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染色体染色观察
小鼠染色体实验报告

小鼠染色体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染色体观察和分析小鼠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以进一步了解小鼠的遗传特征。
实验材料:1. 小鼠样本(小鼠尸体或小鼠细胞)2. 血细胞裂解液3. 显微镜4. 醋酸酒精定影液实验步骤:1. 取得小鼠样本并进行准备。
尸体样本直接取用,细胞样本需要分离提取。
2. 将小鼠样本悬浮于血细胞裂解液中,进行细胞裂解。
3. 用匀浆棒轻轻研磨,使细胞完全裂解。
4. 将细胞溶液滴于清洁平凹玻片上,并用平玻片将其铺平。
5. 将玻片加热至70℃,使细胞DNA捕获在玻片上。
6. 用醋酸酒精定影液浸泡玻片,使细胞核卷曲收缩。
7. 用显微镜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量。
8. 根据染色体的形态、长度和着色特点进行鉴定和分析。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对小鼠样本的染色体观察,我们发现小鼠染色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和着色特征。
根据染色体的长度和形状,我们可以初步判断出小鼠的染色体是否正常。
特定的染色体畸变或缺失可能表明小鼠有某些遗传疾病或突变。
在本实验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小鼠的染色体数量一般为40个。
这与小鼠常见的染色体数目相符,进一步证实了样本的正常性。
我们还可以观察到染色体的长度不一致,这是由于染色体上的基因片段的数量和排列不同所致。
通过进一步的染色体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小鼠的遗传特征,如基因突变、遗传疾病等。
这对于进一步研究小鼠的遗传学、发育生物学以及相关疾病模型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结论:通过对小鼠染色体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初步了解小鼠的遗传特征。
染色体的形态和数量可以为我们提供重要的基因信息,有助于后续的研究和分析。
本实验为进一步研究小鼠的遗传学提供了基础数据。
小鼠染色体标本制作、染色及观察

科目细胞生物学实验题目小鼠染色体标本的制作、染色与观察姓名***系年级2011级生物基地学号*** 同组者***日期2013/05/23、302013/05/30小鼠染色体标本的制作、染色与观察【实验目的】1.初步掌握小鼠睾丸细胞染色体标本的基本制作过程和Giemsa染色法,了解各操作步骤的原理。
2.了解常用实验动物染色体的数目及特点。
3.认识不同生物染色体的特征,学会做染色体组形图。
【实验原理】凡处于活跃增殖状态的细胞,或者经过各种处理后,任何动物组织的细胞就可进入分裂,均可用于染色体分析。
在正常动物体内,精巢和骨髓均为是活跃分裂的组织。
给动物注射一定剂量的秋水仙素,即可使许多处于分裂的细胞停滞于中期,然后采用常规空气干燥法制备染色体,即可得到大量可分析的染色体标本。
本方法简便、可靠,不需要经体外培养和无菌操作,易于推广。
骨髓细胞是用于动物细胞遗传学研究很好的材料。
但在取材方面,精巢又比骨髓要简易一些,故本实验选用小鼠的精巢为实验材料。
对于小鼠精巢染色体标本的制作,一般包括以下几个要点: 1.用一定剂量的秋水仙素破坏纺锤丝的形成,使细胞分裂停滞在中期, 使中期染色体停留在赤道面处; 2.用低渗法使细胞膨胀, 以至于在滴片时细胞被胀破, 使细胞的染色体铺展到载玻片上; 3.空气干燥法可使细胞的染色体在载片上展平,经Giemsa 染色后便可观察到染色体的显微图象。
