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唐诗与宋词

合集下载

历史七下课本目录

历史七下课本目录

历史七年级下册目录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1、隋的统一(2)(1)想一想,隋为什么能完成统一大业?(3)(2)隋疆域图(3)2、贯通南北的动脉(大运河)(4)(1)隋大运河示意图(5)(2)想一想,大运河对生态环境方面会有哪些影响?(6)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1、唐王朝的建立(8)2、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8)3、贞观新政(10)(1)列表概括“贞观新政”的主要内容(12)第3课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1、女皇武则天(13)(1)议一议,反对和支持武则天的都是些什么人?(13)2、开元盛世(15)3、社会经浊繁荣(15)(1)唐疆域图(17)第4课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1、科举制度焕发的活力(20)(1)想一想,科举主要科目有哪些?重在考查哪些能力?(20)2、衣食住行时尚(21)3、博大宏放的精神风貌(23)(1)想一想鲁迅为什么把昭陵上“刻有带箭的骏马”“还有一匹鸵鸟”当作唐代豪迈宏放的象征?(23)(2)说说唐朝科举制度的历史作用?(25)第5课“和同为一家”1、“天可汗”(26)(1)想一想,唐太宗为什么能得到少数民族的拥戴?(26)2、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27)(1)唐初边疆少数民族分布图(27)3、点苍山会盟(29)(1)材料阅读,魏征指出的“中国既安,远人自服”对唐太宗的民族政策有什么影响?“耀兵振武,慑服四夷”与“偃革兴文,布德施惠”有什么不同?(31)(2)自我测评,说一说“天可汗”的含义?(31)谈谈文成公主入藏有什么意义?(31)第6课开放与交流1、遣唐使与鉴真东渡(32)(1)鉴真东渡示意图(34)(2)玄藏西行路线图(35)2、国际性大都会长安(36)(1)材料阅读,根据玄藏记录的这一幕情景,想一想玄藏西行途中的艰难程度(39)(2)自我测评,说一说遣唐使是怎么回事?(39)鉴真东渡与玄藏西行是唐朝时期对外文化交流史上两件大事,请填写下表,对比事件的异同(39)第7课重大发明与科技创新1、雕版印刷(40)2、火药(41)(1)想一想,唐末用于军事上的火箭与现在航天发射的火箭有何异同。

第18课 唐诗与宋词

第18课  唐诗与宋词
重点难点
1、重点:唐代三大诗人及其代表作,苏轼、辛弃疾及其代表作。
2、难点:(1)诗与词的区别(2)诗词各流派特点
学法指导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媒体
多媒体
教学活动及语言
一、自主学习
(一)华光万丈的唐诗
1.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巅峰,留下姓名的诗人有位,创作出近首诗歌。
2.写出雄奇瑰丽的西部乐章,描摹出大自然的优美与宁静,大笔抒写豪情与壮志,关注着人民的苦乐与冷暖。
七年级
七年级
学科
历史
主备
教师
宋洁
授课
教师
宋洁
备课组长
杜丽芬
课题
唐诗与宋词
课型
新授课
第1课时
第周
学习目标
1、了解唐诗宋词在我国文学史是上的地位。
2、记住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白居易等著名诗人,记住苏轼、辛弃疾等著名词人。
3、了解他们的代表作品及突出特点。
4、学习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辛弃疾等人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
5.“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是岳飞《满江红》中的词句。与他具有相同作品基调的词人是( )
A.苏轼B.李清照C.辛弃疾D.柳永
6.宋朝文学的主要成就是( )A.诗B.词C.曲D.小说
7.唐朝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有( )
①李白②杜甫③白居易④高适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③④D.②③
8.南宋豪放词的代表人物是( )A.苏轼B.柳永C.辛弃疾D.李清照
9.处于两宋之交的杰出女词人是( )A.高适B.王维C.柳永D.李清照
10.以“征战”和“统—”为作品基调的宋朝伟大词人是( )
A.辛弃疾B.苏轼C.李清照D.柳永

