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新高考历史备考专家指导:近几年高考历史命题特点与冲刺阶段备考策略
2020年山东高考历史卷的变化与启示
2020年山东卷的变化与启示作为第二批高考综合改革的试点省份,山东省今年的高考开始实行“3+3”模式,历史等六个等级考科目也开始自主命题。
尽管如此,作为高考科目的命题,在“一核四层四翼”的考查宗旨和原则方面,山东卷肯定要与全国卷保持一致,但在试卷类型、试卷结构、材料选用、问题设计、能力考查等方面,也出现了很多新的变化。
这对高中历史教学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值得关注。
一、值得关注的四个变化山东省一直走在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的前沿。
2004年,是首批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四个试验省区之一,高考方案实行“3+X+1”模式,自主命题始于2007年高考。
从2016年开始,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科目使用全国卷。
在延续九年的自主命题过程中,历史学科的命题逐渐形成“鲁派风格”。
2017年,继上海和浙江之后,山东成为第二批实施新高考方案的省份,2020年再度进行自主命题。
由于时代背景和高考方案已经变化,因此,原来的“鲁派风格”也必然会跟进改革,其中值得关注的变化很多,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试卷结构的变化:不管是2007年后的山东卷,还是2016年后的全国卷,历史学科的高考都是文科综合形式。
但是,今年实行的新高考方案,历史等六个等级考科目都采取单科卷的形式。
尽管卷面总分还是100分,但考试时间由原来的平均50分钟变为90分钟,因此相应带来很多变化。
2020年历史全国Ⅰ卷与山东卷的试卷结构比较2.选修内容的变化:就山东而言,2007年后的山东卷和2016年后的全国卷,历史必修和选修模块都是单独命题,选修内容以“三选一”的选做题形式出现。
但是,山东卷和全国卷命题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全国卷一直坚持脱离教材的方式,试题考查的知识点都不在教材上,因此命题有较大的自由空间,这一做法也逐渐被一线师生认可,形成惯例。
但是,山东卷一直保持依托教材的做法,因此命题的空间日趋狭窄,最后走进“死胡同”。
因为,一线师生可以摸排近年考查的知识点,逐渐找到命题规律和考查趋势。
高考历史25个命题角度、内容预测建议
2020高考历史25个命题角度、内容预测!建议收藏!(附电子版))好多小伙伴反映高考历史题好难,尤其是选择题,摸不清考查规律,没见过题干材料,课本上也找不到答案,复习备考很迷茫,摸不着头脑。
针对这一情况,调研君特意总结了2020高考历史最有可能考查的命题角度,大家一定要仔细看哦!古代史部分1.从“大一统”角度考查先秦时期的政治演进【角度说明】从“大一统”的角度考查先秦时期的政治演进,着重考查考生对分封制具有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意义的理解,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增强其对“大一统”理念的认同,凸显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
2.从社会治理、文化传承等视角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文明【角度说明】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史上唯一未中断的文明,留下了大量治国理政的成功经验。
近几年高考历史试题着力挖掘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优秀经验,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和文化观,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特别关注】在此次疫情防控中,我国迅速动员整合全国力量,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显示出了治理能力的强大。
该视角呼应这一社会热点,抚今追昔,面向未来!3.从作用(影响)角度考查中国古代官吏的选拔与监督【角度说明】选官制度和监察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和监察制度的发展为当今我国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借鉴,其也是高考关注的重点。
【特别关注】呼应当今高考制度改革、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等热点,贴近时代、贴近社会。
