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求恩(1)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五 纪念白求恩(1)
收不到你的信,我已经习惯了!向上帝保证,我已 经习惯了。又有两个月过去了,仍然没有你的回信。 延安的医疗队于11月25日到了这里,却没有带来信件。 我一直盼望着这支医疗队能够带给我一些书籍、杂志 和报纸,以及一封你的信,让我了解一些外界的情况。 但是,他们却只带来一台没有电机和支架,所以将无 法工作的x光机。他们还带给我一听已经开封的加拿大 香烟,一条巧克力,一听可可粉和一支剃须膏。这些 东西都很好,但是我宁愿用所有的这些东西换一张报 纸,一本杂志或者一本书。顺便说一句,我从延安收 到的所有东西都已经开封。这其中包括我的所有信件。 一些信件还有缺页。下次请一定将所有物品和信件多 加一层保护。中国人的好奇心太强了。
所有这一切在我境况好的时候都是可以 轻而易举地得到的。这多么令人伤心!
“去年我共行军3165英里,其中有400 英里是徒步穿行于山西、陕西和河北三省。 我共做了762个手术,检查了1200名伤员。 我还重组了部队的卫生系统,写作和翻译 了三本教科书,建立了一所医疗培训学 校。”这是一组惊人的数字。如此繁重的 工作,卓著的效绩,不要说一个人,就算 一个小分队也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
但只要有这点精神,
就是一个高尚的人, 一个纯粹的人, 一个有道德的人, 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一个的有益于人民的人。
向一位古典 共产党人致敬!
《白求恩》(1)
向一位古典共产党人致敬──《纪念白求恩》课堂实录(课前三分钟组织学生抄写字词,大声读,大声造句)第一部分:共鸣师:好,现在我们开始上课。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挺“古老”的文章。
[投影展示课题《纪念白求恩》]师:这是一篇议论文。
议论文我们都用这样一种方式去学──[投影展示] 共鸣──争鸣师:先共鸣。
让我们去感受理解毛泽东笔下的白求恩。
请读第一自然段,要求读的是记叙的句子,如果你发现是议论的,就停止。
明白吗?好,读记叙的句子,预备起。
生读: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
师:好,有的同学是很清楚的。
刚才读的这几个句子,旁批“记叙”。
(生记笔记)师:白求恩是哪国人?生:加拿大人。
师:什么职业?生:医生。
师:什么时候到中国。
结合“注释一”看看。
生:1938年。
师:抗日战争刚刚爆发不久。
这是个特殊的背景。
他来干什么?生:帮助中国抗日。
师:这是第一段的记叙告诉我们的。
现在看最后一段,注意了,也是读记叙的句子,读到议论就停止。
“我和白求恩同志”,预备起!生读: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
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
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
师:非常好,旁批,记叙。
这是议论文当中的记叙,非常的凝练。
白求恩什么时候去世?生:1939年师:39年。
哎,到咱们中国不到两年啊。
好,他在中国是怎么工作的呢?头抬起来看大屏幕,陈寅初,请到前面来读。
(配乐)[投影展示]在恶劣的战争环境中,……建立了一所医疗培训学校。
”师:这是一组惊人的数字。
如此繁重的工作,卓著的效绩,不要说一个人,就算一个小分队也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
在延安,外国专家很少。
白求恩的到来理应受到当局的礼遇,仅每月发给他的津贴便相当可观。
然而他谢绝了。
以下是他写给“军事指挥部聂将军处”的相关的信。
[投影展示]亲爱的同志:今天晚上我……钱对我没有任何用处。
白求恩的故事英雄事迹300字
白求恩的故事英雄事迹
白求恩(Norman Bethune)是一位加拿大医生,他因其在中国的医疗工作而被誉为英雄。
1. 中国医疗事业:白求恩在20世纪30年代初来到中国,目睹了中国人民面临的医疗和健康挑战。
他非常关注中国人民的健康状况,特别是农村贫困地区缺乏基本医疗资源的问题。
白求恩决心帮助中国人民改善医疗条件。
2. 移动医疗队:白求恩建立了一支移动医疗队,他亲自带领医疗队员穿越贫瘠的山区和偏远地区,为那些没有医疗资源的人提供医疗救助。
他们通过设置临时医院和诊所,进行手术和治疗,帮助病人恢复健康。
3. 抗日战争期间的贡献:白求恩在抗日战争期间继续为中国人民服务。
他奔赴前线,在战斗中救治伤员,并积极推动现代战地医疗的发展。
他发明了一种简易手术马克,提高了战地手术的成功率,拯救了许多生命。
4. 白求恩精神的影响:白求恩的医疗事业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故事和英雄事迹在中国广为传颂,他被誉为中国人民的好朋友和伟大的国际主义者。
他的精神继续激励着无数医生和志愿者为改善中国的医疗状况做出贡献。
白求恩的故事
白求恩的故事白求恩,这个名字在中国人民心中有着特殊的意义。
他是一位伟大的医生,也是一位伟大的人道主义者。
他的故事,让我们铭记在心,让我们永远怀念。
白求恩出生在加拿大,是一个医生世家的成员。
他从小就展现出对医学的浓厚兴趣,立志成为一名医生。
在求学时期,他勤奋好学,毕业后不久,他就成为了一名杰出的外科医生。
然而,白求恩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医术而安于现状。
他深知自己的责任不仅仅是治病救人,更是要让更多的人受益于医学。
于是,他毅然决定来到中国,来到那个饱受战乱之苦的国家,来到那个急需医疗援助的地方。
