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品三备两磨岗位实践作业

合集下载

【VIP专享】三备两磨实践活动作业

【VIP专享】三备两磨实践活动作业

三备两磨岗位实践作业:经历三次备课,两轮打磨,本次校本研修活动圆满结束了,相信在这个过程中,大家都得到很多收获。

最后,请每一位老师提交一份最终的课堂教学设计方案及磨课小结,该作业计入考核。

作业要求:1.参考模板来填写;2.作业字数不少于400字;3.内容必须为原创,若出现雷同,将视为不合格。

附件:作业模板教学过程(包含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技术应用等)一、复习导入1.导入:这一单元我们已经学习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谁来说一说它们的计算公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用字母表示是S=ah;三角形面积=底×高÷2,用字母表示是S=ah÷2。

)让学生回忆它们的面积的计算方法是怎么推导出来的?(把它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来研究面积的。

)2.揭题:生活中的图形除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外,还有梯形,这节课我们就利用转化的方法来研究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板书课题:梯形的面积)二、互动新授1.ppt出示教材第95页情境图。

引导学生观察:车窗玻璃是什么形状的?(梯形)思考:怎样求出它的面积呢?你能用学过的方法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小组讨论,学生可能会猜测到把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长方形等,来推导它的面积计算公式。

2.让学生利用梯形学具验证自己的猜测。

小组活动,教师深入各小组进行指导。

可提醒学生拼一拼。

3.交流汇报自己的推导过程,指学生到黑板边演示边讲解。

学生以梯形面积计算的公式推导有多种方法,可能会这样做:(1)用两个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下底),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梯形的高。

每个梯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ppt出示推导过程:4.小结:大家把梯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平行四边形,推导出它的面积计算方法,布置一个课外探索:你愿意把梯形转换成其他学过的图形,来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吗?告诉大家一个秘密,无论哪种方法我们都可以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三备两磨校本研修与岗位实践作业 叶 彬

三备两磨校本研修与岗位实践作业 叶  彬

这样设计是为了使学生系统地 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内容,与 前后知识的联系以及它在教材 中的地位,能起到提纲挈领的 作用。 这样设计是为了使学生能及时
布置作业
不解方程判定下列方程根的情况(略)
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 生自觉学习的习惯。
教学设计初稿的修改点
开始的初稿中没有注意师生的双边活动设计 ,没有过多的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也没 有对判别式的推理过程加以重视就是教师一味的灌输 ,缺乏对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 . 在终稿中我在同事的帮助下完善了这方面的不足
1 2 x2 3x 4 0 3 5 x2 1 7 x 0
应用定理,解决问题
2 16 y 2 9 24 y 4 x 2 2 2k x k 2 0
以上例题的设计,主要是为了 给学生创造一个知识运用迁移 学生现独立探究,然 及巩固的机会,同时也为了吸 后小组交流,进行展 引和调动全班同学参与到积极 示 动脑,各抒己见的活跃气氛中 来,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的能力。
2
4ac , b2 4ac
否可解。
的作用 这样设计(1)是为了让学生明 白: b
2
是:它能决定方程是
4ac
的值的符号在
一元二次方程ax2 bx c 0 a 0时,代数式b2 4ac
起着重要的作用,显然我们可以根据 启发引导,发现结论 把
解一元二次方程中所起的重要 作用,从而很自然地引出了根 的判别式概念。 (2)是为了培 养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观察、
学习中还会遇到:用一个简单的符号来表示一个数学式子的情况,同学们 要逐渐适应这一点,它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 趣。 由于前面作了铺垫, 所以学生很快可以 答出结论。 带 着 老 师 提 出 的 问 这样设计是为了培养学生思维 引导学生,理论验证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果真有三种吗?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的内容, 书 题,会很认真地去看 的严谨性,养成严格论证问题 上从理论方面给我们做了很好的解释。 书,寻找答案。 的习惯以及自学能力的培养。

