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文言文二轮复习:勤政爱民专练

合集下载

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语文加练半小时第一章文言文阅读Ⅰ群文通练一勤政爱民含解析

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语文加练半小时第一章文言文阅读Ⅰ群文通练一勤政爱民含解析

Ⅰ群文通题特色人物群文通练一勤政爱民主题解说勤政爱民的好官始终把民众疾苦挂在心头.竭力规劝国君体察民情、体恤百姓.阻止国君做伤害百姓的事.并多次劝谏国君减轻税负.不要滥刑.节省民力.照顾孤寡。

他们为人民做了许多好事.缓和了阶级矛盾。

忧国忧民.廉洁奉公.躬行节俭.修身以率下.自律以劝上.他们用智慧和仁德去努力维护政权.维持社会安定。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张淳.字希古.桐城人。

隆庆二年进士...授永康知县。

吏民素多贴.连告罢七令。

淳至.日夜阅案牍。

讼者数千人.剖决如流.吏民大骇.服.讼浸.减。

凡赴控者.淳即示审期.两造如期至.片晷..分析无留滞。

乡民裹饭一包即可毕讼.因呼为“张一包”.谓其敏断如包拯也。

巨盗卢十八剩库金.十余年不获.御史以属淳。

淳刻期三月必得盗.而请御史月下数十檄。

及檄累下.淳阳笑曰:“盗适久矣.安从捕?”寝.不行。

吏某妇与十八通.吏颇为耳目.闻淳言以告十八.十八意自安。

淳乃令他役诈告吏负金.系吏狱。

密召吏责以通盗死罪.复教之请以妇代系.而己出营费赀以偿。

十八闻.亟往视妇.因醉而擒之。

及报御史.仅两月耳。

民有睚眦嫌.辄以人命讼。

淳验无实即坐.之.自是无诬讼者。

永人贫.生女多不举.。

淳劝诫备至.贫无力者捐俸量给.全活无数。

岁旱.劫掠公行.下令劫夺者死。

有夺五斗米者.淳佯取死囚杖杀之.而榜其罪曰“是劫米者”.众皆慑服。

久之.以治行第一赴召去永。

甫就车...顾其下曰:“某盗已来.去此数里.可为我缚来。

”如言迹之.盗正濯足于河.系至.盗服辜。

永人骇其事.谓有神告。

淳曰:“此盗捕之急则遁.今闻吾去乃归耳。

以理卜.何神之有?”擢礼部主事.历郎中.谢病去。

起建宁知府...进浙江副使。

时浙江有召募兵.抚按议散之.兵皆汹汹。

淳曰:“是骄悍者.留则有用.汰则叵测。

不若汰其老弱.而留其壮勇.则留者不思乱.汰者不能乱矣。

”从之.事逐定。

官终陕西布政。

(选自《明史·张淳传》.有删改)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讼浸.减浸:逐渐B.淳验无实即坐.之坐:判罪C.寝.不行寝:平息D.永人贫.生女多不举.举:抚养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

2020-2021中考语文二轮 文言文 专项培优及答案

2020-2021中考语文二轮 文言文 专项培优及答案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四知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

”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

何谓无知!”密愧而出。

后转琢郡太守。

性公廉,不受私谒。

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闻.其贤而辟之(____________)②当之.郡(_____________)③何谓.无知(____________)④故.旧长者(____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本文写了杨震的哪两件事?表现了他怎样的可贵品质?【答案】1.听说到;去说老朋友2.①我了解你,你不了解我,为什么呢?(我)让后代被称作廉洁守正的官员的子孙,用这个来馈赠给他们,不也很优厚吗?3.拒绝下属“夜怀金十斤”相送,拒绝“故旧长者”提出的“为(子孙)开产业”。

表现出杨震清正、廉洁、自律的可贵品质。

【解析】1.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

要注意辨析词义用法的变化,如本题中“之”是多义词,用法很多,要根据语境仔细辨析。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2.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翻译要要做到三点,原意不能改变,关键字词要译准确,句子要通顺。

中考课外文言文复习+为官勤政篇

中考课外文言文复习+为官勤政篇
以此了解事情的真相。 所谓钩距,就是比如要知道马的价钱,就先问狗价,又问羊价,接着问牛价,最后再问到马价,反
复比较、检验这些价钱,以此类推,这样就可以知道马价的高低,结果不会偏离实际情况。这种方法只 有赵广汉能够运用得很精妙,其他仿效的人都比不上他。
赵广汉对郡中里巷盗贼和行为不轨者的藏身处所,对下级官吏收受贿赂、代人求情等不法行为,全
反复比较、检验这些价钱,以此类推,这样就可以知道马价的高低,结果不会偏离实际情况
唯广汉至精能行之,它人效者莫能及也。 运用得很精妙,其他仿效的人都比不上他。
【注释】①广汉:即赵广汉,字子都,西汉时期涿郡蠡吾县人。②钩距:辗 转推问,得出实情。③参伍其贾:反复比较其价钱。参,同“三”。
郡中盗贼, 闾[lǘ]里轻侠,其根株窟穴所在,及吏受取请求铢两之奸④,皆知之。
两个劫匪大惊失色,平素又听 说过赵广汉的威名。
至冬当出死,豫⑥为调⑦棺,给敛葬具,告语之,皆曰:“死无所恨!”
赵广汉事先为他们准备好棺木和收殓下葬的用具, ⑥豫:事先准备。⑦调:治办,办理。 并派人告诉了劫匪,
(节选自《汉书·赵广汉传》)
翻译: 赵广汉为人刚强有毅力,天性精于官吏职守。接见官吏百姓,可以通宵达旦。特别注重调查研究,
两个劫匪大惊失色,平素又听说过赵广汉的威名,立即开门从正屋出来,到堂下向赵广汉磕头认罪。
赵广汉跪着感谢说:“幸亏你们让郎官的性命得以保全,你们对我的恩德太深厚了。”他把罪犯送到监 狱,嘱咐吏员细心照顾,供他们酒肉。到了冬月,要将他们从狱中提出处死时,赵广汉事先为他们准备 好棺木和收殓下葬的用具,并派人告诉了劫匪,两个劫匪都说:“死了也没有任何遗憾的。”
富人苏回为郎,二人劫之。 富人苏回担任郎官,
有两个人劫持了他。

二轮复习统编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含答案)

二轮复习统编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含答案)

二轮复习统编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含答案)一、高中文言文试题1.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孙傅)迁至中书舍人。

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给事中许翰以为傅论议虽偶与轼合,意亦亡他,以职论事而责之过矣,翰亦罢去。

