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改革年代共33页文档

合集下载

广播电视的改革年代

广播电视的改革年代




广州电视台1979年4月13日播出了第一条收费的商业 广告,并在春季广州商品交易开幕的4月15日当晚,正 式播出广告节目。广州电视台当年制作,播出中外广 告30多条,收入人民币12万元,港元120万元。 1979年,中央宣传部批准新闻单位承办广告,中央电 视台才于12月在两套节目中同时开办广告。 1980年3月,中央电视台在面向首都的频道开始每日播 出西铁城手表广告。12月开始向全国播放广告贴片的 日本系列动画片《铁臂阿童木》,《森林大帝》、 《尼尔森骑鹅旅行记》。


《加里森敢死队》停播: CCTV历史上的大事 件 作为中国第二部引进的美剧,于1980年10 月开播,当时在每周六晚8时播放。但这部26 集的美剧播完第16集后,便以黑底白字正告观 众:本剧播放完毕。但是很多人都看出来,电 视剧只播了一半。国人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纷纷给中央电视台写信。






1978年,中央电视台拍摄了8部电视剧。1979年,全 国只有485万架电视机。1982年已经达到了2761万架。 自1981年开始,电影发行放映指标逐年下降。 1979年10月24日签订了《关于供应电视台播放影片的 规定》。协议规定,新影片在北京头轮结束后(半个 月到一个月后)可供中央电视台向北京地区播放;发 行期满半年后,可供中央电视台向全国播放。每年元 旦、春节等节日,中影公司要供应一两部影片。 1979年,9,10月,中央电视台购得香港影片10部, 美国电视连续剧一部—《从大西洋底来的人》。



刺激而便宜的娱乐节目也是电视选择的 内容。比如:《加里森敢死队》《姿三 四郎》《霍元甲》 然后是絮絮叨叨的通俗生活剧。日本的 《血疑》巴西的《女奴》,墨西哥的 《诽谤》等 视频:姿三四郎 血疑

广播电视的改革开放

广播电视的改革开放
• 中央电视台做大做强(16频道)
14
广播电视产业化
• 广播复兴。都市汽车的增长。北京交通广播电 台一年收入1.5亿(2003, 2006?)
• 电视民生新闻,煽情化倾向。《南京零距离》, 《1860新闻眼》。电视综艺节目,娱乐化倾向。 湖南广播电视的“崛起”
• 国有资源的商业出卖?海南旅游卫视的转卖 • 中国广播电视的数字化道路(国家目标,产业
论中国广 播电视改革的经验教训。预习《中外广 播电视史》第二章第一节。思考问题:
1. 广播电视体制有哪些类型? 2. 中国广播电视体制近年来有什么样的变
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 提醒:第一个开讲的沙yao小组下周(11
月5日)演讲
18
• 意义:“理想者部落” ;新的机制(“特区” 的优惠,数次包括晚间重播的机会,商业经 营?)
• 《焦点访谈》、《实话实说》、《新闻调查》 • 《每周质量报告》及其困境
12
集团化
• 全球潮流(美国在线兼并时代华纳;新闻集 团兼并《华尔街日报》)。应对全球化 (2001.11.12.)?做大做强(中国广播电影电 视集团,CMG,2001.11.6.。上海文广新闻传 媒集团。湖南电广集团)
利益。受众权益?)
15
观摩《世界在你面前》 第五集
16
讨论
• 题目:中国广播电视近年来的变化 1. 制度设置商业化(从计划经济的事业单位变
为自负盈亏和利润导向的企业经营,“收视 率挂帅”?收视率是不是万恶之源?) 2. 传播内容多元化,丰富了?低俗了?如何评 价?如何改进?
• 方式:小组汇报?师生提问和解答?
• 节目我们后面几课专门讨论
8
强化市场走向
• 1992年春天,邓小平巡视南方,掀起了 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新一轮高潮。1992 年6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 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

