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改革思路
卫生部、财政部、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意见
卫生部、财政部、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卫生部(已撤销),财政部,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已撤销) •【公布日期】2009.07.09•【文号】卫妇社发[2009]70号•【施行日期】2009.07.0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爱国卫生正文卫生部、财政部、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意见(卫妇社发〔2009〕7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财政厅局、人口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财政局、人口计生委: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国发〔2009〕12号),现就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提出以下意见。
一、工作目标通过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明确政府责任,对城乡居民健康问题实施干预措施,减少主要健康危险因素,有效预防和控制主要传染病及慢性病,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使城乡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到2011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得到普及,城乡和地区间公共卫生服务差距明显缩小。
到2020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机制基本完善,重大疾病和主要健康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城乡居民健康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主要任务(一)制定和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国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和干预措施效果,确定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公共卫生服务需要和财政承受能力适时调整。
地方政府根据当地公共卫生问题、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承受能力等因素,可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础上增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
现阶段,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要包括: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和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等。
论公共财政体制的改革——基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思考
( 中国人 民大 学 国际关 系学 院 ,北京 10 7) 0 82
I 摘
要 l实现 基 本 公 共服 务 均 等 化 是 缓 解社 会 矛 盾 和 解 决
礼 会 问 题 ,同 时 又 是 政 治 问 题 。 ( ) 基 本 公 共 服 务 均 等 化 的 I 涵 一 大 】 对 于 基 本 公 共 服 务 均 等 化 的 内 涵 , 正 如 常 修
全 会 提 出 的一 个 新 的改 革命 题 。 十六 届 六 中全会
尊 重 社 会 成 员 的 自 由 选 择 权 。 社 会 成 员 的 需 求 f
差 万 别 ,某 些 社 会 成 员 可 能 不 去 享 受 礼 会 为 之 提
又 明 确 提 出 “ 善 公 共 财 政 制 度 ,逐 步 实 现 基 本 完 公 共服 务均 等化 ” 因 为逐 步实 现基 本公 共 服 务均 。
i 中图 分 类 号 】 81 . F 02
[ 献标 识 码 ]A 文
『 章 编 号 】17 — 4 1 2 0 l — 0 — 6 文 6 3 0 6 ( 0 8)2 0 91 0
3在 提 供 大 体 均 等 的 基 本 公 共 服 务 的 过 l , . f j “ 本 公 共 服 务 均 等 化 ” 是 党 的 十 六 届 五 中 基
等 化 ,为全 体 社 会 成 员提供 大体 均 等 的 基本 公 共
服 务 ,是 形 成 惠 及 全 民公 共 服 务 体 系 的 基 础 ,是
体 现 以人 为本 和 弥 补 市场 公 共 产 品供 给 失 灵 的重
要 制 度 安 排 , 是 缓 解 社 会 矛 盾 和 解 决 民 生 问 题 的 现 实 需 要 , 是 构 建 社 会 主 义和 谐 社 会 的 必 然 要 求 ,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视野下的政府改革
成员之间进行资源和利益分配的一系列准则和规范。但社 会公平是一种稀缺的公来自产品( 公共服务)尽管部分地通 ,
过市场调节来实现 , 但仍然需要政府发挥更大的作用; 同 时, 社会公平也是一种政策 目 , 标 政府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
排体现其对公平的理解。公共服务制度就是这样—种制度 安排 , 义务教育、 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公共支出促进了社会公
平。只有实现了公平, 才能实现正义。我国政府提出的‘ ‘ i
人类发展强调发展必须将人放在发展的中心地位 , 发 展的目的在于不断提高人的能力,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现
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是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 、 建设
和谐社会的重大决策。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国将 我
阶段中国人 类发展的实质是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我国政
基本公共服务 , 使经济发展的成果充分体现为人的全面发
中图分类号: 9 .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0 8 5 4(090— 0 8 0 D636 2 A 10 — 9 720 )6 00 — 4
