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C临床分析及治疗

合集下载

DIC的临床表现

DIC的临床表现

DIC的临床表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许多疾病发展过中的一种复杂的病理过程,是一组严重的出血性综合征。

其特点是在某些致病因素作用下首先出现短暂的高凝状态,血小板聚集、纤维蛋白沉着,形成广泛的微血栓,继之出现消耗性低凝状态并发继发性纤溶亢进。

临床表现为出血、栓塞、微循环障碍及溶血等。

临床表现:(一)出血是DIC最突出的症状,往往是突然发生的广泛、自发性出血,仅少数隐匿出现而出血不明显。

出血程度不一,常为皮肤粘膜出血。

伤口及注射部位渗血可呈大片淤斑。

严重者可有胃肠道、肺及泌尿道等内脏出血甚至颅内出血。

分娩或产后流出的血液可完全不凝或凝成很小的凝块。

(二)栓塞微循环有广泛血小板和(或)纤维蛋白血栓形成,导致受累器官缺血、缺氧、功能障碍,甚至组织坏死。

栓塞症状依栓塞部位、程度、持续时间而定。

内脏栓塞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最常见于肺、脑、肝、肾和胃肠道等,引起相应器官有关的症状和体征,如肺栓塞可有胸痛、呼吸困难、发绀及咯血。

脑栓塞引起头痛、偏瘫、瞳孔异常变化及意识障碍等。

肾广泛栓塞可致肾功能损害出现腰痛、少尿、蛋白尿或无尿。

胃肠道粘膜缺血、坏死可有呕血、黑便。

皮肤栓塞可出现指、趾、鼻、颊及耳部发绀甚至灶性坏死。

(三)微循环障碍主要见于急性型。

由于血管闭塞,回心血量减少,心排出量降低,患者可在短期内出现低血压或休克。

皮肤粘膜出现发绀,并有少尿、尿闭、呼吸及循环衰竭等症状。

DIC患者发生休克后因组织缺氧、酸中毒、血液淤滞等又可加重DIC的发展,形成恶性循环,甚至导致不可逆性休克。

(四)微血管病性溶血血管内凝血使微血管腔变窄,腔内的纤维蛋白条索可使红细胞在通过时引起机械损伤和碎裂,甚至溶血。

溶血一般较轻,早期常不易察觉。

大量溶血时可出现黄疸。

此时红细胞大量破坏,游离出红细胞素,后者具促凝作用又可加重DIC。

DIC 分析

DIC 分析

根据促凝物质进入血流的强度和活力,血液凝固性的增高或减低、出血症状以及由于DIC所促发的继发性纤溶情况,DIC可分以下三期:高凝血期:此时临床上可以没有典型的DIC表现,往往只有在抽血时发现血液凝固性增高,此期在慢性型DIC中较明显,亦可见于皿急性型,但急性型不明显。

消耗性低凝血期:此期在微循环中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血浆凝固因子和血小板大量被消耗,临床上出现典型的DIC表现,血液凝固性降低,出血症状逐渐明显。

本期在急性型及亚急性型较为明显。

继发性纤溶期:由于血管内凝血,纤溶系统被激活,造成继发性纤维蛋白的溶解,临床上出血更为明显。

以上三期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可以有交叉,也可在同一时期内,同时有三期的不同实验室结果。

2017版《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诊断中国专家共识》发布!#新青年麻醉论坛#2017-07-11转藏本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是临床的重症,诊断和治疗都比较棘手。

今年5月份,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血栓与止血学组在《中华血液学杂志》发表了《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诊断中国专家共识(2017年版)》,现将全文转载如下,以供广大麻醉战友共同学习。

一、概述DIC是在许多疾病基础上,致病因素损伤微血管体系,导致凝血活化,全身微血管血栓形成、凝血因子大量消耗并继发纤溶亢进,引起以出血及微循环衰竭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在DIC 发生发展的过程中涉及到凝血、抗凝、纤溶等多个系统,临床表现也多样化,容易与其他引起出凝血异常疾病相混淆,因此DIC 的诊断仍然是一项需要丰富专业经验和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二、临床表现DIC 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众多疾病复杂病理过程中的中间环节,其主要基础疾病或诱因包括:严重感染、恶性肿瘤、病理产科、手术及外伤等。

除原发疾病临床表现外,尚有DIC 各期的临床特点,故临床表现复杂且差异很大。

DIC 早期高凝状态期,可能无临床症状或轻微症状,也可表现血栓栓塞、休克;消耗性低凝期以广泛多部位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继发性纤溶亢进期:出血更加广泛且严重,难以控制的内脏出血;脏器衰竭期可表现肝肾功能衰竭,呼吸循环衰竭是导致患者死亡的常见原因。

DIC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DIC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DIC的诊断与治疗指南1. 引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是一种严重的血液系统疾病,其特点是血内广泛形成纤维蛋白血栓,同时伴有血小板减少和血液内出血。

近年来,DIC的发病率逐渐上升,给临床诊治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因此,本指南旨在提供DIC的诊断和治疗指导,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管理DIC患者。

2. 诊断DIC的诊断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指标:•凝血功能检测:检测指标包括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

•凝血酶原活化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比值、凝血酶原时间差等指标,可以反映早期DIC的出现。

•血小板计数和功能检测:血小板减少和功能障碍是DIC的典型表现。

•红细胞计数和红细胞形态学评估:DIC患者常常伴有贫血和红细胞破坏。

•D-二聚体检测:D-二聚体是DIC的标志性指标,可以作为DIC的筛查指标之一。

3. 分类与分期根据DIC的病因和临床表现,可以将其分为原发性DIC和继发性DIC。

原发性DIC是由于全身性疾病引起的,如感染、恶性肿瘤等。

继发性DIC则是由于系统性感染、创伤、手术、大面积烧伤等原因引起的。

根据DIC的临床表现和病情严重程度,可以将其分为4个分期:•分期0:凝血功能无明显异常,仅检测到一些DIC相关指标异常。

•分期1:纤维蛋白原下降,D-二聚体升高,血小板减少。

•分期2:出现中度到重度的凝血功能异常,同时伴有出血倾向。

•分期3:出现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和广泛出血。

不同分期的DIC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

4. 治疗治疗DIC的目标主要包括控制病因、纠正凝血功能异常、预防和治疗出血等。

具体治疗措施如下:•治疗病因:对于继发性DIC,治疗病因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具体原因,采取适当的抗感染、手术、化疗等治疗手段。

