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2课时

合集下载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二课时教案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设计说明本课采用“实物演示法”,使学生了解物理性质,“对比法”,明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含义,再由变化引出性质,进而区别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课堂练习”,以加深学生对相似概念的理解与把握。

不同的性质决定不同的变化,不同的变化反映不同的性质;不同的性质,决定不同的用途,不同的用途,反映不同的性质,让学生初步形成性质决定变化、性质决定用途的化学基本观念。

二、教学分析(一)教材分析在学生认识了两种变化后,进而介绍什么是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以及两者这间的关系,层次分明,方便学生们更好的理解有关概念,课后练习让学生分析生活中常见的变化,进行分类,贴近生活,学生易于接受。

(二)学情分析物质的性质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知道物质的两种变化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有初步的学习化学概念的体验,相对来说,在学习上难度有所下降。

但是,学生对化学还是比较陌生的,对化学知识了解甚少,所以教师一定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含义。

(2)初步形成“性质决定变化,变化表现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用途表现性质”的化学基本观念。

2.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观察化学实验,初步进行实验现象的描述,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2)学会搜集资料,提高对信息的获取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2)培养观察实验的能力和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变化和性质的区别,性质和变化、性质和用途的关系。

五、教学策略通过物质的变化引出物质性质的概念,联系实例帮助学生学会区分变化和性质,并得出性质决定变化、性质决定用途的化学观。

六、教学过程复习:(1)下列四种生活现象中,与其他三种有本质不同的是()A.B.C.D.(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变化时是否生成新物质)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点评。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二课时)课时进阶作业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二课时)课时进阶作业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二课时)基础提升1.(2018•黄石)下列描述中,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A.盐酸易挥发B.金属具有导电性C.酒精易溶于水D.常温下,氮气很稳定2.(2018•门头沟区二模)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颜色B.密度C.稳定性D.沸点3.(2018•乌拉特前旗校级二模)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石墨棒作干电池电极B.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C.用碳素墨水书写文字档案,便于长期保存D.金刚石用来裁玻璃4.(2018•南山区校级二模)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类别﹣用途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性质类别用途A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化学性质制作叶脉书签B液氮汽化时会吸热物理性质用做保护气C生石灰遇水放热物理性质用做干燥剂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化学性质用做制糖工业脱色A.A B.B C.C D.D5.(2017秋•简阳市期末)下列物质中的用途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有关的是()A.用氢气填充探空气球B.用金刚石切割玻璃C.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D.用液氧作火箭助燃材料6.(2017秋•河口区期末)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A.用生石灰做食品干燥剂B.用氢氧化钠制作叶脉标签C.用活性炭吸附甲醛D.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7.(2018•重庆)下列用途中,只与物质的物理性质有关的是()A.氧气作供氧剂B.碳酸钙作补钙剂C.活性炭作吸附剂D.小苏打作发酵剂8.(2018•广西)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吸附性B.溶解性C.氧化性D.挥发性9.(2018•德州)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

