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现象复习上课用

合集下载

《声现象》复习

《声现象》复习

3.《声现象》复习提纲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

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就停止了,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合1224km/h,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才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

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0.1s,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5、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二、乐音及三个特征1.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

用硬纸片在梳子齿上快划和慢划时可以发现:划的快音调高,用同样大的力拨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时可以发现:橡皮筋振动快音调高。

综合两个实验现象得到的共同结论是: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

频率单位次/秒,记作Hz。

人耳听觉的频率范围为20—20000Hz。

把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把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

这两种声音人类都听不见。

3.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

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减小声音的发散,如:医生用听诊器听诊。

声现象复习教学设计

声现象复习教学设计

声现象复习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声现象复习教学目标:1.复习声音的基本概念,包括声音的产生、传播和听觉感受。

2.复习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音量和音色。

3.复习声音的传播特点,包括声音的传播介质、传播速度和传播路径。

4.复习声音的利用和保护,包括声音在通信、娱乐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以及如何保护听力健康。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1.引入声音的概念,以提醒学生对声音有初步的了解。

2.提问: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可以传播吗?我们如何感受到声音?3.教师进行简要解释,激发学生对声音的兴趣。

第二步:复习声音的基本概念(15分钟)1.随机抽取几位学生回答声音的产生问题,并进行简要解释。

2.引入声音的传播问题,让学生思考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3.提问:我们如何感受到声音?声音对我们有什么影响?4.让学生回答并进行讨论,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

第三步:复习声音的特性(20分钟)1.提醒学生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音量和音色。

2.引入音调的概念,让学生分辨不同音调的声音。

3.进行相应的练习,让学生模仿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

4.引入音量的概念,让学生分辨不同音量的声音。

5.进行相应的练习,让学生模仿发出不同音量的声音。

6.提问:是否所有声音都有相同的音色?声音的音色可以改变吗?7.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

第四步:复习声音的传播特点(30分钟)1.提醒学生声音需要传播介质才能传播,可以通过实验演示或图示进行说明。

2.引入声音传播速度的概念,让学生思考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差异。

3.进行相应的实验,让学生通过测量声音传播速度来验证自己的猜测。

4.提问: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路径是什么?声音在其他介质中传播的路径又是什么?5.让学生回答并进行讨论,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

第五步:复习声音的利用和保护(25分钟)2.引入声音对听力健康的影响,提醒学生保护自己的听力健康的重要性。

3.给学生讲解一些保护听力健康的方法,例如远离噪音环境、低音量听音乐等。

物理总复习课教案:声现象

物理总复习课教案:声现象

物理总复习课教案:声现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声现象的基本概念,包括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

2. 让学生了解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

3. 让学生掌握声音的测量单位,以及声音的强弱与振幅、距离的关系。

4.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声音的产生:振动、声源2. 声音的传播:介质、声速3. 声音的接收:人耳、听力4. 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音色5. 声音的测量:单位、换算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声音的产生、传播、接收过程,声音的特性及测量。

2. 难点: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以及音调、响度、音色的区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声现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

2. 利用多媒体演示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3.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声音的特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4. 设计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电话通话,引出声现象的概念。

2. 讲解:讲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过程,以及声音的特性。

3. 演示:利用多媒体演示声音的传播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声音的传播过程。

4. 讨论:分组讨论声音的特性,如音调、响度和音色,并举例说明。

5. 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7. 作业:布置一些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声音产生、传播和接收的理解程度。

2. 练习题:布置课堂练习题,评估学生对声音特性和测量单位的掌握情况。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声音现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引导学生思考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否相同,并探讨原因。

2. 声音的应用:介绍声音在科技、医疗等领域的应用,如超声波、听力测试等。

物理总复习课教案:声现象

物理总复习课教案:声现象

物理总复习课教案:声现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声现象的基本概念,包括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