•输注凝血因子:对于DIC伴有明显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可考虑输注新鲜冰冻血浆、纤维蛋白原浓缩物等凝血因子。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三例临床分析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三例临床分析

1 临床 资 料 1 般 资料 . 1 本 组 3例 中 年 龄 最 小 2 8岁 , 最大 3 2岁 ,
蛋 白副凝试验 (P试验 )阳性 、纤维蛋 白降解产物 ( D )、 3 FP
D. 聚 体 定 性 均 阳 性 。 二
平均 3 0岁 。初产妇 2例 ,第二胎 ,经 产妇 l 例,为第 3胎 ,
我们通过护理措施使患者获得理想的医疗护理服务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有利于患者获得治疗或护理的相关信息满足患者及家属心理需求使患者积极主动参考护理过程采用健康的行为改变或促进患者自身的健康加强护患沟通减少医患纠纷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21 00年 4月第 1 9卷第 0 8期
C ia e hC r h H at ae n
孕 周 3 + ~ 4 + 周 ,平 均 3 + 66 0 1 8 6周 , 均 手 术 分 娩 。 1 诱 发 因 素 1 为完 全 性 置 胎 盘 合 并 胎 盘 部 分 粘 连 、 . 2 例
1 治疗 与转归 . 4
3 均输红细胞悬液、 冻血 浆并补充 例 冰
了冷 沉 淀 , 1 输 血 小板 、 凝 血 酶 原 ,1例 有 宫 腔 、 阴 道 填 塞 例 纱 条 ,均 应 用 d N 量 肝 素 ,1 全 子 宫 切 除 , , 例 3例 均 抢 救 成 功 , 无 明 显 脏 器 功 能损 害 。
【] 沈 金 飞 , 范仁 根 . 急 性 重 症 胰 腺 炎 的护 理 体 会 【] 河北 3 J.
应指 导患者制定好食谱 ,进食清 淡、低脂 、低糖 、低 蛋 白、易 消化的食物 ,少食多餐 ,切勿暴饮暴食 。
4 讨 论
医学,2 0 , 1 1 ): 16 6 . 07 1 3( 81 9 3 3

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42例临床分析

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42例临床分析

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 , 一旦发现耐药菌株, 要根据药敏调整 化疗方案。调整后方 案强化期 应包括 45 种药物 , 周期应 巩
包括 23  ̄ 种药物 , 疗程延长 8 月, 个 应纳入全程监督管理 。
2 0 。 2 19 13 0 1 ( : - 3. 5 )2
编辑, 任鸿兰
产科弥漫性 血管 内凝血( C 4 例 临床分析 DI )2
参 考 文献 :
S E B和 P A组 成的 9 M、M Z 个月化疗方案 , 满意 , 疗效 复发率 低【 3 】 。单一耐药治疗效果好 , 而对于多药耐性( 至少对 IH和 N RP E 耐药 , 结核治疗 效果较差 , 多药 耐药结核 的化疗方案 对 至今缺少足够的临床 资料 , 对于 IH和 R P 药的细菌 , N F耐 往
陈小玲
( 西 玉 林 市 第 一人 民 医院 妇 产 科 ,广 西 玉 林 57 0 ) 广 300
摘 要 :目的 探 讨 产 科 DI 的 临 床 特 点及 诊 治 策 略 。 方 法 通 过 对 19 ~ 0 5年 问 4 C 96 2 0 2例 产 科 DI 的 临 床 资 料 进 行 回顾 性 分 C
维普资讯
医学信息 20 年 1 07 月第 2 卷第 1 M d aIfm tnJn 20 . o 2. o O 期 ei ln rao.a. 07V 1 0N . c o i . 1
耐多药对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发生耐药的结果必然是近期治疗失败或远期复发, 初治 病人原始耐药不常见 , 一般低 于 2 1 主要对 IH和( )M %4 ] , N 或 s 耐药 , R 1、Z 和 E 对 F P A、 MB耐药者很少见 。用药前最好做结 P
… 1 WH eeaI r D P r .ud l e o uvia c f rgr- O G n v/U L aiG iei sFrsrel n eo u s n l d e s tnei tb ruoij. t u e u gD s 9 82:2 8 . ia e ec ls [ I br L n i, 9 , ) — 9 s nu s ]n T c 1 ( 7

dic的诊断标准及治疗

dic的诊断标准及治疗

dic的诊断标准及治疗DIC的诊断标准及治疗。

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一种严重的血液疾病,它可以导致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在全身血管内异常活化,最终导致血栓形成和出血。

因此,及时准确地诊断和治疗DIC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DIC的诊断标准及治疗进行详细介绍。

一、诊断标准。

1. 临床表现。

DIC患者常表现为出血倾向和血栓形成两种相反的症状。

出血表现包括皮肤和黏膜出血、鼻衄、消化道出血等;血栓形成表现包括静脉血栓栓塞症、微血管血栓形成等。

2. 实验室检查。

DIC患者的血液常常表现为血小板减少、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降低等异常指标。

此外,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水平升高也是DIC的特征性实验室指标。

3. 病因诊断。

DIC可以是其他疾病的并发症,如感染、恶性肿瘤、严重创伤等。

因此,对潜在的病因进行诊断也是DIC诊断的重要部分。

二、治疗方法。

1. 基础疾病治疗。

对于DIC的患者,首先需要治疗引起DIC的基础疾病,如感染、肿瘤等。

控制病因可以有效减轻DIC的症状。

2. 血栓形成和出血的治疗。

对于DIC患者的血栓形成和出血,需要分别进行相应的治疗。

对于血栓形成,抗凝治疗可以有效预防血栓的进一步形成;对于出血,输注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可以有效止血。

