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第一章导论
心理学导论(黄希庭)第1-3章重点归纳
第一章绪论2、心理与行为的关系(P4)3、心理学的科学性的3 个表现(P5)①可复制性②可证伪性③系统性(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实证研究的4 个任务:描述心理事件、揭示心理规律、探明心理结构、确定心理机能)4、心理学定义(P9)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事实、规律、结构和机能的实证科学。
5、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P9)①可公开检验原则②主客观资料科学整合原则③人文关怀原则6、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变量(P12)①刺激变量:能够引起机体反应的刺激特征②机体变量:个体自身的特征,包括物种特征和个体特征③反应变量:刺激引起在行为上发生变化的反应种类和特征,包括言语行为反应和动作行为反应8、古代心理学思想(P21)①我国古代心理学思想②西方古代心理学思想:亚里士多德9、科学心理学诞生的背景(P22)①近代哲学思潮的影响:法国理性主义(笛卡尔的身心交感论);英国经验主义(洛克)②生物学的影响: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人类的起源及性的选择》、《人与动物的表情》、《一个婴儿的简史》③生理学的影响:德国的三位生理学家(缪勒、亥姆霍兹、费希纳)④冯特的贡献: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开创了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历史;创建了科学心理学诞生后的第一个学派——构造主义;对以后的心理学发展有广泛深远的影响第二章心理的起源和本性1.心理的起源(P40)①反映是任何物质形态固有的特性②感应性是一切生物的基本特性③感受性——心理反应形式的源起2.动物心理的演进规律(P42)动物适应日益复杂的生活环境的过程,推动了神经系统及其机能的发展,神经系统的发展又使动物更好的适应了外界环境。
这样,动物心理也就发展起来了。
动物心理的发展是的动物日益适应各种不同的生活环境,从而影响身体结构的演变。
3.人类的发展阶段(P53)①早起猿人时期(“能人”时期)②晚期猿人时期(直立猿人时期)③早期智人时期(古人时期)④晚期智人时期(新人时期)4、人类心理的起源(P56)——语言和劳动的作用5、人的心理的本性(P60)①言语觉知性:人能够觉知到自身以及周围环境的存在,并能将自己从周围环境中区分出来②主观能动性:对现实的有意识的选择反应;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保持和监督有目的的活动的进行③社会历史制约性:人的意识的内容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生变化第三章心理的生物基础5、内分泌系统(P89)内分泌系统是机体内对行为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一个系统,由全身不同部位的多种内分泌腺体和组织细胞组成。
心理学导论
心理学导论第一章导论1)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包括三个概念:个体、行为、心理。
2)心理学既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也会涉及动物的行为和心理。
心理学研究的重点是个体。
3)行为:是指有机体的任何外显的、可观察的反应动作或活动。
广义的行为还包括机体的生理现象,如肌肉的活动、神经系统的活动等。
4)人的脑电波就是利用脑电仪才能观察到。
5)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就是个体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
6)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其所涉及的范围分成人和动物两部分。
对人的内在心理规律的研究包含人的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两部分;对动物心理的研究包括对动物的感觉、知觉、记忆、具体思维、情绪、模仿性行为学习等方面的研究。
7)名词解释:正常心理指个体一般心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
异常心理主要指变态心理和缺陷心理。
变态心理是指偏离常态的心理,如焦虑、精神分裂症等。
缺陷心理是指有心理或生理缺陷人的心理,如智力落后儿童的心理、聋哑人心理等。
8)普通心理学的含义:是指概论性的、具有基础性质的心理学,也是学习心理学的入门课程,主要阐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研究心理活动最基本的内容如感知觉、记忆、思维、情趣,以及人格的主要特征等。
9)普通心理学包括的内容:心理的种系发生和个体发生、需要与动机、认知过程、情绪过程、智力、人格心理。
10)种系发生:指从动物心理到人的心理的进化过程。
个体发生:是指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过程中不同年龄阶段心理的变化。
需要:是生理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反应,是个人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
动机:是指一种驱使人进行活动,从而满足需要、达到目标的内部动力。
11)需要是动力系统的基本成分,而动机、兴趣、信念、价值观等都是需要的变化形态。
12)认知过程:是我们感知外部事物、理解并把握事物之间联系和变化规律的过程。
情绪:是个体对环境、对他人以及对自己的态度的体验。
智力:是个体一般能力的综合,指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和必须具有的个性心理。
心理学导论完整课件
认
• 认知心理学是探索人们如何获取知识 和使用知识的学问
知
• 20世纪50年代随着信息论和计算机科 学与技术、语言学、神经科学等学科
心
的迅速发展而兴起 • 美国心理学家奈塞尔(U. Neisser )出
(四)调查法
调查法是指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自由表达 其意见或态度,以此来分析群体心理倾向的研 究方法 调查法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问卷调查,另 一种是晤谈法 问卷法是采用事先拟定的问题,由被试按问题 的回答来搜集相关资料,以此来分析和推测群 体心理特点及有关心理状态 晤谈法是通过面谈方式搜集资料来分析和推测 群体心理特点及心理状态的研究法
意识的作用就是使个体 适应环境
•行 为 主 义 心 理 学
• 行为主义心理学由美国心理学家华 生(J. B.Watson)在1913年创立
• 心理学应该遵循刺激—反应的公式, 把研究的内容由内隐的意识转向外 显的行为
• 心理学所研究的对象是能够客观观 察与测量的外显行为而不是意识经 验
• 行为不是由遗传决定,而是在环境 因素的影响下,经被动学习以后的 结果
研究心理的种系发展和个体心理发生、发展过程及 其规律性 (四) 教育心理学
研究在教育过程中教与学的心理活动规律,揭示教 育过程和人的心理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 (五) 社会心理学
研究在群体环境下个体心理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 规律 (六) 工业心理学
工业心理学包括工程心理学和管理心理学 (七) 临床心理学
版的《认知心理学》著作标志着心理
理
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 探讨人对信息的获得、存储、加工和
心理学导论(课本精简考试内容)
