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2章 城乡分布 2.1 乡村聚落与集市的分布特征素材 湘教版选修4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城乡空间形态与分布 2.1 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与分布教案高二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城乡空间形态与分布 2.1 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与分布教案高二地理教案

〖第一节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与分布〗之小船创作教学目标:1.运用资料分析乡村聚落的形态。

2.通过图片等资料分析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类型。

3.在理解乡村聚落空间分布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基础上增强人地协调的观念。

[基础·初探] 教材整1 乡村聚落形态1.概念:指乡村聚落的外部平面形状。

2.分类:根据聚落的空间形态差异分为:集村和散村。

3.集村的类型与特点(1)团状聚落地势平坦、开阔的地区。

(2)带状聚落:聚落沿河流、道路呈条带状延伸。

(3)环状聚落:有环水聚落和环山聚落等。

4.散村:具有分散、孤立的特点。

探究讨论:华北平原的聚落与丘陵地区的聚落形态上有何不同?【提示】华北平原的聚落多形成团状而丘陵地区聚落多沿坡麓地势平缓处延伸成带状。

教材整理2 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1.含义:一是指聚落的分布位置二是指聚落群体的分布状况。

2.分布:聚落的分布一般靠近水源地势平坦气候、土壤、植被条件较好交通便利靠近集市或宗教文化活动场所等。

3.重要性:乡村聚落的分布位置对聚落的形成和发展至关重要。

地理位置优越的农村聚落可能发展成为城市。

探究讨论:为什么世界主要【提示】这些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利于农耕建设投资少交通方便气候温暖湿润适宜人类居住。

教材整理3 乡村聚落空间分布与地理环境1.自然环境 (1)平原地区聚落规模大多呈团状;山区聚落分散状。

(2)狭窄河谷阶地、山麓地带常形成带状部落。

(3)易受洪水浸淹地区往往是聚落空白地带。

(4)在干旱缺水的地区聚落的分布向水源地集中。

2.土地利用与农业生产方式人多地少的农耕地区土地精耕细作聚落一般规模较小、密度较大;人少地多的地区则3.非农经济发展水平村镇分布的形态与交通便利程度、非农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4.社会文化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心理特征、传统习俗等对乡村聚落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

高中地理第2章城乡分布第1节乡村聚落与集市的分布特征课件湘教选修4

高中地理第2章城乡分布第1节乡村聚落与集市的分布特征课件湘教选修4

密集型乡村聚落
半聚集型乡村聚落
分散型乡村聚落
二、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
类型 分布 形态 成因
密集型 人口稠密 规模较大,房屋高度 缺乏规划设计, 乡村聚 的旱作农 密集,住房排列杂乱 自然形成。 落 业地区 无章,道路弯曲 地形为平原。 分散型 地形复杂 乡村聚 或特殊的 呈点状松散布局 生产类型 落 地区 半聚集 型乡村 山区或 规模不大,住 聚落 交通线 房排列较松散
2.1 乡村聚落与集市的分布特征
一、乡村聚落的概念 阅读聚落景观,说说什么是乡村、乡村聚落?
乡村聚落
乡村:包括农村居民点、农业用地与相关的生 产和生活设施在内的广大农村地域。
阅读P24-25正文教材和阅 读教材,思考下面问题:
1.从居民住宅的密集程度上, 可将乡村聚落分为哪几种类型, 在地域分布上各有什么特点? (分布、形态及成因) 2、从聚落的平面形状上看,密 集型乡村聚落可分为哪几类?
5、交通运输
6、商业贸易
宗教活动地
7、其他因素
旅游地 家族祠堂所在地
(二)乡村聚落的分布特点
一是临近水源所在地; ——临水指向 ——优越自然条件指向
二是多分布在地形较为平坦, 气候、土壤、植被条件较好的 地方; 三是临近交通运输便利的地方; 四是靠近集市、宗教活动地等。
——交通运输指向 ——宗教、集市指向
便于就近进行 生产活动,地 形复杂
受地形和交 通线的影响
类型
特 点 ①沿着一条道路的 两边,一家一户 依次排列。 街道 ②每家农户的住房 式 大体相似,住宅 村落 后面是长条形的 农田,归其前面 的农户所有。


新垦区 较多
原 因 在旱作农业区,一条或 几条农村大道连着田 间地头,联系着周边 地区,居民为了耕作 和外出的便利,将住 宅建在农村大道的两 喧,一家一户沿大道 依次排列起来。

高中地理备课参考 乡村聚落与集市的分布特征

高中地理备课参考 乡村聚落与集市的分布特征

第二章第一节乡村聚落与集市的分布特征一、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1.基本概念:A.乡村是包括农村居民点、农业用地和相关设施在内的广大农村地域,其中农村居民点称为乡村聚落。

B.集是指乡村地区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商品交易的场所。

二、乡村聚落与集市的分布特征1.总体分布特征:好:乡村聚落多A.自然条件差:乡村聚落少平原、盆地:多B.地貌形态山地、高原:少温暖湿润:多C.气候条件:酷寒炎热或干旱缺水:少临近水源所在地多分布在地形较为平坦,气候、土壤、植被条件较好的地方2.乡村聚落分布特点: 临近交通运输便利的地方靠近集市、宗教活动地等3.乡村聚落的各种影响因素A.地形:地形崎岖的地方,农户多在自家农田附近建设住宅,使山区的乡村呈现半积聚型或分散型的特征,村落的规模也比较小B.气候:气候条件严酷的地方,乡村聚落的分布具有稀疏的特征C.水文:水源不多,人们会向水源地集聚,村落较大,农舍密集;多水或易发水灾地区,村落采取避水方式,高处建村或形成水上村落D.生产方式:牧民逐水草而居,房屋如蒙古包、毡房等可拆除,形成活动性乡村聚落E.交通运输:比较大的乡村聚落,有许多是靠近交通干线的F.商业贸易:不少乡村聚落因地方性商贸活动而形成和发展G.另外在宗教活动地、旅游地或家族祠堂所在地,有助于乡村聚落的形成与发展4.乡村集市的分布特征A.多分布在人口比较多的地方B.靠近交通运输便利的地方C.靠近地方政府驻地D.靠近是默哀、道观等宗教场所F.与风俗民情有关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影响农村集市分布的因素有、、、、。

