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颌下腺改变为首发表现的干燥综合征8例分析-论文

合集下载

SAPHO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附8例分析)

SAPHO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附8例分析)

SAPHO 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附8例分析)段晓晓,王丹丹,孙凌云(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南京210008)摘要:目的探讨SAPHO 综合征的有效诊断、治疗方法。

方法对8例确诊的SAPHO 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影像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8例患者中,6例有典型皮肤表现即掌跖脓疱疮并累及前胸壁骨关节;5例血沉和(或)C 反应蛋白升高;所有患者HLA-B27阴性;均行ECT-全身骨显像检查,提示受累骨关节放射性浓聚影;1例进行骨组织检查,提示活检部位炎细胞浸润,未见肿瘤细胞。

患者均给予非甾体抗炎药,多数联合甲氨喋呤的患者初期治疗效果较好,2例联合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甲氨蝶呤和糖皮质激素者症状缓解明显,1例难治性患者加用TNF-α拮抗剂英夫利昔单抗治疗8个月,期间病情稳定。

结论SAPHO 综合征的诊断主要基于其骨关节炎和(或)骨肥厚伴掌跖脓疱病的临床表现,辅以实验室检查排除感染、骨肿瘤及其他临床表现相似的风湿免疫疾病。

ECT-全身骨显像检查对于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非甾体抗炎药联合激素及甲氨蝶呤治疗效果显著,难治性SAPHO 综合征可加用英夫利昔单抗治疗。

关键词:SAPHO 综合征;掌跖脓疱疮;全身骨显像;非甾体抗炎药;激素;甲氨蝶呤;英夫利昔单抗doi :10.3969/j.issn.1002-266X.2019.09.023中图分类号:R59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66X (2019)09-0080-03通信作者:孙凌云(E-mail :lingyunsun@nju.edu.cn )SAPHO 综合征是一类以滑膜炎、痤疮、脓疱病、骨肥厚和骨炎为主要表现的少见风湿性疾病[1],其主要特征为皮肤与关节的慢性无菌性炎症。

由于该病少见,临床表现多样,诊断及治疗均有一定难度。

2013年4月 2018年4月,南京鼓楼医院收治的SAPHO 综合征患者8例,现对其临床、影像、治疗、预后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探讨SAPHO 综合征的有效诊断及治疗方法。

血管化自体颌下腺移植治疗重症角结膜干燥症指南

血管化自体颌下腺移植治疗重症角结膜干燥症指南
to cases case6 et
管开口周围作环形切口,保留3—5咖黏膜。沿舌
医院(邹留河).中国医科大学(王玉新),中山大学(周世有、 (俞光岩、蔡志刚、张雷、王洋、刘筱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121腔医院 及《指南>整理人员名单 血管化自体镊下腺移植治疗重症角结膜干燥症研究项目组参与单位 叶为单位去除部分腺体。 管侧游离部分颌下腺,根据患者术前泪溢程度,以腺 翻开颞部皮瓣后,钝性分离腺小叶,在远离颌下腺导 移植腺体减量切除可在局部浸润麻醉下进行, 减少腺体的分泌量,消除或减轻泪溢症状。 前所采用的常规处理方法是切除部分移植腺体,以 整体颌下腺移植可能出现分泌液过多而致泪溢。目 1/3正常颌下腺的分泌液即可湿润眼表结构, 九、泪溢的处理 及恢复角膜缘干细胞功能后行板层角膜移植手术。 胞培养移植术、颊黏膜细胞培养移植术;③重建眼表 手术、结膜囊成型术;②羊膜移植、自体角膜缘干细 (2)眼科手术:①眼睑内外翻矫正术、睑球分离 (1)腺体减量:移植腺体减量切除术。 行下列手术。 3.术后6个月:复查,根据患者症状决定是否进 否成活外,通过延迟显像观察导管是否通畅。 (3)‰锝涎腺功能显像:除观察移植颌下腺是 同时注意有无舌下腺囊肿发生。 能,包括口腔黏膜湿润度、口底唾液池、唾液流率。 (2)口腔检查:重点检查有无口干及唾液腺功 检查。 BUT、角膜荧光染色、干眼仪检查及角膜印迹细胞 表结构状态,包括视力、施墨试验、裂隙灯检查、 (1)眼科检查:重点检查手术侧眼的视力及眼 2.术后3个月:复查,进行下列检查。 1.术后l、2个月:电话随访各一次。 八、术后随访 涂布等‘6。71。 外线理疗、0.075%辣椒素霜剂移植颌下腺表面皮肤 进移植腺体的分泌,方法可选用按摩腺体、热敷、红 管阻塞,导致手术失败。在此时期,应采取措施,促 “休眠期”移植颌下腺分泌明显减少易发生导 七、“休眠期”移植腺体的处理 聚影像,提示移植腺体成活。 周,行99m锝核素功能显像,如颞部有明显的核素浓 如有多量唾液泪液分泌,提示移植腺体成活;术后一 3.移植腺体成活的标志:进入暂时性泪溢期后, 血管吻合。 探查术。如证实有血栓形成,应清除血栓,重新进行 显血性渗出时,应考虑町能有静脉血栓形成,立即行 无血性渗出。当腺体质地变硬,腺体肿胀、导管口明 循环的基本方法。正常移植腺体质地松软,导管口 2.触诊移植腺体质地:这是判断移植腺体血液 腺体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泪液分泌相对稳定怕J。 (4)功能恢复稳定期:术后第4个月开始,移植 月左右。 分泌明显减少、部分患者几乎完全消失。持续3个 (3)“休眠期”:术后第5~7天开始,移植腺体 现象。 d 3 。移植腺体分泌明显增加,患者出现暂时性泪溢 (2)暂时性泪溢期:术后第3天开始,持续2— 无明显分泌,部分患者自觉眼内稍有湿润感。 (1)短暂失功能期:术后第l一2天内移植腺体 术后颌下腺分泌的变化通常经历4个时期: 1.移植颌下腺分泌功能变化的一般规律:移植 六、移植腺体血液循环的观察及处理 (8)关闭创口:关闭颞部创口,置负压引流。 部结膜缝合。导管内留置硅胶管,眶外皮肤固定。 经皮下隧道引至结膜穹窿部,导管周围黏膜与穹窿 (7)固定导管:在上穹窿处作结膜切口,将导管 察导管有无渗漏,如有渗漏则进行缝合修补。 (6)在导管内插入硅胶管:向硅胶管内注水,观 外静脉吻合。 桥,头静脉倒置后上端与颌下腺静脉吻合,下端与颈 颞部静脉管径过细不能利用,可采用前臂头静脉搭 情采用腺门静脉)与颞浅静脉或颞深静脉吻合。如 颞浅动脉吻合,面前静脉或颌外动脉伴行静脉(酌 (5)游离颌下腺转移到颞部受区:颌外动脉与 口外切口放置引流。 动静脉。颌下切口分层缝合,同时缝合口内切口,经 主要回流静脉。断蒂后完整游离颌下腺及其导管、 脉、颌外动脉及其伴行静脉,行静脉回流试验,确定 (4)从口外牵引颌下腺导管:尽量游离面前静 防导管瘘。可将另一端改道开口于舌下区黏膜。 处钳夹舌下腺导管、切断、结扎其颌下腺导管端,以 mill 大管并入颌下腺导管,在距离颌下腺导管约3 下皱襞内侧切开黏膜,解剖颌下腺导管。如舌下腺 腔。探针探查术侧颌下腺导管口并插入导管。在导 (3)处理颌下腺导管:生理盐水、氯己定冲洗口 下腺导管。 颌下神经节与鼓束的连接纤维,向口内方向分离颌 面前静脉、颌外动脉及其伴行静脉、腺门静脉,切断

