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学年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沪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2.6 两位数除两、三位数 沪教版 (2)
两位数除两、三位数教学内容: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P23、24。
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探究、互动交流等活动,掌握“首位试商”的方法以及理解“调商”的过程。
2.会用“首位试商”的方法,列竖式正确计算两位数除两、三位数。
3.通过除法笔算的练习,形成良好的计算习惯与算法思维。
教学重点:会用“首位试商”的方法,列竖式正确计算两位数除两、三位数。
教学难点:掌握“首位试商”的方法以及理解“调商”的过程。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出示情景图:森林运动会的举重比赛结束了,小猪获得了金牌,同时还赢得了296元的奖金,它准备去商店购买纪念册,送给它的教练、父母和朋友。
小猪只选了其中的一种纪念册。
纪念册:32元 37元(两种)提问:根据以上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2.出示问题:小猪刚好花完了所有的奖金,你知道他买的是哪一种纪念册吗?提问:你打算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列式:296÷32= 296÷37=提问:与上节课学习的除法算式有什么不同?3.揭示课题:两位数(非整十数)除两、三位数二、探究新知1.理解“首位试商”法(1)计算296÷32=要求:先自己独立尝试,再和同桌说说你的思考过程。
(2)学生独立尝试计算(3)展示交流提问:296÷32的商是几?你是怎么试商的?方法一:想296里面有几个32?方法二:先把32看作30,再想296里有几个30?(29里有几个3?)板书:296÷32=9(本)……8(元)9 提问:“9”为什么写在个位上?32)296 接下来怎样写呢?288 ……9×32 8 (余数比除数小)追问:在实际情境中“288”、“8”分别表示什么?(4)小结:像这样把32看作30,看除数的首位进行试商的方法叫做首位试商法。
2.理解“调商”的过程(1)计算296÷37=要求:先自己独立尝试,再和同桌说说你的思考过程。
沪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第一课时小复习教学内容:课本第2页乘除法计算教学目标:1、复习用一位数乘和除。
2、复习两步计算式题。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彩色铅笔教学过程:一、引入师:小朋友,大家已经学习了许多数学本领,有关计算方面的题你会哪些类型的?能举例吗?(多位数加减法、一位数的乘除法、两步计算式题等)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乘除法计算(出示课题)二、复习巩固1、师生共同出题,总结计算方法师:谁来出一道乘法题?(根据学生出的题,集体笔练,个别板演)问:谁来说说这道题的计算过程?问:谁来总结一下乘数是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先把相同数位对齐,从各位乘起,哪一位上的数相乘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师:除数是一位数除法题谁来出?这次要求出题的老师说出:你出题的类型(A被除数每一位都能整除的 B商中间有0的 C商末尾有0的D被除数最高位不能整除的E有余数的除法)说明:教师也可参与其中,出学生没有想到的题。
师:请大家根据自己情况进行有选择的练习。
核对:说说计算过程师:做除法题你有什么好建议吗?师:老师这里有两道题,你能说说它的运算顺序吗?567÷7×36 752+48×6小结:在计算的时候先仔细审题,进行同级运算时应该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不带括号的混合加减题应该先乘除后加减。
2、计算小游戏师:接下来我们来做个计算小游戏,看课本第2页,要求我们做些什么事?(1、回答问题 2、涂色 3、再看看会得到什么图案)师:你准备怎么做这些事?(1、算一题涂一题 2、算完再涂)师:万一算的答案和书上的不同怎么办?师:猜一猜会得到什么图案?学生开始活动教师巡视,个别辅导展示活动成果第二课时带小括号的四则运算教学内容:课本第3页括号先算教学目标:1、知道括号先算。
2、复习带括号的两步计算式题。
3、结合具体情景,体会括号的作用。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师:小丁丁、小胖他们4人到农场去玩,小兔欢欢给他们出了一道题:一堆48千克的草料,老黄牛吃了15千克,剩下的平均分给3匹小白马,每匹小白马吃到多少千克草料?师:小朋友,这道题你会解答吗?师:老师看到有些小朋友是分步列式的:48-15=33(千克)33÷3=11(千克)谁能把他的算法写成一个式子?出示:(48-15)÷3 48-15÷3师:现在有两种意见,你同意哪个?为什么?小结:48-15要先算,所以应该加上小括号。
沪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沪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1.1乘除法计算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在口算、推算、巧算、笔算、估算等方法的融合渗透中复习用一位数乘与除、两步计算式题。
2. 能力目标:提高灵活选择计算方法的意识与能力,提高计算正确率。
3. 情感目标:养成整体观题、仔细审题、自检结果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解决问题的严谨态度。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1. 出示题目要求:计算下面的问题,并将答案所在的格子涂成与问题相同的颜色,你得到了什么图案?学生读题,明确要求。
二、展开研究1. 观察分类:(1)整体观察课本2页,复习上学期学过的哪些内容?能不能分分类?(2)同桌讨论,获得分类:“用一位数乘与除”和“两步计算式题”。
2. 策略选择:(1)你准备怎样来计算这些题?(选择几题,同桌讨论)(2)结合题目交流策略。
(学生根据题目特点以及自身情况选择方法)如:420÷6 口算或推算76×8 口算或笔算936÷3 口算47+213×3 先乘后加,可以口算、笔算或者巧算结合(3)小结:计算式题时,我们要能够将口算、笔算、推算、巧算综合运用,针对具体题目,要全面审题,灵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对于结果,也要能适时利用估算及时发现明显的错误。
3. 计算:(1)独立完成下列式题:4×327 809÷4 288÷6×7 47+213×3(2)交流反馈,分析错误:如:4×327=1208 进位错误(通过估算可以发现,4个27不可能是8)809÷4=22……1 商中间漏0(通过估算可发现商不可能是两位数;通过验算也可以发现答案是错误的)288÷6×7= 288÷42= 6……36 运算顺序错误47+213×3=260×3=780 运算顺序错误(3)小结:两步计算式题,要把握好运算顺序。
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先乘除,后加减。
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沪教版
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沪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
学生将学习如何将两个两位数相乘,并正确计算出结果。
我们将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来讲解这个概念,并提供一些练习来帮助学生巩固这个技能。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概念。
2. 学生能够正确计算出两个两位数相乘的结果。
3. 学生能够运用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错误,例如进位错误或计算顺序错误。
