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双水相萃取

合集下载

《双水相萃取技术》课件

《双水相萃取技术》课件
影响因素
03
双水相萃取技术的实验操作
实验准备
01
02
03
实验材料
准备双水相萃取所需的试 剂和材料,如蛋白质溶液 、双水相体系、离心管等 。
实验设备
确保实验所需的设备齐全 ,如离心机、天平、量筒 等。
安全措施
确保实验环境安全,穿戴 适当的实验服和护目镜, 避免试剂溅出。
实验步骤
加入蛋白质溶液
将待分离的蛋白质溶液加入离 心管中。
应用范围广泛
该技术在生物、医药、环保等领域有 广泛应用,可用于蛋白质、酶、细胞 等的分离和纯化。
操作简便高效
双水相萃取技术操作简单,分离速度 快,可实现大规模生产。
环境友好
该技术使用无毒或低毒性的物质,对 环境友好,符合绿色化学的发展趋势 。
技术展望
深入研究机理
进一步深入研究双水相萃取技术的机理,提高分 离效率和选择性。
蛋白质回收率测定
测定蛋白质的回收率,评估双水相萃取技术的效 果。
3
数据分析
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双水相萃取技术 的分离效果和影响因素。
04
双水相萃取技术的优缺点
技术优势
高分离效率
双水相萃取技术能够实现高效率的分离过程,对于一些难以分离 的物质,如蛋白质、酶等,能够实现快速、准确的分离。
低成本
收集上清液
将上清液收集到适当的容器中 ,以便后续分析。
配制双水相体系
按照所需的浓度配制双水相体 系,确保比例准确。
离心分离
将离心管放入离心机中,设定 适当的转速和时间进行离心分 离。
清洗沉淀
清洗离心管中的沉淀,确保蛋 白质的纯度和回收率。
实验结果分析
1 2

双水相萃取的原理及应用 (2)

双水相萃取的原理及应用 (2)

双水相萃取的原理及应用1. 引言双水相萃取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提取技术,它利用两种不相溶的溶剂,即水相和有机相,在液-液界面上进行分相和萃取。

该技术具有高效、简便、环保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环境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双水相萃取的原理和一些常见的应用。

2. 双水相萃取的原理双水相萃取的原理基于不同溶剂之间的亲疏水性差异,以及化合物在两种溶剂中的分配系数。

在水相和有机相的界面上,亲水性较强的化合物会向水相转移,而亲水性较弱的化合物则会向有机相转移。

这样,在两相之间可实现化合物的分离和富集。

3. 双水相萃取的步骤双水相萃取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选择合适的水相和有机相溶剂。

一般情况下,水相为水,有机相为有机溶剂如乙醚、丙酮等;•第二步:将待提取物溶解在适量的水相溶液中,并加入适量的有机相溶液;•第三步:进行充分摇匀和混合,使两相形成均匀混合体;•第四步:静置一段时间,使两相分离,从而形成上下两层液相;•第五步:将两相分离,分别收集上下相中的物质。

4. 双水相萃取的应用4.1. 生物化学•蛋白质分离纯化:双水相萃取可用于蛋白质的富集和纯化,对于分子量较大的蛋白质特别有效;•酶的富集:通过双水相萃取,可以有效地从复杂的酶混合物中富集目标酶,提高其活性和纯度;•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双水相萃取可用于提取天然产物中的生物活性物质,如草药提取液中的有效成分。

4.2. 环境科学•水样前处理:对于含有大量有机物的水样,双水相萃取能够有效地去除有机物,净化水质;•环境污染物的富集:通过双水相萃取,可以将水中微量的有机污染物富集到有机相中,方便进一步分析和检测。

4.3. 化学合成•有机合成中的分离提取:在化学合成过程中,双水相萃取可用于分离和富集目标化合物,提高产率和纯度。

5. 结论双水相萃取是一种高效、简便、环保的分离和提取技术,适用于多个领域。

它的原理基于不同溶剂之间的亲疏水性差异,通过分配系数的差异实现化合物的分离和富集。

双水相萃取解析

双水相萃取解析

➢ 一般采用室温操作: 成相系统聚合物PEG对蛋白质有稳定作用,常温下蛋 白质不会发生变性; 常温下溶液粘度较低, 容易相分离; 常温操作节省冷却费用。
4.双水相萃取技术的发展
(1)历史:
➢ 早在1896年,Beijerinck发现,当明胶与琼脂或明胶与 可溶性淀粉溶液相混时,得到一个混浊不透明的溶液,随 之分为两相,上相富含明胶,下相富含琼脂(或淀粉), 这种现象被称为聚合物的不相溶性(incompatibility); ➢ 20世纪60年代,瑞典Lund大学的Albertsson P A及同事 最先提出了双水相萃取技术; ➢ 1979年,西德的Kula M R等人首次将ATPE应用于生物产 品分离;
➢大量研究表明:生物分子的分配系数取决于溶质与双水相系统 间的各种相互作用,主要有静电作用、疏水作用和亲和作用等, 其分配系数可为各种相互作用之和。
ln m ln me ln mh ln ml
①静电作用:两相系统中若有带电溶质存在,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大分子在两 相间的分配系数产生影响。(图5-15) Donnan Potential:当大分子或粒子带有静电荷时,在带有电荷 分配不相等时,就会在两相间产生电位差,称为道南电位。 ②疏水作用:某些大分子物质表面具有疏水区,溶质的表面疏 水性会对其在两相间的分配系数产生影响。
3.影响双水相分配的主要因素
高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高聚物的浓度 盐的种类和浓度 PH值 温度
(1)高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在高聚物浓度保持不变的前提下,降低该高聚物的相对分子质 量,被分配的可溶性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或核酸,或颗粒如细 胞或细胞碎片和细胞器,将更多地分配于该相。
以PEG-Dextran体系为例,↓Dextran→K↓ ↓PEG→K↑(表5-4)