心理学导论(课本精简考试内容)(字数过多不适合打印,可放在TXT中阅读)第一章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方法及其学科发展第一节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一、心理学的含义(一)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二)心理学的性质心理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性质的边缘科学或中间科学。
二、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在心理学中,一般把统一的人的心理现象划分为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个部分:心理过程和人格。
(一)心理过程在一定时间和环境中发生、发展的心理活动过程,根据其能动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关系的角度不同,分为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1.认知过程认知过程是指人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或者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是人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性质与内在联系的心理活动。
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
注意是伴随在心理活动过程中的心理特性。
2.情绪情感过程情绪情感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它是人对客观事物要求的反映,包括喜、怒、哀、乐、爱、憎、惧等。
3.意志过程意志过程是指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克服内部和外部困难,力求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人的意志行为体现在发动和制止两个方面。
心理过程中三者的关系:认知过程是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基础;同样,只有在认知和情感的基础上,人才能自觉地进行意志行动;反过来,情感,意志过程又对认知产生巨大的影响,成为调节和控制认知活动的一种内在因素。
三、心理学的目标(一)心理学的主要目标1.陈述心理现象和行为2.解释心理现象和行为3.预测心理现象和行为4.调节和控制心理活动与行为第二节现代心理学的发展二、科学心理学发展简史(一)结构主义心理学:心理活动的内容结构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冯特,后经他的学生铁钦纳在美国宣扬推广。
结构主义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意识经验,个体经验由人的感觉、意象、感情三种元素结合而成。
(二)机能主义心理学:有目的的心理机能主义心理学的思想源于美国心理学詹姆斯、杜威和安吉尔。
心理学导论
《心理学导论》心理学是研究人脑对外界信息的整合诸形式及其内隐、外显行为反应的一门学科,是系统地研究心理过程和行为,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第一章绪论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问题:心理过程(分析心理现象的时间进程)心理结构(揭示心理现象之间的联系与关系)心理的脑机制(探讨心理现象与脑的关系)心理现象的发生和发展心理与环境一、个性心理1.从人的心理的动态-稳态这个维度上来看,可以区分出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心理过程:又叫心理活动,指心理操作的加工程序,包括心理时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加工进程。
包括认识(认知活动)、情绪活动、意志活动,此三过程简称为知、情、意认识过程:也称认知过程,是指人们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言语等情绪过程:指人对待他所认识的事物、所做的事情以及他人和自己的态度体验(人特有的高级情绪:道德感、理智感、美感)意志过程:指人在自己的活动中设臵一定的目的,按计划不断地排除各种障碍,力图达到该目的的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里会出现相对稳定的持续状态。
这类心理现象即心理状态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的心理过程进行时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个性心理特征:在一个人知、情、意的心理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特征,即为这个人的心理特征或个性心理特征2.个性结构划分为三个主要的子系统:个性心理特征:反映了一个人的精神面貌的稳定的类型差异,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个性倾向性: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主要包括需要、动机、价值观自我:即自我意识,个人对自己的自觉(自我觉察能力)因素。
自我意识就是一个人对自己以及自己和他人关系的意识。
它具有复杂的心理结构,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
认知方面:自我感知、自我分析、自我观念、自我评价情感方面:自我体验、自尊、自信、自豪意识行动方面:自我监督、自我命令、自我控制等3.意识与无意识意识:现时正被人觉知到的心理现象。
第一章心理学导论ppt课件
心理治疗
心理学提供了一系列心理治疗方 法,如认知行为疗法、人本取向 疗法等,帮助人们解决心理问题
和增强心理健康。
心理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学习策略
01
心理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策略,从而提供个
性化的教学支持。
动机激发
02
心理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
应激和应对
涉及我们对压力和挑战的 反应和适应过程。
意志过程
意志行动
是有意识、有目的地克服 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 理过程。
决策和问题解决
涉及评估选项、做出选择 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
自我控制
是调节自己行为以符合社 会或个人标准的能力。
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倾向性
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是个体行为的 内在动力。
积极性。
情感教育
03
心理学可以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提供情感支持和辅导,促进
学生的全面发展。
心理学在职业领域的应用
职业选择
心理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和价值观,从而做出更 合适的职业选择。
团队管理
心理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团队成员的心理需求和动机,提高团队的 凝聚力和效率。
领导力发展
心理学可以培养我们的领导力,如决策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等 ,提高我们在职场中的竞争力。
05 心理学的研究热点与前沿 问题
人工智能与心理学的交叉研究
1 2
人工智能在心理学中的应用
如情感计算、智能辅导系统等。
心理学对人工智能的启示
如人类认知过程对AI算法的优化、情感智能在机 器人中的应用等。
3
人工智能与心理学的互动关系
心理学导论01
In some case, the lectures will be quite linked to the readings.
