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知识与临床疗效
中药的炮制与临床疗效
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张学兰, 李慧芬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炮制是制备中药饮片的一门传统制药技术,也是中医药学特定的专用制药术语,历史上又称“炮炙”、“修治”、“修事”。
中药材不能直接入药,必须炮制成饮片之后才能入药。
所谓中药饮片是指中药材经过炮制后可直接供中医临床调配汤剂和中成药生产使用的所有药物。
中药依法炮制和复方配伍是中医临床用药的特色所在,也是中医药有别于其它传统医药的重要标志。
中医治病主要借鉴中国古代哲学思想,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个体差异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以“天人合一”为基本精神,以“辨证施治”为治疗疾病的基本法则。
在临床工作中,中医从诊断到治疗的整个过程,都要考虑人体的阴阳盛衰、气血变化以及脏腑的寒热虚实、气候、环境以及生活起居等对人体的影响。
治疗原则、遣方用药必须根据这些情况做出正确决定。
但中药的性能和作用无有不偏,偏则利害相随,不能完全满足临床治疗的要求,这就需要通过炮制对药物原有的性能予以取舍,权衡损益,力求符合疾病治疗的实际要求。
通过炮制可改善中药的偏性和毒性,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并可根据不同的病因、病机、症候及患者的体质情况,有的放矢地选用炮制品,以增强方剂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实用疗效。
第一部分中药炮制是中医临床用药的特点中药炮制作为一门传统制药技术,是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的具体体现,已经成为中医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在某种意义上说,中药炮制的理论、方法工艺以及临床应用是由我国劳动人民以生命为代价,历经几千年的临床实践和反复验证的经验总结,保证了中医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一、中药来源于自然界,经炮制后方能达到临床用药要求中药绝大多数来源于自然界的原植物、原动物和原矿物,原药材中常常含有泥沙杂质、霉败品和非药用部位,因此,多数不能直接入药,经加工炮制后,可去除杂质,选出规定的药用部位。
中药炮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中药炮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中药理论,按照医疗、调配、制剂的不同要求,以及药材自身性质,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它是我国的一项传统制药技术,又称炮炙、修事或修治。
对中药临床疗效影响十分密切。
如宋代《太平圣惠方》就有“炮制失其体性,筛罗粗恶,分剂差殊,虽有疗疾之名,永无必愈之效,是以医者必须殷勤注意。
”说的就是中药炮制与疗效的关系。
如果炮制不合法度,就会失去固有的性能,对临床治疗而言是有名无实,达不到治病的作用。
这就说明炮制工艺是否合理,方法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临床疗效,粗略简述几大类炮制方法对临床疗效影响。
1净制与临床疗效由于药材在采收过程中难免混有杂质和非药用部位,有的药材各个部位的作用不同,如果不加以净制,一并入药,势必影响疗效,甚至造成医疗事故。
如麻黄茎具有发汗作用,而麻黄根却有止汗作用,在炮制中必须根茎分开,区别入药,否则疗效就会适得其反。
还有些药材必须剔除非药用部分,如巴戟天、远志、牡丹皮等必须抽取净木芯,如果不加以净制,会造成疗效降低或完全没有疗效。
2切制对疗效影响部分中药材体积比较大,无法直接调剂,更不能保证煎出效果,必须按照药材的质地不同,采取“质坚宜薸”、“质松宜厚”的原则进行切割,以利于煎出药物的有效成分,并避免药材细粉在煎煮过程中出现糊化、粘锅等现象,显示出饮片“细而不粉”的特色。
饮片切制是提高煎药质量,保证中药临床疗效的关键措施之一。
中药饮片切制是为了提高煎药质量,在炮制前进行润泡软化操作,以使软硬适度,便于切制;其中软润方法、处理的时间及吸水量控制至关重要。
有些药材不宜在水中浸泡,需要采取其他方法软润;有些药材浸泡的时间不宜过长,吸水量不宜过大,以控制药材有效成分的流失。
另外药材在切制过程中要厚度均匀,以免煎煮过程中出现易溶和难溶、先溶和后溶的问题,浸出物将会取气失味或者取味失气,达不到气味相得的要求;例如黄芩在切制饮片前采用蒸汽软化或者煮沸十分钟,而不宜采用冷水浸泡软化;又如槟榔经水浸泡后切片,西醚类生物碱损失较大,可以采用蒸汽焖润法或者蒸汽软化后切片,可以大幅度降低槟榔碱损失。
中药炮制方法在临床应用效果的影响
中药炮制方法在临床应用效果的影响中药炮制方法(也称为药物制备或熟化)是指对中药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
它不仅影响着中药的药效,还关系着中药的使用安全和临床疗效。
中药炮制方法可分为炮炙、制曲、浸泡等多种方式。
