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说明文写作讲座(完美版)
说明文和议论文写作讲座+说明文的思路与结构+说明方法在写作中的运用

Exposition
例 1
Musical Instruments
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kinds of musical instruments. They are divided into three main classes according to the way that they are played. For example, some instruments are played by blowing air into them. These are called wind instruments(管乐). In some of these the air is made to vibrate inside a wooden tube, and these are said to be the wood wind family. Examples of wood wind instruments are the flute, the clarinet(单簧管)and the bassoon(低音管). Other instruments are made of brass, the trumpet and the horn, for example. There are also various other wind instruments such as the mouth-organ(口琴) and the bag pipes(风笛).
.
20
Exposition
Nevertheless, in Japan the elderly have the highest respect. Grandparents live with their families all their lives. They help to raise the grandchildren. If any one need advice, the first person to be asked is the grandfather, because he is the wisest.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grandparents live with other old people in “Senior citizen” places. They see their grandchildren only on holidays or special times.
初中语文说明文教学策略专题讲座

专题讲座初中语文说明文教学策略一、说明文教学概说在新课改弘扬人文性的背景下,体现科学性的文章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人们的冷落。
老师们执教研究课、公开课,通常选择文学作品,很少有人选择“说明文”。
但是,训练学生阅读科学文本的能力,本应该是语文教学的份内之责。
中小学“语文课程”是学习“语言”的科目,而“语言”有文学语言、科学语言、公文语言、日常语言等分类,因此,语文学习的疆域中,必须有科学语言的一席之地。
(一什么是说明文?目前,一些论者对“说明文”这种文体是否存在,产生了质疑。
好多人认为,“说明文”的文体概念,混淆了实用类文体(说明书等和科学作品的界限,不利于对学生进行文体辨认,从而对实用类文体和科学作品的阅读与写作教学产生不利影响;而且,由于把科学作品限定在“说明文”即主要是科普作品的范畴内,严重制约了学生真正的科学素养的提高——即培养学生通过学习科学言语,造就学生养成逻辑思维、辨证思维能力和科学论证的严密性的思维习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没有在阅读板块独列说明文,而是谓为“科技作品”。
阅读板块第9条说:“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但是在写作板块的第5条,又提出“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
这里,我们不去思辨“说明文”是否存在,单就文章内容来看,我们暂且把客观介绍科学知识的文章视为“说明文”。
广义地看,只要是把事物、事理说明白的文章,都是说明文(请大家参考阅读北大学者孔庆东的文章《不要人夸颜色好》。
但由于人文社会科学的问题,大都有主观成分,所以社科题材的文章多视为议论文;而自然科学和技术的知识,有相对的客观性,所以说明文多为科技类文章。
鉴于“说明文”的内涵模糊,也有人用“科学文本”的概念取代之。
那么,“说明”这种表达方式,又是什么呢?南开大学的徐江教授指出:说明就是介绍。
说明文的作者是一位“二传手”,他的任务是普及科学知识。
旧体系写作原理对“说明”的解释,没有抓住“介绍”知识这一本质,所以关于说明的说明,总是说不明白。
2024版初中作文专题讲座ppt课件精美版

初中作文专题讲座ppt 课件精美版目录•写作基础与技巧•记叙文写作指导•议论文写作指导•说明文写作指导•应用文写作指导•作文评价与修改建议PART01写作基础与技巧03培养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写作需要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通过写作可以锻炼这两种思维能力。
01传达思想,表达情感写作是一种重要的交流方式,通过文字传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使读者能够理解和共鸣。
02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写作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对语言的敏感度和运用能力。
写作目的和意义写作基本要素文章的核心思想或中心观点,是文章内容的灵魂。
用来阐述主题的具体事例、数据、理论等,是文章内容的支撑。
文章的框架和布局,包括开头、正文和结尾,是文章内容的组织形式。
用来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文字,需要准确、生动、有感染力。
主题材料结构语言审题立意谋篇布局选材用材锤炼语言写作技巧和方法仔细审题,明确写作要求和主题,确立文章的中心观点。
选择与主题密切相关的材料,进行恰当的剪裁和组合,使文章内容充实、有说服力。
根据主题和材料,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和布局,做到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运用准确、生动、有感染力的语言,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同时,注意语言的规范性和流畅性。
PART02记叙文写作指导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思想感情分类:写人、记事、写景、状物记叙文特点及分类记叙顺序与线索安排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线索安排时间线索、空间线索、人物线索、情感线索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细节描写侧面描写描写手法运用01020304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具体描绘人物、事件、环境的细微之处,增强文章感染力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PART03议论文写作指导特点明确的论点充分的论据严密的论证分类立论文:正面阐述见解,如《谈骨气》驳论文:驳斥错误观点,如《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01020304引经据典法引用经典名言、故事等作为立论依据比喻分析法通过比喻将抽象道理具体化,便于理解•对比分析法:通过对比突出论点的正确性开门见山深入分析联系实际对论点进行深入剖析,增强说服力将论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更具现实意义0302 01开篇直接提出论点,简洁明了论据选择选择真实、可靠、有代表性的事例或数据作为论据选择与论点紧密相关、能有力支持论点的论据论据运用对论据进行分析和评论,揭示其与论点的内在联系叙述论据要简明扼要,突出重点运用多个论据时,要注意其间的逻辑关系,避免堆砌PART04说明文写作指导说明文特点及分类客观性说明文的写作目的是传递信息,因此要求内容客观、真实。
九年级语文中考初中说明文文体知识 精品课件 (53张)

