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需主动回应“钱学森之问”
由“钱学森之问”引发的对中国教育的思考
由“钱学森之问”引发的对中国教育的思考针对“钱学森之问”,文章认为,我国目前的教育存在的问题有缺乏创新的环境;学校教育过程机械化、评价单一化;学习目的功利化;缺乏高素质、真正敬业的教师。
因此,应从创造创新性的环境,呵护人的好奇心,教育评价多元化以及培养创新型的教师四个方面着手。
除此之外,更应注意重在落实,不让“钱学森之问”继续问下去。
标签:“钱学森之问”;问题对策;落实2005年,钱学森在对温总理的谈话中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这是很大的问题”[1]。
钱老的话,温总理曾在多个场合提及。
2006年,他在一次高等教育座谈会上,向参加座谈的几位大学校长和教育专家,转述了钱老的话,并说这是他“非常焦虑”的一个问题。
其实,这也是当下中国教育的焦虑。
早在上个世纪,李约瑟在其编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就曾经提出了所谓“李约瑟难题”[2]:为什么在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6世纪之间,古代中国人在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发达程度远远超过同时期的欧洲?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产生在中国,而产生在17世纪的西方,特别是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无论是“钱学森之问”还是“李约瑟难题”,都是对我国当前教育提出的疑问,意在试图改变目前之现状。
本文作者试图提出一些浅显的认识与改进,希望能对我国教育改革有所贡献。
一、我国目前教育的现状—“钱学森之问”形成的原因早在两千年前,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文化思想的创造需要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天才人物对学问的真兴趣,二是充分的思想自由,三是充分的闲暇(时间之保障),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如果一个时代出现这三个因素重合的条件,则将形成人才辈出、群星灿烂的局面。
反观我国教育现状,可以概括出以下不足。
1.缺乏创新性的环境钱学森多次称赞自己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所受的教育,“我到加州理工学院,一下子脑子就开了窍”。
如何从教育改革角度回答“钱学森之问”
如何从教育改革角度回答“钱学森之问”如何从教育改革角度回答“钱学森之问”摘要: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钱学森的时候,钱老感慨说:“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
”钱老又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钱学森之问”反映出了中国杰出人才培养乏力的问题,切中了我国高等教育问题的要害,该问题的解答需要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的思考,在对现状反思的基础上才可能找到令人满意的答案。
关键字:教育改革钱学森之问创新型人才“钱学森之问”深深的触及到了中国教育的痛处,也让无数中国人倍感困惑:政府每年投入那么多的经费,为何中国教育离我们所期待的反而越来越远呢?这使得我们的教育改革面临着无限的尴尬。
我们现在的教育出现了哪些问题?原因为何?教育改革之路去向何方?当今的教育制度存在着许多弊端,等待我们去改善。
首当其冲的是基层中学教育体系的问题,尤其是填鸭式教育。
有些学校为了完成教育指标,不尊重学生个人的接受能力与接受方式,一律要求学生死记烂背,使用题海战术,导致学生的头脑僵化,思维单一。
其次是高校发展出现方向性错误。
现行的教育体制之所以问题重重,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以往众多次改革中,教育体制并没有彻底改变教育培养的人才目标,因此难以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既然改革需要经济的逐渐发展与人们认识的不断提高、改革难以"一蹴而就",我们不如从具体操作层面上做些实在的事情、想想当下可行的办法。
我想这也是渐进式改革必经之路。
1、基础教育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