3. 对症支持治疗。

DIC患者常伴有多器官功能衰竭,因此对症治疗也是治疗DIC的重要环节。

包括补液、维持电解质平衡、纠正酸碱失衡等支持治疗。

4. 抗凝和纤溶治疗。

对于DIC患者,抗凝和纤溶治疗可以有效阻止血栓的形成和促进纤维蛋白的降解,从而改善DIC的症状。

5. 免疫治疗。

近年来,免疫治疗在DIC的治疗中也显示出一定的效果,如血浆置换、免疫球蛋白等治疗手段可以有效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

综上所述,DIC的诊断和治疗需要综合考虑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病因诊断。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及时纠正异常指标,控制基础疾病,从而最大限度地改善DIC患者的预后。

DIC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DIC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DIC的诊断与治疗指南DIC(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是一种严重的血液系统紊乱性疾病,常常是其他疾病的并发症。

DIC表现为异常活化的凝血过程导致全身性小血管中形成血栓,进而导致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的消耗,引起出血的倾向。

其临床表现多样且复杂,需要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DIC的诊断通常基于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病因学。

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凝血异常和出血倾向,如皮肤瘀点、紫癜、黏膜出血等。

实验室检查结果如凝血酶原时间延长、降低的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的血小板计数和红细胞碎片(schistocytes)的存在,都有助于DIC的诊断。

此外,了解患者的病因也对诊断DIC至关重要,如感染、创伤、恶性肿瘤等。

DIC的治疗主要分为治疗病因、控制凝血和防治出血等方面。

首先,需及时识别和处理DIC的病因,如治疗感染、手术或化疗等。

其次,通过控制凝血,减慢或停止凝血过程的进行,防止血栓的形成和进一步的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的消耗。

这可以通过静脉给予肝素、凝血酶抑制剂等药物来实现。

对于出血倾向,需要进行积极的出血控制。

在血小板计数低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输注血小板来解决。

对于DIC伴有广泛出血的患者,可能需要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和红细胞悬液。

此外,纤维蛋白原浓度降低的患者可能需要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或纤维蛋白原浓缩液。

除了针对病因治疗和控制凝血外,还应提供支持性治疗。

这包括维持液体平衡、促进组织修复、纠正电解质紊乱以及维持正常的气体交换功能等。

此外,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血小板计数等指标,并随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效果。

总之,DIC是一种严重的血液系统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

在诊断上,应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病因学进行评估。

治疗上,需要同时治疗病因、控制凝血和防治出血等方面。

每位患者的治疗方案需要按照其具体情况来制定,并密切监测和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效果。

DIC

DIC

1.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or diffuse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是指在某些致病因子作用下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大量可溶性促凝物质(soluble thromboplastin)入血,从而引起一个以凝血功能失常为主要特征的病理过程(或病理综合征)。

在微循环中形成大量微血栓,同时大量消耗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纤溶)过程加强,导致出血、休克、器官功能障碍和贫血等临床表现的出现。

2.分期根据DIC的病例生理特点和发展过程,典型的DIC可分为:(一)高凝期:各种病因导致凝血系统被激活,凝血酶生成增多,微血栓大量形成,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二)消耗性低凝期:凝血酶和微血栓的形成使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因大量消耗而减少,同时因继发性纤溶系统功能增强,血液处于低凝状态,有出血表现。

(三)继发性纤溶亢进期:凝血酶及XIIa 等激活了纤溶系统,使大量的纤溶酶原变成纤溶酶,加上FDP形成,使纤溶和抗凝作用大大增强,故此期出血十分明显。

3.病因造成DIC的病因很多。

根据资料分析,在我国以感染最常见,恶性肿瘤(包括急性白血病)次之,两者占病因的2/3。

国外报告则以恶性肿瘤,尤其是有转移病变的占首位。

广泛组织创伤、体外循环及产科意外也是DIC发病的常见病因。

DIC的病因有涉及血液本身的及血液以外的因素,可以归纳如下:(一)血管内皮损伤和组织创伤1.感染各种严重的细菌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阴性杆菌、中毒性菌痢、伤寒等〉均可导致DIC。

细菌本身及其毒素均可损伤组织及血管内皮细胞,激活因子Ⅻ激肽释放酶及缓激肽,由此进一步激活凝血系统,后者还有强烈的舒血管作用,能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引起休克。

激肽系统对凝血过程有强化作用。

补体与凝血、纤溶及血浆激肽系统也有密切关系,也是血栓形成的因素之一。

最近发现,白细胞在激活凝血的机理中也占重要地位,它受内毒素影响,可释放组织因子,与因子Ⅶ合在一起能激活因子X促进凝血。

2023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临床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2023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临床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2023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临床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前言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 是在产科疾病基础上发生的,以出血、栓塞及微循环障碍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

总体发生率为0.03%~0.35%。

胎盘早剥、羊水栓塞、HELLP 综合征、围产期脓毒症、死胎滞留等是并发产科DIC 的常见疾病。

产科原发病发展到DIC 的过程隐匿,缺乏预警。

早期识别、正确诊断和及时处理至关重要。

本共识由产科及血液科出凝血专家就上述常见产科DIC的诊断、实验室检查和处理给出推荐,供广大临床医务人员参考,以降低孕产妇和胎婴儿死亡率、改善妊娠结局。

一、产科DIC的发病机制妊娠期表现为生理性高凝状态,血液循环中凝血因子VⅡ、VⅢ、IX、X 水平明显升高,纤维蛋白原(Fib) 水平为未孕时的2倍,达到4~6g/L, 抗凝系统蛋白S水平明显下降,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随孕周增加而升高,胎盘来源的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表达上升,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水平降低。

组织因子是产科DIC 凝血激活的主要始动环节。

胎盘、蜕膜、子宫肌层、羊水富含组织因子,含量分别是血浆中的数十到上千倍。

发生严重胎盘早剥、羊水栓塞、宫内感染致脓毒症、死胎滞留时,大量组织因子进入母体血液循环,通过凝血级联激活Fib, 形成纤维蛋白,微血栓广泛生成;继而激活纤溶系统,继发纤维蛋白溶解亢进,从而导致广泛出血及器官功能障碍。