(节选自《宋史·孙傅传》)A. 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B. 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罝/C. 宣和末/髙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田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D. 宣和末/髙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罝/【答案】 A【解析】【分析】句中“使者”作后句的主语,前面断开;“同”的内容是“苏轼”,不是“苏轼奏”。

故选A。

故答案为:A【点评】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断句、标点也讲求一定的技巧,做题时应把握准语意,根据语法结构、逻辑规律作出判断。

解答本题应首先明白语句大意,只有明白了大意才能对语句进行断句。

【附参考译文】宣和末年,高丽人入朝进贡,使者经过的地方,征调民夫整治舟船,骚动混乱,大量耗费。

孙傅说,索求民力以至于妨害了农业生产,这样对于中原地区没有一点好处。

宰相认为他说的和苏轼的话相同,就上奏皇帝把他贬为蕲州安置。

给事中许翰认为孙傅的言论虽然偶尔与苏轼的相合,本意也没有别的,只是就职论事责备的有点过头而已。

许翰也被罢职离开。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李长庚,字西岩,福建同安人。

乾隆五十二年,署福建海坛镇总兵,罄家财募乡勇,捕获巨盗。

自乾隆季年,匪艇始犯福建三澎,长庚击走之。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 (含答案)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 (含答案)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孛术鲁翀,字子晕,其先隆安人。

翀稍长,即勤学。

父殁,家事渐落,翀不恤,而为学益力。

大德十一年,会修《世皇实录》,燧首以翀荐。

延祐二年,迁陕西行台监察御史,赈济吐蕃,多所建白。

五年,拜监察御史。

时英皇未出阁..,翀言:“宜择正人以辅导。

”帝嘉纳之。

寻劾奏中书参议元明善帝初怒不纳明日乃命改明善他官而传旨慰谕翀巡按..辽阳,还往淮东核宪司官声迹,淮东宪臣,惟尚刑,多置狱具,翀曰:“国家所以立风纪,盖将肃清天下,初不尚刑也。

”取其狱具焚之。

时有旨凡以吏进者,例降二等,从七品以上不得用。

翀言:“科举未立,人才多以吏进,若一概屈抑,恐未足尽天下持平之议。

请吏进者,宜止于五品。

”许之,因著为令。

泰定元年,迁国子司业。

明年,出为河南行省左右司郎中。

丞相曰:“吾得贤佐矣。

”翀曰:“世祖立国,成宪具在,慎守足矣。

譬若乘舟,非一人之力所能运也。

”翀乃开壅除弊,省务为之一新。

三年,擢燕南河北道廉访使,晋州达鲁花赤有罪就逮,而奉使宣抚....以印帖征之,欲缓其事,翀发其奸,奉使因遁去。

迁集贤直学士,兼国子祭酒。

诸生素已望翀,至是,私相欢贺。

翀以古者教育有业,退必有居。

旧制,弟子员初入学,以羊贽,所贰之品与羊等。

翀曰:“与其餍口腹,孰若为吾党燥湿寒暑之虞乎!”命撙集之,得钱二万缗有奇,作屋四区,以居学者。

诸生积分,有六年未及释褐..者,翀至,皆使就试而官之。

迁礼部尚书。

有大官妻无子而妾有子者,其妻以田尽入于僧寺,其子讼之,翀召其妻诘之曰:“汝为人妻,不以资产遗其子,他日何面目见汝夫于地下!”卒反其田。

至元四年卒,年六十。

谥文靖。

(节选自《元史·列传第一百八十三》)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寻劾/奏中书参议元明善/帝初怒/不纳/明日/乃命改明善他官/而传旨慰谕翀/B.寻劾奏中书参议元明善/帝初怒/不纳/明日/乃命改明善/他官而传旨慰谕翀/C.寻劾/奏中书参议元明善/帝初怒/不纳/明日/乃命改明善/他官而传旨慰谕翀/D.寻劾奏中书参议元明善/帝初怒/不纳/明日/乃命改明善他官/而传旨慰谕翀/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出阁,是对女子出嫁、成婚的一个称谓,古时也叫“出闺”,俗称“即发女子”“女子出嫁”“女子出门”等.B.巡按,派官巡视天下风俗黜陟官吏,始于唐。

2024届高考二轮复习语文试题(新高考新教材) 文言文阅读群文通练 含答案

2024届高考二轮复习语文试题(新高考新教材) 文言文阅读群文通练 含答案

2024届高考二轮复习语文试题(新高考新教材)文言文阅读群文通练高频主题1爱民如子,执政有方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贞观元年,太宗曰:“朕看古来帝王,以仁义为治者,国祚..延长,任法御人者,虽救弊于一时,败亡亦促。

既见前王成事,足是元龟①。

今欲专以仁义诚信为治,望革近代之浇薄也。

”黄门侍郎王珪对曰:“天下凋丧日久,陛下承其余弊,弘道移风,万代之福。

但非贤不理,唯在得人。

”太宗曰:“朕思贤之情,岂舍梦寐!”给事中杜正伦进曰:“世必有才,随时所用,岂待梦傅说②,逢吕尚..,然后为治乎?”太宗深纳其言。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朕谓乱离之后,风俗难移,比观百姓渐知廉耻,官人奉法,盗贼日稀,故知人无常俗,但政有治乱耳。

是以为国之道,必须抚之以仁义,示之以威信,因人之心,去其苛刻,不作异端,自然安静。

公等宜共行斯事也!”贞观四年,房玄龄奏言:“今阅武库甲仗..,胜隋日远矣。

”太宗曰:“饬兵备寇虽是要事,然朕唯欲卿等存心理道,务尽忠贞,使百姓安乐,便是朕之甲仗。

隋炀帝岂为甲仗不足,以至灭亡?正由仁义不修,而群下怨叛故也。

宜识此心。

”贞观十三年,太宗谓侍臣曰:“林深则鸟栖,水广则鱼游,仁义积则物自归之。

人皆知畏避灾害不知行仁义则灾害不生夫仁义之道当思之在心,常令相继,若斯须懈怠,去之已远。

犹如饮食资身,恒令腹饱,乃可存其性命。

”王珪顿首..曰:“陛下能知此言,天下幸甚!”(选自《贞观政要·仁义》,有删改):比喻可供借鉴的往事。

②梦傅说:借指帝王礼遇贤臣。

傅说,殷高宗武丁的重臣贤相,原来他在傅岩筑墙,后被武丁选拔任用,使商朝国势强盛,殷商中兴。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标点符号,请指出相应位置的标号。