干燥综合征患者证候演变及证素分布规律的研究

干燥综合征患者证候演变及证素分布规律的研究

3、调查问卷及评分方法
自行设计干燥综合征中医证候调查问卷,包括患者一般情况、中医症状、体征、 舌脉象等信息。根据症状的轻重程度进行评分,无症状为0分,轻度、中度、 重度分别为1、2、3分。
4、数据分析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 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卡方检验等方法对数据 进行统计分析。
干燥综合征患者证候演变及证 素分布规律的研究
目录

01 一、资料与方法
03 三、讨论
02 二、结果 04 参考内容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外分泌腺,如唾液腺和泪腺, 表现为口干、眼干等症状。近年来,干燥综合征的中医证候研究逐渐受到。本 次演示旨在探讨干燥综合征患者证候演变及证素分布规律。
本研究发现,干燥综合征患者的证候演变趋势主要是以阴虚为主,逐渐出现气 阴两虚、阴虚内热等证候,随着病情加重,肝肾亏虚、阴阳两虚等症状逐渐明 显,部分患者伴有瘀血症状。这表明干燥综合征的病程较长,疾病进展过程中 阴液耗伤逐渐加重,同时伴有气血亏虚和瘀血阻滞等病理变化。
此外,患者的证素分布规律也具有一定的性别差异,女性患者中阴虚、肝肾亏 虚等证素更为常见,男性患者中气阴两虚、阴阳两虚等证素更为明显。这可能 与不同性别患者的生理特点、内分泌系统等差异有关。
银屑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皮肤病,临床表现为红斑、鳞屑和瘙痒等症状。其发 病机制涉及遗传、环境、免疫等多个因素,至今尚无根治方法。在临床上,银 屑病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寻常型、关节型、脓疱型和红皮病型等。不同类型 的银屑病在证候分布上具有一定的特点。
对于银屑病的证候分布研究,有学者通过对患者的舌象、脉象等特点进行分析, 发现不同类型的银屑病患者存在不同的证候分布特点。如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多 表现为痰瘀互结型和血虚风燥型,而关节型银屑病患者多表现为湿热型和寒湿 型。这些不同的证候分布特点为银屑病的中医证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颌下腺移位术防治鼻咽癌放疗后口干燥症的动物实验及临床应用研究

颌下腺移位术防治鼻咽癌放疗后口干燥症的动物实验及临床应用研究

刘学奎博士学位论文:颌下腺移位术防治鼻咽癌放疗后口干燥症的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研究颌下腺移位术防治鼻咽癌放疗后口干燥症的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研究专业:肿瘤学博士研究生:刘学奎导师:曾宗渊教授背景:口干燥症是鼻咽癌放疗后最常见的后遗症之一,严重影响鼻咽癌患者放疗后的生存质量。

预防放疗后口干燥症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法及适形放疗和调强放疗等,虽然都有一定的疗效,但价格昂贵难以推广。

因此,寻找对鼻咽癌放疗后口干燥症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是目前临床研究追切而重要的课题之一。

将颌下腺移位术用于防治鼻咽癌放疗后口干燥症目前国内外尚未见报道。

深入地探讨颌下腺移位术在防治鼻咽癌放疗后口干燥症及其所引起的相关病症中的作用,对提高鼻咽癌病人放疗后的生存质量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目的:一、动物实验:1.通过动物实验观察不同剂量电离辐射对兔颌下腺形态学变化的影响。

2.通过建立兔颌下腺移位的动物实验模型,探讨兔颌下腺移位术的可行性,为临床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提供依据。

二、临床研究:通过颌下腺移位术防治鼻咽癌放疗后口干燥症的临床应用研究,寻找一种防治鼻咽癌放疗后口干燥症的最佳方法,以提高鼻咽癌放疗后病人的生存质量。

材料与方法:一、动物实验:实验组(术后照射):14只新西兰兔均行左侧颌下腺移位术,将领下腺移位T刘学奎博士学位论文:颌下腺移位术防治鼻咽癌放疗后口干燥症的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研究至颏下区。

移位术后第8天,分7组接受不同剂量的电离辐射,照射范围包括双侧腮腺及一侧未移位的颌下腺,移位侧的颌下腺在照射野之外。

不同照射剂量组各任选择】只兔,分别于电离辐射后24小时、120小时,取部分未移位侧的颌下腺组织做病理切片,观察其形态学变化(急性放射反应)。

20周时将移位侧及未移位侧的颌下腺游离之后全部取出,做病理切片,观察其形态学变化(迟发性放射反应)。

对照组(术后不照射):7只新西兰兔,均行一侧(左侧)颌下腺移位术,将颌下腺移位至颏下区,术后不接受电离辐射。

干燥综合征【27页】_169

干燥综合征【27页】_169
➢ 估测我国pSS的患病率为0.29%~0.77%,好发年龄为30~60岁 ➢ 老年人的患病率为2%~4.8% ➢ 女性多见,男女比为1∶9~1:10
老年人的眼干和口干 — 干燥症状远比SS常见,老年人中患病率较高,该人群中约30%存在眼干和/ 或口干症状
三、干燥综合征的病因和发病机制(1)
免疫介导损伤的机制 ➢ 腺体炎症 — SS患者唾液腺和外周血单核细胞内IFN诱导基因过表达(称为IFN signature),表明固有免疫
七、干燥综合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1.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无任何潜在疾病的情况下,符合下述任1条则可诊断: a. 符合上述4条或4条以上,但必须含有条目Ⅳ(组织学检查)和(或)条目Ⅵ(自身抗 体) b . Ⅲ、Ⅳ、Ⅴ、Ⅵ 4条中任3条阳性 2.继发性干燥综合征 患者有潜在的疾病(如任一结缔组织病),而符合上述Ⅰ和Ⅱ中任 1条,同时符合条目Ⅲ、Ⅳ、Ⅴ中任2条
三、干燥综合征的病因和发病机制(2)
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遗传、感染、环境等多因素参与发病。 ➢ 遗传易感性:HLA-DRB1 * 0301、DQA1 *0501、DQB1 * 0201单倍体型 ➢ 病毒感染: 如EB病毒 ➢ 免疫异常: T细胞减少,B细胞过度增值;异常增值的B细胞产生自身 抗体(尤其是抗SSA和抗SSB抗体)和球蛋白;细胞因子和炎症因子造 成组织损伤
七、干燥综合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 有眼干和/或口干客观表现的患者,若确切证据表明基础自 身免疫导致了外分泌腺功能障碍,则可确诊SS。存在持续性眼干和/或口 干症状、腮腺肿大、不明原因龋齿增加,或特定血清学检测异常(如,抗 Ro/SSA抗体伴或不伴抗La/SSB抗体、类风湿因子和高球蛋白血症)的患者 ,应怀疑SS。
础代谢全套检查、尿液分析和随机尿尿蛋白/尿肌酐比值)。