(2)农村集市的形成有两种原因:一是,二是。

(3)在广大的农村地区,集市贸易不能每天进行。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集市的时间间隔较;人口稀少的地区,间隔较。

(4)在集市上交换的商品主要有、、等。

【解析】集市多是自发形成的,其分布与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物质来源、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历史上的传统习惯有关。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农村居民的生产与生活,在一些交通便利、商品丰富的地区,也规划布局了一些新的集市。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4城乡规划:第二章 城乡分布 复习课件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4城乡规划:第二章 城乡分布 复习课件
(3)该区域交通运输发展呈现________和________的特点。 这 对 商 业 网 点 有 何 影 响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本题主要通过图示的变化分析城市的发展变 化,并考查城市的空间形态以及影响城市空间形态 的因素。
答案:(1)城市数目不断增多,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2)沿河;公路与铁路(交通线);沿海。
(3)多样化;网络化;商业网点密度变大,规模变大, 多沿交通线分布。
我国城乡不协调的部分原因
我国城乡之所以出现不协调的格局,有其深刻的历史、 政治、社会、经济背景。 1.历史因素 脱胎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具有典型的二元结构(如 工农关系等),其残余影响至今难以完全消除。
第二章 城乡分布
第一节 乡村聚落与集市的分布特征 比较在不同环境中乡村聚落
1.乡村聚落和集市的概念?
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形成 原因。
包括农村居民点、农业用地和相关设施在内的广大农村地域称为 乡村,其中的农村居民点称为乡村聚落。
集(商品交易的场所;交通便利、地域开阔)与街市称为集市。
2.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境质量。
超长伸展轴。
不能完 全改善 城区住 房、交 通及公 共设施 紧张的 状况。
武汉 市、 大连

分组 散团 式状
城市由
城市用 地限制 或河流 阻隔、 规划控 制等。
几片组 成,每 片就近 组织各 自的生 产和生 活,各 片互不
用地分 便于城
散,各 市扩大
片联系 重庆市、 规模,
不方便, 上海浦 有利于
④临近集市、宗教活动地等。
影响因素: 受地形、气候、水源、交通、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因素影响。

高中地理 2.1 乡村聚落与集市的分布特征同步检测 湘教版选修4

高中地理 2.1 乡村聚落与集市的分布特征同步检测 湘教版选修4

第二章城乡分布第一节乡村聚落与集市的分布特征考查知识点及角度难度及题号基础中档稍难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 1 6、7乡村聚落与集市的分布特征 2 3、4、6 7乡村聚落的景观特色 5读村落分布示意图,回答1~3题。

1.图示村落按形态而言属于( )。

A.街道式村落B.环形村落C.棋盘格式村落D.半聚集型村落2.该村落按图示分布的原因是( )。

A.在山区由于地形的影响,村落依山而建B.平原面积开阔、平坦,便于农耕C.靠近水源而沿河道分布D.为逃避野兽袭击3.如果甲聚落发展成为城市,从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考虑主要是( )。

A.地形 B.气候 C.河流 D.矿产资源解析图示地形为丘陵地区,村民住房排列较为松散,规模不大,为半聚集型乡村聚落。

河流可提供水源和便利的交通,是乡村发展为城市的重要条件。

答案 1.D 2.C 3.C4.古代的乡村聚落多分布在河流两岸或交汇处的地势较高且平坦的地方,原因是( )。

①地势较高,减小洪水浸淹之患②土地肥沃,近河有利于农耕、畜牧和渔猎③用水和交通比较便利④便于搬迁和居住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解析乡村聚落在河流两岸或交汇处,并不是便于搬迁的。

答案 C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北方地区往往在地势较高的地方,建设高脚屋B.欧洲山区聚落规模较大、集中分布C.乡村集市服务对象主要是城市居民D.西欧东南部村庄大多不设围墙,村中心有教堂和广场答案 D二、综合题6.读“山东省三大地形区示意图”及“村落情况对比表”,回答下列问题。

地区村落密度(个/平方千米)村落人口(人)A 0.8 600~700B 0.6 <300C 1.0 700~800(1)A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湘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目录

