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沧浪诗话》中“以禅喻诗”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合集下载

严羽“以禅喻诗”之探究

严羽“以禅喻诗”之探究

严羽“以禅喻诗”之探究【摘要】严羽的《沧浪诗话·诗辨》中,“以禅喻诗”,然而“以禅喻诗”起源发展直至最后形成,是禅学与中国文化交流碰撞的一个漫长的过程,并非严羽自出机杼之首创。

后世很多文士对“以禅喻诗”的合理性进行质疑和攻讦,集中在大小乘禅与临济、曹洞之争。

大小乘禅的质疑实则为版本讹误导致,结合当时禅宗的发展状况及临济、曹洞的差别结合《诗辨》的内容,则可知严羽“以禅喻诗”并不是不懂禅宗而妄加应用,而是有着合理依据的。

【关键词】以禅喻诗大小乘禅临济曹洞禅学原为印度佛教中修行方式的一种,汉末随佛教传入我国,逐渐发展演变为禅宗。

在之后的发展历程中,对中国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以禅喻诗”便是禅宗对中国文学产生影响,禅宗发展与中国文化相融合的范例之一。

严羽在《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中指出“以禅喻诗”为自己的首创,“以禅喻诗,莫此亲切。

是自家实证实悟者,是自家闭门凿破此片田地,即非傍人篱壁,拾人涕唾得来者。

[]然而,“以禅喻诗”并非如严羽所说,仅仅是其“自家闭门凿破此片田地”的产物,其起源发展直至最后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经过魏晋的酝酿期,直至晋代禅诗的出现,玄言诗中佛禅思想内容的体现,唐代以后诗人之修习佛禅、深受佛禅影响,如戴旭伦在《送道虔上人游方》之中的诗句:“律仪通外学,诗思入禅观。

”司空图《修史亭》所言“不似香山白居士,晚将心地着禅魔”,自唐代开始,诗歌理论作品中也出现了佛禅思想影响的痕迹,如皎然的《诗式》、王昌龄的《诗格》等。

在宋代,苏轼的诗句较为明确的体现出了诗与禅的关系:“暂借好诗消永夜,每逢佳处辄参禅”。

诗与禅的关系逐渐表现的更为明显,如吴可诗句“学诗浑似学参禅”,韩驹“学诗当如初学禅”。

郭绍虞先生就明确指出“以禅喻诗,人皆谓始于严羽,实则严羽以前亦早有人论之,不过零星琐屑,不成系统,直至严氏《沧浪诗话》,始专从这方面发挥,于是皆始畅耳”[]可见,“以禅喻诗”并非如严羽所说,是其自出机杼之创建,“以禅喻诗”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到了宋代,已经进入了成熟阶段,虽不是创建者,但严羽无愧为“以禅喻诗”的集大成者,其也明确的将“以禅喻诗”作为一种理论意识加以运用。

浅议严羽_沧浪诗话_的_以禅喻诗_

浅议严羽_沧浪诗话_的_以禅喻诗_

为佛家强调必须靠“ 悟”才能进 入 禅 境 , 性 , 即 对 禅 家 的 公 案 语 录 尽 可 能 活 泛 理
得到真谛。东汉许慎《 说文》称“: 悟,觉 解 , 勿 生 搬 硬 套 , 形 而 上 学 。 在 禅 宗 公
也 。 从 心 ,吾 声 。” 可 见 , “ 悟 ” 与“ 妙 案 的 一 问 一 答 中 , 问 者 讲 究 机 锋 , 话 不
由此可见, 严羽将禅宗用极富形象 性的语言所营造出来的禅境, 借用来比 喻诗境, 确为神来之笔。
二 、“ 以 禅 喻 诗 ” 的 中 心 理 论“ 妙 悟”
“ 妙 悟 ” 是 严 羽“ 以 禅 喻 诗 ” 诗 学 理 论 体 系 的 中 心 , 是 实 现 其“ 兴 趣 ” 的 最 主 要 方 法 。“ 妙 悟 是 人 们 从 长 时 期 潜 心地欣赏、品味好的诗歌作品中养成的 一种审美意识活动和艺术感受能力, 它 的特点在于不凭藉理性的思考而能够对 诗歌形象内含的情趣韵味作直接的领会 与把握, 这种心理活动和能力便构成了 诗歌创作的原动力。”严羽的“ 妙 悟 ” 说 从字面上来自于“ 涅磐无名论 ”: “ 玄 道 在于妙悟, 妙悟在于即真”; 形 式 上 主 要 来 自 于 禅 门 南 宗 的“ 顿 悟 ” 说 ; 从 意 义 上 讲 实 际 是 综 合 了 禅 宗 南 北 二 支 的“ 顿 悟”与“ 渐悟”。禅门南宗主 张 顿 悟 , 认 为人心本有佛性, 可顿然破除妄念, 悟 得佛果, 把成佛看成是顿悟自身的结果, 这就把人们从繁锁的佛教礼仪中摆脱出 来 。“ 坛 经 ” 三 十 一 说 : “ 汝 若 不 得 自
偈 言 必 须 靠“ 悟 ” 才 能 获 得 佛 家 真 谛 。 信 服 , 甚 至 晚 年 皈 依 佛 门 。 可 见 , 禅 宗

浅论严羽以禅喻诗的原因

浅论严羽以禅喻诗的原因

浅论严羽以禅喻诗的原因作者:姜红梅来源:《文学教育》2010年第03期内容摘要:严羽的《沧浪诗话》以禅喻诗,一是对唐宋时期盛行的诗禅思想的继承与总结;二是严羽认识到了诗与禅的相通,以禅作比,形象明白。

关键词:以禅喻诗诗禅悟入相通严羽的《沧浪诗话》是宋代诗话的压卷之作,是宋代文学批评的代表,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论诗方法上以禅喻诗是其最显著的特点。

以禅喻诗并非严羽之首创,一般认为唐代的诗僧皎然是第一位以禅喻诗的诗论家。

到了宋代,以禅喻诗更是成为一种风气,以禅入诗,以禅喻诗风行一时。

南宋末年严羽的《沧浪诗话》可以说是以禅喻诗的集大成者,他以禅语入诗话,以学禅比喻学诗,对宋代以禅喻诗做了一个很好的总结,将以禅喻诗推向了高潮。

对于严羽以禅喻诗历来褒贬不一,那么严羽为什么要以禅来喻诗呢?总体来说,可以从两个方面找到答案,第一受当时诗禅盛行的时代影响;第二是由于诗与禅的内在相通。

一.唐宋诗禅思想的影响“‘禅’最早产生于古印度,是印度古代人所发明的一种修行办法,汉字‘禅’是梵语‘禅那’(d hyana)的简称。

所谓‘禅那’就是静虑的意思,即精神集中、排除一切杂念以求得内心的安宁。

”[1]从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印度的佛教与中国的传统儒家思想、道家精神相融合,在唐代形成了最具中国特色的禅宗思想。

禅宗认为,内心之静虑就是真理本身,真理不在心外,只在人们的内心之中,人们寻求真理不必外求,而应向内寻求,抛开内心一切杂念而达到内心的空明静寂就是求得了真理。

所以,禅宗思想的传授靠的是意会,弟子不是在师傅那里习得真理,而是通过坐禅,通过静虑内心达到彼岸世界。

诗禅论,是中国传统的诗文化与佛教禅宗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所谓的诗禅,本来是以禅入诗,以诗喻禅;而实际上乃是诗歌王国实现儒、道、佛三教合一的产物。

