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111

合集下载

集合子集个数求法推导

集合子集个数求法推导

集合子集个数求法推导1. 引言在数学中,集合是由一组元素组成的对象。

集合的子集是指一个集合中的部分元素所构成的集合。

求解一个集合的所有子集个数是一个常见且重要的问题,它在组合数学、离散数学、算法设计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基础概念开始,逐步推导出求解一个集合的所有子集个数的方法,并给出具体的实现代码。

2. 基础概念在开始推导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与本文相关的一些基础概念。

2.1 集合集合是由一组确定元素所构成的整体。

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如A、B等。

元素可以是任意类型,但同一个集合中不能有重复元素。

2.2 子集设A和B为两个集合,如果A中的所有元素都同时也是B中的元素,则称A为B的子集。

用符号表示为A⊆B。

2.3 空集不包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称为空集,用符号{}表示。

2.4 幂集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A,它包含了A所有可能子集构成的全体集合称为A的幂集。

幂集中包含了空集和A本身,因此幂集的元素个数为2^n,其中n为A中元素的个数。

3. 求解子集个数的方法3.1 枚举法最直观的方法是使用枚举法来求解子集个数。

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A,我们可以枚举所有可能的子集,然后计算其个数。

假设A中有n个元素,则对于每一个元素,它可以选择出现或者不出现在子集中。

因此,对于每一个元素来说,有两种选择:出现或者不出现。

由于每个元素都有这两种选择,所以总共的子集个数为2^n。

使用递归算法可以方便地实现上述思想:def subsets(nums):res = []dfs(sorted(nums), [], res)return resdef dfs(nums, path, res):res.append(path)for i in range(len(nums)):dfs(nums[i+1:], path+[nums[i]], res)上述代码中,nums表示输入的原始集合,path表示当前正在构建的子集,res用于存储所有生成的子集。

高一数学同步练习答案归纳总结

高一数学同步练习答案归纳总结

高一数学同步练习答案归纳总结高一数学上册练习册答案1.1集合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1.D.2.A.3.C.4.{1,-1}.5.{x|x=3n+1,n∈N}.6.{2,0,-2}.7.A={(1,5),(2,4),(3,3),(4,2),(5,1)}.8.1.9.1,2,3,6.10.列举法表示为{(-1,1),(2,4)},描述法的表示方法不,如可表示为(x,y)|y=x+2,y=x2.11.-1,12,2.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D.2.A.3.D.4.,{-1},{1},{-1,1}.5.6.①③⑤.7.A=B.8.15,13.9.a≥4.10.A={,{1},{2},{1,2}},B∈A.11.a=b=1.113集合的基本运算(一)1.C.2.A.3.C.4.4.5.{x|-2≤x≤1}.6.4.7.{-3}.8.A∪B={x|x3,或x≥5}.9.A∪B={-8,-7,-4,4,9}.10.1.11.{a|a=3,或-22113集合的基本运算(二)1.A.2.C.3.B.4.{x|x≥2,或x≤1}.5.2或8.6.x|x=n+12,n∈Z.7.{-2}.8.{x|x6,或x≤2}.9.A={2,3,5,7},B={2,4,6,8}.10.A,B的可能情形有:A={1,2,3},B={3,4};A={1,2,4},B={3,4};A={1,2,3,4},B={3,4}.11.a=4,b=2.提示:∵A∩綂UB={2},∴2∈A,∴4+2a-12=0a=4,∴A={x|x2+4__12=0}={2,-6},∵A∩綂UB={2},∴-6綂UB,∴-6∈B,将x=-6代入B,得b2-6b+8=0b=2,或b=4.①当b=2时,B={x|x2+2__24=0}={-6,4},∴-6綂UB,而2∈綂UB,满足条件A∩綂UB={2}.②当b=4时,B={x|x2+4__12=0}={-6,2},∴2綂UB,与条件A∩綂UB={2}矛盾.1.2函数及其表示121函数的概念(一)1.C.2.C.3.D.4.22.5.-2,32∪32,+∞.6.[1,+∞).7.(1)12,34.(2){x|x≠-1,且x≠-3}.8.-34.9.1.10.(1)略.(2)72.11.-12,234.121函数的概念(二)1.C.2.A.3.D.4.{x∈R|x≠0,且x≠-1}.5.[0,+∞).6.0.7.-15,-13,-12,13.8.(1)y|y≠25.(2)[-2,+∞).9.(0,1].10.A∩B=-2,12;A∪B=[-2,+∞).11.[-1,0).122函数的表示法(一)1.A.2.B.3.A.4.y=x100.5.y=x2-2x+2.6.1x.7.略.8.x1234y__9.略.10.1.11.c=-3.122函数的表示法(二)1.C.2.D.3.B.4.1.5.3.6.6.7.略.8.f(x)=2x(-1≤x0),-2x+2(0≤x≤1).9.f(x)=x2__+1.提示:设f(x)=ax2+bx+c,由f(0)=1,得c=1,又f(x+1)-f(x)=2x,即a(x+1)2+b(x+1)+c-(ax2+bx+c)=2x,展开得2ax+(a+b)=2x,所以2a=2,a+b=0,解得a=1,b=-1.10.y=1.2(02.4(203.6(404.8(601.3函数的基本性质131单调性与(小)值(一)1.C.2.D.3.C.4.[-2,0),[0,1),[1,2].5.-∞,32.6.k12.7.略.8.单调递减区间为(-∞,1),单调递增区间为[1,+∞).9.略.10.a≥-1.11.设-10,∴(x1x2+1)(x2__1)(x21-1)(x22-1)0,∴函数y=f(x)在(-1,1)上为减函数.131单调性与(小)值(二)1.D.2.B.3.B.4.-5,5.5.25.6.y=316(a+3x)(a__)(011.日均利润,则总利润就.设定价为x元,日均利润为y元.要获利每桶定价必须在12元以上,即x12.且日均销售量应为440-(__13)·400,即x23,总利润y=(__12)[440-(__13)·40]-600(12132奇偶性1.D.2.D.3.C.4.0.5.0.6.答案不,如y=x2.7.(1)奇函数.(2)偶函数.(3)既不是奇函数,又不是偶函数.(4)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8.f(x)=x(1+3x)(x≥0),x(1-3x)(x0).9.略.10.当a=0时,f(x)是偶函数;当a≠0时,既不是奇函数,又不是偶函数.11.a=1,b=1,c=0.提示:由f(__)=-f(x),得c=0,∴f(x)=ax2+1bx,∴f(1)=a+1b=2a=2b-1.∴f(x)=(2b-1)x2+1bx.∵f(2)3,∴4(2b-1)+12b32b-32b00单元练习1.C.2.D.3.D.4.D.5.D.6.B.7.B.8.C.9.A.10.D.11.{0,1,2}.12.-32.13.a=-1,b=3.14.[1,3)∪(3,5].15.f1217.T(h)=19-6h(0≤h≤11),-47(h11).18.{x|0≤x≤1}.19.f(x)=x只有的实数解,即xax+b=x(_)只有实数解,当ax2+(b-1)x=0有相等的实数根x0,且ax0+b≠0时,解得f(x)=2_+2,当ax2+(b-1)x=0有不相等的实数根,且其中之一为方程(_)的增根时,解得f(x)=1.20.(1)x∈R,又f(__)=(__)2-2|__|-3=x2-2|x|-3=f(x),所以该函数是偶函数.(2)略.(3)单调递增区间是[-1,0],[1,+∞),单调递减区间是(-∞,-1],[0,1].21.(1)f(4)=4×13=5.2,f(5.5)=5×1.3+0.5×3.9=8.45,f(6.5)=5×1.3+1×3.9+0.5×65=13.65.(2)f(x)=1.3x(0≤x≤5),3.9__13(56.5__28.6(622.(1)值域为[22,+∞).(2)若函数y=f(x)在定义域上是减函数,则任取x1,x2∈(0,1]且x1f(x2)成立,即(x1__2)2+ax1x20,只要a-2x1x2即可,由于x1,x2∈(0,1],故-2x1x2∈(-2,0),a-2,即a的取值范围是(-∞,-2).高一数学练习册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对象能构成集合的有()①美丽的小鸟;②不超过10的非负整数;③立方接近零的正数;④高一年级视力比较好的同学A.1个B.2个C.3个D.4个①③中“美丽”“接近零”的范畴太广,标准不明确,因此不能构成集合;②中不超过10的非负整数有:0,1,2,3,4,5,6,7,8,9,10共十一个数,是确定的,故能够构成集合;④中“比较好”,没有明确的界限,不满足元素的确定性,故不能构成集合.A2.小于2的自然数集用列举法可以表示为()A.{0,1,2}B.{1}C.{0,1}D.{1,2}小于2的自然数为0,1,应选C.C3.下列各组集合,表示相等集合的是()①M={(3,2)},N={(2,3)};②M={3,2},N={2,3};③M={(1,2)},N={1,2}.A.①B.②C.③D.以上都不对①中M中表示点(3,2),N中表示点(2,3),②中由元素的无序性知是相等集合,③中M表示一个元素:点(1,2),N中表示两个元素分别为1,2.B4.集合A中含有三个元素2,4,6,若a∈A,则6-a∈A,那么a为()A.2B.2或4C.4D.0若a=2,则6-a=6-2=4∈A,符合要求;若a=4,则6-a=6-4=2∈A,符合要求;若a=6,则6-a=6-6=0∉A,不符合要求.∴a=2或a=4.B5.(2013-曲靖高一检测)已知集合M中含有3个元素;0,x2,__,则x 满足的条件是()A.x≠0B.x≠-1C.x≠0且x≠-1D.x≠0且x≠1由x2≠0,x2≠__,__≠0,解得x≠0且x≠-1.C二、填空题6.用符号“∈”或“∉”填空(1)22________R,22________{x|x(2)3________{x|x=n2+1,n∈N+};(3)(1,1)________{y|y=x2};(1,1)________{(x,y)|y=x2}.(1)22∈R,而22=87,∴22∉{x|x7}.(2)∵n2+1=3,∴n=±2∉N+,∴3∉{x|x=n2+1,n∈N+}.(3)(1,1)是一个有序实数对,在坐标平面上表示一个点,而{y|y=x2}表示二次函数函数值构成的集合,故(1,1)∉{y|y=x2}.集合{(x,y)|y=x2}表示抛物线y=x2上的点构成的集合(点集),且满足y=x2,∴(1,1)∈{(x,y)|y=x2}.(1)∈∉(2)∉(3)∉∈7.已知集合C={x|63__∈Z,x∈N_},用列举法表示C=________.由题意知3__=±1,±2,±3,±6,∴x=0,-3,1,2,4,5,6,9.又∵x∈N_,∴C={1,2,4,5,6,9}.{1,2,4,5,6,9}8.已知集合A={-2,4,x2__},若6∈A,则x=________.由于6∈A,所以x2__=6,即x2__6=0,解得x=-2或x=3.-2或3三、解答题9.选择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1)绝对值不大于3的整数组成的集合;(2)方程(3__5)(x+2)=0的实数解组成的集合;(3)一次函数y=x+6图像上所有点组成的集合.(1)绝对值不大于3的整数是-3,-2,-1,0,1,2,3,共有7个元素,用列举法表示为{-3,-2,-1,0,1,2,3};(2)方程(3__5)(x+2)=0的实数解仅有两个,分别是53,-2,用列举法表示为{53,-2};(3)一次函数y=x+6图像上有无数个点,用描述法表示为{(x,y)|y=x+6}.10.已知集合A中含有a-2,2a2+5a,3三个元素,且-3∈A,求a的值.由-3∈A,得a-2=-3或2a2+5a=-3.(1)若a-2=-3,则a=-1,当a=-1时,2a2+5a=-3,∴a=-1不符合题意.(2)若2a2+5a=-3,则a=-1或-32.当a=-32时,a-2=-72,符合题意;当a=-1时,由(1)知,不符合题意.综上可知,实数a的值为-32.11.已知数集A满足条件:若a∈A,则11-a∈A(a≠1),如果a=2,试求出A中的所有元素.∵2∈A,由题意可知,11-2=-1∈A;由-1∈A可知,11--1=12∈A;由12∈A可知,11-12=2∈A.故集合A中共有3个元素,它们分别是-1,12,2.高一数学练习题答案C B AD C D C D C B26 {(1,2)} R {4,3,2,-1}1或-1或016、x=-1 y=-117、解:A={0,-4} 又(1)若B= ,则,(2)若B={0},把x=0代入方程得a= 当a=1时,B=(3)若B={-4}时,把x=-4代入得a=1或a=7.当a=1时,B={0,-4}≠{-4},∴a≠1.当a=7时,B={-4,-12}≠{-4},∴a≠7.(4)若B={0,-4},则a=1 ,当a=1时,B={0,-4},∴a=1综上所述:a18、.解:由已知,得B={2,3},C={2,-4}.(1)∵A∩B=A∪B,∴A=B于是2,3是一元二次方程x2-ax+a2-19=0的两个根,由韦达定理知:解之得a=5.(2)由A∩B ∩ ,又A∩C= ,得3∈A,2 A,-4 A,由3∈A,得32-3a+a2-19=0,解得a=5或a=-2?当a=5时,A={x|x2-5x+6=0}={2,3},与2 A矛盾;当a=-2时,A={x|x2+2__15=0}={3,-5},符合题意.∴a=-2.19、解:A={x|x2-3x+2=0}={1,2},由x2-ax+3a-5=0,知Δ=a2-4(3a-5)=a2-12a+20=(a-2)(a-10).(1)当2(2)当a≤2或a≥10时,Δ≥0,则B≠ .若x=1,则1-a+3a-5=0,得a=2,此时B={x|x2-2x+1=0}={1} A;若x=2,则4-2a+3a-5=0,得a=1,此时B={2,-1} A.综上所述,当2≤a10时,均有A∩B=B.20、解:由已知A={x|x2+3x+2 }得得.(1)∵A非空,∴B= ;(2)∵A={x|x }∴ 另一方面,,于是上面(2)不成立,否则,与题设矛盾.由上面分析知,B= .由已知B= 结合B= ,得对一切x 恒成立,于是,有的取值范围是21、∵A={x|(__1)(x+2)≤0}={x|-2≤x≤1},B={x|1∵ ,(A∪B)∪C=R,∴全集U=R。

