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CSCO肿瘤患者静脉血栓防治指南解读
输液导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防治中国专家共识(2020版)---副本
目录
ONTENTS
CRT分类 辅助检查 治疗和处理
1
2
危险因素与预防措施
3
4
并发症及其防治原则
5
危险因素
置管病人常处于与疾病相关的特殊状态, 如手术、恶性肿瘤、长期卧床等。同一病 人往往存在多重危险因素的叠加
患者
导管管径:大管径、多腔导管 有更高的血栓发生率 材质:主流材料聚氨酯和硅胶 相关风险已明显降低
22
不同不类同型类C型RTC的RT基的本基处本理处原理则原则
血栓性浅静脉炎:
对症缓解炎症刺激引起的疼痛,常用的对症处理包
1
括抬高患肢,热敷或者冰敷,口服或外涂NSAIDs、 外涂多磺酸黏多糖,VTE 风险高的病人可能需要抗
凝治疗
基本原则
2
导管相关DVT:
与下肢 DVT相同剂量的抗凝治疗
不倾向积极溶栓
DSA)
CT 和 MRI 检查
有创检查,且有造影剂肾损害风 险,不推荐作为常规检查方法
增强CT检查: ① 非导管正常路径范围内的血栓 ② 血栓范围较广 ③ 症状及体征与超声检查结果不相符 不建议无差别地进行胸部增强CT及肺
动脉三维重建(CTPA)以明确是否合15
并PTE
辅助检查
血管内超声检查
发现静脉受压的病因,在深静脉血 栓后综合征(post thrombotic
中国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与治疗专家共识(动静脉)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肿痛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4%至20%,也是导致肿瘤患者死亡的原因之一。肿瘤患者发生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的风险比非肿痛患者高数倍。住院和接受积极治疗的肿痛患者是VTE发生的高危人群。国外循证医学研究发现,肿瘤患者伴血栓形成风险升高4.1倍,而化疗则升高6.5倍。在所有VTE患者中,肿瘤患者占20%,其中接受化疗的患者占所有VTE患者人数大约占13%。
尽管风险如此之高,2010年国内在CSCO及哈尔滨血液病肿瘤血研所制定了《中国肿痛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与治疗专家共识》。经过四年多的临床实践已引起了肿瘤医护研人员的重视,已经成为肿瘤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的指导性文献。但由于条件限制还有少部分三甲医院肿瘤科及三甲肿瘤专科医院还没有完全推广。一方面是肿瘤患者的VTE防治涉及多学科,循证医学资料多而庞杂,缺少系统归纳;二是尽管VTE预防的概念已经被普遍接受,但国内尚缺乏针对肿瘤患者的VTE防治的循证医学,因而限制了肿瘤患者的VTE 防治工作。
为此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CSCO),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CRPC)和中华医学会血液分会白血病淋巴瘤委员会在2014年8月组织国内临床肿瘤及血液学和止血血栓专家对肿瘤患者VTE的发生率、危险因素、预防方法与治疔原则进行了更新,形成2014-2015年中国共识指南,供临床肿瘤医师参考。以下是中国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部分的内容:
一、诊断
1、诊断流程
2020年输液导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防治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2020年输液导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防治
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近年来,随着各种输液导管在临床应用中的普及,输液导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CRT)的发病率显著增加。CRT是静
脉血栓栓塞症(VTE)的一种特殊类型,与置入的导管密切相关。在处理CRT时,需要考虑导管的临床使用,因此需要专
门的处理方法。不正确的认识和处理方法可能会增加医务人员、病人及其家属的心理负担,导致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并阻碍导管的合理使用。为此,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会和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周围血管疾病管理分会制定了本专家共识,旨在为临床工作提供可操作性的建议。本共识涉及的输液导管包括中心静脉通路装置(CVAD)和外周静脉通路装置(PVC)。CVAD
是指导管末端位于腔静脉(上腔静脉和下腔静脉)的输液装置,包括中心静脉导管(CVC)、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和输液港(implantablevenousaccessport)。外周静脉通路装置包括长度8~10cm的长外周导管和长度20~30cm的中等长度导管。导管长度<6cm的外周静脉短导管不在本共识讨
