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考说明文复习导学稿2
中考说明文复习教案
中考说明文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说明文的定义、特点和结构。
2. 培养学生分析、理解说明文内容的能力。
3. 提高学生概括、提炼说明文要点的能力。
4. 训练学生运用说明文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的定义: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旨在解释、阐述事物的特征、原理、功能等。
2. 说明文的特点:真实性、知识性、条理性和生动性。
3. 说明文的结构:引言、本体、结尾。
4. 说明文的写作技巧:举例子、列数据、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关注说明文的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说明文的结构及其写作技巧,结合典型例文进行分析。
3. 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个熟悉的事物,尝试运用说明文的写作技巧进行编写。
4. 展示:每组选取一篇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大家共同评价、探讨,提出改进意见。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
2. 练习作品:评估学生在练习中运用说明文写作技巧的情况,关注文章结构、内容完整性及表达准确性。
3. 学生互评:让学生互相评价作品,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自我修改能力。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说明文写作技巧。
2. 修改和完善课后练习作品,准备下一节课的展示。
3. 预习下一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了解说明文的其他类型及特点。
六、教学内容1. 说明文的类型: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顺序说明文。
2. 事理说明文:以阐述事理为主要目的,通过对事物的分析,说明其原理、规律等。
3. 事物说明文:以介绍事物为主要目的,通过对事物的描述,展示其特征、功能等。
4. 顺序说明文:以时间、空间、逻辑顺序为线索,对事物进行系统、有序的说明。
七、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节课所学的说明文类型,引导学生关注说明文的多样性。
2. 讲解:详细讲解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顺序说明文的写作特点和要求。
现代文阅读复习课导学案(说明文)
现代文阅读复习课导学案(说明文部分)【复习目标】1.梳理、整合说明文的要点知识,明确说明类文章考查的要点。
2.探究中考命题,掌握答题技法与一般套语,提高阅读能力。
【导学过程】一.自主复习1.说明文是以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根据说明对象的不同分为和。
理解说明文要了解说明的对象、说明的顺序和说明方法。
2.说明顺序一般有三种:,和逻辑顺序,逻辑顺序通常包括从整体到局部、从原因到结果、从特点到用途、从现象到本质、从主到次从概括到具体等。
3.说明文的结构:、、连贯式和并列式。
4.常见的说明方法及作用:①举例子,作用反映一般情况,真切、有力的说明事物。
②分类别,作用。
③列数字,作用从数量上说明事物,更准确、更具体,使人一目了然比文字说明更有说服力。
④作比较,。
⑤打比方,作用增强说明的形象性、生动性。
⑥下定义,作用能准确、简明地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
⑦作诠释,作用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⑧引资料,作用使说明内容更具体、更充实,增强说服力。
引用说明在文章的开头能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⑨摹状貌,作用使说明更具体形象生动。
⑩列图表,作用增强了直观性,使事物特点一目了然。
(判断说明方法作用时要结合具体内容综合分析)5.说明的语言特点:准确性(严密性、科学性)。
例:(1)某句话中的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么,为什么?一般答题模式:①动词、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具体生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②副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表程度、表时间、表限制、表范围等)的情况,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2)一句话中的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一般答题模式:不能。
因为①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不一致。
②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关系。
③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3)说明文文段中运用“记叙、描写”等表达方式的有何作用?一般模式:该句(段)运用了的表达方式,是说明的内容更加具体,更加形象(或逼真,易于读者接受,提醒人们关注、重视,或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忧虑之态、关注之心、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011届中考语文说明文的语言表达训练指导复习完美版
想一想,作分析
下5.面船的头语坐句三是人怎:样中表峨现说冠明而文多语髯言者的为准东确坡性、,生 动佛性印的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 21但跨3就能4些有东左坡6榭花....《石 仅 两高无部因形在.坡手现包为的草水千在拱达动分为式江兰右执右经了多美桥两 于 逐 风布树优 河铁注年国在手卷足千 衷 渐 沙美 上达局木路》以,世多 ? 变 的,而持末,到通,的里来每界亿 成侵在且车卷,鲁这提,年桥讲映美沙袭交结以端右直到这由梁个元漠而通构究衬来的个“史,了发,手现坚方目,假,“区生上面。生固面左指左火的山讲旅域物出对事,发车手卷足,人不入现这故池究能挥在桥断侵抚,,的样。几作他沼近沙”受者比的十用鲁如各漠们的景,到”较天年。上直有微讲大风造配远早文甚行背 所侧沙约成。究数至合景驶的建的这字;语,上亭,,的侵经成种,千鲁。其从台讲层占济于桥人年来直东两轩,损公不们究次雄没有失岂。, 元膝28相由2年于比,长者可城,能外是风各有沙隐记的卷载侵的底入最,衣早榆褶的林中石城拱也。桥受佛。到印我袭绝国击的,类到 石解弥拱放勒桥前,几,乎袒榆到林胸处地露都区有乳关。外,三矫十首公昂里都视变,成神了沙情漠与。苏 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 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春花、秋月、夏日、冬雪。 你必汗流满面才得糊口,直到你归了土;因为你是从土而出的。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 我始终相信,开始在内心生活得更严肃 的人,也会在外表上开始生活得更朴素。在一个奢华浪费的年代,我希望能向世界表明,人类真正需要的的东西是非常之微少的。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讳的就是个 十全十美,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圆满了,马上就要亏厌;树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马上就要坠落。