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专题复习课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优质课件: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2)题
解析:材料的主旨意图并不是德日矛盾激化,而是日本对德宣战的意图, 故A项错误;日本对德宣战的种种理由都是借口,是为了掩盖其参战的真 实意图,即瓜分世界,争夺在东亚的利益,故B项正确;
(2)一战爆发后,远离欧洲的日本对德宣战。在对德通牒和宣战诏书中, 日本声称是为了“永保东亚和平”及“维护日英同盟的利益”;日本首 相发表演说,强调日本参战是对德国鼓动干涉还辽的复仇战。这些行为 ( B)
——杨宁一主编《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殖民争夺的主要原 第(1)题 因是什么?
答案:原因:19世纪下半期,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 段,经济飞速发展;经济的大发展造成严重的生产过剩趋势,资本主义列强纷 纷加紧寻求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
解析:材料一体现的是19世纪下半期以来西方列强争夺殖民地斗争的情况, 故分析原因时要结合19世纪下半期以来资本主义发展情况及国际关系的特点, 归纳原因。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Ⅰ 一张图学透
第一次世界大战 维护和平的尝试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二组题讲透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目录
一张图学透
原因 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政治 经济发展不平衡。 具体原因 欧洲形成了两大军事集 团:同盟国与协约国。 导火线 1914年6月,萨拉热窝事件。
A.一战前后美日加强各自防御 B.日美加紧争夺亚太地区 C.日本实施“大东亚共荣圈”计划 D.美国推行“门户开放”政策
第(5)题
解析:A项错在“加强各自防御”的说法上;日本实施“大东亚共荣圈” 计划是在二战期间,故C项错误;“门户开放”政策是19世纪末美国提出的 对华政策,故D项错误。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复习学习型教学案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复习学案考虑从“和平”的视角展开本课。
因为《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的课程核心就是“和平”,讲“战争”也是为了“和平”。
具体到教材方面,教材开篇讲一战,对“和平”的叙述集中于两次大战之间和二战之后,一战之前人类对和平的认识是空缺的。
因而,需要补充该方面的若干内容。
在阅读了加亚尔等14位欧洲史学家联合撰写的《欧洲史》以及高颖撰写的《两次海牙和平会议及其历史遗产》之后,我补充了1907年第二次海牙和平大会的知识,使授课体系完整起来。
考虑到“诺贝尔和平奖”与“和平”联系密切,于是用它作为叙述线索。
这样,教学目标设置为:借助诺贝尔和平奖这一线索,在研读事实性史料的基础上,用历史的、辩证的思维认识人类在一战前、两次大战之间、二战后三个时期的和平努力,对本段历史进行“同情的理解”,认同“人类和平渐行渐近”。
(一)导入(展示“诺贝尔和平奖章”图片)师:这是一枚奖章的正、反面。
奖章直径6.6厘米,用约200克23k(当时的最高纯度)黄金制成。
奖章正面是奖章设立者的浮雕像,反面是“友好联结”的三人团体,反面边缘的题词翻译过来就是“为着和睦与手足情谊的人士”。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奖章吗?(学生应该不知道)这枚奖章每年颁发一次,奖给“为促进民族团结友好、取消或裁减常备军队以及为和平会议的组织和宣传尽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贡献的人”,后来也包括“组织”。
在引导学生回答出“诺贝尔和平奖奖章”后,教师继续介绍。
师:1895年,瑞典发明家诺贝尔(1833―1896)立下遗嘱,成立包括和平奖在内的五个奖项。
今天我们这节课,就从诺贝尔和平奖说起,来认识20世纪的和平。
(出示课名“世界和平:渐行渐近――从诺贝尔和平奖说起”)意图:诺贝尔和平奖奖章与本课内容契合度高,学生听说过但不熟悉。
该知识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用它作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兴奋点,起到激趣、凝神的作用,并顺带普及诺贝尔和平奖的知识。
师:诺贝尔为什么要设立和平奖呢?当时,一定有人比他“土豪”呀!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回到他的生活时代。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菜 单
隐 藏
高考专题复习 ·历史
抓主干 核 心 自 查 悟考向 题 源 探 秘 夯基础 随 堂 演 练
抓主干 核 心 自 查 悟考向 题 源 探 秘 夯基础 随 堂 演 练
第二次世界大战
1.原因
(1)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影响,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欧亚战 争策源地的形成。
(2)英法绥靖政策和美苏的中立自保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野心,
加速了战争的爆发。 (3)20世纪30年代的局部反法西斯战争失利,未能遏制大战的爆发。
菜 单
隐 藏
高考专题复习 ·历史
抓主干 核 心 自 查 悟考向 题 源 探 秘 夯基础 随 堂 演 练
3.影响
(1)给人类带来空前的浩劫,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影
响最深远的战争。 (2)深刻影响了战后的世界局势,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演变为
以美苏为中心的两极格局。
(3)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超出一 国范围,新生的民族国家出现。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1.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 (1)“冷战”局面的形成原因 ①战时同盟解体,雅尔塔体系形成。 ②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冲突,美苏矛盾激化。 (2)主要表现
①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组建北约组织。
②苏联: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组 建华约组织。
(3)特点:二战后美苏间进行了除直接交战以外的全面对抗。在双
高效复习: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总复习共60页
高效复习: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 和平》总复习
