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垂线与平行线练习十三教案苏教版2

合集下载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8单元《垂线与平行线》(第2课时)教案》教案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8单元《垂线与平行线》(第2课时)教案》教案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8单元《垂线与平行线》(第2课时)教案》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8单元《垂线与平行线》第2课时,主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平行线和垂线的性质及判定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和总结平行线和垂线的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的认识、角的度量等知识,对图形的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判断平行线和垂线方面可能还存在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通过直观演示、操作实践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平行线和垂线的性质及判定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平行线和垂线的性质及判定方法。

2.难点: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思考。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和发现平行线和垂线的性质。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图片、PPT、黑板、直尺、三角板等。

2.学具准备:学生每人准备一张白纸、一支笔、一把直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如电梯、滑梯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些图片中有哪些线是平行线?哪些线是垂线?”让学生举例说明,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平行线和垂线。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平行线和垂线的定义,让学生初步了解两者的概念。

然后,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教室里的黑板、书桌等,让学生判断其中的线是平行线还是垂线。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8单元《垂线与平行线》教案 (1)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8单元《垂线与平行线》教案 (1)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8单元《垂线与平行线》教案 (1)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8单元《垂线与平行线》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大量的实例和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知垂直与平行的特征,从而达到理解并掌握知识的目的。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但对于垂线与平行线这样的抽象概念,仍需要通过具体的事物和实例来进行理解。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时,可能存在以下困难:对垂线与平行线的概念理解不深,容易混淆;对于如何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垂直或平行缺乏方法;对于垂线与平行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不够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垂线与平行线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培养学生运用垂线与平行线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垂线与平行线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如何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垂直或平行。

3.垂线与平行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模型让学生直观地感知垂线与平行线的特征。

2.采用操作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增强对垂线与平行线的理解。

3.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垂线与平行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物和模型,如直尺、三角板、铅垂线等。

2.准备多媒体教学资源,如PPT、教学视频等。

3.准备练习题和案例,用于巩固和拓展知识。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实物和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提问:“请大家观察这些物体,你能找出哪些是垂直的,哪些是平行的吗?”让学生举例说明,从而引出垂直与平行的概念。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板书,详细讲解垂线与平行线的定义和特征。

同时,结合实例进行解释,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垂线与平行线的基本概念。

苏教版4年级上册数学:8垂线与平行线第13课时整理与练习【教案】

苏教版4年级上册数学:8垂线与平行线第13课时整理与练习【教案】

第13课时整理与练习书本96、97页。

1.进一步认识射线、直线和角,掌握角的分类,会用量角器量角和画角。

2.进一步感受垂线和平行线的特点,能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会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3.通过整理,对本单元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对本单元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和整理。

