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汉语之古今词义
古代汉语――古今词义的差异与沟通
第五课古今词义的差异与沟通一、古今词义的差异一个词古今的意义发生了变化,多义词的义项发生变化。
表现在两个方面:(一)古义消失(二)古今义项的微殊(一)古代义项的消失所谓义项的消失,是指由于社会的发展变化,古代的一些事物消亡了或是人们的观念变化了,导致词的相关义项也随之消失了。
如:池①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齐桓公伐楚》)②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
(鼌错《论贵粟疏》)③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寡人之于国也》)例①例②中“池”的意思是“护城河”。
例③中的“池”当“池塘”讲。
现代汉语中,随着“护城河”这一事物的消失,“池”所具有的“护城河”这个义项也基本不用了。
爱①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
(《天下兼相爱》)②货以藩身,子何爱焉?(《左传?昭公元年》)③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孟子?梁惠王上》)例①中,“爱”当“喜爱”讲,现代汉语中还在使用这一义项。
例②和例③中的“爱”当“吝惜”讲,随着人们观念的变化和对感情认识的深入,“爱”的“吝惜”义项也逐渐消失了。
(二)古今义项的微殊所谓“义项的微殊”,是指同一个词中的某一个义项在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中只有细微差别。
在文言文阅读中,这种情况尤其值得注意。
这种义项微殊的情况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xx宽窄的差异即古今词义所表示概念的外延大小不同。
如:子①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论语?先进》)②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触龙说赵太后》)③故子生三月则父名之。
(《仪礼?丧服》)例①的“子”指“女儿”;例②的“子”指男孩;例③的“子”兼指男女,郑玄此处注释说:“凡言子者,可以兼男女。
”现代汉语中,“子”只指男孩。
古代汉语中的表义范围宽,现代汉语表义范围窄。
臭①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②上天之载,无声无臭。
先秦“臭”在表示“气味”时,泛指一般气味,既包括好闻的香气,也包括难闻的秽气。
后来范围变窄,专指秽气。
如:③人各有好尚,兰茞荪蕙之芳,众人之所好,而海畔有逐臭之夫。
(完整版)古代汉语(知识点)
(完整版)古代汉语(知识点)第一章古今词义的异同一、古今词义异同的对应情况(1)古今词义基本未变名词:天、地、草、木、山、川、人、手、耳、刀、马、牛、羊动词:出、入、起、坐、笑、骂、学、问、变等形容词:大、小、长、短、轻、重、方、圆、白、黑、数词:一、二、三、四、注意:这种词属于基本词汇。
保证了汉语的继承性和稳定性。
基本词汇的词义基本不变,但并不意味着没有一点变化。
(2)古今词义基本不同1、旧词的死亡原因:历史事物的消亡膢社会观念的改变、被别的词语所取代倡优——演员、艺人注意:古今词义的演变,是指一个词的意义从古到今的发展变化。
这跟“词义的引申”不完全相同。
“词义的引申”着重讨论一个词的各种各样的意义是怎样演变出来的。
“古今词义的演变”则着重于讨论一个词由古到今词义上有无变化或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3)汉语中大多数的词古义和今义既有联系又有差别《史记·商君列传》:“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听。
”打瞌睡——泛指所有的睡觉《韩非子》:“人有酤酒者,为器甚洁清,置表甚长,而酒酸不售。
”卖掉(卖的结果)——卖的行为《左传·蹇叔哭师》:“穆公访诸于蹇叔。
”咨询(事)——探访、拜访(人)二、古今词义变化的类型(一)词义范围的变化所谓词义范围的变化,是就一个词新旧义位的比较而言。
一般认为,词义范围的变化有三种情况:1.扩大:意义由下位义变成了上位义。
《礼记·曲礼下》:“公侯有夫人,有世妇,有妻,有妾。
”诸侯之妻——自己及他人的妻子2.缩小:意义由上位义变成了下位义。
《战国策》:“父母闻之,清宫除道。
”泛指居处、房屋——帝王的殿堂、居室《论语·子路从而后》:“子路从而后。
遇丈人,以杖荷蓧。
”对老年男子的尊称——岳父《周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泛指金属——专指黄金。
3.转移:词的意义由一个范围转到了另外一个范围。
(词义转移:指词义由古义发展到今义,反映的对象从某一事类转移到另一事类,两事类间虽有联系,但彼此之间无类属关系。
古代汉语之词义变化
词义一、古今词义异同的基本情况:一)古用今废词(现代已经消亡)指在漢語歷史上被淘汰、已經失去了交際作用、隨舊事物的消亡而消失的詞。
古代表示等级的词:王、公、大夫、士、皂、舆、隶、僚、仆、台。
区分牲畜种类的词:羜,五月生羔;羳,黃肚羊;犙,三歲牛;牭,四歲牛;豯(三月小猪)豝(二岁)豣(三岁)。
古代祭祀名称:祠,春祭;礿,夏祭;禪,祭天;社,祭地。
反映古代酷刑的词:劓、黥、膑、刖。
其它:俑、笏、媵、耒耜、耦、薨。
(二)古今传承词古今义同词(这是汉语中为数不多的基本词汇,古今意义基本未变。
)天、地、日、月、水、火、人、手、口、心、耳、鼻、父、母、妻、子、兄、弟、马、牛、羊、农、牧、土……如:坐,古今坐的方式不同,词义所指的礼仪有了变化。
雷,古人认为雷是“天鼓”,司雷之神是“雷公”,雷有意志,可以罚暴惩恶。
虹,古人认为虹是一种有生命的虫类,传说它能吸饮,人们叫它“虹饮”。
甲骨文中有“出虹自北饮于河”。
这是由于古今对同一现象的认识发生了变化。
(三)古今义异词(1)古今词义迥异古今词义完全不同,有些词,从形体上看,古今一致,从意义看,迥然不同。
抢:在元明以前,,都没有“抢夺”的含义,而是作“碰、撞”解。
该:古义:完备;今义:应该。
楚辞《招魂》:“招具该备,永啸呼些”。
王逸注:“该,亦备也。
”成语有“言简意赅”,“赅”是“完备”的意思。
