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创面治疗技术的及护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与护理
1992年,由德国ULM大学创伤外科Fleischmann博士首创 的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最先用于骨科领域治疗软组织缺损和 感染性创面。相对于现有各种外科引流技术而言负压引流 技术是一种革命性的进展和创新。
1994年,裘华德教授等在国内率先引进这一新型负压引流 技术。近年来国内诸多学者将其应用于各种急慢性复杂创 面的治疗,在促进移植皮肤的成活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急慢性创伤; 2、烧伤、电击伤; 3、压迫性溃疡(即压疮); 4、糖尿病足或腿溃疡 ; 5、静脉淤滞性溃疡 ; 6、愈合不佳的手术后伤口 ; 7、截肢后残余创面; 8、植皮区或供皮区; 9、穿通性创伤(例如腹部,胸骨,脊柱,会阴); 10、瘘,例如肠瘘,骨髓炎瘘等; 11、伤口周围潜行的窦道; 12、筋膜减张切开伤口(切开皮肤及筋膜用来治疗筋膜室综合症)等 。
敷料使用基本步骤
Step 1: 剪切敷料使之契合伤口大小,包括瘘道 及溃疡。
Step 2: 修剪密封膜使之完全覆盖敷料及超过伤 口边缘3-5cm的区域。
Step 3: 用你的食指和大拇指捏起密封膜,在膜上 剪开一直径为1-2cm的小孔以便伤口渗液 通过,无需在敷料上开孔。
Step 4: 连接治疗主机,通过V.A.C.®负压创伤治 疗仪触摸屏设置压力。
The mean increase with continuous negative pressure (125 mmHg) was 63.3%, the mean increase for intermittently treated wounds was 103.4 使 用连续负压治疗(125mmHg)平均增长63.3%,使用间隙负压治疗的伤口平均 增长103.4%
病例介绍:
1、VSD的使用 2、VAC的使用
1994年,裘华德教授等在国内率先引进这一新型负压引流 技术。近年来国内诸多学者将其应用于各种急慢性复杂创 面的治疗,在促进移植皮肤的成活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急慢性创伤; 2、烧伤、电击伤; 3、压迫性溃疡(即压疮); 4、糖尿病足或腿溃疡 ; 5、静脉淤滞性溃疡 ; 6、愈合不佳的手术后伤口 ; 7、截肢后残余创面; 8、植皮区或供皮区; 9、穿通性创伤(例如腹部,胸骨,脊柱,会阴); 10、瘘,例如肠瘘,骨髓炎瘘等; 11、伤口周围潜行的窦道; 12、筋膜减张切开伤口(切开皮肤及筋膜用来治疗筋膜室综合症)等 。
敷料使用基本步骤
Step 1: 剪切敷料使之契合伤口大小,包括瘘道 及溃疡。
Step 2: 修剪密封膜使之完全覆盖敷料及超过伤 口边缘3-5cm的区域。
Step 3: 用你的食指和大拇指捏起密封膜,在膜上 剪开一直径为1-2cm的小孔以便伤口渗液 通过,无需在敷料上开孔。
Step 4: 连接治疗主机,通过V.A.C.®负压创伤治 疗仪触摸屏设置压力。
The mean increase with continuous negative pressure (125 mmHg) was 63.3%, the mean increase for intermittently treated wounds was 103.4 使 用连续负压治疗(125mmHg)平均增长63.3%,使用间隙负压治疗的伤口平均 增长103.4%
病例介绍:
1、VSD的使用 2、VAC的使用
VSD负压引流术医疗护理PPT课件
减少感染发生率
负压引流能够及时引流出创面的渗出 液和细菌,降低感染风险。
VSD技术能够减少创面的细菌数量, 降低感染发生率,有利于控制感染和 预防全身性并发症。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VSD技术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使患者更早地恢复 正常生活和工作。
创面愈合后,患者的外观和功能得到改善,提高患者的生活 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
定时挤压引流管,防止引流管堵塞,确保引流液顺利排出。
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和量