深化改革时期的广播电视史

深化改革时期的广播电视史

《焦点访谈》的舆论监督节目多年来为人们所关注和喜爱,选择“政府 重视、群众关心、普遍存在”的选题,坚持“用事实说话”的方针,反映和 推动解决了大量社会进步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许多《焦点访谈》的报 道成为有关方面工作的决策依据和参考。 1997年12月29日,李鹏总理视察中央电视台时题词“焦点访谈,表扬先进, 批评落后,伸张正义。”1998年10月7日,朱镕基总理专程来到中央电视台,与 《焦点访谈》的编辑记者座谈,并郑重赠言“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 改革尖兵。”2003年8月26日,温家宝总理视察中央电视台,在《焦点访谈》演 播室赠言“与祖国同在,与人民同行,与世界同步,与时代同进。” back
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开办于1993年5月1日, 这个杂志型新闻节目播出伊始就产生了广泛影响, 改变了中国大陆观众早间不收看电视节目的习惯, 被誉为是“开创了中国电视改革的先河”。
课外延伸之
开办之初的四个栏目:东方之子、东方时空金曲
榜、生活空间、焦点时刻
2000年11月27日,《东方时空》时长从40分钟扩为150分钟,以演播 室为调度中心。同时推出了《东方时空》独有的周末版节目。在这次改版 中,《生活空间》改名为《百姓故事》,《时空报道》改为《直通现场》。 并增加了《世界》、《纪事》和《直播中国》三档周末环节。当时央视一 套的几节早间新闻也一度并入《东方时空》,并更名为《东方时空· 早新 闻》。在央视一套首播时间为06:00。
自1994年开办后,它迅速成长为一个在 中国家喻户晓的电视栏目,也是中央电视台 收视率最高的栏目之一。焦点访谈节目开播 以来,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老百姓们 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课外延伸之
平均每天栏目能收到2300条来自观众通过电 话、写信、传真、电子邮件、手机短信、QQ等方 式提供的收视意见和报道线索。

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精编版

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精编版
▪ 地方广播事业局建立。地方广播电台归 各地方政府管理,但在大政方针与具体 业务和事业建设方面接受广播事业局的 领导。
中国广播电视事业 2020/3/3
18
3、开展宣传
▪ 宣传内容:
▪ 宣传方式:“广播大会”的新形式
▪ 广播遗留下根深蒂固的排斥批评的心理
4、确定方针与广播发展
▪ 在“文化大革命”之前的17年里,广播 电视系统共召开了9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 这些会议一方面受到当时大的政治环境 的影响,指导思想难免出现不同程度的 偏差,但还是一步步引导中国广播电视 事业向前发展,尽管步伐缓慢。
▪ 早期的电视注重思想教育,“宣传政治”、 “传播知识”、“充实群众文化生活”是 其宗旨,“寓教于乐”是对所有节目的要 求。
中国广播电视事业 2020/3/3
21
三、广播电视“大跃进”的挫折
▪ 经济困难的逼近。 ▪ 进口电视机停止,国产电视机也被列入
高级消费品,禁止社会集团(单位)购 买。 ▪ 全国广播事业调整,电视台、试验仅留8 座,不到原来36座的四分之一。
中国广播电视事业 2020/3/3
28
3、要加强国际问题的研究,收录外国新 闻稿和广播,经过比较、分析、判断, 编发消息,以丰富国际新闻的来源,增 强国际新闻时效,还要增加国际评论的 比重。
4、精心选择通讯社和报刊的消息、文章 加以改编,使之适合于广播电视而有别 于文字宣传。
中国广播电视事业 2020/3/3
24
第三,十几年间初步建成一支以编、播技术为 主体的几万人的广播电视队伍,广播电视从 业人员的文化结构有了明显的改善。
第四,在此期间,先后召开的第一至第九次全 国广播工作会议,无论是总结前一阶段的工 作经验和成绩,还是制定下一阶段的工作方 针,总的来说,是比较正确的,但都不同程 度地受到“左”的指导思想特别是“以阶级 斗争为纲”方针的严重影响,使广播电视事 业的发展和广播队伍建设受到不少挫折,广 播电视宣传也未能正确地发挥应有的作用和 影响。

我国广播电视发展历程

我国广播电视发展历程

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历程中国当代广播电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舆论工具,是鼓舞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现代化传播工具,也是党和人民政府联系群众的主要渠道之一。