不同的炮制方法可以改变中药的药性和药效,进而对临床应用产生不同的影响。
本文将就中药炮制方法对临床应用产生的影响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中药炮制方法可以提高中药的药效。
中药经过炮制处理后,可以减轻中药的毒性,并增加其药效。
比如,炮制后的附子可以提高其心脏和血管系统的作用,提高疗效;炮制后的枸杞子则可以提高其养肝益肾、明目润燥的功效。
这是因为中药经过炮制后,可以改变其中的活性成分的相对含量,使其更易于被人体吸收和利用。
其次,中药炮制方法可以改变中药的药物性质。
不同的炮制方法对中药的性质有不同的影响。
比如,炮炙后的麻黄可以减轻其容易上火的性质,增加其对肾脏和心脏的作用;炮制后的生姜可以减弱其辣味和刺激性,增加其调理脾胃、帮助消化的功效。
这种改变中药性质的作用使得中药适应范围更广,更适合不同的人群使用。
另外,中药炮制方法还可以增加中药的稳定性和保存期限。
中药经过炮制处理后,可以减少其对湿气、阳光和氧气的敏感性,延长其保存期限。
比如,炮炙后的何首乌可以减少其含水量,减轻其变质的风险,延长其保存时间;炮制后的干姜也可以减少其水分含量,防止霉变和虫食。
这有助于保持中药的药效和疗效,提高中药的质量和可靠性。
此外,中药炮制方法还可以改善中药的口感和易用性。
一些中药经过炮制处理后,可以减弱其苦味、涩味和不良气味,增加其口感和易入口的性质。
比如,炮制后的黄连可以减轻其苦味和涩味,增加其抗菌、抗炎的功效,同时使其更易于服用;炮制后的茯苓可以减轻其泽味和甜味,增加其利尿、消肿的作用,同时使其更易于口服。
这有助于提高中药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增加患者的舒适感和满意度。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中药炮制方法也会对中药的药效产生不同的影响。
四十余中药生品、炮制品与临床疗效
四十余种中药生品、炮制品与临床疗效覃勇关键词:中药饮片;生品;炮制品;临床疗效中药功效是中药药性在具体药物上的体现,又是药理作用的很好体现,也是临床处方用药的直接依据。
中药的化学成份组成相当复杂,往往由于加工炮制方法不同,对中药临床效果有很大影响,同一种中药生品、炮制品的临床疗效各不相同。
一、生品、炮制品对脾、胃、肾功能影响1、补肾生精与补脾健胃临床上中药有生用与熟用之分,这就是中医用药特点之一。
汉代名医张仲景在《金匮玉函经》卷一:“症治总例”中明确指出“凡草木有根茎枝叶,皮毛花实,诸石有软硬消走,诸虫有毛羽甲角,头尾骨足之属,有须烧炼炮炙,生熟有定……”。
中药生品和经炮制后制品,药性有变,功效两异,混淆不得,更替代不得。
顺者,福也。
1、1薯蓣科植物山药性味甘、平,归脾、肺、肾经。
具有生津益肺、补脾养胃、补肾涩精之功。
其中的磷脂成份具有提高免疫功能,健脑,益精等活性。
山药生用以补肾生精,益脾肺之阴为主,肾虚遗精、尿频、肺虚喘咳临床上常配人参,茯芩,白术等同用。
制山药中的磷脂成份部分被破坏,而其主要有效成份薯蓣皂苷元的含量比生品增高约近三倍,故制怀山临床补脾止泻力胜,多用于脾虚久泻或大便泄泻,久痢不止等症。
治疗脾虚久泻常与炒白术,龙眼肉同用。
对久泄泻不止,气血俱虚,身体赢瘦,将成劳瘵之疾疗效俱佳,如扶中汤(《参西录》)。
1、2睡莲科植物莲子肉,具有补脾止泻益肾涩精之功,生用亦能补脾止泻,益肾生精,养心安神。
莲子肉通过炒制后气味甘香,性平偏湿,长于补脾胃止泻。
临床治疗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腹痛泄泻等,常与人参、白术(炒)、山楂(炒)、神曲、茯芩等同用,健脾和胃之功效显著,如启脾丸(《药典》)。
1、3益智仁为姜科植物的干燥成熟果实,主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份桉油精、姜烯等。
其性味辛、温、具有温脾止泻,暖肾固精,缩尿的功能。
生品性辛温而燥,以温脾止泻收摄涎唾力胜,盐制益智仁以后,挥发油含量与生品相比均有明显降低,其生品含量为0.79%而制品只含0.485%,故缓和生品益智仁辛燥之性,这与炮制缓和性味的理论相符,而制品专行下焦,长于固精缩尿。
中药炮制与中医临床疗效的关系讲解学习
医
临
净选加工
饮片切制
床
的
炮炙
关
临床和中成药原料
系
3
中 减毒
药
炮
制
与
雄黄
中
牵牛子
医 芫花
临
床
的
关
系
增效
4
延胡索 黄芩 血余炭
不同来源中药依法炮制,更好发挥临床疗效
中 植物药 药 炮 制 与 中 医 临 床 的 关 系
“或须皮去肉,或去皮须肉,或须根去茎, 又须花须实,依方拣采,治削,极令净洁”
麻黄 莲子
与
种苷元,黄芩苷元不稳定,容易氧化成醌类物质而变
中
绿,使疗效降低,这就是黄芩在切片软化时不能用冷
医 水浸润软化的道理,故黄芩炮制时置沸水中煮或蒸即
临 可破坏酶保存苷
床
的
酶解
关
苷
苷元
系
16
通过产生新成分提高临床疗效
中
中医运用植物、矿物类、化石类药物时经常采用加热或高温煅制后转变
药
或产生新的成分
炮
自然铜
制
二硫化铁
与
中
复方接骨片
医
醋酸铁 散瘀止痛
临
炉甘石
床
的
碳酸锌
关
炉甘石洗剂
系
17
氧化锌
消炎生肌
大蓟
大蓟炭
柳穿鱼叶苷 中
柳穿鱼黄素
止血
药
炮
制
与
中
医
临
床
的
关
系
18
通过除去毒性部位或减少毒性成分的含量降低毒性
中
蕲蛇
朱砂
药
炮
浅谈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高康健等.中药信息1987;(6):28.