双水相萃取详细资料

双水相萃取详细资料

三步两水相萃取酶的流程:
细胞匀浆液
第一步双水相萃取
+PEG +盐(或是葡聚糖)
分离机
下相 ) 细胞碎片
杂蛋白 (核酸、多糖)
上 相(PEG相
(目标产物)如prot、E +盐
第二步双水相萃取 静置分层
下 相(盐相) 核酸多糖
上 相(PEG相) 目标产物
杂蛋白
(亲水性较强)
+盐
第三步双水相萃取 静置分层
分子间作用力与熵增加相比占主导地位。
➢ 作用力为斥力:形成两个水相,两种高聚物分 别富集于上、下两相。
➢ 作用力为引力:也形成两个水相,但两种高聚 物都分配于一相,另一相几乎为溶剂。
➢ 作用力没有强烈的引力或斥力:完全互溶,形
成均相的高聚物水溶液
• 聚合物的不相容性:两种聚合物分子间存在斥力,在 达到平衡后,分成两相,两种聚合物分别进入到一相 中。
优点:1.与固定床反应器相比,不需载体,不存在多孔载体中的 扩散阻力,故反应速度快,生产能力较高;2.生物催化剂在两水 相系统中教稳定;3.两相间表面张力低,轻微搅拌即能形成高度 分散的系统,分散相液滴在10μm一下,有很大的表面积,有利于 底物和产物的传递。
PEG系统中细胞碎片分配到下相中较容易 分配在上相中的蛋白质可通过加入适量的盐(有时也可 加入适量的PEG),尽兴第二次双水相萃取,以除去多 糖和核酸,它们的亲水相较强因而容易分配在盐相中, 而蛋白质就留在了PEG相中;在第三步萃取中,应该使 蛋白质分配在盐相中(例如:调节pH),以使和主体 PEG分离。色素由于其疏水性,通常分配在上相。主体 PEG可循环使用,而盐相蛋白质则可用超滤方法去除残 余的PEG以提高产品的纯度。

双水相萃取全解

双水相萃取全解

1、双水相体系的组成
双水相体系的主要成因——聚合物的 不相溶性
双水相现象是当两种聚合物或一种聚 合物与一种盐溶于同一溶剂时,由于聚合 物之间或聚合物与盐之间的分子空间阻碍 作用,无法相互渗透,当聚合物或无机盐 浓度达到一定值时,就会分成不互溶的两 相,因为使用的溶剂是水,所以称为双水 相。
① 聚合物∕聚合物双水相
影响双水相萃取平衡的主要因素有: 组成双水相体系的高聚物类型、高聚物 的平均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高聚物的 浓度、成相盐和非成相盐的种类、盐的 离子浓度、pH值、温度等。
1)聚合物的类型
不同聚合物的水相系统显示出不同的疏水 性,聚合物的疏水性按下列次序递增:葡萄 糖硫酸盐糖<葡萄糖<羟丙基葡聚糖<甲基 纤维素<聚乙二醇<聚丙三醇,这种疏水性 的差异对目的产物的作用是重要的。
双水相萃取全解
主要内容:
一、双水相萃取的基本理论 二、双水相萃取工艺流程操作 三、影响双水相的因素 四、双水相萃取的应用 五、双水相萃取技术的发展
前言
• 双水相萃取现象最早是1896年由Bei jerinck 在琼脂与可溶性淀粉或明胶混合时发现的, 这种现象被称为聚合物的“不相溶性” (incompatibility)。
但一般来说,当双水相系统离双节线足够远 时,温度的影响很小,1-2度的温度改变不影 响目标产物的萃取分离。
大规模双水相萃取操作一般在室温下进行, 不需冷却。这是基于以下原因:
(l)常温下,溶液的粘度较低,容易分相 (2)成相聚合物PEG对某些具有生物活性溶质 如蛋白质有稳定的作用,常温下蛋白质一般不 会发生失活、变性。 (3)常温操作节省冷却费用。
6)无机盐的浓度
盐的正、负离子在两相间分配系数不 同,两相间形成电位差,从而影响带电 生物大分子的分配。无机盐浓度的不同 能改变两相间的电位差。