例如——我从东长安街向天安门广 场走去,未进入广场就望见纪念碑。 它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矗立在广 场南部,和天安门遥遥相对。
作用分析:这里用了打比方的说 明方法,作者把人民英雄纪念碑比 做顶天立地的巨人,生动形象地说 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巍峨、雄伟、 庄严的特征,给读者留下生动、形 象的印象。
找出:中 心 句
中心句指的是一段话中表述中心意思的句子。 一般情况下一段只有一个中心句,且以短句居 多。
中心句的位置:大多在段首,有的也在段尾, 极少数在段中。
二 说明方法
说明方法:
举例子 列数字 作比较 引用 作诠释
分类别 打比方 摹状貌 列图表 下定义
举例子
举出典型的事例来进行说明。就是列举一些有 代表性的例子,变抽象为具体,变陌生为形象。
作诠释:能通俗地介绍或解说事物或事理的: 性质与特点。 (作用表达格式:通俗地介绍了××的……特征, 让人易于了解。)
下定义:增强文章的科学性 (作用表达格式:运用科学准确的语言 给××下定义,增强文章的科学性,使 说明更严密。)
实战演练:
分析下列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并说明 其作用。——这种笨重的书使用起来当 然是极不方便的。据说秦始皇每天批阅 文书,那些竹简和木片有一百二十斤重。 西汉的时候,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一篇 文章,用了三千片竹简。
练一练
下面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松鼠不敢下水。有人说,松鼠过水的时候,用 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舵。松鼠 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它们是十分警 觉的,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 窝里跑出来,躲在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 松鼠跑跳轻快极了,总是跑跳着前进,有时也连蹦 带跳。
说明文知识讲座

3、作比较:为了把事物或事理说得通俗易懂,有时可以从人们已 有的感性知识出发,利用人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或事理作比较,从 而唤起读者的想象,从而更具体深刻的突出强调说明被说明事物的 特征。如《人类的语言》一文将鹦鹉、猩猩的“语言”与“人类的 语言”作比较,得出“只有人类才有真正的语言”的结论。这种说 明方法的作用可归结为:通过比较,形象地说明了……(对象的特 征),易于读者的理解。作比较包括类比和对比,同类事物的类比 是为了说明相同点;不同类事物的对比,是突出不同之处。作用是 化深奥为浅显、变复杂为简明,可以更清晰、更新鲜的说明事物, 增强说明效果。(横比和纵比) 作用:把_____和_____相互比较, 突出强调了_____的特点。 4、举例子:说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如果不容易被人理解,就需 要列举一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加以说明。举有代表性 的例子更具体地说明事物某方面的特征,能增强说明力。如《中国 石拱桥》中把赵州桥和卢沟桥作为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对我国建设 石拱桥的悠久历史、杰出成就作了说明。 作用:具体说明某对象的_____特点,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 服力。
事理说明文 如《死海不死》
平实说明文 如《中国石拱桥》
生动说明文 如《桥之美》
1、明确说明对象 读一篇说明文,首先要弄清楚它的说明对象是什么,究竟在介绍 某种具体事物还是在解说某种抽象的事理。 ①在确定说明对象时,分清说明文的类型后,就比较容易把握说 明对象,如说明实体的说明文,有的题目就是说明对象,如《中 国石拱桥》《雄伟的人民大会堂》《苏州园林》等,但这一方法 不是阅读所有的说明文都可以用。例如《死海不死》的说明对象 是‘死海’不死的原因,如果简单的把标题作为文章的说明对象, 会影响对文章的理解。所以,一般的事物说明文的对象可以从标 题上找,事理说明文的对象不能仅看标题。 ②有些说明文,特别是事理说明文只有通读全文,在整体感知文 章大概内容的基础上,思考分析,才能明确文章的说明对象。另 外还要注意不要把说明文中的局部的说明对象误认为是全文的说 明对象说明对象。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复习讲座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复习讲座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的难度比较大,教师们要为同学们准备好关于说明文阅读的复习指导,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复习指导,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复习指导:一、把握说明对象无论事物说明文还是事理说明文,都有其特征,阅读时首先要弄清说明对象的特征,弄清了特征,也就把握住了文章的中心。
阅读说明文最重要的是分析把握说明事物的特征。
把握事物的特征,可从两个方面入手:①从标题着眼。
有的标题在指出文章说明对象的同时,指出其特征,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一文,标题指出说明对象“人民大会堂”,也指出其特征“雄伟”;有的标题用设问句的形式,引导读者有针对性地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如《食物从何处来》一文,标题指出说明对象“食物”,同时引领读者阅读课文,不难看出“食物是一种能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一句点明了“食物”的特征是“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有的标题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如《天气陛下》一文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称天气为“陛下”,生动有趣地说明了天气的威风。
②从分析材料入手,即逐段分析作者介绍了有关事物的哪一方面特征,然后归纳小结。
有的事物的本质特征,作者已在文章中明确地指出来了,阅读时要找出这些关键句。
例如《中国石拱桥》一文中,“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和“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两句,就点明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又如《苏州园林》一文中“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一句,概括了苏州园林的特点“图画美”。
有的说明文没有明显的关键句,阅读时更须要细心琢磨,从中加以提炼。
例如:“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
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
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精品)初中语文写作(作文)专项指导 说明文课件

