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研读 论语十则(雷嗣洪)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论语十则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论语十则论语十则(一):原文第一到第九则为语录体,第十则为对话体。
这里所编的十则分别选自《学而》、《为政》、《里仁》、《述而》、《泰伯》、《子罕》和《卫灵公》。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
”(《为政》)5.子曰:“由,诲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
”(《为政》)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xǐng)也。
”(《里仁》)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hǎn)》)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论语十则(二):翻译第一则是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启发人们热爱学习,加强自律。
第二则是学习方法,讲知识的继承和创新。
第三则是学习方法,强调复习对知识的必要性。
第四则是学习态度,强调学习要和思考相结合,阐明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
第五则是学习态度,通过对话论述了聪敏好学、虚心求教的可贵。
第六则是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提高思想修养。
强调随时都该反省自己。
第七则是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同时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
第八则是个人修养,强调怀有抱负就该有坚毅的意志。
第九则是个人修养,强调要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
第十则是个人修养,强调要学会换位思考。
总共三类: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个人修养.《论语十则》,是从《论语》中节选的有关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及修身做人的十条语录。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翻译:孔子说:“学习知识并且按时温习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交流、学习),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正是品德高尚的人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反复检查我的行为:为人处事有不真诚的事吗?与朋友交往有不诚实的事吗?老师教授的知识有不复习的吗?”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从而知道新的知识,可以凭借这个成为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疑惑。
”5、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翻译:孔子说:“仲由,教给你的理解了吗?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这也是聪明啊。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翻译:孔子说:“见到贤人就要向他学习,希望能达到他的水平,见到不好的人就要自我反省。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翻译: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学习他的优点,如果自己也有他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翻译: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或责任),路途又很遥远。
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这不也是很遥远吗?”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论语十则是语文课本中的一课,选自《论语》。
《论语》是记载孔丘及其一部分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
一则,就是《论语》中的一章,其中第一,二则见于《学而》篇,第三、四、五则见于《为政》篇,第六则见于《里仁》篇,第七则见于《述而》篇,第八则见于《泰伯》,第九则见于《子罕》,第十则为《卫灵公》,其内容都与学习和为人处事有关,是孔子教育思想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原文第一到第九则为语录体,第十则为对话体。
这里所编的十则分别选自《学而》、《为政》、《里仁》、《述而》、《泰伯》、《子罕》和《卫灵公》。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
”(《为政》)5.子曰:“由,诲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
”(《为政》)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xǐng)也。
”(《里仁》)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hǎn)》)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第一则:学习方法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学而》)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地去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重点字词解释:(1)子:先生,指孔子。
《大学语文》胡德才著,论语十则
《论语》十则(《论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yì)君子乎?”(《学而》)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地去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一位有修养的君子吗?”子:先生,指孔子。
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
《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时习:按时地去复习。