白求恩来到中国后,他深入农村,深入战场,他治疗伤员,救治病患,他用自己的医术和爱心,带给了无数人生的希望。
他不畏艰险,不惧危险,他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医者的誓言,践行着对人类生命的无尽关爱。
在中国抗日战争期间,白求恩成立了华北抗日医院,他带领着一支医疗队,奔赴战场,救死扶伤。
他不辞辛劳,不计报酬,他只是默默地为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
他的医术精湛,更让他成为了中国人民心中的英雄。
然而,白求恩的生命并没有因为他的伟大而得到安宁。
在一次医疗救援中,他不幸感染了伤寒病毒,最终不幸离世。
他的英名,却永远留在了中国人民心中,他的事迹,也被载入了史册。
白求恩的故事,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医者仁心的伟大,也让我们明白了人道主义精神的可贵。
他用自己的一生,演绎了一曲关于生命和爱的赞歌,他的事迹,永远激励着我们,让我们铭记他的名字,传承他的精神。
白求恩的故事告诉我们,医者的责任不仅仅是治病救人,更是要让更多的人受益于医学;人道主义精神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它可以温暖人心,也可以激励人前行。
让我们永远怀念白求恩,让我们永远传承人道主义精神,让我们永远珍爱生命,珍爱爱心。
2017年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13纪念白求恩(1)
•明确:“高尚”指人格, “纯粹”指品质;“有道 德”指修养;“脱离了低 级趣味”指志趣;“有益 于人民”指人生意义。 五个短语由短而稍长;气 势越发磅礴。
整体感知
让我们回顾下课文内容
小结
这篇议论文运用夹叙夹议的写法, 既能使读者由表及里的认识白求恩同 志,又能使读者懂得向白求恩同志学 习什么,为什么要向他学习。此外文 章还运用对比手法,正面介绍和侧面 介绍,语言生动简洁,说服力强。
⑶排比句,如:“一个人能力有大小, 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 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 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 的人。” 从人格、品质、修养、志趣、人生 意义五个方面强调向白求恩学习的意义。 采取排比增强了语言的气势,使赞颂的 感情显得热情洋溢,同时也避免句子过 于冗长,以此结尾,更加有力。
简介白求恩生平
• 诺尔曼· 白求恩(1890-1939), 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 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生。1937年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受加拿大 共产党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和美 国人组成的医疗队于1938年初来到 中国.1月间经延安到达晋察冀边 区。
1939年10月白求恩在涞源摩天岭
前线医院医治伤员时,不幸手指感 染中毒,由于他坚持工作,肘关节 又发生转移性脓疡.于1939年11月 12日在河北省唐县逝世。他最后一 句话是:“努力吧!向着伟大的路, 开辟前面的事业!”。 白求恩逝世一个月后的12月21 日,毛泽东同志写下了《纪念白求 恩》这篇文章。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派遣(pài) 狭隘(ài) 以身殉职(xùn)
㈠用成语表达下列几句话的含义。
⒈心里充满真诚和热情。( 满腔热忱 )
⒉态度冷淡,毫不关心。( 漠不关心 )
白求恩的故事五则
白求恩的故事五则1、白求恩之死那是发生在1939年10月到11月短短不过一个月的一段真实历史,10月28日,日本兵进行疯狂的"冬季扫荡"计划,开始对根据地的疯狂战斗。
当时中国的哨兵正在催促白求恩医生尽快完成手术尽快撤离,就在如此紧张的时刻白求恩在抢救伤员的时候不小心刺破了自己的手指,作为医生他迅速反应把手放入消毒液中消毒,虽然他知道自己不完全处理好伤口很可能面临被感染的危险,但是正在战时他没法先顾及自己还是坚持把伤员的伤口先处理完毕。
此时的白求恩已经被感染,后来他的手指先是发炎,且炎症越来越严重。
转眼到了11月1日,白求恩又一次在手术台抢救一名伤员,而这位伤员患的是一种剧烈传染性炎症,虽然此时白求恩已经手指感染在接触病人自己就面临致命感染的风险,但是白求恩依然坚持先救人,不幸,此次治疗确实又让他自己已经发炎的手指二次感染,且更为加剧了。
后来,手指发炎已经疼痛万分,他还是坚持做了十三台手术,还一边写治疗疟疾这种顽疾的讲课提纲。
最终在7日,一生解救他人于水深火热的白求恩自己却倒在了病床上,不仅手指炎症恶化扩散,后来又连续高烧,那么白求恩是怎么死的呢,最终他自己说出自己被确诊为败血症,于12日,天还没亮,白求恩就在病痛中平静的逝去。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写了遗书将遗产分给战友们,还请求国际援华委员会能够给予妻子一笔生活费,替他向妻子道歉,并告诉她自己曾经很幸福。
2、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1939年8月,白求恩大夫从延安来到唐县晋察冀军区工作,不久,毛主席从延安打电报指示聂荣臻司令员要好好照顾白求恩大夫,每月发给100元(边区币)的津贴。