不过,字型有些不同。
绸:古代是“缠绕”的意思。
今义:丝织品。
《诗经》中原有“绸缪”的意思,原本也是“缠绕”的意思。
现在有成语“未雨绸缪”,已不是‘缠绕’的意思。
羞:会意字,字形从手从羊,古义指“肉食品”,或泛指“食”。
今义:害羞,不好意思。
《离骚》:“折琼枝以为羞兮。
”《左传·隐公元年》:“可羞于王公” ,即“可进献给王公作美食之意”。
豆:古代指盛食物的器皿;今义:豆类的总称。
《孟子》一箪食,一豆羹,呼尔而与,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弗屑也。
菽:古代豆类的总称。
古代汉语:古今词义异同
行李:古指外交使节,指人不指物。《左传·僖 公三十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 共其乏困。
(2)同中有异 《战国策·齐策》:“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
无使乏。”给:(古)供给,(今)为给。 《国语·越语》:“果行,国人皆劝。父勉其
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 劝:(古)鼓励、劝勉,(今)劝说。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穆公访诸蹇叔。 访:古义为询问、咨询。
二、古今词义的差异的类型
词义范围的差异、词义感情色彩的差异、词 义程度轻重的差异
(一)词义范围的变化 1、词义扩大 今义大于古义,古义包含在今义之中,
成为今义外延的组成部分。
吴大澄 篆文《论语》
通论:古今词义异同
字本位——徐通锵 词本位——马氏文通
双音词(今) 单音节语素(古)
词的意义谓之词义,即词的意思。
考察古今词义的异同,就是分析一 个词它的古代意义和它的现代意义 是相同还是不同。
古
今
一、古今词义的传承与存废 1、古用今废词 在汉语历史上已经失去实际作帷西向立,瞋 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 眦尽裂。项王按刃而跽曰 :“客何为者?”
北 齐 校 书 图
(宋)韩熙载夜宴图
3、古今异义词 (1)完全不同 该:完备。《楚辞·招魂》:“招具该备,永啸
呼些。”王逸注:“该。亦备也。言撰设甘美招 魂之具,靡不毕备,故长啸大呼以招君也。” “言简意赅” ,“赅”同“该” 。
《礼记·大学》:如恶恶臭。
《孔子家语》: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 久而不闻其香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 ,久而不闻其臭也。
宫:所有人居住的房屋。 《说文·宀部》:宫,室也。 《墨子·节用》:“古者人之始生,未有宫室之
古今词义的异同
• • •
请同学分析: 请同学分析: 粮: 庄子·逍遥游 逍遥游》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 《庄子 逍遥游》:“适莽苍者,三餐而反, 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 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 三月聚粮。 唐陆德明《经典释文》 三月聚粮。”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注: 居家为食,行道曰粮。 “居家为食,行道曰粮。” • 《晋书 吴隐之传》:“每月初得禄,裁留 晋书·吴隐之传 吴隐之传》 每月初得禄, 身粮,其余悉分授亲族。 后汉书·和帝 身粮,其余悉分授亲族。”《后汉书 和帝 诏贷被灾诸郡民种粮。 纪》:“诏贷被灾诸郡民种粮。”
• 2、古今义同词
• 坐,古今坐的方法不同,词义所指的礼仪有了 古今坐的方法不同, 变化。 变化。 • 雷,古今对同一现象的认识发生了变化。 古今对同一现象的认识发生了变化。 • 请同学分析: 请同学分析: • 抢:《战国策 秦策》:“布衣之怒,亦免冠徒 战国策·秦策 秦策》 布衣之怒, 以头抢地耳。 庄子·逍遥游 逍遥游》 跣,以头抢地耳。”《庄子 逍遥游》:“我决 起而飞,抢榆枋。 起而飞,抢榆枋。” • 行李:《左传 僖公三十年》:“若舍郑以为东 行李: 左传·僖公三十年 僖公三十年》 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菜 《说文》:“草之可食者。” 说文》 草之可食者。 鹤林 《鹤林玉露》:仇泰然曰: 鹤林玉 某为太守,居常不敢食肉, “某为太守, 居常不敢食肉,只 是吃菜 公为小官,乃敢食肉, 是吃菜;公为小官, 乃敢食肉, 定非廉士。 定非廉士。”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 •
请同学分析: 请同学分析: 睡: : 说文·目部 目部》 坐寐也。 史记·商 《说文 目部》:“坐寐也。”《史记 商 君列传》 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 君列传》:“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 孝公时时睡,弗听。 史记·苏秦列传 苏秦列传》 孝公时时睡,弗听。”《史记 苏秦列传》: 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苏轼《秋声赋》 童子莫对, 苏轼《秋声赋》:“童子莫对,垂头而 睡。” • 苏轼《海棠诗》:“只恐夜深花睡去,故 苏轼《海棠诗》 只恐夜深花睡去, 烧高烛照红妆。 烧高烛照红妆。”
古代汉语中的古今异义词语汇总含高中、初中古今异义词
古代汉语中的古今异义词语汇总(含高中、初中古今异义词)1、行李:古,出使的人,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今,行装。
2、师徒:古,军队士兵,如"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今,师傅与徒弟。
3、左右:古,动词,调遣,如“惟君左右之”;今,名词,表示大约,不确定。
5、致死:古,效死命,如"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今,导致死亡。