下列用途中主要由物质的物理性质决定的是()A.用盐酸除去铁锈B.用一氧化碳冶炼金属C.用干冰人工降雨D.用氧化钙做干燥剂10.(2017秋•道外区期末)在下列物质的用途中,能体现该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A.氧气支持燃烧B.氮气保存食品C.稀有气体做霓虹灯D.氧气供给呼吸11.(2017秋•路南区期末)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铜用于制造导线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灯泡中充氮气延长使用寿命D.用浓硫酸做干燥剂12.(2018•通州区一模)下列过程中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A.液氮作制冷剂B.天然气用作燃料C.活性炭作净水剂D.洗洁精通过乳化作用除去油污13.(2018•莒县校级模拟)下列物质的性质,不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铁生锈B.一氧化碳有还原性C.碳酸的不稳定性 D.盐酸有挥发性14.(2017秋•定州市期末)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氧气用于炼钢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铁粉用作食品保鲜吸氧剂D.酒精用作燃料15.(2018•香洲区模拟)下列用途与化学性质有关的是()A.石墨作电极B.干冰制冷C.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症D.铝压成薄片16.(2018•青羊区模拟)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铝具有导电性B.氢氧化钠能与稀盐酸反应C.氮气难溶于水D.常温下氧气是无色无味气体17.(2018•陵城区二模)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只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氧气炼钢B.铜制作导线C.硫酸除铁锈D.二氧化碳制碳酸饮料18.(2018•成都)下列物质的用途由化学性质决定的()A.活性炭作除味剂B.液氧用于火箭发射 C.石墨用作电刷 D.干冰用于食品保鲜19.(2018•翁牛特旗一模)下列叙述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酒精挥发,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煤气燃烧,稀有气体用作焊接保护气C.活性炭去除冰箱异味,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D.钢铁腐烂,氢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20.(2018•通州区一模)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A.铜丝用作导线B.盐酸用于除铁锈C.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D.氧气焊接金属能力提升21.(2018•广州模拟)下列物质的哪些用途与它的物理性质有关:①用氧气作助燃剂②用铝做炊具③氩气和氮气作灯泡的保护气④Ca(OH)2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⑤用花岗岩铺地面,以上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③⑤C.②⑤D.②④⑤22.(2018•柘城县三模)下列物质的用途是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A.乙醇用作燃料B.氧气用于炼钢C.铜用来制导线D.小苏打用来治疗胃酸过多23.(2014秋•广州期末)下列各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干冰做制冷剂B.焦炭冶炼金属C.活性炭作吸附剂 D.石墨作润滑剂24.(2017秋•西城区校级期中)为了探究气体氨气(NH3)的某些性质,小雨同学查阅了有关资料,知道具有碱性的物质可以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然后依次做了以下实验.由以上实验,得出氨气的物理性质还有、.25.(2016秋•文登区期末)探究液化气燃烧的变化小刚同学在帮妈妈做饭时观察到液化气燃烧的现象,他认为液化气燃烧应属于化学变化。

人教版 九年级 化学第2课时 物质的性质

人教版 九年级 化学第2课时 物质的性质
讨论:以上性质可以怎样分类?
学习目标
1.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识别。(重点) 2.能区分物质的物理变化与物理性质,化学变化与化学
性质。(难点) 3.明确物质用途所运用的性质,判断该性质属于物理性
质还是化学性质。
一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定义
合作探究
通过对酒精性质的了解,我们知道物质本身有许多固 有的属性,哪些是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哪些不 是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本身就固有的性质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实验与探究
实验2:取一根小木条在空气中点燃,分别慢慢地放入盛有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木条燃烧情况的变化。
实验记录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性质类别
均为无色、 实验1 无味的气体
在标准情况下,氧气 和二氧化碳均为无色、物理性质 无味的气体
实验2
木条在氧气中 燃烧得更旺; 木条在二氧化 碳中熄灭
氧气能支持燃烧;二 氧化碳一般不燃烧也 不支持燃烧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2课时 物质的性质
观察与思考 日常生活中,常见一些人用医用酒精来降温,以达到
退烧的目的,也经常用工业酒精炖小锅美食。这都是利用 了酒精的特性。
思考:根据你的观察和生活经验,酒精有哪些性质?
根据观察和生活经验,酒精具有以下性质:
颜色: 无色 状态: 液体 气味: 有特殊气味 密度: 0.8g/ml 水溶性: 能与水互溶 是否挥发:易挥发 点燃时在空气中 能燃烧
必须通过化学变化才 可判断。在叙述物质 的化学性质时,往往 有下列字:能、会、 可以、易、难等
颜色、状态、气味、
根据物质的化学变化
性质内容