2. 学生可能会对较大的乘积感到困惑,不知道如何正确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两位数的卡片,用于展示和练习。
2. 学生准备计算器和纸张,用于计算和记录。
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可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概念,例如计算两个班级的学生总数。
2. 讲解:教师使用卡片展示具体的例子,讲解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并解释进位的概念。
3. 练习:学生通过一些练习题来巩固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技能,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指导和支持。
4. 小组活动:学生分成小组,互相交换计算结果,并讨论和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5. 总结:教师总结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并回答学生的问题。
板书设计1. 板书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2. 板书内容:- 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概念- 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进位的概念和注意事项- 一些具体的例子和练习题作业设计1. 学生完成一些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计算题,以巩固课堂所学。
2. 学生选择一个实际问题,运用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技能进行解决,并写下来。
课后反思1. 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作业和课堂表现来评估他们对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教师可以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例如是否讲解得够清晰,是否给学生足够的练习机会。
3. 教师可以总结教学经验,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个部分涵盖了学生从理解概念到掌握计算方法再到应用解决问题的整个学习过程。
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一、教材内容概述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涵盖了数与计算、量与计量、空间与图形、数据与统计等方面的内容。
数与计算包括分数的初步认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等;量与计量主要涉及时间、长度、质量等单位的认识和使用;空间与图形主要让学生认识基本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数据与统计则让学生初步了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二、教学目标设定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计算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形成科学的数学思维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培养他们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分数的初步认识及四则运算。
2.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认识。
3.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教学难点:1.分数运算的理解和掌握。
2.空间观念的培养和实践运用。
3.复杂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的初步能力。
四、教学方法策略1.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
2.引入游戏化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3.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提高学习效率。
五、课时安排规划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课时,确保每个知识点的学习时间充足。
同时,预留一定的复习和测试时间,以巩固所学知识。
(此处应提供具体的课时安排规划表)六、学生活动设计1.设计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交流中共同进步。
2.组织数学游戏和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3.布置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七、评价与反馈机制1.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测试成绩等多种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肯定学生的进步,指出存在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3.定期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困难和需求,并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八、教学资源准备1.准备充足的教材和配套练习册,确保学生有足够的练习和巩固机会。
数学广场——数苹果-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数学广场——数苹果-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一、教材分析
1. 教学目标
1.认识并数出所给数量的苹果。
2.通过数苹果的练习,提高学生的数形结合能力。
3.锻炼学生的耐心与细心。
2. 教学重点
认识并数出所给数量的苹果。
3. 教学难点
锻炼学生的耐心与细心。
二、教学内容
1. 教学材料
数苹果练习纸。
2. 教学步骤与过程
第一步:导入
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欢迎大家来到今天的数学广场,我们今天要在这里学习数苹果。
2.教师出示苹果图片,向学生介绍我们今天要数的苹果。
第二步:讲解
1.教师要求同学们仔细观察题目,将每组苹果数出来,划圈圈,写下数字。
2.教师示范第一道练习题,带领同学们理解题目,做出正解。
3.教师要求同学们按照答题步骤,逐题认真完成。
第三步:巩固练习
1.教师发练习纸,要求学生认真完成。
2.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习题。
第四步:小结
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今天的练习,理解数字数目的意义。
2.鼓励学生勇敢发言,积极参与小结,表达对今天学习的感受,同时发表对未来学习的期盼。
三、教学评价
1. 教学方法
通过教师讲解、示范演示、学生跟读、练习巩固等环节,深化学生对数字数目的理解。
2. 教学成果
通过今天的练习,学生掌握了数苹果的正确方法,锻炼了耐心和细心。
3. 教学改进
要求同学们不只是跟着教师过题,而是积极思考,主动发言,提高课堂互动效果。
同时,要加强巩固练习与考核环节,保障教学效果的稳定与提升。
乘与除-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乘与除-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乘法和除法的基本概念。