论范围。
2CRT分类
CRT根据是否存在症状分为无症状CRT和有症状CRT。
无症状CRT是指在导管拔除后发现的静脉内血栓形成,没有
任何症状。有症状CRT是指在导管在体内时发生的静脉内血
栓形成,具有一定的症状,如肿胀、疼痛、发热等。
3CRT危险因素
CRT的危险因素包括导管类型、导管留置时间、导管位置、导管通路、病人年龄、病人基础疾病、病人卧床时间和病人血液高凝状态等。导管类型和位置是CRT的重要危险因素,CVC和PICC的CRT发生率比PVC高。导管留置时间越长,CRT的发生率越高。导管通路也是CRT的危险因素之一,深
ASCO癌症患者静脉血栓栓塞防治指南
ASCO癌症患者静脉血栓栓塞防治指南推荐人佘明金
癌症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VTE)的风险极高,并且早期死亡率高。由于药物的毒副作用及循证证据结果的多样化,因此针对这类人群有效安全的预防VTE面临巨大的挑战。2007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颁布了最新关于癌症患者VTE的防治指南,进一步规范了癌症患者的抗凝治疗。(J Clin Oncol. 2007,25:5490)癌症患者VTE的发生率高
VTE为癌症患者的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为4%~20%,并且可导致死亡。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及肺栓塞(PE)。癌症患者DVT的风险增加数倍,住院的癌症患者及正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发生DVT的风险更大。基于人群的研究发现,癌症患者血栓形成的风险增加4.1倍,接受化疗的患者风险增加6.5倍。其实目前癌症患者VTE发生率(4%~20%)的报道远远低于尸解的发现,后者发生率为50%。
存在VTE的癌症患者死亡率高
一项回顾性观察研究提示,接受化疗的癌症患者,静脉和动脉血栓栓塞占死亡原因的9%。在发生VTE同时诊断癌症,或在发生VTE 1年内诊断的患者,1年时死亡率增加3倍。癌症患者接受外科手术,术后发生致命性PE的风险是接受同样手术非癌症患者的3倍。
癌症患者存在多个VTE危险因素
癌症患者发生VTE的危险因素因肿瘤的种类及自然病史的不同而异。恶性肿瘤诊断初期,VTE的风险最高。已有报道,某些部位的肿瘤,如胰腺、胃部、脑部、卵巢、肾脏、肺部肿瘤及已出现转移的肿瘤与VTE发生相关。最新研究提示,恶性血液系统疾病,特别是淋巴瘤与VTE发生显著相关。
2020版:肿瘤患者静脉血栓防治指南(最全版)
2020版:肿瘤患者静脉血栓防治指南(最
全版)
VTE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肿瘤本身、肿瘤
治疗、病人的个体因素等。肿瘤患者本身存在着高凝状态,而肿瘤治疗中的化疗、手术、放疗等也会增加患者VTE的风险。此外,病人的个体因素,如年龄、BMI、吸烟史、孕产史等也会对VTE的形成产生影响。因此,对于肿瘤患者,及时的
VTE风险评估和干预措施至关重要。
1.3肿瘤VTE流行病学
肿瘤患者VTE的发生率较普通人群高出5-7倍,且肿瘤
患者中VTE的发生率随着病情恶化而增加。不同类型的肿瘤
患者中VTE的发生率也有所不同,如胰腺癌、肺癌、胃癌、
卵巢癌等较高,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则相对较低。因此,对于不同类型的肿瘤患者,需要有针对性的VTE预防和治疗策略。
1.4肿瘤VTE预后
肿瘤患者中VTE的发生会增加死亡率和复发率,同时也
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计划。研究表明,肿瘤患者中VTE的发生与预后密切相关,而及时的VTE干预措施可以有
效改善患者的预后。因此,对于肿瘤患者,早期的VTE筛查、风险评估和干预措施至关重要。
各种因素都可能增加VTE的发生风险,包括血液淤滞、
血液高凝和血管壁损伤。肿瘤细胞及其产物与宿主相互作用,会促使机体处于高凝状态。手术、化疗、抗血管生成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激素治疗,以及肿瘤压迫血管、外周静脉置管、长期卧床等也是肿瘤患者发生
VTE的风险因素。
恶性肿瘤是引发VTE最重要的危险因素,VTE已经成为
肿瘤患者的第二大死因。20%~30%首次发生VTE的病例与肿
瘤相关,其中接受化疗的患者约占13%。肿瘤患者VTE风险
肿瘤VTE预防与治疗
关于肿瘤VTE我国CSCO指南的更新情况
国内首先由CSCO及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制定了《肿瘤相关VTE的预防与治疗专家共识》
CSCO制定《肿瘤相关VTE的预防与治疗中国专家指南(2015版)》
CSCO制定《肿瘤相关VTE防治指南(2019版)》
CSCO制定《肿瘤患者静脉血栓防治指南2020》
Khorana评分≥2分且后续化疗,利伐沙班,阿哌沙班和LMWH
Khorana评分≥2分且后续化疗,利伐沙班,阿哌沙班和LMWH
NCCN
ASCO
ITAC
CSCO
VTE的预防VTE的诊断DVT诊断PE诊断VTE的治疗抗凝禁忌与出血管理
指南内容
