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水相萃取(精选双水相萃取PPT,超级有用)

合集下载

双水相萃取详细资料PPT(44张)

双水相萃取详细资料PPT(44张)

(四)影响物质分配平衡的因素
主要有聚合物的分子量和浓度/pH/演的种类 和浓度/温度等。适当的选择各参数即在最 适条件下,可达到较高的分配系数和选择 性
成相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 量
当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降低时,蛋白质易 分配于富含该聚合物的相中。
例如:PEG/DX系统中当PEG的分子量降低时,会
双水相萃取
方盼 赵梅
目录
(一)两水相的形成 (二)相图 (三)分配理论 (四)影响分配的参数 (五)应用
Question
• 常用的溶液萃取法能用来提 取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吗?
Reason
大部分萃取采用一个是水相,另一个是有机相 蛋白质遇到有机溶剂,易变形失活 有些蛋白质有极强地亲水性,不能溶于有机溶剂。
作用力没有强烈的引力或斥力:完全互溶,形
成均相的高聚物水溶液
• 聚合物的不相容性:两种聚合物分子间存在斥力,在 达到平衡后,分成两相,两种聚合物分别进入到一相 中。
• 高聚物与高聚物形成两相是由于高聚物的不相容 性
• 高聚物与无机盐溶液也能形成两相,这是由于盐 析作用。
• 生化工程中,多应用聚乙二醇—-葡聚糖和聚乙二 醇-无机盐系统。
盐类的影响
在双水相聚合物系统中,加入电解质,首 先阴阳离子会有不同的分配。
盐的正负离子在两相间的分配系数不同, 由于各相应保持电中性,因而在两相中形 成电位差,这对带电生物大分子的分配, 产生很大的影响。
K->1 分配在上相 K+≈1 分配在下相
在pH6.9时溶菌酶带正 电,卵蛋白带负电。当 加入NaCl时,其浓度低 于50mmol/L时可见上 相电位低于下相电位, 使溶菌酶分配在。
只有当P和Q达到一定浓度才能形成两相

《双水相萃取技术》课件

《双水相萃取技术》课件
影响因素
03
双水相萃取技术的实验操作
实验准备
01
02
03
实验材料
准备双水相萃取所需的试 剂和材料,如蛋白质溶液 、双水相体系、离心管等 。
实验设备
确保实验所需的设备齐全 ,如离心机、天平、量筒 等。
安全措施
确保实验环境安全,穿戴 适当的实验服和护目镜, 避免试剂溅出。
实验步骤
加入蛋白质溶液
将待分离的蛋白质溶液加入离 心管中。
应用范围广泛
该技术在生物、医药、环保等领域有 广泛应用,可用于蛋白质、酶、细胞 等的分离和纯化。
操作简便高效
双水相萃取技术操作简单,分离速度 快,可实现大规模生产。
环境友好
该技术使用无毒或低毒性的物质,对 环境友好,符合绿色化学的发展趋势 。
技术展望
深入研究机理
进一步深入研究双水相萃取技术的机理,提高分 离效率和选择性。
蛋白质回收率测定
测定蛋白质的回收率,评估双水相萃取技术的效 果。
3
数据分析
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双水相萃取技术 的分离效果和影响因素。
04
双水相萃取技术的优缺点
技术优势
高分离效率
双水相萃取技术能够实现高效率的分离过程,对于一些难以分离 的物质,如蛋白质、酶等,能够实现快速、准确的分离。
低成本
收集上清液
将上清液收集到适当的容器中 ,以便后续分析。
配制双水相体系
按照所需的浓度配制双水相体 系,确保比例准确。
离心分离
将离心管放入离心机中,设定 适当的转速和时间进行离心分 离。
清洗沉淀
清洗离心管中的沉淀,确保蛋 白质的纯度和回收率。
实验结果分析
1 2

萃取技术—双水相萃取技术(药物分离纯化课件)

萃取技术—双水相萃取技术(药物分离纯化课件)