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量,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引流管的固定与清洁
妥善固定引流管,避免滑脱和移位,同时保持引流管的清洁,防止 感染。
患者体位的护理
保持舒适体位
01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舒适度,协助患者采取适当的体位,以利于
引流和减轻疼痛。
告知患者及家属
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 手术的必要性、风险及 注意事项,并签署知情
同意书。
手术过程
消毒与麻醉
对手术部位进行严格消毒,并 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等因素
选择适当的麻醉方式。
手术操作
按照手术计划,进行VSD负压 引流术操作。
止血与缝合
手术完成后,进行止血处理, 并对伤口进行缝合。
放置引流管
根据需要放置引流管,以便术 后引流出伤口内的渗出物。
05
VSD负压引流术的展望与未 来发展方向
新材料的应用
新型生物材料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生物材料 如生物可降解材料、高分子材料 等将被应用于VSD负压引流术, 以提高引流效果和降低并发症发
生率。
抗菌材料
抗菌材料的应用能够降低感染风 险,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纳米技术
纳米技术的应用将为VSD负压引 流术提供更精细、高效的护理方 案,如纳米药物载体、纳米抗菌
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应用ppt课件
1、材料干结变硬 2、引流管堵塞 3、材料鼓起、薄膜下积液 4、中心负压不够 5、创面出血 6、创面感染
1、材料干结、变硬:此情况常出现在术 后72h内,常因材料表面聚乙烯酒精丢 失引起。
处理办法:术后72h内干结变硬可用生理 盐水冲洗,待材料变软后继续封闭引流。 72h后出现干结、变硬,应及时更换材 料。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的 应用与护理
1.熟悉VSD的原理机制。 2.掌握VSD适应症。 3.了解VSD的优点。 4.掌握VSD护理要点及常见问题。
负压封闭引流(VSD):利用负压封闭引流护创材料
覆盖,封闭整个创面腔隙,同时将引流管与负压源 连接,使创面处于一个全封闭负压引流状态,以促 进创面腔隙内渗液,液化的坏死组织及时排除体外, 敛合创面及腔隙,隔绝创面与外环境之间的感染机 会,加快创面肉芽组织的生长。
清创去痂后:
安装VSD:
十天后,撤除VSD:
撤除VSD后创面情况:
植皮一次成功:
病例4, 糖尿病足, 细菌培
VSD治疗开放性骨折,使骨折的治疗提高一
个新的台阶,以往对于开放性粉碎骨折,往往将 骨折闭合后等待无感染或者先上外固定架治疗再 选用内固定,加重了病人痛苦,延长了病人住院 时间,增加了病人住院费用,使用VSD可以一期 使用内固定物,术后只需要观察有无漏气,在肢 体肿胀及肿胀消退时间上,均显示优于传统治疗 方法 。
适应症:
1、创伤:大面积皮肤缺损、撕脱伤、脱套伤; 2、骨科:开放性骨折并软组织缺损、肌腱外露或骨外露、慢
性骨髓炎并创面经久不愈、骨筋膜室综合征; 3、普外科:腹腔内感染、部分消化道漏、急性重症胰腺炎、
各种腹腔内预防性引流、乳腺癌根治术后创面引流、直肠 癌Miles根治术后引流、会阴部创面的引流; 4、烧伤:陈旧性烧伤创面、新鲜的烧伤创面、如果一期无法 植皮的; 5、其他:糖尿病溃疡、压疮……
vsd负压引流术ppt课件
2
VSD的应用简史
1992年,德国ULM大学Fleischman博士首创VSD技术, 并在骨科中广泛应用。
2.1993年Fleischman博士首次报道VSD技术治疗各种急 性软组织缺损和感染创面。
3.1994年裘华德教授将VSD技术引进中国,首次应用于普 外科。
4.2002年 裘华德教授总结多年在国内的临床经验编著《负 压封闭引流技术》一书。
14
·
15
VSD敷料干结变硬 是由于生物膜密闭不严而造成VSD敷 料脱醇变硬。处理:如安装后48h以内变硬可从引流管缓 慢注入0.9%NS,浸泡VSD敷料使其变软。若安装48h以 后变硬,且引流管内已无引流物持续流动,可不必处理。
13
故障排除