二、指南解读
临床特征
分值
1
癌症活动期(近6个月内接受治疗或当前姑息治疗)
二、指南解读
肿瘤患者静脉血栓防治指南2020
肿瘤相关VTE防治指南(2019版)
预防方面:增加了详细的基于风险评估预防策略推荐;诊断方面:增加了DVT和PE的诊断流程,使指南临床应用可操作性增强;内容结构:增加了导管相关血栓的治疗的治疗;治疗药物:VTE治疗常用药物增加了新型抗凝药Xa因子抑制剂(如磺达肝癸钠、利伐沙班);出血管理:增加了抗凝/溶栓治疗后出血管理策略。
二、指南解读
Wells评分法
原始版
简化版
既往肺栓塞或深静脉血栓
2020nice静脉血栓栓塞的指南解读
2020nice静脉血栓栓塞的指南解读
引言
静脉血栓栓塞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血流阻塞,甚至引发危及生命
的并发症。在临床工作中,对于静脉血栓栓塞的诊断和治疗一直备受关注。2020年,英
国国家卫生与临床卓越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are Excellence,简称NICE)发布了关于静脉血栓栓塞的最新指南,指导临床医生在该领域的工作中进行规范的诊断和治疗。本文将对这份指南进行解读,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了解静脉血栓栓塞的相关
知识和最新的治疗方案。
一、概述
根据NICE指南的定义,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简称VTE)包括深静
脉血栓症(deep vein thrombosis,简称DVT)和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简称PE)。DVT是指深静脉中形成的血栓,通常发生在下肢静脉系统中,导致局部肿胀、疼
痛和其他症状。PE是指血栓脱落到肺动脉系统中,造成肺循环阻塞,引起呼吸困难、胸
痛等严重症状。VTE的发生率在全球范围内较高,据统计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VTE相
关并发症。
二、诊断和评估
1. 临床症状:对于可能患有VTE的患者,应该密切关注相关症状,例如下肢肿胀、疼痛、皮肤色素改变等,以及呼吸困难、心悸、胸痛等可能是PE的表现。
2. 临床评分系统:NICE指南推荐使用Wells评分系统和Geneva评分系统来评估VTE的
风险。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对患者进行评分,有助于明确VTE的可
胸部恶性肿瘤围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与管理,看这一版指南就够!李辉教授专访
胸部恶性肿瘤围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与管理,看这一版指
南就够!李辉教授专访
丁香园肿瘤时间 2022-08-01 20:31 发表于浙江
肺癌和食管癌在我国发病率高,作为常见的胸部恶性肿瘤,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发生率高[1],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有致残或致死风险。一项单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显示,未行VTE 预防性治疗的胸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 VTE 总发生率为 13.9%,其中肺恶性肿瘤术后 VTE 发生率为 16.4%,食管癌术后 VTE 发生率为 27.4%[2]。
但是 VTE 发生多无症状,具有隐蔽性,即使患者发生 VTE 时临床医生也难以发现[2]。因此,胸部恶性肿瘤手术围术期VTE 的规范化预防至关重要。
对此,我们特别邀请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李辉教授,请他就最新发布的 2022 版中国胸部恶性肿瘤围手术期 VTE 预防与管理指南进行探讨。
亮点抢先看:
1. 胸部恶性肿瘤术后 VTE 危害严重,临床预防比例低
2. 改良 Caprini 评分,引进 IMPROVE 评分
3. VTE & 出血风险双评估,更实际的帮助临床决策平衡
4. 大量临床操作细节更新,科学、实用、可操作性强
胸部恶性肿瘤术后 VTE 频发,但规范性预防比例低,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
单独制定胸部恶性肿瘤 VTE 预防指南迫在眉睫
VTE 预防是影响医疗质量安全的重要指标,提高 VTE 规范预防率是 2021 和 2022 年国家提出的十大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之一。它关系到患者的安全、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生存期等多个方面。
《中国血栓性疾病防治指南》
《中国血栓性疾病防治指南》
第一部分概述
一、前言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人们生活方式及习惯的改变,血栓栓塞性疾病越来越成为全球性的重大健康问题,成为导致全球人口死亡的第一位原因。其涉及的范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即静脉血栓栓塞症(VTE), 包括肺血栓栓塞症(PTE)和深静脉血栓形成(DVT);