课件、直尺、三角尺、量角器。

一、复习导入1.师:本单元学习了哪些知识?以小组为单位,对本单元所学知识进行适当的整理。

2.小组活动、讨论、回忆、总结。

(教师课件出示提纲)(1)直线、射线、线段的特征。

(2)角的特征、分类、度量、计算、画法。

(3)在同一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垂直、平行的特征,垂直、平行的画法。

二、巩固练习1.本单元知识要点(课件出示、学生读记)。

2.书本第96页练习与应用第1题。

(1)学生按要求画出相应的线段和射线。

(2)展示和交流。

提问:为什么画线段时可以指定线段的长度,而画射线时却不能。

3.书本第96页练习与应用第2题。

(1)学生量出每个角的度数。

说说每个角各是什么角。

(2)将这些角按顺序排一排。

4.书本96页练习与应用第3题。

(1)先让学生说说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再按要求画一画。

(2)组织展示和交流、同桌相互用量角器检验。

5.书本96页练习与应用第4题。

(1)课件出示左边的正方形,让学生按要求量出相关的度数,比较量得的结果,说说有什么发现。

(2)课件出示右边的长方形,让学生分别量一量,说一说。

6.书本97页练习与应用第5题。

读题,理解题目要求。

同桌同学相互指一指、说一说。

7.书本97页练习与应用第6题。

(1)读题。

说说怎样过点A分别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2)学生独立完成画图、同桌相互检查。

8.书本97页探索与实践第7题。

(1)动手操作。

学生分别按要求折一折。

组织反馈与交流:你是怎么折的?有什么不同折法?(2)教师总结不同的折法,并演示。

同桌之间相互折折看。

8.书本97页探索与实践第8题。

(1)学生指出互相垂直(或者平行)的道路。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8单元《垂线与平行线》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8单元《垂线与平行线》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8单元《垂线与平行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8单元《垂线与平行线》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学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垂直与平行的线段,并能够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垂直或平行。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来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直线、线段的基本知识,对于图形的认知也有了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垂线与平行的概念,学生可能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待提高,因此需要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空间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垂线与平行的概念,学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垂直与平行的线段,能够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垂直或平行。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垂线与平行的概念,学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垂直与平行的线段。

2.难点:学生能够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垂直或平行,并能够解释垂直与平行的性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导入,让学生感受垂直与平行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直观教学法:利用实物、模型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空间观念。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际画出垂直与平行的线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4.合作交流法: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直尺、三角板、多媒体设备等。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笔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现实生活中的垂直与平行现象,如教室的墙壁与地面、道路的直线与曲线等,引导学生关注垂直与平行的概念。

同时,教师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垂直与平行现象?”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垂线与平行线_教案2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垂线与平行线_教案2

垂线与平行线【第一课时】认识平行线【教学目标】1.使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情景,体验直线的相交与不相交关系,认识两条直线互相平行,能判断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

2.使学生能根据直线平行的意义,画出平行线;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掌握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的步骤和方法,能正确地画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3.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形成平行线的表象,发展空间观念;初步了解生活里的平行现象,产生学习图形位置关系的兴趣【教学重点】认识平行线【教学难点】正确画平行线【教学准备】图片、直尺、三角板等【教学过程】一、认识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1.让学生选两支最长的铅笔,摆一摆,摆出不同的位置关系老师注意观察,并画出各种情况(图略)设疑:有一种情况,我实在是画不出来,知道是哪种吗?找一个这种情况的演示(两个平面)。

指出:我们前面研究的这些情况都是在同一个平面的,而这种情况是在不同平面内的。

我们小学里研究的是在同一平面内。

板书:同一平面。

2.看画的各种情况,根据它们的位置关系,分一分。

说说你分的依据是什么?分成了几类?(相交和不相交)重点讲解暂时没相交的情况:我们把这些线都看成直线,想象一下,它们可以继续延长后的情况。

发现,它其实还是相交的。

而另外一种情况,再怎么延长,都是不相交的。

指出: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

3.继续摆一摆。

还是利用2支铅笔,摆出不同位置的平行线。

4.生活中的平行线。

注意阅读书上的图片,找到其中或是平行或是相交的关系,说一说。

在你身边,有这样的平行线吗?也来指一指,说一说。

5.判断。

习题1。

下面哪几组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重点说一说第4组的判断方法可能会有学生说到:延长后,上面会相交,所以它不是平行线也有可能会有学生说:平行线在不同的位置宽窄应该是一样的,它看上去上面窄下面宽,所以不是平行线。

6.结合上面的话题,完成习题2。

把一张长方形纸照下面的方法对折两次,再打开这几条折痕互相平行吗?量出每条折痕的长度,你有什么发现?7.习题3:下面每个图形中哪些线段是互相平行的?各有几组平行的线段?二、画平行线1.学生尝试画。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垂线与平行线练习-苏教版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垂线与平行线练习-苏教版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垂线与平行线练习-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垂线与平行线的概念,掌握垂线与平行线的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垂线与平行线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垂线的概念及性质2. 平行线的概念及性质3. 垂线与平行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垂线与平行线的概念及性质2. 教学难点:垂线与平行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图片,如斑马线、电线杆等,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垂线与平行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新课(1)垂线的概念及性质① 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垂线的概念。