高中数学 111集合的含义和表示(二)课件 湘教版必修1

高中数学 111集合的含义和表示(二)课件 湘教版必修1

( ).
• A.5
B.6
C.7
D.8
• 解析 {x|1≤x≤6,x∈N}={1,2,3,4,5,6}.
• 答案 B
2.
3. • 将集合{x|2≤x≤8}表示成区间为____________.
• 答案 [2,8]
• 能被3整除的正整数的集合,用描述法可表示为 4. ________.
• 答案 {x|x=3n,n∈N+}
名师点睛
1. • 在用列举法表示集合时应注意以下四点: • (1)元素间用“,”分隔; • (2)元素不重复; • (3)不考虑元素顺序; • (4)对于含有较多元素的集合,如果构成该集合的元素 有明显规律,可用列举法,但是必须把元素间的规律显 示清楚后方能用省略号.
2. • 使用描述法时应注意以下四点: • (1)写清楚该集合中元素的一般属性或形式(字母或用字 母表示的元素符号); • (2)说明该集合中元素的特征; • (3)不能出现未被说明的字母; • (4)用于描述的语句力求简明、确切.
(2)使 y=x2+1x-6有意义的实数 x 的集合; (3)在坐标平面中第一、三象限上点的集合.
解 (1){x∈R|x2-2=0}.
(2)要使 y=x2+1x-6有意义,须 x2+x-6≠0,即 x≠2 且 x ≠-3,故可表示成{x|x≠2 且 x≠-3,x∈R}. • (3)第一、三象限上的点的特征是纵横坐标符号相同,
• 提示 集合①{x|y=x2+1}的代表元素是x, • 满足条件y=x2+1中的x∈R, • ∴实质上{x|y=x2+1}=R. • 集合②{y|y=x2+1}的代表元素是y, • 满足条件y=x2+1中的y的取值范围是y≥1, • ∴实质上{y|y=x2+1}={y|y≥1}. • 集合③{(x,y)|y=x2+1}的代表元素是(x,y), • 满足条件y=x2+1的(x,y)的集合是抛物线, • ∴实质上{(x,y)|y=x2+1}={P|P是抛物线y=x2+1上的点}. • 由以上可知它们不是相同的集合.

2020-2021学年新教材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 111 第1课时 集合的概念 作业

2020-2021学年新教材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  111 第1课时 集合的概念 作业

C.a=1 D.a=0或a=20198.已知集合A中含有两个元素a和a2,若1∈A,则实数a=________.关键能力综合练一、选择题1.以下各组对象不能组成集合的是()A.中国古代四大发明B.地球上的小河流C.方程x2-7=0的实数解D.周长为10 cm的三角形2.“notebooks”中的字母构成一个集合,该集合中的元素个数是()A.5 B.6C.7 D.83.集合A中有三个元素2,3,4,集合B中有三个元素2,4,6,若x∈A 且x∉B,则x等于()A.2 B.3C.4 D.6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①集合N*中最小的数是1;②若-a∉N*,则a∈N*;③若a∈N*,b∈N*,则a+b的最小值是2;④x2+4=4x的解集中包含两个元素2,2.A.0 B.1C.2 D.35.(易错题)已知集合A中含有三个元素1,a,a-1,若-2∈A,则实数a的值为()A.-2 B.-1C.-1或-2 D.-2或-36.已知集合A中元素满足2x+a>0,a∈R,若1∉A,2∈A,则() A.a>-4 B.a≤-2C.-4<a<-2 D.-4<a≤-2二、填空题7.集合A中含有三个元素2,4,6,若a∈A,且6-a∈A,那么a =________.8.下列说法中:①集合N与集合N*是同一个集合;②集合N 中的元素都是集合Z中的元素;③集合Q中的元素都是集合Z中的元素;④集合Q中的元素都是集合R中的元素.其中正确的有1.1 集合的概念第1课时 集合的概念必备知识基础练1.解析:①中“美丽”标准不明确,不符合确定性,②③④中的元素标准明确,均可构成集合,故选B.答案:B2.解析:当a =0时,四个数都是0,组成的集合只有一个数0,当a ≠0时,a 2=|a |=⎩⎨⎧ a (a >0),-a (a <0),所以组成的集合中有两个元素,故选B.答案:B3.解析:①②正确;③④⑤不正确.答案:B4.解析:∵63-x ∈N ,x ∈N ,∴当x =0时,63-x=2∈N ,∴x =0满足题意;当x =1时,63-x=3∈N ,∴x =1满足题意;当x =2时,63-x =6∈N ,∴x =2满足题意,当x >3时,63-x<0不满足题意,所以集合A 中的元素为0,1,2.答案:0,1,25.解析:由题意可设x =3k +2,k ∈Z ,令3k +2=17得,k =5∈Z ,所以17∈A .令3k +2=-5得,k =-73∉Z ,所以-5∉A .答案:∈ ∉6.解析:由于C 中P 、Q 元素完全相同,所以P 与Q 表示同一个集合,而A 、B 、D 中元素不相同,所以P 与Q 不能表示同一个集合.故选C.答案:C7.解析:若集合M 中有两个元素,则a 2≠2019a .即a ≠0,且a ≠2019.故选C.答案:C8.解析:若1∈A ,则a =1或a 2=1,即a =±1.当a =1时,a =a 2,集合A 中有一个元素,∴a ≠1.当a =-1时,集合A 中含有两个元素1,-1,符合互异性.∴a =-1.答案:-1关键能力综合练1.解析:因为没有明确的标准确定什么样的河流称为小河流,故地球上的小河流不能组成集合.答案:B2.解析:根据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notebooks”中的不同字母为“n,o,t,e,b,k,s”,共7个,故该集合中的元素个数是7.答案:C3.解析:集合A中的元素3不在集合B中,且仅有这个元素符合题意.答案:B4.解析:N*是正整数集,最小的正整数是1,故①正确;当a =0时,-a∉N*,a∉N*,故②错误;若a∈N*,则a的最小值是1,同理,b∈N*,b的最小值也是1,所以当a和b都取最小值时,a+b 取最小值2,故③正确;由集合元素的互异性,知④错误.答案:C5.解析:由题意可知a=-2或a-1=-2,即a=-2或a=-1,故选C.答案:C6.解析:∵1∉A,∴2×1+a≤0,a≤-2.又∵2∈A,∴2×2+a>0,a>-4,∴-4<a≤-2.答案:D7.解析:若a=2,则6-2=4∈A;若a=4,则6-4=2∈A;若a=6,则6-6=0∉A.故a=2或4.答案:2或48.解析:因为集合N*表示正整数集,N表示自然数集,Z表示整数集,Q表示有理数集,R表示实数集,所以①③中的说法不正确,②④中的说法正确.答案:②④9.解析:当k=0时,x=-1,所以-1∈A;令-34=3k-1,得k=-11,所以-34∈A.答案:∈∈10.解析:因为x2∈A,所以x2=0或x2=1或x2=x.若x2=0,则x=0,此时A中三个元素为0,1,0,不符合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舍去.若x2=1,则x=±1.当x=1时,集合A中三个元素为0,1,1,不符合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舍去;当x=-1时,集合A中三个元素分别为0,1,-1,符合题意.若x2=x,则x=0或x=1,由以上可知,x=0和x=1都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x=-1.学科素养升级练1.解析:①当x>0,y>0时,z=1+1+1=3;②当x>0,y<0时,z=1-1-1=-1;③当x<0,y>0时,z=-1+1-1=-1;④当x<0,y<0时,z=-1-1+1=-1,∴集合A由元素-1,3组成.∴-1∈A,3∈A.答案:BC2.解析:可分下列三种情形:(1)若只有①正确,则a≠2,b≠2,c=0,易知a≠0,b≠0,所以a=b=1,这与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矛盾,所以只有①正确是不可能的;(2)若只有②正确,则b=2,a=2,c=0,这与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矛盾,所以只有②正确是不可能的;(3)若只有③正确,则c≠0,a=2,b≠2,所以b=0,c=1,所以100a +10b+c=100×2+10×0+1=201.答案:2013.证明:(1)若a ∈A ,则11-a∈A . 又因为2∈A ,所以11-2=-1∈A . 因为-1∈A ,所以11-(-1)=12∈A . 因为12∈A ,所以11-12=2∈A .所以A 中必还有另外两个元素,且为-1,12.(2)若A 为单元素集,则a =11-a, 即a 2-a +1=0,方程无实数解.所以a ≠11-a ,所以集合A 不可能是单元素集.。