2. 使学生了解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

3. 培养学生运用声现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声音的产生:振动与声波2. 声音的传播:介质与声速3. 声音的接收:人耳与听力保护4. 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音色5. 声现象的应用:声波传递信息与能量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声音的产生、传播、接收以及声音特性的理解。

2. 难点:声波传播规律、声速的计算以及声现象在实际应用中的原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声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4. 利用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运用声现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如敲击不同材质的物体,让学生感受到声音的奇妙。

2. 讲解声音的产生,介绍振动与声波的关系。

3. 演示声音的传播,如通过空气、水等介质传播。

4. 讲解声音的接收,介绍人耳的构造和听力保护知识。

5. 介绍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

6. 讲解声波传递信息与能量的实例,如电话、声纳等。

7.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声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8.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9. 课堂反馈,了解学生对声现象的理解程度。

10. 课后反思,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和改进。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问答、作业和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对声现象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2.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其合作探究和问题解决能力。

3. 结合学生的课堂反馈和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声现象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资源:1. 教材:《物理学》等相关教材。

2. 实验器材:声波发生器、扬声器、水槽、尺子等。

3. 辅助材料:PPT、图片、视频等。

八、教学进度安排:1. 课时:2课时(90分钟)。

《声现象》复习教案

《声现象》复习教案

《声现象》复习教案第一章:声音的产生1.1 复习声音的产生原理讨论声波是如何产生的回顾振动和声波之间的关系1.2 探究不同物体产生声音的方式进行实验,观察不同乐器、物体产生声音的差异分析不同介质(固体、液体、气体)对声音传播的影响第二章:声音的传播2.1 复习声音传播的基本原理讨论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方式解释声速的概念及其与介质性质的关系2.2 探究声音传播的障碍和特性讨论声波在传播过程中的衰减、反射、折射等现象分析声波的频率和波长对声音传播的影响第三章:声音的接收与感知3.1 复习人耳的听觉机制讨论耳蜗的结构和功能解释声音的频率、振幅与音量的关系3.2 探究声音的感知与音调、音色、音质的关系进行实验,观察不同音调、音色、音质的声音特点分析声音感知与听觉心理学的关联第四章:声音的记录与放大4.1 复习录音技术的原理讨论模拟录音和数字录音的差异解释录音过程中声音信号的放大和保真原理4.2 探究声音放大设备的原理与应用分析扬声器、耳机等声音放大设备的构造和工作原理讨论声音放大设备在不同场合的应用和效果第五章:声音的应用与控制5.1 复习声音在科技和通信领域的应用讨论声纳、超声波等在军事、医疗等领域的应用解释声音识别和语音通信技术的原理5.2 探究声音控制和噪声治理的方法分析噪声污染的来源和影响讨论噪声控制技术和噪声治理的有效方法第六章:声音与物质相互作用6.1 复习声音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原理讨论声波对物质的作用力,如声压、声强等解释声波在材料中传播时的衰减现象6.2 探究声音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分析超声波在诊断和治疗疾病方面的应用讨论声学成像技术如超声心动图和超声断层扫描的原理第七章:声音与心理效应7.1 复习声音对人的心理影响讨论音乐、音效等在心理治疗、广告等方面的应用解释声音的节奏、旋律对人的情绪和行为的影响7.2 探究声音在环境心理学中的应用分析声音景观设计在公共空间、居住环境等方面的作用讨论声音对人的认知、记忆和注意力等心理过程的影响第八章:声音与文化艺术8.1 复习声音在文化艺术中的作用讨论音乐、戏剧等艺术形式中声音的表现力解释声音在影视作品中的叙事和情感表达功能8.2 探究声音艺术与实验音乐分析声音艺术作品的形式和创作方法讨论实验音乐中对声音创新和扩展的探索第九章:声音与日常生活9.1 复习声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讨论声音识别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语音、智能家居等解释声音在交通工具、安全警示等方面的作用9.2 探究声音设计与声音品牌分析声音设计在产品、广告等方面的应用讨论声音品牌策略和企业形象塑造的关系第十章:声音的未来发展趋势10.1 复习声音技术的发展历程讨论数字音频技术、网络音频传播等的发展对声音现象的影响回顾声音技术的重要里程碑和创新点10.2 探究声音技术的未来趋势分析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技术对声音体验的影响讨论声音交互、声音识别等在未来科技和领域的应用前景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声音的产生原理重点关注声波产生的物理过程和振动与声波之间的关系。