经济增长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之间的关系足相互 促进的。一方面 , 经济增长会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qk L, 已达到 61 . 万亿元。与国家财政收入的迅速增长相 比, 我 围公共服务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基本公共服务却未见明 显改善 。科教文卫等方面支出占财政总支 的比例 , 从
19 年 ̄ 20 年基本没有增长 , 93 04 反而从 19 年的2 .3 93 O % 6
疗的人均年医疗费用是城镇无保险人群的3 和4 倍。特 . . 0 7 权阶层享有公费医疗的绝大部分 , 前卫生部部长殷大魁曾 经提到如今公共医疗开支中8 % 0 用于领导干部 , 而农村居
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政策研究
同 , 他们 的 国 民待 遇却 是 一 样 的 , 受 基 本 公 但 享 共 服 务 的 机 会 应 该 是 均 等 的 。 政 府 对 城 乡 提 供 基 本 公 共 产 品 和 公 共 服 务 要 同等 对 待 , 供 相 等 提 的机 会 , 能 两 套 体 制 区 别 对 待 , 不 能 一 套 制 不 也
有 国 民 , 应 该 有 城 乡 和 地 域 之 分 。 虽 然 我 国 有 不 l 3亿 人 口 , 管 城 乡 居 民 各 自所 处 的 环 境 不 同 , 尽 所 占有 的 资 源 不 同 , 个 人 的 天 赋 能 力 也 不 相 每
彻 落 实科 学 发 展 观 的 重要 措 施 , 构 建 社 会 主 义 和 是
题 , 决 这 一 矛 盾 是 实 现 基 本 公 共 服 务 均 等 化 的 解 核 心 。所 以 , 现 城 乡 基 本 公 共 服 务 均 等 4 , 贯 实 - 是 1 =
会 均 等 。我 国 的 公 共 财 政 体 系 是 覆 盖 城 乡 的 , 政 府 提 供 的基 本 公 共 产 品 和 公 共 服 务 应 该 面 向 所
机会 。
界 定
( ) 乡基本公 共服务 均等化 的 内涵 。 一 城
城乡基 本公共 服务均 等化 , 指 基本 公共 服 是
二 是 城 乡 全 体 公 民 享 受 基 本 公 共 服 务 的 标 准 均 等 。我 国 在 计 划 经 济 体 制 下 , 期 维 持 城 乡 长
“ 元 经济 ” 构 , 城 乡 实 行 不 同 的 财 政 政 策 二 结 对 和投入 标 准 , 由此 形 成 了城 乡 差 距 。 改 革 开 放 以
论公共财政体制的改革——基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思考
一
致。 …
提出的一个新的改革命题。十六届六中全会又明确 提 出“ 完善公 共财政制 度 , 步 实现 基本 公共 服 务均 逐 等化” 。因为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为全体 社会成员提供大体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 , 是形成惠 及 全 民公 共 服务 体 系 的基 础 , 是体 现 以人 为本 和 弥
[ 关键词 】 基本公 共服务均等化 ; 公共财政体制 ; 财政均衡 ; 转移 支付 [ 中图分类号]80 2 1 1 . 7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0 8 27 (080 —0 1 —0 10 — 60 20 )5 06 5
“ 基本 公共 服务均 等化 ” 党 的十六 届 五 中全会 是
财税与公共管理
山东财政学院学报 ( tl z P刊)
20 年 第 5期( 08 总第 9 7期
论 共 政 体 制 的 改革 公 财
— —
基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的思考
叶麒 麟
( 中国人 民大 学 , 北京 107 ) 082
பைடு நூலகம்[ 摘
要]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缓 解社会 矛盾和解决 民生 问题 的现 实需要 , 是构 建社会 主叉和谐社会的必
1 6
转移支付制度上 。纵 向财政是否均衡 的准则是各级
政 府支 出和 收入 是否基 本 相 等 。而衡 量 纵 向财政 不
转移支付率高的现象也同样体现在各层级的地方政 府 之 中。
( ) 向财政 不均 衡 二 横
均衡的程度 , 主要是考察在不同的政府级次中, 收 其 支 占全部政府收支 的比重。具体 而言, 考察纵 向财 政均衡的指标主要有 : 一是某级政府的财政 自给率 ,
即该 级 政府 的 自有 收入 在 其 全 部 收入 ( 括 得 到 上 包 级政 府 的转 移 支 付 ) 所 占的 比重 。二 是 上 级 政 府 中 的财 政转 移支 付率 , 即在某 级政 府 支 出 中 , 上级 政 府
实现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思考
一
二 、 共服 务均 等化 的 基本 内涵 公
实现 我 国基 本 公 共服 务 均等 化 的 思 考
刘 岩 , 文祥 赵
( . 阳大学 经济学院 ;. 阳大学 工商管理 学院, 宁 沈阳 10Hale Waihona Puke 4 ) 1 沈 2沈 辽 104
【 摘 要 】 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 现代政府追 求的 目标 。 是 文章主要概 括 了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时代 背景、 基本 内涵和重大意义 , 并结合实际指 出当前我国逐 步推进基本公 共服 务均等化面临的主要挑 战及 实现途径 。
一
村为重点 、 强化政府责任 和投 入 , 善国民健康政策 , 完 鼓励社 会 参与 , 努力建设 覆盖城 乡居 民的公共 卫生服务体 系 、 医疗服 务 体系 、 医疗 保障体系 、 品供应保障体系 。四是加快建立覆盖城 药 乡居 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 主要做法是以社会保险 、 社会救助 、 社 会福利为基础 , 以基本养老 、 基本 医疗 、 最低生活保 障制度为重 点, 以慈善事业 、 商业保 险为补充 , 加快完善社会保 障体 系。五 是坚持实施积极 的就业政 策 , 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 系。主要 做 法是在完善市场就业机制 , 支持 自主择 业 、 自谋 职业的 同时 , 加 强政 府促 进就业 的责任 和政 策引导。 健全 面向全体 劳动者 的职
一
、
