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影剂分类及优缺点
放射科造影剂的分类及应用

放射科造影剂的分类及应用放射科造影剂是一种用于放射影像学检查的药物,它们在人体内注射或饮用后,能够增强或改变特定组织或器官的影像对比度,从而更清晰地显示出来。
根据其成分、用途和途径等不同因素,放射科造影剂可分为多种不同的分类。
一、根据成分分为有机造影剂和无机造影剂1. 有机造影剂:有机造影剂是由有机分子构成的,其主要成分为碘、溴、氧、氮等元素。
有机造影剂分为两类:- 脂溶性有机造影剂:常用的脂溶性有机造影剂有精氨酸碘化物、单体碘酸阿欣、大三碘甲酸、多体碘甲酸等。
它们主要用于静脉内注射,适用于静态和动态血管造影以及腔道造影等。
- 水溶性有机造影剂:水溶性有机造影剂由非离子和低渗性离子两类组成。
它们主要用于泌尿系、胰胆系和血管等的造影。
常用的有机造影剂有非离子型对比剂如伊欣、爱解僧、欣维雅等,以及低渗性离子型对比剂如血浆酮酸、二甲基氰胺琥珀酸等。
2. 无机造影剂:无机造影剂主要是指铋剂和气体。
无机造影剂对人体的毒副作用较大,在临床应用中已经被有机造影剂所取代。
目前无机造影剂主要用于胃肠道造影和尿路造影。
二、根据应用分为静脉造影剂、动脉造影剂和腔道造影剂1. 静脉造影剂:静脉造影剂主要是通过静脉注射进入体内血液循环,用于血管造影和血流动力学研究。
静脉造影剂的主要作用是改变血管的对比度,以清晰显示血管的形态和分布。
常用的静脉造影剂有伊欣、爱解僧等。
2. 动脉造影剂:动脉造影剂是通过导管插入体内的动脉注射,用于检查动脉血管的狭窄、异常扩张等病变。
常用的动脉造影剂有二甲基氰胺琥珀酸等。
3. 腔道造影剂:腔道造影剂主要是通过直接注射或饮用的方式进入体腔或管道,用于显示和研究腔道的形态和功能。
常用的腔道造影剂有乳胶、碘化淀粉、溶胀纤维素等。
三、根据途径分为消化道造影剂、尿路造影剂和呼吸道造影剂1. 消化道造影剂:消化道造影剂是指用于检查胃肠道的造影剂。
根据途径的不同,消化道造影剂可分为口服造影剂、灌肠造影剂和直肠造影剂。
不同对比剂造影剂特点及应用选择-文档资料

Hardeik et al
JDIC 2008
RCT
RCT
RCT
RCT
碘克沙醇/ 碘美 普尔
碘克沙醇/碘 佛醇
碘克沙醇/ 碘克 酸盐
碘克沙醇/碘 帕醇
324例 PCI
299例 冠脉 造影和 /或PCI
145例 冠脉 造影 和/或 PCI
102例 冠脉 造影和 /或PCI
100% 37% 38%
100% 52% 51.80%
Head to Head
研究
发表杂志
研究类型
入组药物
样本量
肾功能不全 VIS糖尿病 LCOM糖尿病 术后Scr检测
次数 采血时间点 总体CIN的发
生率 VIS CIN% LCOM CIN%
P值
NEPHRIC
NEJM 2003
RCT
碘克沙醇/ 碘海 醇
129例 冠脉 /大血 管造 影
100% 100% 100%
RECOVER 2006 Iodixanol(威视派克) Ioxaglate(海赛显) Coronary, CKD, 48%DM
Nie,Bin 2008 Iodixanol(威视派克) Iopromide(优维显) Coronary, CKD, 27%DM
Hernandez 2007 Iodixanol(威视派克) Ioversol(碘佛醇)
碘含量
渗透压
(mg/ml) (mOsm/kg H2O)
325
1700
300 350 300 370 300 370 320 350
320
320
680 830 680 800 590 770 710 790
600
290
CT造影剂

CT造影剂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CT造影剂在诊断中的地位愈发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CT造影剂的原理、种类、应用及注意事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领域。