But there will be some parts of the readings
that will not find their way into the lectures,
You take notes any way you choose,
but if you don't get anything on there
it'll be availalbe online.
I'm going to post it in a formal which will be black and white
I'm professor of this course.
If you haven't pick up the syllabus in front of the class.
Please raise your hand .
and the teaching fellow will bring it to you
This course is one of the seven courses chosen to begin
the Yale University Open Educational Resourse Vidio Lecture Project
And what's this mean is that when the year is over
and some lecture--some entire lectures
心理学导论
心理学导论、人格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等、考试要求测试考生对于心理学专业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
三、考试内容第一章心理学导论第一节心理学概述(一)心理学研究对象(二)心理学主要流派第二节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实验法1. 变量与控制2. 实验的信度和效度3. 反应时法4. 心理物理学方法(二)观察法(三)个案法(四)心理测量1. 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2. 心理测验的信效度3. 心理测验的标准化4. 人格测验5. 智力测验6. 常用临床心理测验7. 心理测验的合理使用策略(五)心理统计1. 描述统计2. 推论统计(六)研究中的道德和伦理问题第三节感觉(一)感觉的含义(二)颜色视觉(三)声音的心理维度第四节知觉(一)知觉的含义和特性(二)知觉组织1. 知觉组织原则2. 形状知觉3. 深度知觉4. 运动知觉(三)错觉第五节意识和注意(一)意识与无意识1. 意识的含义2. 意识的功能3. 睡眠与梦(二)注意过程1. 注意的含义2. 注意的特征3. 选择性注意第六节学习和记忆(一)学习的含义(二)学习理论1. 经典性条件作用说2. 操作性条件作用说3. 观察学习(三)记忆的含义(四)记忆的种类1. 感觉记忆2. 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3. 长时记忆(五)遗忘1. 遗忘曲线2. 影响遗忘的因素第七节思维(一)思维的含义及种类(二)概念的含义及其形成(三)问题解决1. 问题解决的过程2.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四)推理1. 演绎推理2. 归纳推理(五)判断和决策1. 启发法和判断2. 决策框架3. 决策规避第八节智力(一)智力的含义(二)智力的测量1. 智力测验的编制2. 常用智力测验(三)智力理论1. 智力的心理测量学理论2. 智力三因素理论3. 多元智力理论第九节情绪(一)情绪的含义和功能(二)表情1. 非语言交流2. 文化与表情3. 面部表情(三)情绪理论1. 詹姆斯——兰格理论2. 坎农——巴德理论3. 情绪的认知评价理论第十节动机(一)动机的含义(二)生理动机(三)个人成就动机1. 成就需要2. 成功与失败的归因(四)学习动机1. 学习动机强化理论2. 学习动机的人本理论3. 学习动机的社会认知理论4.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发展(五)需要层次理论第二章人格心理学第一节人格的含义第二节人格心理学的流派与应用(一)精神分析流派(二)行为主义流派(三)认知流派(四)人本主义流派(五)特质流派(六)生物学流派第三节人格测量(一)客观测验(二)投射测验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第一节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横断设计(二)纵向设计(三)聚合交叉设计(四)双生子设计第二节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理论(一)精神分析论的心理发展观(二)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三)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观(四)生态系统理论第三节生理发展(一)孕期和童年期的生理发展(二)青春期的生理发展(三)成年期的生理变化第四节认知发展(一)皮亚杰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二)婴幼儿的认知发展(三)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四)成人期的认知发展(五)认知老化第五节语言获得(一)婴幼儿言语发展(二)童年期言语发展第六节社会性发展(一)艾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阶段(二)儿童期的社会性发展(三)青春期的社会性发展(