6、丈夫:古,男子,如“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今,妻子的配偶。
7、其次:古,进驻,如"余何面目以视于天下乎?越君其次也”;今,次一等的。
8、行政:古,施行政令,如“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今,国家机关的管理工作。
9、地方:古,土地方圆,如"地方百里而可以王”;今,某一区域。
10、东面:古,脸朝东,如“东面而视”,今,东边。
11、面目:古,面部,如“于是河伯始旋其面目”;今,面貌。
12、至于:古,到了,达到,如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到……结局,如“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到……时候,如"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今,表示另提一事。
13、大方:古,专家、学者,内行的人,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今,对财物不计较,言谈举止自然。
14、以致:古,两个词,而招致,有动词性,如“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今,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15、非常:古,意外的变故,如'以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不寻常,作形容词,如'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今,程度副词。
16、细说:古,小人的谗言,如“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今,详细说明。
17、足下:古,对人的尊称,如“再拜奉大将军足下”;今,脚下面。
18、幼稚:古,小孩子,如“幼稚盈室,并无储粟”;今,形容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
19、人事:古,做官,如'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今,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
20、扶老:古,竹制手杖,如“策扶老以流憩”;今,搀扶老人。
古代汉语教案 古今词义异同
三、古今词义的异同语音是发展的,尤其是词汇,它的发展演变更为突出,词汇的发展除了旧词的消亡,新词的产生这种情况外,还表现为词义不断演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认识的发展,绝大多数词的意义都发生了程度不同的变化,我们如果从今义去解释古义,就不能正确地去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所以,学习古代汉语时,要特别注意古今词义的异同。
古今传承词一、古今词义的基本情况(三种)(一)词义基本没有变化的。
这主要是基本词汇部分,如天地人马牛羊,日月风雨霜雪,东南西北左右上下,大小轻重短长等。
这些都属于汉语的基本词汇。
但没有变化的词义也不仅限于基本词汇。
例如:埃、皑、秕、唉、巢、尝、澄、厨、怵、慈、粹、钓、麩。
复音词也不乏这方面的例子,如芍药、梧桐、凤凰、仓庚、蟋蟀、参差、窈窕、踊跃、逍遥、翱翔等,这些词在《诗经》中已经有了。
正是由於这些词的意义在长时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基本没有发生变化,因而同发展缓慢的语法结构一起,保证了汉语的稳固性,也体现了古今汉语之间的继承关系,从学习古代汉语的角度来说,很显然,对这类词的理解不会有什么困难。
古用今废词(二)词义完全不同或已消亡的词词义完全不同就是说,有一些词,从形体看,古今一致,从意义上看,迥然不同,例如“该”,古代的常用义是“完备”。
《楚辞·招魂》“招具该备,永啸呼”,王逸注:“该,亦备也。
言撰设甘美招魂之具,靡不毕备,故长啸大呼以招君也。
”《方言》卷十三:“备,该,咸也”。
在现代汉语中“该”的常用意义是“应当”。
成语有“言简意赅”,“赅”是完备,不过字形不同。
还有词已消亡,我们说词的消亡是指在口语中不再使用,在书面语中一般也不再用,当然这是就整个社会讲的,至于个人,在文章中用了一个已消亡的词,那是有可能的,我们考察词的存亡,是从整个社会着眼的。
例如:在《说文》中有关牛的字有牬(bèi,两岁半)犙(sān,三岁半)(tú,黄牛卷文)等,现在已不使用了,《诗经·大雅·荡》“内于中国”“”(bèi)是指发怒,现在谁还用“”这个词来表示发怒呢?这些词义完全不同或已消亡的词,对初学者困难较大,但我们只要查查字典就可以解决,不会给我们增加太大的困难。
古代汉语通论 古今词义异同
理:治玉→治理
注意:“脸”,古代汉语指脸颊,现 代汉语指脸部。不是词义的扩大。词义扩 大是词义由一个小类上升为所属的一个大 类,而脸颊和脸部不是小类和大类的关系, 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缩小 缩小是词义的内涵变小了。
宫:《说文》:“宫,室也。”秦以前, 不论居住者身份贵贱,居住的房屋都可以称 宫。现代汉语,“宫”一般指身份尊贵的特 殊人群所居住的房屋:宫殿;龙宫;雍和宫。 也指人民活动或娱乐用的房屋的名称。 瓦:《说文》:“瓦,土器已烧之总名, 象形。”指陶器。现代汉语“瓦”指铺房顶 用的建筑材料,一般用泥土烧成。 子、禽
诛,《说文》:“诛,讨也。”指责备、谴责。 后引申为惩罚。现代汉语指杀戮。 诬,《说文》:“诬,加也。”(玄应《一切经 音义》卷五引文作“加言也。”)指说话夸大其 实。后引申为欺骗。现代仇恨、怀恨,现在表示埋怨、 责备。 饿 、病。
(三)词义色彩的变化 1、由褒到贬 爪牙,古义为“得力助手”,例如:“然谋臣与爪牙之 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国语· 越语》),今义为 “替凶恶的人跑腿的人”。 妖:
通论(二)
古今词义的异同