凡事总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恒。 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磨砺, 才能练就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响。时光只顾催人老,不解多情,长恨离亭,滴泪春衫酒易醒。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朦胧,好 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如果你长时间盯着深渊,深渊也会盯着你。 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 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 却忽然忘了是怎么样的一个开始 在那个古老 的不再回来的夏日 无论我如何地去追索 年轻的你只如云影掠过 而你微笑的面容极浅极淡 逐渐隐没在日落后的群岚 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 命运将它装订得极为拙劣 含着泪 我一读再读 却不得不承认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记忆是无花的蔷薇,永远不会败落。 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
说明文阅读复习导学案
说明文阅读复习学习目标:1、复习说明文的一般常识。
2、掌握中考说明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教学内容:一、说明文常见的考点二、说明文的一般常识过程:1、概念:(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体。
)2、分类根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不同 : 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表达方式的使用情况的不同:平实的说明文和生动的说明文3、说明的对象及特征4、弄清说明文的顺序说明文三大顺序: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多在建筑物的结构,如上下、远近、左右、内外东西南北中等。
如《核舟记》:头—舱---尾---背。
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多在事物的发展变化,如《活板》:唐--宋--升死: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多在说明事物的内在联系。
a、先总说后分说分--总总--分--总 b、先主要后次要 c、先原因后结果 d、由现象到本质 e、由一般到特殊 f、由整体到局部5、掌握说明方法A、常用的说明方法: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引资料、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画图表B、这些说明方法有何标记?(1)下定义:……是……,这就是……,叫……(2)分类别:有几类(种),一种是……,另一种是……(3)举例子:例如、又如、比如、再如、如,举例只举一部分。
(4)打比方:像、是、当作,就是比喻。
(5)作比较:而、比……和……两种东西比。
(6)列数字:数词、概数、确数。
(7)引资料:引用,标记是引号。
(8)作诠释:局部、某一方面的特征介绍。
(9)配图表(10)摹状貌C、这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共同的作用是说明事物的特征。
a、作比较:能够更加突出强调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成因、结构等)。
答题格式:通过××和××的对比,突出了××的××特点。
b、下定义:能够科学地、准确而简明地揭示说明对象的本质特点(内涵),使说明更加严密。
2011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说明文阅读2 课件
(五)提升认识 探究创新
解题方法: 解题方法: 1、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找出题目与内容相 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 的部分,紧扣内容进行合理的想象 合理的想象。 关的部分,紧扣内容进行合理的想象。 2、结合平时生活经验进行科学合理的设想。 结合平时生活经验进行科学合理的设想。 3、用流畅的语言表达独特创新的见解。写成 流畅的语言表达独特创新的见解 独特创新的见解。 一句或一段完整的话 答题注意点: 答题注意点: 文字上——简明得体 内容上——新颖独到 文字上——简明得体 内容上——新颖独到
祝各位同学
笑迎中考 笑傲考场 谢谢! 谢谢!
(二)品味说明语言 (二)品味说明语言 确
体会科学准
题目命制: 题目命制: XX”词能不能删掉?为什么? 1、“XX”词能不能删掉?为什么? XX”词能不能换成“XX” 为什么? 2、“XX”词能不能换成“XX”词?为什么? XX”词有什么表达效果?请试作分析。 3、“XX”词有什么表达效果?请试作分析。 思路点拨: 思路点拨: 判识(舍取) 分析(力求具体, 判识(舍取)+分析(力求具体, 尽可能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用之强调, 尽可能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用之强调,去掉 后则如何) 语言特征(准确性) 后则如何)+语言特征(准确性)。
临阵磨枪(课堂练兵)
《中考说明》说明文练习(六) 中考说明》说明文练习(
几点提醒
1、筛选或概括内容时:读文章必须仔细、 筛选或概括内容时:读文章必须仔细 仔细、 全面,抓住关键语句。 全面,抓住关键语句。 2、把握关键词句时,要结合具体语境体 把握关键词句时,要结合具体语境 具体语境体 会说明文语言准确性。(词不离句、 。(词不离句 会说明文语言准确性。(词不离句、句 不离段) 不离段) 3、答题要规范。(切题、完整、分点、 答题要规范。(切题 完整、分点、 规范。(切题、 分行) 分行) 4、要有答题机智。(注意比分、提示语) 要有答题机智。(注意比分 提示语) 机智。(注意比分、
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及练习
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及练习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说明文的概念和特点,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
2. 分析说明文的结构,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说明文。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4.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理解说明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3. 分析说明文的结构,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
三、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说明文阅读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中考说明文阅读真题和模拟题。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重点知识和解题思路。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说明文的概念和特点,引发学生对说明文阅读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中的说明文文章,了解文章内容,自主总结说明文的特点。
3. 课堂讲解:a) 讲解说明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如事实性、客观性、逻辑性等。
