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开礼教案学案一体化备课 《 出师表》导学案一

合集下载

《出师表》》学案#(精选.)

《出师表》》学案#(精选.)

《出师表》学案一.学习目标1.指导朗读背诵,积累文言词句,培养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2.领会诸葛亮提出的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项建议的意义。

3.认识并学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4.了解本文议论中融以叙事、抒情的写法。

二.文言文基础知识(一)通假字1.必能裨补阙.漏()2.尔来二十有.一年矣()(二)古今异义1.存亡之秋. (古义:今义:)2.开张..圣听(古义:今义:)3.引喻失义.古义:今义:)4.陟罚臧否.(古义:今义:)5.不以臣卑鄙..(古义:今义:)6.庶.竭驽钝 (古义:今义:)7.叹息痛恨..(古义:今义:)8.臣本布衣..(古义:今义:)(三)词类活用1.以光.先帝遗德:2. 恢弘..志气之气:3.亲.贤臣,远.小人:4.此皆良实..:5.攘除奸凶..:(四)一词多义1.遗: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深追先帝遗诏()2.所以:此臣所以报先帝()此先汉所以兴隆()3.以:以塞忠谏之路也()以光先帝遗德()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受命以来()(五)特殊句式1、判断句(2)此皆良实(“皆”表判断)(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也”表判断)2.倒装句(1)苟全性命于乱世(介宾结构后置,即“于乱世苟全性命”)(2)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介宾结构后置,即“故临崩以大事寄臣也”)三.文章主旨《出师表》以“形势”震动对方,以“情感”感动对方,以“措施”教导对方,以“事业”激励对方,情深意厚,一直为世人所称道。

四. 课内精读(一)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出师表》导学案

《出师表》导学案

《出师表》导学案一、导入:解题导入新课:《出师表》是诸葛亮写给刘备之子后主刘禅的一篇奏章。

诸葛亮,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丞相,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同学们听说过“三顾茅庐”这个故事吗?它说的是诸葛亮与刘备的故事。

刘备是汉朝皇室的后代,他为兴复汉室,与北方的曹操、江东的孙权抗争,在兵败失利的情况下,曾三次屈尊到诸葛亮隐居的隆中(湖北襄阳)茅屋中拜访他。

诸葛亮感其“三顾茅庐”之恩,就答应随其出山,接着就是奉命出使东吴,完成了联吴抗曹的使命。

在赢得赤壁大战胜利之后,辅佐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

后来,他又接受刘备临崩托孤的重任,扶持后主刘禅。

因此诸葛亮对刘禅既有臣下对皇上的恭敬与忠诚,又有长辈对下一代的关怀与期望。

刘禅是个糊涂皇帝,诸葛亮对他很不放心,在自己亲领大军出师伐魏之前,写了一份“表”规劝和告诫刘禅。

这份“表”,后人称之为“出师表”,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文章。

《出师表》是汉末以来“表”中的杰作,是一篇使人动感情的好文章,其人其文历来为后人所景仰。

陆游曾赞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表,是古代一种文体,是臣下向皇上陈情、请愿的一种奏章。

二、预习检测1、作者简介:诸葛亮,字孔明,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公元181年:诞生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县)。

19岁:与友人徐庶师从司马徽。

27岁:在司马徽、徐庶的推荐下,刘备三顾茅庐,“隆中对”。

旋即出山辅助刘备。

28岁:参与赤壁之战获胜。

43岁: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

45岁:诸葛亮率军南征,稳定南部四郡。

47岁:诸葛亮向后主刘禅呈交《出师表》进行北伐。

48岁:北伐街亭失守,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自贬为右将军。

49岁:诸葛亮再次北伐夺取武都、阴平,恢复丞相职位。

蜀建兴8年。

50岁:诸葛亮再次北伐。

51岁:诸葛亮北伐,破司马仲达,大败魏将张合。

54岁:诸葛亮再次北伐中病故百丈原。

2、时代背景:这篇《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公元227年(蜀汉后主刘禅建兴五年)出兵伐魏,临行时写给刘禅的奏章。