三备两磨岗位实践作业

三备两磨岗位实践作业
帮乐乐修改完这封信,你想对乐乐说点什么?
看来,单位用错了,会闹出笑话的,我们可要注意啊。
5、开阔眼界,丰富知识
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好,数学小精灵要送给大家一个有趣的小知识,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你知道吗?大自然中的质量。(鸵鸟是最大的鸟,蜂鸟是最小的鸟。)
大自然中有关质量的知识还有很多,希望同学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多去了解。
教学重难点
1、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用科学的方法和策略估量物体的轻重。
教学过程
(包含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技术应用等)
一、创设情境,体验轻重。
同学们,数学课本和铅笔一直都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他们的质量好吗?请你拿起数学课本和铅笔像老师这样掂一掂,谁来说说你的感受?你们都有这样的感觉吗?用手势告诉老师,感觉重的一只手下沉,轻的一只手抬高。好了,大家的感受都是一样的,看来物品是有轻有重的。我们把物体的轻重叫做物体的质量(板书:质量)。那么你们知道可以用哪些单位来表示物品的质量呢?
建立1克的概念。
(出示一枚2分硬币),请同学们用手掂一掂(师先示范),说说感觉怎样?(很轻)
怎样才能知道一枚2分硬币有多重?(用秤称)用什么称比较合适?(天平)
对的,要想称出很轻的硬币的质量,可以用天平来称。
(出示天平)这就是一架天平,通常我们把要称的物品放在左盘,右盘放砝码。瞧这就是砝码,。(举起10克的砝码)这就是这盒砝码里最轻的,只有10克。这是最重的有200克,你们听出砝码是用什么作单位的了吗?(克)在天平正中央有一个刻度盘,当指针指着0表示天平平衡了,这时候所称的物品就和所放的砝码一样重。这是游码,有时根据实际情况还可调节游码确定物体的重量。下面我们就用天平来称一称硬币。(师示范)

三备两磨校本研修与岗位实践作业 刘芝芳

三备两磨校本研修与岗位实践作业 刘芝芳
教学设计方案终稿
课题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教学设计
姓名
刘芝芳
学科
数学
学校
湖南龙山金沙希望中学
年级
九年级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会运用关系定理求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之和及两根之积,并会解一些简单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经历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的探究过程,使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教学过程,发展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问题5.你能证明上面的猜想吗?请证明并用文字语言叙述说明。分小组讨论以上的问题并作出推理证明。若方程ax2+bx+c=0(a≠0)的两根为x1=,x2=。则x1+x2=+ =;x1x2=·=.
学生行为:有的学生很快就利用最简便的方法——十字相乘法求出x2-5x+6=0的两个根,也可以利用公式法解出此方程和“问题3”中的两个方程的根并在表中写出两个的和与积;2.学生写出了方程ax2+bx+c=0(a≠0)的两根,并再进一步计算,求出用系数表示的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3.由此得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教师进一步引导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这种关系,来加深理解和记忆。
教师提示第1题:( x1-x2)2=x12+ x22-2 x1x
学生根据上述关系式算出结果后,再两边同时开平方。
“拓展创新”中是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教学设计,也是开放性教学,使有的学生的奇异思维得到发展。
五、师生共同归纳小结
在教师提示下,学生回答:
1、方程的根是由系数决定的;
2、a≠0时,方程ax2+bx+c=0是一元二次方程。
1、设计意图:本设计采用“实践——观察——发现——猜想——证明”的过程,使学生既动手又动脑,且又动口,教师引导启发,避免注入式地讲授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体现学生的主体学习特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国培计划三备两磨作业

国培计划三备两磨作业

三备两磨岗位实践作业:经历三次备课,两轮打磨,本次校本研修活动圆满结束了,相信在这个过程中,大家都得到很多收获。

最后,请每一位老师提交一份最终的课堂教学设计方案及磨课小结,该作业计入考核课题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2.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

3.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或使电阻两端电压不变。

(二)过程和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2.学习用图象的方法来表示和研究物理规律。

3.使学生感悟用“控制变量”来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重视学生对物理规律客观性、普遍性和科学性的认识,注意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电路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教学难点: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实验,并分析得出结论。

教学方法实验、归纳、对比。

有条件可做学生分组实验。

教具学具学生(或教师):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或电阻箱、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电源(可用学生电源)、开关、导线若干。

教学过程引入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入课题观察一些常用电器的图片。

想一想:下列用电器电流大约多大?浴霸、电视机、洗衣机、电烤箱、笔记本电脑、灯泡。

讨论并给出答案:浴霸:约5 A;电视机:约1 A;洗衣机:约1 A;电烤箱:约2 A;学生观察、思考。

生活中几个常用电器的电流大小问题,引起学生对物理问题的关注。

引发学生的思考。

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课题,引起学生的研究兴趣。

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

为引入新课教学进行铺垫。

笔记本电脑:约2 A;灯泡:约0.2 A。

提出问题:各种用电器的电流大小不同,那么电流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新课讲授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合理猜想设计实验一、猜想与假设【启发】各种用电器的电流大小不同:那么电流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手电筒中使用新电池或旧电池,灯泡的亮度不同,通过灯的电流与灯两端电压有关吗?在家庭电路中使用不同的灯泡,亮度不同,那么通过灯的电流与灯丝电阻有关吗?在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电阻有什么关系呢?猜想:若电阻一定,电流与电压存在什么关系?若电压一定,电流与电阻存在什么关系?【设计实验】若研究电路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或电流与电阻的关系,需要哪些实验器材?学生通过实例进行思考。