b) 教授说明文阅读方法,如速读、精读、猜读等。
c) 分析说明文的结构,如引言、、结尾等,并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说明文。
4.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中考说明文阅读真题,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解题思路,总结答题技巧。
5. 课堂练习:学生完成中考说明文阅读模拟题,教师点评并讲解答案。
6. 总结提升:学生分享本节课的收获,教师进行总结,强调说明文阅读的重点和技巧。
7. 课后作业: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内容1. 常见说明文写作手法和技巧的讲解。
2. 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3. 说明文中的概念、定义、特点、作用的解读方法。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动的说明文例子,引发学生对说明文写作手法和技巧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中的说明文文章,注意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技巧。
3. 课堂讲解:a) 讲解常见的说明文写作手法和技巧,如比较、分类、举例、引用等。
b) 分析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如准确性、简洁性、逻辑性等。
2011中考语文冲刺点拨与提升专题五 说明文阅读
2011中考冲刺点拨与提升专题五说明文阅读备考导航知识盘点考点梳理1.围绕文体特点,考查整体感知能力。
(1)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或内容要点。
(2)抓住说明顺序,梳理文章的层次结构。
(3)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分析关键句子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2.立足语言分析,考查文体理解能力。
(1)分析修饰和限制的词语,尤其是副词的使用。
(2)分析用词的准确性,理解词的程度深浅、X围大小、肯定否定、照应对象等。
(3)分析句子内部及之间的逻辑性,分析语句中运用的关联词及逻辑关系,理解句子之间的照应关系。
3.紧扣核心内容,考查信息筛选与整合能力。
理解分析材料与筛选提炼信息。
考查对材料某某息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和筛选能力。
4.强调人文精神,考查科学运用与推测能力。
联系文本,联系实际,联系自身,考查思维过程,引导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科学的关系,思考人的生存状态,思考科学精神等。
题型常有:填空题,简答题,品析题,概括题,比较题,图表题,探究题,题等。
常用的具体问法是:“给文章加一个标题”“给概括出的内容寻找相应依据”“是否可以将第×段调整到××两段之前?为什么?”“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一种说明方法?请结合文意分析其作用。
”“第×段中加点的‘可能’一词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下面一段文字,从说明索过程和结果看,与本文有哪些道理是相通的?”提分妙招新一年的中考,说明文阅读理解选文视角虽会更加宽泛,但仍会以科技说明文、与人民现实生活关系密切的知识性说明文为选文半径,如环境保护、能源开发与利用、太空探索、健康生活等,注重材料的整体性、时代性、知识性和趣味性,多会选用报刊上的时新说明文。
试题设计上,会一如既往地重视对文章说明知识的理解和整体阅读能力的考查。
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一类的题目将会继续沿用,同时会继续加大对探究能力、迁移能力和应用能力的测考。
用文章内的知识做为引发点,促进对相关知识的思考和解答,把文本说明内容延伸到文外相似领域,促进自我探究和创维性等能力型题目,如语言品析、感悟启示、联想想像等会得到进一步开发。
中考说明文阅读专题复习导学案
说明文阅读专题复习导学案一、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并掌握说明文的有关知识。
2、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和说明方法在文中的作用。
3、学会分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根据考点,自己会出阅读题目。
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近几年中考的说明文,使学生牢固掌握解答说明文阅读题的方法。
2、自我归纳,老师引导,学生练习。
3、老师组织学生分小组合作讨论完成练习。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说明文的特点,增强学生学习祖国语言的兴趣。
二、重点难点1、说明对象特征的把握。
2、辨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3、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三、课型:专题复习四、课前归纳整理1、你认为说明文有哪些重点内容?请一一列出。
2、根据所给练习题,进行小组讨论,能归纳出说明文的考点有哪些吗?回答这些题目有哪些技巧,你注意到了吗?近三年中考说明文阅读题比较练习:(一)黑龙江省龙东地区2011年初中毕业学业统一考试(共8分)中国,最贫穷的挥霍者①就水来说,中国是世界上最贫穷的挥霍者。
②联合国一项研究报告指出:全球现有12亿人面临中度到高度缺水的压力,80个国家水资源不足,20亿人的饮水得不到保证。
预计到2025年,形势将会进一步恶化,缺水人口将达到28亿至33亿。
世界银行的官员预测,在未来的5年内,‚水将像石油一样在全世界运转‛。
③我国属于缺水国之列,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淡水量的1/4,居世界第109位。
在人均水资源方面,中国已被列入全世界13个贫水国家之一,而且分布不均,大量淡水资源集中在南方,北方淡水资源只有南方淡水资源的1/4。
据统计,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一半以上城市不同程度缺水,沿海城市也不例外,甚至更为严重。
目前我国城市供水以地表水或地下水为主,或者两种水源混合使用,有些城市因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有的城市形成了几百平方公里的大漏斗,使海水倒灌数十公里。
由于工业废水的肆意排放,导致80%以上的地表水、地下水被污染。
专家们警告:‚20年后中国将.找不到可饮用的水资源。
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
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说明文的概念和特点2. 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3. 提高学生对说明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4.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的概念和特点2. 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3. 说明文实例分析4. 练习题和答案解析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说明文的概念和特点,引起学生的兴趣2. 讲解:讲解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主动思考3. 实例分析:分析一篇说明文,让学生实践所学阅读方法和技巧4. 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5. 答案解析:解析练习题的答案,帮助学生理解和纠正错误四、教学资源1. 说明文阅读指导PPT2. 说明文实例文本3. 练习题和答案解析文档五、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思考情况2. 练习题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情况,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改进方向六、教学策略1.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问题,增强课堂互动性。
