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政是民主的最基本方式

合集下载

“宪政”与“民主”的表达(二)

“宪政”与“民主”的表达(二)

“宪政”与“民主”的表达(二)表4 “宪政”核心刊物简介[⑥]刊物名称编辑部所在地刊物性质或主办方《中华法学杂志》重庆、上海中华民国法学会主办的学术刊物《上海周报》上海大众刊物《三民主义半月刊》電庆、南京中MB民党机关刊物《中山月刊》重庆中山学社主办的综合性刊物《中央周刊》重庆、南京国民党中央党部主办的刊物从表4 “宪政”载体的背景中可以看到,刊发“宪政”类的文章以陪都重庆有官方背景的专业理论刊物为主。

(二)“民主”的表达者与载体根据前文“民主”核心作者群名录,笔者查找到“民主”表达者的职业背景(表5):表5 “民主”核心作者简介姓名1940-1947年的主要身份邓初民朝阳学院政治系主任。

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

严景耀,犯罪学家,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李公朴民盟云南省支部执行委员,《民主周刊》编委。

民盟中央执行委员和民主教育委员会副主任。

社会大学副校长兼教务长,《民主教育》月刊主编。

马叙伦抗战期间困居上海,专事著述。

抗战胜利后,中国民主促进会发起人。

茅盾著名作家,社会活动家。

罗隆基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成员,《民主H报》社长,重庆政治协商会议民盟方代表。

王赣愚南开大学、西南联大法学教授。

林焕平民族革命通讯社香港分社社长、香港南方学院院长、大夏大学教授。

章伯钧中国民主同盟常委、组织部长。

施复亮学者,文化界救国会领导人。

民主建0会创始人中央常委和副主席。

周建人生活书店、新知识书店编辑。

中国民主促进会理事。

由上可知,主张“民主”的知识分子多是具有“第三种力量”或亲共背景, 有些是体制外的知识分子。

1940年代初期民盟成立后,吸纳了大多数此类知识分子。

表6 “民主”核心刊物简介刊物名称编辑部所在地刊物性质或主办方《民主周刊》昆明、北平中M民主同盟云南省支部出版的刊物《中央周刊》重庆、南京B民党中央党部主办的刊物《文萃》上海上海政治性周刊《中华论坛》重庆、上海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中国农工民主党前身)主办刊物《大众生活》香港综合性时事周刊通过表6,可以看出“民主”的载体主要是昆明、上海等高校集中地的社会大众刊物。

宪政与民主的区别在哪里

宪政与民主的区别在哪里

宪政与民主的区别在哪里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的宪政》中有过这样的表述:“宪政是什么呢?就是民主的政治。

”如果从学术的角度,既然宪政就是民主,为什么民主之外,还要宪政这个词。

今天,从我看到许多关于宪政与民主的论述中,都是将两者当一个政治概念来表达。

比如,我所敬重的胡适先生,也有这个问题。

1950年代,胡适在《四十年来中国文艺复兴运动留下的抗暴消毒力量》中这样论述民主:“…民主的真正意义只是一种生活方式‟。

民主的生活方式,千言万语,归根只有一句话,就是承认人人各有其价值,人人都应该可以自由发展的生活方式。

一切保障人权,保障自由的制度,根本上都只是承认个人的价值,根本都只是要使得那种承认个人价值的生活方式成为可能。

”胡适与毛泽东,可谓政治上的两极,但在宪政与民主的表述上,却如出一辙。

毛泽东那句话如果可以精简,即“宪政就是民主”。

胡适的表述一经压缩,即“民主就是宪政”。

然而,在政治学的范畴内,宪政就是宪政,正如民主就是民主。

两者有着明确的制度分工,无法淆同。

这里不论毛泽东而只论胡适,试看胡适先生问题何在。

第一句,“民主的真正意义只是一种生活方式”,这句话来自胡适的老师杜威,没有问题。

如果可以补充,民主的真正意义更重要的是一种政治生活的方式。

第二句,“民主的生活方式,千言万语,归根只有一句话,就是承认人人各有其价值,人人都应该可以自由发展的生活方式。

”但,这句话如果“归根”,就不是民主而是自由。

只有自由,方才承认人人各有其价值,同时人人也都可以按照他自己认可的方式发展。

这种自由是个人生活的自由,并且这种自由与民主无关。

毕竟民主关注的是国家政治生活,这是个人生活之外的公共生活。

胡适这里不免把属于私人领域的个人生活和公共生活混为一谈。

第三句,“一切保障人权,保障自由的制度,根本上都只是承认个人的价值,根本都只是要使得那种承认个人价值的生活方式成为可能。

”这一句承第二句而来,亦即承自由而来。

一种什么样的制度才能保障人权和自由呢,答曰:保障人权和自由的制度不是民主而是宪政。

宪政与民主的关系

宪政与民主的关系

宪政与民主的关系姓名:陈叶学号:0930******* 现有的文献在宪政与民主的关系的一些基本问题上并未取得共识,即使在民主与宪政是否是同一个概念、同一种理论这样的问题上都没有达成一致。

其次,现有的专门研究文献多因限于篇幅而未能深入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

上述研究状态导致宪政和民主的关系依然没有学术上很好的阐释,以致这一问题至今混淆不清。

1对宪政与民主关系的不同认识甚至成为当代西方种种政治思潮的分水岭。

无论是居于主流地位的自由主义还是保守主义,抑或是异军突起的共和主义、社群主义等等,都以宪政民主作为理论体系的拱顶石,其他如民主社会主义、新左派、西方马克思主义等政治思潮亦在处理宪政民主关系的问题上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

中国语境下的宪政与民主的关系常常表现为民主与法治的关系。

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角度出发,我国学术界存在民主与法治“和谐共生”和“冲突均衡”两种不同的观点,并有“民主为本”和“法治优先”两种不同的认识,一些学者还提出了“法治民主”的政治体制改革思路。