第2课时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第2课时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1.9.921.9.9Thursday, September 09,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11:14:5611:14:5611:149/9/2021 11:14:56 A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1.9.911:14:5611:14Sep-219-Sep-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11:14:5611:14:5611:14Thursday, September 09, 2021
第2课时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知识点2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4.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在下列物质的应用中,主要应 用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有____②__③_⑤_____(填序号)。
①点燃蜡烛用于照明 ②节日用充满氦气的气球升空悬挂标语 ③用生铁制成的铁锅炒菜 ④利用氢气燃烧放出的能量推动运载火箭 ⑤利用干冰升华吸热,用于人工降雨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1.9.921.9.911:14:5611:14:56September 9, 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9月9日星期四上午11时14分56秒11:14:5621.9.9
B规律方法综合练
5.将①物理性质、②化学性质、③物理变化、④化学变化的序号填 在下列横线上。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讲解定义:明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定义,解释新物质生成的概念。
-演示实验:进行一些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实验,如撕纸片与燃烧纸片,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变化过程。
-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实例,如烹饪、电池使用等,让学生了解这些变化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物质的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
1.回顾所学: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等概念。
2.重点梳理:强调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以及物质的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提问解答: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对课堂上未解决的问题进行解答,消除学生的困惑。
4.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2.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教学也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将这些性质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重点:使学生能够区分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并举例说明。
-难点:引导学生理解物质的性质决定了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二)教学设想
1.对于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分,我设想通过以下步骤进行教学: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了解物质变化过程中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树立绿色化学观念。
1.导入:通过上一课时的学习,引导学生回顾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基本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新课内容:
(1)通过讲解和实例分析,使学生掌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2)介绍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认识到物质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讲解定义:介绍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概念,如颜色、硬度、燃烧性等。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2课时课件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2课时课件
第一单元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二课时
纸燃烧
胆矾与氢氧化钠反响
石灰石与盐酸反响
化学性质的概念: (1)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2)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复原性、毒性、金属 活动性、酸碱性、受热易分解等物质。
物理性质的概念: (1)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2)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 电性、导热性、延展性、挥发性、溶解性、吸附性、铁磁性 等。
让工人阶层的恶性竞争、工资水平无限下降;才能让贪婪的资本节约更多本 钱,获得更多利润。
穷人的一次失败,为了还债可能一辈子都翻不了身,为还债一辈子送外卖。 你将不再会有精力去思考和投机。穷人的失败可能断送了他所有暴富的机遇和时 间,让不确定的人生瞬间确定下来,让充满无限可能的人生可能性逐渐缩小。这 是赤裸裸的现实。
知识点 2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例1】 以下物质的用途不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C )
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B.实验室常用酒精作燃料
C.铜、铝用于制作导线
D.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
导引:A中氧气用于医疗急救是因为氧气可以供给呼吸, 呼吸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因此利用的是氧气的化学性质 ;B中酒精具有可燃性,常用作燃料,可燃性是化学性质 ;C中铜、铝用于制作导线利用的是其导电性,属于物理 性质;D中氯气消毒杀菌时发生了化学变化,利用的是氯 气的化学性质。
的是 ( D ) A.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B.氮气用作保护气 C.用金属铜制作导线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解析] 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是利用活性炭的吸 附性;用金属铜制作导线是利用金属铜的导电性;干冰用 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时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成 雨滴降落。在这些性质的利用过程中均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均属于物理性质,只有氮气用作保护气是利用了氮气不活 泼这一化学性质。

第一单元第二课时课题2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一单元第二课时课题2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知道二者的区别,,并能正确加以辨别2.联系生活实际并通过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3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化学实验,并进行简单的实验现象的描述,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课前预习】1.结合你的生活经验和已学过的有关知识或者查阅资料尽可能多的描述你所熟悉的的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分别有哪些性质和用途。

你能将这些性质进行分类吗?【课堂探究】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思考:(1)你所列举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这些性质中哪些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哪些不需要?(2)归纳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定义,说出二者的区别。

(3)在上一节做过的实验中分别表现出物质的哪些性质?你还能列举的更多吗?(4)物质的物理性质只有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吗?试举例说明。

2.阅读自学有关物质物理性质中的几个概念:(注意“条件”和“单位”)(1)熔点和沸点(2)密度3. 从以下方面比较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异同:4.物质的变化与性质之间是否有关系呢?独立完成习题,然后交流讨论:(1)仔细辨别下列描述中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属于化学性质的是,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分别说明理由。