双水相萃取

双水相萃取

变性淀粉PPT代替昂贵得葡聚糖。 2. 双水相萃取技术同其他分离的结合,提高分离效率 与亲和层析相结合——亲和双水相
同生物转化相结合
习 题
凝聚: 絮凝: 分配系数(液液萃取): 分离因数: 说明超临界流体萃取的优势有哪些? 说明双水相萃取的优势有哪些?
H2O加量 次数 (g)
(NH4)2SO4溶液 加量 ml g
纯 溶液累计 PEG 400 (NH4)2SO4 总量(g) (%) 累计量
(NH4)2SO 4(%)
1 2
0.5 0.5
3
4 5 6 7 8
0.5
0.5 0.5 0.5 0.5 0.5
根据聚合物的质量平衡 : mO mB mT 式中mO , mT 和mB分别为聚合物的总质量 和在上相和下相中的质 量,它们分别为: mO (VB B VT T) cO mB VB B cB mT VT T cT 式中V , 和c分别为相体积、密度和 聚合物的浓度; 下标O、T则分别代表在有机混合 物(O)、下相(B)和上相(T)中。 V c c 可以得到:T T B O VB B cO cT cB cO MB 从相图可知: cO cT MT 综合方程式,得 VT MB B VB MT T
不相溶性是一普遍现象,其溶剂也不一定是水,也可 能是有机溶剂。 如果多种不相溶的聚合物混在一起,就可得到多相体 系,如硫酸葡聚糖、葡聚糖、羟丙基葡聚糖和聚乙二 醇相混时,可形成四相体系。
与溶剂萃取比较,双水相的两相性质差别小(密度和 折射率),有时难以看到界面。
生化工程中广泛应用的双 水相体系:聚乙二醇 (PEG)/葡聚糖(Dex)体系, PEG/盐等体系。 分离某一生物大分子,两 相系统的选择必须有利于 目的物的萃取和分离,同 时又要兼顾到聚合物的物 理性质。如甲基纤维素和 聚乙烯醇,因其粘度太高 而限制了它们的应用。

二 双水相萃取

二 双水相萃取

P为聚合物 Q为盐类
聚乙二醇
磷酸钾、硫酸铵、硫 酸钠 硫酸镁、酒石酸钾钠
17
双水相体系也可分为:高聚物/高聚物体系和 高聚物/低分子物质体系。 在高聚物/低分子物质体系中,PEG/盐体系是 最常见的价廉体系。 在高聚物/高聚物体系中,蛋白质和细胞在两 相中的分配取决于高聚物分子量、浓度、pH值及 盐浓度等因素,这种体系可直接用离子交换层析 进一步纯化,且可回收高聚物,使成本降低。 高聚物/高聚物体系成本比PEG/盐体系的高出 3~5倍,但不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并易于生物 降解。
21
密度差是一个与过程操作和设计有关的重要因素。 靠近临界点的相对密度差较小,因此相的 分离速度较慢; 远离临界点的聚合物浓度高,聚合物富相 的粘度会增加也会导致低的分离速度,所以 在中间组成时,分离速度最佳; 含水量较高时,两相的密度会趋向一致, 密度在1000~1100kg/m3之间。
系线反映的信息
VB AM VA MB
20
结线关系到相的平衡组成。所有组成在系线上 的点,分成两相后,其上下相组成均分别为B和A, 其体积比(VB/VA)不同。 相体积比与线段比(MB/MA)可从聚合物的质量平 衡得到:
m0 mB m A
mB VB B C B
VA A CB CO mB VB B CO C A mA
K BZ
1.42 1.21 1.12 0.92
27
三 、疏水作用
相间疏水因子(HF, hydrophobic factor) PEG/DX和PEG/KPi等ATPS上相(PEG相)疏水性较大,相间的疏 水性差用HF表示. HF可通过测定疏水性已知的蛋白质在其 pI处的maa测算:
RH-aa相对疏水性(relative hydrophobicity).是通过 测定蛋白质在水和已醇中溶解度的差别确定的,并设疏水性 最小的Gly的RH=0.所以,上式中的B为:

双水相萃取全解

双水相萃取全解

聚乙二醇
非离子型聚合物/ 非离子型聚 合物
聚丙二醇
聚乙烯醇 聚乙二醇 聚乙烯吡咯烷酮
高分子电解质/非离子型聚合物
羧甲基纤维素钠
聚乙二醇
高分子电解质/高分子电解质
聚合物/ 低分子量化合物
葡聚糖硫酸钠
葡聚糖
羧甲基纤维素钠
丙醇
磷酸钾
聚合物/ 无机盐 聚乙二醇 硫酸铵
双水相的形成
在聚合物∕盐或聚合物∕聚合物系统混合时, 会出现两个不相混溶的水相
②聚合物∕无机盐双水相
某些聚合物溶液和一些无机盐溶液 相混时,在一定浓度下,由于盐析作 用,也会形成两相,即聚合物/ 无机 盐双水相体系,常用的无机盐有磷酸 盐和硫酸盐。除高聚物、无机盐外, 能形成双水相体系的物质还有高分子 电解质、低分子量化合物。
各种类型的双水相体系
类 型 形成上相的聚合物 形成下相的聚合物 葡聚糖
影响双水相萃取平衡的主要因素有: 组成双水相体系的高聚物类型、高聚物 的平均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高聚物的 浓度、成相盐和非成相盐的种类、盐的 离子浓度、pH值、温度等。
1)聚合物的类型
不同聚合物的水相系统显示出不同的疏水 性,聚合物的疏水性按下列次序递增:葡萄 糖硫酸盐糖<葡萄糖<羟丙基葡聚糖<甲基 纤维素<聚乙二醇<聚丙三醇,这种疏水性 的差异对目的产物的作用是重要的。
缺点:
• 成相聚合物的成本较高, 且高聚物回收困难。 • 水溶性高聚物大多数粘度 较大,不易定量控制。 • 易乳化,相分离时间较长。 • 影响因素复杂。
3、双水相萃取原理
(1) 分配系数
双水相萃取与一般的水-有机物萃取的 原理相似, 都是依据物质在两相间的选择 性分配。当萃取体系的性质不同, 物质进 入双水相体系后, 由于分子间的范德华力、 疏水作用、分子间的氢键、分子与分子之 间电荷的作用, 目标物质在上、下相中的 浓度不同, 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双水相萃取技术