引言 古代汉语课的学习,尤其是词汇课的学习, 词汇是讲解的重点和难点。无论是古代汉语还是 现代汉语,词汇相较于语法和音韵,都是一个开 放的、不可穷尽的系统。因此,概括古代汉语词 汇的规律,总结它与现代汉语词汇的不同,对学 习古代汉语是很有帮助的。教材把有关词汇通论 内容放在最前面,也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古代汉语词汇理论的学习,主要着重两方面 的内容:词义的发展变化;词汇的发展变化。
雄:《说文》:“雄,鸟父也。”指鸟的雄 性。现代汉语“雄”指生物中能产生精细胞的。 匠:《说文》:“匠,木工也。从匚,从斤。 斤,所以作器也。”指木匠。 按:匚,fāng。 现代汉语“匠”指各种有技术的工人。 睡:《说文》:“睡,坐寐也。”指坐着打 瞌睡。现代汉语“睡”,可以是打瞌睡,也可 以是卧床睡。 洗:《说文》:“洗,洒足也。”指洗脚。 现代汉语“洗”指用水或汽油、煤油等去 掉物体上面的脏东西。 河(黄河)、江(长江)、好(貌美的女子)
古代汉语-古今词义异同
2
1
词义范围的 差异
词义褒贬 的变化
诬:“诬,加也。”
词义演变的原因
演变的原因
社会的发 展、风俗 的变迁
内部制约 如:履— —屦—— 鞋
如:家
射其左,越于车下;射其右,斃于车中。 五族为党。——皆栾氏之党也。 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其臭如兰。 穆公访诸蹇叔。
加重 褒贬色彩 扩大 缩小 转移
词义的转移 曹刿见诸。
默、恨、 少年 军无见粮。
现成的 臭、朕、购我头千金,邑万户。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货而不售。 亲戚既殁,虽欲孝,谁为孝?
扩大
转移 转移 扩大 扩大
词义范围的变化
江、河、 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 看见 死不恨矣。 脸、嘴、皮 词义的扩大 敢陈愚见。 徒见欺。 义项的增减 词义的缩小 图穷匕首见。 见解 见笑 见效 拜见
第二节 古今词义异同
1
词义变化的类型
2
词义变化的结果
词义演变的原因
3
词义变化的类型
《离骚》折琼枝以为羞兮。
迥 异
《左传》王于是乎杀管叔而蔡蔡叔。
《尚书》重我民,无尽劉。 《劝学》赦之,以劝事君者。 《孟子》吾何爱一牛。 《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殊 微
词义变化的结果
爪牙: “然谋臣与爪牙 之士,不可不养 词义程度 而择也。” 的轻重 祥: “是何祥也?吉 凶焉在?” 病、饿
古代汉语—古今词义的异同
语言是发展变化的,因此,学习语言要有历史发展的观点。
但现代汉语是在古代汉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我们又必须看到语言的继承性。
语言的继承和发展,就造成了古今语言既有“同”的一面,又有“异”的一面。
一、古今词义异同的三种情况全面考核古今词义的继承和发展,我们发现,古今词义的异同表现为三种情况:1 古今意义基本相同我们知道,语言中的基本词汇,即语言词汇中同人们千百年来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最基础的部分,具有历时的稳定性。
这些词数量不多,但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其意义基本未变。
例如:名词——人、手、牛、羊、日、月、山、川、风、雨、雷、电。
动词——出、入、起、立、哭、笑、打、骂、跳、叫。
形容词——长、短、轻、重、方、圆、大、小、扁、平、尖、钝、美、丑、善、恶。
数词——一、二、三、四、十、百、千、万。
上述诸词,古今意义基本相同。
我们说“基本”,意味着它们自古及今并非没有一点变化。
例如,“人”的词义,古人和今人的认识并不完全相同。
《说文解字》:“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
”《现代汉语词典》:“人,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
”可见,现代人对“人”的本质属性的认识,要比古人深刻得多。
但不管怎么说,古语中的“人”和今语中的“人”,所指并无不同。
基本词汇的古今词义基本相同,体现了现代汉语对古代汉语的继承关系。
2 古今意义完全不同有些词,古今词形(书写形式)完全一样,但含义迥异。
例如:该——古代常用义是“完备”。
如《楚辞·招魂》:“招具该备,永啸呼些。
”汉王逸注:“该,亦备也。
言撰设甘美招魂之具,靡不毕备,故长啸大呼以招君也。
”《方言》卷十二:“备、该,咸也。
”“该”的现代常用义则是“应该”,与“完备”完全不同。
找——古代的含义是“划船”。
《集韵·麻韵》:“划,舟进竿谓之划。
或从手。
”(“或从手”说明“划”的另写法为“找”)《字汇·手部》:“找,与划同,拨进船也。
”现代“找”义为“寻找”。
古代汉语古今词义变化的现象
古代汉语古今词义变化的现象
古今汉语的词义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词义缩小了。
例如:“金”,先秦泛指金属。
《左传·僖公十八年》:“郑伯始朝楚,楚子赐之金。
既而悔之,与之盟日:‘无以铸兵。
’故以铸三钟。
”这里记载楚王赏给郑国的“金”,显然指的是“铜”,因为那时铸兵器、铸钟鼎都用铜。
现代汉语中只指黄金。
2、词义扩大了。
例如:河,在古代汉语中专指黄河,《左传·成公十六年》:“晋师济河。
”现代汉语中指所有河流。
3、词义转移了。
例如:走,在古代汉语中的意思是跑,《守株待兔》的寓言里说:“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可以看出兔子跑得很快。
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是行走。
古代汉语专题之古今词义的异同
2021/4/6
4
三、简答题 1、根据以下例句,说明“恨”和“怨”二词古
今意义发生了什么变化: (1)子为父死亡所恨。 (2)而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 (3)缪公之怨此三人入于骨髓。 (4)闻汉天子甚怨卫律。
2021/4/6
5
2、根据以下例句中红色词语的意义,分析说明古今 词义在褒贬色彩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A、高——低 B、穷——达 C、进——退 D、 治——乱
6、以下各句中红色的字,其语法作用相当于一 个词的是
A、操其奇赢,日游都市。 B、上闵之,问左 右:“武在匈奴久,岂有子乎?”