4.从不同历史时期的特征、影响角度考查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角度说明】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刺激了农业、手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对社会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不同历史时期商业的发展具有不同的特征,产生了不同的影响,这是历年来高考考查的重点。
5.密切结合现实,从社会民生与国家进步视角考查经济现象【角度说明】高考历史试题与社会现实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从社会民生与国家进步视角考查经济现象也是近年来高考命题的显著趋势。
【特别关注】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问题事关国计民生。
近三年高考历史试卷分析
近三年高考历史试卷分析2021年:石门六中杨敏一、试卷大体情况(一)注重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试卷中所有的试题都采用材料设置情境,这就需要学生能准确解读材料,由此可见对考生分析史料和提取有效信息能力的考查力度;材料来源普遍,有原始文献、史学论著、统计报告,同时也有学生熟知的神话故事;材料的选择也比较新颖,不拘泥于教材。
比如40题,试题立足于考查科技发展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材料以交通信号灯的发展历程作为切入点,既与科技进步有关,同时又与学生生活体验密切相关,“小视角,大视野”更是现今史学界研究的趋势。
由此可见命题的立意高远。
(二)考查内容突出骨干知识2021年新课标历史卷考查明显以骨干知识为主,如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明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特点、罗马法、经济体制改革、工业革命与城市化等等,而且注重知识的整合和迁移,如材料分析40题以交通信号灯为例,整体考查学生对工业革命知识点的掌握,而第三问突出工业革命对城市化的影响;就考查知识的比例而言,对政治经济两大模块的考核要明显多于思想文化部份;对中国史的考核也明显多于对世界史。
(三)注重能力考查,表现高考导向试卷以材料的形式提出问题,重在检查学生研读史料、分析史料、知识迁移、运用史料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文言文的史料,更是要在读懂史料的基础上,准确迁移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解决问题,如2六、27、34、4五、48题。
同时也能注重学生多元史观的养成,如材料分析题41题提供的“冲击——反映”模式材料是“西方中心主义”的产物,表面上看是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化历程的掌握,但题型是开放式的,实际考核的却是考生多元史观的积累。
这样的命题也反映了当下高考对多元史观培育、史学思维养成和史学方式运用的要求。
高考命题对能力考核的重视可见一斑。
整体而言,今年文综卷历史部份的命题更能秉承新课标的理念,“史料”、“史观”统领整个试题,所谓“见微知著,睹始知终”,鉴于高考命题的强势导向,此后的中学历史教学将更具学科特点,专业性将加倍明显。
近五年来全国卷高考历史分析认识
近五年来高考历史全国卷分析一、近五年来选择题分析特点:(1)从考查范围来看,依然保持24——27题考查中国古代史,28——31题考查中国近现代史,32——35题考查世界史,呈三分天下的态势。
(2)考查知识呈现出政治、经济、文化内容交织在一起的状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综合性较强。
(3)注重对主干知识的考查。
(4)突出对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的考查。
(5)体现新教材的内容。
历史学科关键能力:1.理解并辨析历史信息的能力2.将历史事物置于特定历史环境下进行分析的能力3.客观叙述历史事实的能力4.运用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5.运用归纳、概括、比较等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6.正确解释历史事物,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7.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能力8.发现和论证历史问题,独立提出观点的能力历史核心素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选择题备考启示:1.按通史复习,加强对历史主干知识和基本概念的整理。