新教材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知识点考点汇总及解题方法规律提炼

新教材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知识点考点汇总及解题方法规律提炼

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1.1.1集合的概念 (1)1.1.2集合的表示 (4)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8)1.3.1并集与交集 (13)1.3.2补集及集合运算的综合应用 (17)1.4.1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20)1.4.2充要条件 (24)1.5.1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28)1.5.2全称量词命题与存在量词命题的否定 (32)1.1.1集合的概念要点整理1.元素与集合的概念及表示(1)元素:一般地,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元素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2)集合: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简称为集),集合通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3)集合相等: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一样的,就称这两个集合是相等的.2.元素的特性(1)确定性:给定的集合,它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也就是说,给定一个集合,那么任何一个元素在不在这个集合中就确定了.简记为“确定性”.(2)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也就是说,集合中的元素是不重复出现的.简记为“互异性”.(3)无序性: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是不分先后,没有顺序的.简记为“无序性”.温馨提示:集合含义中的“研究对象”指的是集合的元素,研究集合问题的核心即研究集合中的元素,因此在解决集合问题时,首先要明确集合中的元素是什么.集合中的元素可以是数、点,也可以是一些人或一些物.3.元素与集合的关系(1)属于: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记作a∈A.(2)不属于: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集合A,记作a∉A.温馨提示:(1)符号“∈”“∉”刻画的是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对于一个元素a与一个集合A而言,只有“a∈A”与“a∉A”这两种结果.(2)∈和∉具有方向性,左边是元素,右边是集合,形如R∈0是错误的.4.常用的数集及其记法题型一集合的基本概念【典例1】判断下列每组对象的全体能否构成一个集合?(1)接近于2019的数;(2)大于2019的数;(3)育才中学高一(1)班视力较好的同学;(4)方程x2-2=0在实数范围内的解;(5)函数y=x2图象上的点.[思路导引] 构成集合的关键是要有明确的研究对象,即元素不能模糊不清、模棱两可.[解] (1)(3)由于标准不明确,故不能构成集合;(2)(4)(5)能构成集合.对集合含义的理解给定一个集合,那么任何一个元素在不在这个集合中就确定了,所谓“确定”,是指所有被“研究的对象”都是这个集合的元素,没有被“研究的对象”都不是这个集合的元素.题型二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典例2】(1)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有( )①12∈R;②2∉Q;③|-3|∈N;④|-3|∈Q.A.1个 B.2个 C.3个D.4个(2)集合A中的元素x满足63-x∈N,x∈N,则集合A中的元素为________.[思路导引] 判断一个元素是否为某集合的元素,关键是抓住集合中元素的特征.[解析] (1)12是实数;2是无理数;|-3|=3,是自然数;|-3|=3,是无理数.故①②③正确,选C.(2)当x=0时,63-0=2;当x=1时,63-1=3;当x=2时,63-2=6;当x≥3时不符合题意,故集合A中元素有0,1,2.[答案] (1)C (2)0,1,2判断元素与集合关系的2种方法(1)直接法:如果集合中的元素是直接给出,只要判断该元素在已知集合中是否出现即可.(2)推理法:对于一些没有直接表示的集合,只要判断该元素是否满足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特征即可,此时应首先明确已知集合中的元素具有什么特征.题型三集合中元素的特性【典例3】已知集合A含有两个元素a和a2,若1∈A,则实数a的值为________.[思路导引] 由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和互异性切入.[解析] 若a=1,则a2=1,此时集合A中两元素相同,与互异性矛盾,故a≠1;若a2=1,则a=-1或a=1(舍去),此时集合A中两元素为-1,1,故a=-1.综上所述a=-1.[答案] -1[变式] (1)本例若将条件“1∈A”改为“2∈A”,其他条件不变,求实数a的值.(2)本例若去掉条件“1∈A”,其他条件不变,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什么?[解] (1)若a=2,则a2=4,符合元素的互异性;若a2=2,则a=2或a=-2,符合元素的互异性.所以a的取值为2,2,- 2.(2)根据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可知,a≠a2,所以a≠0且a≠1.应用集合元素的特性解题的要点(1)集合问题的核心即研究集合中的元素,在解决这类问题时,要明确集合中的元素是什么.(2)构成集合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确定性),而且是互不相同的(互异性),在书写时可以不考虑先后顺序(无序性).(3)利用集合元素的特性求参数问题时,先利用确定性解出字母所有可能值,再根据互异性对集合中元素进行检验,要注意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1.1.2集合的表示1.列举法把集合的所有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用花括号“{}”括起来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做列举法.温馨提示:(1)元素与元素之间必须用“,”隔开.(2)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是明确的.(3)集合中的元素不能重复.(4)集合中的元素可以是任何事物.2.描述法(1)定义:一般地,设A表示一个集合,把集合A中所有具有共同特征P(x)的元素x所组成的集合表示为{x∈A|P(x)},这种表示集合的方法称为描述法.有时也用冒号或分号代替竖线.(2)具体方法:在花括号内先写上表示这个集合元素的一般符号及取值(或变化)范围,再画一条竖线,在竖线后写出这个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温馨提示:(1)写清楚集合中元素的符号.如数或点等.(2)说明该集合中元素的共同特征,如方程、不等式、函数式或几何图形等.(3)不能出现未被说明的字母.题型一用列举法表示集合【典例1】 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1)方程x (x -1)2=0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2)不大于10的非负偶数集;(3)一次函数y =x 与y =2x -1图象的交点组成的集合.[思路导引] 用列举法表示集合的关键是弄清集合中的元素是什么,还要弄清集合中的元素个数.[解] (1)方程x (x -1)2=0的实数根为0,1,故其实数根组成的集合为{0,1}.(2)不大于10的非负偶数即为从0到10的偶数,故不大于10的非负偶数集为{0,2,4,6,8,10}.(3)由⎩⎨⎧ y =x y =2x -1,解得⎩⎨⎧ x =1,y =1.故一次函数y =x 与y =2x -1图象的交点组成的集合为{(1,1)}.题型二用描述法表示集合【典例2】 用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1)正偶数集;(2)被3除余2的正整数的集合;(3)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坐标轴上的点组成的集合;(4)不等式3x -2<4的解集.[思路导引] 用描述法表示集合的关键是确定代表元素的属性和表示元素的共同特征.[解] (1)偶数可用式子x =2n ,n ∈Z 表示,但此题要求为正偶数,故限定n ∈N *,所以正偶数集可表示为{x |x =2n ,n ∈N *}.(2)设被3除余2的数为x ,则x =3n +2,n ∈Z ,但元素为正整数,故x =3n +2,n ∈N ,所以被3除余2的正整数集合可表示为{x |x =3n +2,n ∈N }.(3)坐标轴上的点(x,y)的特点是横、纵坐标中至少有一个为0,即xy=0,故坐标轴上的点的集合可表示为{(x,y)|xy=0}.(4)不等式3x-2<4可化简为x<2,所以不等式3x-2<4的解集为{x|x<2}.用描述法表示集合应注意的3点(1)用描述法表示集合,首先应弄清楚集合的属性,是数集、点集还是其他的类型.一般地,数集用一个字母代表其元素,而点集则用一个有序数对来表示.(2)用描述法表示集合时,若描述部分出现元素记号以外的字母,要对新字母说明其含义或取值范围.(3)多层描述时,应当准确使用“且”和“或”,所有描述的内容都要写在集合内.题型三集合表示方法的应用【典例3】(1)若集合A={x|ax2-8x+16=0,a∈R}中只有一个元素,则a的值为( )A.1 B.4 C.0 D.0或1(2)已知A={x|kx+2>0,k∈R},若-2∈A,则k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思路导引] 借助描述法求值或范围的关键是弄清集合中元素的特征.[解析] (1)①当a=0时,原方程为16-8x=0.∴x=2,此时A={2};②当a≠0时,由集合A中只有一个元素,∴方程ax2-8x+16=0有两个相等实根,则Δ=64-64a=0,即a=1.从而x1=x2=4,∴集合A={4}.综上所述,实数a的值为0或1.故选D.(2)∵-2∈A,∴-2k+2>0,得k<1.[答案] (1)D (2)k<1[变式] (1)本例(1)中条件“有一个元素”改为有“两个元素”,其他条件不变,求a的取值范围.(2)本例(2)中条件“-2∈A ”改为“-2∉A ”,其他条件不变,求k 的取值范围.[解] (1)由题意可知方程ax 2-8x +16=0有两个不等实根.∴⎩⎨⎧ a ≠0,Δ=64-64a >0,解得a <1,且a ≠0.(2)∵-2∉A ,∴-2k +2≤0,得k ≥1.集合表示方法的应用的注意点(1)若已知集合是用描述法给出的,读懂集合的代表元素及其属性是解题的关键.(2)与方程ax 2-8x +16=0的根有关问题易忽视a =0的情况.集合的表示方法1.有限集、无限集根据集合中元素的个数可以将集合分为有限集和无限集.当集合中元素的个数有限时,称之为有限集;而当集合中元素的个数无限时,则称之为无限集.当集合为有限集,且元素个数较少时宜采用列举法表示集合;对元素个数较多的集合和无限集,一般采用描述法表示集合.对于元素个数较多的集合或无限集,其元素呈现一定的规律,在不产生误解的情况下,也可以列举出几个元素作为代表,其他元素用省略号表示.【典例1】 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1)正整数集;(2)被3整除的数组成的集合.[解] (1)此集合为无限集,且有一定规律,用列举法表示为{1,2,3,4,…}.(2)此集合为无限集,且有一定规律,用列举法表示为{…,-6,-3,0,3,6,…}.[点评] (1){1,2,3,4,…}一般不写成{2,1,4,3,…};(2)此题中的省略号不能漏掉.2.集合含义的正确识别集合的元素类型多是以数、点、图形等形式出现的.对于已知集合必须弄清集合元素的形式,特别是对于用描述法给定的集合要弄清它的代表元素是什么,代表元素有何属性(如表示数集、点集等).【典例2】已知下面三个集合:①{x|y=x2+1};②{y|y=x2+1};③{(x,y)|y=x2+1}.问:它们是否为同一个集合?它们各自的含义是什么?[解] ∵三个集合的代表元素互不相同,∴它们是互不相同的集合.集合①{x|y=x2+1}的代表元素是x,即满足条件y=x2+1中的所有x,∴{x|y=x2+1}=R.集合②{y|y=x2+1}的代表元素是y,满足条件y=x2+1的y的取值范围是y≥1,∴{y|y=x2+1}={y|y≥1}.集合③{(x,y)|y=x2+1}的代表元素是(x,y),可认为是满足条件y=x2+1的实数对(x,y)的集合,也可认为是坐标平面内的点(x,y),且这些点的坐标满足y=x2+1.∴{(x,y)|y=x2+1}={P|P是抛物线y=x2+1上的点}.[点评] 使用特征性质描述来表示集合时,首先要明确集合中的元素是什么,如本题中元素的属性都与y=x2+1有关,但由于代表元素不同,因而表示的集合也不一样.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子集的概念温馨提示:“A是B的子集”的含义是:对任意x∈A都能推出x∈B.2.集合相等的概念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是集合B的元素,同时集合B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A的元素,那么,集合A与集合B相等,记作A=B.也就是说,若A⊆B 且B⊆A,则A=B.3.真子集的概念温馨提示:在真子集的定义中,A B首先要满足A⊆B,其次至少有一个x ∈B,但x∉A.4.空集的概念题型一集合间关系的判断【典例1】判断下列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1)A={-1,1},B={x|x2=1};(2)A={x|x是等边三角形},B={x|x是等腰三角形};(3)A={x|-1<x<4},B={x|x-5<0};(4)M={x|x=2n-1,n∈N*},N={x|x=2n+1,n∈N*}.[思路导引] 集合间基本关系的刻画均是由元素的从属关系决定的.[解] (1)用列举法表示集合B={-1,1},故A=B.(2)等边三角形是三边相等的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是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故A B.(3)集合B={x|x<5},用数轴表示集合A,B,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 B.(4)解法一(特殊值法):两个集合都表示正奇数组成的集合,但由于n∈N*,因此集合M含有元素“1”,而集合N不含元素“1”,故N M.解法二(列举法):由列举法知M={1,3,5,7,…},N={3,5,7,9,…},所以N M.判断集合间关系的3种方法(1)列举法:用列举法将两个集合表示出来,再通过比较两集合中的元素来判断两集合之间的关系.(2)元素特征法:根据集合中元素满足的性质特征之间的关系判断.(3)图示法:利用数轴或Venn图判断两集合间的关系.题型二有限集合子集、真子集的确定【典例2】(1)填写下表,并回答问题原集合子集子集的个数∅________________{a}________________{a,b}________________{a,b,c}________________由此猜想,含n个元素的集合的所有子集的个数是多少?真子集的个数及非空真子集个数呢?(2)求满足{1,2}M⊆{1,2,3,4,5}的集合M.[解] (1)原集合子集子集的个数∅∅ 1{a}∅,{a} 2{a,b}∅,{a},{b},{a,b} 4{a,b,c}∅,{a},{b},{c},{a,b},{a,c},{b,c},{a,b,c}8猜想:含n个元素的集合的子集共有2n个,真子集有2n-1个,非空真子集有2n-2个.(2)由题意可得{1,2}M⊆{1,2,3,4,5},可以确定集合M必含有元素1,2,且含有元素3,4,5中的至少一个,因此依据集合M的元素个数分类如下:含有三个元素:{1,2,3}{1,2,4}{1,2,5};含有四个元素:{1,2,3,4}{1,2,3,5}{1,2,4,5};含有五个元素:{1,2,3,4,5}.故满足题意的集合M为{1,2,3},{1,2,4},{1,2,5},{1,2,3,4},{1,2,3,5},{1,2,4,5},{1,2,3,4,5}.(1)求解有限集合子集问题的3个关键点①确定所求集合,是子集还是真子集.②合理分类,按照子集所含元素的个数依次写出.③注意两个特殊的集合,即空集和集合本身.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2)与子集、真子集个数有关的3个结论 假设集合A 中含有n 个元素,则有: ①A 的子集的个数为2n 个; ②A 的真子集的个数为2n -1个; ③A 的非空真子集的个数为2n -2个.【典例3】 已知集合A ={x |-3<x <4},B ={x |1-m <x ≤2m -1},且A ⊆B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思路导引] A ⊆B ,即集合A 中的数在集合B 中,特别注意A =∅的情况. [解] 由A ⊆B ,将集合A ,B 分别表示在数轴上,如图所示,则⎩⎨⎧1-m ≤-3,1-m <2m -1,4≤2m -1,解得m ≥4.故m 的取值范围是{m |m ≥4}.[变式] (1)本例中若将“A ⊆B ”改为“B ⊆A ”,其他条件不变,求m 的取值范围.(2)本例若将集合A ,B 分别改为A ={3,m 2},B ={1,3,2m -1},其他条件不变,求实数m 的值.