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类别

合集下载

专业所属类别

专业所属类别
26.公安学类:治安学,侦查学,边防管理,火灾勘查,禁毒学,警犬技术,经济犯罪侦查,边防指挥,消防指挥,警卫学,公安情报学,犯罪学,公安管理学,犯罪心理学,侦查(察)学,刑事侦查(察),刑事(科学)技术,技术侦查,经济侦查,警察指挥与战术,边防信息网络安全监察,公安信息技术,公安视听技术,法医学,涉外警务,边防公安,出入境管理,消防管理(指挥),科技防卫,安全防范工程(技术),公安(安全)保卫,国内安全保卫,公安学,公共安全管理,公安管理,警察管理,核生化消防,预审,痕迹检验,文件鉴定,法化学,治安(学,管理),(道路)交通管理(工程),公安文秘,公安法制,警卫,交通管理,侦查,安全保卫,治安管理,信息网络安全监察,防火管理,森林消防,边防检查,边境管理,禁毒,边防船艇指挥,边防通信指挥,参谋业务,抢险救援,刑事科学技术,消防工程,安全防范工程,交通管理工程,船艇动力管理,船艇技术,边防机要
3.外国语言文学类:英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日语,波斯语,朝鲜语,菲律宾语,梵语巴利语,印度尼西亚语,印地语,柬埔寨语,老挝语,缅甸语,马来语,蒙古语,僧加罗语,泰语,乌尔都语,希伯莱语,越南语,豪萨语,斯瓦希里语,阿尔巴尼亚语,保加利亚语,波兰语,捷克语,罗马尼亚语,葡萄牙语,瑞典语,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土耳其语,希腊语,匈牙利语,意大利语,捷克-斯洛伐克语,泰米尔语,普什图语,世界语,孟加拉语,尼泊尔语,塞尔维亚语—克罗地亚语,荷兰语,芬兰语,乌克兰语,韩国语,塞尔维亚语,克罗地亚语,挪威语,丹麦语,冰岛语,翻译,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印度语言文学,西班牙语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欧洲语言文学,亚非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翻译硕士,应用英语,实用英语,应用日语,应用俄语,应用德语,应用法语,应用韩语,商务英语,外贸英语,旅游英语,商务日语,旅游日语,应用西班牙语,应用阿拉伯语,应用意大利语,应用越南语,应用泰国语,应用缅甸语,应用柬埔寨语,应用老挝语

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不同宗教对死亡的称谓和认识

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不同宗教对死亡的称谓和认识

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不同宗教对死亡的称谓和认识中国:中国是个多宗教的国家。

中国宗教徒信奉的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会产生大量的词汇,这些词汇又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之下人们的生活和思想。

根据一些特定的死亡称谓,我们可以从中推断出死者的身分、职业、信仰、性别以及生者与死者的关系等的信息。

特定人物的特定死亡别称同样反映了我国传统称谓文化的广博内涵。

一、道教中的死亡别称道教产生于东汉末期。

此时朝廷已腐败到了极点,皇帝公开卖官鬻爵,大肆聚敛,官吏则雪上加霜,贪脏枉法,敲诈勒索,加上战祸连年,天灾不断,黎民百姓无不在生死存亡的边缘挣扎。

蔡文姬的《悲愤诗》留下了这段历史的真实写照:“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

……平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

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

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

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

”下边写被掳时的景况:“旦则号泣行,夜则悲吟坐。

欲死不能得,欲生无一可。

彼苍者何辜?乃遭此厄祸。

”最后写回到故乡时的所见:“既至家人尽,又复无中外。

城郭为山林,庭宇生荆艾。

白骨不知谁,纵横莫覆盖。

出门无人声,豺狼号且吠。

”——到了“生民百遗一,千里无鸡鸣”的悲惨境地了。

在这种境况下,生存成了首要的危机,人们迫切需要寻找解脱和祐护之途。

道教于是应运而生。

东汉顺帝年间张道陵创立五斗米道,东汉熹平年间张角创立太平道,这些都是早期的道教。

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经东晋道士、医学家葛洪,北魏道教徒寇谦之和南朝齐梁年间道教徒、医药学家陶弘景等人的改造,道教成为一种系统化、理论化的宗教信仰。

它适当吸收了儒家和佛教的一些东西,使道教的理论更加系统化,得到了历代君主的青睐,开成了中国古代儒、释、道三教鼎立之势。

道教和道家是颇有区别的。

道教是中国本土生长的宗教,而道家则是中国的一个哲学派别。

但道教取材于道家学派,道教把老子尊为教主,称为“太上老君”,把庄子尊为“南华真人”;把《老子》和《庄子》二书称为《道德经》和《南华真经》;在理论上也吸收并发挥了道家的清静无为,抱素守朴的养生理论,特别是尊奉“道”为道教的基本信仰和基本教义。

