2.写作练习要注重情感表达,力求文字生动、有趣。
3.诗歌鉴赏小论文要有自己的观点,结合诗句进行分析,避免泛泛而谈。
4.创意展示作品要富有创意,能体现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3.诗歌鉴赏:运用本节课所学的鉴赏方法,对所选古诗进行深入分析,从韵律、节奏、意象等方面进行解读,并撰写一篇300字左右的鉴赏小论文。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课件
岑参
明确目标
学习目标
1. 理解诗歌大意,把握诗歌主旨。 2. 结合写作背景,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情感。
课前解疑
岑参(约715—770),唐代诗人,江陵(今湖北荆州)人。长于 七言歌行。由于参军多年,对边塞生活有深刻体验,善于描画异域风 光和战争景象。其诗气势豪迈,情辞大方。代表作品有《白雪歌送武 判官归京》《逢入京使》等。
了解背景
公元755年,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长安被攻陷。公元757年 二月,唐肃宗由彭原行军至凤翔,岑参随行。九月唐军收复长安, 这首诗可能是当年重阳节在凤翔写的。
行营、军营
故乡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重阳节
思考探究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强欲登高去
一个“强”字,表明了作者不愿为之而又不得不为 之的心态,表现出强烈的无可奈何的情绪,突出了诗人 在战乱中的凄清景况。
无人送酒来
运用典故,写旅途的凄凉萧瑟,无酒可饮,更无菊 可赏,暗寓着题中“行军”的特定环境。
遥怜故园菊
作者写思乡,特别强调思念、怜惜长安故园的菊花。 这样写,不仅以个别代表一般,以“故园菊”代表整个 故园长安,更显得形象鲜明,具体可感,而且这是由登 高饮酒的叙写自然发展而来的,具有重阳节的特色。
遥怜故园菊
诗人在此选择“菊”这个意象非常自然,既呼应了题目 中的“九日”,又点出了“长安故园”,紧扣诗题。
应傍战场开
紧扣住诗题中“行军”二字,结合安史之乱和长安 被陷的时代特点,写得新巧自然,真实形象,使读者好 像看到了一幅鲜明的战乱图。
积累拓展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双袖龙钟泪不干。
古诗词诵读《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优质课件)-七年级语文上册优质课件说课稿
创作背景
本诗选自《岑参集校注》卷三(上海古籍出 版社1981年版)。行军,行营、军营。九日,指 阴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故园,故乡。原诗 注:“时未收长安。”唐天宝十四年(755),安 禄山起兵叛乱,次年长安被攻陷。至德二年 (757)二月肃宗由彭原行军至凤翔,岑参随行。 九月唐军收复长安,此诗可能是该年重阳节在 凤翔写的。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勉强。
重阳节有登高、 赏菊、饮酒的
风俗。
化用有关陶渊明的典故。据南朝梁萧 统《陶渊明传》记载:陶渊明重阳日 在宅边的菊花丛中闷坐,刚好江州刺 史王弘送酒来,于是痛饮至醉而归。
诗意:(九月九日重阳节)我勉强登上高处远眺,(在战乱 中)没有人能送酒来。
赏析:第一句中“登高”二字紧扣题中“九日”。一个“强” 字表现了诗人在战乱中的凄苦境况。第二句化用陶渊明的典故, 这里反用其意,是说自己虽然也想勉强地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 可是在战乱中,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来送酒助兴。
写作手法:想象。扣住诗题中的“行军”二字,结合安史之乱和长 安被陷的时代特点,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鲜明的战乱图:长安城 中战火纷飞,血染天街,断墙残壁间,一丛丛坚贞不屈的菊花寂寞 地开放着。此处的想象突破了单纯的惜花和思乡,寄托着诗人对饱 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怜爱,喜爱。
靠近。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行军九日思故园长安》《夜上受降城闻笛》精读第2课时教学方案
《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设计第2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感受其节奏韵律,并背诵诗文。
2.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歌的意思。
3.资料助读,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1.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歌的意思。
2.资料助读,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资料助读,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上节课,我们在《峨眉山月歌》中感受到了诗人李白即将离开故乡外出闯荡的喜悦和离开家乡的思念,在《江南逢李龟年》中感受到了诗人杜甫深沉的悲哀与感慨。
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诵读诗歌,去感受不同的情绪。
设计意图:回顾旧知,激发兴趣,从而导入新课。
二、夯实基础1.诗文朗读(1)情境诵读播放《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夜上受降城闻笛》的情境课文(诵读版),入情入境,带领学生诵读诗歌,初步感知诗文内容。
听读要求:①注意字词读音。
②注意断句和节奏。