2霍姆斯指出:“对相当多的严肃的思想家来说,立宪民主制在概念上即使不自相矛盾,也仍然是一个悖论。

”3西方学者更容易认同民主与法治之间存在紧张的关系,并从冲突的意义上使用法治与民主两个概念。

与此相反,国内学术界普遍对民主与法治的和谐关系持乐观态度。

4这篇综述,对宪政与民主的关系作简单的归纳。

一概念之辨1民主概念18世纪末19世纪初之前民主是被当作一种政体来看待的,此后该词开始泛化。

虽然如此,大部分学者在探讨这种概念时仍基本上把它局限在政治范畴。

这就意味着,民主从它在古希腊出现开始,基本上一直是政治概念,而且作为一个政治概念,民主主要指的是国家制度或政体形式。

亚里士多德民主政体的破解:“应该是自由而贫穷,同时又为多数的人们所控制的政体”5马克思:“民主制是作为概念的国家制度。

”6列宁“民主是国家形式,是国家形态的一种。

”718、19世纪民主理念张扬,民主一词泛化,出现非国家意义上甚至非政治意义上的民主概念。

宪政

宪政

宪政本身并不涉及民主,宪政的根本目的是保障自由权;而民主则关注政府的产生方式和权力来源。

宪政可以让政府受到约束从而保障公民自由权;民主则可以让政府执政为民,从而保障或增加公民受益权。

因此民主国家未必是宪政国家(例如古希腊),宪政国家也未必是民主国家(例如大宪章时代的英国)。

宪政的关键词是“自由”,民主的关键词是“平等”。

宪法是否意味着宪政在学术界众说纷纭。

宪法学界认为,宪法是实施宪政的前提,宪政是宪法的灵魂和生命。

通常,宪法的目的在于保障民权,限制政府,这样的宪法是静态的宪政;也有的国家制定宪法之目的仅在于对外宣示,对于政府无法起到约束,这样的宪法称作字义性宪法[9]。

这样的国家也不是宪政国家。

故实施宪政的前提是。

01-10第一编--宪法基本理论(第十章-宪法与宪政)

01-10第一编--宪法基本理论(第十章-宪法与宪政)
第十章
宪法与宪政
一、宪政概念和特征 二、宪法与宪政的关系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政
一、宪政概念和特征
(一)宪政的概念
(二)宪政的基本内涵(宪政与民主、法
治、人权)
(三)宪政的基本特征
(一)宪政的概念
宪政(Constitutionalism)也称“立 宪政体”、“立宪主义”,它是宪法发 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概念。正如宪法概念 的多样性一样,由于不同国家政治价值 和实践模式的不同,人们对宪政的理解 也呈现多样性。
1.从民主政治的角度来解释宪政
——中国学者大多数认为宪政就是民主政治、立宪 政治或者宪法政治,其基本特征就是用宪法这种根 本大法的形式把已争得的民主事实确定下来,以便
巩固这种民主事实,发展这种民主事实。
毛泽东早在1940年发表的《新民主主义宪政》一文中指出:“宪政是什 么呢?就是民主的政治”(《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 版,P732)。 张友渔:“宪政就是拿宪法规定国家体制、政权组织以及政府和人民相 互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而使政府和人民都在这些规定之下,享有应享有 的权利,负担应负担的义务,无论谁都不许违反和超越这些规定而自由 行动这样一种政治形态。”(张友渔:《宪政论丛》上册,群众出版社 1986年版P100)。
转引自许崇德主编《宪法与民主政治》中国检察出
版社1994年版第3页)。
2.从法治的角度界定宪政
——从外国宪法学者的观点来看,大多数将宪 政与法治紧密联系在一起。



“宪政是这样一种思想,正如它希望通过法治来约束个人并向个人授予 权利一样,它也希望通过法治来约束政府并向政府授权。”([美]斯 蒂· 格里芬:《美国宪政:从理论到政治生活》,载《法学译丛》。 M· 1992年第3期) 美国华盛顿大学教授丹· 莱夫明确以宪政所蕴涵的法治要义来解释宪政, 认为:“宪政意指法律化的政治秩序,即限制和钳制政治权力的公共规 则和制度。宪政的出现与约束国家和官员相关。”他还认为宪政比“法 治”、“法治国”更抽象,它意味着“受限制的国家,即官员的政治权 力受可知的既定法律的约束。宪政概念至少假定国家和社会是有区别的 甚至是对立的,没有这种区别和对立,就没有必要给国家设立法律程 序。”(转引自张文显、信春鹰著:《民主+宪政=理想的政制》,载 《比较法研究》1990年第1期)。 卡尔· 弗里德希则认为:“宪政是对政府最高权威加以约束的各种规则 的发展。”

电大《政治学原理》综合习题四及参考答案

电大《政治学原理》综合习题四及参考答案

电大《政治学原理》综合习题四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少选均不能得分)1、()的存在形成了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的根本理由。

A 法律B 利益C 阶级D 国家2、政治权力具有()的特性。

A 权威性B扩张性C排他性 D 强制性 E 支配性3、()是政治权力主观构成要素中最为基本的要素。

A 组织B能力素质C身份资格 D 理论与策略4、()是政治权力的潜在作用方式。

A命令方式B规范方式 C 说服方式 D 压力方式5、()精辟地论述道:“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

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

……..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A 密尔B 孟德斯鸠C 卢梭D 托克维尔6、关于权力的来源和基础,西方历史上曾经盛行()。

A 君权神授论B 人民主权论C社会契约论 D 天赋人权论7、我国公民享有的民主权利主要包括()。

A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 申诉和控告权C监督权 D 批评和建议权8、就当今世界来看,具有典型意义的主要国家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政治权利主要包括()。

