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发展导论1-8章
义务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导论第一章
第一章教师角色的转换1 教师角色的内涵教师角色是指处在教育系统中的教师所表现出来的由其特殊地位决定的符合社会对教师的期望的行为模式。
2 教师角色的特点(1)规范性与自主性的统一(2)人格化(3)多样化和发展性(4)弥散性和模糊性3 中国现代教师角色观社会视野中的教师角色:人类文化的传递者、新生一代灵魂的塑造者、学生心理的保健者、学习者和学者、人际关系的艺术家、教学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师生关系视野中的教师角色:教师既是知识的输出者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和导航者、教师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者、教师既是知识的给予者又是学习方法的传授者、教师是因材施教者4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的创新、课程结构的创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
综合性和选择性)、课程内容的创新、课程资源和课程管理的创新、教学方式的创新、课程评价的创新5 适应新课程的教师角色引导者、对话者、开发者、组织者、合作者(与其他教师的合作、与家长的合作、与教育管理者的合作、与学生的合作)、学习者、研究者第二章教师专业化与教师发展1 专业:是指一群人在从事一种需要专门技术的职业,是一种需要特殊智力来培养和完成的职业,其目的在于提供专门性的服务。
它须具备一些核心特质:意思具备一套专业知识、二是具备一种专业自主权、三是具备一个服务理想或一种服务或集体取向。
在众多的特性或标准中,专业知识一般被赋予基础性地位。
是否有一套专业知识、技术基础关涉一个职业能否成为专业性职业。
2 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因为教师的工作还未到达一个完全成熟的、并已被确立的“专业”的标准,因而,教师职业只能是一个“边缘专业”或“半专业”。
也正因为教师职业在现实中至多只是一个半专业性职业,“教师专业化”才被作为重要课题。
而所谓教师专业化,也通常用来指称一个半专业性职业不断地满足一个完全专业性职业标准的过程。
3 教师发展问题的凸显及其背景教师发展问题的凸显与教师专业化的演变有着深刻的关系,亦即与教师专业化论由社会取向的教师专业化论向教育学取向的教师专业化论转变有着密切的联系。
义务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导论
浅谈教师角色的隐喻----“蜡烛论”、“园丁论”、“工程师论”、“桶论”等。
一、蜡烛论“教师是蜡烛”这一隐喻使人感到既喜又忧。
一方面,它体现了教师行业的无私奉献精神。
但另一方面,它反映了一种重要的师生关系,即生重于师。
光是有方向的,光总是朝着一定的目标照;而作为教师的光只能跟着学生走,围着学生转,教师的自身发展没有得到重视。
而事实上,教师作为蜡烛,不仅要照亮别人,也要照亮自己,教师也有自己的生命,需要与学生“教学相长”;在燃尽自己、照亮别人的同时,自己也要光彩照人。
教与学其实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教师在发展学生的同时也发展了自身,而教师在发展自身的同时也就发展了学生。
“蜡烛论”给教师的定位太高,几乎将教师抽象为一种“圣人”。
它反映了社会普遍对教师这个职业所抱有的崇高期待,似乎教师可以解决学生的一切问题,可以为其“传道、授业、解惑”。
而实际上,蜡烛的光是十分有限的,只能照亮学生的一部分;有时甚至还会限制学生的发展。
因为它的光太微弱了,靠点蜡烛看书的人很容易近视;而在有电的时代里,蜡烛只能在停电时发挥一点补救的作用。
因此,教师不必把自己的作用估计得那么高,不必一味顺从社会的期望,将其作为巨大的包袱背在背上,不必像蜡烛那样牺牲得那么悲壮,把自己全部燃烧尽了。
教师也是自然的人,也要重视自己的生活发展,也可以生活得有滋有味,有自己的情感和兴趣爱好。
如果教师认识到自己在服务于别人的同时也在为自己谋福利,便不会如此“悲天悯人”、“自我怜悯”,便会在“为人师表”的同时创造条件发展自身。
“蜡烛论”在把教师无限拔高的同时,也指出了教师较低的地位,似乎教师只能靠燃烧自己来完成其工作职责。
教师这个职业处于一种非常奇特、尴尬的处境。
一方面,它享受着很高的社会地位,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尊重(虽然教师中也有等级之分);教师被认为是知识的拥有者、道德的表率、行为的楷模。
而另一方面,教师的经济地位却比其他一些职业如商人、律师、医生(在西方国家)要低。
教师专业发展导论总结-PPT文档资料
(三)专业情操 教师专业情操是教师对教学工作带有理
智性价值评价的情感体验。它是构成 教育价值观的基础,是构成优秀教师 个性的重要因素,也是教师专业情意 发展成熟的标志。教师专业情操包括 理智情操和道德情操。理智情操是指 由于对教育教学能力和作用的深刻认 识而产生的荣誉感与自豪感。道德情 操是指由于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认 同而产生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简述专业的特征 :
第一,具有不可或缺的社会功能。第二,具有 完善的专业理论和成熟的专业技能。第三,具有 高度的专业自主权和权威性的专业组织。第四, 专业人员需经过长期、严格的专业培养与发展。
专业化 :
专业化是一个社会学概念,简单地说就是指职 业专门化。 一种职业要真正成为专业,需经历一 个专业化过程。其主要条件包括:形成一套专门 知识和技能体系,实施专业教育和专业资格认证 制度,规范职业伦理,建立专业组织等。那些被 社会认可为专业的职业群体一方面对社会有不可 或缺的功能,从业人员被赋予极大的责任并提出 了很高要求;另一方面,从业人员在掌握专业知 识和技能、履行社会职责过程中要花费更多的社
事业的敬畏与自豪,对社会、对学生的一 种强烈的责任意识,对教育工作的一种精 益求精的态度,对自己的一种严格要求和 自我发展的意识,是一种专业自律和自我 教育的力量。专业精神集中体现在教师对 教育事业的忠诚和个人自身价值实现的追 求中,体现在教师的专业进取和创新中, 充分表现了教师的人格风范和活力。 教师专业精神有其独特的作用和意义:第一, 它是教师专业价值与功能充分发挥的保证。 第二,它促进教师个人的成长与完善。第 三,它是影响学生的主要因素之一。第四,
教师专业伦理
教师专业伦理是指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 人员遵守的一套行为规范和为实现美好生 活而培植自我的内在品格和德性。具体说, 是教师担负起教师角色品质,即实现教师 之特殊性目的的品质,能充分实现教育潜 能的品质;是履行教育教学责任和义务过 程中所体现出的道德力量;是教师在体验 为师之道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内在的、运用 自如的教育行为准则。
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教师是社会中极其重要的一份子,他们的专业发展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教育质量和未来社会的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指的是教师在职业生涯中,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增强教育能力和素质的过程。