三备两磨岗位实践作业

三备两磨岗位实践作业
1. Did you make any resolutions last year?
1. What’s your resolution?
2. What kind of resolutions do they have to do with?/Which kind of resolutions?
3. Were you able to keep them ? Why or why not?
Do you think the best resolution is to have no resolutions? Why or why no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既巩固词汇又使学生轻松地明确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Step3. Lead in:resolution师出示这个单词,引导学生思考并表达关于resolution了解多少。再引出我们本节课将了解更多关于resolution的信息。
(此环节采取师生互动,以生发言为主的方式以引起学生的求知欲)
Step4. Complete 2b:Put the sentences [A-D] in the correct places__ __ __ __
做出最后的调整。
活动反思
活动反思
整节课能把握住阅读课这一颗型的应用,注重了朗读与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教师在设计课的过程中,注重了分解难点。突破了重点。上课的效果还是很好的。
Write a passage about New Year’s Resolutions.

三备两磨岗位实践作业

三备两磨岗位实践作业

三备两磨岗位实践基于《学科教学中渗透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习,采用校本研修的方式,开展“三备两磨”岗位实践,将学科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有效结合,活动的流程分为四步走,过程中线下、线上相结合:三备两磨岗位实践作业:经历三次备课,两轮打磨,本次校本研修活动圆满结束了,相信在这个过程中,大家都得到很多收获。

最后,请每一位老师提交一份最终的课堂教学设计方案及磨课小结,该作业计入考核。

作业要求:1.参考模板来填写;2.作业字数不少于400字;3.内容必须为原创,若出现雷同,将视为不合格。

附件:作业模板(5)阿德莱德附近是地中海气候2、特点:承半环状分布,大体上以南回归线为中心南北对称。

设计意图:学生能够理解人口与城市的分布与气候的关系,熟记澳大利亚气候分布。

(四)澳大利亚经济(5分钟)主要内容:了解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理解掌握其畜牧业及采矿产业的发展因素。

教师活动:主要围绕澳大利亚是“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坐在矿车上的国家”两个方面来展开讲述澳大利亚的经济现状。

PPT 教学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老师的话。

设计意图:对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知道畜牧业和采矿业在其经济发展中所占的比重。

三、总结、巩固练习(9分钟)主要内容:1、总结这课的知识点;2、深化对澳大利亚的认识;3、熟记澳大利亚海陆位置、地形、气候及其分布特点教学活动:1、谈谈自己本节课学到的新知识!2、请同学们PPT上的练习(叫同学起来回答问题)(1)目前澳大利亚的经济支柱产业A.农业B.工矿业C.服务业D.畜牧业(2)填空题:澳大利亚所在的大陆位于(大洋洲);澳大利亚平均人口密度仅为中国的1/45,相当于每平方米2.5人,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澳大利亚周围的海洋是(印度洋)与太平洋;澳大利亚的通用语言是(英语)。

设计意图:1、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2、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巩固所学知识。

校本研修作业-三备两磨岗位实践_2

校本研修作业-三备两磨岗位实践_2
活动反思
活动反思
在备课中必须思考:如何通过教学活动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如何分散、降低难点让参差不齐的学生都接受;如何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借助磨课磨出让学生喜欢的课,从而完成教学认务,提高教学成绩。
1.参考模板来填写;
2.作业字数不少于400字;
3.内容必须为原创,若出现雷同,将视为不合格。
附件:作业模板
教学设计方案终稿
课题
《小青蛙找家》
姓名
鲁疆华
学科
音乐
学校
巴彦套海农场学校
年级
一年级
教学目标
1.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小青蛙找家》。
2.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自然的意识。
3.学习声势“三备两磨”岗位实践,活动的流程分为四步走,过程中线下、线上相结合:
三备两磨岗位实践作业:经历三次备课,两轮打磨,本次校本研修活动圆满结束了,相信在这个过程中,大家都得到很多收获。最后,请每一位老师提交一份最终的课堂教学设计方案及磨课小结,该作业计入考核。
作业要求:
2.感受歌曲情绪: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情绪,随歌曲做动作。
3.学唱歌曲
(1)听歌曲范唱,朗读歌词。
(2)再次聆听歌曲范唱,在念白处创编动作。
(3)逐句学唱歌曲,随老师做动作,边唱边表演。
(4)强调速度和音准及念白节奏。
4.表现歌曲
(1)跟琴完整演唱歌曲。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青蛙的叫声变化,表现小青蛙找家时的焦急心情。
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学生好动,好模仿,让学生边唱歌曲边表演,学习兴趣高,学得快。
教学重难点
1.设计小青蛙的动作表演。
2.按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节奏念白。
教学过程