四)成年期的社会性发展第七节性别发展(一)生理的性别与社会的性别(二)性别角色的获得第八节道德发展(一)柯尔伯格的道德推理阶段(二)道德推理的性别的文化观点第四章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第一节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的概念与历史第二节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的概念及异同第三节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中治疗关系的特征及影响因素第四节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第五节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研究方法(一)研究设计和研究报告(二)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三)基本的统计及数据分析方法第五章变态心理学第一节正常与异常的界定及标准、重性精神病的界定第二节焦虑障碍(一)恐怖症(二)强迫症(三)惊恐障碍(四)广泛性焦虑障碍(五)创伤后应激障碍第三节心境障碍(一)单相情感障碍(二)双相情感障碍第四节进食障碍第五节人格障碍第六节物质依赖第七节儿童心理障碍(一)孤独症(二)多动症第五章社会心理学第一节社会思维(一)自我概念(二)自尊(三)行为归因(四)自我知觉第二节社会影响(一)从众(二)说服(三)群体影响第三节社会关系(一)偏见(二)攻击(三)利他主义与亲社会行为(四)冲突第六章管理心理学第一节管理哲学(一)经济人假设(X理论)(二)自我实现人假设(Y理论)(三)社会人假设(四)复杂人假设(超Y理论)(五)文化人假设(Z理论)(六)决策人假设(七)学习人假设第二节组织激励(一)三重需要理论(二)ERG理论(三)行为矫正理论(四)期望理论(五)公平理论(六)目标设置理论(七)工作特征理论(八)工作再设计第三节领导理论(一)领导特质理论(二)领导行为风格理论(三)领导权变理论(四)领导情景理论第四节组织理论(一)组织结构(二)组织文化(三)组织变革与发展一、普通心理学:(1)《普通心理学》,彭聃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章节基本上都能与考试大纲相吻合,是主要参考书;(2)《普通心理学》,叶奕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这本有些内容跟彭本不同,可以作为参考,在认知部分写得比较详细;(3)《普通心理学》,孟昭兰,北京大学出版社,相对比较老,本书在情绪调节部分写得很实用;(4)《心理学导论》,梁宁建,上海教育出版社,对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表象理论和精神分析人格理论等方面讲述的比较详细。
【第一章 — 导论:人格的科学研究
四、共同的目标,不同的途径
(一)三种取向的长处和局限性
表1
潜在长处
各种研究方法潜在的长处和局限性概要
潜在局限性
个案研究和临床研究
1.避免实验室的人为性 2.研究人—环境关系的全面复杂性 3.导向个体的深度研究 1.导致非系统观察 2.促使对资料的主观解释 3.变量间的关系纠缠不清
相关研究和问卷调查
(二)华生、赫尔和斯金纳
华生:
1.强调对外显行为的客观研究,反对使用内省法
和对内部事件(如梦)的研究。 2.心理学就是对刺激 — 反应联系的形成的研究。 赫尔:刺激 — 反应学习理论 斯金纳:操作条件作用
三、 人格的实验取向
(三)认知取向:
使用内部加工的概念;
重视对人而不是对动物的研究,有时还在自然环
(二)弗洛伊德 — 精神分析
人们具有的愿望和恐惧; 人们对过去的记忆以及人们对有关这些记忆的当时机能 的认识; 对童年时人际关系的记忆以及这些记忆怎样影响现在的 关系; 人们应对诸如焦虑、羞耻这些痛苦情感所进行的抗争; 人们向他人有时甚至向自己表露许多想法和感情的困难;
质疑:资料在哪儿? 不可重复
一、人格的临床取向
(三)默瑞:
精神分析 主题统觉测验 试图将临床和实验方法结合起来 二战时,参与选拔战略情报局人员的工作
一、人格的临床取向
(四)罗杰斯和凯利
罗杰斯:自我实现理论
1. 强调有机体向成长和自我实现运动 2. 理论核心是自我以及个体知觉和体验自我的方式
凯 利:个人构念理论
四、共同的目标,不同的途径
(二)多种取向并用:
即综合利用多种取向的不同方面
如: 艾森克
第一章 心理学导论
功能主义:聚焦功能
代表人物:詹姆斯,杜威等。 主张研究实用的心理学,强调对环境的适应。 詹姆斯撰写了大量有关“习惯养成”,情绪, 宗教心理学和教学的书籍。杜威发起了“渐 进式教育”运动。
行为主义:消除精神意识,聚焦行为
行为主义学派(又称早期行为主义学派)于 1913年产生于美国,其创始人是华生。 这一学派不同意心理学探讨意识,认为心理 学是行为的科学,心理学的目的应是寻求预 测与控制行为的途径。 他们认为心理学应当研究“客观观察所能获 得的并对所有的人都清楚的东西”,也就是 人的行为,并提出“刺激—反应”(S—R) 的行为公式。
五、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实证研究的步骤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客观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
艾米莉.罗莎:质疑接触疗法
一个叫艾米莉.罗莎的学生质疑接触疗法的有效性 而做了一个实验,用了一个类似控制变量的实验, 具体就是把她的手放在接触疗法的治疗师的手的上 方,并且不让他们看见她的手的时候,他们是否能 够准确的感觉她的存在...