2.掌握基本的乘法表和除法表。
3.能熟练地使用乘法和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1.教学重点:乘法和除法的基本概念;乘法表和除法表的熟练使用。
2.教学难点:如何将乘法和除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需要学生进行思考和推理。
三、教学内容及过程第一节:乘法的基本概念1.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归纳“×”符号表示的含义,并与加法符号“+”比较区别。
2.知道“乘数”、“被乘数”、“积”这些基本概念的含义,并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3.利用实物教具演示乘法运算的过程,培养学生感性认识乘法,加深他们对“乘法”概念的理解。
第二节:乘法表的应用1.运用乘法表进行口算训练,熟练掌握乘法运算。
2.在一些简单的问题中通过乘法表应用乘法运算。
第三节:除法的基本概念1.让学生观察、发现、归纳除法符号“÷”表示的含义,并与减法符号“-”比较区别。
2.知道“除数”、“被除数”、“商”、“余数”这些基本概念的含义,并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3.利用实物教具演示除法运算的过程,培养学生感性认识除法,加深他们对“除法”概念的理解。
第四节:除法表的应用1.使用除法表进行口算训练,熟练掌握除法运算。
2.在一些简单的问题中通过除法表应用除法运算。
第五节:乘法和除法的应用1.将学过的乘法和除法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例如购物结算、长度、面积、体积、时间的单位换算等。
2.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乘法和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实物教具法:运用教学用具,帮助学生感性认识乘除的概念和过程。
2.讨论法: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讨论,锻炼他们的思考和推理能力。
3.演示法:通过演示运算过程,帮助学生理解乘除的运算法则。
五、教学评价1.在教学过程中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他们的不同程度和不同需求进行分层教学。
2.发现学生的知识点掌握情况,帮助他们克服理解困难,夯实基础,掌握关键点。
速度、时间、路程-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速度、时间、路程-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识速度、时间、路程概念;
2.培养学生能够利用速度、时间、路程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4.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实际动手能力。
二、教学过程
1. 导入(5min)
老师出示一张路程表和一个计时器,请同学们说出表中车辆的速度、时间、路程等信息。
2. 学习速度、时间、路程的概念(10min)
1.老师引导同学们从上一步的练习中认识到速度、时间、路程的重要性;
2.通过举例子,让同学们理解速度、时间、路程的作用。
3. 操作练习(30min)
1.学生按组进行,每组分为两个人:一个作为司机,一个作为记录员;
2.司机负责驾驶模型汽车,记录员负责记录汽车行驶距离和速度;
3.每组轮流进行,每次驾驶3分钟,计时器开始计时;
4.记录员记录汽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并计算出车的速度;
5.计算每组最终的平均速度,并展示在黑板上。
4. 概括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10min)
1.让同学们自己总结概括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
2.老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图,帮助同学们理解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
5. 巩固联系(20min)
老师出示几个速度、时间、路程的题目,让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解答,并相互检查答案。
三、教学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深入理解了速度、时间、路程的概念,学会了如何利用速度、时间、路程解决问题。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提高了同学们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学科教学计划
三年级数学学科教学计划孔慧敏一、学生情况分析班里大多数学生天真、活泼、积极好学,关心集体,上进心强。
经过二年级一整年的学习,大多数学生能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
了解初步运算的意义,掌握简单的运算方法。
能够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
学生能够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也有少部分学生知识基础比较薄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停留在一知半解的层面。
因此,在新学期中我将加强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辅导,力求他们的学习成绩有一个新的提高,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分析教材主要包括以下主要内容:小复习、连乘、连除、用一位数乘、看图列式、时间的初步认识、年、月、日、用一位数除、除法的应用、几何小实践、整理与提高。
教材依据学生的年龄与心理的阶段特征,从三年级学生的现实出发,在他们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里选择有意义的材料作为教学素材,既让学生联系生活学习数学知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又能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丰富他们的学习资源,便于他们主动探索新的学习内容。
此外,教材为学生选择适宜的学习活动,引导他们介入活动,开展数学思考,促进思维的发展。
三、教学目的要求:1、数与运算。
(1)借助实物、图形,直观认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初步认识分数单位。
(2)结合实例学习笔算乘、除法,初步掌握笔算两位数乘两、三位数为主的乘法,两位数除三、四位数为主的除法;初步掌握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两位数除两、三位数商是一位数的乘除法。
(3)联系生活、生产实际学习加、减、乘、除法的估算;初步学会用估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养成估算习惯。
(4)初步学会千米的认识,米与厘米、轴对称图形。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 结合实例学习笔算乘、除法,初步掌握笔算两位数乘两、三位数为主的乘法,两位数除三、四位数为主的除法;初步掌握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两位数除两、三位数商是一位数的乘除法。
第一单元 小复习(教学设计)三年级下册数学沪教版
第一单元小复习(教学设计)三年级下册数学沪教版一、设计背景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沪教版的第一单元是“数到1亿”。
在这一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亿的概念、数的读法及大小比较、亿内数的组织数、亿的表示方法等知识点。