浅谈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从药物的净选、不同性能(如四气五味)、加入不同辅料、采用不同的加工炮制等方面论述。结药炮制是保证药物质量的重要环节,中药炮制品质量的好坏与中医临床效果有直接关系。[1]根据病情的需要,把药材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炮制[2]。中药炮制后,性味各别,升降各异,引药归经,减低毒性和不良反应。《本草蒙筌》中指出:“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这些论述,说明了中药炮制在中医用药中的重要作用。同一种药材,生品与炮制品,其作用有时完全相反的。在临床工作中,不重视这点也可能出现严重的后果。
如黄连本为大寒大苦之品,生用长于燥湿泻火、清解热毒,酒炙则可引药上行,而善清头目之火;吴茱萸制可抑制其苦寒之性使黄连寒而不滞,清气分湿热,散肝胆郁火;经姜汁制后可缓和其过于苦寒之性,善治胃热呕吐。现代研究表明:黄连含大量的黄连素(小檗碱),少量黄连碱等,具有抗菌、利胆、降压和解热的作用。用不同的辅料炮制黄连,其小檗碱的浸出率不同。以醋制含量最高,姜制其浸出率最低,而且在同一辅料中,浓度不同,小檗碱的浸出率也不同。再如麻黄生用发汗解表,利水消肿作用甚强,多用于表寒证和风水浮肿,但过汗则有伤阴亡阳之虑,对体虚者不宜,蜜炙后味甘微苦,性温偏润,辛散作用缓和,并增强其止咳平喘的功效。多用于表证较轻的肺气壅阻而咳嗽气喘者,麻黄绒较麻黄作用缓和,适用于老人、幼儿及虚人风寒感冒。蜜炙麻黄绒作用更缓和,适用于表证已解而喘咳未愈的体虚患者。现代药理证明:麻黄含有麻黄碱、伪麻黄碱、挥发油等。麻黄碱与伪麻黄碱可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伪麻黄碱还有明显的利尿作用。挥发油有发汗的作用,并能抑制流感病毒。炮制后,麻黄与炙麻黄中生物碱的含量基本不变,但挥发油损失较大,炙麻黄中有效成分的溶出速度较慢,故作用缓和。[4]苦寒类药物大黄,生用泻下力猛,炮制后使之缓泻或不泻,临床上对大黄采用了多种的方法炮制,以突出某方面的作用,如阳明证用承气汤中的大黄须以酒洗,因酒能行血脉而扶其通血的作用,邪热在上用大黄以酒炒,酒炒后其力稍缓,并借酒升提之性引药上行,可清上焦实热。妇科用大黄,则须炒炭,炒炭后其泻下作用较弱,并有止血作用。活血化瘀用大黄多以醋炒,因醋能散瘀止血、理气。因此,大黄在不同的配伍中,采用不同的炮制方法,才能在辨证用药上扬长避短发挥药效。
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
三、炮制对归经的影响
• • 归经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药物
对机体某一或某些部位(脏腑或经络)的选择性 作用,而对其他脏腑或经络的作用不明显或无作 用。它是用以表示药物作用部位、作用范围的一 种性能。
• 种子和细小果实类药物炒后不但有香气,而且其皮壳膨胀 破裂,易于捣碎和煎出有效成分,如炒牛蒡子、炒王不留 行等。
• 作用较峻猛的药物炒后可缓和峻烈之性,如炒牵牛子。 • 有些药材具有毒性,炒后可减毒,如砂炒马钱子、米炒斑
蝥。苦寒药物易损脾阳,炒后可缓和苦寒之性,免伤脾阳, 如炒栀子、炒槐花。 • 温燥药物易耗气伤阴动火,炒后可缓和其辛燥之性,以免 助热伤阴,如炒芥子。 • 有异味的药物炒后可矫臭矫味,利于服用,如麸炒僵蚕、 米炒斑蝥。另外有些药物炒炭可增强或产生止血作用,如 大蓟炭、小蓟炭。
• 相反为制:是指用药性相对立的辅料(包括药物) 来制约中药的偏性或改变药性。如用辛热升提的 酒来炮制苦寒沉降的大黄,使药性转降为升。用 辛热的吴茱萸炮制黄连,可杀其大寒之性,主散 肝胆郁火。用咸寒润燥的盐水炮制益智仁,可缓 和其温燥之性。
• 相资为制:是指用药性相似的辅料或某种炮制方 法来增强药效。资,有资助的意思。如用辛热的 酒炮制红花、川芎可加强活血祛瘀之功用;用苦 温的醋酸制延胡索可增强行气止痛之功效;用甘 平的蜂蜜分别炮制麻黄、甘草后能加强润肺止咳 或补中益气之功用;用咸寒的盐水炮制苦寒的知 母、黄柏可增强滋阴降火作用。
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
学习目标:
• 1. 掌握不同的中药炮制方法与临床疗效的关系及 炮制对药性的影响
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中药应用于临床大多以中药饮片的形式出现,而中药饮片在未加工以前是来源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矿物,这些天然药物,或质地坚硬、粗大,或含有杂志、泥沙,甚至含有毒性成分等,所以都要经过加工炮制后才能应用。
中药炮制是我国医药学中的一门传统的制药技术,它是根据中医药理论,按照医疗、调配、制剂和储藏保管的不同要求及药材自身性质,对中药进行各种加工和处理,使之成为一定规格的饮片,更好的应用于临床的制药技术。
科学的炮制能减毒增效,而不科学的炮制往往使药材有效成分丧失,甚至增加毒副作用。
所以,中药炮制质量的好坏对提高临床疗效有着直接的关系。
历代医药学家对中药炮制都很重视,且有许多的重要论述。
如明代陈嘉谟在《本草蒙筌》的“制造水火”中指出:“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匪故巧弄,各有意存。
酒制升提,姜制走散,入盐走肾脏,仍使软坚,用醋注肝经且资住痛,童便制除劣性降下,米泔制去燥性和中,乳制滋润回枯助生阴血,蜜甘缓难化增益元阳,陈壁土制窃真气骤补中焦,麦麸皮制抑酷性勿伤上隔,乌豆汤、甘草汤渍曝并解毒指令平和,羊酥油、猪脂油涂烧,咸渗骨容易脆断,有剜去瓤免胀,有抽去心除烦……”。
由此可见,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关系十分密切,必须加以重视。
中药炮制的方法有净制、切制、炮制等,其中各种炮制方法都有一定的炮制目的,均以适应临床需求,提高临床疗效为前提。
1 中药净制与临床疗效中药材都要通过净选加工,选取规定的药用部分,除去非药用部分、杂质及霉变品、虫蛀品、泥沙、灰屑等,使其达到药用的净度标准,方可应用于临床。
汉代医药学家张仲景在其著作《金匮玉函经》中指出:“……或需皮去肉,或去皮须肉,或须根去茎,又须花须实,依方拣采、治削,极令净洁。