广播电视事业几十年来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其历程大致可分为几个阶段:一、创始阶段:(1940年—上个世纪70年代末)广播是人类社会在社会实践中日益增长的对信息的需求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最早利用无线电波传送和接收声音的是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加拿大出生的费森登和被称为“无线电之父”的美国杰出发明家德福雷斯特,1906年圣诞节前夕费森登主持播出了世界上第一次语言广播。

1920年,威斯汀纽豪斯公司在匹兹堡建立的KDKA电台正式广播。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座人民广播电台,1940年12月30日在延安试播。

当时它是新华社的口语广播组织,故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

1943年被迫停止播音,到1945年,经多方努力才恢复播音,1947年改名“陕北新华广播电台”,于1948年迁到河北平山县继续播音。

1949年,北平解放后,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在3月25日随党中央迁到北平改名北平新华广播电台。

1949年9月27日,改名为北京新华广播电台,12月5日改称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1958年5月1日,我国大陆上建立的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试验播出黑白电视节目,9月2日正式开播,10月1日上海电视台建成,1978年,北京电视台改名中央电视台。

从1940年延安新华广播电台诞生,1958年第一座电视台诞生,建国后我国有计划地在中央及各省创建了广播电台和电视台。

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挫折。

这一阶段广播电视事业主要体现党和政府宣传喉舌的特点。

二、发展阶段:(上个世纪80年代)虽然50年代中国电视事业便已起步,但很长的时间里,它距离大多数中国人还是很遥远。

直到1980年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审判林彪、“四人帮”集团的实况,中国百姓在感受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政治春风的同时,才不知不觉迈入了名副其实的“电视时代”。

我国广播电视发展历程

我国广播电视发展历程

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历程中国当代广播电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舆论工具,是鼓舞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现代化传播工具,也是党和人民政府联系群众的主要渠道之一。

广播电视事业几十年来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其历程大致可分为几个阶段:一、创始阶段:(1940年—上个世纪70年代末)广播是人类社会在社会实践中日益增长的对信息的需求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最早利用无线电波传送和接收声音的是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加拿大出生的费森登和被称为“无线电之父”的美国杰出发明家德福雷斯特,1906年圣诞节前夕费森登主持播出了世界上第一次语言广播。

1920年,威斯汀纽豪斯公司在匹兹堡建立的KDKA电台正式广播。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座人民广播电台,1940年12月30日在延安试播。

当时它是新华社的口语广播组织,故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

1943年被迫停止播音,到1945年,经多方努力才恢复播音,1947年改名“陕北新华广播电台”,于1948年迁到河北平山县继续播音。

1949年,北平解放后,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在3月25日随党中央迁到北平改名北平新华广播电台。

1949年9月27日,改名为北京新华广播电台,12月5日改称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1958年5月1日,我国大陆上建立的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试验播出黑白电视节目,9月2日正式开播,10月1日上海电视台建成,1978年,北京电视台改名中央电视台。

从1940年延安新华广播电台诞生,1958年第一座电视台诞生,建国后我国有计划地在中央及各省创建了广播电台和电视台。

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挫折。

这一阶段广播电视事业主要体现党和政府宣传喉舌的特点。

二、发展阶段:(上个世纪80年代)虽然50年代中国电视事业便已起步,但很长的时间里,它距离大多数中国人还是很遥远。

直到1980年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审判林彪、“四人帮”集团的实况,中国百姓在感受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政治春风的同时,才不知不觉迈入了名副其实的“电视时代”。

中国广播电视媒介的发展历程两大特色

中国广播电视媒介的发展历程两大特色

中国广播电视媒介的发展历程两大特色中国广播电视媒介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阶段。

一、起步阶段(20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在中国广播电视媒介的起步阶段,主要特色是政府主导和垄断经营。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播电视行业迅速发展起来。

政府成立了中国广播公司和中国电视公司,并且广播电视媒体成为党和政府的宣传工具。

这一时期,广播电视媒介的发展受到了政府的直接掌控,垄断经营模式成为主要特色。

二、改革开放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广播电视媒介经历了深刻的变革和发展。

主要特色是市场化和多样化。

随着政府对广播电视媒体的控制力度的松动,广播电视行业逐渐迈向市场经济,并且逐渐放开了对私有资本的限制,引进了国外的广播电视节目。

这一时期,广播电视媒介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竞争化的趋势,广播电视节目形式和内容也得到了丰富和多样化。