[解] (1)由B ⊆A ,将集合A ,B 分别表示在数轴上,如图所示.∵B ⊆A ,∴当B =∅时,1-m ≥2m -1,解得m ≤23;当B ≠∅时,有⎩⎨⎧2m -1>1-m ,2m -1<4,1-m ≥-3,解得23<m <52.综上可知,m 的取值范围是⎩⎨⎧⎭⎬⎫m ⎪⎪⎪m <52. (2)由A ⊆B ,按m 2=1和m 2=2m -1两种情况分类讨论. ①若m 2=1,则m =-1或m =1.当m =-1时,B 中元素为1,3,-3,适合题意; 当m =1时,B 中元素为1,3,1,与元素的互异性矛盾. ②若m 2=2m -1,则m =1,由①知不合题意. 综上所述,m =-1.由集合间的关系求参数的2种方法(1)当集合为连续数集时,常借助数轴来建立不等关系求解,此时应注意端点处是实点还是虚点.(2)当集合为不连续数集时,常根据集合包含关系的意义,建立方程求解,此时应注意分类讨论思想的运用.1.3.1并集与交集1.并集的概念及表示2.交集的概念及表示温馨提示:(1)两个集合的并集、交集还是一个集合.(2)对于A∪B,不能认为是由A的所有元素和B的所有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因为A与B可能有公共元素,每一个公共元素只能算一个元素.(3)A∩B是由A与B的所有公共元素组成,而非部分元素组成.3.并集、交集的运算性质【典例1】(1)若集合A={0,1,2,3},B={1,2,4},则集合A∪B等于( ) A.{0,1,2,3,4} B.{1,2,3,4} C.{1,2} D.{0}(2)已知集合P={x|x<3},Q={x|-1≤x≤4},那么P∪Q等于( )A.{x|-1≤x<3} B.{x|-1≤x≤4} C.{x|x≤4}D.{x|x≥-1}[思路导引] 由并集的定义,结合数轴求解.[解析] (1)A∪B={0,1,2,3,4},选A.(2)在数轴上表示两个集合,如图.∴P∪Q={x|x≤4}.选C.[答案] (1)A (2)C求集合并集的2种方法(1)定义法:若是用列举法表示的数集,可以根据并集的定义直接观察或用Venn图表示出集合运算的结果.(2)数形结合法:若是用描述法表示的数集,可借助数轴分析写出结果,此时要注意当端点不在集合中时,应用“空心点”表示.题型二交集的运算【典例2】(1)设集合A={x|-1≤x≤2},B={x|0≤x≤4},则A∩B等于( )A.{x|0≤x≤2} B.{x|1≤x≤2} C.{x|0≤x≤4}D.{x|1≤x≤4}(2)设A={x∈N|1≤x≤5},B={x∈R|x2+x-6=0},则如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 )A.{2} B.{3} C.{-3,2} D.{-2,3}[思路导引] 既属于集合A,又属于集合B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借助图示方法求解.[解析] (1)在数轴上表示出集合A与B,如下图.则由交集的定义可得A∩B={x|0≤x≤2}.选A.(2)A={x∈N|1≤x≤5}={1,2,3,4,5},B={x∈R|x2+x-6=0}={-3,2},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是A∩B,∴A∩B={2}.选A.[答案] (1)A (2)A求集合交集的2个注意点(1)求两集合的交集时,首先要化简集合,使集合的元素特征尽量明朗化,然后根据交集的含义写出结果.(2)在求与不等式有关的集合的交集运算中,应重点考虑数轴分析法,直观清晰.题型三由集合的并集、交集求参数【典例3】 (1)设集合A ={x |-1<x <a },B ={x |1<x <3}且A ∪B ={x |-1<x <3},求a 的取值范围.(2)已知集合A ={x |-3<x ≤4},B ={x |2-k ≤x ≤2k -1},且A ∪B =A ,试求k 的取值范围.[思路导引] (1)画出数轴求解.(2)若A ∪B =A ,则B ⊆A ;若A ∩B =A ,则A ⊆B .[解] (1)如下图所示,由A ∪B ={x |-1<x <3}知,1<a ≤3. (2)∵A ∪B =A ,∴B ⊆A .若B =∅,则2-k >2k -1,得k <1;若B ≠∅,则⎩⎨⎧2-k ≤2k -1,2-k >-3,2k -1≤4,解得1≤k ≤52.综上所述,k ≤52.[变式] 本例(2)若将“A ∪B =A ”改为“A ∩B =A ”,其他条件不变,求k 的取值范围.[解] ∵A ∩B =A ,∴A ⊆B . ∴⎩⎨⎧2-k ≤-3,2k -1≥4,解得k ≥5.由集合交集、并集的性质解题的策略、方法及注意点(1)策略:当题目中含有条件A ∩B =A 或A ∪B =B ,解答时常借助于交集、并集的定义及集合间的关系去分析,将A ∩B =A 转化为A ⊆B ,A ∪B =B 转化为A ⊆B .(2)方法:借助数轴解决,首先根据集合间的关系画出数轴,然后根据数轴列出关于参数的不等式(组),求解即可,特别要注意端点值的取舍.(3)注意点:当题目条件中出现B⊆A时,若集合B不确定,解答时要注意讨论B=∅的情况.1.3.2补集及集合运算的综合应用要点整理1.全集(1)定义:如果一个集合含有我们所研究问题中涉及的所有元素,那么就称这个集合为全集.(2)符号表示:全集通常记作U.2.补集温馨提示:∁U A的三层含义:(1)∁U A表示一个集合;(2)A是U的子集,即A⊆U;(3)∁U A是U中不属于A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题型一补集的运算【典例1】(1)已知全集U={x|x≤5},集合A={x|-3≤x<5},则∁U A=________________;(2)已知全集U,集合A={1,3,5,7},∁U A={2,4,6},∁U B={1,4,6},则集合B=________________.[思路导引] 借助补集定义,结合数轴及Venn图求解.[解析] (1)将集合U和集合A分别表示在数轴上,如图所示.由补集定义可得∁U A={x|x<-3或x=5}.(2)解法一:A={1,3,5,7},∁U A={2,4,6},∴U={1,2,3,4,5,6,7}.又∁U B={1,4,6},∴B={2,3,5,7}.解法二:借助Venn图,如图所示.由图可知B={2,3,5,7}.[答案] (1){x|x<-3或x=5} (2){2,3,5,7}求集合补集的基本方法及处理技巧(1)基本方法:定义法.(2)两种处理技巧①当集合用列举法表示时,可借助Venn图求解;②当集合是用描述法表示的连续数集时,可借助数轴,利用数轴分析求解.题型二交集、并集、补集的综合运算【典例2】已知全集U={x|x≤4},集合A={x|-2<x<3},B={x|-3<x≤3}.求∁U A,A∩B,∁U(A∩B),(∁U A)∩B.[解] 把全集U和集合A,B在数轴上表示如下:由图可知∁U A={x|x≤-2或3≤x≤4},A∩B={x|-2<x<3},∁(A∩B)={x|x≤-2或3≤x≤4},(∁U A)∩B={x|-U3<x≤-2或x=3}.解决集合交、并、补运算的2个技巧(1)如果所给集合是有限集,则先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然后结合交集、并集、补集的定义来求解.在解答过程中常常借助于Venn图来求解.(2)如果所给集合是无限集,则常借助数轴,把已知集合及全集分别表示在数轴上,然后进行交、并、补集的运算.解答过程中要注意边界问题.题型三利用集合间的关系求参数【典例3】设集合A={x|x+m≥0},B={x|-2<x<4},全集U=R,且(∁A)∩B=∅,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U[思路导引] 理清集合间的关系,分类求解.[解] 由已知A={x|x≥-m},得∁U A={x|x<-m},因为B={x|-2<x<4},(∁U A)∩B=∅,所以-m≤-2,即m≥2,所以m的取值范围是m≥2.[变式] (1)将本例中条件“(∁U A)∩B=∅”改为“(∁U A)∩B≠∅”,其他条件不变,则m的取值范围又是什么?(2)将本例中条件“(∁U A)∩B=∅”改为“(∁U B)∪A=R”,其他条件不变,则m的取值范围又是什么?[解] (1)由已知得A={x|x≥-m},所以∁U A={x|x<-m},又(∁U A)∩B≠∅,所以-m>-2,解得m<2.(2)由已知得A={x|x≥-m},∁U B={x|x≤-2或x≥4}.又(∁U B)∪A=R,所以-m≤-2,解得m≥2.利用集合关系求参数的2个注意点(1)与集合的交、并、补运算有关的求参数问题一般利用数轴求解,涉及集合间关系时不要忘掉空集的情况.(2)不等式中的等号在补集中能否取到,要引起重视,还要注意补集是全集的子集.[针对训练]5.已知集合A={x|x<a},B={x|1<x<3}.(1)若A∪(∁R B)=R,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2)若A(∁R B),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解](1)∵B={x|1<x<3},B={x|x≤1或x≥3},∴∁R因而要使A∪(∁R B)=R,结合数轴分析(如图),可得a≥3.(2)∵A={x|x<a},∁R B={x|x≤1或x≥3}.要使A(∁R B),结合数轴分析(如图),可得a≤1.1.4.1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要点整理1.命题及相关概念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一般地,数学中的每一条判定定理都给出了相应数学结论成立的一个充分条件.数学中的每一条性质定理都给出了相应数学结论成立的一个必要条件.温馨提示:(1)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讨论的是“若p,则q”形式的命题.若不是,则首先将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2)不能将“若p,则q”与“p⇒q”混为一谈,只有“若p,则q”为真命题时,才有“p⇒q”.题型一充分、必要条件的概念及语言表述【典例1】将下面的定理写成“若p,则q”的形式,并用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语言表述:(1)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高相等;(2)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解] (1)若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则它们的对应高相等,所以“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是“它们的对应高相等”的充分条件;“对应高相等”是“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的必要条件.(2)若两个三角形等底等高,则这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所以“两个三角形等底等高”是“这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的不充分条件;“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是“这两个三角形等底等高”的不必要条件.(1)对充分、必要条件的理解①对充分条件的理解:i)所谓充分,就是说条件是充分的,也就是说条件是充足的,条件是足够的,条件是足以保证的.“有之必成立,无之未必不成立”.ii)充分条件不是唯一的,如x>2,x>3都是x>0的充分条件.②对必要条件的理解:i)所谓必要,就是条件是必须有的,必不可少的,缺其不可.“有之未必成立,无之必不成立”.ii)必要条件不是唯一的,如x>0,x>5等都是x>9的必要条件.(2)用充分、必要条件的语言表述定理的一般步骤第一步:分析定理的条件和结论;第二步:将定理写成“若p,则q”的形式;第三步:利用充分、必要条件的概念来表述定理.题型二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定【典例2】判断下列各题中p是q的充分条件吗?p是q的必要条件吗?(1)p:x>1,q:x2>1;(2)p:(a-2)(a-3)=0,q:a=3;(3)已知:y=ax2+bx+c(a≠0),p:Δ=b2-4ac>0,q:函数图象与x轴有交点.[思路导引] 判断“若p,则q”命题的真假及“若q,则p”命题的真假.[解] (1)由x>1可以推出x2>1,因此p是q的充分条件;由x2>1,得x<-1,或x>1,不一定有x>1.因此,p不是q的必要条件.(2)由(a-2)(a-3)=0可以推出a=2或a=3,不一定有a=3,因此p不是q的充分条件;由a=3可以得出(a-2)(a-3)=0.因此,p是q的必要条件.(3)二次函数y=ax2+bx+c,当Δ>0时,其图象与x轴有交点,因此p是q的充分条件;反之若函数的图象与x轴有交点,则Δ≥0,不一定是Δ>0,因此p不是q的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方法(1)定义法:首先分清条件和结论,然后判断p⇒q和q⇒p是否成立,最后得出结论.(2)命题判断法:①如果命题:“若p,则q”为真命题,那么p是q的充分条件,同时q是p 的必要条件;②如果命题:“若p ,则q ”为假命题,那么p 不是q 的充分条件,同时q 也不是p 的必要条件.显然,p 是q 的充分条件与q 是p 的必要条件表述的是同一个逻辑关系,即p ⇒q ,只是说法不同而已.题型三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集合的关系【典例3】 (1)已知p :关于x 的不等式3-m 2<x <3+m 2,q :0<x <3,若p 是q 的充分条件,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2)已知集合A ={y |y =x 2-3x +1,x ∈R },B ={x |x +2m ≥0};命题p :x ∈A ,命题q :x ∈B ,并且q 是p 的必要条件,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思路导引] p 是q 的充分条件转化为对应集合A ⊆集合B ,q 是p 的必要条件转化为集合A ⊆集合B .[解] (1)记A =⎩⎪⎨⎪⎧⎭⎪⎬⎪⎫x | 3-m 2<x <3+m 2,B ={x |0<x <3}, 若p 是q 的充分条件,则A ⊆B .注意到B ={x |0<x <3}≠∅,分两种情况讨论:①若A =∅,即3-m 2≥3+m 2,解得m ≤0,此时A ⊆B ,符合题意; ②若A ≠∅,即3-m 2<3+m 2,解得m >0, 要使A ⊆B ,应有⎩⎪⎨⎪⎧ 3-m 2≥0,3+m 2≤3,m >0,解得0<m ≤3. 综上可得,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m |m ≤3}.(2)由已知可得 A =⎩⎨⎧⎭⎬⎫y | y =⎝ ⎛⎭⎪⎫x -322-54,x ∈R =⎩⎪⎨⎪⎧⎭⎪⎬⎪⎫y | y ≥-54, B ={x |x ≥-2m }.因为q 是p 的必要条件,所以p ⇒q ,所以A ⊆B ,所以-2m ≤-54,所以m ≥58,即m 的取值范围是⎩⎪⎨⎪⎧⎭⎪⎬⎪⎫m |m ≥58. [变式] 本例(1)中若将“若p 是q 的充分条件”改为“p 是q 的必要条件”,其他条件不变,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解] 记A =⎩⎪⎨⎪⎧⎭⎪⎬⎪⎫x | 3-m 2<x <3+m 2,B ={x |0<x <3},若p 是q 的必要条件,则B ⊆A .应有⎩⎪⎨⎪⎧ 3-m 2≤0,3+m 2≥3,解得m ≥3.综上可得,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m |m ≥3}.(1)利用充分、必要条件求参数的思路根据充分、必要条件求参数的取值范围时,先将p ,q 等价转化,再根据充分、必要条件与集合间的关系,将问题转化为相应的两个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然后建立关于参数的不等式(组)进行求解.(2)从集合角度看充分、必要条件:设命题p 、q 分别对应集合A 、B ,若A ⊆B ,则p 是q 的充分条件;若B ⊆A ,则p 是q 的必要条件.1.4.2充要条件要点整理充要条件如果“若p ,则q ”和它的逆命题“若q ,则p ”均是真命题,即既有p ⇒q ,又有q ⇒p ,记作p ⇔q .此时p 既是q 的充分条件,也是q 的必要条件.我们说p 是q 的充分必要条件,简称为充要条件.如果p 是q 的充要条件,那么q 也是p 的充要条件,即如果p ⇔q ,那么p 与q 互为充要条件.温馨提示:(1)从概念的角度去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①若p⇒q,则称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②若p⇔q,则p是q的充要条件.③若p⇒q,且q⇒/p,则称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④若p⇒/q,且q⇒p,则称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⑤若p⇒/q,且q⇒/p,则称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2)“⇔”的传递性若p是q的充要条件,q是s的充要条件,即p⇔q,q⇔s,则有p⇔s,即p 是s的充要条件.题型一充要条件的判断【典例1】在下列各题中,试判断p是q的什么条件.(1)p:a+5是无理数,q:a是无理数;(2)若a,b∈R,p=a2+b2=0,q:a=b=0;(3)p:A∩B=A,q:∁U B⊆∁U A.[思路导引] 判断是否p⇒q,q⇒p.[解] (1)因为a+5是无理数⇒a是无理数,并且a是无理数⇒a+5是无理数,所以p是q的充要条件.(2)因为a2+b2=0⇒a=b=0,并且a=b=0⇒a2+b2=0,所以p是q的充要条件.(3)因为A∩B=A⇒A⊆B⇒∁U A⊇∁U B,并且∁U B⊆∁U A⇒B⊇A⇒A∩B=A,所以p 是q的充要条件.[变式] 已知p是q的充分条件,q是r的必要条件,也是s的充分条件,r是s的必要条件,问:(1)p是r的什么条件?(2)s是q的什么条件?(3)p,q,r,s中哪几对互为充要条件?[解] 作出“⇒”图,如右图所示,。