因此,为了巩固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需要进行小复习,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二、设计目标通过这次小复习,希望学生能够:1.回顾数到1亿的读法及大小比较;2.记忆亿内数的组织数方法;3.熟悉亿的不同表示方法。
三、设计内容1. 数的读法及大小比较首先介绍一下亿的概念,再复习数的读法及大小比较。
例如:3 亿 2 千万 1 百万4 千5 百6 十五读作:三亿两千万一百万四千五百六十五请根据以下数的大小进行排序:5千3百万、1亿2千3百万、6千万、1亿、2亿请填写答案:答案: 2亿、1亿2千3百万、6千万、5千3百万、1亿2. 亿内数的组织数方法请根据以下三种方法将下列数分组:1.以亿和万为单位,如:3 亿4 千万 6 百,分组为:3 亿,4 千万,6 百2.以亿,十万和万为单位,如:2 亿3 千万 6 十万 8 千,分组为:2 亿,3 千万,6 十万 8 千3.以亿、百万和十万为单位,如:4 亿 3 百万 7 十万 2 千,分组为:4 亿,3 百万 7 十万,2 千请将以下数按上述三种方法分组:5千3百万、1亿2千3百万、6千万、5亿、2亿5千万、1亿5千万请填写答案:1. 以亿和万为单位:5亿、1亿2千3百万、2亿5千万、1亿5千万、6千万、5千3百万2. 以亿,十万和万为单位:5亿、2亿5千万、1亿5千万、1亿2千3百万、6千万、5千3百万3. 以亿、百万和十万为单位:5亿、1亿5千万、1亿2千3百万、6千万、2千、5千3百万3. 亿的表示方法请根据下列要求写出对应的亿:1.用4个0表示1个亿1亿 = 1000000002.用1个亿的倍数与万表示法表示,如:2亿3 = 23000000请将以下数用正确的亿表示法来表示:1. 780000002. 3亿5千万3. 9000000004. 9亿请填写答案:1. 7.8亿2. 3.5亿3. 9亿4. 9亿四、设计方式本次小复习可以通过随堂活动的形式进行。
周长-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周长-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道周长的定义和计算方法;2.理解周长的概念,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二、教学重点周长的概念及计算方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三、教学难点学生理解周长概念及进行计算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四、教学准备1.黑板、粉笔、白板笔;2.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通过与学生互动交流,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并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讲授新知1.概念:讲解周长的定义,即图形的边缘长度,用数学符号周长= 边1 + 边2 + 边3 ……。
(通过示意图的方式使学生理解概念)2.计算方法:用一个简单的三角形为例,讲解如何计算周长。
(通过实际的计算过程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3. 练习巩固在黑板上画出不同形状图形,让学生通过计算图形周长进行练习。
教师通过个别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帮助他们掌握知识点。
4. 总结反思通过与学生交流,帮助他们总结课程内容,并提供相关练习题目以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作业布置1.完成本课堂练习;2.家庭作业:设计并测量一个图形的周长。
七、教学方式本节课采用讲授、示范、互动、习题训练等多种教学方式,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提高知识点的掌握度。
八、教学效果评价通过练习中的学生表现以及作业,评估学生是否掌握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九、注意事项1.本节课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知识点,强调学生的互动参与和实践操作;2.注意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采用差异化教学,提高教学效率;3.随时帮助学生纠正问题并及时给予提示。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中小学2012学年度课程计划及其说明的通知-沪教委基[2012]34号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中小学2012学年度课程计划及其说明的通知正文:----------------------------------------------------------------------------------------------------------------------------------------------------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中小学2012学年度课程计划及其说明的通知(沪教委基〔2012〕34号)各区县教育局:为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及上海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根据《教育部关于当前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指导意见》(教基一〔2009〕7号)、《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教委等五部门关于减轻过重课业负担深入实施中小学素质教育若干意见的通知》(沪府办发〔2011〕38号)、《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规范课程教学工作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沪教委基〔2010〕23号)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小学实施“快乐活动日”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沪教委基〔2011〕53号)等文件精神,我委制订了上海市中小学2012学年度课程计划及其说明(详见附件),现印发给你们,请转发至所属中小学和所属有关单位按照执行。
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严格按照教育部、上海市人民政府及我委有关进一步规范课程教学工作、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要求,认真执行课程计划,加强教育教学管理,规范课程教学工作,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深化中小学课程改革加强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沪教委基〔2007〕46号)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规范课程教学工作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沪教委基〔2010〕23号),加强教师培训和教研队伍建设,加强对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和业务指导,深化教学改革,指导和帮助学校提高课程领导力和执行力,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学期教学计划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学期教学计划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沪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学期教学计划篇1一、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1、教材内容的选择方面在数与代数领域里,继续教学整数的乘、除法计算,初步教学简单的分数与小数,开始教学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结合认数与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在空间与图形领域里,教学观察形状相近的物体,比较它们的视图哪些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突出视图能准确描述物体的形状与结构;教学常见的平移、旋转、对称现象,初步体会图形的变换;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突出对给定的面的大小的测量和估计;在统计与概率领域里,教学求一组简单数据的平均数,重点放在利用平均数描述、解释一组数据的特征或者比较两组数据的差异,涉及的内容有自然科学、环境保护、节约资源、计量工具的进步与发展、古代的算法等等。
