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集中居住_文化适应及其影响因素
乡村振兴农村人口流动与集聚分析
乡村振兴农村人口流动与集聚分析乡村振兴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其中农村人口流动与集聚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议题。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出发,对农村人口流动与集聚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对乡村振兴的影响。
一、农村人口流动的原因农村人口流动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经济因素、教育因素和生活环境因素等。
1. 经济因素:随着乡村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选择外出务工,追求更好的经济收入。
农村的收入水平有限,而城市的就业机会和工资待遇更加吸引人。
2. 教育因素:城市相对于农村拥有更好的教育资源,如高质量的学校和培训机构。
为了给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条件,一些农民选择将家庭迁往城市。
3. 生活环境因素:由于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相对较低,生活环境较为艰苦。
相比之下,城市的生活条件更加便利和舒适,这也是一些农民选择离开农村的原因之一。
二、农村人口集聚的原因与农村人口流动相对应,农村人口集聚也是一个现象,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1. 经济因素:一些富有经商经验的农村人士,在农村新建工业园区、开办企业等,并吸引了一批农民工前来就业。
同时,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农村产业发展的政策,吸引了一批农民返乡创业。
2. 生活环境因素:近年来,农村环境得到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有所提升。
加之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一部分城市居民选择返乡或搬到农村定居,享受乡村生活的宜居环境。
三、农村人口流动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农村人口流动对乡村振兴有着双重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一些负面问题需要解决。
1. 积极影响:农村人口流动促进了城乡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提升了乡村的劳动力素质与技术水平。
同时,外出务工者通过向家乡寄回资金,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2. 负面影响:人口流动导致农村人口数量减少,一些地区出现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农村留守人口增多,家庭分离和社会等问题也日益突出。
此外,农村人口流动也加剧了城乡差距,使得农村发展面临更大的挑战。
关于整村推进中引导农民集中居住的探讨
定 管 理 能力 的 现 代农 业 经 营 者 。
( ) 养 农 业 高 新 技 术 的研 究 、 广 和 应 用 人 才 。一 是要 以 2培 推
市 场 需 求 为 导 向 . 形 式 、 途 径 培 养 农 业 高 新 技 术 产 业 化 所 多 多 需 要 的各 类 人 才 : 是 改 革 和 完 善 收 入 分 配 、 励 和 约 束 机 制 , 二 激 建 立 吸 引 科 技 人 员 从 事 农 业 技 术 开 发 与 成 果 转 化 ; 是 大 力 发 三
的 重 要 手 段 。 在 全 国各 地 广 泛 兴起 。 分 析 了 当前 影 响 农 民集 中居 住 意 愿 的 主 要 制 约 因素 , 结 合 当 前农 村 现 状 , 正 并 提
出 了相 应 的 建议 和 措 施 。
[ 键 词 ] 村 推 进 ; 民集 中居 住 ; 关 整 农 问题 ; 讨 探 近年 来 整 村 推 进 作 为缓 解 用 地 矛 盾 、提 高 土 地 利 用 效 率 、 统 筹 城 乡 发 展 的重 要 手 段 在 各 地 农 村 普 遍 兴 起 , 中一 项 关 键 其 工 作 就 是 实 行 农 民 集 中 居 住 。农 民 作 为 集 中居 住 工 程 的 主 体 , 其 态 度 和 参 与 程 度 直 接 影 响 整 村 推 进 工 作 的进 程 和 集 中 居 住 政 策 的 进 一 步 实 施 , 此 如 何 有 效 引 导 农 民 集 中 居 住 , 整 村 因 是 推进工作必须首先认真考 虑的问题。 谋 生 手 段 已 越 来 越 多 样 化 , 是 , 农 村 社 会 保 障 尚 未 完 善 的 但 在 情 况 下 。 地 仍 然是 绝 大 多 数 农 民特 别 是 中 老 年 农 民 的 基 本 生 土 活 依 靠 。 山 东 省 社 会 科 学 界 联 合 会 和 民 意 调 查 中 心 分 别 于
基于农民视角的集中居住政策选择——以扬州市为例
终 实 施 主 体 , 积 极 性 和 主 动 性 将 直 接 决 定 着 农 其 民 集 中居 住 推 进 的 速 度 和 质 量 , 现 有 文 献 中 鲜 但 有 涉 及 到 农 民 集 中 居 住 推 进 中微 观 主 体 的 需 求 和
观 要 求 , 是 改 变 传 统 农 村 格 局 向 现 代 化 农 村 变 也 迁 的 具 体 措 施 。 加 上 在 这 一 过 程 中 , 方 政 府 地
既 可 以 赚 取 高 额 的 土 地 收 益 , 可 以 获 得 所 谓 的 又
“ 绩 ” 所 以 , 年来 , 京 、 海 、 苏 、 江 、 政 。 近 北 上 江 浙 四
愿 望 的研 究 。
理 性 拓 展 。 因 此 , 会 理 性 选 择 比生 存 理 性 选 择 社 和 经济理 性 选 择 体现 得 更 为 强 烈 , 成 为新 农 村 并 建 设背 景下农 民集 中居住行 动选 择 的主导 动 因。 基 于 农 民 社 会 理 性 假 设 , 中 居 住 推 进 中农 集 民 的 行 动 选 择 不 仅 会 考 虑 用 货 币 计 量 的 经 济 收 益 和 经 济 成 本 , 会 考 虑 不 能 用 货 币计 量 的 社 会 收 还
高、 家庭 收入主要来源于非农 业、 收入水平较高的农 户集 中居住 的需求相对 较强。但 对大多数 的经济 欠发达 地 区而言, 民的文化程度相对较低, 农 农业收入是 主要的家庭 收入来源, 且农户的收入水平不足 以支撑居住集
中化 过 程 中房 屋 搬 迁 和 重建 的相 关费 用 时 , 比较 适 合 农 民 生 产和 生活 的居 住 形 式还 是村 庄 。
农民集中居住、文化适应及其影响因素
78
社会科学
2 1 年 第 4期 01
叶继 红 :农 民 集 中居 住 、文化 适 应 及其 影 响 因 素
向 城 乡 融 合 ,是 城 乡 发 展 的 必 然 规 律 。 随 后 ,西 方 学 者 霍 华 德 ( .H w r ) 的 “ 乡 磁 铁 ” E o ad 城