② 讲解垂线的性质,如垂线与直线的交点唯一、垂线段最短等。

(2)平行线的概念及性质① 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平行线的概念。

② 讲解平行线的性质,如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相等。

3. 练习巩固(1)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设计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4. 合作交流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一个组长,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共同探讨垂线与平行线的性质及应用。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垂线与平行线的概念、性质及应用。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课后习题。

2. 设计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 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发现垂线与平行线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本节课通过讲解垂线与平行线的概念、性质及应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垂线与平行线的存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应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垂线和平行线》复习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垂线和平行线》复习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垂线和平行线》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垂线和平行线》复习教学设计,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巩固和掌握垂线和平行线的概念、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练习题,引导学生回顾和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垂线和平行线的基本概念,对它们的性质和应用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时,部分学生可能会对一些复杂情形感到困惑。

因此,在复习教学中,需要关注学生的掌握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熟练掌握垂线和平行线的概念、性质及它们之间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培养学生运用垂线和平行线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其积极思考、合作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垂线和平行线的概念、性质及应用;2.难点:在复杂图形中识别和运用垂线和平行线。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法:教师通过提问、启发,引导学生回顾和总结垂线和平行线的知识;2.案例分析法:教师呈现典型实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3.互动交流法: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教师准备PPT,包含复习内容、实例分析、练习题等;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关于垂线和平行线的图片、图形等,用于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3.练习题:为学生准备一些有关垂线和平行线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垂线和平行线的概念、性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典型实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例如,判断一幅图中的线段是否为垂线或平行线,并说明理由。

3.操练(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关于垂线和平行线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在旁边进行辅导,关注学生的掌握情况。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垂线与平行线练习》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垂线与平行线练习》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垂线与平行线练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垂线与平行线练习》教案,主要针对学生对垂线与平行线的理解与应用。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际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垂线与平行线的概念,以及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初步接触过垂线与平行线的概念,对于一些基本概念和性质有所了解。

但学生在应用垂线与平行线解决问题时,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垂线与平行线的应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垂线与平行线的概念,并能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培养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垂线与平行线的概念。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垂线与平行线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操作,让学生在情境中理解和掌握垂线与平行线。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团队意识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PPT、图片、实物等。

2.学具:学生准备练习本、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和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回顾垂线与平行线的概念。

例如,展示墙壁上的垂线和操场上的平行线,让学生观察和描述。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垂线与平行线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观察和思考。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回答问题。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和操作。

例如,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用垂线与平行线的方法解决。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垂线与平行线 教案教学设计(含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反思)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垂线与平行线 教案教学设计(含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反思)

第八单元垂线与平行线第1课时认识射线和直线、认识角 (4)第2课时角的度量 (9)第3课时角的分类和画角 (12)第4课时认识垂线、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 (17)第5课时画垂线 (20)第6课时认识平行线、画平行线 (24)第7课时整理与练习 (27)第8课时怎样滚得远 (30)(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认识射线、直线,了解线段、射线、直线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认识两点间的距离,知道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进一步认识角的特征,会用量角器量角,会画指定度数的角,了解角的分类方法,掌握锐角、直角和钝角的特征,知道平角和周角,了解各类角之间的大小关系;认识垂线和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尺等工具画垂线和平行线;知道点到直线的距离,会确定和测量点到直线的距离。

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实例抽象出有关的平面图形,探索射线、直线、角的特征,探索平面内两条直线之间位置关系的过程,进一步积累图形与几何的学习经验,感悟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借助直观进行简单推理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

3.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规范操作的良好习惯;感受图形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以及前后联系如下:本单元主要教学角的认识、度量和分类,垂线和平行线的认识。