人皆知畏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国祚,既可指国运,又可指皇位,文中指前者。

B.吕尚,即姜子牙,以其封地之名为姓。

他在商周时期辅佐姬昌建立霸业。

文中借傅说、吕尚代指治国贤才。

2020江苏高考语文二轮练习:3 专题强化训练12 文言文阅读(三) Word版含解析

2020江苏高考语文二轮练习:3 专题强化训练12 文言文阅读(三) Word版含解析

专题强化训练12文言文阅读(三)(建议用时:60分钟)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上高县学记苏辙古者以学为政,择其乡闾之俊而纳之胶庠,示之以诗书礼乐,揉而熟之,既成使归,更相告语,以及其父子兄弟。

故三代之间养老、飨宾、听讼、受成、献馘,无不由学。

习.其耳目,而和其志气,是以其政不烦.,其刑不渎.,而民之化之也速。

然考其行事,非独于学然也,郊社、祖庙、山川、五祀,凡礼乐之事皆所以为政,而教民不犯者也。

故其称曰:“政者,君之所以藏身。

”盖古之君子,正颜色,动容貌,出词气,从容礼乐之间,未尝以力加其民。

民观而化之,以不逆其上。

其所以藏身之固如此。

至于后世不然,废礼而任法,以鞭朴刀锯力胜其下,有一不顺,常以身较之。

民于是始悍然不服,而上之人亲受其病,而古之所以藏身之术亡矣。

子游为武城宰,以弦歌为政,曰:“吾闻之夫子,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夫使武城之人其君子爱人而不害,其小人易使而不违,则子游之政岂不绰然有余裕哉?上高,筠之小邑,介于山林之间,民不知学,而县亦无学以诏.民。

县令李君怀道始至,思所以导民,乃谋建学宫。

县人知其令之将教之也,亦相帅出力以缮其事,不逾年而学以具。

奠享有堂,讲劝有位,退习有斋,膳浴有舍,邑人执经而至者数十百人,于是李君之政不苛而民肃,赋役狱讼不诿其府。

李君喜学之成而乐民之不犯,知其为学之力也,求记其事,告后以不废。

予亦嘉李君之为邑有古之道,其所以得于民者,非复世俗之吏也。

故为书其实,且以志上高有学之始。

元丰五年三月二十日眉山苏辙记。

(选自《栾城集》,有删改)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习.其耳目习:练习B.是以其政不烦.烦:急躁C.其刑不渎.渎:轻慢D.而县亦无学以诏.民诏:命令解析:选D。

诏:告诫。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学为政”就是挑选才智出众的人到学校学习,学成后让他们传授知识给周围的人,从而达到教化的目的。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项专练10 文言文阅读(议论说理)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项专练10 文言文阅读(议论说理)

专题专项专练10 文言文阅读(议论说理)(时间:40分钟 分值:38分)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9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闻古之善用人者,必循天顺人而明赏罚。

循天,则用力寡而功立;顺人,则刑罚省而令行;明赏罚,则伯夷、盗跖不乱.。

如此,则白黑分矣。

治国之臣,效功于国以履位,见能于官以受职,尽力于权衡①以任事。

人臣皆宜其能,胜其官,轻其任,而莫怀余力于.心,莫负兼官之责于君。

故内无伏怨②之乱,外无马服③之患。

明君使事不相干,故莫讼;使士不兼官,故技长;使人不同功,故莫争。

如此,天下莫得相伤,治之至也。

闻之曰:“举事无患者,尧不得也。

”而世未尝无事也。

君人者不轻爵禄,不易富贵,不可与救危国。

故明主厉廉耻,招仁义。

昔者介子推无爵禄而义随文公,不忍口腹而仁割其肌,故人主结其德,书图著其名。

人主乐乎使人以公尽力,而苦乎以.私夺威④;人臣安乎以能受职,而苦乎以一负.二。

故明主除人臣之所苦而立人主之所乐。

上下之利,莫长于此。

不察私门之内,轻虑重事,厚诛薄罪,久怨细过,数以德追.祸,是断手而续以玉也。

使燕王内憎其民而外爱鲁人,则燕不用而鲁不附。

民见憎,不能尽力而务功;鲁见说,而不能离死命⑤而亲他主。

如此,则人臣为隙穴⑥,而人主独立。

以隙穴之臣而事独立之主,此之谓危殆。

释仪的⑦而妄发.,虽中小不巧;释法制而妄怒,虽杀戮而奸人不恐。

罪生甲,祸归乙,伏怨乃.结。

故至治之国,有赏罚而无喜怒,故圣人极;有刑法而死无螫毒,故奸人服。

发矢中的,赏罚当符,故尧复生,羿复立。

如此,则上无殷、夏之患,下无比干之祸,君高枕而.臣乐业,道蔽天地,德极万世矣。

(选自《韩非子·用人第二十七》,有删节)[注] ①权衡:法令。

②伏怨:怀怨于心。

③“马服”本指赵奢,这里指其子赵括。

④夺威:夺权。

⑤离死命:冒死罪。

⑥隙穴:孔隙,比喻隐患。

⑦仪的:靶子,目标。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则伯夷、盗跖不乱.乱:叛乱 B .而苦乎以一负.二 负:担负 C .数以德追.祸追:补救 D .释仪的而妄发. 发:放箭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而莫怀余力于.心州司临门,急于.星火B.⎩⎪⎨⎪⎧ 而苦乎以.私夺威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C.⎩⎪⎨⎪⎧ 伏怨乃.结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D.⎩⎪⎨⎪⎧ 君高枕而.臣乐业蟹六跪而.二螯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君主遵循天道,就能够少用气力而建立功业;君主顺应人情,就能够少用刑罚而推行法令。

2020-2021备战中考语文二轮 文言文 专项培优附答案

2020-2021备战中考语文二轮 文言文 专项培优附答案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1.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小题。