学校心理咨询
理解与复习测试
证实偏差可以用来解释以下哪种现象? A.偏好风险的行为 B.向精神病医生寻求帮助 C.迷信占星术 D.自闭
以下哪种心理学家是用心理学家? A.工业和组织心理学家 B.进行基础研究的心理学家 C.大学里的心理学教授 D.精神病医生
下列哪种心理学家最有可能进行有关学习和记忆的 研究? A.应用心理学家 B.工业组织心理学家 C.精神病医生 D.实验心理学家
复习理解
古希腊哲学家研究心理学的方法并不科学, 因为: A.他们并没有用加以控制的观察来检验自己的见 解。 B.他们对于音乐和艺术,而不是真理更感兴趣。 C.他们相信所有的真理来自上帝的圣谕。 D.他们生活在精确测量仪器尚未发明的时代。
心理学导论
《心理学导论》心理学是研究人脑对外界信息的整合诸形式及其内隐、外显行为反应的一门学科,是系统地研究心理过程和行为,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第一章绪论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问题:心理过程(分析心理现象的时间进程)心理结构(揭示心理现象之间的联系与关系)心理的脑机制(探讨心理现象与脑的关系)心理现象的发生和发展心理与环境一、个性心理1.从人的心理的动态-稳态这个维度上来看,可以区分出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心理过程:又叫心理活动,指心理操作的加工程序,包括心理时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加工进程。
包括认识(认知活动)、情绪活动、意志活动,此三过程简称为知、情、意认识过程:也称认知过程,是指人们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言语等情绪过程:指人对待他所认识的事物、所做的事情以及他人和自己的态度体验(人特有的高级情绪:道德感、理智感、美感)意志过程:指人在自己的活动中设置一定的目的,按计划不断地排除各种障碍,力图达到该目的的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里会出现相对稳定的持续状态。
这类心理现象即心理状态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的心理过程进行时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个性心理特征:在一个人知、情、意的心理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特征,即为这个人的心理特征或个性心理特征2.个性结构划分为三个主要的子系统:个性心理特征:反映了一个人的精神面貌的稳定的类型差异,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个性倾向性: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主要包括需要、动机、价值观自我:即自我意识,个人对自己的自觉(自我觉察能力)因素。
自我意识就是一个人对自己以及自己和他人关系的意识。
它具有复杂的心理结构,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
认知方面:自我感知、自我分析、自我观念、自我评价情感方面:自我体验、自尊、自信、自豪意识行动方面:自我监督、自我命令、自我控制等3.意识与无意识意识:现时正被人觉知到的心理现象。
心理学导论第一章:绪论
(二)主客观资料科学整合的原则 主客观资料科学整合原则定义:是指对人的心理研 究中必须考虑到把收集到的客观资料和主管资料科 学的整合起来。 我们把作为参与试验研究的有机体称为被试者或被 试。 被试:研究对象 主试:研究人员
首先,要周密考虑到对人的心理现象进行客观量化 变量(variable):是指在质和量上可以有变异的因 素或特征 刺激变量:是指能够引起机体反应的刺激特征。 机体变量:是指个体自身的特征。 反应变量:是指刺激引起在行为上发生变化的反映 种类和特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系统性 系统性(systematization)定义:是指心理学的科 学知识是通过系统的实证研究而获得的。 心理学家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实证研究的范围很广, 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描述心理事件。每一种心理事件都有质和量上的特点。 (2)揭示心理规律。例如艾宾浩斯用系统的实验发现了一条心理
(三)个体心理与行为 心理学通过研究行为来研究有机体的心理。 行为(behavior)定义:是一个包含动作、活动、 应答、反应、运动等含义的很广的术语,指有机 体的任何可测量的反应。 心理学研究的行为可分为两类:1、可观察到的行为 和反应,称为外显行为;2、心理的活动,称为内 隐行为。
行为和心理的联系 引起行为的刺激通常是以人的心理为中介而起作用 的。同样的刺激在不同人的身上的行为反应并不同。及使
经典片段之 肖申克的救赎.flv 第一次 坐下来,你因被判终身监禁已在此20年? 是的,先生 你有感到悔过么? 是的,绝对有,先生。我是说,我得到了教训。我 敢说我已经完全 改变了,不会再为害社会了,这是神的真理。 第二次 坐下,你因终身监禁在此30年,觉得自己改变了么? 是的,先生,毫无疑问,老实说我已改过,我已不 会为害社会。上 帝可以作证,真的改变了。
第一章 心理学 导论 (新)
(二)心理与行为的关系
1、心理支配与调控行为 、 2、行为表现与反馈心理 、
第二节: 第二节:心理的本质
•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 (一)脑是心理的器官 脑是心理器官的科学证据 动物演化 个体发展 医学临床案例
13
(二)心理的产生是脑的反射
1、什么是反射 反射: 反射: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作出 的规律性的反应。 的规律性的反应。 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 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也是心理 产生的基本方式。 产生的基本方式。