A.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后变浑浊B. 硫在点燃的条件下能燃烧C.酒精挥发变成了酒精蒸气D. 酒精易挥发(2)试比较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区别与联系5.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1)你的猜想:(2)设计实验方案:利用两种具有不同性质的物质,由物质具有的性质推测物质的用途(3)探究结论:氧气可,二氧化碳可用来,说明物质的性质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了物质的性质。

你的收获:【有效训练】1.下列叙述中,与铁的化学性质有关的是()A.铁能传热导电B. 纯铁是银白色的有金属光泽的金属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能生锈D.纯铁有良好的延展性2.下列物质的用途,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A.酒精可作燃料B.铜丝可做导线C.金钢石制作刀具D. 钢材制铁轨3.下列各组物质中,必须利用化学性质的不同才能区别的是()A.水和食醋B.铜片和铝片C. 水和澄清石灰水D.铁粉和食盐4.坚硬的金刚石可以加工成钻石,把灼热的金刚石放入液态氧气中,金刚石可以燃烧。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2课时)教学设计【初中化学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2课时)教学设计【初中化学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设计第2课时◆教材分析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是教材第一单元课题1的内容,是学生走入化学世界的第一步。

本课题从学生日常生活的常见事例出发,通过师生合作实验、观察、分析等活动,揭示物质变化的基本特征,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变化的概念,学会化学学科研究问题的方法。

本课题作为启蒙阶段的学习,影响到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新教材重视学生对于概念的理解,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采用多种必要的实验仪器、手段和方法,认识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教学目标1.理解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概念,初步学会判断与区分。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3.学会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加工信息,初步认识化学学科研究方向。

4.知道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5.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化学学科素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

【教学难点】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

◆课前准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回忆】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化学变化,什么是物理变化,它们之间的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的生成。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仅形状、状态等发生变化。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伴随有颜色变化、发光放热、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二、讲授新课学生活动1 认识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展示】水、铁丝、食盐、粉笔、食醋、酒精等,请同学们观察并描述它们的不同性质,比如颜色、气味、状态、硬度、溶解性、能否燃烧等。

【合作探究】【提问】物质本身有许多固有的属性,哪些是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哪些是不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本身就固有的性质呢?【讲解】物质的变化是一种过程,而性质是物质本质的属性。

酒精燃烧是一种化学变化,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化学性质,所以我们知道酒精具有可燃性。

【讲解】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的联系:在叙述物质的性质时,往往有下列字:能、会、可以、易、难等。

例如:1.木柴燃烧——化学变化木柴能燃烧——化学性质2.铁生锈-——化学变化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化学性质铁(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化学性质3.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化学变化胆矾溶液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化学性质【讨论】请同学们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物质的化学性质的例子。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2课)课件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2课)课件

B、煤的燃烧
C、矿石粉碎
D、钢铁生锈
3、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B )
A、冰融化成水
B、钢铁生锈
C、钢锭轧成钢条
D、蜡烛熔化
学以致用
4.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观察到以下现象:①菜刀表面常产生 棕黄色的斑点 ②新鲜萝卜放入泡菜坛中,几天后萝卜变 酸了 ③水果腐烂后发出难闻的气味 ④把鸡蛋放入白醋 中,蛋壳表面产生气泡 ⑤农田里烧麦沤肥,浓烟冲天 ⑥点燃烟花可看到美丽的焰火、闻到刺激性气味,现有四
实验二:胆矾的研碎
(1)取少量胆矾放在研钵中。 (2)用研杵把胆矾研碎,观察现象。
实验探究
实验三:胆矾与氢氧化钠反应
(1)取少量研碎的胆矾分别放入两只试管中。 (2)向其中加入少量的水,振荡直到变成澄清溶液。 (3)向其中一只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试管中发生的
变化。
实验探究 记录实验数据
序号
变化前的物 质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 疑惑吗?
(1)水变成水蒸气。 (2)酒精挥发。 (3)酒精能挥发。 (4)铁杵磨成针。 (5)铁器易生锈。 (6)纸张能燃烧。
学以致用
1、判断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C )
A、产生红光
B、放出大量的热
C、生成无色气体二氧化碳 D、木炭消失
2、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C )
A、火药爆炸
位同学就以上现象发表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B )
A.甲同学认为上述现象不能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B.乙同学认为上述现象表明变化后都产生了新物质,所 以都发生了化学反应 C.丙同学认为除了②以外,其余都是化学变化 D.丁同学认为上述现象确实表明变化后都产生了新物质 ,但不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2课时同步课件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2课时同步课件