单元复习课(声现象)

单元复习课(声现象)

知识结构
传递信息
利用 传递能量
发声体 的振动
乐音
声音 分类
听的过程 在介质中以声 波形传播
噪声
三个 特征
音调 响度 音色
物理危害 生理危害 等级危害 控制途径
声速
回声
15 ℃ 空气 v固> v液> v气 t<0.1 s
t≥0.1 s
中 340 m/s
原声加强 听到回声
5. 老黄牛的叫声和蚊子的嗡嗡声从声音的三个特 性进行比较,老黄牛发出的声音_响__度___大,蚊子发出 的声音_音__调___高。
17.苍蝇飞行时每秒振翅 147~200 次,蝴蝶飞行时 每秒振翅 5~6 次,为什么你凭听觉就能发觉飞行中的 苍蝇,却不能发觉飞行中的蝴蝶?
答: 苍蝇发声的频率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之内,蝴 蝶发出的是次声波,不在人的听觉范围内。
4. “威风锣鼓震天响,声音传远方” 这是由于鼓

D
振动的 ( )
A. 音调高
B. 频率高
C. 音色好
D. 振幅大
5. 在“闻其声而不见其人”时,我们能分辨出哪位
熟人在讲话,这是因为不同的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D( )
A. 振幅
B. 频率
C. 响度
D. 音色
6. 男低音歌手独唱时由女高音歌手轻声伴唱,下面 关于两人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 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9. 小芳在书房记单词,爸爸在客厅看新闻联播。 为了不受电视机声音的影响,小芳采用了以下的办法中, 较为合适的是( ) B
A. 把电视机关掉 B. 减小电视机的音量 C. 打开书房内的收音机 D. 打开书房和客厅的门窗, 加快空气流动
11. 医生用听诊器诊病是因为( C ) A. 听诊器能使振动的振幅增加,响度增大 B. 听诊器能提高发声体的频率,使音调变高 C. 听诊器能减小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响 度更大些 D. 听诊器能缩短听者和发声体间的距离,使传 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学设计:声现象复习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学设计:声现象复习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学设计:声现象复习课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1.复习并巩固学生对声音的基本概念、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基本原理的理解;2.复习并掌握声音的特性,包括声音的音调、音量和音色;3.复习并理解声音的利用和保护,包括声音的反射和回声的应用、噪声对健康的危害以及如何正确保护听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基本原理;•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音量和音色。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声音的传播过程,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如何准确辨认和描述声音的特性。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内容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基本原理复习:–声音的产生:物体振动产生声音;–声音的传播:声音是通过介质传播的,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2.声音的特性复习:–音调:音调高低由声源振动的快慢决定;–音量:音量大小由声源振动的幅度决定;–音色: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有不同的音色。

3.声音的利用和保护复习:–反射和回声的应用:声纳、声波测距等;–噪声对健康的危害:长时间暴露在噪声环境中会影响人体健康;–声音的保护:正确使用耳机、避免长时间听音量过大的声音。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解法:通过讲解声音产生、传播和特性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对声音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示例,让学生分析声音的传播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3.实验探究法:设计适当的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自操作和观察,巩固和拓展对声音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通过和学生的互动交流,复习上节课的知识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步骤二:核心知识点讲解(15分钟)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基本原理。

2.声音的特性。

3.声音的利用和保护。

步骤三:案例分析(15分钟)选择几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分析和描述声音的传播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声音的传播规律。

步骤四:实验活动(20分钟)设计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自操作和观察,加深对声音特性和应用的理解。