中考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出师表》(导学案)同步备课(部编版)解析版

中考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出师表》(导学案)同步备课(部编版)解析版

23《出师表》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奏表特点,梳理文章脉络,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分析诸葛亮的形象,学习议论、记叙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3.了解诸葛亮严明赏罚、广开言路的进步主张,理解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重难点】1.梳理文章脉络,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分析诸葛亮的形象,学习议论、记叙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课前预习】1.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翻译课文。

【译文】2.解释下列文言词语的意思。

【通假字】尔来二十有一年矣()【一词多义】遗:以光先帝遗德()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论:宜付有司论其刑赏()每与臣论此事()忠: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进尽忠言()效: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有: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尔来二十有一年矣()所以:此后汉所以倾颓也()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于: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欲报之于陛下也()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明: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以伤先帝之明()以:以光先帝遗德()以塞忠谏之路也()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先帝不以臣卑鄙()道:中道崩殂()咨诹善道()行:性行淑均()必能使行阵和睦()【古今异义】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古义:今义:)开张:诚宜开张圣听(古义:今义:)义:引喻失义(古义:今义:)异同:不宜异同(古义:今义:)愚:愚以为宫中之事(古义:今义:)晓畅:晓畅军事(古义:今义:)所以: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古义:今义:)痛恨: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古义:今义:)卑鄙:先帝不以臣卑鄙(古义:今义:)感激:由是感激(古义:今义:)涕零:临表涕零(古义:今义:)【词类活用】广:有所广益()亲、远:亲贤臣,远小人()恢弘:恢弘志士之气()苟全:苟全性命于乱世()奸、忠善: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良实:此皆良实()优劣:优劣得所()奸凶:攘除奸凶()毛: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北:北定中原()死:此悉贞良死节之臣()【特殊句式】判断句:此皆良实。

出师表导学案

出师表导学案

24 出师表九年级语文学科课型新授2009-8主备冯青枝审核张玉明赵喜秀一、自学辅导学习目标:1.了解“表”的特点,了解诸葛亮的治国主张。

2.学习本文以情动人的写法。

学习重难点:重点目标1。

难点目标2。

预习导学(一)自查资料,整理归纳:1.说一说你所知道的诸葛亮。

2.了解有关《出师表》的历史背景。

3.写出古人评价《出师表》的诗句4.了解“表”这种文体。

(二)自读课文,并给下列生字词注音。

崩殂()妄()自菲()薄忠谏()裨()补遗()陛下攸()咨()咎 ( ) 阙()陟()罚臧()否()行()阵苟()全倾颓()猥()自夙()夜驽()钝攘()除诹()斟()酌()二、知识梳理(一)预习交流(二)学生自学1.掌握下列文言词语的含义崩殂(cú):死。

古时指皇帝死亡。

殂,死亡。

今:现在。

疲敝:疲弊,国力衰弱。

诚:实在,的确。

秋:这里是“时”的意思。

懈:松懈。

于:在。

追,追念。

殊遇:特殊的待遇。

宜,应该。

开张圣听:扩大圣明的听闻。

意思是要后主广泛听取别人的意见。

光:发扬光大。

遗德:留下的美德。

恢弘:发扬扩大。

妄自菲薄:随意看轻自己。

引喻失义:说话不恰当。

引喻,称引、譬如。

义,适宜,恰当。

以,以致。

塞,阻塞。

谏,劝谏。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不同异同:不同,差异。

作奸犯科: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

昭:显示。

理:治理。

偏私:偏袒,有私心。

志虑忠纯: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

简:选拔。

悉以咨(zī)之:都拿来问问他们。

咨,询问。

必能裨补阙漏,一定能够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

阙:通“缺” 缺点。

.益:增加。

性行淑均:性格品德善良平正。

淑,善。

均,平。

晓畅:通晓。

营:军营、军队。

优劣得所:好的差的各得其所。

所以: ......的原因倾颓:衰败。

痛恨:痛心遗憾布衣:平民。

躬:亲自。

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猥(wěi):辱,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