(四)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 psychology完形心理学 完形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 ( gestalt psychology 完形心理学 ) 由德国心理学家韦特海默1912年在法兰克福大学创立 韦特海默1912年在法兰克福大学创立, 由德国心理学家韦特海默1912年在法兰克福大学创立, 代表人物有考夫卡 柯勒等人 考夫卡、 等人。 代表人物有考夫卡、柯勒等人。 主要观点:格式塔心理学强调,心理是一个整体, 主要观点: 格式塔心理学强调, 心理是一个整体, 整体 整体不能简单地还原为元素。 整体不能简单地还原为元素。 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 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30年代以后,新行为主义学派诞生。 30年代以后,新行为主义学派诞生。 年代以后 学派诞生 代表人物:斯金纳(B.Skinner)、 )、托尔曼 代表人物:斯金纳(B.Skinner)、托尔曼 (Tolman)和赫尔(Hull)等人 和赫尔(Hull)等人。 (Tolman)和赫尔(Hull)等人。 观点:承认有机体的内部心理活动对行为的 观点: 作用。承认在刺激—反应间存在一个中介 作用。承认在刺激 反应间存在一个中介 变量。 变量。 例如,需求变量;认知变量。 例如,需求变量;认知变量。
《心理学概论》复习纲要
《心理学概论》复习纲要第一章导论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和学科性质一、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根据研究的目的(以建立系统的理论还是实际应用)把心理学分为理论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类。
理论心理学旨在探讨人或动物的行为和心理的变化的原理和规律;应用心理学旨在研究心理学在现实社会和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一)理论心理学理论心理学主要包括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生理心理学、比较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等分支学科。
(1)普通心理学,又称标准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主干。
探讨心理学基本原理(心理的实质问题与心理的结构问题)和心理现象一般规律。
它主要是通过对正常成人的心理活动的研究来揭示心理现象的一般规律的。
心理学基本原理的研究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以心理的实质问题为核心,涉及心理与客观现实的关系;另一类是以心理的结构问题为核心,涉及心理活动的层次组织、心理现象的分类。
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两个方面。
心理过程是指认识过程、情感过程与意志过程,通常被简称为知、情、意,是人的统一的心理过程的三个方面,认识过程是基础,情感和意志是将认知转化为行为的动力,情感和意志反过来促进认知的发展。
个性心理分为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部分,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态度、信念和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征则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等。
(2)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
(3)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按不同的年龄阶段,可进一步分为幼儿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少年心理学、青年心理学、成年心理学和老年心理学。
(4)生理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产生的生理过程的心理学分支,又称生物心理学、心理生物学或行为神经科学。
(5)比较心理学,是研究动物行为进化的基本理论和不同进化水平的动物的各种行为特点的心理学分支。
(6)实验心理学,是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借用科学的实验方法,研究人及动物心理和行为的一门心理学分支。
心理学导论
心理现象
客体意识
意识
自我意识
3、从情知维度上划分
情感因素—情感、需要、动机、兴趣、态度、
意志、性格、气质、价值观等
心理现象 认知因素—注意、感知、记忆、思维、想象、能
力(智力、创造力等)、元认知等
二、心理学的任务与性质
心理学的任务
1、描述心理事实
2、揭示心理规律
3、指导实践应用
心理学的性质
实验室实验法:在心理实验室里,借助各种仪器设备,严格 控制各种条件,以研究心理的方法。 自然实验法:在日常生活条件下,对某些条件加以控制或改 变来研究心理的方法。 优点:丌仅能主动获取,还能解释原因,丏所获信息也较为精确 缺点:被试处在特定的情境中,又意识到自己正在接受实验,可 能降低实验结果的客观性质
5. 心理是在实践中发生和发展的
实践活动是外部丐界不主观心理相结合的桥梁 人的心理正确不否也应在实践中得到证明
人的心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第三节 心理学研究方法
1.心理学研究的指导思想
2.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3.心理学研究的类型
4.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5.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程序 6.心理学研究的道德问题
实践题:
1、学会到图书馆查阅心理学文献资料。 2、组织一次对中学优秀教师的微型调查,了解心理学对 教书育人工作的实际意义。
再见!