这些内容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并使学生受到广泛的教育。
增加了教学内容的弹性,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2、教学内容安排方面第一,教学内容的安排符合知识发生发展的线索,尊重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合理设计教学内容的层次结构;第二,把四个领域的教学内容采用小单元的形式交叉安排,一方面有利于不断激起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让各领域的教学内容相互支持,各种思想方法交叉应用;第三,把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把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方面有机结合在一起,尽力保障教学目标的全面实现。
3、教材的重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
4、教材的难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中的试商方法,及商的定位;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法则;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口算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商是整百数或整十数)、比较容易的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比较容易的两位数乘整十数;能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包括商中间、末尾有0情况)、两位数乘两位数(包括列比较简便的竖式计算两位数乘整十数),能笔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能估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百多或几十多,估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大约是多少;能说出估计的过程与方法;能初步理解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初步理解几分米是十分之几米、几角是十分之几元;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能读写一位小数和比较两个一位小数的大小;认识年、月、日,能区分大月、小月,能判断平年、闰年,能计算一个季度、半年、全年的天数;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认识千米、吨;知道1千米=米,1吨=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能指出由4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拼搭成的物体的三视图,能根据比较简单的视图要求拼搭物体;结合实例感知生活中常见的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学期教学计划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学期教学计划全文共3篇示例,供读者参考沪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学期教学计划篇1一、学生情况分析: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学习后,学生在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了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一定的兴趣,大部分学生乐于参与学习活动。
特别是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
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们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情况。
因此对这些学生,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地保持,并逐步引导到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活动等等。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位置的确认,计算的算理,时间的计算是本册教材的教学难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小数的初步认识。
这部分乘、除法计算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
例如,用两位数除多位数,每求一位商的步骤与用一位数除的步骤基本相同;又如,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学习小数乘法的必要基础。
从本册开始引入小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
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小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小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及小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和面积两个单元,这是这册教材的另两个重点教学内容,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初步形成辨认方向、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
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设定针对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内容,我们设定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运算方法和解题技巧,能够熟练进行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并能够解决简单的应用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引导他们通过观察、归纳、推理等方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探究精神,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二、教学内容概览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数的认识与运算:包括整数的认识、四则运算、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等。