在改革开放阶段,中国广播电视媒介经历了以下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1.体制改革阶段:1980年代初,中国广播电视媒介开始进行体制改革。

政府成立了中国广播电视总局,实行垂直管理体制,推动广播电视媒介的市场化和多样化发展。

2.技术创新阶段:20世纪90年代,随着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中国广播电视媒介开始引进数字技术,实现了广播电视信号的数字化传输和接收。

这一技术创新使广播电视节目的传输质量得到了提高,为广播电视媒介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内容创新阶段:进入21世纪,中国广播电视媒介开始注重内容创新。

政府鼓励广播电视媒介机构加强自主创作,提高节目质量,推出了一批具有较高影响力的电视剧、综艺节目和纪录片。

同时,中国广播电视媒介也加强了与国外媒体的合作交流,引进了一些优秀的国外节目,丰富了广播电视节目的内容。

总之,中国广播电视媒介的发展历程具有政府主导和垄断经营的起步阶段特色,以及市场化和多样化的改革开放阶段特色。

在改革开放阶段,中国广播电视媒介经历了体制改革、技术创新和内容创新等重要阶段,不断提高了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和多样性。

广电发展历程

广电发展历程

广电发展历程
广电发展历程如下:
20世纪20年代,广播技术开始崭露头角,出现了第一批广播
电台。

这些电台在当时的社会中起到了传播新闻和娱乐的作用。

20世纪30年代,电视技术开始发展,并在一些国家开始广播
电视节目。

这使得人们可以通过电视画面来获取新闻和娱乐内容。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广播电视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开始出现了彩色电视和立体声音效。

这使得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得到了极大提升。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的出现使得
电视节目的选择更加丰富,人们可以观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节目。

21世纪以来,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广电媒体进
一步融合。

人们可以通过电视、手机和电脑等设备随时随地观看电视节目和获取新闻资讯。

与此同时,广电媒体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广播电视节目,越来越多的内容创作者开始在网络上发布自己的作品,各类视频网站兴起。

这使得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观看内容,进一步推动了广电媒体的发展。

总之,广电发展经历了从无线电到电视,再到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的技术革新。

这一过程中,广电媒体不断创新,逐渐走向多样化和个性化,为人们提供了更丰富的娱乐和信息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广播电视的发展变迁

改革开放以来广播电视的发展变迁

改革开放以来广播电视的发展变迁改革开放以来,广播电视行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和发展,从最初的单一媒体形式逐渐发展为多样化的媒体平台,不断满足人们对信息传播、文化传承、娱乐消费等多方面的需求。

广播电视行业发展的历程充满了波澜和创新,为我国文化产业和信息传播领域的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改革开放初期,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资源匮乏、技术陈旧、节目单一是其面临的主要问题。

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和经济的快速增长,广播电视行业逐渐迎来了改革的契机。

1980年代,中国大陆的广播电视开始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节目内容,逐步向全民开放,节目类型和质量有了新的突破。

国有媒体与地方媒体也开始进行改革,探索新的运营模式和市场化的发展路径,广播电视行业的多样化发展条件开始逐步形成。

上世纪9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行业开始迈入了数字化时代。

数字电视技术、互联网电视技术的涌现,为广播电视行业带来了颠覆性的变革。

数字技术的应用,为广播电视行业节目制作、传输和接收提供了更为便捷、高效的手段,各种数字化终端设备的普及,也使得广播电视内容得以更广泛、便捷地传播。

数字化电视节目变得更加多元化、个性化,观众的观看体验得到了全面的提升。

21世纪以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广播电视行业逐渐进入了跨平台传播的阶段。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观众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随时随地观看节目内容,并与其他观众进行互动交流。

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和网络速度的提升,也为广播电视行业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娱乐消费市场。

在这一背景下,广播电视行业开始加大对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整合力度,推出了各种应用软件和互动平台,为观众提供更为丰富多彩的娱乐体验。

