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
战国策全书体例特点
战国策全书体例特点摘要:一、战国策全书概述1.战国策的背景和成书年代2.战国策的编者和流传情况二、战国策的体例特点1.国别体史书2.纵横家思想贯穿全书3.记言为主,记事为辅4.注重人物形象和故事描绘三、战国策的艺术特点1.语言风格纵横恣肆,善用排比句2.辞采绚丽,生动传神3.人物形象及故事饶有趣味正文:战国策是一部成书于西汉时期的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活动和言论。
全书共有33卷,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等12个国家,涉及历史人物300余人。
战国策的体例特点表现为国别体史书。
全书按国家分类,分别记录各个国家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活动和言论,展示了一个国家在那个时期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面貌。
这种体例使得战国策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为后世了解战国时期的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战国策的体例特点还在于纵横家思想贯穿全书。
战国策汇集了战国时期众多纵横家的思想和智慧,如苏秦、张仪、孙膑、庞涓等,他们的言论和故事成为全书的主要内容。
这些纵横家主张用权谋和策略来处理国家间的关系,以求达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他们的思想和智慧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艺术特点方面,战国策以记言为主,记事为辅。
全书大量收录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家、军事家、纵横家的言论,通过这些言论展示了他们的智慧和谋略。
同时,战国策也记载了一些具体的历史事件,但以言论为主要内容。
战国策注重人物形象和故事描绘。
全书收录了众多战国时期的历史人物,如苏秦、张仪、孙膑、庞涓等,通过他们的故事和形象展示了那个时期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
同时,战国策在叙述历史事件时,往往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使故事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总的来说,战国策全书的体例特点表现为国别体史书,纵横家思想贯穿全书,记言为主,记事为辅,并注重人物形象和故事描绘。
战国策名词解释
战国策名词解释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
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
《战国策》是汇编而成的历史著作,作者不明,非一时一人之作。
其中所包含的资料,主要出于战国时代,包括策士的著作和史臣的记载,汇集成书当在秦统一以后。
原来的书名不确定,西汉刘向考订整理后,定名为《战国策》。
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情况和社会面貌。
总共三十三篇,按国别记述,计有东周一、西周一、秦五、齐六、楚四、赵四、魏四、韩三、燕三、宋、卫合为一、中山一。
记事年代大致上接《春秋》,下迄秦统一。
以策士的游说活动为中心,反映出这一时期各国政治、外交的情状。
全书没有系统完整的体例,都是相互独立的单篇。
扩展资料:
《战国策》的文章原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
西汉末年,刘向校录群书时在皇家藏书中发现了六种记录纵横家的写本,但是内容混乱,文字残缺。
因此,战国策显然不是一时一人所作。
刘向依照国别体分类,并加以编修。
刘向只是战国策的校订者和编订者。
而后高诱为之作注解。
北宋时,《战国策》散佚颇多,经曾巩“访之士大夫家,始尽得其书”,并加以校补,是为今本《战国策》三十三篇。
,姚宏、鲍彪、吴师道皆有注本。
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一批帛书,其中一部类似于今本《战国策》,整理后定名为《战国纵横家书》。
该书共27篇,其中11篇内容和文字与今本《战国策》和《史记》大致上相同。
战国策翻译和原文(精选6篇)
战国策翻译和原文战国策翻译和原文(精选6篇)《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
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
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
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战国策翻译和原文,一起来看一下吧。
战国策翻译和原文篇1【提要】“计者,事之本也;听者,存亡之机也。
计失而听过,能有国者寡也。
”有关国家和个人的重大决策是十分重要和关键的,一步走错,谬以千里。
如果没有采纳有关国家存亡的关键大计而导致重大决策失误,那么国破家亡也很正常。
楚怀王是战国有名的昏君,正是他,使可以与秦国分庭抗礼的楚国走向了衰落乃至灭亡。
【原文】齐助楚攻秦,取曲沃。
其后,秦欲伐齐,齐、楚之交善,惠王患之,谓张仪曰:“吾欲伐齐,齐楚方欢,子为寡人虑之,奈何?”张仪曰:“王其为臣约车并币,臣请试之。
”张仪南见楚王,曰:“弊邑之王所说甚者,无大大王;唯仪之所甚愿为臣者,亦无大大王。
弊邑之王所甚憎者,无大齐王;唯仪甚憎者,亦无大齐王。
今齐王之罪,其于弊邑之王甚厚,弊邑欲伐之,而大国与之欢,是以弊邑之王不得事令而仪不得为臣也。
大王苟能闭关绝齐,臣请使秦王献商、於之地,方六百里。
若此,齐必弱,齐弱则必为王役矣。