说:通假字,,实意“悦”的古体字,愉快的意思。
朋:上古朋和友是有区别的:同门(师)为朋,同志为友。
乐:与说有所区别。
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
缺少宾语。
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
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愠:拼音:,生气,发怒。
君子: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而:连词。
(可译为并且)例:学而时习之。
转折。
(可译为却) 例:人不知而不愠。
亦:同样、也是。
乎: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可译“吗”。
自:从。
知:了解。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学而》)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
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
”子贡说:“《诗》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谈论《诗》了。
”赐:人名。
子贡姓端木,名赐。
子曰:“吾十有(yîu)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yú)矩。
最新版论语十则的知识梳理
最新版《论语十则》复习资料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代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核心是“仁政、仁爱”。
后世将他与儒家学派的另一代表人物孟子合称“孔孟”。
2、《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共20篇是我国古代的“四书五经”之一,其中“四书”指《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⑴《论语》(lún⑵不亦乐乎(lâ⑶三省吾身(xǐng⑷罔(wǎng⑸殆(dài⑹愠(yùn⑺传不习乎(chu án⑻弘毅(hóng⑼凋(diāo⑽恕(shù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⑴学而时习之(按一定的时间复习⑵不亦说乎(通“悦”,愉快⑶人不知而不愠(生气,发怒⑷学而不思则罔(迷惑⑸思而不学则殆(有害⑹三省吾身(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⑺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⑻是知也(此,这⑼其恕乎(大概,也许⑽不亦君子乎(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⑾是知也(通“智”,聪明⑿己所不欲(要,想做⒀勿施于人(给,施加⒁其恕乎(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⒂见贤思齐焉(看齐⒃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⒄士不可以不弘毅(刚强勇毅⒅知松柏之后凋也(凋谢⒆择其善者而从之(学习⒇死而后已(停止5、写出文中的通假字并释义。
①说通悦,愉快②女通汝,你③知通智,智慧,聪明6、写出加点字的古今异义。
①温故而知新古义:老的,旧的,过去的。
今义:缘故,故意,意外的事情。
②可以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能够。
③不亦君子乎古义: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今义:对人的敬称。
④是知也古义:这,这个,这样。
今义:表示肯定判断。
⑤死而后已古义:停止。
今义:已经。
7、阅读课文,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1阐述“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论语》十则中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注释课外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注释课外《论语》是一部著名的中国古典著作,由孔子及其弟子撰写而成。
《论语》收录了许多格言,其中最著名的是“十则”。
下面来看一下论语十则的原文及其翻译注释。
一、子游曰:“恭己者,天之道也。
”翻译:子游说道:“谦虚待人,是天道的完善。
”注释:子游的言论提醒人们要谦虚,谨慎发表言论,不要自大,不要虚伪,这是天道的精神。
二、子曰:“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翻译:孔子说:“君子应当把事情留待时机成熟时再采取行动。
”注释:君子要深藏若虚,不要急于求功进取,要先观察环境,了解形势,做好充分准备,等待时机成熟,方可采取行动。
三、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翻译:孔子说:“狡辩者多言做作者,他们的善行少有人能见到。
”注释:孔子认为,只会巧言做作的人,他们的仁义并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可。
四、子曰:“弟子孝而好学,长民之义也。
”翻译:孔子说:“弟子要孝顺父母,且热爱学习,这是长久祖先传给子孙后代的传统义务。
”注释:弟子应当孝敬父母,谦虚好学,这体现了中华民族长久以来的传统价值观。
五、子曰:“子夏闻道,五月而行。
”翻译:孔子说:“所谓夏子,就是听取贤人的教诲,五个月后就可以行事了。
”注释:夏子指的是那些听取贤人的教诲,只要学习时间有限,也可以通过学习完成自身的充实和进步。
六、子曰:“安上治民,由下而上;可耻,从上而下。
”翻译:孔子说:“要平定民心,就得从下而上,千万不可从上而下。
”注释:孔子认为治理国家,只有以民心为本、以仁德为主、由下而上,才是可耻的政治方针,而从上而下、施以暴力,则是可耻的。
七、子曰:“君子有三患:无所事事,无所作为,无所不为。
”翻译:孔子说:“君子有三大烦恼:没有事情可做,不够勤奋,尤其是不懂审慎行事。
”注释:君子要有责任心,有才智能力,不要沉浸于被动之中,而要勤奋好学,懂得审慎行事。
八、子曰:“安居乐业,知足不辱;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翻译:孔子说:“安居乐业,知足常乐;勤俭节约,以养德行,要淡泊名利,方能明志立业;要宁静自守,方能致远超越。
论语十则的内涵
论语十则的内涵论语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儒家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其中,论语十则是指论语中的十个重要章节。
这十则包含了丰富的思想内涵,对于我们的人生道路和处世原则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论语十则的内涵。