知识梳理
物理性质 其他性质
延展性 硬度
导热性
导电性
挥发性
知识梳理
变化和性质的区别和联系
思考 判断下列语句描述的是性质还是变化。
蜡烛能燃烧 酒精易挥发 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性质 性质 变化
铁在潮湿的空气里生成了铁锈
变化
性 质
变 化
总结
变化是一种过程,性质是一种能力;性质通常用能、不能、可以、会、容易、难 等词语来描述。
氧气
二氧化碳
闻气体时的正确操作
知识梳理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对比
知识梳理
气体名称


气味
化 把燃着的木条伸入
学 集气瓶中的变化 性 质 是否支持燃烧
氧气 无色 气态 无味
氧气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
支持燃烧
二氧化碳 无色 气态 无味
二氧化碳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不支持燃烧
拓展延伸
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 ——金刚石原石
随堂演练
4.(2022秋·广东东莞·八年级东莞市东华初级中学校考期中)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制作霓虹灯时充入稀有气体 B.液氮用作冷冻剂 C.铜用于制作导线 D.酒精用作内燃机的燃料
【详解】 A、稀有气体作电光源是利用稀有气体通电后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利用了物理性质,故A错误; B、液氮用作冷冻剂,是利用液氮气化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利 用了物理性质,故B错误; C、铜用于制作导线是利用铜的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利用了物理性质,故C错误; D、酒精用作内燃机的燃料,是利用酒精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D正确。 故选D。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2课时物质的性质)课件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2课时物质的性质)课件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课堂小结
物质变化
体现 决定
物质性质
决定 体现
物质用途
今日作业 助学案:第一单元 课题1 第2课时 物质的性质
本课结束
课堂检测
1.选择合适的序号填空
①木炭在空气中燃烧 ②木炭可以燃烧 ③木炭粉碎 ④木炭是灰黑色固体
⑤蜡烛熔化 ⑥蜡烛能燃烧 ⑦蜡烛受热可以熔化 ⑧蜡烛燃烧
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④⑦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②⑥;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③⑤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①⑧。
2.镁条是一种银白色固体,在空气中能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 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粉末,镁条变短,因此金属镁可以 制作照明弹,回答下列问题: ①镁条的物理性质是: 银白色固体 , 化学性质是 在空气中能剧烈燃烧。 ②判断镁条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生成白色粉。末 ③金属镁可以用作照明弹的原因是 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方法一
方法二
分别将燃烧的木 条伸入两只集气 瓶中,若木条燃 烧更旺,则为氧 气;若木条熄灭, 则为二氧化碳
操作方法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分别向两只集气瓶 中滴入相同滴数的 澄清的石灰水,振荡, 若澄清的石灰水变 浑浊,则为二氧化 碳;若无明显现象, 则为氧气。
活】 先独立完成5min,随机抽选同学展示。
性质与变化组合题的方法 先分“性质”与“变化”,
再判“物理”还是“化学”
蜡油能凝固
物理 性质
活动二:性质、变化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评价任务2】
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
物理变化
①酒精易挥发;②水能结成冰;③云变成雨滴或雪花降落到地面;④二氧化
化学变化
化学性质
化学变化
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⑤钢铁能生锈;⑥纸张燃烧剩下一些灰烬.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二课时 物质的性质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二课时 物质的性质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物质的性质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题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的第一个课题,也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三节正式的化学课。

本课时结合上节课学习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相关知识,透过化学变化过程的揭示,初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以及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为今后学习某一物质的性质以及从分子、原子层面认识物质性质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通过上节课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学习,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相关知识以及基本了解,能基本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但对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不了解,也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区分。