( o n—C u t Mant 、赖 特 ( .L Tw o ny g e) F .Wr h ) 的 “ 亩 城 市 ” ( raar i ) it g 广 Bod ceCt 、斯 泰 因④ y
ta sto n A i e i d b r n iin i sa, d t y N. Gi s u g,G p e , a d T. G. M c e H a i: Un v ri fH a i P e s 9 e nb r Ko p l n Ge . wai ie t o wai r s ,1 91, P 3 —2 . s y P. 5
区公 共 空 间 面 积 、加 强 居 住 区社 区 建 设 , 同 时在 推 进 过 程 中要 考 虑 地 区 差 异 因 素 ;对 农
民来说 ,需要 积极 配合 政府 的行动 、加 强社 区参 与和 邻里 交往 。以提 高对集 中居 住 的适
应 能力 。
关 键 词 :农 民集 中居 住 ;移 民 文 化 适 应 ;城 乡一 体 化 ; 新 农 村 建 设
中 图分 类号 : 9 2 8 文献 标识码 : 文章编 号 :2 75 3 ( 0 1 0 -0 80 C 1. A 0 5 8 3 2 1 )40 7 -9 作者 简介 :叶 继红 ,苏州 大学 中国特 色城镇 化研 究 中心研 究员 、苏州 大学社会 学院 教授 、加 拿 大萨斯喀彻 温 大学访 问学者 ( 江苏 苏州 2 5 2 ) 1 13
农村集中居住的利与弊
农村集中居住的利与弊之前我通过网络平台了解到江苏省徐州市境内部分地区开展了农村集中居住计划,基层百姓对此的看法迥异,后来了解到在一些试点地区这项行动已经看展数年,结果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对此来谈谈我的看法。
在改革开放之前,由于生产力落后,我国农村地区的住房仍然以草房和土房为主,人民的生活条件较为艰苦。
改革开放以后数年内,由于经济水平的相应提高,我国农村地区出现了第一轮建房热潮,原来的草房和土房开始被瓦房所取代,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一点程度上改善。
到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我国农村地区又迎来了第二轮建房热潮,此时出现的是楼房,而不再是平房,这一轮建房热潮一直持续到现在,可以说人民生活条件是得到了极大地提升。
很多农村地区的人宁可先不在城市置业,也要在自己家乡有漂亮的楼房。
我国农村地区的建房和城市地区还是有很大的不同,城市地区工作人员是有一定住房保障和福利的,但是农村地区是不存在这些条件的,我国两次农村建房热潮背后相关建设支出都需要农民自己承担。
另外农村地区的住房和宅基地是不能转卖的,而城市地区的住房是可以像商品一样自由出售。
虽然农村地区住房不能出售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少部分农民建房积极性下降,但是出于中国传统安土重迁等思想的影响,大部分农民还是对自建房充满了积极性,所以经过可以在新闻里看到广东福建等地有不少装修非常豪华的农村自建楼。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全国各地上下掀起了解决三农问题的高潮,其中就出现了农村集中居住这一计划,目前在不少地区已经实施或者正在实施。
这项计划如果全面推进,可以标志着我国农村建房热潮进入了3.0时代。
但是这一次建房热潮的发起者不再是农民自己,而是由政府在背后推动,它所引起的社会影响也远远超过了之前两次。
我自己通过网络论坛(百度贴吧)等渠道也和徐州涉及到此次农村集中居住计划的网友进行了交流,他们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持有的是比较抵触的情绪。
人类学知识:聚居、定居、游牧与人类文化
人类学知识:聚居、定居、游牧与人类文化聚居、定居、游牧与人类文化人类社会的发展可以根据其居住方式进行划分,其中最为基本的形式为聚居、定居和游牧。
这些不同的居住方式也反映了不同的生产方式、文化生活和社会组织形式。
本文将探讨聚居、定居、游牧与人类文化的关系。
一、聚居聚居是指人们在一起组成一个社会群体,生活在同一地区,形成一个小型的社区。
这种居住方式在早期人类社会中非常普遍,往往是以狩猎、采集、捕鱼等为生的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
这些小型社区往往被视为是一种亲密的社会网络,通过互相帮助来满足自身的生存需求。
在这样的社会群体中,人们往往以亲戚关系和社群中的信任来建立和维持相互依赖的关系。
因此,在聚居的社会群体中,文化传承和社会价值观的传递往往依赖于家庭和社区传统。
二、定居定居则是一种更为集中的居住方式,人们在固定的地点居住,往往通过农业和畜牧来获得生产资料和食物。
这样的定居生活要求人们建立更加复杂的社会结构和组织形式,以处理土地、水资源、劳动力分配等重要问题。
对比于聚居方式,定居生活通常更为稳定和稳定,也更为严格地维持社会规范和文化传承。
在这种情况下,文化和社会规范往往来自于权威机构的制定和维护,例如宗教机构或者政治权威。
三、游牧相对于聚居和定居,游牧则是一种更为流动和适应性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这种生活方式通常需要人们不断地移动,以便寻找更为丰富的资源和牧场,以及逃避环境变化等不确定因素。
由于游牧民族往往依靠移动来维持生产和生活,因此他们往往具有更为丰富的技能和知识,以适应广泛的环境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游牧民族往往缺少固定的基础设施和社会组织形式。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更多地依赖于家族和氏族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这一点与聚居的社区组织有些类似。
结语聚居、定居和游牧都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也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不同区域的文化和社会组织形式。
每一种居住方式都有其优点和不足,这也赋予了人类社会更为多样化和丰富的文化传承。
农民集中居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四川省彭州市某镇的调查
据样 本数据 统计 , 在文化 程度 方面 , 小学文 化 以下 4 2人 ,
占4 8 . 2 8 % ;初 中 文 化 1 9人 , 占 2 1 . 8 4 %; 高 中 文 化 l 0人 , 占
地 要 素流 动 及 其 收 益 分 配 、 社 区建 设 和公 共 政 策 执 行 等 是 集 中 居 住 工 程 常 见 问 题 。魏 程 琳 等 提 出 “ 因地 制 宜 ” 的政策建议 , 希 望 国家政 策不搞 “ 一 刀切” , 不搞 “ 集 中居住 ” 大跃进 , 尊 重 地 方 自主 实 践 , 切 实改善农 民生产 生活条 件 , 稳 妥 推 进 美 丽 乡 村 建 设, 从 而促进农村社会的长远健康发展 。
阳社 区 的农 民集 中居 住 情 况 。 寂 光 社 区位 于天 彭 镇 锦 阳 西路 4 0 号. 是 石 化 拆 迁 安 置 小 区 和 原 寂 光 村 的 结 合 。全 社 区 幅 员 面 积
社会转型过程 中。 适度集中是必然趋势 。
十六届 五中全会提 出“ 建设社会主义新 农村 ” 决策 , 把城 乡