首先,教师专业发展需要不断学习和研究。
教师应该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和进修,学习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
通过学习,教师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教学中。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研究课题、写作论文等方式,深入探讨教育问题,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和专业水平。
其次,教师专业发展需要与同行交流和互助。
教师可以通过参加教研活动、学术研讨会等方式,与其他教师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心得体会。
通过交流和互助,教师可以借鉴别人的经验,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同时,与同行交流还可以拓展教师的视野,开阔思维,激发教师的创新能力。
再次,教师专业发展需要不断反思和自我评估。
教师应该定期回顾自己的教学过程和效果,反思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是否合理有效。
教师还应该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评估,找出不足之处,并制定改进计划。
通过反思和自我评估,教师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提升教育质量。
此外,教师专业发展还需要关注教育研究和教育政策的动态。
教育是一个不断变化的领域,教育研究和政策也在不断更新和调整。
教师应该了解最新的教育研究成果和政策文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育观念,以确保自己教育理念与时俱进。
最后,教师专业发展还需要与家长和社会保持良好的互动和合作关系。
教师不仅仅是学生的教育者,还应该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和家长的合作伙伴。
教师应该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及时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和学习情况,共同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支持和指导。
此外,教师还应该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与社会各界交流合作,扩大教育的影响力和社会责任感。
综上所述,教师专业发展是教育事业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
教师应该不断学习和研究,与同行交流和互助,反思和自我评估,关注教育研究和政策的动态,与家长和社会保持良好的互动和合作关系。
教师专业发展导论
一、简述题1、教师角色的涵义教师角色是处在教育系统中的教师所表现出来的由其特殊地位决定的符合社会对教师期望的行为模式。
不同的人对教师角色的理解不一样:(1)教师角色的概念:①《教育大辞典》:教师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联系的被期望行为。
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教师的实际角色。
二是教师的期望角色。
又分为“他人对自己的期望”、“自己对自己的期望”及“自己对他人的期望”等方面。
②学者的解释:“处在教育系统中教师所表现出来的由其特殊地位决定的符合社会对教师期望的行为模式”(饶从满)。
(2)进一步的理解:①教师是一个角色丛,往往要扮演多重角色。
②教师要充分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其思想基础是要树立角色意识。
③教师角色意识对于教师专业发展与儿童健康成长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在教师教育观念中居于核心地位,影响着教师心理体验与感受,支配着教师的教育行为,从而影响着儿童的健康成长。
我国古代教师有何特征:3、我国教师角色观的演变⑴中国传统教师角色观:①“蜡烛论”——关于教师伦理道德的隐喻。
②“工程师论”———工业模式下的教师角色隐喻。
③“园丁论”——农业模式下的教师角色隐喻。
④“一桶水论”——应试教育模式下的教师角色隐喻。
二、当代优秀教师具备哪些能力?与传统教师要求有何不同?---个性特征:高效能教师是什么样的人。
特征一:满怀使命感和热情。
视教学为“天职”,热情地帮助学生学习和成长。
特征二:积极而真诚。
关心、理解和尊重学生、家长及同事,并能公正地对待他们。
特征三:具有领导才能。
积极地影响着学生、家长和同事。
---教学特征:高效能教师做什么。
特征四:全面关注。
了解并能完全掌握课堂教学的三个关键因素:①课堂管理与组织;②学生参与;③时间管理。
特征五:风格。
具有自己独特的个人风格,他们能将戏剧性、热情、活力、幽默、魅力、创造性和新颖性融人教学之中。
特征六:激励技巧。
杰出的激励者,他相信自己有能力改变学生的生活,不断敦促和关注自己的学生,让他们对自己的行为和学业保持更高的期望。
教师资格证考试现代教育技术导论
教师资格证考试现代教育技术导论第1章认识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1.1 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克瑞格.贝瑞特认为“如果教师不了解如何更加有效地运⽤技术,与教育相关的技术都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P2 1.1.1 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现代教育技术的定义)国际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简称AECT)1994年对教育技术的定义(AECT94定义):“教学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AECT’94定义结构P2-3★教育技术的内涵(1)教育技术是⼀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2)学习过程是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对象(3)学习资源是优化学习过程的必要条件教育技术绝不仅指⽤于教育的媒体和⼿段,⽽是指⼈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的⼀切技术⼿段和⽅法的总和,包括有形技术(物化形态)和⽆形技术(智能形态)。
P3★有形技术是指体现在有形物体中的科学知识,包括从⿊板、粉笔等传统教具⼀直到计算机、⽹络、卫星通讯等各种现代教育教学媒体。
P3★⽆形技术是指以抽象形式表现出来,以功能形式作⽤于教育实践的科学知识,即指在解决教育教学问题中起作⽤的技巧、⽅法和理论,如系统⽅法等。
P3★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 :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管理、评价。
P5★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涵义现代教育技术是运⽤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