”提出了用药部位、净度需求,可见应根据方药的具体目的分别进行选择,以提高药物质量保持和稳定药效。
如巴戟天的木心为非药用部分且占的比例大,如不除去,则用药剂量不准,降低疗效;乳香、没药粘附树皮,石膏中夹有一些杂质,还有一些动物、昆虫类药物的头、足、翅也须除净,以保证配方剂量的准确和药物的洁净;还有一些药物用药部位不同临床疗效也不同,如麻黄的根与茎,麻黄根有止汗作用而麻黄茎有发汗作用;莲子的心与肉,莲子心能清心热,而莲子肉能补脾涩精。
中药炮制及临床疗效
菌
绿
泻火、安 胎
色
黄芩的炮制方法:A、冷水浸便于软化切片,破酶保甙。B酒炒、借酒升腾之力 专治上焦及四肢肌肤湿热并缓和苦寒之性免伤脾阳。C、炒炭、借其吸吸作用而
二.炮制的目的及意义:
我们知道中药大多数来源于自然界中的 植物、动物、矿物。这些存在于自然界中 的植物、动物、矿物绝大多数附有灰尘、 杂质、泥沙及非药用部位必须经过加工炮 制后才能应用于临床。中药炮制的目的是 多方面的,往往一种炮制方法或者炮制一 种药物可以同时达到几个目的,虽有主次 之分,但彼此之间又有密切联系。总的来 讲、就是通过各种不同的方法使中药更好 的应用于临床,达到趋利避害的效果,归 纳如下:
功 效: 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炮制研究,乌头中所含的乌头碱,其毒性极 强,如口服1.2毫克就会令人中毒,3—4毫克 就会将人毒死。炮制机理是乌头在较长时间的 浸泡和煮制过程中剧毒性的乌头碱被水解变成 了毒性很小的苯甲酰和乌头胺,此时口尝就没 有了乌头特有的苦味和麻辣感,毒性降为原生 药的1/200。
3.提高疗效:中药除了配伍来提高疗效外,炮 制方法是其重要的关键,如炙冬花、炙紫苑、由 于借助蜂蜜的作用增强了其润肺止咳化痰的效果。
4.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部位和趋向:中医对 疾病的病所通常以经络脏腑来归纳,对药物作用 趋向以升、降、浮、沉来表示,炮制可引药归经, 改变作用趋向。如大黄泻下攻积为下焦药,取其 苦寒之性,酒制后苦寒之性大减借酒之力能在上 焦产生清降火邪的作用。才胡、香附子经醋制引 药入肝,更有效的治疗肝经疾病,小茴香、桔核 盐制后引药入肾,能更好的发挥治疗肾经的疾病。
• 1、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有些
药物虽有较好的疗效,但因毒性或副作用太 大,临床应用不安全,就要通过炮制降低其 毒性或副作用,使服后不致产生不良反应。 如:马钱子的有效成分和毒性成份均为 R=R’= H、R=R’ = ocH3 ,等多种生物碱及 部分脂肪油,其毒性大小与R=R’= H的含量 有关,在炮制过程中,既是为砂炒或油炸, 因其温度和炒制或炸制的时间不同,R=R’= H的含量差异很大,通过实践我们认为砂温 230-250℃,时为3分钟;油沸后炸至5分钟 呈棕褐色为度,其毒性大为降低,临床使用 较为安全。再如具宁心安神、滑肠通便作用 的柏子仁,用于治疗失眠而又需避免患者产 生滑肠致泻,则可将柏子仁去油制霜以消除
中草药的炮制与临床疗效
中草药的炮制与临床疗效关键词中草药炮制临床疗效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30.186一直以来,中草药的临床应用之前,都必须经过必要的炮制处理,才能更适应治疗需要,使药效得到充分的发挥。
如前人所说“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性味反失”。
根据不同的药性和治疗要求又有不同的炮制方法,特别是有不良反应的药物必须经过炮制后才能确保用药安全。
除此以外,有些药材在炮制过程中还要加用适宜的辅料,同时要注意操作技术及掌握火候。
总之,中草药的炮制是为最大限度地发挥中草药的临床疗效而服务的,就此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中草药炮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清代《修事指南》曰:“炮制不明,药性不准,则汤方不准,而病症不验也”。
由此可见[1],若想收到好的临床疗效,必须采用得当的炮制方法。
中草药的炮制能够使药物作用得到强化,提高临床疗效。
如延胡索醋制以后能增强活血止痛功效,麻黄、紫菀、款冬花蜜制增强润肺止咳作用,红花酒制后活血作用增强,淫羊藿用羊脂炒后增强补肾助阳的作用。
中草药炮制后能够改变药物性味,扩大应用范围。
如生地黄味甘苦性寒,具有清热凉血生津的作用,而经酒制成熟地黄后则成味甘性温、生精添髓之品;具有截疟解毒、润肠通便功效的生首乌,经黑豆汁拌蒸成制首乌后,不仅功专滋补肝肾、补益精血,还兼具涩精止崩之效;再如天南星性温,归肺、肝、脾经,能燥湿化痰、祛风解痉,而经牛胆汁制后称胆南星,药性凉润,善入肝、胆经,成为清热化痰、熄风定惊之品,常用于中风、惊风、癫痫等证。
中草药炮制后能够引药入经,在特定脏腑经络中发挥治疗效果,便于定向用药。
《本草蒙筌》谓“酒制升提,姜制发散,入盐走肾而软坚,用醋注肝而住痛,乳制润枯生血,蜜制甘缓益元……”就是这个意思[2]。
如知母、黄柏、杜仲经盐炒后,可增强入肾经的作用;如柴胡、香附、青皮经醋炒后,增强入肝经的作用,便于临床定向选择用药。
一些药物具有不良反应,不能直接应用,必须经过适当的炮制,降低其不良反应,才能保证安全用药。
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
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关系 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
3 2 加热炮制与临床疗效 “炒者取芳香之性”
1.炒
许多中药经过炒制,可以产生不同程度的焦香气,收到启 脾开胃的作用,如炒麦芽、炒谷芽等。白术生品虽能补脾 益气,但其性壅滞,服后易致腹胀,炒焦后不仅能健运脾 气,且无壅滞之弊,又能开胃进食。
苦寒药物炒后苦寒之性缓和,免伤脾阳,如炒栀子。温燥 药经炒后可缓和烈性,如麸炒苍术、枳实。有异味的药物 炒后可矫臭矫味,利于服用,如麸炒僵蚕。
复方配伍: 徐灵 胎 认 为: “方之既成,能 使药各全其性, 亦能使药各失其 性。”
炮制是中医用药的特点
如宋代《太平圣惠方》:“炮制失其体性,筛箩粗恶,分剂差殊 ,虽有疗疾之名,永无必愈之效,是以医者必须殷勤注意”。