2.图形与几何:包括平面图形的认识、周长和面积的计算等。
3.数据与统计: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表示和分析等。
4.实践与综合应用:包括简单的应用题、数学游戏和数学实验等。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四则运算的掌握和应用。
2.平面图形的认识和周长、面积的计算。
3.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教学难点:1.复杂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2.几何图形的空间想象和操作能力。
四、教学策略与方法1.采用直观教学,通过实物、图片等教具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建立直观感知。
2.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鼓励他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3.注重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4.结合生活实际,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和练习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进度安排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进度。
确保每个单元的教学时间充裕,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同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适时调整教学进度,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六、教学资源准备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需要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及配套练习册。
2.教学用具,如计算器、几何工具等。
3.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课件、视频等。
4.网络资源,如在线教学平台、数学游戏等。
平方分米(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沪教版
平方分米(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沪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关于面积单位的学习,主要教学平方分米的概念、意义和计算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平方分米的概念,掌握平方分米与其他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并能运用平方分米进行面积的计算。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平方分米的概念,了解平方分米与其他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能运用平方分米进行面积的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面积单位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探究精神。
教学难点1. 平方分米的概念及其与其他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2. 运用平方分米进行面积的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平方米的模型或图片,面积计算公式卡片。
2. 学具:直尺、铅笔、橡皮、面积计算练习册。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面积单位,如平方厘米、平方米等,然后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平方分米。
2. 新课内容讲解:讲解平方分米的概念、意义和计算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示例演示,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平方分米与其他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3. 练习:布置一些关于平方分米的计算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一个组长,让组长带领组员共同讨论如何运用平方分米进行面积的计算,并分享讨论成果。
5. 总结: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平方分米的概念、意义和计算方法,以及与其他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6.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关于平方分米的计算题和实际应用题,要求学生在课后独立完成。
板书设计1. 平方分米的概念、意义和计算方法。
2. 平方分米与其他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3. 运用平方分米进行面积的计算示例。
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计算给定图形的面积,要求使用平方分米作为单位。
2. 提高题: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房间地面的面积,要求使用平方分米作为单位。
从算筹到计算器-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从算筹到计算器-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教学目标•能够较准确地使用算筹进行加减法运算•掌握简易计算器的基本使用方法,•了解计算器的作用,明确计算器使用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算筹的加减法运算•计算器的基本使用方法教学难点•能够熟练地操作计算器,完成基本的加减法运算•能够根据实际情境,灵活地使用计算器解决问题教学过程第一节:算筹的加减法运算1.引入课题:算筹的使用方法2.案例演示:根据实际情境,运用算筹进行加减法运算3.练习题:完成对应的加减法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算筹的使用方法第二节:计算器的基本使用方法1.引入课题:掌握计算器的基本使用方法2.案例演示:演示计算器的基本使用方法和界面,让学生准确掌握计算器的结构和操作方法3.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掌握计算器的基本使用方法第三节:计算器的作用和使用1.引入课题:明确计算器的作用和使用的重要性2.任务分配:设置任务,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境应用计算器进行加减法运算,增强学生实际操作计算器的能力3.练习题:让学生通过模拟实际情境应用计算器,掌握计算器的实际作用和使用方法,并解决实际计算难题师生互动1.学生完成练习题后,教师进行巡视检查,对学生答题中可能出现的错误与误区进行解惑;2.通过开展课前和课后的问题解答,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内容,提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3.通过互动课堂、小组讨论等方式,让课堂更具活力,鼓励学生敢于发言,提高课堂氛围。