在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中,内容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家文化产业政策的不断调整,广播电视行业的内容生产、传播和管理机制得到了全新的优化和完善,内容质量和创新度都得到了极大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广播电视的发展变迁

改革开放以来广播电视的发展变迁

改革开放以来广播电视的发展变迁
改革开放以来,广播电视在中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经历了重大的变迁。

以下是其中的重要事件和趋势:
1979年,中央电视台在北京成立,成为中国第一家全国性电视媒体。

此后,电视机开始普及,成为中国家庭的主要娱乐方式。

1980年代,以粤语为主的香港电视台开始进入中国市场,成为全国范围内收视率最高的电视频道,也影响了中国影视市场的发展。

199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外资投入的增加,中国的卫星电视和有线电视得到了迅速发展。

盒式电视机、DVD播放器等家庭娱乐设备开始普及,使得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

同时,香港、台湾等地区的媒体也开始向内地市场进军,发挥了重要作用。

21世纪初,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使得广播电视的传输质量和服务水平得以提高。

手机和网络等新媒体的兴起,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最新的资讯和节目。

同时,互联网视频和网络电视等新型媒体兴起,重构了媒体格局,成为主流媒体之一。

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成功举办,推动了体育媒体的发展,也使得中国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更广泛的关注。

2020年,新冠病毒疫情爆发,让人们开始更加关注公共卫生和安全,也推动了在线教育和远程办公等新型媒体的发展和应用。

总的来说,改革开放以来,广播电视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从单一的电视台到多元化的媒体格局和从传统媒体向新媒体的转型。

在未来,中国的广播电视将继续向数字化、视听融合、全媒体化的方向发展,为广大观众提供更为精彩和多样化的节目和服务。

我国广播电视改革历程及未来诉求

我国广播电视改革历程及未来诉求

我国广播电视改革历程及未来诉求作者:陈共德来源:《声屏世界》2008年第09期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广播电视处于繁荣发展的新时期。

我国广播电视系统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发挥好广电传媒作为公益性社会文化事业的社会功能和作用。

同时,按照中央的有关部署,大力推行文化体制改革,发展广播电视产业,积极探索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规律,大大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

我国广播电视的改革历程我国广播影视改革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领域。

随着经济领域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广播电视领域也逐步实现从计划到市场的体制转型。

改革的初期:1978~1991年1978年底,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标志,我们党实现了建国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曾经被视作政治工具的广播电视领域也逐步实现了由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范式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范式的转变。

在这一过程中,广播影视事业出现了复苏与初步繁荣的局面。

第一,变“二级办”为“四级办”,“一体多元体制”形成。

尽管广播电视由党和政府主办这一根本立场没有变,但却将广播电视的开办权下放到了县级,从而调整了我国广播电视机构的整体布局。

从1984年起,我国实施“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政策。

新设立的电视台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特别是地市级和县级电视台的成长更加快速。

各地根据本地情况形成了不同的管理体制。

根据调查,各地广播电视体制分成九种:(1)局台合一制;(2)局台分设制;(3)电视台相对独立制;(4)局台同级制;(5)台为局级制;(6)市委直属单位制;(7)两台合一制;(8)广播电视一体制;(9)局属科室制。

第二,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制度,引进经营理念。

改革开放后,我国广播电视机构开始实施“事业单位企业型管理”,获准从事广告经营活动。

“事业单位企业型管理”的广播、电视媒介,以实行“财务承包”为由,从“事业型管理”向“企业型管理”过渡,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营利活动,以补充国家预算的削减部分。

我国广播电视发展历程资料

我国广播电视发展历程资料

我国广播电视发展历程资料
我国广播电视发展历程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迄今已有五十多年的发展历史。

20 世
纪七十年代以来,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迅速,在特殊历史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是为
国家开创社会发展的新局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1960 年,我国在西安发射第一个全国性的广播电视节目,开始了国家广播电视的历史,并于 1962 年成立了中国广播电视总台,作为国家广播电视发展的机构。