(2)字词正音强(qiǎng)傍(bàng)受降(xiáng)城征(zhēng)人(3)诗歌节奏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2.文学常识(1)岑参(约715—770),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人,唐代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同为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
岑参出生在一个官僚家庭,因聪颖早慧而五岁读书、九岁属文。
天宝年间,他两度出塞,居边塞六年,颇有雄心壮志。
唐代宗时,岑参曾任嘉州(今四川乐山市)刺史,故世称“岑嘉州”。
约大历四年(769年)秋冬之际,岑参卒于成都,享年约五十二岁。
文学创作方面,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异域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边塞诗尤多佳作。
有《岑嘉州诗集》。
(2)李益(748年—约829年),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唐代诗人。
初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学历案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学历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诗歌的大意,感受诗人在行军途中对长安故园的思念之情。
2、学习诗歌中借景抒情、用典等表现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3、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诗歌的含义,体会诗人的情感。
(2)分析诗歌中借景抒情、用典等手法的运用。
2、难点(1)深入理解诗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复杂情感。
(2)引导学生感受古典诗歌的韵味和魅力。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诵读法、赏析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讲述古代行军打仗的故事,引出诗歌的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作者及背景介绍(1)介绍诗人岑参的生平经历和文学成就。
(2)讲解本诗创作时的时代背景,让学生了解诗人所处的环境。
3、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教师范读,学生注意节奏和语调。
(3)学生齐读,初步感受诗歌的情感。
4、诗歌解读(1)逐句解读诗歌,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引导学生思考:诗人为何“强欲登高”?“无人送酒来”又反映了什么?“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探讨:“遥怜”一词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故园菊“应傍战场开”描绘了怎样的景象?(2)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如“登高”“酒”“菊”“战场”等,理解其象征意义和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5、手法分析(1)探讨借景抒情手法在诗歌中的运用,如通过描写故园菊在战场边开放,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讲解用典手法,“无人送酒来”化用了陶渊明的典故,体会其效果。
6、情感体会(1)引导学生总结诗人在诗歌中表达的情感,包括对故园的思念、对战争的无奈等。
(2)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对这种情感的理解。
7、拓展延伸(1)展示岑参的其他诗作,让学生对比阅读,进一步体会其诗歌风格。
(2)引导学生回忆所学过的其他思乡主题的诗歌,进行比较分析。
8、课堂总结(1)回顾诗歌的内容、手法和情感。
2018-2019学年最新审定部编本七年级语文上册《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教学设计-优质课教案
2018-2019学年最新审定部编本七年级语文上册《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教学设计-优质课教案七年级语文《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教学案一、教学目标1.能理解诗歌的内容并背诵全诗。
2.品位诗歌意境,领悟诗歌主题。
3.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情趣。
二、学情分析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长安被攻陷。
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二月肃宗由彭原行军至凤翔,岑参随行。
这首诗原有小注说:"时未收长安"。
九月唐军收复长安,此诗可能是当年重阳节在凤翔写的。
三、重点难点1.能理解诗歌的内容并背诵全诗。
2.品位诗歌意境,领悟诗歌主题四、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激趣导入。
2、简介作者:岑参(公元715-770年),唐江陵人。
太宗时功臣岑文本孙。
天宝三年进士。
八年至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后又随封常清至北庭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
至德二载与杜甫等五人授右补阙。
后出任嘉州刺史。
大历五年卒於成都。
工诗,长于七言歌行。
现存者三百六十首。
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
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岑高。
有《岑嘉州诗》七卷。
活动2【讲授】自学质疑,合作探究1、自由朗读课文。