《声现象》复习教案

《声现象》复习教案

《声现象》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复习和巩固声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提高学生对声现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究声现象的兴趣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声波的基本概念:声波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2. 声源和声场:声源的种类、声场的概念和声压级。

3. 声波的传播:声波的传播速度、传播介质和衍射、折射现象。

4. 声波的接收和处理:声波的接收原理、声呐和声探测技术。

5. 声波的应用:声波在通信、医疗、工业等领域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来复习声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声波的传播和接收现象。

3.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展示声波的应用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教案。

2. 实验器材:声波发生器、接收器、测量仪器等。

3. 多媒体教学资源:声波应用的实例和视频。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问题引发学生对声现象的思考,例如:“你平时是如何感受到声音的?”、“声波在空气中是如何传播的?”等。

2. 复习声波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回顾声波的定义、特点和分类,通过示例和图示进行讲解和巩固。

3. 声源和声场:讲解声源的种类和声场的概念,通过实验和观察来展示声压级的测量方法。

4. 声波的传播:引导学生复习声波的传播速度、传播介质和衍射、折射现象,通过实验和演示来加深理解。

5. 声波的接收和处理:讲解声波的接收原理和声呐、声探测技术的基本原理,通过实验和观察来展示声波的接收过程。

6. 声波的应用:介绍声波在通信、医疗、工业等领域的应用实例,通过多媒体教学资源展示相关应用。

7.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的练习题目,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来巩固所学的知识。

8. 总结和展望: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进一步的学习要求和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K12学习】《声现象》复习教案

【K12学习】《声现象》复习教案

《声现象》复习教案第一章声现象(复习)第一章声现象(复习)一、声音是什么第一章声现象(复习)、声音是由于发声体的______产生的。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声。

_____停止,发声也停止。

第一章声现象(复习)(注意:振动一定会发声,但发出的声音人不一定会听到;如果物体不振动,是决不会发出声音的)第一章声现象(复习)2、声音的传播第一章声现象(复习)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一切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作为_____,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叫做_____。

第一章声现象(复习)_____不能传声。

第一章声现象(复习)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液体,气体的传播速度最慢。

3、声波能使物体振动,能粉碎小石头,这表明声音具有。

第一章声现象(复习)二、声音的特征、声音的三要素第一章声现象(复习)声音的三要素是指声音的____、_____和______。

第一章声现象(复习)音调指声音的_______,是由物体振动的_______决定的;响度指声音的_____,是由物体振动的________决定的;我们能分辨不同人的声音,依据的是声音的________。

第一章声现象(复习)声音的特征响度音调音色影响因素振动的声源的远近振动的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改变方法改变力的大小改变发声体的长短、粗细、松紧举例震耳欲聋脆如银铃悦耳动听说明、频率:,单位:2、振幅:振动的幅度2、用一把直钢尺完成下列探究实验:(1)探究声音的响度与声源的振幅有什么关系?(2)探究声音的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什么关系?(1)实验方法:将钢尺一端放在桌面上,用手按住,另一端伸出桌面外(相同)。