干燥综合征的腮腺MSCT特征分析

干燥综合征的腮腺MSCT特征分析

【 摘
பைடு நூலகம்
要】 目的
探讨干燥综 合征腮腺 M S C T 特征及 临床 诊断价值 。方 法 收集 5 4 名接受 M S C T检查患者 , 其 中包括
3 8名临床确诊干燥综合征患者 , 并选择 2 6名非干燥 综合征患者作为对照组。图像 由两位 医师分别进行 分析 , 对c T图像
信息如腮腺不均质性 、 脂肪异常沉积、 弥漫斑点 片钙 化 、 肿大或 萎缩 、 是否合并 结节 或囊肿改 变等进行评 价和 统计 ; 并 对 上述指标绘制 R O C曲线 , 明确其诊 断效能 。结果 3 8例 s s患者腮 腺 MS C T图像 , 3 8例 ( 1 0 0 %) 均表现为腮腺不均质性 , 3 6例 ( 9 4 . 7 %) 表现为腮腺脂肪异常沉积 , 1 0例 ( 2 6 . 3 %) 表现 为双侧腮 腺弥漫性 斑点 钙化灶 , 1 1例表 现为腮 腺肿 大 , l 8 例腮 腺萎缩。R O C曲线显示 S D和脂肪异常沉积具有较高的诊 断效能 , 线下面积分别为 0 . 9 7 0和 0 . 9 4 5 , 当s D取 1 5 . 0 9 , 诊断 s s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 9 4 . 7 %和 1 0 0 %; 脂肪异常沉积为 I 级 时诊断敏感性和特异度分别为 9 4 . 7 %和 9 6 . 2 %。
【 A 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 o d i s c u s s t h e d i a g n o s t i c a c c u r a c y a n d MS C T f e a t u r e s o f t h e p a r o t i d出 n d i n S j t i g r e n ’ S s y n d r o m e( S S )

干燥综合征的腮腺CT表现

干燥综合征的腮腺CT表现

干燥综合征的腮腺CT表现丁长伟;刘东武;薛红霞;崔华东;王宏伟;郭启勇【摘要】目的:探讨干燥综合征(SS)的腮腺CT表现特点.方法:收集我院确诊的SS 患者13例行腮腺CT扫描,选取14例无腮腺疾病及口干症状行颈部CT扫描者作为对照组.观察腮腺的密度是否均匀、脂肪密度的有无、腺体实质的密度、钙化的有无.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腮腺实质的CT值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对照组腮腺呈均匀低密度.病例组双侧腮腺密度不均,可见弥漫性脂肪组织浸润,呈点片状、网格状、斑片状甚至几乎完全取代腮腺实质;腮腺实质密度增高.5例10个腮腺内见弥漫性分布的多发点状钙化.病例组和对照组腮腺实质的平均CT值分别为(-3.42±24.11)HU和(-25.43±20.32)HU,病例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74,P=0.001).结论:SS患者腮腺密度不均,出现弥漫性脂肪组织浸润和腮腺实质密度增高为特征性的CT表现,并可出现特征性的弥漫性点状钙化.CT可以作为SS的一种筛查手段.【期刊名称】《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年(卷),期】2015(026)005【总页数】4页(P317-320)【关键词】干燥综合征;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作者】丁长伟;刘东武;薛红霞;崔华东;王宏伟;郭启勇【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辽宁沈阳 110004;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辽宁沈阳 110032;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辽宁沈阳 110004;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辽宁沈阳 110004;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辽宁沈阳 110004;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辽宁沈阳 11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93.2;R814.42干燥综合征(Sj觟gren’s syndrome,SS)是一种主要累及外分泌腺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眼干和口干[1]。

血管化自体下颌下腺移植治疗重症角结膜干燥症的初步研究

血管化自体下颌下腺移植治疗重症角结膜干燥症的初步研究

•42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21年2月第31卷第1期Journal o 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 Vol.31 No.1 February,2021血管化自体下颌下腺移植治疗重症角结膜干燥症的初步研究马旭亮\任玉峰\蔡现良\王超2,张培成3,苏家增8(1.河北省眼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2.河北省眼科医院口腔种植科,3.河北省眼科研究所,河北邢台054001;4.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北京100081)[摘要]目的:应用血管化自体下颌下腺移植的方法治疗重症角结膜干燥症,并评价其疗效。

方法:纳入重症角结膜干 燥症患者4例,将患者下颌下腺移植至颞部,完成血管吻合,并将移植腺体导管重新开口于患眼。

术后监测移植腺体 血运并调控其,对患眼治疗效评估。

结果:2017—2019年共治疗了4例患者的5只眼,其中1例接受双侧眼部手术。

所有患者手术均获成功,移植腺体均成活。

经术后功能调控治疗,移植腺体分泌适当。

随访结果显示:希尔默试验由术前的0m r n/5m i n升至术后的15m m/5m i n;眼表结构改善明显,泪膜破裂时间由 术的0 s增加至术后6?%患者角膜荧光染色评分降低,视力出现不同程度的。