★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国际教育传播与技术协P5★现代教育技术强调:(1)以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为指导,树⽴应⽤现代教育技术推进素质教育,重点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的教育思想,重视运⽤现代认知理论和⼈本主义理论指导教与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和应⽤。
(2)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充分利⽤和发挥多媒体与⽹络技术的优势,建⽴以多媒体和⽹络技术为基础(3)以教和学的过程和资源为研究对象,并以优化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为⽬标。
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
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是指对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经验的积累和专业发展过程的划分和描述,以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和发展。
根据不同的理论观点和分析框架,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可以分为不同的阶段和层次。
下面将结合不同的理论观点,对教师专业发展阶段进行综述。
1.传统阶段理论:这一理论认为教师专业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初级阶段、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
初级阶段的教师往往具有较低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需要较多的指导和培训;中级阶段的教师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独立完成教学工作;高级阶段的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在教学中进行创新和改进。
2.教师成长路径理论:根据这一理论,教师的专业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初始化阶段、探索阶段、稳定阶段和再创新阶段。
初始化阶段的教师需要适应教师身份和教学工作,探索阶段的教师开始积累经验和丰富专业知识,稳定阶段的教师已经形成稳定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策略,再创新阶段的教师能够在教学和教育实践中进行创新和改进。
3.反思实践理论:这一理论强调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是反思实践。
根据这一理论,教师的专业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技术能力阶段、教学策略阶段和专业认同阶段。
技术能力阶段的教师主要关注教学技能和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策略阶段的教师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教育理念,专业认同阶段的教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观念和教育教学风格。
4.建构主义阶段理论:根据这一理论,教师专业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接受型阶段、试验型阶段和建构型阶段。
接受型阶段的教师主要接受外部的知识和经验,试验型阶段的教师开始尝试和应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建构型阶段的教师能够主动构建和整合知识,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
总之,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是对教师专业发展过程的分析和描述,对于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理论观点和分析框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发展路径和发展策略,实现个人和专业的成长与进步。
《现代教师学导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现代教师学导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作业1(第1-3章)一、简答题1、教师职业作为一种专业的特征是什么?答:(1)专业功能与专业伦理。
(2)专业知识和技能。
(3)专业训练和资格.(4)专业自主。
(5)专业教师有自己的专业团体。
(6)专业地位.2、师生关系的意义是什么?答:(1)师生关系对教学效果有着巨大的影响.(2)师生关系对学生的个性心理、社会能力和创造性等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3)师生关系不仅对学生产生影响,同样也影响教师。
二、论述题1、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提倡教师专业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答:一、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设和谐的小康社会,关键是教育和人才资源。
而我国教育还比较落后,今后一定时期的主要问题是教育质量的问题,而质量问题的根本是教师队伍的素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关键.二、提高教师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方向和理想,推进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发展的基本任务。
要真正落实素质教育,需要事实具备与之想适应的素质,这些都要求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三、因此,提倡教师专业发展在素质教育过程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师生互动的特点有哪些?答、(1)双向性,在课堂情境中,既有教师对学生心理发展和行为的影响,也存在学生对教师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从师生互动而言,学生个性多样性差异为教师提供了广泛的影响源,教师因材施教其实也是学生影响教师行为的一个表现。
(2)情感性,不仅情感互动是课堂中师生互动的重要内容,而求任何形式的师生湖动行为都会引起师生相应的情绪情感反映,情感互动在师生互动中居于核心地位.(3)同质性,课堂情境中的师生心理和行为互动的性质具有一致性。
(4)非言语互动作用的显著性。