指导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2、师生评价,正字正音。
3、找出疑难问题。
4、以小组为单位解决疑难问题。
5、在班上讨论研究小组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
6、整体赏析:古人在九月九日重阳节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王维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但这单纯的思亲情绪毕竟围绕一己的身世,境界算不得宽阔。
岑参这首诗则不然。
首句"登高"二字就紧扣题目中的"九日",点明了诗文写作的时间。
劈头一个"强"字,是不愿为之而又不得不为之的心态体现,表现了诗人在战乱中的凄清景况。
"登高去",还见出逢场作戏的味道,而前面冠以"强欲"二字,其含意便深刻得多了,表现出强烈的无可奈何的情绪。
部审初中语文七年级上《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刘伟课件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人教
课目: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作者:岑参学校:古蔺县石屏镇初级中学校教师:刘伟教学目标:1.熟读诗歌,背诵诗歌2.师生交流诗歌创作背景3.赏析诗歌教学重难点:1.背诵诗歌2.学习其创作手法3.体会诗歌寓意教学过程:一、教师泛读,学生朗诵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二、作者介绍岑参(公元715—770年),唐江陵人。
太宗时功臣岑文本孙。
天宝三年进士。
八年至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后又随封常清至北庭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
至德二载与杜甫等五人授右补阙。
后出任嘉州刺史。
大历五年卒於成都。
工诗,长于七言歌行。
现存者三百六十首。
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
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岑高。
有《岑嘉州诗》七卷三、创作背景唐代以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为题材的好诗不少,并且各有特点。
岑参的这首五绝,表现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关切。
表面看来写得平直朴素,实际构思精巧,情韵无限,是一首言简意深、耐人寻味的抒情佳作。
这首诗的原注说:“时未收长安。
”唐天宝十四载(755)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长安被攻陷。
至德二载(757)二月肃宗由彭原行军至凤翔,岑参随行。
九月唐军收复长安,诗可能是该年重阳节在凤翔写的。
岑参是南阳人,但久居长安,故称长安为“故园”。
三、语句解释①九日:指九月九日重阳节。
②强:勉强。
登高:重阳节有登高赏菊饮酒以避灾祸的风俗。
③无人送酒:据《南史·隐逸传》记载,陶渊明有一次过重阳节,没有酒喝,就在宅边的菊花丛中独自闷坐,这时正好王弘送酒来了,于是醉饮而归。
④怜:可怜。
⑤傍:靠近、接近。
四、白话译文勉强地想要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却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把酒送来。
我在远方想念长安故园中的菊花,这时应正寂寞地在战场旁边盛开。
五、重点赏析1.登高寓意古人在九月九日重阳节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首句“登高”二字就紧扣题目中的“九日”。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教案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教案一、引言本教案以《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为话题,通过搜集相关资料、分析诗歌内容及其背景,设计一节课的教案,帮助学生加深对该诗的理解,并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本教案适用于中学高年级的语文课程。
二、课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理解《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的诗意和感情表达;2.了解唐代长安的历史背景;3.掌握诗歌欣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4.提升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
三、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为《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的诗歌分析和感悟。
1.诗歌基本信息介绍–作者:王之涣–朝代:唐代–诗歌背景:作者从长安行军九日后,思念故园的情感表达。
2.诗歌内容分析–第一段:走马兰台序–第二段:室迩人遥–第三段:孤帆远影–第四段:曾经沧海难为水3.诗歌赏析–探讨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分析诗歌的感情表达和主题思想四、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讲授、解读和探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1.教师讲解诗歌的背景和作者的情感表达;2.逐段解读诗歌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3.分小组或全班进行讨论和分享,促进学生对诗歌的深入理解和感悟。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的背景,引发学生对长安和故园的思考。