制, 基本实现 了公共服务均等化 或均质化 。 亚洲各 国公共服务均 等化 的程度差别较大 。二 战以后 , 日 本、 国、 韩 新加坡等 国借鉴 欧美发达 国家 的经验 , 使公共服务 均 等化程度维持在相对较 高的水 平。但大多数亚洲 国家 , 由于治 理理念 、 政治体 制 、 社会 环境 、 经济 基础 、 口规模 以及 连年 战 人 乱 等因素 , 政府公共服务 的均等化水平并不高 。0世纪 8 2 0年代 以来 , 共管理改 革运动席 卷全球 , 洲 国家 中公共服 务均等 公 亚 化程 度较高 的国家不 断深化公 共服务 制度和公共 服务 方式变 革; 程度较低 的国家 , 力探 寻适 合本 国特点 的实现公共 服务 努 均 等 化 的途 径 和 策 略 , 累 了 具 有 自身 特 色 的 经 验 。 积 改革 开放 以来 , 国在基 本公共 服务均 等化方面 , 施 了 我 实 系列重大 战略 和根 本举 措 。一是 大力 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 国 家财政 收人连续大 幅度提 高 , 为强化政 府公共服 务能力 , 现 实 公 共 服 务 均 等 化 奠 定 了 坚 实 的 财 力 基 础 。 是 贯 彻 落 实 科 学 发 二 展 观 , 维 护 广 大 人 民 的根 本 利 益作 为 一 切 工 作 的 出发 点 和 落 将 脚点 , 发展为 了人 民、 发展依靠 人 民、 发展成 果 由人 民共享 , 为 实现公共服 务均 等化 提供 了科 学的理论基础 。三是构建社会 主 义 和 谐 社会 , 快 推 进 以改 善 民生 为 重 点 的 社 会 建 设 。通 过 均 加 等化的制度设计 , 努力使 全体人 民学有所教 、 劳有所得 、 病有所 医、 老有所养 、 住有所居 , 勾画 了公共服务均等 化社会的宏伟蓝 图 。 是 深 化 行 政 管 理 体 制 改 革 , 设 服 务 型政 府 。 府 职 能 向 四 建 政 创 造 良好 发 展 环 境 、 供 优 质 公 共 服 务 、 护 社 会 公 平 正 义 转 提 维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面临的挑战及改进路径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面临的挑战及改进路径作者:杨小卜何东升杨兴雨王佩瑶来源:《管理学家》2021年第17期[摘要] 近年来,我国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大力推进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品质提升工程。
公共服务关乎社会公正和公平正义的发展,既是政府的职责所在,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最重要的内容。
目前,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平衡现象较为突出,短板和弱项问题明显,如何使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实现真正的平衡和均等化,是当前需要重视和思考的问题。
文章对当前各省市基本公共服务发展中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并基于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运行机制,提出了解决基本公共服务发展实现均等化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不平衡;影响因素;改进路径中图分类号: 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2(2021)17-0091-03“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议题,治理现代化强调地方政府转变单一发展型价值取向,坚持建设服务型政府,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中”。
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要想实现均等化,是需要政府、市场及群众等各个主体进行配合产生共同作用和互相影响才能实现的,是需要多元主体间的良性互动的[1]。
一、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水平情况分析据专业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均等化水平较高的省份主要集中在京津冀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环渤海地区”。
我国自2009年实施新医改政策后,各个省市都对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加大投入,基本医疗卫生方面条件得到明显提升,均等化水平也得到一定改善,但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相对更慢一些[2]。
天津、山东等省份具有经济发达、人口流动性大的特点,所以这些省份在基本公共服务上因本身所具备的雄厚物质,能很好地满足本地及流动人口的服务需求。
同时,专业型的人才聚集也为这些省份提供了较好的资源,这也是这些省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较高的重要原因。
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具体措施
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具体措施
1.加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按照人口密度和需求布局合理,确保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衡覆盖。
2. 改善基本公共服务质量,提高医疗、教育、文化、交通等服
务水平,保障城乡居民享受同等水平的服务。
3. 推进各类公共服务资源公平调配,加大对偏远、落后地区的
投入力度,确保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分配合理。
4. 推广互联网+基本公共服务模式,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覆盖面,并加强数字化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5. 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保障,特别是对贫困人口、残疾人、老年人和儿童等群体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6. 加强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社区治理,引导居民参与公共服务
管理,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7. 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公共服务人员的
素质和能力,确保基础服务质量和效率。
8. 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评估机制,对各项服务进行科学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 1 -。
促进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战略思路和基本对策
把 结构 优 化和 基本 标准这 两 项 基础 性工 作 做好 , 才 能 为基本 公 共 服 务 纳 入 财 政 预算 日程 提供 决 策 性依 据 。
2 .根 据 基 本 公 共 服 务 均 等 化 状 况 , 估 需 评
消除城乡体 制分 割。从 2 1 22 0 1~ 00年的 十年
一
、
i步 走 的 中长 期 战略思 路 。
多层 次 的综 合 衔 接 、 等 , 通 过 基 本 公 共 服 务 均 并 供 给 确保 人 口的 自由流动 。