一、CT造影剂的原理CT造影剂,全称为计算机断层扫描造影剂,主要通过提高组织对X射线的吸收率,降低周围正常组织的透明度,从而突显出病变部位。
造影剂的原理基于物理学中的吸收和散射原理,通过改变组织对X射线的衰减系数,使得病变部位与周围正常组织形成明显的密度差,进而在CT图像上呈现出来。
二、CT造影剂的种类目前临床上常用的CT造影剂可分为离子型和非离子型两类。
离子型造影剂以硫酸钡等为代表,非离子型造影剂则包括碘海醇、碘帕醇等。
不同种类的造影剂具有不同的理化性质和应用范围,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诊断需求进行选择。
三、CT造影剂的应用CT造影剂在医学影像诊断中广泛应用于各个系统。
例如,在消化系统,造影剂可用于检查胃肠道肿瘤、炎症等疾病;在循环系统,造影剂可用于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等疾病;在泌尿系统,造影剂则可用于检查泌尿系结石、泌尿系肿瘤等疾病。
此外,CT造影剂还广泛应用于胸部、骨骼、软组织等部位的影像诊断。
四、注意事项虽然CT造影剂在医学影像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但使用时仍需注意以下几点:1.过敏反应:部分患者可能对造影剂产生过敏反应,如皮疹、呼吸急促等症状。
因此,在使用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并在使用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的反应。
2.肾功能损害:由于造影剂主要通过肾脏排泄,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使用造影剂可能会加重肾脏负担,甚至引起肾功能损害。
因此,在使用前应充分评估患者的肾功能状况,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3.心脏疾病:对于存在严重心脏疾病的患者,使用造影剂可能会加重心脏负担,甚至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疾病。
因此,在使用前应充分了解患者的心脏状况,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4.对比剂选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诊断需求选择合适的造影剂种类和剂量。
不合理的造影剂选择可能会影响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造影剂简介介绍

造影剂的未来发展趋势
• 造影剂是一种用于增强医学影像对比度的物质,通 过注射、口服或其他方式引入人体,以提高医学影 像的清晰度和诊断准确性。它在医学影像学领域发 挥着重要作用,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各种 疾病。
THANKS
感谢观看
磁共振成像(MRI):虽然MRI通常不使用造影剂,但 在某些情况下,如肿瘤检测或血管成像,造影剂可以提 高图像的对比度和诊断准确性。
总的来说,造影剂在医学影像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 色,它们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各种疾病。
02
造影剂类型
造影剂类型
• 造影剂是一种医学诊断用药,主要用于增强医学影像的对比度,使医生能够更清晰地观察和诊断人体内部的病变。造影剂 通常通过注射或口服的方式进入人体,根据不同的诊断需求,会选择不同类型的造影剂。
造影剂的应用领域
造影剂广泛应用于医学影像学的各个领域,包括