C、操虽託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D、都城过 百雉,国之害也。
2021/4/6
3
二、多项选择题 。
1、以下各句中红色的词语,意义与今义不同的是
2021/4/6
7
4、下列各句中红色的词现代还用,它们在句 中的意义与今义有什么不同?
(1) 遂举兵伐鲁,去门十里以为界。(《韩 非子·五蠹》)
(2) 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同 上)
(3) 燕兵犹追北。(《战国策·郭隗说燕昭 王求士》)
(4) 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屋 之咎。”
(2)诗守南楚,民作谣言。 (3)下流多谤议。 (4)下流之人,众毁所归。 (5)主上直信李冲吹嘘之说。 (6)冯唐已老听吹嘘。 (7)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8)吏治者利其然,则指道以明之;上奏畏却,则
锻炼而周内之。 (9)忠孝之人,持心近厚;锻炼之吏,持心近薄。
(5) 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左传·鞌之 战》)
2021/4/6
8
(6) 厉王虐,国人谤王。(《国语·邵公谏 厉王弭谤》)
(7) 乃令张良留谢。(《史记·项羽本纪》)
古代汉语古今义的概念
古代汉语古今义的概念1.引言1.1 概述概述(Introduction):古代汉语作为汉族人民的共同语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
在古代,由于社会环境、文化传统和语言使用等方面的变化,汉语词汇的含义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
古今义就是指词语在不同时期、不同语境下所表达的意义。
古代汉语古今义的概念成为了研究古代汉语语义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文将对古代汉语古今义的概念进行深入探讨。
首先,我们将介绍古代汉语的定义,以便读者能够对古代汉语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接着,我们将详细解释古今义的概念,包括其起源、演变和重要性。
同时,我们还将分析古代汉语古今义对语言及文化的影响和意义,以及其在今天的研究中的应用。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代汉语古今义的概念和相关问题,进一步认识到古代汉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在语义上的变化和发展。
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本文的撰写,能够为相关领域的学者和研究者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研究方法,为古代汉语古今义的研究做出更多的贡献。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以下是每个部分的详细内容:1. 引言部分(Introduction):引言部分首先对古代汉语古今义的概念进行了总体的概述,概述了古代汉语所具有的特点和重要性。
接下来介绍了全文的结构,即本文的目录,并阐明了每个部分的作用和内容。
最后,明确了本文的目的和意义,即探讨古代汉语古今义的概念,为读者提供深入了解古代汉语语义发展的视角。
2. 正文部分(Main Body):正文部分分为两个子部分:古代汉语的定义和古今义的概念。
2.1 古代汉语的定义:在这一部分,文章将详细介绍古代汉语的定义。
首先介绍古代汉语的时代范围和流传情况,包括古代汉语在文献中的使用及其历史演变。
接着,对古代汉语的特点、语法结构和词汇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以便读者对古代汉语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2 古今义的概念:在这一部分,文章将探讨古代汉语古今义的概念。
古代汉语-古今词义的区别
古代汉语-古今词义的区别语⾔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发展变化的。
在汉语发展的过程中,词汇也是随着它所表⽰的事物、现象的消亡⽽消亡、变化⽽变化、产⽣⽽产⽣的。
由此,便产⽣了古今词义之间的异同。
本⽂就是通过具体的词例来说明古今词义异同所存在的⼏种情况。
由于古今词义的异同情况复杂多样,所以,笔者从多个⾓度对古今词义的异同进⾏了简要的分析。
⼆、古今词义变化的类型(⼀)词义范围的变化(主要指词义的外延)1、词义范围的缩⼩其特点是词的古义的范围⼤于今义,今义⼀般包括在古义之中。
全⾯收敛。
“宫”在古代是房屋的统称。
如《战国策·苏秦连横约从》:“⽗母闻之,清宫除道。
”“清宫”即打扫房屋。
后来“宫”专指宫殿,词义范围缩⼩了。
⼜如“丈⼈”在古代是对⽼者的尊称。
《论语·⼦路从⽽后》:“⼦路从⽽后。
遇丈⼈,以杖荷蓧。
”现代“丈⼈”专指妻⼦的⽗亲,即岳⽗。
词义范围缩⼩了。
2、词义范围的扩⼤。
其特点是古义的范围⼩于今义。