”[2]在唐代,以禅入诗已渐成一种风气,唐代著名的田园诗人王维因诗中多用禅语而被称为“诗佛”。

宋代,随着品评诗作的诗话类作品的出现,佛家的禅语又被引入诗话中,以禅喻诗渐成气候,严羽的《沧浪诗话》就是代表。

《沧浪诗话》中以禅喻诗本义

《沧浪诗话》中以禅喻诗本义

浅谈《沧浪诗话》中以禅喻诗的本义严羽的诗歌理论是以禅喻诗,但是,应该怎样理解以禅喻诗,历代诗论家无论是赞成的或是反对的似乎都没有抓住严羽的要旨。

那么严羽的”以禅喻诗”的本义是什么呢?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以禅喻诗”并非始自严羽,正如郭绍虞先生所指出的那样,”诗禅之说原已成为当时认得口头禅了。

[1]既然如此,严羽自称”以禅喻诗”……是自家实证实悟者,是自家闭门凿破此片田地,即非傍人篱壁、拾人涕唾得来者。

[2]岂非大言不惭?其实不然。

郭绍虞就此解释说,沧浪之诗禅可以分为二义。

以禅论诗,其说与以前一般的诗禅说同;”以禅喻诗”才是沧浪的特见。

”以禅论诗”是就禅理与诗理相通点而言的;以禅喻诗,又是就禅法与诗法相类之而比拟的。

[3]笔者认为”以禅喻诗”的本质在于”喻”,在这里诗与禅的关系只是一种比喻,也就是说用禅学的用语来比喻学诗赏诗写诗的情况。

而且,严羽运用禅学的用语只是用他所理解的意义并不一定按照禅学的意义来取譬的。

[4]”以禅喻诗”,自唐至宋,早已不是什么新的课题,由禅而诗,早已展开了两条途径:一条是沟通禅定与诗思,两种不同的精神状态相互参照,诗向禅靠拢,形成一种独特的诗的美学风格;另一条途径是借鉴禅理丰富发展诗歌理论,将禅家那种求得精神解脱的生命体验转化成为具有审美创造意义的生命体验。

[5]我认为第一种途径主要是从诗的欣赏的角度,把参禅的悟比成赏诗的极致,是获得一种生命体验的审美诗性情感。

第二种途径是是从诗歌创作的角度,把诗人通过对前人作品的长期学习,而最后自觉掌握作诗规律比成参禅以后的悟。

一、从诗歌的创作过程来看严羽”以禅喻诗”首先提出”妙悟”,以为这是诗道的根本,”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

”那么所说的”妙悟”是在什么范畴内,具休指什么?为什么他要拈出”妙悟”来论事,我觉得这个必须分析清楚。

佛家之悟、妙悟、顿悟,含意相近,所以严羽在《沧浪诗话》中又称悟、顿门,这在佛家都是指豁然开朗地佛教真谛的情景。

再论《沧浪诗话》中的“以禅喻诗”

再论《沧浪诗话》中的“以禅喻诗”

《 沧浪诗话》中的 “ 以禅喻诗”解析
儒 家思 想认 为 诗歌创 作 并 不是 为 了追求 艺术 和 审美 , 而是为 了实 现 “ 载道 ”的功 能。严羽在认 识到这种 思想 不足 的 同时 也 依 稀 感 觉 到 诗 歌 的 内 在 审 美 倾 向 与禅 宗 之 间有 着 某 种 联 系 , 因此 才 想 要 用 禅 学 来诠 释 诗 话 。 “ 禅 ”的 核 心 就 是 “ 悟 ” ,其 既 是 一 种 思 维 方 式 , 也 是 一 个 思 考 过 程 。而 诗 歌 最本质 的特 征并不是其所使 用的格式 、韵 律或是句法 ,而是 它所 营造 出来 的审美 意象 。审美 意象 的非 逻辑 性与 禅 学 中 “ 妙语 ”的特 征相似 。严羽通 过禅的思维特 征进行创作 ,不 仅 抛开 了儒 学思想对诗歌 的影 响 ,同时也 更好地表达 出了诗 的艺术特征和其对人性的感发 。 针对江 西诗派 的病源 ,严羽提 出了妙语说 ,以此 来醒诫 他们不可用 理义和学 问来概 括诗歌本身 。他在 《 诗辨 》中指 出 ,诗歌 的成就 取决于其 中的 “ 妙语 ”,而 “ 学力 ”并 不能 体现其诗才 。严羽强调 ,学诗需要通过最 好的诗作来 “ 悟” 出 适 合 自 己 的 作 诗 路 数 。这 种 能 力 是 在 不 断 品 鉴 前 人 优 秀 作 品 的过程 中获得的 。它 是一条不涉理路 的入 门途径 ,凭借对 诗 歌 内涵 的领 悟 来 形 成 其 自身 的 审美 能力 并 直 接 转 化 为 创 作 的 动 力 。但 是 由于 其 对 于 直 觉 以及 思 维 的 辩 证 统 一 关 系 了 解 的 不 够 , 因 而 使 得 这 二 者 在 其 作 品 中 的对 立 地 位 非 常 凸 显 , 因而造成其 “ 妙 语 ”的 玄 学 色 彩 过 于 浓 厚 。 “ 兴趣 ”是严 羽对 诗 歌艺 术特 点 的总 结 , “ 兴 ” 为 兴 起、感兴趣 之意,是寂静生 情的抒发方 式;而 “ 趣 ”则是针 对于 “ 理 ”而言的 ,有趣 向、 旨趣之 意。虽然早就有人 对这 两 个 字 进 行 了 解 释 , 但 严 羽 是 第 一 个 将 它 们 结 合 起 来 的 诗 人 。严羽在 自己的作 品 《 沧浪诗话 》中对 “ 兴趣 ”提出 了三 种理解 思路 :分别是兴趣 、兴致 以及 意兴 。这三种解释 虽然 看起来 区别 不大,但是 当使 用的意境 不同时 ,其侧 重点也是 不一样 的,兴趣的侧重 点是趣 ,兴致 的侧 重点是兴 ,而意兴 侧重 的则是 意向 。对这三种 解释 的理解 也是把握 “ 兴趣 ”这 个词 的关键 。通过对唐 诗与宋诗之 间的比较 ,严羽所 理解的 “ 兴趣 ”也就 不言而喻 了,即景真情切与 本色浑然天成 。因 此 ,看 一 首 诗 是 否有 “ 兴 趣 ” ,关 键 看 诗歌 是 否 可 以写 出言有

谈“以禅论诗”

谈“以禅论诗”

谈“以禅论诗”作者:柯昱来源:《牡丹》2019年第17期在《沧浪诗话》中,严羽提出“论诗如论禅”,同时指出,盛唐之诗为禅中上乘之品。

而盛唐诗人中,王维享有“诗佛”的美誉,其山水诗蕴含丰富的禅学意味。

实际上,“以禅论诗”的真正核心在于“妙悟”,本文以王维的山水诗作为研究对象,以“妙悟”作为切入口,论证“以禅论诗”的方法在诗歌鉴赏实践中运用的可行性。

严羽的《沧浪诗话》是一部中国古代诗歌理论、诗歌美学著作,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理论性,是宋代最负盛名、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部诗话。