则是北弱齐,西德于秦,而私商於之地以为利也,则此一计而三利俱至。
”楚王大说,宣言之于朝廷,曰:“不纐得商於之田,方六百里。
”群臣闻见者毕贺,陈轸后见,独不贺。
楚王曰:“不纐不烦一兵不伤一人,而得商於之地六百里,寡人自以为智矣!诸士大夫皆贺,子独不贺,何也?”陈轸对曰:“臣见商、於之地不可得,而患必至也,故不敢妄贺。
”王曰:“何也?”对曰:“夫秦所以重王者,以王有齐也。
今地未可得而齐先绝,是楚孤也,秦又何重孤国?且先出地绝齐,秦计必弗为也。
先绝齐后责地,且必受欺于张仪。
《战国策》
《战国策》概况战国时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的汇编,初有《国策》、《国事》、《事语》、《短长》、《长书》、《修书》等名称和本子,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
宋时已有缺佚,由曾巩作了订补。
有东汉高诱注,今残缺。
宋鲍彪改变原书次序,作新注。
吴原师道作《校注》,近人金正炜有《补释》,今人缪文远有《战国策新注》。
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西汉帛书,记述战国时事,定名《战国纵横家书》,与本书内容相似。
《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史学名著。
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共33卷,约12万字。
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战国策》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战国策》是我国古代记载战国时期政治斗争的一部最完整的著作。
它实际上是当时纵横家游说之辞的汇编,而当时七国的风云变幻,合纵连横,战争绵延,政权更迭,都与谋士献策、智士论辩有关,因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该书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
作者战国策的作者直到现在也没有确定。
西汉末年,刘向校录群书时在皇家藏书中发现了六种记录纵横家的写本,但是内容混乱,文字残缺。
于是刘向按照国别编订了《战国策》。
因此,战国策显然不是一时一人所作,刘向只是战国策的校订者和编订者。
因其书所记录的多是战国时纵横家为其所辅之国的政治主张和外交策略,因此刘向把这本书名为《战国策》。
北宋时,《战国策》散佚颇多,经曾巩校补,是为今本《战国策》。
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一批帛书,其中一部类似于今本《战国策》,整理后定名为《战国纵横家书》。
该书共27篇,其中11篇内容和文字与今本《战国策》和《史记》大体相同。
价值《战国策》一书反映了战国时代的社会风貌,当时士人的精神风貌,不仅是一部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非常好的历史散文。
战国策的原文及翻译
战国策的原文及翻译楚围雍氏,韩令冷向借救于秦,秦为发使公孙昧入韩。
公仲曰:“子以秦为将救韩乎?其不乎?”对曰:“秦王之言曰,请道于南郑、兰田以入攻楚,出兵于三川以待公,殆不合军于南郑矣。
”公仲曰:“奈何?”对曰:“秦王必祖张仪之故谋。
楚威王攻梁,张仪谓秦王曰:‘与楚攻梁,魏折而入于楚。
韩固其与国也,是秦孤也。
故不如出兵以劲魏。
’于是攻皮氏。
魏氏劲,威王怒,楚与魏大战,秦取西河之外以归。
今也其将扬言救韩,而阴善楚,公恃秦而劲,必经与楚战。
楚阴得秦之不用也,必易于公相支也。
公战胜楚,遂与公乘楚,易三川而归。
公战不胜楚,塞三川而守之,公不能救也。
臣甚恶其事。
司马康三反之郢矣,甘茂与昭献遇于境,其言曰收玺,其实犹有约也。
”公仲恐曰:“然则奈何?”对曰:“公必先韩而后秦,先身而后张仪。
以公不如亟以国合于齐、楚,秦必委国于公以解伐。
是公之所以外者仪而已,其实犹之不失秦也。
”文言文翻译:楚国围困雍氏,韩国派冷向到秦国借救兵,秦国为此派公孙昧来到韩国。
公仲说:“您认为泰国将会救韩国呢?还是不救韩国呢?”公孙昧回答说:“秦王的话是这样说的,请你们取道南郑、蓝田去攻打楚国,我们出兵进驻三川,等待您。
这样恐怕秦、韩两军永远也不能会合了。
”公仲说:“怎么办呢?”公孙昧回答说:“秦王一定会效法张仪以往的计谋。
楚威王进攻魏国,张仪曾对秦王说:‘我们同楚国一起攻打魏国,魏国就会掉头投向楚国。
韩国本来就是魏国的盟国,这样泰国就孤立了。
因此不如假意出兵使魏国变得强硬起来。
’这时楚国一定围攻皮氏。
魏国态度强硬,楚威王大怒,楚国和魏国展开大战,结果秦军夺取了西河之外的土地满意而归。
观在秦国表面上声畜救韩,而暗地里与楚国亲善,您依仗秦国态度强硬,一定轻视同楚国的战斗。
楚国已暗中得知秦国不会帮助韩国,一定很容易同您相抗衡。
您如果战胜楚国,秦国就会同您一道乘楚国之危夺壤土地,攻占三川而归。
您战不胜楚国,秦国就会阻塞三川全办拒守,您不能自救。
《战国策》全文解释
《战国策》全文解释《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历史文献,记录了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情况。
下面对《战国策》全文进行解释:第一条:赵胜之说兵止于收,则讽谏不行数十年,出赵者死者数十万,于国不害者贱而败,则胡、燕补阙,适刺里者臣。
言赵胜虽有折辱,犹胜于走困、胜于不背敌。
谏者则多荣已修从之矣。
解释:这部分讲述了赵国的军事策略。
赵国的胜利并非仅仅停留在攻城掠地,而是通过收复失地来实现胜利,以此来挽回荣誉。
赵国经历了数十年的战争,为赵国出征的士兵数以十万计,无法保护自己的国家,造成了国家的贬值和失败。
然而,即使受到侮辱,还是胜过了被困住、不背叛敌人的情况。
对于谏言者,如果能够修正以往的错误,多数人会向往荣耀而选择支持。
第二条:越王句践反复无常,信用不立,后虽出兵蚩尤而暗杀者,吴王使人杀越王义,兵未至践已死。
此说眚大王之诛于舆及赵成侯负天下以求骄,且非服役,王赵不勿有乎?解释:这部分讲述了越国的君王句践的反复无常,信用不可靠。