①连处士,应山人也。

以一布衣终于家,而应山之人至今思之。

其长老教其子弟,所以孝友、恭谨、礼让而温仁,必以处士为法,曰:“为人如连公足矣。

”其矜寡、孤独、凶荒、饥馑之人皆曰:“自连公亡,使吾无所告依而生,以为恨。

”鸣呼!处士居应山,非有政令恩威以亲其人,而能使人如此,其所谓行之以躬,不言而信者欤!②自其祖光裕尝为应山令,后为磁、郢二州推官,卒而返葬应山,遂家焉。

处士父以疾废于家,处士供养左右十余年,因不复仕进。

父卒,家故多资,悉散以賙①乡里,而教其二子以学,曰:“此吾资也。

”岁饥,出谷万斛以粜,而市谷之价卒不能增,及旁近县之民皆赖之。

人有贫而窃其牛者,官捕之甚急,以牛自归。

处士为之愧谢曰:“烦尔送牛。

”厚遗以遣之。

③处士有弟居云梦,往省之,得疾而卒,以其柩归应山。

应山之人去县数十里迎哭,争负其柩以还,过县市,市人皆哭,为之罢市三日,曰:“当为连公行丧。

”1.解释下列加着重号字的意思。

(1)使吾无所告依而生,以为恨.(2)以牛自归.(3)厚遗.以遺之(4)争负.其柩以还2.下列句中加着重号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以一布衣终于.家每假借于.藏书之家B.而.能使人如此人不知而.不愠C.处士父以.疾废于家策之不以.其道D.当为.连公行丧岂能为.暴涨携之去3.翻译下面句子。

(1)其所谓行之以躬,不言而信者欤!(2)得疾而卒,以其柩归应山。

4.文章第②段记述了连处士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从中看出“连处士”是一个怎样的人?【答案】1.(1)遗憾。

(2)归还。

(3)赠送。

(4)背。

352.B3.(1)大概这就是所说的只要亲身去做,即使不说也能取信于人吧!(2)得病死去了,(弟弟)把他的灵柩送回了应山。

4.写了连处士照顾父亲而不仕、资助乡亲度灾年、原谅窃牛者等事情。

从中看出连处士是一个孝以侍亲、乐善好施、宽以待人。

【解析】1.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

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专题练习专练9:文言文句子翻译

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专题练习专练9:文言文句子翻译

专练9:文言文句子翻译练习一1.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文中加标注的词句。

杨沛字孔渠,冯翊万年人也。

初平中,为公府令史,以牒除为新郑长。

兴平末,人多饥穷,沛课民益畜干椹,阅其有余以补不足,如此积得千余斛,藏在小仓。

会太祖为兖州刺史,西迎天子,所将千余人皆无粮。

过新郑,沛谒见,乃皆进干椹。

太祖甚喜。

及太祖辅政,迁沛为长社令。

黄初中,儒雅并进,而沛本以事能见用,遂以议郎冗散里巷。

(选自《三国志》)(1)牒()除()会()将()谒()及()(2)兴平末,人多饥穷,沛课民益畜干椹,阅其有余以补不足。

(3)黄初中,儒雅并进,而沛本以事能见用,遂以议郎冗散里巷。

2.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文中加标注的词句。

袁公可立字礼卿。

公以英年成进士,理苏郡报最,召入西台,抗疏归。

二十六载,仗钺治登莱军。

及在登莱,方元宵宴客,有传辽将李性忠与张尔心谋叛者,诸监司怖甚。

公徐命小队阿殿过沈帅,问曰:“李性忠固公所用人,令何状?”沈帅百口保其无他。

公曰:“吾固知其无他,但且令释兵柄安坐耳。

”于是公之整暇再见之矣。

公既用,久踬复起。

当事者冀其少艾,公自谓老当愈辣。

一日,请权贵祗候乾清门,出声无律,公引咫尺之义折之。

虽无所匡挽,而义形之意再见之矣。

凡公精神著于为司李、御史时,即不跻台辅,其精神亦有以自见。

(明·黄道周《节寰袁公传》)(1)抗疏()归()仗钺()治()徐()过()固()百口()祗()折()匡挽()再见()著()跻()见()(2)公曰:“吾固知其无他,但且令释兵柄安坐耳。

”于是公之整暇再见之矣。

(3)公既用,久踬复起。

当事者冀其少艾,公自谓老当愈辣。

1.(1)牒(簿册)、除(被任命官职)、会(恰逢)、将(率领)、谒(拜见)、及(等到)(2)兴平末年,百姓多饥饿穷困,杨沛督促百姓多蓄积干椹,并进行检查,凡蓄积有多余的干椹交给官府来补充(官仓)的不足。

关键词:课(督促)益(增加)畜(积蓄)阅(检查、察看)(3)黄初年间,儒雅之士都能得到升迁和重用,而杨沛本来就是凭借做事能力强被重用,这时他竟然只以议郎一类的闲职赋闲在里巷中。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课外文言文《勤政与爱民篇》专题精练(含答案)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课外文言文《勤政与爱民篇》专题精练(含答案)

中考语文文言文分类训练(三)——勤政与爱民第1篇赵威后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书未发①,威后问使者曰:“岁②亦无恙邪?民亦无恙③邪?王亦无恙邪?”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注释】①发:拆封。

②岁:年成。

收成。

③无恙:平安无事。

[阅读训练]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A.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于是上乃使.使臣持节诏将军(《周亚夫军细柳》B.苟.无岁,何以有民/苟.富贵,无相忘(《陈涉世家》C.使者不说./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桃花源记》)D.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面山而.居(《愚公移山》)2.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选出断句正确的一项()A.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1B.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C.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D.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2)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4.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齐王派使者来问问候赵成后,赵威后看了齐王的信,询问使者问题。

B.齐国使者听到赵威后的问题很高兴。

C.赵威后认为齐国使者的做法是对的。

D.从文中可以看出赵威后是一个懂得体恤百姓的人。

【参考答案】1.B[解析]A.使者/派;B.如果;C.通“悦”,喜悦,高兴/讲;D.连词,表转折/连词,表修饰22.A3.(1)哪里有先问卑贱者后问尊贵者的呢?(2)不是这样的,如果没有收成,凭什么有百姓?4.D[解析]A.赵威后没有看齐王的信;B.齐国使者听到赵威后的问题很不高兴;C.赵威后认为齐国使;的做法是放弃问根本而去问末梢。

第2篇东坡画扇先生职临钱塘江日①,有陈诉②负③绫绢二万不偿者。

公呼至询之,云:“ 某④家以制扇为业,适⑤父死,而又自今春已来,连雨天寒,所制不售⑥,非故负之也。

二轮复习统编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

二轮复习统编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

二轮复习统编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一、高中文言文试题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上宰相书①(宋)朱熹六月八日,具位谨奉书再拜献于某官:熹尝谓天下之事,有缓急之势;朝廷之政,有缓急之宜。