为 了能 够 更 好 地 了解 政 策 实施 情 况 , 利 用 对 彭 州 市 天 彭镇 的 调 查 数 据 , 以农 户 的 视 角 , 针 对居 住 区 出现 的 生 产 生 活 、
不文明行为 、 环境 、 农 民 日常 文 化 生 活 、 物 业 管理 和居 住 舒 适度 问题 , 进 行 原 因分 析 和 政 策 探 讨 。 关键词 ] 农 民集 中居 住 ; 彭州市; f , - , I 题 对 策
途 径 的农 民 集 中居 住 . 逐 渐 在 各 地 推 行 起 来 。在 此 热 潮 中 , 农 村 环境 面 貌 改善 , 农 民 生 活质 量 提 高 , 越 来 越 多 的 农 民 享
建设农村集中居住点的要点分析
建设农村集中居住点的要点分析摘要: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如何通过产业和空间布局的调整,逐步引导农民集中居住,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农村居民的居住条件,是当前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内容。
建设农村集中居住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民住宅用地紧张的矛盾,以实现宅基地减量化、土地资源配置优化和生态环境保护等目标。
集中居住点是以相对较少的土地资源实现了较多农民相对较高水平的生活条件。
本文结合有效理论和实际经验对建设农村集中居住点的要点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农村;集中居住点;要点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以“适度集中、合理布局”为原则进行农村集中居住点的建设,同时也要将分散农民转移到相对集中的居民点进行生活。
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突破口,在推进农民集中居住点建设探究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针对一系列有关问题,及时制定策略寻求解决方法,改善现状刻不容缓。
一、进行农村集中居住点建设的意义在“三农”问题中,农业是基础,农村是保障,农民是根本,国家要发展农民增收的关键。
而目前广大农村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农民住房改善和土地流转力度不够。
进行农村集中居住点建设,首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响应群众需求可以有效的改善和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其次,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可以使农民进行集中居住,从而改善其生活环境,有利于实现集中居住地区农民群众能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公共服务。
最后,通过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可以增加可利用土地资源,缓解土地紧张状况;同时也可以促进城镇工业与农业的协调发展,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促进城乡产业结构调整。
二、农村集中居住点建设现状(一)农村集中居住点建设取得的成效在农村集中居住点建设中,各级政府本着“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群众自愿”的原则,实行“四公开”制度,即项目建设要公开、项目安排要公开、补助标准要公开、资金使用和分配情况要公开。
农村集中居住点的规划设计以“节约资源、集约发展”为原则,合理布局、统一规划,最大限度地节约土地。
农民工城镇落户意愿和影响因素分析
03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不同地区 的农民工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他 们在城镇落户的意愿和相关影响 因素的信息。
统计分析
运用统计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 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 和回归分析,以揭示农民工城镇 落户意愿的影响因素。
数据来源
政府部门
从国家统计局、农业部等政府部门获取关于农民工群体的相关数据,包括就业状况、收入水平、教育程度等。
家庭成员能够共同享受城市的生活便利和发展机会。
不愿意落户的原因分析
担心失去农村土地权益
许多农民工在农村拥有土地,他们担心在城市落户后,会 失去这些土地权益。因此,他们选择保留农村户籍,以便 继续享有农村土地的相关权益。
城市生活压力大
城市生活成本高,包括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支出。 一些农民工担心在城市落户后,生活压力会增大,他们可 能无法承受高昂的生活成本。
难以适应城市生活
一些农民工长期生活在农村,对城市生活环境和文化不太 适应。他们担心在城市落户后,会面临诸多生活难题和文 化冲突。
05
影响因素分析
个人因素
受教育程度
受教育程度越高,农民工在城镇中的工作机会和收入水平可能更 高,更愿意落户城镇。
年龄和性别
年龄越大,性别为男性,在城镇中获得稳定工作和生活的能力可能 相对较弱,更不容易选择落户城镇。
农民工城镇落户意愿
和影响因素分析
汇报人:
日期: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文献综述 •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 农民工城镇落户意愿分析 • 影响因素分析 • 研究结论和建议
目录
01
研究背景和意义
研究背景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
新农村建设“农民集中居住区”问题频发的原因思考及对策
委书记 陈某多次贿 赂共计人 民币 6 0 万 元左右 、向该镇镇长 等送数万元
等情 况。 三 、新 农 村 建 设 农 民集 中居 住 区 贿 赂 犯 罪 频 发 的 原 因分 析
在乡镇村组兴建农 民集 中居住区 ,是近年来 国家加快 推进社会主义 新农村建设进程 的一项新政策 ,目的就是节约耕地 ,节省 投资 ,提高农 村集约化用地水平 ,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和农村基础公共设施 建设 ,以形 成布局合理 、用地集约 、结构清晰 、规模适宜 、设施完备 的农 村居住新 形态 。按照 当前 国家政策规定 ,修建农 民集 中居住 区是 以当地村组为单 位 ,本着群众 自愿参与 、自筹 自建或代建的方式 ,由需要修 建农 民集 中
一
、