A 民主权B 财产权C 生存权D 自由权9、公民权利首先表现为()。

A政治权利 B 财产权 C 平等权 D 自由权10、各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民主权利主要体现在公民的()上。

A 财产权B 平等权C 自由权D 参政权二、填空(每空l 分,共6 分}1、政治研究的科学化进程遇到的三个难题是数据问题、隐性价值问题、问题。

2、与政治不分是儒家思想的特色。

3、自秦汉到晚清,中国中央集权的政治延续2000多年。

4、儒家政治学说的核心是,主张为政以德,修己治人。

5、儒家和法家的主张分别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王道和。

6、墨子的政治学说以、“非攻”为中心,主张以缓和社会矛盾来维持统治。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6 分,共1 8 分}1、利益集团:2、宪政:3、市民社会:四、简答题(每小题1 2 分,共3 6 分}1、政治参与的特征是什么?12、政治权力的实现和作用方式有哪些?3、民主观念的现代性变革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五、论述题( 2 0 分}1、试述政治权力具有哪些特性?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ABCDE3、D4、B5、B6、A7、A BCD8、A C D9、A 10、D二、填空1、无为而治2、行为主义3、公民权利4、权威性5、权力6、公共利益三、名词解释1、压力集团是指具有特定利益要求和社会政治主张的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和主张有组织地影响政府决策和行为的政治性团体。

什么是宪政民主?

 什么是宪政民主?

31. 什么是宪政民主?500字
宪政民主是一种国家政体,以宪法及其它法律为基础,以民主制度进行政治管理的国家制度。

宪政民主的核心就是依据宪法实行的多党制民主政治。

它是一种政治体制,以宪法规定的权力分配机制为基础,通过实施监督、制衡,保证各种宪法规定权利,各种基本自由,促进公民社会的发展推进民主国家的运作。

宪政民主是民主国家的重要特征,包括有宪法保障的国家社会秩序、分权及多党制度。

宪政民主的核心实质就是多种制度的结合,主要包括宪法政治、民主政治和多党制度。

它以宪法为基础,将宪法执行、保护等各种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求法律实行,又要求人们发挥合法权利,参与到政治活动中。

另外,多党制度也是宪政民主体制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宪政民主体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通过多党制,各党派可以协商政策,有效地反映民意,从而控制宪法的实施。

宪政民主和民主政治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国家的社会稳定和财富平等化,可以说是现代民主制度的核心。

它不仅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而且能够满足人们对政治参与、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的需求。

宪政民主不仅要求制定法律,而且要求遵守法律,保护国家的宪法制度,使社会团结、一致,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2022年秋季国开一平台广东《政治学原理#》形考任务1-4题库

2022年秋季国开一平台广东《政治学原理#》形考任务1-4题库

形成性考核1(第1-3章)试卷得分100学习完第1-3章后完成本测验。

客观题(100分),题型:单选题和判断题单选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 ()政治观体现了人们对"政治”应然状态的追求。

单选题(5分)5分A.管理B.神权C.道德D.权力2.道家的政治学说以()为思想核心。

单选题(5分)5分A.王道.法自然.无为而治D.非攻3.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决定政治权力的分配。

单选题(5分)5分.经济秩序.阶级状况.政治力量分布B A BC C.政治秩序4.政治学研究最常见、最传统的方法是()。

单选题(5分)5分.制度研究途径.权力研究途径.政策过程研究途径.政治功能研究途径5.行为主义政治学要求用研究()的态度、手段和方法来研究政治现象,由此出发,主张 以政治行为作为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单选题(5分)5分A.经济学.生物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6.中国古代关于政治的研究主要围绕君主的()而展开。

单选题(5分)5分.治臣之道.治民之术C.合法性B A DC BD C B A D.治国之道7.就研究内容而言,从居于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来看,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特点可以概括为()。

单选题(5分)5分.皇权政治学.伦理政治学.政治社会学.政治经济学8.197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基本上采用了()的自上而下的相对分权主义 的政治发展策略。

单选题(5分)5分A.民粹主义.民族主义.精英主义.民众主义判断正误(每小题4分,共60分)9.使神学与政治理论分家的是托马斯 · 阿奎那,他被视为近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基人。

判断题(4分)4分A.对B.错10.亚里士多德创立了"理念论”,并由此出发,阐述了社会各等级各安其位、各守其序、各 司其职的"理想国”和实现智慧、理性相统一的"哲学王”统治理论。

判断题(4分)4分A.对B.错11.政治是人类生存的一个无可避免的事实,每个人都在某一时期以某种方式卷入某种政治 体系。

宪法学名词解释

宪法学名词解释

宪法学名词解释宪法学名词解释4第一章宪法的基本理论宪法:是指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集中体现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国家根本法。

宪政:是指以宪法为依据的民主形式。

成文宪法:是指以统一的宪法典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宪法。

不成文宪法:是指没有统一的法典形式而由带有宪法性质的各种宪法文件、宪法惯例和宪法判例等组成的宪法。

刚性宪法:是指在效力上高于普通法律,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严格的宪法。

柔性宪法:是指效力与普通法律相同,修改程序也与普通法律相同的宪法。

钦定宪法:是指由君主或以君主的名义制定和颁布的宪法。

民定宪法:是指由民意机关或者由全民公决制定的宪法。

协定宪法:指由君主与国民或者国民的代表机关协商制定的宪法。

人民主权:是指国家中绝大多数人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

法治:是指统治阶级按照民主原则把国家事务法律化、制度化,并严格依法进行管理的一种方式。

权力制约原则:是指国家权力的各部分之间相互监督、彼此牵制,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原则。

宪法典:是指将一国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由统一的法律文本加以明确规定而形成的成文宪法。