二 、 期促 进我 国基 本公 共 服务 均0 0 0年 ) 在 确 定 全 国 性 基 : 本公 共 服务 的范 围的基 础上 , 建立 基本 公共 服 务
济增 长 相匹 配 的 各项 基 本 公共 服务 标 准 和基 本 公共 服 务支 出 随着 经 济 总量 增 加 和财 政 能力 提
高 的 自然 增 长 机 制 。建 立 在 保 证 财 政 对 基 本 公 共 服务 支 出范 围的公共 财政 前 提下 , 技 术 上解 从 决基 本公 共 服务 所 需 资 金 总量 和 最 优 投 入 结 构 的问题 。总量 测 算 是 基 于 基 本 公 共 服 务 数 量 与 基本 公共 服务 标准 等 因素 , 所需 财政 资 金规 模 对 进 行 的计 算 。而 结 构 优 化 则 是 合 理 分 配 财 政 资 源于不 同基本 公共 服务 领域 的 系统 方 案 。只有
一
要 均等 化地 区 的财力 和财 政 支付 能力 ; 整 和改 调 革 政府 间关 系 , 善 政 府 间转 移 支 付 机 制 , 现 完 实
地方 政府 基本 公共 服 务财 政能 力 均等 化 ; 明确政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中的财政政策
大。 农 民对公 共 服务 的 需 求与农 民收入
水 平呈正 比 ,但由于 乡镇政府 财力所 限 , 基本公共服务 出现短缺 。 ( J 三 财政运 行体 制缺 乏保 障和规范 面对城 乡差距扩大 , 公共 服务供 给不 足 的局面 , 了贯 彻落 实科学 发展观 和构 为
富裕地 区 和贫 困地 区之 间 巨大 的 社会 服
一
、
基本公共服务供给 中存在 的问题
务投 资差距 , 这也 是导致 地 区间基本公 共
服 务差距过大 的重 要原因。
( ) 一 公共服务供给 总量不足
税分 配 比例 低 、 税源 有限 , 多数 乡镇财 大
政收 入 陷入 困境 。农 村税 费 改革 后 农业 税取消, 基层 财政 收 入 明显减 少 , 乡镇政 府的 财 力进 一步 弱化 ,事权 和 支 出划分
公共服 务。
( ) 三 地域 性差异客观存在 目前地 方政 府 承担 了大部 分 的社 会 服 务支 出责任 , 财政 能力依赖 于本地 经 但 济 发展水平 。在分 税制框 架下 , 同区域 不 的同一级政 府拥有 相 同的财权 , 因经济 但
发 展水平不 同而拥 有不 同的财 力 。 导致 了
的格 局没 有 大的 变动 ,导 致 基本 公共 服
从 统计 数 据看 : 第一 , 国 际水 平相 与
比,我国财 政对 公共 服务投 入不 足 。 2 0 — 0 6年 我 国财政 用于 公 共服 务 的 0 120 比例在 5 %左右 。而 在发 达 国家 和部分 O
发展 中国家 ,这一 比例 最高 达到 8 %以 0
的没有优先提 供。
占比重 从 2 0 0 1年 的 6 %上 升 为 2 0 95 07
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相关手段
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相关手段
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现国家现代化和全面建设社会主
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之一。
以下是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相关手段:
1. 调整政策支持结构。
政府可以通过政策调整,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支持力度,加大对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的力度。
例如,提供更多的财政支持、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优化税收政策等。
2. 改革公共服务体系。
通过改革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城乡公共服务的互补和共享。
例如,在教育领域,改革城乡教育资源分配,加大对
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建设更多的农村学校和教师培训项目;在医疗
领域,加强城乡医疗资源的互通,建设更多的农村医疗服务站等。
3.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农村地区的发展和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例如,加强农村电网建设,建设更多的农村通讯网络和道路等。
4. 提高农民素质和能力。
通过提高农民素质和能力,增强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例如,开展技术培训、文化活动、法律援助等,提高农民的技能和知识水平。
5.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通过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城乡公共服务的互补和共享。
例如,推动农村产业现代化,增加农村地区的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覆盖,提
高城市生活质量和服务水平。
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需要政府、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加强
政策制定和实施,推动公共服务体系的改革和发展,提高农民素质和能力,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基于公共服务均等化视域公共财政体制思考
基于公共服务均等化视域的公共财政体制思考摘要: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公共财政改革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之一。
我国在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出现的低效率的现象表明,我国公共财政体制需要不断完善。
文章首先探讨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内涵,接着就我国目前公共财政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状进行分析,最后,对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公共财政体制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公共服务均等化;公共财政;政府预算中图分类号:f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2-0125-01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政府应为社会公众提供基本的、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标准的、最终大致均等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基本内容是:在就业服务和基本社会保障等“基本民生性服务”方面实现均等化;在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公共文化等“公共事业性服务”方面实现均等化;在公益性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公益基础性服务”方面实现均等化;在生产安全、消费安全、社会安全、国防安全等“公共安全性服务”方面实现均等化。