人才培养要从基础教育抓起,包括高中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坚持德育为先。
坚持能力为重。
坚持全面发展。
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
降低课程标准减轻课程难度,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学生在学好课程的基础上有闲暇全面发展,有闲暇发展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
因材施教能否回答“钱学森之问”
因材施教能否回答“钱学森之问”卢晓东CFP“因材施教”是一条古老的教学原则。
于永川先生在概述“中国古代教学原则”时,将“因材施教”作为第一条教学原则。
他概括道:“显而易见,‘材’是指学生的道德修养、意志性格、知识水平、接受能力、才能爱好等方面的差异;‘教’是指德智体诸方面的教育。
因材施教,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因人而异,区别对待,量体裁衣,对症下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总之,要知人善教”。
2005年,钱学森先生提出了他的问题:“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那么问题来了,一直以来被奉为圭臬的因材施教能否培养出杰出人才、或者说具有极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我们尝试从几名创造性人才的成长个案中寻找线索——这类人才非常类似“黑天鹅”。
也许他们的经历可以帮助我们反思“凡天鹅皆是白色”的判断,同时给我们以启发。
成长目标的不断变换与教育支持卡尔·R·罗杰斯(Carl Ransom Rogers,1902-1987)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人本心理学的创始人。
在其“自述”一文中,他讲述了自己走上心理学道路的曲折历程:童年时,他对夜间活动的大飞蛾着了迷。
后来又在家庭农场饲养小鸡、小猪、小羊和小牛,生发出对农业科学的兴趣。
在威斯康星开始大学本科生活,主修农学专业。
受“情绪激昂的学生宗教会议的影响”,其职业目标从农业科学家变为牧师。
之后转专业,由农学转到历史学专业。
1922年,到中国参加一个国际性的世界学生基督教同盟会议,期间产生深入的思考,“认识到真挚而诚实的人们会信仰截然不同的宗教教义”,对他产生重要影响。
研究生入读纽约联合神学院。
在神学院和同学向院方提出,“希望允许我们成立一个没有指导老师的研讨会,课程设置也由我们自己的问题组成。
毫不奇怪,院方被我们弄糊涂了,但他们还是批准了我们的请求”。
求解钱学森之问,中国需要重审自由教育
育 融合基 础上 的 全 民的、 全教 育 系统 的 、 全 纳型 的 自由教 育 。 关键 词 : 杰 出人 才 ; 自由教 育 ; 专 业教 育
部门, 下至学者 、 有志之士等等都纷纷做出回应 , 以期 求解 这一 问题 。至今 为止 , 这 一难 题似 乎成 为 中 国人 心 中 的无 解之 谜 。甚 至 有 人质 疑 钱 老 的质 问 是 否存 在或者即使存在也不值得去深入探讨 , 中国已然培养 出“ 杰 出人 才 ” 。本 文 的 探 讨 基 于 以下 观 点 : 钱 老 的 问题真 实性 不容 质 疑 , 并 且确 有 探 讨 的必要 性 , 而 且 迫 在眉 睫 。
求解 钱 学 森 之 问 , 中 国பைடு நூலகம்要 重 审 自由教 育
马培 培
( 南京 师范大学 , 江苏 南京 2 1 0 0 9 7 )
摘要 : 钱学森之 问真 实性不容质疑 , 确有探讨的必要性 , 而且迫在眉睫。求解钱 学森之 问, 需以 “ 杰 出人 才” 特质 分析 为基 点 , 从 理论 维度 还是 实践 维度 探 求 自由教 育 与“ 杰 出人 才 ” 特 质 的 关
一
、
何谓 “ 杰 出人 才”
( 一) 钱 学 森之见 求解 “ 钱 学 森 之 问”, 首 先需要 重新 “ 回 到 钱 学
森” , 钱 学森 既 然 有 其 问 , 说 明他 对 这一 问题 必 有 思
考 。从钱学森生前的文稿、 发言资料 中, 便可找寻到 他 对这 一 问 题 的独 特 见 地 。 因此 , “ 回到 钱 学 森 ” 才 是 真正 应 有 的 解 读 方 式 。关 于 什 么 是 “ 杰 出 人 才 ”, 从 钱学 森 的本义 来看 “ 这 种新 型 人 才应 该 具 有 大 智 、 大德 的思维 结 构和 内涵 , 具有 全脑 型智 慧 , 德 艺双 修 , 做 到 知识 与信 息层 、 情 感 与 动 力层 、 智 慧 与方 法 层 的 综 合集 成 。 ” _ 】 他认 为人 的才 能 应 由知识 和 智力 两 部 分 构成 , 知 识与 智力 两 者 有 密切 联 系 , 即“ 智力高 , 知 识吸收得快 ; 知识多 , 也有助于提高智力 ” _ 2 J , 但两者 并 不完 全相 同 , 知识 容易 获得 , 而人 的智 慧如何 培 养 ?