二、产科DIC 的临床表现产科DIC 的临床表现因原发病不同而差异很大,主要表现如下:1. 出血:表现为产后大出血且血液不凝、腹膜后间隙广泛渗血、手术缝合止血困难;全身皮肤、黏膜出血(穿刺部位出血、消化道自发出血、尿血等).2. 休克:出现低血压、低血氧、少尿或无尿等休克表现。

并发DIC 时,休克不易纠正。

3.微血管栓塞:发生于器官的微血管栓塞其临床表现各异,可表现为呼吸衰竭、意识障碍、肝肾功能衰竭等,严重者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

DIC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技术

DIC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技术

微血管栓塞可引起组织缺血、缺氧, 导致器官功能受损。
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
DIC可引起微循环障碍,导致休 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
休克表现为血压下降、心率加快、 四肢厥冷等。
多器官功能衰竭表现为呼吸急促、 尿少、意识障碍等,严重时可导
致死亡。
03
DIC的护理技术
基础护理
01
02
03
04
保持病室环境清洁
dic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技术
• 引言 • DIC的临床表现 • DIC的护理技术 • DIC的预防和保健 • 结论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研究DIC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技术, 旨在提高对DIC的认识和护理水 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护理
服务。
DIC是一种严重的凝血障碍,其 临床表现多样,需要及时诊断和
治疗。
提高对DIC的认识和警惕性
早期识别
了解DIC的早期症状和体征,如皮 肤黏膜出血、休克等,有助于及 时诊断和治疗。
规范护理
掌握DIC的护理技术,如病情观察、 出血控制、抗凝治疗等,能够提高 患者的生存率。
宣传教育
加强DIC的宣传教育,提高医护人 员和公众对DIC的认识和警惕性, 有助于预防和早期发现DIC。
定期打扫,保持空气流通,减 少病菌滋生。
维持患者舒适体位
根据病情调整患者体位,提高 患者舒适度。
口腔护理
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口腔感染 。
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压疮 等并发症。
病情观察
监测生命体征
密切观察患者体温、脉搏、呼 吸、血压等指标,及时发现异
常情况。
观察出血症状
注意观察患者皮肤、黏膜、消化 道、呼吸道等部位有无出血,以 及出血量、出血时间等。

DIC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DIC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DIC的诊断与治疗指南DIC(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是一种严重的疾病,特征是血液在血管内大量凝固,同时出现明显的出血。

该疾病的发生与多种原因有关,包括感染、肿瘤、休克、严重创伤等。

DIC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于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DIC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诊断:1.临床表现:DIC的临床表现包括持续不愈的出血、皮肤瘀点、纳差、体温升高、心率加快等。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临床症状并非DIC的特异性表现,因此需要进一步进行实验室检测确认。

2.实验室检测:a.血液凝固功能: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测定等指标可以反映血液的凝固功能。

b.凝血因子活性:检测凝血因子的活性可以客观评估血液的凝血状态。

c.血小板计数和功能检测:DIC常伴有血小板数量减少和功能障碍。

d.D-二聚体测定: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其浓度的增加可以提示DIC的存在。

治疗:1.原发病治疗:首先需要针对DIC的原发病进行治疗,例如抗感染治疗、手术切除肿瘤等。

2.止血治疗:a.血小板输注:血小板减少是DIC的常见表现,输注新鲜血小板可以增加血小板数量,从而帮助止血。

b.凝血因子输注:根据实验室检测结果,需要补充缺乏的凝血因子,常用的有新鲜冰冻血浆、凝血因子浓缩物等。

c.抗纤溶治疗:DIC时,纤溶系统活化,导致纤维蛋白降解,抗纤溶药物可以抑制纤溶系统的活化,从而减少出血。

3.抑制凝血治疗:a.抗凝剂:肝素、阿加曲班等药物可以抑制凝血系统的活化,减少血栓形成。

b.血液稀释剂:血液稀释剂如新鲜冰冻血浆、血浆置换等可以稀释血液,降低血黏度,预防血栓形成。

4.对症治疗:a.保持水电解质平衡:DIC时,大量血液凝固和出血会导致水电解质紊乱,适当给予输液来维持平衡。

b.监测和纠正凝血功能:经常监测凝血功能指标,根据需要调整治疗措施。

c.营养支持:DIC患者往往营养不良,需要合理补充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

需要注意的是,DIC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该方案应同时考虑到止血和抑制凝血的双重治疗原则。

DIC

DIC

出血
广泛、多个部位 出血,不能用原 发疾病解释;
常伴有DIC的其它 临床表现,如休 克等;
常规的止血药无 效。
器官功能障碍
DIC时,器官功能障碍主要由于 微血栓形成!
累及脏器不同,可有不同的临床 表现
心肌


肾脏

休克
回心血量减少 心输出量降低 外周血管阻力
肿瘤性疾病
消化系统 胰腺癌、结肠癌、食管癌、胆囊癌、肝癌、胃癌
血液系统 白血病
泌尿系统 前列腺癌、肾癌、膀胱癌
女性生殖系统 绒毛膜上皮癌、卵巢癌、 子宫颈癌、恶性葡萄胎
妇产科疾病
妊娠中毒症 子痫及先兆子痫 胎盘早期剥离 羊水栓塞 子宫破裂 宫内死胎
创伤及手术
诊断
在DIC诊断中,基础疾病和临床表现是两个很重要的部分,不可 或缺,同时还要结合实验室指标综合评估。任何单一的常规实验 室指标用于诊断DIC价值十分有限。国内早在1986年就首次提出 了DIC的诊断标准,2012年修订了《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与治 疗中国专家共识》在全国各家医疗机构广泛使用,推进了临床诊 治DIC水平的不断提高,但仍存在不能精确定量等缺点。近年来, 日本及欧美相继不断制定出多指标的DIC积分诊断系统,包括国 际血栓与止血协会标准(ISTH)、日本卫生福利部标准 (JMHW)、日本急诊医学学会标准(JAAM),但这三大标准的 准确性和实用性仍存在很大争议,临床使用比较混乱。2014年中 华医学会通过多中心回顾性、前瞻性大样本研究建立了中国弥漫 性血管内凝血积分诊断系统(CDSS)。
微循环障碍
休克等原因引起微循环障碍 时,微循环内血流缓慢,血 液粘度增高,血流淤滞。红 细胞聚集,血小板粘附聚集。 加之在原始动因(如菌血症 与内毒素血症)或严重缺氧、 酸中毒和炎症介质作用下使 EC受损均有利于DIC的发生。