等 6人贪 污、行 受贿窝案 ,邱某 因犯贪 污、受贿罪被 法院判处有 期徒刑 8年 ,其余 人员均被法院有罪判决 ;2 0 1 3年底 ,侦破 了我县彭庙 镇塘林 村 原村支书周某 、该镇 原镇长邹 某等 4 人 贪污窝案 ,其 中,周某 被法院 判 处有期徒刑 1 1 年, 其余人员分别被法 院判处 5 年 以上有期徒刑 。 去年底 ,反贪局干警经过仔细的调查和摸排 ,一举侦破 了我县中石 镇 火车村 建设农 民集中居住 区过程 中滋生的村镇 干部贪 污 、受贿 窝案 , 先 后对该 镇党委书记陈某、镇 长谢某 、财政 所长胡 某、该村党支 部书记 张某、村主任李某、村文书程某以及财政所出纳陈某 、工程建设 老板高 某等8 人涉嫌贪污 、行贿 、受贿立案侦查 ,涉 案金额达 2 0 0 余万 元 ,目 前该 系列窝、串案已全部侦查 终结 ,移送审查起诉 ,取得 了明显 的社会 和法律效果。 二 、 当 前 我 县 农 民 集 中居 住 区 建 设存 在 的 主 要 问题 1 、一封举 报信 引起侦查 人员 的注意 。2 0 1 3年初 ,我们 收到一 封群 众举 报信 ,反映中石镇火 车村农 民集 中居 住 区名义 上是 由农 民 自筹 自 建 ,而实 际上却是 官商勾结下 的商品房 。由于反 映的问题并不具 体 ,加 之 当时我们 对农 民集中居住区的相关政 策、规 定等认 识不深 ,对该镇 主 要领 导及 村、组干部的个人情 况缺乏了解 ,对该案的线索没有立 即启动 初查程序 。但该封举报信 已经 引起 了我们侦查人员 的高度视 。 2 、深入调研发现 问题 。2 0 1 3年下半 年 ,以调研 走访 的形式初 步摸 了一 下我县三个 乡镇的农 民集 中居住 区的修 建情况 ,也从 中发现 一些问 题 。比如 ,在调查某 乡其 中一个村 的农 民集 中居住 区时 ,就发现村组 干 部 的权力很 大 ,他们经 常以村上 困难 的名 义叫修建 老板解决 一些 经费 , 请 客吃饭更 是常事 ,否则 , 他们 就会 以各种 理由阻拦 施工 ,一名村 干部 从 中私吞 了修建方提供 的 1 万 多元 “ 赞助费 ” 。另 外 ,该镇 政府还从 修 建方那里 收取 了几 十万元所谓 的 “ 配套费用 ” ,但 还未来 得及使 用 ;在 调查某镇其 中一村 的农 民集 中居住 区问题 时 ,发现修建方 给镇上送 车和 解决各种费用 ;我们 随的调研 中,又发现另外某镇 的三名 村干部 以误 工 费 的名义 向修建方索要 了近 1 0万元 ,其 中近 6万元 由三名村 干部进 行 了私 分 。 3 、结合调 研 ,揭开 中石镇 “ 农 民集 中居住 区” 贪 、贿 窝 、串案 。 去年 底 ,经过反 贪局和纪委 办案人员 的努 力 ,我们 终 于揭 开 中石 镇火 车村在新 农村建 设过程 中的重大行 、受贿 问题 。经 侦查查 明 :在 修建 中石镇 火车村农 民集 中居住 区过程 中 ,修建 老板高 某先 后 向该村 支 书 张某 、村主任李 某 、村文书 程某各送 一套 住房 和 门面 ,其 中,该 村文 书在财政 所长胡某 案发后还 向他索要 l O万元 。此 外 ,高某 还向该镇党
城郊失地农民的集中居住与移民文化适应
文 化 是 适 应 的产 物 , 当具 有 某 种 文 化 的 群 体 遭 遇 另 一 种 截 然 不 同 的 文 化 就 会 发 生 适 应 的 问 题 ,即 所 谓 文 化 适 应 。 农 民 集 中 居 住 也 会 面 临 ① 文 化 适 应 的 问 题 ,相 比 于 农 民 原 先 分 散 的 居 住 方 式 ,集 中 居 住 涉 及 村 落 的 整 体 搬 迁 改 造 和 农 民 的 空 间位 移 ,需 要 从 文 化 适 应 的 角 度 来 研 究 。
平 方 公 里 的 生 态 农 业 区 ,5 3平 方 公 里 的 居 住 商 . 贸 区 。2 0 0 6年 1月 , 中 共 中 央 提 出 “ 设 社 会 建 主 义 新 农 村 ”, 江 苏 的 “ 集 中 ” 做 法 和 中 央 文 三
件 精 神 相 契 合 ,这 一 做 法 随 即 在 全 省 大 面 积 推
思 想 战 线
20 2 第3卷№ 20 o3 0 年第 期 6 .21Vl6 1 . 0
城郊 失地农 民的集中居住 与移民文化适 应
叶 继 红
摘 要 : 推 行 农 民 集 中居 住 是 统 筹 我 国城 乡发 展 ,加 快 城 乡一 体 化 步 伐 的 战 略 举 措 。 农 民
集 中居 住 涉及 农 民 的 整 体 搬 迁 和 空 间 位 移 。从 文 化 人 类 学 的视 角 看 ,农 民 集 中居 住 的 过 程 实 质
以及 观 念 层 面 适 应 。 技 术 层 面 适 应 表 现 为 从 农 耕 生 产 向 从 事 工 商 业 的 技 能 转 型 , 制 度 层 面适 应
表 现 为 对 城 市 科 层 制 组 织 和 各 种 规 制 的 适 应 ,观 念 层 面 适 应 表 现 为 移 民 在 思 雏 方 式 、 价 值 观 念 、 心 理 结 构 上 发 生 的 现 代 转 向 。 政 府 在 推 进 农 民 集 中居 住 的 过 程 中 不 仅 要 重视 集 中居 住 区 的 “ 质 ” 要 素 建 设 ,更 要 注 重 “非 物 质 ” 要 素 建 设 ,关 心 人 的 发 展 。 物
农民相对集中居住情况汇报
农民相对集中居住情况汇报农民相对集中居住是指在某一地区或特定区域内,农民的居住分布相对密集,形成了相对集中的居住现象。
这种现象在我国农村地区较为普遍,具有一定的特点和影响。
下面将就农民相对集中居住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农民相对集中居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受土地资源分布影响,一些地区的土地资源相对集中,导致农民在此地区集中居住。
二是受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影响,一些地区的经济条件较好,吸引了大量农民前来居住。
三是受政策导向影响,一些地方政府出台了各种扶持政策,吸引了农民前来定居。
四是受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影响,一些地区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较好,吸引了农民居住。
其次,农民相对集中居住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形成了相对密集的农民聚居区,人口数量较多,社区建设较为完善。
二是形成了一定的乡村社会组织和文化传统,农民之间的联系较为紧密,乡村文化传统得以传承。
三是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聚效应,农民在集中居住的地区开展农业生产、农村旅游等活动,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聚效应,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最后,农民相对集中居住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一是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农民相对集中居住的地区往往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聚效应,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二是促进了当地社会的进步,农民在集中居住的地区形成了一定的乡村社会组织和文化传统,促进了当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三是促进了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农民相对集中居住的地区往往形成了一定的生态保护区,促进了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