(湘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目录

(湘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目录(湘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目录高中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四节地球的结构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第三节大气环境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第三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一节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三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高中必修二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第三节人口迁移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第二章城市与环境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第三节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第一节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第二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第三节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第四节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第二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第四节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高中必修三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第二节区域发展阶段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第四节区域经济联系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一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第三节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第四节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第五节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第六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第一节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第二节遥感技术及其应用第三节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应用第四节数字地球高中选修一第一章宇宙探索第一节认识宇宙的历程第二节不同的宇宙观第三节宇宙大爆炸假说第四节恒星的演化第二章认识星空第一节恒星天空第二节星座第三节认识星空第三章天体系统第一节宇宙中的星系第二节太阳系第三节太阳概况第四节九大行星第五节月球第四章地球的演化第一节地球的年龄第二节地球的内部结构第三节大地构造假说第四节地表形态的变化高中选修二第一节海水温度和盐度第二节海水的运动第三节“海-气”的相互作用第二章海底形态和构造第一节海底形态第二节海底扩张理论与板块构造学说第三章海岸和海岸带第一节海岸第二节海岸带的开发利用第三节海平面变化和海岸带第四节我国海岸带的开发第四章海洋开发第一节海水水资源和海水化学资源第二节海底矿产资源第三节海洋生物资源第四节海洋动力资源第五节海洋空间开发利用和海洋旅游业第五章海洋灾害与海洋资源环境问题第一节海洋灾害第二节海洋污染第三节海洋污染的防治与环境保护第一节基本概念第二节我国的海洋第三节我国的海洋权益第四节建立国际海洋新秩序高中选修三第一章旅游和旅游资源第一节旅游概述第二节旅游资源第三节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第二章旅游景观的欣赏第一节旅游景观欣赏方法第二节中国名景欣赏第三节国外名景欣赏第三章旅游规划第一节旅游规划概述第二节旅游资源评价第三节旅游规划第四章文明旅游第一节做合格的旅游者第二节出游前的准备第三节旅游常识和导游基础知识第四节旅游安全高中选修四第一章城乡发展与城市化第一节城市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城市化第三节城市环境问题第二章城乡分布第一节乡村聚落与集市的分布特征第二节城市的空间形态与分布特征第三节区域城镇体系第三章城乡规划第一节城乡规划概述第二节城乡规划的主要原则和基本方法第三节城镇整体布局第四章城乡建设与生活环境第一节人居环境第二节商业布局与居民生活第三节城市交通与居民生活第四节城市文化设施布局与居民生活高中选修五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第一节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第二节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第三节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一节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第二节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第三节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第四节我国的虫灾与鼠灾第三章自然灾害与环境第一节自然灾害损失的地域差异第二节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环境特点第四章防灾与减灾第一节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第二节高新科学技术与防灾减灾第三节自然灾害与我们高中选修六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第一节环境概述第二节环境问题概述第三节人类与环境第二章自然资源保护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主要的资源问题第二节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三章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节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第二节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第三节生态环境保护第四章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第一节水污染及其防治第二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第三节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防治第四节噪声污染及其防治第五章环境管理第一节环境管理概述第二节中国环境管理政策体系第三节中国环境法规体系第四节环境保护任重道远高中选修七第一章地理信息技术的进展第一节地理信息与地理学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构成与功能第二章地图与遥感(RS)第一节地图投影与地图特点第二节遥感工作原理第三节遥感图像目视判读第四节遥感应用第三章全球定位系统(GPS)第一节GIS概述第二节GIS基本操作第三节地图数字化第四节GIS查询与分析第五节专题制图与地图输出第六节GIS展望第四章地理信息系统(GIS)第一节GPS的产生第二节GPS组成及其工作原理第三节GPS接收机第四节GPS的应用第五章3S(RS、GPS、GIS)技术综合应用第一节地理信息技术综合应用第二节数字地球。

高二地理第二单元第一节乡村聚落的分布湘教版选修四

高二地理第二单元第一节乡村聚落的分布湘教版选修四

《乡村聚落的分布特征》教学设计浙江省海宁市第二中学金辉一、教材依据:湘教版高二选修IV第二单元第一节《乡村聚落与集市的分布特征》二、设计思想:1.教学指导思想:2.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在整本书中的地位:了解乡村聚落的形成与区位选择、空间形态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关系,是理解城乡规划的核心内容“城市和乡村功能区的科学组织和土地合理利用”的基础,因此乡村聚落的分布、空间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呈现出的规律性特征等知识成为本章知识体系的主干部分,在全套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教材选取不同的角度,从宏观到微观,层层深入地阐述了三个大问题: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乡村聚落的分布大大势、乡村聚落的分布特点及成因。

3.学情分析: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乡村聚落的含义;了解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理解乡村聚落的分布大势及影响因素;了解乡村聚落的分布特征及其成因。

2.能力目标:培养地理绘图、地理图像观察思考、地理材料分析的基本技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提高学生的地理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培养学生建设家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对世界各地乡村聚落的分析和运用,使学生受到因地制宜、人与自然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教育。

四、教学重点: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乡村聚落分布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五、教学难点:乡村聚落分布特点及其形成原因;六、教学准备:(一)课前准备①制作多媒体课件;②班级6人一组分成8个学习小组(分组遵循“组内异质,组际同质”原则,推选组长一名);③学生课前复习必修Ⅰ第四章第一节内容。

(二)教学方法选用(1)案例分析法:(2)问题探究法:(3)(三)教学地点:计算机房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氛围,引出中心问题师:同学们喜不喜欢超级女声?(出示超女图片)知道超级女声的赞助商吗?(出示广告“酸酸甜甜就是我”)那蒙牛的总公司在哪呀?(出示图片:美丽的大草原,天空蔚蓝、牛羊成群,牧民骑着马、挥舞着鞭子)这些牧民住哪?(出示图片:蒙古包)师:这些是牧民的聚居地,我们用高一学过的地理术语来描述叫什么?(出示文字:乡村聚落:农村居民点)师:今天我们来了解乡村聚落的分布(出示文字:乡村聚落的分布)(设计意图:用学生较熟悉的人和事引入,激活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高中地理第2章城乡分布素材湘教版选修4(2021学年)

高中地理第2章城乡分布素材湘教版选修4(2021学年)

高中地理第2章城乡分布素材湘教版选修4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地理第2章城乡分布素材湘教版选修4)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地理第2章城乡分布素材湘教版选修4的全部内容。

第二章城乡分布相关素材城市职能城市职能(urban function)是指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是城市对城市本身以外的区域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所起的作用。

但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城市职能应包括为城市本身服务的活动,即城市中进行的各种生产、服务活动均属于城市职能范畴。