Giemsa染色是最常用的染色方法之一,适用于多种细胞和染色体染色。
主要用Giemsa染液可以将细胞核染成紫红色或蓝紫色,胞浆染成粉红色,在光镜下呈现出清晰的细胞及染色体图像。
【实验材料】1.试剂:秋水仙素、生理盐水(0.9%的NaCl溶液)、0.3%KCl低渗溶液、固定液(甲醇:冰醋酸=3:1)、Giemsa染液。
2.器具:解剖盘、镊子、眼科剪、小烧杯(×2)、吸管、玻璃刻度离心管、恒温水浴锅、离心机、铜网、预冷载玻片、记号笔、普通光学显微镜、玻璃等。
小鼠染色体染色观察

题目:小鼠细胞染色体染色观察一.O bjectives:1.Learn the method of preparation of mouse chromosome frommarrow.学习制备从骨髓中制备小鼠染色体的方法。
2.Understand the morphology and amount of mouse mitotic.了解小鼠有丝分裂期细胞染色体的形态和数量。
二.实验原理1.秋水仙碱,一种生物碱,因最初从百合科植物秋水仙中提取出来,故名,也称秋水仙素。
纯秋水仙碱呈黄色针状结晶,熔点157℃。
易溶于水、乙醇和氯仿。
味苦,有毒。
秋水仙碱能抑制有丝分裂,破坏纺锤体,使染色体停滞在分裂中期。
这种由秋水仙碱引起的不正常分裂,称为秋水仙碱有丝分裂。
在这样的有丝分裂中,染色体虽然纵裂,但细胞不分裂,不能形成两个子细胞,因而使染色体加倍。
2.现今微丝标记方法分为在细胞中标记微丝和活体细胞中标记微丝。
固定细胞中的微丝主要是用带荧光探针的抗体或鬼笔环肽标记,需要对样品进行化学固定和膜的通透。
活体标记常采用荧光类似物标记的方法和GFP标记方法。
三.实验材料及设备1.实验材料:a)秋水仙素稀释液b)小鼠一只c)75mM KCl低渗溶液d)固定液e)Giemas染液2.实验设备:a)普通光学显微镜b)载玻片若干,注射器。
c)酒精灯d)离心管若干、吸水纸、滴管、剪刀、白瓷板等四.实验方法及步骤1.提前3-4h向小鼠腹腔中注射秋水仙素,然后用引颈法处死小鼠。
2.完整取出小鼠股骨(胫骨),取出骨骼表面肌肉和其他结缔组织。
3.将胫骨两端剪开,用注射器吸取适量75mM KCI将骨髓冲洗到离心管中。
4.低渗处理:用约6ml的75mM KCI在37℃下低渗骨髓细胞20min。
5.预固定:加入1-2ml新配制的固定液,用吸管混合均匀,1000r/min离心8分钟6.固定:吸去上清液,沿离心管壁缓缓加入6ml固定液,立即用吸管吹打成细胞悬液,在室温下静置固定15min。
实验7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标本的制备和观察

实验7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标本的制备和观察一、实验目的了解利用动物骨髓进行细胞染色体制片的一般方法,掌握细胞收集、低渗、滴片等技术手段。
观察和了解小鼠染色体的数目及形态特征。
利用显微照相技术对所得切片进行照相。
二、实验原理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了一个物种生长发育的全部信息。
因此通过染色体分析,可以了解某一物种最基本的遗传指标。
进行染色体标本的制备一般取自细胞分裂旺盛的组织,如骨髓、淋巴细胞以及通过人工培养的悬浮液。
如将秋水仙素注射到动物的腹腔内,经肠系膜吸收并可转运到骨髓,结果使正在分裂的细胞不能形成纺锤体,使得染色体停在中期状态,经过处理和制片后就可以清楚地观察到染色体。
这种制片方法是属于侵害性的,因此这种方法适用于动物来源丰富、动物个体较小的材料。
对于大型动物可以采取骨髓穿刺术获得红骨髓,在临床上用于一些血液疾病的研究分析。
对于一些珍稀的鸟类可采用羽髓来制片,方法基本一样。