内侧流 外侧 分配 萃取物
体 流体 系数
细胞色素 C 磷酸盐 PEG 0.18 肌红蛋白 磷酸盐 PEG 0.009 过氧化氢酶 磷酸盐 PEG 0.12 尿激酶 磷酸盐 PEG 0.65
内侧流 速,cm/s
16.3 4.0 16.3 16.3
外侧流 传质系 速,cm/s 数,cm/s
6.6 5.5?0 -6 5.0 7.5?0 -7 5.0 2.8?0 -5 5.0 2.0?0 -4
双水相萃取的应用--双水相萃取技术(萃取技术)
1.双水相萃取的应用
双水相分离条件 (1) 目的分子与细胞应分配在不同的相 (2) 分配系数应足够大 (3) 离心机容易分离
双水相萃取的应用
分离物质
举例
体系
NaDS-硫酸葡聚糖
酶 核酸 生长素 病毒 干扰素
细胞组织
过氧化氢酶的分离 分离有活性核酸DNA 人生长激素的纯化 脊髓病毒和线病毒纯化 分离β-干扰素
双水相萃取的应用--双水相萃取技术(萃取技术)
2.双水相萃取分离技术的发展方向 (1)廉价双水相体系的开发
优点: (1)蛋白质溶解度大。蛋白质在PPT浓度到15%以前没有沉淀,但在PEG浓度大于
5%时,溶解度显著地减小,在盐溶液中的溶解度更小。 (2)粘度小。PPT的粘度是粗dextran的1/2,传质好。 ⑶价格便宜。PPT几十$/kg,粗dex几百$/kg
系线
TMB:系线连接双节线上两点的 直线。
在临界点处,分配系数为1
临界点
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课程
3.双水相相图
系线反映的信息:
(1)系线长度:衡量两相间相对差别的尺度。越长则两相间性质差 别越大,反之则越小;趋向于零时,(双节线上的点,临界点), 两相差别消失,成为均一相。

双水相萃取ppt

双水相萃取ppt

双水相萃取原理
• 双水相萃取与水-有机相萃取的原理相似,都是依据物质在两相间 的选择性分配。当萃取体系的性质不同时,物质进入双水相体系后, 由于表面性质、电荷作用和各种力(如憎水键、氢键和离子键等) 的存在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使其在上、下相中的浓度不同。物质在 双水相体系中分配系数K可用下式表示:K= C上/ C下 • InK = InKm+InKe+In Kh+InKb+InKs+InKc 式中,Ke-----静电作用对溶质分配系数的贡献; Kh----- 疏水作用对溶质分配系数的贡献; Kb-----生物亲和作用对溶质分配系数的贡献; Ks----- 分子大小对溶质分配系数的贡献; Kc----- 分子构型影响对溶质分配系数的贡献; Km -----除上述因素外的其它因素影响对溶质分配系数的贡献。
双水相萃取技术
及其在生物医药上的应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双水相萃取技术
• • • • 双水相体系的概念与形成 双水相萃取原理 双水相萃取的技术特征 双水相萃取的工艺流程
双水相体系的概念与形成
• 传统的双水相体系是指双高聚物双水相 体系,其成相机理是由于高聚物分子的 空间阻碍作用,相互无法渗透,不能形 成均一相,从而具有分离倾向,在一定 条件下即可分为二相。一般认为只要两 聚合物水溶液的憎水程度有所差异,混 合时就可发生相分离,且憎水程度相差 越大,相分离的倾向也就越大。
双水相萃取原则流程
连续双水相萃取
双水相萃取技术在生物医药上的应用
1.基因工程药物的分离与提取 2.酶工程药物的分离与提取 3.抗生素的分离与提取
4.天然植物药用有效成分的分离与提取
基因工程药物的分离与提取
目的的产物在转化液中的浓度很低 ,且对温度、 酸、碱和有机溶剂较敏感 ,容易失活和变性 ,若 以常规分离手段处理 ,产品的收率较低且纯度不 高 ,而双水相萃取技术可以保证产物在温和的条 件下得以分离和纯化。其中有代表性的工作是用 PEG4000/ 磷酸盐从重组大肠杆菌(E. Coli) 碎 片中提取人生长激素(hGH) ,采用三级错流连续 萃取 ,处理是为 15L/ h ,收率达 80 %。同样 , 用 PEG8000/ Na2SO4双水相系统从重组大肠杆菌 中分离 IGF - I,收率 90 %。