1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 医药理论,依照辨 证施治用药的需要 ,结合药物自身性 质,以及调剂、制 剂的不同要求,所 采取的一项制药技 术。
大多数植物类中药材 , 切制前都必须进行 清洗或浸泡、闷润等 软化工序。软化是影 响饮片质量的关键工 序,俗话说“三分切 工,七分润工”,这 些操作都必须掌握适 度, 防止药材因浸泡 时间过长而使有效成 分损失太多, 降低疗 效。
2、软化: 水处理的时 间长短和吸 水量的多少
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 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关系
的辛热行散作用,即可缓和苦寒之性,免伤脾胃,又可使其寒
而不滞,更好的发挥清热泻火作用。活血药当归、川芎酒制可 使作用增强而力速,适与瘀阻脉络、肿痛较剧或时间较短需速
散者。滋腻药物也是气薄味厚,易影响脾胃的运化,酒能宣行
药势,减弱粘滞之性,使其滋而不腻,更易发挥药力。
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关系
4 2 辅料(包括药汁)制与临床疗效
中药炮制的概念、目的和主要方法及临床意义
中药炮制的概念、目的和主要方法及临床意义摘要:一、中药炮制的概念二、中药炮制的目的1.提高药物效价2.降低药物毒性3.改变药物性能4.利于药物制剂三、中药炮制的主要方法1.炒制2.煮制3.蒸制4.浸制5.发酵6.炮制四、中药炮制在临床上的意义1.提高药物疗效2.降低药物不良反应3.提高药物稳定性4.适应不同病症的治疗需求正文:自古以来,中医药在我国就有悠久的历史,而中药炮制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药物疗效、降低药物毒性、改变药物性能以及利于药物制剂等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中药炮制的概念、目的和主要方法及其在临床上的意义进行详细阐述。
一、中药炮制的概念中药炮制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对药材进行加工、处理,使其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药炮制不仅改变了药材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而且还影响了药材的生物活性,从而使药物更具疗效和安全性。
二、中药炮制的目的1.提高药物效价:通过炮制,可以使药物的有效成分更容易溶出,提高药物的利用率,从而提高药效。
2.降低药物毒性:某些药物本身具有一定的毒性,通过炮制可以降低毒性,减轻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3.改变药物性能:炮制可以改变药物的性味、归经,使药物更适合患者的病症需求。
4.利于药物制剂:炮制后的药物更容易制剂,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保存期限。
三、中药炮制的主要方法1.炒制:通过加热使药材表面干燥,提高药物活性,如炒麦芽、炒酸枣仁等。
2.煮制:将药材与水共煮,提取有效成分,如煮附子、煮石膏等。
3.蒸制:利用水蒸气使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充分溶出,如蒸首乌、蒸黄精等。
4.浸制:将药材浸泡在液体中,使其充分吸收液体,如浸酒、浸醋等。
5.发酵:通过微生物发酵作用,改变药物成分和性能,如发酵甘草、发酵陈皮等。
6.炮制:将药材加热至一定温度,使其干燥、收缩,如炮姜、炮附子等。
四、中药炮制在临床上的意义1.提高药物疗效:炮制后的药物更容易被人体吸收,从而提高药物的疗效。
2.降低药物不良反应:通过炮制,可以降低药物的毒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中药炮制与中医临床疗效的关系
除去这些根茎 ,会严重影响疗 ;有的原药材中还可能混有外形 相似 的其他有毒 药物 ,如八角茴香 中混入莽草 ,黄芪 中混入狼 毒 ,天花粉 中混入 王爪根等,这些异物若不拣 出,轻则 中毒 , 重则造成死亡 。历代医药家对 中药 的净度都十分重视 。汉代医 药学家张仲景在其著 作 《 金贵玉 函经 》中指 出:药物 “ 或须皮 去 肉,或去皮须 肉,或须根去茎 ,又须花须实 ,依方拣采 ,治
3 . 1加 热 炮制 与 临床 疗 效
部 位,以保证调配剂量 的准确 。由于 中药 来源 广泛 ,品种繁多 , 同一来源的药物 因入药部位不 同,作用 亦异 ,故 须进 行分离, 如麻黄 茎用于发汗 ,而根 用于止汗 ,必须分开入 药;有 的药物
含 有 泥 沙 、杂 质 、霉 烂 品 及 残 留 的非 药 用 部 位 等 ,必 须 进 行 净
[ Ke y wo r d s ] T C M p r o d u c t i o n ; C l i n i c a l e ic f a c y
d o i :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6 7 4 - 7 8 6 0 . 2 0 1 3 . 1 7 . 0 1 5 中药炮制是 按照中医药理论,根据药材 的 自身性质 ,以及 调剂 、 制剂和 临床 应用的需要, 所采取 的一项独特 的制药技术 。 中药炮制工 艺是 否合 理,方法是否恰当 ,直接影响临床疗效 。 因此 ,中药炮制与临床 医疗 的关系十分 密切 ,2 0 1 0年 《 中 国药 典》炮制通则将 中药炮制 分三 大类 :净制、切制 、炮炙 。 1 净 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药材必须净制后方可进行切制 或炮 炙等处理 , 净 制即为保 证药材 品质及入药部位 的准确性 的净度 要求。净度是炮制 品的 质 量要求之一 ,即炮制 品中杂 质和 非药用部位的限度 。即炮制
浅析中药炮制作用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参 考文 献 :
[ ] 中国药典一部 [ ] 2 0 : 0 1 S .05 6 . [ ] 龚千锋. 2 中药炮制学[ ] 北京 : M. 中国中医药 出版社 , 0 :9 . 2 31 0 4