波普诺《社会学》目录 大纲

波普诺《社会学》目录 大纲

第一部分导论第一章社会学导言一、什么是社会学1、社会学的研究方式;2、社会学:显而易见的科学吗;3、社会学的基本假设;4、社会学的“为什么”;5、社会学的解释;6、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二、社会学的历史及其发展1、经典人物;2、美国社会学的发展三、社会学理论1、功能主义的视角;2、冲突论的视角;3、互动论的视角;4、对三种视角的简要评价四、应用社会学1、社会学与社会;2、为什么学习社会学第二章社会学研究的过程一、研究过程1、社会学解释;2、变量分析;3、统计控制和多变量分析;4、社会研究的阶段二、研究方法1、调查研究;2、试验;3、观察;4、第二手分析;5、研究策略三、社会研究中的客观性和伦理学1、客观性和偏见;2、社会研究中的伦理问题;3、道德中立第二部分社会组织与个体第三章文化一、什么是文化1、文化的定义;2、文化的演进二、文化的构成1、符号;2、价值观;3、规范;4、物质文化三、文化的分析1、文化分析的视角;2、文化的差异和统一;3、种族中心主义和文化相对性;4、亚文化;5、文化整合;6、文化变迁四、美国人的价值观1、美国人的传统价值观;2、对美国人价值观的其他分析第四章社会与社会结构一、社会结构二、社会结构的单位1、地位;2、角色;3、社会群体和组织;4、宏观社会结构三、社会的类型1、社会的生存方式;2、公社社会和社团社会四、关于社会的几种理论视角1、功能主义的理论视角;2、冲突论的理论视角第五章社会互动与社会网络一、什么是社会互动二、符号互动论1、乔治•赫伯特•米德;2、符号互动论的原理;3、共享定义;4、批评三、关于社会互动的其他理论1、拟剧论;2、本土方法论四、非语言沟通1、体态语言;2、个人空间五、社会互动的形式1、交换;2、合作;3、冲突;4、竞争;5、强制六、社会网络1、网络特性2、小世界研究;3、网络分析的重要性第六章社会化一、人类生物学与社会化二、婴幼儿的社会化1、与人类的接触;2、情感发展三、人格发展理论1、查尔斯•库利:镜中我;2、乔治•赫伯特•米德:角色借用;3、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无意识;4、艾里克•艾里克逊:认同危机;5、让•皮亚杰:认知发展四、养育孩子的方式五、社会化的主体1、家庭;2、学校与日托中心;3、同辈群体;4、大众传媒六、生命历程中的社会化1、青春期与青年期;2、成年期;3、晚年生活;4、死亡与濒临死亡七、再社会化八、社会化与人的自由第七章群体与组织一、社会群体的性质1、什么是社会群体;2、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3、我们为什么形成群体二、群体结构1、群体规模;2、群体规范;3、群体角色三、群体是怎样运作的1、决策;2、遵从;3、群体界线:内群体和外群体;4、参照群体四、组织的特性1、组织目标和特征;2、组织结构;3、科层制五、组织过程和变迁1、制度化;2、组织变迁六、组织选择1、美国社会中的志愿者协会;2、弹性组织;3、日本人的选择七、组织与现代社会:一个人文主义的观点第八章越轨,犯罪和社会控制一、越轨的本质1、越轨的定义;2、社会控制和越轨;3、越轨的社会功能和功能障碍二、关于越轨的理论视角1、生物学视角中的越轨;2、心理学视角中的越轨;3、社会学视角中的越轨三、犯罪和刑事司法系统1、犯罪的种类;2、犯罪统计;3、美国社会的高犯罪率;4、犯罪控制:刑事司法系统第三部分社会不平等第九章社会分层一、有价值物的分配1、收入与财富;2、权力;3、声望二、社会地位与地位等级1、辨认社会地位;2、社会地位的等级评定;3、地位不一致三、历史上的分层制度1、奴隶制;2、种姓制;3、等级制四、社会阶级1、阶级分化;2、阶级意识与虚假意识五、社会流动1、开放社会与封闭社会;2、社会流动的条件;3、妇女的社会流动六、分层理论1、功能主义理论;2、冲突理论;3、伦斯基的理论七、其他社会的分层与流动1、英国:阶级社会与福利国家;2、巴西:传统与发展第十章美国的社会阶级与贫困问题一、美国的社会阶级1、下层阶级;、工人阶级;3、下层中产阶级;4、上层中产阶级;5、上层阶级;二、美国的社会流动三、生活机会中的阶级差异1、社会阶级,健康与寿命;2、社会阶级与法律;3、社会阶级与教育;4、社会阶级与社会参与四、贫困1、贫困的定义;2、贫困发生率;3、穷人与就业;4、贫困的原因五、社会福利1、社会福利简史;2、美国的社会福利制度;3、社会福利中的问题;4、社会福利制度评论第十一章民族,种族与少数民族一、民族与种族群体(上)(下)1、民族群体;2、种族群体;3、美国的少数民族群体二、对少数民族的偏见与歧视1、偏见;2、歧视;3、偏见与歧视的变化形式三、少数民族的关系模式1、接受模式;2、排斥模式;3、美国的结构性不平等四、少数民族成员的社会反应与心理反应1、被动接受;2、个人攻击行为与暴力行动;3、集体抗议;4、自我隔离;5、自愿同化第十二章社会中的年龄和健康问题一、年龄与社会1、人口的变化;2、生命阶段的历史发展;3、年龄与社会结构;4、年龄歧视二、变老1、生理变化;2、社会老年学的观点三、美国老年人的社会状况1、退休;2、居住;3、健康与个人照顾四、其他社会的老年人1、中国:尊敬老人;2、以色列吉布兹:老年人的整合;3、艾克:弃老五、美国的健康与医疗保健1、健康的社会分布;2、医院保健系统六、医疗保健存在的问题1、生活的医学化;2、用医学技术保存生命;3、医疗费用上升的危机;4、艾滋病:社会,经济和道德问题第十三章性别一、两性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差异1、生理差异;2、心理差异二、性别角色1、性别角色的社会简史;2、性别角色的社会化;3、成人的性别角色三、性别与不平等(上)1、性别分层的社会学理论;2、性别歧视;3、性别与婚姻;4、性别与工作;三、性别与不平等(下)5、性别与政治;6、女权运动第四部分社会设置第十四章家庭一、社会中的家庭1、功能主义的观点;2、冲突论的观点二、家庭结构1、亲属与家庭;2、核心家庭与扩展家庭;3、家庭中的权威;4、婚姻居所;5、世系与继承三、婚姻,离婚和寡居1、选择一位婚姻伴侣;2、求爱和罗曼蒂克式的爱情;3、婚姻;4、离婚和再婚;5、寡居四、变迁中的美国家庭1、人口趋势;2、单亲家庭和继父母家庭;3、工作与家庭;4、家庭暴力;5、婚姻与核心家庭的关系;6、家庭的未来第十五章教育一、社会学视野中的教育1、功能主义的观点;2、冲突论的观点二、教育组织1、教育的普及;2、美国的教育组织;3、教育组织模式;4、政府的支持和父母的选择;5、教师和学生的角色;6、对学生的评价三、美国教育的趋势和问题1、对美国教育的批评;2、教育革新;3、私立教育;4、教育和少数民族;5、教育和平等四、教育的影响1、教育和收入;2、教育和价值观第十六章宗教一、宗教与社会1、宗教的类别;2、宗教与人类境况;3、功能主义视角:宗教与社会稳定;4、冲突论视角:宗教与社会变迁二、宗教组织1、宗教的要素;2、宗教组织的类型三、美国生活中的宗教1、宗教与美国文化;2、宗教成员资格及宗教倾向;3、宗教参与;4、新宗教意识四、社会中的宗教:一种长远的观点1、起源与发展;2、世俗化讨论第十七章权力,政治和政府一、权力,权威和国家1、权力;2、权威与权力的合法化;3、国家;4、关于政治权力分配的几种观点二、政府形式1、民主政体;2、集权主义;3、独裁主义三、美国政治与政府1、历史和文化背景;2、政治参与;3、政党;4、利益群体与院外活动;5、军事_产业联合体;6、谁统治美国四、社会学与国家:一种人文观点第十八章经济与劳动一、经济1、经济的历史演变;2、现代经济的构成二、经济制度1、资本主义制度;2、社会主义制度;3、混合经济三、美国的经济制度1、历史与文化背景;2、合作资本主义;3、经济集中与双重经济;4、政府与劳工组织的作用;5、经济全球化四、劳动社会学1、工人的异化与满意度;2、美国的劳动倾向;3、跨文化观点:日本的经济与劳动五、社会与市场:一种人文观点第五部分社会环境和社会变迁第十九章人口与生态一、人口研究1、人口研究的数据来源;2、人口结构:性别与年龄二、人口变化的要素1、出生率;2、死亡率;3、移民三、人口增长与社会1、世界人口增长;2、生育控制;3、美国的人口增长与变化四、生态学与环境社会学1、人口密度与人类行为;2、生态系统;3、地球生态系统第二十章城市,城市化和社区变迁一、城市的起源和成长;1、最初的人类社区;2、城市的诞生;3、前工业时代的欧洲城市发展二、工业革命后的城市化1、美国的城市化;2、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三、美国大都会的结构和发展1、大都会社区;2、大都会的兴衰;3、城市生态学四、城市生活和文化1、社区生活的变迁;2、关于城市生活方式的研究视角;3、城市生活方式的经验研究;4、郊区生活五、美国大都市问题和城市危机1、老中心城市的问题;2、大都会的离析和蔓延;3、城市规划与城市重建;4、冲突理论与城市危机;5、美国城市的未来第二十一章集合行为和社会运动一、集合行为的性质和发生的条件1、集体行为的性质;2、集合行为发生的条件二、集群与大众行为1、集群的类型;2、集群行为理论;3、大众行为三、传播与集合行为1、谣言与闲话;2、公众舆论四、社会运动1、社会运动的类型;2、社会运动的过程;3、社会运动发展的一个现代理论:资源动员第二十二章社会和文化变迁一、社会变迁的原因1、物质环境;2、人口;3、技术;4、非物质文化;5、文化进程;6、经济发展;7、有目的地促进变迁二、社会变迁的理论1、社会文化进化论;2、循环论;3、功能主义者的观点;4、冲突论的观点三、第三世界的经济发展1、第三世界经济发展的条件;2、第三世界的经济困境:冲突论的观点;3、经济发展的比较研究四、现代化的构成要素五、发达社会的未来1、后工业社会;2、悲观主义情结:增长的极限;3、乐观主义情结:未来主义波普诺《社会学》笔记第一部分导论第一章社会学导言绪论1、社会学是一种关于人类社会和社会互动的系统的、客观的研究。