综上所述,农民相对集中居住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具有一定的特点和影响。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加强对农民相对集中居住情况的研究和管理,推动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农民生活方式的社会因素与影响因素
农民生活方式的社会因素与影响因素农村地区的农民生活方式是受到多种社会因素和影响因素的影响的。
这些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政策、社会文化和教育水平等。
了解和分析这些因素对农民生活方式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农民的生活现状并提供合适的支持。
首先,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农民生活方式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经济发展,农村地区的农民获取就业机会和增加收入的机会也相应增加。
这些变化对农民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农民更有可能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改善住房条件,购买更好的农业设备和工具。
农民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城市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文化,这将不可避免地对他们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和生活习惯产生影响。
其次,政府政策对农民生活方式的影响力也是不可忽视的。
政府可以通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扶持政策和农村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政策来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和发展机会。
例如,提供教育和培训机会,推动农民就业和创业,改善农产品销售渠道等。
这些政策对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起着积极的推动和引导作用。
农村社会文化因素也是影响农民生活方式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的地域和文化背景会导致农民在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方面存在差异。
例如,一些地区的农民更注重家庭和亲友关系,倾向于传统的农事生活方式和观念,而另一些地区的农民可能更加积极拥抱现代科技和市场经济。
社会文化因素还包括农民的宗教信仰、传统节日和民俗习惯等。
这些因素对农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教育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民的生活方式。
随着教育机会的增加和普及化,农民越来越重视子女的教育,并希望他们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机会和提升自身的能力。
这种观念的改变会导致农民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更加注重知识学习和技能培训。
教育的普及也可能提供给农民更多的就业和发展机会,进一步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地位。
总的来说,农民生活方式的社会因素和影响因素十分复杂,包括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政策、社会文化和教育水平等。
农村集中居住实施方案
农村集中居住实施方案农村集中居住是指将分散的农户集中安置在一个地方,通过规划建设,提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改善农村居住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重要举措。
为了有效推进农村集中居住实施,我们制定了以下方案:一、规划选址。
在选择农村集中居住点时,应充分考虑交通便利、土地资源、水源条件等因素,避免选址过于偏远或者资源匮乏的地方。
同时,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居住点的布局和用地结构,确保居民居住舒适、生活便利。
二、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集中居住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农村发展的关键环节。
应当优先建设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同时配套建设学校、医疗机构、文化娱乐设施等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
三、产业发展。
农村集中居住点应当结合当地资源禀赋和产业特色,发展适合当地的农业、畜牧业、乡村旅游等产业,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同时,要加强对农民的职业培训,提高其就业技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四、环境保护。
在农村集中居住实施过程中,要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
严格控制污染排放,加强生活垃圾处理和农田保护,推动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政策支持。
政府应当出台支持农村集中居住的相关政策,包括土地政策、财政扶持、金融支持等方面的政策措施,为农村集中居住提供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推动实施方案的顺利进行。
六、社会管理。
农村集中居住点的社会管理是保障居民权益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应当建立健全村民自治组织和社区管理机制,加强对居民的法律、文明、安全教育,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七、宣传引导。
在推进农村集中居住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农民对集中居住的认识和支持度,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形成全社会共同推动农村集中居住的良好氛围。
总之,农村集中居住实施方案的推进需要政府、企业、农民等多方共同努力,形成合力。