三备两磨岗位实践作业

三备两磨岗位实践作业

气大;③能溶于水,其溶解性随压强增大而增大;④CO2(气) CO2(液) CO2(固)俗称干冰有关物理性质的实验较为直观单一,可引导学生观察后,由他们自己直接得出结论,再启发学生与氧气的物理性质进行比较,并指导学生学习物理性质的一般方法,全面观察描述,与其它物质比较异同,概括其特点。

[探究一]还可以设计哪些实验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探究二]你还能用生活中的事实或设计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吗?[学生分组讨论]学生先猜测实验可能会有的现象,观察实验,分析原因,得出结论,讨论、交流得出用二氧化碳充气球、二氧化碳灭火、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等都能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猜测,培养学生探究意识,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原因,得出结论,使学生初步感受实验探究的方法。

化学性质[学生分组实验]学生做[实验5~6]二氧化碳使蜡烛火焰熄灭。

现象:下层蜡烛火焰先熄,上层的后熄。

[结论1]CO2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又:密度比空气大(属物理性质)[提出问题]利用这一点二氧化碳有哪些用途?[学生讨论并回答]可以用来来灭火。

[教师演示实验]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继续燃烧的实验。

说明二氧化碳在一般情况下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教师作补充演示实验]向一500毫升的烧杯中倒入250毫升CO2气体,将燃着的蜡烛在烧杯中部上下移动。

位置:上部中部底部火焰:明亮变暗熄灭分析: O2浓度大, O2浓度小, O2浓度小到一定程度。

CO2浓度小, CO2浓度大, CO2浓度大到一定程度。

[结论1]进一步证明CO2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

量变引起质变。

[讨论]人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干涸的深井之前应做什么试验?[学生分组实验]学生分两组分别向蒸馏水和澄清石灰水中吹入CO2气体。

[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蒸馏水无明显现象。

[结论2]CO2+Ca(OH)2=CaCO3 ↓+H2O[学生分组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师:(再提问)科学探究是无止境的,下面让我们开始新的征程:二氧化碳溶于水后,有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呢?师(提供信息)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学生按要求进行实验:①在石蕊试液中滴入硫酸;②CO2通入石蕊试液;③CO2与固体石蕊接触;④盛石蕊试液的试管作对比用。

三备两磨岗位实践作业

三备两磨岗位实践作业
家人提出两个愿望:身后捐献眼角膜、有用器官造福他人,并将遗体捐献医院做医学研究。
上述事例启示我们:()
①爱,是一种高尚的情感②爱,只存在于亲情之中③爱,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④爱心可以帮助他人度过难关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④D、③④
8、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目的,是能够让我们:()
①自觉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②自身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
1.爱与被爱有何关系?
2.如何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3.社会公益活动有何作用?
【合作探究】(请同学们小组内交流讨论,并将答案写在导学案上,完成后,请各小组派代表展示自己组的讨论结果,其他同学补充和评价)。
1.怎样将爱心化作自己的行动,奏响爱的和弦,完成以下填空:
奉献爱心之一:
奉献爱心之二:
奉献爱心之三:
A、①②③B、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2、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是()
①亲情的自然流露②传统美德的彰显和发扬③当今法律和道德的要求
④父母抚养子女是自己的事,与别人无关⑤父母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
3、“爱是双向的,互动的,爱和被爱相辅相成”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③提高实践能力,增加社会经验④得到他人、社会的更多赞誉
A、①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②③
9.有人说:“一个人只知道被爱而不知道爱人的人,是不懂得爱的人。”结合生活中的事例,
谈谈你的看法。
学习感悟
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①商业行为②公益行为③体现了志愿者对他人和社会的爱心④为社
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A、①③④B、②③④C、②③D、③④