黑龙江省大庆市育才中学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课件: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共22张PPT)

黑龙江省大庆市育才中学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课件: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共22张PPT)

3 自主习标
(4)集合元素的特性: (1)确定性:设A是一个给定的集合,x是某一个具体 对象,则x或者是A的元素,或者不是A的元素,两种情 况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立。
(2)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指属于这个集 合的互不相同的个体(对象),因此,同一集合中不 应重复出现同一元素。
(3)无序性:一般不考虑元素之间的顺序,但在表示数列 之类的特殊集合时,通常按照习惯的由小到大的数轴顺序 书写。
,用列举法表示B
B={4,9,16}
5 拓 展 •达 标
2.方程组 { x y 1 的解集是( C ) x y1
A .{x=0,y=1} B. {0,1} C. {(0,1)} D. {(x,y)|x=0或y=1}
5 拓 展 •达 标
3.点的集合M={(x,y)|xy≥0}是指 ( D ) A.第一象限内的点集 B.第三象限内的点集 C. 第一、第三象限内的点集 D. 不在第二、第四象限内的点集
5.描述法表示集合 用文字或公式等描述出元素的特性,并放在{ }内
写成 {x | p(x)} 的形式。
整理B级问题.互相讨论两分钟
研标
B级问题分组
B级问题一
3
B级问题二
6
B级问题三
5
分组
B级问题六
1
B级问题五
2
B级问题四
4
整理B级问题.互相讨论一分钟
研标
4 合 作•解 标
1.给出以下四个对象,其中能构成集合的有( C ) ①某中学的年轻教师;
②你所在班中身高超过1.80米的同学;
③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比赛项目;
④1,3,5.
A.1个
B.2个
C.3个

集合课件PPt

集合课件PPt

集合的传递性、吸收性、反对称性
传递性
如果A包含B,B包含C,则A包含C。
吸收性
如果A包含B,则A并B等于A。
反对称性
如果A包含B,B包含A,则A等于B。
集合运算的应用
用于解决数学问题中 的分类和合并问题。
用于逻辑推理和证明 中的概念和定理的表 述和证明。
用于处理集合之间的 关系和运算,如交、 并、补等。
集合的表示方法
列举法
将集合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用 大括号{}括起来。例如:{1,2,3}表 示一个包含三个元素的集合。
描述法
通过描述集合中元素的共同特征 来表示集合。例如:{x|x是正方形 }表示所有正方形的集合。
集合的分类
01
02
03
有限集
包含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例如:{1,2,3}是一个有限 集。
无限集
包含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例如:自然数的集合N是 一个无限集。
空集
不包含任何元素的集合。 例如:{}是一个空集。
02 集合运算
交集、并集、补集
交集
由两个集合中共有的元素 组成的集合称为这两个集 合的交集。
并集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集合的 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 这些集合的并集。
补集
在集合A中,不属于A的元 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的补 集。
应用
关系在数据库、人工智能和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等价关系与划分
定义
等价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二元关系,它满足自反性、对称性和传递性。自反性指任何元素都 与自己有这种关系,对称性指如果a与b有这种关系,则b与a也有这种关系,传递性指如 果a与b有这种关系,b与c也有这种关系,则a与c也有这种关系。
证明数学定理

集合子集个数

集合子集个数

一集合A的子集个数1 n个元素每个都有两种选择,即有或没有,那么n个元素就有2^n种2 有n个元素,每个元素进行一次判断要不要把它选出来放进子集里,。

这样子判断n 次,产生了2^n种不同子集二若集合A有n个元素,则集合A的子集个数为2^n(即2的n次方)真子集个数是什么非空真子集个数是什么并证明最佳答案2^n - 1, 2^n - 2证:设元素编号为1, 2, ... n。

每个子集对应一个长度为n的二进制数, 数的第i位为1表示元素i在集合中,0表示元素i不在集合中。

00...0(n个0) ~ 11...1(n个1) [二进制]一共有2^n个数,因此对应2^n个子集,去掉11...1(即全1,表示原来的集合A)则有2^n-1个真子集,再去掉00...0(即全0,表示空集)则有2^n-2个非空真子集比如说集合{a, b, c}元素编号为a--1, b--2, c--3111 <--> {a, b, c} --> 即集合A110 <--> {a, b, } --> 元素1(a), 元素2(b)在子集中101 <--> {a, , c} --> 元素1(a), 元素3(c)在子集中... ...001 <--> { , , c}000 <--> { , , } --> 即空集如果你学过排列组合,可以有更简单的证明。

三关于含有n个元素的集合的真子集个数问题最近发现这么一类问题,让你求对于含有n个元素的集合,其含有m个元素真子集的个数是多少?(n>m)这里有一道例题:1个集合里有10个元素,那么他有3个元素的子集是多少个?首先,我们来逐步解决这个问题。

引入一:1个集合里有10个元素,那么他有1个元素的子集是多少个?答:这个貌似不用说都知道吧。

10个。

这个小学生都会做。

即有n个引入二:1个集合里有10个元素,那么他有2个元素的子集是多少个?答:这个就有一些难度了,但并不很难,这里有一个思路:先定住一个元素,然后另一个元素逐渐往后移动,可能我说不清楚,请看图解:(◎定住元素★移动元素☆其他元素,下同)◎★☆☆☆☆☆☆☆☆下一步是:◎☆★☆☆☆☆☆☆☆就像这样,发现什么了么?对,定住一个之后,问题就化简了,变成了:1个集合里有9个元素,那么他有1个元素的子集是多少个?之后向后移动定住元素,像那样再次化简问题,如图所示:◎☆☆☆☆☆☆☆☆★下一步是:☆◎★☆☆☆☆☆☆☆结果就出来了:9+8+7+6+5+4+3+2+1=45个发现什么了么?这好像高斯定理啊,那么这个公式就是n(n-1)/2其实,这个小问题是著名的握手问题,即10人相互握手,既不重复,又不落空,总共要握多少次?答案依然为45个。