我们将按照上述方案,积极推进农村集中居住的实施工作,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27091732_农民相对集中居住社区的治理问题及对策——以上海市为例
492022.12随着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战略向纵深推进,推进农民相对集中居住成为了保护耕地资源、实现集约发展、优化镇村布局结构、改善农民生活条件的重大民生工程。
而农民集中居住打破了传统农村居住格局和社会结构,农民集中居住新型农村社区应运而生,给基层治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本文以上海市嘉定区、金山区、松江区等地为例,着力厘清在农民相对集中居住背景下农村社区治理现状,探索难题瓶颈破解之策。
治理现状上海市农民相对集中居住社区可分为进城镇集中居住社区(“上楼”社区)、向规划保留村平移社区(“平移”社区)两类。
“上楼”社区,以嘉定区外冈镇、金山区廊下镇为代表,基本采用城市社区管理模式。
社区治理方面,村居委、物业公司、村民三方协作共治。
集中居住区社区存在村委会和居委会共存情况。
村委会对所属村集体的居民负有物业管理经济责任、助困帮扶责任,村民仍然享有参与村委会选举、相关村级事务决策权利。
物业费构成方面,政府、村集体、村民三方共筹共担。
其中,远郊地区物业费用以政府补助、村集体经济筹措为主,村民自付比例较低。
“平移”社区受经济发展水平、村民习惯、治理基础等因素影响,管理模式各有不同。
公共基础设施长效管理可分为三类。
一是村民自管型,以金山廊下镇特色民居为代表。
该村为跨村平移,共涉及6个行政村,农户698户,成立特色民居管理委员会,形成“6+3+N”自治管理模式。
“6”,即6村联席会议。
“3”,即网格长、志愿者、能人“三支”队伍。
“N”,即多家区域化党建结对单位。
村内保洁、保安事务由本村村民承担,经费在上级转移支付中安排。
二是村民与第三方共管型,以松江黄桥村为代表。
该村整村平移,涉及农户470户。
村委会计划聘请专业公司开展保洁、保绿、保修和综合治理,村民负责宅前屋后清洁、垃圾分类。
相关管理费用由村集体与村民共担,其中,“大头”由村集体经济承担,引导村民出“小头”。
三是全委托服务型,以闵行同心村为代表。
该村“上楼”“平移”齐步走,新建“平移”居住区共计44户,社区设施及保洁、保安等管理全部委托第三方公司,服务内容与城市小区基本一致,年服务费用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承担,村民不支付相关费用。
集中居住 调研报告
集中居住:调研报告1.背景介绍在现代社会中,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和人口的不断增加,集中居住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集中居住是指人们聚集在相对较小的区域内居住,通常是高层建筑或公寓楼。
本文将对集中居住的利弊进行调研,并分析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2.利与弊 2.1 利 2.1.1 资源利用效率高集中居住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节约资源。
相对于传统的独立住宅,公寓楼可以容纳更多的人口,减少土地开发的面积。
同时,集中居住也能够更好地利用水电气等公共基础设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1.2 便利的基础设施集中居住通常会配备完善的基础设施,如电梯、垃圾处理系统、绿化带等。
这些设施的存在可以提高生活的便利性,减少人们的日常压力。
同时,集中居住还能够提供共享设施,如健身房、游泳池等,为居民提供更多的休闲娱乐选择。
2.2 弊 2.2.1 空间限制集中居住的一个明显的弊端就是空间限制。
相对于独立住宅,公寓楼的居住空间较小,可能无法满足一些人的需求。
尤其是对于有家庭的居民来说,集中居住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空间,缺乏私密性。
2.2.2 社交隔离集中居住可能导致社交隔离的问题。
相对于独立住宅,公寓楼的居民更加集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较近。
然而,由于生活空间的限制和居民的繁忙程度,人们可能很难与邻居建立深入的社交关系,导致社区凝聚力的不足。
3.影响分析 3.1 对个人的影响集中居住对个人的影响是双重的。
一方面,集中居住可以提供便利的生活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另一方面,由于空间限制和社交隔离的问题,个人可能会感到压抑和孤独。
因此,个人是否选择集中居住应该根据个人需求和偏好进行决策。
3.2 对社会的影响集中居住对社会也有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一方面,集中居住可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对土地的占用。
另一方面,集中居住可能导致社区凝聚力的削弱和社交联系的减少,对社会的整体稳定性和和谐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4.结论集中居住作为一种趋势,既有利又有弊。
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建议(一)、存在问题:1、少数农民集中居住意愿不强我们从农民的个体特征、家庭基本情况、对现有居住环境和预期目标的评价及政策等方面考察了农民集中居住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
研究发现,农民的年龄、文化水平、从事的职业等不同,会有不同的预期和需求标准,从而导致了不同的意愿;经济收入和家庭结构等方面的分化也使得农户产生了不同的居住区位选择动向;政策支持对不同个体特征及不同家庭结构的农户意愿的影响都是积极的,即随着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农民的集中居住意愿也就越大。
从逻辑上讲如果个体在综合比较了迁居前后的成本收益,确认其迁居后的收益确实超过迁居前的收益那么从行为意义上讲,个体就有迁居的意愿。
绝大多数农民对集中居住持支持态度,少数农民出于守故土,恋旧家的传统思想制约以及担心生活成本的上升有一定抵触情绪,主要集中在经济困难和老年人群。
2、征收速度与建设速度不平衡,部分征收户得不到有效安置载体建设全年目标任务为300万平方米,目前已完成13692户、153万平方米,载体建设速度虽然很快,但按序时进度完成目标任务的只有青阳、双沟、界集、魏营、孙园、石集、上塘、瑶沟、陈圩、天岗湖、曹庙等11个乡镇;房屋征收全年目标任务为21100户,目前已完成28292户,完成比率达到134.09%,其中有15个乡镇提前、超额完成房屋征收任务,征收速度远远大于建设速度。
房屋征收没有得到有效安置。
1-5月份,全县小城镇和农村集中居住区已建成住宅13692户、153万平方米,但还不能投入使用,能够投入使用的住房仅有年初存量房13883套、过渡安置房4606套,而房屋征收已达到28292户,扣除进城3500户外,还有6303户(借、租房)征收户得不到有效安置。
虽然载体建设建设按照序时进度快速推进但是仍然远远滞后于征收进度和安置需求。
