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课讲稿

课题2 酸与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酸与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与生活、生产有着密切联系,所以教材中没有简单地将它作为酸或碱性质来介绍,而是专门编成一个课题来说明,可见本节知识的重要性。教材从探究实验入手介绍了中和反应及盐的概念,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增强对这部分知识的认识。然后从酸碱性的角度说明了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价值,为下一课时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的学习做好了知识铺垫。

2、说三维目标:

根据化学课标要求、新课程理念和学生认知特点,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

•初步认识化学中的盐的含义;

•知道酸与碱之间发生中和反应;

•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⑵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学会借助指示剂判断酸碱发生中和反应的探究方法。

•初步培养其“变看不见为看得见”、“用宏观体会微观”、“用微观解释宏观”的科学研究方法。

•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健康的密切联系,体会化学的重要性。

•体验化学活动充满探究性,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3、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本节内容和学生实际,确定本节重点为:中和反应的概念及其应用。将难点确定为:中和反应的实质。

4、说教具、学具:

“探究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了什么反应”教材上安排的是演示实验,为给学生提供更广的认知空间,我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究实验,选用了以下教具学具:

教具:氢氧化铜、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酚酞溶液、滤纸。

学具: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装在滴瓶中)、酚酞溶液、紫色石蕊溶液、烧杯、胶头滴管。

二、学情分析

通过本单元课题1的学习,学生对酸碱性质和用途有了初步认识,知道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具有了通过间接观察,推论化学变化的经验。在课题1中,学生还知道了酸碱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自由

移动的离子这一知识,为学生从微观的角度认识酸碱之间的反应准备了条件。这些都为探究活动奠定了基础。

三、设计理念

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讨论中发展”。学生最易理解最易感知的是自己探究出的直观现象。本节课我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探究未知领域。通过学生的自主实验探究,以及多媒体形象演示,将微观反应直观展示,更有助于学生理解本节难点。

1、说教学方法:

基于以上设计理念本节我采用的教法主要有:自主探究实验法、对比分析法、互动学习法等。

2、说学习方法:

为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我引导学生使用的学法有:对比观察法、实验探究法、分组讨论法、归纳总结法等多种探究方法。

四、说教学设计

本节课分为六大环节:

(一)情景设置、引入新课

一上课,我先让学生观看一则新闻报道。通过新闻报道“浓硫酸泄露事件”,将学生带入紧张的事故抢险情境中,在课堂伊始就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二)启发点拨、自主探究

这一环节,我先通过两个实验再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演示实验“氢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学生实验“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

前者反应是有明显的现象,学生可根据现象判断反应的发生。而后者没有现象,学生无法判断反应是否发生。“怎样判断它们之间是否反应呢?”我适时抓住机会,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借助酸碱指示剂的性质,以及所提供的药品等自主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三)组织讨论、合作交流

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共享成果。交流中学生会说出多种方案。不管学生用哪种方案获得实验现象,我都将通过一些问题:1、方案中滴加酚酞溶液或石蕊溶液的作用是什么?2、反应过程中溶液颜色为什么发生变化?3、这些方案中哪种现象最明显?4、如何操作才能使酸碱恰好完全反应?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进而得出结论。这样设计,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此时,学生只知道酸碱之间能发生反应,但对发生什么反应以及发生反应的实质都还是未知。这时,我通过FLASH动画演示,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借助课件的直观性、形象性,帮助学生初步完成本环节的学习。

然而,对于那些抽象思维能力欠佳的学生来说,仅通过上面的学习仍难认识到中和反应的实质,为加深学生理解,我通过板书,分析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的微观变化。这样设计,环环相扣、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渐突破难点。此时,我再让学生到黑板上板书新闻中涉及到的化学反应原理,以及小实验中涉及到的反应原理。这样即强化了酸碱反应的实质,又为下一步讲解中和反应及盐的定义做好了铺垫。通过以上三个反应的对比、分析、总结得出盐和中和反应的定义。

关于中和反应的概念,学生会错误认为:“凡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我会在此,及时穿插反馈练习,通过练习,使学生真正理解掌握中和反应。

(四)自主学习、应用提高

本环节我先把教材中的例子,设计成以下问题:(课件展示) 先让学生设想解决的办法,然后再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自主学习。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尽量多地举出生活中利用中和反应的例子,体现了“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真谛。

(五)归纳反思、学以致用

本环节主要是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自己学完本节课的收获。并在此基础上及时进行反馈练习,使本节知识得以巩固提高。

(六)发散思维、能力拓展

教师演示趣味小实验“小猫捉迷藏”,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对现象进行。发散学生思维,拓展学生能力。

五、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简单明了,一目了然既能加深学生对本节知识体系的认识,又能强化重难点,可谓一举多得。

中和反应 实质 定义

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