18古诗三首浪淘沙(其一)(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

18古诗三首浪淘沙(其一)(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
学生能够按时完成作业,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较为准确。作业中可以看出学生对诗歌内容有一定的掌握,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表达。
5.教师评价与反馈:
针对学生的表现,教师给予积极的评价和反馈。对于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深入分析,教师表示肯定。同时,教师也指出学生在理解诗歌情感和意象方面存在的困难,并提出改进建议,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提高对诗歌的鉴赏能力。教师还强调了课后自主学习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多读、多思考,进一步拓宽知识面。
拓展与延伸
1.推荐阅读:
-《唐诗三百首》中的《浪淘沙》:学生可以阅读《唐诗三百首》中的《浪淘沙》,对比不同版本的内容和注释,进一步了解诗歌的背景和文化内涵。
-《刘禹锡诗选》:学生可以阅读刘禹锡的其他诗作,如《乌衣巷》、《秋词》等,了解诗人的创作风格和思想情感。
-《黄河文化读本》:学生可以阅读关于黄河的文化读本,了解黄河的历史、地理和文化意义,加深对诗歌背景的理解。
"在各小组代表的分享中,我发现大家对于诗人的情感表达和黄河的历史文化意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现在,让我们来进行全班的交流和讨论,看看其他同学有哪些不同的观点和见解。"
第三环节:全班交流与讨论(15分钟)
"现在,我们来进行全班交流与讨论。请大家针对诗歌的意境、情感和黄河的历史文化意义等方面,提出自己的问题或者观点,并与其他同学进行互动交流。"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互动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诗歌的背景、意象和表达技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分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诗歌解读和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创意表达法:学生通过绘画、表演等形式,表达对诗歌的感受和理解,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创造力。

课时作业18:古诗词鉴赏

课时作业18:古诗词鉴赏

古诗词鉴赏(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始安秋日宋之问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晚霁江天好,分明愁杀人。

卷云山角戢,碎石水磷磷。

世业①事黄老,妙年孤隐沦。

归欤卧沧海,何物贵吾身。

【注】①世业:犹世事。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诗歌前两句用“洛阳春”引发对“桂林风景异”想象,进而表达作者满怀的喜悦之情。

B.诗歌五、六两句中,云雾飞卷山峰隐现,碎石可见江水磷磷,营造了一种清冷的氛围。

C.诗歌七、八两句写自己平日为官做事信奉黄老,与人无争,但最终还是遭遇贬黜流放。

D.整首诗前几句重在写景抒情,后四句转向述志感怀,即在辛酸无奈中表达了归隐的思想。

E.该诗是作者晚期作品,写景物用语简洁概括,抒发了诗人独特的感受,给人新颖的美感。

2.请结合诗歌赏析“晚霁江天好,分明愁杀人”的精妙。

(6分)(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行舟忆永和兄弟周必大①一挂吴帆不计程,几回系缆几回行。

天寒有日云犹冻,江阔无风浪自生。

数点家山常在眼,一声寒雁正关情。

长年②忽得南来鲤,恐有音书作急烹。

【注】①周必大:北宋诗人,江西庐陵人,此诗写于作者乘舟北赴吴地(今江苏)途中。

②长年:古时对船工的称呼。

《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中有“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的诗句。

3.下列对这首诗的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A.首联紧扣“行舟”写自己由水路出发,离家渐行渐远。

“不计程”和叠用“几回”反映此行路途遥远。

B.颔联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图中景象“有日”“江阔”“浪生”表现诗人虽觉远行艰辛,但前途光明,将劈波斩浪,一展身手的心志。