宗教信仰情况调查表

宗教信仰情况调查表

宗教信仰情况调查表
各位同事:您好!
首先原谅打扰了您的工作和休息时间,完成以下调查内容,我们做此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大家的宗教信仰类别,以便为有不同宗教信仰的同事的工作和生活提供支持和协助。

敬请你认真填写,衷心感谢你合作与支持,谢谢!
姓名:部门:工号:调查日期:
1、您是否信仰宗教? ( )
A.是
B.否【如选B,第2-8题不用回答】
2、您信仰哪一种宗教? ( )
A.佛教
B.藏传佛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E.东正教
F.犹太教
G.道教
H. 其它[自行填上]_______[排名不分先后]
3、您多久去一次宗教场所? ( )
A.定期
B.有机会就去
4、您平常去过宗教场所吗? ( )
A.是
B.否
5、您的宗教信仰在本公司内有被受到歧视吗?( )
A.有
B.没有
6、您是否知道你们举行自己的宗教活动需要协助时,需要找公司的以下哪个部门?( )
A.人事部
B.工会
C.其他
7、您是否可以简述,举行你们自己的宗教活动,需要的协助有哪些?( )
A.重新规划安排工作时间
B.进行工作调班或者调休
C.允许本宗教的着装和装扮标准
D.使用相关的设施和场所(如会议室)
E.其他
8、另外,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您的宗教信仰自由和活动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 )
A.意见箱
B.公司投诉/申诉热线:
C.公司投诉/申诉邮箱:
WP-RBA-A17。