双水相萃取与应用课件

双水相萃取与应用课件

传统的萃取剂大多数为有机溶剂。以与水互不相溶的有机 溶剂作萃取剂从水相中萃取目的产物,广泛应用于抗生素、有 机酸、维生素等发酵产品生产。用于蛋白质、核酸、酶等生物 大分子的分离很少成功。
现代生物技术中,基因工程产品如蛋白质和酶往往是胞内 产品,需经细胞破碎后才能提取、纯化,细胞颗粒尺寸的变化 给固-液分离带来了困难,同时这类产品的活性和功能对pH值、 温度和离子强度等环境因素特别敏感。由于它们在有机溶剂中 的溶解度低并且会变性,因此传统的溶剂萃取法并不适合。
Zaslavsky等人认为,聚合物引起水溶液结构变化是促进相分离的主要 原因。X-射线衍射数据表明,无水时葡聚糖(DEX)与聚乙烯醇(PVA)混合物 (1:1)并不表现不相溶性。在水溶液中,即使在低浓度(3.5%DEX和2.45%PVA) 下也会发生相分离。 在水溶液中,聚合物的长链分子通过氢键同周围的水分子发生强烈地相 互作用,每一个氧原子结合两个水分子,使溶液中的PEG分子被一层高度有 序的水合作用层所包围。葡聚糖虽无与PEG类似的结构,但同样,分子中的 羟基通过氢键作用在分子周围形成水分子层。 两种聚合物周围形成不同的互不相溶的分子结构造成相分离。这一机理 可解释温度、添加无机盐和尿素等对相分离行为的影响。按聚合物对溶剂水 性质的影响程度为PEG>PVA>PVP>Ficoll>DEX,而成相所需聚合物浓度为 DEX-PVA<DEX-PEG<DEX-PVP<DEX-Ficoll。综合考虑聚合物的分子量因素, 二者的次序十分一致。
一定条件下,水相也可以形成两相甚至多相。所以有可能 将生物活性物质(水溶性的酶、蛋白质等)从一个水相转移到另一 水相中,从而完成分离任务。这就促使了能在食品工业、生物学 研究和生物工程方面具有广泛应用性的双水相萃取方法的产生。

生物分工程双水相萃取 66页PPT文档

生物分工程双水相萃取 66页PPT文档
(3) 回收率高 提纯倍数可达2-20倍, 如体系选择适当,回 收率可达80%-90%以上,且分离速度快。
三、双水相体系的应用
应用:在生物化学、细胞生 物学、生物化工等有机物分 离提纯方面得到了较为广泛 的应用,如:分离提纯蛋白 质、生物酶、菌体、细胞、 氨基酸、抗生素以及亲水性 生物大分子等。
KS
Y2,3-BD(% ) Yacetoin(% ) Rglucose(% ) Rcells(% ) R protein(% )
1 9.88 10.19 0.031 318.7 93.0
93.5
94.9
99.6
85.5
2 9.65 10.06 0.030 321.7 93.0
93.5
94.8
99.5
28.3和98.1% 乙醇/碳酸钠体系 发酵液中2,3-丁二醇的分配系数和回收率分别可达
15.1和94.3% 异丙醇/硫酸铵体系 发酵液中2,3-丁二醇的分配系数和回收率分别可达
8.3和91.4%
乙醇/硫酸铵APTE放大实验
表2.3 体系放大过程中2,3-丁二醇分配的变化
分配系数(K)
4)外加电场的影响
当在两相分界的垂直方面上加上电场时由于 电位差增加而使分配系数发生改变 如用PEG8000 /DextranT 500体系分离肌红蛋白,在外加48.1 V/cm的电场强度40 min后,分配系数K从0.81变 为38.7,上相回收率从44.7%增高到98.0% 。
5) 温度的影响
ln m H(H F F H S )F F S Z
RT
影响分配平衡的因素
1)成相聚合物
成相聚合物的相对分子量降低、浓度升高 有利于增大溶质的分配系数。