人类的染色体分析可采用外周血培养的方法来获得大量的细胞材料。
三、实验用具及材料实验材料:体重20克左右的小鼠一只实验试剂:0.075mKCl低渗液、固定液(甲醇:醋酸=3:1)、0.4%秋水仙素、改良苯酚品红溶液、二甲苯实验材料:恒温水浴槽、纱布、烧杯、离心管2支、刀片、镊子、解剖盘、解剖剪、镊子、注射器、离心机、镜头纸光学显微镜、带数码相机的光学显微镜四、实验步骤1腹腔注射秋水仙素溶液:在做实验前2~3小时,对实验用小鼠按0.1ml/20g小鼠的量对其进行0.4%的秋水仙素注射。
2取材:实验时,用断颈法迅速将小鼠处死,通过解剖取出股骨,用注射器吸取在37℃下保温的低渗液2毫升,将针头插入骨髓腔中冲洗骨髓,使冲洗液从股骨的另一端流出。
收集冲洗液到5ml刻度的离心管中。
3低渗:用吸管将冲洗液吹打几次,然后把离心管放在37℃恒温水浴槽内低渗20分钟。
4固定:之后取出并加1ml的固定液,吹打之后放入37℃恒温水浴槽内固定10分钟。
5离心:然后将1000rpm离心10分钟,弃去上清。
实验五小鼠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

可编辑ppt
3
仪器和器械
生物显微镜、离心机、解剖剪、眼科镊 子、注射器、灌胃针头、小平皿、离心 管、吸管、滴管、试管架、载玻片、玻 璃染色缸、擦镜纸等。
试剂
姬姆萨(Giemsa)染液
Giemsa染料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8 g
甲醇
375 ml
甘油
125 ml
配制:将Giemsa染料和少量甲醇于乳钵里仔
细研磨,再加入甲醇至375 ml,待完全溶解后,
若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但无剂量—反应关系,则 须进行重复试验,结果能重复者可确定为阳性。
小白鼠的染色体分裂相(2n=40)
可编辑ppt
18
小白鼠的染色体
可编辑ppt
19
试验设计
实验动物 7~12周龄健康雄性小鼠,每组保 证至少5只存活
剂量分组 – 阴性对照组 溶剂 – 阳性对照组 丝裂霉素C 1.5~2mg/kg 腹 腔 注 射 一 次 ; 或 环 磷 酰 胺 40mg/kg , 腹腔注射,1次/d,连续5天。
试验设计
-剂量组 高剂量 根据急性LD50,选用使动物轻 微中毒,体重略有下降,不引 起动物死亡的剂量 按等比级数2向下设置中、低剂量组
时现配, 400ml;
试剂
磷酸盐缓冲液(pH 6.8) 12水磷酸氢二钠(Na2HPO4)11.81 g (磷酸氢二钠: 4.74g) 磷酸二氢钾(KH2PO4)4.50 g 加蒸馏水至 1000 ml
Giemsa应用液: 取1份Giemsa染液与9份1/15mol/L 磷酸盐缓冲 液混合而成,临用时配制。
5、软化 吸净固定液,加60%冰醋酸2mL, 滴管吹打至不透光,立即加入4mL固定液, 用滴管打匀,移入离心管,以1 000r/ min离 心10min。
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标本的制备与观察ppt课件

9.在干净、湿冷的载玻片上以高距离滴2~3 滴上层细胞悬液,气干或在酒精灯上文火 烘干。注意在滴片时要有一定的高度(大 于40cm),使细胞膜破裂后易于使染色体 散开,并尽量使滴片上的细胞分布均匀, 不要重叠。
10.气干,染色。 在一块洁净的玻板上,将玻片标本有细胞的一面 朝下用牙签架空于玻板上。 11.用滴管将配好的染液充满于玻板与载玻片之间 的空隙中,注意载片上有细胞面的进行染色并在 滴加染液时注意排除气泡。视室温而定,染色15 分钟。 12.染色后,轻轻揭起玻片,倾斜玻片在自来水管 下细水流冲洗数秒,冲掉染液,擦干玻片标本底 面和四周,显微镜观察和分析。注意不要搞错沾 有细胞的一面。选择染色较好、较分散、形态清 晰的细胞分裂相,进行显微观察。