角、垂线和平行线等概念是图形与几何部分最基础的知识之一。

这对学生以后正确建立有关的几何概念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了解角的特征,会用量角器量角和画角,知道角的分类方法;了解垂线和平行线的特征,会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知道点到直线的距离,会确定和测量点到直线的距离。

教学难点是:理解射线和直线的特征,初步建立无限的概念;会用量角器量角,能画出指定度数的角;会确定和测量点到直线的距离。

本单元教材的基本结构:本单元教材的编排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1.引导学生经历由具体实例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8单元《垂线与平行线 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教案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8单元《垂线与平行线 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教案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8单元《垂线与平行线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8单元《垂线与平行线》主要让学生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掌握它们的特点和性质,以及会运用垂线和平行线解决实际问题。

本单元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操作和表达能力,但对于垂线与平行线的概念和性质可能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直观的空间观念,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并掌握垂线与平行线的特征。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垂直与平行的概念,了解它们的特点和性质,能运用垂线和平行线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垂直与平行的概念,了解它们的特点和性质。

2.难点:让学生能运用垂线和平行线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操作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直观的空间观念,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并掌握垂线与平行线的特征。

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教学素材、学生活动材料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垂直与平行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展示教室里的墙角、黑板、桌面等,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之间的垂直和平行关系。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PPT呈现垂线与平行线的定义、特点和性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垂直与平行。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感知垂直与平行的特征,建立空间观念。

3.操练(10分钟)教师设计一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对垂直与平行概念的理解。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垂线和平行线》复习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垂线和平行线》复习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垂线和平行线》复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垂线和平行线》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知识点,主要让学生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掌握它们的特点和判定方法,以及会在实际情境中应用。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垂直与平行的性质,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知识,对图形的认识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垂线和平行线的概念和性质,还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情境中垂线和平行线的应用,还需要通过练习来加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垂线和平行线的概念,掌握它们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能在实际情境中应用。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索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克服困难,获得成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理解垂线和平行线的概念,掌握它们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2.难点:学生能在实际情境中应用垂线和平行线,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操作实验法、讨论法等,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垂线和平行线的概念,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直尺、三角板、多媒体课件等。

2.学具:每组一把直尺、三角板,每人一张白纸。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一些垂线和平行线的实例,如墙壁上的电线、公路两边的树木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垂线和平行线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操作实验,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出垂线和平行线,并观察和记录它们的性质。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第8单元 垂线与平行线整理与复习(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第8单元 垂线与平行线整理与复习(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第8单元垂线与平行线整理与复习(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垂线与平行线的定义和性质,能够正确判断垂线和平行线。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垂线和平行线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垂线的定义和性质2. 平行线的定义和性质3. 垂线和平行线的判定方法4. 垂线和平行线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垂线与平行线的定义和性质,垂线和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2. 教学难点:垂线和平行线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垂线和平行线的定义和性质。

2. 提问: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如何判断两条直线是否为垂线或平行线?(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垂线的定义和性质(1)垂线的定义: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其中一条直线叫作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2)垂线的性质:两条垂线相交成直角。

2. 讲解平行线的定义和性质(1)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两条永不相交的直线叫作平行线。

(2)平行线的性质:同一平面内,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3. 讲解垂线和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垂线的判定方法: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判断两条直线是否相交成直角。

(2)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利用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等性质,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

(三)例题讲解(15分钟)1. 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垂线和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解决问题。

2. 分析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步骤。

3.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垂线与平行线的定义、性质和判定方法。

2. 强调在实际问题中,如何运用垂线和平行线知识解决问题。

(五)课后作业(布置作业5分钟)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提前了解相关知识。

五、板书设计1. 板书标题:第8单元垂线与平行线整理与复习2. 板书内容:(1)垂线的定义和性质(2)平行线的定义和性质(3)垂线和平行线的判定方法(4)垂线和平行线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垂线与平行线的定义、性质和判定方法,使学生掌握了垂线和平行线的基本知识。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垂线和平行线》教案二次备课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垂线和平行线》教案二次备课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垂线和平行线》教案二次备课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垂线和平行线》是小学数学中一个重要的单元,主要让学生掌握垂线和平行线的概念及性质,能运用垂线和平行线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直线、射线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后续学习几何图形和其他相关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他们对直线、射线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垂线和平行线的概念和性质,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还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掌握。