对“钱学森之问”的思考
对“钱学森之问”的思考作者:周哲来源:《教育界》2010年第03期“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钱学森之间是大国教育与人才之问,它是沉重的,也是不容回避的。
这个问题,已引起上至国务院总理下至普通学生的深思。
“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
温家宝总理在一次讲话中说,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应该清醒地看到,我们的教育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思考“钱学森之问”,让我想到了一个企业家的故事:美国有一个厂长叫罗哥,面对日本人的竞争,他的企业状况每况愈下。
罗哥苦苦思索,究竟怎么做,才能提高竞争力。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罗哥碰到了物理学家钟纳,向他诉说了自己的苦恼:他绞尽脑汁,用尽办法,甚至用了当时最先进的生产技术——机器人,但仍然没有让自己的企业起死回生。
没想到钟纳提了一个在他看来是违反常规的外行问题:“机器人真的提高了你们的生产力吗?”“当然,使用了机器人后,生产效率平均超过百分之九十,每个零件的平均成本也大幅下降。
”钟纳不以为然,又问:“说实话,你的存货直线上升,对不对?”这话问到了罗哥的痛处。
他知道:虽然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了,但仓库里积压的存货越来越多。
钟纳的话让罗哥思考:我到底在干什么?办工厂,显然不是为了把仓库填满。
那么是为了什么?——为了销售赚钱,赚钱才是目标。
假如公司不赚钱,那么工厂的各项工作都变得一文不值。
不能赚钱的行动就是没有生产力的行动。
有了这次彻悟之后,罗哥的企业终于起死回生了。
言归正传。
我在这里以这个案例来思考我们的教育问题。
罗哥认识到:假如公司不赚钱,那么工厂的各项工作都变得一文不值。
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说:如果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为社会接受,为国家做出贡献,那么,即使高考录取率再高,这又有什么意义?学校的各项工作都变得一文不值。
这个说法可能许多人不能接受,但现实是很残酷的,大到我们国家目前没有自己培养出一个诺贝尔获奖者,小到许多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现实。
看中国教育改革如何解答“钱学森之问”
看中国教育改革如何解答“钱学森之问”2012电子商务王浩鹏 2012334148 坐落于深圳改革特区的南方科技大学从筹备伊始,目标就定在要和香港科技大学一样,一步到位办成一所亚洲一流的研究型大学。
为求一流大学的目标,南科大选择了体制创新,即学校管理体制的“去行政化”,同时聘请教授保证是亚洲一流,设置专业少而精、宁缺毋滥,使起点不输于香港科技大学。
我们情愿将南方科技大学看作是对教育界“天问”——“钱学森之问”的有力回复,甚至一不小心就可以解开。
不论朱清时校长的南科大高等教育改革的实验最终能否成功,中国高等教育改革问题本身都值得引起我们更深层次的关注和思考。
一校之命运或可遗憾,但一国之命运则不能眼睁睁目睹其遗憾,那将是民族之悲哀。
而论及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就不得不面对关于中国教育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钱学森之问”。
2005年,温家宝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
钱老认为:“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这是很大的问题。