对实验过程的相关步骤也了解不深。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判断哪些是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教学难点:判断哪些是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五、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总结归纳法、讲授法、讨论法、多媒体展示法;六、教学过程(一)、导入PPT展示:水、铁块、铝、氧气的照片。

提问:观察下列物质,你能说出它们哪些性质?学生:回答(二)、新课讲授环节一: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提问:物质本身有许多固有的属性,哪些是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哪些是不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本身就固有的性质呢?学生:思考。

PPT展示:蜡烛燃烧、灭火、切菜,登山等图片。

学生:观察并回答。

总结:1、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比如:可燃性、助燃性、毒性、氧化性、稳定性、腐蚀性、酸性、碱性等。

2、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比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密度、导热性、导电性等。

实验探究:实验1:分别取一集气瓶氧气和一集气瓶二氧化碳气体,仔细观察它们的颜色和状态,闻一闻气味。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二课时物质的性质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二课时物质的性质教学设计
3.探究实验:分组进行实验,探究以下物质的性质:
-水的沸点与海拔高度的关系;
-酸雨对金属的腐蚀作用;
-热胀冷缩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请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记录数据,并分析实验结果。在下节课上,各小组汇报实验成果。
4.拓展阅读:请同学们查阅资料,了解以下物质的性质及其应用:
-硅的性质和其在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物质性质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7.课后作业:布置与生活实践相关的作业,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出示一瓶矿泉水和一杯澄清的石灰水,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两瓶液体有什么不同吗?”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回答出矿泉水是透明的,石灰水是浑浊的。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二与技能
1.让学生理解物质性质的概念,掌握物质性质的分类,包括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并能够通过实例进行分析和判断。
2.使学生掌握物质性质的表征方法,如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并能运用这些方法对常见物质进行性质研究。
3.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物质的性质现象,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分析、总结等过程,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和探究精神。
2.采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等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教师总结:这两种液体之所以有不同的外观,是因为它们的物质性质不同。今天我们将学习物质的性质,了解它对生活的影响。
3.教师通过PPT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物质性质现象,如铁生锈、木柴燃烧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2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2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物质的性质和变化问题;
2.提醒学生做好作业反思,总结自己在解决问题中的经验教训;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作业成果,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成就感。
在作业小结环节,我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物质的性质和变化问题。同时,提醒学生做好作业反思,总结自己在解决问题中的经验教训。最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作业成果,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成就感。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物质性质验等方法,探究物质性质的变化规律;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物质的性质和变化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讲解、实验、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物质性质的基本概念,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同时,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自主探究物质性质的变化规律,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四)总结归纳
1.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进行总结,反思自己在实验中的不足之处,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
2.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小结,梳理所学知识,加深对物质性质变化规律的理解;
3.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物质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进行总结,反思自己在实验中的不足之处,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接着,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小结,梳理所学知识,加深对物质性质变化规律的理解。最后,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物质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小组合作培养团队精神: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和讨论交流,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学会分享、沟通和协作。这种小组合作的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实验操作能力。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2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2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2.实验教学:本节课注重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演示和学生的亲身操作,使学生能够直观地观察和记录物质变化的过程,增强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实验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讲授新知
1.利用多媒体展示和实验演示,向学生介绍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2.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物质变化的过程,使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物质的变化。
3.教师通过讲解和举例,向学生介绍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并引导学生运用这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
4.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性质与变化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能够理解物质的性质对其可能发生的化学变化的影响。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情境或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
2.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等方式,探究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3.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发现,进行小组内的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以及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3.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和反馈,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案例亮点
1.生活实例导入: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如食物的腐败和铁的生锈,激发了学生对物质变化的好奇心和兴趣,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应用意识。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通过生活实例引入:以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为例,如食物的腐败、铁的生锈等,引发学生对物质变化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二课时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二课时