2.加强对学科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培养。
3.注重新老教材结合。
二、近五年全国卷41题分析认识:1. 从命题范围来看,中国史多于世界史。
纯中国史(古今对比)4道,其它都是中外关联。
中国史是全国卷考查的重点。
从时代来看中国古代史偏多,近代史偏少,近代革命史,党史都没有涉及过,现代中国史在全国卷中的比重只有一道选择题,在41题中呈现,或者在选修内容出现,可能会是今后高考出题的方向。
2. 从设问方式来看,最近五年原因类题目有8题,特点类4题,趋势2题,变化2题,意义5题,比较类题目5题,作用3题,背景3题,发展2题,其余设问均出现一次。
从题目的能力要求来看:简析7题(19年3题都是),说明9题,概括10题,指出3题,简述,概述等各1题。
没有明显规律,但不同的设问能力要求有所不同,要注意彼此之间的区别。
3. 从题材选取上看,小切口,大视角。
选材内容与新教材的选择性必修有密切关联,如:2018年的城市化、物种迁移、基层治理;2019年国家治理、海关税收、20世纪经济与生活都和选择性必修密切相关41题备考启示:1.按专题史复习,注重古今对比、中外关联,形成知识网络体2.按设问方式对学生进行分类训练,帮助学生掌握不同题型的作答技巧。
(统考版 专题版)2023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三、历史开放性试题的命题特点与解题技巧
三、历史开放性试题的命题特点与解题技巧命题特点高考卷历史开放性试题的命题呈现如下特点:1.从命题的主要形式上看从2012年至2022年,高考历史卷开放性试题的命题形式几乎一年一变,已使用的材料有文字、图示、地图、图像、图表等几大类,文字类材料则包括文献摘引、观点介绍、目录摘抄、“公式”等,纷繁多样。
从设问形式看,主要有观点评析或论证、提取相关信息并进行说明或分析、提出修改意见并加以说明。
从发展趋势看,这种开放是全面而科学的开放:首先,不再指定考生对某一特定观点进行论证,而是给考生提供一个话题、一些史料,进而让他们自主选择和确定待论证的观点,可供选择的余地越来越大、途径越来越多;其次,“一题多解”成为高考历史试题的一种常态,命题者一方面通过提供信息量大、开放度高的材料为“多解”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在评分办法上逐步从“参考答案”向“示例”“答题要求”和“评分说明”过渡;而在“答题要求”上以“观点明确”取代以往常用的“观点正确”,这“一字之变”也体现了命题指导思想与评价观念的一个重大转折——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言之成理、自圆其说。
2.从命题的考查重点上看虽然历史开放性试题的命题形式不断变动,但其考查重点始终指向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突出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等学科能力,其中“论证和探讨问题”是考查的重中之重。
从“答题要求”上看,结论性的答案不仅要“观点明确”,且要用准确、可信、充分的史实加以证明,做到史实与观点紧密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性强,凸显对“史由证来、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这一历史学科核心要求的考查;鼓励考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材料信息进行审视、加工和重新厘定,大胆挑战权威,修订或否定“定论”,提出有理有据、逻辑严密、自成一说、富于个性的见解,凸显对“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这一《考试大纲》最高能力目标的考查及对培养“创新意识”的关注。
近三年高考历史试题分析
近三年高考全国卷Ⅰ历史试题的特点和启示丹凤中学赵媛目前正在进行紧张的一轮复习,但是往往高考题出来后我们会发现平时教的高考不考,为了少走弯路现在我们认真研究近三年高考全国卷Ⅰ历史试题,以期为高考备考工作服务。
现从近三年高考命题特点入手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一、命题特点(一)形式上:1、命题视野开阔,不受教材限制命题过程中不以教材,甚至和教材强调的观点有相反的趋势。
比如15一26题强调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胡佛总统干预经济的措施等,而课本多从胡佛实施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出发。
2、大多数试题以新材料、新情景为切入点,材料形式多样化(相片、示意图、表格、地图、文献等)。