师生间的非言语交流或互动在课堂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增加非言语交流或互动能够促进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分析题答:关于"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这样三点含义:第一,教师的工作是非常重要而且非常高尚的,他影响的是一个人的灵魂内。
教师专业发展导论
教师专业发展导论一,教师专业化的内涵及特征:P17内涵: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体和教师群体的专业水平提高以及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的确立和提升的过程。
特点:1、丰富性。
教师专业化是一个内涵不断丰富的过程.从教师职业整体地位提升的动态过程到教师成为专业人员被承认的静态结果,从关注教师职业组织发展阶段到关注教师专业发展阶段,人们对教师专业化的认识不断发展。
2、多样性。
教师的专业化既关注教师学科专业性的提高,又关注教师专业性的增进。
既重视教师对教育教学过程中规律性和科学性的把握,又重视教师艺术性和创造性的提升。
3、发展性。
教师专业化本质上就是个体成长和发展的过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和增加专业能力的过程。
4、多主体性。
教师专业化是一个多主体共同努力的过程。
需要政府、学校、个体的共同努力而体现出多主体性。
二、教师专业知识的构成:P271、学科专业知识:a,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B,学科发展历史和趋势。
C。
学科认识世界的独特视角和方法。
D,相关学科的知识。
2.教育专业知识。
A,一般教育学知识。
B.一般心理学知识。
C.学科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
3,实践性知识:a,情境性知识,b。
操作性知识。
C。
人际知识。
D。
自我知识。
4,普通文化知识。
A。
人文社科类知识。
B,自然和技术性知识。
C,工具类知识。
D,艺体类知识。
E,劳技类知识。
F,时政知识。
三,教师专业伦理:P42含义:是指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遵守的一套行为规范和为实现美好生活而培植自我的内在品格和德行。
表现:1,为人师表。
为人师表是指教师在生活;教学,和社会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素质和行为都是可以成为他人学习的表率。
一方面要求教师体现严谨的教学态度和认真负责的工作精神,有能力让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得到良好的发展。
另一方面,教师要严于律己,言行如一,积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促进学生优良品质的形成。
2,客观公正。
指教师在从教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公平正义,光明正大和公道的品质。
教师专业发展导引电子书完整版
第一章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及途径教师是专业人员。
教师职业的专业性被普遍认可与自觉建设是在20世纪中叶以后才出现。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教师专业化的方向和主题。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提高教师专业地位的有效途径是不断改善教师的专业教育,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才能使教学工作成为受人尊敬的一种专业,成为具有较高社会地位的一种专业。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职业道德、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即由一名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的发展过程。
教师的专业发展固然与从教时间有关,却又不仅仅是时间的累积,更是教师专业素养的不断提高,专业理想的逐渐明晰,专业自我的逐步形成,直至成为教育世界的创造者。
从社会意义上讲,教师专业发展是科教兴国的重要保证。
时代的发展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不仅体现在传统的品德、知识、能力等方面,而且体现在专业素质的内涵要随时代的变化不断丰富和发展上。
因此,只有清楚地认识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建立教师职业的专业标准体系,加快教师专业化进程,才能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保证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为科教兴国提供重要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从教育意义上讲,教师专业发展是教育改革的必然,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目标、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观念和要求。
只有当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决策者,才能担当起教育改革的重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教师的培训、学习,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但是,教师的专业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带有阶段性特征。
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及其特征,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指明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阶段和应对路径,既有助于教师根据发展阶段特点去制定符合自身发展实际的短期和长期目标,同时也有利于学校和教师培训机构针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提供促进专业发展的辅助性条件。
教师专业发展导论
一、简述题1、教师角色的涵义教师角色是处在教育系统中的教师所表现出来的由其特殊地位决定的符合社会对教师期望的行为模式。
不同的人对教师角色的理解不一样:(1)教师角色的概念:①《教育大辞典》:教师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联系的被期望行为。
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教师的实际角色。
二是教师的期望角色。
又分为―他人对自己的期望‖、―自己对自己的期望‖及―自己对他人的期望‖等方面。
②学者的解释:―处在教育系统中教师所表现出来的由其特殊地位决定的符合社会对教师期望的行为模式‖(饶从满)。
(2)进一步的理解:①教师是一个角色丛,往往要扮演多重角色。