校本研修作业-三备两磨岗位实践

校本研修作业-三备两磨岗位实践
1
华师版§2.2 数轴 学 科 年 级 数学 七年级
教学 重难点
教学过程
二、揭示内涵,得出定义 师:与温度计类似,我们也可以在一条直线上画出刻度,标上读数,用直线上的点表示 正数、负数和零。具体方法如下: (边演示幻灯片 3,边说边画,学生边练习) 1.画直线,取原点。画一条水平的直线,在这条直线上任取一点作为原点(通常取适中 的位臵,如果所需的都是正数,也可偏向左边),用这点表示 0(相当于温度计上的 0℃); 2.标出正方向。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为正方向(箭头所指的方向),那么从原点向左为 负方向(相当于温度计上 0℃以上为正,0℃以下为负); 3.选取单位长度,标数。选取适当的长度作为单位长度,在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每隔 一个单位长度取一点,依次表示为 1、2、3、…,从原点向左,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点, 依次表示为-1、-2、-3、…。 师:我们能不能用这条直线表示任何有理数?(可列举几个数) 让学生观察画好的直线,思考以下问题:(出示幻灯片 4) (1)原点表示什么数? (2)原点右方表示什么数?原点左方表示什么数? (3)表示+2 的点在什么位臵?表示-1 的点在什么位臵? (4)原点向右 0.5 个单位长度的点 A 表示什么数? 原点向左 1.5 个单位长度的点 B 表示什么数? 根据老师画图的步骤, 学生思考在一条水平直线上都画了什么?然后归纳出数轴的定义。 在此基础上,给出数轴的定义,即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进而提问学生:在数轴上,已知点 P 表示数-5,如果数轴上的原点不选在原来的位臵, 而改选在另一位臵,那么点 P 对应的数是否还是-5?如果单位长度改变呢?如果直线的正方 向改变呢? 通过上述提问,向学生指出: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缺一不可。 【教法说明】通过“观察→类比→思考→概括→表达”展现知识的形成是从感性认识上升 到理性认识的过程,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领会数学思想和思维方法,并有意识地训练 学生归纳概括和口头表达能力。 三、手脑并用,深入理解 师生同步画数轴,学生概括数轴的三要素,教师出示投影,学生动手动脑练习。 尝试反馈,巩固练习(出示幻灯片 5) 1.画出数轴并表示下列有理数: 1、1题 2 原来是用幻灯片 2 直接演示,后改为先由小组讨论,交流合作,动手操作,再用幻 灯片演示,进行对比。 2、把用幻灯片演示数轴的画法修改为教师在黑板上边讲解边示范。

三备两磨岗位实践作业(1)

三备两磨岗位实践作业(1)
1.导入
省去初稿中的单元主题图,直接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图。
2.复习时重点复习高和底,在磨课时,老教师提出,高和底复习不清直接影响面积的计算。并在练习中有所体现。
3.汇报交流后,增加课件展示的部分,让学生形成更清晰的认识。
4.推导出面积公式后,拓展出底和高的求法。
5.练习增加梯度和体型。
磨课活动小结
磨课活动过程分析
活动反思
活动反思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自己平时教学方式上的不足。(1)例如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我有时操之过急,没给学生足够思考的时间。再就是眼睛死死的盯着回答问题的学生,没有环顾全班学生(2)学生回答拓展题时的第2种解法也是课堂生成的新问题,因为在我的教学预设之外,我在备教材时做的还不够充分。虽没有犯科学性的错误,对学生的做法给与肯定了,但是处理得很生硬。应鼓励学生课下搜集资料或者通过别的方法课下解决问题,我没有处理好,是本课中的缺憾。
通过本次磨课,上完这堂课后,从效果看磨课效果是非常好的。
磨课目标任务是:1、以操作为切入口,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2、引导教师深入研究如何打造“有效课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从而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3、通过课例打磨过程引领教师进一步探讨小学阶段如何运用好转化思想。
读书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当学生探究出面积计算方法后,让学生读书并提出疑问,学生经历这个过程思维更加完善。而且自学了字母公式,了解了例1的解题方法。
(5)拓展连接迁移应用
课堂练习是数学教学的主要环节之一,是学生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有效方法。我本着“重基础、验能力、拓思维”的原则,设计如下几个层次的练习。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三备两磨岗位实践作业