当缓而急,则繁细苛察,无以存大体;当急而缓,则怠慢废弛,无以赴事几。

均之二者,皆失也。

然愚以为当缓而急者,其害固不为小,若当急而反缓,则其害有不可胜言者,不可以不察也。

窃观今日之势,可谓当急而不可缓者矣,然今日之政则反是,愚不知其何以然也。

窃惟朝廷今日之政,无大无小,一归弛缓,今亦未暇一一条数。

且以荒政论之,则于天下之事,最为当急而不可缓者;而荒政之中,有两事焉,又其甚急而不可少缓者也。

一曰给降缗钱②,广籴米斛。

储蓄既多,缓急足用,政使朝廷别有支拔,一纸朝驰,而米夕发矣。

此一事也;二曰速行赏典③,激励富室。

盖此一策,本以诱民,事急则籍之,以为一时之用;事定则酬之,以为后日之劝。

旋观今日,失信已多,别有缓急,何以使众?谋国之计,乖戾若此,临事而悔,其可及哉?此二事也。

然或者之论,则以为朝廷撙节财用,重惜名器④,以为国之大政,将在于此,二者之请,恐难必济。

愚窃以为不然也。

夫撙节财用,在于塞侵欺渗漏之弊;爱惜名器,在于抑无功幸得之赏。

今将预储积蓄,以大为一方之备,则非所谓侵欺渗漏之弊也;推行恩赏,以昭示国家之信,则非所谓无功幸得之赏也。

且国家经费,用度至广,而耗于养兵者十而八九。

至于将帅之臣,则以军籍之虚数,而济其侵欺之奸;馈餫⑤之臣,则以簿籍之虚文,而行其盗窃之计;苞苴⑥辇载,争多斗巧,以归于权幸之门者,岁不知其几巨万。

明公不此之正,顾乃规规⑦焉较计毫末于饥民口吻之中,以是为撙节财用之计,愚不知其何说也?大抵朝廷爱民之心,不如惜一费之甚,是以不肯为极力救民之事明公忧国之念不如爱身之切是以但务为阿谀顺指之计此其自谋可谓尽矣然自旁观者论之则亦可谓不思之甚者也。

盖民之与财,孰轻孰重?身之与国,孰大孰小?财散犹可复聚,民心一失,则不可以复收;身危犹可复安,国势一倾,则不可以复正。

2020年文言文二轮复习:勤政爱民

2020年文言文二轮复习:勤政爱民

2020年文言文二轮复习:勤政爱民【主题解说】勤政爱民的好官始终把民众疾苦在心头,竭力规劝国君体察民情、体恤百姓,阻止国君做伤害百姓的事,并多次劝谏国君减轻税赋,不要滥刑,节省民力,照顾孤寡,他们为人民做了许多好事,缓和了阶级矛盾。

忧国忧民,廉洁奉公,躬行节俭,修身以率下,自律以劝上,他们用智慧和仁德去努力维护政权,维持社会安定。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杨最,字殿之,射洪人。

正德十二年进士。

授主事。

督逋山西,悯其民贫,不俟奏报辄返。

尚书李鐩劾之,有诏复往。

最乃与巡按御史牛天麟极陈岁灾民困状,请缓其徵。

从之。

历郎中,治水淮、扬。

值世宗即位,上言:“宝应汜光湖西南高,东北下。

而东北堤岸不逾三尺,雨霪风厉,辄冲决,阴阻运舟,良田悉遭其害。

宜如往年白圭修筑高邮康济湖,专敕大臣加修内河,培旧堤为外障,可百年无患,是为上策。

其次于缘河树杙数重,稍障风波,而增旧堤,毋使庳薄,亦足支数年。

若但窒隙补阙,苟冀无事,一遇霪潦,荡为巨浸,是为无策。

”部议用其中策焉。

出为宁波知府。

请罢浙东贡币,诏悉以银充,民以为便。

世宗好神仙。

给事中顾存仁等皆以直谏得罪。

会方士段朝用者以所炼白金器百余因郭勋以进云以盛饮食供斋醮即神仙可致也帝立召与语,大悦。

朝用言:“帝深居无与外人接,则黄金可成,不死药可得。

”帝益悦,谕廷臣令太子监国,“朕少假一二年,亲政如初。

”举朝愕不敢言。

最抗疏谏曰:“陛下春秋方壮,乃圣谕及此,不过得一方士,欲服食求神仙耳。

神仙乃山栖澡练者所为,岂有高居黄屋紫闼,靡衣玉食,而能白日翀举者?臣虽至愚,不敢奉诏。

”帝大怒,立下诏狱,重杖之,杖未毕而死。

最既死,监国议亦罢。

明年,勋以罪瘐死。

朝用诈伪觉,亦伏诛。

隆庆元年,赠最右副都御史,谥忠节。

(选自《明史》列传第九十七,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会方士段朝用者/以所炼白金器百余/因郭勋以进/云以盛饮食供斋醮/即神仙B.会方士段朝用者/以所炼白金器百余因郭勋以进/云以盛饮食供斋醮/即神仙/可致也C.会方士段朝用者/以所炼白金器百余因郭勋以进云/以盛饮食供斋醮/即神仙可致也D.会方士段朝用者/以所炼白金器百余因郭勋以进/云以盛饮食/供斋醮/即神仙可致也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徵”,在古代是五音(宫、商、角、徵、羽)之一。

二轮复习统编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二轮复习统编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二轮复习统编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一、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更法孝公平画,公孙鞅、甘龙、杜挚三大夫御于君。

虑世事之变,讨正法之本,求使民之道。

君曰:“代立不忘社稷,君之道也;错法务明主长,臣之行也。

今吾欲变法以治,更礼以教百姓,恐天下之议我也。

”鞅曰:“臣阐之:疑行无成,疑事无功。

’君亟定变法之虑,殆无顾天下之议之也。

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负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骜于民。

语曰:‘愚者暗于成事,知者见于未萌。

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

’郭偃之法曰:‘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

’法者所以爱民也,礼者所以便事也。

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孝公曰:“善!”甘龙曰:“不然。

臣闻之:‘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

’因民而教者,不劳而功成;据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

今若变法,不循秦国之故,更礼以教民,臣恐天下之议君,愿孰察之。

”鞅曰:“子之所言,世俗之言也。

夫常人安于故习,学者溺于所闻。

此两者,所以居官而守法,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

三代不同礼而王,五霸不同法而霸。

故知者作法,而愚者制焉;贤者更礼,而不肖者拘焉。

拘礼之人不足与言事,制法之人不足与论变。

君无疑矣。

”杜挚曰:“臣闻之:‘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

’臣闻:‘法古无过,循礼无邪。

’君其图之。

”鞅曰:“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伏羲、神农教而不诛,黄帝、尧、舜诛而不怒,及至文、武,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