DIC的诊断与治疗

DIC的诊断与治疗

DIC的流行病学情况
发病率和死亡率
DI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尤其 是在重症患者中。DIC通常发生在 严重感染、创伤、肿瘤和产科并 发症等情况下。
地域和人群差异
DIC的发病率在不同地区和人群中 存在差异,可能与医疗资源、疾 病负担以及环境因素等有关。
DIC的发病机制
触发因素
DIC的发病通常由一些触发因素 引起,如感染、组织损伤、肿瘤 等。这些因素可能导致组织因子
风险。
02 DIC的诊断
临床诊断标准
存在易引起DIC的基 础疾病,如感染、恶 性肿瘤、手术及创伤 等。
存在微循环障碍和休 克表现,如四肢厥冷、 尿少、血压下降等。
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和 出血表现,如皮肤瘀 斑、牙龈出血、消化 道出血等。
实验室诊断标志物
01
02
03
04
血小板计数下降
DIC时血小板消耗过多,计数 常低于100×10^9/L。
更改治疗方案。
生活方式调整
03
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持
心理健康等,以促进康复和预防复发。
05 案例分析
案例一:重症肺炎合并DIC病例
患者情况
患者为中年男性,因重症 肺炎入院,病情迅速恶化 ,出现呼吸困难、高热等 症状。
DIC诊断
通过实验室检查发现患者 血小板减少、凝血酶原时 间延长,纤维蛋白原降解 产物增加,确诊为DIC。
纠正酸碱平衡
监测并纠正酸碱平衡紊乱, 保持内环境稳定。
药物治疗
抗凝治疗
使用抗凝药物,如肝素、华法林 等,抑制凝血过程,预防血栓形
成。
溶栓治疗
在特定情况下,使用溶栓药物,如 尿激酶、链激酶等,溶解已形成的 血栓。

产科患者DIC凝血检验结果分析

产科患者DIC凝血检验结果分析

产科患者DIC凝血检验结果分析DIC是一种常见的凝血急症,由于某些原因导致体内过度激活的凝血机制和纤溶机制,导致一系列凝血和纤溶的反应发生失衡,最终导致严重的凝血障碍和出血倾向。

在产科临床实践中,DIC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尤其是在分娩过程中。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DIC的诊断和治疗也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因此,对产科患者DIC凝血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是十分重要的。

一般来说,DIC的诊断和评估主要依据凝血检验结果和临床表现。

常见的凝血检验包括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等检测项目。

下面,我们来逐一分析这些项目在DIC诊断和评估中的作用。

1.血小板计数血小板是血液中的一种细胞,主要负责血液止血和维持血管稳定。

在DIC患者中,由于体内过度激活的凝血机制和纤溶机制,血小板数量往往会减少,严重者可出现血小板减少性紫癜(PTP)等出血表现,因此血小板计数是判断DIC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2.PT和APTTPT和APTT是常见的凝血功能检测指标,用于评价凝血因子在体内生成与活动的情况。

在DIC患者中,PT和APTT往往明显延长,说明凝血因子活性降低,凝血功能受到抑制。

而在DIC的早期,PT和APTT可能正常或轻度延长,因此仅仅依靠这两项指标不能确定DIC的存在与否,需结合其他检测指标和临床表现综合评估。

3.FIBFIB是纤维蛋白原的缩写,是指血液中可用于形成纤维蛋白的原始物质。

在DIC患者中,FIB往往会升高,这是因为体内过度激活的凝血机制和纤溶机制导致纤维蛋白溶解速度加快,因此体内纤维蛋白原的量会逐渐消耗并逐渐降低。

在DIC的早期,FIB可正常或轻度升高,但随着DIC的进展,FIB会逐渐降低,甚至完全消失。

4.D-二聚体D-二聚体是血浆中特异性的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它主要来源于激活的纤溶过程,但不受纤维蛋白原的影响。

在DIC患者中,D-二聚体往往显著升高,特别是在DIC的早期,D-二聚体的升高度可以作为判断DIC的敏感指标。

产科患者DIC凝血检验结果分析

产科患者DIC凝血检验结果分析

产科患者DIC凝血检验结果分析DIC(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一种常见且危重的凝血系统疾病,产科患者因妊娠、分娩和产后等原因,也很容易发生DIC。

DIC的发生会导致患者出血和血栓并存的情况,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对产科患者进行准确的DIC凝血检验结果分析,对及时诊断和治疗DIC具有重要意义。

一、产科患者DIC病因1. 妊娠期并发症:如子痫、子痫前期、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等;2. 产后出血:包括产后子宫出血、产后感染等;3. 子宫胎盘缺血缺氧:如胎盘早剥、胎盘早破等;4. 分娩并发症:如难产、羊水栓塞等;5. 妊娠合并疾病:如妊娠合并DIC、HELLP综合征等。

二、DIC的临床表现1. 出血:常表现为皮肤、粘膜、呼吸道、胃肠道出血等;2. 血栓:可表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DIC患者发生急性门静脉栓塞症;3. 全身出血:合并肾、肝、呼吸、心血管、中枢神经等多脏器功能衰竭;4. 海绵样血管瘤、胎盘植入异常、产后出血、子宫感染等产科疾病。

三、DIC凝血检验结果分析1. 凝血常规检验对产科患者进行DIC凝血检验时,要首先进行一般的凝血常规检验,主要检查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mer)等指标。