111-1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

111-1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

1.1.1 集合地含义及其表示方法<1)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实例了解集合地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地“属于”关系,能选择集合不同地语言形式描述具体地问题,提高语言转换和抽象概括能力,树立用集合语言表示数学内容地意识.2. 了解集合元素地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掌握常用数集及其专用符号,并能够用其解决有关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地能力,培养学生地应用意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集合地基本概念与表示方法.教学难点:选择恰当地方法表示一些简单地集合.【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军训前学校通知:8 月15 日8 点,高一年级学生到操场集合进行军训. 试问这个通知地对象是全体地高一学生还是个别学生?在这里,集合是我们常用地一个词语,我们感兴趣地是问题中某些特定(是高一而不是高二、高三>对象地总体,而不是个别地对象,为此,我们将学习一个新地概念——集合.二、提出问题①请我们班地全体女生起立!接下来问:咱班地所有女生能不能构成一个集合啊?”②下面请班上身高在 1.75 以上地男生起立!他们能不能构成一个集合啊?③其实,生活中有很多东西能构成集合,比如新华字典里所有地汉字可以构成一个集合等等.那么,大家能不能再举出一些生活中地实际例子呢?请你给出集合地含义.④如果用A 表示高一(3>班全体学生组成地集合,用a 表示高一(3>班地一位同学,b是高一(4>班地一位同学,那么a、b与集合A分别有什么关系?由此看见元素与集合之间有什么关系?⑤世界上最高地山能不能构成一个集合?⑥世界上地高山能不能构成一个集合?⑦问题⑥说明集合中地元素具有什么性质?⑧由实数1、2、3、 1 组成地集合有几个元素?⑨问题⑧说明集合中地元素具有什么性质?⑩由实数1、2、3 组成地集合记为M, 由实数3、1、2 组成地集合记为N,这两个集合中地元素相同吗?这说明集合中地元素具有什么性质?由此类比实数相等,你发现集合有什么结论?讨论结果:①能.②能.③我们把研究地对象统称为“元素”那,么把一些元素组成地总体叫“集合”.④a是集合A地元素,b不是集合A地元素•学生得出元素与集合地关系有两种:属于和不属于.⑤能,是珠穆朗玛峰.⑥不能.⑦确定性•给定地集合,它地元素必须是明确地,即任何一个元素要么在这个集合中,要么不在这个集合中,这就是集合地确定性.⑧3个.⑨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地元素是互不相同地,即集合中地元素是不重复出现地,这就是集合地互异性.⑩集合M和N相同.这说明集合中地元素具有无序性,即集合中地元素是没有顺序地.可以发现:如果两个集合中地元素完全相同,那么这两个集合是相等地.结论:1、一般地,指定地某些对象地全体称为集合,标记: A , B, C, D,…集合中地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地元素,标记:a, b, c, d,…2、元素与集合地关系a是集合A地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 记作a€ A ,a不是集合A地元素,就说a不属于集合A,记作a A3、集合地中元素地三个特性:<1) •元素地确定性:对于一个给定地集合,集合中地元素是确定地,任何一个对象或者是或者不是这个给定地集合地元素<2.)元素地互异性:任何一个给定地集合中,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地对象,相同地对象归入一个集合时,仅算一个元素•比如:book中地字母构成地集合<3)•元素地无序性:集合中地元素是平等地,没有先后顺序,因此判定两个集合是否一样,仅需比较它们地元素是否一样,不需考查排列顺序是否一样.集合元素地三个特性使集合本身具有了确定性和整体性3、阅读课本P3中:数学中一些常用地数集及其记法•快速写出常见数集地记号.活动:先让学生阅读课本,教师指定学生展示结果•学生写出常用数集地记号后,教师强调:通常情况下,大写地英文字母N、Z、Q、R 不能再表示其他地集合,这是专用集合表示符号,.以后,我们会经常用到这些常见地数集,要求熟练掌握.结论:常见数集地专用符号.N: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全体非负整数地集合>;N*或N+:正整数集(非负整数集N内排除0地集合>;Z:整数集(全体整数地集合>;Q:有理数集(全体有理数地集合>;R:实数集(全体实数地集合>.三、例题例题1•下列各组对象不能组成集合地是(>A.大于6地所有整数B.高中数学地所有难题C.被3除余2地所有整数D.函数y二」图象上所有地点分析:学生先思考、讨论集合元素地性质,教师指导学生此类选择题要逐项判断•判断一组对象能否构成集合,关键是看是否满足集合元素地确定性.在选项A、C、D中地元素符合集合地确定性;而选项B中,难题没有标准,不符合集合元素地确定性,不能构成集合.答案:B变式训练11•下列条件能形成集合地是(D>A.充分小地负数全体B.爱好足球地人C.中国地富翁D.某公司地全体员工例题2.下列结论中,不正确地是(>A.若a€ N,则-a NB. 若a€乙贝卩a2€ ZC.若a€ Q,贝,a|€ QD.若a€ R,贝卩而分析:(1>元素与集合地关系及其符号表示;(2>特殊集合地表示方法;答案:A变式训练2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正确地在(>内填“/,错误地填“X”(1>所有在N中地元素都在N*中<X )(2>所有在N中地元素都在Z中(V >(3>所有不在N*中地数都不在Z中<X)(4>所有不在Q中地实数都在R中<V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5>由既在R中又在N*中地数组成地集合中一定包含数0<X)(6>不在N中地数不能使方程4x= 8成立<V )四、课堂小结1、集合地概念2、集合元素地三个特征,其中“集合中地元素必须是确定地”应理解为:对于一个给定地集合,它地元素地意义是明确地.“集合中地元素必须是互异地”应理解为:对于给定地集合,它地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地.3、常见数集地专用符号.【板书设计】一、集合概念1. 定义2. 三要素二、常用集合三、典型例题例1:例 2 :【作业布置】预习下一节学案.1.1.1 集合地含义及其表示方法<1)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初步理解集合地含义,了解属于关系地意义,知道常用数集及其记法二、预习内容:阅读教材填空:1 、集合:一般地,把一些能够对象看成一个整体,就说这个整体是由这些对象地全体构成地< 或)•构成集合地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地<或).2、集合与元素地表示:集合通常用来表示,它们地元素通常用来表示.3、元素与集合地关系:如果a是集合A地元素,就说,记作,读作.如果a不是集合A地元素,就说,记作,读作.4•常用地数集及其记号:<1)自然数集:,记作.<2)正整数集:,记作.<3 )整数集:,记作.<4)有理数集:,记作.<5 )实数集:,记作.三、提出疑惑同学们,通过你地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地表格中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1. 通过实例了解集合地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地属于”关系,能选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择集合不同地语言形式描述具体地问题,提高语言转换和抽象概括能力,树立用集合语言表示数学内容地意识.2. 了解集合元素地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掌握常用数集及其专用符号,并能够用其解决有关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地能力,培养学生地应用意识.学习重点:集合地基本概念与表示方法.学习难点:选择恰当地方法表示一些简单地集合.二、学习过程1、核对预习学案中地答案2、思考下列问题①请我们班地全体女生起立!接下来问:咱班地所有女生能不能构成一个集合啊?”②下面请班上身高在 1.75 以上地男生起立!他们能不能构成一个集合啊?③其实,生活中有很多东西能构成集合,比如新华字典里所有地汉字可以构成一个集合等等.那么,大家能不能再举出一些生活中地实际例子呢?请你给出集合地含义.④如果用A 表示高一(3>班全体学生组成地集合,用a 表示高一(3>班地一位同学,b是高一(4>班地一位同学,那么a、b与集合A分别有什么关系?由此看见元素与集合之间有什么关系?⑤世界上最高地山能不能构成一个集合?⑥世界上地高山能不能构成一个集合?⑦问题⑥说明集合中地元素具有什么性质?⑧由实数1、2、3、1组成地集合有几个元素?⑨问题⑧说明集合中地元素具有什么性质?⑩由实数1、2、3组成地集合记为M,由实数3、1、2组成地集合记为N,这两个集合中地元素相同吗?这说明集合中地元素具有什么性质?由此类比实数相等,你发现集合有什么结论?3、集合元素地三要素是、、4、例题例题1•下列各组对象不能组成集合地是(>A.大于6地所有整数B.高中数学地所有难题C.被3除余2地所有整数D.函数y= |图象上所有地点变式训练11•下列条件能形成集合地是(>A.充分小地负数全体B.爱好足球地人C.中国地富翁D.某公司地全体员工例题2.下列结论中,不正确地是(>A.若a€ N,则-a NB. 若a€Z,贝卩a2€ ZC若a€ Q,贝,a |€ Q D.若a€ R,贝变式训练2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正确地在(>内填“/,错误地填“X”(1>所有在N中地元素都在N*中<)(2>所有在N中地元素都在Z中(>(3>所有不在N*中地数都不在Z中<)(4>所有不在Q中地实数都在R中<)(5>由既在R中又在N*中地数组成地集合中一定包含数0<)(6>不在N中地数不能使方程4x= 8成立<)5、课堂小结三、当堂检测1、你能否确定,你所在班级中,高个子同学构成地集合?并说明理由.你能否确定,你所在班级中,最高地3位同学构成地集合?2、 _____ I<1 ) -3N ; <2 ) 3.14Q; <3 ) Q; <4) 0①;<5) Q; <6) _ R; <7) 1N+; <8) R.课后练习与提咼1•下列对象能否组成集合:(1>数组1、3、5、7;(2>到两定点距离地和等于两定点间距离地点;(3>满足3x-2>x+3地全体实数;(4>所有直角三角形;(5>美国NBA地著名篮球明星;(6>所有绝对值等于6地数;(7>所有绝对值小于3地整数;(8>中国男子足球队中技术很差地队员;(9>参加2008年奥运会地中国代表团成员2.(口答〉说出下面集合中地元素:(1>{大于3小于11地偶数};(2>{平方等于1地数};(3>{15地正约数}.3•用符号€或填空4•判断正误:(1>所有属于N地元素都属于N*.(>(2>所有属于N地元素都属于乙(>(3>所有不属于N*地数都不属于乙(>(4>所有不属于Q地实数都属于R .(>(5>不属于N地数不能使方程4x=8成立.(>参考答案1:(1>(2>(3>(4>(6>(7>(9>能组成集合,V5) <8)不能组成集合2: <1)其元素为4, 6, 8, 10<2)其元素为-1, 1<3)其元素为1, 3, 5, 15 3: <1)€€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V2)€€€ ??V3)€€€€ ?V4)€€€€€4: <1)x <2)V <3)x <4)V <5)V申明:所有资料为本人收集整理,仅限个人学习使用,勿做商业用途。

中职集合知识点总结

中职集合知识点总结

中职集合知识点总结一、数学1. 集合概念集合是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事物的总体,以大写字母表示,元素用小写字母表示,在数学中常用{}表示。

2. 集合的表示法包括列举法和描述法两种。

列举法是将集合中的所有元素一一列举出来,描述法是通过一定的条件来描述集合中的元素。

3. 集合的运算包括并集、交集、差集和补集四种基本运算,利用这些运算可以对集合进行合并、取交、取差和求补等操作。

4. 集合的关系集合之间有包含关系、相等关系等,可以通过运算来判断集合之间的关系。

5. 集合的应用集合的概念和运算在数学中有广泛的应用,可以用来解决概率、统计等实际问题,也是其它数学概念的基础。

二、物理1. 集合的物理概念在物理学中,集合是由一组相同或相似性质的物体组成的整体,如原子的集合构成物质。

2. 集合的运动规律集合中的物体在运动时会服从一定的规律,如牛顿三定律等,这些规律描述了物体在集合中的运动特性。

3. 集合的相互作用集合中的物体会相互作用影响,如引力、电磁力等,这些作用会导致物体在集合中发生运动或变化。

4. 集合的能量转化在集合中能量的转化是一个重要的物理过程,如势能转化为动能、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等。

5. 集合的应用物理学中的集合概念和规律在工程、科技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如机械、电子、通讯等方面都离不开物理的集合理论。

三、化学1. 集合的化学元素化学中的集合是由各种元素组成的,元素是组成化合物和物质的基本单位,不同元素的集合组成了不同的化合物和物质。

2. 集合的化学键元素之间通过化学键的形成而结合在一起,化学键的强弱和类型决定了集合中元素之间的结合情况。

3. 集合的反应化学反应是集合中元素之间的转化和重新组合的过程,包括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等。

4. 集合的物质状态化学物质可以存在于固体、液体、气体三种状态,这些状态也可以看作是化学元素的集合。

5. 集合的应用化学的集合理论在药物、材料、能源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可以用来设计新的材料、制备新药物等。

班级争先创优口号6(集合111句)

班级争先创优口号6(集合111句)

班级争先创优口号6(集合111句)新学期开学标语1★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让我们一起努力、师生律动、追求成功!★新学期,你我一起努力!★祝福你,新学期,进步多多,收获多多!★教育是以生命激活生命的事业,“同心同德同力”,“提神提速提质”“继承发展创新”“健康和谐臻美”。