在这部著作中,严羽提到“论诗如论禅”,开辟了以禅喻诗的论诗方式。

同时,严羽进行分级,将盛唐之诗列为禅中第一义,又将诗道的核心归于妙悟。

运用“以禅论诗”的方法论作为指导,鉴赏盛唐诗人王维所擅长的山水诗中的妙悟,人们可以一睹禅中第一义之风采。

分析诗中禅意,也是严羽诗论的一次实践尝试。

一、“以禅论诗”之争在《沧浪诗话·诗辨》中,严羽说:“禅家者流,乘有小大,宗有南北,道有邪正。

学者须从最上乘、具正法眼,悟第一义,若小乘禅,声闻辟支果,皆非正也。

论诗如论禅,汉、魏、晋与盛唐之诗,则第一义也。

大历以还之诗,则小乘禅也,已落第二义矣;晚唐之诗,则声闻辟支果也。

学汉、魏、晋与盛唐诗者,临济下也。

学大历以还之诗者,曹洞下也。

”严羽所述的“论诗如论禅”,引起了广泛的争论。

其中,一个主要争论为:严羽“以禅喻诗”是否必要,这直接关系到这个方法是否能成立的问题。

一些诗学学者认为,不必借禅为喻,甚至反对“以禅喻诗”,认为这种方法会阻碍诗的发展。

例如,与严羽处于同时期的刘克庄认为:“诗之不可为禅,犹禅之不可为诗也。

何君合二为一,余所不晓。

夫至言妙义,固不在于语言文字,然舍真实而求虚幻,厌切近而慕阔远,久而忘返,愚恐君之禅进而诗退矣。

”相反,一些诗家学者甚为推崇严羽的“以禅喻诗”,明代都穆《南濠诗话》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严沧浪谓论诗如论禅:‘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

浅谈《沧浪诗话》中“以禅喻诗”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浅谈《沧浪诗话》中“以禅喻诗”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浅谈《沧浪诗话》中“以禅喻诗”思想的产生与发展浅谈“以禅喻诗”思想的产生与发展摘要:“以禅喻诗”,即用禅的求真本质、入境之法、审美范式来解释诗歌艺术的重要文学研究方法。

诗歌属于文学艺术范畴,禅学则属于宗教领域,二者本不相关,但两者的思维方式具有类比性,且都推重形象直观、直觉感性,因此,诗禅之间就有径可通。

唐代时关于“以禅入诗”、“以禅喻诗”、“以禅论诗”就已并不鲜见,至于宋代则更是臻于至境,甚至俨然成为文学研究的主流。

严羽的《沧浪诗话》正是“以禅喻诗”的集大成之作。

本文具体分析“以禅喻诗”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关键词:“以禅喻诗”,产生,发展“以禅喻诗”是严羽采用的一种方法与手段,目的是为了说明诗歌的主旨即是“吟咏情性”,这重新开创了中国诗学理论的审美本质。

严羽“以禅喻诗”的方法抉择,是宋时诗学理论话语缺乏更新机制的必然选择,也是时人“以禅论诗”、“以禅喻诗”的时代风尚所造就,更是严羽自负才力,深切体会唐宋诗风的差异,辨尽诸家体制,志在宗唐抑宋、定诗宗旨的慧心独具所引致。

一、“以禅喻诗”的产生魏晋时期,玄学兴起,佛教般若学以其与玄学相似的命题和思辨方式,援玄人佛,格义叠出,成功地切人中国文化。

禅僧谈玄,文人论禅,各取所需,互不妨碍。

禅玄合流,为诗歌创作带来了新的内容,开了诗禅交涉的先河。

晋代,禅诗始出现。

支遁、慧远等开始用诗歌来表现佛教义理。

支遁《咏怀诗》之一“脚橱观象物,未始见牛全。

毛鳞有所贵,所贵在忘签”。

1描写了探玄求道,了悟即色空义的过程,《咏怀诗》之二“道会贵冥想,周象掇玄珠。

怅快浊水际,几忘映清渠。

反鉴归澄漠,容与含道符”。

2则依附玄学以阐说般若修习的要义。

慧远冥游山间,于山水中体悟佛理,《庐山东林杂诗》之“妙同趣自均,一悟超三益”。

3是对全诗所阐述的佛学思想的总结。

从上可以看出,诗僧的诗歌创作更多是借诗歌来宣扬佛教义理。

敏感的文人也嗅到了来自佛学的这股新鲜之气,玄言诗中出现了一些表现佛禅思想的内容,如《续晋阳秋》就点出了一些玄言诗中有“三世之辞”的内容“询及太原孙绰转相和尚,又加以三世之辞,而诗、骚之体尽矣。

感悟《沧浪诗话评注》

感悟《沧浪诗话评注》

感悟《沧浪诗话评注》从《沧浪诗话》的目录中可以看出,这本书分为七个部分,分别是前言、诗辨、诗体、诗法、诗评、考证、附录。

这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前言、诗辨和诗评。

一本书最精华的在于前言,因为里面包含了作者对于这本书的整体布局和优劣,或者说这里写明了这本书被写出的目的和不足。

《沧浪诗话评注》的前言就交代了这本书主要内容是“诗辨、诗体、诗法、诗评、考证”,以及对于这几个的理解。

其次这本书也告诉我们,《沧浪诗话》的特别处之一是“以禅喻诗”。

将佛学中的开悟方法“直觉和感性理解”运用在诗歌上面。

再者指出了《沧浪诗话》出现的原因。

南宋以来,诗歌讲究“押韵有出处,用字必有来历”,再加上宋人也许才力不足,用得多了就有抄袭剽窃之感。

南宋时,江西诗派成为了主流,而江西诗派宗旨是“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严羽很痛心这个形势。

他很欣赏“汉魏晋盛唐诗歌”,他认为“兴趣和韵味”是诗最重要的点。

汉魏的诗歌是浑然一体,晋朝诗歌也是极具灵气的,盛唐诗歌兼具了“神、气、情”。

然后本书又专门讲述了诗歌风格、诗歌理论。

最后论述了诗话既具有理论意义,也有时代价值。

读完前言,我对于诗话这个体系有了清晰地认识,也知道了诗话的重点内容。

在这之后,我迫不及待的开始阅读诗辨部分。

“汉魏晋与盛唐之诗,则第一义也。

大历以还之诗,则已落第二义矣,晚唐之诗,则声闻辟支果也。

”这是严羽对于可学诗歌的定性。

他认为悟有深浅,透彻之分,而汉魏高超,不需要凭借妙悟。

谢灵运至盛唐的诗人是“透彻之悟”,其他人虽然有悟,但都不是第一等奥义。

其次严羽还在诗话中给以后的人推荐了读什么书,怎样读,读了有什么意义。

特别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一句“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

”他将诗歌的体制内容与趣味和书本、逻辑原理分开,赋予了诗歌自由。

而且他认为诗歌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它不是简简单单的可以从书本中阅读可以获得,也不能靠推理或者简单的逻辑思考就可以变得富有禅意。

如:朱熹的《观书有感》中:“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浅谈《沧浪诗话》

浅谈《沧浪诗话》
与“兴趣”和“入神”二说相比,“妙悟”说是严羽美学理论中突出审美主体性、弘扬自我性灵的最具独创性的命题。这是宋代禅宗美学在诗歌理论中结下的硕果。“妙悟”说主要是针对北宋以来诗坛上弥漫的一股“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的恶劣风气,特别是针对江西诗派的雕琢剿窃与四灵、江湖诗派的步趋晚唐的陋习有感而发的理论主张。在他看来,包括江西诗派在内的宋人诗坛的上述恶劣风气,归根到底都是作为审美主体的自我丧失的结果。“妙悟”说的思想渊源,主要本自不立文字、直指本心、一朝顿悟的佛教禅宗学说。“妙悟”之义域为:通过熟参历代诗歌特别是汉魏晋盛唐诗歌,诗人创作由自为质变为自在的艺术创造的自由无碍的最佳审美境界和学习诗歌创作的上乘之法。所谓“学诗者以识为主”,“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严羽的“妙悟”说其实是突出“心”的作用。“惟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严羽独探骊珠,相到精当而深刻地揭集了诗之所以为诗、有别于哲理议论文字的独具的美感特征。
《沧浪诗话》,它的“别材别趣”“兴趣”、“妙悟”、“气象”、“入神”诸说以及诗歌体制之辨,都紧紧围绕这一中心展开。“妙悟”说为中心的的审美主体论,以“兴趣”说为重心的审美特征论和以“入神”说为极诣的审美理想论,成为构建严羽美学思想内在体系的三大理论主干。
此处我浅谈别材别趣”“兴趣”、“妙悟”、这三个方面。别材、别趣说所谓材,指题材,非指天才;所谓趣,指旨趣,非指风趣。这里严羽提出了一个诗歌创作的题材选择和思想倾向的问题严羽主张诗要用形象思维,要意境莹澈,反对纯议论化和概念化。别材”反对依赖书本,“别趣”反对依赖说理。
浅谈《沧浪诗话》
严羽的《沧浪诗话》是一部有系统性的作品,《沧浪诗话》是我国古代文艺理论中继敛嵘《诗品》、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一之后的一部比较重要的诗歌理论专著。是中国文学理论史上一部最具理论意识和兴趣的诗话,也是中国文学理论史上真正探讨诗的审美特质的著作。它的出现标志着以诗话形式探讨艺术理论进入更自觉的阶段。