主观评价结,患者术后眼干症状改善,所有患者均用人工泪液。

结论:外科技术的条件下,自体下颌下腺移植手术的成功率,治疗重症角结膜干燥症的有效方&[关键词]下颌下腺移植;角结膜干燥症;外科[中图分类号]@782 [文献标志码] B D0I:10.3969/j.is s n.1005-4979.2021.01.008A Preliminary Study of Microvascular Autologous Submandibular Gland Transplantationin Treatment of Severe Cases of Keratoconjunctivitis SiccaMA X u lian),REN Y u fen),CAI Xianlian),WANG Chao2,ZHANG P eich en),Su Jiazeng4(1. Department o 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Hebei Eye Hospital,2. Department o f OralImplantology〇Hebei Eye Hospital,3. Hebei Provincial Institute o f Ophthalmology,XingFai 054001,Hebei Province; 4. Department o 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Peking University Hospital o fStomatology,Beijing 100081,China)[Abstract] Objective:M icro va scu la r autologous su b m a n d ib u la r glan d tra n sp la n ta tio n was used to tre at severe cases of k e ra to c o n ju n c tiv itis sicca, and its cu ra tive e ffect was evaluated. Methods:A to ta l o f 4pa tients o f severe k e ra to c o n ju n c tiv i­tis sicca were in c lu d e d. S u b m a n d ib u la r glands were tra nsplan ted to the tem poral region w ith anastom osis o f the vessels.The su b m a n d ib u la r gland were re-opened in to the eyes. B lood c irc u la tio n o f the tra n sp la n te d glands was m o nitore d and the secretory fu n c tio n was a r tific ia lly regulated. The th e ra p e u tic e ffect o f the pa tients was evaluated. Results:From2017 to 2019, s u b m a n d ib u la r glan d tra n sp la n ta tio n was perform ed in 5 eyes o f 4pa tients (b ila te ra l tra nsplan tatio ns in one patient).A ll surgeries were successful w ith graft v ita lity co n firm e d by scintigraph y. L u b ric a tio n o f the eyes was suita ble a fte r re gu­la tio n o f the secretory fu n c tio n o f the grafts. F o llo w-u p results showed th a t m ean S c h irm e r(s test values increased fro m a preoperative le v e l o f 0 m m/5 m in to 15 m m/5 m in po stope rative ly, and tea r film bre a k-u p tim e (B U T) im proved fro m0 s to6 s. F lu o re sce in(F I) scores reduced and postoperative best-corrected visu a l a c u ity im proved. The re s u lt o f sub je ctive e v a lu­atio n showed th a t the sym ptom s o f d ry eye were im p ro ve d and use o f a rtific ia l tea r substitutes was d isco n tin u e d in a ll pa­tien ts. Conclusion:Based on the technology o f m icro surg ery, the s u b m a n d ib u la r glan d tra n sp la n ta tio n surgery can be suc­cessfu lly h a ndled and used as an effective tre atm e nt m ethod fo r severe k e ra to c o n ju n c tiv itis sicca.[Keywords] s u b m a n d ib u la r glan d tra n sp la n ta tio n; k e ra to c o n ju n c tiv itis sicca; m icro va scu la r surgery收稿日期:2020-02-18 修回日期:2020-12-14作者简介:马旭0(1984—),男,河北任县人,副主任医师,学士.E-mail:********************通信作者:王超,副主任医师.E-m ail:********************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21年2月第31卷第1期Journal o 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 Vol.31 No.1 February,2021•43 •角结膜干燥症(干眼症)是临床常见病,随着人 们居住环境、生活方式、工作强度等的改变,以及电 子设备的普及,我国角结膜干燥症的发病率已达 21%~30%,且角结膜干燥症的治疗需求也逐年增加&1'。

《2024年化湿润燥方对干燥综合征模型小鼠颌下腺结构和功能的影响》范文

《2024年化湿润燥方对干燥综合征模型小鼠颌下腺结构和功能的影响》范文

《化湿润燥方对干燥综合征模型小鼠颌下腺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篇一一、引言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 SS)是一种以泪腺和唾液腺分泌功能降低为主要特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随着近年来免疫学研究的深入,SS患者的颌下腺结构异常及功能损害问题愈发受到重视。

传统的中医药方剂如“化湿润燥方”在治疗干燥综合征方面展现出了一定的疗效。

本文通过构建小鼠SS模型,研究化湿润燥方对模型小鼠颌下腺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二、材料与方法1. 实验动物与分组选用C57BL/6小鼠,构建干燥综合征模型。

将小鼠随机分为四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化湿润燥方治疗组(以下简称“治疗组”)以及空白治疗对照组。

2. 干燥综合征模型的构建通过反复眼及鼻吸饲丙酸球虫以诱发模型组小鼠出现典型的SS症状,进行验证模型的可靠性。

3. 化湿润燥方干预措施采用适量药物(视实际剂量的比例,配合氯化钠生理盐水配成一定浓度的药液)进行干预,连续给药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各组小鼠颌下腺的结构和功能变化。

4. 实验方法包括组织病理学检查、免疫组化、PCR技术等手段,用于分析颌下腺的形态学变化及免疫调节机制。

三、结果1. 颌下腺形态学观察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颌下腺结构紊乱,出现明显萎缩和间质纤维化;而治疗组经过药物治疗后,腺体形态逐渐恢复正常,间质纤维化现象明显改善。

与空白治疗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免疫组化结果分析在蛋白质水平上,通过检测唾液分泌蛋白的分泌量、自身抗体的存在以及淋巴细胞的分布,结果显示:在SS模型组小鼠中唾液分泌蛋白水平降低、淋巴细胞异常增生以及相关炎症介质的增多。

经治疗后,各指标水平明显回升。

3. PCR技术结果分析经PCR检测基因表达水平发现,在SS模型组小鼠中与干燥综合征相关的基因表达异常,如水通道蛋白、黏蛋白等表达降低。

而经过化湿润燥方治疗后,这些基因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

MANF通过内质网应激-自噬通路抑制干燥综合征颌下腺上皮细胞凋亡及SSA抗原表达与提呈

MANF通过内质网应激-自噬通路抑制干燥综合征颌下腺上皮细胞凋亡及SSA抗原表达与提呈

MANF通过内质网应激-自噬通路抑制干燥综合征颌下腺上皮细胞凋亡及SSA抗原表达与提呈摘要: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是一种以干燥为主要症状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其中,颌下腺损伤是SS的主要病理特征之一,其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神经营养因子(mesencephalic astrocyt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MANF)是否参与了颌下腺上皮细胞的凋亡和SSA抗原提呈过程,并研究其可能的调控途径。

结果表明,MANF的表达与患者颌下腺病变程度呈负相关。

通过实验发现,MANF通过内质网应激和自噬通路的调节作用,抑制了颌下腺上皮细胞的凋亡,同时减少了SSA抗原的表达和提呈。

此外,我们还发现,MANF的表达水平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活性和炎症反应水平密切相关。

这证明了MANF在SS颌下腺损伤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为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机制思路。

关键词:颌下腺损伤,干燥综合征,中神经营养因子,内质网应激,自噬通路,SSA抗原正文:1. 前言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是一种以干燥为主要症状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尽管受累器官的种类和程度各不相同,但颌下腺的受损是其共同特征之一。

颌下腺的上皮细胞在SS的发病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已有研究表明,颌下腺上皮细胞的凋亡和SSA抗原表达与提呈可导致其自身抗原的释放和损害,从而引发自身免疫过程。

因此,研究颌下腺上皮细胞在SS发展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对于深入了解SS的致病机制非常重要。