城市规划工作中通常说的城市性质,就是通过各个城市所起的作用来体现的。

城市职能随社会、经济、自然条件而变化。

现代化大城市常具有多种职能,小城镇或不发达地区城镇职能则相对简单。

城市的工业、交通运输、商业、行政、文化、教育、科学等企事业是城市职能形成的基础。

城市职能按其作用分为一般职能与特殊职能。

前者指每一城市必备的职能,如为本城市居民服务的商业、服务业、建筑业、食品加工业、印刷出版业及城市公用事业、行政机关等;后者指不可能为每个城市都必备的职能,如采矿业、各种加工工业、旅游业、科学研究等。

按城市成长的基础分为基本职能和非基本职能两种:①基本职能,也称基本活动,凡是主要为本市以外地区提供货物和服务的活动及其相应的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文化教育和科研、行政、旅游业,均为城市形成、发展的基本因素,并相应产生城市的基本职能,如全国性或地区性的工业企业、交通运输、行政机关、大专院校、文化和科研机构及重要名胜古迹等;②非基本职能,又称非基本活动,主要指为本市范围服务的活动,凡是由于城市形成、发展而建立的主要为本市提供货物和服务的活动及其相应的企业、事业,则属非基本因素,并相应产生城市的非基本职能。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4-2.1 乡村聚落与集市的分布特征-教案设计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4-2.1 乡村聚落与集市的分布特征-教案设计

乡村聚落与集市的分布特征【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如何运用图文资料比较在不同地理环境中,乡封聚落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并结合具体事例加以说明。

2.了解乡村聚落和集市的概念,学会分析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3.掌握不同地域乡村聚落的景观特色,提高地理调查研究、地理图像观察思考、地理材料阅读分析的基本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分析课文,培养学生归纳整理地理资料、提取重点和找出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2.通过阅读地图、图表、图片等材料,提高学生从图中获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2.了解本节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了解本节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2.掌握乡村聚落分布特征形成原因的知识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1.复习导入教师简单复习上节课的知识并通过提问抽查学生掌握情况。

2.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开学乡村聚落与集市的分布特征,教师板书课题:乡村聚落与集市的分布特征。

二、新课讲授(一)知识点一:乡村聚落与集市的分布特征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然后请学生说说乡村、乡村聚落、集市的含义。

乡村是包括农村居民点、农业用地与相关的生产和生活设施(道路、水渠、水井、广场、教堂、祠堂、村卫生所、村小学等)在内的广大农村地域。

2.过渡:比较城市聚落的概念,说明乡村聚落与城市聚落的异同。

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都是人们生产、生活和进行社会活动、文化娱乐的场所。

与城市不同的是乡村聚落是农、林、副、牧、渔业人口聚居的地方。

3.阅读课文相关内容,思考:集与街市比较,最大的特点是什么?【点拨】集的最大特点是定期或不定期的交易活动。

这是因为乡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口规模较小,消费能力有限,交易商品的档次比较低,多为技术含量少,附加值低的农副产品和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农药、农机具和日常生活用品等,只能以时间的间隔换取市场空间。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4城乡规划:第二章 城乡分布 复习课件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4城乡规划:第二章 城乡分布 复习课件

的房屋。
城市主要地域形态类型
类型 集中式 图示
组团式
条带式 放射状
影响 因素
地形(平 坦开阔的 平原)
地形、河流、交 通
类型 集中式
城市各组成部分 特征 都比较集中,连
成一片。
优点
便于集中设置完 善的生活服务设 施,各种设施利 用率高,方便居 民生活,便于行 政领导和管理, 节省市政建设投 资。
区位因 素
约、生产 活动的需
道路、河流。
气候温暖湿润,植被条件良好; 临近河流;交通便利;靠近集
要。
市、宗教活动地等。
阿拉伯传统村
景观特 色
欧洲西部 的一些古 老村落, 形成独家 村或散村 景观。
落 流 以 心 大 场 相 为和, 清 , 的 周 对 石泉多 真 形 广 围 密 造水位 寺 成 场 的 集 和附于 为 比 , 房 , 土近河 核 较 广 屋 多 筑,西 围 村 围 村 规 绿欧 墙 落 绕 景 划 树东 、 中 广 观 , 成南 相 心 场 。 道 荫部 对 有 形 我 路 ,的 开 教 成 国 整 环村放堂块新齐境庄的和村农,优大集集、村房美多村会街经屋。为,广村过漂不多场和整亮设数,集体,
组团式 城市由几片组 成,每片都就 近组织自己的 生产和生活, 各片之间有一 定距离。
分散生产,分 散管理,环境 污染较小。
条带式 放射状
城市沿主要交通 干线或河流延伸。
各个部分接近郊 区,亲近自然, 环境污染较小。
类型 集中式 组团式 条带式 放射状
缺点 集容生活环中 易 产 污 境分 产 和 染 问布 生 生 等 题。用散太政的要地,方工投高比联便程资。较系,设相分不市施对 集个两距不理投中方头很便,资于向间长于建较两 , 运 , 管 设 大。集 个 三 距 不 政 建 较中 方 头 很 便 管 设 大。于 向 间 长 于 理 投三 , 运 , 行 , 资

高二地理选修4 第二章 城乡分布

高二地理选修4 第二章 城乡分布

高二地理选修4 第二章城乡分布第一节乡村聚落与集市的分布特征一、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1.基本概念:A.乡村是包括农村居民点、农业用地和相关设施在内的广大农村地域,其中农村居民点称为乡村聚落。