此外,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垂线和平行线的概念及性质,能运用垂线和平行线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垂线和平行线的概念及性质。

2.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运用垂线和平行线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垂线和平行线。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垂线和平行线的特征。

3.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4.归纳总结法:引导学生自主总结垂线和平行线的性质,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直尺、三角板、多媒体设备等。

2.学具:每人一套直尺、三角板、练习本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生活情境,如建筑物、电线杆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物体之间是否存在特殊的线条?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这些物体之间存在垂直和平行的关系。

教师顺势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垂线和平行线。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垂线和平行线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认识这两种特殊的线条。

苏教版数学四上第八单元《垂线与平行线》教案

苏教版数学四上第八单元《垂线与平行线》教案

苏教版数学四上第八单元《垂线与平行线》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上第八单元《垂线与平行线》是小学阶段几何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单元主要让学生理解垂线与平行线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能够运用垂线与平行线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图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究、发现、总结垂线与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直线、射线、线段的基本概念,对图形的认识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垂线与平行线的理解,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和丰富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垂线与平行线的性质和应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垂线与平行线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学会用垂线与平行线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垂线与平行线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2.突破难点:通过直观演示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垂线与平行线的性质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情境图和实例,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探究垂线与平行线的性质。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通过实践 activities 体验和理解垂线与平行线的关系。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情境图、实例图片、垂线与平行线模型等。

2.学具:直尺、三角板、圆规、剪刀、胶水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线段、直线和垂线,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问:“你们能找出图中的垂线和平行线吗?它们有什么特点?”让学生自由发言,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垂线与平行线的定义,解释垂线与平行线的概念。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垂线和平行线》教学设计(2)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垂线和平行线》教学设计(2)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垂线和平行线》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垂线和平行线》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让学生理解垂直与平行的含义,掌握垂直与平行的判定方法,能够运用垂直与平行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从而掌握垂线和平行线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他们对图形有一定的认识,但垂直与平行概念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大量的实例和实践活动,使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之间的数学基础和思维方式存在差异,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指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垂直与平行的概念,能够判断直线是否垂直或平行,了解垂直与平行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垂直与平行的概念和性质。

2.难点:让学生能够判断直线是否垂直或平行,以及运用垂直与平行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含有丰富图片和实例的课件,生动展示垂直与平行的概念和性质。

2.教学道具:准备一些直线、垂线和平行线的模型,方便学生直观地观察和操作。

3.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垂直与平行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垂直与平行现象,如楼梯、窗户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和性质,通过举例和讲解,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垂线和平行线教案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垂线和平行线教案

1.认识射线、直线和角。

2.角的分类及用量角器量角和画角。

3.垂线的认识和画法及点到直线的距离。

4.平行线的认识和画法。

1.建立射线的概念,掌握直线、线段和射线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及建立角的概念。

2.使学生会根据角的度数区分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并知道各种角之间的关系。

3.使学生认识量角器,能够用量角器量角,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按要求画角。

4.通过操作与合作交流,能用直尺、三角尺和量角器等工具画平行线和垂线,能确定和测量点到直线的距离。

5.经历联系实际的感知和观察、操作、画图等活动过程,深刻感受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6.感受生活里的平行与垂直现象,了解平行与垂直在现实生活里的应用;能主动参与观察、操作等学习活动,对图形产生兴趣,感受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1.恰当把握教学目标。

要求教师树立整体意识和目标意识,从整体上着眼把握目标,明确每一阶段的具体要求,把单元教学目标分解为课时教学目标,确定每一课时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然后由浅入深地教授学生。