[ ] 陈奇. 3 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 . M] 北京 : 人民卫生 出版社.9 9 19 :
・
7 2・
湖北中医杂志
21 0 0年第 3 2卷第 1 0期
浅析中药炮制作 用与临床疗效 的关 系
李 浩
( 北省 黄石 市 中医医 院 , 湖 湖北 黄石 450 ) 30 0
关键词 : 中药炮制 ; 临床 疗效 ; 作用与疗效关 系; 浅析
中 图分 类 号 :2 3 1 R 8 .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0— 7 4 2 1 )0— 0 2— 2 10 0 0 (0 0 1 0 7 0
减少 散 性 , 中 止 呕 。 温 1 挑 拣 修 治 。 选 加 工 净
降低毒性 。如汉代张仲景提 出 , 黄 “ 麻 生令人 烦 、 出不 止耳 。 汗 ”
说 明麻黄生 用有 “ ” “ 烦 和 出汗 多 ” 副作 用 , 时 “ 的 用 皆先 煮 数
沸 ” 则可降低其 副作用。正如《 事指南》 , 修 所载 : 煅 者去坚性 : “ 煨者去燥性 ; 炙者 取 中和之性 ; 炒者 取芳香 之性 ; 浸者去 燥烈 之
药 尚需 除 去 某 些 矿 物 药 的 泥 土 杂 石 , 去 原 药 材 中可 能 混 有 外 除
大黄苦寒 , 其性沉而不浮 , 其作用走 而不守 , 制后 能引药 上行 , 酒 能在上 焦产生 清降热 邪 的作 用。如款 冬花 、 紫菀等止 咳药 经蜜
炙后 , 增强了润肺止 咳 。如 天南星 可散风 、 化痰 , 牛胆 汁制成 用 胆南星后 , 便能清热化痰镇惊。如马兜铃用蜜制后 , 就增 强药物
《中药炮制学》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ppt课件全文
净制
第二节 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
净制与临 床疗效
杂质
其它
非药用部 位
药用部位 分开利用
第二节 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
浸泡时间
加工切制与 临床疗效
干燥温度
切制厚度
干燥方法
第二节 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
炒制
麦芽
加热炮制与 临床疗效
煅制
蒸
甲壳类、 矿石类
生地熟地
煮
附子
第二节 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
辅料制与临 床疗效
一、全面掌握各炮制品的药性和作用特点 二、根据组方特点和用药意图选用炮制品
第七节 炮制对制剂的影响
一、饮片是汤剂和中成药的基本原料 二、汤剂和中成药对饮片的外观和内在质量的要 求
思考
1、炮制对四气五味有何影响? 2、临床选用炮制品的一般原则有哪些?
酒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盐水
姜汁
醋
第二节 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
中药是产于“中国的药物”吗?
第三节 传统的制药原则
制其形、制其性、制其味、制其质
相反为制 吴茱萸-黄连
相资为制 蜂蜜-百合
四大原则
相畏为制 生姜-半夏 相恶为制 米泔水-苍术
第四节 炮制对药性的影响
四气五味 归经
升降浮沉 毒性
第五节 炮制与方剂疗效的关系
一、提高方剂疗效 二、消减方中某些药物的不良反应 三、调整方剂部分适应症,扩大应用范围 四、适应方剂的剂型要求,保证临床安全有效
一、提高方剂疗效
1、增强方剂中药物的作用; 2、保证方中各药的比例准确,充分发挥配伍后的 综合疗效; 3、增强对病变部位的作用; 4、突出临床需要的药效,提高全方的临床疗效。
中药饮片应用不同炮制方法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中药饮片应用不同炮制方法对临床疗效的影响中药饮片是中药药材研磨成粉末后制成的一种剂型,其使用广泛,功效显著。
中药饮片的炮制方法对其临床疗效有着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炮制方法可以改变中药饮片中活性成分的含量和性质,从而影响其药效。
本文将就中药饮片应用不同炮制方法对临床疗效的影响进行详细的探讨。
1. 炮制时间:炮制时间是指制药材在加工过程中的加热时间,不同时间的炮制会对中药饮片的成分及药效产生不同的影响。
一般来说,炮制时间过长会导致药效减弱,而炮制时间过短则会导致中药饮片的药效不够充分。
2. 温度:炮制温度是指中药饮片在炮制过程中的加热温度,不同的温度会导致中药饮片中活性成分的含量不同。
一般来说,较高的温度可以加速中药饮片中活性成分的释放,但同时也会导致部分活性成分的损失。
3. 炮制方法:炮制方法包括炒、炙、烤等多种方法。
不同的炮制方法会导致中药饮片中活性成分的性质和含量发生变化,从而影响中药饮片的药效。
1. 炒制:炒制是指将中药材放入炒锅中进行炒制,炒制后的中药饮片具有较强的温补作用,适用于寒性疾病的治疗,如感冒、腹泻等。
三、不同炮制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1. 经典炮制:在传统中药炮制过程中,一般会按照古方进行炮制,以保证中药饮片的药效。
比如《伤寒杂病论》中就有详细的炮制方法,临床中应用广泛。
2. 新型炮制技术: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炮制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比如微波炮制、超声炮制等新型炮制技术,可以加快炮制过程,提高中药饮片的药效。
3. 个性化炮制:随着中医个性化治疗的发展,部分医院已经开始尝试对中药饮片进行个性化炮制,根据患者的体质特点和病情特点进行炮制,以提高疗效。
不同的炮制方法会导致中药饮片中活性成分的含量和性质产生变化,从而影响其药效。
这主要是因为中药饮片中的活性成分主要来源于药材,而炮制过程中的温度、时间等因素会导致活性成分的转化和释放。
较高的炮制温度可以加速中药饮片中活性成分的释放,从而增强药效;而炮制时间过长则会导致活性成分的损失,从而降低药效。
中药炮制品的临床研究