在DIC患者中,PT和APTT常会延长,FIB降低,D-Dimer明显增高。

这些指标的变化反映了凝血功能和纤维蛋白溶解的异常,对于DIC的诊断和分析有重要意义。

2. 血小板功能检测DIC的发生与血小板功能异常密切相关,因此对产科患者进行DIC凝血检验时,还需要对血小板功能进行检测。

通常采用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凝血时间、血小板膜糖蛋白等指标进行检查。

DIC患者的血小板功能常受到抑制,导致出血倾向加重,因此血小板功能检测对于DIC的诊断和评估也是非常重要的。

3. D-Dimer检测D-Dimer是一种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它是由纤溶活化所产生,当有血栓形成或纤溶活化时,D-Dimer的水平会显著升高。

DIC治疗指南

DIC治疗指南

DIC治疗指南DIC的临床治疗并无一常规遵循的固定模式。

虽然是被公认为DIC的最佳方案,目前也有争论。

从整体战略而言,治疗DIC的原发病是最根本的措施。

此外,对病理生理学的干预亦为明智之举。

这些措施包括:抗凝治疗、凝血因子补充、抗纤溶、溶栓及对症处理等。

⒈基础疾病及诱因处理如控制感染,治疗肿瘤,处理产科疾病及外伤,纠正休克、缺氧、酸中毒等。

这是终止DIC病理过程的关键。

⒉抗凝治疗抗凝的疗效与DIC基础病、抗凝治疗时机、剂量及方法有关。

⑴肝素肝素在DIC治疗中存在争议。

虽然DIC分高凝、出血、继发纤溶亢进三个阶段,但实际上这三个阶段相互重叠,共同导致出血、微循环障碍、缺血性器官损害。

在大量临床对比研究中,未能证实肝素的效果,甚至有致出血的危险性。

肝素的应用关键在于适应症的选择,剂量的调空及疗程的安排。

产科DIC有不同于其他DIC的特点。

病理产科急性DIC则视病情而异。

羊水栓塞DIC 肝素抗凝应为首选,早期、足量应用。

胎盘早剥与重度妊高症DIC不宜用肝素。

死胎滞留可用小剂量肝素。

因为,产科病因多能去除,因此,多主张肝素间歇、小剂量给药。

大多数DIC高凝期历时较短,临床上常未被发现。

发觉时已经是高凝与低凝交界,或低凝向纤溶期发展。

此时,虽见出血不凝,但血中尚有大量不凝物质,只要不是纤溶亢进期,仍可用肝素抗凝。

肝素可与抗凝血酶Ⅲ中的赖氨酸残基结合成复合物,抑制Ⅸa、Ⅺa、Ⅻa等凝血活性。

刺激血管内皮细胞释放t-PA,促进纤溶。

抗血小板聚集。

主要是防止凝血因子的进一步消耗。

但对已经形成的血栓无溶解作用。

肝素治疗DIC的适应症有:不和血型的输血;羊水栓塞;急性白血病和其他肿瘤;感染性流产、爆发性紫癜;中暑;存在高凝状态的基础疾病如子痫、肾病、肺心病、糖尿病等;亚急性或慢性DIC;急性DIC的早期。

禁忌症:手术或创伤创面未经充分止血者;近期有咯血、活动性溃疡或出血性中风;蛇毒DIC;DIC晚期。

肝素50%由肾脏代谢。

Ⅰ期临床试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诊疗的标准操作规程

Ⅰ期临床试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诊疗的标准操作规程

Ⅰ期临床试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诊疗的标准操作规程【目的】在临床药物试验中,休克、药物中毒等可引起受试者凝血酶和纤溶酶的激活,由此而导致一系列凝血、纤溶和抗凝功能的异常变化,表现广泛出血,多器官功能衰竭。

为了确保受试者的安全,特制定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疗的标准操作规程。

【适用范围】适用于Ⅰ期临床试验所有受试者。

【诊断标准】1.存在可能引起 DIC 的基础病因。

2.临床表现(1)多发性微血管栓塞症状:皮肤、皮下、黏膜栓塞、坏死,出现肾、肺、脑等脏器功能不全。

(2)广泛多部位出血。

(3)不易用原发病解释的进行性循环衰竭。

3.实验室检查(1)血小板计数<100×109/L 并呈进行性降低。

(2)凝血酶原时间与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3秒以上。

(3)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阳性。

(4)优球蛋白溶解时间缩短。

(5)纤维蛋白原半定量或定量升高或降低。

(6)D-二聚体升高2倍以上。

(7)进一步判断DIC的有关试验,如某些凝血因子的定量检测、血小板因子4测定、蛋白C系统测定、纤溶酶原激活剂及纤溶酶原测定、纤溶酶、纤溶酶抑制物的测定,局部组织病理活检微血管血栓等。

【治疗原则】1.治疗和去除导致DIC 的病因。

2.早期DIC高凝血状态时采用肝素治疗,每次0.5~1mg/kg,每4~6h 1次,静脉滴注,控制凝血时间在18min左右,检测和参考APTT 调整肝素的剂量、间隔、次数。

3.DIC处于低凝状态时依据检测结果给止血药,凝血因子缺乏者,输新鲜血浆,血小板<20×109/L者,输注血小板,纤溶亢进者可给予适量的氨基己酸(6-氨基已酸)或氨甲苯酸(对羧基苄胺)等。

4.发生肾功能衰竭者须行血液透析治疗。

5。

支持疗法纠正缺氧、酸中毒、水和电解质失衡、防治急性肾功能衰竭、ARDS、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脑水肿等。

dic救治原则

dic救治原则

dic救治原则
DIC是一种常见的凝血功能障碍,其发生机制相当复杂,临床表现也
较为多样化。

对于DIC患者的救治,有许多值得注意的原则和方针。

首先,对于DIC患者的治疗应以疾病的原发病为主,针对不同的疾病
因素进行相应的治疗,如感染、肿瘤等。

在此基础上,可以采取一些
针对DIC的治疗措施。

其次,对于DIC患者需要及时进行血浆置换治疗,以替代DIC患者体内的异常凝血因子。

对于DIC患者的血小板数应保证在适当的范围内,避免出现低血小板症。

在治疗过程中应当密切观察DIC病情变化并做
出相应调整。

此外,DIC患者的治疗还需要关注到肝肾功能等机体代谢功能的影响。

如果DIC患者存在肝肾功能损害,应当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肝肾
功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最后,对于DIC患者的救治还需要重视营养支持的问题。