佛教属于无神论宗教-佛教 无神论

佛教属于无神论宗教-佛教 无神论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佛教属于无神论宗教:佛教无神论唯物无神论否定一切精神的独立存在,也不信有鬼神的世界。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佛教属于无神论宗教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佛教属于无神论宗教这是宗教学上的一个专有名词。

世间有两种无神论,一种是唯物的无神论;一种是佛教所说的无神论。

唯物无神论否定一切精神的独立存在,也不信有鬼神的世界。

而佛教所讲无神论,是说诸法由因缘所生,宇宙万物由众生的共业所成,承认有精神、有鬼神,只是不以为有一位如一神教所说的全知、全能,主宰创造宇宙的,既是最初也是最后而唯一的神。

神的分类,从宗教学上,可分做多神、二神、一神、泛神以及无神的信仰。

多神是一般的民间信仰,没有组织、没有体系,是原始民族的宗教型态,也是地域性的宗教型态。

例如:中国民间的神,分做地方的、国家的。

地方的又分做祖先神和自然神,它的名称和形象,可以因地、因时而异;国家的神是全国和全民族的元祖或山川日月。

至于二神信仰,是把善恶分为两种势力。

最初是两个敌对民族各自将己方的保护神视为善神,而对方的则为恶神,后来经由各民族的统一之后而形成了二神的信仰,那便是恶神为魔鬼,善神为上帝;不过,既崇拜魔鬼,也崇拜上帝的宗教,在世界上只有波斯的祅教。

基督教虽然也相信魔鬼和上帝永远的存在,但是只拜上帝,不拜魔鬼,有二神教的内容,只取一神教的形式。

所谓一神教是说,万物由一神所创造、控制、毁灭,神有大能、权威来主宰万物,正如中国人所称为的造物者,基督教所说的耶和华。

基督教虽然也相信有天使、天子、天女、天神,那是唯一上帝的扈从,也是唯一上帝的创造物,不可能成为上帝的继承人和与上帝相等地位的另一位大神。

至于泛神,是哲学家所相信的理念之神,它是宇宙的本体,自然的法则,并没有人格的形象,却是万物所出生和所回归之处;神不能有意志地爱人,人有责任和义务服从和敬爱神。

至于无神,本文刚才已说有二类。

一是唯物论的无神,认为宇宙人生的一切现象,都是由物质运行所产生,除物质的活动之外,没有离物质而存在的灵体。

中国宗教信仰顺序表(大全)

中国宗教信仰顺序表(大全)

中国宗教信仰顺序表(大全)本文档旨在提供有关中国宗教的详细信息。

下面是中国宗教的顺序表:1. 中国 (Taoism)- 简介:是中国本土宗教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体系。

其核心理念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 主要实践:祭祀、修炼、道家医学等。

2. 中国 (Buddhism)- 简介:是在中国广为流传的宗教,起源于印度。

强调人的解脱和内心的平静。

- 主要实践:念佛、坐禅、诵经等。

3. 中国 (Islam in China)- 简介:是中国五大宗教之一,由清真寺及其宗教活动组成。

随着历史的发展,已深深融入中国文化中。

- 主要实践:五齐礼、斋戒月、朝觐等。

4. 中国教 (Christianity in China)- 简介:教在中国有着广泛的传播,有各种教派和教堂。

教的核心是和。

- 主要实践:礼拜、阅读、教堂聚会等。

5. 中国民间 (Chinese Folk Religion)- 简介:中国民间包括各种超自然的和俗。

它起源于中国古代,经历了千百年的发展。

- 主要实践:拜神、祭祀、祈福等。

6. 中国其他宗教传统 (Other Chinese Religious Traditions)- 简介:此处列举了其他一些在中国流传的传统宗教,如儒家、道家、孔教等。

- 主要实践:儒家经典研究、养生、尊孔活动等。

请注意,上述顺序表仅为一般性参考,不代表宗教的重要性或权重。

中国宗教之间常有交融和共存的现象,实践也因地区和个人差异而有所不同。

该顺序表旨在提供对中国宗教的基本了解。

如需详细了解每个宗教的具体信息,请参考相关专业文献或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请注意,本文档的目的在于提供信息,并不涉及对宗教的评价或推广。

鼓励尊重和包容各个宗教信仰,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

宗教学复习资料

宗教学复习资料

宗教学复习资料宗教学概论复习题一、填空1、宗教学的分支学科包括(宗教心理学、宗教社会学、宗教人类学等)根据崇拜对象的数量:多神教、独尊一神教、二元神教、一神教等根据宗教的形成方式分为:自发(自然)宗教与人为宗教2被称为西方宗教学之父的是(麦克斯。

缪勒)3宗教观念主要包括了(灵魂观念)、(神灵观念)、(神性观念)三个方面。

4英国学者泰勒在其名著()中提出并论证了宗教起源的万物有灵论观点。

5恩格斯把原始社会中的宗教又称为()。

6宗教节庆:佛诞节(农历4月8日)、涅槃节(农历2月15日)、基督教复活节、穆罕默德升天遨游朝觐耶路撒冷的(登霄节)、易卜拉欣受安拉启示宰羊代子献祭的(古尔邦节)、释迦牟尼菩提树下悟道的成道节(农历12月8日)、8以色列人的民族宗教是()。

9主教制(天主教、新教安立甘宗);长老制(加尔文宗);公理制(公理会、浸礼会)10基督教神学的基本内容包括(上帝论)、(基督论)、(教会论)等。

11伊斯兰教的基本信仰包括信安拉、(信使者)、(信经典)等。

12印度教的三大纲领是(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婆罗门至上)。

二、判断题1在原始宗教中,(自然属性)是宗教的主要方面。

2在古典宗教中,(社会属性)是宗教的主要方面。

3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4这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