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平 等的。 ——波 洛克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件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55张ppt)
影 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但由此建立起的和 响 平并不长久
3.《非战公约》:1928年8月,美、德、法、比、英、意、日、
波、捷等15国在巴黎签订了《非战公约》,规定了和平解决
国际争端或冲突的原则。 4.国际联盟 ①成立:1919年4月,通过《国际联盟盟约》。 ②主要活动:恢复战后欧洲经济;处理国际争端、裁军,加
欧洲第二战场开辟
英军与德、意
北非 军队展开拉锯 战 阿拉曼战役
美、英联军在西北非 登陆
德国撕毁《苏
苏德 德互不侵犯条 莫斯科之战、斯 约》,突袭苏 大林格勒战役 联 太平洋 日军突袭珍珠 中途岛海战 瓜岛争夺战 库尔斯克战役
战场
港
(3)影响:①为基本清除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势力奠定了坚实
基础,同时使和平思想深入人心;②深刻影响了战后的世界局
备考策略
1 . 梳 理主干线索:抓住两条线索,一是 20 世纪人类社会经历 的两次世界大战、全球性的冷战、连绵不绝的局部战争和 地区冲突以及引发的大国矛盾和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表 现;二是在两次世界大战和局部战争中,人类争取世界和
平和维护和平的斗争。
2 .比较归纳概括:复习备考时,要注意比较归纳 20 世纪以来 世界主要战争及其国际关系格局演变的特征。如比较两次 世界大战的异同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的异 同、国联和联合国的异同等;从战争爆发的原因、过程、
响应。 (6)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崩溃。
5.联合国
(1)成立: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宪章》开始生效。 (2) 成就:在实现全球非殖民化、维护世界和平和安全、促 进社会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民族解放运动;是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政府机构改变了职 能;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人教版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总复习课件
⑵精神领域: 人们失去了战前的乐观主义,对民主、自由、 平等观念产生怀疑,充满了幻灭感和危机感。
2021/6/4
8
二、一战的影响:
1、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物质、精神巨大损失; 2、给欧洲带来了深刻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3、使欧洲在国际上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以欧洲 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了挑战; ⑴摧毁了德意志、俄罗斯、奥匈和奥斯曼四大帝国 ⑵削弱了英国、法国和意大利 ⑶壮大了美国和日本 ⑷促成第一个新型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苏俄
2021/6/4
6
第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一、战争性质
全局看:一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对交战双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
局部看:塞尔维亚和比利时所从事的战争 是正义的民族解放战争,但从全局看,这 并不能改变整个战争的非正义性质。
二、一战的影响
2021/6/4
7
二、一战的影响:
1、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物质、精神巨大损失
4
归纳总结:一战战局的演变及主要战役
1、战局的演变:
(1)第一阶段:1914年,战争的重点在西线, 主要战役有马恩河战役,德军“速战速决”战略破产; 东线,双方互有攻守,形成对峙局面;
(2)第二阶段:1915-1916年。
1915年,战争的重心在东线,德国与俄国激战,最终德 国击溃俄国的计划破产;
——自主复习必修一专题八第3课 4、202无1/6/4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9
思考:一战后为什么会出现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原因:
1、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对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 地的控制,部分地区民族资本主义获得较大发展;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复习提纲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课程标准】1、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理解人类历史为什么发展到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
2、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认识德奥集团失败的原因。
3、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认识世界大战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
第一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基本要求: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欧洲列强之间的主要矛盾、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过程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理解人类历史发展到20世纪才出现世界大战的原因和条件。
发展要求: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资本主义列强矛盾激化的结果。
一、动荡不安的世界1、背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时间:20世纪初)2、原因:根源: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殖民地对帝国主义国家的意义:是宗主国的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
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表现:新老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殖民地的矛盾(德国——英法)3、解决问题的途径:一方面欧洲列强通过谈判和幕后交易解决彼此间的矛盾,纠集军事集团;一方面它们把更大的赌注放在扩军备战上。