第四节双水相萃取技术-精品.ppt

第四节双水相萃取技术-精品.ppt



• 双结点线:把均相区和 两相区域分隔开。
分 数
/%
• 系线:连接双结点线上 两点的直线。
• 临界点:当系线长度趋 向于零时,即在图中的 K点,两相差别消失, 任何溶质在两相中的分 配系数均为1,成为单 相体系。
VT BM
VB MT
KPi质量分数/%
• 在同一条系线上的各点分成的两相具有相 同的组成,但体积比不同。
第四节 双水相萃取技术
一 、概 述
• 1896年,荷兰微生物学家Beijerinck发现聚合物 的不相容性:把明胶与琼脂或明胶与可溶性淀粉溶 液混合时,得到一种不透明的混合溶液,静置后 分为两相,上相含有大部分水,下相含有大部分 琼脂(或淀粉),而两相的主要成分都是水.
• 1955年,瑞典伦德大学的Albertsson首次利用双 水相技术从单细胞藻类中分离淀粉核,从此开创 了双水相分配技术。
• 1979年德国GBF的Kula和Kroner等[3]人将双水 相体系用于提取酶和蛋白质,使胞内酶的提取过 程大为改善。

1、基本概念及分类
• 双水相系统:某些亲水性高分子聚合物的水 溶液超过一定浓度后可形成两相.
• 聚合物-聚合物-水系统:聚合物分子的空间 阻碍作用使相互间无法渗透
• 聚合物-无机盐-水系统:盐析作用
H2PO4- < HPO42-
(二)疏水作用
• 一般情况下,蛋白质的表面均存在疏水区,疏水 区所占比表面越大,其疏水性越强.不同组分由于 其表面疏水性的差异使得其各自在上下相中产生 相应的分配平衡。
• lnKs=HF(RH +B) • HF为相间的疏水性差,也称疏水性因子;RH为
氨基酸的相对疏水性;B为比例常数。 • lnKo=HF×HFS • HFS蛋白质的表面疏水性. • lnK0=HF(HFS+△HFS) • △HFS为盐浓度增加引起的HFS值增量。 • lnK=HF(HFS+△HFS)+ ΔφFZ/RT

双水相萃取(精选双水相萃取PPT,超级有用)概论

双水相萃取(精选双水相萃取PPT,超级有用)概论

双水相萃取原理示意图
基本原理
双水相萃取与一般的水—有机物萃取的原理相似, 都 是依据物质在两相间的选择性分配。
当萃取体系的性质不同, 物质进入双水相体系后, 由于 分子间的范德华力、疏水作用、分子间的氢键、分子与 分子之间电荷的作用, 目标物质在上、下相中的浓度不 同, 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溶质(包括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稀有金属以 及贵金属的络合物、中草药成分等)在双水相体系 中服从Nernst分配定律:
[3]Kula M R, Krone K H, Hustedt H. Advances in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edited by Fiechte A, Berlin, Heideberg, New York 1982,24:73~118 [4] Hustedt H, Krone K H, Menge U, et al. Protein recovery using aqueous twophasw system[J]. Trends in Biotechnol, 1985,31(6):139
在水溶液中,聚合物的长链分子通过氢键同周 围的水分子发生强烈地相互作用,每一个氧原子 结合两个水分子,使溶液中的PEG分子被一层高 度有序的水合作用层所包围。葡聚糖虽无与PEG 类似的结构,但同样,分子中的羟基通过氢键作 用在分子周围形成水分子层。
基本原理
某些水溶性聚合物溶液与某些盐溶液混合, 两者浓度达到一定值时,也会分为两相,形 成聚合物-盐双水相系统。机理不清楚。一 种解释为‘盐析’作用。
[12] Silva L H M dMeirelles A J .Protein Partitioning[J].J.Chem.Eng.Data,2001,46(2):251-255. [13] Salabat A,Abnosi M H,Motahari A.Investigation of Amino Acid Partitioning in Aqueous TwoPhase Systems Containing Polyethylene Glycol and Inorganic Salts[J].J.Chem.Eng.Data,2008,53(9):2018—2021.

第四章 萃取-双水相萃取.ppt.Convertor

第四章 萃取-双水相萃取.ppt.Convertor

第二节双水相萃取主要内容一、概述二、物质在两相中的分配三、双水相萃取工艺流程四、双水相萃取技术的应用一、概述过滤和离心技术(取决于分离颗粒的尺寸或密度差异)难于进行收集微生物的细胞器、分离除去细胞碎片、提取和浓缩胞内物质的操作。

萃取已广泛用于液液分离,但一般的有机溶剂萃取难于分离蛋白质:(1)许多蛋白质有极强的亲水性,不溶于有机溶剂;(2)蛋白质在有机溶剂相中易变性失活。

在一定条件下,水相也可形成两相甚至多相。

使将水溶性的酶、蛋白质等生物活性物质从一个水相转移到另一水相中成为可能。

1、最早的双水相萃取现象:1896年Be jerinck,把明胶与琼脂或把明胶和可溶性淀粉的水溶液混合,可分为两相(大部分明胶/大部分琼脂),聚合物的“不相溶性”。