想到中国长远发展的事情,我忧虑的就是这一点。
”归结成一句话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的确是最刺痛中国高等教育的利刃似的一句提问。
在对这一伤口试图进行缝合之前,先让我们审视一下中国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现状及其背后所存有的问题。
钱学森直言不讳,他的创新精神在许多方面得益于年轻时接受的大学教育—敢于挑战权威,鼓励提出与众不同的创见,更有浓厚学术氛围与竞争气氛。
那么今天,中国教育如何才能充盈创新意识与科学精神,培养出源源不绝的顶尖创新人才和领军人物,让“钱学森之问”迎刃而解呢?从1999年,国家作出“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决策后,10年间,高等教育在数量上取得了巨大进步,教育经费有所增加,办学条件亦有所改善。
钱学森之问 的启示
一门具体的科学技术一旦提升到哲学高度,就有利于进行“跨学科”、“跨文化”的研究,这不仅有利于学科之间的交流,而且有利于学科的继承与创新。
钱学森的科学技术体系,是一个“大科学技术”的体系。
关于科学技术的分类,不同的学术观点,可能有多种方案。
但是,钱学森的“大科学技术”体系及其分类,包含着一个重要的教育原理: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才可能创新。
科学技术体系的结构及分类,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变化的。
但是,变化中的不变性,就表现出规律性。
进化原理是:继承与创新原理。
继承与创新原理可以简要表述为:生命的进化依靠“遗传与变异”,社会的进步依靠“继承与改革”。
社会文明进化的基本过程,都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
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没有创新也就没有真正的继承。
继承中有创新,创新中有继承。
要领会前人的创新,自己才可能有创新。
钱老在论文中写道:“不久前见到查有梁同志写的一篇论21世纪教育的文章,讲到教育观念必须转变,教育体制灵活多元,教育模式综合互补,都很好。
”钱老的鼓励对我的促进很大,20年来,我在上述三方面,发表了一系列的论文和专著,这一研究工作还在持续进行。
重读钱老的论文,根据钱老的科学思想,我试图提升到原理上来认识。
钱老离开了我们,但是,钱老的思想永存,精神永存,风范永存!“钱学森之问”的启示傅国亮(《人民教育》杂志总编钱学森先生20年前在《教育研究》上发表的文章《要为21世纪社会主义中国设计我们的教育事业》,表现了炽烈的爱国情怀和对中国教育的深切关注,今天读来仍深受启发。
联系到“钱学森之问”,作为探讨,我的理解是,“钱学森之问”至少有三层意思,或者说,“钱学森之问”不是一问,至少是三问。
一问是“关于杰出人才之问”。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一问源于钱学森自青年时代以来追求并为之奋斗一生的“强国”理想,他深知中国要强大、中华民族要振兴,必须有一大批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杰出人才作为领军人物,否则,中国的大国崛起只会流于空想。
面对钱学森之问的思考
借 以帮助学生开启思路 , 这就是 “ ; 悱” 启” “ 是学生 对某一问题已经有一段时间的思考 , 但思路 尚未 明 晰, 结论 尚未形成 , 处于一种意欲陈述而又难以准确 表达的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理清思
路 , 择恰 当而准 确 的语 言 予 以表 达 , 选 这就 是 “ ” 发 。 13讨论 式 的教 学方 法 .