(2)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包括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动脉缺血发作、脑卒中等。
我国临床医师对于血栓栓塞性疾病,特别是对于VTE的认识还有待提高。VTE是目前国内各级医院住院患者非预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也是当前医疗纠纷的主要根源之一。血栓栓塞性疾病是全身性疾病,涉及多个器官系统,错综复杂,制订一个综合性的血栓栓塞性疾病防治指南,对于提高临床医师的防治意识和水平、规范诊疗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二、指南编写方法
第二部分静脉血栓性疾病
PTE和DVT合称为VTE,引起PTE的血栓主要来源于下肢的DVT,
PTE是DVT的并发症。PTE和DVT具有相同的易患因素,是VTE 在不同部位、不同阶段的两种临床表现形式。
一、肺血栓栓塞症(PTE)
肺栓塞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为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包括PTE>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空气栓塞、肿瘤栓塞等。PTE为肺栓塞的最常见类型,占肺栓塞的90%以上,通常所称肺栓塞即指PTE。
(一)诊断
建议基于疑诊、确诊、求因、危险分层的策略,对急性PTE 进行诊断和评估。
1.疑诊:
【推荐意见】(1)推荐基于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的综合评估,筛选可疑的PTE患者(IC)O (2)疑诊PTE 的患者,推荐根据是否合血流动力学障碍,采取不同的诊断策略
输液导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防治中国专家共识(2020完整版)
输液导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防治中国专家共识(2020完整版)
近年来,随着各类输液导管在临床中的应用日益普遍,输液导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catheterrelatedthrombosis,CRT)发病率明显增高,其是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thromboembolism,VTE)的一种特殊类型,在病因上与置入的导管密切相关,而在处理上又须考虑导管的临床使用而存在特殊之处。对其认识及处理不当,会增加医务人员、病人及其家属的心理负担,导致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导管的合理使用。在此背景下,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会和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周围血管疾病管理分会共同制定本专家共识,希望为临床工作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本共识涉及的输液导管包括中心静脉通路装置(cen⁃tralvenousaccessdevice,CVAD)和外周静脉通路装置(pe⁃ripheralvenouscatheter,PVC)。CVAD是指导管末端位于腔静脉(上腔静脉和下腔静脉)的输液装置,包括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venouscatheter,CVC)、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和输液港(implantablevenousaccessport)。外周静脉通路装置包括长度
8~10cm的长外周导管(或称“迷你中线导管”)和长度20~30cm的中等长度导管。导管长度<6cm的外周静脉短导管不在本共识讨论范围。
1 CRT分类
目前,CRT分类尚缺乏共识[1]。为了避免过度诊断带来的过度治疗,便于临床实际应用,本专家共识以病人的临床表现作为主要的分类标准,将CRT分为以下4类:(1)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nousthrombosis,DVT)。置管侧肢体、颈部、肩部、胸部、颜面部有水肿症状或体征,超声检查提示DVT,伴或不伴浅静脉、头臂静脉(也称无名静脉)以及上、下腔静脉血栓形成,伴或不伴受累部位疼痛、皮温升高、浅表静脉显露、颈部或肢体运动障碍、肢体红斑或麻木感等表现。(2)血栓性浅静脉炎。沿置管血管走行方向区域出现皮肤红肿疼痛,伴或不伴皮温升高,查体可触及条索状硬结,和(或)超声检查提示对应血管血栓形成。(3)无症状血栓。单纯影像学检查发现血栓,但病人无任何主诉症状及客观体征。(4)血栓性导管失功。由于纤维蛋白鞘、导管内血栓形成或导管尖端血栓形成导致的经导管输液不畅或完全堵塞。
肿瘤相关深静脉血栓预防与治疗