他先后与吴国建立了联盟,却又暗地里杀害了吴国使者。
吴国派兵进攻越国,但句践在兵未到达之前就已经死去了。
这与传说中大王诛杀蚩尤的故事以及赵成侯贪图天下而不服役的情况相似。
这个故事提醒我们要慎重对待信用问题,不要贪图短暂的权势。
第三条:楚灵王筑武库,并命弗得即斩。
楚灵王杀人无过,虽有来者曷烦?日下则求县侯,卑礼则求执矣。
国以诛为昭,人以其保故也,故君子言之。
解释:这部分讲述了楚国君王灵王筑造武库的事情。
他要求工匠立即斩首,但灵王杀人并没有过错,有什么好烦恼的呢?他的决定符合时下的国际惯例,因为国家是通过惩罚来展示自己的威严,保护国家的利益,所以君子们应该支持。
以上是对《战国策》全文的简要解释。
"注:本文对《战国策》作了简要解释,不代表完全准确,仅供参考。
"。
战国策及解读
楚攻韩,韩派尚靳求救于秦,秦宣太后开 口便先谈利,说:“夫救韩之危,日费千 金,独不可使妾少利焉?”(《韩策二》) 吕布韦见到在赵为质的秦公子异人,回家 便问其父:“耕田之利几倍?”“珠玉之 赢几倍?”“立国家之主赢几倍?”然后 资助异人以投机。 (《齐策四》)
孟尝君被齐王放逐,门客离他而去,谭石 子劝他说:“ …… 理之固然者,富贵则就 之,贫贱则去之。此事之必至,理之固然 者。请以市谕:市,朝则满,夕则虚。非 朝爱市而夕憎之也,求存故往,亡故去。 愿君勿怨。”(《齐策四》)
?3其刻划人物的手法也灵活多样有时以语言谈吐有时用动作行事有时放在复杂矛盾纠葛中有时在具体的场面描写中有时通过对比描写中有时通过对比映衬有时通过心理自白灵活多变运笔神妙
战 国 策
1、《战国策》产生的背景:
“高才秀士,度时君之所能行,出奇策异智, 转危为安运亡为存,亦可喜,亦可观。” ——刘向《<战国策>书录》 “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 于百万之师。” ——《文心雕龙· 论说》
5.冯谖回到齐国,告诉孟尝君说:“我把百 姓欠您的债勾销了,百姓高呼万岁,我为您带 回来的是‘义’啊。”孟尝君当时很不高兴。
6.过了一年,孟尝君被免掉相位,只好回到薛邑 去,那里的百姓扶老携幼在路上迎接他。孟尝君感慨 地说:“先生为我买的‘义’,我今天才见到啊。”
7.冯谖说:“狡兔三窟,薛邑只算是您的 一个洞,还不能高枕无忧,让我再替您挖两个 洞吧!”于是,冯谖带着人去魏国了。
2、对进步性的人物与事件多有歌颂。
《邹忌讽齐王讷谏》,《触龙说赵太后》, 《荆轲刺秦王》。
3、对统治阶级多有揭露。
如《郑袖谗魏美人》 魏王遗楚王美人,楚王说之。夫人郑袖知王之说 新人也,甚爱新人,衣服玩好,择其所喜而为之; 宫室卧具,择其所善而为之。爱之甚于王。王曰: “妇人所以事夫者,色也;而妒者,其情也。今 郑袖知寡人之说新人也,其爱之甚于寡人,此孝 子所以事亲,忠臣之所以事君也。”
文言文《战国策》原文注释赏析
文言文《战国策》原文注释赏析文言文《战国策》原文注释赏析【提要】战国时以公孙龙(著名的“白马非马”论的提出者)为代表的名家也出现在政治舞台上。
“名不正,言不顺”。
正名实际上也是正“实”的过程。
名与实是一对相互依存的概念。
名实相符,才能使名成其为名;名实不符,那么这个名就需要更改。
正名实际上就是以本源的原则法理,来矫正被扭曲了的现实和时弊的过程。
所以正名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原文】史疾为韩使楚,楚王问曰:“客何方所循?”曰:“治列子圉寇之言。
”曰:“何贵?”曰:“贵正。
”王曰:“正亦可为国乎?”曰:“可。
”王曰:“楚国多盗,正可以圉盗乎?”曰:“可。
”曰:“以正圉盗,奈何?”顷间有鹊止于屋上者,曰:“请问楚人谓此鸟何?”王曰:“谓之鹊。
”曰:“谓之乌,可乎?”曰:“不可。
”曰:“今王之国有柱国、令尹、司马、典令,其任官置吏,必曰廉洁胜任。
今盗贼公行,而弗能禁也,此乌不为乌,鹊不为鹊也。
”【译文】史疾为韩国出使楚国,楚王问他:“您在研究什么学问?”史疾说:“我在研究列御寇的学问。
”楚王问:“列御寇主张什么?”史疾说:“主张正名。
”楚王问:“这也可以用来治理国家吗?”史疾说:“当然可以。
”楚王又问:“楚国盗贼很多,用它可以防范盗贼吗?”回答说:“当然可以。
”楚王接着问:“怎么用正名来防盗?”这时,有只喜鹊飞来停在屋顶上,史疾问楚王:“请问你们楚国人把这种鸟叫什么?”楚王说:“叫喜鹊。
”史疾又问:“叫它乌鸦行吗?”回答说:“不行。
”史疾就说:“现在大王的国家设有柱国、令尹、司马、典令等官职,任命官吏时,一定要求他们廉洁奉公,能胜任其职。
现在盗贼公然横行却不能加以禁止,就因为各个官员不能胜任其职,这就叫做:‘乌鸦不成其为乌鸦,喜鹊不成其为喜鹊啊!’”【评析】在任何一个国家或者公司中,名与实,概念与实质,职位与工作,一定要相称;否则名实不符,内政管理就会出现混乱。
“在其位要谋其政”,公司中的各个领导要胜任自己工作,董事长当谋划公司董事的利益和发展大方向,总经理当开展经营、拓展业务,各部门经理应各司其职分管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战国策全文及译文注释-战国策全文及译文
战国策全文及译文注释-战国策全文及译文《战国策》,又称《国策》,是先秦时期一部重要的经典著作。
中国历史上的“春秋”之称,是从当时鲁国编年史《春秋》一书而得名的。
“战国”一词,虽然在战国时代已有,但只是用来指称当时的七大强国。
不过汉人也有称战国的,如刘向。
又因为《战国策》经过西汉刘向的整理命名之后,“战国”作为继春秋之后一个时代的名称,遂为后代学者所共认。
《战国策》在未经整理校定之前,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
整理校定之前,《战国策》卷帙颇为混乱,文字错讹甚多。
西汉刘向就中秘所藏之书,以国分别,以时相次,去其重复,校成定本,分东周、西周、秦、楚、齐、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国,合为三十三篇,定名为《战国策》。
《战国策》是一部史书,但却不是一部信史。
它虽是分国记事,但不像《左传》那样按照编年的次序记载历史,与其说它是一部国别史,毋宁说它是一部记录战国时代纵横家游说各国的活动和说辞及其权谋智变斗争故事的汇编。
不过,尽管《战国策》非信史,这部奇书却为我们描绘出战国时代纵横捭阖的时代风貌与瑰丽恣肆的人文精神。
其次是赤裸裸地宣扬重利轻义的价值观与鄙视传统的行为准则。