②教师要充分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其思想基础是要树立角色意识。
③教师角色意识对于教师专业发展与儿童健康成长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在教师教育观念中居于核心地位,影响着教师心理体验与感受,支配着教师的教育行为,从而影响着儿童的健康成长。
我国古代教师有何特征:3、我国教师角色观的演变⑴中国传统教师角色观:①―蜡烛论‖——关于教师伦理道德的隐喻。
②―工程师论‖———工业模式下的教师角色隐喻。
③―园丁论‖——农业模式下的教师角色隐喻。
④―一桶水论‖——应试教育模式下的教师角色隐喻。
二、当代优秀教师具备哪些能力?与传统教师要求有何不同?---个性特征:高效能教师是什么样的人。
特征一:满怀使命感和热情。
视教学为“天职”,热情地帮助学生学习和成长。
特征二:积极而真诚。
关心、理解和尊重学生、家长及同事,并能公正地对待他们。
特征三:具有领导才能。
积极地影响着学生、家长和同事。
---教学特征:高效能教师做什么。
特征四:全面关注。
了解并能完全掌握课堂教学的三个关键因素:①课堂管理与组织;②学生参与;③时间管理。
特征五:风格。
具有自己独特的个人风格,他们能将戏剧性、热情、活力、幽默、魅力、创造性和新颖性融人教学之中。
特征六:激励技巧。
杰出的激励者,他相信自己有能力改变学生的生活,不断敦促和关注自己的学生,让他们对自己的行为和学业保持更高的期望。
教师专业发展导引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第一,教师专业发展是职业特性对教师的必然要求。第二,教师专业发展能够激发和坚定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精神。第三,教师专业发展有助于实现教师的生命价值。
第二节 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特征及启迪
一、国外关于教师发展阶段特征的研究(一)富勒的教师关注理论1.任教前关注阶段2.早期求生阶段3.关注教学情境阶段4.关注学生阶段。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一)教师专业发展的趋势第一,对于教师职业由强调其工具价值转向内在价值。第二,对于教师发展由强调外部动力转向重视内部动机。第三,对教师工作由关注结果转向关注过程。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1.遵守职业道德2.拓展专业知识3.提升专业能力4.建构专业人格5.形成专业思想6.发展专业自我
(二)互动学习师生、生生、生与媒体间可以尝试注式学习、合作学习、专题学习、网络探索学习、研究性学习等方式,使我们的学习真正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之愿学、乐学、创造性地学。网络探究学习是一种以单一主体探索为导向的学习活动。
(三)团队学习唯有教师集体参与的研究,才能形成一种研究的氛围,一种研究的文化,这样的研究才能真正提升学校的教育能力。
第一章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及途径
什么是教师专业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职业道德、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即由一名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的发展过程。
第一节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及意义
一、教师是专业人员教书育人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的本质特征和主要工作内容。
有人还提出教师专业发展分为七个阶段。第一阶段,专业预备期。第二阶段,专业形成期。第三阶段,专业成长期。第四阶段,专业高原期。第五阶段,专业更新期。第六阶段,专业成熟期。第七阶段,专业退化期。
于胜刚教师专业发展导论读书笔记
于胜刚教师专业发展导论读书笔记最近读了一本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书——《于胜刚教师专业发展导论》,哎呀,真是让我有不少感触啊!说实话,一开始拿到这本书,我还以为它会是那种满篇都在讲理论、枯燥乏味的教材。
谁知道,翻开一看,竟然被作者的思路和语言给吸引住了!书里不仅有很多深刻的教育理念,而且还给了我们这些教师很多实实在在的建议,让我觉得自己好像突然被点醒了似的,心里真是有点儿小激动。
书中讲到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不仅仅是教书那么简单,还是要让自己的思维、眼界不断扩展,进而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
以前我总觉得当教师就是站在讲台上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好书、管好班,其他的也没啥太大关系了。
谁知道,原来这个职业要求的东西比我想的复杂多了!比如,要有高效的教学能力、良好的课堂管理技巧,还得有持续的自我反思和学习。
说白了,教师就像是一个不断进化的超级英雄,得时刻保持学习的状态,随时准备提升自己。
书中还特别强调了教师“终身学习”的重要性。
哈哈,说实话,一开始我看到这几个字,心里就有点小心虚,毕竟谁不想轻松点呢?但是看到后面,发现作者并不是让我们光靠死读书,而是要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反思来提升自我。
比如,给学生上课不只是传授知识,更多的是要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这个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可不容易,得真心投入、用心去做。
作为教师,我们还得不断学习新东西,不管是教育理论、教育技术,还是各种新鲜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让课堂更生动、有趣,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
书里还谈到了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嗯,这一点我特别有感触。
作为教师,我们不仅仅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更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记得自己当初刚开始做教师的时候,真的有点迷茫,常常觉得自己不过是个知识的搬运工,自己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价值呢?直到后来渐渐接触到一些学生,看到他们从无知到有知,从胆怯到自信,心里才有了一种成就感,才发现原来自己对学生的影响有多大。
虽然我们不能单纯地靠“给分”来评价自己,但在学生的心里,或许我们的影响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深远。
《义务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导论》课程内容概述
《义务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导论》课程内容概述2023年,我国义务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导论课程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广泛推广和深度实施。