宪法性法律:是指由普通立法机关依照普通立法程序制定或认可的、以宪法规范为内容的规范性文件。

宪法规范:是民主制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调整宪法干系主体参与国家和社会生活最基本社会干系的行为规范。

第三章国家性质国体:即国家的阶级性质,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位置。

群众民主专政:是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工人阶级领导其他革命阶级组成的、对广大群众实行民主、对极少数盘剥阶级分子或其他敌对分子实行专政的政权。

政治协商制度:是指XXX就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事务在决策前和决策执行过程中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以及各界代表人士进行协商的制度。

爱国统一战线:是指由XXX领导的,由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XXX组成的广泛的政治联盟。

2015春国家开放大学《当代中国政治制度》01任务_0013满分答案

2015春国家开放大学《当代中国政治制度》01任务_0013满分答案

2015春国家开放大学《当代中国政治制度》01任务_0013满分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15道试题,共15分。

)1.从我国的立法实践看,除了宪法和少量的基本法律是由全国人大制定的以外,大量的法律的制定者是(C)A.A.中国共产党B.B.国务院C.C.全国人大常委会D.D.司法部2.我国拥有最高的监督权的机构是(B)。

A.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B.全国人大C.监察部D.检察院3.我们把中层和外层的具体政治制度称为(D)。

A.国体B.政体C.国家结构形式D.政治体制4.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C)。

A.《日本国宪法》B.《法兰西共和国宪法》C.《美利坚合众国宪法》D.《挪威王国宪法》5.我国目前采取的国家结构形式是(D)。

A.省(自治区、直辖市)、县(市)、乡(镇)三级制B.单一制C.联邦制D.邦联制6.我国的宪法解释属于(D)A.立法机关解释制B.司法机关解释制C.行政机关解释制D.专门机关解释制7.宪政的前提是(B)A.宪法B.民主C.保障人权D.法治8.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每届任期是(D)。

A.2年B.3年C.4年D.5年9.决定和制约着我国其他一切政治制度的是(C)。

A.宪法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人民民主专政D.政党制度10.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主体是省、自治区、直辖市,省、自治区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C)A.党委B.政府C.人大及其常委会D.政协11.凡直接选举产生的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B)。

A.二年B.三年C.四年D.五年12.在人大闭会期间,非经本级人大常委会许可,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审判的人大代表是(A)。

A.县级以上代表B.省级以上代表C.全国代表D.所有代表13.按照修宪通常的程序,首先提出修宪建议的是(B)。

A.全国人大常委会B.中共中央C.全国人大代表D.中央政府14.中国最大的参政党是:(C)A.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B.中国农工民主党C.中国民主同盟D.中国民主建国会15.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宪法都是(C)。

“宪政”与“民主”的表达(一)

“宪政”与“民主”的表达(一)
政治上的敌对力量,统合国家的各种政治势力’从而构建新的国家体制。以此
为思想基础,他提出“宪政就是民主政治”的论断。在近代中国,宪政与民主
要完成制度设置与价值关怀的双重社会功能。在人民主权确立以后,重要的是
政体的建设。中国宪政建设面临的难题是在价值上重塑新文化,在实践中强化
政治家责任。
[英文摘要]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1986 items journal rubric
体的双重属性:政治(阶级)属性和商业属性并存。在1940年代除了《申报》
等一些著名的都市报和小报外,许多有政党背景的报刊商业元素较低,主要扮
演政治宣传工具,而非现代的文化消费品的角色。媒介的生产主要是因为政党
的政治需要,次要才是获取商业利益。因此,对媒体内容的支配是自上而下的,
而非自下而上的。另外,媒体和作者的关系上,媒体扮演的是“把关人(守门
过该图发现,“宪政”与“民主”明显有某种背离性,即在发展趋向上相反。
例如,在1944年以后,“民主”一路上扬,而“宪政”却逐年呈下降的趋势,
至1946年两者达到背离的顶峰。
因时而动反映了 “宪政”与“民主”作为话语的共性,但在固定的共同历
史场景中(如同一个年份),二者为何背离?由此提出本文的问题:“宪政”
者利用上述数据库分析统计了作者的信息后,发现“宪政”与“民主”的话语
表达者(核心作者群)是有所区别的。例如,表1反映了 “宪政” “民主”作
者群体的差异,两个作者群中,只有一个人(叶青)重复。
表1 “宪政”与“民主”的表达者
排序
“宪政”的核心作者群
“民主”的核心作者群
作者

电大--政治学原理---作业答案

电大--政治学原理---作业答案

政治学原理答案作业1一、单项选择题1. 议行合一原则是(A)国家政府组织设置的基本原则。

A. 社会主义B. 奴隶制C. 资本主义D. 封建制2. (A)认为,处于当代这种深刻的理性多元主义的现实中,指望人们都持某一种综合性教义是不可能的,除非用国家力量来压迫民众。

A. 罗尔斯B. 韦伯C. 托克维尔D. 亨廷顿3. 马克思主义对于(D)问题十分重视,把它作为工人阶级取得政权之后实现民主的重要标志。

A. 政权建设B. 普选C. 人民当家作主D. 政治参与4. 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实行(C),是确保公民基本民主权利的最基本的途径。

A. 直接选举B. 普遍选举C. 村民自治D.监督制约5. 1970年代以后,(C)的产生,使英美保守主义思想受到冲击。

A. 生态主义B. 社群主义C. 新右派D. 女权主义6. 根据(D)的观点,人是一种政治的动物,人的本性就是要过一种社会集体生活。

A. 柏拉图B. 西塞罗C. 苏哥拉底D. 亚里士多德7. 最先提出政治合法性概念的是(C)。

A. 布丹B. 霍布斯C. 马克斯•韦伯D. 孟德斯鸠8. 民主作为一种制度,在大多数国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实施。

在所有不同版本的民主实践中,建立在自由民主理论基础上的(C)是最通行的制度模式。

A. 直接民主B. 间接民主C. 宪政民主D. 人民民主9. 道家的政治学说以(B)为思想核心。

A. 王道B. 法自然C. 无为而治D. 非攻10. (A)被认为是工业化国家的意识形态,至今有300多年的历史。

它是封建主义走向衰亡、市场经济逐步发展的产物。

A. 自由主义B.保守主义C. 社会主义D. 无政府主义二、多项选择题1. 从历史的角度看,第一代“权利”指传统的(AC )。

A. 自由权B. 社会经济权C.公民权D. 社团和群体权2. 中国古代的法家主张,政治之道在于(ABC ),即政治权力的获取、保持和运用。

A. 法B. 势C. 术D. 变3. 第三次民主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政治发展的现实显示,民主的和平转变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是(ABCD )。