1. 精神分析学派
• 惊世骇俗的创造者:弗洛伊德
影响整个人类,改变现代思想 的只是三个犹太人:弗洛伊德、 卡尔· 马克思和爱因斯坦。
— 萨特
“心理学界的第一大势力”
核心观点之一:潜意识理论
意识(consciousness):人们当前能够意 识到的那一部分心理活动。 前意识(preconsciousness):目前未被 注意到戒丌在意识之中,但需要时可 重新迚入意识的关于事件和体验的记 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言1.心理学是一门诱人的科学2.心理学是一门神奇的科学3.心理学是一门核心学科第一章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与发展第一节心理与心理学一、什么是心理学1.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产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1)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2)如何理解心理学:心理学的源头:沿着历史的隧道回溯心理学的演变历程,展示一个心理学的本源意义。
《新大英百科全书》斯芬克斯之谜斯芬克斯之吻这也是我们对心理学的一种的普通理解——“人,认识你自己!”(3)对心理学的几种不正确的理解心理学家知道你在想什么心理学就是心理咨询心理学家只研究变态的人心理学家会催眠心理学就是梦的分析心理学就是日常生活的零散经验2、心理学的学科性质(1)心理学既是社会科学又是自然科学,所以心理学处在中间位置,因而叫做中间科学或者边缘科学(2)心理学既是一门理论科学,又是一门应用科学(3)心理学是一门未来的核心学科:A.物质运动的规律决定的 B.社会对心理学的日益增长的需要决定的C.科学提供的条件决定的二、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一)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心理现象(两分法)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人格);其中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三部分,贯穿于这三个过程的是注意。
1认识、情感与意志关系:认识是基础;情感是动力;意志制约和影响认识和情感的重要因素;三者是统一进行的过程,统称为心理过程2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心理现象的共同性部分—心理过程。
心理现象的差异性部分—个性3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是密切联系的。
(1)人的个性是在心理过程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而个性又总是通过各种心理过程表现出来的。
反之,已形成的个性心理又积极地影响着心理过程,而使人的心理过程总带有个性的色彩。
(2)既没有不带个性特征的心理过程,也没有脱离心理过程的个性特征,二者是同一现象的两个方面,它们有机地组成人的完整的心理过程。
(二)个体行为与个体心理1心理与行为的区别:心理是内隐的、主观的精神现象;行为是外显的、客观的物质现象2心理与行为的联系: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因此心理支配行为。
心理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行为是心理的外在表现形式。
(三)个体意识与个体无意识1意识(consciousness):是人类独有的一种高级水平的心理活动,对外部内部刺激的觉知。
对外部事物的觉知;对内部刺激的觉知;对自身的觉知;对内部心理活动的觉知(大多数心理活动在意识的支配下进行)2无意识(unconsciousness):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我调节和控制的现象(无意识现象客观存在,只有病人才完全为无意识支配)梦境,清醒时的无意识口误或笔误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小结:(一)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1.个体心理心理过程: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情感过程:喜悦、愤怒、哀伤、恐惧等意志过程:确定目的、制订计划等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等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和性格自我调节系统: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2.社会心理:从众、去个性化、责任分散、社会助长、社会致弱(二)个体行为与个体心理第二节心理学的源流“心理学有着漫长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
”Psychology has a long past,but only history.__Ebbinghaus——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一、心理学的历史—既古老又年轻—千载背景,百年历史古老中国古代心理学的思想(哲学、教育、医学、军事等)孔子学记西方心理学思想的发展柏拉图把灵魂分为理性、意气和欲望第一部心理学著作是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前384-前322)《论灵魂(Psyche)》他把灵魂分为三等:植物只有滋长的灵魂,动物有感性的灵魂,人则有理性的灵魂;从植物到人,灵魂的等级越来越高。
高级灵魂包括低级灵魂的功能。
这三级灵魂是从世界开始就有的。
科学心理学成为一门科学的标志:冯特(Wilhelm Wundt, 1832-1920),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成为心理学诞生的标志,公认威廉·冯特为现代心理学的创始人。
科学心理学,父亲是哲学,母亲是生理学。