中药炮制品的临床研究中药炮制是我国传统的制药技术,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中药炮制品是经过炮制工艺处理后的中药饮片,其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中药炮制品的临床研究进行探讨。
一、中药炮制的目的和作用中药炮制的目的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有些中药具有一定的毒性或副作用,通过炮制可以降低其毒性,如川乌、草乌经过煮制,可使有毒的乌头碱水解,降低毒性。
2、增强药物的疗效如延胡索醋制后,可增加有效成分的溶出,增强止痛作用。
3、改变药物的性能如生地黄清热凉血,熟地黄滋阴补血,通过炮制改变了药物的药性和功效。
4、便于调剂和制剂将药材切成一定规格的饮片,便于调配和制剂。
5、利于贮藏和保存通过干燥、炒制等方法,防止药物霉变、虫蛀等。
二、中药炮制品的临床应用1、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方面,炮制品常发挥重要作用。
例如,白术经过土炒后,增强了健脾止泻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虚泄泻。
鸡内金炒制后,消食化积的作用增强,可用于治疗食积不消、小儿疳积等病症。
2、治疗心血管疾病中药炮制品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也有应用。
如山楂经过炒制后,活血化瘀的作用更好,可用于治疗高脂血症、冠心病等。
丹参酒炙后,增强了活血通经的作用,对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3、治疗呼吸系统疾病麻黄生用发汗解表作用较强,蜜炙麻黄则润肺止咳作用增强,常用于治疗咳嗽气喘。
款冬花蜜炙后,能润肺止咳,多用于肺虚久咳。
4、治疗妇科疾病在妇科疾病的治疗中,中药炮制品也有独特的应用。
艾叶炭具有止血作用,常用于治疗崩漏下血。
熟地炭能补血止血,用于妇女血虚崩漏等病症。
5、治疗风湿痹痛独活、威灵仙等中药经过酒制后,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的作用增强,可用于治疗风湿痹痛。
三、中药炮制品临床应用的注意事项1、严格掌握炮制方法和质量标准不同的炮制方法会对药物的疗效产生影响,因此必须严格按照规范的炮制方法进行操作,确保炮制品的质量。
几种常用中药的炮制方法及临床应用
几种常用中药的炮制方法及临床应用中药是中国传统药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
中药的炮制方法是中药制备的关键环节之一,不同的炮制方法可以改变药物的性质和功效,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中药的炮制方法及其临床应用。
一、附子的炮制方法及临床应用附子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温阳、祛寒、止痛等功效。
在炮制过程中,附子经过蒸制、晒干、研磨等步骤。
这些步骤可以使附子中的寒性物质减少,同时增加附子的温热效应。
附子可以用于治疗寒性病症如寒痹、寒邪入侵等,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二、炙甘草的炮制方法及临床应用炙甘草是甘草的一种炮制形式,具有平肝火、解毒、祛痰等功效。
在炮制过程中,甘草经过炙烤、晒制等步骤,可以提高甘草的活性成分含量,并减少其毒副作用。
炙甘草可以用于治疗肝火上炎、痰热咳嗽等病症,是一种常用的中药配方中的重要药材。
三、制茯苓的炮制方法及临床应用茯苓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利水消肿、安神定志、健脾益胃等功效。
在炮制过程中,茯苓经过洗净、砍成小片、炒制等步骤,可以提高茯苓的吸湿性和利尿作用。
茯苓可以用于治疗水肿、心悸失眠、脾胃虚弱等病症,是中医常用的健脾利湿药物。
四、制当归的炮制方法及临床应用当归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补血、调经、活血化瘀等功效。
在炮制过程中,当归经过炒制、晾晒等步骤,可以提高当归的药效,并减少其对胃肠道的刺激性。
当归可以用于治疗妇科病、贫血等病症,在中医临床中应用广泛。
总结:中药的炮制方法对药物的功效和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
附子经过蒸制等方法可以提高其温热效应;炙甘草经过炙烤可以减少其毒副作用;制茯苓的炮制方法可以增强其利尿作用;制当归的炮制方法可以提高其药效。
以上介绍的几种常用中药的炮制方法及其临床应用仅是其中的一部分,中药炮制方法繁多,不同方法对药材的处理能够改变其性质和功效。
在进行中药制备和应用时,需要根据不同病症的需要选择适当的炮制方法。
只有正确使用中药的炮制方法,才能更好地发挥中药的药效,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第二节 炮制方法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第二节炮制方法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一、中药炮制保证中药质量
中药炮制分为净制、切制、炮制三个步骤。
药材净制切制炮炙
生饮片生饮片熟饮片
二、净制使药物更好发挥疗效,适应临床需要
柴胡
根:含皂苷,镇静、镇痛、解热抗炎
茎叶:不含皂苷,不入药
麻黄
麻黄草,发汗
麻黄根,止汗
净制使药物更好发挥疗效,适应临床需要
杏仁:燀,去皮杀酶保苷,去除变色
净制使药物更好发挥疗效,适应临床需要远志:
皮的皂苷含量为心的25倍
抽取木心较为费时费力,因此《中国药典》已经不再要求去除木心。
“断面中空”
三、切制有利于有效成分煎出和炮制,提高疗效
切制前水处理“少泡多润,药透水尽”
槟榔:质地坚硬,软化切薄
片
葛根:淀粉多,切丁或段
四、炮制减毒增效
醋制元胡增强疗效
醋与元胡中的生物碱发生作用,生成醋酸盐易溶于水
酒制,蜜制
四、炮制减毒增效
制川乌各种方法炮制降低毒性
川乌的毒性源自双酯型二萜类生物碱,其含量的多少决定了川乌毒性的大小
川乌黑豆甘草制蒸、煮
谢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畏为制:利用某种辅料来炮制药物,以制约 该药物的毒、副作用。