浅析严羽《沧浪诗话》“以禅喻诗”的审美动因

浅析严羽《沧浪诗话》“以禅喻诗”的审美动因
繁荣昌盛的阶段, 经历了初唐 、 盛唐的物质文化积累, 中晚
审美心理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初入期, 主要为审 唐的审美风尚本质上有了重大变化, 社会上层 的生活 E t 趋 美感性投入 , 审美效应为悦耳悦 目; 继入期 , 主要为审美知 入, 审美效应为悦志悦神。 奢华 、 安闲。浅酌低唱、 车马宴游取代了兵车刀弓的边塞描 大夫文化中着重对日常生活描写产生的理论渊源。由于唐 性投入 , 审美效应为悦心悦意; 升华期, 主要为审美理性投 写, 日 常生活在诗歌中逐渐占据大量篇幅, 而这正是宋代士 人在现实生活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 这众多的愿望受 五代禅宗与士大夫之间的相互渗透和影响, 乃至到了宋代, 到各种压抑便不能实现, 心理郁结, 内心产生不平衡 , 现实 禅僧便完全地士大夫化了, 与不识字的惠能不同, 他们游览 却又无法给予调节和帮助 , 这种情形之下便会求助于审美 名山大川, 与士大夫们结友唱和, 填词写诗, 鼓琴作画, 生活
浅 析严 羽《 沧 浪诗 话 》 “ 以禅 喻 诗 " 的 审美 动 因
张 倩 倩
( 陕西师范大学 , 陕西 西安 7 1 0 1 1 9 )

要: 严 羽“ 以禅喻诗 ” 的提 出, 在诗歌理论创作上 无疑是一 面旗帜 。进一 步说 , “ 以禅喻诗 ” 上升到 审美意
义层 面 , 其 审美意义上的贡献也是毋庸置疑的。审美活动作为人 的一种精神 上 的高层次 追求 。 其 审 美主体 不 同, 审美需求也会 随之 不同 , 审 美的心理动 因也必然会随之表现 出多元化的倾向 ; 反之 , 即使 审美主体相 同, 表现 出的 审美心理动 因也会 不尽 相 同。 旨在从 审美心理 等方面揭 示严羽《 沧浪诗话》 “ 以禅喻诗 ” 的审 美动 因。

浅议《沧浪诗话》

浅议《沧浪诗话》

浅议《沧浪诗话》之“以禅喻诗”2013级汉语言文学4班颜小琼 2013020406《沧浪诗话•诗辩》称:“论诗如论禅”,“予不自量度,辄定诗之宗旨,且借禅以为喻,推原汉魏一来,而截然谓当以盛唐之法,虽获罪于世之君子,不辞也”。

书信《与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亦称:“以禅喻诗,莫此亲切”。

可见,严羽最得意的论诗方法即“以禅喻诗”,正是从以禅喻诗入手,严羽为了纠正宋代诗坛流弊,竖立盛唐榜样,在诗话著作中“以禅喻诗”,也讲究“单刀直入”。

那么,为何严羽会提出“以禅喻诗”的论诗方法呢?纵所周知,宋代是儒道佛三教并存,宋代皇帝个个爱词,宋代大臣则个个是词人。

宋代政治家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苏轼等都是当时的著名词人。

在封建社会中从不出头露面的女子李清照也成为一代词宗,名垂千古。

就苏轼而言,苏轼一生博览群书,出入儒道,濡染佛禅,杂取各家,并将三家的相通之处融于一身,各有所用,故思想性格宏博开放,灵活通脱。

宋代儒道佛三教并存的状况在他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

因此,在当时时代背景的熏陶下,严羽提出的“以禅喻诗”,把佛教理论和诗歌融为一体。

这其中宋代的理趣就是最好的论证。

例如秦观的《三月晦日偶题》中写道: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秦诗之理趣在于作者阐述了季节更替,风物变化乃自然之理,认为春天固然美好,“留春”的痴心儿女对春逝无需遗憾,夏天深幽的树荫也足以怡人。

由此可知,禅与诗在宋代本就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参禅重在领悟、顿悟,《沧浪诗话·诗辩》也说诗道亦在于妙悟,学诗和参禅一样,首先必须把握其“真谛”,透彻之悟既要“自上一路,直接根源,单刀直入”,也即所谓的“昔人求道敲骨取髓”,从紧要处下手,学诗也是一样,首先要把握、体味诗的最根本特征。

这说明了禅悟对诗歌创作的重要性,“以禅喻诗”的高明之处便在于汲取了禅悟的精髓,强调了悟是一种直觉,全面辩证的思维方法,避免了江西诗派的偏颇,严羽认为诗之所以为诗的根本便是兴趣,而不是江西诗派的词韵,并进一步明确了正确的悟诗方法,使“以禅喻诗”成为宋代诗论的代表性观点。

论《沧浪诗话》与“以禅喻诗”

论《沧浪诗话》与“以禅喻诗”

论《沧浪诗话》与“以禅喻诗”严羽的《沧浪诗话》是宋代文学批评特别是诗学批评的代表作。

严羽的诗歌理论是针对宋诗中的江西诗派提出来的,自己也以“说江西诗病,真取心肝刽子手”(《诗辨》)自诩。

全书分诗辨、诗体、诗法、诗评、考证五门,卷末附有《与吴景仙论诗书》一文,以第一部分为核心。

其中以禅论诗、妙悟之论、别材别趣之说、兴趣、气象之说等是严氏主要的诗歌理论。

“以禅喻诗”是严氏诗论最重要的观点,“妙悟”又是“以禅喻诗”的核心。

标签:严羽;以禅喻诗诗话,是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论诗之体,它始创于欧阳修,而后历经数代,到清发展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理论批评的一种主要形式。

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优秀的著作,如继欧阳修的《六一诗话》之后,南宋又有张戎的《岁寒堂诗话》、姜夔的《白石道人诗话》、严羽的《沧浪诗话》,钱钟书先生在《中国文学史》中将后三者定位为“鼎足”之三者。

其中《沧浪诗话》它集宋代诗学研究之大成,是“宋代诗话的压轴之作,也是宋代文学批评特别是诗学批评的代表作,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

《沧浪诗话》全书分诗辨、诗体、诗法、诗评、考证五门,卷末附有《与吴景仙论诗书》一文,以第一部分为核心。

严羽论诗立足于它“吟咏性情”的基本性质,《福建文苑传》亦以“扫除美刺,独任性灵”总括严氏诗论。

全书完全不涉及诗与儒道的关系及其在政治、教化方面的功能,而重视诗的艺术性和由此造成的对人心的感发,这与理学家的文学观恰成对立。

1 严羽写《沧浪诗话》的时代背景我们知道,诗歌艺术发展到唐代,已经达到了古典诗歌艺术的最高峰。

宋诗要有新的创造,必须独辟蹊径。

散文化和议论化便成为当时宋代诗坛的一个特色,这确实是宋代诗歌出现了新现象。

但是江西诗派却过分强调,他们过多地发议论、讲道理,排比典故、掉书袋,片面追求文字工巧,这些倾向的恶性发展,违背了诗歌发展的艺术规律,产生了极坏的影响。

被奉为江西派之祖的黄庭坚就提出诗歌创作要“以理为主”,认为“词意高深要从学问中来”(《论诗帖》),强调“无一字无来历”,“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再答洪驹父书》),提出“夺胎法”和“换骨法”(参看《冷斋夜话》卷一),主张创作要对古人名作“不易其意而造其语”,“窥入其意而形容之”。