萌芽:万物有灵论起源:公元前四世纪亚里斯多德《灵魂论》猜测/直觉/思辩前科学心理学(哲学心理学)诞生:1879年德国冯特心理学实验室实验法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发展:20世纪初美国铁钦钠从反对构造主义---到学派林立(行为主义、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人本主义、认知心理学)---整合趋势二、心理学理论派别构造主义机能主义精神分析行为主义格式塔人本主义认知心理学(一)构造主义学派;奠基人:冯特(W.Wundt ,1832-1920)著名代表人物:铁钦纳(E.B.Titchener,1867-1927)构造主义(Structuralism)构造主义被称为心理化学主要观点: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意识。
研究意识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
心理是由三个基本元素:感觉,情感和意象组成,进而综合形成了经验。
任务:研究意识的构成因素,找出这些元素结合成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
研究方法:实验的内省研究者控制刺激,让被试凭着自己的主观判断做出反应(按电钮等)或说出感受来。
(二)机能主义时间:20世纪初;创始人:詹姆斯(William James)心理学第一章著名代表人物:詹姆斯(William James,1842-1910);杜威(John Deway,1859-1952)主要观点:(1)心理学应该研究意识的功能和目的,而不是它的结构。
心理是人对环境适应的机能。
(2)认为心理不是感觉元素的复合,而是整体的,具有动态连续性,称为“意识流”。
(三)精神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
被称为是“心理学界的第一大势力”。
创始人:弗洛伊德(S.Freud)奥地利人,1856-1939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是历史上第一个提出人格理论的心理学家.有人把马克思、爱因斯坦和弗洛伊德并列称为改变20世纪的三大伟人。
之所以给弗洛伊德如此高的评价,是因为他发现了人的潜意识,并建构了精神分析学说。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1)什么是精神分析?精神分析是指通过释梦和自由联想等手段,发现病人潜意识中存在的动机,使所受到的压抑得到宣泄,从而治疗疾病的临床技术。
(2)早期理论:潜意识假说(二部人格说)他以潜意识为核心把意识层分成意识——前意识——潜意识三个层次。
意识,前意识(能够变为意识的东西,我们不会一直意识到这些记忆,但一旦有必要时能突然回忆起来),潜意识(也称无意识,指那些在正常情况下,根本不能变为意识的东西)心理分析治疗的原理就在于寻找症状背后无意识的动机,使之走进意识的层面,使患者认识到其无意识中的症结所在,真正了解症状的真实意义——意识的领悟,症状便可消失。
(3)后期理论:三部人格学说人格结构的组成:人格结构(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go)(4)评价A贡献:a、弗洛伊德的理论不仅影响了心理学,而且影响了哲学、教育学、文学、艺术和宗教等社会科学。
我们可以在西方的许多性格理论中看到弗洛伊德的影响。
弗洛伊德和冯特被认为是现代心理学史上两位重要的人物。
b、弗洛伊德所重视的潜意识的研究,不仅扩大了心理学研究随范围、而且对个体行为的深一层认识提供了条件。
c、弗洛伊德重视早期经验在性格发展中的作用,重视行为的历史原因,强调行为发展的重要性、这对现代发展心理学有深远的影响。
B不足:弗洛伊德的个性结构是以本能为核心构成的。
他把本能当成是个性积极性的源泉。
2、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理论:荣格(Carl Gustav jung, 1875-1961)分析心理学的创立者。
早年曾和弗洛依德合作(心理学王国的王储),后来,由于观点的不同,两人的关系终于宣告破裂。
(1)人格结构:荣格的人格结构包括三个层次:意识或自我(个人能意识到的自身一切心理活动, 态度、功能、人格类型);个人无意识(是心灵中曾经被意识到,但又被压抑或遗忘,或一开始就没有形成有意识的印象构成的。
前意识情结);集体无意识(各种原始意象—人类、前人类物种经验/共同的符号和主题.原型).集体无意识:是荣格理论核心概念。
它是人类种系发展的整个的过程的沉积物。
种族各种原始意象。
原型:这些镂刻在人脑中的祖先经验,是一种对世界某些方面进行反应的先天倾向。
(蛇,黑暗)神来之笔A>B B>C则A>C有多少典型的情境就有多少原型,一种与特定原型相对应的情境出现时,出现本能冲动。
人格面具(persona)、阿尼玛(阴性基质)(anima)、阿尼姆斯(阳性基质)(animus)、阴影(阴暗自我)(shadow)、自身(self):核心原型它把所有别的原型都吸引到它的周围,使他们处于和谐状态,即把人格统一起来,导致人格的统一、平衡和稳定。
(曼荼罗:表征宇宙诸神聚会的圣地和宇宙力量聚积的焦点。
个性系统中能量分配原理:等值原理、熵原理(principle of entropy)证据(2)心理类型:两种态度:内倾和外倾4种基本心理活动功能:感觉、思维、情感、直觉两种心态和四种心理功能的不同组合表现为个性的行为模式,这就构成了荣格提出的8种个性性格类型。
3、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理论(新精神分析理论)阿德勒生平((1870-1937)(1)人格结构:追求优越,克服自卑。
(2)父母对人格发展的影响:两个极端—溺爱和忽视(2父母对人格发展的影响两类父母行为导致人成人后产生人格问题:溺爱(过多的关注和过度的保护) 问题:剥夺独立性,引起更强自卑感忽视(过少的关注、放任) 问题:冷酷、怀疑、不懂爱,人际关系差(3)出生次序研究出生顺序头生和末生儿童受溺爱,自卑感强,依赖;老二最好个人的心理状态因出生別而有不同,影响每个人认为自己在家中的地位,也对成人后的人际互动有很大的影响五种心理地位:长子、老大:权利欲望的幻想者;老二:竞爭超越者;排中間者:被压迫者或协调者;老么:独特者或失敗者;独子:小大人、权利欲望的追求者(四)行为主义(Behaviorism)创始人:约翰-华生(John B.Watson, 1878-1958)产生于1913年,被称为是“心理学界的第二大势力”。
华生,行为主义成为美国心理学第一大势力,独霸心理学界40年之久,Watson的影响力是主要原因。
1、主要观点:(1)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外显行为(2)环境决定论:刺激—反应(S-R)(S-O-R)(3)反对内省,主张客观的实验方法(4)以动物为被试的行为研究结果适用于人的同类行为。
心理学第一章(五)格式塔心理学在美国出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同时,德国也出现了另外一个心理学派别,这就是“格式塔心理学”(Cestalt psychology),也称为“完形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