3、工程监管履责不到位,工程质量问题多检查中发现,部分乡镇对工程质量重视不够,安全意识淡薄,不能履行属地管理职责;建设、施工、监理等参建主体责任不到位,部分项目未取得施工许可证;监理未按规定进行监督管理,材料准入和工序报验把关不严,致使在建工程质量、安全得不到有效保证。
村落的形成知识点
村落的形成知识点村落是人类社会在农耕时代形成的一种居住形态,它是人口和经济活动集中的地方。
村落的形成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包括自然环境、人口迁移、经济发展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多个角度分析村落的形成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现象。
1.自然环境因素自然环境是村落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地理条件、气候、水资源等自然要素对村落的选择和发展有重要影响。
例如,地势平坦、水源丰富的地区更有利于农业生产,吸引人口聚居形成村落。
2.人口迁移人口迁移是村落形成的重要动力之一。
古代农耕社会中,人们迁徙到适合农业生产的地区,并在那里聚居定居。
人口迁移的原因包括战乱、灾害、资源分布等。
人口迁移带来了村落的形成,也促进了村落的发展。
3.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村落形成的关键因素之一。
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们对资源的利用都会对村落的形成产生影响。
农业生产需要人们集中在一起耕种、养殖,因此形成了农业集聚的村落。
与此同时,人们也会根据资源的分布选择聚居地点,如靠近山区的村落可能以矿产资源的开发为主。
4.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对村落形成也有重要影响。
人们在迁徙过程中会携带自己的文化和习俗,这些文化渗入到村落中并逐渐形成独特的风貌。
不同地区的村落在建筑风格、节庆活动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反映了当地社会文化的特点。
5.政策引导村落的形成也受到政策的引导和影响。
政府的规划、土地政策、农业政策等都会对村落的规模和结构产生影响。
例如,政府鼓励农民集中居住,推动农田整理和农业产业发展,可以促进村落的形成和发展。
综上所述,村落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自然环境、人口迁移、经济发展、社会文化和政策引导都对村落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了解这些知识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村落的形成过程,以及村落在农耕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9
பைடு நூலகம்
社会科学 2011 年第 4 期
叶继红: 农民集中居住、文化适应及其影响因素
( disintegration) 、重 组 ( reintegration ) 、 自 律 ( autonomy ) 和 独 立 ( independence ) ①。 贝 瑞 ( J. Berry) 在继承和批评上述模型的 基 础 上, 根 据 个 体 对 原 有 文化的 维持 情况 以 及与 异 文化的 接 触 和参与情况,提出了一个涉及四个策略的新模型,即同化 ( assimilation) 、分离 ( separation ) 、 整 合 ( integration) 和边缘化 ( marginalization) ②。 将文化适应与农民集中居住联系起来,是因为农民整体搬迁到新居住地后,他们和移民一样 会面临因生活环境突变而产生 的适 应 问题③。 这 一 变 化 直接 影响 到 了 移 民群 体原 有 的居住 方式、 生产和生活方式,从而彻底改变了移民的生活。从国内现有对于农民集中居住的研究来看,学者 们较多地探讨了农民集中居住的 功能、 动 力 机制、 集中居住 区 的 空 间 布 局 与集中 安 置 模 式 等 内 容,而对于农民自身的生产、生活尤其是文化适 应 方 面 的研究 相 对较 少。 而 从 相关 的研究 来 看, 一些学者从城乡文化差异的角度出发,认为城市文化在开放性和流动性、社会关系非人情性、社 区认同和社会参与意识、法律意识、竞争意识等方面与乡村文化存在差异,而失地农民内在的文 化特征决定了他们不可能迅速融入快节奏、异质性、开放性的城市生活,对所处社区和整个城市 缺乏相互认同的文化归属感④。学者国虹,从 “文化滞后” 理论角度,分析了 城市化 进 程 中 失地 农民的文化滞后现象,认为文化变迁滞后所导致的文化失调使他们游离于城市社会之外,从而形 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会隔离带⑤。 徐琴、刘国鑫从农民安置区距离中心城区远近的角度,研究了不同类型安置区对其社会适应 的影响,发现居住安置的空间区位差异对失地农民的社会适应水平有显著的影响,原地安置的失 地农民,因其空间区位的优越,社会适应水平明显高于偏远化安置的失地农民⑥。 贾燕、李钢等基于森 ( Amartya Sen) 的 “可行能力 ” 理 论, 从 有 利 于 移 民经济适 应 的角 度 提出农民搬进集中居住小区后,政府 应 完 善 配 套 措 施、 提 高 物 业 管 理 水平、 提升 小 区 的 生活 品 质、增加农民福利⑦。 此外,还有一些学者从被动城市化的角度出发,对该群体的自我认同、社会适应及影响因素 , “时 间 性 ” 效 应 导致 自 我 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大部分失地农民尚无法实现自我认同的 转换 ,“空间性” 效应带来的强烈 的 相 对 剥 夺 感 阻碍 了自 我 认同 系 统 的 认同的转换滞后于物质的搬迁 转换。社会记忆、社会认同与被动城市化机制构成影响失地农民转型适应的重要因素⑧。 以上研究对于理解集中居住区移民文化适应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从中也可以看出移民 文化适应研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但是这些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第一,没有考虑到不同地区 ( 如苏南、苏中、苏北) 农民集中居住 区 移 民文化适 应 的 差异 性, 事 实 上 由于 区域 条件 的 不 同, 移民对于集中居住的文化适应应该有所不同; 第二,农民集中居住与文化适应的结合意味着要充 分重视居住环境对于移民文化适应的影响,从改善集中居住环境入手,通过居住地社区环境建设
一、农民集中居住的由来与意义
“农民集中居住” 通俗地说,就是把分散在农村居住的农民集中 到 新型社 区 居住, 使他们 过 上类似城市的生活,以达到城乡一体化。农民集中居住是在我国当前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背景 下出现的。 城乡一体化是指在生产力或城市化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城市与乡村之间逐步消除差异而走 向融合的过程。早在 16 世 纪, 英 国 学 者 莫 尔 ( T. More ) 就 在其 著 作 《乌 托 邦 》 中 提 出 了 “城 乡一体化” 的设想。而马克思主义 经 典 作家 则从历史 唯 物 主义 的角 度出 发, 指 出 从 城 乡 对 立 走 向城乡融合,是城 乡 发展的 必 然 规 律。 随 后, 西 方 学 者 霍 华德 ① ( E. Howard ) 的 “城 乡 磁 铁 ” ( Town - County Magnet) 、 赖 特 ② ( F. L. Wright ) 的 “广 亩 城市 ” ( Broadacre City ) 、 斯 泰 因 ③ ( C. Stein) 的 “区 域 城 市 ”