三备两磨岗位实践作业
过渡:没有对人口增长的合理控制,要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是很困难的。面对这种严峻形的人口形势,我们的出路在那里?
第四环节:实践验证引申探究
1、敢问路在何方?
实行计划生育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制定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只有严格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把沉重人口负担变为强大人力资源,双管齐下,才能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
2、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单一,教学中,我运用多媒体视频资料、引导学生用脑去思考、用心去感悟、用耳去倾听,学生活动设计不够,没能全方位的调动学生,
我国60岁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预测表
中国人口分布的图表
从以上材料中感悟到什么?(小组交流)
教师总结: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人口分布不平衡,男女性别比例失衡。这些基本特征都表明了我国面临着严峻的人口形势。
第三环节:讨论引导合作探究
.大屏幕展示。
我国主要资源人均占有量与世界发达国家比较图
淮河污染图
城市垃圾包围居民生活圈
春运图
新增人口消耗图
2010年人才招聘会现场
以上情景说明了什么问题,你对此有什么感受?
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然后再全班交流归纳。
教师小结:人口过多过快增长制约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最大瓶颈,成为实现我国宏伟目标的最大障碍。①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②劳动力供大于求,使就业压力沉重;③人口过快增长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压力日益沉重。
教学设计方案终稿
课题
控制人口提高素质
姓名
杨兆国
学科
思想品德
学校
迁安市蔡园镇初级中学

三备两磨岗位实践作业

三备两磨岗位实践作业

三备两磨岗位实践作业图、技术应用等)(一)情境1、回顾立棒式传接棒2、想一想立棒式传接棒一般是运用于怎样的接力跑中?[学情预设]:迎面接力跑3、思考:相同方向的接力跑接棒方式?[学情预设]:上挑式、下压式(二)揭示主题:1、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下下压式传接棒,在这节课结束的时候希望每个同学都能掌握并且运用在比赛中,同学们有没有信心? [学情预设]:有!设计意图: 通过回顾立棒式迎面接力,思考如何进行相同方向接棒,启发学生思维,意在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从而引出本课的教学内容。

2、进行热身游戏“抱球喊数”设计意图: 做针对性较强的徒手练习,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充分活动避免受伤,为基本部分提供必要的心理与生理准备。

3、项徒手操,以圆形站立,教师在中间讲解示范动作。

设计意图: 运用游戏代替枯燥的慢跑,通过快节奏游戏,调动生理机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兴奋性。

(二)学习体验(23min)【课的内容】1、传接棒技术练习2、传接棒后的快速跑练习(1)下压式传接棒技术学习【教师主导】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介绍下压式传接棒技术在接力跑比赛中的作用二、[形成正确动作成象]教师完整示范,讲解动作要领动作要领:接棒人的手臂后伸,掌心向上,虎口张开朝后,拇指向内,其余四指并拢向外,传棒人将棒的前端由上向前下方传入接棒人手中。

设计意图: 运用讲解示范法,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技术概念,通过精讲理论技术要点让学生带着动作成像进行下面的练习。

三、[循序渐进掌握动作技术]练习1 徒手动作练习:依据学生运动技能形成规律,由易到难进行练习,先徒手体会动作要领,重视学生徒手练习,为之后练习打基础。

练习2 原地的传接棒练习:目的是为了掌握正确的接棒手型和传棒手型。

后排同学做好传棒动作并观察前面同学的动作,发现错误动作互相改正。

练习3 走动或慢跑中进行传接棒练习:目的是初步掌握传接棒的动作方法,了解预跑和传接棒时机。

三备两磨岗位实践作业

三备两磨岗位实践作业
教师:通过验证我们知道了刚才同学们的猜测是完全正确的。但为什么摸彩色的可能性比摸到白色的可能性要大呢?教师继续追问:也就是说在这里是什么决定了可能性的大小呢?
引导学生回答出教师板书:可能性的大小与它在总数中所占的数量的多少有关。
2、巩固知识,提升能力——例3
用黑布把盒子盖上,先不告诉学生你面的粉笔情况(4白1彩),先按照上面的情况摸,从结果去分析数量。让学生逆向的去推理,得出可能性的大小与它在总数中所占的数量的多少有关,进一步理解数量与可能性的关系,提升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设计方案终稿
课题
《可能性》
姓名
唐修妲
学科
数学
学校
广南县珠街镇中心学校
年级

教学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与面积大小和数量多少的关系,逆向推理数量与可能性大小关系。
2、让学生在观察、思考、讨论、交流中探索新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试验活动,感受可能性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及魅力,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爱数学的情感。
活动反思
活动反思
通过教学有以下体会和感悟。
解决问题时从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入手,让学生小组合作亲自动手实践掷硬币,研究游戏规则的公平性,通过小组合作,统计全班抛硬币正面向上的次数的过程,让学生发现当次数增多时,正面朝上的次数越来越接近掷硬币的总次数的一半,然后出示科学家的实验结果,让学生感受到当次数越来越多时,几乎等同于二分之一,从而说明规则是公平的。让每个学生都能感悟事情可能性发生的特点,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感悟。
整节课的练习体现了数学的生活性,整节课在学生的积极参与、民主和谐的氛围中使学生获得了大量的数学信息和数学知识,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课堂气氛活跃,让他们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三备两磨岗位实践作业--洛川县石头镇初级中学孟怀锋