计算机断层扫描(CT):造影剂在CT扫描中可用于增强 特定组织或器官的可见性,从而更准确地诊断疾病。
超声检查:在超声检查中,造影剂可以用于改善血流的 可视化,例如在心脏或血管超声检查中。
X射线检查:如血管造影、消化道造影等。在这些检查 中,造影剂可以帮助医生更清晰地观察血管、消化道等 结构。
03
造影剂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造影剂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 造影剂是一种医学诊断用药,主要用于增强医学影像的对比 度,使医生能够更清晰地观察和诊断患者体内的病变。造影 剂可以通过不同的给予方式进入人体,包括口服、注射等。 在使用造影剂时,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 诊断的准确性。
04
造影剂的作用原理
造影剂的作用原理基于它们对X射线、磁共振或其他影像技术的不同吸收或散射特性。例如
造影剂的分类及应用

造影剂的分类及应用
造影剂是一种用于放射性医学影像学检查的药物。
根据其化学性质和应用领域的不同,可以将造影剂分为以下几类:
1. 钡剂:钡剂是一种具有高密度的金属化合物,在X线检查中用于胃肠道影像学检查。
常见的钡剂有钡餐剂和钡灌肠剂。
2. 碘剂:碘剂是一种以碘元素为基础的造影剂,常用于放射性造影剂检查。
根据使用方式和浓度的不同,碘剂可分为静脉内注射剂和口服剂。
静脉注射的碘剂常用于CT扫描、血管造影等检查,口服碘剂常用于胃肠道、泌尿道等各种检查。
3. 磁共振造影剂:磁共振造影剂是一种用于增强磁共振成像(MRI)信号的药物。
常见的磁共振造影剂包括磁共振造影剂和超微粒钆剂。
4. 羟基磷灰石复合物:羟基磷灰石复合物是一种用于X线造影剂,常用于骨科影像学检查。
5. 放射性核素造影剂:放射性核素造影剂是一种通过放射性同位素发射射线来实现造影效果的药物。
常见的放射性核素造影剂包括碘-131、锝-99、铊-201等。
这些造影剂根据其特点和适用范围,在各种放射性医学影像学检查中具有不同的应用。
例如,钡剂常用于消化系统的X线检查,碘剂用于CT、血管造影等检查,磁共振造影剂用于MRI检查等。
不同造影剂在影像学检查中的不良反应对比

不同造影剂在影像学检查中的不良反应对比影像学检查是一种常用的医学诊断方法,可以通过对人体内部进行放射照射或者施加外部影像剂来获得身体内部的具体结构和功能信息。
影像学检查中最常用的是造影剂,它能够在医学影像中增强血管或器官的对比度,从而更准确地诊断疾病。
不同的造影剂可能会引起不同的不良反应,下面将对常见的造影剂的不良反应进行对比。
1. 碘造影剂碘造影剂是最常用的造影剂之一,其作用是通过增加照射区域的对比来帮助医生更好地观察病变。
由于其含碘量较高,容易引起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的程度不同,可能表现为皮肤红疹、荨麻疹、呼吸困难、血压降低等。
在极少数情况下,过敏反应可能会导致严重的休克甚至心跳骤停。
碘造影剂还可能对肾功能造成一定的损害,特别是对于已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可能会引发造影剂肾病。
2. 钡餐造影剂钡餐造影剂主要用于消化道检查,如胃肠道。
钡餐剂是非离子型的,不易渗透细胞膜,因此不会引起过敏反应。
钡餐剂可能会引起一些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腹胀等。
在少数情况下,可能会出现肛门和阴道出血,以及结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3. 磁共振造影剂磁共振造影剂主要用于磁共振成像检查,可帮助医生观察器官和组织的详细结构。
磁共振造影剂主要分为有机基础和无机基础两类。
有机基础磁共振造影剂相对较安全,不良反应很少,但长时间连续使用可能会对肝脏和肾脏造成一定的损害。