双水相萃取技术

新型功能双水相系统
温度敏感型双水 相体系
聚合物浓度的影响
聚合物分相的最低浓度为临界点,系线的 长度为零,此时分配系数为1,即组分均 匀的分配于上下相. 随着成相聚合物的总浓度或聚合物/盐混合 物的总浓度增大,系统远离临界点,系线 长度增加,两相性质的差别(疏水性等)增 大,蛋白质分子的分配系数将偏离临界点 处的值(K=1),即大于1或小于1。因此,成 相物质的总浓度越高,系线越长,蛋白质 越容易分配于其中的某一相。
盐的种类影响
在双聚合物系统中,无机离子具有各自的分配系数, 不同电解质的正负离子的分配系数不同,从而产生不 同的相间电位。由于各相要保持电中性,使得带电生 物大分子,如蛋白质和核酸等分别向两相移动分配。
盐浓度的影响
盐的浓度不仅影响蛋白质的表面疏水性,而且扰 乱双水相系统,改变各相中成相物质的组成和相 体积比。 例如,PEG/磷酸盐体系中上下相的PEG和磷酸 盐浓度及Cl-在上下相中的分配平衡随添加NaCl 浓度的增大而改变,这种相组成即相性质的改变 直接影响蛋白质的分配系数,如图。 离子强度对不同蛋白质的影响程度不同,利用这 一特点,通过调节双水相系统的盐浓度,可有效 地萃取分离不同的蛋白质。
lnK=lnK0+lnKe+lnKh+lnKb+lnKs+lnKc
式中,下标e、h、b、s、c分别表示静电作用、疏水作用、生 物专一性、分子大小、形态结构对分配系数的贡献。lnK0是 包括其他因素(盐的水合作用、配体相互作用)在内的分配 系数。
静电作用
非电解质型溶质的分配系数不受静电作用的影 响,利用相平衡热力学理论可推导下述分配系数表 达式: lnK=Mλ/RT M-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λ-与溶质表面性质和 成相系统有关的常数;R-玻尔兹曼常数;T-绝对温度。 生物大分子物质的M值一般很大,λ的微小变化 会引起分配系数很大的变化。因此利用不同的表面 性质,可以达到快速分离非电介质型的大分子溶质 的目的。

双水相萃取的名词解释

双水相萃取的名词解释

双水相萃取的名词解释双水相萃取是萃取的一种方法。

两种水溶性不同的聚合物,或一种聚合物和无机盐的混合溶液,在一定的浓度下,其体系会自然分成互不相溶的两相。

当被分离物质进入双水相体系后,由于表面性质、电荷间作用和各种作用力等的影响,被分离物质在两相间的分配系数不同,导致其在上下相的浓度不同,即可达到分离的目的。

早在1896年人们就已观察到,明胶与琼脂,或明胶与可溶性淀粉溶液混合时,会得到一种不透明的混合溶液。

静置后可分为两相,上相中含有大部分的明胶,下相中含有大部分琼脂(或淀粉),这种现象称为聚合物的不相容性,从而产生了双水相。

双水相萃取与水-有机相萃取的原理相似,都是依据物质在两相间的选择性分配,但萃取体系的性质不同。

当物质进入双水相体系后,由于表面性质、电荷作用和各种力(如憎水键、氢键和离子键等)的存在和环境的影响,使其在上、下相中的浓度不同。

分配系数K等于物质在两相的浓度比。

各种物质的K值不同,例如各种类型的细胞粒子、噬菌体等分配系数都大于100或小于0.01,酶、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分配系数在0.1~10之间,而小分子盐的分配系数在1.0左右。

因而,双水相体系对生物物质的分配具有很大的选择性。

双水相的优势ATPE作为一种新型的分离技术,对生物物质、天然产物、抗生素等的提取、纯化表现出以下优势:(1)含水量高(70%--90%),在接近生理环境的体系中进行萃取,不会引起生物活性物质失活或变性;(2)可以直接从含有菌体的发酵液和培养液中提取所需的蛋白质(或者酶),还能不经过破碎直接提取细胞内酶,省略了破碎或过滤等步骤;(3)分相时间短,自然分相时间一般为5min~15 min;(4)界面张力小(10-7~10-4mN/m),有助于两相之间的质量传递,界面与试管壁形成的接触角几乎是直角;(5)不存在有机溶剂残留问题,高聚物一般是不挥发物质,对人体无害;(6)大量杂质可与固体物质一同除去;(7)易于工艺放大和连续操作,与后续提纯工序可直接相连接,无需进行特殊处理;(8)操作条件温和,整个操作过程在常温常压下进行;(9)亲和双水相萃取技术可以提高分配系数和萃取的选择性。

双水相萃取技术

双水相萃取技术

三、双水相萃取3.1 双水相萃取的原理及特点3.1.1 双水相萃取的原理双水相萃取与水-有机相萃取的原理相似,都是依据物质在两相间的选择性分配,但萃取体系的性质不同。

当物质进入双水相体系后,由于表面性质、电荷作用和各种力(如憎水键、氢键和离子键等)的存在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使其在上、下相中的浓度不同。