课堂评估1.知识检测:设置知识点测试题,测试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2.操作练习:通过将学生分组进行操作练习,观察学生在实际操作计算器时的能力是否得到提高。
3.口头交流:通过对学生的口语交流进行评估,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水平。
总结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内容,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了算筹的加减法运算和计算器的基本使用方法,同时也了解了计算器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和使用。
教师通过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型课堂,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更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育教学实践: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教育教学实践是衡量一个教师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
教育教学实践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了成熟的教学方法和理论体系。
在这个基础上,上海教育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教学体系和方法。
上海教育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是一套以提高学生数学综合能力为目标的课程体系。
它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数的应用、几何图形、数据统计、数学思维等六大模块。
每个模块都有完整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
这些教学内容既包括教师讲授的课堂内容,也包括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后练习。
从教育观念上来说,上海教育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群体合作。
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要积极参与课堂教学,鼓励他们在课堂上多发言、多交流,从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材还注重教学内容的知识性和实用性。
它涵盖了学生所需要的数学知识,比如数字的认识、数的大小比较、简单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以及数据的统计分析等。
同时,教材还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案例和场景,帮助学生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提高他们的实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教学方法也十分灵活多样。
教师不仅可以通过讲解和演示的方式来传授知识,还可以采用游戏、活动、绘画等多种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
同时,教材还提供了精心设计的课后练习和测试题,帮助学生在学生中检测和巩固所学内容。
总体来说,上海教育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是一套非常优秀的教材和教案。
它不仅具备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完善的教学计划,还能够适应学生个性的不同需求,具有十分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需求,合理运用上海教育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把教学实践做得更加出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学年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任教三(2)、三(3)两班的数学。
从上学期考试成绩分析,学生的基础知识、概念、定义掌握比较好,口算、笔算验算及递等式计算较好。
但部分学生灵活性还是不够,理解能差。
但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学习态度较端正;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
所以在新的学期里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加强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能力和对数学的兴趣以提高成绩。
二、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复习与提高、乘与除、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计算器、几何小实践、整理与提高。
三、教学重点:
本册教材中的重点:面积的相关知识、乘与除的灵活运用、分数的初步认识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和理解它们是至关重要的。
四、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把数学学习与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线索,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生活,从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数学问题,体会数学的广泛应用与实际价值,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一)切实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
教学时在使学生掌握数学概念、法则、数量关系的同时,应更重视数学方法的训练,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运用数学的意识。
(二)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本册教材设计了适量探索性和开放性的数学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和一个比较充分的思考空间。
培养学生肯于钻研、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科学态度。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
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适时,有效的帮助和引导。
(三)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数学教学应体现"从问题情境出发,建立模型,寻求结论,应用与推广"的基本过程。
在日常的数学活动中要注意小课题研究和实习作业等实践活动,
对这方面的内容不但不能随意删减,而且要加强这方面内容安排的密度和强度。
(四)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
教师要善于驾驭教材,把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要求,开展教学活动。
要注意在直观感知广泛的背景下,通过自身体验在分析、整理的过程中学习概念,不要用死记硬背的方法。
王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