负压异常 通常表现为装置漏气。若为管道接口处漏气,则 需立即紧密连接好管道。若为贴膜与引流管交界处漏气时, 则可再用一张半透膜在漏气部位覆盖粘贴或视情况重新更 换半透膜。
VSD(负压封闭引流术)的护理配合研究
1
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 VSD)是指利用内部含有引流管的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
泡沫敷料来覆盖或填充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创面,再用生 物半透膜覆盖其上,使其形成一个密闭空间与负压装置相 连接,对严重软组织损伤患者的创面渗出物和坏死物进行引 流的一门骨科常用新技术。
10
术后常规护理
密切观察,有效引流 注意观察创面是否完全密闭。若 敷料收缩、瘪陷则表示密闭性良好,若敷料恢复原状或隆 起,则半透膜密闭不良。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管 通畅,连接紧密。观察并记录引流物的颜色、性质、气 味、总量,若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疼痛与皮肤护理 轻度疼痛可采用放松按摩等方法缓解; 若疼痛持续可采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塞来昔布等。 术后患肢应置于功能位,注意观察受压部位的皮肤状况, 定时更换患者卧位。
VSD的应用简史
1992年,德国ULM大学Fleischman博士首创VSD技术, 并在骨科中广泛应用。
2.1993年Fleischman博士首次报道VSD技术治疗各种急 性软组织缺损和感染创面。
3.1994年裘华德教授将VSD技术引进中国,首次应用于普 外科。
4.2002年 裘华德教授总结多年在国内的临床经验编著《负 压封闭引流技术》一书。
14
·
15
VSD敷料干结变硬 是由于生物膜密闭不严而造成VSD敷 料脱醇变硬。处理:如安装后48h以内变硬可从引流管缓 慢注入0.9%NS,浸泡VSD敷料使其变软。若安装48h以 后变硬,且引流管内已无引流物持续流动,可不必处理。
13
故障排除
负压异常 通常表现为装置漏气。若为管道接口处漏气,则 需立即紧密连接好管道。若为贴膜与引流管交界处漏气时, 则可再用一张半透膜在漏气部位覆盖粘贴或视情况重新更 换半透膜。
VSD(负压封闭引流术)的护理配合研究
1
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 VSD)是指利用内部含有引流管的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
泡沫敷料来覆盖或填充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创面,再用生 物半透膜覆盖其上,使其形成一个密闭空间与负压装置相 连接,对严重软组织损伤患者的创面渗出物和坏死物进行引 流的一门骨科常用新技术。
10
术后常规护理
密切观察,有效引流 注意观察创面是否完全密闭。若 敷料收缩、瘪陷则表示密闭性良好,若敷料恢复原状或隆 起,则半透膜密闭不良。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管 通畅,连接紧密。观察并记录引流物的颜色、性质、气 味、总量,若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疼痛与皮肤护理 轻度疼痛可采用放松按摩等方法缓解; 若疼痛持续可采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塞来昔布等。 术后患肢应置于功能位,注意观察受压部位的皮肤状况, 定时更换患者卧位。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的及护理
V.A.C.® 负压辅助愈合治疗系统被设计能帮助将患者风险在治疗期间降至 最低,同时还确保不同的伤口个案按照既定方案被执行(压力设置从 25-200mmHg)。
每个系统均由监测和调节负压传输的软件控制( SensaT.R.A.C.™技术 ), 能以对各种影响伤口治疗的情况(例如渗漏或者引流罐已充满)进行 评估并发出警报,系统还包括其它有助于提高患者安全性的设置。其 它负压源设置不能提供相同的监测功能。
原理1、直接刺激细胞繁殖
直接刺激细胞繁殖:负压吸引 作用于细胞膜,使之扩张、扭 曲,细胞就认为是损伤,传导 损伤的信息给细胞核,通过信 号转换,引起细胞分泌前愈合 生长因子,包括血管增殖因子, 从而刺激组织生产更多的新生 血管,健康的肉芽组织。在负 压环境中,仅仅几天的时间就 很快就出现了。