5在原始社会中,祖先崇拜一般是在鬼魂崇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6在宗教团体的组织形式上,佛教、伊斯兰教实行的寺院制。

7基督教《圣经》包括《旧约》和《新约》两部分。

8“上帝已死神学”是一种唯物主义学说。

9宗教与科学的冲突是不可调和的。

10列维·布留尔认为原始神话的思维方式是“原逻辑”的。

11“缘起”学说构成了整个佛教哲学的理论基础。

12艺术与宗教都是在作为共同根源的社会基础上生长出来的两种不同的文化活动。

13宗教信仰率与人口集约化程度之间存在反比的函数关系。

中国图书十大分类表

中国图书十大分类表

中国图书十大分类表一、哲学、宗教这一类别包括哲学、宗教、神秘学和心理学等书籍。

哲学是关于人类思维和存在的探讨,宗教则是关于宗教信仰、教义和实践的书籍,神秘学涉及到神秘主义和超自然现象,而心理学则是关于人类思维、行为和情感的探讨。

二、社会科学社会科学包括政治、法律、经济学、社会学、教育、体育等方面的书籍。

这一类别的图书主要涉及到社会生活和社会现象,包括社会组织、社会关系、社会变迁等方面的内容。

三、自然科学自然科学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球科学等方面的书籍。

这一类别的图书主要涉及到自然界中的物质和现象,包括物质结构、物理现象、化学反应等方面的内容。

四、应用科学应用科学包括工程技术、农业、医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的书籍。

这一类别的图书主要涉及到应用科学的理论和实践,包括技术设计、应用方法、管理策略等方面的内容。

五、文学、艺术文学、艺术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绘画、音乐等方面的书籍。

这一类别的图书主要涉及到人类的文艺创作和审美活动,包括文学作品的创作、艺术表现形式的探究等方面的内容。

六、历史、地理历史、地理包括人类历史、地理分布、地球环境等方面的书籍。

这一类别的图书主要涉及到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地球环境的变迁,包括历史事件的描述、地理现象的分析等方面的内容。

七、语言、文字语言、文字包括语言学、文字学、语言教育等方面的书籍。

这一类别的图书主要涉及到语言和文字的研究和应用,包括语言形态、语法结构、文字编码等方面的内容。

八、哲学、心理学哲学、心理学包括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文化学等方面的书籍。

这一类别的图书主要涉及到人类思维和行为的探讨,包括心理和社会现象的研究、文化差异的分析等方面的内容。

九、艺术、音乐艺术、音乐包括音乐、戏剧、绘画、雕塑等方面的书籍。

这一类别的图书主要涉及到人类文艺创作和审美活动,包括艺术形式的表现、艺术鉴赏和艺术创作等方面的内容。

十、小说、散文小说、散文包括小说、散文、诗歌等方面的书籍。

宗教类别论

宗教类别论

宗教类别论董小川马玉良2012-7-31 9:59:34 来源:《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1998年06期内容摘要:在宗教研究中,关于宗教分类有多种说法,如:自然宗教和人为宗教说、原生宗教和次生宗教说、传统宗教和历史宗教说、预示宗教和神秘宗教说、秩序宗教和救赎宗教说、教会宗教和大众宗教说、古典宗教和现代宗教说以及氏族宗教、民族宗教、国家宗教、世界宗教、政治宗教、文化宗教等等。

这些分法有的强调时段性,有的强调特点和性质,但都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所以各有利弊。

宗教的概念应该重新界定。

鉴于宗教涵盖面包括神性和俗性并各有侧重,我们提出把宗教分为宗教和准宗教两种。

关键词:宗教类别神性俗性宗教准宗教作者简介:董小川,东北师大历史系。

研究项目:本文系国家211 工程重点项目“中外文明比较研究”系列丛书中的《宗教·伦理·政治——中国儒教与美国基督新教比较研究》阶段性成果。

在宗教研究中,宗教的类别和分类方法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因为,只有把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不同性质、不同特点的宗教加以区别,才可以对宗教在个性上分别认识,在共性上总体分析。

可以说,任何宗教研究本身都自觉不自觉地对宗教进行了分类和区别。

事实上,人们在确定一种宗教的同时,就等于确定了另外的宗教。

宗教的分类方法很多,有层次分类法、形态分类法、历史分类法、地域分类法、制度分类法等。

在以往的研究中,人们对宗教的分类主要有这样几种考虑:(1)从宗教的起源和发展出发认识宗教,如自然宗教和人为宗教之分,原生宗教和次生宗教之分,古典宗教和现代宗教之分;(2)从宗教的特征和性质出发认识宗教,如传统宗教和历史宗教之分,预示宗教和神秘宗教之分;(3)从宗教的功能和作用出发认识宗教,如秩序宗教和救赎宗教之分,教会宗教和大众宗教之分;(4)从宗教的本质和属性出发认识宗教,如哲人宗教、宗法宗教、政治宗教、文化宗教、伦理宗教等等;(5)从宗教的影响和规模出发认识宗教,如氏族宗教、民族宗教、国家宗教、世界宗教等等。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大类别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大类别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大类别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悠久历史中所留传下来的一系列具有重大社会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的文化形式和思想内容,它包括宗教、传说、歌谣、传承、舞蹈、技艺等传统元素。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十大类:一、宗教文化宗教文化是中国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文化中的宗教文化可以分为传统宗教文化、深入民间的习俗文化和佛教文化的复杂综合形式。

通过长期的信仰习俗,它们塑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也赋予了现代中华文化深厚的内涵。