第二步:学习诗歌(15分钟)1.教师朗读全诗,并引导学生跟读。
2.分段解读诗歌内容,解释生僻词汇和难懂句子。
3.学生自行默读全诗,并标注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第三步:讨论与分享(25分钟)1.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2.班级分享: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分享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
第四步: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总结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感情表达,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思考。
六、教学评估本节课以小组讨论和班级分享的形式进行教学评估。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发言情况、理解深度、表达能力和思维拓展等方面进行评价。
七、拓展延伸为了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教师可以组织以下活动:1.邀请学生自行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现代改写,展示并分享给全班;2.阅读更多关于唐代的诗歌,让学生探究不同诗人的创作风格和思想倾向;3.组织诗歌朗诵比赛,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舞台表现力。
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
2、能解释诗句大意,借助联想、想象,感知诗歌意境,体会作者情感。
3、体会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之情。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
2、能解释诗句大意,借助联想、想象,感知诗歌意境,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之情。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农历九月,中秋节过后,有一个关于老人的节日,你知道是哪个吗?(重阳)重阳节有什么样的风俗习惯?(登高、饮酒、赏菊)是啊,每到重阳,人们就会想起王维写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诗。
诗人王维因登高而引发出深沉的乡思,写得诚挚感人。
而有一位诗人,重阳节这一天行军他乡,他想起的是开在战火纷飞的故园里的菊花。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伟大的诗人和他的诗作《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二、预习检查1、作者简介岑参(约715—770),江陵(今湖北荆州)人,唐代边塞诗人,曾官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世称岑嘉州。
岑参工诗,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
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
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高岑”。
代表作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逢入京使》等。
2、背景资料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长安被攻陷。
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二月肃宗由彭原行军至凤翔,岑参随行。
这首诗原有小注说“时未收长安”。
因史书载时年九月唐军收复长安,此诗可能是他当年重阳节在凤翔写的。
3、读准字音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cén shēn)强(qiǎng)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lián)故园菊,应傍(bàng)战场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教学案
一、教学目标
1.能理解诗歌的内容并背诵全诗。
2.品位诗歌意境,领悟诗歌主题。
3.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情趣。
二、学情分析
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长安被攻陷。
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二月肃宗由彭原行军至凤翔,岑参随行。
这首诗原有小注说:"时未收长安"。
九月唐军收复长安,此诗可能是当年重阳节在凤翔写的。
三、重点难点
1.能理解诗歌的内容并背诵全诗。
2.品位诗歌意境,领悟诗歌主题
四、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激趣导入。
2、简介作者:
岑参(公元715-770年),唐江陵人。
太宗时功臣岑文本孙。
天宝三年进士。
八年至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后又随封常清至北庭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
至德二载与杜甫等五人授右补阙。
后出任嘉州刺史。
大历五年卒於成都。
工诗,
长于七言歌行。
现存者三百六十首。
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