顾,看,拜访。

《出师表》学案设计与备课

《出师表》学案设计与备课

《出师表》学案设计与备课。

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和掌握《出师表》,让学生能够:1.了解诸葛亮的生平及其对中国历史的重要影响;2.理解《出师表》所反映的历史情境、文化背景和时代精神;3.掌握《出师表》语言特点、提炼出文化内涵;4.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二、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课堂问答、图片展示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出师表》的相关背景和诸葛亮的形象等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的学习打好基础。

2.感性教学(20分钟)通过朗读、模仿等方式,让学生尝试模仿《出师表》的语言风格,感受其雄壮的气势和深沉的文化内涵,同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语言分析和文化解读,帮助学生理解《出师表》的语言特点与文化内涵。

3.理性教学(60分钟)教师再结合历史语境、时代背景、文化内涵等方面的解释,对《出师表》进行分析、归纳,让学生能够理性地、系统地看待这篇文学佳作。

同时,让学生了解《出师表》与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其他文学作品的关系,以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来掌握《出师表》。

4.综合应用(40分钟)让学生阅读、朗读、借鉴《出师表》的语言与文化要素,设计与归纳自己的文学作品。

同时,让学生搭配良好的朗读表现力与优美的口语表达技巧来进行模拟演练、传统演讲等文学活动,以锻炼学生的演讲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文学欣赏、思考能力。

三、课堂互动1.由教师主导的课堂话题讨论以《出师表》为主线,对相关的群体、事件、历史文化进行深入的交流、讨论,让学生了解那个时代的风貌和文化,提高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理解和欣赏。

2.小组合作式的文学读写以《出师表》为参考,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阅读文学作品、相互评价、讨论改进之处,并从中结合个人的爱好与特长来完成独立撰写的文学作品,以锻炼学生的文学鉴赏、理解、思考和表达能力。

3.乐队活动式的语言课程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自然而然地理解文化内涵,同时,让学生全方位体验语言艺术,乐队、唱歌、口语表达、主持人等即可成为一个语言的学科门类,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出师表》导学案-精选文档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出师表》导学案-精选文档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出师表》导学案【小编寄语】“学案导学”的模式已经广泛运用于现代教学中。

关于教材中的《出师表》,很多人一直在研究其教案的设计以及如何导学。

今天,查字典语文小编跟大家分享的这篇关于课文《出师表》的导学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帮助,学习目标1、领会诸葛亮提出的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小三项建议的意义。

2、认识并学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3、了解本文议论中融以叙事、抒情的写法。

一、预习导学【知识链接】1——作家作品简介:本文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作者诸葛亮 181—234,字孔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是三国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他年轻时躬耕陇亩,隐居隆中,刻苦攻读史书,常以管仲、乐毅自比。

刘备三顾茅庐后,诸葛亮为其真情所动,出山辅助刘备,联吴抗曹,败曹操于赤壁,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刘备死后,他受遗诏辅助后主刘禅。

【知识链接】2——关于“表”:表是古代奏议的一种,用于向君王陈说作者的请求和愿望。

诸葛亮这篇表文写于蜀汉建兴(后主刘禅年号)五年p27年)第一次出师伐魏之前。

当时蜀汉已从猇亭(现在湖北宜都)战役的惨败中恢复过来,既与吴国通好,又平定了南方的叛乱,所以诸葛亮决定北上伐魏,写这篇表文的目的是,希望刘禅任用贤臣,采纳忠言,赏罚分明,国内政治修明,有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以实现先帝的‘叫匕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宏大理想。