2. 实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说明文案例,让学生了解说明文的结构和特点。
3.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阅读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4. 反思总结: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总结,归纳阅读方法和解题技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提高对说明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教学难点:理解和运用说明文的结构和语言特点,解决阅读过程中的问题。
八、教学计划1. 第1-2课时:介绍说明文的概念和特点,讲解阅读方法和技巧。
2. 第3-4课时:分析说明文实例,让学生实践阅读方法和技巧。
3. 第5-6课时: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4. 第7-8课时:解析练习题答案,帮助学生理解和纠正错误。
5. 第9-10课时:进行小组合作阅读,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中考专题复习《说明文阅读》语文优秀教案优秀教案
中考专题复习《说明文阅读》语文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说明文的特点和结构,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
2.提高学生分析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和说明方法的能力。
3.培养学生准确筛选信息、概括要点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理解说明文的特点和结构,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
2.难点:分析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和说明方法,准确筛选信息、概括要点。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说明文的概念,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说明文知识。
2.学生分享自己在阅读说明文时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一篇说明文,初步感知说明文的特点和结构。
2.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勾画出关键信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说明文的特点和结构,包括: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等。
2.教师通过实例,讲解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和说明方法,如:平实、准确、简明等。
四、互动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所读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和说明方法。
五、实践训练1.教师给出一篇说明文,学生独立完成阅读任务,包括:筛选信息、概括要点、分析说明方法等。
2.学生展示阅读成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反思在阅读说明文时的不足之处。
一、说明文的特点和结构1.说明文的定义: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旨在客观、准确地介绍事物的特征、原理、功能等。
2.说明文的特点:客观性、准确性、条理性、通俗性。
二、说明文的阅读方法1.理解说明对象:明确说明文所介绍的事物或现象,把握其本质特征。
2.分析说明顺序:了解说明文的逻辑顺序,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总分总顺序等。
3.筛选关键信息:勾画出文章中的关键信息,如:定义、特征、原理、功能等。
4.概括文章内容:根据关键信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和说明方法1.语言特点:平实、准确、简明。
说明文的语言要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复杂的句子,使读者容易理解。
2.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等。
说明文复习导学案学生用
中考专题复习——说明文阅读复习复习目标:1、复习说明文的文体知识2、掌握中考说明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考点解读:1、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对文章主要信息的筛选概括;2、对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的把握;3.对说明结构及其顺序的理解与把握;4.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辨析与分析;5.根据选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或经验谈看法建议等。
〖课前延伸〗(说明文知识知多少)1、说明文:是以说明这种表达方式为主,按照一定的要求解说事物或事理的文章。
说明文一种客观说明事物的文体,______、______是它的主要特点。
2、说明文的类型:①说明文(主要介绍形状、构造、发展变化等方面)如:《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
②说明文。
(解释事物的含义、原理、关系、演变等)如:《大自然的语言》、《生物入侵者》。
3、常见的说明顺序:、、。
(顺序多用于事物说明文,比如《中国石拱桥》先介绍最早出现的旅人桥再介绍赵州桥,再介绍卢沟桥,最后介绍桥的当代发展;介绍建筑的时候常用如《故宫博物院》;一般来说,说明文要用逻辑顺序,如《生物入侵者》)。
4、说明文的结构:、(、、、等,多用于事物说明文);(多用于事理说明文)。
5、常见的说明方法:、、、、、、、、等。
(注意:说明方法一般用三个字表达,不要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混淆,表述要规范。
)6、说明文的语言:、、。
说明语言的最主要特点是:准确,体现在修饰、限制性的语言运用,同义词的选择上。
〖课内探究〗复习检测:饺子①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春节的的食俗丰富多彩,在除夕夜,北方人要吃团圆饺子。
②饺子,在东周时称“饼饵”,据说因其外形似耳朵而得名。
到了隋朝,颜之推在他的文集中这样说:“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
”可见饺子还曾称“馄饨”。
民间还把这种偃月形的食品称作“粉角”或“角子”。
③在新疆吐鲁番县阿斯塔那的唐墓里,曾出土距今1300年唐代的饺子,出土时,一只饺子和四只馄饨一起放在一个木碗中,证实至少在唐代就已经有了像现在一样的饺子,并且饺子与馄饨已分为两个不同的品种,连我国边远地区都已食用。
2011中考复习之说明文阅读(教案)
中考复习说明文阅读【复习目标】1、明确说明文文体知识,了解说明文阅读的考察要点。
2、明确说明文阅读的命题规律,掌握说明文阅读的方法思路。