B.集是指乡村地区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商品交易的场所。

二、乡村聚落与集市的分布特征1.总体分布特征:好:乡村聚落多A.自然条件差:乡村聚落少平原、盆地:多B.地貌形态山地、高原:少温暖湿润:多C.气候条件:酷寒炎热或干旱缺水:少临近水源所在地多分布在地形较为平坦,气候、土壤、植被条件较好的地方2.乡村聚落分布特点: 临近交通运输便利的地方靠近集市、宗教活动地等3.乡村聚落的各种影响因素A.地形:地形崎岖的地方,农户多在自家农田附近建设住宅,使山区的乡村呈现半积聚型或分散型的特征,村落的规模也比较小B.气候:气候条件严酷的地方,乡村聚落的分布具有稀疏的特征C.水文:水源不多,人们会向水源地集聚,村落较大,农舍密集;多水或易发水灾地区,村落采取避水方式,高处建村或形成水上村落D.生产方式:牧民逐水草而居,房屋如蒙古包、毡房等可拆除,形成活动性乡村聚落E.交通运输:比较大的乡村聚落,有许多是靠近交通干线的F.商业贸易:不少乡村聚落因地方性商贸活动而形成和发展G.另外在宗教活动地、旅游地或家族祠堂所在地,有助于乡村聚落的形成与发展4.乡村集市的分布特征A.多分布在人口比较多的地方B.靠近交通运输便利的地方C.靠近地方政府驻地D.靠近是默哀、道观等宗教场所F.与风俗民情有关三、乡村聚落的景观特色第二节城市的空间形态与分布特征一、城市空间形态与景观特色1.概念:是城市总体布局形式和分布密度的反映2.分类简单集中式集中形态:复杂集中式平面形态一城一区形态分散形式分散成组形态城镇组群形态城镇群形态立体形态大城市群和城市带3.集中形态特征A.简单集中式:常表现为主城区与工业区的连片组合(不排除其间的绿化隔离带或公园等),一般污染较少的轻工业靠近主城区,污染严重的重工业远离生活区。

高中地理第2章城乡分布2_2城市的空间形态与分布特征素材湘教版选修41

高中地理第2章城乡分布2_2城市的空间形态与分布特征素材湘教版选修41

第二章城乡散布2.2城市的空间形态与散布特点有关素材1、中国古代进行商品交易的固定场所秦汉时,在京都、郡、国以致大县城内,多有官府在指定地域建立并由官府管理的市,与居民所住的里或坊严格分开。

市四周有垣墙,交易者只好由市门进出,以此限制市外交易。

市门准时开闭。

市中有市楼,又称亭、旗亭或市亭,管理市的官署即设于此。

为了便于经营管理,市内商铺、摊贩按经营商品种类分别摆列,称为列、肆、次、列肆、市肆或市列。

列肆之间的通道称为隧。

列肆以后还有寄存货物的库房,称为店。

在市中营业的除私商外,政府也派人来销售官营手工业产品及政府所掌握的其余物质。

封建政府对市的管理很严格。

主管市的官吏,长安东西市为市令,其余城市为市长。

市门有监门卒坚守。

对于市中交易和官吏的职责,秦、汉法律中的《金布律》、《关市律》等有很详尽的规定。

别的,汉代在边疆关口还设有关市,亦称胡市,从事对边疆少量民族的贸易。

驻军之处有时亦立军市。

在小县、县以下的邑和乡村中,没有垣墙楼屋的按期市集比战国期间增加,以赶集方式进行交易活动。

这类市集是乡村之间以致城乡之间物质互换的会集点,在封建社会是一种长久存在的交易形式。

2、国家行政地区中国省、自治区、自治州下的一级地方国家行政地区。

城市的简称。

城市是社会分工和生产力发展的产物。

城是指四周围于高墙,坚守交通要冲,拥有防守性质的军事要点。

奴隶社会的城市主假如行政、军事、宗教、手工业的中心。

封建社会的城市不单是商品市场和贸易的中心,并且开始发展成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跟着大工业生产,出现了像上海、广州、天津等特大的现代城市。

中国城市区分为 4 类:非农业人口10 0 万以上为特大城市;50 万到 100 万的为大城市;20 万到 50 万的为中等城市;20 万以下的为小城市。

中国城市发展整体战略是“控制大城市规模,合剪发展中等城市,踊跃发展小城镇”。

中国有 3 个不一样行政层级的城市。

①直辖市。

指由中央人民政府直接收辖的特大城市,人口集中,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拥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是与省、自治区相平行的一级行政区,如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下设区和县。

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城乡分布2.1乡村聚落与集市的分布特征同步课件湘教版选修42018050811

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城乡分布2.1乡村聚落与集市的分布特征同步课件湘教版选修42018050811

(2)形成原因 ①地形的影响:地形崎岖的山区呈现出 半聚集 型或分散型的 特征,村落规模比较 小 。 ②气候的影响:气候酷寒的 极地 或湿热的 热带雨林 区,具 有稀疏的特征。 ③水文的影响:干旱地区村落多分布在 供水方便 而且充足的 地方。 ④生产方式的影响:草原游牧区,逐水草而居,从而形 成 活动性 的村落。
(4)大型村落处:人口多、消费大,需要出售和购买的商品多。
教材P25活动思考 提示:分散型乡村聚落呈点状松散布局,是由于比较复杂的地 形或特殊的生产类型造成的。密集型乡村聚落一般规模较大, 房屋密集而紧凑,多分布于人口稠密的旱作农业区,大多是在 长期发展中自然形成的,其中棋盘格式村落是经过规划设计而 形成的。
【练习2】读我国西北某地区的土地资源及聚落分布图,完成下 列各题。
(1)图中历史名城湮没在沙漠中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古城附近雅丹地貌是由于__________作用而形成的。 (2)该地区的农业用水主要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该地宜 推广__________、__________等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型农业。 (3)在铁路未修通以前,a地就是该地区最大的聚居地,分析其主 要原因。 (4)为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有人建议该地零散分布的聚落 居民迁入a地,适度加快a地城市化。请你从正面论证上述建议的 积极意义。
落、我国的现代乡村。
1.教材P24-25“图2-2分散型乡村聚落” “图2-3密集型乡村聚落” “图2-4街道式村落” “图2-5环形村落” “图2-6棋盘格式村落” 提示:以上各图均显示出乡村聚落的各式各样的空间形态, 图示直观清晰,易于掌握。
2.教材P26“图2-7世界主要聚落密集区” 提示:由图可以看出,世界主要聚落密集区分布在中低纬度的 平原地区、沿海地区。这些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利于农 耕,建设投资少,交通方便,气候温暖湿润,适宜人类居住。