原理2:促进肉芽组织形成
Polyvinyl alcohol foam,
hydrophilic (sterile water
moistened), non-reticulated, higher-density cell structure聚乙
烯醇泡沫,亲 水(无菌水浸泡), 非网状的,高密度细胞结构
V.A.C.® 负压辅助愈合治疗的安全设计
Percentage increase
140
The volume of granulation tissue
120
Continuous (n=5) 连续性治疗模式
formed in pigs was measured at 48hrs after creation of the wound and every
负压技术的分类:
目前中国负压创面治疗医疗产品中主要分为二类
第一类:内置吸管封闭式负压引流技 术
每个系统均由监测和调节负压传输的软件控制( SensaT.R.A.C.™技术 ), 能以对各种影响伤口治疗的情况(例如渗漏或者引流罐已充满)进行 评估并发出警报,系统还包括其它有助于提高患者安全性的设置。其 它负压源设置不能提供相同的监测功能。
原理1、直接刺激细胞繁殖
直接刺激细胞繁殖:负压吸引 作用于细胞膜,使之扩张、扭 曲,细胞就认为是损伤,传导 损伤的信息给细胞核,通过信 号转换,引起细胞分泌前愈合 生长因子,包括血管增殖因子, 从而刺激组织生产更多的新生 血管,健康的肉芽组织。在负 压环境中,仅仅几天的时间就 很快就出现了。
原理2:促进肉芽组织形成
Polyvinyl alcohol foam,
hydrophilic (sterile water
moistened), non-reticulated, higher-density cell structure聚乙
烯醇泡沫,亲 水(无菌水浸泡), 非网状的,高密度细胞结构
V.A.C.® 负压辅助愈合治疗的安全设计
Percentage increase
140
The volume of granulation tissue
120
Continuous (n=5) 连续性治疗模式
formed in pigs was measured at 48hrs after creation of the wound and every
负压技术的分类:
目前中国负压创面治疗医疗产品中主要分为二类
第一类:内置吸管封闭式负压引流技 术
VSD的使用及护理培训ppt
创面较深时不可留有死腔 VSD材料应完全覆盖创面(可缝 合固定)
VSD的临床操作
四. 连接负压源 五. 密封
VSD的临床操作
特 大 创 面 的 处 理
VSD的临床操作
手 足 创 面 的 处 理
VSD的临床操作
外 固 定 器 的 密 封
VSD的临床操作
外 固 定 器 的 密 封
VSD的临床操作
VSD的组成
二、生物半透膜
特性:具有“分子阀门”效应
生物半透膜粘贴15天内,不会引起毛囊炎、 皮炎,因为其具有的分子阀门,可允许水蒸 气及空气通过。
三、负压源
VSD的组成
根据国内情况,可选择中心负 压吸引或负压吸引机。
(不可使用弹簧式负压引流)
VSD的临床操作
VSD操作步骤:
1、清创 2、清洁创周皮肤 3、设计VSD材料 4、连接负压源 5、密封 6、调节负压源
2、引流管堵塞: 堵塞物为血液和渗物
的凝块,术后2h-2d内多 见,三通接头附近最多见。
处理办法:更换三通接头
3、薄膜下积液: 常见于术后1-3d,多由
密封不严,无法正常引流造成。
处理办法:重新密封
4、中心负压不够: 常出现在面积较大、中
心负压不足的创面。
处理办法:采用轮替夹闭技术, 或使用多个单独负压源。
适应证:
创伤:各类皮肤、软组织缺损 撕脱伤 脱套伤
骨科:开放性骨折 肌腱外露或骨外露
慢性骨髓炎
骨筋膜室综合症 挤压综合症
普外:直肠癌Miles根治术后引流
烧伤:早期/急性烧伤创面:浅Ⅱ度、深Ⅱ度、深Ⅱ度消痂创面、 Ⅲ
度切痂创面(使用前提:渡过休克期、生命体征稳定)
电烧伤、化学烧伤、热压伤创面
VSD的临床操作
四. 连接负压源 五. 密封
VSD的临床操作
特 大 创 面 的 处 理
VSD的临床操作
手 足 创 面 的 处 理
VSD的临床操作
外 固 定 器 的 密 封
VSD的临床操作
外 固 定 器 的 密 封
VSD的临床操作
VSD的组成
二、生物半透膜
特性:具有“分子阀门”效应
生物半透膜粘贴15天内,不会引起毛囊炎、 皮炎,因为其具有的分子阀门,可允许水蒸 气及空气通过。
三、负压源
VSD的组成
根据国内情况,可选择中心负 压吸引或负压吸引机。
(不可使用弹簧式负压引流)
VSD的临床操作