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 标本的制备与观察
实验目的:
1.初步掌握动物骨髓细胞染色体的制备方法。 2.了解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的形态特点。Fra bibliotek实验原理:
染色体是细胞分裂时期遗传物质存在的特定 形式,是染色质紧密包装的结果。染色体 是有机体遗传信息的载体,对染色体的研 究在生物进化、发育、遗传和变异中有十 分重要的作用。
谢 谢 大 家
核型分析均是以中期染色体为标准,对制 作出的染色体标本进行照相以获得染色体 的显微图像,并将其剪裁排列即成,或用 专用软件进行分析排列。 凡处于活跃增殖状态的细胞,或者经过各 种处理后,细胞就可进入分裂期此时均可 用于染色体分析。
在正常动物体内,骨髓是处于不断分裂的 组织之一。此时给动物注射一定剂量的秋 水仙素可使许多处于分裂的细胞停滞于中 期( 秋水仙素可阻断纺锤丝微管的组装), 然后采用常规空气干燥法制备染色体,即 可得到大量可供分析的染色体标本。本方 法简便、可靠,不需要经体外培养和无菌 操作。
小鼠骨髓染色体实验报告

实验课名称遗传学实验实验名称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的制备与观察成绩________________姓名王大锤实验报告系列年级学号组别时间温度实验原理及目的实验目的1、学习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制片程序;2、掌握空气干燥法制片方法;3、观察了解小鼠的端着丝粒染色体的形态。
实验原理1、染色体标本制备染色体标本是细胞遗传学最基本的技术,优良的染色体制片是其它技术(如显带、原位杂交等)的先决条件。
2、骨髓细胞染色体染色体的制备在原则上可以从所有发生有丝分裂的组织和细胞悬浮液中得到。
动物染色体制备最常用的途径是从骨髓细胞、血淋巴细胞和组织培养的细胞中制备染色体。
在骨髓细胞中,有丝分裂的指数很高,可以直接得到中期细胞而不必像血淋巴细胞或其它组织需要经过体外培养。
3、空气干燥法指细胞经过秋水仙素处理、低渗处理、充分固定和滴片等步骤之后,使载片在空气中自然干燥的方法。
实验材料、仪器及试齐U仪器:光学显微镜,2mL注射器,5号针头,10mL刻度离心管,吸管,试管,试管架,载玻片,盖片,离心机,光学显微镜,解剖器具(解剖盘,剪子、镊子)。
材料:小白鼠(Mus musculus 2n=40 ),体重约18-20g (65-90日龄),雌雄皆可。
试剂及其他:秋水仙素溶液(100卩g/mL), 2%柠檬酸钠溶液,0.075M KCl,冰醋酸,甲醇,Giemsa原液, 0.01 M 磷酸缓冲液(PBS, pH 7.4)1•预处理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实验报告进行秋水仙素处理。
取骨髓前3-4h给小鼠经腹腔注入秋水仙素(100卩g/ mL)0.3-0.4mL。
2. 取骨髓处死动物,立即取后肢骨。
用剪刀剪掉、清除腿部的皮肤和肌肉,然后从股骨两端关节头处剪下股骨,立即用2%柠檬酸钠溶液冲洗干净。
剪掉股骨两端膨大的关节头,使其露出骨髓腔,用吸有适当量的柠檬酸钠溶液注射器,从一端插入注射针头,将骨髓吹入10mL刻度离心管中,可反复吹洗数次,直至股骨变白为止。
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制备与观察

细胞培养:在适宜的条件下将细胞从体内分离出来进行体外培养 传代:将培养的细胞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分装使细胞能够继续生长
制备前的准备:选 择合适的细胞培养 并维持细胞生长。
细胞固定:使用固 定剂将细胞固定在 一定位置防止细胞 移动。