2.注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引导学生利用生活经验促进数学学习,但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数学毕竟是抽象的,如直线的定义就比较抽象,要引导学生想象,注意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适时和适度地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

3.加强动手操作,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

安排“量一量”“画一画”“折一折”“拼一拼”等操作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进一步加深对角的认识,并形成画角和量角的技能,初步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同时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加强操作活动的同时,尽可能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

4.结合具体生活情境充分感知直线的位置关系,形成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平行与相交(包括垂直)的概念。

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找出实例,支撑和丰富相应的表象,加深对直线的平行和垂直关系的认识。

5.在操作活动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体验。

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进一步获得体验和感受,深化概念的理解。

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数学《垂线与平行线》教学设计教案

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数学《垂线与平行线》教学设计教案

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数学《垂线与平行线》教学设计教案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垂线与平行线》教学设计教案第八单元垂线与平行线教学要求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认识角和角的表示方法,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明确角的大小及直接比较大小的方法。

3.理解射线和角的关系。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木条做的角。

教学过程更多免费资源下载|视频|试卷一、认识射线和直线1、出示一条线段。

提问:黑板上的图形叫什么?线段应该怎样画?要注意什么?学生画一条线段。

观察、回忆:线段有哪些特点?刚才大家画的一条线段‘能量出你画的线段的长度吗?线段可以度量,那么线段的长度是有限长的还是无限长的?谁能说一说线段有哪些特征?2.认识射线。

出示城市夜景图。

提问:这个城市美不美?你觉得它美在哪里?提问:这些灯光是哪儿来的?说明:追光灯打出的灯光向某一个方向无限延伸,使这个城市的夜景更加美丽、迷人。

说明:将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可以得到类似灯光的图形,叫射线。

教师画射线:先画一条线段,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提问:射线是怎样得到的?射线的另一端可以继续延长吗?它的长度可以确定吗?说明了射线是有限长还是无限长?把射线和线段比一比,它有什么特点?教师介绍:手电筒、太阳的光线都可以看成是射线。

学生举例。

用直尺或三角板画射线。

教师示范:先点一个端点,再沿着直尺的一边画射线。

学生练习画一条射线。

提问:谁能说一说,射线有哪些特点?3.认识直线。

现在我们把线段两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

把直线和射线、线段比一比,直线有哪些特点?用直尺或三角板可以画直线,画时要先点一点吗?为什么?直线可以度量吗?为什么?学生画一条直线。

4.认识线段、射线与直线之间的关系。

看黑板上的图说一说,直线是怎样得到的?线段和直线有什么关系?谁来说一说线段、射线和直线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完成板书:教者根据三种线的特点板书5.完成练一练学生判断,说明理由。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八 垂线与平行线整理与练习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八 垂线与平行线整理与练习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八垂线与平行线整理与练习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垂线与平行线的特征和性质,能够正确判断和画垂线与平行线。

(2)培养学生运用垂线与平行线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发现垂线与平行线的特征和性质。

(2)通过练习,巩固和提高学生对垂线与平行线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垂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2. 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3. 垂线与平行线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垂线与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2. 教学难点:垂线与平行线的应用,特别是如何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垂线与平行线的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张白纸,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将白纸对折,使得折痕两边的部分完全重合?(2)学生尝试操作,发现只有将白纸沿着一条直线对折,才能使得折痕两边的部分完全重合。

2. 探究垂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垂线,让学生发现垂线的特征: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

(2)学生尝试用三角板和直尺画垂线,并总结出垂线的判定方法: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3. 探究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平行线,让学生发现平行线的特征: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学生尝试用三角板和直尺画平行线,并总结出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如果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且不相交,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4. 垂线与平行线的应用(1)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如:如何用最少的篱笆围成一个长方形菜地?如何在一张纸上画出最大的正方形?(2)学生分组讨论,运用垂线与平行线的知识解决问题。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8、垂线与平行线整理与练习(2) 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8、垂线与平行线整理与练习(2) 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8、垂线与平行线整理与练习(2)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垂线、平行线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