• 概述
• 诊断 • 预防与治疗
• 文献复习
• 定义 • 流行病学 • 发病机制
第一页,共49页。
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概念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
➢ 是指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的凝固, 使管腔部分或完全阻塞
VTE包括:
➢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 ➢ 肺栓塞(PE)
DVT肿瘤患者应接受3-6个月以上的低分子肝素或华法林治疗 合并PE的患者应接受6-12个月以上的治疗
推荐低分子肝素单药治疗(不联合华法林): -近端深静脉血栓形成或肺栓塞的长期治疗 -无抗凝禁忌症晚期肿瘤复发性VTE的预防治疗
肿瘤进展或持续高危患者,应考虑长期抗凝治疗
第二十六页,共49页。
抗凝药物的作用靶点
肿瘤治疗相关的VTE风险
癌症患者相关VTE风险因素
危险因素
VTE发生率
癌症手术
20~40%
中心静脉导管
3~21%
无行动能力
14%
化疗
8~10%
激素治疗
2%
第六页,共49页。
Hillen Ann Oncol 2000
癌症合并VTE死亡率大幅升高
Probability of Death
1.00 0.80
肿瘤细胞
• 生长 • 侵蚀 • 转移 • 新生血管
《中国血栓性疾病防治指南》
《中国血栓性疾病防治指南》
第一部分概述
一、前言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人们生活方式及习惯的改变,血栓栓塞性疾病越来越成为全球性的重大健康问题,成为导致全球人口死亡的第一位原因。其涉及的范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即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肺血栓栓塞症(PTE)和深静脉血栓形成(DVT);
(2)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包括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动脉缺血发作、脑卒中等。
我国临床医师对于血栓栓塞性疾病,特别是对于VTE的认识还有待提高。VTE是目前国内各级医院住院患者非预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也是当前医疗纠纷的主要根源之一。血栓栓塞性疾病是全身性疾病,涉及多个器官系统,错综复杂,制订一个综合性的血栓栓塞性疾病防治指南,对于提高临床医师的防治意识和水平、规范诊疗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二、指南编写方法
第二部分静脉血栓性疾病
PTE和DVT合称为VTE,引起PTE的血栓主要来源于下肢的DVT,
PTE是DVT的并发症。PTE和DVT具有相同的易患因素,是VTE
在不同部位、不同阶段的两种临床表现形式。
一、肺血栓栓塞症(PTE)
肺栓塞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为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包括PTE、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空气栓塞、肿瘤栓塞等。PTE为肺栓塞的最常见类型,占肺栓塞的90%以上,通常所称肺栓塞即指PTE。
(一)诊断
建议基于疑诊、确诊、求因、危险分层的策略,对急性PTE 进行诊断和评估。
1.疑诊:
【推荐意见】(1)推荐基于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的综合评估,筛选可疑的 PTE患者(1C)。(2)疑诊PTE 的患者,推荐根据是否合血流动力学障碍,采取不同的诊断策略(1C)。(3)推荐基于临床判断或应用临床可能性评分(简化的Wells评分、修订后的Geneva评分量表)联合D-二聚体筛查急性PTE(1A)。临床评估低度可能的患者,如D-二聚体检测阴性,可临床除外急性PTE;如D-二聚体检测阳性,推荐行确诊检查(1A)。临床评估高度可能的患者,推荐直接行确诊检查(1A)。
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与治疗指南解读PPT课件
03 预防策略与措施
药物预防措施
抗凝药物
使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低分子肝素 等,通过抑制凝血因子活性,降低血 液凝固能力,从而预防静脉血栓的形 成。
抗血小板药物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 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的 风险。
非药物预防措施
早期活动
鼓励患者尽早进行床上活动,如翻身、抬腿等,促进血液循环, 减少静脉淤滞。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主要用于慢性DVT患者 ,如静脉瓣膜修复术、静脉段移 植术等。对于肿瘤相关VTE患者 ,手术治疗的应用相对较少,但 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仍可考虑使用 。