(二)内容上:1、考察较多的知识点:1.儒家思想的演变发展历程及内在实质的变迁。
2.明清时期的科技文化发展及社会影响力。
(2)中国近现代史:1.抗日战争2.清末以来戊戌变法和预备立宪3.海权意识4.一五计划(3)世界史:美国史——罗斯福新政、胡佛的经济政策苏联史——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欧洲联合与世界银行工业革命2、依据课程标准,突破教材知识、结论的表述,能力立意——强调知识的运用和解释,以高考试题推动课程改革。
(1)材料题为主,论从史出,而不是从课文出,需要学生从具体的史料和情景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
(3)体现文明史观的价值取向如制度文明:2013年29题晚晴现代化的发展、对清末新政的评价等。
工业文明:2015年41题工业革命对生产力和社会生活的影响1、提高专业素养是提高有效性的主要途径教师自己要重视学习,不断阅读,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断汲取学术研究的成果。
2、研究课程标准是提高有效性的重要前提课标是上位概念,是教材编写、高考命题的依据,所以老师要认真解读、研究课标。
囿于认识关系和教龄尚浅,以上仅是我对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I历史试题的一些认识。
对于今后历史教学也有某些启发,要尽量贴近历史的真实面目,要关注热点不能埋头教书,要注意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要将历史教学同社会热点问题相联系,真正体现历史的借鉴价值。
高考历史学科命题的走势与热点问题(精简)
20XX届高考历史学科命题走势与热点问题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20XX年全国各地高考文综试题中,新课程标准试题占绝大多数。
就历史学科的高考命题而论,新课程卷新的考试内容、新的呈现方式,特别是新的课程理念的浓烈,给人耳目一新的印象。
我们立足于新课标试题,从命题特点的角度,简要分析近几年高考历史学科命题的总体特点,并对20XX年高考历史命题走势与热点问题作出有据可循的大胆预测,以供参考。
一、近几年高考历史学科命题分析1、近几年高考历史(必修)分值分布情况:表1:2010-20XX年高考历史(必修)分值分布论古代专制政治城市信号灯的历史中国(1)高考考查的内容是教材上的重要知识点。
(2)考查教材内容比重分析表2:近五年全国新课程卷试题模块分布(选做题未统计)从模块分布角度:考查内容以必修1政治史和必修2经济史为主。
必修1侧重出选择题,20XX年才开始出现主观题;必修2所占分值较多、比重大,侧重出主观题,第40、41题在必修1与必修2之间轮换出题;必修3所占分值较少,但20XX年第41题出现三大模块综合;另外文化常识考题逐渐淡化,近四年中,仅20XX年考过一次。
表3:近四年全国新课程卷试题各阶段分布(选做题未统计)从通史角度: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三大板块内容各约占三分之一;中国古代史比重较大,选择题和主观题并重(20XX年除外);中国近现代史以选择题为主,20XX年才出现主观题;世界古代史所占分值较少,近4年,每年只考1道政治史或思想史的选择题;世界近现代史所占分值较大,选择题与主观题兼有(20XX年除外)2、选修试题情况:选修题重在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选修题的命题特点主要有:(1)试题以文字或地图材料提供设问情景。
一般是2问:第1问是在考生获取材料信息的前提下,就史实、原因、意义等基本问题作答;第2问就此题问题进行历史评述,在试题结构上出现了纵向比较(如孙中山对苏俄前后不同的政治态度)和中外联系比较(如孙中山的民权思想与英美宪政思想的比较)的能力要求。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模块4情景素养新题型挥斥方遒新高考第3编命题情境__四大命题情
第三编命题情境——四大命题情境研考高考标准必备《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命题以新情境下的问题解决为重心。
学生能否应对和解决陌生的、复杂的、开放性的真实问题情境,是检验其核心素养水平的重要方面。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试中,新情境可以有多种类型,包括:学习情境、生活情境、社会情境和学术情境四个方面。
多维度地创设试题情境,考查学生新情境下如何解决问题,有利于检测和评价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水平。
关键内容研读一、新高考“命题情境”之“学术情境”新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认为“学生能否应对和解决陌生的、复杂的、开放性的真实问题情境是检验其核心素养水平的重要方面”。