三备两磨岗位实践作业--洛川县石头镇初级中学孟怀锋

附件:作业模板
种敢于质疑、精益求精、深入探究的科学精神。

2、学生已经具备了对元素符号和化学式的认识,也掌握了一定的基
础实验操作技能,因此,我采用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鼓励学生参
与、合作、交流,并在讨论中形成共识,帮助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3、学生只会分析化学现象,不会从量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难点:对质量守恒定律含义的理解,会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包含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技术应用等)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问题引
入】:同学们,我们在
前面学过铁在氧气中
的燃烧,请一位同学叙
述这个反应的文字表
达式。

【提出问题】从这个反
应的文字表达式中,我
们可以看出化学反应
前后物质的种类发生
变化。

那么大家思考一
下:在一个化学反应中
反应前各反应物的质
量总和与反应后各生
学生认真倾听
指定学生板演:铁+ 氧
气四氧化三铁
积极思考分组讨论,交
流得出有如下三种情
况:
1、反应生成物质量
总和增加了
2、反应生成物质量
总和减少了
复习铁在氧气中燃烧
的化学反应
提出探究内容,明确
探究主题,激发学生
的探究兴趣,促进学。

三备两磨校本研修与岗位实践作业 苏辉娟

三备两磨校本研修与岗位实践作业 苏辉娟
这次磨课结束了,但是对于我来说,这是一个新的起点。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努力,每一节课都经过严谨的地思考、研究和积累,增强自己的可持续教学能力,促进自己专业化成长。
在Rt△ABC中,∠C=90°。
(1)若a=5,b=12,则c=
(2)若a=8,c=10,则b=
(3)若b=1,c=2,则a=
【学生活动】学生完成后与同桌交流。指名回答。全班订正。
【设计意图】熟悉定理,便于应用。
三、例题讲解,知识应用
如图,在等腰三角形ABC中,已知AB=AC=13㎝,AC=10㎝。AD⊥BC于点D。
教学设计
初稿的
修改点
将谈话回顾导入改为生活中情境导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这个环节的设计上更加清晰、简单、明了,操作起来一目了然;在巩固提升环节,添加了解决导入中的问题,有始有终,让学生深刻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磨课活动小结
磨课活动
过程分析
每次磨课结束后,我们都会坐到一起相互交流、探讨,寻找课堂的不足,不断地进行调整,力求比上一次做的更好。第一次磨课结束后,老师们觉得整堂课的教学过程流畅,结构层次分明,环节紧扣教学重难点,但老师提出数学课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从生活入手,环节的设计上要清晰明了,衔接紧凑,学生能够很容易就明白要研究的问题以及怎样研究,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第二次磨课调整了教学结构,充分调动学生探索的欲望,师生互动操作恰到好处。课堂环节有条不紊,层层推进。整个磨课过程,全组教师群策群力,开展的扎扎实实。这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集体智慧和力量的强大。
【设计意图】实验验证猜测。
(2)、根据面积计算,得到关于a、b、c三者的关系式为:
【学生活动】①计算大正方形的面积,找出等量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作业模板 教学设计方案终稿
课 题 姓 名 学 校
告别依赖,走向自立 *** ****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树立自立的积极生活态度 学 科 年 级 初中思品 初一
教学目标
(2)在实践中明确自立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提高自立意识与锻炼自立的能力 (三)知识目标:知道自立的含义与自立的表现,学会自立的方法。 第一点, 青少年存在社会适应不良的心理偏差问题。 现在许多孩子对父母 的依赖性强,一旦离开父母就会情绪不稳,生活无法自理。主要表现为学 习懒惰、易分心、学习独立性差等特点。 第二点,初中生是半成熟、半幼稚的时期。他们开始注意自我,开始接触 了解更多的行为规范和社会角色。 但他们的思维批判性和独立性具有片面 性和主观性。
第一处修改为: 原本课程中引用的例子都是书上的例子, 侯景老师一同上 教学设计初稿 的修改点 已改为引用学生生活中的自己的例子,增加学生的亲切感。 第二处修改为: 原本打算由老师来举例说明自立的能力有哪些, 后改为让 学生自己举例。旨在让学生明白生活中自立的行为有哪些。
磨课活动小结
11 月 1 日,我们初中教研组开展了磨课活动,首先我们确定了了本次磨 课计划;接着采用“三次备课两次打磨”的基本形式进行磨课备课,我们 磨课活动过程 分析 磨课的主题是:《告别依赖,走向自立》;三是进行授课评课;最后进行 总结反思。通过本次磨课活动,老师们共同参与到活动中来,积极发表自 己的意见,从中受到了启迪和教育,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不足, 取长补短,对今后的教学定会有很大帮助。