第一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无论是学习知识、技能还是道德修养,都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
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我们才能不断进步,不断提升自己。
第二则:“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这句话告诫人们不要只追求表面的巧言令色,而忽视了内在的仁德。
真正的仁者应该以真诚、善良和正直的品质去待人接物,而不是仅仅依靠花言巧语来取悦他人。
第三则:“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欢迎。
友谊是人生中宝贵的财富,无论是远方来的朋友还是平日相处的知己,我们都应该珍惜和维护这份友谊。
第四则:“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句话强调了学习他人长处的重要性。
我们应该虚心向别人学习,尤其是那些比我们更有经验和才华的人。
只有不断吸取他人的智慧,我们才能不断成长和进步。
第五则:“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想成为别人的老师,首先要不断温习和巩固自己已有的知识。
只有掌握了扎实的基础,我们才能够有足够的底气去教导别人,为他人提供帮助和指导。
第六则:“子曰:君子不器。
”这句话表达了孔子对于君子的要求。
君子应该具备高尚的品德和道德修养,而不仅仅追求物质上的成就和技能的熟练。
只有内外兼修,我们才能成为真正的君子。
第七则:“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这句话告诉我们,真正的智者不会被困惑所困扰,真正的仁者不会为他人的痛苦而忧虑,真正的勇者不会被困难所吓倒。
只有具备了这些品质,我们才能够在人生的道路上坦然面对各种挑战。
第八则:“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国家要兴旺发达,需要有正道的领导。
领导者应该尊重他人,诚信待人,节约资源并关心人民的福祉。
论语十则文言文原文
论语十则文言文原文《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以下为大家呈现《论语》中的十则文言文原文: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一则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待人的态度。
学习需要时常温习,从中能获得快乐;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这才是君子的风范。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这种自我反省的精神对于个人的成长和进步至关重要。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进而能有新的体会和发现,这样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这表明了复习对于获取新知识和提升自我的重要性。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只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疑惑不解。
这告诉我们学习和思考需要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对仲由说,教导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这一则倡导人们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见到贤能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见到不贤能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相似的毛病。
这体现了一种自我提升和向他人学习的精神。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
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好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这强调了要善于向身边的人学习。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语文版《论语十则》课件
胸怀宽广 使命 重大
使命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
把 当作
停止
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
远乎?” 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道路又
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 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 遥远吗?”
•
7.第八则:(1)孔子说这番话的目的是
什么?
• 鼓励门人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 (4)从第三句来看,我们应学习孔子什么美德? 胸怀宽广,为人大度。
• 8、“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的“朋” 指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会不亦乐乎?
• “朋”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自 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所以“不 亦乐乎” 。
• 9、在孔子看来,“人不知而不愠”也是一种 “君子风范”,那么作为“君子”应具有那些风 范呢?
你读对了吗?
论(lún)语
不亦说(yuè)乎
人不知而不愠(yùn) 三省(xǐng)吾身
传(chuán)不习乎 学而不思则罔(wăng )
思而不学则殆(dài)
诲(huì)女(rǔ)知之乎
是知(Zhì)也
弘毅(yì)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diāo)也 其恕(shù)乎
论语中特指孔子
“按一定的时间”“及时” 或“时常”
• 15、读完本文后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 本文告知我 们的道理(中心):
• 学习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方法,做人要有 很好的道德修养。