第一次拨钢尺,使钢尺振动发声;第二次拨钢尺,使钢尺振动发声。

现象:第二次比第一次的响结论:振幅越大,。

(2)实验方法:将钢尺一端放在桌面上,用手按住,另一端伸出桌面外(用大小相同的拨动钢尺)。

第一次伸出的一些,使钢尺振动发声,此时钢尺振动的;第二次伸出的一些,使钢尺振动发声,此时钢尺振动的。

八年级物理上册《声现象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声现象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
15、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
16、引起听觉的阶段: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的传播——耳朵鼓膜的振动。
17、控制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11、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叫做响度。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系,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响度还跟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系。
12、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即使音调、响度都相同,声音还是有区别的,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
13、噪声是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14、从环保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其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8.某物体每秒振动6次,那么,它振动的频率是___________赫兹(Hz)。
9.钓鱼时,河岸上的脚步声会把鱼吓跑,这说明____________能够传声。
10.在一根较长的钢管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耳朵紧贴钢管的同学可以听到____次声音,第一次声音是通过______传播的,第二次声音是通过____传播的。
15.音乐家贝多芬耳聋后用牙咬住顶在钢琴上的木棍来听琴音,这是利用了_______原理。
16.小明正在唱歌,他凭放在喉头上手的感觉,认识到他的歌声是靠________发声的。
17.从环境保护上说,凡是对人们正常的学习、休息、生活和工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一切声音都是噪声。
13.声音频率高于_________和低于________时,人是听不到的,我们把这两种声音分别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
14人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是这样的: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______振动,这种振动经过____________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再把信号传给_______________,这样人就听到声音了。

《声现象》复习教案

《声现象》复习教案

《声现象》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复习和掌握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的基本原理。

2. 能够区分乐音和噪音,并了解它们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3. 掌握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并能运用这些特征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4. 培养学生运用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声音的产生:复习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停止。

2. 声音的传播:复习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以及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情况。

3. 声音的接收:复习人耳如何听到声音,包括耳膜的振动、听小骨的传递等。

4. 乐音和噪音:复习乐音和噪音的区别,以及它们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5. 声音的特征:复习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定义,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原理,乐音和噪音的区分,声音特征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以及声音特征的数学表示。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思考问题来复习声学知识。

2. 利用实验和实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过程。

3. 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探讨乐音和噪音对生活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声音的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复习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2. 第二课时:复习声音的接收和乐音与噪音的区分。

3. 第三课时:复习声音的特征,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

4. 第四课时:通过实例和实验,让学生运用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第五课时:进行复习测试,检查学生对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声学应用与科技1. 教学目标:了解声学在科技领域中的应用,如回声定位、声纳系统。

掌握声波在医学成像中的作用,如超声波。

探讨声学在环境噪声控制和声音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2. 教学内容:声波在科技领域的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超声波在医学诊断中的作用和原理。

噪声控制技术及其在提高声音质量中的应用。

3. 教学重点与难点:声学科技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原理。

物理总复习课教案声现象

物理总复习课教案声现象

物理总复习课教案声现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声现象的基本概念,包括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

2. 使学生了解声速、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定义及其关系。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声音的产生:物体振动产生声音,振动停止,声音停止。

2. 声音的传播:声音需要介质传播,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传声。

3. 声音的接收:人耳听觉范围及超声波、次声波。

4. 声速:声速与介质种类、温度有关。

5. 音调:频率决定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6. 响度:振幅决定响度,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7. 音色:取决于发声体本身的特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声速、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关系。

2. 难点:声速、音调、响度和音色的计算及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声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3.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声现象的奥秘。

4. 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中与声现象相关的实例。

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敲击不同材质的物体,引导学生关注声现象。

2. 讲解声音的产生,振动与声音的关系。

3. 演示实验,如空气柱振动产生声音,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声音的产生。

4. 讲解声音的传播,介质的种类和传播条件。

5. 讲解声速的概念及其与介质、温度的关系。

6. 讲解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定义及其关系。

7. 进行案例分析,如音箱、耳机等设备的工作原理。

8. 课堂互动,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9.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10. 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声现象基本概念的理解。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分析和总结能力。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4.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七、教学拓展:1. 超声波的应用:如医疗、工业检测等领域。

物理总复习课教案声现象

物理总复习课教案声现象

物理总复习课教案声现象一、教学目标1. 回顾声现象的基本概念,包括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

2. 掌握声波的特性,如频率、振幅和波长。

3. 理解声音的强度和音调与声源的振动频率的关系。

4. 掌握声音在空气、水和固体中的传播速度。

5. 能够运用声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声现象。

二、教学内容1. 声音的产生:回顾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停止。

2. 声音的传播:介绍声音在空气、水和固体中的传播方式,以及传播速度的区别。

3. 声波的特性:讲解频率、振幅和波长的概念,以及它们对声音的影响。

4. 声音的接收:复习人耳如何接收声音,包括耳膜的振动和听觉神经的传递过程。

5. 声音的强度和音调:探讨声音的强度与振幅的关系,以及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来复习声现象的基本概念。