战国时期的纵横策士,并非有始终如一的政治主张,当然更谈不上信仰。
纵横之术,不过是他们猎取富贵功名的工具。
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虽使出浑身解数而惠王不用。
在秦国碰了一鼻子灰,苏秦回到家里又受到家里人的冷落,此时他说的一句话,颇能揭示当时的心态:“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秦策—》)“求取卿相之尊”,就是他的精神支柱,也是他顽强进取的力量。
苏秦感叹:“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
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盍可忽乎哉?”“势位富贵”是他的最高理想。
同样的像张仪,尽管不断受挫,但“舌在足矣”,支持他的也是要猎取“势位富贵”。
纵横策士以追求富贵作为自己的理想,以有利可图作为自己行动的准则,公开打出“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的旗帜。
战国策原文及译文
战国策原⽂及译⽂ 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下⾯⼩编整理的战国策原⽂及译⽂,欢迎来参考! 原⽂ (苏秦)归⾄家,妻不下纴(rèn)①,嫂不为炊,⽗母不与其⾔。
苏秦喟叹⽈:“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母不以我为⼦,是皆秦之罪也。
”乃夜发②书,陈箧数⼗,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诵之,简练③以为揣摩。
读书欲睡引锥⾃刺其股⾎流⾄⾜。
⽈:“安有说(shuì)④⼈主,不能出其⾦⽟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jī)年,揣摩成,⽈:“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也。
” (选⾃《战国策》) 【注释】①纴:织布机。
②发:打开。
③简练:挑选。
④说:游说,劝说。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 (1)安有说⼈主(2)是皆秦之罪也 2.⽤“⁄”线给⽂中画线句⼦断句(限断两处)。
(2分) 读书欲睡引锥⾃刺其股⾎流⾄⾜。
3.请概括宋濂和苏秦在学习⽅⾯的共同点。
(2分) 参考答案 1.(2分)(1)安:怎么(2)是:这 2。
(2分)读书欲睡 / 引锥⾃刺其股 / ⾎流⾄⾜。
3。
(2分)有毅⼒、有恒⼼,刻苦勤奋,学有所成。
(答对两点即可) 参考译⽂: 苏秦回到家⾥,妻⼦不下织机,嫂⼦不去做饭,⽗母不与他说话。
苏秦长叹道:“妻⼦不把我当丈夫,嫂⼦不把我当⼩叔,⽗母不把我当⼉⼦,这都是我的过错啊!”于是半夜翻出书,摆开⼏⼗只书箱,找到了姜太公的`兵书,埋头诵读,挑选精要内容反复研究、体会。
读到昏昏欲睡时,就拿锥⼦刺⾃⼰的⼤腿,鲜⾎⼀直流到脚跟,并⾃⾔⾃语说:“哪有去游说国君,⽽不能让他拿出⾦⽟锦绣,让⾃⼰取得尊贵的卿相之位的事情呢?”满⼀年,研究成功,说:“这下真的可以去游说当代国君了!”。
战国策的定义
战国策的定义1. 引言战国策是中国古代文献中的一类重要文体,主要流传于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当时各国政治家、军事家和学者们为了应对战乱局势而撰写的一系列政治、军事和外交方面的著作。
这些著作以其独特的文风和思想内涵,成为了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政治和军事的重要资料。
2. 背景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七雄并立,战争频发。
在这个时期,各国之间为了争夺地盘和资源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他们以其聪明才智和卓越智谋,在乱世中寻求生存与发展之道。
3. 内容特点3.1 多样性战国策以其内容多样而闻名。
其中包括对各个国家政治体制、外交关系、军事布局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的篇章,还有对个人才能和智谋的赞美和讽刺的篇章。
这种多样性使得战国策成为了一部既反映了当时政治、军事和外交状况,又展示了各国政治家和军事家才华的重要文献。
3.2 实用性战国策在当时是具有实践意义的,它们不仅提供了各国政治家和军事家们的经验教训,还为他们提供了解决当前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这些著作中经常包含有关如何处理内外矛盾、制定有效政策、发展经济等方面的建议。
因此,战国策被广泛认为是一部实用主义文献。
3.3 文风独特战国策在文风上与其他古代文献有所不同。
相比于史书或诗词,战国策更加直接、生动,并且注重描绘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它们往往采用对话形式来表达观点,通过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描述以及人物之间的辩论,展现作者对问题的思考和理解。
4. 历史意义4.1 政治思想的交流战国策的出现促进了各国政治家和军事家之间的交流和竞争。
各国通过互相借鉴、学习和模仿,不断提高自己的才能和智谋。
这种交流不仅有助于改善各国政治制度和军事战略,也为后来中国统一大业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4.2 文化传承战国策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们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以及人们对权力、荣誉和忠诚等概念的理解。
这些思想观念在后来中国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成为中国文化传统的一部分。