• 2句格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己所不欲,勿施 于人。 1个警句: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1.请按照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品德修养给十则语录归类。 • ①学习方法: • 学而时习之 • 温故而知新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②学习态度: • 有朋自远方来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 见贤思齐 • 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③品德修养: • 人不知而不愠 • 吾日三省吾身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六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论语十则ppt课件
《论语》中有关“君子”语录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态度和顺,但不会苟同别人:小人容易附 和别人的意见,但其实不能与别人平和相处。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君子泰然自若而不傲慢无礼,小人傲慢无礼而 不泰然自若。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君子思念的是道德,小人思念的是乡土;君子 想的是法制,小人新想化的县第是四中恩学惠。刘琦制作
8、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述而》
先生说:“君子总是心胸宽广,小人常是
忧愁悲伤。”
【评析】
君子光明磊落,不忧不惧,所以心胸宽广坦荡; 小人患得患失,忙于算计,又每每庸人自扰,疑心他 人算计自己,所以经常陷于忧惧之中,心绪不宁。
孔子认为,作为君子,应当有宽广的胸怀, 可以容忍别人,容纳各种事物,不计较个人利 害得失。心胸狭窄,与人为难,与己为难,时 常忧愁,局促不新安化,县第就四不中学可能刘成琦制为作君子。
仁者,但是作为目标来追求,人生就会更加有
意义。
新化县第四中学 刘琦制作
7、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 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饭疏食,饭,这里是“吃”的意思,作动词。 疏食即粗粮。 曲肱:肱,音gōng,胳膊,由肩至肘的部位。 曲肱,即弯着胳膊。
先生说:“吃粗粮,喝白开水,弯着胳 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 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 的浮云一样。”
新化县第四中学 刘琦制作
【评析】 “克己复礼为仁”,这是孔子关于仁的主
要解释。在这里,孔子以礼来规定仁,依礼 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所以,礼以仁为基 础,以仁来维护。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 二者紧密结合。这里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的 内容,一是克己,二是复礼。克己复礼就是 通过人们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定。 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贯穿于《论语》 一书的始终。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论语十则》优秀ppt课件
第二则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 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 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先生说:“我十五岁开始专心求学, 三十岁时能自立于世,四十岁时遇到事情 没有疑惑,五十岁时知道了天命,六十岁 时听别人的意见能够包容,七十岁时一切 随心所欲,而不超出规矩。”
第二则
【赏析】这一则写出了孔子的早立志与 好学。孔子十五岁立下了学习的志向, 并且树立了终身学习的理想,然后坚持 不懈地努力,终有所成。正是通过刻苦 的学习,孔子才掌握了渊博的知识,成 为了一位大教育家、大思想家。
第八则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 戚。”
君子心胸开朗而宽广,小人总是 忧愁、哀伤。
第八则
【赏析】孔子的坦荡胸怀。他认为君 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乐天知命, 坦荡自得。小人患得患失,斤斤计较, 所以局促不安。 【感悟】“胸怀四海才能心宽天下”。
第九则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 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 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 斯语矣。”
先生说:“君子不求吃得饱,不求住 得安定,勤于做事而说话谨慎,向有道德 的人修正自己(的道德行为),(就)可 以称得上是好学啊。”
第一则
【赏析】这一则体现出了孔子对精神世界 的追求。孔子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不 应当过多地讲究自己的饮食与居处,过多 地追求物质享受,而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塑 造自己道德品质方面。
孔子,是一个志在报 国又无人重用的闲人,又 是一个周游列国、苦寻门 路的忙人,更是一个到处 碰壁、从不回头的强人。
8
孔子是一位旷世奇才,虽然一生颠 沛游离,命运坎坷,但他所创建的儒家 思想,成为后世儒家学派的经典;他在 政治思想上大力宣扬“仁”的学说,提 出“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以实 现“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为最高境界。 所宣扬的“忠孝礼仪”的儒家思想,在 漫长的封建王朝中起着主导地位,成为 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被历代 封建统治者推崇为“圣人”。
论语十则的注音和解释
论语十则的注音和解释嘿,咱今天就来好好唠唠的注音和解释!先来说说第一则,“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里的“说”可不是咱平常说的“说话”的“说”,而是读“yuè”,通“悦”,表示高兴、愉快的意思。
你想想啊,学习了知识然后时常去温习它,难道不开心吗?就好比你喜欢吃蛋糕,每次吃到都很快乐呀!再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里的“乐”读“lè”,是快乐的意思。