分配系数K等于物质在两相的浓度比,由于各种物质的K值不同,可利用双水相萃取体系对物质进行分离。

3.1.2 双水相萃取的特点双水相体系萃取具有如下特点:(1)含水量高(70%~90%),是在接近生理环境的温度和体系中进行萃取,不会引起生物活性物质失活或变性;(2)分相时间短,自然分相时间一般为5~15min;(3)界面张力小(10-7~10-4mN/m),有助于强化相际间的质量传递;(4)不存在有机溶剂残留问题;(5)大量杂质能与所有固体物质一同除去,使分离过程更经济;(6)易于工程放大和连续操作。

由于双水相萃取具有上述优点,因此,被广泛用于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和生物化工等领域的产品分离和提取。

3.2 双水相萃取在分离和提取各种蛋白质(酶)上的应用用聚乙二醇(PEG)/羟丙基淀粉酶(Reppal PEG)体系经两步法可从黄豆中分离磷酸甘油酸激酶(PGK)和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

在黄豆匀浆中加入PEG4000,可絮凝细胞碎片及大部分杂蛋白。

在上清液中加入PEG4000(12%)-ReppalPES(40%),PGK在上相、GAPGH在下相的收率均在80%以上。

萃取过程的放大采用离心倾析机连续处理匀浆液,用离心萃取器完成双水相体系的两相分离,整个工艺具有处理量大、接触时间短、酶收率高的特点。

用PEG/(NH4)2SO4双水相体系,经一次萃取从A-淀粉酶发酵液中分离提取α-淀粉酶和蛋白酶,萃取最适宜条件为PEG1000(15%)-(NH4)2SO4(20%),pH=8,α-淀粉酶收率为90%,分配系数为19.6,蛋白酶的分离系数高达15.1。

双水相萃取法

双水相萃取法
非电解质型溶质的分配系数不受静电作用的影响,利用相平衡 热力学理论可推导下述分配系数表达式:
lnm=-Mλ/RT
m-分配系数;M-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λ-与溶质表面性质和 成相系统有关的常数; R-气体常数,J/(mo1.K);T-绝对温度, K。
因此,溶质的分配系数的对数与相对分子质量之 间呈线性关系,在同一个双水相系统中,若λ>0,不 同溶质的分配系数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减小。同 一溶质的分配系数随双水相系统的不同而改变,这是 因为式中的λ随双水相系统而异。
图a和b分别为PEG/Dx和PEG/KPi系统的典型相图 a
系线 两相区 双节线 双节线
b
两相区 系线
均相区
均相区
均相区
临界点
在系线上各点处系统的总浓度不同,但均分成组成相同而 体积不同的两相。两相的体积近似服从杠杆规则,即
上下相组成分别为T和B,
系线的长度是衡量两相间相对差别的尺度,系线越长, 两相间的性质差别越大,反之则越小。当系线长度趋向于零时, 即在图b的双节线上K点,两相差别消失,任何溶质在两相中的 分配系数均为1,因此K点称为临界点(critical point)。

在生物分子回收和纯化以后,怎样从含有目标产物残余物的 水溶液中回收聚合物或盐就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例如从 1000kg面包酵母中萃取反丁烯二酸酶需要用680kgPEG-1550和 533kgK3PO4,若不回收利用,化学品的消耗会使生产成本大幅 度上升。如果产品是蛋白质,并且分配在盐相,则盐可以在 错流过程操作方法下,用超滤或渗析膜过滤回收。如果蛋白 质积聚在聚乙二酵中,可以通过加入盐来精制,加入的盐导 致蛋白质在盐相中重新分配。PEG的分离同样可以用膜分离来 实现,即用选择性孔径大小的半透膜来截留蛋白质,同时排 除PEG进行回收。 另一种力法是通过盐析或使用水-可混溶性 的溶剂来沉淀蛋白质,但是固体(产物)的去除被存在的PEG阻 碍。也可使用离子交换和吸附,它们是通过蛋白质与基质的 选择性相互作用进行的。然而,当黏性聚合物溶液通过柱被 处理的时候,会出现高的压力降。在上述的三种方法中,膜 分离是分离和浓缩被纯化的蛋白质并同步去除聚合物的最佳 方法。

双水相萃取技术详解

双水相萃取技术详解

4.3 在医药行业的应用
双水相体系不仅可以用于分离医药行业需要的细胞,还 可以用来高效的提取抗生素。抗生素不仅能杀灭细菌,而且 对支原体、衣原体等致病微生物也具有良好的抑制及杀灭效 果。所以双水相萃取技术在医药行业得到广泛认可。 如: ①利用免疫亲和性PEG/Dextran 双水相体系从脐带血中分离 造血干细胞/源细胞。 ②亲水性离子液体 1-丁基-3- 甲基咪唑四氟硼 BF₄和 NaH₂PO₄形成的双水相体系能够快速从青霉素水溶液中萃取 青霉素G。 ③用亲水性离子液体四氟硼酸 1-丁基-3- 甲基咪唑四氟硼 BF4 和 NaH2PO₄组成的双水相体系萃取分离四环素。
2.1.4 相图
图1是典型的高聚物-高聚 物-水双水相体系的直角坐标 相图。两种聚合物A、B以适 当比例溶于水就会分别形成 有不同组成密度的两相。轻 相组成用T点表示,重相组成 用B点表示。曲线TCB称为 结线,直线TMB称为系线 。结线上方是两相区,下方 为单相区。