4、结果:随着欧洲列强之间矛盾不断加剧,出现了两个对立的军事集团。
二、剑拔弩张的两大军事集团1、三对主要矛盾:法德矛盾、英德矛盾和俄奥矛盾。
法德矛盾:报仇——压制,争夺焦点是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
英德矛盾:争夺焦点是:殖民地和世界霸权俄奥矛盾:争夺焦点是:巴尔干半岛的霸权2、结盟:1879年,德奥缔结“同盟条约”。
具有明显的反俄性质。
1882年,德、奥、意三国同盟正式建立。
德国成为三国同盟的核心。
具有明显的反俄和反法的性质。
1892年,法国和俄国缔结军事协定,欧洲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
1904年和1907年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签订。
这标志着英、法、俄三国协约正式建立,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
三、“巴尔干火药桶”1、两次“巴尔干战争”为课外阅读内容。
2、导火线:1914年奥匈帝国皇储裴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被一名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刺杀,“萨拉热窝事件”,它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高考二轮复习历史课件第15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3.通过外交手段实行必要的妥协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们更多地接受了历史的教训,在处理国与国之间的矛 盾与危机时表现出更多的谨慎。伴随着冷战的发展、缓和与结束,妥协方 式越来越成为解决国际纠纷的常规手段。今天,妥协意味着任何国家都不 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意味着参加谈判的国家在捍卫自己核心利益的 同时,必须承认和照顾谈判对手的合理利益,意味着谈判双方在各自所希望 得到的利益之间实现某种有取有予的平衡,意味着反对和抵制国际关系中 的任何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妥协是斗争结果的另一种形式。第二次世 界大战后的70多年来,在国际关系中出现了以对话代替对抗、以缓和与合 作代替战争或冷战的新局面。这是人类社会在经过20世纪的战争风云之 后,进一步走向文明与成熟的标志。
3.影响 (1)第一次世界大战使西欧相对衰落,美国、日本崛起,改变了世界政治格 局。 (2)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爆发了“十一月革命”,俄国爆发了十月社会主义 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 (3)第一次世界大战也引发了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浪潮,打击了西方殖民统 治。
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中东战争 (1)巴勒斯坦问题是中东问题的核心,也是中东战争的根源所在。 (2)1948—1982年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爆发了5次战争,都称之为中东 战争。 (3)1978年,埃、以在美国签署“戴维营协议”。 (4)1993年,巴、以双方在美国签署《关于在被占领土上巴勒斯坦临时自治 政府安排的原则宣言》,这是中东和平的一个重大突破。 (5)1995年,以色列总理拉宾被刺杀,中东和平进程受阻。 3.两伊战争 1980年,伊朗和伊拉克爆发了一场长达8年的战争,即两伊战争。它是第二 次世界大战后持续时间较长、损失消耗最大的局部战争。
考点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局部战争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高考历史(全国通用)二轮复习配套课件专题二十六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1914年6月萨拉热窝事件,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德、俄、
法、英相继投入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2)1914年,战争重心在西线:马恩河战役;东线德国失败,俄
军攻势。 (3)1915年,战争重心在东线:德军深入俄国,但未达目的。 (4)1916 年,战争重心在西线: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 兰海战。
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二、经过
1.战争的爆发: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 爆发;接着,德军向西线发动全面进攻,法国亡国,英国也遭 受了沉重打击。 2.战争的扩大:1941年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使第二 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面对法西斯的侵略,世界人民 建立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国际反法西斯的力量大大加强。
专题二十六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知识点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要点1 第一次世界大战
【知识体系】 1.历史背景 (1)20世纪初的世界已基本上形成一个整体,各地区之间的联系 日益加强。
(2)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空前激烈,形成
了两大军事集团。
(3)20世纪初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 (4)欧洲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盛行,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斗 争愈发激烈。 2.经过