①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助于公平分配,实现公平和效率的统一,是缩小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以及地区间不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
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将“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列为到2020年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九大目标和主要任务之一。
在这一背景下,旨在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公共财政自然地也应把推进全社会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改革的目标之一。
一、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1.初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共同参与供给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几年来,围绕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各级政府一方面不断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将更多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包括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再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劳动保障、生态环境、公共基础设施、社会治安、社会救济等;另一方面,积极转变政府职能,以改革公共资源管理体制为主线,推进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改革,初步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有序参与供给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
卫妇社发〔2009〕70号: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意见
国家医改配套文件: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意见卫妇社发〔2009〕7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财政厅局、人口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财政局、人口计生委: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国发〔2009〕12号),现就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提出以下意见。
一、工作目标通过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明确政府责任,对城乡居民健康问题实施干预措施,减少主要健康危险因素,有效预防和控制主要传染病及慢性病,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使城乡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到2011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得到普及,城乡和地区间公共卫生服务差距明显缩小。
到2020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机制基本完善,重大疾病和主要健康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城乡居民健康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主要任务(一)制定和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国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和干预措施效果,确定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公共卫生服务需要和财政承受能力适时调整。
地方政府根据当地公共卫生问题、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承受能力等因素,可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础上增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
现阶段,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要包括: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和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等。
(二)实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国家和各地区针对主要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职业病等重大疾病和严重威胁妇女、儿童等重点人群的健康问题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和处置需要,制定和实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并适时充实调整。
如何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
如何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它关系到社会的公平正义、人民的福祉以及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然而,在现实中,公共服务的供给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以及不同群体之间仍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那么,如何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呢?首先,要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