历史高考命题新情境中的学术情境“指历史学术研究中的问题,如历史学家对某一历史问题有多种看法等”。
1.试题命制的主要思路(1)客观题命制思路:给出学者的论点,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立论或驳论,也可提出自己的观点。
具体分为以下三种类型:①所涉史事的来源从教科书内变为教科书外。
如2022年山东高考第2题引入云梦秦简《日书》中关于善马标准的规定,考查军事战争对相马术发展的影响。
②扩大问题的选择性与开放度。
如2022年浙江6月选考第4题引入历代职官的演进,考查不同朝代职官的排序。
③增加异质学术情境的数量,提供不同时代、语境、立场、视角或观点的学术情境。
如2022年湖北高考第2题引用关于秦汉历史的记述,考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2)主观题的命制思路①给出学者的观点,要求判断支撑该观点的证据。
如2022年山东高考第16题,要求结合隋代政区改革的史实分析说明材料观点。
②给出学者的事实叙述,要求推测其意欲得出的观点。
如2021年山东高考第16题提供多角度史料,要求分析说明北宋继续以开封为都城的利弊。
③给出多个学术观点,要求对其合理性做出判断。
如2020年山东高考第16题,根据提供的三幅人口密度图判断对应的朝代并说明理由。
2.试题解答的应对策略(1)关注两类知识。
近三年来江苏省历史高考试卷命题趋势分析及教学建议
2011-2012学年度常州市高三历史教学研讨会第一次会议交流材料近三年来江苏省历史高考试卷命题趋势分析及教学建议溧阳市第三中学高三历史备课组自2008年开始实行“3 + 学业水平测试 + 综合素质评价”考试方案以来,江苏历史高考试卷充分体现了凸显新课程理念的命题思路和稳打稳扎、日臻成熟的出题技巧。
结合近三年江苏历史高考试卷考查趋势的分析,联系历史教学实际,提高历史教学效率。
一、近三年江苏历史高考试卷命题趋势分析1、课内向课外延伸“一标多本”多本的情况下,江苏历史高考以《课程标准》为基准,更多的提供新材料,设计新情景,考查学生的能力。
近三年江苏历史高考试卷在摆脱教材限制方面力度越来越大,试题逐渐从更宽阔的领域选取密切联系我国和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社会发展的素材进行命题。
强调“以问题为中心,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注重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历史学科意识”的思路。
2009年材料型选择题9个,2011年材料型选择题18个。
单纯考查知识点的试题非常少。
选材普遍新颖,分别通过文字史料、图片等形式呈现新材料,创设新情景考查相关内容。
如2011年江苏卷第5题,该题通过武汉空战中飞行员陈怀民的妹妹的一封信来考查抗日战争的相关内容;第11题通过三个图片来考查新中国的土地制度的变革.这些题目要求学生不仅要熟悉基础知识,同时对教材内容作进一步的拓展和深化,还要关注知识的相互联系和时代特征。
新材料、新情景试题类型题目需要学生具有相对广博的知识和较深的知识沉淀。
显而易见,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高考历史试题命制的大方向,也是新课程和素质教育理念在历史学科得以落实的着力点。
2、知识考查向能力考查江苏近三年历史高考尤其突出对学生能力的考查。
如2010年江苏历史高考卷第21题通过宋代茶马古道的史料,考查学生从史料中分析归纳因果关系与历史影响;第22题选用了对辛亥革命的两种看法,要求学生从社会生活与社会思想等方面分析其理由,这一要求难度较大。
创新试题情境,聚焦必备知识与关键能力——2020年高考全国卷历史试题特点分析及2021年备考启示
{学科加油站}【曲牌的得名】 以佛、道两家宗教音乐命名,如《金字经》《五供养》《华严赞》《青天歌》《太清歌》《袄神急》和《金娥神曲》等。
一、2020年高考全国卷历史试题的特点分析1.创新试题情境在落实新的高考评价体系、深化高考改革的背景下,2020年全国卷很重视试题情境的创新。
表现之一是运用丰富多彩的材料来创设新情境。
有图片材料,如全国卷Ⅰ的第25题,全国卷Ⅱ的第25、42题,全国卷Ⅲ的第24、34题;有表格材料,如全国卷Ⅰ的第28、45题,全国卷Ⅱ的第30题,全国卷Ⅲ的第42题;有文字材料。
文字材料中,有的出自学者著作;有的直接采用原始史料,如全国卷Ⅰ的第30、47题,全国卷Ⅱ的第29题,全国卷Ⅲ的第46题;有的文字材料极具故事性与画面感,如全国卷Ⅰ的第24、26题,全国卷Ⅱ的第24、26、34题,全国卷Ⅲ的第25、26、27、29题。
表现之二是多维度地创设新情境。
新情境有多种类型,如学习情境(历史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生活情境(生活中遇到的与历史有关的问题)、社会情境(社会问题的历史角度考察)、学术情境(学术研究中的问题)等。
新颖的、多维度的情境,为考查考生学科核心素养提供了载体。