该课程旨在为广大义务教育教师提供全面、系统、实用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方法,推动其专业素养水平普遍提升,以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求。
本课程主要依托于全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的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等相关学科专家教授。
其贯穿了整个义务教育教师职业生涯,从师前培训开始,到任教中、进修以及后续的职业发展过程中全程引领辅导,不断完善和深化教师的专业发展之路。
本课程在内容上分为两个模块:一、基础教学理论和方法模块。
该模块主要为教师提供学科知识和教学基本理论,如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等。
同时,该模块还将重点介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实用性,包括PBL、在线教育及创新设计等,使教师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化教育的发展趋势。
二、教育实践模块。
该模块旨在通过教育实践案例、教学反思等方式,帮助教师深入研究教学场景,践行教学理论,得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该模块包含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实践活动,参与其中的教师不仅能结合案例进行学习,还能在实践中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本课程强调教师的个体发展,旨在为教师提供全方位的教育教学支持,同时也能够培养教师团队的协作精神与专业素养,让所有的教育者都获得精神上的凝聚力和前进动力。
此外,为了促进义务教育教师的职业成长,本课程还将开设多种选修课程,包括教育评价、教育管理、教育心理学等多个方向,以满足不同类型教育者不同领域发展方向的需求。
教育是未来的希望,而优秀教师的确能够在其中创造更多的奇迹。
通过该专业发展导论课程的实施,我国教育者将收获更丰富、更多彩的教育经验,共同开创中国教育事业新的辉煌篇章。
教师专业发展导论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目录分析 05 精彩摘录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读书笔记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阶段
设计
教师
教育
标准
教学
内容
导论
专业
实践 专业
教师职业
教师
教师
周期
基本技能
附件
生涯
评价
内容摘要
本教材是为教师教育类专业学生所用。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成长过程,职前教师教育作为教师 专业发展的准备阶段,其基本任务是使未来教师具备从事教学工作所需要的基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知识。在 职前教育阶段,力图缩短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了解到作为教师,是谋生的职业,更是需要不断发 展的专业。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达到教师的专业标准,实现教师专业化。不仅要掌握牢固的学科知识,还要拥 有坚定的专业理念、坚实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本教材的目标群体定位为职前教师,目前,关于教师专业发展 的理论著述颇多,但关于教师的职前专业准备的研究多是定位在理论视角,本教材一方面试图厘清教师专业发展 的理论脉络,明晰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一方面从实践视角阐述如何进行备课,讲课,反思及开展行动研究,在 职前阶段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全程特别是职后教师专业个性化发展奠定基础。
第一节教学反思的基本技能 第二节课例研究的基本技能 第三节微型课题研究的基本技能
第一节纸笔测验的设计 第二节表现性评价的设计与实施 第三节档案袋评价的设计与实施 第四节学期教学评价的设计与实施
读书笔记
这是《教师专业发展导论》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心得。
精彩摘录
这是《教师专业发展导论》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义务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导论》
第一章教师角色的转变一、简答题1.“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这一隐喻有何不合理之处?答:(1)“一桶水论”所隐含的学习观念非常狭窄,没有看到学习完全可以超越书本、课堂和教师,延伸到更为广阔的生活世界。
(2)从师生关系方面来看,“一桶水论”将教师和学生分别看成了“倒水者”和“接水者”,教师扮演灌输者的角色,而学生则完全处于被动地位,被剥夺了自主建构知识的机会。
2.西方的传统教师角色定位有哪些?答:(1)教师是“神父”;(2)教师是“专家”;(3)教师是“学生行为的塑造者”;(4)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3.当代西方对教师角色是如何定位的?答:当代西方是从多个维度对教师角色进行定位的:(1)社会角色——教师是现存教育制度的维护者和现有文化的传递者;教育改革者;改革的行动者;(2)学校角色——教师作为管理者和决策者;(3)课堂教学角色——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激发者”;学生的“领导者”以及“心理保健师”;(4)自我职业角色——反思型实践者二、材料分析题下面的三则材料是国内外学者对教师职业的一些看法,请运用本章中有关教师角色特点的相关知识分析这些材料。
材料一: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言:“教师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
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该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只有从教师的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多么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的人格。
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
材料二:美国学者布鲁克菲尔德(Stephen D. Brookfield)将教学不确定性给教师心理带来的负面影响比作“骗子综合症”,即教师“常常感到自己像是个骗子,他们感到自己不配作为有能力的专业人员而被看重,因为他们知道,他们并不真的了解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他们只是知道,如果自己不是非常小心,就会被人发现自己在伪装教学。