(3)结合课本 P43 页案例,分析案例中出现的问题。引出培养自立需要 投身社会实践,不断实践。 环节(六)课堂总结 本环节设计思路: (1)强化巩固本节课的重难点。 (2)有助于学生梳理本课知识框架。 本环节设计内容: 多媒体展示本节课的知识框架,具体内容如下:
1.使人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和精神。 2.使人缺乏生活的责任感,造成人格缺
学生情况分析
教学重难点
依赖的危害,如何培养自立
本节课主要分 6 个环节。依次是: (一)出示目标 (二)故事和视频引入 (三)教师点拨 (四)提出问题 (五)教师精讲 (六)课堂小结 (七)当堂训练 接下来展示的是每个环节的设计思路及相关的设计内容。 环节(一)出示目标 教学过程 (包含教师活 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技 术应用等) 此环节设计思路是: (1)让学生了解课程的重、难点, (2)明确学习任务,增强学习目的性。 此环节设计内容: 出示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 环节(二)故事和视频引入 此环节设计思路: (1) 通过对比使学生了解中国青年依赖感过强的现状。 进而可以引出 “依 赖的危害” (2)故事和视频不仅贴近学生生活,能引起学生共鸣,还有利于调动学 生学习的积极性。 此环节设计内容: 多媒体展示日本、美国家长的教育观念,并播放中国大学生不自立的 案例(案例与视频) 环节(三)教师点拨)
活动反思 本节课反思: (一)基本上能完成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到依赖的危害,掌 握相关的培养自立的方法和技巧。 (二)但是对道德知识的内化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坚持和渲染。 (三) 应该注意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 培养自立自强的优良品质 活动反思 本活动反思: “三备两磨”的磨课流程,让我更理解了“磨”的含义,课要反复的 打磨, 才能出精品。 磨课自身的形式就决定我们参与者必须全身心地投入, 必须从不同角度、不同内容、不同层面提出自己的见解,它避免了以往教 研活动只讲优点,不讲缺点的不良习惯,充分使教研活动落到实处。 教师经过磨课,语言的运用变得更为精辟、简练、生动,课设计的也 更实在、明确、操作性强了。
三备两磨岗位实践作业: 经历三次备课, 两轮打磨, 本次校本研修活动圆满结束了, 相信在这个过程中,大家都得到很多收获。最后,请每一位老师提交一份最终的课堂教 学设计方案及磨课小结,该作业计入考核。 作业要求必须为原创,若出现雷同,将视为不合格。
此环节设计思路: (1)衔接上一环节,使学生明白依赖的危害。 (2)引出“我们要学会自立”的话题。 此环节设计内容: (1)使人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和精神。 (2)使人缺乏生活的责任感,造成人格缺陷。 (3)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甚至危害社会和他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环节(四)问题提出 此环节设计思路: 明确“依靠≠依赖” 引入“自立”的话题 结合学生实际生活,使学生明确自己的责任。 此环节设计内容: 问题一:“我们生活中是不是就不用爸爸妈妈帮任何忙?”。 问题二: “你是否有因为睡过头而迟到的情况?如果有,你当时的第一反 应是什么?” 环节(五)教师精讲 本环节设计思路: (1)让学生明白培养自立品质的具体途径。 (2)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哪些行为是自立。 (3)虚拟案例锻炼学生分析能力与自立能力。 本环节设计内容: (1)欣赏视频《抬驴》引出要自立先要学会自主。 (2)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哪些能力考验自立品质”,引出“要培养自 立品质,要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
依赖的危害
陷。 3.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甚至危害社会和 他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依 赖 与 自 立
依靠≠依赖
1.自主是自立的前提。 2.想要自立必须立足于生活中的 小事 3.大胆地投身社会实践, 只有在社 会中反复锻炼,不断实践
如何培养自立?
环节(七)当堂训练 此环节设计思路: (1)当堂检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 (2)挑选经典例题,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相关考点。 本环节设计内容 (1)出示本节课经典例题,数量为 3 道,时间为 45 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