政府在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推进中起着关键的引领和统筹作用。
政府应明确自身的责任,加大对公共服务的投入,尤其是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
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公共政策,确保资源的公平分配和有效利用。
同时,建立健全公共服务的法律法规体系,为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法律保障。
加强对公共服务供给的监督和评估,确保政策的落实和服务的质量。
加大财政投入是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保障。
财政资源的合理配置对于缩小公共服务差距至关重要。
政府应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向公共服务薄弱地区和领域倾斜。
增加对农村地区、贫困地区的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的投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公共服务的可及性。
建立稳定的公共服务财政投入增长机制,确保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
此外,加强中央和地方财政的协调配合,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避免资源的浪费和重复投入。
优化公共服务资源的配置也是关键环节。
要打破地区、城乡之间的资源分割,促进公共服务资源的合理流动和共享。
通过建立区域合作机制,推动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欠发达地区辐射。
例如,可以开展教师、医生的交流轮岗,鼓励发达地区的优秀人才到贫困地区服务。
加强信息化建设,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公共服务的在线共享和远程提供。
同时,注重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规划,根据人口分布和需求特点,合理设置服务网点,提高公共服务的便利性。
提升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和质量同样不容忽视。
一方面,要加强公共服务人才队伍的建设。
通过教育培训、职业发展等途径,提高公共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
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为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人才支持。
浅析推进我国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方法
浅析推进我国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方法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随着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在逐步拉大,尤其是在过去城乡二元化的发展格局影响下,城乡之间的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领域方面的差距日益明显。
在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公共服务需求和供给方面的矛盾冲突也逐步加大,尤其是过去一直致力于城市工业和经济发展,对于农业和农村的经济投入力度较小,这就造成了农村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低下的问题。
如何尽快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效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建设水平,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状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特别是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展和完善,近年来,我国在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逐步解决城乡二元化结构问题的基础上,逐步构建城乡一体化建设,并加快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大幅度提升对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力度,使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取得了显著提高,初步构建了基本公共服务的制度框架,并进一步通过相关制度的发展和完善继续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建设和发展。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二、我国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我国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缺乏完善的城乡公共服务体制当前我国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中的城乡公共服务体制不完善,在公共服务供给中没有规范的分工和问责机制,没有形成可持续的财政机制,政府转型相对滞后,没有有效实现从经济建设型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变,没有构建“低水平、广覆盖”的公共服务体制,尤其是在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由于财政资源有限,在保证基本财政支出的条件下无法满足公共服务方面的支出要求,即使政府职能部门在不断推进公共服务体制改革,但是受到经济能力和制度建设上面的约束,无法真正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工作的有效开展。
完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入发 展 型阶段 , 民 的消 费 支 出主 要满 足 发 展 型 居 需 各
的供给力度 , 由于政府转型的滞后 , 但 公共产品的 供给效率不高等原 因, 公共产品供给没有及 时跟 上广 大社 会成 员对 自身 发展 需求 的快 速增 长 。 与
一
、
财 政投 入 保 障机 制与 推 进基 本 公 共 服 务
均等化 不相 适应
1 财政公 共 产 品供 给 与基本 公共 服务 需 求 不 .