多种不相溶的聚合物可得到多相体系。

原因?(1)聚合物的空间阻碍作用,相互间无法渗透。

(2)聚合物与无机盐可形成聚合物-盐双水相。

2、双水相萃取的优势(见表,有一系列数据说明问题)3、双水相萃取的特点:(1) 条件温和,保留产物活性;(2) 含水量高,表面张力低,耗能少(3) 大分子及小分子(红霉素、氨基酸等)萃取;(4) 易于放大(5) 影响因素复杂;(6) 成本高4、两水相体系形成聚合物混合时,是分层或成一相,取决于两种因素:一是体系熵增加,表明系统混沌程度的量,与分子数量有关;二是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量有关,分子量越大,分间作用力也越大。

分子之间作用力:(1)A-A >A-B 相分离(2)A-A<A-B 混合(3)A-B>>A-A凝聚复合5、两水相体系类型两种都是非离子型高聚物(PEG / DEX、聚丙二醇/ DEX等)其中一种是离子型高聚物(羧甲基纤维素钠/葡聚糖DEX)两种都是离子型高聚物(羧甲基纤维素/羧甲基葡聚糖钠)其中一种是无机盐(磷酸盐、硫酸盐等)6、相图(见课件中图)理解:双结线(TKB);;结点(T/B);临界点(K);系线(TB)上相(T,轻相);下相(B,重相)当M点下移时,系线长度缩短,两相差别减小,到K点时,系线长度为0,两相差别消失而成为一相。

双水相萃取的原理及应用 ppt课件

双水相萃取的原理及应用  ppt课件

ppt课件
ATPE 的基本原理
40
以蛋白质的分离为例说 明双水相分离过程的原 则流程: 包括三步双水相分离, 第一步:所选择的条件 应使蛋白质产物分配在 富PEG的上相中, 而细胞 碎片及杂质蛋白质等进 入下相。
ppt课件
ATPE 的基本原理
41
以蛋白质的分离为例说 明双水相分离过程的原 则流程: 包括三步双水相分离, 第二步:分相后上相中 再加入盐使再次形成双 水相体系,核酸和多糖则 分配入富盐的下相,杂质、 蛋白质也进入下相,而所 需的蛋白质再次进入富 含PEG的上相。
ppt课件
ATPE 的基本原理
32
双水相的特点
(6)大量杂质可与固体物质一同除去。 (7)易于工艺放大和连续操作,与后续提纯工序可直接相连 接,无需进行特殊处理。 (8)操作条件温和,在常温常压下进行。 (9)亲和双水相萃取技术可以提高分配系数和萃取的选择性。
ppt课件
ATPE 的基本原理
33
双水相的特点
ppt课件
ATPE 的基本原理
10
ATPE 的基本原理:
以上方法对蛋白质的分离纯化有不同的缺陷。
ppt课件
ATPE 的基本原理
11
ATPE 的基本原理:
到目前为止,双水相技术几乎在所有的生物物质 如: 氨基酸、多肽、核酸、细胞器、细胞膜、各类细胞、 病毒等的分离纯化中得到应用,
特别是成功地应用在蛋白质的大规模分离中。
离子环境对蛋白质在两相体系分配的影响: 在双水相聚合物系统中,加入电解质时,其阴
阳离子在两相间会有不同的分配。 同时,由于电中性的约束, 存在一穿过相界面的
电势差(Donnan电势) ,它是影响荷电大分子,如蛋 白质和核酸等分配的主要因素。