2. 利用图表、示意图和实验视频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声波的特性和传播过程。

3. 设计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运用声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释。

4. 进行小组讨论和小组活动,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和合作,共同解决声现象相关问题。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和讨论等。

2. 小组活动表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和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合作、交流和问题解决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声现象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以巩固所学的知识。

五、教学资源1. 声现象的教学PPT,包括声波的特性、声音的传播和接收等内容的介绍。

2. 声现象的实验视频,展示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过程。

3. 声现象的实际例子和问题,用于学生的小组讨论和分析。

4. 声现象的练习题,用于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声现象实验,如敲击不同材质的物体,让学生感受到声音的奇妙。

2. 复习声音的产生:让学生回顾并解释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原理。

3. 探索声音的传播: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通过放置声源在不同介质中(如空气、水、泡沫),观察声音的传播情况。

八年级物理上册《声现象》复习课教案 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声现象》复习课教案 苏科版

《声现象》复习课教学目标: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2.乐音的三要素。

3.噪声的危害及控制。

教学过程:一、知识整理1.请同学们阅读课本11--31页,学生思考与讨论以下问题:⑴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什么叫声源?⑵声音的传播条件是什么?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多大?声音以什么形式传播?⑶回声是怎么一回事?人耳能将原声和回声区别开来的时间间隔为多少?⑷什么叫乐音?⑸乐音的要素指什么?它们分别由什么决定?⑹什么是噪声?如何控制噪声?二、知识体系声音的产生——振动传播条件——介质声音的传播传播速度——空气中340 m/s传播形式——声波声现象音调频率乐音的三要素响度振幅、距离音色发声体噪声与乐音的区别噪声的危害与控制控制三、重点例题[例题1] 下面几种现象中,说明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现象的是()A. 用光将鱼吸到网里B. 鱼被岸上的人说话的声音吓走C. 在岸上听到河水流动的声音D. 波浪拍击海岸发出轰鸣声[例题2] 医生用听诊器诊病是因为()A. 听诊器能使振动的振幅增加,使响度增大B. 听诊器改变发声休的频率,使音调变高C. 听诊器能减小声音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D. 听诊器能缩短听者距发声体间的距离,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例题3] 一辆汽车朝山崖匀速行驶,在离山崖700m处鸣笛,汽车直线前进行驶40m后,司机刚好听到刚才鸣笛的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求汽车行驶的速度。