相适应
按 照联合 国粮农 组织 判定 发展 阶段 的一 般 标 准, 当恩 格 尔 系 数低 于 5 % 时 , 国将 由生 存 型 0 一 向发展 型 阶段 转 变 , 民对 公共 产 品 的需 求 日益 居 增加 , 政府 公共 服 务 支 出在 政 府支 出 中 的 比重 呈 逐步 上升趋 势 。无论 从 经济 发展 水平 还是 从 消 费
国家“ 十二 五 ” 划 明确 提 出 , “ 步 完 善 规 要 逐 符合国情、 比较完整 、 覆盖城乡、 可持续 的基本公 共服务体系” 列 出了“ , 十二五” 期间基本公共服 务 的范 围和 重 点 , 提 出要 通 过 “ 善 公 共 财 政 并 完 制度 , 提高 政 府保 障能 力 , 步缩 小城 乡 区域 间人 逐 民生 活水平 和公 共 服 务 差 距 , 推进 基 本 公 共 服 务 均等 化 ” 。基 本 公 共 服 务 均 等 化 的 实 施 与 推 进 , 本质 就是 财政 体 系建 设 问 题 , 立合 理 的财 政 投 建
I pr v m e fFi n i lI v s e a a t e M e ha im o Pr mo e m o e nto na c a n e  ̄ ntGu r n e c n s t o t t e Eq a ia i n fBa i h u lz to o sc Pub i e v c s lc S r i e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策研究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策研究【摘要】本文研究了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首先从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入手,分析了当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对策研究和政策建议,同时探讨了实施这些对策的路径。
在对整篇文章进行了总结,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得出了一些研究启示。
通过这篇文章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推动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使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公共服务的便利和平等。
【关键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策研究、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现状分析、存在问题、政策建议、实施路径、总结、展望、研究启示。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今社会,人民对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但由于地区发展不平衡、资源分配不均等等原因,导致基本公共服务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差距,甚至出现一些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严重缺失的情况。
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社会的公平和公正,也制约了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推进。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成为当前重要的课题,需要我们加强研究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和措施。
在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已经成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
只有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础上,才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
研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策,探索推进路径,对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拟围绕此主题展开深入探讨,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理论支撑和思路指导。
1.2 研究目的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当前我国的基本公共服务在地区、人群、领域之间存在不平衡情况,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和推进。
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分析现状,发现问题,提出有效对策,给出政策建议,探讨实施路径,以期推动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发展,提高全民获得服务的机会和水平。
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为政府部门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为社会公平公正的建设贡献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行分税制是按照事权划分各级政府财权的一项制度,但 从我国分税制实行的情况来看,财力财权按政府级次层层上 移,而事权则被逐级下放,尤其是地市级以下政府,承担着大量 的社会保障、卫生防疫、环境保护等公共产品的支出,并且在保 持地方政府运行、发展地方经济方面压力很大,地方政府职能 与财力财权严重失衡。刚性支出过多而收入增长乏力,地方政 府的基础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很难有效实现。所以,地方政府的 财力不足,致使地方政府对于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不足。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党的十七大做出的重大战略 决策。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保障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 需要,是扩大内需、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的 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转变和履行政府职能 的必然选择。然而长期以来,由于财政因素造成基本公共服务 在地区间、城乡间、不同群体间不均等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制约 了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的实现,迫切需要相应的财政制度创 新,促进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逐步实现。
(一)“二元财政”运行机制,导致基本公共服务支出结构 失衡