二、技艺文化技艺文化是历史文明发展中形成的一项特殊的文化精神。

中国技艺文化包括传统手工艺、美术、工业技术、汽车工厂、舞蹈、乐器等。

它们不仅蕴藏着传统的艺术美感,而且也展现了中华民族对于自然界的精确研究和因材施教的智慧。

三、习俗文化习俗文化是传统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只把人的行为习惯融入社会生活,也将宗教信仰、爱国主义、集体利益及传统文化形式化。

习俗文化可以分为民俗文化、宗教文化、家族文化、地方文化、民族文化等。

它不仅具有多样性,而且富有历史意蕴,也是重要的社会记忆形式。

四、文学文化文学文化是中国把思想感情表达化,传承历史及民间文化的重要形式。

文学文化包括古典文学、民间文学、宗教文学等。

它们蕴含着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文化魅力,而且深入到广大民众的生活当中,对时代和民族文化的传承开辟了比较恒久的体系化途径。

五、传说和神话文化传说和神话文化蕴含着广阔的人文内涵,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子孙传说,是古老的传说文本,记载着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中的神话悬梦和传奇故事;民间神话,它让民族文化拥有重要的心理动因和日常参照意义。

神话和传说文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六、传承文化传承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总称,也是民族文化的源泉,是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承文化包括民族文化、家族文化、民间文学传承、宗教文化传承等。

它们将人类社会历史经验和精神面貌凝结成一贯整体,对人类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霍金斯意识能量层级理论羞耻的能量级

霍金斯意识能量层级理论羞耻的能量级

霍金斯意识能量层级理论羞耻的能量级
霍金斯意识能量层级理论羞耻的能量级一直是挽回家庭关系调和关于感情生活的研究者们常用的模型。

研究者对这个模型持开放和包容的态度,他们认为它可以帮助当涉及到家庭成员的羞耻和担忧时,能够更好的帮助家庭成员调和外部衝突。

此模型是以婚姻治疗专家、博士后研究员等赫尔曼·霍金斯创立的层级性的能量系统的改进模型。

这个模型指出,羞耻能量在三个不同的层面上展示出不同的表现,分别为物质类别、思想类别和宗教类别。

物质类别表示家庭成员可能觉得羞耻的表现是通过实物来表达的。

这些物体可能包括衣服,首饰,甚至被踩和污染的物品。

家庭成员间会因为身处某种不合适的情境而感到羞耻,并且经常会把羞耻藏起来,不去触碰并避免羞耻情境的发生。

思想类别表示的是家庭成员可能会有一些羞愧的想法,这些想法可以表達出家庭成员在某一种情境上的羞耻态度。

比如在某种情境上家庭成员可能会觉得无法接受同性恋等羞愧的想法,担心被其他家庭成员否定,从而有所顾虑而不敢开口说出来,从而产生了羞耻感。

最后,宗教类别表示家庭成员可能会有羞耻感,是因为他们认为他们所担忧的事情是圣洁的东西,不应该让他们参与或发表自己的看法。

这种情况常常发生在宗教氛围非常深厚的环境里,例如某些家庭成员可能觉得不能谈论与生理变化有关的话题,而别人提起这些话题时,他们可能会感到羞耻,甚至受到责备。

霍金斯意识能量层级理论羞耻的能量级分析了家庭成员可能经历的三种羞耻类型,它们分别为物质类别、思想类别及宗教类别,模型将个体内部的感受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帮助家庭成员更好地理解并解决他们之间的衝突,从而达到调和的目的。

制度与社会冲突

制度与社会冲突

制度与社会冲突篇一:非正式制度与社会冲突本文把道德、宗教、礼仪、典籍文化和宗法制度看作非正式制度,分析这些制度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1)宗教产生的根源是人们对不确定性的恐惧,因此,宗教具有降低不确定性的作用。

宗教与邪教之间、宗教与迷信之间,并没有人类理性意义上所能够确定的界限。

把各种宗教约束在一个有限的、确定的范围里,使我们的社会稳定地实现现代化。

(2)礼仪是人们通过程式化言行交流某种信息,以求得生存环境的秩序化、消除对环境的陌生感、降低环境的不确定性的行为类型。

礼仪有可能发挥稳定社会的作用。

(3)道德是依靠羞耻感来维持的人们的自律性行为规则。

传统社会中道德自律的巨大压力使其成为稳定社会的主要力量。

在现代社会,道德所能发挥的稳定社会的作用受到很大限制。

(4)在较为封闭的乡村社会中,宗法关系支撑着一个稳定的社会结构。

只有在乡村宗法关系受到干扰,旧的利益均衡被打破时,宗族械斗才可能发生。

关注乡村社会冲突,不能不关注乡村社会中的非正式制度的影响。

相对而言,非正式制度的影响在乡村要大于城市,因此,本文论列的非正式制度主要在乡村社会。

本文的分析方法主要是经济学的方法。

通常,非正式制度也被学者们看作一个社会的文化状态(樊纲,1994)。

但一谈到文化,便触及到了学术研究的一个泥坑,因为文化研究领域几乎没有统一的学术研究语言,导致以不同学术语言武装起来的学者经常胡乱战在一起,见不到分晓。

到未来,要看哪一个人文学科取得学术霸权,它的语言也就会一统人文学科的天下。

但许多问题的讨论显然不需要等到这一天。

为避开这一麻烦,本文把道德、宗教、礼仪、典籍文化和宗法制度看作非正式制度,分析这些制度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如果把是否通过国家法律进行规范作为一种制度是否为正式的(或非正式的)制度的依据,那么,本文是涉及的一些因素在某些国家的某些时候也可能是正式的制度,但这种个例并不妨碍本文的分析。