需要根据DIC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饮食、制定营养方案,保证身体的能
量供应和维生素等普通营养素的摄入。

总之,对于DIC患者的救治需要全面、系统地考虑不同维度的因素。

通过科学的、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可以最大化地提高DIC患者的生存率和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IC临床分析及治疗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是一个综合征,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是在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在毛细血管,小动脉,小静脉内广泛纤维蛋白沉积和血小板聚集,形成广泛的微血栓,导致循环功能和其他内脏功能障碍,消耗性凝血病,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产生休克,出血,栓塞,溶血等临床表现.过去曾称为低纤维蛋白原血症(defibrination),消耗性凝血病(comsumptive coagulopathy),最近有人认为以消耗性血栓出血性疾病(comsumptive thrombohemorrhagic disordors)为妥,但最常用的仍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本组疾病病因繁多,临床表现不一,但对其主要环节有如下要点:①发病速度:可分急性或慢性;②病情程度:可自轻度至重度;③病变部位:可分局部或全身,血管内或血管外;④病理生理:可是凝血障碍和/或纤溶亢进,也可因血小板减少和/或凝血因子减少.一,病因诱发本综合征的常见疾病,据北京,上海,武汉及福建4组250例DIC的统计,感染性疾病占44.6%,急性白血病为13.8%,产科意外13.4%,肝病7.7%,手术和创伤7.4%,恶性肿瘤6.9%,其他6.2%.1,感染性疾病:革兰阴性菌感染(暴发性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败血症),革兰阳性菌感染(严重肺炎球菌),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弥漫性单纯疱疹,流行性出血热)和原虫感染(恶性疟疾).2,病理产科:胎盘早剥,羊水拴塞,死胎滞留,感染性流产,妊娠中毒症,高渗盐水引产.3,儿科: 新生儿 (胎盘早剥新生儿,宫内新生儿感染),暴发性紫癜.4,,恶性肿瘤:各种转移癌(如前列腺,肺,胃,肠,胰腺,乳腺等).白血病(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或慢性白血病)5,肝病:肝硬化,急性坏死性肝炎.6,手术:术后并发症,前列腺术后,体外循环7,严重组织创伤:脑组织损伤,大创伤(不可逆休克),热卒中,广泛烧伤.8,其他:急性血管内溶血,急性全身性血管炎,心脏骤停,蛇咬伤.二,发病机制在这些疾病中有诱发血管内凝血的因素,而发生DIC.①促凝物质,如腺瘤的粘液素肿瘤提取物,蛇毒,损伤的脑组织,病理产科的子宫内容物术后的前列腺组织,早幼粒细胞颗粒及白细胞的白芥素Ⅰ等;②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如各种血管炎(急性过敏性或免疫性疾病,斑疹伤寒,流行性出血热),各种原因引起的内皮细胞损伤(如缺氧,休克).③内毒素,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可激活因子Ⅻ,启动内源性凝血过程;可促使血小板聚合;可使白细胞生成和释放组织凝血活酶.内毒素是诱发DIC的一个重要原因.发生血管内凝血后,产生一系列不良后果:①微循环形成纤维蛋白血栓,导致组织缺血性坏死,如肾皮质坏死,可见于胎盘早剥,暴发性紫癜;②凝血因子减少和血小板减少;③纤维蛋白溶解亢进,因一旦纤维蛋白沉着小血管,血管内皮细胞释放致活因子,激活纤溶系统,使纤维蛋白降解,形成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ibrin degradation produce,FDP),FDP具有抗凝作用,能使因子Ⅴ,Ⅷ失活,所以血液中出现FDP,说明纤维蛋白在血管中沉着,说明发生血管内凝血。

三,临床类型及分期.根据血管内凝血发病快慢和病程长短,可分为3型.:1,急性型其特点为,①突发性起病,一般持续数小时或数天;②病情凶险,可呈暴发型;③出血倾向严重;④常伴有休克;⑤常见于暴发型流脑,流行型出血热,病理产科,败血症等.2,亚急性型其特点为:①急性起病,在数天或数周内发病,②进展较缓慢,常见于恶性疾病,如急性白血病(特别是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肿瘤转移,死胎滞留及局部血栓形成.3,慢性型临床上少见.①起病缓慢,②病程可达数月或数年;③高凝期明显,出血不重,可仅有淤点或淤斑, 根据血液凝固性,出血和纤溶,DIC可分3期:1,高凝血期仅在抽血时凝固性增高,多见慢性型,也可见于亚急性型,急性型不明显.2,消耗性低凝血期由于血浆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大量被消耗,血液凝固性降低,出血症状明显.3,继发性纤溶期由于血管内凝血,纤溶系统被激活,,造成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出血症状更明显.四,临床表现急性型DIC,起病急骤,发展迅速.可有如下临床表现:一、出血出血是由于在血管内凝血过程中消耗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如并有纤维蛋白溶解则更为明显,皮肤粘膜出血为最常见,有出血点、淤斑、大片瘀血,甚至血肿;伤口及穿刺部位渗血,是DIC出血的特点。

严重者可有胃肠道出血、血尿,甚至脑出血。

败血症病人,特别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可呈暴发性紫癜或Waterhouse-Friederichsen综合征(生命器官出血性坏死,如肾上腺)。

早期高凝状态可无出血,仅表现为抽出或流出血液迅速凝固,此期极短,临床上难以发现;但在抢救危重病人时常遇到输液不畅,可能部分与高凝状态有关。

二、微血栓 DIC使小动脉、毛细血管及小静脉广泛形成纤维蛋白和/或血小板血栓,使微循环受阻,器官灌注不良,甚至缺血、梗塞、坏死。

各器官均可受累:皮肤可见出血性淤斑,界限分明,但不规则,病变和小动脉皮肤分布区一致。

如较大血管闭塞可呈出血性水疱,并可融合,经治可消失。

暴发性紫癜可有指(趾)坏疽;肾脏受累主要在输入动脉或毛细血管,但尿液中难以发现,可能是纤溶之故,表现为血尿、少尿或无尿,此因肾皮质坏死,如肾小管坏死则更为严重;大脑受累呈意识障碍、抽搐、昏迷,不同于大血管闭塞所致的局灶体征;肺功能受累主要因间质出血,酷似ARDS,肺部病变不如皮肤、肾和大脑受累常见,但多数病人可有一定程度低氧血症;胃肠道受累因胃和十二指肠粘膜下坏死,发生浅表溃疡,导致上消化道出血;肾上腺皮质可有出血性坏死;其他器官微血栓形成常无明显临床表现。