要点2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知识体系】 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1.背景 (1)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帝国主义之间力量的对比。 (2)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胜国集团迫切需要宰割战败国, 协调年,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会,同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 约》。随后,协约国帝国主义又同其他战败国签订了一系列条 约,这些和约共同构成了凡尔赛体系。控制在英法手中的国联 是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案: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2010 高考二轮复习历史全案专题十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专题要点】一、第一次世界大战1.背景(1)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改变了帝国主义的实力对比;(2)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的加剧,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形成;(3)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2.过程(1)双方:协约国、同盟国。
(2)性质:主要是帝国主义战争。
(3)主战场:欧洲战场,西线战场又具有决定意义。
(4)阶段:马恩河战役、凡尔登、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美国参战、俄国十月革命、德国投降。
3.后果和影响:(1)后果: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灾难;摧毁了俄德奥土等帝国,削弱了英法,欧洲国际地位下降;美日崛起;俄国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2)影响: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是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政府机构改变了职能;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凡尔赛体系的构建(1)概念:一战后战胜国与战败国签订的一系列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
(2)内容:《凡尔赛和约》《圣日耳曼条约》《特里亚农条约》《纳伊条约》《色佛尔条约》。
(3)特点:此体系具有掠夺性、分赃性、不稳定性、不能持久的特点。
(4)实质:它是帝国主义国家安排的关于战后欧洲和中东政治格局的分赃体系。
(5)进步性:使欧洲和中东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一系列新型民族国家;使资本主义的发展在20世纪20年代进入相对稳定时期。
(6)局限性:该体系隐含了诸多战败国和战胜国的矛盾,战胜国之间的矛盾等一系列矛盾,增加了它的不稳定性。
2.华盛顿体系的构成(1)背景:美日在亚太地区的争夺与冲突;美英日三国海军军备竞赛。
(2)内容:《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九国公约》等构成。
(3)影响:暂时调整帝国主义国家在亚太地区的利益冲突;美英海军力量并驾齐驱;抑制日本势力的膨胀。
3.非战公约(1)背景:法国、美国提出。
(2)内容:规定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的原则。
(3)评价:有利于巩固欧洲的和平秩序。
历史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复习课
1.第一次世 1.第一次世 界大战→ 界大战→ ①原因 ②经过 ③后果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 ①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 ②国际联盟 洛迦诺公约》 ③从《洛迦诺公约》到 非战公约》 《非战公约》
3.第二次世界大战→ 3.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①经济危机和法西斯上台 ②局部战争与绥靖政策 ③二战的爆发和扩大 ④二战的转折和胜利
线索与 知识要 点概览
6.争取世界和平的努力(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6.争取世界和平的努力(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争取世界和平的努力 联合国(发展阶段与主要维和活动) ①联合国(发展阶段与主要维和活动) 二战后的反战和平运动(三次高潮) ②二战后的反战和平运动(三次高潮)
4.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1)了解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主要过程,认识冷战局面形成 (1)了解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主要过程, 了解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主要过程 的原因和特点。(2)了解七八十年代美苏等国由紧张对抗到谋 的原因和特点。(2)了解七八十年代美苏等国由紧张对抗到谋 求缓和对话的背景和过程,指出从中得到的启示。 求缓和对话的背景和过程,指出从中得到的启示。 5.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1)了解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 了解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 (1)了解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认识局部战争与冷战格局的 关系。(2)了解中东战争发展过程 了解中东战争发展过程, 关系。(2)了解中东战争发展过程,认识中东问题的复杂性和 解决中东问题的艰难性。(3)了解印巴战争与两伊战争 了解印巴战争与两伊战争, 解决中东问题的艰难性。(3)了解印巴战争与两伊战争,分析 地区冲突产生的原因和教训。(4)了解海湾战争 了解海湾战争, 地区冲突产生的原因和教训。(4)了解海湾战争,认识高技术 战争的特点和影响。 战争的特点和影响。 和平与发展—— ——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6.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1)了解联合国的产生及其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主要活动 了解联合国的产生及其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主要活动。 (1)了解联合国的产生及其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主要活动。 (2)了解世界保卫和平大会 了解世界保卫和平大会、 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2)了解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罗素—爱因斯坦宣言》、20 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反战运动等史实, 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反战运动等史实,分析战后世界人民反 战和平运动高涨的原因、特点和意义。(3)了解和平与发展是 战和平运动高涨的原因、特点和意义。(3)了解和平与发展是 当今世界两大时代主题的客观依据, 当今世界两大时代主题的客观依据,把握当今世界国际形势 发展的总趋势。(4)结合历史事实 结合历史事实, 发展的总趋势。(4)结合历史事实,认识和平与发展两大时代 主题的辩证关系。 主题的辩证关系。