一. 宗教影响(一)宗教的本质宗教产生的根源是人们对不确定性的恐惧,因此,宗教具有降低不确定性的作用。

世界宗教概论

世界宗教概论

基督教
Christians
信徒
0.2
6.7
Other Religionists 14,434,000 100
世界总人口 World Population 409,260,000
1900-2000世界三大宗教信徒统计表
宗教 年份 1900 % 1970 % 1980 % 1990 % 2000 %
基 督 教
《世界宗教概论》


占世界总人 口的 % 伊斯兰教 Muslims 1,999,566,000 33.0 佛教 Buddhists 1,188,240,000 19.7 5.9 无宗教 Nonreligious 359,982,000 12.7 无神论 Atheists 768,159,000 2.5 13.4 印度教 Hindus 150,090,000 1.7 新兴宗教 Neo-religionists 811,337,000 3.8 0.4 部落宗教 Tribal Religionists 102,356,000 锡克教 犹太教 其他宗教 Sikhs Jews 228,367,000 23,258,000
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科学技术尚 未发展,人对自然缺乏认识,他们对日出日落,, 天阴下雨,电闪雷鸣,洪水猛兽,旱灾风灾,山 崩地裂,以及瘟疫流行等等,不仅不理解,而且 严重威胁着他们的生存。因此他们觉得有一种神 秘的力量存在着,他们想用祭祀和祈祷的办法, 来求神灵的保佑。这就有了“拜物教”、“多神 教”。
美国天普大学教授、宗教间对话的 积极倡导者Leonard Swidler提出,宗 教是“对生活的终极意义和相应地 该如何生活的一种解释。”
宗教是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很难 下一个正确的定义,主要从以下几 个方面给宗教下定义:

简述宗教的类别

简述宗教的类别

简述宗教的类别
宗教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世界性宗教:这些宗教拥有庞大的追随者群体,跨越国界和地域。

世界性宗教包括基督宗教、伊斯兰教、佛教、印度教以及道教等。

2. 民间宗教:这些宗教较少有组织性,主要通过传统习俗、祭祀和信仰传承等方式存在。

民间宗教常见于各个地区和文化中,常与当地的风土人情紧密相连。

如中国的民间信仰、非洲的部落神灵崇拜等。

3. 新兴宗教:这些宗教通常是在相对较近的历史时期出现的,有时具有创新的教义和组织结构。

一些新兴宗教可能由一位创始人带领,如新兴基督教、新教、新时代运动等。

4. 本土宗教:这些宗教源于特定地区或民族的文化和信仰,表现出强烈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教义。

本土宗教常存在于原住民社群中,如神道教对于日本,土着教派对于澳大利亚阿卡迪亚人等。

需要注意的是,宗教的分类是相对的,而且一些宗教可能融合了不同类别的元素。

此外,每个宗教内部也会有不同的宗派和教派。

宗教的分类可以有助于理解宗教的多样性和发展。

宗教信仰统计表

宗教信仰统计表

是否参加过入 教仪式,受过
洗礼、皈依
传教及活动 场所地点
2018年9月3日 手机号 辅导员
xx学院学生宗教信仰登记表序信仰宗教是否经常姓名性别民族籍贯出生年月学号专业班级学历层次何时信教参加宗教号类别活动123456备注毕业班不再统计
序 号
姓名
性别 民族
1 2 3 4 5 6
籍贯
出生年月
学号
XX学院学生宗教信仰登记表
专业班级
学历层次
信仰宗教 类别
何时信教
是否经常 参加督教、天主教信徒特征:接受过洗礼、熟知教义、经常参加本教活动; 2.佛教信徒特征:有皈依证或者居士证; 3.道教信徒特征:有皈依证。

宗教信仰人士摸排情况汇报

宗教信仰人士摸排情况汇报

宗教信仰人士摸排情况汇报在对宗教信仰人士进行摸排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和数据。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宗教信仰是每个人的个人选择和自由权利,我们的调查旨在了解宗教信仰人士的分布情况和信仰特点,而并非对其进行歧视或者干涉。

在这篇汇报中,我们将向大家介绍我们的调查结果和一些发现。

首先,我们对不同宗教信仰人士的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

在我们的样本中,基督教信徒占据了最大的比例,约占总样本的40%。

其次是佛教徒,占比约为30%。

伊斯兰教信徒和其他宗教信仰人士分别占了20%和10%左右。

这些数字表明,我国的宗教信仰人士主要集中在基督教和佛教两个大类别中,而其他宗教的信徒数量相对较少。

其次,我们对宗教信仰人士的年龄分布进行了调查。

结果显示,大部分宗教信仰人士的年龄集中在30岁至60岁之间,占比超过70%。

这表明,中年人群是宗教信仰的主要群体。

年轻人和老年人的宗教信仰比例相对较低,分别约为10%和20%左右。

这可能与年轻人的思想开放和老年人的宗教传统有关。

此外,我们还对宗教信仰人士的信仰深度进行了调查。

结果显示,大部分宗教信仰人士对自己的宗教信仰都持有较为坚定的态度,超过80%的人表示会长期坚持自己的宗教信仰,不会轻易改变。

这表明,宗教信仰对于信徒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最后,我们对宗教信仰人士的社会参与程度进行了调查。

结果显示,大部分宗教信仰人士都会积极参与宗教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超过70%的人表示会定期参加宗教活动,同时也会参与一些社会公益活动。

这表明,宗教信仰人士在社会中扮演着积极的角色,他们不仅关注自己的信仰生活,也关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总的来说,通过这次摸排调查,我们对宗教信仰人士的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他们的分布情况、年龄特点、信仰深度和社会参与程度都反映出了他们对宗教信仰的重视和热爱。

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宗教信仰选择,同时也应该为宗教信仰人士提供更多的宗教活动和社会参与机会,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在社会中的作用。