★班是我家,班荣我荣。

★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创让人民满意的学校,做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不做口头的巨人,要做行动的标兵。

★差别产生在业余时间,成绩取决于点滴积累。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成功不在于分数的高低,而在于你有没有尽了最大的努力。

★成功的秘诀:不断追求,奋力拼搏,敢于超越。

★成功靠努力,爱拼才会赢!★充分利用时间,最大限度地压缩非学习时间,各种学习以外的事情速战速决。

★崇尚一流,高目标定位,争创省市优质学校。

追求卓越,全身心敬业,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当务之急,莫过于戒骄戒躁戒浮戒松,当今之时,莫重于思危思进思强思胜。

★端正态度,重塑自我。

★多点文明,多点创新,让校园更美好。

★多为成功找办法,别为失败找理由。

★多一分努力,多一分成绩,多一点希望,多一些欢乐。

★多一份呵护,多一片绿地。

★发扬“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建设“文明、创新、和谐”的美好校园。

★发扬奥林匹克精神,共建和谐美好校园。

★分分秒秒做些有益的事,每时每刻戒掉无聊的行为。

★高目标,高要求,教学相长,拼搏方可成才。

★给你翅膀,你能飞多高?★给自己撑起一方未来的天空,给父母送去一片希望的慰籍。

★孩子,欢迎你回来!★弘扬尊师重教风尚,推进教育发展。

★欢迎全校师生的归来!祝福你们,新学期,进步多多,收获多多!★欢迎新同学,迎接新学年!★加强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深入推进课程和素质教育。

★坚持从优待师从严管师,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发展苍南教育事业。

★建设现代化学校,为百姓提供优质教育。

人教版高中必修一 11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课件

人教版高中必修一 11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课件

新知探索
例题讲解
例1、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 (1)小于10的所有自然数组成的集合; (2)方程x²=x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 (3 ) 小于100的所有奇数.
注意:由于元素具有无序性, 集合A还有其它列举方法哦,
动手试一试吧!
【解析】(1)设小于10的所有自然数组成的集合为A,那么 A={0,1,2,3,4,5,6,7,8,9}.
为__-_1_. (3)若A= {x²+x-6=0},则3___∉_____A.
巩固练习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 {x2,3x+2,5x3-x}即{5x3-x,x2,3x+2} .
(2) 若4x=3,则 x N. (3) 若x Q,则 x R .
(4)若X∈N,则x∈N+.
( √) (√ ) (×) (× )
巩固练习
4、已知集合A={x | ax2+4x+4=0,x∈R,a∈R}只有一个元素, 求a的值和这个元素.
解析:当a=0时,x=-1; 当a≠ 0 时,由于集合只有一个元素,所以 =0,则x=-2.
拓展应用
5、设A是由满足不等式x<6的自然数组成的集合,a∈A且3a∈A,求a的值.
解析:因为a∈A且3a∈A, a<6,
合是不么定义呢的?那概你么念能,,举集数一合学些的家有很含难关义回集是答合什。 一的天例,子他吗看到?牧民正在向羊圈里赶羊,
等到牧民把羊全赶进羊圈并关好门,数学家 突然灵机一动,兴奋地告诉牧民:“这就是 集合”。
新知探索
探究1 集合的含义
观察下面例子,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 (1)1~20以内的所有偶数; (2)我国古代四大发明 (3)所有的长方形; (4)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定长d的所有的点; (5)方程x²+3x-2=0的所有实数根; (6)我国从2001~2018年的15年内所发射的所有卫星。

集合知识点总结归纳

集合知识点总结归纳

集合知识点总结归纳一、集合的定义集合是指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对象的汇聚。

这些对象可以是数字、字母、图形、物体等。

集合用大括号{}表示,其中的对象称为元素。

例如,集合A={1,2,3,4,5},表示A是由数字1、2、3、4、5组成的集合。

在集合中,元素是没有顺序的,且不重复。

集合中没有元素的情况称为空集,记作Φ。

二、集合的运算1. 并集:设A和B是两个集合,A∪B表示A和B的并集,即集合A和B中所有元素的集合。

例如,A={1,2,3},B={3,4,5},则A∪B={1,2,3,4,5}。

2. 交集:设A和B是两个集合,A∩B表示A和B的交集,即同时属于A和B的元素的集合。

例如,A={1,2,3},B={2,3,4},则A∩B={2,3}。

3. 差集:设A和B是两个集合,A-B表示A和B的差集,即属于A但不属于B的元素的集合。

例如,A={1,2,3},B={2,3,4},则A-B={1}。

4. 补集:设U为全集,A为U的子集,A的补集记作A'或者~A,表示U中所有属于但不属于A的元素的集合。

5. 笛卡尔积:设A和B是两个集合,A×B表示A和B的笛卡尔积,即由所有形如(a,b)的有序数对组成的集合,其中a∈A,b∈B。

三、特殊集合1. 自然数集合:N={1,2,3,4,5,...}。

2. 整数集合:Z={...,-3,-2,-1,0,1,2,3,...}。

3. 有理数集合:Q={m/n|m,n∈Z,n≠0}。

4. 实数集合:R表示所有实数的集合。

5. 复数集合:C表示所有复数的集合。

四、集合的关系与表示方法1. 包含关系:若集合A中的每个元素都属于集合B,则称A是B的子集,记作A⊆B,或者B的超集,记作B⊇A。

2. 相等关系:若A⊆B且B⊆A,则称A等于B,记作A=B。

3. 元素的属于关系:若某个元素属于某个集合A,记作a∈A,否则记作a∉A。

4. 集合的表示方法:- 列举法:直接列举出集合中的元素。

集合的基本运算教案

集合的基本运算教案

集合的基本运算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集合的基本概念,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

2. 学会集合的交集、并集、补集的运算方法。

3. 能够运用集合的基本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集合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2. 集合的交集、并集、补集的运算方法。

教学难点:1. 理解集合的交集、并集、补集的运算规律。

2. 解决实际问题时的集合运算。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集合的图形示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集合的概念,通过实际例子讲解集合的表示方法,如用大括号表示集合元素。

2. 引导学生思考集合的基本运算,引发学生对交集、并集、补集的兴趣。

二、集合的交集(10分钟)1. 介绍交集的定义:两个集合中共同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2. 演示交集的运算方法,通过图形示例解释交集的概念。

3. 引导学生通过集合的图形表示,找出交集。

三、集合的并集(10分钟)1. 介绍并集的定义:两个集合中所有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2. 演示并集的运算方法,通过图形示例解释并集的概念。

3. 引导学生通过集合的图形表示,找出并集。

四、集合的补集(10分钟)1. 介绍补集的定义:一个集合在全集中的补集,即全集中不属于该集合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2. 演示补集的运算方法,通过图形示例解释补集的概念。

3. 引导学生通过集合的图形表示,找出补集。

五、集合的基本运算练习(15分钟)1. 给出一些集合,让学生运用交集、并集、补集的运算方法,求出相应的结果。

2. 引导学生通过集合的图形表示,验证运算结果的正确性。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能够掌握集合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理解集合的交集、并集、补集的运算规律,并能够运用集合的基本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图形示例,直观地理解集合的运算规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六、集合的运算性质(10分钟)1. 介绍集合的运算性质,包括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2. 通过示例讲解和图形表示,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集合的运算性质。

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11集合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课后导练1

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11集合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课后导练1

1。

1。

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课后导练基础达标1.给出的对象不能构成集合的是()A。

直角坐标系中横纵坐标互为相反数的点B.平方后不等于9的实数C。

无限靠近2的实数xD。

方程x+y=3的解解析:C中元素不满足确定性。

答案:C2。

下列集合中,不是方程(x—1)x(x+1)=0解集的集合是()A。

{1,0,—1} B.{0,—1,1}C。

{x|x(x+1)(x—1)=0} D。

{(-1,0,1)}解析:{(—1,0,1)}表示是一个有序数组的集合,该集合只含一个元素,不是方程(x—1)x(x+1)=0的解集。

答案:D3。

下列表示的关系中正确的个数有()①0∉N ②3.14∉Q ③π∈R ④32∈{x|x≤17}A.1个B.2个C。

3个D。

4个解析:①0∈N,②3。

14是有理数,∴3.14∈Q,③π∈R显然正确,④32=18,∴32∉{x|x≤17},∴正确命题只有③。

答案:A4。

集合{x |x=a a ||+||b b }中元素的个数有…( ) A.2个 B 。

3个 C.4个 D 。

无法说清 解析:当a 〉0,b 〉0时,x=2;当a 〉0,b<0时,x=1-1=0;当a 〈0,b>0时,x=0;当a<0,b 〈0时,x=-1-1=-2,∴集合中含有3个元素,故选B.答案:B5.用列举法写出与集合A 、B 相等的集合.A={x ∈N|x ≥1且x ≤2}=________________;B={x |x=1或x=2}=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2} {1,2}6.集合M={x ∈N|x=5—m,m ∈N }中元素的个数为_________________。

答案:67。

用描述法表示在自然数中被7除余2的数为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x |x=7m+2,m ∈N}8.若1∈A={x |x 2-a=0},则B={y |y=x+1,x ∈A }=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一数学第一课集合的概念

高一数学第一课集合的概念

高一数学第一课集合的概念嘿,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一个有趣的话题,那就是“集合”。

别担心,不是集合一下我们的书本或是玩具,而是数学里的集合哦!可能你们听到这个词,脑海中浮现的就是一堆复杂的公式和符号,心里想着:“天哪,这又是个什么玩意儿?”集合的概念挺简单的,咱们一起来捋一捋,绝对不会让你打瞌睡。

想象一下,咱们去参加一个聚会。

聚会上有很多朋友,有些是老朋友,有些是新面孔。

这些朋友就可以看作是一个集合。

集合的定义其实就是一些有共同特点的元素的集合体。

比如说,聚会上所有喜欢打篮球的朋友,可以组成一个“篮球迷集合”。

有没有感觉到,突然间一切都清晰多了?集合就像是把那些有共同特点的东西聚到一起。

好啦,接下来再说说集合的表示方法。

常见的方式就是用大写字母来表示,比如用字母“A”来表示“篮球迷集合”。

如果要写下这个集合里的元素,咱们就可以写成“A = {小明, 小红, 小刚”。

这几个名字就代表了这个集合里的所有成员。

是不是很简单?听起来就像是给朋友们打个招呼一样轻松。

集合还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

比如说,“空集合”,它就是啥都没有的集合,像是冬天的冰箱,打开一看,空空如也。

不过别小看这个空集合,它在数学中可是大有用处。

就像是一个万金油,哪里都能用得上。

再比如,“有限集合”和“无限集合”。

有限集合就像你班级里的同学,不会超过那几十个。

而无限集合就像自然数的集合,数不胜数,没完没了。

接着我们来说说集合之间的关系。

集合就像人际关系一样,可以交集、并集、差集。

交集就是共同的部分,像是你和朋友们一起喜爱的电影,大家都喜欢的就是交集。

而并集则是所有的朋友,喜欢的电影都能放进去,就像是一个大派对,大家的爱好都在一起。

差集就像是你自己喜欢的,朋友们不喜欢的部分,这就好比你特别爱吃的那个奇怪的零食,虽然没人跟你一起吃,但你依然很享受。

要是你觉得这还不够,那我们来聊聊子集。

子集就像是从一个大蛋糕里切出的小块。

如果说“A”是一个集合,那么“A”的子集就是里面的某些元素,可能是“A”中的几位朋友,或是几个你喜欢的电影。

集合的概念、子集、交集、并集、补集.

集合的概念、子集、交集、并集、补集.