VSD操作步骤:
1、清创 2、清洁创周皮肤 3、设计VSD材料 4、连接负压源 5、密封 6、调节负压源
2、引流管堵塞: 堵塞物为血液和渗物
的凝块,术后2h-2d内多 见,三通接头附近最多见。
处理办法:更换三通接头
3、薄膜下积液: 常见于术后1-3d,多由
密封不严,无法正常引流造成。
处理办法:重新密封
4、中心负压不够: 常出现在面积较大、中
心负压不足的创面。
处理办法:采用轮替夹闭技术, 或使用多个单独负压源。
适应证:
创伤:各类皮肤、软组织缺损 撕脱伤 脱套伤
骨科:开放性骨折 肌腱外露或骨外露
慢性骨髓炎
骨筋膜室综合症 挤压综合症
普外:直肠癌Miles根治术后引流
烧伤:早期/急性烧伤创面:浅Ⅱ度、深Ⅱ度、深Ⅱ度消痂创面、 Ⅲ
度切痂创面(使用前提:渡过休克期、生命体征稳定)
电烧伤、化学烧伤、热压伤创面
VSD负压吸引的治疗及护理.ppt
阻止
外界细菌的进入
VSD的主要适用症
创伤: 大面积皮肤缺损 各类皮肤撕脱伤、脱套伤 挤压综合症
骨科: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 肌腱外露或骨外露 慢性骨髓炎合并创面经久不愈合 骨筋膜室综合症
VSD的主要适用症
普外科
腹腔内感染 部分消化道瘘 急性重症胰腺炎 各种腹腔内预防性引流 乳腺癌根治术后创面引流 直肠癌Miles根治术后引流 会阴部创面的引流
VSD术后护理
负压瓶的更换 负压瓶的选择 负压瓶更换时的注意点:防止反流,预防感
染。
VSD术后护理
生活护理: 协助病人日常生活,加强饮食指导,鼓励病
人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类饮食, 增强抗病能力,促进伤口愈合,但应禁忌辛 辣刺激性食物。 保持伤口周围的清洁、干燥
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负压维持时间
一次性负压引流可维持有效负压5-7天,一般 7天后拔除或更换。
对于大面积骨外露、肌腱外露,一般行 VSD3-4次,临床中还需依照具体情况而定
对于污染比较严重的创面,如碾挫伤、弹击 伤、爆炸伤等,可能长达15-20天。
敷料情况
VSD敷料内有少许坏死组织和渗液残留,有 时会透过半透膜发出臭味,敷料上出现黄绿 色、绿脓色、灰暗色等各种污秽的颜色,这 并非创面的坏死组织所致,不会影响VSD治 疗的效果,一般无需作处理。
7、能快速启动皮肤创面的愈合过程,减少修 复细胞凋亡,使创面愈合加速。
8、增强感染创面的炎症反应。 9、促进创面愈合,抑制感染创面继发性坏死。
VSD的优点
去除
细菌培养基和 毒性分解产物
刺激
肉芽组织的生长、 促进血液循环
无
毒性、组织刺激 性、免疫活性、
皮肤致敏性
创面封闭负压治疗.ppt
特点
• 可控制的负压,促进血流量增长和蛋白合成,促进肉芽生 长,加快创面愈合;同时为全方位的主动引流提供了动力。
• 生物半透膜的封闭,隔绝了创面与外环境接触的感染机会。
• 全方位的引流,是将传统的点状或局部引流,变为了面状 引流,保证了能随时将创面的每一处的坏死组织和渗出液, 及时排除体外。
负压封闭引流术作用机理
1992年 德国ULM大学Fleischman博士首创VSD技术,并在骨科中 广泛应用。 1993年 Fleischman博士首次报道VSD技术治疗各种急性软组织缺损和感染创
面。 1994年 裘华德教授率先将VSD技术引进中国,并在全球首次应用于普外科。
如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和其他各种腹腔内感染,开创了VSD在普外科应用的先 河。 1996年 美国医师Argenta.LC发明类似VSD方法的VAC技术,从此在北美统称 VAC系统。 1997年 德国医生Kovacs etal报道了用VSD技术治疗慢性溃疡。 2002年 裘华德教授总结多年在国内的临床经验编著《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一 书,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2004年 开始 武汉维斯第医用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多家高等院校和科技研究所, 研制出VSD技术专用的维斯第敷料,并在临床使用中取得了优良的效果和全 球领先的技术地位。
• 费用较贵。
负压封闭引流术使用注意事项
• 尽可能彻底清除创面内的坏死组织和异物(线结等)。 • 在无菌条件下按创面大小和形状修剪高分子泡沫材料,务使泡沫置入创面后