高三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复习共88页
复习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2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战争与和平课件 岳麓版选修3
4.两伊战争 (1)原因 ①领土争端是两伊战争最主要的原因,争夺石油是领土争端的根源。 ②两国在民族、宗教上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矛盾。 ③争夺地区霸权是两伊战争重要原因之一。 (2)经过:1980—1988 年进行了三个阶段战争。 (3)结果:双方势均力敌,两国国力受到严重削弱,1988 年两国停战。
60 年代上半期,法国核试验成功,拥有了核武器。1968 年,联合国大会以 95 票赞成对 4 票反对、21 票弃权通过决议,批准美、苏联合提出的《不扩散核 武器条约》,并表示希望有尽可能多的国家加入。随后,美、苏、英以及另外 59 个国家签署了这一条约。条约规定:缔约的核国家保证不直接或间接地把核武 器转让给无核国家,不援助无核国家制造核武器;缔约的无核国家保证不制造 核武器,不直接或间接地接受其他国家的核武器转让,不寻求或接受制造核武 器的援助,也不向别国提供这种援助。
2.从美苏关系的变化看决定国际关系的因素 (1)在苏维埃俄国成立之初,美国积极参与对苏俄的干涉,妄图将其消灭掉,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在面临法西斯侵略的共同威胁下,双方联合在一起,结成 反法西斯联盟;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双方合作的基础随之消失,意识 形态和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重新主宰了双方关系,国家利益使二者由 战时的盟友变成了战后的敌人。 (2)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利益是决定国际关系的关键因素,意识形态、社会 制度也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夯
感
基
悟
固
借
本
鉴
第 2 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战争与和平
深
知
化
能
拓
提
展
升
知识点 1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1.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 (1)原因 ①雅尔塔体制为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②美苏实力超群:双方力量势均力敌。 ③美苏在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上尖锐对立。 ④美国企图称霸世界,苏联和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成为其称霸计划中的最 大障碍。
中考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专题复习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战争是政治集团之间、民族(部落)之间、国家之间的矛盾最高的斗争表现形式,是解决纠纷的一种最高、最暴力的手段。
人类出现以来,就一直没有停止过战争。
一.战争(一)第一次世界大战1.时间:1914-1918年;2.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3.两大军事侵略集团: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三国协约(英国法国俄国);4.导火线:1914.6萨拉热窝事件——“一粒火星”5.巴尔干半岛成为火药桶;6.1914.7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7.最残酷的战役:1916年,凡尔登战役(绞肉机);8.结束:1917年美国、中国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1918年德国投降,历时四年多的一战以同盟国的失败告终。
9.性质:帝国主义侵略战争;10.影响:①规模空前,战场由最初欧洲扩大到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先后30多个国家卷入战争。
②性质为“帝国主义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深重苦难。
③一战后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客观上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1.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开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东方战场。
2.第二次世界大战(1937—1945)⑴原因: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根本原因)②德、意、日法西斯上台,步步侵略。
③西方大国采取绥靖政策。
⑵开始:1939年 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宣战。
(二战全面爆发)⑶扩大:①西线:德国先后灭掉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法国,对英国实施轰炸。
②东线:1941年6月,进攻苏联。
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国不可战胜的神话。
⑷最大规模: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美、英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
⑸转折:①组织:1942年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意义:各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相互支援,协同作战,逐渐扭转了战争形势。
人教版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总复习课件 (1)
④帝国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 原因:‚委任统治‛实质是维护殖民统治(导致民族运动高涨 牺牲了一些弱小民族国家的利益,引发:中国‚五四‛ 爱国运动、土耳其凯末尔革命等。 ⑤欧洲新兴国家诞生后,出现新的民族矛盾: 原因: 战胜国没有真正按照民族自决原则,而是根据 自身利益来处理欧洲领土问题(给德国提供条件)
归纳总结:一战战局的演变及主要战役
1、战局的演变:
(1)第一阶段:1914年,战争的重点在西线, 主要战役有马恩河战役,德军‚速战速决‛战略破产; 东线,双方互有攻守,形成对峙局面;
(2)第二阶段:1915-1916年。 1915年,战争的重心在东线,德国与俄国激战,最终德 国击溃俄国的计划破产;
(三)如何评价国联?