当他得知聂荣臻司令员每月的津贴只有5元,一般干部也只有2元左右时,就激动地说:"我从延安来,毛主席的津贴就很少,八路军官兵每天只有几分钱的菜金,我是一个共产主义战士,不因该享受有特殊待遇!"由于组织上考虑他年长体弱,是饮誉国际的医学专家,且过去的生活较优越,就没有同意他的意见。
七年级语文上册 13 纪念白求恩(1)教案
课题纪念白求恩(第一课时)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理解并运用文中成语,了解并学习白求恩同志的精神。
2.学习议论文夹叙夹议的写法。
3.理解并学习白求恩同志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所表现出来的思想美、行为美。
教学仪器重点议论文中议论与记叙的关系,白求恩同志的精神。
难点议论文中议论与记叙的关系。
教学过程与设计设计目的一、导入新课“抗战时期,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自筹经费辗转数国,以唤起国际的支持,有一个加拿大医生被他的精神所感动,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把自己的生命也留在了中国的土地上。
”这个人是谁?人生太美好了,真的很值得为它好好地活上一回,但是,也真的很值得为某一个目标去死一回。
——诺尔曼·白求恩二、简介白求恩生平和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
白求恩(1890一1939),国际主义战土。
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师。
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支援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他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到中国解放区,1938年3月到达延安,不久又转赴晋察冀边区工作。
他对工作极端负任,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为中国的抗日军民服务,并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后因抢救伤员被细菌感染,1939年1l月12日在河北省唐县逝世。
白求恩逝世的一个月后的12月21日,毛泽东同志写下《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
三、整体感知1、合作朗读课文,找出每一节的重点句,用﹏﹏划出,并用下面的句式分别概括1-3段。
第节赞扬了白求恩的精神。
2、本文除了赞扬白求恩的精神,还有什么目的?(号召全党同志学习白求恩的精神。
)四、研读文本(一)、学习夹叙夹议的写法毛泽东写本文的目的是赞扬白求恩的精神,号召全党同志学习白求恩的精神。
那么首先一定要让大家了解白求恩事迹(情况)吧?下面我们就来感知一下课文对白求恩事迹(情况)的介绍、叙说。
1、首先看第1段,大家把介绍白求恩的内容一起朗读出来。
白求恩小故事
白求恩小故事
白求恩是一位加拿大医生,也是一位伟大的人道主义者。
他在20世纪初受教育,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作为医生服役,
之后前往中国,在那里他成为了一名著名的外科医生和教育家。
在1938年,白求恩受邀前往陕北地区,这是当时在中共领导
下进行农村革命的地方。
那里的医疗设施非常落后,人民面临着很大的卫生挑战。
白求恩自愿前往这个贫困的地区,为当地人民提供医疗服务。
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白求恩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物资匮乏、交通不便和语言障碍。
然而,他坚持不懈地努力工作,并在短短几年内建立了一支由许多愿意为农民服务的医生和护士组成的小团队。
白求恩深入了解当地人民的生活和需要,并努力改善卫生条件。
他为大家提供了必要的医疗设备和药物,并开展了各种健康教育项目,以帮助人们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
在中国抗日战争期间,白求恩小组继续在前线为伤员提供医疗救援。
他们以医者的角色为中国人民提供援助和支持,成为中国人民的英雄。
然而,在1945年,白求恩遗憾地去世。
他的离去是对中国人
民和世界各地人们的一次巨大损失。
然而,他的精神和故事将永远激励着人们,以帮助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并且无私地奉献自己的生命为他人的幸福而工作。
纪念白求恩第一段的重点句
纪念白求恩第一段的重点句
1.白求恩是一位伟大的医生,他把自己的生命奉献给了中国人民。
2. 他在中国的七年里,不仅进行了众多的手术,还致力于培养
医护人员,为中国的医疗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3. 白求恩的崇高品质和医德医风,深深地感染了中国的医护人
员和广大群众,成为了一个值得学习和追求的榜样。
4. 白求恩的逝世,给中国人民和全世界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伤痛,但他的精神和事迹将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
5. 纪念白求恩,就是要铭记他的精神和事迹,继承他的遗志,
为建设更加美好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 1 -。
七年级-统编版(2024新版)-语文-上册-【教学设计】13-纪念白求恩(第1课时)
第13课 纪念白求恩(第1课时)1.学习白求恩大夫的优秀品德。