1969 年 7
月份,中央电视台(今中央电视台)在西安正式开播,拉开了我国电视台的开播序幕,中央
电视台后来发展为一个覆盖全国的卫星电视台。

1973 年,中央电视台开播全国联播,使
中国电视节目覆盖了全国。

20 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我国的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迅猛。

1987 年,第一套教育台中国
教育电视台正式开播,1991 年,新世纪九一一视频技术及联播卫星电视技术于中国首次
使用,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代。

此外,随着直播技术、网络技术的成熟,国家有线电
视事业也开始蓬勃发展,收视者的数量持续增长,2016 年有线电视收视率已达到 98.7%。

近年来,我国也开始大力发展电子媒体,推进电子媒体的生产、出版和播放的规范化
管理,积极推广多媒体应用,形成了以网络电视为核心的新型媒体传播体系,让公众更多
的有效获取社会资讯。

近两十年来,我国广播电视发展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形成了覆盖全国的完整的电视发
射覆盖网络,给全社会带来全新的信息次元。

在新的发展阶段,未来我国广播电视事业还
将继续加快发展,在信息传播中发挥着更大的作用,为改善人民的生活、加快社会发展作
出积极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广播电视的发展变迁

改革开放以来广播电视的发展变迁

改革开放以来广播电视的发展变迁改革开放以来,广播电视在中国的发展变迁经历了许多重要的阶段。

从最初的国有垄断到市场化竞争,从模仿西方节目到更注重本土文化,在这些变迁中,不仅是广播电视行业,也符合了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脉搏。

1978年,改革开放的政策实施,使得广播电视行业面临了一次新的转型。

在这之前,中国广播电视行业由国家垄断主导,广电总局掌握着全部电视台和电台的编导制作、内容审核和管理工作。

直到上世纪80年代后期,国家逐渐放宽了对广播电视的管理,多个省市级电视台也相继成立,电视的市场化竞争初具雏形。

在这一阶段,中国引进了大量国外电视节目,如美国《鬼畜美女》、英国《托马斯小火车》等,并且优化了本土节目的制作,如《歌舞青年大集》、《星光大道》等。

从2000年代开始,随着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传媒领域迎来了更大的变革。

互联网的兴起,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收看各类视频,而广电总局在此时也开始推出地方电视台卫视频道,产生了更多的竞争。

这也催生了新的视频平台,如优酷、土豆等,它们成为了广播电视行业最大的竞争者。

此时,中国的电视节目开始向内容多元化和本土化方向发展。

如《中国好声音》、《我爱我家》、《奔跑吧兄弟》等节目,都成为了中国广播电视行业的代表作。

到了现代,广播电视行业被技术不断赋能。

比如,5G技术的推广和智能电视机顶盒的发展,让用户可以观看更高品质、更多样性、更个性化的内容。

同时,强大的大数据技术也让广播电视行业可以更好地了解受众需求,从而更好地制作内容。

如今,面对其它数字媒体的挑战,广播电视行业需要保持不断的创新,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成为人们消费文化时的重要渠道。

(字数:373)。

改革开放以来广播电视的发展变迁

改革开放以来广播电视的发展变迁

2019/9摘要:广播电视作为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重要工具,是人民群众了解中国和世界的重要途径,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之中同样经历着巨大的变化。

文章从广播电视在各地区的发展、广播电视的节目、节目质量、节目表述方式这几个方面,对广播电视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的发展变迁进行介绍。

关键词:改革开放广播电视发展变迁民以食为天,除了柴米油盐酱醋茶,还有人民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人们了解中国和世界的途径,早期主要是翻看浩如烟海的书籍报刊,后来广播电视也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广播电视早已成为人们日常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广播电视在城乡地区的发展在农村和城镇地区广播发挥着重要的宣传作用。

农村广播是农民信息来源的主要渠道,每天通过收听广播接收信息,可以更有效地开展工作。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电视机的普及,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不再单一,开始变得多元化。

电视在潜移默化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丰富着我们的生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广播电视本身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广播电视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宣传者、记录者,也是改革开放的推动者、实践者,其本身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从大喇叭、调频广播再到广播电台,从黑白电视、彩色电视到高清液晶电视,再到有线传输。