有朋友从远方来拜访你,那得多高兴呀!这就像你好久不见的好朋友突然来找你玩,你肯定会兴奋得不得了吧!“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个“愠”读“yùn”,表示生气、恼怒。
别人不了解你,你却不生气,这才是君子的风范呢!想想看,要是有人误解了你,你却能不发火,那得多了不起呀!还有“吾日三省吾身”,“省”读“xǐng”,是反省的意思。
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这多重要啊!就好像你每天都要照镜子看看自己有没有哪里不对劲一样。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习旧的知识从而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这样就能当老师啦!这就像你重新玩一个以前玩过的游戏,却发现了新的玩法和乐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只思考却不学习,就会有害。
这就好像走路,只迈腿不看路,容易摔跤;只看路不迈腿,哪也去不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智慧呀!别不懂装懂,那可不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
这世界上厉害的人多了去了,咱得虚心学习呀!“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选择他们好的方面去学习,看到他们不好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
这不就像挑苹果,挑好的吃,把坏的扔掉嘛!“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读书人不可以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责任重大,道路遥远。
这就像你要去爬一座很高的山,得有决心和毅力呀!哎呀呀,的注音和解释就是这么有意思!它们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我们智慧的大门,让我们懂得很多人生的道理。
论语全书原文注释译文
论语全书原文注释译文《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以下是《论语》的部分原文、注释及译文:1.学而篇:1.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注释:1.子:《论语》中“子曰” 的“子” 都是孔子的学生对孔子的敬称。
2.时:时时,经常。
3.习:演习,复习。
4.说:同“悦”,高兴。
5.愠(yùn):恼怒,怨恨。
3.译文:孔子说:“学了,又经常复习它,不也是高兴的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快乐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2.为政篇:1.原文: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注释:1.为政以德:以道德原则治理国家。
2.北辰:北极星。
3.共:同“拱”,环绕。
3.译文:孔子说:“用道德来治理国政,自己便会像北极星一般,在一定的位置上,别的星辰都环绕着它。
”3.八佾篇:1.原文: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2.注释:1.季氏:鲁国正卿季孙氏。
2.八佾(yì):古代乐舞的行列,一行八人叫一佾。
按照礼的规定,天子用八佾,诸侯用六佾,大夫用四佾,士用二佾。
季氏是大夫,按规定只能用四佾,却用了天子的八佾,这是严重的越礼行为。
3.忍:忍心,这里指容忍。
3.译文:孔子谈到季孙氏说:“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宗庙里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4.里仁篇:1.原文:子曰:“里仁为美。
择不处仁,焉得知?”2.注释:1.里:居住。
2.仁:有仁德的地方。
3.处:居住。
4.知:同“智”,智慧。
3.译文:孔子说:“居住在有仁德的地方才是好的。
选择住处,不居住在有仁德的地方,怎么能说是明智的呢?”5.公冶长篇:1.原文:子谓公冶长:“可妻也。
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
论语全文-诵读-可直接打印版
也!”
zǐ zhānɡxuéɡàn lù
quē yí shènyán qí yú zé ɡuǎyóu
子 张 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 慎 言其余,则寡尤;多
quēdài
zé ɡuǎhuǐ yánɡuǎyóu xínɡɡuǎhuǐ lù
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 行 寡悔,禄在其中矣。”
āi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chǐɡōnɡ
dài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 躬 之不逮也。”
xiān
子曰:“以约失之者 鲜 矣!”
nè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shuò
shuò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shēn hū
子曰:“ 参 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
门人问曰:“何谓也?”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xǐnɡ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 省 也。”
jiàn
子曰:“事父母几 谏 ,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礼。”
chǎn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 谄 也。”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
臣以礼,臣事君以忠。ɡ
子曰:“《 关 雎》,乐而不淫,哀而不 伤 。”
yīn
bǎi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
lì
zhàn lì
shuō suí
zhōujiān
论语十则解释
论语十则解释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论语十则解释论语十则解释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了呢?”孔子说:“在温习就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危险。
” 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孔子说:“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