宪政

宪政

宪政宪政是以宪法为中心的民主政治。

即民主与法治的结合,构成政权的组织形式。

宪政也称“立宪政体”、“立宪主义”,是以宪法为前提,以民主为核心,以法治为基石,以保障人权为目的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

宪政以宪法为最高依据和唯一依据。

宪政的要义是:包括立法权和行政权在内的任何政治权力,都只能以宪法为唯一依据,并为宪法所制约。

宪政与否,不但要看权力是否受到限制,还要看它受谁所限,看它是受制于宪法,还是受制于别的权力。

目录1简介2含义3代表私有4与宪法的关系1简介宪政是指不同的利益集团通过民主的手段把已经达成的共识,以宪法的形式明确国家、组织与个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协调彼此间关系的制度和根本原则。

周叶中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宪法》(2005年第二版)第十章中,给出的说明是:宪政(constitutionalism)也称“立宪政体”、“立宪主义”。

近现代意义的宪政的含义有多种,不过可归纳为两类(如右图)。

宪政作为专制政体的对应物,其基本内涵就是用法治的精神发展和完善民主事实,以此保障公民权利,它一般应包含三个基本的要素:民主、法治和人权,是一个政治过程或一种政治形态。

[1]2含义中文含义:民主的政治。

[1]见1983年版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1250页,(1992年2月北京124次印刷)。

中文“宪政”一词来源于日文汉字,中国首次提起并予以介绍者是晚清著名学者黄遵宪。

黄遵宪1887年在其《日本国志》一书中有介绍(“立宪政体”),梁启超读后为该书写了《后序》发表。

正是由于梁启超的推崇使用,以及他对“立宪政体”即“宪政”的明确解释,使得这个词所代表的政治思想逐渐为中国人所认知。

“宪政”又称“立宪主义”,英语中相对应的词是Constitutionalism,发源于英美,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在政治上取得的主要成就。

中文词“宪政”对应的英文原词constitutionalism[2],其本义主要对应着一般中文的“制度”主义、“架构”主义、“法治”主义、“立宪”主义等多层意思,也是这些中文意义的总合。

政治学参考答案

政治学参考答案

政治学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A 4.按照著名学者。

而应称为(A )101.按照阿尔蒙德。

型是(C)132、按照“文明。

正确的是(C)B 1.把人定义政治动物。

动的学者是(C)47.《布莱克维尔政治》。

政府是(A )107.被誉为“上层建。

这个概念是(B)C 11.从学术团体、专。

最晚是在(C)12.传统政治理论的核心是(B)17.传统的政治研究和。

主要采用(A)39、查尔斯•泰勒认为。

之间的( B)57、从西方政府与市场关系,可以看出( C )115.成人还要经历政治。

用的是(D)D40、当代市民社会理论。

必须是( C ) 41、当代西方左翼学。

创造者是(B )45、当代中国市民社会。

根源是(A )60、当代全球化进程的。

,使 (C)83、对于共和主义,。

首要手段是(C )84、对于宪政主义,。

途径是(D)138、当今中国,。

最大来源是(B)F 139.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作主和(D)G 63、改革开放20多年来,。

置转向 (C)79、“共和意味着最高权力,。

出自(A )80、共和思想的发展。

主义和( B )85、关于宪政与民主。

,正确的是(D)92、官僚制在中国的。

制”和(C )H 28.黑格尔既肯定了社会。

看来(B )43、哈佛大学教授普。

概念是( C)J 22.J•D•穆恩把政治研究。

模式和(A)23.1952年,中国高校政。

的时间是( C ) 44.将社会资本看作。

学者是(D)50、将流行于西方世界的,。

打击的是 (C) 52、经济学家凯恩斯认为,。

包括 (A)70、将制度理解为。

观点属于 (B)72、既关注价值和制用,。

合的是 (C)135.既汲取英美关于。

其设计者是(C)L 26.洛克发展出了一。

的说法是(A)27.自由状态不是与生。

思想家是(B)M 30、马克思全部社会。

主题是(A33、没有经济前提,。

学者是(B)34、美国学者科恩和。

指的是(B )104.马克思主义者和。

概念是(C)121.美国学者亨廷顿,。

07年4月宪答案

07年4月宪答案
17.现行选举法规定,由选民直接选举的代表候选人名额,应多于应选代表名额的( B )
A.1/2至1倍B.1/3至l倍C.1倍以上 D.1倍
18.现行宪法规定,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是( C )
A.基层群众性组织B.基层政权机关的派出机关C.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D.基层政权机关
总之,我国采用的是立法机关行使宪法监督权,并以事后审查为主,这一体制尚需健全。
39.无记名投票:指选民在投票时只需在选票所列候选人姓名下以符号形式注明同意或不同意,无需署名,并且在填写选票后亲自投入票箱的投票方式。
四、简答题
40.简述我国宪法修改的法定程序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44.试述宪法监督的基本类型及我国宪法监督体制。
(一)宪法监督的基本类型:
(1)人民监督,即人民作为主权者直接进行的监督,这是一种原始性质的监督权;
(2)立法机关的宪法监督,即由议会或立法机关对宪法的实施进行监督;
(3)国家元首的宪法监督;
(4)普通法院的宪法监督,这是宪法监督最普遍的形式,起源于美国1803年的马伯里诉麦迪逊案;
(5)人权和宪法的关系,从根本上讲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人类争取人权的活动是贯穿于宪法产生、发展及宪政实践全过程:①宪法随着人权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人权的发展而发展;②关于人权和公民权利的内容是宪法的基本内容;③保护人权也可以作为判断宪法是否正当的标准。
(6)我国2004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显示了我国对人权保障的高度重视。
A.三年B.四年C.五年D.六年
29.现行宪法规定,我国中央军事委员会的领导体制是( C )