高中地理 乡村聚落与集市的分布特征教案 湘教版选修6

高中地理 乡村聚落与集市的分布特征教案 湘教版选修6

高中地理乡村聚落与集市的分布特征教案湘教版选修6 一、教材依据:湘教版高二选修IV第二单元第一节《乡村聚落与集市的分布特征》二、设计思想:1.教学指导思想:2.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在整本书中的地位:了解乡村聚落的形成与区位选择、空间形态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关系,是理解城乡规划的核心内容“城市和乡村功能区的科学组织和土地合理利用”的基础,因此乡村聚落的分布、空间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呈现出的规律性特征等知识成为本章知识体系的主干部分,在全套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教材选取不同的角度,从宏观到微观,层层深入地阐述了三个大问题: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乡村聚落的分布大大势、乡村聚落的分布特点及成因。

3.学情分析: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乡村聚落的含义;了解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理解乡村聚落的分布大势及影响因素;了解乡村聚落的分布特征及其成因。

2.能力目标:培养地理绘图、地理图像观察思考、地理材料分析的基本技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提高学生的地理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培养学生建设家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对世界各地乡村聚落的分析和运用,使学生受到因地制宜、人与自然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教育。

四、教学重点: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乡村聚落分布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五、教学难点:乡村聚落分布特点及其形成原因;六、教学准备:(一)课前准备①制作多媒体课件;②班级6人一组分成8个学习小组(分组遵循“组内异质,组际同质”原则,推选组长一名);③学生课前复习必修Ⅰ第四章第一节内容。

(二)教学方法选用(1)案例分析法:(2)问题探究法:(3)(三)教学地点:计算机房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氛围,引出中心问题师:同学们喜不喜欢超级女声?(出示超女图片)知道超级女声的赞助商吗?(出示广告“酸酸甜甜就是我”)那蒙牛的总公司在哪呀?(出示图片:美丽的大草原,天空蔚蓝、牛羊成群,牧民骑着马、挥舞着鞭子)这些牧民住哪?(出示图片:蒙古包)师:这些是牧民的聚居地,我们用高一学过的地理术语来描述叫什么?(出示文字:乡村聚落:农村居民点)师:今天我们来了解乡村聚落的分布(出示文字:乡村聚落的分布)(设计意图:用学生较熟悉的人和事引入,激活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选21乡村聚落与集市的分布特征

选21乡村聚落与集市的分布特征
选2.1乡村聚落与集市的分布特征
一课程标准内容
1比较在不同地理环境中,乡村聚落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 形成原因
2举例说明乡村集市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二基本要求
1知道乡村聚落、集市的含义。
2知道乡村聚落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3说明乡村聚落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4知道乡村集市的分布特征及成因。
5结合案例,分析乡村聚落的景观特色。
温州瞿溪老街鸟瞰
店 铺
赶集
农村供销社
1集市和集镇的概念
二月初一物质交流
三运用聚落的区位因素,结合下图的信息探讨:
A C B D
1世界聚落分布的主要特征。 2聚落密集区的区位优势。 3限制聚落的区位因素。 4图中ABCD的景观特色及其原因。
城乡密集区
四运用已学知识,解说:




1这些景观所在的地区,景观形成的原因。 2这些聚落空间形态的特征。
学习小结和板书
土地利用类型
概念
空 间 形 态 市乡 的村 分聚 布落 特与 征集
建设新农村
分 布 特 征 总体 成因 乡村
地形 气候 水文
生产方式
案 例 分 析
街道式 环形 棋盘式
分散型
密集型半聚型图源自表 分 析世界区域景观
中国区域
三发展要求 结合案例,分析乡村聚落和集市的分布特征。
一阅读右聚落景观, 分析探讨: 1什么是乡村聚落
居民以农业为经济 活动主要形式的聚 落。
2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 ⑴类型
⑵下面空间形态与 上景观进行配对
⑶解释聚落形态特 征的主要原因—聚 落形成的区位因素
二阅读下列材料和图片,说说:
瞿溪历史上是温州西部泽雅、小虞、湖岭、陶 山、青田、温溪等地区农产品和手工业品的汇集地, 由此名声惠于内,上海街道就有瞿溪街名字。 乡村历史上的商品买卖,每月有约定俗成之日期, 逢五逢十、逢三六九不等(如虹桥每月逢三、六、 九)清早开市,午前高潮,午后即散;货物以农副 产品、生活日用品、农具为主,多为农民自产自销。 全市各县均有几个乡镇为集市,点如 乐清白石三月 初十、乐清蒲岐九月初一、大荆五月十三、金乡九 月半、上塘二月十五、虹桥正月二十、南塘三月初五、 白溪十二月廿五等。