在内脏器官中,肾脏受累最常见,故观察尿量可作为监测内脏受损的依据。

三、溶血由于纤维蛋白以松散的丝状触突沉着于小血管内,当血流通过时红细胞受损发生微血管病性溶血,可见破碎红细胞,一般黄疸轻微,早期不易觉察。

如发生急性血管内溶血,可有血红蛋白血症及血红蛋白尿。

五,实验室检查本症起病急骤、复杂,不能凭单项检查而要做多项检查方能确诊。

一、实验室检查方法选择(一)血小板数量血小板直接计数,血片观察血小板数,出血时间;(二)凝血因子水平血浆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及纤维蛋白定量;(三)纤维蛋白溶解血块溶解时间、优球蛋白溶解时间,FDP检查(3P和乙醇胶试验)。

(四)纤维蛋白在微循环中沉积程度尿量、尿素氮;观察红细胞形态及碎片。

二、各种检查的临床意义(一)血小板计数正常值为100-300×109/L。

低于100×109/L为异常,但要和血小板减少的其他原因鉴别。

(二)凝血时间试管法正常为4-8分钟。

此法虽然很不敏感,但方法简单,如结果异常则有意义,完全不凝固则提示纤维蛋白原极低或肝素过量,常用来监测肝素治疗。

同时可观察血块收缩,正常情况下1小时血块完全收缩,和管壁脱离,形成表面光滑、有一定韧度的团块或条块,约占原容积的50%。

在DIC时血凝块小,表面凹凸不平。

如有纤溶状态则可再溶解,有时随凝随溶。

但要注意,有时收缩良好的小血凝块埋在红细胞中,误认不完全溶解,应注意观察。

(三)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此为外源性凝血系统过筛试验,若结果延长说明参与此过程的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因子VII、V及X)减少,或抗凝血酶III(ATIII)增多,但不能肯定哪一个或几个凝血因子异常。

其阳性率为87. 7%~93.2%,列为常规检查方法,动态监测更有意义,比正常对照大于3秒为异常。

肝病及某些出血性疾病亦延长。

(四)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间接反应内源性第一阶段凝血因子减少,对DIC检查不比凝血酶原时间测定优越,超过正常对照10秒为异常。

(五)血浆纤维蛋白定量列为常规检查,诊断意义较大,方法简单、准确、可定量,低于1.5g/L有诊断意义。

但判断结果时要注意基础水平,老年人、孕妇、感染及肿瘤均可增高,故1次正常不能排除,要动态观察。

(六)凝血酶时间其结果大于正常对照3秒,说明纤维蛋白原减少或FDP增多,如为后者加正常血浆可纠正。

(七)副凝试验包括3P试验和乙醇胶试验,是检测FDP的过筛试验,简易快速,但只能检测大的FDP 碎片(如x碎片),故晚期DIC为阴性。

(八)FDP免疫学检查由于FDP仍具有纤维蛋白原某些抗原决定簇,故和抗纤维蛋白原血清可发生特异性抗原抗体反应。

此方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且可定量。

方法有多种,以胶乳凝集试验最简便快速。

正常值:FDP<10mg/L,若FDP>20mg/L,则有诊断意义。

D-二聚体>2000(九)优球蛋白溶解时间此法检测纤溶活力,若对凝块溶解小于90分钟,则有意义,说明纤溶亢进。

操作费时,对鉴别原发性纤溶有意义。

(十)抗凝血酶III ATIII是一种多功能丝氨酸酶抑制剂,除抑制凝血酶外,尚抑制因子Xa、VIIa、XIa及XIIa。

ATIII在凝血过程中被消耗,早期则有下降,晚期更明显。

它和肝素作用有关,可指导肝素治疗。

(十一)红细胞形态血片中可见损伤红细胞呈盔甲形、三角形、棘形及小球形红细胞,亦有红细胞碎片。

破碎红细胞>2%有诊断意义。

(十二)其他因子VIII:C、 VIIIR:Ag、β-血小板球蛋白(β-TG)、纤维蛋白原肽A、肽B、纤溶酶原测定等,均有助诊断。

六,诊断及鉴别诊断本症的诊断依据是:1,存在基础疾病和诱因,及有广泛性出血和组织器官有缺血性损伤;2,实验室检查 3项以上异常可确诊.①血小板数明显减少或进行性减少;②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或进行性变化;③纤维蛋白原<1.5g/L; ④ 3P试验阳性或血清FDP>20mg/L;⑤破碎红细胞>2%以上。

本症应与以下疾病鉴别诊断1重症肝病因有多发性出血、黄疸、意识障碍、肾功能衰竭、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原下降,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易与DIC混淆。

但肝病无血栓表现,3P试验阴性,FDP和优球蛋白溶解时间正常。

2,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本病是在毛细血管广泛形成微血栓:具有微血管病性溶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肾脏及神经系统损害,极似DIC。

但本病具有特征性透明血栓,血栓中无红、白细胞,不涉及消耗性凝血,故凝血酶原时间及纤维蛋白原一般正常,有时亦可异常,病理活检可以确诊。

3,原发性纤溶亢进本病极罕见。

链激酶和尿激酶治疗是典型实例。

本病和DIC极难鉴别,因为①两者可由同一病因同时诱发;②两者均有纤溶特点:出血,FDP升高。

两者区别主要是纤溶部位,DIC继发纤溶是对血栓形成生理性反应,典型部位局限于微循环;原发纤溶是在大血管,内皮细胞释放致活因子。

七,治疗原则首先积极终止可逆性病因,同时有效地进行全身支持治疗(补充血管容量,纠正休克、酸中毒、低氧血症、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