宪政、民主与法治

宪政、民主与法治

根 据一 部充 分体 现 现 代 文 明 的宪 法 进 行 治 理 , 以实
现 一 系列 民主原 则 与 制 度 为 主要 内容 , 以厉 行 法 治 为 基本 特征 , 以充分 实 现 最 广 泛 的 人权 为 目的 的一 种 政 治 制 度 。 _ 李 龙 教授 也 认 为 : 宪政 是 以宪 法 ”3 “
东 给宪 政下 的一 个 著 名 的定 义 是 : 宪政 是 什 么 呢 ? “
和法治一样 , 都是现代政 治体制 的价值选择。然而
从宪 政 的发 展历 程 来 看 , 的产 生 与 发 展 是 与 市场 它 经济 ( 自由市 场 ) 形成 、 的 中产 阶级 的 兴起 、 济 与 经 政 治 的 分 离 ( 元 化 ) 法 治 意 识 的 普 及 密 切 相 二 和
宪政 对 于我 国 来 说 是一 个 舶 来 品 , 源 自于西 它 方 。宪政 , 叫 “ 也 民主 宪政 ” “ 、 立宪 政 治 ” 它 与 民 主 ,
限 制 的权 威 , 这种 司法 审 查 可 以经 由任 何 感 到 其 受
到了法律或行政行为 的侵犯 的当事者 的请求 而开 始。行政行为的权威 , 即使是总统的行政行为 , 也必 须 以法 律为 依 据 。 …… 总 之 , 律 必 须对 所 有 的人 法
西方 学 者对 宪政 的阐释 呈现 出了多 重视 角 。一 是从 立 宪政 体 的角 度 来 阐明 宪政 , 为 真 正符 合 实 认 际的立 宪 政 体所 包 含 的 要 素 有 : 1 程 序 上 的稳 定 () 性 ;2 向选 民负责 ;3 代议 制 ;4 分 权 ;5 公 开 () () () () 和揭 露 ;6 合宪 性 , 建立 了违 宪 审 查 机制 。二 是 () 即 以宪法对 政 府权 限 的制 约来 阐 明宪政 。香 港 大学 法

民主有两种最基本的模式

民主有两种最基本的模式

民主有两种最基本的模式自古至今,民主有两种最基本的模式,一种是古希腊的直接民主模式,一种是二十世纪所通行的自由民主(liberal democracy)模式。

这两种原料之间比例不同的调合,再加入其他政体因素和文化传统的“佐料”,便构成了一道道“风味不同”的民主“菜肴”。

民主又像是没有本位的“货币”(施米特的形容),在世界的政治市场上到处流通,而每个国家都有对“民主”这种政治货币的发行权,且不受“币值”、“额度”和“版型”的限制,这样,民主的“花样之多” 就可想而知了。

古典民主观把民主当作人民当家做主的民主权力。

托克维尔早在一个世纪之前就已经预言过人类会出现民主化的潮流,但他对古典的民主有许多的担心,特别是担心不自由的纯粹民主中潜在的多数人暴政的倾向,因而,他提出要用自由来平衡这个民主。

所以在今天世界上流行的民主政体又被称做自由民主政体,是以自由主义为基础的。

今日世界上的民主有多种多样,而且相互冲突,例如平壤的民主不同于伦敦的民主,哈瓦那的民主不同于华盛顿的民主。

本文中所讨论的民主与民主化,非大众的民主,非参与的民主,非经济的民主或社会的民主,更非极权的民主,而是自由主义的宪政民主。

''普拉特纳在本书中的“自由主义与民主:二者缺一不可”一文中解释到,“自由民主一词中的‘自由’不是指谁来统治,而是指如何实施统治。

它尤其意味着政府的权力和行使权力的方式受到了限制,特别是受到根本法或宪法的约束,但归根到底是受到个人权利的限制。

自然的、不可侵害的权利,今天通称为‘人权’的思想起源于自由主义。

个人权利的第一要义是指在人们追求幸福的过程中保护私人领域、目标多元化和多重性。

人权是自由政治秩序的关键要素。

”(见5“自由主义与民主:二者缺一不可”)按照萨托利的看法:“自由民主由对‘民众的保护’(demo-protection,意即保护人民免于独裁暴政)和‘民众的权力’(demo-power,意即实行民众的统治)两部分构成。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简答题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简答题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简单题及答案汇总1.什么是制度?什么是政治制度?制度是由一系列规则构成的体系,是人类社会各种关系的反映和体现。

(2分)制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制度指的是一个社会为确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约束规则,(2分)狭义的制度指的就是正式约束及其结构化的形式,特别是社会组织机构及其所遵循的规则。

(2分)按照传统的看法,政治制度指的是在特定社会中,统治阶级通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的总和。

(2分)从更为宽泛的角度看,政治制度是指社会政治领域中要求政治实体遵行的各类准则或规范。

(2分)2.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有哪些基本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应当包括: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宪法制度,政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元首制度,国家行政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司法制度,军事制度,干部人事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选举制度,以及基层自治与民主制度等。