高中地理第二章城乡分布归纳同步湘教选修ppt正式完整版

高中地理第二章城乡分布归纳同步湘教选修ppt正式完整版
高中地理第二章城乡分布归纳同步课件湘教选修
பைடு நூலகம்
知识构建
专题整合
城市空间形态
常见的城市空间形态有以下几种类型:
【例1】下图中A、B、C表示一个区域的发展过程,读图回答下 列问题。
在(城1市)和图乡村示,城信乡之息间虽显然可示以自该由交区流,域但进的入城城市的市农民发工,展在就特业方点面仍是有一_定_限_制_,_在_子_女_上_学_、_招_工_、_住_房。、福利、待
5.文化因素 城乡文化的显著差异,对城乡不协调也有一定影响。 6.其他因素 城乡资源数量、质量明显不同,城乡环境也存在显著差别。
【例2】读下面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在20世纪的50~60年代,挪威的农村人口出现了稳步 下降的趋势。农村人口的比例从50年代的43%下降到60年代 的40%;进入70年代,进一步下降到37%。在整个农村人口 下降的过程中,最北部的Finnmark地区下降的速度最为显著, 而 在 受 到 石 油 工 业 影 响 的 南 部 和 西 南 部 地 区 (Agder 和 Rogaland),城市人口增长的势头最为强劲。
3.体制因素 城乡分割体制,包括户口管理制度、城市福利制度等,中国庞 大的人口基数和较高的人口增长率,加上重工业对劳动力的排 斥和农业剩余产品有限等影响,对人口城市化的限制作用更加 突出。另外还有重城轻乡、重工抑农等体制。
4.社会因素 在城市和乡村,城乡之间虽然可以自由交流,但进入城市的农 民工,在就业方面仍有一定限制,在子女上学、招工、住房、 福利、待遇等方面,城乡仍存在巨大差异。目前农村中仍有一 定数量的绝对贫困人口,以及贫富差异和收入分配不均等相对 贫困人口,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
遇等方面,城乡仍存在巨大差异。
(看从(业23))C网出该从图点,区A看图有影域出何看响交,影出城通该响,市运地?城空输城_间市发_市_形初展_发_态期呈_展_变主现_重_化要__心__的_呈_又__主_现_转___要__向___和因_______素________是_________分________布_。___的_。的_特_特_点_点_。_;_这_从__对B_图;商 政 农在幅在R【城剩在欧常(大答在R政【解在R我脱解我(答城剩城剩【材 (脱挪222ooo)))治村1度整例乡余7洲见量案整治例析整国胎析国案乡余乡余例料胎威挪 挪从ggg90aaa、公 内 个 2分 产 经 的 的 个 、 2个 城 于 城 分 产 分 产 1于 政7年A威威lll】】】aaa7图社 共。农割品济城公(农社本农乡半本乡(割品割品在 半府代nnn城城~11读读下ddd))看会 服村体有委市共村会题村不封题不体有体有2封采后城 城乡乡1)))下下图0, , ,9出、 务人制限员空服人、主人协建主协制限制限建取期世协市协 市8面面中城城城5,经 部口,等会间务口经要口调半要调,等,等半向,纪调数调 数年的的A市市市城济 门下包影成形也下济考下的殖考的包影包影殖不财的发目发 目、的材材人人人市背 的降括响员态被降背查降部民查部括响括响民同政5展不展 不B7料料口口口0初、景 人的户,国有引的景了的分地了分户,户,地产年转经断经 断~, ,增增增期C。口过口对的以导过。城过原的城原口对口对的业内移验增验 增6回回表长长长0主就程管人地下向程乡程因旧乡因管人管人旧部,支对多对 多年答答示的的的要业中理口位几农中协中中协理口理口中门每付中,中 ,代下下一势势势呈率,制城。种村,调,国调制城制城国的年的国城国 城,列列个头头头现的最度市类地最发最具发度市度市具投向规有市有 市挪问问区最最最_大北、化型区北展北有展、化、化有资农模何规何 规威_题题域为为为幅部城的:倾部的部典的城的城的典倾业_越启模启 模的。。_的强强强上的市限斜的措的型措市限市限型斜的_来示不示 不农发劲劲劲_升福制。施的施福制福制的政投FFF越?断? 断_村iii展。。。_nnn对利作,二,利作利作二策资大扩扩分人nnn过mmm这制用解元解制用制用元;额,大 大布口程aaa个度更答结答度更度更结均作的出rrr,kkk国等加此构此等加等加构保为地地地特现读家,突题题,突,突持((一区区区如点如了图形中出的的中出中出在种下下下工;工稳回成国。关关国。国。7直降降降农农步9答相庞键键庞庞~接的的的下下对大是是大大9结速速速降列3稳的读读的的果度度度亿的关关问定人懂懂人人,最最最克趋系系题的口材材口口不为为为朗势等等。人基料料基基仅显显显之。)),,口数,,数数有著著著间其其居和从从和和力,,,,残残住较材材较较地而而而而余余模高料料高高推在在在向影影式的中中的的动受受受其响响发人寻寻人人了到到到他至至挥口找找口口这石石石所今今了增题题增增些油油油有难难重长目目长长“工工工产以以要率的的率率问业业业业完 完作 , 答 答 , ,题影影影的全全用加案案加加地响响响投消消。上。。上上区的的的资除除重重重”南南南总。。工工工的部部部和业业业发和和和只对对对展西西西维劳劳劳,南南南持动动动也部部部在力力力保地地地22的的的住区区区~排排排了(((4AAA0斥斥斥挪ggg亿ddd和和和威eee克rrr农农农作和和和朗业业业为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城乡分布
2.1 乡村聚落与集市的分布特征
相关素材
中国由县管辖的基层行政单位。

一般为县政府所在地或工商业贸易活动为主的小城镇居民点,相当于乡一级政权。

1984年国务院批转民政部《关于调整建镇标准的报告》中规定:县级地方国家机关所在地应设镇;总人口在2万以下的乡、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超过2000的,可以建镇;总人口在2万以上的乡、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占全乡人口10%以上的,也可以建镇。