《战国策》
《战国策》一、概述《战国策》是中国历史上一部重要的古代兵书,被誉为战争艺术的典范。
书中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和外交情况,以及各国君主及其谋士的智慧和战略思想。
本文将对《战国策》进行综合分析和介绍。
二、内容概述《战国策》共分为十篇,每篇又有若干章节,全书约有五百余章。
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六个主要国家(秦、齐、楚、燕、赵、魏)之间的政治、军事和外交斗争,以及各国之间的同盟和对抗。
书中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各国国君和谋士的事迹:《战国策》对齐国君主孟尝君和谋士田文等人的智慧和聪明才智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孟尝君的智谋被誉为战国时期的一绝,他通过巧妙的外交手段,成功地保护了齐国的利益。
2.各国的战略和战术:《战国策》详细记录了战国时期各国的战略和战术。
其中最著名的是秦国的兵法战略,秦孝公、白起等军事家的智勇和战术手段成为后世军事家学习的经典。
3.各国的外交政策:《战国策》中详细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外交斗争和政策。
各国之间争夺地盘、争夺盟约等情况层出不穷,是一幅国际关系的缩影。
4.君臣之间的关系:《战国策》中描述了各国君臣之间的关系,包括忠臣义士和奸臣小人的形象塑造。
其中一些形象如管仲、晏婴等都成为后世传世之作。
三、影响和意义《战国策》不仅作为一部中国古代兵书,对后世的军事理论和战略思想有着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研究战国时期历史和政治文化的重要资料和参考。
它对中国古代兵书的发展和演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对后世军事理论的影响:《战国策》对后世的军事理论和战略思想有着深远影响。
其中的战术思想和智慧被后世军事家借鉴和应用,如孙子兵法就受到了《战国策》的影响。
2.对中国历史研究的意义:《战国策》作为研究战国时期历史和政治文化的重要资料和参考,对于了解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和外交斗争的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它为后世的历史学家提供了珍贵的文献资料。
四、总结《战国策》作为中国古代兵书的经典之作,对后世的军事理论和战略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战国策原文及翻译注释
战国策原文及翻译注释.孝公已死,惠王代后,莅政有顷,商君告归。
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
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
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
且夫商君,固大王仇雠也,愿大王图之。
’商君归还,惠王车裂之,而秦人不怜。
秦一·秦惠王谓寒泉子秦惠王谓寒泉子曰:“苏秦欺寡人,欲以一人之智,反覆东山之君,从以欺秦。
赵固负其众,故先使苏秦以币帛约乎诸侯。
诸侯不可一,犹连鸡之不能俱止于栖之明矣。
寡人忿然,含怒日久。
吾欲使武安子起往喻意焉。
”寒泉子曰:“不可。
夫攻城堕邑,请使武安子。
善我国家使诸侯,请使客卿张仪。
”秦惠王曰:“受命。
”秦一·泠向谓秦王泠向谓秦王曰:“向欲以齐事王,使攻宋也。
宋破,晋国危,安邑,王之有也。
燕、赵恶齐、秦之合,必割地以交于王矣。
齐必重于王,则向之攻宋也,且以恐齐而重王。
王何恶向之攻宋乎?向以王之明为先知之,故不言。
”秦一·张仪欲假秦兵以救魏张仪欲假秦兵以救魏。
左成谓首茂曰:“子不予之。
魏不反秦兵,张子不反秦。
魏若反秦兵,张子得志于魏,不敢反于秦矣。
张子不去秦,张子必高子。
”’秦一·张仪之残樗里疾张仪之残樗里疾也,重而使之楚。
因令楚王为之请相于秦。
张子谓秦王曰:“重樗里疾而使之者,将以为国交也。
今身在楚,楚王因为请相于秦。
臣闻其言曰:‘王欲穷仪于秦乎?臣请助王。
’楚王以为然,故为请相也。
今王诚听之,彼必以国事楚王。
”秦王大怒,樗里疾出走。
秦一·张仪欲以汉中与楚张仪欲以汉中与楚,请秦王曰:“有汉中,蠹。
种树不处者,人必害之;家有不宜之财,则伤本。
汉中南边为楚利,此国累也。
”甘茂谓王曰:“地大者,固多忧乎!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为和楚,楚必畔天下而与王。
王今以汉中与楚,即天下有变,王何以市楚也?”秦一·楚攻魏张仪谓秦王楚攻魏。
张仪谓秦王曰:“不如与魏以劲之,魏战胜,复听于秦,必入西河之外;不胜,魏不能守,王必取之。
《战国策》
或曰﹕ 邪说之害正也,宜放而绝之。 “或曰﹕‘邪说之害正也,宜放而绝之。 则此书之不泯,其可乎? 对曰﹕ 则此书之不泯,其可乎?’对曰﹕‘君子 之禁邪说也,固将明其说于天下,使当世 之禁邪说也,固将明其说于天下, 之人皆知其说之不可从,然后以禁则齐; 之人皆知其说之不可从,然后以禁则齐; 使后世之人皆知其说之不可为, 使后世之人皆知其说之不可为,然后以戒 则明,岂必灭其籍哉?放而绝之,莫善于 则明,岂必灭其籍哉?放而绝之, 是以孟子之书,有为神农之言者, 是。是以孟子之书,有为神农之言者,有 为墨子之言者,皆着而非之。 为墨子之言者,皆着而非之。至于此书之 则上继春秋,下至楚汉之起, 作,则上继春秋,下至楚汉之起,二百四 十五年之间,载其行事, 十五年之间,载其行事,固不可得而废 ’”——曾巩《战国策目录序》 ——曾巩 也。’”——曾巩《战国策目录序》
《战国策》是国别体史书,是一部战国时 代历史散文总集。刘向将其编订为33篇, 并因其内容主要为‘战国时游士辅所用之 国为之策谋‘而定名为《战国策》沿传至 今。 《战国策》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 赵、魏、韩、燕、宋、卫、中山等12国国 策。上起东周定王十六年(前453),下 至秦二世元年(前209),记245年史实。