专业发展导论
教师专业发展导论老师课件版整理第一章教师专业发展概述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历史演进二、教师专业化的内涵及特点三、教师专业化的标准一、教师职业发展的历史演进(一)教师职业的原始阶段(二)教师职业的泛专业化阶段(三)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初级阶段(四)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发展阶段(一)教师职业的原始阶段教师职业具有原始性。
教师是既从事教育活动又从事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年长的有经验的劳动者;社会分工不明确,教师未游离出生产和生活,教育方式简单,教育内容朴实;教育主要是围绕生产劳动的生存训练,教师职业是与生产劳动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二)教师职业的泛专业化阶段真正意义上的学校的出现,也就有了以教育教学为职业的教师。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学习教育完全被统治阶级所独占或垄断,教师队伍的主体属于统治阶级的一部分,属上流社会。
在中国,形成了官学和私学的教育实体。
在西方,教师在古代社会时由智者担任,到中世纪时期,学在教会是这一时期学校教育的主要特征之一,宗教教育在教育领域中也占到了主要的地位。
这一时期的教育有如下特点:1.教育处于十分散漫的状态;2.学校和教师的工作还没有统一的标准;3.教师成为独立而泛化的行业,教师属于知识阶层,既从事教育活动,又但当其他社会角色;4.教师行业的人没有进行过专门培训。
(三)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初级阶段从世界范围看,师范教育最早于17世纪末出现于法国。
1681年法国拉萨尔于兰斯创办的教师训练机构,1695年德国法兰克于哈雷创办的教员养成所是最早的师范教育机构。
之后,在欧洲其他国家也开始举办这种机构。
1794年秋,法国临时议会通过法令,在巴黎设立公立师范学校,1795年1月正式成立。
1810年在原巴黎师范学校基础上成立高等师范学校,1845年改为巴黎高等师范学校。
19世纪70、80年代,许多国家颁布法令设置师范学校,师范教育随之制度化,系统化。
为什么?教育自身教育知识教育家:夸、卢、裴、赫、斯、第、乌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
2.职业的基本特征 (1)产业性 (2)行业性 (3)职位性 (4)组群性 (5)时代性
• (二)专业 • 1.专业的含义:一般认为,专业是指一群 人经过专门教育或训练、具有较高和独特 的专门知识与技术、按照一定专业标准进 行专门化的处理活动,从而解决人生和社 会问题,促进社会进步并获得相应报酬和 社会地位的专门职业。 •
• (四)教学方法技能 • 教学方法是指为了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 教师组织引导学生进行专门内容的学习活 动所采用的方式、手段和程序的总和。它 包含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以及教与学 的方法。教学方法技能主要包括教学方法 的选择技能和教学方法的运用技能。
• (五)教学语言表达技能 • 教学语言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达思想、传递信 息的主要工具。广义的教学语言是指教学过程中 教师使用的教学口语、书面语言(如板书、作业 批语等)、体态语言(如示范性或示意性动作 等)。狭义的教学语言专指教学口语,它是教学 语言的主要形式。有时又把教学语言分为有声语 言和无声语言。教学语言表达技能主要包括教学 口语表达技能、教态语言表达技能和书面语言表 达技能。
•
• • • • • •
2.教师专业化的特点 (1)丰富性 (2)多样性 (3)发展性 (4)多主体性
第三节 教师专业化的标准 • 一、专业的标准 : • ①其成员的业务实践有系统的理论做依据, 有专门的技能做保证,有不断的研究做支 持。②其成员把服务对象的利益放在首位, 有严格的职业道德规范。③其成员的行为 不受外力的限制,有专业性的自主权。
• 四、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发展阶段 • 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在巴黎召开“关于教师地位的政府间特别会议”。 会议通过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明确强调: “教育工作应被视为专门职业(profession)。” •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第45届国 际教育大会以《加强变化世界中教师的作用》为 主题,再次强调教师在社会变革中的作
教师专业发展导论
第一章 教师专业发展概述
第一节 教师专业发展的历史演进
• • • • 试论述教师职业发展的历史进程。 一 、教师职业的原始阶段 二、教师职业的泛专业化阶段 这一时期教师呈现泛专业化的特点: 学生数量少,教育只是少数统治阶级的特 权,教师需求量小,没有大量培养的社会 需求。从整个社会来讲,教育还处于十分
• 二、教师专业技能的构成 • 备课技能、教学设计技能、课堂教学技能、 教学方法技能、教学语言表达技能、教学 媒体选用技能、学法指导技能、检查学习 效果技能、说课与听评课技能、教学评价 技能、教学研究技能和教学反思技能
• (一)备课技能 • 备课技能主要包括钻研教材技能、制定教学进度 计划技能和编写教案的技能。 • (二)教学设计技能 • 教学设计技能是指教师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 根据教学对象,确定教学起点和终点,并对教学 诸要素(课程内容、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教学 媒体的使用等)进行优化安排和策划的行为方式。 尽管每种教学实践都是具体的,教师制订的教学 方案会有所不同,但也表现出一些共同特征:① 指导性②系统性③操作性④预演性⑤创造性。
• 二、教师专业化的标准 • 目前,最能明确地正式表达教师专业化标准的文件是 美国卡内基基金会的改革委员会组织的“全美教师专业标 准委员会”(National Board for Professiona Teaching Standards)的《教师专业标准大纲》(1989)。它主要 包括五个方面的要求:第一,教师接受社会的委托负责教 育学生,照料他们的学习。第二,教师了解学科内容与学 科的教学方法。第三,教师负有管理学生的学习并作出建 议的责任。第四,教师系统地反思自身的实践并从自身的 经验中学到知识。第五,教师是学习共同体的成员。这五 项标准,概括起来就是:学生、知识、管理、反思和合作。
(九)说课与听评课技能 说课与听评课技能包括说课技能和听评课技 能。说课就是教师在授课之前将教案转化为“教 学活动”的一种实践演习,是教师面对专家和同 行,以教育理论为指导,将自己对课程标准及教 材的理解与把握、课程程序的设计与安排、学习 方式的选择与实践等一系列教学元素的确立及其 理论依据进行阐述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简言之, 说课就是教师阐述在课堂教学中做什么,怎么做, 为什么这样做的教学研究活动。 (十)教学评价技能
• 用 。大会明确指出,专业化是一种改善教 师地位和工作条件的策略。并提出“在提 高教师地位的整体政策中,专业化是最有 前途的中长期策略。” • 1.教师呈现高学历化 • 2.教师聘用证书化 • 3.教师培养专业化 • 4.教师培养终身化