2.能够练习判断垂线与平行线的能力。

3.能够在生活实际中应用垂线与平行线的知识。

二、教学内容1.垂线的概念及相关知识。

2.平行线的概念及相关知识。

3.判断垂线与平行线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垂线、平行线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的理解和掌握。

2.教学难点:解决与垂线、平行线相关的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板书、示意图、举例等方式进行知识点的讲解。

2.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启发学生自己思考、发现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来教授知识点。

3.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际中的场景教学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点。

五、教学具体过程1.导入教师可以通过提问、PPT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课堂主题。

例如: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垂线和平行线的相关知识,今天我们将继续从判断垂线和平行线的能力开始与大家分享垂线和平行线更多的相关知识。

让我们一起回想下上节课的知识点,掌握它的特点和规律。

2.新知掌握1.介绍垂线和平行线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例如建筑、道路等。

2.讲解垂线和平行线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

3.举例分别讲解垂线和平行线的性质。

4.让学生亲自去画几个示意图,以更直观地明白概念和性质。

3.知识运用1.通过测量图形中的角度来判断垂线和平行线。

2.通过举例子、布置习题等方式锻炼学生的垂线和平行线的判断能力。

4.巩固和拓展1.让学生自行研究一下两条直线是否平行的方法。

2.通过询问和提问来总结和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点。

3.结合生活实际中的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垂线和平行线的知识。

六、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习题的讲解、答题情况的记录以及现场提问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评价。

七、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是学习了垂线和平行线的判断方法及其应用。

希望大家能在平时的学习中多加练习,真正掌握这些知识点,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十三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1~83页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量角的方法,较熟练地用量角器量指定的角。

2.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并获得成功的体验,能运用角的知识描述相应的生活现象,感受用实验数据说明问题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与方法。

教具准备: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请学生说一说,量角的工具是什么?量角器中心一点叫什么?
它有几圈刻度?
2.怎样量角?
3.量出下面每个角的度数。

教师小黑板出示锐角钝角直角
二:指导练习
1.第4题。

(1)指名读题。

(2)请学生看书上量角器上的刻度,说出每个角是多少度?
(3)指名口答,集体订正。

(4)提问:仔细观察这几个角?它们的位置一样吗?对这样不同位置的角,我们怎样用量角器来量角?我们都应该注意点什么?
(5)小结:不论角的位置如何,量角时要注意“两重合,一看数”,角的一条边和量角器哪一边o‘刻度线重合,就看哪一圈的刻度,要分清是外圈的刻度,还是内圈的刻度。

2.第5题。

(1)指名读题。

(2)请学生照着图示模仿着量出书上这几个角的度数。

(3)指名回答,并分别说说从量角器哪一边看起,看哪一圈刻度。

(4)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摆放量角器?
3.第6题。

(1)请学生判断一下,下面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是不是正确?
(2)说说自己判断的理由。

(3)请用正确的方法再量一次,强调“两重合,一看数”。

4.第7题。

(1)指名读题,说说图上都画了些什么?
(2)请学生用手中的量角器量一量图中标出的每个角的度数。

(3)集体订正。

5.第8-12题。

(1)集体读题,明确要求。

(2)你认识这些图形吗?谁来说一说?
(3)请学生量一量图中每个角的度数。

(4)指名口答。

(5)看看自己量的角的度数,谁能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6.第13题。

(1)出示队旗图,说说自己的发现。

(2)请学生在小组里估计一下图中的三个角各有多少度?并把估计的结果填在书上表格里。

(3)请学生用量角器验证一下自己估计的对不对,看看跟你估计的结果相差多少?
三、完成思考题
1.默读题目。

2.自己先按要求画一画,再数一数,然后将自己的结果填在书上。

3.指名口答。

4.看表格,找一找规律?
四、你知道吗
学生自主阅读“你知道吗”?
十二、作业
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