预防措施
针对肿瘤相关VTE的预防措施包 括早期识别高危患者、合理使用 抗凝药物、积极控制肿瘤等。通 过采取综合措施,可有效降低肿 瘤相关VTE的发生率和复发率。
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 预防与治疗指南解读
汇报人:xxx
2023-12-22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危险因素
及评估 • 预防策略与措施 • 诊断方法与标准 • 治疗原则与方法选择 • 并发症处理与康复管理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静脉血栓栓塞症概述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定义
禁忌证
溶栓治疗的禁忌证包括近期内的大手术、创 伤、脑出血等出血性疾病,以及严重高血压 、肝肾功能不全等。对于妊娠妇女和哺乳期 妇女,也应谨慎使用溶栓药物。
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与治疗指南解读PPT课件
肿瘤患者合并VTE的预后通常 较差,生存率降低,复发和转 移风险增加。
及时诊断和治疗VTE对改善肿 瘤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肿瘤相关VTE 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了重要 进展。
一些新的抗凝药物和溶栓药物不断涌 现,为肿瘤相关VTE的治疗提供了更 多选择。
大量研究证实,对肿瘤患者进行VTE 风险评估和预防性抗凝治疗可有效降 低VTE发生率。
诊断与治疗策略
指南详细阐述了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诊断方法,包括影像学 检查和实验室检查,以及针对不同病情的治疗策略,如抗 凝治疗、溶栓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来自百度文库
未来研究方向和挑战
个体化预防与治疗策略
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未来研究将更加注重针对不同患者的个体化预防和治疗策略,以提 高疗效和降低并发症风险。
新型药物与治疗方法研究
禁忌证
对于有出血倾向、近期手术或创伤、 严重高血压等患者,溶栓治疗为禁忌 。
其他治疗手段探讨
机械取栓
通过介入手术等方式将血 栓取出,适用于部分严重 栓塞患者。
下腔静脉滤器植入
预防肺动脉栓塞等严重并 发症的发生,适用于部分 高危患者。
其他辅助治疗
如改善静脉回流、减轻水 肿等药物治疗,以及穿戴 弹力袜等物理治疗手段。
栓栓塞症。
放化疗期间管理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肿瘤患者静脉血栓防治指南
GUIDELINES OF CHINESE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CSCO)
VENOUS THROMBOEMBOLISM PROPHYLAXIS AND TREATMENT GUIDELINE IN PATIENTS WITH CANCER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李惠平 梁军 林桐榆 刘海霞 陆舜 罗素霞 马军 毛伟敏 秦叔逵 邵秀茹 邵志敏 施德兵 石远凯 史振宇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重庆市肿瘤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 河南省肿瘤医院 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 浙江省肿瘤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全军肿瘤中心 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研究、设计良好的大型回顾性研究、病 (支持意见 60%~80%)
例 - 对照研究
3
低
非对照的单臂临床研究、病例报告、专 无共识,且争议大
家观点
(支持意见 <60%)
1
推荐等级 Ⅰ级推荐
Ⅱ级推荐
Ⅲ级推荐
C S C O 诊疗指南推荐等级
标准
1A 类证据和部分 2A 类证据 一般情况下,CSCO 指南将 1A 类证据和部分专家共识度高且在中国可及性好的 2A 类证据作为Ⅰ级推荐。具体来说,CSCO 指南Ⅰ级推荐具有如下特征:可及 性好的普适性诊治措施(包括适应证明确),肿瘤治疗价值相对稳定,基本为国 家医保所收录;Ⅰ级推荐的确定,不因商业医疗保险而改变,主要考虑的因素 是患者的明确获益性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 组织编写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
组长赫 捷
李进
副组长 (以姓氏汉语拼音为序) 程颖 樊嘉 郭军
梁 军 马 军 秦叔逵
吴一龙 徐瑞华 于金明
江泽飞Fra Baidu bibliotek王洁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 ( C S C O ) 肿瘤患者静脉血栓防治指南