2.继续学习默读。
3.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把握段落之间的关联。
4.学习本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写法。
1.学习白求恩大夫的优秀品德。
2.通过对课文写作思路的梳理,把握段落之间的关联。
3.通过对具体段落的分析,学习本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写法。
1.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把握段落之间的关联。
2.夹叙夹议是本文表达方式上的特点,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做具体分析。
新课导入课件展示白求恩写给朋友的信中的部分内容,从工作量方面给学生以震撼,由此引出课题。
新知探究一、知人论世1.走近作者。
【活动内容】学生根据自己积累的知识或课前查阅的资料,和同桌交流作者及其作品,教师出示课件中的作者简介作为补充。
2.写作背景。
【活动内容】教师出示“写作背景”,让学生了解白求恩对中国抗战事业的巨大贡献,进而理解毛泽东撰写这篇文章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 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设计意图】了解写作对象及写作背景,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感情。
二、正音释义【活动内容】朗读课文,检查预习,教师先出示课件中的易错生字词和需要掌握的词语意思,再让学生指出其他理解困难的字词,加以点拨。
派遣()殉职()殖民()狭隘()热忱()纯粹()佩服()鄙薄()晋察冀()殉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狭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热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鄙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麻木不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拈轻怕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漠不关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益求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私自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见异思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计意图】通过认识生字词和解释词语的意思,读通课文,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2 纪念白求恩第一课时课件-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分析第一部分
1.文章开头对白求恩同志的介绍包含哪些内容? 有什么作用?
白求恩是资本主义国家中无产阶级的一员;年岁虽大,壮 心不已;肩负重担,奔赴前线;以身殉职,重于泰山。
开01头扣住国际主义的原则概述白求恩同志的经历,是对 逝者的追忆,也是论述白求恩具有国际主义精神的事实依据。 从阅读角度来说,让读者先产生“情”,再认识“理”,情 理结合,大大增强了议论的逻辑说服力。
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部长同志,请您 转告师长,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是你们的客人。”白求恩低下头,继续 给伤员做手术。
一连几发炮弹落在小庙的周围。庙的一角落下了许多瓦片。挂在门口的 布帘烧着了,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助手们赶忙把火扑灭。担架队抬起做过 手术的伤员,迅速向后方转移。白求恩仍然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做了 一个又一个。
四、分析第一部分
思考:第一部分分为几层?各层 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分为三层: 第一层(从开头至“不幸以身殉职”):高度概 括了白求恩同志的主要事迹。 第二层(从“一个外国人”至“每一个中国共产 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高度概括白求恩的 思想和行动,点明本段的中心。 第三层(从“列宁主义认为”至结束):引用马 列主义的观点论述白求恩同志具有伟大的国际主 义精神。
引用“列宁主义认为”几句话的作用是为了突出白 求恩同志这一精神的重要意义。作者在这里引用马列主 义的01观点作为自己议论的根据,以此论述白求恩同志是 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
五、朗读第1段,加深体会 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理清全文写作思 路;了解白求恩同志共产主义精神的表现之 一——国际主义精神;理清局部思路(第一 部分的思路、重点句子的思路);初步理解 叙议结合的写法。
《纪念白求恩》