细胞染色:根据实 验需求选择合适的 染色剂进行染色。
观察与拍照:使用 显微镜观察染色后 的细胞并记录照片 。
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 制备与观察
汇报人:
目录
添加目录标题
实验准备
染色体制备
观察和分析
实验结论
添加章节标题
实验准备
小鼠骨髓细胞
培养基
胰蛋白酶
秋水仙碱
实验仪器:显微镜、离心机、细胞培养皿、细胞 刮刀等
实验试剂:生理盐水、胰蛋白酶、甲醇、冰醋酸、 Giems染料等
准备实验器材:显微镜、染色剂、 细胞培养皿等
染色体测量:使用显微测微尺等工具测量染色体的长度、宽度、着丝粒位置等特征有助于分析染色体的形态和结 构。
染色体组型分析:根据染色体的数目、形态和结构特征进行染色体组型分析有助于了解小鼠骨髓细胞的遗传特征 和变异情况。
染色体核型分析:通过观察染色体的数目、形态和排列方式分析染色体的核型有助于了解小鼠骨髓细胞的染色体 异常和遗传疾病。
实验前要洗手戴手套避免手上的杂 菌污染细胞。
染色体制备过程中要控制好温度和 时间避免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导致 细胞死亡。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染色体制备过程中要保持细胞活性 避免细胞死亡。
染色体制备过程中要选择适当的染 色剂避免使用过多的染色剂导致细 胞死亡。
观察和分析
观察步骤:将制备好的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放在显微镜下调整焦距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分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小鼠细胞染色体染色观察
一.O bjectives:
1.Learn the method of preparation of mouse chromosome from
marrow.学习制备从骨髓中制备小鼠染色体的方法。
2.Understand the morphology and amount of mouse mitotic.
了解小鼠有丝分裂期细胞染色体的形态和数量。
二.实验原理
1.秋水仙碱,一种生物碱,因最初从百合科植物秋水仙中提取出来,
故名,也称秋水仙素。
纯秋水仙碱呈黄色针状结晶,熔点157℃。
易溶于水、乙醇和氯仿。
味苦,有毒。
秋水仙碱能抑制有丝分裂,破坏纺锤体,使染色体停滞在分裂中期。
这种由秋水仙碱引起的不正常分裂,称为秋水仙碱有丝分裂。
在这样的有丝分裂中,染色体虽然纵裂,但细胞不分裂,不能形成两个子细胞,因而使染色体加倍。
2.现今微丝标记方法分为在细胞中标记微丝和活体细胞中标记微丝。
固定细胞中的微丝主要是用带荧光探针的抗体或鬼笔环肽标记,需要对样品进行化学固定和膜的通透。
活体标记常采用荧光类似物标记的方法和GFP标记方法。
三.实验材料及设备
1.实验材料:
a)秋水仙素稀释液
b)小鼠一只
c)75mM KCl低渗溶液
d)固定液
e)Giemas染液
2.实验设备:
a)普通光学显微镜
b)载玻片若干,注射器。
c)酒精灯
d)离心管若干、吸水纸、滴管、剪刀、白瓷板等
四.实验方法及步骤
1.提前3-4h向小鼠腹腔中注射秋水仙素,然后用引颈法处死
小鼠。
2.完整取出小鼠股骨(胫骨),取出骨骼表面肌肉和其他结缔
组织。
3.将胫骨两端剪开,用注射器吸取适量75mM KCI将骨髓冲洗
到离心管中。
4.低渗处理:用约6ml的75mM KCI在37℃下低渗骨髓细胞
20min。
5.预固定:加入1-2ml新配制的固定液,用吸管混合均匀,
1000r/min离心8分钟
6.固定:吸去上清液,沿离心管壁缓缓加入6ml固定液,立
即用吸管吹打成细胞悬液,在室温下静置固定15min。