例如,全国卷Ⅰ第25题展示了阎立本的《步辇图》,以学术情境切入,考查考生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的学科素养;全国卷Ⅲ第42题,呈现的材料是1995年对江浙农民的调查表,以社会情境切入,考查学生的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
2.考查必备知识创新试题情境,聚焦必备知识与关键能力——2020年高考全国卷历史试题特点分析及2021年备考启示●华中科技大学附中 胡运珉53{学科加油站}【曲牌的得名】 以西域女子的发式和用品命名,如《菩萨蛮》(本是西域妇女的发髻)和《苏幕遮》(原为西域妇女的帽子)等。
国秦汉经济、唐朝书画、科举制、宋朝经济、明清经济与政治、儒家思想、洋务运动、辛亥革命、近代中国经济、西学传播、抗日战争、中共对革命道路的探索、1949年以后中国的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外交、雅典民主政治、文艺复兴、西方代议制、工业革命、二战后国际格局的演变、区域集团化与全球化等。
2023年高考历史试题特点
2023年高考历史试题特点
2023年高考历史试题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强调历史思维能力:历史学科试题将更加注重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而不仅仅是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和掌握。
试题可能会涉及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历史人物的思想观点等,要求学生能够进行分析和评价。
2. 注重综合素养:历史学科试题可能会引导学生将历史知识与其他学科的知识相结合,考查学生的综合素养。
例如,考题中可能会涉及到社会、文化、经济等不同领域的知识,要求学生综合运用。
3. 符合考情实际:试题的难度适中,区分度和效度良好,符合考生的实际情况。
试题的设计能够有效地引导中学历史教学,发挥“为国选才”的基本功能。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建议查阅2023年高考历史试题分析报告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详谈课改后历史高考选择题的特点与解题技巧
详谈课改后历史高考选择题的特点与解题技巧关键词:历史高考选择题试题特点解题技巧自实行新课程改革以来,纵观近几年的历史高考题目,笔者觉得题目非常新颖,考查得非常全面,题型有单项选择题、解答题、材料题等。
题目类型多样,考查内容十分全面,难度有坡度感,是非常考验人的题目。
笔者对其中的选择题进行了认真研究,分析其试题特点和解题技巧,并谈谈看法。
选择题这类题型一直都是历史高考的重点内容,它着重考查了考试者阅读信息能力,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选择题也是能很好地体现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一种题型。
一、近几年高考选择题的特点(一)考查的内容非常全面。
纵观这近几年的高考题目,笔者发现历史高考题目考查得非常全面,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方方面面,不再局限于其中一点。
历史本来就是一门非常综合的学科,不仅仅只能讲述政治方面的内容,这也是历史学科区分于政治学科的一方面,历史学科包含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高考题目很好地考查了这一点,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政治史的内容,而且对于经济、文化都要有所了解。
下面具体罗列一些高考题目。
第一,涉及政治的:1.《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
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A.允许工商者入仕为官?摇?摇B.准许土地自由买卖C.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摇?摇D.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第二,涉及经济史的:1.下列关于“地丁银”的解释,最准确的是A.取消人头税,只征土地税?摇?摇B.田赋和丁税均征收白银C.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赋税?摇?摇D.按人口和土地的多少统一征收白银第三,涉及文化的:1.据《明史》记载,一些坚持正义、不满宦官专权的士大夫,在书院中聚众讲学,影响很大。
其代表是A.黄宗羲?摇?摇B.顾炎武?摇?摇C.顾宪成?摇?摇D.王夫之(二)考查结合了地理知识。
1.下列战役中,战场地理位置最南的是A.牧野之战?摇?摇B.垓下之战?摇?摇C.巨鹿之战?摇?摇D.官渡之战(三)考查内容琐碎,十分细致。