视行 为 , 以及 由此 产生 的扭 曲 的考核 评 价 和 选 拔 机
制, 怎能催生“ 独立之精神 、 自由之思想” ?怎能让 创新 之 花盛 开 、 新之 树常 绿 ? 创
中 国要 实现 经济 的可持 续发 展 , 实 现文 明 、 要 民 主、 富强 的现 代化 目标 , 对 离 不 开先 进 的 、 代 化 绝 现 的教 育 , 绝对 离 不开一 批 又一批 杰 出的 、 正 的知识 真
・
9 ・ 4
不启 , 不悱不发” 《 ( 论语 ・ 述而》 。宋代朱熹对此 )
注疏说 :愤者 , “ 心求通而未得之意 ; 悱者 , 口欲言而
探 讨 的课题 。 23重视 教 育的 效果 体现在 最 大化 的发 挥教 育 . 资源 的效 用
未能之貌 ; , 启 谓开其意; , 发 谓达其辞 ” 《 ( 朱熹 ・ 四 书章句集注》 。“ ” ) 愤 就是学生对某一 问题 正在积
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做 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孔 子的教育思想注重“ 、 、 、 、 , 礼 仪 仁 智 信” 编写“ 六艺” 儒家经典教材。其教育功能和培养 目标 , 自己曾 他 概述道 :《 以节人 , 乐》 “ 礼》 《 以发 和, 书》 《 以道事, 《 以达意 , 易》 诗》 《 以神化 ,春秋》 《 以义 ” 《 ( 史记 ・ 滑稽列传》 。孔子还指出: 其 为人也 , ) “ 温柔 敦厚 , 《 教也 ; 诗》 疏通知远 ,书》 《 教也 ; 广博易 良, 乐》 《 教 也; 洁静精微 ,易》 《 教也 ; 恭俭庄敬 ,礼》 《 教也; 属辞 比事 , 春秋》 《 教也。故 《 之失 , 《 诗》 愚; 书》 之失 , 诬 ;乐》 《 之失 , 《 之失 , ; 礼》 奢; 易》 贼 《 之失 , ; 春 烦 《 秋》 之失 , ( 礼记 ・ 乱” 《 经解》 。 ) 孔子 勇 于探索 改革 教学方 法 , 主要 表现在 :
由“钱学森之问”引发的思考
由“钱学森之问”引发的思考作者:李柱子来源:《甘肃教育》2011年第10期〔关键词〕农村学校教育;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 G637〔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 1004—0463(2011)05(A)—0027—01“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像一把大锤拷问着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
我们的学校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责任不能全部归咎于大学教育,基础教育同样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作为一名农村一线的基础教育工作者,笔者深感肩头责任的重大,在此谈点肤浅的认识,意在抛砖引玉,与大家共同探讨学校教育、人才培养问题。
一、目前农村学校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 考核评价导向偏颇。
以分数论成败、以升学率定优劣,是当前社会和教育主管部门评价学校和教师的主要方式,由于考核评价导向的偏颇,致使学校办学方向出现偏差。
2. 素质教育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目前的很多农村学校,完全围着分数转,跟着考试指挥棒走,缺乏自身办学特色,素质教育有名无实。
3.教师整体素质亟待提升。
一是学校骨干教师、名师匮乏,这与当前教育快速发展的形势很不适应。
二是学科设置与教师知识、能力等结构性矛盾突出,师资老化、不足,学科不配套,教师跨专业任课问题依然存在。
三是学校教研活动与校本教材开发、课堂教学结合不够紧密,教师教学方法陈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效性差。
4. 学校管理缺乏创新。
一些学校管理方式单一、陈旧,把学生、教师管得太严、太死,“车床式”的教育把学生的“棱角”打磨得无影无踪,学生创新能力无从谈起。
5. 教育资源短缺。
一是实验室、实验仪器装备水平偏低且数量不足,有些仪器已经过时,不能满足正常教学需要。
如,在上物理课、化学课、生物课时,学生只能“看”实验、“背”实验,不能动手操作,缺乏真实体验,当然也就激发不起他们探索科学世界奥秘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是学校配套教学资源严重不足。
如,多媒体教室建设不配套,图书数量少,缺少音乐、美术活动室等,这严重制约着当前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