礼、法以时而定,制、令各顺其宜,兵甲器备各便其用。

臣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

’汤、武之王也,不循古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

然则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礼者未足多是也。

君无疑矣。

”孝公曰:“善。

吾闻‘穷巷多怪,曲学多辨’。

愚者笑之,智者哀焉;狂夫乐之,贤者丧焉。

拘世以议,寡人不之疑矣。

”于是遂出《垦草令》。

(选自《商君书》,有删改)(1)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孝公平画画:谋划B. 恐天下之议我也议:非议C. 何古之法法:法度D. 不循古而兴循:遵循(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固见负于世日削月割,以趋于亡B. 更礼以教民作《师说》以贻之C. 君其图之其皆出于此乎D. 寡人不之疑矣蚓无爪牙之利(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本文记叙了商鞅、甘龙、杜挚在秦孝公面前,就变法问题展开的一场辩论。

2020新课标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专题限时训练:1-4-4 四种技巧落实文言翻译

2020新课标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专题限时训练:1-4-4 四种技巧落实文言翻译

[课时训练]限时练(十六)一、(2019·厦门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赵崇宪,字履常,淳熙八年以取应对策第一。

崇宪初仕为保义郎、监饶州赡军酒库,换从事郎、抚州军事推官。

父汝愚既贬死,海内愤郁,崇宪阖门自处。

居数年,复汝愚故官职,多劝以仕。

改奉议郎、知南昌县事,奉行荒政,所活甚众。

升籍田令,制曰:“尔先人有功王室,中更谗毁,思其功而录其子,国之典也。

”崇宪拜命感泣,陈疏力辞,以为“先臣之冤未悉昭白,而其孤先被宠光,非公朝所以劝忠孝、厉廉耻之意”。

俄改监行在都进奏院。

请外,知江州。

郡民岁苦和籴,崇宪疏于朝,永蠲之。

且转籴旁郡谷别廪储之,以备岁俭。

瑞昌民负茶引钱,新旧累积,为缗十七万有奇,皆困不能偿,死则以责其子孙,犹弗贷。

会新券行,视旧价几倍蓰,崇宪叹曰:“负茶之民愈困矣。

”亟请以新券一偿旧券二,诏从之。

盖受赐者千余家,刻石以纪其事。

修陂塘以广溉灌,凡数千所。

初,汝愚捐私钱百余万创养济院,俾四方宾旅之疾病者得药与食,岁久浸移为它用。

崇宪至寻修复立规约数十条以愈疾之多寡为赏罚弃儿于道者亦收鞠之社仓久敝访其利害而更张之以兵部郎中召,知静江府、广西经略安抚,使边民相什伍,寇至则鸣鼓召众,先后掩击,俘获者赏,不至者有惩。

先是,部内郡邑有警,辄移统府兵戍之,在宜州者百人,古县半之。

崇宪谓根本单虚,非所以窒奸萌,乃于其地各置兵如戍兵之数,而敛戍者以归。

邕为边要害地,自狄青平侬智高,所以设韩捍防者甚至,岁久浸弛。

崇宪条上其议,朝廷颇采其言,然未及尽用也。

(节选自《宋史·赵崇宪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崇宪至/寻修复/立规约数十条以愈疾之/多寡为赏罚/弃儿于道者/亦收鞠之/社仓久敝/访其利害而更张之/B.崇宪至/寻修复/立规约数十条/以愈疾之多寡为赏罚/弃儿于道者亦收/鞠之/社仓久敝/访其利害而更张之/C.崇宪至/寻修复/立规约数十条/以愈疾之多寡为赏罚/弃儿于道者/亦收鞠之/社仓久敝/访其利害而更张之/D.崇宪至/寻修复/立规约数十条以愈疾之/多寡为赏罚/弃儿于道者亦收/鞠之/社仓久敝/访其利害而更张之/【答案】C(“立规约数十条”是一个语意完整的句子,其后应断开,且“以”是虚词,根据后文意思,其前应断开,由此排除A、D两项。

2020版高考语文加练半小时阅读突破第一章专题二Ⅰ群文通练一勤政爱民

2020版高考语文加练半小时阅读突破第一章专题二Ⅰ群文通练一勤政爱民

群文通练一勤政爱民主题解说勤政爱民的好官始终把民众疾苦挂在心头,竭力规劝国君体察民情、体恤百姓,阻止国君做伤害百姓的事,并多次劝谏国君减轻税负,不要滥刑,节省民力,照顾孤寡。

他们为人民做了许多好事,缓和了阶级矛盾。

忧国忧民,廉洁奉公,躬行节俭,修身以率下,自律以劝上,他们用智慧和仁德去努力维护政权,维持社会安定。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张淳,字希古,桐城人。

隆庆二年进士..,授永康知县。

吏民素多贴,连告罢七令。

淳至,日夜阅案牍。

讼者数千人,剖决如流,吏民大骇,服,讼浸.减。

凡赴控者,淳即示审期,两造如期至,片晷..分析无留滞。

乡民裹饭一包即可毕讼,因呼为“张一包”,谓其敏断如包拯也。

巨盗卢十八剩库金,十余年不获,御史以属淳。

淳刻期三月必得盗,而请御史月下数十檄。

及檄累下,淳阳笑曰:“盗适久矣,安从捕?”寝.不行。

吏某妇与十八通,吏颇为耳目,闻淳言以告十八,十八意自安。

淳乃令他役诈告吏负金,系吏狱。

密召吏责以通盗死罪,复教之请以妇代系,而己出营费赀以偿。

十八闻,亟往视妇,因醉而擒之。

及报御史,仅两月耳。

民有睚眦嫌,辄以人命讼。

淳验无实即坐.之,自是无诬讼者。

永人贫,生女多不举.。

淳劝诫备至,贫无力者捐俸量给,全活无数。

岁旱,劫掠公行,下令劫夺者死。

有夺五斗米者,淳佯取死囚杖杀之,而榜其罪曰“是劫米者”,众皆慑服。

久之,以治行第一赴召去永。

甫就车..,顾其下曰:“某盗已来,去此数里,可为我缚来。

”如言迹之,盗正濯足于河,系至,盗服辜。

永人骇其事,谓有神告。

淳曰:“此盗捕之急则遁,今闻吾去乃归耳。

以理卜,何神之有?”擢礼部主事,历郎中,谢病去。

起建宁知府..,进浙江副使。

时浙江有召募兵,抚按议散之,兵皆汹汹。

淳曰:“是骄悍者,留则有用,汰则叵测。

不若汰其老弱,而留其壮勇,则留者不思乱,汰者不能乱矣。

”从之,事逐定。

官终陕西布政。

(选自《明史·张淳传》,有删改)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讼浸.减浸:逐渐B.淳验无实即坐.之坐:判罪C.寝.不行寝:平息D.永人贫,生女多不举.举:抚养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文言文二轮复习:勤政爱民专练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9分)陈幼学,字志行,无锡人。