1、生字注音忠谏( ) 裨补( ) 遗( )陛下攸( ) 咨( ) 阕( )陟( )罚臧( )否( ) 行( )阵倾颓( )苟( )全猥( )自夙( )夜驽( )钝攘( )除崩殂( ) 诹( )斟( )酌( ) 妄( )自菲( )薄2、释词崩殂:疲敝:秋:殊遇:开张圣听:光:恢弘:妄自菲薄:引喻失义:陟罚臧否:异同:作奸犯科:刑赏:平明之理:良实:志虑忠纯:简拔:遗:咨:裨补阙漏:淑均:优劣得所:猥自枉屈:驱驰:后值倾覆:尔来:夙夜忧叹:不毛:庶竭驽钝:攘除:斟酌损益:慢:彰其咎:谘诹善道:察纳雅言:3、古今异义词:(1)开张:今义是,古义是。

《出师表》导学案

《出师表》导学案

24.《出师表》导学案年级:九年级学科:语文执笔:丛月波内容:《出师表》课型:阅读教学课时间:2011年9月22日学习目标:1.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结构特点。

2.领会文章融议论、记叙、抒情为一体的写法。

3.重新认识诸葛亮,并了解其政治主张。

学习重点: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结构特点。

学习难点:领会文章融议论、记叙、抒情为一体的写法。

学法指导: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勾画字词等基础知识。

精彩处做好1-2处批注。

2、用红笔勾画出“教材助读”部分的重点并重复记忆。

3、在充分预习自学的前提下,认真完成导学案。

4、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注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

5、限时完成。

学前准备教师提前准备好导学案,学生利用自习做好预习。

预习案教材助读:一.走进文体和作者表,表是一种文体,是古代臣子写给皇帝的奏章。

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

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如李斯《谏逐客书》。

到了汉代,这类文字分成章、奏、表、议四小类。

“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

”(《文心雕龙》)此外,还有一种专议朝政的文章,又统称“表”。

“表”的基本特征是“动之以情”。

《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出师北伐前向刘禅(刘后主)的言事呈文。

《出师表》作为诸葛亮出师伐魏前呈给后主的一篇表文,情真意切,感动过无数读者。

诸葛亮,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字孔明,东汉末年,隐居隆中,留心世事,被称为“卧龙”。

二、走进背景:实现国家统一是刘备的遗志,诸葛亮为了实现先帝遗志,在战略后方日益巩固的情况下决定出师伐魏。

但刘后主却昏庸无能,听信奸佞,成了北伐的后顾之忧。

诸葛亮在出师前写下这篇文章,以恳切的言辞劝说后主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也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主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的决心。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译读课文,把握文意1、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句,翻译课文。

赵开礼教案学案一体化备课 《 出师表》导学案一

赵开礼教案学案一体化备课 《 出师表》导学案一

24.《出师表》导学一体案(一)【学习目标】
1.了解诸葛亮及《出师表》的有关常识。

疏通文意,积累文言字词。

2.反复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明确诸葛亮的三条建议。

【学习重点】积累文言字词。

【导学过程】
一、文言文的理解应该是和阅读始终结合在一起的。

通过朗读来增进理解,在理解中推动朗读,二者就会形成解读的合力。

二、在综合学习的过程中,应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提倡多角度、有个性的阅读。

让学生在多种见解中产生思想的碰撞,迸发智慧的火花。

这样在解读中就会出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喜人场面。

师生都能从此环节中收获意外的惊喜。

三、注意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佳境。

四、学习文言文,读通是关键,这篇文章中字词较多,如果拿到课堂上来解决,一定会占用大量的
时间,如果在预习过程中,就让学生掌握字词,找出难点,一定会加深朗读和解读深度。

《出师表》导学案

《出师表》导学案

《出师表》导学案(一)教学目标:了解课文相关文学常识及写作背景。

熟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

教学难点:把握文章大意,积累文言词语。

基础常识1.作者简介:诸葛亮(181─234),三国时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

字孔明,号卧龙,谥号“忠武”。

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水县)人。

早年避乱于荆州,曾躬耕于南阳隆中。

建安十二年(207),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共图大业。

次年,他辅佐刘备联合孙权,在赤壁击败曹操,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刘备称帝后,拜他为丞相。