在使用有线传输以后,广播电视节目质量大幅度提高。

有线电视、卫星电视发展迅猛,近年来网络广播电视、IP电视、手机广播电视基本普及。

听广播、看电视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改革开放给百姓带来的最显著、最愉悦的实惠之一。

科技在进步,广播的设施也在进步,在广播电台工作的人们曾感叹道:“以前播出或录音的时候,需要一个团队花10天做,现在一个人一天就能完成;以前用10个设备,现在一个足矣。

效率提高了,人员节省了。

”科技使广播在采集、录制、传输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

40年前的模拟时代,广播电台录节目使用的是开盘带,录制节目必须由专业人员完成,做一个节目要花几倍于节目的时间。

改革开放以来广播电视的发展变迁

改革开放以来广播电视的发展变迁

改革开放以来广播电视的发展变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广播电视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在改革开
放初期,广播电视事业与技术相对滞后,节目质量不高,受众面较窄。

但是,随着经济的
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广播电视事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一方面,广播电视事业的技术水平逐渐提高,并向数字化、高清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

1990年代,中国广播电视事业开始实施卫星直播技术,1978年首次发射的东方红卫星,在经济条件不够优越的情况下,对中国广播电视的发展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成功实现了高清现场转播,引起了国际上的关注。

近年来,中国广播电视业
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另一方面,广播电视事业的节目质量也得到了大幅提高。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广播电
视事业开始吸收国外先进的节目制作技术和理念,增加了娱乐性、趣味性、互动性和参与
性等元素,让广播电视节目更加贴近观众需求,增加了观众的收视率。

这些年来,广播电
视节目呈现出多样化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其中广播节目形态日益多样化,包括政治新闻、文化艺术、娱乐、教育、体育等,电视节目也移植到互联网,并不断拓展新领域。

此外,
新媒体的崛起也让广播电视节目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更好的反响。

总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广播电视事业得到了显著的进步,其技术水平、节目质量
和文化传播能力都得到了大幅提高。

随着技术和市场的不断升级,广播电视事业正不断拓
展新领域、新模式,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和观众的需求,同时,也在推动国家文化软实力的
发展。

中国广播电视发展历史

中国广播电视发展历史

中国广播电视发展历史1958年的5月1日,中央电视台实验播出,当时叫北京电视台。

郭慎之在其专著《电视传播史》一书中这样划分中国电视发展历程:早期(1958~1966),“文化大革命”带来挫折(1967~1976),改革开放的新时期(1977~1992),走进大市场(1993年至今)。

这是史学家们习惯使用的从事业发展角度出发的结果,可以说这是一种纯理论上的分析方法,就是我们常说的“局外人”对电视的看法。

假如,我们把中国电视的一开始就作为竞争格局下的媒体形式,或者说,从中国电视的诞生之日起,我们就把之作为一个必须要面对竞争的媒体形式。

那么,这46年5个月17天,就有了另外一种分析的角度和方法,这就是我今天所要说的主题:中国电视的频道化进程。

我更愿意从竞争的角度将中国电视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一、“台”时代:缺乏竞争的阶段:(1958年——90年代初期)在这一阶段,中国电视业几乎是没有竞争的,这个阶段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1958年至1983年:这一阶段在现在的中国电视史上几乎很少会浓墨重彩的进行叙述,原因也很简单,那个时期电视还不是我们现在所理解的大众媒介,还只是达官贵人家的奢侈品。

1983年——90年代初期一九八三年三月在北京召开的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可说对之后十多年的电视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因为这次会议制定了中央、省、地(市)和县(市)「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和覆盖」的方针,一改以往「两级办电视」的发展格局,使中国电视业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自此,各省、市和自治区除了分别拥有一个电台、一个无线电视台和一个有线电视台外,还有一个教育台或经济台(其中上海在九十年代初更成为唯一一个拥有两个电台和两个无线台的直辖市),还有属下各地区(市)和县(市)级政府也自办电视台。

本来最初的「四级办电视」目的是调动各级政府的积极性,通过建立地方电视台的方法来提高电视人口的覆盖率,事实上也达到这效果,比如全国电视人口覆盖率就从一九八二年的57.3 %上升到一九九七年的87.6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