《两水相萃取法》PPT课件

《两水相萃取法》PPT课件

精选ppt
17
当系线向下移动时,长度逐渐减小,这说明两相的差别 减小,当达到K点时,系线的长度为0,两相间差别消失, 点K称为临界点或褶点。
精选ppt
18
双节线的位置形状与聚合物的分子量有关。分子量越高, 相分离所需的浓度越低;两种聚合物的分子量相差越大,双 节线的形状越不对称。
精选ppt
19
三、分配理论
精选ppt
46
如果产品是蛋白质,并且分配在盐相,则盐可以在错流 过程操作方法下,用超滤或渗析的膜过滤回收。
膜分离是分离和浓缩被纯化的蛋白质并同步去除聚合物 的最佳方法。
精选ppt
47
如果蛋白质积聚在聚乙二醇中,可以通过加入盐来精 制,加入的盐导致蛋白质在盐相中重新分配。
PEG的分离同样可以用膜分离来实现,即用选择性孔 径较大的半透膜来截留蛋白质,同时排除PEG进行回收。
精选ppt
30
如上所述,影响分配系数的因素很多,而且这些 因素相互间又有影响,因此,目前尚不可能定量地关 联分配系数与能独立测定的蛋白质的一些分子性质之 间的关系。适宜的操作条件,只能通过实验得到。
实验可很方便地在10 ml有刻度的离心试管中进 行。如检定工作跟得上,则在几天内就可求得所需的 萃取条件。但有时液体粘度比较大,用吸管操作时容 易引起误差,需要注意。
精选ppt
43
(五)、温度
温度影响相图,特别在临界点附近,尤为显著,因而 也影响分配系数。但是在离临界点较远时,这种影响较小。
大生产中,总采用常温,可节约冷冻费用,这是由于 聚合物对蛋白质有稳定作用,不会引起损失。同时,温度 高时,粘度较低,有利于相的分离操作。
精选ppt
44
(六)、荷电PEG作为成相聚合物

双水相萃取法PPT课件( 57页)

双水相萃取法PPT课件( 57页)

该式较全面地描述了双水相系统的疏水性和相间电
位、蛋白质的疏水性和净电荷数对分配系数的影响, 同时也间接地通过盐对蛋白质表面疏水性和相间电位 的影响表现了盐对蛋白质分配系数的作用。
3. 影响物质分配平衡的因素
影响物质在双水相系统中分配的因素主要有双水相 系统的聚合物组成(包括聚合物类型、平均分子量),盐 类(包括离子的类型和浓度、离子强度、pH值),溶质的 物理化学性质(包括分子量、等电点)以及体系的温度等。 然而,这些参数并不是独立地起作用。所以要预测溶质 在双水相系统间的分配系数是困难的。这些系统复杂性 表现在如下的一些例子中:在一相中引入疏水性基团会 影响离子的分配和电位,在大分子(亲水聚合物或蛋白 质溶质)结构中构象的变化,能使另一些原子暴露在微 环境中。这些事实导致只能用实验的方法来确定满足分 配要求的操作条件。
2.疏水作用
一般蛋白质表面均存在疏水区,疏水区占总表 面积的比例越大,疏水性越强。所以,不同蛋白质 具有不同的相对疏水性。在pH为等电点的双水相中, 蛋白质主要根据表面疏水性的差异产生各自的分配 平衡。同时,疏水性一定的蛋白质的分配系数受双 水相系统疏水性的影响。因此,有必要确定双水相 系统的疏水性尺度,以便在萃取操作时调整和设计 蛋白质的分配系数。PEG/Dx和PEG/无机盐等双水相 系统的上相(PEG相)疏水性较大,相间的疏水性差用 疏水性因子HF (hydrophobic factor)表示。HF可通 过测定疏水性已知的氨基酸在其等电点处的分配系 数maa测算
已有的大量研究表明,生物分子的分配系数取决于溶 质与双水相系统间的各种相互作用,其中主要有静电 作用、疏水作用和生物亲和作用等。因此,分配系数 是各种相互作用的和:
lnm=lnme+lnmh+lnm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流程
3.2.1 目的产物的萃取


原料匀浆液与PEG和无机盐在萃取器中混合,然 后进入分离器分相。 通过选择合适的双水相组成,一般使目标蛋白质 分配到上相(PEG相),而细胞碎片、核酸、多 糖和杂蛋白等分配到下相(富盐相)。 第二步萃取是将目标蛋白质转入富盐相,方法是 在上相中加入盐,形成新的双水相体系,从而将 蛋白质与PEG分离,以利于使用超滤或透析将 PEG回收利用和目的产物进一步加工处理。
K= ct/ cb
其中ct 、cb 分别代表溶质在上相、下相中的浓度
基本原理
系统固定时, 分配系数为一常数, 与 溶质的浓度无关。当目标物质进入双水 相体系后, 在上相和下相间进行选择性 分配, 这种分配关系与常规的萃取分配 关系相比, 表现出更大或更小的分配系 数。如各种类型的细胞粒子、噬菌体的 分配系数都大于100或者小于0101, 因此 为物质分离提供了可能[7]。
[7] 严希康,俞俊棠. 生化分离工程[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1.1692187.
三、双水相萃系分类