刘备去世时托付他辅佐后主刘禅shàn,后卒于军中。

2.解题:表是一种文体,古代奏议的一种,是臣子写给皇帝的奏章,用于向君王陈说作者的请求和愿望。

“表”,臣写给君主的奏章。

“出师表”是出兵打仗前,主帅给君主上的奏章。

诸葛亮写了两篇《出师表》,即《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我们学的是《前出师表》。

《出师表》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3.时代背景:诸葛亮这篇表文写于蜀汉建兴五年(227年)第一次出师伐魏之前。

他当时感到刘禅shàn暗昧懦弱,颇有内顾之忧,所以临出发前上书刘禅,目的是恳切劝谏,要刘禅继承刘备遗志,振作精神,听信忠言,任用贤良,严明赏罚,尽心国事,有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以图完成复兴汉室,统一天下的大业。

自主学习:课文背景:《出师表》作者是________(时代)政治家________(姓名)。

“表”是古代________________的一种文体。

是作者率师北上伐魏时写给后主___________(姓名)的一篇表文。

这篇“表”中写到的“先帝”,指的是____________(姓名)。

南宋诗人陆游高度评价这篇表文,说道“出师一表真名世,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一、给画线字注音。

中道崩殂()裨补阙漏()()行阵和睦()以彰其咎()陟罚臧否()()()以遗陛下()庶竭驽钝()()猥自枉屈()夙夜忧叹()咨诹善道()()以彰其咎()二、古今异义词:1.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出师表第一课时 导学案

出师表第一课时 导学案

24、《出师表》导学案编号:45学校:班级:姓名:小组:课型:综合课课时:第一课时主备人:审核:初三语文组授课时间:【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并把握课文大意。

2.掌握课文的词语解释,准确的翻译课文。

3.反复诵读,体会诸葛亮为蜀国大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思想感情。

【知识链接】1、时代背景:这篇《出师表》是诸葛亮在蜀汉后主刘禅建兴五年出兵伐魏,临行时写给刘禅的奏章。

其时蜀汉已从猇亭战役的惨败中初步恢复过来,既与吴国通好,又稳定了自己的战略后方,伐魏时机臻于成熟。

于是出兵北伐,想要巩固蜀汉政权、消灭魏国进而统一中国,复兴汉室。

2、课文选自《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诸葛丞相集》,作者诸葛亮。

3、本文的体裁是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尽管表的具体内容不同,但都离不开抒情手法的运用,“动之以情”也可以说是这种文体的一个基本特征。

4、关于《出师表》的诗句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赞美诸葛亮及《出师表》的诗句,“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管仲)乐(乐毅)盖有余。

”(《武侯书堂》)“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病起书怀》)文天祥的《正气歌》:“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学习过程学习方法指导1,教师复备栏2,学生随堂记录(重点摘记、成果记录、知识生成、规律总结)一、听录音,画记出疑难字词,并注意停顿、重音。

1.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初读课文,注意字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2.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3.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4.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二、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参照注释,小组合作,对照课下注释,翻译课文,注意以下字词:崩殂:疲敝:秋:殊遇:开张圣听:光:恢弘:妄自菲薄:引喻失义:陟罚臧否:异同:作奸犯科:刑赏:平明之理:良实:志虑忠纯:简拔:遗:咨:裨补阙漏:淑均:优劣得所:猥自枉屈:驱驰:后值倾覆:尔来:夙夜忧叹:不毛:庶竭驽钝:攘除:斟酌损益:慢:彰其咎:谘诹善道:音,把握节奏,标出停顿画出关键词,理解词义察纳雅言:3、古今异义词:(1)开张:古义是今义是。

九年级出师表导学案

九年级出师表导学案

九年级出师表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诸葛亮及《出师表》的创作背景。

2、准确流畅地朗读并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汇。

3、理解文章内容,体会诸葛亮的忠君爱国之情。

4、学习本文议论、叙事、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掌握文中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理解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的三条建议。

(3)体会作者恳切的言辞和真挚的情感。

2、难点(1)理解文中议论、叙事、抒情的关系。

(2)理解诸葛亮出师北伐的决心和对后主刘禅的殷切期望。

三、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诸葛亮(181 年-234 年 10 月 8 日),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发明家。