已知:S = 700m, s =40m, v =340m/s求: v解:t = s / v = (2S- s )/ v =(2×700m-40m)/340m/s=4s.v = s / t =40m/4s=10m/s答:汽车行驶的速度为10m/s.四、随堂练习1. 放在钟罩内的闹钟,钟锤不断地敲打铃盖,却听不到铃声,这是因为()A. 闹铃停了B. 没有发声物体C. 钟罩内没有空气D. 声音让钟罩挡住了2. 下列关于音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在同一音阶中“1”比“5”的音调高B. 音调的高低由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决定C. 音调高低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D. 不同的人发出的音调不会相同3. 上课时,学生听到老师讲课的主要过程是:老师的声带________,使空气中产生_______,再使学生的耳膜________.4. 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发声体做_________________时发出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声音在下列物质中传播速度最 小的是( 小的是( ) D A.钢轨 B.纯水 C.木材 D.空气
6、人们交谈时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 人们交谈时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 能够传声; 表明 空气 能够传声;鱼能被它们 喜欢的声音吸引, 喜欢的声音吸引,表明水 也能传 声。 将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 7、将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会溅起水 花,这表明声音是由于物体 振动 产生的。 产生的。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 的。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快,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快, 而且箭筒还可以起到共鸣箱的作用。 而且箭筒还可以起到共鸣箱的作用。
•汽车行驶的正前方有一座 汽车行驶的正前方有一座 高山,汽车以12 12米 高山,汽车以12米/秒的 速度行驶。汽车鸣笛2 速度行驶。汽车鸣笛2秒后, 司机听到回声, 司机听到回声,则此时汽 车距高山有多远 多远? 车距高山有多远?
一、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相关知识: 相关知识 1.声音是怎样发生的 声音是怎样发生的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2.声音传播依靠 介质 。 声音传播依靠 声音可以依靠任何 气体、 液体、 液体、固体 物质作介质传播, 物质作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中考连接: 中考连接:
关于“ 声音” 1 、 关于 “ 声音 ” , 下列说法中错误 的是( 的是( C )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 C.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声音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关于声的现象, 2 、 关于声的现象 , 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D ) A 、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相同; 相同; 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 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 只要物体在振动, C 、 只要物体在振动 , 我们人耳就 能听到声音; 能听到声音; 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一切发声物体 9、敲鼓时,撒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 且鼓声越响纸屑跳得越高; 且鼓声越响纸屑跳得越高;将发声的音叉 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且音叉声音越响, 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且音叉声音越响, 溅起的水花越大; 溅起的水花越大;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会振 且声音越响纸盆振幅越大. 动,且声音越响纸盆振幅越大. 根据上述 现象可归纳出: 现象可归纳出:1)声音是由物体的
当火车进站时, 2 、当火车进站时,工人师傅总是 用铁锤敲打火车轮上的部件, 用铁锤敲打火车轮上的部件 , 听 了发出的声音, 了发出的声音 , 便分辨出部件间 是否有松动, 是否有松动 , 他主要是依据声音 的( ) C A.响度 C.音调 B.音色 D.频率
3、水牛“哞哞”的叫声和蚊子“嗡 水牛“哞哞”的叫声和蚊子“ 蚊子 的叫声相比较,________叫声音 嗡”的叫声相比较,________叫声音 水牛 调高,_________叫声响度大 叫声响度大。 调高,_________叫声响度大。 4 、 老黄牛的叫声和蚊子的嗡嗡声从 声音的三个特性进行比较, 声音的三个特性进行比较,老黄牛发 响度 出的声音________ ________大 出的声音________大,蚊子发出的声 音调 _______高 音_______高.
3.音色 音色
不同物体振动发声 时,所发声音的音色一 般不同, 般不同,它是乐音的另 一个特征。 一个特征。

中考连接: 中考连接:
1、演奏同一乐曲时,人能分辨出 演奏同一乐曲时, 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 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 是因为它们的( 是因为它们的( C ) A. 响度不同 同 C. 音色不同 B. 音调不 D. 节奏不同
第一章
声现象复习课


声 现 象
产生: 物体振动 条件: 条件: 介质 传播 速度: 与介质有关 速度: 形式: 形式: 声波 ★ 听声 条件: 条件:
★ ★
音调: 音调: ★ 响度: 响度: ★ ★ 特性 音色: 音色: ★ ★ ★ 乐音: 乐音:★ 分类 噪音: 噪音: 传递信息: 利用 传递信息: 传递能量: 传递能量: 声能

玻璃罩内仍有空气, 玻璃罩内仍有空气,没形 成真空状态. 成真空状态.
音调、 二、 音调、响度和音色
★ 知识点:知道乐音的三要素。 知识点:知道乐音的三要素。
音调、 二.音调、响度和音色 音调
相关知识
1.音调 音调
物体在1 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 (1)、 )、 叫频率。 叫频率。 越高, 越高; (2)、 频率 越高,音调 越高; )、 .频率 越低, 音调 越低。所以说,音 越低, 越低。所以说, 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中考连接
1、针对以下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针对以下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抽气