C.颈联视听结合,描写时时浮现在诗人眼前的“数点家山”和正飞向诗人家乡的“寒雁”,表现了诗人满怀难于排遣的乡思乡愁。

D.这首七言律诗,用词考究。

副词“犹”“自”“常”“正”的运用贴切自然,耐人寻味;动词“冻”则外呈乌云凝重之态,可见天气寒冷之意,内蕴诗人凄凉之心。

第18课《唐诗与宋词》历史课案

第18课《唐诗与宋词》历史课案

时间:地点:东兴学校主备人:王鹏军第18课《唐诗与宋词》课案一、教学目标:记住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白居易等著名诗人,记住苏轼、辛弃疾等著名词人,并理解他们作品的突出特点。

通过师生对唐诗共同进行欣赏,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学习兴趣,提高对诗词等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唐代三大诗人及其代表作,苏轼、辛弃疾及其代表作。

难点:(1)诗与词的区别(2)诗词各流派特点三、教学过程:【设情激趣】大家从小就学习了很多诗词,很多脍炙人口的诗词大家都会背诵,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些有名的诗人,领略他们的风采。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探究1:唐诗的分类有哪些?点拨1:边塞诗、田园诗、浪漫主义诗歌、现实主义诗歌。

探究2:分别介绍课本上的三位大诗人。

点拨2:李白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使人。

被称为“诗仙”。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他被称为“诗圣”。

白居易是唐代又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

代表作品《琵琶行》《长恨歌》。

探究3:宋词的分为几个流派,分别介绍每个流派的代表人物。

点拨3:婉约派代表:北宋柳永和南宋李清照。

柳永:作品具有浓厚的市民风息,风行一时,当时称“凡有井水饮用即能歌柳词”。

李清照: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探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

这主要是因为金灭北宋,宋室南迁,再加上其丈夫去世的打击,自感国破家亡的原因而造成的。

豪放派代表:北宋的苏轼和南宋的辛弃疾。

苏轼:他突破了过去那种恋情、相思、惜春赏花的狭窄题材,把山川景物、田野风光、记游咏物和感旧怀古等题材大量写进词里,给词以更深广的意境,开创了词的豪放一派,被称为一代词宗。

辛弃疾:辛弃疾的词充满了要求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同时又反映了壮志难酬的悲愤,形成了辛词所特有的豪壮而苍凉、雄奇而沉郁的风格。

【成果展示】【拓展延伸】唐代诗歌繁荣的原因:社会经济繁荣是基本原因。

唐代历经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社会经济空前繁荣,而且延续的时间较长。

诗词大会课件共60页

诗词大会课件共60页
《夜书所见》 宋代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50
第15题: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古人”出自
王维的( )A。
A、《送元二使安西》B、《芙蓉楼送辛渐》 C、《鹿柴》
《送元二使安西》 唐朝诗人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陆游七律最工。这首七律结构严谨,主线突出,全诗八句无一“游” 字,而处处切“游”字,游兴十足,游意不尽。又层次分明。尤其中间 两联,对仗工整,善写难状之景,如珠落玉盘,圆润流转,达到了很高 的艺术水平。
乡村四月 宋代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 作的小令,是一首著名的散曲作品。 《己亥杂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 (1792-1841)创作的一组诗集。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45
第10题:
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中有一名句:
“儿童相见不( B),笑问客从何处来。”
A、相知 B、相识 C、相认
46
第11题: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赞的是
( A)。
A.梅花 B.菊花 C.莲花

宋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董大:大约是董庭兰,一位颇有名的音乐家。
41
第6题: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
天”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A)
A、夸张、比喻 B、比喻、拟人 C、夸张、借代 D、想象、回环
42
第7题:

川教版历史课程网-川教版历史课程网

川教版历史课程网-川教版历史课程网

川教版历史课程网|川教版历史课程网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WTT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川教版历史课程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川教版历史课程网川教社历史课程网:://.chuanjiaoban./article.php?id=5403川教版历史教科书全部目录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第1课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第3课远古祖先的传说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第4课国家的产生与早期发展第5课青铜冶炼技术和甲骨文第6课春秋争霸第7课战国七雄第8课商鞅变法与秦国的崛起第9课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第10课战国百家争鸣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第11课秦朝的统一第12课陈胜、吴广起义第13课西汉的兴盛第14课丝绸之路第15课东汉的兴衰第16课秦汉时期的文化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第17课三国鼎立第18课从西晋统一到南北对峙第19课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交融第20课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和书法主题活动历史学习经验交流会实验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学习主题中华文明的起源第1课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第2课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第3课远古的传说主题活动一创办“历史角”第二学习主题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第4课夏朝和商朝第5课西周的兴亡第6课春秋争霸第7课战国争雄第8课商鞅变法第三学习主题统一国家的建立第9课秦朝的统一第10课秦末农民起义第11课汉武帝的文治武功第12课张骞通西域第13课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主题活动二我评秦始皇和汉武帝第四学习主题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第14课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第15课南方的初步开发第16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主题活动三三国南北朝历史综合学习第五学习主题中国古代文化(上)第17课青铜工艺的杰出成就第18课卓越的工程第19课科学技术的重大成果第20课汉字的演变第21课活跃的学术思想第22课文学、史学与宗教第23课多姿多彩的艺术附录(一)朝代简表(上)附录(二)中国古代历史大事年表(上)附录(三)历史学习资源分类推荐(1)《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六学习主题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1课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第2课走向全盛的唐朝第3课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第4课唐朝的民族关系第5课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主题活动四历史遗址考察第七学习主题民族关系的发展与经济重心的南移第6课辽、宋、西夏、金的并立第7课南方经济的发展第8课宋代的社会生活第9课成吉思汗与忽必烈第八学习主题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第10课明清专制集权的加强第11课明朝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第12课明清时期的反侵略斗争第13课清朝对边疆地区的治理第14课封建帝国的危机主题活动五演讲会第九学习主题中国古代文化(下)第15课印刷术、指南针与火药第16课建筑奇观第17课科技巨著与史学巨著第18课唐诗与宋词第19课明清小说第20课石窟艺术宝库第21课书法与绘画主题活动六走近印刷术主题活动七中国古代文学艺术欣赏会附录(一)朝代简表(下)附录(二)中国古代大事年表(下)附录(三)历史学习资源分类推荐(2)《中国历史》八年级上第一学习主题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第1课鸦片战争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第3课左宗棠收复新疆和甲午中日战争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主题活动一列强侵华史综合学习第二学习主题近代化的起步第5课洋务运动第6课戊戌变法第7课辛亥革命第8课新文化运动第三学习主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9课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第10课国民革命运动第11课人民军队的建立第12课红军长征主题活动二红军长征故事会第四学习主题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3课抗日救亡运动第14课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第15课国共合作抗日第16课抗日战争的胜利主题活动三抗日救亡歌曲演唱比赛第五学习主题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17课全面内战的爆发第18课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崩溃第六学习主题经济和社会生活第19课近代民族工业第20课近代社会生活第七学习主题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第21课教育和科学技术第22课思想文化附录一简明中国历史大事年表附录二历史学习资源分类推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学习主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第2课新中国政权的巩固第二学习主题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3课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4课“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第5课艰苦创业的民族脊梁第6课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内乱第三学习主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第8课农村和城市的改革第9课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第10课世界经济的奇迹第11课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第12课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第四学习主题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第13课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第14课“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第五学习主题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15课建设现代化的人民军队第16课朋友遍天下第六学习主题科技、教育与文化第17课摘取科学技术的明珠第18课教育和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第19课百花争艳的文艺园地第七学习主题社会生活第20课城乡人民生存状态的沧桑巨变第21课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世界古代史第一学习主题史前时期的人类第1课人类的形成与文明的曙光第二学习主题古代亚非文明第2课上古亚非文明第3课中古日本与阿拉伯国家第三学习主题古代欧洲文明第4课古代希腊第5课古代罗马第6课中古时代的欧洲第四学习主题古代文明的交融第7课古代东方与西方的战争第8课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流第五学习主题古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第9课古代的文字与文学第10课古代科学技术与造型艺术第11课古代宗教世界近代史(上)第一学习主题欧美国家的巨变与殖民扩张第12课文艺复兴与新航路的开辟第13课英国的新生第14课美国的独立第15课法国大革命第16课殖民扩张与反殖民斗争第二学习主题工业革命第1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第1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学习主题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第19课美国南北战争第20课俄国农奴制的废除第21课日本明治维新第四学习主题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22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23课巴黎公社《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世界近代史(下)第五学习主题第一次世界大战第1课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第2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主题活动三辩论会:我看萨拉热窝事件第六学习主题近代科学与思想文化第3课自然科学的革命第4课思想和文学艺术成就世界现代史第一学习主题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5课伟大的十月革命第6课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第二学习主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西方世界第7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第8课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第9课德意日的法西斯化第三学习主题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0课大战的爆发和初期阶段第11课战争的扩大和转折第12课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第四学习主题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崩溃第13课“冷战”局面的形成第14课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第15课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第五学习主题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第16课亚洲民族国家的兴起和发展第17课非洲独立浪潮和拉丁美洲国家维护主权的斗争第六学习主题当代世界格局的演变第18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向第19课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七学习主题现代科技与文化第20课第三次科技革命第21课现代文学艺术成就第 11 页共 11 页。