无机基础磁共振造影剂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多,可能包括头晕、恶心、呕吐、过敏反应等。
关于无机基础磁共振造影剂是否存在与高血清铁蛋白相关的严重过敏反应的争议还存在。
总的说来,不同的造影剂在影像学检查中的不良反应有所不同。
虽然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很小,但在使用造影剂进行检查时,医生应该充分了解患者的过敏史和疾病情况,并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
只有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造影剂,才能更安全地进行影像学检查。
造影剂分类及优缺点

一、隐影剂种类之阳早格格创做(一)CT隐影剂暂时用隐影剂多为含碘制剂.含碘制剂大概分为二大类:离子型与非离子型.按结构分为单酸单体战单酸二散体.单酸单体的代表药物有泛影葡胺(可用于百般血管隐影及静脉肾孟隐影,用于分歧器官时,其浓度亦分歧)、碘他推葡胺等,单酸二散体的代表有碘克沙酸. 离子型隐影剂本量宁静对于比劣良但是溶液属下渗性,患者中毒副反应爆收率下,肌体的耐受性好.非离子型隐影剂有碘海醇(欧乃派克)、碘同肽醇(碘必乐、碘帕醇)、碘普罗胺(劣维隐)、碘维索(安射力、碘氟醇)等,非离子型隐影剂其渗透性落矮以至交近血浆,毒副反应小,死物仄安性大,对于神经系统毒性矮,副反应爆收率矮,肌体的耐受性好,可用于百般血管隐影及经血管的隐影查看.(二)MRI隐影剂MRI是一项进步医教影像诊疗技能, 利用死物体分歧构制正在中磁场效率下爆收分歧的共振旗号去成像, 磁共振旗号的强强与决于构制内火的含量战火分子中量子的张豫时间, 可灵验检测构制坏死、局部缺血战百般恶性病变如肿瘤, 并能举止早期诊疗, 还能对于器官移植等举止监测.根据磁性核心的分歧,MRI隐影剂可分为逆磁性物量、超逆磁性物量战铁磁性物量三大类.根据磁性物量的分子大小战颗粒形状分歧,又分为小分子逆磁性隐影剂、大分子逆磁性隐影剂、超逆磁性粒子战铁磁性粒子、纳米结构隐影剂等几类.暂时罕睹的小分子逆磁性隐影剂是:Gd-DTPA及其线型、环型多胺多羧类螯合物战锰的卟啉螯合物.Gd3+、Dy3+、Mn2+、Fe3+有较大的灵验磁矩,与适合的配体产死宁静的螯合物后,毒性大大落矮,且删大了分子体积,是MRI隐影剂钻研的主要对于象.Gd-DTPA及其线型、环型多胺多羧类螯合物的便宜是减少了隐影剂的亲脂本能并普及了对于靶构制如肝净的采用性.锰的卟啉螯合物能采用性天富集于肿瘤构制,对于肝净战肾净MRI旗号具备劣良的巩固效验.但是暂时时常使用的小分子逆磁性隐影剂多为非采用性的胞中试剂,相对于分子品量小,半衰期短,体内旗号强.大分子逆磁性隐影剂包罗大分子钆螯合物、死物大分子建饰的钆螯合物、叶酸建饰的钆螯合物、树状大分子隐影剂、脂量体建饰的隐影剂战含钆富勒烯隐影剂等.正在体内,大分子的落解及排鼓比小分子缓,果而正在血管内的停顿时间较少.共时,由于分子体积大使其转动化缓,能隐著普及火量子的张豫速率.果此使用大分子隐影剂不妨缩小用药量,并对于齐身多部位举止巩固查看.由于那些超过的便宜,大分子螯合物已成为MRI隐影剂钻研的热面之一.大分子逆磁性隐影剂的火量子张豫速率较小分子隐影剂有较大普及,但是矮成本、死物相溶性的肿瘤靶背性大分子逆磁性隐影剂的钻研仍旧是一个挑拨.那类隐影剂可加速死物体中火量子的张豫,效率本理:它们可制成磁场没有匀称,火分子扩集通过时量子的横背磁化相位爆收改变,加速了去相位历程,使得有闭量子的T2收缩即T2张豫巩固.超逆磁性氧化铁粒子SPIO是暂时钻研得较多的磁化率型隐影剂,其磁矩近比其余逆磁性物量下,对于相近构制中氢核的张豫速率起明隐的加速效率,用做隐影剂时所需剂量很小,但是果其火溶性极小,只可采与匀浆或者胶体的形式给药.落矮隐影剂的用量去落矮其对于死物体的毒性已成为人们钻研隐影剂的共识,而把隐影剂制备成纳米级成为落矮其用量战落矮其毒性的一个要害脚法.但是靶背型纳米粒子正在体内的宁静性问题背去是人们闭注的核心之一,果为那些结构搀纯且通过非键效率力贯串的纳米粒子大概正在死物环境下落解,没有克没有及真止人们预期的功能.用法用量:静脉注射.成人及2岁以上女童,按体沉一次0.2ml/kg(或者0.1mmol/kg),最大用量为按体沉一次0.4ml/kg. 1.颅脑及脊髓磁共振成像:需要时可正在30分钟内再次给药. 2.齐身磁共振成像:为赢得充分的加强,可按体沉一次0.4ml/kg给药.最好加强时间普遍正在注射后45分钟之内.为排除成人病变或者肿瘤复收,可将用量删至按体沉一次0.6ml/kg,以减少诊疗的可疑度.。