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隆中隐居。

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孙抗曹,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

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夺占荆州。

建安十六年(211 年),攻取益州。

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

蜀章武元年(221 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

蜀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

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

前后六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

终因积劳成疾,于蜀建兴十二年(234 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宝鸡岐山境内),享年 54 岁。

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称诸葛亮。

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2、写作背景公元 227 年,诸葛亮决定北上伐魏,临行之前上书后主刘禅,写下了这篇《出师表》。

当时蜀汉面临着严峻的形势,曹魏强大,而蜀汉国力相对较弱。

诸葛亮为实现“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目标,希望后主刘禅能够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巩固后方,为北伐创造有利条件。

四、朗读课文1、听读课文,注意字音、节奏和语气。

2、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指出不足之处。

《出师表》导学案

《出师表》导学案

《出师表》导学案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疏通文句,培养学生自读文言文的能力。

2.学习本文融情于议论、叙述,以情动人的写法方法。

3、了解奏表的特点,了解诸葛亮的治国主张。

学习重点1.背诵全文,力求当堂成诵。

2.掌握本文寓情于理、寓情于事,情挚辞切的特点。

学习难点1.引导学生理清行文思路,深刻理解诸葛亮的政治主张。

2.正确理解诸葛亮的“忠”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二、介绍文体和写作背景1、表,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

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

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如李斯《谏逐客书》。

到了汉代,这类文字分成章、奏、表、议四小类。

“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

”(《文心雕龙》)此外,还有一种专议朝政的文章,又统称“表”。

“表”的基本特征是“动之以情”。

《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出师北伐前向刘禅(刘后主)的言事呈文。

2、写作背景:实现国家统一是刘备的遗志,诸葛亮为了实现先帝遗志,在战略后方日益巩固的情况下决定出师伐魏。

但刘后主却昏庸无能,听信奸佞,成了北伐的后顾之忧。

诸葛亮在出师前写下这篇文章,以恳切的言辞劝说后主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也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主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的决心。

三、朗读课文要读得抑扬顿挫,感情充沛,产生激情。

并给生字词给注音。

四、译读课文,把握文意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句,翻译课文。

2、以小组为单位,就难词难句讨论交流,力求通畅地翻译课文,教师巡视指导3、全班交流解决五、字词归纳积累下列词语:中道崩殂:作奸犯科:深入不毛:庶竭驽钝:咨诹善道:妄自菲薄:引喻失义:苟全性命:斟酌损益:感激涕零:六、达标测评1、古今异义词卑鄙( 今义为“下流、无耻”) 感激( 今义“衷心感谢”) 痛恨( 今义“深切地憎恨”) 涕( 今为“鼻涕”) 所以( 今表结果) 开张( 今义“商店营业,商店每天第一次成交”) 布衣( 今义“布做的衣服”)2、词类活用以光先帝遗德(名词动用,) 恢弘志士之气(形容词动用,)此皆良实(形容词名用,)亲贤臣,远小人(形容词动用,)深入不毛(名词用,)七、课堂小结九年级语文《出师表》导学案第二课时一、课文研讨阅读一二段⒈解释下边加点的词⑴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崩殂:⑵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秋:⑶引喻失义义:⑷陟罚臧否臧否:2为了不堵塞“忠谏之路”,诸葛亮建议后主刘禅应当____________(用原文填空)⒌从这两段文字看,诸葛亮对后主刘禅执掌朝政有哪些告诫?用横线在原文中标出。

《出师表》精品导学案(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出师表》精品导学案(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出师表》精品导学案(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学习目标】1、正确朗读、翻译全文;积累重点文言字词、句式。