第2课时 物质的性质
[归纳提升] 物质的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根据物质的用途,可以推测其 性质,并区别这些用途应用的是物质的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 质。
[课堂速记]
第2课时 物质的性质
例 2 [2014·聊城]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 是( D ) A.颜色 B.密度 C.溶解性 D.可燃性
[解析] 颜色、密度、溶解性都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 来,属于物理性质;可燃性必须通过燃烧这一化学变化才能 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
二氧化碳
通常状况下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色、无味的气体
[课堂速记]
第2课时 物质的性质
[应用示例] 例1 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D ) A.稳定性 B.可燃性 C.还原性 D.溶解性
第2课时 物质的性质
探究点二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情景展示]
第2课时 物质的性质
[问题探究] 在上图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 [思考交流]
化 学
新课标(RJ)·九年级上册
第2课时 物质的性质
问 题 导 学
第2课时 物质的性质
新 知 预 习
一、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化学性质:物质在 化学变化 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铁在潮 湿的空气中易生锈等。 2.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 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等。 当外界条件变化时,物理性质也会随着变化。例如液体的 沸点会随着大气压强 ________的变化而变化,大气稀薄的地方,沸点 就会________( 填“升高”或“降低”)。 降低
知识点❷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5.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 ) A.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作冷冻剂 B.硫酸能和碱反应,用于处理碱性废液 C.氧气支持燃烧,可以用于气焊 D.生石灰能和水反应,用作干燥剂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走进化学世界PPT精品课件(第2课时)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走进化学世界PPT精品课件(第2课时)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2课时 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学习目标
1.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 2.能区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能用语言描述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区别。
导入新课 请通过不同的方法来鉴别水和酒精,方法越多越好。
导入新课
1.描述格式: (填写方法), xxx 的是水, xxx 的是酒精。 2.展示要求:表述清楚,站姿挺拔,声音洪亮。
导入新课
我们提到的水和酒精的性质当中,哪 些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 哪些性质是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
导入新课
一、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叫作物理性质。
探究新知
硬度
颜色
状态
密度
物理性质 气味
沸点 熔点
溶解性 挥发性 导电性 延展性
磁性 ……
探究新知
二、化学性质
1.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化学变化

2.烧制陶器。
化学变化

3.冰雪消融。 4.镁在空气中燃烧。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金 睛
5.镁是银白色的固体。 物理性质
探究新知
通过观察实验,试总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
探究新知
为什么酒精可以做 燃料?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
当堂训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是
利用化学性质的是( C )
A.用铜丝做导线 B.用石墨做铅笔芯 C.用二氧化碳灭火 D.用金、银等材料做奥运奖牌
课后作业
完成 练习与应用 4~6题。
物质的性质
木炭能燃烧 铁在潮湿环境中易生锈
酒精易挥发

九年级化学上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2课时教学设计(人教版2024)

九年级化学上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2课时教学设计(人教版2024)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教学设计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二课时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过渡】灭火器有多种类型,其中一种为二氧化碳灭火器,那么二氧化碳为什么可以用来作灭火剂呢?我们一起来探讨下吧。

【问题1】灭火过程中,二氧化碳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1】当二氧化碳灭火器被激活时,储存的液态二氧化碳迅速膨胀并转化为气态。

这个过程伴随着极快的冷却效应,因为从液态到气态的转变需要吸收大量的热量。

在这个过程中,二氧化碳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问题2】体现出了二氧化碳的什么性质?【学生2】不支持燃烧也不可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讨论】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有何联系?【总结】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

【对应训练1】碘化银是当前我国实施人工降雨的主要物质。

碘化银有关描述:①在常温下为黄色晶体;②有一定的毒性;③熔点为558℃,沸点为1506℃; ④几乎不溶于水;⑤在光照条件下分解为碘和银;⑥碘化银可制造照相感光乳剂;⑦在人工降雨中常被用作冰核形成剂。

上述材料中碘化银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碘化银化学性质的是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属于碘化银用途的是_______。