双水相体系主要有以下几种: (1)高聚物/高聚物双水相体系 (2)高聚物/无机盐双水相体系 (3)低分子有机物/无机盐双水相体系 (4)表面活性剂双水相体系


发展历程 Kula教授研究小组对双水相的应用,工艺流程、 操作参数、工程设备、成本分析等进行了大量研 究,在应用上获得成功。1978年首先将双水相萃 取技术用于酶的大规模分离纯化,建成了一套工 业装置,达到20Kg/h的处理能力,分离纯化了几 十种酶,也应用于基因工程产品的分离[3,4]。 双水相萃取可分离多肽,蛋白质、酶、核酸、病 毒、细胞、细胞器、细胞组织、以及重金属离子 等,近年来,还应用于一些小分子,如抗生素, 氨基酸和植物的有效成分等的分离纯化。
基本流程
3.4.1 在生物工程中的应用
双水相萃取在生物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萃取分离抗生素、酶、分 离提纯蛋白质及萃取其他生物活性物质。 (1)萃取分离抗生素 朱自强等[9]用8%的PEG 2000与20%的(NH4)2SO4组成的双水相体系直 接萃取青霉素G发酵液,分配系数高达58.39,浓缩倍数为3.53,回收率为 93.67%,青霉素G对糖的分离因子和对杂蛋白的分离因子分别为13.36和 21.9。 (2)萃取分离酶 Babu等[10]用18%的PEG 1500与14%的磷酸盐组成的双水相从菠萝中萃 取菠萝蛋白酶和多酚氧化酶,菠萝蛋白的纯化倍数为4.0,酶活性恢复达到 22.8%,而多酚氧化酶的纯化倍数2.07,酶活回收率达到90%。 黄瑛等[11]采用10%的PEG2000、15%的磷酸盐和1%的NaCl组成的双水 相系统从洋葱假单细胞G-63发酵粗酶液中提取脂肪酶,当系统的pH为8.0 时,分配系数4.36,纯化因子3.98,脂肪酶的回收率达到87.25%。
基本流程
(3)分离提纯蛋白质 Silva等[12]研究了不同分子量的PEG和pH值在聚乙二醇(PEG)+磷酸钾+尿素 +水双水相体系中的液-液平衡,描述了实验技能和分析方法,得出了25℃时 PEG(1450,3350,10000)+磷酸钾(pH7和9)+尿素(质量分数为6%)+水的双水相 体系的平衡数据。每个体系测得了4条连接线。研究了25℃时pH7和9,尿素质 量分数为3%和6%的体系中溶解酵素、过氧化氢酶、β-牛乳糖的分离现象。 (4)萃取其他生物活性物质 Salabat等[13]研究了L-色氨酸、L-苯基丙氨酸、L-酪氨酸3种氨基酸298.15K 时在聚乙二醇+盐+水双水相体系中的分离现象,分相盐为硫酸镁、硫酸钠、 硫酸铵,并且还研究了连接线长度、盐、侧链结构对氨基酸分配系数的影响。 结果表明,增加氨基酸的疏水性和连接线的长度会使分配系数相应的增加。另 外,含有Na2SO4的体系比其他2种盐氨基酸的分配系数大。实验数据由改进后 的Virial-type模型计算,比较模型与实验数据得出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基本原理 某些水溶性聚合物溶液与某些盐溶液混合, 两者浓度达到一定值时,也会分为两相,形 成聚合物-盐双水相系统。机理不清楚。一 种解释为‘盐析’作用。
T
两相区
M C
系线
B
双节线 临界点
图2.1 Dex-PEG双水相系统相图
基本原理
由表1可知, 不同的成相原理可以解释不同组成的双 水相体系, 但各种原理并不能普遍适用, 而且各种原理 间的相互关系也十分复杂。因此双水相体系的成相原 理以及溶液理论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9]朱自强,关怡新,李勉.双水相系统在抗生素提取和合成中的应用[J].化工学报,2001,52(12):1039—1048. [10] Babu B R,Rastogi N K,Raghavarao K S M S.Liquid Liquid Extraction of Bromelain and Polyphenol Oxidase Using Aqueous Two-Phase System[J].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Processing,2008,47(1):83—89. [11]黄瑛,尹利,闫云君.双水相萃取法分离纯化洋葱假单细胞菌G-63脂肪酶[J].现代化工,2007,27(z2): 300—302.
2.2双水相萃取基本原理
基本原理
双水相萃取原理示意图
基本原理
双水相萃取与一般的水—有机物萃取的原理相似, 都 是依据物质在两相间的选择性分配。 当萃取体系的性质不同, 物质进入双水相体系后, 由于 分子间的范德华力、疏水作用、分子间的氢键、分子与 分子之间电荷的作用, 目标物质在上、下相中的浓度不 同, 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溶质(包括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稀有金属以 及贵金属的络合物、中草药成分等)在双水相体系 中服从Nernst分配定律:
基本流程
3.2.2 PEG的循环
在大规模ATPE过程中,成相材料的回收和 循环使用,不仅可以减少废水处理的费用, 还可以节约化学试剂,降低成本。 PEG的回收有两种方法:①加入盐使目标蛋 白质转入富盐相来回收PEG;②将PEG相通 过离子交换树脂,用洗脱剂先洗去PEG,再 洗出蛋白质。