2. 实验材料和方法2.1 人颌下腺组织样本及细胞系本研究共收集SS患者颌下腺组织样本20例及其周围正常组织样本10例。

以人颌下腺上皮细胞株HSG和人颌下腺导管细胞株SGC作为研究对象。

2.2 实验分组和处理将HSG和SGC细胞分为对照组、SS组、MANF诱导组和MANF阻断组。

干燥综合征及并发症病案举例与诊疗心得

干燥综合征及并发症病案举例与诊疗心得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医学, 2023, 12(10), 2905-2909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2023 in Hans. https:///journal/tcmhttps:///10.12677/tcm.2023.1210436干燥综合征及并发症病案举例与诊疗心得李亚青1,张华东2,韩曼21内蒙古医科大学中医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2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风湿科,北京收稿日期:2023年8月22日;录用日期:2023年10月4日;发布日期:2023年10月17日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并回顾性分析1名干燥综合征患者合并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资料,本案是一例pSS合并股骨头坏死、视神经萎缩的复杂病例,针对pSS及并发症,中医药在改善其症状、兼顾并发症及降低复发的风险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本病例的治疗充分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治疗理念。

结合地域、环境,立足于人,从脏腑、三焦、气血津液、卫气营血、六经等多个方面进行辨证分析,以汤药和中成药结合的形式,达到滋阴润燥,益精填髓,养肝明目之效,从而缓解患者的口眼干燥,髋骨疼痛,视物模糊等不适症状,辅以中医养生调护,避免病情复发。

随访症状得到持续缓解,患者得到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辨证论治,中成药,医案Case Examples and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Experience of Sjogren’s Syndrome and ItsComplicationsYaqing Li1, Huadong Zhang2, Man Han21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ner Mongolia Medical University, Hohhot Inner Mongolia2Department of Rheumatology, Guanganmen Hospital,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Received: Aug. 22nd, 2023; accepted: Oct. 4th, 2023; published: Oct. 17th, 2023Abstract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and retrospectively analyze the clinical data of a patient with Sjogren’s syndrome and femoral head necrosis. This case is a complex case of pSS combined with femoral李亚青等head necrosis and optic atroph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improving symptoms, taking into account complications, and reducing the risk of recurrence of pSS and its complications. The treatment of this case fully reflects the holistic concep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the treatment concept of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Combined with the region and environment, based on the people, the dialectical analysis is carried out from the viscera, triple energizer, qi blood body fluid, wei qi ying blood, six meridians and other aspects. In the form of combination of decoction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patent medicines and simple preparations, the effect of nourishing yin and dryness, nourishing essence and marrow, nourishing liver and im-proving eyesight is achieved, so as to alleviate the patient’s discomfort symptoms such as dry mouth and eye, hip bone pain, blurred vision, etc., supplemented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alth care, to avoid relapse. The symptoms were continuously alleviated during the follow-up, and the patient achieved good treatment results.KeywordsSjogren’s Syndrome, Dialectical Treatment, Chinese Patent Drug, Medical Case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licenses/by/4.0/1. 引言干燥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口干,眼干。

一例下颌下腺癌合并格林巴利综合症患者的护理

一例下颌下腺癌合并格林巴利综合症患者的护理

一例下颌下腺癌合并格林巴利综合症患者的护理格林巴利综合症是常见的脊神经和周围神经的脱髓鞘疾病,又称急性特发性多发性神经炎或对称性多神经根炎。

是由病毒感染或感染后以及其他原因导致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病理改变为周围神经系统的广泛性炎性脱髓鞘。

临床上以四肢对称性迟缓性瘫痪为主要表现。

本病病死率5%,致残率10%—15%,是下颌下腺手术后极少见的并发症,2015年4月我科收治了一例下颌下腺癌合并格林巴利综合症患者,经积极抢救,精心护理病人康复出院,现将救治和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女,69岁,主因发现左颌下腺肿物2年入院,诊断:1、左颌下腺癌 2、甲状腺左叶肿物。

既往体健,无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及传染病史,患者有吸烟史。

既往史:2013年发现左下颌肿物,伴疼痛地行消炎治疗,症状缓解。

2014年12月29日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行活检检查,考虑左下颌恶性肿瘤,肺转移不除外。

2015年外院呼吸科行抗感染对症治疗。

2015年4月8日就诊于我科。

2015-4-15在全麻下行左颌下腺、左舌下腺扩大切除、左下颌骨部分切除、左颈I、II、III区淋巴结清扫术。

术后10天患者出现四肢无力,可搀扶活动,精神较前几天差,术后11天患者意识尚可,四肢无力,肌力下降(III-IV级),无力起床,报告结果显示血小板、D-二聚体、血糖都高于正常值,白蛋白低,给与静脉点滴人血白蛋白。

术后12天体温突然升高39°c,血压161-108Hmmg,脉搏145次,血氧90%,呼吸加快,意识呈浅昏迷,腹部隆起,留置尿管,进行切口引流物细菌培养,多巴胺降压,消炎药对症处理,给与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积极抢救治疗精心护理。

4周后可自行控制排尿,可搀扶下地适当活动,可经口进水,康复出院。

2护理对策2.1加强皮肤护理使用气垫床每2小时更换体位,保持床铺平整无碎屑,定时翻身、擦浴、拍背按摩受压部位,按摩四肢肌肉,被动作双足背屈运动,预防肌肉萎缩及足下垂。

干燥综合征并发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治疗分析

干燥综合征并发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治疗分析

干燥综合征并发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治疗分析亓峰【摘要】目的:回顾性研究干燥综合征(SS)合并颌面部间隙感染(MSI)的临床特征和诊治要点。

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8例的干燥综合征患者并发颌面部间隙感染临床资料,分析其病因、术后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干燥综合征易造成牙源性感染,且感染症状不易控制。

结论根据两种疾病的发生发展的关系,应加强干燥综合征患者口腔宣教,积极预防感染发生。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6(014)019【总页数】1页(P57-57)【关键词】干燥综合征;颌面部;感染【作者】亓峰【作者单位】朝阳市第二医院口腔科,辽宁朝阳12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2.3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是一个主要累及外分泌腺体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

临床上导致唾液腺受损功能下降而出现口干。

唾液在口腔中有着重要的自洁作用,口腔自洁作用减退后导致急性龋的发生。

而在口腔颌面部感染的原因中最为常见的就是牙源性感染。

大量龋坏牙进行性病变行成根尖周炎症导致颌面部感染的发生。

目前临床上对于干燥综合征的治疗手段多为糖皮质激素的治疗,常时间应用糖皮质激素可以造成血糖升高,严重的会出现继发性糖尿病,更促进了感染的发生及加重了感染的症状。

1.1 一般资料:收集2005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口腔科收治的干燥综合征患者合并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病例8例,女7例,男1例,年龄45~70岁,平均年龄60.3岁,所有患者均已明确诊断,确诊为干燥综合征,8例患者均使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部分患者发生感染后在社区门诊及其他医院行抗炎治疗治疗4~12 d,症状逐渐加重,所有患者入院后都发现颈部、颌下区肿胀、张口受限等症状。

1例患者有呼吸困难。

所有患者感染因素都为牙源性性感染。

8例患者中1例出现纵隔炎及脓肿,并出现感染性休克。

以口腔症状首诊的干燥综合征34例临床分析

以口腔症状首诊的干燥综合征34例临床分析

以口腔症状首诊的干燥综合征34例临床分析师爱萍【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以口腔症状为首诊的干燥综合征。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2年4月~2013年7月收治的以口腔症状首诊的34例干燥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皮肤、关节以及眼等临床表现,实施抗核抗体谱、唇腺活检、角膜荧光素染色以及腮腺造影的检查。