浅论严羽以禅喻诗的原因

浅论严羽以禅喻诗的原因
话 的 压 卷 之 作 ,是 宋 代 文学 批评
法 ,汉 字 ‘ ’是 梵 语 ‘ 那 ’ 禅 禅
(haa 的 简称 。 d yn ) 所谓 ‘ 禅那 ’ 是 就
种 风 气 ,唐 代 著 名 的 田 园 诗 人 王 维 因 诗 中多 用 禅 语 而 被 称 为 “ 诗
佛” 。宋 代 , 着 品 评 诗 作 的 诗话 随
羽在 《 辨》 诗 开篇 就说 “ 夫学诗 者
以识 为主 : 门须正 , 志须 高” 入 立


其 中 的 “ ” “ 门 ” 是 佛 教 识 、入 都
身 , 理 不 在 心 外 , 在 人 们 的 内 真 只 心 之 中 , 们 寻求 真 理 不 必外 求 , 人
而应 向 内 寻 求 ,抛 开 内心 一 切 杂 念 而 达 到 内 心 的 空 明 静 寂 就 是求
东汉 时期佛 教传 人中 国以后 , 印
度 的 佛 教 与 中 国 的 传 统 儒 家 思 想 、 家精神相融合 , 唐代形成 道 在
了 最 具 中 国 特 色 的 禅 宗 思 想 。禅 宗认 为 ,内 心 之 静 虑 就 是 真 理 本
以禅 喻诗 并非严羽之首创 ,一般 认 为唐代 的诗 僧皎然是第一 位以
学教 育
浅 论严 羽 以禅 喻诗 的原 因
圄 姜红梅
内容摘要 : 严羽的《 沧浪诗话》 以禅喻诗 , 一是对唐宋 时期盛行 的诗禅思想的继承与总结; 二是严 羽认识到 了诗 与禅 的相 通 , 以禅 作 比 , 形象 明 白。
关键词 : 以禅 喻诗 诗禅 悟入 相通
严 羽 的《 浪 诗 话 》 沧 是宋 代 诗
物。”J [ 2 在唐代 , 以禅入诗 已渐成一

以禅喻诗的著作

以禅喻诗的著作

以禅喻诗的著作
“以禅喻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美学中的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指的是用佛经禅理作为比喻来阐述诗歌的审美特性。

早在唐皎然的《诗式》中就有“以禅喻诗”的表述。

南宋诗人严羽在其著作《沧浪诗话》中,更是将这一思想发扬光大,形成了严整的诗学体系。

他借用佛禅的“妙悟”概念作为论述诗的核心,强调对诗歌的整体把握和诗人主体的生命体验。

他的“妙悟”理念,不仅有别于江西诗派过于关注字句章法,更重视从整体上理解和领悟诗歌。

在严羽的体系中,“兴趣”体现为心物交感,情景交融的创作取向,这是多种心理因素如情、理、意等深度融合后的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气象”则被视为诗歌审美风格与时代精神等的外在显现。

需要指出的是,“以禅喻诗”并非严羽独创。

在他之前,已经有了许多以禅喻诗的先例。

例如,晚唐五代的王昌龄,皎然等人就已经认识到禅对诗人思维和生活的影响,并将禅的一些观念应用于诗学理论。

但无疑,严羽对此进行了深化并推动了其发展,使其在后来产生了深远影响。

阐述严羽以禅喻诗的意义

阐述严羽以禅喻诗的意义

阐述严羽以禅喻诗的意义
摘要:
1.严羽其人及其对诗歌的理解
2.禅宗思想对严羽诗歌理论的影响
3.严羽以禅喻诗的具体表现
4.严羽以禅喻诗的意义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正文:
严羽是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评论家,他在《沧浪诗话》中提出了一套独特的诗歌理论。

严羽认为,诗歌的创作应当“妙悟自然”,达到“无意于佳乃佳”的境界。

在这一理论中,禅宗思想对他的诗歌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禅宗强调“顿悟”,认为只要心性顿悟,即可成佛。

严羽将这一思想引入诗歌创作,提出“妙悟自然”的诗歌创作原则。

这一原则主张诗歌创作应在自然而然中达到艺术的高度,通过诗歌表达达到对世界的深刻理解,实现个人与宇宙的和谐统一。

严羽以禅喻诗的具体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严羽认为诗歌创作应该追求“空灵”,这一概念源于禅宗的“空性”。

在严羽看来,诗歌应该在有限的文字中表达无限的意蕴,通过诗歌传达禅宗的“空灵”之美。

其次,严羽提倡诗歌创作要达到“无我”的境界。

这一观点同样源于禅宗的“无我”思想。

严羽认为,诗歌创作应该超越个人的私欲和执着,从更高的层面来观照世界,实现“无我”的诗歌创作。

最后,严羽主张诗歌应该追求“妙悟”,这一观点直接来源于禅宗的“顿
悟”。

严羽认为,诗歌创作不应该拘泥于文字和技巧,而应该在“妙悟”中达到对世界的深刻理解。

严羽以禅喻诗的意义在于,他将禅宗思想融入诗歌理论,为诗歌创作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审美观念。

这种观念突破了传统的诗歌创作方法,使得诗歌创作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沧浪诗话》研究资料综述

《沧浪诗话》研究资料综述

《沧浪诗话》研究资料综述引言:《沧浪诗话》是宋代重要的诗歌理论著作,自其问世以来,便受到历代文人学者的关注,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注释与批评。

历代学者主要围绕《沧浪诗话》中的“以禅喻诗”、“妙悟说”、“兴趣说”等诗歌理论进行讨论和研究。

《沧浪诗话》的研究资料数量较多,成果丰硕,理论观点较为成熟。

近年来,虽然研究热度有所下降,但亦有学者以新方法研究《沧浪诗话》,其中不乏一些可供借鉴的新视角和新观点。

一、“以禅喻诗”理论研究严羽在《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中说自己在《诗辩》中“以禅喻诗,莫此亲切。

”明确提出了自己在《沧浪诗话》中使用了“以禅喻诗”的方法,来论述他的诗歌主张。

严羽在《沧浪诗话》这样的诗歌理论中有援禅入诗之嫌,这不符合儒家温柔敦厚之义,所谓“诗教自尼父论定,何缘坠入佛事”。

因此,后世文人学者,围绕严羽的诗禅说进行了激烈的争论。

郭绍虞在《沧浪诗话校释》中从多个方面解释了严羽的诗禅说,他一方面说明了诗禅之说不起于沧浪,而是受到了当时的时代风气的影响:另一方面更说明了诗禅说可能引起的种种歧解。

他认为许多学者反对严羽:“援禅入诗”的行为,是后人对于严羽的诗禅说的误会,不是严羽的原意:“其实沧浪只是以禅喻诗,而诸家则是以禅衡诗。

”[1]郭绍虞还指出严羽的诗禅说,有以禅论诗与以禅喻诗二义。

“以禅论诗,是就禅理与诗理相通之点而言的。

以禅喻诗,是就禅法与诗法相类之点而比拟的。

”[2]南宋处于中国禅道发展到烂熟阶段的后期,文人士大夫学禅、说禅蔚然成风,援禅入诗,以禅论诗,以禅喻诗,成为风起云涌的诗坛时尚。

黄庭坚、吕本中、范温、韩驹、吴可、曾几、龚相、赵蕃等等都曾以禅论诗或以禅喻诗,道儒佛三学兼修的苏轼更是结合古典道学“虚静”观和佛学“空”观,提出了著名的“空静”说。