词义从故意过渡到今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范围随之扩⼤,即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般,由狭窄到宽泛,采取了全⾯扩张的⽅式,使古义成为今义外延的⼀个组成部分,这种演变称为词义范围扩⼤。
《说⽂》:“焚,烧⽥也。
”本义是放⽕烧⼭林进⾏围猎(“⽥”的意思是⽥猎,后来写作“畋”)。
《左传·⼦产说范宣⼦轻币》:“象有齿以焚其⾝。
”意思是⼤象因为有价值昂贵的象⽛,因⽽导致⾃⾝遭受围猎。
⼜如《孟⼦·许⾏》:“益烈⼭泽⽽焚之,禽兽逃匿。
”后来“焚”的意义范围扩⼤,泛指⼀切焚烧。
就是⼀例。
词义扩⼤的现象在汉语词义的发展变化中⼗分普遍。
古汉语许多词的意义在发展中由特指变为泛指,由专名变为通名,都属于这类情形。
“響”——古代的意思是回声,后来的意思泛指⼀切声⾳。
“⾊”——古代的意思是脸⾊,后来的意思指颜⾊、⾊彩。
“江”——古代为长江的专名,后来泛指江河。
例:“初⼀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的“江”指长江。
古代汉语古今词义
一、填空题1、古今义异词主要从三个方面加以考察:一是(词义程度上)的差异;二是(词义范围)的差异;三是(词义感情色彩)的差异。
2、从词义演变的结果观察,新义与原义比较,在词义的(范围上)古今有了差异。
主要表现在:(或是有所扩大),(或是有所缩小),(或是原义消失而转成新义)。
3、古今词义的差异,还表现在感情色彩的差异,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词义褒贬的差异);二是(词义轻重的差异)。
4、古今义里的“古”和“今”是个相对的概念。
所谓古义,不论是先秦的、两汉的、六朝的、唐宋的、凡是没有(流传到现代的意义)都是古义。
所谓今义,是指(现代义),但许多今义不是今天才有的,而是在历史上便产生了。
因为词义的演变不是(一朝一夕)发生的,而是错落不一地发生在(各个语言时代),是一个(漫长的渐进)的过程。
5、所谓次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的意义),词的本义并不一定是词的(原始意义),因为汉语的产生,远在汉字发生之前,词的本义是(造字时代的词义)的词义,是指与该词(书写形式相应)并有(文献参证)的(最古的)意义,而不是汉语发生时代的(原始义)或(最初义)。
6、掌握词的本义,就可以(提纲挈领),(以简驭繁),使纷繁的词义(条例清晰),(脉络分明)。
7、推断词的本义,可采取两种方法:一是(字形分析法);二是(多义归纳法)。
前者必须有(文献)的参证,后者运用(词义演变规律)。
二、说明下列句中词的古义和今义1、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毙,古义,倒下去,今义,死2、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羹,古义指带汁的肉,今义指汤3、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兵,古义是兵器,今义为士兵4、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
坟,古义土丘,今义,墓5、愿无伐善,无施劳。
伐,古义夸耀,今义讨伐6、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征,出征,与今义同7、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共,古义供,今义,共同8、师进,次于召陵。
次,古义帐篷,这里引申为军队暂时驻扎义,今义,1、量词,表次数,2、形容词,表次一等。
1古代汉语之古今词义
献诗说:1、出自于《国语·周语上》2、一种关于《诗经》收集的说法;3、“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采诗说:删诗说:1、由司马迁提出的《诗经》形成的说法;2、司马迁说在孔子时有3000多首诗,孔子选出合乎礼仪的305首组成《诗经》;3、这个说法不准确;吴越春秋:1、东汉末年的一部杂史;2、作者是越晔;3、写春秋末年吴、越争霸的历史;古文运动:1、中唐时期发起的一起由骈体一以散体的文体与文风的革新运动;2、主张“主以明道”3、主要作家有韩愈和柳宗元;九歌的艺术特色:1、寄托屈原的身世之感和规讽之意;2、神灵的价格化;3、具有奇特瑰丽,色彩斑澜的艺术境界;古今词义的异同语言是发展变化的,学习语言要有历史发展的观点。
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因为继承,使汉语古今相对稳定,有相同的一面,因为发展,就形成古今汉语不同特点,就有不同的一面。
语言诸要素中,词汇变化最显著最快,尤其是词义,几乎处于经常变动中。
物质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文化的繁荣,习俗的更替,社会制度的变革,以及随着社会的发展所引起的人们认识的深化,新的概念的产生,词组对这一切反映最迅速,新义不断产生,旧义不断消亡。
汉语的这种新陈代谢,使古今词汇和古今词义产生了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词的形式和内容上。
从形式上看,一方面古代汉语词汇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双音词为主,另一方面,旧词不断消亡,新词不断产生。
从内容看,词义也不断发展变化,其中有古今词义基本相同的,有古今完全不同的,也有古今有同有异的。