集合的概念、子集、交集、并集、补集课 题集合的概念、子集、交集、并集、补集教学目标1、了解集合的概念2、理解子集、补集以及全集的概念3、结合图形使学生理解交集并集的概念性质重点、难点重点:集合、子集、补集和全集的概念 难点:交集并集的概念,符号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考点及考试要求理解集合及其表示;掌握子集、交集、并集、补集的概念。

教学内容一、知识回顾1、集合的概念。

2、集合的分类。

3、集合的性质。

4、常用的数集。

5、集合的表示。

6、元素与元素和集合与元素的关系以及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二、全集与补集1 补集:一般地,设S 是一个集合,A 是S 的一个子集(即S A ⊆),由S 中所有不属于A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S 中子集A的补集(或余集),记作A C S ,即C S A=},|{A x S x x ∉∈且2、性质:C S (C S A )=A ,C S S=φ,C S φ=S3、全集:如果集合S 含有我们所要研究的各个集合的全部元素,这个集合就可以看作一个全集,全集通常用U 表示S A三、典例分析例1、(1)若S={1,2,3,4,5,6},A={1,3,5},求C S A(2)若A={0},求证:C N A=N*A例2、已知全集U=R,集合A={x|1≤2x+1<9},求CUB的关系例3、已知S={x|-1≤x+2<8},A={x|-2<1-x≤1},B={x|5<2x-1<11},讨论A与CS四、课堂练习1、已知全集U={x|-1<x<9},A={x|1<x<a},若A≠φ,则a的取值范围是()(A)a<9(B)a≤9(C)a≥9(D)1<a≤92、已知全集U={2,4,1-a},A={2,a2-a+2}如果C U A={-1},那么a的值是?3、已知全集U,A是U的子集,φ是空集,B=C U A,求C U B,C Uφ,C U U4、设U={梯形},A={等腰梯形},求C U A.5、已知U=R ,A={x |x 2+3x+2<0}, 求C U A .6、集合U={(x ,y )|x ∈{1,2},y ∈{1,2}} ,A={(x ,y )|x ∈N*,y ∈N*,x+y=3},求C U A .7、设全集U (U ≠Φ),已知集合M ,N ,P ,且M=C U N ,N=C U P ,则M 与P 的关系是( )(A )M=C U P ; (B )M=P ; (C )M ⊇P ; (D )M ⊆P .五、交集和并集1.交集的定义一般地,由所有属于A 且属于B 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 的交集.记作A B (读作‘A 交B ’), 即A B={x|x ∈A ,且x ∈B }.如:{1,2,3,6} {1,2,5,10}={1,2}.又如:A={a,b,c,d,e },B={c,d,e,f}.则A B={c,d,e}.2.并集的定义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 或属于集合B 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 的并集.记作:A B (读作‘A 并B ’), 即A B ={x|x ∈A ,或x ∈B}).如:{1,2,3,6} {1,2,5,10}={1,2,3,5,6,10}.(1)交集与并集的定义仅一字之差,但结果却完全不同,交集中的且有时可以省略,而并集中的或不能省略,补集是相对于全集而言的,全集不同,响应的补集也不同;(2)交集的性质:A B B A =,A A A = ,∅=∅ A ,A B A ⊆ ,B B A ⊆ ;(3)并集的性质:A B B A =,A A A = ,A A =∅ ,B A A ⊆,B A B ⊆;(4)B A A B A ⊆⇔= ,A B A B A ⊆⇔= ;(5)集合的运算满足分配律:)()()(C A B A C B A =,)()()(C A B A C B A =;(6)补集的性质:∅=A C A u ,U A C A u = ,A A C C u u =)(;(7)摩根定律:B C A C B A C u u u =)(,B C A C B A C u u u =)(;六、典例分析例1 、设A={x|x>-2},B={x|x<3},求A B.例2 、设A={x|x 是等腰三角形},B={x|x 是直角三角形},求A B.例3 、A={4,5,6,8},B={3,5,7,8},求A B.例5、设A={x|-1<x<2},B={x|1<x<3},求A ∪B.说明:求两个集合的交集、并集时,往往先将集合化简,两个数集的交集、并集,可通过数轴直观显示;利用韦恩图表示两个集合的交集,有助于解题例6(课本第12页)已知集合A={(x,y)|y=x+3},{(x,y)|y=3x-1},求A B.注:本题中,(x,y)可以看作是直线上的的坐标,也可以看作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高考真题选录:一、选择题1.设集合{|32}M m m =∈-<<Z ,{|13}N n n MN =∈-=Z 则,≤≤( )A .{}01,B .{}101-,,C .{}012,,D .{}1012-,,, 2.已知全集U =R ,集合{}|23A x x =-≤≤,{}|14B x x x =<->或,那么集合)(B C A U 等于( )A .{}|24x x -<≤B .{}|34x x x 或≤≥C .{}|21x x -<-≤D .{}|13x x -≤≤3.设集合{}{}{}1,2,3,4,5,1,2,3,2,3,4U A B ===,则=)(B A C U ( )(A){}2,3 (B){}1,4,5 (C){}4,5 (D){}1,54.设集合|0{8}x x N U =∈<≤,{1,2,4,5}S =,{3,5,7}T =,则=)(T C S U ( )(A ){1,2,4} (B ){1,2,3,4,5,7} (C ){1,2} (D ){1,2,4,5,6,8}5.集合{}|lg ,1A y R y x x =∈=>,}{2,1,1,2B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2,1AB =-- B . ()(,0)RC A B =-∞C .(0,)A B =+∞D . }{()2,1R C A B =--6.满足M ⊆{a 1, a 2, a 3, a 4},且M ∩{a 1 ,a 2, a 3}={ a 1·a 2}的集合M 的个数是( )(A )1 (B)2 (C)3 (D)47.定义集合运算:{},,.A B z z xy x A y B *==∈∈设{}1,2A =,{}0,2B =,则集合A B *的所有元素之和为( )A .0B .2C .3D .68.已知全集{12345}U =,,,,,集合2{|320}A x x x =-+=,{|2}B x x a a A ==∈,,则集合)(B A C U 中元素的个数为( )A .1B .2C .3D .4二.填空题:1.若集合{}|2A x x =≤,{}|B x x a =≥满足{2}A B =,则实数a = .2.已知集合M={}R y x x y x ∈=+-,,01 ,N={}R y x y x y ∈=+,,122 则M ⋂N=______3.已知集合P={}{}R x x y y Q R x x y y ∈+-==∈+-=,2,,22,那么P ⋂Q=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合
1.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Φ⊆Φ (B){}0∈Φ (C)0{}Φ= (D)0{}⊆Φ
2. 3231
x y x y +=⎧⎨-=⎩解集为______.
3.设{}
{}24,21,,9,5,1A a a B a a =--=--,已知{}9A B = ,求实数a 的值.
5.集合A={x |x =3k -2,k ∈Z},B={y |y=3n +1,n ∈Z},S={y |y =6m +1,m ∈Z}之间的关系是( )
(A)S ÜB ÜA (B)S=B ÜA (C)S ÜB=A (D)S ÝB=A 6.用适当的符号()∈∉、
、=、、茌填空: ①π___Q ; ②{3.14}____Q ;
③-R ∪R +_____R; ④{x |x =2k +1, k ∈Z}___{x |x =2k -1, k ∈Z}。

7.已知全集U ={2,4,1-a },A ={2,a 2-a +2}如果{}1
U A =-ð,那么a 的值为____. 8.设集合A={x |x ∈Z 且-10≤x ≤-1},B={x |x ∈Z ,且|x |≤5},则A ∪B 中的元素个数是( ) (A)11
(B)1 (C)16 (D)15
9.已知A={4|2m m Z -∈},B={x |3}2
x N +∈,则A∩B=__________。

10.已知集合M={y |y =x 2+1,x ∈R},N={y|y =x +1,x ∈R},求M∩N 。

11.若A ={(x ,y )| y =x +1},B={y |y =x 2+1},则A ∩B =_____.
12.设全集,{6}U R A x x ==≤,则()_____,U A A = ð()_____.U A A = ð
13.设全集 U = {1,2,3,4,5,6,7,8},A = {3,4,5} B = {4,7,8},
求:(C U A )∩(C U B), (C U A)∪(C U B), C U (A ∪B), C U (A ∩B).
三、典型例题分析
集合、子集、真子集
Eg1.已知集合{}1,2A =,集合B 满足{}1,2A B = ,则集合B 有 个.
变式1:已知集合{}1,2A =,集合B 满足A B A = ,集合B 与集合A 之间满足的关系是
变式2:已知集合A 有n 个元素,则集合A 的子集个数有 个,真子集个数有 个
变式3:满足条件{}{}1,21,2,3A = 的所有集合A 的个数是 个
集合的运算
Eg2.已知集合{}|37A x x =≤<,{}|210B x x =<<,求()R C A B ,()R C A B ,()R C A B ,
()R A C B
变式1:已知全集,U R =且{}{}2|12,|680,A x x B x x x =->=-+<则()U C A B 等于
A.[1,4)- B (2,3) C (2,3] D (1,4)-
变式2:设集合{}22,A x x x R =-≤∈,{}
2|,12B y y x x ==--≤≤,则()R C A B 等于( ) A .R B .{},0x x R x ∈≠ C .{}0 D .∅
变式3.已知集合{}|110,P x N x =∈≤≤集合{}
2|60,Q x R x x =∈+-=则P Q 等于 (A ){}1,2,3 (B ){}2,3 (C ){}1,2 (D ){}2
变式1:已知集合A ={-1,3,2m -1},集合B ={3,2m }.若B A ⊆,则实数m = . 变式2:{}
2|60A x x x =+-=,{}|10B x mx =+=,且A B A = ,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 变式3:设{}2|40A x x x =+=,{}22|2(1)10B x x a x a =+++-=且A B B = ,求实数a 的值. 实战训练A
一、选择题
1.(07全国1理)设,a b R ∈,集合{1,,}{0,,}b a b a b a
+=,则b a -= A .1 B .1- C .2 D .2-
2、(07山东文理2)已知集合11{11}|
242x M N x x +⎧⎫=-=<<∈⎨⎬⎩⎭Z ,,,,则M N = ( ) A .{11}-, B .{0} C .{1}- D .{10}-,
6、(07江苏2)已知全集U Z =,2{1,0,1,2},{|}A B x x x =-==,则U A C B 为(A )
A .{1,2}-
B .{1,0}-
C .{0,1}
D .{1,2}
7、(07福建理3)已知集合A ={x|x<a},B ={x|1<x<2},且
=R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a B a<1 C a 2 D a>2 13、(07陕西理2)已知全信U ={1,2,3, 4,5},集合A ={}
23Z <-∈x x ,则集合C u A 等于
(A ){}4,3,2,1 (B ){}4,3,2 (C) {}5,1 (D) {}5Z
1.(08四川卷1)设集合{}{}{}1,2,3,4,5,1,2,3,2,3,4U A B ===,则=)(B A C U ( )
A {}2,3
B {}1,4,5
C {}4,5
D {}1,5
2.(08天津卷1)设集合|0{8}x x N U =∈<≤,{1,2,4,5}S =,{3,5,7}T =,则=)(T C S U
A {1,2,4}
B {1,2,3,4,5,7}
C {1,2}
D {1,2,4,5,6,8}
5.(08江西卷2)定义集合运算:{}
,,.A B z z xy x A y B *==∈∈设{}1,2A =,{}0,2B =,则集合A B
*的所有元素之和为
A .0
B .2
C .3
D .6
6.(08陕西卷2)已知全集{12345}U =,,,,,集合2{|320}A x x x =-+=,{|2}B x x a a A ==∈,,则集合)(B A C U 中元素的个数为( )
A .1
B .2
C .3
D .4 7.(08全国二1)设集合{|32}M m m =∈-<<Z ,{|13}N n n M N =∈-=Z 则,≤≤( )
A .{}01,
B .{}101-,,
C .{}012,,
D .{}1
012-,,, 8.(08北京卷1)已知全集U =R ,集合{}
|23A x x =-≤≤,{}|14B x x x =<->或,那么集合)(B C A U 等于( )
A .{}|24x x -<≤
B .{}|34x x x 或≤≥
C .{}|21x x -<-≤
D .{}
|13x x -≤≤ 9.(08浙江卷2)已知U=R ,A={}0|>x x ,B={}1|-≤x x ,则(A ()()=A C B B C A u u D
A ∅
B {}0|≤χχ
C {}1|->χχ
D {}10|-≤>χχχ或
一. 填空题:
11.(08上海卷2)若集合{}|2A x x =≤,{}
|B x x a =≥满足{2}A B = ,则实数a = .
12.(08江苏卷4)A={()}2137x x x -<-,则A Z 的元素的个数 .
13.(08重庆卷11)设集合U ={1,2,3,4,5},A ={2,4},B={3,4,5},C={3,4},则)()(C C B A U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