【答案】①③④②⑤⑥⑦【对应训练2】下列用途只应用化学性质的是()A.生铁制成铁锅B.钻石作装饰品C.铜丝作导线D.用煤气烹饪【答案】D【对应训练3】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依据的性质对应错误的是()A.二氧化碳用于灭火——二氧化碳常温下是气体B.用晒干的稻秆生火——稻秆具有可燃性C.石墨常用作电极——石墨具有导电性D.镁用于制造照明弹——镁燃烧会发出耀眼的白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铜绿受热时会分解
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变化
B、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C、木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 物理变化
D、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比空气密度大 物理性质 E、木棒受力折断
练习: 将A.物理变化 B.物理性质 C.化学性质 D.化学变化 填入下列空格内。 硫是淡黄色固体( B );把块状硫 研碎( A ),将少量硫粉放入燃烧匙中 将燃烧匙加热,硫粉熔化成淡黄色液体 ( A )继续加热, 硫在空气中燃烧 ( D )说明硫具有可燃性( C),硫 在空气中易燃烧( C )
实验探究
分别取一瓶酒精和一瓶醋酸,请你仔细观 察它们的颜色和状态,闻一闻气味。
讨论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尽可能多的描 述酒精和醋酸的性质,试判断哪些属于物理 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利用哪些方法可 以区分它们,并将你的看法与同学交流。
判断下列性质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 √ A.酒精易挥发 B.汽油可燃 √ C.氧气不易溶于水 E.银能导电 G.铁的熔点为 1535 ℃ D.空气无色无味 F.常压下水的沸点是 100 ℃
√ H.氧气可以支持燃烧 √ I.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 J.食物放置时间长了易变质
知识应用
实验室有3瓶失去标签的液体,一瓶是水, 一瓶是酒精,一瓶是食醋,你有哪些方法 能将它们区分开来。
反思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煤气厂为 什么常在家用煤气(含有一氧化碳)中掺入 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请你运用所学知 识进行解释。
提醒泄漏
课外拓展
取一块金属,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投入水中,它 浮在水面,并与水发生剧烈反应,放出氢气, 且立刻熔化成一个闪亮的银白色小球。请归纳 这种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质软; 密度比水小; 熔点低;银白色; 常温下是固体; 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
谢 谢 大 家 再 见
知识启航
1、物质在 化学变化 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 化学性质;例如: 木炭可以燃烧 。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 就表现出来的 2、 性质叫做物理性质。物质的 颜色 、 状态 、 气味 、 硬度 、 熔点 、 沸点 、 密度 等都 属于物理性质。 3、闻气体时应该小心,用手 轻轻地在 瓶口扇动,使极少 量的气体飘进鼻孔。
知识提升
比较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区别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 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化学性质
物质通过化学变化表 现出来的性质 必须通过化学变化 才可判断
性质 直接感知或由仪器间接 判断 观察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 可燃性、助燃性、毒 性质 沸点、硬度、密度、溶解 性、腐蚀性、酸性、 内容 性、导电性、导热性、延 碱性、稳定性、氧化 展性、挥发性等 性、还原性等
课外拓展
煤气是一种“让人欢喜让人忧”的物质。它 是CO的俗称,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且难溶于 水的气体。让人欢喜的是CO可以燃烧并放出大量 的热,为人类提供能量。让人忧的是如果使用不当, 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一是煤气泄漏遇明火或电源, 极易点燃而引起爆炸;二是煤气泄漏如果不能及时 发现,将会使人中毒。阅读以上字句回答: 无味 、 ①CO的物理性质有a 无色 b c 难溶于水 ; 毒性 。 ②CO的化学性质有 a 可燃性 b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2课时)
化学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叫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得知) 如:可燃性、能与。。。反应、助燃性、 毒性、腐蚀性、酸性、碱性、稳定性、氧化性、 还原性等
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 性质叫物理性质。(能用感觉器官直接 感知或由仪器测定或通过物理变化得知) 颜色、状态、气味、沸点、熔点、硬度、 密度、溶解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挥发性、吸附性等
找区别:
湿的空气中生锈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属性
变化和性质的区分:
变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性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而变化是一 个过程。在叙述物质的性质时,往往会有 下列文字:是、能、有、可以、会、难、 易等等。
下列描述,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 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