结果经检查分析,34例以口腔症状首诊的干燥综合征中,有30例患者为龋病,口干25例,腮腺肿大和口腔溃疡各为10例和7例,口腔外症状有18例患者为眼干。

结论以口腔症状首诊的干燥综合征,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龋病和口干,抗核抗体谱、唇腺活检、角膜荧光素染色以及腮腺造影检查对于干燥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oral symptoms led to diagnosis of Sjogren syndrome.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n 34 patients with Sjogren syndrome whose first diagnosis was oral symptom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in 2012 April~2013 July admitted, analysed the manifestation of skin, joints and eyes, implemented the anti nuclear antibody spectrum, corneal fluorescein staining and parotid sialography examination, labial salivary gland biopsy. Results After examination and analysis, 34 cases of Sjogren syndrome had oral symptoms as first diagnosis, 30 patients had dental caries, dry mouth and 25 cases of parotid gland swelling and ulcer of oral cavity, each had 10 cases and 7 cases with oral symptoms, 18 patients had dry eye. Conclusion Sjogren's first diagnosed oral symptom syndrome include dental caries and dry mouth, antinuclear antibodies, labial gland biopsy and corneal fluorescein staining.Parotid sialography examination has important clin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diagnosis of Sjogren syndrome.【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4(000)007【总页数】2页(P51-52)【关键词】口腔;症状;首诊;干燥综合征【作者】师爱萍【作者单位】临泽县人民医院口腔科,甘肃张掖 734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93.2干燥综合征又称为自身免疫性外分泌腺体上皮细胞炎,或自身免疫性外分泌病,在临床上除了因泪腺与唾液腺受损功能降低而引起眼干和口干以外,还有其他外分泌腺及腺体外其他器官的受累所引起的系统损害。

腮腺导管水成像在干燥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腮腺导管水成像在干燥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腮腺导管水成像在干燥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分析[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value of parotid duct hydrography (MRS)in the diagnosis of Sjogren syndrome (SS). Method:From September 2018 to September 2019,88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SS were selected to carry out MRS,MRI parotid gland plain scan and X-ray contrast examination respectively,and the imaging characteristics of X-ray contrast and parotid gland MRS were compared. Result:Among the 88 suspected patients,76 cases were confirmed as SS by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standard of SS,71 cases were detected by MRS and 62 cases by X-ray. The accuracy,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MRS were 89.77%,90.79% and 83.2%,respectively,which were higher than 75.00%,76.32% and 66.67% of X-ray radiography,respectively,th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t (P0.05). Conclusion:For the patients with SS,the specificity and sensitivity of MRS and parotid MRI are higher than that of parotid X-ray,which can be used as the main method for the diagnosis of SS.[Key words] MRS X-ray contrast Sjogren syndrome Diagnostic valueFirst-author’s address: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men University,Xiamen *****,China干燥綜合征(SS)在临床中又被称之为舍格伦综合征,实为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对外分泌腺的侵犯,比如唾液腺、泪腺等。

以腮腺炎为首发表现的干燥综合征1例

以腮腺炎为首发表现的干燥综合征1例

以腮腺炎为首发表现的干燥综合征1例发布时间:2021-11-24T08:36:13.996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6月6期作者:陶家勇潘朝军王玉梅[导读]陶家勇潘朝军王玉梅通讯作者(四川省安岳县中医医院;四川安岳642350)【摘要】干燥综合征是一种结缔组织疾病,对唾液腺和泪腺等外分泌腺体进行侵犯,具有抗SSB/SSA抗体即特异性自身抗体以及淋巴浸润的特点。

干燥综合征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口腔干燥症及角结膜炎(干燥性),也可累计多个其他就、器官,进而引发复杂的临床表现。

以腮腺炎为首发症状的少见。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腮腺炎;首发症状一般情况:患者男,57岁,因双侧面颈部肿胀、疼痛伴发热20天余,于2017年4月17日来我院皮肤科就诊。

患者20余天前无明显诱因双侧面颈部出现红肿、疼痛,伴发热、畏寒,吞咽疼痛,于院外给予抗炎治疗后无好转。

患者双侧面颈部红肿范围增宽,疼痛加重,自觉发热、畏寒、咽痛。

既往史:自诉有“类风湿关节炎”病史8+年,感晨起十指僵硬,活动后缓解。

体检:T 38.2℃患者一般情况可,神志清楚,双手第一指关节轻微变形,余未见大关节改变,其他系统未见明显异常。

皮肤科检查:双侧面颈部红肿明显,皮温高,其上扪及多个质硬包块,活动欠佳,最大一个约5.0cm*6.0cm,边界清楚,轻压痛;下颌、双侧面颊部见散在片状红斑,颜色暗红,边界清楚,未见水疱、丘疹。

余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实验室和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数 2.19 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1.58 10^9/L,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 0.1 %,肝肾功、电解质、甲功、小便常规未见异常。

胸片:双肺纹影稍增多。

双侧颈部彩超提示:右侧腮腺稍大,回声改变,血流信息稍多(考虑腮腺炎),右侧腮腺低回声结节(考虑淋巴结影像)。

肝胆胰脾及泌尿系B超:右肾盂积液。

类风湿因子阳性。

SLE7项+风湿2项结果提示:抗SSA抗体、抗SSB抗体、抗RO-52抗体阳性。

自体下颌下腺移植治疗重症干眼症的供体制备

自体下颌下腺移植治疗重症干眼症的供体制备

例自体下颌下腺移植治疗重症干眼症 $ 取得满意疗 效 $ 现报告如下 *
#
病例与方法
)/*! 年 $VASAQ3,[34,M7WUB44I
^_‘
率先报道血管化自
体下颌下腺移植再造泪腺 * 俞光岩 + 张雷等 ^#$(‘ 报告 了国内迄今为止最多的血管化自体下颌下腺移植 再造泪腺病例 (&! 例 )$ 获得良好效果 * 我们施行 /
重症干眼症是由眼部或全身因素引起的眼部 腺细胞分泌减少的疾病$ 由于泪液分泌缺乏或无 泪$患 者 常 出 现 视 物 模 糊* 同 时$由 于 润 滑 物 质 缺 乏$使 得 眼 睑 对 角 膜 和 结 膜 的 摩 擦 力 增 大 $导 致 睑 球粘连 $ 纤维瘢痕化 $ 角膜溃疡甚至失明 * 以往临床 上除人工泪液治疗外 $ 未有其他有效的治疗方法 *
下 ! 颏下静脉在面前静脉开口处也有半月形瓣膜 !因 此应以面前静脉颈段为供体静脉 !保证回流通畅 * 面前静脉的管径约 )"+""! 而受区静脉 , ,, 颞 浅静脉管径仅 ’/&"$""* 为了解决管径相差太大的 问题 !我们将颞浅静脉自中间剪开 !深度约为静脉管 径 的 一 半 ! 使 其 断 面 呈 ( 鱼 口 状 )! 从 而 扩 大 了 吻 合 口 * 另外 ! 也可采用先将面前静脉斜行缝合减小管 径 ! 再行显微吻合的办法 * 有时面前静脉非下颌下腺的主要回流静脉 * 因 此 !制 备 时 应 保 留 面 动 脉 伴 行 静 脉 -下 颌 下 腺 腺 门 静脉以备选择 " 可采用以下方法判断腺体的主要回 流静脉 . 下颌下腺断蒂后 ! 将肝素盐水注入面动脉 ! 回流量最大者为腺体主要回流静脉 ! 选择作为供体 静脉 *