1、积极作用: 是世界上第一个政治性国际组织,是人类历史
上第一个以维护世界和平为宗旨的国际组织, 开创了国际合作的形式,顺应了世界整体发展
趋势,为后来的国际组织提供了经验和教训。
2、缺陷不足: ⑴缺乏普遍性和权威性,不能制止战争,后来 成为绥靖政策的工具 。 ⑵实质:是英法帝国主义控制下维护凡尔赛体 系、维持霸权的工具。
(2)凡尔赛体系的不稳定性:
①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原因: 分赃不均,各国的目的未能满足 主要矛盾: 英美矛盾、英法矛盾、美日矛盾 ②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 原因: 和约对战败国的宰割、掠夺极为苛刻
(导致战后极端民族主义和复仇主义情绪在德国蔓延) ③帝国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苏联之间的矛盾:(仇视苏联)
第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一、战争性质
全局看:一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对交战双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 局部看:塞尔维亚和比利时所从事的战争 是正义的民族解放战争,但从全局看,这 并不能改变整个战争的非正义性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战争中找寻走向和平的力量——《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专题复习课海盐元济高级中学黄宇红田国华【考试内容分析】1.地位特殊(1)“想说爱你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从卷面分值看,09与10年高考直接考本模块的分值只占4%,确实区分了选修与必修的不同地位。
但从考试内容看,与本模块直接相关的“现代史部分”,其内容总计有六单元十五课,另外还涉及到19世纪中后期以来的历史进程。
这些历史内容既有横向联系,还有纵向联系,可谓考点多、分布广、容量大,因此高考复习时要兼顾选修与必修,投入相当的复习时间。
但卷面分值似乎太小,难免有点打击积极性。
令人不解的是高考样卷中《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模块却占到总分的20%强,于是,无论是样卷的导向还是正卷的明示,都会给人造成困惑,考验老师对复习方向的把握。
(2)“主角与配角,谁说了算”。
由于必修部分占高考分值比例高达90%强,所以有理由认为必修是高考复习的主角,但从教学的安排来说,《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模块放在进入文科阶段的第一个学期,处在高二转向高三的衔接点上,正是高考复习的热身阶段。
再从模块内容来说,20世纪战争以独特视角展现了19世纪末以来人类社会发展的曲折历程,对必修三大模块的主要相关内容而言,既是重要组成也是重要补充。
所以主角或配角不可一概而论,当分别从知、能、识的要求来确定。
2.应对策略(1)复习要从简从精,从大处着眼,小处着力,突出模块的基本价值观。
(2)复习要注意知识结构的构建和史实间的内在联系,还要注意打通与必修的联系。
(3)既要重视研究高考样卷和正卷,也不能唯“卷”是从,要把握好命题思想而非关注形式,要通过复习培养能力。
【主题与目标设计分析】1.主题设计《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是具有独特个性的专题史,战争史教学的意义就着力于“人类如何从20世纪的战争中获得避免战争、维护和平的经验和教训”,要注重史识教学。
徐赐成老师说过“史识就是识见、义理和判断力,就是观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总结表述等能力,就是对历史问题的真知灼见,具体表现为在一定的‘史观’的指导下,通过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得出科学的结论。
用今天的话来说,‘史识’就是要做到见微知著,洞察底蕴,透过现象,发现本质,言人之所未言,知人之所未知,启示当今,预测未来。
史识的最高追求是看是否具有预见性。
”所以本课的教学设计就从20世纪重大的战争中抽取战争原因这一重点内容和德法关系的变化这一案例进行史实梳理与问题探讨,确定了“从战争中找寻走向和平的力量”作为本课教学主题,通过“和平之失”、“和平之困”、“和平之光”三个环节引导学生思考20世纪的战争留给我们的经验与教训。
2.目标设计本课教学设计以剖析战争原因为主线,以问题探究为核心,以构建新认知结构获得史识为目标,通过材料——问题探究、史实——结构整理、现象——解读规律等形式进行教学,突破重点与难点。