其中上下相组成分别为T和B, T和B量的遵循杠杆定律: 即T和B相质量之比等于系线 上MB与MT的线段长度之比。
⑤为降低成本和保证安全操作,应将成本高的和易燃易爆的液
体作为分散相。
产生分散相的动 力 重力差
微分接触式 喷啉塔、填料塔
逐级接触式 筛板塔、流动混合 器
机械搅拌
转盘萃取塔、搅拌 萃取塔、振动筛板 塔 脉冲填料塔、脉冲 筛板塔 连续式离心萃取器
混合澄清器
脉冲
离心力作用
脉冲混合澄清器
逐级式离心萃取器
3.5.2 脉动填料塔
3.3进行两水相生物转化反应需满足以下条件
● 催化剂应单侧分配; ● 底物应分配于催化剂所处的相中;产物应分配 在另
一相中;要有合适的相比。如产物分配在上相中,则

双水相萃取法

双水相萃取法

双水相萃取技术twoaqueous phaseextraction : 利用不同的高分子溶液相互混合可产生两相或多相系
统;静置平衡后;分成互不相溶的两个水相;利用物质在互 不相溶的两水相间分配系数的差异来进行萃取的方法;称 为双水相萃取法;
特点:能保留产物的活性;操作可连续化;可纯化蛋白质 2~5倍;
pH对酶的分配系数也有很大关系;特别是在系统中含有磷酸盐时;由于 pH的变化会影响磷酸盐是一氢化物还是二氢化物磷酸盐的存在;而一 氢化物磷酸盐对界面电位有明显的影响
四 双水相萃取的应用
应用特点: 双水相系统平衡时间短;含水量高;界面张力低; 为生物活性物质提供了温和的分离环境; 它还具备操作简 便 经济省时 易于放大; 据报道;系统可从10ml直接放大到 1m3规模105倍;而各种试验参数均可按比例放大;产物收率 并不降低;
c 吸附于反胶团内壁;
d 疏水区与几个反胶团的S疏水 尾发生相互作用;被几个小反胶 团所溶解;
四 影响因素
1 表面活性剂的种类:早期用一种表面活性剂;现在混合体系的研究较多
2 水相pH值:决定蛋白质表面带电基团的离子化状态;与表面活性剂的头部 基团有相互作用
3 温度:提高温度可使反胶束排斥水;起浓缩作用
二分配系数
影响分配系数的因素包括很多;如粒子大小 疏水性 表面电荷 粒子或大分子的构象等;这些 因素微小的变化可导致分配系数较大的变化; 因而双水相萃取有较好的选择性;
三 影响双水相萃取的因素
一 成相高聚物的分子量
一般原则:对于给定的相系统;如果一种高聚物被低分子量的同种高聚 物所代替;被萃取的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 核酸 细胞粒子等;将有利于 在低分子量高聚物一侧分配
一 基本原理

双水相萃取

双水相萃取
相比随操作条件而变化; 易于连续操作,处理量大,适合工
成本较高。即使水溶性聚合物和盐可
以回收再用; 选择性较低,分离纯化倍数低,一般 只适用于粗分离;
业应用;
第 4 章
目前的一些应用
1. 提取酶和蛋白质; 2. 进行萃取性生物转化 ; 3. 食品工业中用来从酸水解产物中提取二肽、 氨基酸、核苷酸等物质 ; 4. 萃取细胞、细胞器、膜等粒子;
第 3 章
优点与缺点
双水相萃取法的特点:能够保留产物的活性;整个操作可以连续化;
在除去细胞或细胞碎片时,还可以纯化蛋白质2~5倍,与传统的过滤法和
离心法相比,收率更高;
优点
操作条件温和,在常温常压下进行;
缺点
含较高浓度的水溶性聚合物和盐,会
带到产物中,需要辅助处理方法;
两相的界面张力小,易分散两相的
盐的种类和浓度 2
各相要保持电中性,使得带电物质 在两相移动分配;盐的种类和添加 其他种类的盐有助于提高选择性;
3 体系pH值
pH会影响蛋白质中可以离解基团 的离解度,改变所带电荷和分配系 数;pH也影响磷酸盐的离解程度;
温度 4
温度影响物质的分配系数。但一般 来说,影响很小,1~2度的温度 变化不影响目标产物的萃取分离;
双水相萃取
(Aqueous Two Phase Extraction)
汇报人: 日 期: xxx 2016-4-20
目录
Contents
01 - 双水相萃取技术 02 - 分离原理 03 - 优点与缺点 04 - 目前应用
第 1 章
什么是双水相萃取技术?
双水相体系
两种水溶性聚合物的水溶液;
相图
杠杆规则:系线上各点均为组