生姜杀半夏、南星毒(即半夏、南星畏生姜), 故用生姜来炮制半夏、南星,使其毒性降低。
相恶为制:炮制时利用某种辅料或某种方法来 减弱药物的烈性,以免损伤正气。
麸炒枳实可缓和其破气作用;米泔水制苍术,可缓和 苍术的燥性(苍术过量的挥发油对生物体是有害的,麸炒后 挥发油含量降低,可抑制其“燥性”。)
炒麦芽 产生焦香味 麸炒僵蚕 纠正不良气味
可 使 饮 改变质地,利于煎出制剂 片
矿物药 贝壳类 种子类
自然铜、赭石 龙骨、牡蛎 王不留行
减缓药物毒性 —川乌、马钱子、斑蝥
改变药性 缓和苦寒之性
如炒栀子,免伤脾阳
产生新的治疗作用 如荆芥炭 止血
4. 辅料制与临床疗效
辅料——炮制中具有辅助作用的附加物料。 食物(蜜、姜、豆腐) 药汁(黑豆汁) 加热介质(砂、土、蛤粉) 辅料制可最大限度的发挥药物疗效,符合治疗要求。
甘草 浸泡48h切片,水溶物下降49.89%;甘草酸损失48.40%。 浸润48h切片,水溶物下降7.22%;甘草酸损失4.49%
2.2 切制过程
片型/厚度
甘草 片厚2~3mm 甘草酸煎出99.91% 片厚5~6mm 甘草酸煎出85.22%
2.3 干燥过程
防止霉烂 干燥方法、温度影响饮片质量。
丹皮
因为药物的辛香温燥之性有时可能是治疗的需要,有时 可能带来不了反应或副作用,故而利用某种辅料来炮制后抑 制其副作用。
中药是原生药,其性味多不能令人满意,采用不同 辅料、不同制法、达到不同炮制程度,可使原药在性味 上达到“扶其不足,制其有余”。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药物的功效,以适应临床辨证施 治,灵活用药的要求。
远红外干燥 丹皮酚下降30.0%
日光哂
丹皮酚下降34.69%
80℃干燥 丹皮酚下降30.88%
110~115℃ 丹皮酚下降54.69%
3 加热炮制与临床疗效
加热炮制是使药物由生变熟,产生性能 改变的重要手段;
加热依临床需要与药物性质不同,有多 种方法,对药物的影响各异。
加 改变气味,利于服用 热
中药炮制知识和临床疗效
学习要求
掌握中药炮制对临床疗效的直接影响; 熟悉炮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熟悉临床选用炮制品的一般原则。 了解传统的制药原则、炮制对药性的影响、炮制 对方剂疗效的关系、炮制与制剂的关系。
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
1.中药炮制是中医用药的特点 2.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 3.传统制药的原则 4.炮制对药性的影响 5.炮制与方剂疗效的关系 6.炮制对制剂的影响 7.临床选用炮制品的一般原则
调胃承气汤(大黄、甘草、芒硝)——治阳明腑实热
甘草用炙品,不用其清热泻火的功效,而用其防寒药伤中,温中护胃, 调和诸药的功效 。
酒制
苦寒药(黄连、黄芩、黄柏)
气薄味厚伤脾胃
缓和苦寒、免伤脾胃、 增强清热泻火作用。
生:解毒、消肿、润肠通便 何首乌
制:补益肝肾、益精血、乌须发
第二节 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
麻黄茎发汗,根敛汗。 所含生物碱的生理活性各异,所以要分开入药。
去除混入的外形相似的其他药物。
八角茴香——莽草
贝母——光菇子(丽江慈菇)
2. 加工切制与临床疗效
切制目的:提高煎药效果,便于进一步炮制、制剂。 切制过程:
净药材
软化
切片
干燥
2.1 软化过程
切制前的润泡,便于切制。 软化时间和用水量影响饮片质量。
中药材 中药饮片 中药炮制
中成药 汤药
临床应用
中药炮制
净制
加工切制
加热炮制
1. 净制与临床疗效
去除杂质 原药材
分选药用部位
保证药物的净度、纯度, 保证疗效
去除杂质:包括去除泥沙、灰屑、霉变品及虫蛀品等。
分选药用部位:包括去除非药用部位(巴戟天去木心-铅含
量高)
分选药用部位(麻黄茎发汗、根止汗 )
盐制益智仁:益智仁温燥,久服易伤阴,用咸寒之盐以制之后可纠 此偏。
相资为制:用药性相似的辅料或某种炮制方法 来增强药效。
以寒制寒: 盐制知母:咸寒的盐水炮制苦寒的知母、黄柏,
在清热泻火同时有一定清虚热之效,盐水炮制后可 引药入肾,增强滋阴降火作用。 以热制热:
酒制仙茅、阳起石:用辛热之酒炮制辛热壮阳 之品仙茅、阳起石,可增强温肾助阳作用。
第三节 传统制药的原则
清代徐灵胎将传统的制药原则归纳为:
相反为制:用药性相对独立的辅料(包括药物) 来制约中药的偏性或改变药性。
吴茱萸制黄连:吴茱萸辛热,黄连苦寒,一冷一热,阴阳相济,无 偏胜之害。
酒制大黄:大黄生品苦寒,易伤脾阳,导致腹痛,用辛甘大热酒制 之后可避免,同时改沉降为上升之性,以清上焦实热。
❖ 4.制其质: 改变药物的性质或质地。性质, 包括改变药性和功用
❖ 穿山甲砂炒至酥泡,龟板、鳖甲砂炒至酥脆;矿物 药煅或淬;川乌、草乌加水煮均有利于有效成分煎 出或易于粉碎或降低毒性。
2020/11/26
29
第四节 炮制对药性的影响
❖ 一、炮制对四气五味的影响 四气五味是中药的基本性能之一,它是
第一节 炮制是中医用药的特色
一、方剂配伍与依法炮制是中医用药的两大特色
依法炮制—药物本身的调整 中医临床治疗原则-辨证施治
方剂配伍—药物间的调整
二、炮制是调整药性,提高药效的重要手段
生甘草:味甘偏凉;长于泻火解毒,化痰止咳。 炙甘草:味甘偏温,长于补脾和胃、益气复脉 。
白虎汤(知母、石膏、甘草、粳米)——治肺胃实热 张仲景
制药的具体方法:
❖ 1.制其形(形状、部位):改变药物的外观 形状和分开药用部位。
❖ 中药因形态各异,体积较大,不利于配方和煎熬,所以 在配方之前都要加工成饮片,煎熬时才能达到“药力共出”的 要求。
❖
调和营卫的桂枝汤,方中桂枝以气胜,白芍以味胜,若
白芍切厚片,煎煮时间就不好控制。煎煮时间短,能全桂枝
之气,却失白芍之味;煎煮时间长,能取白芍之味,却失桂
枝之气,不能达气味并存之目的。
❖ 2.制其性:改变药物的性能。 通过炮制,抑制过偏之性,免伤正气;
或改变药物寒、热、温、凉或升、降、浮、 沉的性质,满足临床灵活用药的要求。
2020/11/26
26
❖ 3.制其味:调整中药的五味。
❖ 乌梅、山楂过酸损齿伤筋(炒焦) ❖ 黄连味苦恐伤胃(酒或姜制) ❖ 麻黄辛味发散太过(密炙)
按照中医理论体系,把在临床实践中所得到 的经验进行系统归纳,以说明各种药物的性 能。通过炮制可改变其固有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