基本流程
二、双水相萃取基本原理
2.1双水相体系的形成
基本原理
当一定浓度的某种有机物水溶液与其它有机物水溶 液, 或者有机物水溶液与无机盐水溶液以一定体积比混 合时, 能够自然分相并形成互不相溶的双水相或者多水 相体系, 这就是双水相体系。从溶液理论来说, 当2种有 机物或者有机物与无机盐混合时, 是分相还是混合成一 相, 取决于混合时的熵变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由于 双水相体系本身的复杂性, 体系的熵很难准确计算, 分子 间的相互作用力也不清楚, 所以双水相的形成机理很复 杂[6]。
3.3.3 无机盐的循环

将含无机盐相冷却,结晶,然后用离心机 分离收集。除此之外还有电渗析法、膜分 离法回收盐类或除去PEG相的盐。
基本流程
3.4 双水相萃取的应用
双水相萃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 1 在生物工程中的应用 2 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3 在金属分离中的应用 4 双水相萃取分析 5 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发展历程
1989年,Diamond等人以Flory-Huggins理 论为基础,推导出生物分子在双水相体系 中的分配模型,但有局限性,人需继续探 索,不断完善[5]。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控制和优化技术 的发展,将生化分离过程进行集成化和将 生化反应与分离过程集成化成为了研究热 点。

[5]Doamond A D, Hsu J T. Fundamental studies of biomolecule partition in aqueous two-phase system[J]. Biotechnology and Bioengineering, 1989, 34:1000~1014.
[3]Kula M R, Krone K H, Hustedt H. Advances in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edited by Fiechte A, Berlin, Heideberg, New York 1982,24:73~118 [4] Hustedt H, Krone K H, Menge U, et al. Protein recovery using aqueous twophasw system[J]. Trends in Biotechnol, 1985,31(6):139
主讲人:xxx 小组成员:xxx
发展
展望
原理
双水相萃取
设备 流程
一、双水相萃取发展历程


发展历程 1896年,荷兰生物学家Beijerinck发现,当明胶与 琼脂或明胶与可溶性淀粉溶液相混合时,得到一 个混浊不透明的溶液,随之分为两相。上相富含 明胶,下相富琼脂(或淀粉),且两相的大部分是 水,这种现象被称为聚合物的不相溶性,双水相 体系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聚合物之间的不相溶性 (incomPatibility)[1]。 1956年瑞典lund大学的Albertsson教授及其同事 开始对双水相系统进行比较系统研究,测定了许 多双水相系统的相图,考察了蛋白质、核酸、病 毒、细胞以及细胞颗粒在双水相中的分配行为, 为双水相体系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只局限于 实验室内的测定和理论研究。
[1] Beijerinck MW. Ueber eine eigentiimlichkeit der löslichen stärke.Centbl Bakteriol Parasitenkd Infektkrankh 2 Abt 1896;2:697–9. [2]Albertson P A. Chromatography and partition of cells and cell fragments[J].Nature, 1956, 177:771~77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