王妍卓在《严羽〈沧浪诗话〉及其体悟性诗学》[4]中指出“严羽以禅喻诗的目的并非以禅入诗,《沧浪诗话》也并非意在宣扬禅学。

严羽标举盛唐,以李白、杜甫为代表也可作为一个旁证。

强调以禅喻诗的诗话著作

强调以禅喻诗的诗话著作

强调以禅喻诗的诗话著作以禅喻诗的诗话著作,指的是采用禅宗思想来比喻阐述诗歌创作和鉴赏规律的著作。

禅宗思想与诗歌理论的结合,早在唐代就已经开始。

到了宋代,这一结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普及。

其中,严羽的《沧浪诗话》是这一结合的突出代表。

在《沧浪诗话》中,严羽以禅喻诗,将诗歌的创作和鉴赏与禅宗的修行和悟道相互参照。

他提出了妙悟、兴趣等概念,借鉴了禅宗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思想,认为诗歌应该超越文字和技巧的束缚,追求直接的感悟和体验。

他还强调了诗歌的言意关系,认为诗歌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字面上的意思,而在于字面之外的意境和内涵,这与禅宗所追求的言外之意有异曲同工之妙。

以禅喻诗的诗话著作,不仅在理论上推动了诗歌创作和鉴赏理论的发展,同时也为中国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元素,使中国诗歌理论和创作更加丰富和多元。

同时,禅宗与诗歌理论的结合,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文化解读方式,为后世的文化研究和交流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以禅喻诗的写作特点:1、强调内心体验:禅宗强调修行和悟道的核心在于内心的体验和感悟,同样,以禅喻诗的诗人也强调诗歌创作应该超越文字和技巧的束缚,追求直接的内心体验和感悟。

2、追求言外之意:禅宗追求言外之意,认为真正的意义并不在于字面上的意思,而是需要读者通过内心的体验和感悟去理解。

以禅喻诗的诗人也强调诗歌的言外之意,希望读者通过自己的感悟去理解诗歌的真正意义。

3、强调意象和意境:禅宗注重修行中的意象和意境,认为这才是真正的修行之道。

以禅喻诗的诗人也强调诗歌的意象和意境,希望通过具象的意象和抽象的意境来传达诗歌的内涵。

4、空灵之美:禅味在诗中表现为一种空静、虚明、灵智的精美感,这种空灵之美使诗歌具有灵性,仿佛月光一样玲珑剔透。

浅论严羽以禅喻诗的原因(1)

浅论严羽以禅喻诗的原因(1)
学教育 2010.03
硕士论坛
浅论严羽以禅喻诗的原因
姜红梅
内容摘要:严羽的《沧浪诗话》以禅喻诗,一是对唐宋时期盛行的诗禅思想的继承与总;二是严羽认识到 了诗与禅的相通,以禅作比,形象明白。
关键词:以禅喻诗 诗禅 悟入 相通
严羽的《沧浪诗话》是宋代诗 话的压卷之作,是宋代文学批评 的代表,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占 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论诗方法 上以禅喻诗是其最显著的特点。 以禅喻诗并非严羽之首创,一般 认为唐代的诗僧皎然是第一位以 禅喻诗的诗论家。到了宋代,以禅 喻诗更是成为一种风气,以禅入 诗,以禅喻诗风行一时。南宋末年 严羽的《沧浪诗话》可以说是以禅 喻诗的集大成者,他以禅语入诗 话,以学禅比喻学诗,对宋代以禅 喻诗做了一个很好的总结,将以 禅喻诗推向了高潮。对于严羽以 禅喻诗历来褒贬不一,那么严羽 为什么要以禅来喻诗呢?总体来 说,可以从两个方面找到答案,第 一受当时诗禅盛行的时代影响; 第二是由于诗与禅的内在相通。
一.唐宋诗禅思想的影响 “‘禅’最早产生于古印度,是 印度古代人所发明的一种修行办
法,汉字‘禅’是梵语‘禅那’ (dhyana)的简称。所谓‘禅那’就是 静虑的意思,即精神集中、排除一 切杂念以求得内心的安宁。”[1]从 东汉时期佛教传 入中 国以后,印 度的佛教与中国的传统儒家思 想、道家精神相融合,在唐代形成 了最具中国特色的禅宗思想。禅 宗认为,内心之静虑就是真理本 身,真理不在心外,只在人们的内 心之中,人们寻求真理不必外求, 而应向内寻求,抛开内心一切杂 念而达到内心的空明静寂就是求 得了真理。所以,禅宗思想的传授 靠的是意会,弟子不是在师傅那 里习得真理,而是通过坐禅,通过 静虑内心达到彼岸世界。
诗禅论,是中国传统的诗文 化与佛教禅宗文化相结合的产 物。“所谓的诗禅,本来是以禅入 诗,以诗喻禅;而实际上乃是诗歌 王国实现儒、道、佛三教合一的产 物。”[2]在唐代,以禅入诗已渐成一

以禅喻诗的《沧浪诗话》

以禅喻诗的《沧浪诗话》

以禅喻诗的《沧浪诗话》第一节方法论意义:以禅喻诗“以禅喻诗”,不是孤立的文论现象,而是有着广泛基础的。

宋代诗人、诗论家借参禅来谈诗的大有人在。

前面举过的吴可、龚相的《学诗诗》以及韩驹的《赠赵伯鱼》诗都是“以禅喻诗”的典型例子。

苏轼以参禅比拟对诗作审美鉴赏,“暂借好诗消永夜,每逢佳处辄参禅”(《夜直玉堂携李之仪端叔诗百余首读至夜半书其后》)。

南宋赵蕃也有论诗绝句三首:“学诗浑似学参禅,识取初年与暮年。

巧匠曷能雕朽木,燎原宁复死灰燃。

”“学诗浑似学参禅,要保心传与耳传。

秋菊春兰宁易地,清风明月本同天。

”“学诗浑似学参禅,束缚宁论句与联。

四海九州何历历,千秋万岁孰传传”。

从这些诗篇中可以看到“以禅喻诗”在宋代是一种并不罕见的论诗方法,这与当时士大夫们的禅悦之风是有密切联系的。

但是,一般的“以禅喻诗”还没有上升为系统的理论。

南宋严羽集“以禅喻诗”之大成,并以明确的理论意识使用这种方法。

在《诗辨》篇中,严羽宣称“故予不自量度,辄定诗之宗旨,且借禅以为喻,推原汉魏以来,而截然谓当以盛唐为法。

虽获罪于世之君子,不辞也。

”作者在这里明确地提示出自己论诗的方法。

在《答吴景仙书》中,他又直接表明自己的论诗方法曰:“以禅喻诗,莫此亲切”。

可见,严羽是在高度自觉的前提下运用“以禅喻诗”的方法的。

之所以严羽集“以禅喻诗”之大成,在于他有意识地借禅学范畴,以建立自己的诗学思想体系。

尽管在他借用禅的术语时发生了一些舛误,因而授人以口实,但他建构自己诗学体系的目的基本是实现了。

“以禅喻诗”的系统性,主要表现在《诗辨》篇中。

如第四节云:禅家者流,乘有大小,宗有南北,道有邪正;学者须从最上乘,具正法眼,悟第一义。

若小乘禅,声闻辟支果,皆非正也。

论诗如论禅,汉魏晋与盛唐之诗,则第一义也。

大历以还之诗,则小乘禅也,已落第二义矣。

晚唐之诗,则声闻辟支果也。

学汉魏晋与盛唐诗者,临济下也。

学大历以还之诗,曹洞下也。

……这段文字是集中在“以禅为诗”的,有很多自相矛盾之处,显示出严羽在禅学修养上的粗疏。

浅谈严羽《沧浪诗话》

浅谈严羽《沧浪诗话》

浅谈严羽《沧浪诗话》严羽的《沧浪诗话》是宋代最负盛名、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部诗话,也是中国著名的诗歌理论著作。