18课 唐诗与宋词PPT

18课 唐诗与宋词PPT
1037~1101 字子瞻 又字和仲 号“东坡居
代表作
士”
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念奴娇·赤壁怀古》
南宋豪放派词人
基调:歌颂征战,希望统一。
特点:打破束缚,自由表达 情感,意境雄奇广阔 ,词调沉 郁悲凉,笔酣墨饱,气势飞舞, 把豪放词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代表作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 挥洒自如、慷慨激昂、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豪放飘逸、雄风万里。 豪放派 》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 以寄之》
北宋豪放派词人——苏轼
对词的发展的贡献:使词摆脱乐曲附
庸地位,成为可以独立发展的新诗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 体。 诗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 苏词内容特点:打破宋朝前期词的界 词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 限,使词“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 言”,内容非常丰富。 词风特点:挥洒自如,豪放飘逸, 雄风千里,词风焕然一新。 苏轼是豪放词的创始人。
边塞诗 田园诗
写作题材 的、还有倾诉个人抱负和不幸遭遇的诗等

浪漫主义诗歌
创作方法
现实主义诗歌
说一说:

阅读P107-P108,填充下列表格:
诗人 李白 杜甫 由盛转衰 时期 白居易
内容
生活时期 盛唐 晚唐时期 《琵琶行》 《长恨歌》
主要作品 《蜀道难》 《春望》 《望庐山瀑布》 三别、三吏
诗歌特色
华光万丈的唐诗 多彩缤纷的宋词 课堂小结
学习目标:
①记住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白居易等著名 诗人。 ②记住苏轼、辛弃疾等著名词人。 ③.理解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著名诗人及苏 轼、辛弃疾等著名词人作品的突出特点。 ④.理解唐代诗歌繁荣的原因。

第18课 唐诗与宋词

第18课 唐诗与宋词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教后
反思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第二课时
(二)、多彩缤纷的宋词
什么是词?宋词是我国古代文学的又一高峰。宋词主要分成两大类:婉约词和豪放词。
长安初中一年级历史教学案设计
备课人:备课组长:陈纯平课时安排:二课时
课题
第18课唐诗与宋词
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自制课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记住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白居易等著名诗人,记住苏轼、辛弃疾等著名词人,并理解他们作品的突出特点。
(2)通过师生对唐诗共同进行欣赏,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学习兴趣,提高对诗词等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白居易:唐代又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白诗最大的特点是通俗易懂。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高中语文二轮配套课件(粤教版选修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第18课 登临词二首