两水相萃取法

两水相萃取法

(六)、荷电PEG作为成相聚合物
在聚合物上引入电荷可以增大两相间的电位差。可以在 PEG或聚葡糖上引入带电荷的基团。但从式(19—19)来看, 相间电位差与电荷数成反比,而每一葡聚糖分子上可以引入 很多带电荷的基团,故效果较差。相反每一分子PEG只含两 个羟基,只能引入两个荷电基团,故使电场增大的效果较好。
如果产品是蛋白质,并且分配在盐相,则盐可以在错流 过程操作方法下,用超滤或渗析的膜过滤回收。
膜分离是分离和浓缩被纯化的蛋白质并同步去除聚合物 的最佳方法。
如果蛋白质积聚在聚乙二醇中,可以通过加入盐来精 制,加入的盐导致蛋白质在盐相中重新分配。
PEG的分离同样可以用膜分离来实现,即用选择性孔 径较大的半透膜来截留蛋白质,同时排除PEG进行回收。
(三)、盐类的影响
各种无机离子在PEG – Dx 两相中的分配系数如表19— 2所示:
由于各相应保持电中性,因而 在两相间形成电位差,这对带电生 物大分子,如蛋白质和核酸等的分 配,产生根大影响,参见式(19— 10)。
例如:加入NaCl对卵蛋白和溶 菌酶分配系数的影响见图19-4。
由此可见,加入适当的盐类, 会大大促进带相反电荷的两种蛋白 质的分离。
通常将蛋白质分配在上相(PEG),而细胞碎片分配在下 相(盐)。反过来的情况对相的分离不利,因为当上相含固量 高时,分离机的性能会受到影响。
从表19—3可见,在大多数场合下收率都能达到90%, 分配系数在1—20之间,多数场合大于3;很多杂蛋白也能 同时除去。
PEG/盐系统用得很广,主要由于PEG价廉和其选择 性高于PEG/粗葡聚糖系统的缘故。
二、相 图
对于由P, Q两种聚合物和水组成的系统,当P、Q达到 一定浓度时才会形成两相。图中曲线把均匀区域和两相区 域分隔开来, 称为双节线。

(生化工程课件)两水相萃取

(生化工程课件)两水相萃取
双水相萃取应用得最多的是胞内酶的提取。 这种温和的萃取不仅有利于保护目的物的生物活 性,而且目的蛋白得率高,纯度高,但目的物还含 有少量的核酸和多糖,进一步提高目的蛋白的纯度, 可从双水相体系和萃取操作方式两方面进行改进。 PEG衍生物:在PEG上引入亲和基团或离子基团; 采用多级萃取。
在两水相系统中进行转化翻译功能,如 酶促反应,可以把产物移入另一相中, 消除产物抑制,因而提高了产率。这实 际上是一种反应和分离耦合的过程,有 时也称为萃取生物转化;如果发生的是 一种发酵过程,则也称为萃取发酵,因 而此时也可以把两水相系统称为两水相 反应器。
相 图
相图
双结线, 上相(T,轻相) 下相(B,重相) 结点 临界点 系线
杠杆定律
19.3 双水相萃取过程的理论基础
表面自由能的影响 表面电荷的影响
表面积
电荷
3、物质在两相中的分配
和溶剂萃取法一样,物质在两水相中的分配用分配系数 K表示。
CT K= ——
CB Ct、CB——分别代表上相、下相中溶质的浓度 K—与温度、压力以及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与溶质的浓度无关。 1)表面自由能的影响(大分子物质表面性质对K影响很大) 2)表面电荷的影响(盐效应:两相系统中如存在盐,对K影响较大) 3)综合考虑(影响因素很多,单因素定量很困难,最佳操作条件靠实验) 4)影响分配平衡的参数 (1)聚合物的影响; (2)体系中无机盐离子的影响; (3)体系PH的影响; (4)体系温度的影响; (5)体系中微生物的影响。
四、双水相萃取的应用
1. 双水相萃取法常用于胞内酶提取。 目前已知的胞内酶约2500种,但投入生产的很少。 原因之一是提取困难。胞内酶提取的第一步系将细胞 破碎得到匀浆液,但匀浆液黏度很大,有微小的细胞 碎片存在,欲将细胞碎片除去,过去是依靠离心分离 的方法,但非常困难。双水相系统可用于细胞碎片以 及酶的进一步精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节线位置 与形状与聚 合物的分子 量有关。 聚合物分子 量越高,相 分离所需浓 度越低; 两种聚合物 分子量相差 越大,双节 线形状越不 对称。
三、物质在两相中的分配

物质在两水相中的分配用分配系数K表示: K=CT/CB
式中: CT、CB—分别代表上下相中溶质的浓度 K—与温度、压力以及溶质和溶剂的性质 有关,相系统固定时,K为一常数,与溶质的浓 度无关。


在两水相中,水分占很大的比例,生物 大分子(蛋白质、细胞器等)不会引起 失活,但可以不同的比例分配于两相中。
双水相萃取技术定义

利用双水相的成相现象及待分离组分在 两相间分配系数的差异,进行组分分离 及提纯的技术。
第一节 双水相分离理论
一、双水相的形成

两种聚合物溶液相互混合,分层或 混合成一相取决于:


利用生物物质在两相中的不同分配可实现其分离。 生化工程中常用的双水相体系有:
聚乙二醇(PEG)/葡聚糖(Dex): 聚乙二醇(PEG)/无机盐(硫酸盐或磷酸盐)。 无毒性; 能使生物高分子稳定(多元醇或多糖结构)。

特点:

二、相 图
两水相形 成的条件 和定量关 系常用相 图表示。
P E G 含 量 %
双水相萃取技术

普通溶剂萃取不易用于蛋白质的分离:
许多蛋白质有极强的亲水性,不溶于有 机溶剂; 蛋白质在有机溶剂相中易变性失活。

双水相萃取现象
1896年 Bei jerinck 上相:含大部分明胶 明胶+琼脂 两相 明胶+可溶性淀粉 下相:含大部分琼脂
(或可溶性淀粉)
双水相的形成
2.2%葡聚糖水 溶液与等体积的 0.72%甲基纤维 素钠水溶液混合 静置
1、表面自由能的影响



平衡时,分子或粒子在溶液中分配,总 是选择两相中相互作用最充分或系统能 量达最低的那个相。 利用不同的表面性质,可达到分离大分 子的目的。 双水相系统适合于生物大分子的分离。
表面自由能的影响