【复习重、难点】了解说明文阅读的考察要点,明确说明文阅读的命题规律,掌握说明文阅读的方法思路。
明确说明文阅读的命题规律,掌握说明文阅读的方法思路,掌握一定的答题技艺。
说明文阅读知识点专题复习导学案【复习目标】1、明确说明文文体知识,了解说明文阅读的考察要点。
2、掌握阅读说明文的方法步骤复习过程:一、复习说明文相关文体知识。
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以事物或事理为主要内容,它或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特点、功能,或解释事物的含义、原理、关系、演变等。
(一)、说明文的类型:事物说明文(说明事物的特点,如:《中国石拱桥》)事理说明文(阐释事物本身的内部规律或道理,如:《大自然语言》)(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以时间名词为标志)空间顺序(以方位名词为标志)逻辑顺序(因果、层递、主次、总分、并列关系等)(三)、说明方法:1、下定义:用准确、简洁、周密的语言,揭示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属性。
2、举例子:举出实例说明事物或事理。
3、列数字:列举数字来说明事物的特征。
4、分类别:根据事物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属性,将事物分成若干类,然后逐一加以说明。
5、作比较:通过与彼事物的比较来说明此事物的特性。
6、打比方:借助具体形象的事物来比喻说明事物的特征和性质。
7、画图表:通过表格、插图、照片等形式说明事物。
8、作诠释:对事物进行介绍或解说事理的性质和特点。
9、摹状貌:对事物形态进行描摹。
10、引用:引用农谚、俗语、名人名言、诗词传说等。
(四)说明文语言特点:准确、科学(五)说明文结构:①总分式:总分、总分总、分总②并列式③递进式二、明确考查要点(1)能够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对科技说明文中的关键词能正确理解、判断及阐释。
广东省广州市2011中考语文指导 说明文阅读指导学案
《说明文阅读指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复习说明文的有关知识阅读说明文要注意哪几个问题?(一)说明对象及特征1、什么是说明对象?2、怎样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二)说明方法的辨别及作用说明方法及作用举例子具体直观列数字准确具体打比方生动形象作比较突出强调作引用有说服力分类别条理清晰作诠释解释说明下定义科学准确画图表直观形象摹状貌具体生动分析说明方法及作用题型:文中或画线的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答题格式:说明方法﹢效果 + 对象﹢特点(三)理解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准确、严密、简明 (生动平实)•【题型分类】•1、品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限制性词语:•比较、几乎、最、相当、大约、可能、左右、可算、当时•表示表程度、表X围、表推测、表时间等。
•题型:1、XX能否去掉?为什么?举一例简要说明理由。
•题型:2 甲词能否代替乙答题方法:(表态)不能删+解词\句+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若删去,…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2、品析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形象•题型:“××”词好在哪•答题形式:表态(好)+修辞+生动形象的……+事物特•说明文的语言其它考题(1)注意代词的运用,指代词的意义分析。
题型:指示代词“这”“此”的作用方法提示:带着问题顺藤摸瓜向前找,直接或概括摘录,务必要替换代词,代入检验。
(“此”指代内容一般在“此”字上文的几层或几句中。
)(2)揣摩词语的语境义及其作用(3)、归纳题目的作用•点明说明的对象及其特征。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题目中运用修辞的,要还原它的本义后再分析作用•吸引读者、新颖练习练习1分析下列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并说明其作用1、赵州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2、——这种笨重的书使用起来当然是极不方便的。
据说秦始皇每天批阅文书,那些竹简和木片有一百二十斤重。
西汉的时候,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一篇文章,用了三千片竹简3、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
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中谷子。
说明文复习导学案
课题:说明文阅读指导编制人王敏一、教学目标:1、回顾并掌握说明文的文体知识2、了解中考说明文阅读题型并掌握答题技巧。
二、教学重点、难点:说明文阅读方法的掌握三、自主复习:1、说明文的概念:说明文是以()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
或介绍事物的状态、构造、功用、制作方法或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以知识。
2、说明文的分类:依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和()两大类。
依据说明语言和表达方式的不同特色,把说明文分为()和()两种。
3、说明顺序有()()()。
4、说明文的结构:()()()。
5、列举常用的说明方法:6、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四、过关斩将:请按“速读+搜索”的方法,以小组为单位对语段作出分析并提炼出你所掌握的知识点。
我国石拱桥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
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
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
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
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拦石柱。
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
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提示:】可从体裁、说明对象及特征、结构、说明方法、顺序、语言特点等方面入手。
五、实战演练:阅读《大自然的语言》前五自然段答题1、从前两段看,对选文说明对象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四季的变化B、物候现象C、物候规律D、气候变化2、文中“大自然的语言”是指()A、劳动人民心中理解的话B、布谷鸟唱歌C、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民谚D、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3、第三段文字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A、作诠释、列数字B、下定义、举例子C、作比较、举例子D、分类别、作比较4、对“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