古今词的异同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古今词义基本相同如天地人马牛,日月风雨雪霜,东西南北左右上下,大小轻重短长,坐退说讲,一二三百千等。
这些词使用频率高,构词能力强,历史悠久,经过各个语言时代一直流传至今,千百年来意义基本相同,没有发生变化,古今一脉相承。
(二)古今词义完全不同有些词,虽然词形没有变化,但古今词义完全不同,例:①走,今义为慢慢散步,古义为跑。
文言文古今异义词整理
文言文古今异义词整理一、引言古代汉语中的词汇常常存在着多义性,这些古今异义词既是人们理解古代文献的重要线索,也是我们探究汉语变化的重要资源。
本文将对文言文中的一些古今异义词进行整理,探索其用法变化及背后的文化脉络。
二、庙/教庙,在古代汉语中常常有宗教祭祀的意味,泛指神明所居之地。
如汉代《论衡·述异记卷(文苑释)》中有:“宫室,则曰庙。
非其神主也,则曰殿,或曰社。
”把宫室作为神的住所,称为“庙”。
然而,在现代汉语中,庙也可以指寺庙,即佛教、道教的宗教场所。
而“教”在古代则多指官方宗教之庙,如佛教的寺庙、道教的观等。
由此可见,庙和教在古今用法上的差异,反映出了古代宗教文化的演变过程。
三、宠/幸在古代汉语中,宠和幸都有受宠爱、亲近的意思。
例如,唐代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愿为南山铁笛,取得芙蓉字号。
寒来暑往幸自知。
”这里的“寒来暑往幸自知”意为“寒来暑往固然幸运,自己也明白”。
而在现代汉语中,宠多指对某人的溺爱和偏爱,幸则多指侥幸或运气好。
这一词义变化表明了古代文化中对于宠爱和幸福的理解方式的变迁。
四、伦/仁伦、仁在古代汉语中常常用于描述人际关系及人性。
《孟子·公孙丑上》中有“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德。
为是不仁者也。
”当时的意思是指顾及他人利益,有爱心和道德。
然而,在现代汉语中,伦多指婚姻关系、家庭关系,表明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属关系;仁则多指仁慈、仁爱的品质。
这一词义演变说明了古代道德观念和伦理关系在社会发展中的变化。
五、盗/贼盗和贼原本都指偷窃、犯罪的人。
例如《史记·高祖本纪》中就有“盗贼固亡。
不食终日,如陈余者何!”,明确指盗贼之类的人。
然而,在现代汉语中,盗多指偷窃个人财物,而贼则更常指贼人、罪犯等。
这一词义演变反映了古代对于盗贼的观念和现代对于犯罪行为的不同理解。
六、妇/女在古代汉语中,妇和女都指成年女子。
例如《周易·系辞上》中有“妇道一则、三人行。
”这里的“妇道”指的是成年女子的行为规范和礼仪。
古代汉语一教学辅导5:词的古义和今义
古代汉语一教学辅导5:词的古义和今义《古代汉语一》单元辅导(5)地方听歌放射状古今词义的变化古今词汇的差异还表现在词的存废和词义的变化上。
所谓词的存废,是指有新词不断产生,一部分旧词被淘汰。
我们把流传中被淘汰的词,称作古用今废词;把流传中一直延续到现状的词,称作古今通用词。
古用今废词,是指词汇在新陈代谢中被历史抛弃了的词。
它随着旧事物从社会上消失,而丧失了交际作用,从词汇中消亡,只保留在古代文献和字典辞书里。
比如犙(sān)是三岁牛,羜(zhù)是五月生羔等。
就其数量来说,这类词在一篇文章里并不多,相对量较小。
但由于这类词在各篇中很少重复,所以累积起来,它的绝对量却很大。
不过从阅读角度看,这类词从口语中已经消失,不常接触,感到陌生,虽然令人望而生畏,构成阅读古书的障碍,但它并不是学习的重点,只要我们借助工具书,耐心查找,这种障碍是可以逐个排除的。
古今通用词,是以基本词汇为基干,在汉语史上生命力很强的词,它一直流传至今,活跃在口语或书面语里。
就词义方面考察,汉语词汇可以分为古今义同词和古今义异词。
古今义同规范化的阿泰色弱独特书的障碍,所以学习的重点当是古今义异词。
尤其是古今义微殊的词,它的书写形式相同,但意义不同,很容易造成误解。
这类词是词汇学习的重点。
例如:肉食者鄙。
(曹刿论战)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是说“吃肉的人(指有权位的贵族)卑鄙”呢?如果这样理解就错了。
因为“鄙”本指边邑,边邑地处偏远,见闻闭塞,由此引申为见识短浅。
古今词义的差异可以从三个方面考察。
1.词义程度上的差异a.词义变化显著的词义的发展是不均衡的,经过曲折复杂的演变,使古今义之间拉大了距离,今两端,词义变化显著。
如:古义指跑,如《寡人之干国也》中“弃甲曳兵而走”“走”就是跑。
败下阵来,后有敌兵追赶,还慢悠悠行走,是不可想象的。
再如《韩非子·五蠹》中“兔走触株,折颈而死”的“走”如果不是跑,怎能撞断脖子,所以《说文》上说:“走,趋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献诗说: 1、出自于《国语·周语上》 2、一种关于《诗经》收集的说法; 3、“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
采诗说:
删诗说: 1、由司马迁提出的《诗经》形成的说法; 2、司马迁说在孔子时有 3000 多首诗,孔子选出合乎礼仪的 305 首组成《诗经》; 3、这个说法不准确;
吴越春秋: 1、东汉末年的一部杂史; 2、作者是越晔; 3、写春秋末年吴、越争霸的历史;
古文运动: 1、中唐时期发起的一起由骈体一以散体的文体与文风的革新运动; 2、主张“主以明道” 3、主要作家有韩愈和柳宗元;
九歌的艺术特色: 1、寄托屈原的身世之感和规讽之意; 2、神灵的价格化; 3、具有奇特瑰丽,色彩斑澜的艺术境界;