• 真的,从窗口望出去的感觉很不错。特别 是刚开窗,新鲜空气扑面而来的时候,以笑 脸对着蓝天,沐浴着轻风,定会很惬意。同 时,阳光也会在你心中注入温暖。 每当学习累了,我就在窗边站上一会儿, 想许多许多美丽的往事,心胸便开阔起来。 觉得烦躁了,也会打开窗,向空气发发牢骚。 窗,实际上已成为我心灵的慰藉。我总有种 感觉,有窗口就有阳光,有阳光就有希望。
10
• 燕子老是在飞,似乎它们永不感到
疲倦,可是谁都知道,这是它们自身的
弱点造成的。燕子有两只很小很小的脚,
瘦小的脚难以支撑燕子的身躯,使它们
在地上站立时不能够灵活地保持平衡。
因此,它们学会了一切都在飞行中解决
的本领:在飞行中吞食猎获物,在飞行
中饮水,甚至在喂自己的孩子吃饭时,
也不是蹲坐在巢沿上,而是扑棱着翅膀,
• 世界上大多数的蜜蜂是过群居生活的,它们常建立大小 不一的蜂群。一个蜂群有几千只甚至多达四万只的蜜蜂。 蜜蜂们贡献出自己的蜂蜡,自力更生,为自己修建了家。
• 蜜蜂的家——蜂房,由无数大小相同的房孔组成。要看 蜂房,首先就得看看这些房孔。每个房孔都是正六棱柱 形。不过,房孔的底部,并不是平的,而是尖的。曾有 人测量过,发现这个尖底是由三个完全相同的菱形组成 的。让人吃惊的是,这三个菱形的钝角都是109 28′,锐角都是70 32′。而且,全世界无论哪儿的 蜜蜂,似乎是经过协商似的,全都采用了这一标准。这 是怎么一回事?经过数学家们的计算,才知道,这样的 结构,可以让聪明的蜜蜂们用最少的蜂蜡,做出最大的 容器来,使蜂巢又轻又结实又实用。蜜蜂可真会打算盘 啊。
• 机会终于来了,妈妈因事外出,厨房里却正好留下 了炒腰花的各种材料。炒腰花的情形,我已经“明察暗 访”过数次,自然早已是轻车熟路了。
初中说明文写作讲座ppt课件(精美版)

特点:
1、说明性
记叙文主要用记叙和描写的表达方
式,重在使人有所感
议论文主要用议论的表达方式,重
在使人有所悟
说明文主要用说明的表达方式,重
在使人有所知
2、知识性
说明文直接的目的是给人 以知识或技能。必须具有计划 调节的科学性。
3、实用性
举例:
“一只蜻蜓一昼夜可以吃2400只蚊子。”
例文:
植树节前话植树
例文:
水 水是什么样的物质呢? 先说状态。 再看颜色。
三、合理安排顺序
记叙文:顺叙 倒叙 插叙 说明文:时间顺序(介绍事物的发展)
空间顺序(建筑物、物体) 逻辑顺序(阐述事理) 例文:我们的校园
四、说明文的语言 准确:是说明语言的物质。
在准确的基础上多样、灵活。
例文:
①遵守交通规则。 ②为了你和他人的幸福,请遵守交通规则。 ③高高兴兴上班来,平平安安回家去。 ④车走车行道,人走人行道,各行其道。 ⑤宁停三分,不抢一秒。 ⑥一看,二慢,三通过。
初中说明文写作讲座ppt课件(精美版 ) 初中说明文写作讲座ppt课件(精美版 )
一、说明文的特征
说明文是客观的说明事物的一种文
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
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成 因、功能,关系或对事理的概念、特 点、来源、演变、异同等有所认识, 从而获得有关的知识。
准确性是说明文的生命。
二、抓住事物的特征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 子。”写说明文必须牢牢抓住事物的特 征。
例文:
第一稿
小白兔全身盖着一层雪白的毛。它像
别的哺乳动物一样,有嘴,有鼻子,有眼
睛,有耳朵,长着四条腿,一条尾巴。
第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