二、集中居住区移民文化适应问题的提出
文化适应 ( acculturation) 是文化人 类 学 的 一 个重要 概 念, 原意 是 “由 个 体 所 组 成 且 具 有不 同文化的两个群体之间,发生持续的、直接的文化接触,导致一方或双方原有文化模式发生变化
③。这一概念后来被移民研究 者 使 用, 用 来 指 移 民群 体 对 主 流 社 会 文化的 接 纳 和 适 应 状 的现象”
*
( Regional City ) 、 麦 基 ④ ( T. G. . McGee ) 的 “城 乡 混 合 体 ”
0110 收稿日期: 2011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城市新移民的文化适 应: 以 失地 农民 为 例 ” ( 项目编号: 09BSH015 ) 、 教育 部人文 社 会科学规划项目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民集中居住问题 研究: 以 苏 南 地 区 为 例 ” ( 项目编号: 09YJA840031 ) 的阶 段 性成果。 London: S. Sonnenschein & Co. Ltd. Republished 2008 by Forgotten Books. 1902 , ① Howard,E. Garden Cities of Tomorrow , p. 12. 1935 , pp. 243 - 254. ② Wright,F. L. Broadacre City: A New Community Plan,Architectural Record,April, Architectural Record,September, 1964 , pp. 205 - 206. ③ Stein,C. S. A regional Pattern for Dispersal, ④ McGee,T. G. . The Emergence of Desakota Region in Asia: Expanding a Hypothesis. In The Extended metropolis: settlement transition in Asia,edited by N. Ginsburg,G Koppel,and T. G. McGee. Hawaii: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1 , pp. 3 - 25.
,中国县级财经网站 http: ① 《江阴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② ③ ④
/ / www. zgxjcj. org. cn / Article_ Show. asp? Article ID = 481 ,2009 - 04 - 07 。 : 《引导农民集中居住的问题与政策 思 考 》 , 《调 查 研究 报告 》 ( 国务 院 发展研究中 心 韩俊、秦中春、张云华、王鹏翔 信息中心主办) 2006 年第 254 期。 Redfield, R. , Linton, R. , & Herskovits, M. Memorandum on the study of acculturation.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1936 ,( 38 ) , pp. 149 - 152. Park,R. E. Race and Culture. Glencoe,Illinois: The Free Prees, 1950 , p. 150.
78
社会科学 2011 年第 4 期
叶继红: 农民集中居住、文化适应及其影响因素
( Desakota) 思想等,都对城乡融合的概念及规划实践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在中国,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随着城乡经济社会的 急剧变 革 与发展, 学 术 界在 城市化研究 。“城 乡 一 体 化 ” 概 念 最 先 在 苏 南 地 区 得 到使 过程中,从统筹城乡发展的角度涉及了城乡一体化 用,这是因为该地区相对发达的乡村工业吸纳了 大 量 的农 村 剩 余 劳 动 力, 农民 非 农化 程 度 较 高, 城乡差别逐渐缩小,从而为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奠定了基础。推进城乡一体化需要加快农村城市 , “农民 进 城 ” 变 化步伐,城市化被认为是人口空间移动和定居地改变的过程。在 一定 意义上 讲 成市民是城市化,而留在乡村 的农民 从事 非 农 产 业也 是 城市化。 现 阶 段 由于 我 国城市 承 载 力 有 限,乡村人口不可能全部涌入城市,那种单纯依靠现有大城市完全吸纳乡村剩余劳动力的做法是 不现实的,也不符合我国国情。因此,要想办法让生活在乡村的、数量众多的农民过上相当于城 市的生活,享受与市民基本相同的国民待遇,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而让分散居住的农民向乡 镇和城郊适度集中,正是逐步实现这一发展目标的有效举措。 “农民集中居住 ” 来 自 江 苏 省 近 年 推 行 的 “农 村 三 集中 ” 实 践, 即 “农民集中 到 镇 区 居 ” 、“工业向园区集中” 、 “农 田 向 规 模 经 营 集中 ” 。 以较 早 进 行 “农 村 三 集中 ” 试 点 的 无 锡 市 住 — —7 平 新桥镇为例,从 2001 年开始,新桥镇开始尝试将 19. 3 平 方 公 里 区域 规 划 成 3 个功能 区— 方公里的工业园区,7 平方公里的生态农业区,以及 5. 3 平 方 公 里 的居住 商 贸 区。 经 过 几 年 的发 展,目前该镇 82% 的农田实现规 模 化经 营,99% 以 上 的 工业 产出 及 利 税 来 自工业 集中 区,70% 的农民住进现代化的生活小区①。从而走出了一条新型工业 化 和 城 镇 化的道路, 也 为 其 他地 区 开 展 “农村三集中” 工作提供了一个样板。 农民集中居住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农村集约发展的迫切要求。通过农 民集中居住,将分散的人口集中到一些中心村镇,一方面能够用少量资金改造农村基础设施和公 共服务设施,改善农民的居住条件和 生活 环 境; 另 一方 面, 可 以 大大 压缩 乡 村 居民 点 的 占 地 面 积,节约土地资源。按照户均节约 0. 5 亩土地计算,新桥镇因推行农民集中居住就可以节约 土 地 2925 亩。从江苏全省来看,根 据 “全 省 镇 村 布 局 规 划 编 制 ” 安 排, 在 未 来 20 年 至 25 年 内, 全 。理论测算,全省 可 节 约 土 地 约 400 省约 25 万个自然村将逐步被撤并为 4 万多个 “规划居住点” 万亩以上②。这些土地可以满足各产业部门在城市化进程中的 用 地 需 求。 因 此, 推 行 农民集中居 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