回应“钱学森之问”
回应“钱学森之问”——从现代科学的生产方式看当前教育问题与改革(邓曦泽)邓曦泽——谨以此文悼念钱学森先生摘要:对于杰出人才的培养,关于能力训练的规划是基础工作,规划的方法论是条件分析法,理论根据是现代科学的生产方式。
能力规划首先是科学学问题,其次是教育学问题。
在诸多能力中,基本能力极其重要。
通过考察大学生应掌握的基本能力,可以发现,当前教育的能力规划不够科学,无法对学生进行全面有效的基本能力训练。
只有有了科学的能力规划,保障执行的制度、措施、风气建设才能有效。
此外,高考制度、应试教育不是关键问题;教师在教育中虽起关键作用,但导致目前教师自身能力不足的关键原因不在教师;大学精神要谈,但不要空谈,必须落实到具体能力的训练。
关键词:现代科学生产方式条件分析法基本能力教育要目:一、引言:从“钱学森之问”说起二、讨论基本能力训练问题的方法论与思路(一)条件分析法(二)基本能力训练首先是科学学问题,其次才是教育学问题三、科学学问题:从现代科学生产方式看基本能力的构成四、教育学问题:基本能力的训练与安排(一)语言能力(1)日常语言(2)文学语言(3)学术语言(二)数学能力(三)逻辑推理能力(四)自然语言推理能力(五)发现问题的能力(六)方法论训练(七)文献检索能力(八)调查能力(九)小结:解决问题的能力五、其他相关问题(一)只有明确应做什么,保障执行的制度、措施、风气建设才能有效(二)以考促教,以考促学:高考制度、应试教育不是当前教育的关键问题(三)教师是关键,但关键原因不在教师(四)大学精神要谈,但不要空谈,必修落实到具体能力的训练(五)结语一、引言:从“钱学森之问”说起钱学森逝世后,《人民日报》发布了他生前最后一次系统谈话——《钱学森的最后一次系统谈话——谈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
[①]钱学森关于教育问题的反思,已经形成一个专有名词——“钱学森之问”。
这一问题可以表述为:“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虽然我国科技60年来取得了重大发展,但是,原创性贡献很少。
如何面对“钱学森之问”【共6页】
如何面对“钱学森之问”如何面对“钱学森之问”xx年,钱学森在对温总理的谈话中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这是很大的问题”。
钱老的话,温总理曾在多个场合提及。
xx年,温总理在一次高等教育座谈会上,也向参加座谈的几位大学校长和教育专家,转述了钱老的话,并说这是他“非常焦虑”的一个问题。
如今,一代科学大师已然离我们而去,但大师留下的“钱学森之问”却振聋发聩,令人深思:“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钱学森之问”代表了众多有识之士的焦虑和期盼,也点到中国教育问题的症结,也是中国教育领导机制的症结。
一、面对“钱学森之问”,引发对中国教育的思考从1904年癸卯学制颁布,以及1905年废除科举至今,中国现代教育发展已逾百年。
从1977年重新恢复全国统一高考制度至今,中国当代教育的改革已经有30余年。
应当说,积30余年来的发展和改革经验,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
但是,不能回避的是,今天的中国教育同样存在着许多让人痛心疾首的问题。
例如:应试教育、学术腐败、论文抄袭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问题,正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难以突破的瓶颈。
究其原因就是中国教育重视共性而忽略个性的培养,无视学生创造力成长中最重要成分――兴趣的培养。
以分数论英雄,应试教育依然盛行的中国,没有培养出学生的兴趣和创新性,对于学生来说,答案只有对错之分,却没有人去质疑为什么一定对,为什么一定错,难道就没有其他可能性,导致学生没有问题,没有疑惑,因为答案都是现成的,你只需要记住即可,没有人去怀疑。
这就是中国的传统教育的一大弊端,也是当前中国教育的一种缺失,缺失这种鼓励创新、鼓励怀疑、敢为人先的文化氛围。
“钱学森之问”问出了整个中国教育界的隐痛,而且钱学森把高等教育应该承担的过失放在首位,那就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独特的创新的东西出来。
钱学森之问与教育者的使命
钱学森之问与教育者的使命作者:庞仿英来源:《教育家》 2018年第36期有这样两个相关联的矛盾现象。
在世界上被公认为基础教育质量竞争力不强的美国,高等教育质量却独步全球,美国科学家的创新成果层出不穷,始终引领世界科学技术发展。
而普遍被认为基础扎实、勤奋刻苦、学习能力(特别是在数学等学科)超乎寻常、国际大赛屡屡获奖的中国中学生,进入大学后却不再辉煌,中国科学家在国际学术舞台上的整体地位不高,能够影响世界和人类的重大科研成果乏善可陈。