“孟尝君在薛,招致诸侯宾客及亡人有罪者, 孟尝君在薛,招致诸侯宾客及亡人有罪者, 皆归孟尝君。孟尝君舍业厚遇之,以故倾天 皆归孟尝君。孟尝君舍业厚遇之,以故倾天 下之士。食客数千人,无贵贱一与文等。 下之士。食客数千人,无贵贱一与文等。孟 尝君待客坐语,而屏风后常有侍史, 尝君待客坐语,而屏风后常有侍史,主记君 所与客语,问亲戚居处。客去, 所与客语,问亲戚居处。客去,孟尝君已使 使存问,献遗其亲戚。孟尝君曾待客夜食, 使存问,献遗其亲戚。孟尝君曾待客夜食, 有一人蔽火光。客怒,以饭不等,辍食辞去。 有一人蔽火光。客怒,以饭不等,辍食辞去。 孟尝君起,自持其饭比之。客自刭。 孟尝君起,自持其饭比之。客自刭。士以此 多归孟尝君。孟尝君客无所择,皆善遇之。 多归孟尝君。孟尝君客无所择,皆善遇之。 人人各自以为孟尝君亲己。 人人各自以为孟尝君亲己。”
战国策成语
No.1鹬蚌相争,渔人得利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赵)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
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战国策·燕策二》鹬:一种长嘴的水鸟。
渔:捕鱼。
鹬和蚌互相争持,捕鱼的人从中得到好处。
比喻双方相持不下,结果两败俱伤,第三者因而得利。
No.2高枕而卧事秦,则楚、韩必不敢动;无楚韩之患,则大王高枕而卧,国必无忧矣。
——《战国策·魏策一》把枕头高高地垫起来睡觉。
表示无所忧虑。
No.3门庭若市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战国策·齐策一》庭:庭院。
市:集市。
门前和庭院就像集市一样。
形容来往进出的人很多。
No.4百发百中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
——《战国策·西周策》形容射箭、开枪、放炮等每次都命中目标。
也比喻估计情况或做事有充分把握,绝不落空。
No.5肝肠寸断吾要且死,子肠亦且寸绝。
——《战国策·燕策三》好像肝脏和肠子被寸寸斩断一样。
形容悲痛万分。
No.6狐假虎威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狐曰:“子无敢食我。
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战国策·楚策一》假:借用,凭借。
狐狸仗着老虎的威风。
比喻依仗别人的威力欺压人。
No.7画蛇添足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
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
”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战国策·齐策二》比喻多此一举,造成累赘。
No.8旷日持久今得强赵之兵以杜燕将,旷日持久数岁,令士大夫余子之力,尽于沟垒。
战国策(原文·译注·评析)
战国策(原文·译注·评析)战国策是先秦时期的主要政治理论著作,也是当时最重要的实用性文献。
它记载了一系列策划并改变先秦朝代战争、外交等情况的关键政策。
战国策总共六篇,分别是:“大宋策”、“宋威策”、“宋蔡策”、“宋卫策”、“宋赵策”、“楚齐策”。
它的六篇主要记录的是先秦七国的争霸时期的历史,以及当时政治家们的重大决策。
“大宋策”记载了宋国在先秦七国争霸时期与秦、楚、燕、韩等强国之间交流所采取的外交政策。
这篇策规定了国家必须崇拜阴阳两神,使其有力地维持了当时社会的至高无上。
以中国传统“和”术为基础,让多国之间以适当的调和政策和平共处,使宋国在当时获得了战略上的领先优势。
“宋威策”描述了宋国的军事政策。
在这里,它凸显出宋威的武力策略,着重强调赢得胜利的因素是量力和机动性。
他强调了军队需要尊重指挥官的命令,因为此决定了胜负的关键。
此外,它还强调军队的注意力应聚焦在战争目标上,而不是个人荣誉等方面。
“宋蔡策”涉及到宋蔡国的政治和文化方面,强调建立宋蔡国为有效的社会行政组织所采取的政策。
它揭示了宋蔡国建立一个领先于其他国家的社会组织所涵盖的范围以及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来实现宋蔡国开拓和联系旁国的需要。
它强调宋蔡国需要树立自己的文化,以及扩大接纳其他旁国的文化的需要,从而推动政治和文化的进步。
“宋卫策”规定宋国应采取的外交策略,强调要与楚国进行抵抗以保护国家安全。
这些策略通过采取与楚国接触时采用和平途径,以及在军事上发动进攻和抵抗的方式不断保护宋国,以稳定当地社会环境和地区安全。
“宋赵策”记载了宋赵国的政治策略,强调要建立一个力量强大、交际能力出众的国家。
它重点强调进行外交接触时,在情报竞争中保持优势的重要性,因为这可以使国家能够作出有助于保卫和发展国家的最佳决策。
“楚齐策”强调楚齐国的外交政策,主要集中于减少楚齐国对他国威胁的行动。
它记载了楚齐国政策策略的一个重要方面,即要减少当时对他国的掠夺活动和侵略行为,而应该改变自由贸易的态度,使其与他国的关系变得更加友善。
战国策原文与解析精选
战国策原文与解析精选战国策是中国古代战争理论著作之一,收录了战国时期各国策略和思想,以及对手策论者的言论和观点。
它是研究战国时期历史和思想的重要资料,也是了解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选取战国策中的一些原文,并给予解析和评述。
一、《楚居》战国策中的《楚居》一章,记载了当时楚国的军事布局和对敌策略。
原文如下:“夫以秦楚之权,当兼并攘夺,棲遑内政,不宜苟出力于外。
出力则众以备难,备难则家以困窘,困窘则国以弱辱。
”这段文字表达了楚国当时面对秦国的态度和对外扩张的考量。
楚国认为,秦国已经在政治上占据了优势,在这种情况下,楚国应该集中精力经营内政,而不是盲目地与秦国进行军事对抗。
楚国认为,一旦出兵,无法有效备战,可能导致家庭困窘,最终导致国家的削弱和丢失尊严。
解析:楚国在战国时期与秦国地缘相近,势力相争。