(1)借助几则观点性材料,学习通过结论找史实,通过史实(现象)找规律(本质)的方法,对20世纪的战争原因做一个宏观上的梳理,揭示工业革命是“双刃剑”和全球化背景下爆发世界大战的共因。
(2)通过对一战后和平主义思潮的了解与分析,认识一战后和平主义的积极与消极作用,形成正确的和平与战争观。
(3)通过整理战后局部战争的类别与原因,在与两次世界大战做简要比较的基础上,总结出局部性战争的突出特点,进而理解二战后和平与发展成为共识的大背景下局部战争多发的原因,发现并理解和平年代隐藏的战争危机。
(4)通过20世纪国际关系中最具代表队性的法德关系变化的案例,以材料与问题探究的形式探寻消除对立争取和平的途径,理解法德方式的积极意义。
并以此提出解决中东问题与朝鲜半岛问题的一个思路,体现历史经验的现实价值。
【过程设计】一、导入环节:时事式导入——图文“2010年11月26日央视《环球视线》专家评论称朝鲜半岛处于战争前夜危险境地”。
解读:战争与和平是现代人类面临的最大的课题,在这个课题面前,人类已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至今,人类似乎仍旧处于和平——战争——和平——战争的怪圈中,战争一天也末曾离开过我们,我们如何才能真正走出这个怪圈,我们是否有走出怪圈的足够的智慧与勇气?这节课让我们一起通过回顾20世纪的战争原因,总结经验与教训,从中找寻到走向和平的力量。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最近的相关新闻感觉到历史与现实并不遥远,创设现实问题历史思考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带着思考进入本课的学习,为课堂教学做好心理上的铺垫。
二、探究问题环节:(一)和平之迷失——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材料一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世界大战视为帝国主义制度的产物,“帝国主义就是战争”,因而主张从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这一视角研究世界大战。
材料二上个世纪末以来,有些学者认为20世纪之所以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是因为20世纪的世界已成为一个整体,存在着经济、政治和文化走向一体化和现代化的趋势,因而主张从全球化的角度研究世界大战。
材料三当代的一些西方学者认为,自19世纪以来,极端的民族主义和极权主义形成了巨大的影响力,正是这种思潮的泛滥,使人类陷于空前的冲突之中。
他们主张从民族主义和极权主义的角度研究世界大战。
----以上材料摘自《世纪金榜》问题1:(1)上述研究角度在课本中有体现吗?请就每个观点分别列举具体表现完成下列图示的左框。
(2)同学们,根据框内列举的史实,我们再来找一找每一角度中最能触动战争敏感神经的一个关键因素,比如,全球化这一角度下“争夺世界(市场)”就是最关键的,因为世界各地区联系的紧密性和对世界市场的争夺使战争升级为世界性战争。
你认为其它两个角度下的关键因素又是什么呢?(3)根据材料观点,二战也可以用同样的视角来解释引发原因,请结合课本内容,完成下列图示的右框。
设计意图:战争的原因错综复杂,战争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就给我们提供了多个观察与判读的角度,不同的角度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得出不同的结论,综合这些角度更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战争的起因。
设计目的:一、是要学生运用以史证论、准确利用课本知识的方法。
二、要求学生能够抓主要矛盾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知道两次世界大战在原因上的规律性与共性。
三、通过图示法构建新知识结构,帮助学生运用结构图从宏观上认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联系。
最后利用板书填上“工业革命”,从战争原因这一角度引导学生体会工业革命“双刃剑”的含义:一方面以巨大的生产力创造人类文明,另一方面也滋生毁灭文明的毒素,进而启发学生对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带来的能源之争、市场之争等现实问题保持理性的思考。
解读:材料一在欧洲各国,战争爆发之初,一般市民以狂热的态度欢迎它的到来,这是人所共知的。