《纪念白求恩》
标题:纪念白求恩
一、前言
诺尔曼·白求恩,一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他的名字在中国人民心中熠熠生辉。
他的一生,是为人类健康事业奋斗的一生,也是为中加友谊作出杰出贡献的一生。
他无私的奉献精神和高尚的道德品质,使他在全球范围内赢得了广泛的尊重和崇高的荣誉。
二、白求恩的生平与事迹
白求恩1890年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格雷文赫斯特市的一个牧师家庭。
自幼他就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青少年时期就展现出了卓越的才华。
1938年,当中国抗日战争爆发时,白求恩放弃了加拿大的优越生活,毅然决定前往中国,投身于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
在中国,白求恩不仅积极参与医疗救援工作,还亲自上阵,参与战斗,救治伤员。
他的精湛医术和高尚医德,得到了中国人民的广泛赞誉。
1939年11月12日,白求恩因伤口感染不幸逝世,但他无私奉献的精神却永远留在了中国人民的心中。
三、白求恩精神的传承
白求恩的伟大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他无私奉献、舍己救人的精神,深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他的精神已经成为了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我们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勇往直前。
四、结语
让我们以白求恩为榜样,秉持他的精神,发扬他的作风,为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让我们共同铭记这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让白求恩精神永放光芒!。
白求恩课文
白求恩课文【课文原文】27《手术台就是阵地》1939年春,齐会战斗打响了。
气焰嚣(xiāo)张的日军刚刚到齐会镇就挨(ái)了当头一棒,被我军消灭了五百多人。
敌人不断反扑,战斗非常激烈。
我军的伤员陆续从火线上抬下来。
在离火线不远的一座小庙里,白求恩大(dài)夫正在给伤员做手术。
他已经两天两夜没休息了,眼球上布满了血丝。
突然,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kòng)地上。
硝(xiāo)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
白求恩仍然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
他接过助手递过来的镊(niè)子,敏(mǐn)捷地从伤员的腹腔里取出一块弹片,扔在盘子里。
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hǒu)叫。
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bào)炸。
师卫生部长匆匆赶来,对白求恩说:“师长决定让您和一部分伤员离开这里。
”白求恩沉思了一会儿,说:“我同意撤(chè)走部分伤员。
至于我个人,要和战士们在一起,不能离开。
”部长恳求说:“白求恩同志,这儿危险,让您离开这里,是战斗形势的需要哇!”白求恩说:“谢谢师长的关心。
可是,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
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部长同志,请您转告师长,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是你们的客人。
”白求恩低下头,继续给伤员做手术。
一连几发炮弹落在小庙的周围。
庙的一角落下了许多瓦片。
挂在门口的布帘烧着了,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
助手们赶忙把火扑灭。
担架队抬起做过手术的伤员,迅速向后方转移。
白求恩仍然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做了一个又一个。
齐会战斗进行了三天三夜,胜利结束了。
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旁,连续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
一、【课文生字】1.斗dòu组词:(战斗、斗争、勾心斗角)2.棒bàng组词:(棍棒、棒棒糖、冰棒)3.恩ēn组词:(恩情、恩重如山、感恩)4.大dài组词:(大夫、看大夫)5.血xuè组词:(血丝、血液、鲜血)6.撤chè组词:(撤走、撤退、撤销)7.险xiǎn组词:(危险、险情、铤而走险)8.瓦wǎ组词:(瓦片、瓦房、添砖加瓦)9.帘lián组词:(布帘、门帘、水帘洞)10.迅xùn组词:(迅速、迅疾、迅猛)11.速sù组词:(快速、火速、高速公路)12.夺duó组词:(争夺、争分夺秒、强词夺理)13.秒miǎo组词:(秒针、秒表、分秒必争)二、【课文多音字】1.斗斗dòu (战斗)dǒu(斗胆)2.弹弹dàn(子弹)tán(弹性)三、【课文近义词】激烈——热烈陆续——连续敏捷——灵敏沉思——深思同意——允许恳求——请求四、【课文反义词】敏捷——迟钝同意——拒绝危险——安全迅速——缓慢胜利——失败结束——开始五、【课文词语理解】1.气焰嚣张:比喻人的气势高涨、放肆(多含贬义)。