钟敬文的民俗分类

钟敬文的民俗分类

钟敬文的民俗分类民俗是指人们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和历史背景下形成的、代表着一定文化意义的各种习俗和风俗。

钟敬文对民俗进行了详细的分类,下面将按照他的分类方式,对各个类别进行介绍。

一、祭祀类民俗祭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中国民俗的核心内容之一。

祭祀类民俗包括祭祀神明、祖先、英雄等活动。

这些活动通常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举行,通过祭祀来表达人们对神灵和祖先的敬意和感恩之情。

祭祀活动通常包括祭祀仪式、祭品献供、舞蹈表演等,是人们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

二、婚嫁类民俗婚嫁是人们一生中重要的仪式之一,也是民俗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

婚嫁类民俗包括婚礼仪式、婚庆习俗、婚俗风情等内容。

婚礼仪式通常包括迎亲、婚礼仪式、婚宴等环节,不同地区和民族的婚礼习俗各具特色。

婚庆习俗则包括闹洞房、拜堂、送新娘等环节,这些习俗既具有庆祝和喜庆的意义,也是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

三、节日类民俗节日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表达情感和交流社会的重要方式。

节日类民俗包括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各种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

这些活动通常包括祭祀、游玩、赛龙舟、吃团圆饭等环节,是人们放松心情、增进感情的重要方式。

节日类民俗不仅体现了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的敬畏和感恩之情,也是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

四、生活类民俗生活类民俗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习俗和风俗。

这些习俗和风俗通常与人们的生活、劳作、食品、服饰等方面密切相关。

生活类民俗包括农耕习俗、渔猎习俗、饮食习俗、服饰习俗等。

这些习俗和风俗既具有实用的功能,也是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

五、娱乐类民俗娱乐类民俗是人们在闲暇时通过各种方式进行的娱乐活动。

这些活动包括民间舞蹈、音乐表演、杂技表演、戏曲表演等。

娱乐类民俗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娱乐需求,也是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

娱乐类民俗的丰富多样性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六、宗教类民俗宗教类民俗是人们在信仰宗教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习俗和风俗。

旧西藏的等级制度

旧西藏的等级制度

旧西藏的等级制度西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其文化和社会制度也有着独特的特点。

在旧西藏时期,等级制度是其社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制度按照不同的类别进行划分,下面我们来一一探讨。

一、宗教等级制度在旧西藏时期,宗教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宗教等级制度是其等级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种制度中,最高的地位是达赖喇嘛,其次是班禅喇嘛。

这两位喇嘛都是西藏佛教的重要领袖,拥有极高的威望和地位。

其余的喇嘛则按照其修行的深浅和地位的高低进行划分。

二、贵族等级制度在旧西藏时期,贵族等级制度也是其社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种制度中,最高的地位是贵族家族的族长,其次是贵族家族的成员。

贵族家族的成员按照其家族的地位和财富进行划分,地位和财富越高,其地位也就越高。

三、职业等级制度在旧西藏时期,职业等级制度也是其社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种制度中,最高的地位是官员,其次是商人和手工艺人。

官员按照其官职的高低进行划分,官职越高,其地位也就越高。

商人和手工艺人则按照其财富和技能的高低进行划分,财富和技能越高,其地位也就越高。

四、农民等级制度在旧西藏时期,农民等级制度也是其社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种制度中,最高的地位是地主,其次是富农和贫农。

地主按照其土地的面积和财富的高低进行划分,土地和财富越多,其地位也就越高。

富农和贫农则按照其土地的面积和财富的高低进行划分,土地和财富越多,其地位也就越高。

总之,旧西藏的等级制度是其社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制度按照不同的类别进行划分,每个类别都有其特定的地位和权利。

虽然这种制度在现代已经逐渐消失,但其历史和文化价值仍然值得我们去探讨和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教
美国约有300多万佛教徒,大多是日本 移民及其后裔,但在美国受佛教影响的 人数多于佛教教徒,19世纪下半叶,日 本向太平洋地区扩张,佛教随日本移民 进入夏威夷群岛,பைடு நூலகம்后又传入旧金山等 地,为适应美国的社会习惯,佛教寺院 的建筑风格,祈祷形式逐渐美国化,而 且佛教在美国提倡乐观主义。
道教
道教创立于中国,自唐朝就逐步传入美国, 在美国各地都有道观,美国道教研究的兴 起也是推进道教在美国传播的一个重要原 因,美国的道教研究始于19世纪,最早是 由基督教传教士以社会调查报告的形式向 美国公众介绍,后有美国的学者研究中国 道教的专著,道教经典译著在美国出版。
美国是一个个宗教自由的国家,不支持 也不反对任何一种宗教,但基督教新教 教徒最多,约占美国人口的51.3%,其 他教教如天主教,东正教,犹太教,佛 教,道教,伊斯兰教。
东正教
美国的东正教有300万信徒,主要分布 在东北,中西部和加利福尼亚,东正教 同样信奉耶稣,他们相信善人死后要进 天堂,恶人死后要进地狱。而且他们认 为浸到水里可以洗除原罪和本罪,东正 教的十字架与其他宗教的不同,十字架 的中间定的是耶稣,但它的上下有两个 横线,上面代表十字架上面的板下面代 表了因基督的身体而扭曲的底板。
犹太教
犹太教是是美国的第三大宗教,主要包括 真好正统派,保守派和改革派,信奉的人 多为犹太人,拿破仑战争以及希特勒在德 国发动的反犹运动使得大量的犹太移民涌 入美国,20世纪90年代犹太人人数已达 600万人。犹太教最重要的教义,在于只 有一位神,即无形且永恒的上帝耶和华 或者说我们常说的主,而且人死后将复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