第二节 教师专业化的内涵及特点
• 一教师专业化的内涵 • (一)职业 • 1.职业的含义《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
• 一、教师专业伦理的涵义 • 教师专业伦理是指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 业人员遵守的一套行为规范和为实现美好 生活而培植自我的内在品格和德性。具体 说,是教师担负起教师角色品质,即实现 教师之特殊性目的的品质,能充分实现教 育潜能的品质;是履行教育教学责任和义 务过程中所体现出的道德力量;是教师在 体验为师之道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内在的、 运用自如的教育行为准则。
• (六)教学媒体选用技能 • 教学媒体选用技能主要包括教学媒体的选择和使 用技能。教学媒体的选择要坚持发展性、综合性、 经济性和条件性原则。 (七)学法指导技能 学法指导技能主要包括常规学法指导技能和新型 学习能力(信息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 能力、探究学习能力)指导技能。
(八)检查学习效技能果 检查学习效果就是对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 程度进行检测,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使 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从而达到教学的 整体优化。检查学习效果技能是指通过收 集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有关方面的信息, 进而做好教学调控的教学行为方式。
• 2.国外代表性观点: 美国教学研究专家舒尔曼(Shulman)认为: 学科知识; 一般教育知识; 课程知识; 学科教育知识; 关于学生及其特性的知识; 教育背景知识; 教育目的、价值、哲学和历史基础知识 教师专业知识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 教学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等的总称。
•
• 散漫的状态;学校和教师的工作还没有统 一的标准;人们对教育的需求并不强烈, 也很少有人把教学作为专门职业和终身职 业,教师成为独立而泛化的行业,教师属 于知识阶层,既从事教育活动,又担当其 他社会角色;教师行业的人没有进行过专 门培训。
• 三、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初级阶段 • 从世界范围看,师范教育最早于17世 纪末出现在法国。 • 英国在19世纪形成了最早的师范教育 制度。 • 1.教师职业逐渐脱离经验化和随意化, 走向规范化和专业化 • 2.教师职业走向专业化,但总体水平不 高。
• (十一)教学研究技能 • 教学研究技能是指教师运用教育理论和科 学研究方法,对教学活动进行有目的、有 计划的探究,不断提升理论水平、应用技 能和专业素质等的一系列活动方式。教学 研究技能主要包括教学研究基本方法技能、 课题选择与论文写作技能、信息检索技能 等。 • (十二)教学反思技能
第三节 专业伦理
• 二 、教师专业知识的构成 • (一)学科专业知识 • 1.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 2.学科发展历史和趋势 • 3.学科认识世界的独特视角和方法 4.相关学科的知识 • (二)教师专业知识 • 1.一般教育学知识 • 2.一般心理学知识 • 3.学科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 • (三)实践性知识
• 2.专业的特征 : • (三) 专业化 : • 专业化是一个社会学概念,简单地说 就是指职业专门化。 一种职业要真正成为 专业,需经历一个专业化过程。
• (四)教师专业化
• • 1.教师专业化的含义: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体和教师群体的专业 水平提高以及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的确立和提升 的过程。具体包括三个层次:一是指教师个体的 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二是指教师群体的专业水 平提高的过程;三是指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的确 立和提升的过程。三个层次紧密联系,相互促进。 忽视任何一个方面,就会阻碍教师专业化的进程。
第二章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
•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 进与丰富,成为成熟专业人员的过程。主要指专业知识 与技能技巧的丰富与娴熟,专业信念与理想的坚持与追 求,专业情感与态度的深厚与积极,教学风格和品质的 独特与卓越。 五大内容: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伦理、专业精神、 专业智慧(简答题:简述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P24)) 它们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相互联系,相互促进而有机 融为一体。其中,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教师专业发展 的基础,专业精神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专业伦理是 教师专业发展的保障,专业智慧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最高 追求和集中体现
• • • •
1.情境性知识 2.操作性知识 3.人际知识 4.自我知识
• (四)普通文化知识 • 1.人文社会科学类知识 • 2.自然和技术类知识 • 3.工具类知识 • 4.艺体类知识 • 5.劳技类知识 • 6.时政知识 •
• 三、教师良好知识结构的特征 • (一)多元性:多元性是指教师知识结构的多样性与综合 性。 • (二) 动态性:教师知识结构的动态性是指教师的知识结 构处于不断的变化过程中,是指知识结构的开放性和超前 性。 • (三) 发展性:教师知识结构的发展性是指教师的知识结 构向着有利于学生发展、有利于教师自身发展的方向发展。 • (四) 整体性:教师知识结构的整体性是指教师专业知识 各构成部分之间并非独立成块,而是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 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发挥着 协同效应。
• • • • •
陈向明将教师的知识分成两类: “理论性知识” “实践性知识”。 叶澜 : 最基础的层面:当代科学和人文两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及 工具性学科的扎实基础和熟练运用的技能技巧。第二个层 面是具备一至两门学科的专门性知识与技能,由学习者本 人根据兴趣和能力进行选择。这部分知识是教师胜任教学 工作的基础性知识。 • 第三个层面是教育学科类知识,主要由帮助教师认识教育 对象、教育教学活动和开展教育研究的专门性知识构成。 这三个层面知识相互支撑、渗透并有机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