高中语文二轮配套课件(粤教版选修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第18课 登临词二首
栏 目 链 接
文;词,所作不多,但能“一洗五代旧习”(刘熙载《艺概》
卷四),不受前人绮靡风气影响。
陈亮 (1143—1194) ,字同甫 ( 也写作“同父” ) ,婺州永 康(今属浙江)人。学者称之为龙川先生。一生没有做过官。 宋光宗绍熙四年(1193)考取进士第一名,授签书建康府(今南 京)判官,未赴任就去世了。他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议 论政治注重事功。平生极力主张抗金收复中原。在他的作品 里,处处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思想,意气凌厉,感情激越,锋
知政事,前后两度为相。在他执政期间,积极推行变法, 抑制大官僚地主豪商的特权,希望借此缓和阶级矛盾,发 展生产,富国强兵。
由于保守派的顽固反对,变法并没有取得真正的胜利。
晚年退居金陵(今南京),被封为荆国公,世称王荆公。王安
石是具有多方面成就的杰出文学家。散文,他是“唐宋古文 八大家”之一,其文逻辑严谨,辩理深透,笔力雄健,语言 简练,奇崛峭拔;诗,他是北宋四大诗人之一,其诗长于说 理,精于修辞,也有情韵深婉之作,风格遒劲有力,有如其
栏 目 链 接
六朝统治者相继亡国的深刻历史教训的缅怀和批判,对当时
的当朝者提出了严正的警诫,体现了一个政治家锐利目光和 睿智的思辨能力。
《念奴娇· 登多景楼》 这是一首政治色彩非常强烈的登临词。写景、怀古都 为议论作准备,在议论中申明了自己鲜明的政见,表现出抗 敌报国的迫切心情、坚定立场和昂扬斗志。开头两句,直接 进入议论。接下二句,从江山形势的奇险引出对“天限南疆 北界”这种错误主张的批判。“一水横陈”三句,指出这样
第三单元
第18课 登临词二首
栏 目 链 接
1.走近作者
王安石 (1021—1086) ,字介甫,号半山,临川 ( 今江西 抚州 ) 人。宋仁宗庆历二年 (1042) 进士,他目睹时弊,慨然 有矫时匡世之志,曾给皇帝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宋

宋词教案5篇

宋词教案5篇

宋词教案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报告大全、心得体会、规章制度、合同协议、条据文书、事迹材料、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comprehensive reports, reflectio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contract agreements, legal documents, historical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rehensiv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宋词教案5篇教案的设计可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自主思考能力的培养,一份成功的教案需要教师不断反思教学经验,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宋词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第18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8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18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字词预习〕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慨.叹( ) 省.悟( ) 家谱.( ) 搽.脂抹粉( )抹.杀( ) 抹.布( ) 抹.粉( ) 拐弯抹.角( )miǎo 茫 jǐ 梁 kuāng 骗 wū 蔑2. 解释下列词语。

(1)玄虚之至:(2)前仆后继:(3)不足为据:(4)怀古伤今:〔整体感知〕3. 本文作者驳的观点是什么? 答:4. 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是怎么证明正面论点的? 答:〔积累运用〕5. 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倘.若(tǎng) 诓.骗(kuàng) 脊.梁(jǐ)B. 渺.茫(miǎo) 省.悟(xǐn) 脂.粉(zhī)C. 笼.罩(lǒng) 抹.杀(mǒ) 宰相.(xiàng)D. 慨.叹(gài) 玄.虚(xuán) 筋骨.(gǔ)6.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写于1934年,是鲁迅先生为批驳抗日前途悲观、鼓舞民族自信而写的一篇杂文,后收入《且介亭杂文》集。