全书系统性、理论性较强,对诗歌的形象思维特征和艺术性方面的探讨,论诗标榜盛唐,主张诗有别裁、别趣之说,重视诗歌的艺术特点,批评了当时经文字、才学、议论为诗的弊病,对江西诗派尤表不满。

又以禅喻诗,强调“妙悟",对明清的诗歌评论影响颇大。

全书共分《诗辨》《诗体》《诗法》《诗评》和《考证》五章,合为一卷。

《诗辨》是全书的总纲,是严羽对诗歌的基本见解与理论。

《诗体》记述历代诗体,并按体裁、时代和风气对诗体作出分类;《诗法》研究诗歌的写作方法,《诗评》评论历代诗人诗作,从各个方面展开了基本观点。

《考证》对一些诗篇的文字、篇章、写作年代和撰人进行考辨,比较琐碎,偶尔也反映了作者的文学思想。

五个部分互有联系,合成一部体系严整的诗歌理论著作,在诗话发展史上是空前的,正由于此,它受到世人的普遍重视。

其中《诗辨》最为重要,《诗评》、《诗法》和《诗证》亦多有可取之处。

全书主旨是为了反对宋代存在的违背艺术规律的诗风,反对“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强调诗与议论、说理文字的区别,即诗不同于理性思维的审美特征。

作者对此书甚为自负,认为是“自家实证实悟”之作,“乃断千百年公案,诚惊世绝俗之谈,至当归一之论".《诗辨》一门是全书总纲, 鲜明地提出了论诗宗旨,大要在一“识"字.因为“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所以“学诗者以识为主”。

“识”的内涵,即是当时人常用的“禅”、“悟”.由有识而得妙悟,又有妙悟而通于禅道。

具体说来,便是以汉魏盛唐为第一义的效法对象,加以深刻透彻的领悟,才能达到“不涉理路,不落言筌”、“羚羊挂角,无迹可求"、“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最高艺术境界。

从中可以明显看出,严羽论诗的基本方法是借禅理以喻诗、说诗。

《沧浪诗话》论诗,是针对宋诗的流弊而发的.它把宋诗的演时分为三个阶段:早期沿袭唐人,至苏轼、黄庭坚“始自出已意”,变革唐风,南宋中叶以后又转向晚唐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以禅喻诗”思想的产生与发展摘要:“以禅喻诗”,即用禅的求真本质、入境之法、审美范式来解释诗歌艺术的重要文学研究方法。

诗歌属于文学艺术范畴,禅学则属于宗教领域,二者本不相关,但两者的思维方式具有类比性,且都推重形象直观、直觉感性,因此,诗禅之间就有径可通。

唐代时关于“以禅入诗”、“以禅喻诗”、“以禅论诗”就已并不鲜见,至于宋代则更是臻于至境,甚至俨然成为文学研究的主流。

严羽的《沧浪诗话》正是“以禅喻诗”的集大成之作。

本文具体分析“以禅喻诗”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关键词:“以禅喻诗”,产生,发展“以禅喻诗”是严羽采用的一种方法与手段,目的是为了说明诗歌的主旨即是“吟咏情性”,这重新开创了中国诗学理论的审美本质。

严羽“以禅喻诗”的方法抉择,是宋时诗学理论话语缺乏更新机制的必然选择,也是时人“以禅论诗”、“以禅喻诗”的时代风尚所造就,更是严羽自负才力,深切体会唐宋诗风的差异,辨尽诸家体制,志在宗唐抑宋、定诗宗旨的慧心独具所引致。

一、“以禅喻诗”的产生魏晋时期,玄学兴起,佛教般若学以其与玄学相似的命题和思辨方式,援玄人佛,格义叠出,成功地切人中国文化。

禅僧谈玄,文人论禅,各取所需,互不妨碍。

禅玄合流,为诗歌创作带来了新的内容,开了诗禅交涉的先河。

晋代,禅诗始出现。

支遁、慧远等开始用诗歌来表现佛教义理。

支遁《咏怀诗》之一“脚橱观象物,未始见牛全。

毛鳞有所贵,所贵在忘签”。

1描写了探玄求道,了悟即色空义的过程,《咏怀诗》之二“道会贵冥想,周象掇玄珠。

怅快浊水际,几忘映清渠。

反鉴归澄漠,容与含道符”。

2则依附玄学以阐说般若修习的要义。

慧远冥游山间,于山水中体悟佛理,《庐山东林杂诗》之“妙同趣自均,一悟超三益”。

3是对全诗所阐述的佛学思想的总结。

从上可以看出,诗僧的诗歌创作更多是借诗歌来宣扬佛教义理。

敏感的文人也嗅到了来自佛学的这股新鲜之气,玄言诗中出现了一些表现佛禅思想的内容,如《续晋阳秋》就点出了一些玄言诗中有“三世之辞”的内容“询及太原孙绰转相和尚,又加以三世之辞,而诗、骚之体尽矣。

询、绰并为一时文宗,自此作者悉体之。

至义熙中,谢混始改。

”4继之,佛学的影响逐渐扩大,诗人的诗歌中表现佛教义理的内容逐渐增多,谢灵运是以诗篇唱诵佛教义理的佼1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M]北京:中华书局,1983.第1080页。

2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M]北京:中华书局,1983.第1080--1081页。

3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M]北京:中华书局,1983.第1085页。

佼者。

他擅长于将观照山水的悟道情怀引人佛理,《从斤涧越岭溪行诗》、《石壁精舍还湖中作诗》等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此外,佛教典籍中的一些佛理及修禅经验也很值得我们注意。

僧肇的“玄道在于妙悟,妙悟在于即真’(《涅盘无名论》卷四),拈出“妙悟”,成为“以禅喻诗”的语源“境界”一词也多出现于当时的汉译佛典之中,对后来诗歌的境界理论有重要影响。

慧远在《佛三昧诗集序》中提出念佛“三昧”,有学者认为慧远开了诗禅交涉的先河,把“专思寂想”视为念佛与作诗的“三昧”。

总之,支遁、慧远、谢灵运的诗歌创作理论,僧肇的“妙悟”,汉译佛典的“境界”,慧远的念佛“三昧”,为以后的“以禅喻诗”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唐以后,随着禅宗的兴盛,诗人与诗僧交往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一大批诗人如王维、柳宗元、白居易、杜甫等或修习佛禅或深受禅宗影响。

白居易《自咏》云“白衣居士紫芝仙,半醉行歌半坐禅。

”王维《终南别业》云“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睡。

”佛禅对于一些诗人来说,已不是一种外在的追求,而成为了一种更为自觉的内心需求“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雯,谈笑无还期”、“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曹。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等都达到了一种诗禅圆融无碍,诗即禅,禅即诗的和谐状态。

禅学的内心化,使得诗人的诗的体验与禅的体验更为融洽。

诗人开始意识到禅对诗歌创作的重要意义。

刘禹锡诗云“释子以诗闻于世者相踵。

因定而得境,故翁然以清;由慧而遣词,故粹然以丽。

”《秋日过鸿举法师院便送归江陵引》同时,诗僧的诗学修为大进,有着深刻的诗歌创作的体验。

由于长期的修禅实践,诗僧们更擅长于诗歌创作中的心理机制、思维问题,他们常常将禅学术语“玄”、“魔”、“灵”等直接引来论诗歌创作的心理机制,这可以视为诗僧对“以禅喻诗”所作出的贡献之一。