蛋白质在两水相中的分配用K表示: K=C1/C2 分子自相2转移至相1所需的功为E,相平衡 时化学位相等: K=C1/C2=e- E/kT =exp[-A(p1- p2)/kT] =eA/Kt= eM/Kt K主要决定于分子或颗粒的表面积与表面性质 (大分子物质的M值很大, 微小变化, K变 化很大) 。
T
M C B
葡聚糖含量%
a 系线 两相区 b 两相区 系线 双节线 双节线 均相区 均相区
临界点
相 图
在系线上各点处系统的总浓度不同,但均分成组成相同而 体积不同的两相。两相的体积近似服从杠杆规则,即
系线的长度是衡量两相间相对差别的尺度,系线越长,两 相间的性质差别越大,反之则越小。当系线长度趋向于零时, 即在图b的双节线上K点,两相差别消失,任何溶质在两相中 的分配系数均为1,因此K点称为临界点(critical point)。

成相聚合物的浓度:

接近临界点,蛋白质均匀分配于两相,K接近1; 成相聚合物总浓度增加,系统远离临界点,两相 性质差别增大,蛋白质趋向一侧分配,K或大于1, 或减小低于1。
4、影响分配的参数

盐类的影响:

在两相间形成电位差,对带电生物大分子产生 很大影响。 影响蛋白质中可解离基团的离解度,改变蛋白 质所带电荷和K。 影响相图,影响分配系数。 在聚合物上引入电荷可增大两相间的电位差。
2、表面电荷的影响

荷电粒子在两相中分配不相等时,会于相 间产生电位(道南电位)。
表面电荷的影响

荷电粒子在两相间分配达。平衡时,在两 相中的电化学位应相等。

两相系统中如有盐存在,会对大分子在两 相中的分配产生较大影响
四、影响分配平衡的参数

成相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降低,蛋白质易分配于富含 该聚合物的相。 在PEG/Dex系统中,PEG分子量下降,分配系数 增大,Dex分子量减小,分配系数降低。

三、 在小分子分离和纯化中的应用



应用于从一些黏度大、难过滤、易乳化 的发酵液中提取小分子。 多采用PEG/盐系统。 在PEG/Dex系统中,小分子分配多呈均 匀分配。
四、亲和分配

亲和分配(亲和萃取):
亲和层析和两水相萃取相结合。即 一种配基与一种成相聚合物共价结合, 使配基随成相聚合物分配在某一相中, 配基对目标蛋白质有很强的生物亲和力 而使其分配在配基-聚合物的相中。
0.39%葡聚糖 0.65%甲基纤 维素钠 98.96%水
聚合物的不相溶性
1.58%葡聚糖 0.15%甲基纤 维素钠 98.27%水
双水相的形成

聚合物的不相溶性:
聚合物分子的空间阻碍作用,相互间无 法渗透,当聚合物浓度达到一定值,就 不能形成单一的水相,故具有强烈的相 分离倾向。 某些聚合物溶液与无机盐溶液相混合, 浓度一定,也会形成两相(聚合物-盐双 水相体系)。
亲和分配


用于分离蛋白质,提高了分配系数 和萃取效率; 也用于脱氢酶和激酶等的提取。
五、两水相生物转化反应

两水相转化反应(萃取生物转化):

反应和分离耦合的过程;

酶促反应:产物转入另一相中,消除产物 抑制,提高产率
两水相生物转化反应条件

反应应满足的条件:
催化剂(酶、细胞等)应单侧分配; 底物应分配于催化剂所处的相中; 产物应分配在另一相中; 要有合适的相比 。


常需根据实验选择最优系统和操作 条件。
两水相生物转化反应

优点:
不需载体,反应速度较快,生产能力 较高; 生物催化剂在系统内较稳定; 两相间表面张力低,易形成高度分散 系统,表面积大,有利于底物和产物 的传递。

体系熵的增加; 分子间作用力。 则分子间作用力占主导地位而决定 混合结果。

聚合物的不相溶性:两种聚合物分子间 如有斥力存在(即某种分子希望在它周 围的分子系同种分子而非异种分子),达 到平衡后,就有可能分成两相,两种聚 合物分别进入到一相。
常用双水相体系

运用双水相萃取胞内酶应满足下列条件:
欲提取的酶和细胞分配在不同的相中(如细 胞碎片分配在下相—盐,蛋白质分配在上 相—PEG); 酶的分配系数应足够大,经一次萃取,就能 得到高收率; 两相用离心机易分离;

应用举例

双水相萃取技术可用于多种生物活性物 质的分离纯化。 酶的提取、纯化:

PEG/盐体系 酶上相 菌体下相或界面上 酶的提取率可达90%以上
三步两水相 萃取酶流程
二、工程方面的问题

工业应用上,应考虑萃取达到平衡的 时间和两相分离的设备。
系统中表面张力低,搅拌易分散成微滴, 几秒钟就能达到平衡,且蛋白质失活少, 收率高。 两相分离较难(两相密度差低,处理匀 浆液其黏度大),多用碟片式离心机; 工业上易于放大。

pH值:


温度:


荷电PEG作为成相聚合物:

第二节 双水相萃取技术的应用
一、工艺方面的问题

主要用于胞内酶的提取、精制; 用双水相萃取技术处理细胞匀浆液:

可方便除去细胞碎片,使酶得到精制。

蛋白质在多数情况下收率能达90%; K=2~20,一般大于3,很多杂蛋白质能同 时除去。
双水相萃取运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