B.“正史”即清高宗(乾隆)诏定的从《史记》到《明史》共二十四部纪传史史书,也就是后世所说的“二十四史”。

C. 梁启超在《中国史界革命案》中说:“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

”意思是说:二十四史不是史书,课前预习夯基 自主预习梳理, 夯基练就身手。

课堂阅读探究 充分互动研习,搞定重难疑点。

而是二十四个姓氏的家谱罢了。

D.“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

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选自,作者是,原名,字。

我们在初中阶段还学过该作者的散文是,小说是。

本文采用的论证方式,以批驳为突破口,采取和相结合的批驳方法驳倒对方的论点。

8. 指出下列句中引号的作用。

(1)……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

( )(2)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

第18课 唐诗与宋词 课件(川教版七年级下)(1)

第18课  唐诗与宋词  课件(川教版七年级下)(1)

第九学习主题 第18课 唐诗与宋词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重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第九学习主题 第18课 唐诗与宋词
返回首页 导入
华光万丈的唐诗 多彩缤纷的宋词 学习与探究
第九学习主题 第18课 唐诗与宋词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返回首页 导入
华光万丈的唐诗 多彩缤纷的宋词 学习与探究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第九学习主题 第18课 唐诗与宋词
返回首页 导入
华光万丈的唐诗 多彩缤纷的宋词 学习与探究
华 光 万 丈 的 唐 诗
多 彩 缤 纷 的 宋 词
1、唐诗概况:
(1)边塞诗的代表人物:
(2)田园诗的代表人物: (3)我国古代最伟大的 2、唐诗各 风格的代表: 浪漫主义诗人——李白 (4)唐代伟大的现实主 义诗人——杜甫 白居易 1、宋词概况: 2、婉约派的代表——柳永、李清照 3、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
返回首页 导入
华光万丈的唐诗 多彩缤纷的宋词 学习与探究
2、婉约派的代表——柳永、李清照
醉花阴
_宋__——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8课唐诗与宋词
知识要点
1. 唐诗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巅峰。

留下姓名的诗人有2300多位,诗歌近5万首,有边塞诗、田园诗、浪漫主义诗歌、现实主义诗歌多种风格。

李白(豪迈飘逸、清新瑰丽,《蜀道难》《将进酒》)、杜甫(沉郁顿挫,“三吏三别”)、白居易(语言通俗、寓意深刻,《琵琶行》《长恨歌》)成就最大。

2.宋词分为婉约词(北宋:柳永、南宋:李清照)和豪放词(北宋:苏轼、南宋:辛弃疾)。

3. 唐诗与宋词
随堂练习
1. ______(时期)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巅峰。

留下姓名的_______多位唐朝诗人,创作出______首诗歌。

内容丰富,气象万千。

代表人物描写主题名句摘抄边塞诗: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田园诗: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
浪漫主义诗歌: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现实主义诗歌: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 _______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人称“________”。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_______主义诗人。

他的诗被称为“_______”,他被称为“________”。

白居易的诗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寓意深刻,达到了通俗的最高境界。

3. 宋词的主要两个流派:一是________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
二是_________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是________(北宋)、________(南宋)。

4. 说一说:苏轼对宋词发展的作用。

5.()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高适()杜甫的诗被后人称为 A.“诗仙” B.“诗圣” C.“诗史” D.“诗父”
()下面属于白居易诗的是 A.《秦中吟》 B.《蜀道难》 C.《新安吏》 D.《早发白帝城》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在唐诗中应属
A.田园诗
B.边塞诗
C.讽喻诗
D.离情诗
()古代日本文士把《白氏文集》作为“博士必读文”,“白氏”指的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苏轼
6.()高适的《别董大》应属 A.田园诗 B.边塞诗 C.浪漫主义诗歌 D.现实主义诗歌
()“咏流千古,声名动四夷”是白居易对谁的诗的称赞
A.李白
B.杜甫
C.王维
D.柳宗元
()北宋豪放词的代表人物是 A.辛弃疾 B.苏轼 C.柳永 D.李清照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首题为《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词作者是
A.苏轼
B.李清照
C.辛弃疾
D.陆游
()下列人物属于宋代杰出的词人的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苏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