万历十七年进士。

授确山知县。

政务惠民,积粟万二千石以备荒,垦莱田八百余顷,给贫民牛五百余头,核黄河退地百三十余顷以赋民。

里妇不能纺者,授纺车八百余辆。

置屋千二百余间,分处贫民。

建公廨八十间以居六曹吏俾食宿其中节公费六百余两代正赋之无征者栽桑榆诸树三万八千余株开河渠百九十八道布政使刘浑成弟灿成助妾杀妻,治如律。

行太仆卿陈耀文家人犯法,立捕治之。

汝宁知府邱度虑幼学得祸,言于抚按,调繁中牟。

秋成时,飞蝗蔽天。

幼学捕蝗,得千三百余石,乃不为灾。

县故土城,卑且圮。

给饥民粟,俾修筑,工成,民不知役。

县南荒地多茂草,根深难垦。

令民投牒者,必入草十斤。

未几,草尽,得沃田数百顷,悉以畀民。

有大泽,积水,占膏腴地二十余里。

幼学疏为河者五十七,为渠者百三十九,俱引入小清河,民大获利。

大庄诸里多水,为筑堤十三道障之。

给贫民牛种,贫妇纺具,倍于确山。

越五年,政绩茂著。

以不通权贵,当考察拾遗,掌道御史拟斥之,其子争曰:“儿自中州来,咸言中牟治行无双。

今予殿,何也?”乃已。

迁湖州知府,甫至,即捕杀豪恶奴。

有施敏者,士族子,杨升者,人奴也,横郡中。

幼学执敏置诸狱。

敏赂贵人嘱巡抚檄取亲鞫,幼学执不予,立杖杀之。

敏狱辞连故尚书潘季驯子廷圭,幼学言之御史,疏劾之,下狱。

他奸豪复论杀数十辈,独杨升畏祸敛迹,置之。

已,念己去,升必复逞,遂捕置之死,一郡大治。

霪雨连月,禾尽死。

幼学大举荒政,活饥民三十四万有奇。

卒,年八十四矣。

中牟、湖州并祠祀之。

(节选自《明史·陈幼学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建公廨八十间以居/六曹吏俾食宿/其中/节公费六百余两/代正赋之无征者/栽桑榆诸树三万八千余株/开河渠百九十八道B.建公廨八十间/以居六曹吏/俾食宿其中/节公费六百余/两代正赋之无征者/栽桑榆诸树三万八千余株/开河渠百九十八道C.建公廨八十间/以居六曹吏/俾食宿其中/节公费六百余两/代正赋之无征者/栽桑榆诸树三万八千余株/开河渠百九十八道D.建公廨八十间以居/六曹吏俾食宿/其中/节公费六百余/两代正赋之无征者/栽桑榆诸树三万八千余株/开河渠百九十八道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牒”,指用于指称官府往来文书以及各种证件,在文中指诉状。

B.“御史”,初为史官,自秦始兼掌监察,负责对官员考察、举劾。

C.“士族”,原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文中指地方上有势力的人。

D.“檄”,是古代官方用以声讨的文书,文中指的是用檄文来声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陈幼学勤政爱民,体恤百姓。

在确山任职时,积极屯粮备荒,垦荒退地,不仅给百姓分田,发放牲畜、纺车,还为贫民建房居住。

B.陈幼学公正持平,执法严明。

对违法者,不论远近亲疏、官位高低,一律秉公办理;受到汝宁知府大力举荐,升任中牟地方长官。

C.陈幼学精于治理,政绩斐然。

在中牟带领百姓治理蝗灾,以工代赈修筑城墙,巧借民众开辟良田,又疏通水利,巩固了堤防。

D.陈幼学当机立断,顾虑周全。

抢在巡抚要人之前杖杀施敏;处理杨升时先免其死罪,后考虑离任后杨升会再犯,又将其捕杀。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儿自中州来,咸言中牟治行无双。

今予殿,何也?(2)幼学大举荒政,活饥民三十四万有奇。

答案:1.【文言断句】(3分)C2.(3分)D(文中不是指“用檄文来声讨”。

)3.【内容分析】(3分)B(不是受到汝宁知府大力举荐,也不是升任中牟地方长官。

)4.【文言翻译】(10分)(1)我刚从中州回来,中州百姓全都称赞陈幼学在中牟的政绩无与伦比。

现在你给他排在最后一位,这是为什么?[5分。

大意3分,“治行”“殿”各1分。

](2)陈幼学大力施行治理灾荒的措施,赈济了三十四万多饥饿的百姓。

[5分。

大意2分;“荒政”“活”“奇”各1分。

]参考译文:陈幼学,字志行,常州府无锡人。

万历十七年进士,早年被任命为确山知县。

陈幼学在确山的施政以惠民为本,组织民众储备了一万二千石粮食备荒。

开垦荒地八百余顷,还分给贫民耕牛五百余头,核实黄河退水滩地一百三十余顷,分给无地农民,给村中没条件从事纺织的妇女,授纺车八百余辆,又建屋一千二百余间分给贫民居住。