2、了解诸葛亮统一中国的愿望和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等进步主张。

3、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背诵全文,积累成语、名句。

4、了解“表”的有关知识;学习本文融情于议论、叙述,以情动人的写法方法。

5、深切感受诸葛亮对蜀汉的忠诚,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做社会的有用人才。

【学习重点】正确朗读、背诵、翻译全文;积累重点文言字词、句子。

【学习难点】引导学生理清行文思路,深刻理解诸葛亮的政治主张。

【学习方法】诵读法、自学讨论法。

【学习时间】4课时。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唐朝著名诗人杜甫在一首诗中这样写道:“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蓄电池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哪位同学能说说,这是杜甫的哪首诗?对,是《蜀相》。

写的就是本文的作者诸葛亮。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他的《出师表》。

二、明确目标1、了解“表”这种文体。

2、熟读全文,积累生字词音义。

三、自学自测(一)课前预习: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试背全文;初步翻译全文,记下疑惑处,积累生字词及重点文言字词。

教师预设:殂cú 弘hóng 菲fěi陟zhì否pǐ 裨bì 阙quē 苟gǒu 猥wěi夙sù 驽nǔ 攘rǎng 咎jiù 诹zōu 祎yī 咨zī 颓tuí先帝遗yí德性行xíng 淑均以塞sè 忠谏之路以遗wèi 陛下行háng阵和睦长zhǎng史(二)资料助读:1、作者: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蜀国的政治家、军事家。

2、文体: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3、关于刘禅:刘备子,小名阿斗。

刘备死后他继任蜀汉皇帝,昏庸无能,由诸葛亮辅政,“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22出师表1课时 导学案

22出师表1课时 导学案

初三年级语文科自学探究学案班级:姓名:主备:审核:初三语文小组时间:年 4 月 17 日学习内容:第22课出师表第1课时学习目标:指导朗读背诵,积累文言词句,培养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重难点:品读语言情感的深切,体会行文构思的明晰的特点。

一、自主学习(相信自己就一定行!)(一)自学指导(学习一些语文基础知识,受益终生哦!)表,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

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

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如李斯《谏逐客书》。

到了汉代,这类文字分成章、奏、表、议四小类。

“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

”(《文心雕龙》)此外,还有一种专议朝政的文章,又统称“表”。

“表”的基本特征是“动之以情”。

《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出师北伐前向刘禅(蜀后主)的言事呈文。

(二)自学检测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

①陟.罚臧否.()()②中道崩殂.()③以遗.陛下()④行阵和睦.()⑤妄自菲.薄.()()⑥咨诹.()⑦猥.自枉屈()⑧斟酌..()()(三)自学小结:二、小组学习(各抒己见,达成共识,有你课堂才会更精彩)词类活用以光先帝遗德:形作动,恢弘志士之气:形作动,此皆良实:形作名,攘除奸凶:形作名,亲贤臣,远小人:形作动,优劣得所:形作名,则责攸之、讳、允等之慢:形作名,深入不毛:名作动,北定中原:名作状,三、展示反馈(一)古今异义1、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古:今:深为憎恨2、臣本布衣。

古:今:用布做的衣服3、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古:今:指四季中的秋季4、先帝不以臣卑鄙古:今:品质低劣下流5、由是感激古:今:激动感谢6、诚宜开张圣听古:今:商店开始营业7、引喻失义古:今:正义,意义8、先帝知臣谨慎。

古:今:小心慎重9、陟罚臧否古:今:否定10、此臣所以报先帝古:今:因果关系的连词(二)一词多义效:讨贼兴复之效:恐托付不效:道:而中道崩殂:以咨诹善道:遗:以遗陛下:以光先帝遗德:为:俱为一体:为忠善者:论:宜付有司论其刑赏:每与臣论此事:无:若无兴德之言:事无大小:感激:由是感激:臣不胜受恩感激:行:然后施行:性行淑均:必能使行阵和睦:益:有所广益:斟酌损益:而:而中道崩殂:计日而待:分:今天下三分:而忠陛下之职分也:然: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然后施行:明: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以伤先帝之明:能:先帝称之曰能:必能裨补阙漏:所:优劣得所:有所广益:当:当奖率三军:咨臣以当世之事:任:受任于败军之际:则攸之、祎、允之任:临: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临表涕零:言:不知所言:进尽忠言:以:故临崩寄臣以大事:先帝不以臣卑鄙:以光先帝遗德:以塞忠谏之路也:受命以来:愚以为宫中之事:咨臣以当世之事:许先帝以驱驰: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于:忘身于外者: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报之于陛下:(三)通假字:1、必能裨补阙漏:“”通“”,2、尔来二十有一年矣:“”通“”,3、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通“”,四、拓展延伸(学有所用,提升自己)1、填空:①本文作者,是时的、,的丞相,字。