自体颌下腺移植术治疗重症角结膜干燥症的临床观察

自体颌下腺移植术治疗重症角结膜干燥症的临床观察

自体颌下腺移植术治疗重症角结膜干燥症的临床观察目的对应用自体颌下腺移植术对患有重症角结膜干燥症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

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0例患有重症角结膜干燥症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5例。

采用常规手术方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自体颌下腺移植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

结果治疗组患者重症角结膜干燥症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泪液表现恢复正常时间和术后恢复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结论应用自体颌下腺移植术对患有重症角结膜干燥症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标签:自体颌下腺移植术;重症角结膜干燥症;治疗角结膜干燥症在临床上又被称为干眼,具体指的是由于任何原因导致患者的泪液质和量出现明显异常,或由于动力学异常而导致患者的泪膜稳定性明显下降,进而对眼表造成损伤的一种眼部疾病,眼部有明显的不适感是该类疾病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1]。

本次研究对重症角结膜干燥症患者实施自体颌下腺移植术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

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90例患有重症角结膜干燥症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5例。

对照组中男性26例,女性19例;患者年龄24~71岁,平均年龄(40.6±1.8)岁;眼部症状出现时间1~19个月,症状出现平均时间(6.1±0.6)个月;治疗组中男性25例,女性20例;患者年齡22~73岁,平均年龄(40.5±1.9)岁;眼部症状出现时间1~17个月,症状出现平均时间(6.2±0.7)个月。

1.2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方案治疗;治疗组实施自体颌下腺移植术治疗,具体操作方法:①在颞部作弧形的切口,使位于该部位的颞浅动静脉充分暴露;②对颌下腺进行游离处理;③对完全处于游离状态下的颌下腺的颌外动脉的近心端、伴行静脉、面前静脉近心端等处实施吻合口血管制备处理;④将处于游离状态下的颌下腺完全转移至颞部,实施颞浅动脉-颌外动脉及颞浅静脉-面前静脉,或颌外动脉伴行静脉端吻合处理;⑤将位于颌下腺的导管经皮下隧道全部引入到颞上穹窿,将导管口在颞上穹窿部进行固定处理;⑥术后3 d全身应用抗生素类药物和小剂量肝素抗凝药,眼局部应用抗生素类眼药水[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燥 。随病程 延 长可损 害外 分 泌 腺 以外 的器 官 组 织 , 造 成 全 身 系统 性 损 伤 。国 内 有 关 资料 表 明 , S S患
8 0 。在本 文 临床 资料 中 , 8例 患 者初 诊 时均 无 口 干、 眼干 主 诉 , 1例 患 者 复 诊 时 仍 无 口干 、 眼 干 主
mi n为 ( +) ; 眼科 : 泪液 流率测定 ( 滤纸试 验) ≤5
mm/ 5 mi n为 ( +) ; 实验室: 免疫球 蛋 白( I g G、
现肿 大 , 伴 其他 异常 临床 表现 , 考虑 干燥 可能 。 】 . 2 临床表现 : 8例 S S患 者 一 般 情 况 见 表 1 。8
2 结 果
侧下 颌下 腺切 除术 ” , 术 后病 理 切 片镜 下 见 : 腺体 内 广泛 性淋 巴细胞 、 浆细 胞浸 润 。 单侧 下 颌下腺 结 节状 肿 物 6例 。均 行“ 单侧 下 颌 下腺 切 除术” , 术 后 病理 切 片镜 下见 : 腺 体 内广 泛 性 淋 巴细胞 、 浆 细胞 浸润 。
的母 婴 结 局 。
强, 剖宫产 率 不断 上升 。但 高 剖宫 产率 并 未 降低 围 产 儿病死 率 , 反 而 增 加 了孕 产 妇 切 口感 染 、 大 出血
等并 发 症 发 生 率 。 目前 众 多 研 究 已 表 明 , 决 定
G DM 患者 母 婴预后 的一个重 要 因素 就是 孕 期血 糖
仔 细询 问病 史 , 在 病 程 中 口眼 干 燥 发 生 率 也 只 有
S S是一 种 慢 性 全 身 免 疫 性 疾 病 , 因其 病 理 特 点 造 成 临 床 表 现 多 样 。S S早 期 主 要 侵 犯 外 分 泌
腺, 临 床 上 常 见 侵 犯 涎 腺 和 泪腺 , 表 现 为 口、 眼 干
意, 提高 对治 疗 的依从 性 。 3 . 4 妊 娠 管理 与终 止 妊娠 方式 : 近年来 , 随着社 会 发展 和 医学模 式 的转 变 , 人 们 的 围生 期保 健 意识 增
症状 和 体征 , 唯一 的诊 断方 法 是在 孕 期 开展 血 糖筛 查, 尤其 是有 高危 因素 的孕 妇 应从 首 次产 检 开 始查 血糖 或 做糖 耐 量 筛 查 , 必要时应在孕 2 4 ~2 8周 复 查, 因 为此 时胎 盘 分 泌 的各 种 抗 胰 岛素 上 升 迅 速 。 通过复查 , 以 便 及 时诊 断 治 疗 及 干 预 , 改 善 GD M
E 3 3 何莉. 妊 娠 期 糖 尿 病 对 母 婴 影 响 特 点 的研 究 [ J ] .中 国 妇 幼 保
健, 2 0 0 8 , 2 3 ( 1 2 ) : 1 6 4 0 .
E 4 ] 杨慧霞 , 董悦. 加 强 妊 娠 合 并 糖尿 病 的 临 床 研 究 I - j ] .中华 妇 产
参 考 文 献
[ 1 ] 黄永富 , 曹兴建. 1 临床 实 验 室 定 量 指 标 的过 程 能 力 与性 能 研 究
进展E J ] . 国际 检 验 医 学 杂 志 , 2 0 0 8 , 2 9 ( 3 ) : 3 5 — 4 0 . [ 2 3 Ne v a l a i n e n D, B e r t e L, Kr e h C, e t a 1 . Ev a l u a t i n g l a b o r a t o r y p e r  ̄ o r ma n c e o n q u a l i t y i n d i c a t i o n wi t h t h e s i x s i g ma s c a l e [ J ] .
近 年来 我 国 GD M 总 的发 病 率 呈逐 年 上升 趋 势 l _ 4 ] 。 妊 娠期 糖尿 病对 母婴 危害 大 , 孕期 通 常 没有 明显 的
求; 学会 测定 血糖 , 缓 解其精 神 压力 , 认识 到 8 0 ~
9 O 的患者 经饮食 治疗 、 适 当 运动 其 血糖 可 控制 满
1 资 料 与 方 法
较为 常见 的 以外 分 泌 腺 淋 巴细 胞 浸 润 为 特 征 的 自 身免疫 性 疾病 , 其发 病率 在 风湿 病 中仅 次 于类 风 湿
关 节炎 。本病 由 于 首发 症 状 各 异 , 早 期诊 断 困 难, 以致误 诊率 较高 嘲 。本文 对 8例 首 发症 状 表 现
的控 制 , 孕期 控 制 血 糖 接 近 或 者 达 到 正 常 水 平 , 可 有效 降低 母 婴并 发 症 的发 生 和 因 巨大 儿 而 行 的剖
宫 产率 。
参 考 文 献
[ 1 3 乐杰. 妇产 科学 [ M] . 7版 . 北京 : 人 民卫 生 出 版 社 , 2 0 0 8: 1 5 0 —
山西医药杂志 2 0 1 4年 8月第 4 3卷 第 1 5期 S h a n x i Me d J ,Au g u s t 2 0 1 4 , Vo 1 .4 3 , No . 1 5
表1 观 察 组 与 对 照组 母 儿 结 局 比较
3 . 1 血 糖筛 查 意义及 时 间 : 文献E z ] 表明, GD M 国 外 发病 率 为 1 ~1 4 , 而 国 内 约为 1 %~5 , o 4 [ 3 3 。
管 口无红 肿 , 按压腺体 , 导 管 口未 见 明显 清 亮 唾 液
流 出 。下 颌下 区彩 色多普 勒 超 声示 : 回声 均匀 的增 大腺 体形 态 不 规则 , 边界欠清楚, 腺 体 内未 见 明 显 肿物 影 。初步 诊断 为“ 慢性 下 颌下 腺 炎” 。均 行“ 单
声 均 匀 的增 大 腺体 内未 见 明显 肿 物影 。
8例 患者 术后 1 ~3个 月复 查 , 对 侧下 颌 下腺 出
2 . 1 检查 项 目: 8例 患 者 均行 下述 各 项 检 查 : 唾 液
流率 测定 、 泪 液流率 测定 、 免 疫 球蛋 白检测 、 抗 核 抗 体谱 检测 、 颌 下腺病 理 检查 。 口腔科 : 唾液流率测定 ( 白蜡咀嚼) ≤3 mL / 3
表 2 。
2 . 2 根据 按照 2 0 0 2年修 订 的 S S国 际分类 ( 诊断) 标准Ⅲ , 8例 患者诊 断 为 S S 。
表1 8例 s S患 者 一 般 情 况
3 讨