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稀少的边远地区,山区和小型工矿区、小港口、风景旅游、边境口岸等地,非农业人口虽不足2000,如确有必要,也可设镇。

目前,我国共有19369个镇,14119个乡,1088个民族乡,其他乡级单位6464个(如街道,区公所等)。

中国小镇的发展例子:连云港灌南百禄是一个镇【概况】百禄镇位于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连云港市南端,地处连云港、盐城、淮安三市交界处,素有鸡鸣闻三市之说,该镇历史悠久,系苏北重镇,向来车水马龙,商贾云集,人杰地灵,全镇总面积104.5平方公里,耕地62139亩,辖24个行政村,258个村民组,14104户,总人口5 8534人,2005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0522万元,实现财政收入105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25元。

该镇招商引资、财政收入等工作都取得好成绩,被评为市20优乡镇,在县委、县政府综合考核中获得三等奖。

【地理与资源优势】百禄镇是灌南县的东大门。

境内水陆交通便利,一帆河贯穿全境,穿越境内的327省道、326省道分别与204国道、宁连高速公路相互交汇。

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人均占地1.03亩;现有成片林2135亩,农田林网4811亩,四旁植树17万株,林业育苗176亩,在县政府植树造林评比中获得第二名。

丰富的农特产品资源,有5000亩浅水藕、3000亩花生,3000亩山芋及近3.5万亩优质粳稻。

【农业】该镇是灌南县农业大镇、工业小镇、财政穷镇,农业资源丰富,拥有可耕地8万亩,水面近2.5万亩,区域优势明显。

近几年,该镇加快了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在大力发展传统农业,压缩粮食生产,提高生猪、山羊及鸡、鹅、鸭等家禽家畜饲养量的基础上,重点发展浅水藕、棉套瓜(西瓜)、杞柳、波尔山羊、特种养殖等高效、特色农业,取得明显效果。

2001年,农业总产值达1.85亿元。

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改善。

百禄镇党委、政府围绕发展特色农业,大力推进优势农产品生产的规模化和区域化。

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增强对农业的带动能力。

按“壮大一批,改造一批,发展一批”的方式,围绕优势产品和产业,培育和引进一批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形成抓好一个龙头企业,牵出一个特色产业,促进一片基地发展,带动一批农民致富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

积极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引导广大农民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产品生产,加强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推进农业化进程。

【工业】在不断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同时,该镇还特别注重发展工业。

他们针对苏
北农村人口众多,建材市场好的实际,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优势,在近十年时间里就新建三座轮窑厂。

同时还结合本地盛产棉花的实际,于90年代初筹建卫生材料厂,生产药棉、医用纱布、口罩、绷带等医疗用品,主产品药棉曾出口西班牙。

2001年,该镇创工业产值1.8亿元,实现利税1800万元。

百禄镇党委、政府明确以工业主导作用新兴工业思路战略方针,努力壮大工业在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大力发展新兴工业,是强镇富民的必由之路。

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0987 万元。

【特色与品牌产品】百禄镇是远近闻名的“泡桐之乡”、“杨木之乡”、“蘑菇之乡”,更是全县粳稻、蘑菇、山药的发源地和重要基地。

因工艺独特而食、香、味俱佳的“百禄”牌套肠、“小窑”牌肉圆曾是清朝乾隆时的贡品,现誉满方圆百里,极具开发潜力。

经过近两年的发展,全镇形成具有特色的万亩浅水藕基地和万亩林木基地,连同近3.5万亩的优质粳稻,构成本镇的农业支柱产业。

特色产品浅水藕基地在2004年拿到了全国唯一的浅水藕绿色产品基地证书。

“白莲”牌浅水藕驰誉国内外,畅销日、韩及欧洲国家。

【招商引资】 2005年,该镇通过以商招商、委托招商、网上招商、驻点招商等方式,招商引资工作取得辉煌成绩,全年共引进项目16个,其中超亿元项目两个,分别是投资3亿元的联合皮业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的金泉皮业有限公司。

在招商引资项目中,民丰食品有限公司将构建以百禄镇为中心、辐射全县的草鸡生产基地,将有力地推动该镇农户畜禽养殖规模快速扩大。

【第三产业】 2005年,全镇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户达876户,比“九五”期末的527户增加349户。

从业人员达2628 人,私营企业发展到22家,个体私营经济实现产值38281万元,比“九五”期末的22968万元增加15313万元。

【财税收入】百禄镇党委、政府本着“大放开、广培植、强征管”的财税思路,大力培植财源,强化财税征管,堵塞“跑冒滴漏”,做到应收尽收。

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力度,加强资金调度管理,较好地保证了正常工作的运转和重点建设资金的支出。

“十五”期末实现财政收入1053万元。

【社会事业】积极实施中小学素质教育,着力提高教学质量,教育设施得到加强,中小学新建教学用房0.35万平方米,新添课桌椅2000套。

卫生系统投入27万元,配备了医护专用车和新型诊疗设备。

计划生育实行村为主,做到平时工作与突击活动相结合,全镇的计划生育率达95.8%,人口出生率控制在8.9‰以内。

坚决执行土地管理政策,没有发生一例违法用地现象,小城镇建设得到加强。

【劳务输出】 2005年,百禄镇始终把劳务输出作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在劳动力普查工作中严格按县政府和镇党委的要求,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任务,被县政府评为先进单位。

全年转移劳动力19560人,实现劳务收入1174万元。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2005年,百禄镇党委、政府根据镇情逐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其产业布局分为农业三区,大南生态林业示范区,326省道优质粳稻示范区,327省道有机浅水藕高效示范区。

一个工业小区,位于百禄、周彭两村所辖327省道两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