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第一章:说明文阅读概述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说明文的概念和特点2. 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3. 能够分析说明文的基本结构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2. 说明文的阅读方法3. 说明文的基本结构分析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说明文的概念和重要性2. 讲解:详细讲解说明文的定义、特点和阅读方法3. 实践:分析一篇说明文,让学生动手实践四、课后作业2. 练习分析说明文的阅读方法第二章:说明文的语言特点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说明文语言的特点2. 掌握说明文语言的阅读技巧3. 能够分析说明文语言的作用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语言的特点2. 说明文语言的阅读技巧3. 说明文语言的作用分析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说明文语言的重要性2. 讲解:详细讲解说明文语言的特点、阅读技巧和作用3. 实践:分析一篇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和作用,让学生动手实践四、课后作业2. 练习分析说明文语言的阅读技巧第三章:说明文的事实和证据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说明文事实和证据的重要性2. 掌握说明文事实和证据的阅读技巧3. 能够分析说明文事实和证据的可靠性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事实和证据的作用2. 说明文事实和证据的阅读技巧3. 说明文事实和证据的可靠性分析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说明文事实和证据的重要性2. 讲解:详细讲解说明文事实和证据的作用、阅读技巧和可靠性3. 实践:分析一篇说明文的事实和证据,让学生动手实践四、课后作业2. 练习分析说明文事实和证据的阅读技巧第四章:说明文的结构和组织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说明文结构和组织的重要性2. 掌握说明文结构和组织的阅读技巧3. 能够分析说明文结构和组织的作用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结构和组织的作用2. 说明文结构和组织的主要形式3. 说明文结构和组织阅读技巧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说明文结构和组织的重要性2. 讲解:详细讲解说明文结构和组织的作用、主要形式和阅读技巧3. 实践:分析一篇说明文的结构和组织,让学生动手实践四、课后作业2. 练习分析说明文结构和组织的阅读技巧第五章:说明文的举例和比喻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说明文举例和比喻的重要性2. 掌握说明文举例和比喻的阅读技巧3. 能够分析说明文举例和比喻的作用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举例和比喻的作用2. 说明文举例和比喻的阅读技巧3. 说明文举例和比喻的分析方法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说明文举例和比喻的重要性2. 讲解:详细讲解说明文举例和比喻的作用、阅读技巧和分析方法3. 实践:分析一篇说明文的举例和比喻,让学生动手实践四、课后作业2. 练习分析说明文举例和比喻的阅读技巧第六章:说明文的图表和数据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说明文中图表和数据的重要性2. 掌握说明文中图表和数据的阅读技巧3. 能够分析说明文中图表和数据的作用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图表和数据的作用2. 说明文图表和数据的阅读技巧3. 说明文图表和数据的分析方法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说明文中图表和数据的重要性2. 讲解:详细讲解说明文中图表和数据的作用、阅读技巧和分析方法3. 实践:分析一篇说明文中的图表和数据,让学生动手实践四、课后作业2. 练习分析说明文中图表和数据的阅读技巧第七章:说明文的逻辑和条理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说明文逻辑和条理的重要性2. 掌握说明文逻辑和条理的阅读技巧3. 能够分析说明文逻辑和条理的作用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逻辑和条理的作用2. 说明文逻辑和条理的主要形式3. 说明文逻辑和条理的阅读技巧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说明文逻辑和条理的重要性2. 讲解:详细讲解说明文逻辑和条理的作用、主要形式和阅读技巧3. 实践:分析一篇说明文的逻辑和条理,让学生动手实践四、课后作业2. 练习分析说明文逻辑和条理的阅读技巧第八章:说明文的写作目的和态度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说明文写作目的和态度的重要性2. 掌握说明文写作目的和态度的阅读技巧3. 能够分析说明文写作目的和态度的作用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写作目的和态度的作用2. 说明文写作目的和态度的阅读技巧3. 说明文写作目的和态度的分析方法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说明文写作目的和态度的重要性2. 讲解:详细讲解说明文写作目的和态度的作用、阅读技巧和分析方法3. 实践:分析一篇说明文的写作目的和态度,让学生动手实践四、课后作业2. 练习分析说明文写作目的和态度的阅读技巧第九章:说明文的常见题型和解题策略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说明文常见题型和解题策略的重要性2. 掌握说明文常见题型和解题策略3. 能够运用说明文常见题型和解题策略进行解题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常见题型2. 说明文解题策略3. 说明文答题技巧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说明文常见题型和解题策略的重要性2. 讲解:详细讲解说明文常见题型、解题策略和答题技巧3. 实践:让学生进行说明文题目练习,教师指导解答四、课后作业2. 分析不同说明文题型的解题方法第十章:综合练习与提升一、教学目标1. 巩固说明文阅读方法和技巧2. 提高说明文阅读理解能力3. 提升综合分析说明文的能力二、教学内容1. 综合练习题2. 提升说明文阅读策略3. 分析说明文阅读中的难点和易错点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强调综合练习的重要性2. 讲解:讲解综合练习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3. 实践:学生独立完成综合练习题,教师辅导解答四、课后作业1. 完成综合练习题,巩固说明文阅读方法和技巧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说明文阅读概述重点和难点解析:理解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是教学的基础,需要重点关注。
人教版语文中考初三第二轮复习导学案之《说明文阅读》
中考语文第二轮复习《说明文阅读》导学案学习目标:1、判断说明对象及正确体会说明对象特征;2、辨别说明方法,理解其表达作用;3、辨析说明顺序;4、理解分析说明语言的特点及其作用;5、从探究角度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性试题)。
学习重点:1、判断说明对象及正确体会说明对象特征;2、辨别说明方法,理解其表达作用;3、辨析说明顺序;4、理解分析说明语言的特点及其作用;学习难点:从探究角度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方法:综合复习法、练习法、自主合作探究法学习过程:一、激情导入:二、前提测评:你了解哪些说明文的常识性知识?三、温故知新:(一)从说明对象角度指出下列说明文的类型:(说明文的分类:从说明对象的角度,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从说明语言的角度可分为平实说明文和生动说明文。