(少1项扣1分)3.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有哪些特色?第一,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具有广泛的阶级基础。

(2分)第二,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2分)第三,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分)第四,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具有本质上的优越性。

(2分)第五,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能够实现自身的改革和完善。

(2分)4.何谓“依法治国”?如何“依法治国”?所谓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制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所以依法治国实际上就是实行法治。

(4分)依法治国首先要有法可依,这就要求国家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分)依法治国突出表现在依法行政方面。

(2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还必须以司法公正为目标,推进司法体制改革(2分)。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宪政是民主的最基本方式 秦前红人类社会所面临的终极问题是,我们应该如何组织自己?如何 把人与人组织起来,以便保持和平、自由和繁荣?对上述问题的不同回答 和解决方式造就了不同的社会结构体制。

当社会把这种解决的最高权力归属于一个人的时候,它便是君主体制; 当社会把这种解决的最高权力归属于少数人的时候,它便是贵族体制;当 社会把这种解决的最高权力归属于大多数人和全体人时,它便是民主体制。

民主通过倡导权力在民满足了人们对权力的正当性和合法性追问,近 代启蒙思想家则以公共权力来自于人民的委托,并应对委托者负责的社会 契约理念完成了对民主的证成。

尽管民主的理论源远流长,民主的含义也众说纷纭,但民主的基本含 义是政治事务中的最基本权利应属于人民。

民主的具体表现形式为 1 在最大程度上发挥人民的政治积极性,扩大 人民的公共参与;2 为实现共同的政治目标,赋予人民最充分的知情权和 表达自由;3 在建构公共秩序,实现公共利益的同时,使公民的个人利益 得到最大实现,使绝大多数人都能精神愉快,心情舒畅;4 执政者具有良 好的政治品德,高超的执政能力,严格的责任意识。

民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建设主体综合运用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多种方式,发挥它们的合力。

但在上述诸种方式中,无疑宪政是最基本的方式。

所谓宪政它是由一整套价值理念、法治规范和政府体制组成的严密系 统,宪政是法治的最高表现。

宪政首先意味着政府应受制于宪法。

它意味着一种有限的政府,即政府只享有人民同意授予它的权力并且 只为了人民的同意而行使;其次,宪政意味着公民权利的广泛保护和私人 自由空间的充分保留;再次,宪政意味着权力的适当分离以避免权力的专 制和垄断集中的危险;最后,宪政要求作为社会正义体现的司法机关享有 应有的独立性,从而既保证公民权利不受侵犯,又防止公共权力偏离正常 的行使轨道。

宪政作为民主的最基本方式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宪政表征 民主的正当性和合法性。

正如美国著名思想家潘恩所说一切管理国家的权力必定有个开端。

它不是授予的,就是僭取的。

此外别无来源。

一切授予的权力都是委托,一切僭取的权力都是篡夺。

民主政府作为强调一切权力来源于人民的合法政府,自然应建立在人 民的同意基础之上。

这种同意应在人们为建立政府而达成的社会契约中反映出来。

这种社会契约通常采取宪法的形式。

而宪法又会通过确定政府的政治构架及其政治蓝图,使人民同意受其统治。

当今几乎所有国家都把人民主权作为一条重要的宪政原则,并通过民 主选举、公民复决、公民投票或其他间接民主方式来体现这一宪政原则, 从而使民主有了最坚实的正当性和合法性的根基。

第二,宪政弥补了民主的固有缺陷。

民主作为一种工具操作价值,它并不能代表绝对的善。

因此,古往今来人们给民主加上无数的修辞语。

如自由主义民主、宪政民主、多元民主、国家民主、政党民主、军事 民主、生活民主等等。

一般而言,民主如果不与法治宪政结合起来,就不能实现公正、公平 和合理。

这是因为,民主信奉人人当家作主,相信人有完全理性和充分自治能 力。

民主论者基本上都是性善论者。

他们相信可以通过人的理性,激浊扬清,改造社会。

但事实上人拥有的知识能力和决策能力都是有限的,不仅受到物质因 素和环境不确定的限制,还受到诸如记忆容量、判断准确程度、计算能力 有限性的限制。

所以,必须通过制度设计与制度创制,来预防人的理性不足。

著名思想家卡尔· 波普曾说人们需要的与其说是好的人, 还不如说是好 的制度。

邓小平同志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制度好可以是坏人无法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

社会的制度有多种,但只有宪政制度最能减少人类事务中的独断专行 程度。

作为自由保护者的宪政所具有的前涉性不朔及既往、确定性和平等保 护性,使其能最大限度地反对恣意,防止专断。

宪政理论不相信政治权威的道德性,即使是通过民主选择的决策者, 宪政理论对其在其制定公共政策时能否遵守程序、能否保障人的权利和尊 严,持消极和谨慎的态度。

对于一个公共权威,宪政所关注的不仅仅它能做什么,更在于它不能 做什么。

因此,限政乃是宪政最为本质的目标和价值。

第三,宪政能确保民主政治的良性化。

民主政治的核心问题之一, 就是列宁所说的国家制度、 国家形式问题, 或者说是政权问题,即权力的来源,权力的配置和行使方式问题,而宪政 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权力总有着一种越过它自己的范围而发展的本能倾向 ……和一种特殊 诱惑。

权力总是倾向于增加权力……它喜欢自己是一个目的而不是一个手段。

马里旦语换言之,权力具有扩张性、腐蚀性和渗透性,为了抑制权力 之恶性,摒斥权力的异化,就必须消除权力的混沌状态,对它进行合理拆 解,建立有限的、分立的和负责任的权力架构,因此权力运行的宪政化也 就成了应然之义。