以致钱学森发出“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的考问。
这种现象应该引起我们教育者的反思:中国培养不出引领世界科技的杰出人才应该和我们基础教育有关联,而要改变这一现状,我们教育工作者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教育为谁?教育的价值是什么?我们之所以送孩子上学,并不是因为孩子必须要上学,而是因为他们要为未来的生活做好充分的准备;教育的价值就在于唤醒每一个孩子心中的潜能,帮助他们找到隐藏于自身的特殊使命和注定要做的那件事。
要做好这件事,必须办优质教育,创优质学校。
优质学校已经不再是规模和外延的扩张,而是追求内涵和品质提升。
2013年3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用三个“ 共同享有”阐述了中国梦,即“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是由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个体梦想汇聚而成的。
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要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重大目标,走进新时代,教育承担着“为每个人的生命都有出彩的机会”奠基的使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强起来”奠基的使命。
因此,教育的关键是帮助学生发现自己、成就自己,使人生更出彩。
这是优质学校建设的着眼点和归宿点,而实现优质学校的关键点在学校拥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提供优质的课程选择,锤炼精良的教师队伍。
实现优质学校,理念是基础。
平庸的学校任务驱动,卓越的学校理念驱动。
一个农村小学教师回答钱学森之问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这个问题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思考,每一名教师更应该思考。
我认为语文是百科之母,如果语文学得好,其他学科就能够比较轻松地学好,语文的涵盖、迁移作用是最明显的。
之所以我们的学校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我觉得小学语文教育的失败是责无旁贷的。
下面就是我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一、不要捆绑孩子的思想小学语文课堂上,经常看到的是老师分析人物性格、概括中心思想,以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一课来看,老师分析周瑜的性格,周瑜是一个心胸狭隘、嫉妒心强的人(因为教学参考书上是这样写的),这样一讲学生也跟着认为周瑜是一个心胸狭隘、嫉妒心强的人。
老师给学生指出周瑜的性格有什么意义?当然有的老师做得稍微好一些,他让学生们自己发表意见,然后引导至教学参考书上写的人物性格上来。
这样稍微好一点,但效果差不太多,只是让学生的思想整齐划一,而事实上人的思想是不可能整齐划一的,正如一句话说“一万个人眼里有一万个林黛玉”,老师不分析周瑜的性格,学生就对周瑜的性格没有认识吗?一定会有的,也许学生由于年龄、知识量的关系无法表达,但对周瑜一定是有认识的,只要他把课文读上一遍两遍。
如果你偏要让孩子对人物性格的理解同你一样,你必须满足一个条件——你对人物性格的认识是最高明的,其他人的观点都不如你。
要满足这个条件其实是不可能的,即使你是作者本人,比如《射雕英雄传》虽然是金庸写的,但从他写完这本书的那一秒钟起,他已经没有资格对“郭靖”、“黄蓉”的性格说三道四了,即使他说了,也只算是一家之言而已。
本来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搞得像“终审判决”一样,除了束缚学生的思想、让他们不敢思考以外,一切目的都是达不到的。
我们的学生为什么不敢于思考?为什么缺少创造性思维?这一种教育责无旁贷!概括中心思想达到的效果与分析人物性格相差无几,故略。
二、不要让学生解释词语还以《草船借箭》为例,教学参考上让重点给学生们解释“神机妙算”这个词,而且大部分老师也是这样做的,那我们的语文教学对词语的要求是什么?是不是每个词都要会解释?不,我们只要求能熟练运用,就是该用这个词的时候用这个词,不要词不达意就好了,需要解释词语的地方只有一个——“词典”,其实有很多词,我们都懂,都能熟练并正确的运用,但要我们解释就比较难了,比如“车”这个词,大家都是知道的、理解的、能正确运用的。
面对钱学森之问我们该做什么?