)1、《故宫博物院》2、《大自然的语言》3、《说“屏”》4、《中国的石拱桥》5《苏州园林》(二)指出下列文章说明的对象:(一般说来,说明的对象是文中所要具体介绍的事物或要解释的事理。
)1、《故宫博物院》2、《桥之美》3、《生物入侵者》4、《苏州园林》(三)明确下列文章说明对象的基本特征:(事物的特征指一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
)1、《中国的石拱桥》2、《故宫博物院》3、《苏州园林》(四)请分别指出下列文段采用的说明顺序:(说明顺序包括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辨别时要抓住文中标志性词语)(1)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
方台两旁有6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
()(2)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就有了文字。
这些文字是刻在乌龟壳和扁平的兽骨上的,所以叫做甲骨文。
正式的书籍,是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
()(3)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
《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二八二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中考说明文复习导学稿学习目标让学生掌握好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能较快较准地答好题。
学习重点1、能明确说明对象及其特点;2、能辨析说明方法阐述其作用;3、能判定说明顺序;4、能分析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考点梳理1、整体把握文章大意,从中获取主要信息。
2、理清思路,把握主要内容3、准确概括段意,归纳中心思想4、领会科技作品中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5、对文章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阅读心得,惕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6、体味推敲重要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7、掌握各种常见的说明方法的使用和作用知识导航《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初中生要会“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
”一、说明文的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或介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以知识。
二、说明文的分类:通常,依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
三、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所谓特征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
只有抓住特征才能说明白这一事物或事理的独特之处。
四、说明的方法: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如下9种。
要说明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从单方面往往不容易说清楚,1.举例子2.分类别 3.列数据4.作比较 5.下定义6.打比方7.画图表 8.作诠释9.摹状貌:五、说明的顺序:有条有理地说明,才能把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介绍清楚。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1.时间顺序:即以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从而写出事物的发展变化情况。
这种顺序一般用于人物的生平介绍、科学观察记录,说明事物或事理发生、发展或制作过程一类的说明文。
2.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或由远及近依次进行说明。
这种说明顺序,一般用于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特征。
3.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成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
事物的内部联系包括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列关系等;认识事物或事理的过程则指由浅人深、由具体到抽象等等。
六、说明文的语官: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
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
说明的实用性很强,稍有差错,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特别要注意说明文中使用的术语和修饰限制性的词语,它们往往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如"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其中“几乎”对“到处都有”作了限制,意思是接近于“到处都有”,因为事实上不可能到处都有。
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的语言有的以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活泼见长。
七、说明文的结构:说明文常用的结构模式:总分式: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等,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其“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
重点点拨一、准确把握说明对象区分说明文类型说明对象就是所说明的事物或事理。
把握方法:①看标题(当然也有例外,考试时中要求分析的说明文常常没有标题)②认真阅读课文(语段),逐段(逐句)排队、梳理,追本求源,找出说明的对象(提醒的是不要将文章局部的说明对象视为全文的对象)区分方法:①依据说明对象和说明目的的不同——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②依据说明语言——平实说明文、生动说明文。
二、准确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说明特征就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征。
①要找准说明对象:文章说明的事物或事理。
②从标题着眼(有的在指出文章说明对象的同时,也指出其特征;有的用设问句的形式,引导读者有针对性地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有的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③要抓住文中能突出所要说明事物的特征的词句或中心句④从分析材料入手(逐段分析作者介绍了有关事物的哪一方面的特征,然后归纳小结.有的事物本质特征,作者已在文章中明确地指出来了,要找出这些关键句.有的没有明显的关键句,阅读时要须细心琢磨,从中提炼)三、理清文章结构,划分段落和层次说明文的结构(重点是段落和层次)比较清楚,通常分为三部分:开头引出说明对象,中间进行详细的说明,结尾作总结说明.常见的结构形式有:总分式、承接式、递进式.理解并掌握了说明文常见的结构形式,分析结构、划分段落层次就易于入手了.四、分析说明文的结构思路和顺序说明文的结构①递进式②总分式(总——分、分——总、总——分——总)、并列式。