【班海精品】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2.纪念白求恩 第1课时》【优质教案】
【班海精品】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2.纪念白求恩第1课时》【优质教案】一. 教材分析《纪念白求恩》是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的一篇重要文章,通过对白求恩生平事迹的记叙,表达了作者对白求恩医生的敬仰之情,同时教育学生学习白求恩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本篇文章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适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想活跃,容易接受新事物,但同时也有可能会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他们对英雄人物有一定的崇拜心理,通过对白求恩的了解,可以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和人道主义精神。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结构;学会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培养创新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白求恩的生平事迹,学习他无私奉献、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爱国情怀和人道主义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结构;学会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情感。
2.难点:深入理解作者对白求恩的敬仰之情;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培养创新思维。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白求恩的精神品质。
2.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人道主义精神。
3.自主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讨的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提问,激发学生思维。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辅助教学。
2.图片:准备白求恩的相关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白求恩。
3.视频:准备白求恩的事迹视频,加深学生对白求恩的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白求恩的图片和事迹视频,引导学生了解白求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白求恩的故事
白求恩的故事白求恩,一个名字,一个传奇。
他是一位伟大的医生,更是一位伟大的人道主义者。
他的一生,是对医学的无尽探索,更是对人类的无私奉献。
白求恩出生在加拿大一个普通的家庭,他从小就展现出对医学的浓厚兴趣。
在求学时期,他勤奋好学,毕业后,他前往美国深造,成为一名优秀的外科医生。
然而,他并没有满足于在国外享受成功,而是义无反顾地回到了中国。
1938年,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白求恩毅然决定来到中国,加入中国抗日战争的医疗救护工作。
他深知中国人民的疾苦,毅然选择了艰苦的抗战医疗工作。
他在中国的抗战前线,组建了医院,进行了大量的医疗救护工作,挽救了无数的中国伤员。
白求恩不畏艰险,他深入战场,冒着生命危险,进行手术救治伤员。
他用自己的医术和爱心,感染了无数的中国伤员,成为了中国人民心中的“白衣天使”。
白求恩的故事感人至深。
他不计个人得失,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中国人民,成为了中国人民的真正朋友。
他的故事感动了世界,成为了世界医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白求恩的一生,是对医学精神的最好诠释。
他的无私奉献,感动了世界,成为了医学界的楷模。
他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医务工作者,成为了永恒的精神财富。
白求恩的故事告诉我们,医者仁心,医者爱心。
在医学道路上,我们需要更多的奉献和爱心,需要更多的医者像白求恩一样,用自己的医术和爱心,去帮助更多的人,去挽救更多的生命。
白求恩的故事永远激励着我们。
让我们永远怀念这位伟大的医者,永远传承他的医学精神,让爱心和奉献成为我们医学道路上永恒的主题。
愿白求恩的精神永远闪耀在医学的天空!。
白求恩的经历五则
白求恩的经历五则
白求恩是一位具有极高医学造诣的中国名医,在抗日战争期间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加拿大获得了博士学位,之后回到中国为民族独立和人民健康事业奋斗终生。
以下是他的五则经历:
1. 挑灯夜战
1938年,白求恩在延安放医。
为了救治重病患者,他常常挑灯夜战,没日没夜地工作。
而这样的工作状态,使他的眼睛患上了急性角膜炎。
但他仍坚持工作,经过不懈的治疗和努力,最终摆脱了病痛。