楚国以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当时七雄中最具威胁的对手之一。
然而,楚国在面对秦国时,通过这段原文表达了军事上的谨慎态度和主张内政的观点。
这反映了战国时期国家外交和军事谋略的复杂性,不是一味地拼兵力,而是考虑到全局和内外因素。
二、《齐策》战国策中的《齐策》一章,记载了齐国在战争中的策略和军事思想。
原文如下:“齐王城守战,城下若雨,用火箭轮之,威行之。
”这段文字描述了齐国在战争中的一种战术,即利用火箭轮攻击城墙上的敌人。
通过将火箭绑在木轮上,以高速旋转投射到城墙上,形成密集的攻击,以此来胁迫和威慑敌人。
解析:齐国在战国时期以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和优良的兵器制造技术而闻名。
这段原文体现了齐国在战争中对技术和兵器的运用,以及对敌人的心理压力。
这种策略展示了战国时期国家在军事上的创新能力和勇于尝试的精神,也突显了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多元化特点。
三、《秦策》战国策中的《秦策》一章,记载了秦国在战争中的策略和胜利之道。
原文如下:“敌环我以三十里,亦可解。
此胜用兵之道也。
”这段文字描述了秦国的军事思想和对战略部署的要求。
《战国策》原文及译文
《战国策》原文及译文古籍,是指未采用现代印刷技术印制的书籍。
图书在古代称作典籍,也叫文献,兼有文书、档案、书籍三重意义。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战国策》原文及译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或谓公仲曰:“听者听国,非必听实也。
故先王听谚言于市,愿公之听臣言也。
公求中立于秦,而弗能得也,善公孙郝以难甘茂,劝齐兵以劝止魏,楚、赵皆公之仇也。
臣恐国之以此为患也,愿公之复求中立于秦也。
”公仲曰:“奈何?”对曰:“秦王以公孙郝为党于公而弗之听,甘茂不善于公而弗为公言,公何不因行愿以与秦王语?行愿之为秦王臣也公,臣请为公谓秦王曰:‘齐、魏合与离,于秦孰利?齐、魏别与合,于秦孰强?’秦王必曰:‘齐、魏离,则秦重;合,则秦轻。
齐、魏别,则秦强;合,则秦弱。
’臣即曰:‘今王听公孙郝以韩、秦之兵应齐而攻魏,魏不敢战,归地而合于齐,是秦轻也,臣以公孙郝为不忠。
今王听甘茂,以韩、秦之兵据魏而攻齐,齐不敢战,不求割地而合于魏,是秦轻也,臣以甘茂为不忠。
故王不如令韩中立以攻齐,齐王言救魏以劲之,齐、魏不能相听,久离兵史。
王欲,则信公孙郝于齐,为韩取南阳,易谷川以归,此惠王之愿也。
王欲,则信甘茂于魏,以韩、秦之兵据魏以郄齐,此武王之愿也。
臣以为令韩以中立以劲齐,最秦之大急也。
公孙郝党于齐而不肯言,甘茂薄而不敢谒也,此二人,王之大患也。
愿王之熟计之也。
”文言文翻译:有人对公仲说:“处理政事的人要多从国人那里听取意见,并不一定要从贵族那里听取。
因此毙王从市井中听取俗谚,希望您也能听一听臣下的意见。
您在秦王那里请求让韩国不倾向齐、魏任何一方,秦王没有答应,您就亲近公孙郝为难甘茂,勉励齐国军队并鼓励进攻魏国,楚国、赵国都成了您的仇敌。
臣下担心韩国将以此为祸患,希望您再次向秦王请求允许韩国保持中立。
”公仲说:“那将怎么办呢?”那个人回答说:“秦王认为公孙郝亲近您,因而不会听信公孙郝,甘茂同您不友好不会替您说话,您何不通过行愿来向秦王传话呢?行愿傲秦王的大匝很公正,臣下请求让行愿替您对秦王说:‘齐国、魏国联合与分裂,哪砷情况对秦国有利?齐国、魏国背离与联合,对于秦国来说,哪种情况会使秦国更强大?’秦王一定会说:‘齐、魏分裂,秦国地位就显得重要,齐、魏联合,秦国就无足轻重。
名词解释战国策
名词解释战国策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
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
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
《战国策》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
该书亦展示了东周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战国策》一书的思想倾向,因其与儒家正统思想相悖,受到历代学者的贬斥。
战国策的原文及翻译
战国策的原文及翻译战国策的原文及翻译楚围雍氏,韩令冷向借救于秦,秦为发使公孙昧入韩。
公仲曰:“子以秦为将救韩乎?其不乎?”对曰:“秦王之言曰,请道于南郑、兰田以入攻楚,出兵于三川以待公,殆不合军于南郑矣。
”公仲曰:“奈何?”对曰:“秦王必祖张仪之故谋。
楚威王攻梁,张仪谓秦王曰:‘与楚攻梁,魏折而入于楚。
韩固其与国也,是秦孤也。
故不如出兵以劲魏。
’于是攻皮氏。
魏氏劲,威王怒,楚与魏大战,秦取西河之外以归。
今也其将扬言救韩,而阴善楚,公恃秦而劲,必经与楚战。
楚阴得秦之不用也,必易于公相支也。
公战胜楚,遂与公乘楚,易三川而归。
公战不胜楚,塞三川而守之,公不能救也。
臣甚恶其事。
司马康三反之郢矣,甘茂与昭献遇于境,其言曰收玺,其实犹有约也。
”公仲恐曰:“然则奈何?”对曰:“公必先韩而后秦,先身而后张仪。
以公不如亟以国合于齐、楚,秦必委国于公以解伐。
是公之所以外者仪而已,其实犹之不失秦也。
”文言文翻译:楚国围困雍氏,韩国派冷向到秦国借救兵,秦国为此派公孙昧来到韩国。
公仲说:“您认为泰国将会救韩国呢?还是不救韩国呢?”公孙昧回答说:“秦王的话是这样说的,请你们取道南郑、蓝田去攻打楚国,我们出兵进驻三川,等待您。
这样恐怕秦、韩两军永远也不能会合了。
”公仲说:“怎么办呢?”公孙昧回答说:“秦王一定会效法张仪以往的计谋。
楚威王进攻魏国,张仪曾对秦王说:‘我们同楚国一起攻打魏国,魏国就会掉头投向楚国。
韩国本来就是魏国的盟国,这样泰国就孤立了。
因此不如假意出兵使魏国变得强硬起来。
’这时楚国一定围攻皮氏。
魏国态度强硬,楚威王大怒,楚国和魏国展开大战,结果秦军夺取了西河之外的土地满意而归。
观在秦国表面上声畜救韩,而暗地里与楚国亲善,您依仗秦国态度强硬,一定轻视同楚国的战斗。
楚国已暗中得知秦国不会帮助韩国,一定很容易同您相抗衡。
您如果战胜楚国,秦国就会同您一道乘楚国之危夺壤土地,攻占三川而归。