(历史)解码真题,把握规律,科学施策,决胜高考
解码真题,把握规律,科学施策,决胜高考——精巧布局高考历史二、三轮复习黄冈中学熊银忠(189****1526)目录第一部分真题整合一、2017-2022年连续六年全国卷15套真题1、2022-2020年全国甲卷;2、2022-2020年全国乙卷;3、2019-2017年全国Ⅰ卷;4、2019-2017年全国Ⅱ卷;5、2019-2017年全国Ⅲ卷二、2021-2022年连续两年八省新高考16套真题1、2022年八省新高考卷;2、2022年八省新高考卷第二部分规律总结一、试题形式:成熟稳定,稳中求变1、体例编排;2、情境创设;3、设问方式;二、考查内容:立德树人,素养评价1、立德树人;2、学科素养;3、关键能力;4、必备知识三、命题依据:新课标、新评价、新课程1、课程标准;2、评价体系;3、教材应用第三部分科学施策一、合理规划:精心设计,悉心研磨1、动态执行复习计划;2、充分开展集体研究二、精讲巧练:突出主线,抓大放小1、核心素养专题;2、时空坐标专题;3、事物特征专题;4、历史之变专题;5、概念辨析专题;6、热点聚焦专题;7、精巧训练专题:(1)素养类;(2)原因类;(3)特征类;(4)比较类;(5)评价类;(6)数据类;(7)图片类;(8)论文类三、体认方法:高效解题,高效读书1、如何高效解答选择题;2、如何高效解答主观题;3、如何高效阅读教材知识第一部分真题整合第二部分规律总结一、试题形式:成熟稳定,稳中求变。
1、体例编排:选择题采用通史形式,从古代、到近代、到现代,从中国历史、到世界历史,古今贯通。
解答题采用专题形式,由空间上的中外综合或者时间上的古近现代史综合题、开放式小论文题和一道选答题组成,中外关联。
与新课标、新课程无缝衔接。
2、情境创设:以文字材料为主(稳定性),数据材料和图片材料备受重视。
数据材料有表格数据、曲线数据、折线数据、柱状数据、饼状数据等。
图片材料有地图、照片、漫画、人物、文物图片等(变化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年新高考备考策略
【高考先锋】
2020-2021年新高考专题研究
【独门秘籍】
2020-2021年新高考满分指导
【原创领军】
2020-2021年新高考命题预测
近几年高考命题特点 与冲刺阶段备考策略
一、近几年高考命题的主要特点
一、近年高考命题的主要特点
“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设计 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 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8-12-25 ,中国教育报发表教育部考试中心 党委书记、主任姜钢的文章:《落实立德树人根本 任务 进一步深化高考内容改革》,重申要突出12项 内容的考查。
4. 加快由能力立意向素养立意转变
这与其说是高考命题对高中教学的现实关照不够, 命题与教学的实际脱节,不如说是中学教学因循守旧、 僵化落后,跟不上高考命题改革步伐。
高考命题的设计难度通常为0.50~0.55。有关资料显示, 多年来全国卷各科试卷难度,既不均衡有相对稳定:
●语文和生物较易(0.65上下); ●英语、理科数学、政治、地理适中(0.55上下); ●文科数学、物理、化学、历史较难(0.45上下)。 2018年的情况有所好转,文数、历史、物理学科的难度明 显下降。
一核
Hale Waihona Puke 评价体系立德树人服务选拔 导向教学
考查目标
四层
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学科素养 核心价值
考查要求
四翼
基础性 综合性 应用性 创新性
为什么考 考什么 怎么考
6.试题难度总体上较大
如2017年高考试卷整体难度高于2016年,部分学 科试题难度偏大,究其原因,主要是高考命题“服务 选拔”的使命,要求试题设计必须加强对学科关键能 力和基本素养的考查,而高中教学则未能及时跟上和 适应这一变化。
——《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两个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 ★“一个标准”:考试大纲——命题的规范和标准。 ★“四项要求”:突出基础性;强调综合性;彰显应用 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创新性。
1.突出基础性,考查必备知识 强调对重要的学科主干知识,包括概念、
3. 高考命题会加强以下12项内容的考查
要加强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品德修养、奋斗 精神的考查;
要加强信息加工、独立思考、逻辑推理、阅读 理解和应用写作能力的考查;
要加强审美情趣、健康意识、劳动体验的考查。
2018年10月26日,教育部副部长林蕙青在《中国 教育报》发表署名文章《努力实现新时代高校人才 培养新作为》,首次提出要加强12项内容的考查。