①看说明对象(说明对象的特点决定了说明顺序的选择.有些事物内部构造比较复杂,通常按空间顺序说明;介绍事物各个阶段的特点或制作过程,往往采用时间顺序;介绍抽象事物或事理,多数采用逻辑顺序,可帮助我们摸准说明的思路)②把握语言标志,“读”出说明顺序(写说明文往往会借助一定的词句来连接内容,组织材料,表明层次和顺序.例如,时间顺序多用表时间变化的词语,空间顺序多用表方位的词语,逻辑顺序多用表逻辑关系的关联词等.所以,把握这些语言“标志”,可以顺利地理清说明顺序)③分清主次,综合归纳(就一篇文章而言,有时不是只采用一种说明顺序,而是将几种方式糅合起来,从而达到说明透彻的效果.这就要求分析时分清主次,综合归纳)五、辨清说明方法,并能理解其作用两种形式:①说出画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②对已经点名的说明方法进行分析并说明其作用说明文的方法及作用提示:1 举例子:具体真实的说明了说明的对象-----的特点。
2 打比方(摹状貌):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的特点。
3 作比较:突出说明了----------的特点。
4 列数字:科学准确地说明了------的特点使说明的内容更加真实可信5 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的特点。
6 画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的特点。
7下定义:准确科学的阐述了--------------的本质特点。
8作诠释:科学的解说了------的(某一 ------ )特征。
9引资料——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
六、分析、理解说明文的语言⒈起限制作用(对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性的掌握程度的考察)⒉起修饰作用★①分析词的表达作用——技巧点击:解答此类题型时,可先解词或说明词性作用,再分析词在句中的作用,最后再说明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的特点。
★②分析词能否去掉——技巧技巧:这类题的解题先要作出判断,然后分析词的本义及在文中的作用,进而分析去掉后的表达效果,最后答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
★③两词可否互换,并说明理由——技巧点击:这类题的解题要先作出判断,然后从词义或文中的顺序分析两个词的区别,最后分析互换后的表达效果七、概括说明文的中心思想说明文中心思想的概括方法和记叙文基本相同,最主要从结构入手(参照记叙文部分)说明文的中心思想具体写法:本文通过对……的具体说明,反映了……。
或本文介绍(说明)了……。
八、创新意识,答好开放性试题开放性试题,就是没有规定唯一的答案,可以各抒已见,一是就材料回答问题,不一定按标准答案作答,意思答对就给满分;二是就阅读材料读后受到的启示、感想,这样的答案也是具有个性化的;三是从材料出发,或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或扩散联想到其他方面.总之,这类试题有助于增加学生主体参与意识,扩大学生独立发表见解的余地,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在训练理解能力的同时,训练表达能力,对答案的表述不能只靠一个符号或一个词语来完成,要写成一句或一段完整的话.九、开阔视野,关注材料的价值取向时代的发展给阅读提出了新的要求,于是有些文章介绍了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也有些文章介绍了科技领域中一些高新技术和最新的研究成果.航天新技术的(如安徽试题)、北极与南极有关知识和趣闻(陕西河南试题)、蛛网(如北京东城区试题)等,.这就要求学生扩大阅读面,了解相关知识,并且这些文章对于增长学生知识,引导学生热爱科学,献身科学,培养创新精神有着积极作用,同时也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实践演练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节选)何祚庥①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这既涉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涉及地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提供的资源,也涉及地球的外在环境究竟能在多少年内维持不变。
②太阳是决定地球外在环境最重要的因素。
根据近代天文学家的理论,太阳将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平均半径,将长期维持不变,至多只有极小的摆动,这一过程将至少还持续40亿年。
过了40亿年后,太阳将逐渐膨胀而演化为红巨星,最后将地球完全吞吃到它的“肚子”里。
③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实在是太巨大了,“只要太阳吼一吼,地球立即抖一抖”。
至于人类,却承受不了地球的任何抖动!不过,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4000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在4000万年的年代里,所消耗的能量还不到太阳总量的1%!所以,研究人类在地球上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至少要以人类能在地球上持续生存4000万年为奋斗目标!④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
如果人们认为400年前伽利略是近代科学之父的话,那么这400年来科学、技术以及工业、农业的发展,就远远超过自有人类历史以来的400万年间的成就。
与此同时,近400年来所消耗的地球上的资源,也大大超过了在400万年间人类所消耗的资源总量!如果按照现在消耗不断增长的趋势发展下去,试问4000年后乃至4000万年后的地球将是什么样的面貌?⑤地球上的资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资源,另一类是不可再生资源。
虽然人类可以用消耗可再生资源的办法补充一些不可再生资源,但这在数量上毕竟是有限度的。
所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归根结底将取决于地球上的资源能在多少年内按照某些资源的消耗标准维持人类的正常生活。
⑥其实,4000万年只是一个保守的说法,太阳的光和热,完全可能持续更长一些时间,即使太阳系内出现某些反常事件,如小行星撞击地球,但也不太可能在4000万年内发生,而且人们完全能发射有超强破坏力的导弹,使小行星改变航道;所以,地球上的居民,至少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是大可不必“杞人无事忧天倾”的!⑦但是,真正值得忧虑的,是人,是人能否控制人类自身!1.本文从两个方面回答了“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的问题,一个方面是太阳能否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另一方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段中,作者说,“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4000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的”。
他这样说的根据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段中,作者说,“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
“来自人类自身”的威胁指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按要求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