对他来说,战争脱离了平凡的日常生活,充满了兴奋和刺激,为国家而战被认为是崇高的理想……无论对英国人、法国人还是对德国人来说,战争就是保卫和强化国家,在当时没有比这更好的思想观念了……——摘自《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二英国在一战中直接参战600万人,伤亡244万,战争双方开支达1800亿美元,无数城镇化为废墟,各国财政一片萧条。
“可怕的战争大屠杀几乎影响到全国所有家庭”,它对英国人传统的心安理得、高枕无忧的社会心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人们对战争表示出十分的反感和厌倦,并进而对战争带来的灾难表示恐惧,形成一股强大的反战求和的社会思潮。
战后英国出现了许多颇具影响的“不再战运动联合会”和最大的“和平誓约协会”等和平主义组织,和平主义运动风起云涌。
他们宣称“一切战争都是错误的,任何国家以任何方式诉诸武力都违背人类精神上的和谐与理智”,呼吁“拒绝支持或效力于任何付诸武力的政府所从事的战争。
”甚至宣称“放弃侵略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放弃防卫”。
——摘自凤凰资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70周年回首》材料三问题2:战争的巨大灾难使人们对战争进行反思。
(1)结合材料一、二指出一战前后在战争问题上欧洲社会思潮的变化。
(2)用连线完成材料三的对应关系。
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二、三指出一战后欧洲社会思潮变化产生的影响?(3)结合刚才所谈论的内容以及所学知识,请分别举一史实解释材料四中箭头所代表的因果关系(见下)。
材料四设计意图:一是复习史实和解读材料,知道一战后从观念到行动,从民众到国际组织为防止战争维护和平所做的努力;二是引导学生对一战后兴起的和平主义思潮进行思考,认识到和平主义思潮的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并从中得到启示;三是通过史实解释对应的因果关系,强调史实间内在的逻辑关系,并由此认识一战后国际关系的这一特点。
解读:战争的灾难性对欧洲社会造成巨大影响,“反战求和”思想深入人心,使国家内政外交等都起了巨大变化,对战后国际社会采取措施构建和平和战后国际关系的特点都产生重大影响。
但与此同时和平主义思潮消极地宣扬战争的残酷性和破坏性,诅咒战争,不仅模糊了人们对国际形势的认识,而且使人们混淆了战争的正义性和非正义性,解除了人们对战争的警觉,这无疑助长法西斯侵略野心,成为终结和平的幕后推手,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值得记取的沉重的历史教训。
和平的实现是建立在公平、公正、平等的国际关系前提下的;和平需要妥协,但和平不等于妥协,更不等于牺牲别国利益。
问题3:与一战有所不同,经济大危机是导致二战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何消除经济危机恢复和稳定国际经济秩序是二战后国际社会为之努力的方向。
请联系必修二内容补上右侧空缺的几框。
(见下)设计意图:一是从现实的经济危机出发,突出从1929年经济危机的角度观察引起战争危机的原因;二是通过必修知识与选修内容的结合,使学生知道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进行制度改革克服经济危机和不断从制度化、法制化方面建立健全世界经济秩序也是基于历史教训,也是为和平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的具体表现。
这就使本来看似没有联系的史实之间有了沟通,形成新认知,完成新的认知结构的建构。
解读:二战后建立雅尔塔体系,建立联合国,审判战犯,取缔法西斯组织,倡导世界和平与合作,使新的国际政治秩序又得以重建。
“当代资本主义制度新变化”和“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则从完善资本主义制度、重建和完善世界经济秩序的角度为防止和避免经济危机造成战争危机又迈出一步。
(二)和平之困——二战后局部战争的原因尽管人们不断从战争中吸取教训,改正错误,但是一个严峻的问题仍旧困扰着世界:二战后局部地区战争频发。
材料一二战结束以来,世界局部战争频频发生,显示了世界形势发展的不安全趋势,对于这些战争,有的被称为冷战中的“热战”,有的被称为发展中国家间的局部战争,有的被称为高科技下的局部战争。
---以上材料摘自《世纪金榜》材料二表格:主要局部战争与影响局部战争的主要因素(见下解读)----以上材料摘自《世纪金榜》材料三如果世界和平的力量发展起来,第三世界国家发展起来,可以避免世界大战。
——邓小平问题4:(1)结合课本所提供的史实,哪种类型的局部战争最多?就以上类型的战争请各举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