不同造影剂在影像学检查中的不良反应对比

不同造影剂在影像学检查中的不良反应对比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影像学检查已经成为临床诊断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而在影像学检查中,造影剂的使用更是必不可少的。
造影剂通过增强组织器官的对比度,使得医生能够更清晰地观察到病变部位,从而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
造影剂也会带来一些不良反应,甚至在严重情况下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
不同的造影剂在影像学检查中对患者的不良反应也有所不同。
本文将对比一些常见的造影剂在影像学检查中的不良反应,以供临床医生在选择造影剂时参考。
一、碘造影剂碘造影剂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一类造影剂,其在X线造影、CT扫描等影像学检查中都有广泛应用。
碘造影剂可分为离子型和非离子型两种,其中非离子型碘造影剂的渗透性更小,对血管和造影效果更好,且不良反应相对较少。
无论是离子型还是非离子型碘造影剂,都有一些共同的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肾功能损害等。
过敏反应是碘造影剂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表现为皮疹、荨麻疹、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等。
此类不良反应在注射后立即发生,严重者可能危及生命,因此在使用碘造影剂前应充分评估患者的过敏史和风险。
碘造影剂对肾功能的影响也是值得重视的。
由于碘造影剂在体内的排泄主要依赖于肾脏,因此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在接受碘造影检查时存在较大的风险。
尤其是对于老年患者和伴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患者,更需要慎重考虑是否使用碘造影剂。
二、钡剂钡剂是一种无机盐,可以在X线检查中用作肠道造影剂,以增强消化道的对比度。
钡剂一般通过口服或灌肠方式给予患者,在影像学检查中应用较为普遍。
而钡剂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消化道反应和吸收毒性。
消化道反应包括腹胀、腹痛、腹泻等,一般在注射后即可自行缓解。
而吸收毒性是钡剂的一个特殊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肠梗阻、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此类不良反应虽然较为罕见,但一旦发生却可能带来极大的危害,因此在使用钡剂时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和注意事项。
三、铁剂铁剂主要用于磁共振造影(MRI)中,通过改变组织器官的磁性来增强对比度,以显示组织结构和病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显影剂种类
(一)CT显影剂