” 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们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
把现实…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酒后落叶的。
”子贡问到:“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呢?”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论语十则》解释《论语十则》解释.txt如果背叛是一种勇气,那么接受背叛则需要更大的勇气。
爱情是块砖,婚姻是座山。
砖不在多,有一块就灵;山不在高,守一生就行。
摘要:《论语》是孔子与其弟子的语录结集,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结集工作是由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完成的。
《论语》名称的来由,班固《汉书。
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
当时弟子各有所记。
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这一说法,大体可信。
原始记录杂出于众手,最后编定当在战国初期,以曾参门人为主……初一文言文翻译:《论语》十则·原文和译文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解词:时:按时;说:同“悦”,愉快。
论语集注朱熹卫灵公第十五
论语集注朱熹卫灵公第十五古风藏书(国学导航·经部)论语集注朱熹卫灵公第十五凡四十一章。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
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
”明日遂行。
陈,去声。
陈,谓军师行伍之列。
俎豆,礼器。
尹氏曰:“卫灵公,无道之君也,复有志于战伐之事,故答以未学而去之。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
从,去声。
孔子去卫适陈。
兴,起也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见,贤遍反。
何氏曰:“滥,溢也。
言君子固有穷时,不若小人穷则放溢为非。
”程子曰:“固穷者,固守其穷。
”亦通。
愚谓圣人当行而行,无所顾虑。
处困而亨,无所怨悔。
于此可见,学者宜深味之。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女,音汝。
识,音志。
与,平声,下同。
子贡之学,多而能识矣。
夫子欲其知所本也,故问以发之。
对曰:“然,非与?”方信而忽疑,盖其积学功至,而亦将有得也。
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说见第四篇。
然彼以行言,而此以知言也。
谢氏曰:“圣人之道大矣,人不能遍观而尽识,宜其以为多学而识之也。
然圣人岂务博者哉?如天之于众形,匪物物刻而雕之也。
故曰:‘予一以贯之。
’‘德輶【轻】如毛,毛犹有伦。
上天之载,无声无臭。
’至矣!”尹氏曰:“孔子之于曾子,不待其问而直告之以此,曾子复深谕之曰‘唯’。
若子贡则先发其疑而后告之,而子贡终亦不能如曾子之唯也。
二子所学之浅深,于此可见。
”愚按:夫子之于子贡,屡有以发之,而他人不与焉。
则颜曾以下诸子所学之浅深,又可见矣。
子曰:“由!知德者鲜矣。
”鲜,上声。
由,呼子路之名而告之也。
德,谓义理之得于己者。
非己有之,不能知其意味之实也。
自第一章至此,疑皆一时之言。
此章盖为愠见发也。
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与,平声。
夫,音扶。
无为而治者,圣人德盛而民化,不待其有所作为也。
独称舜者,绍尧之后,而又得人以任众职,故尤不见其有为之迹也。
恭己者,圣人敬德之容。
十则论语章句
十则论语章句【前言】《论语》是我国古代经典文化遗产的瑰宝,是我国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著作。
其中的十则章句具有深刻的哲理和宝贵的指导意义。
下面将以这十则章句为线索,结合现实生活进行论述,让我们对这些经典名言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第一则:学而不思则罔】学习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仅仅死记硬背而不进行思考,那就是空洞无物的。
我们应该在学习的同时,注重思考和反思,不断总结经验,加深理解。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践中。
【第二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告诉我们,待人处世要懂得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如果我们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善待,那么我们也要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他人。
做一个善良、宽容、尊重他人的人,才能收获真正的友谊和和谐的人际关系。
【第三则:君子谋道不谋食也】一个真正的君子不仅追求物质财富,更重要的是追求道德伦理的高尚境界。
物质可以满足我们的需求,而道德则能塑造我们的品质。
只有以道德为先,才能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
【第四则: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友谊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不管朋友是远方的来访还是身边的相伴,我们都应该倍加珍惜。
朋友间的互助和支持是我们获得力量和共同成长的基石。
所以,我们应该坚信朋友的价值,用心去维护和发展友谊。
【第五则:君子周而不比】一个真正的君子不会沉浸在与他人的攀比和斗争中。
他们更关注自己的内心修养和精神追求,注重内在的提升而非外在的虚荣。
他们对于人生的追求是全面而持久的,追求精神的丰富,而非功名利禄的浮华。
【第六则: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识是宝贵的,但只有掌握并善用知识的人才能真正获得成功。
我们应该扎实地学习,并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和能力。
并且,在其中找到快乐,享受学习的过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取得成就。
【第七则:道不同,不相为谋】人们所追求的标准和目标各不相同,彼此之间可能存在差异。
因此,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应该遵守相互尊重的原则,尊重对方的选择和立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欲望是个深深的泥潭,在它面前,请停住你的脚步!