能充分接触整个创面,创面较大时可使用多块材料,但应使泡沫材料充分接 触创面 • 引流管的所有侧孔和顶端应全部包埋在泡沫内;引流管距泡沫材料边缘的距 离不宜超过2mm,如果所用泡沫较大应置人两根或更多引流管,但需按创面 大小修剪并剪去多余引流管即可。 • 创面封闭要严密。封闭所用的聚胺甲酸乙酯薄膜是一种生物透性薄膜,既具 有良好的粘贴性,又能保证皮肤(汗孔)的蒸发,即使连续使用2 w以上亦不会 引起皮肤过敏反应。封闭创面是一种重要的步骤,关系到负压能否保持,因 而需要细致耐心的操作。在粘贴时采用“肠系膜法”,利用足够长度的薄膜 先包裹引流管,再敷贴在创面周围。 •
持续负压吸引(VSD)相关护理ppt课件
禁忌症
1.凝血功能异常者或有血液疾病史者: 2.严重的低蛋白血症: 3.严重的休克未纠正或者并有其他严重的致命性损伤者: 4.恶性肿瘤性创面: 5.结核性窦道或溃疡: 6.严重出血不止者: 7.血管炎、血管栓塞: 8.大血管损伤、或有活动性出血者: 9.颅内、胸腔和腹腔内后禁止使用: 10.患者皮肤对丙烯酸酯类粘胶剂过敏者:
VSD的过程
VSD装置
半透膜 1. 潮气通透率(815g/
㎡/24hrs/37℃ 2. 不会造成皮肤浸渍 3. 保留时间可长达15 天 4. 防水防菌,减少感染 机会
适应症
严重的软组织挫伤 骨筋膜室综合征 慢性骨髓炎 难治性感染性伤口 经久不愈的溃疡:如压疮,气性坏疽 皮肤缺损 慢性感染性创面 车祸伤创面 烧伤创口 各种手术后伤口感染
持续负压吸引 (VSD)相关护理
提纲
定义 装置组成 适应症与禁忌症 VSD技术临床意义 VSD使用方法 术前护理 术后护理 注意事项
定义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是指用内含有引
流管的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泡沫敷料,来 覆盖或填充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创面,再用 生物半透膜对之进行封闭,使其成为一个密 闭空间,最后把引流管接通负压源,通过可 控制的负压来促进创面愈合的一种全新的治 疗方法
VSD操作步骤
VSD操作步骤
VSD操作步骤
术后护理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 观察患肢末梢血液循环,保持患肢功能位,用软枕 将患肢垫高30° 合理选用抗生素治疗,抗厌氧菌治疗不应忽视 心理护理 鼓励患者深呼吸,多饮水,定时翻身、拍背,保持 床铺平整、干燥、清洁,经常按摩受压部位,防止 呼吸道、泌尿系感染及褥疮等并发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辑版ppt
10
原理5、去除乳酸和创面的渗出液
➢去除组织内部堆积的乳酸:乳酸能诱导不同种类的细胞程 序性死亡,另外乳酸还可以引起炎症; ➢去除组织内部过多的渗出液。
由于叫法不同,很多医生以为技术不一样,其实基本上是完全一样的应用方 法和技术。国际上比较通用的叫法是: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NPWT)
编辑版ppt
2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的发展历程
-
➢ 1986年,在前苏联文献上发表了Kostiuchenok,Kolker和 Karlov 等的一篇文章,证明用负压吸引与外科清创来治 疗化脓的感染创面,能显著的降低创面的细菌负荷,明显 提高创面愈合的速度和质量。
100
24 hour thereafter
Percentage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ncrease
80
The rate of granulation tissue
Intermittent (n=5) 间
formation was calculated (volume /
60
隙性治疗模式
day)
40
The difference in rate between
NPWT治疗
去除创面的渗出液
减少局部的水肿
编辑版ppt
增加局部血流量
6
原理1、直接刺激细胞繁殖
➢直接刺激细胞繁殖:负压吸引 作用于细胞膜,使之扩张、扭 曲,细胞就认为是损伤,传导 损伤的信息给细胞核,通过信 号转换,引起细胞分泌前愈合 生长因子,包括血管增殖因子, 从而刺激组织生产更多的新生 血管,健康的肉芽组织。在负 压环境中,仅仅几天的时间就 很快就出现了。
编辑版ppt
7
原理2:促进肉芽组织形成
140
The volume of granulation tissue