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岑高。
有《岑嘉州诗》七卷。
活动2【讲授】自学质疑,合作探究
1、自由朗读课文。
指导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2、师生评价,正字正音。
3、找出疑难问题。
4、以小组为单位解决疑难问题。
5、在班上讨论研究小组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
6、整体赏析:
古人在九月九日重阳节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王维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但这单纯的思亲情绪毕竟围绕一己的身世,境界算不得宽阔。
岑参这首诗则不然。
首句"登高"二字就紧扣题目中的"九日",点明了诗文写作的时间。
劈头一个"强"字,是不愿为之而又不得不为之的心态体现,表现了诗人在战乱中的凄清景况。
"登高去",还见出逢场作戏的味道,而前面冠以"强欲"二字,其含意便深刻得多了,表现出强烈的无可奈何的情绪。
重阳节大家都喜欢登高,而诗人却说勉强想去登高,透着些凄凉之意,不知这是为何。
结合题目"思长安故园"来看,诗人是流露出浓郁的思乡情绪。
岑参是南阳人,但久居长安,故称长安为"故园"。
但长安不仅是故园,更是国家的都城,而它竟被安、史乱军所占领。
在这种特定情境之下,诗人就很难有心思去过重阳节,去登高胜赏了。
典型的环境,使诗人登高
时的心情愈趋复杂:既思故园,更思帝都,既伤心,更感慨,两种感情交汇撞击着他的心房。
第二句化用陶渊明的典故。
既是"登高",诗人自然联想到饮酒、赏菊。
据《南史·隐逸传》记载:陶渊明有一次过重阳节,没有酒喝,就在宅边的菊花丛中独自闷坐了很久。
后来正好王弘送酒来了,才醉饮而归。
此句承前句而来,衔接自然,写得明白如话,虽然巧用典故,却无矫揉造作之感,使人不觉是用典,达到了前人提出的"用事"的最高要求:"用事不使人觉,若胸臆语也"(邢邵语),所以能引起读者的联想和猜测:不知造成"无人送酒来"的原因是什么。
其实这里反用其意,是说自己虽然也想勉强地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可是在战乱中,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来送酒助兴,共度佳节。
所以,"无人送酒来"句,实际上是在写旅况的凄凉萧瑟,无酒可饮,更无菊可赏,暗寓着题中"行军"的特定环境。
第三句写诗人在佳节之际想到了长安家园。
开头一个"遥"字,是渲染自己和故园长安相隔之远,烘托了诗人深切的思乡之情。
接着诗人将对亲朋好友思念的感情,浓缩到了"故园菊"上。
"怜"字,不仅写出诗人对故乡之菊的眷恋,更写出诗人对故园之菊开在战场上的长长叹息,百般怜惜。
他想到故园今日黄花堆积的情景,只能遥遥寄去一片深沉的乡情。
作者写思乡,没有泛泛地笼统地写,而是特别强调思念、怜惜长安故园的菊花。
这样写,不仅以个别代表一般,以"故园菊"代表整个故园长安,显得形象鲜明,具体可感;而且这是由登高饮酒的叙写自然发展而来的,是由上述陶渊明因无酒而闷坐菊花丛中的典故引出的联想,具有重阳节的节日特色。
所以,诗人在此选择"菊"这个意象非常自然,再次呼应了题目中的"九日",又点出"长安故园",切时切地,紧扣诗题,也使整首诗渲染上了浓郁的节日气氛。
诗写到这里为止,还显得比较平淡,然而这样写,却是为了逼出关键的最后一句。
这句承接前句,是一种想象之辞。
本来,对故园菊花,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想象,诗人别的不写,只是设想它"应傍战场开",这样的想象扣住诗题中的"行军"二字,结合安史之乱和长安被陷的时代特点,写得新
巧自然,真实形象,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鲜明的战乱图:长安城中战火纷飞,血染天街,断墙残壁间,一丛丛菊花依然寂寞地开放着。
残垣断壁,战血涂地,黄花开在被乱军糟踏得不成样子的帝都长安可悲可叹。
此处的想象之辞已经突破了单纯的惜花和思乡,而寄托着诗人对千万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对国事的忧虑,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取得和平的渴望。
结句用的是叙述语言,朴实无华,惜花、思乡、感时伤乱的情绪包容在一起加以抒发;但是寓巧于朴,余意深长,耐人咀嚼,顿使全诗的思想和艺术境界出现了一个飞跃。
从行文思路上看,这首诗由欲登高而引出无人送酒的联想,又由无人送酒遥想故园之菊,复由故园之菊而慨叹故园为战场,蝉联而下,犹如弹丸脱手,圆美流转。
从内容上看,诗人表现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而是对百姓疾苦的关切。
表面看来写得平直朴素,实际构思精巧,情韵无限,是一首言简意深、耐人寻味的抒情佳作。
活动3【测试】检查测验,巩固效果
1、此诗“以小见大”的地方在哪里?
答:以“故园菊”代表整个故园长安。
2、谈谈该诗(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的主旨。
答:此诗(岑参所以写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表现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关切。
3、该诗(岑参所以写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的语言特点是什么?怎么说?
答:语言朴实无华,又寓巧于朴,余意深长。
第二句,引起人们种种的联想和猜测:造成“无人送酒来”的原因是什么呢?这里暗寓着题中“行军”的特定环境。
第四句“应傍战场开”,这样的想象扣住诗题中的“行军”二字,使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幅鲜明的战乱图:长安城中战火纷飞,血染天街,断墙残壁间,一丛丛菊花依然寂寞地开放着。
此处的想象之辞显然已经突破了单纯的惜花和思乡,而寄托着诗人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
活动4【作业】小结课堂,布置作业
背诵并默写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