2. 援华医疗队
1940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大肆百姓。
这时,白求恩在比利时看报,得知事情后毫不犹豫地放下手头工作,临时成立了援华医疗队,很快火速赶往南京,拯救了许多百姓的生命。
3. 白求恩式治疗
抗战期间,白求恩成功用青霉素治愈了无数士兵的伤寒病,创造了"白求恩式治疗"。
贯彻“治疗功在预防,重在护理”的理念,不让一名病员因故死亡而负有责任,因此他的治疗方案倍受赞誉。
4. 捐赠遗产
白求恩在去世前,将全部遗产捐赠给了中国人民,用于发展教育和医学事业,他的遗产有两万多英镑,这在当时是非常大的一笔财产。
5. 先后三次回国
1947年,白求恩第一次离开中国,前往美国和英国等地,积极宣传中国人民的抗战经历和革命事业。
但他始终惦念着祖国和热爱着中国,于1950年再次回到中国,之后又于1956年和1964年两次回国,为中国的国家建设和人民健康做出更多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中国,白求恩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
毛泽东同志在其名篇《纪念白求恩》中,曾对这位无私援助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的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那篇文章深入人心,很多年岁稍长的人甚至可以全文背诵。
不过,您也许还不知道,白求恩大夫不仅仅是一名医生、一位国际主义战士,他还是一个医学发明家,一个散文家,一个热爱艺术、富有情趣的人,一个忠贞的爱人---对白求恩的深一步了解,是从去年底一期《人物》杂志上的一篇文章开始的。
这篇题为《散文的白求恩》的文章,揭示了这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中国人民的老朋友鲜为人知的另一面,也引起了记者想要更多了解白求恩的好奇心。
随着资料搜集得越来越多,一个丰满的、可敬的、动人的白求恩大夫的形象穿越历史的风烟,慢慢在我眼前变得清晰起来……医学发明家白求恩亨利·诺尔曼·白求恩,1890年3月3日出生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格雷文赫斯特,是家中的长子。
他父亲是个牧师,因此一家人经常搬家,几乎住遍了安大略省的每一个小镇。
白求恩的祖父是个外科医生,受其影响,小亨利从8岁起就开始对医学感兴趣,并决心长大也做一名外科医生。
他把祖父的医生铭牌挂在自己卧室的门上,并从那时起要求大家不叫他"亨利",也叫他"诺尔曼"。
后来,白求恩考入多伦多大学开始学医。
为了支付大学的学费,他做过侍者、消防队员、记者、伐木工人、小学教师、夜校教师等。
1915年,他报名去法国战场当了一名担架员,但由于受重伤被送回家。
伤愈后他回到学校继续学业,于1916年获得多伦多大学医学博士学位。
1918年,白求恩参加了英国海军,成为上尉军衔的外科医生,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在英国的爱丁堡,他遇见了弗朗西斯·佩尼,一个比他小11岁的苏格兰姑娘。
他们相爱了,并很快结了婚。
婚后,白求恩在妻子伴随下在维也纳、巴黎和柏林游学,继续钻研医术。
1926年,他们前往美国底特律,在那里,白求恩开始行医。
然而不久,他发现自己得了肺结核病。
这种病在当时是不治之症。
被宣告了"死刑"的白求恩不得不离开底特律,回家乡疗养。
正当白求恩以为自己的生命即将划上句号的时候,一种治疗肺结核的新方法---"人工气胸"疗法救了他。
1929年1月,病愈的白求恩来到蒙特利尔的皇家维多利亚医院,在阿驰柏尔德医生门下深造。
从1929到1936年间,是白求恩在医学上卓有建树的时期,他改进了12种医疗手术器械,包括肋骨剥离器在内的许多医疗器械直到今天仍然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中。
此外,他还发表了14篇胸外科方面的学术论文。
1934年,白求恩成为魁北克一家医院的胸外科主治医师。
1936年德意法西斯侵犯西班牙时,39岁的白求恩已经是世界知名的胸外科医生,而且是加拿大收入最高的医生之一。
然而,当西班牙民主援助委员会向他发出邀请,请他领导设在马德里的加拿大医疗机构时,尽管接受邀请意味着经济上的损失,白求恩还是义无返顾地接受了。
在西班牙,他亲赴前线为反法西斯的西班牙人民服务。
在战场上,他对输血进行了很多探索性的工作,并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流动医疗车,它可以储备为500个人进行包扎和做100个手术所需的药品和器械。
医改倡导者白求恩在底特律行医期间,耳闻目睹的社会现实已经让白求恩开始厌恶医疗制度的不平等。
很多需要救治的穷人因为没有钱,只能忍受病痛的折磨或延误治疗。
白求恩在底特律医疗社团里大声疾呼,批评当时的医疗制度。
但是,社团的其他成员并不赞同他的意见。
1934年,随着经济形势的恶化,他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社会的不平等,以及医术对救助穷人的局限性,"我们是医生,无法改变使人感染疾病的外部环境。
贫穷、饥饿、卫生条件差、长时间的劳作和沉重的精神压力等,这些都是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要考虑的问题。
" 白求恩提出了建立全面的社会化医疗制度的建议,希望加拿大能够改革医疗制度。
他说:"我们面临的是一个社会和政治经济领域的伦理道德问题,而不仅是医学经济学的问题。
医疗制度必须被看作社会结构的一部分。
提供医疗保障的最好的形式是改变经济体制,消除无知、贫穷和失业。