您战不胜楚国,秦国就会阻塞三川全办拒守,您不能自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略论《战国策》的文学价值及史料价值
《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史学名著。
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作者不可考,传世是经西汉文献学者刘向整理的。
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共33卷,约12万字。
《战国策》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也是一部非常好的历史散文。
它作为一部反映战国历史的历史资料,比较客观地记录了当时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是战国历史的生动写照。
它详细地记录了当时纵横家的言论和事迹,展示了这些人的精神风貌和思想才干,另外也记录了一些义勇志士的人生风采。
《战国策》的文学成就也非常突出,在中国文学史上,它标志着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一个新时期,文学性非常突出,尤其在人物形象地刻画,语言文字的运用,寓言故事等方面具有非常鲜明的艺术特色。
《战国策》的思想内容比较复杂,主体上体现了纵横家的思想倾向,同时也反映出了战国时期思想活跃,文化多元的历史特点。
《战国策》的政治观比较进步,最突出的是体现了重视人才的政治思想。
所以其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史料价值:
《战国策》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尤其是刘向编校成书的古本,在中国古代史上曾占有很重要的史料地位。
《战国策》是继《春秋》之后,迄楚汉之起,共245年的历史记载。
如果从楚汉起事之年算起,即从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上推245年,正好是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为其始。
在《左传》、《国语》之后,《楚汉春秋》、《秦楚之际》之前,这中间245年的史料空白,主要靠《战国策》来填补。
《战国策》保存了许多珍贵史料,如西周君、东周君二国的情况,楚幽王为春申君之后,郭开谗李牧,吕不韦立子楚,嫪毐乱秦宫等,都是独家占有之史料。
《战国策》一书对司马迁的《史记》的纪传体的形成,具有很大影响。
有记载,《战国策》是研究战国时期社会状况的重要史料。
但其史料价值却是不定的。
四川大学文史学家寥文远指出:“《战国策》有四分之一是虚构的”。
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
据“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也认证《战国策》的史料价值不定。
《战国策》历来为研究者称赞其文学价值,但是对它的思想却是众说纷纭。
这是由于该书马王堆与后世的儒家思想不符,过于追逐名利。
而且过于夸大纵横家的历史作用,降低了史学价值。
书中含有大量的寓言故事是其他史书所没有的,不过这些故事主要记载策士的言行,使其观点易令人信服。
这些寓言故事降低了史料价值,但提升了它的文学价值。
文学价值:
《战国策》同时也具有高于史学意义的文学价值。
第一,其语言生动,流畅,尤其是辩士言论,犀利深刻,又善于譬喻,说理透辟,对文学语言影响深远。
有人指出:《战国策》记载的事,语言不完全拘泥于历史的真实。
当然这从历史的眼光看是缺陷,但是从文学的
角度看,《战国策》比以前的历史著作更加活泼而富有生气,这也是一部优秀的而且影响深远的历史散文杰作。
第二,《战国策》一书文学性突出的表现在写人,就是对历史人物的描写和刻画精细,尤其是一系列“士”的形象,更是写的栩栩如生,光彩照人。
《战国策》的《秦策一》中“苏秦始将连横”一段字:首先,描写了苏秦的外貌,神形,其实意落魄的神貌极为传神。
其次,这段文字还具体描绘了苏秦游说失败后的处境,家人的冷落态度,苏秦的发愤苦读。
最后,这段文字通过苏秦个性的语言,赤裸的暴露出他游说的目的和人生追求----功名利禄,势位权贵,反映了他的内心世界。
第三,据统计,《战国策》一书共引用寓言故事有七十多则,因为寓言故事本身就是有很强的文学性,它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先秦时代是寓言故事,但先秦寓言故事很多保存在“诺子书中”。
保存寓言故事的一部书是《韩之申子》有三百多则。
其次是《孔子》一书,据统计有二百多则,此外《孟子》等书中也保存有若干的寓言故事。
例如,《江己对荆宣王》一文。
其寓言故事生动形象,增强了作品的文学性。
《战国策》对于后代文学的深远影响。
楚汉之际有蒯通,西汉初年有邹阳主父偃等,虽然擅长纵横之术,无所用之。
天下已归一统,游说雄辩主要是采用策论及奏议疏表之类的形式,上奏皇帝。
于是贾谊晁错等应运而生,其文采直承纵横家,而思想与品质迥乎不同于游说之士。
汉赋之铺陈夸饰,固然出于屈宋,也带有游说的色彩。
司马迁《刺客列传》记荆轲事迹,笔锋饱含感情,为名家名篇之一。
后人去其首尾,补入《战国策·燕三》,竟然水乳交融。
再晚的文学家继承古典散文传统,显然受了《战国策》较大影响的,北宋有苏氏父子,南宋有陈亮(陈亮还受到贾谊的濡染)。
尤其是苏轼,若干篇散文雄辩滔滔,锋芒毕露,既有纵横家的声势,也有《孟子》“吾岂好辩”的影响。
后人所辑《东坡志林》的史论,既有较高的见解,又有敏锐洗炼的文笔,潇洒豁达,也显示出他把《战国策》升华了之后的神采。
总之,《战国策》是一部文学价值很高的古代历史散文集,它对后世的史学家、文学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存在一定的史料价值,使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因而受到历代大家的推崇与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