A . 甲图中, 演凑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 甲图中 , 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 乙图中, 敲锣时用力越大, B . 乙图中 , 敲锣时用力越大 , 所发声音的音 调越高 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 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 越大 丁图中, D . 丁图中 , 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 以减小噪声污染 ★
9、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 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 15℃ 是 340 米/秒。北宋时代的沈 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 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 记载着:行军宿营, 记载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 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 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 袭的敌人的马蹄声。 到夜 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 为

第一章
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三、声音的特征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五、声音的利用 ★
一、 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知识点: 知识点: 1、知道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知道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2、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3、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4、知道回声现象。★ 知道回声现象。
8 、 指出下列情况中声音主要是靠什 么传播的: 耳朵贴在枕头上, 么传播的 : ( 1 ) 耳朵贴在枕头上 , 可以听到放在枕头下机械手表的“ 可以听到放在枕头下机械手表的“滴 枕头 传播的; 嗒”声,是靠 传播的; ( 2 ) 潜水员在水下听到岸边人的谈 水传播的. 话声, 传播的. 话声,是靠
振动产生的 _________产生的; _________产生的;
物体发声时振幅越大, 2) 物体发声时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四、 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知识点: 知识点:知道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相关知识
1.噪声及来源 噪声及来源 1)、从物理学的角度看,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 (1)、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是 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振动时发出的声 从环保保护的角度看, 音。从环保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 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工作的声音, 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工作的声音, 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 声音, 噪声。 声音,均为 噪声。
联欢晚会上, 5、联欢晚会上, 口技演员 惟妙惟肖地模仿一些动物 和乐器的声音, 和乐器的声音 , 他主要是 模仿声音的 音色 , 台下 观众听到口技演员的声音 传播的. 是靠 空气 传播的.
萍萍是位音乐爱好者, 6、萍萍是位音乐爱好者,钢琴独 奏或手风琴独奏她一听便能分辨, 奏或手风琴独奏她一听便能分辨 , 她区分的依据是这两种乐器发出 音色 声音的__________ 不同; __________不同 声音的 __________ 不同 ; 她用不 同的力弹琴时,发出声音的 响度 不同. _________不同 _________不同.
2.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人们用 (1)、人们用 分贝 来划分声音 )、 强弱的等级,分贝的符号是dB。 强弱的等级,分贝的符号是 。 (2)、 0dB 是人们刚刚能听到的 )、 最弱的声音——听觉下限。 听觉下限。 最弱的声音 听觉下限 )、为了保护听力 (3)、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 )、为了保护听力, 不超过 90dB ;为了保证工作和学 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70dB ;为 了保证休息和睡眠, 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 超过 50dB 。
答:2s=v1t+v2t s=352米 米
10、在做真空是否传声的实验中, 10、在做真空是否传声的实验中, 随着玻璃罩内的空气被逐渐抽出, 随着玻璃罩内的空气被逐渐抽出, 电铃的声音将逐渐变小直至听不 到。某同学在做该实验时虽然听 到的铃声逐渐变小, 到的铃声逐渐变小,但始终都能 听到铃声。 听到铃声。请你分析原因可能是
3、下表列出了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密度及声 音在其中传播的速度
物质 物质的密度(Kg/m3) 物质的密度( 空气 氧气 铝 铁 铅 1.29 1.43 2700 7900 11300 316 5100 5000 1300
声音传播的速度( 声音传播的速度(m/s) 330
根据上表提供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根据上表提供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C

A、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B、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减小 C 、 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它在气体中传 播的速度 D 、 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随着金属密度的增 大而增大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 4 、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 , 错误的是 ( D ) A.悦耳动听的歌声是由歌唱家的声带振动 发出的 B.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C.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 气中的传播速度 D.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一 样的
减小噪声的方法
• 摩托车发动机安装消声器、无声手枪 摩托车发动机安装消声器、 减弱噪声; 等是在 声源处 减弱噪声; • 关闭门窗,在住宅和马路见设立屏障 关闭门窗, 或植树造林是在 传播过程中 减弱噪 声; 掩耳盗铃” 人耳处 减弱噪声。 “掩耳盗铃”是在 减弱噪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