一是我国长期以来的经济建设财政,忽视了政府自身的公 共服务职能,导致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不足而且分配严重不均 衡。因此,以经济发展为优先目标的财政支出结构无法适应基 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二是建立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基 础上的“二元财政”运行机制,造成了财政资金在城乡间投向的 非均衡性和制度性歧视,使得广大农村地区的居民享受到的基 本公共服务的数量最少、层次最低、种类最不齐全,出现了明显 的城乡供给失衡。三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而导致各地 区之间财政能力的差距,形成各地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 力差异很大。所以,这种“二元财政”机制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 不能一视同仁的对待所有的社会居民,形成了不完整的基本公 共服务体系。
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初次分配调节不到位,致使我国群体 间初次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加大了各群体享受到的基本公共 服务差距,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因素。同时,由于社 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大量低收入群体和弱势群体的生活非常 困难,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弱小,加剧了基本公共服务在 不同群体间的不均等。
(五)公共服务支出缺乏有效的绩效评价机制,支出效率 低下
一、制约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因素分析 近年来,我国政府重视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转变财政运 行机制,加大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大力调整和优化财 政支出结构,推动了我国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的进展。 但总体而言,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发展失衡的矛盾仍 然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城乡居民在教育、 医疗、交通、社保、就业等方面享受到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差距较 大。二是地区之间财力差距,决定了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 差距。三是贫富差距。政府解决这些问题的切入点就是实现基 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体现“以人为 本”的执政理念和弥补市场经济下公共产品“供给失灵”的现实 选择。所以,由于财政因素制约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也 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长期以来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模式和供给结果,固化了区 域之间、城乡之间和群体间的利益格局,人们在享用政府提供 的公共服务中完全处在被动的地位,既不掌握相关信息,也无 法对接受服务的过程进行问责。所以,基本公共服务支出缺乏 专门的绩效评价体系,将无法对支出效果和均等化的结果进行 衡量、问责和监管。
陈小霞:促进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改革思路
【财政金融】
促进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改革思路
陈小霞
摘 要:当前我国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供给不足而且分配严重不均衡。因此,本文通过阐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的涵义,对制约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因素进行了分析,按照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公共财政理念,总结 出适应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改革思路。 关 键 词:公共服务;均等化;财政
作者简介:陈小霞(1964-),女,陕西岐山人,宝鸡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副教授,研究方向:财税、金融等经济学领域。
·64·
第 06 期 2011 年 3 月
企业研究 Business research
No.06 MAR. 2011
支出能力的失衡阻碍了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 (四)财政对收入分配调节力度不够,拉大群体间收入差距 我国目前财政手段对收入分配调节力度不够。主要体现
基本公共服务,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共识基础上,由政府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总体水平来提供、旨在保障个人生 存权和发展权所需要的最基本社会条件的公共服务。基本公 共服务包括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体育、公共交通、生 活保障、住房保障、就业保障、医疗保障等,构成我国现阶段基 本公共服务体系。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全体公民不论地域、民族、性 别、收入及身份差异如何,都能享有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 应的权利、享受水平大致相当的基本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均 等化强调的是机会和效果均等,而不是简单的平均化和无差异 化。它是让全体社会成员享受水平大致相当的基本公共服务, 从而保障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权和发展权、保证社会公平 公正;它是要将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控制在社会认可的范围之 内,并不是完全的平均化;它是在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基本生存 和发展权利的前提下,更加重视弱势群体的生存和发展。
(三)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制约地方政府财政支出能力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在当期反映为不同区域、城乡居 民的差距,从长期来看,将会演变为各地区、城乡居民能力上的 差距,其引致的公共风险将会扩散到经济、社会和政治领域。主 要原因之一,是我国现行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两大缺 陷。一方面由于 1994 年的分税制改革未能合理划分各级政府 的事权,使得财力的划分缺乏依据,不得不沿用以既得利益为 基础的“基数法”,这实际上意味着将实行财政包干制以来形成 的各地区财力分配不公平的状况固定化。另一方面转移支付 模式不当、力度不足,专项转移支付项目过多、过杂,透明度不 高,随意性较大,客观上也造成了“下级围着上级转”,跑项目、 跑资金的不正常现象。显然很难起到财政均等化的作用。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