2020
专家组组长 马 军 秦叔逵 朱 军 李 进
专家组副组长 吴一龙 季加孚 石远凯 徐瑞华 崔久嵬 于世英 王杰军
指导及审阅 孙 燕 廖美琳 管忠震 沈志祥
专家组成员(以姓氏汉语拼音为序) 白 鸥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 鲍慧铮 吉林省肿瘤医院 蔡三军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蔡修宇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常建华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陈余清 安徽省肿瘤医院
1B
高
严谨的 Meta 分析、大型随机对照临床 基本一致共识,但争议小
研究
(支持意见 60%~80%)
2A
稍低 一般质量的 Meta 分析、小型随机对照 一致共识
研究、设计良好的大型回顾性研究、病 (支持意见≥ 80%)
例 - 对照研究
2B
稍低 一般质量的 Meta 分析、小型随机对照 基本一致共识,但争议小
王洁 王杰军
王茂筠 吴令英 吴一龙
邢晓静 徐兵河 徐瑞华 许俊堂
叶定伟 于世英 张力 张伯龙 张会来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上海长征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广东省人民医院
辽宁省肿瘤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张纪蔚 赵东陆 支修益 周彩存 朱军 庄莉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上海市肺科医院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云南省肿瘤医院
前言
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兼顾诊疗产品的可及性、吸收精准医学新进展,制定中国常见癌症的诊断和治 疗指南,是中国临床肿瘤学会( C S C O ) 的基本任务之一。近年来,临床诊疗指南的制定出现新的趋向, 即基于诊疗资源的可及性,这尤其适合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差异性显著的国家和地区。中国是幅员辽阔, 地区经济和学术发展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C S C O 指南需要兼顾地区发展差异、药物和诊疗手段的可 及性以及肿瘤治疗的社会价值三个方面。因此,C S C O 指南的制定,要求每一个临床问题的诊疗意见, 需根据循证医学证据和专家共识度形成证据级别,同时结合产品的可及性和效价比形成推荐等级。证据 级别高、可及性好的方案,作为Ⅰ级推荐;证据级别较高、专家共识度稍低,或可及性较差的方案,作 为Ⅱ级推荐;临床实用,但证据等级不高的,作为Ⅲ级推荐。C S C O 指南主要基于国内外临床研究成 果和 C S C O 专家意见,确定推荐等级,便于大家在临床实践中参考使用。C S C O 指南工作委员会相信, 基于证据、兼顾可及、结合意见的指南,更适合我国的临床实际。我们期待得到大家宝贵的反馈意见, 并将在更新时认真考虑、积极采纳合理建议,保持 C S C O 指南的科学性、公正性和时效性。
程颖 崔久嵬 冯继锋
郭军 赫捷 胡豫 华海清 黄慧强
季加孚 贾宝庆 贾垂明 江泽飞 郎锦义
李进
吉林省肿瘤医院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 江苏省肿瘤医院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全军肿瘤中心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 四川省肿瘤医院
目录
13
目录 5 抗凝治疗并发症防治 / 47
5.1 抗凝治疗所致出血 / 4 8 5.2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 / 52 参考文献 / 5 5
14
C S C O 诊疗指南证据类别
证据特征
CSCO 专家共识度
类别
水平
来源
1A
高
严谨的 Meta 分析、大型随机对照临床 一致共识
研究
(支持意见≥ 80%)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
11
C S C O 诊疗指南证据类别 / 1 C S C O 诊疗指南推荐等级 / 2 1 肿瘤 V T E 概况 / 3
1.1 V T E 概念 / 4 1.2 V T E 形成影响因素 / 4 1.3 肿瘤 V T E 流行病学 / 5 1.4 肿瘤 V T E 预后 / 5 2 肿 瘤 患 者 V T E 筛查一般流程 / 7 3 肿 瘤 V T E 发生风险评估及干预措施 / 1 3 4 肿 瘤 V T E 诊断及治疗 / 2 7 4.1 D V T 诊断及治疗 / 2 8 4.2 P E 诊断及治疗 / 3 4 4.3 导管相关静脉血栓诊断及治疗 / 4 2 4.4 浅表血栓性静脉炎诊断及治疗 / 4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