然后,1000r/min离心8分钟。
重复该步骤一次。
7.制细胞悬液:吸去上清液,加入0.3-0.5ml固定液,用吸
管吹打成细胞悬液。
8.制片:用吸管吸取上述细胞悬液,在距离载玻片约40cm高
度将适量细胞悬液(根据浓度)滴在在载玻片上,在酒精灯上威威加热,使载玻片完全干燥。
9.染色:新配置的Giemsa染液染色10-15min,自来水缓缓
冲洗,干燥。
(不要倾倒染色液,避免染色液氧化膜黏附。
)10.镜检:低倍镜下找到处于中期分裂相的染色体,高倍镜油
镜下观察。
五.实验结果
图1小鼠骨髓干细胞染色体制片,100倍
光镜下可见被染成紫色的细胞内容物,其中紫色细小棒状的为小鼠染色体,紫色圆球状的为细胞核。
染色体分离状况有很大差别,如下图↓。
查询资料可知是因为低渗溶液处理的效果不同导致的,可见19对+X+Y共40条染色体。
小鼠为雄性。
图2不同分离程度的染色体
六.实验讨论
1.实验结论:
本实验使用低渗处理技术使小鼠染色体分散良好,再经过Giemas染液充分染色,能清晰观察到小鼠细胞染色体组。
观察结果为19对+X+Y共40条染色体。
且经过多次观察统计与染色体配对,该观察结果真实有效。
2.讨论一:根据你对染色体的观察
结果,你所用的小鼠是雌性还是
雄性?
观察结果中可见小鼠染色体组中
有Y染色体,所以该小鼠为雄性
3.讨论二:根据你的实验结果,小鼠
有多少条染色体?如何保证你的
数据是真实有效的?
根据我的观察结果,小鼠有40条(20对)染色体。
数据有效的证据:
(1)在对玻片上10个以上清晰可见的单个细胞小鼠染色体分布区进行统计,虽然有部分细胞可见染色体数少于40,但没
有多于40条的情况发生。
可基本排除偶然性造成的影响。
(2)根据染色体的长度、形态和着丝粒位置进行配对,除性染色体组差异较大外,其他染色体均可找到它的同源染色体。
证
明这是一套完整的染色体组。
4.讨论三:假设某病人有血液肿瘤,需要分析其染色体,你
该如何取材制备染色体标本以分析其染色体水平的变化?
分析染色体组需要标本保留分裂能力并且处于细胞分裂期,常用的取样部位有骨髓、外周血淋巴细胞、生殖腺、羊水;考虑到病人的实际情况,可选用取用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方法。
外周血淋巴细胞在正常条件下不具有有丝分裂的能力,但是在植物凝集素(PHA)刺激下,能转变为具有分裂能力的母细胞。
实验步骤包括1.抽取静脉血2.置于加入了PHA的胎牛血清培养基中培养72h 3.离心、固定、染色等制片步骤。
5.讨论四:在动物中,血液是制备染色体标本的重要材料来
源,但并不是任何情况下都是这样。
有的情况下需要用其他组织来源的细胞制备染色体,请举例说明。
制备染色体的关键是能制备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如果因为种种原因无法从血液中分离到能诱导产生分裂能力的细胞,则需要从其他组织中制备染色体。
可能的原因有:
(1)动物没有血液,如线虫动物门,部分软体动物门。
(2)血液中无法诱导出有分裂能力的细胞,如部分昆虫。
(3)血液细胞不进行有丝分裂,如蛙的红细胞。
七.参考文献
[1]DOS REMEDIOS CG, CHHABRA D, KEKIC M, et al. Actin binding proteins: regulation of cytoskeletal microfilaments.[J]. 2(2):433-473
[2] 翟中和,王喜忠,丁明孝等.《细胞生物学》[M].高等理科教育,2004(1):123-128.
[3]朱娟娟;赵斌;刘莉茵;瞿霞;姚华;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制备实验方法的改进[J];安徽医药;2007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