目前用显影剂多为含碘制剂。
含碘制剂大体分为两大类:离子型与非离子型。
1.离子型显影剂
按结构分为单酸单体和单酸二聚体。
单酸单体的代表药物有泛影葡胺(可用于各种血管显影及静脉肾孟显影,用于不同器官时,其浓度亦不同)、碘他拉葡胺等,单酸二聚体的代表有碘克沙酸。
离子型显影剂性质稳定对比良好但溶液属高渗性,患者中毒副反应发生率高,肌体的耐受性差。
2.非离子型显影剂
非离子型显影剂有碘海醇(欧乃派克)、碘异肽醇(碘必乐、碘帕醇)、碘普罗胺(优维显)、碘维索(安射力、碘氟醇)等,非离子型显影剂其渗透性降低甚至接近血浆,毒副反应小,生物安全性大,对神经系统毒性低,副反应发生率低,肌体的耐受性好,可用于各种血管显影及经血管的显影检查。
(二)MRI显影剂
MRI是一项先进医学影像诊断技术, 利用生物体不同组织在外磁场影响下产生不同的共振信号来成像, 磁共振信号的强弱取决于组织内水的含量和水分子中质子的弛豫时间, 可有效检测组织坏死、局部缺血和各种恶性病变如肿瘤, 并能进行早期诊断, 还能对器官移植等进行监测。
根据磁性中心的不同,MRI显影剂可分为顺磁性物质、超顺磁性物质和铁磁性物质三大类。
根据磁性物质的分子大小和颗粒形状不同,又分为小分子顺磁性显影剂、大分子顺磁性显影剂、超顺磁性粒子和铁磁性粒子、纳米结构显影剂等几类。
1.小分子顺磁性显影剂
目前常见的小分子顺磁性显影剂是:Gd-DTPA及其线型、环型多胺多羧类螯合物和锰的卟啉螯合物。
Gd3+、Dy3+、Mn2+、Fe3+有较大的有效磁矩,与适当的配体形成稳定的螯合物后,毒性大大降低,且增大了分子体积,是MRI显影剂研究的主要对象。
Gd-DTPA及其线型、环型多胺多羧类螯合物的优点是增加了显影剂的亲脂性能并提高了对靶组织如肝脏的选择性。
锰的卟啉螯合物能选择性地富集于肿瘤组织,对肝脏和肾脏MRI信号具有良好的增强效果。
但目前常用的小分子顺磁性显影剂多为非选择性的胞外试剂,相对分子质量小,半衰期短,体内信号弱。
2.大分子顺磁性显影剂
大分子顺磁性显影剂包括大分子钆螯合物、生物大分子修饰的钆螯合物、叶酸修饰的钆螯合物、树状大分子显影剂、脂质体修饰的显影剂和含钆富勒烯显影剂等。
在体内,大分子的降解及排泄比小分子慢,因而在血管内的停留时间较长。
同时,由于分子体积大使其旋转变慢,能显著提高水质子的弛豫速率。
因此使用大分子显影剂可以减少用药量,并对全身多部位进行增强检查。
由于这些突出的优点,大分子
螯合物已成为MRI显影剂研究的热点之一。
大分子顺磁性显影剂的水质子弛豫速率较小分子显影剂有较大提高,但低成本、生物相溶性的肿瘤靶向性大分子顺磁性显影剂的研究仍然是一个挑战。
3.超顺磁性粒子和铁磁性粒子
这类显影剂可加速生物体中水质子的弛豫,作用原理:它们可造成磁场不均匀,水分子扩散通过时质子的横向磁化相位发生改变,加速了去相位过程,使得有关质子的T2缩短即T2弛豫增强。
超顺磁性氧化铁粒子SPIO是目前研究得较多的磁化率型显影剂,其磁矩远比其他顺磁性物质高,对邻近组织中氢核的弛豫速率起明显的加速作用,用作显影剂时所需剂量很小,但因其水溶性极小,只能采用匀浆或胶体的形式给药。
4.纳米结构显影剂
降低显影剂的用量来降低其对生物体的毒性已成为人们研究显影剂的共识,而把显影剂制备成纳米级成为降低其用量和降低其毒性的一个重要手段。
但靶向型纳米粒子在体内的稳定性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因为那些结构复杂且通过非键作用力相连的纳米粒子可能在生物环境下降解,不能实现人们预期的功能。
用法用量:静脉注射。
成人及2岁以上儿童,按体重一次0.2ml/kg(或0.1mmol/kg),最大用量为按体重一次0.4ml/kg。
1.颅脑及脊髓磁共振成像:必要时可在30分钟内再次给药。
2.全身磁共振成像:为获得充分的强化,可按体重一次0.4ml/kg给药。
最佳
强化时间一般在注射后45分钟之内。
为排除成人病变或肿瘤复发,可将用量增至按体重一次0.6ml/kg,以增加诊断的可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