疏通文字
第十则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 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 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孔子说:“君子有三种事情应引以为戒:年少 的时候,血气还不固定,要戒除对女色的迷恋; 等到身体成熟了,血气方刚,要戒除与人争斗; 等到老年,血气已经衰弱了,要戒除贪得无 厌。”
品味与延伸
“颜渊”篇
仁是孔子的人生哲学基础,也是孔子伦理教育思想 的根本。在这里,孔子以礼来规定仁,依礼而行就 是仁的根本要求。礼以仁为基础,以仁来维护,仁 是内在的主体,礼是外在的功用,二者紧密结合。
谨于言,慎于行。
品味与延伸
“季氏”篇
世人常犯的过错——好色、斗狠、贪财。有此三种 毛病的人,往往不顾社会公德和法律,侵犯别人, 自私自利,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其结果是:纵欲短 寿,与人结仇,利欲熏心,不择手段。这种人必然 成为社会的公害,为人所不齿。
疏通文字
第五则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说:“懂得它不如爱好它,爱好它又不如 以它为乐。”
疏通文字
第六则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孔子说:“智者喜爱水,仁者喜爱山;智者活 跃,仁者沉静;智者快乐,仁者长寿。”
疏通文字
第七则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 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疏通文字
第三则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 不知,是知也。”
孔子说:“子路,我教诲你的你知道了吗?知 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 是明智的啊!”
疏通文字
第四则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 “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 “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 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 之。” 颜回、子路侍立在孔子身旁。孔子说:“何不 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呢?”子路说:“(我)愿 将我的车马、衣服和朋友共同享用,用坏了也 不抱怨。”颜渊说:“(我)愿做到不夸耀自 己的好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子路说: “希望听听您的志向。”孔子说:“老人使他 安于我的奉养,朋友使他信任我,少年人使他 怀念我。”
品味与延伸
“雍也”篇
智者反应敏捷而又思想活跃,性情好动就像水不停 地流一样。仁者仁慈宽容而不容易冲动,性情好静 就像山一样稳重。“乐山乐水”不一定只是就性情 而言,或许它更体现了一种人生价值观或者是生活 态度。 知者善行若水,海纳百川;仁者厚德如山,容载万 物。
品味与延伸
“述而”篇
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乐天知命,坦 荡自得。 自由的心灵不能被物质所困,胸怀四海才能心宽天 下。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 也乐在其中。不合乎“义”而获得的富贵,对 于我来说就像浮云一般(根本看不上眼)。”
疏通文字
第八则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说:“君子心胸开朗而宽广,小人经常忧 愁哀伤。”
疏通文字
第九则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 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 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 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 不敏,请事斯语矣。” 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 一切回复到周礼上就是仁。一旦这样做到了, 天下人都会称赞你是仁德之人。实行仁要凭自 己,难道凭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具体要 点。”孔子说:“不合礼的不看,不合礼的不 听,不合礼的不说,不合礼的不做。”颜渊说: “我颜回虽然不聪敏,请让我照着这几句话去
天不生仲尼
万古如长夜
——朱熹
走近孔子
儒 家学派创始 丘 ,字 仲尼,___ 孔子,名___ 人,思想核心是 仁 ,即仁爱、爱人,政治 上主张施行仁政 ,鼓励人们入世,即“出来 做事”。 开 私人 讲学的风气,传说有弟子 三千 人,身通六艺者七十二 人。孔子本人 也被历代统治者尊奉为至圣先师。
疏通文字
第一则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 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孔子说:“君子,吃食不要求饱足,居住不要 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谨慎,到有 道德的人那里去修正自己(的道德行为), (就)可以说是好学了。”
疏通文字
第二则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 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 欲,不踰矩。” 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能自 立于世;四十岁遇到事情没有疑惑;五十岁知 道了天命;六十岁听别人的意见能够包容;七 十岁时一切随心所欲,不越出规矩。”
品味与延伸
“学而” 篇
孔子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不应当过多地讲究自 己的饮食与居处,而应该克制追求物质享受的欲望, 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质方面。 物质的追求可让你富足一时,精神的追求却让你充 实一生。”
品味与延伸
“为政” 篇
学习和修养过程分为三个阶段:15岁到40岁是学习 领会阶段;50、60岁是安身立命阶段,即不受环境 左右的阶段;70岁时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境界。
这种少有所学,长有所立,壮有所成,老有所为的 思想,已成为中化民族生生不息的传统和代代相勉 的格言。
品味与延伸
“公冶长” 篇
这一则语录,分别表现了子路、颜渊、孔子三人的 人生情怀,子路豪爽仗义,颜渊谦虚退让,孔子胸 怀博大。 老有所终,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