语文:第24课《出师表》导学案

语文:第24课《出师表》导学案

第24课《出师表》导学案学习目标1、领会诸葛亮提出的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小三项建议的意义。

2、认识并学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3、了解本文议论中融以叙事、抒情的写法。

一、预习导学【知识链接】2——关于“表”:表是古代奏议的一种,用于向君王陈说作者的请求和愿望。

诸葛亮这篇表文写于蜀汉建兴(后主刘禅年号)五年p27年)第一次出师伐魏之前。

当时蜀汉已从猇亭(现在湖北宜都)战役的惨败中恢复过来,既与吴国通好,又平定了南方的叛乱,所以诸葛亮决定北上伐魏,写这篇表文的目的是,希望刘禅任用贤臣,采纳忠言,赏罚分明,国内政治修明,有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以实现先帝的‘叫匕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宏大理想。

1、生字注音忠谏.()裨.补()遗.()陛下攸.()咨.()阕.()陟.()罚臧.()否.()行.()阵倾颓.()苟.()全猥.()自夙.()夜驽.()钝攘.()除崩.殂.()诹.()斟.()酌.()妄.()自菲.()薄2、释词崩殂:疲敝:秋:殊遇:开张圣听:光:恢弘:妄自菲薄:引喻失义:陟罚臧否:异同:作奸犯科:刑赏:平明之理:良实:志虑忠纯:简拔:遗:咨:裨补阙漏:淑均:优劣得所:猥自枉屈:驱驰:后值倾覆:尔来:夙夜忧叹:不毛:庶竭驽钝:攘除:斟酌损益:慢:彰其咎:谘诹善道:察纳雅言:3、古今异义词:(1)开张:今义是,古义是。

(2)痛恨:今义是,古义是。

(3)卑鄙:今义是,古义是。

(4)感激:今义是,古义是。

(5)谨慎:今义是,古义是。

(6)涕:今义是,古义是。

4、理解文言虚词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之欲报之于陛下也()而可计日而待也()先帝称之曰能()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以光先帝遗德()侍卫之臣不懈于内()以塞忠谏之路()欲报之于陛下()是以先帝简拔()于叹息痛恨于桓、灵()以愚以为宫中之事()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悉以咨之()受任于败军之际()先帝不以臣卑鄙()还于旧都()以伤先帝之明(二、探究展示1、第一自然段问题探究:2、第二自然段问题探究3、第三、四自然段问题探究4、第五自然段问题探究5、第六自然段问题探究(1) 找出表明作者出身的语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出师表》导学一体案(一)【学习目标】
1.了解诸葛亮及《出师表》的有关常识。

疏通文意,积累文言字词。

2.反复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明确诸葛亮的三条建议。

【学习重点】积累文言字词。

【导学过程】
一、文言文的理解应该是和阅读始终结合在一起的。

通过朗读来增进理解,在理解中推动朗读,二者就会形成解读的合力。

二、在综合学习的过程中,应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提倡多角度、有个性的阅读。

让学生在多种见解中产生思想的碰撞,迸发智慧的火花。

这样在解读中就会出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喜人场面。

师生都能从此环节中收获意外的惊喜。

三、注意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佳境。

四、学习文言文,读通是关键,这篇文章中字词较多,如果拿到课堂上来解决,一定会占用大量的
时间,如果在预习过程中,就让学生掌握字词,找出难点,一定会加深朗读和解读深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