者 从 出现症 状 到确诊 , 误 诊率 高达 6 6 [ 5 ] 。 庄 俊 汉 等 认 为 原 发 性 S S综 合 征 ( P S S ) 患 者, 以 口眼干燥 为 首发 症 状 就 诊 率 低 于 5 0 , 虽 经
大逐渐 明显 、 变 硬 。查 体 : 颌下腺 增大、 质硬 、 无 压
痛、 表 面光 滑 、 与周 围组 织 无 粘 连 。 口内颌 下 腺 导
干涩、 无泪 , 伴 痒 感 。3例 患 者 有 程 度 不 等 的关 节 痛, 均 为膝关 节痛 及双 手各 关 节 痛 。全部 患 者 均进
行 了双 手 、 双膝关 节 的 X线 检 查 , 均 未 发 现 有 骨 质 破 坏 及 溶 骨 现 象 。肌 肉 痛 患 者 1例 , 查 肌 酶 谱 正 常 。下颌下 区 、 腮腺 区 、 泪腺 彩色 多 普勒 超 声 示 : 回
山西医药杂志 2 0 1 4年 8月 第 4 3卷 第 1 5期 S h a n x i Me d J ,Au g u s t 2 0 1 4 , Vo 1 .4 3 , No . 1 5
诉, 与 上述研 究 观点相 符 。
于此 病 的早期 诊 断 , 减 少误 诊及漏 诊 。
析 得知 对照 组 的母儿 结局 明显差 于 对 照组 , 差 异 有 统计 学 意义 。说 明经 过系 统妊娠 管 理 可 以使 GD M
[ 2 ] 杨慧霞. 进 一 步 提 高 对 妊 娠 合 并 糖 尿 病 的研 究 水 平 [ J ] .中华
围产 医 学 杂 志 , 2 0 0 5 , 8 ( 5 ) : 2 8 9 .
例患 者初诊 时 , 2例 下颌 下腺 呈 弥漫 性肿 大 , 6例腺 体 内可触 及结 节状 肿 块 。1 ~3个 月复 查 时 8例 患 者均 出现 对侧 下颌 下腺 肿 大 , 3例 患者 同 时 出现 双 侧腮 腺肿 大 , 2例 患 者 同 时 出现 双 侧 泪 腺 肿 大 。术 后 1 ~3 个 月 8例 患 者 都 出现 程度 不 等 的 口干 、 眼 干症 状 , 但 有 1例 无 口干 、 眼干 症 状 。 V I 干 表 现 为
以颌下腺改变为首 发表 现的干燥 综合征 8例 分析
孔 维 杨 连 平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干燥综合征 ( S 6 g r e n S s y n d r o me , S S ) 是 一 种
为 “单 侧 下颌下 腺 病变 ” 的S S临床 资 料 予 以分析 , 以期 提高对 S S的早 期诊 断率 。
I g A) 、 抗 核抗 体 谱 ( ANA、 抗 S S A抗 体、 抗 S S B抗 体) 。颌 下腺 病 理示 : 淋 巴细 胞灶 ≥ 1 ( 指 4 mm 组 织 内至少有 5 O个淋 巴细胞 聚集 于 间质 为一灶 ) 。
8例 患 者 的 口腔 科 、 眼科 、 实 验 室 检 查 结 果 见
2 0 0 9, 4 7( 6 ): 1 9 — 2 2 .
患 者降 低产科 并 发症 , 改 善母 儿 预后 。故 医务 人员 应 重视 糖尿 病 的健康 教育 , 对 患 者及 家 属进 行 耐 心 宣教 , 使其 了 解 糖 尿 病 的 基 础 知 识 和 治 疗 控 制 要
( 收 稿 日期 : 2 O 1 4 0 3 - 1 7 )
山 西 医药 杂 志 2 0 1 4年 8月第 4 3卷 第 1 5期 S h a n x i Me d J ,Au g u s t 2 0 1 4 , Vo 1 .4 3 , No . 1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