120
Continuous (n=5) 连续性治疗模式
formed in pigs was measured at 48hrs after creation of the wound and every
过程都依赖氧的存在。
125 mmHg
当使用-125 mmHg是血流峰值是基线 的四倍 当使用-400 mmHg或以上血流量会低 于基线 使用间隙模式治疗,可以看到一个反 复的血流增加 结论最佳血流灌注量的设定是-125 mmHg
400 mmHg
编辑版ppt
9
原理4、减少局部水肿
➢液体的出现将细胞淹没,使细 胞孤立,氧和营养成分被稀释 了,需要很远的弥散距离才能 到达创面中的细胞。 ➢液体应该尽可能从创面去除掉, 以使细胞从血管运输来的氧和 营养成分更近一些。 ➢水肿使创缘难以靠机械或物理 的方法足够靠近在一起而愈合。
1997 Jun;38(6):553-62.
Morykwas et al. Ann Plast Surg.
Module 2 - Session 4
编辑版Splpitde 8
8
原理3、增加局部血流量
➢负压环境可以扩张血管,使创 面的血流增加,氧和营养成分 才能更快更多的被输送,而氧 气和营养成分对于细胞生存和 修复是非常重要的,很多代谢
➢ 1992年,由德国ULM大学创伤外科Fleischmann博士首创的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最先用于骨科领域治疗软组织缺损和感 染性创面。相对于现有各种外科引流技术而言负压引流技 术是一种革命性的进展和创新。
➢ 1994年,裘华德教授等在国内率先引进这一新型负压引流 技术。近年来国内诸多学者将其应用于各种急慢性复杂创 面的治疗,在促进移植皮肤的成活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编辑版ppt
3
负压技术的分类:
目前中国负压创面治疗医疗产品中主要分为二类
第一类:内置吸管封闭式负压引流技 术
为一代负压治疗技术,临床操作较
繁琐,耗材材质较硬顺应性差,无剪 切力作用,目前国际论文中已无该类 技术的论文。主要代表产品为国产的 威高、维斯第VSD、创康等。
第二类:外置吸盘封闭式负压治 疗技术
The mean increase with continuous negative pressure (125 mmHg) was 63.3%, the
mean increase for intermittently treated wounds was 103.4
使用连续负压治疗
(125mmHg)平均增长63.3%,使用间隙负压治疗的伤口平均增长103.4%
目前发达国家使用的二、三代负
压产品均采用该技术,市场占有 率超过90%,以色列的以诺品牌产 品系列和美国的KCI公司产品均属 此类技术;如VAC
编辑版ppt
4
常用产品
编辑版ppt
5
NPWT治疗的六大作用机理
摘自《美国负压创面治疗技术》
可能会直接刺激细胞的繁殖
封闭的湿润的创面愈合环境
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的应用 及护理
编辑版ppt
1
目前国内国际对负压创面治疗技术还没有统一的命 名
负压辅助愈合治疗系统(Vacuum Assisted Closure, VAC)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
吸引创面闭合疗法(Suction Wound Closure Therapy,SWCT) 表浅负压疗法(Topical Negative Pressure,TNP)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NPWT)
20
V.A.C.® Therapy treated wounds and
0
wounds treated with saline moistened
63.3
103.4 肉芽组织成长情况
gauze is indicated.
V.A.C.® Therapy treated wounds filled with granulation tissue at a significantly greater rate than control wounds (with both continuous and intermittent therapy), p ≤ 0.01 使用V.A.C.® 治疗,伤口内的肉芽组织比不用的明显增长(使用连续 和间隙治疗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