建官署八十间,给六曹吏提供居所,让他们在里面生活。

将节省下来的公费银六百余两,代无法缴纳地丁税的百姓交纳赋税。

此外,还栽种桑榆等树三万八千余株,开河渠一百九十八条。

布政使刘浑成之弟刘灿成助妾杀妻,幼学将他法办。

行太仆卿陈光日文家人犯法,幼学立即将其逮捕惩处。

汝宁知府丘度怕因此招祸,向抚按建议,将他调至政务繁重的中牟。

中牟县秋收时节遇到蝗灾,幼学发动群众捕捉蝗虫达一千三百余石,这才消灭了虫灾。

中牟县原是土城墙,城墙低矮,且多已损坏。

陈幼学发给饥民口粮,让他们修筑城垣,竣工后饥民还不知是服了力役。

县南荒地长满了蒿草,根系深埋难以开垦。

陈幼学让要向官府递交诉状的百姓,必须要上交十斤草。

不多久,荒地上的草就没了,还得到了数百顷肥沃田地,陈幼学将土地全数分给农民。

县内有一大水塘,积水严重,占去肥沃土地二十余里,幼学率领群众疏导河流五十七道,开渠一百三十九条,将积水引入小清河,百姓大获其利。

大庄许多地方经常发洪水,幼学又组织民众筑堤十三道拦住洪水。

陈幼学还给贫民发放耕牛、种子,给贫妇纺织工具,数量比在确山任职时翻倍。

经过五年的治理,政绩卓著。

但由于他不结纳权贵,在考核政绩时,掌道御史想要污蔑幼学,他儿子争辩道:“我刚从中州回来,中州百姓全都称赞陈幼学在中牟的政绩无与伦比。

现在你给他排在最后一位,这是为什么?”御史这才作罢。

陈幼学随后调任湖州知府,一到任,便捕杀了当地的豪强恶霸。

当时,士人之子施敏与某富豪家奴杨升,在郡中横行霸道。

幼学抓捕了施敏关押在监狱,施敏买通权贵,嘱咐巡抚向陈幼学发文要人亲自审理,幼学坚持不交人,并即刻将施敏用棍杖击毙。

施敏供词中株连到故尚书潘季驯之子潘廷圭,幼学将此案情告诉御史,上章弹劾,将廷圭逮捕入狱。

其他豪强恶霸论罪处死者多大数十人。

唯独杨升畏罪收敛了他的行为,陈幼学暂且放过了他。

后来,陈幼学想到,若自己离开湖州,杨升必再来逞凶,于是将他逮捕处死,从此一郡太平。

一年湖州阴雨连月,禾苗尽死,陈幼学大力施行治理灾荒的措施,赈济了三十四万多饥饿的百姓。

陈幼学逝世时享年八十四岁。

中牟县、湖州百姓均建祠纪念他。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5—8题。

(19分)耿九畴,字禹范,卢氏人。

永乐末进士。

宣德六年授礼科给事中。

议论持大体,有清望。

正统初,大臣言两淮盐政久坏,宜得重名检者治之,于是推择为盐运司同知。

痛革宿弊,条奏便宜五事,著为令。

母丧去官,场民数千人诣阙乞留。

十年正月起为都转运使。

节俭无他好,公退焚香读书,廉名益振,妇孺皆知其名。

以事见诬,逮下吏,已,得白,即留为刑部右侍郎。

屡辨疑狱,无所挠屈。

礼部侍郎章瑾下狱,九畴及江渊等议贬其官。

瑾婿给事中王汝霖衔之,与同官叶盛、张固、林聪等论刑部不公。

九畴、渊遂劾盛等,且言汝霖父永和死土木①,嬉笑自如,不宜居职。

时景帝新立,急于用人,置汝霖等不问,瑾如奏。

凤阳岁凶,盗且起,敕往巡视招抚。

奏留英武、飞熊诸卫军耕守,招来流民七万户,境内以安。

两淮自九畴去,盐政复弛。

景泰元年仍命兼理。

寻敕录诸府重囚,多所平反。

都指挥杨得青等私役操卒,九畴劾之。

诏按治,且命诸边如得青者,具劾以闻。

边将请增临洮诸卫戍,九畴言:“边城士卒非乏。

将帅能严纪律,赏罚明信,则人人自奋。

不然,徒冗食耳。

”乃不增戍。

边民春夏出作田,秋冬辄徙入塞。

九畴言:“边将所以御寇卫民也,今使民避寇失业,安用将帅?”因禁民入徙,有被寇者,治守帅罪。

布政使许资言:“侍郎出镇,与巡按御史不相统,事多拘滞,请改授宪职便。

”乃转右副都御史。

大臣镇守、巡抚皆授都御史,自九畴始。

有旨市羊角为灯,九畴引宋苏轼谏神宗买浙灯事②,事乃寝。

灾异求言,请帝延儒硕,公赏罚,择守令,简将帅,优诏报焉。

天顺初,议事京师。

帝顾侍臣曰:“九畴,廉正人也。

”留为右都御史。

罪人系都察院狱者不给米九畴为言乃日给一升遂为令已上疏陈崇廉耻清刑狱劝农桑节军赏重台宪五事帝皆嘉纳。

(节选自《明史·耿九畴传》)【注】①土木:指发生于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北征瓦剌的兵败事变。

②苏轼谏神宗买浙灯事:宋神宗赵顼命令减价收买浙灯四千余盏,并将市场上的灯尽数拘收,苏轼上书劝谏,希望神宗务从俭约。

5.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罪人系都察院/狱者不给米/九畴为言/乃日给一升/遂为令/已/上疏陈崇廉耻/清刑狱/劝农桑/节军赏/重台宪五事/帝皆嘉纳B. 罪人系都察院狱者/不给米九畴/为言/乃日给一/升遂为令/已上疏陈崇廉耻/清刑狱/劝农桑/节军赏/重台宪/五事帝皆嘉纳C. 罪人系都察院/狱者不给米/九畴为言/乃日给一/升遂为令/已上疏陈崇廉耻/清刑狱/劝农桑/节军赏/重台宪/五事帝皆嘉纳D. 罪人系都察院狱者不给米/九畴为言/乃日给一升/遂为令/已/上疏陈崇廉耻/清刑狱/劝农桑/节军赏/重台宪五事/帝皆嘉纳6.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进士,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的称呼。

B. 礼部,古代六部之一。

六部各司其职,如工部掌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漕运等事务。

C. 两淮,是个方位地理概念,泛指今天江苏和安徽两省长江淮河之间的地区。

D. 宪职,负责弹劾纠察的官吏,一般都相当于都御史、御史一类官职。

7.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耿九畴能把握全局,清廉公正。

他得到大臣们的推荐担任盐运司官员后,痛下决心改革遗留问题,所提建议被皇上定为法令。

B. 耿九畴办案能力强,能刚正执法。

他曾多次辨析办理疑难案件,还不惧怕给事中王汝霖等的诬陷,对章瑾和王汝霖加以弹劾。

C. 耿九畴善于治理地方,安抚灾民。

当凤阳遭受灾荒、快要产生盗贼时,他奉命前往巡视招抚,招来七万户流民,安定了地方。

D. 耿九畴敢于直言,多次提出合理建议。

他曾建议皇帝停止购买羊角灯,他在灾异发生时提意见曾被皇帝下诏书加以褒奖。

8.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以事见诬,逮下吏,已,得白,即留为刑部右侍郎。

(2)请帝延儒硕,公赏罚,择守令,简将帅,优诏报焉。

【答案】5、D 本题中,“罪人系都察院狱者不给米”,“罪人”是主语,“系都察院狱”是“罪人”的定语,后置,“给”是谓语,“米”是宾语,本句主谓宾齐全,结构完整,不能断开,排除ABC;6、B B项,“礼部,古代六部之一。

六部各司其职,如工部掌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漕运等事务”表述错误,漕运归户部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