二、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2009年11月11日,安徽高校的11位教授联合《新安晚报》给新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及全国教育界发出一封公开信: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钱学森走了,又一颗巨星陨落了。
我们深切缅怀钱老,缅怀他的科学精神和崇高人格,还有他的那句振聋发聩的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面对钱老的问题,大多数中国人的内心可能会受到些许的震撼,我们如此大的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竟然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我们更多的可能是心痛,是心酸,我们不禁会问自己,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是社会?是国家?还是我们自己本身?钱老之问让我们闭目深思,让我们痛定思痛,它的意义在于敲醒了国人自以为是的春秋美梦,它像一顶警钟,时时刻刻提醒我们需要自己为国家出一份力的时候到了,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不仅仅是国家是社会的问题,也是我们自身的问题。
钱学森的为什么中国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答案是很简单的。
学校里,关心科技发展的人已成少数----没氛围;提得出又打创新性研究成果的人已成少数----没数量;关心的往往是创业问题并非科学研究----没火候;现在社会,人人祈求安贫乐道,不搞也不敢搞科技创新----没手段..............总之,一般的,传统的,不打破常规的思维是绝不可能造就出像达芬奇,牛顿,冯卡门,特斯拉,诺贝尔,爱因斯坦这种伟人的!大学对学生的发展的影响显而易见,学生在大学培养了他的价值观,所以大学的教育对学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如今很多大学不注重学术价值,而重视经济、政治价值,这使大学偏离了本原,走入了误区;有些大学仅注重硬件设施的建设,不重学术;有些大学为了经济利益搞综合性大学没有特色,也就意味着平庸;社会日益严重的拜金风气使得学生和家长们都朝着钱看齐而忽略了专业本身的重要性;现在大学生大多数是在应试教育和孔子思想下成长起来的学生,诸多能力的缺失,再加上网络文化的兴起使得大学生们变成一个个只会接受不会独立思考的扯线木偶。
怎样回答钱学森先生之问
怎样回答钱学森先生之问作者:陈卓来源:《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年第04期摘要:论文以“回答钱学森先生之问”为主题,从“学生的精神世界主要是由学校的课程体系决定的”逻辑支点出发,提出当前大学课程体系整体改革方案:第一、大学“共同知识类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思路。
在分析“经典论”方案、“进步论”方案、“多元文化”方案的基础上,提出“整体均衡”论改革方案及“一个中心、两维坐标”的建构模式。
第二、大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思路。
主要是培养大学生的现代“通才”知识结构。
同时,提出了实施大学课程体系整体改革的三点建议。
关键词:大学课程体系; 精神配餐; 两类课程; 整体均衡论方案中图分类号: G423.0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0)04-0090-03钱学森先生在他的迟暮之年几次向总理和教育部长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这不仅让官员语塞,也令学者汗颜。
本文试图从一个视角具体探索破解这道难题之路。
一、大学课程体系的价值及其基本结构一般而言,“学生的精神世界主要是由学校(小学、中学、大学)的课程体系决定的”。
课程体系是学生精神世界的主要源头活水,建构课程体系就是在为学生做“精神配餐”,而研究课程建构理论就是探索学生“精神配餐的规律性”。
大学能否出“杰出人才”,关键看如何为学生做“精神配餐”。
如果“精神配餐”是残缺的,学生的精神世界不可能是完整的。
而精神世界不完整的大学生怎么可能成为“杰出人才”?怎么可能成为震撼中国、影响人类的大师级人物?假如中国在21世纪的前半期不能涌现出“千百个这样的人物”,中国就不可能创造出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五的优秀人文科技成果,就依然只是“世界加工厂”,而不是世界的一流强国和世界文明的中心。
①因此,必须从改革中国大学的课程体系开始。
以领先于世界的“完整的大学课程体系”培养领先于世界的“完整的大学生精神世界。
”只有这样,才能回答“钱学森先生之问”,21世纪我国才能真正成为领先于世界的一流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