古今词义的异同
语言是发展变化的,学习语言要有历史发展的观点。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 展,因为继承,பைடு நூலகம்汉语古今相对稳定,有相同的一面,因为发展,就形成古今汉语不同特 点,就有不同的一面。语言诸要素中,词汇变化最显著最快,尤其是词义,几乎处于经常 变动中。物质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文化的繁荣,习俗的更替,社会制度的变革, 以及随着社会的发展所引起的人们认识的深化,新的概念的产生,词组对这一切反映最迅 速,新义不断产生,旧义不断消亡。汉语的这种新陈代谢,使古今词汇和古今词义产生了 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词的形式和内容上。从形式上看,一方面古代汉语词汇以单音词为 主,现代汉语以双音词为主,另一方面,旧词不断消亡,新词不断产生。从内容看,词义 也不断发展变化,其中有古今词义基本相同的,有古今完全不同的,也有古今有同有异的。 古今词的异同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古今词义基本相同 如天地人马牛,日月风雨雪霜,东西南北左右上下,大小轻重短长,坐退说讲,一二
游乐设备 游乐设备|游乐场--广东省游乐设备事务所-游乐设备设计及研发|游乐设施|游乐设备厂|游乐场|游乐场项目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通系电1,力过根保管据护线生高0不产中仅工资2艺料22高试2可中卷以资配解料置决试技吊卷术顶要是层求指配,机置对组不电在规气进范设行高备继中进电资行保料空护试载高卷与中问带资题负料2荷试2,下卷而高总且中体可资配保料置障试时2卷,32调需3各控要类试在管验最路;大习对限题设度到备内位进来。行确在调保管整机路使组敷其高设在中过正资程常料1工试中况卷,下安要与全加过,强度并看工且25作尽52下可22都能护可地1关以缩于正小管常故路工障高作高中;中资对资料于料试继试卷电卷连保破接护坏管进范口行围处整,理核或高对者中定对资值某料,些试审异卷核常弯与高扁校中度对资固图料定纸试盒,卷位编工置写况.复进保杂行护设自层备动防与处腐装理跨置,接高尤地中其线资要弯料避曲试免半卷错径调误标试高方中等案资,,料要编试求5写、卷技重电保术要气护交设设装底备备置。4高调、动管中试电作线资高气,敷料中课并设3试资件且、技卷料中拒管术试试调绝路中验卷试动敷包方技作设含案术,技线以来术槽及避、系免管统不架启必等动要多方高项案中方;资式对料,整试为套卷解启突决动然高过停中程机语中。文高因电中此气资,课料电件试力中卷高管电中壁气资薄设料、备试接进卷口行保不调护严试装等工置问作调题并试,且技合进术理行,利过要用关求管运电线行力敷高保设中护技资装术料置。试做线卷到缆技准敷术确设指灵原导活则。。:对对在于于分调差线试动盒过保处程护,中装当高置不中高同资中电料资压试料回卷试路技卷交术调叉问试时题技,,术应作是采为指用调发金试电属人机隔员一板,变进需压行要器隔在组开事在处前发理掌生;握内同图部一纸故线资障槽料时内、,设需强备要电制进回造行路厂外须家部同出电时具源切高高断中中习资资题料料电试试源卷卷,试切线验除缆报从敷告而设与采完相用毕关高,技中要术资进资料行料试检,卷查并主和且要检了保测解护处现装理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专业设计开发
广东省游乐设备事务所
专业设计开发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通系电1,力过根保管据护线0生高不产中仅工资22艺料22高试可中卷以资配解料置决试技吊卷术顶要是层求指配,机置对组不电在规气进范设行高备继中进电资行保料空护试载高卷与中问带资题负料22荷试,下卷而高总且中体可资配保料置障试时23卷,23调需各控要类试在管验最路;大习对限题设度到备内位进来。行确在调保管整机路使组敷其高设在中过正资程常料1工试中况卷,下安要与全加过,强度并看2工且55作尽22下可2都能护1可地关以缩于正小管常故路工障高作高中;中资对资料于料试继试卷电卷连保破接护坏管进范口行围处整,理核或高对者中定对资值某料,些试审异卷核常弯与高扁校中度对资固图料定纸试盒,卷位编工置写况.复进保杂行护设自层备动防与处腐装理跨置,接高尤地中其线资要弯料避曲试免半卷错径调误标试高方中等案资,,料要编5试求写、卷技重电保术要气护交设设装底备备4置。高调、动管中试电作线资高气,敷料中课并3设试资件且、技卷料中拒管术试试调绝路中验卷试动敷包方技作设含案术,技线以来术槽及避、系免管统不架启必等动要多方高项案中方;资式对料,整试为套卷解启突决动然高过停中程机语中。文高因电中此气资,课料电件试力中卷高管电中壁气资薄设料、备试接进卷口行保不调护严试装等工置问作调题并试,且技合进术理行,利过要用关求管运电线行力敷高保设中护技资装术料置。试做线卷到缆技准敷术确设指灵原导活则。。:对对在于于分调差线试动盒过保处程护,中装当高置不中高同资中电料资压试料回卷试路技卷交术调叉问试时题技,,术应作是采为指用调发金试电属人机隔员一板,变进需压行要器隔在组开事在处前发理掌生;握内同图部一纸故线资障槽料时内、,设需强备要电制进回造行路厂外须家部同出电时具源切高高断中中习资资题料料电试试源卷卷,试切线验除缆报从敷告而设与采完相用毕关高,技中要术资进资料行料试检,卷查并主和且要检了保测解护处现装理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