要达成民主政治良性化的目标,必须做好以下二方面的工作 1 要以宪 法来接应实体意义民主制度的建构和发展。

正如英国著名宪法学家詹姆斯· 布赖斯所言所谓民主政治就是当行使 国家权力时,要尽量使多数人的意见参与统治过程的制度。

从实体角度规定民主制,应关注国家权力成立的正当性。

民主制的基本内容和宗旨应该是使人民在政治关系及相应的政治国 家中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一切权力归于人民是政治国家的来源根据和归宿,政治国家只能是人 民权力的表现和规定。

在现代社会下要表现这种权力的渊源和所属关系,实现、保护、扩展 人民的民主权利。

合理地规定人民与政治国家关系的尺度,必须借助于宪法这个人民意 志最集中、最普遍的表现形式。

2 要以宪法促进和完善程序意义的民主。

程序意义的民主表征了民主制的外在方面,即民主自我实现和实际运 行的原则、机制和形式。

其功能一方面在于通过各种程序和制度规定国家获得权力和行使权 力必须遵循的规范、步骤和方法,力求把公共权力机关的行为纳入法治轨 道,始终接受人民的监督,而不能滥用权力;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各种程序 和制度把人民唤醒和组织起来,为真实、具体的民主、自由而斗争。

作为一种完善的民主程序,它本身构成严密的系统,具有各层次的具 体规定。

这就是作为民主程序内核和灵魂的民主精神,作为民主程序框架和骨 骼的民主原则,作为民主程序物化表现的民主体制。

宪法必须从以上各个环节,全面、均衡地促进其制度建构的稳妥性和 运行的合理性。

第四,宪政构建人权的保障机制,实现民主政治的终极价值。

人权是人类追求的崇高目标,人权的实现程度是衡量民主政治进步程 度的一项重要标准。

法国大革命时期诞生的《人权宣言》就曾庄严地宣告在权利方面,人 们生来是自由而且始终是平等的。

一切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护人的天赋的和不可侵犯的权利;这些 权利是自由、财产、安全以及反抗压迫。

当代美国著名宪法学者阿尔伯特认为,保护人权也是宪法最本源的价 值所在。

从任何宪法价值的角度上看都特别重要的, ……是保护那些认为是文明 社会所必备的人权。

这些权利包括自治;表达及信仰自由;民事、特别是刑事案件中的公 平程序。

在几乎每一个社会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为获得这些权利而进行的斗争, 以及为保护它们既不受独裁者也不受民主多数的贬损而作的努力。

人权的保护固然离不开社会、政治、经济、伦理道德水平的提高,但 人权的宪政保护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具有极大的权威性和普遍有效性; 宪法和法律通过设定人权保护的一般标准,从而避免了其保障手段的随机性、间断性和相互冲突之不足。

人权如果得不到宪法和法律的保障,特别是人权被侵犯时,如果得不 到法律救济,那么人权将化为乌有。

同时,只有法治才能确立实现和保障人权的具体有效的程序和方法, 建立良性循环的人权运行机制,并为人权的实现创造良好的外部社会环境, 因此人权的宪政保障是人权实现的最有效方式。

第五,宪政型塑人们的民主精神和民主思维。

宪政除了最大限度地保护社会成员彼此不受侵害,同时将公共权力侵 害公民权利的机会降低到最小程度外,宪政还有一个重要的向度就是型塑 人们的民主精神和民主思维。

中国古代先哲就曾说过,法度犹孟也,民犹水也。

孟方水方。

孟圆水圆。

人民的素质大部分是由他们怎样解决问题,怎样对付随之而来的冲突 以及怎样利用政治制度谋求优势和统治的诱惑界定。

宪政制度创造了人民特有的组织、思维习惯和风俗。

所谓民主的思维就是协商和妥协的思维,就是试错和求优的思维,就 是竞争和服务的思维。

而这些思维的培育必须在宪政的框架中才能完成。

宪政排斥激情的过度张扬,强调在理性的对比和归纳中实现利益的满 足;宪政同意在民主的多数统治框架中,少数人会为了社会的公益付出必 要的代价,但宪政也强调在尊重多数的同时,必须保护少数,反对多数的暴政;宪政强调在一个经济多元的社会里,人们的利益也是多元的,为了 公平实现社会利益和个人权利,必须有不同利益的良性整合和社会资源的 公平分享。

同时,政治权利实际上反映着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它要求宪政确保政 治权利的实现和国家政治生活的良性运行,实现国家意志和人民意志的统 一。

第六,宪政要求实现执政方式的理性化和法治化,坚持党的领导与人 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政党制度、选举制度和代议制度构成现代民主制度的三大支柱。

政党作为一种独特的政治组织在各国政治舞台上扮演日益重要的角 色,成为国家政治权力运作的中轴。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是我国的一项重要的宪法制度。

共产党是执政党,党的领导是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 大决策的领导。

党领导国家政治生活的实现方式是将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变为国 家意志,并由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贯彻执行党的意志的实践中充分发 挥先锋模范作用尤其是运用法律的方式加以完成。

当前在我国,要实现党的执政方式的理性化,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方 面问题首先,要正确认识到党组织和国家政权的性质、职能和活动方式不 同,党不是权力组织,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纪律只在党内有约束力, 在党外没有直接约束力,党不能代行国家政权的职能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也不能干预国家政权机关的具体管理活动。

其次,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最重要的是使党成为宪政法律关 系的主体, 使党在依法享有相应权利的同时, 更要承担必要的义务和责任, 使党真正做到执政为民,立党为公。

党组织的行为在严重损害人民和国家利益的时候,不仅要承担政治责 任,更要承担法律责任。

因此,制定一部专门的政党法,调整有关政党法律关系问题,也成为 当今中国法治建设的一项重大课题。

再次,要正确协调和处理党的领导权与人大决定权、司法独立审判权 的关系,处理好党的领导权与党内和党外对党的民主监督权的关系,要从 职能和机关两个角度处理好党政分开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