真正把诗与禅相比附,是在中唐以后。

此期援禅人诗、援禅论诗比较流行,诗人、诗僧打通了诗与禅的隔阂,徐寅“诗者,儒中之禅也”5《雅道机要》,尚颜“诗为儒者禅,此格的唯他”6《读齐己上人集》,他们或诗禅对举,或诗禅比附,或诗禅互证,尝试着用禅学体验来表达和还原他们对诗的体验。

这一时期具有交融期的特点,用禅宗术语来讲还是一种不自觉的尝试,具有一定的模糊、含混性“以禅喻诗”的理论也缺乏系统性。

但是这些援禅论诗的尝试皆可看作唐人为“以禅喻诗”在宋代形成气候所作出的有力铺垫。

到了宋代,禅宗得以高度发展,士大夫学禅、谈禅成了一种风尚,以致到了不谈禅无以言诗的地步。

诗和禅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以禅喻诗”更是成为5陈应行:吟窗杂录[M]北京:中华书局,1997.第527页。

他们之间互相附庸风雅的时髦之事。

禅与诗的共同之点除了皆用文字之外,就是“悟”或“妙悟”,“学禅必悟禅境,学诗须悟诗境”。

而在严羽之前,由禅而悟诗已屡见不鲜,如韩驹《陵阳先生诗》卷一《赠赵伯鱼》:学诗当如学参禅,未悟且遍参诸方。

一朝悟罢正法眼,信手拈出皆成章。

北宋人吴可也有《学诗诗》三首,起首皆言:学诗浑似学参禅。

(《诗人玉屑》卷一)苏轼的许多诗作中也可看出禅宗的影响,倡玲珑透彻之悟,如他的《送参寥师》诗云: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

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

阅世走人间,观身卧云岭。

咸酸杂众好,中有至味永。

诗法不相妨,此语当更请。

(《东坡集》卷十)这些例子都可说是“以禅喻诗”成熟的表现之一,“以禅喻诗”成为了宋代的一种重要的批评模式。

二、“以禅喻诗”思想的发展1、“以禅喻诗”思想在宋代的发展一首好诗需要反复咀嚼、涵咏,姚勉像严羽一样,也讲求参究的方法,认为世间真正的好文章,应该能够从无限的事物中参透细微的道理。

在《再提俊上人诗集》一诗中,姚勉针对诗与禅的关系,对饱参的学诗方法做了进一步的阐释:诗亦如禅要饱参,未须容易向人谈。

阵无活法徒奔北,车死迷途在指南。

悟后欲知新句长,读时须见旧时惭。

江湖浪定袄何意,归看秋空月印谭。

7姚勉认为诗与禅有着内在相似的特质,即都需要静心的体验和参悟,需要跳脱传统呆板的局限,努力参悟,一旦悟透,就可以达到“归看秋空月印谭”的境界,这其实就是严羽所谓的“透彻之悟”。

2、“以禅喻诗”思想在元代的发展诗禅相喻是严羽《沧浪诗话》的一大特色,对于学诗、做诗的具体方法,严羽都借用禅语来说明,试图通过禅学加深人们对诗歌的了解。

严羽认为“论诗如论禅”,关键在于他认识到了诗禅的相通之处。

正因为严羽深刻认识到了诗禅内在的相通之处,所以严羽的诗禅相喻理论才会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主要体现在严羽所说的“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妙悟”是沟通诗禅内在相通性的关键所在,元人继承并借鉴了严羽诗禅相喻里理论里的“妙悟”说,而且在此基础上也对诗与禅的相关性做了更进一步的发挥阐释。

严羽认为诗禅都需要“悟”,而这种“悟”其实是诗与禅内在相通的思维方式。

元代诗论家也讲诗禅相“悟”,舒岳祥在《赠杨佳孙》诗中说: 做诗意得在句先,下笔直写意所到。

世间惟俗最难医,剖石得玉加精巧。

初如面壁无所睹,一点圆明通万窍。

8做诗得意在句先,而这个“意”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去俗,除俗的过程犹如剖石取玉,又像禅宗里的面壁参悟一样,初无所见,一旦参悟透了,心智也7姚勉:《再提俊上人诗集》,吴文治:《宋诗话全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8905页。

就通透明澈,就可以洞察万物,做诗也就能够做到信手拈出。

张之翰在《方虚谷以诗饯余至松江因和韵奉答》中说:文章须占第一手,落第二义世尽有。

万物散在天地间,一寸毫端随力取。

最先胸中要参悟,不而效顰徒献丑。

欲臻其妙千万亿,莫知其方十八九。

千篇虽富自绿鬓,一字不传空白首。

9张之翰认为万物散于天地之间,皆可以入诗,关键是是诗人胸中要先参悟,参悟的目的是要落到严羽讲的第一义之悟上,这样作出的是才是绝妙的好诗,但是世间绝大多数诗人作出的诗歌,以禅宗的标准来衡量,已经尽落第二义上,这样的诗歌就是从年轻做到白首,也毫无意义。

所以张之翰要求诗人要“以尘内之悟,观尘外之渠,向上一路,悟则即到”10做诗之于参禅虽然是两件完全不同的事情,但是两者对至高境界的追求,使得二者存在内在相通的思维方式。

释英也曾在《夜坐读晌禅师潜山诗集))中写到:“诗从心悟得,字字合宫商。

一点梅花髓,三千世界香”。

在《山中作》诗中则写道“世事无因到翠微,禅心诗思共依依”11禅心诗思具有内在的相通性,而这个相通性其实就是严羽所谓的“妙悟”,两者都是要寻求一种通达的心境。

元代诗论家虽然主张诗禅通过“悟”具有内在的相通性,但是“悟”也不是凭空得到的。

吴海在《题念上人诗集》中说:夫诗正于禅类,学之虽久,悟在一朝,方其学时,何者为悟,及其既悟,何者为学,然未有不学而能悟者。

12吴海认为“悟”相比于“学”来说是一个短暂的过程,尽管一朝方“悟”“学”的过程可以忽略不计,但是“悟”是以“学”为基础的,没有一个学的过程,“悟”则不可以实现。

吴海对于“悟”和“学”的关系的认识,与严羽的观点一脉相承。

在严羽看来,诗歌的“悟”需要通过饱参熟读的学习来获得,而这个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诗人参悟的过程,也是诗人直观的自性体验的过程。

释英在《呈径山高禅师》中说:参禅非易事,况复是吟诗!妙处如何说,悟来方得知。

13释英认为参禅和吟诗都不是容易的事情,但是二者的妙处也只有通过自我体验,方可言之。

吴澄在《黄少游诗序》诗中说:诗人说仙说禅,精妙脱透,无如坡翁者,而竟未实得也,故曰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149张之翰:《方虚谷以诗饯余至松江因和韵奉答》,吴文治:《辽金元诗话全编》,凤凰出版社2006年版,第1190页。

10张之翰:《梁尘外山中吟序》,吴文治:《辽金元诗话全编》,凤凰出版社2006年版,第1193页。

11释英:《夜坐读晌禅师潜山诗集》,《山中作》,吴文治:《辽金元诗话全编》,凤凰出版社2006年版,第1873页。

12吴海:《题念上人诗集》,吴文治:《辽金元诗话全编》,凤凰出版社2006年版,第2597页。

13释英:《呈径山高禅师》,吴文治:《辽金元诗话全编》,凤凰出版社2006年版,第1873页。

诗歌的最高妙处就像参禅透彻一样,在于它不可言说性,只有自己通过自我体验方可得之,真正能说出来的都不能称之谓妙处。

徐瑞在《雪中夜坐杂咏十首》其五中也说:文章有皮有骨髓,欲参此语如参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