5、切实贯彻“三个贴近”“一点四面”和“一核四 层四翼”的命题要求
命题要“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 际”。 各科结合本学科的特点,科学合理地体现 “一点四面”和“一核四层四翼”的总体要求。
社会主 义核心 价值观
中华优 秀传统 文化
立德 树人
依法 治国
创新 能力
“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
2. 继续突出“立德树人”的核心要求
高考“加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考查力度, 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强化对思维品质的 考查,促使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将对价值观的认知 内化;增加反映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 态文明、科学技术等领域发展进步的内容,增加体 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 化的内容,促使学生增强‘四个自信’”。
7.全国卷高考命题的基本规律
过程。强调知识体系构建的过程;着力考查考生独立分
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解释。突出重要概念、原理的深度理解、准确阐释和灵
活运用。
方法。注重学科思想和方法;体现了对学科专业水平和
一定学术高度的考查。
二、2019年高考命题展望
1. 注重与素质教育的对接
2018年6月8日下午,教育部考试中心推出了 《2018年高考各科试题评析》。文章评述:2018年 高考各科试题,很好地体现了“立德树人、服务选 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特别突出了“立德树 人”和“素质教育”这一首要功能。
2019年高考考试大纲•总纲
高考考试内容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构 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的要求,以立德树人为 鲜明导向,以促进素质教育发展为基本遵循,科学构建 基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的高考评价体系。高考评 价体系由“一核四层四翼”组成,包括考查目的、考查 内容和考查要求。
“一核”为考查目的,即“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 导教学”,是对素质教育中高考核心功能的概括,回答 “为什么考”的问题;“四层”为考查内容 ,即“必备 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是素质教育 目标在高考中的提炼,回答高考“考什么”的问题;“ 四翼”为考查要求,即 “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 新性”,是素质教育评价维度在高考中的体现,回答高 考“怎么考”的问题。
逐项落实学科能力考查目标,考查考生对知 识的整合、迁移能力。
3、彰显应用性,体现学以致用 与学术热点、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着重考查
学生能够善于观察现象、主动灵活地应用所学知 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具备较强的 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实践能力。
要认真研究和品味本学科考纲中的“考核目 标与要求”,并与高考真题相比对。
全文共25000余字,其中使用较频繁的词汇有: “素质教育”(34),“关键能力”(34),“立德 树人”(20),“学科素养”(15),“必备知识”(11) ……
《中国考试》2019年第1期发表教育部考试中心 副主任于涵的文章:《新时代的高考定位与内容改 革实施路径》,强调:
高考考试内容要贴合素质教育的需要,使高考 理所当然的融入素质教育之中,成为素质教育的一 环,发挥素质教育的指挥棒作用。
现象、规律的掌握,重视学科知识体系的构 建,考查重点从广度向深度转变。
重点考查基础性、通用性知识,进入大学 学习以及终身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知识。
要注意区分主干知识和重点知识,克服无 用功,提高备考效率。
2、强调综合性,考查综合能力 要求考生能够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知识、思想
方法,多角度观察、思考,发现、分析和解决问 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