"白求恩是加拿大第一个提出建立公共医疗制度的人,但在当时,他的建议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但白求恩尽自己所能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作出了努力。
1936年,白求恩创立了蒙特利尔人民健康保障组织,它由100名医生、护士、牙医和社会工作者组成,为最需要医疗救助的人提供帮助。
艺术品商人白求恩从大学开始,白求恩对油画、雕塑和素描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英国海军当军医期间,他发现英国与欧洲大陆的艺术品差价很大,于是当一战结束、他从英国海军退役后,颇有经营头脑的白求恩就来到欧洲大陆开始做艺术品生意。
他联合了经销商和商店,在法国以较便宜的价格购进艺术品,带到英国卖出,赚取利润。
他在艺术品生意上赚了不少钱,这些钱支持他在欧洲继续游学,钻研他最大的兴趣所在---医术。
1935年3月,白求恩在蒙特利尔行医时,发现当地很多报纸在文章中频繁使用一些新名词,很多人不解其意。
于是他开始撰写"读报人的字典---每日读报指南"(100个新词的定义)。
在这本后来没能写完的书里,他试图定义一些新词,如"独裁"、"民主"、"法西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资本主义"和"民族主义"等,以帮助一般读者阅报。
白求恩甚至同另外两位加拿大艺术家弗里兹·布兰德纳和马里奥·斯科特一起,用他自己的房子做校舍,创立过一所免费的儿童艺术学校---"蒙特利尔儿童艺术学校"。
散文家白求恩1937年,中国的抗日战争爆发。
1938年初,白求恩率领加拿大美国医疗队来到中国,3月底到达延安,不久赴晋察冀边区,支援前线抗击日寇的军民。
当时正是抗战最艰苦的时候,前线缺医少药,而且急需受过训练的医护人员,医疗队最初有3人,另外两人是理查德·布朗医生和琼·尤恩护士。
他们共同工作了一段时间,不久各自带领一批人分头前往河北、山西根据地。
在奔波于中国抗日战场、救死扶伤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白求恩总是在每天长达18个小时的工作之余,挤时间写战地医疗手记。
战火中写就的这些散文,短则数百字,长则千字,文笔优美,洋溢着情感和灵性,在他逝世后被人们收集起来,竟有几大本。
白求恩在抗战前线所写的这些手记,以一个医生的眼光表达对战争、人性、生命等问题的认识,其尖锐和深刻的程度决不逊色于职业作家。
"人类的敌人是什么样子?他们的额头上刻有符号吗?能否让人一眼就看出来?不会的。
相反,他们也是可以获得尊重的人……如果他们的钱多得用不完,他们也支持个人和公家的慈善事业。
他们也给大学捐款。
他们对家人也是充满柔情蜜意。
他们服从法律,他们的法律,有产者的法律。
不过,我们还是可以从一个迹象上认清这些先生的。
一旦有人要减少他们的利润,他们内心中的那个野兽就会怒吼扑腾。
他们就会变得冷酷无情,疯子一般地猖狂,刽子手一样毫无怜悯。
只要人类坚持进步,这种人就必须被消灭。
只要他们还有一口气,这个世界就得不到一刻安宁。
正是这些人让这个世界遍体鳞伤。
"1939年11月12日,河北唐县黄石村,白求恩因在一次为伤员施行急救手术时划破手指,感染破伤风而与世长辞。
临终前,他把自己的马靴和裤子送给了八路军的一位干部,手术器械则分给了朝夕相处的中国医生。
他还给聂荣臻同志写了一封告别信:"在中国的最后两年,是我一生中最重要、最有意义的时光。
我有时也感到孤单,但我却在最亲爱的同志们中间获得了最大的满足。
" 在生命的最后几天,勉强能挣扎着坐起来的时候,白求恩仍挥笔记录下自己对生命的思考,下面这段话,可以视为他对自己行医生涯中的全部思考和感悟的最精辟的总结:"人体多么优美,器官多么精巧完善!他们的运动精确无误,非常驯服,非常自豪和强壮。
当人被撕碎的时候,它们一下变得非常可怕。
生命的小火焰一点点地弱下去,最后闪烁一下,终于完全熄灭,就像蜡烛一样燃尽,无声地、轻轻地。
它对剿灭生命的人进行了抗争,但最终又屈服了。
它呼叫过,但还是沉默了。
" 忠贞的爱人白求恩白求恩对妻子忠贞不渝的爱,同样感人至深。
当白求恩发现自己得了肺结核时,他的妻子弗朗西斯要求陪伴在他身边。
但白求恩坚决要求同妻子离婚,并把她送回了苏格兰。
因为这种病在当时还是一种不治之症。
他决定接受这不可避免的死亡,不想因此拖累弗朗西斯。
离婚后,他们一直有书信往来,联系很密切。
几年后,白求恩借助当时还处在实验阶段的"人工气胸"疗法奇迹般地康复了,但不知什么原因,两人终究没有复合。
1938年1月2日,白求恩离开加拿大来到中国。
在战地恶劣的条件下,他仍坚持给弗朗西斯写信。
在一封信中,他说:"在一个充满谋杀和腐败的社会里我不会袖手旁观。
我不会宽恕那些贪婪的人对别人发动的战争。
发生在西班牙和中国的战争是同样性质的。
我来中国是因为我觉得这里最需要我,我在这里也最有用。
"临终之际,白求恩在遗嘱中所提的惟一要求,就是希望给妻子(其实是前妻)一些经济补偿。
他写道:"对于她,我始终是应该负责任的。
" 由于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白求恩去世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在加拿大并不被当作一位英雄。
直到1973年,加拿大政府才买下了位于格雷文赫斯特的白求恩故居,建成了白求恩纪念馆,以纪念他的自我牺牲和奉献精神。
去年8月19日,诺尔曼·白求恩大夫的铜像揭幕式在他的故乡格雷文赫斯特镇举行。
铜像设立在格雷文赫斯特镇中心的歌剧院门前。
铜像高约两米,白求恩身着八路军军服,右手拿着听诊器,昂首挺立。
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为铜像落成发去了贺电。
中国人民会永远记得他的,这个高尚的,纯粹的,有道德的,脱离了低级趣味的,同时又是那么丰富立体、可亲可爱的人---白求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