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

合集下载

七下语文三单元教学设计

七下语文三单元教学设计

七下语文三单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古诗十九首》中的诗句和意境,了解诗人骆宾王的创作背景和风格特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倡导尊重优秀文化遗产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古诗十九首》中的经典诗句及其意境。

2. 诗人骆宾王的创作背景和风格特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习诗句的理解和欣赏。

2. 难点:理解诗句背后的意境和情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几幅与古代诗词相关的图画,引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好奇心。

2. 学习诗句(20分钟)教师给学生分发《古诗十九首》的诗句手册,指导学生快速浏览诗句,理解其表面意思。

随后,请学生按组为一个诗句选择一个意境,向全班展示并进行解释。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句的背后意蕴和情感。

3. 学习诗人骆宾王(1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骆宾王的生平和主要作品,向学生介绍骆宾王的创作背景和风格特点。

鼓励学生提问,激发学生对骆宾王及其作品的进一步兴趣。

4. 欣赏诗词(3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句,进行朗诵和解读。

鼓励学生在背诵时加入自己的情感体验,并尝试以表演的形式展示诗词的意境。

教师通过点评和鼓励,提高学生的朗诵和解读水平。

5. 总结(5分钟)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回顾所学的诗句和诗人骆宾王的信息。

鼓励学生表达对古诗的喜爱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观察评价:观察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和欣赏程度,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表现。

2. 诗句解读和朗诵评价:评估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和情感表达能力。

3. 小组展示评价:评估学生合作和表演能力。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媒体展示、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手段,旨在培养学生对古代诗词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通过学习《古诗十九首》中的诗句和了解诗人骆宾王,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有了提升。

第12课 卖油翁1(学生版)

第12课 卖油翁1(学生版)

化州市丽岗中学教学导学案(七年级语文科)下册第三单元:12.《卖油翁》编号:2019YW1019学生:班教师:●学习内容:卖油翁(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并积累重点文言词语,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2.通过朗读能背诵课文;●学习重点:掌握并积累重点文言词语,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学习难点:通过朗读能背诵课文●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依纲靠本,自学由我)1、关于作品和作者《卖油翁》出自《欧阳文忠公文集·归田录》。

《归田录》是欧阳修所著的别集,共153卷,附录5卷。

《归田录》是其中的一卷,是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欧阳修再次遭流言蜚语中伤,自请外任,出知毫州时所作。

他在《归田录》序里说:“归田录者,朝廷之遗事,吏官之所不记,与士大夫笑谈之余而可录者,录以备闲居之览也。

”《归田录》是一部笔记小说。

欧阳修(1007-1072),著名文学家、史学家。

字,号,晚号,(意即藏书一万卷,金石拓片一千件,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醉翁一人),谥号。

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是北宋文坛诗文革新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2、写出重点词语的读音。

尧()咨()自矜()家圃()睨()之发矢()颔()之忿()然酌()油杓()沥()之3、结合课下注释,解释下面的词语。

善射:以:自矜:尝:释:睨:去:发:矢,但:颔:汝:知:射:精:不亦……乎:熟:尔:忿然:尔:安:轻:酌:乃:置:覆:徐:杓:沥:因:惟:遣:二、小组学习(积极参与,合作共赢)4、句子翻译。

但微颔之:吾射不亦精乎:无他,但手熟尔:尔安敢轻吾射:以我酌油知之:徐以杓酌油沥之:三、展示反馈(信心百倍、展现自我)积累文言知识5、古今异义(1).尝.射于家圃古义:曾经。

今义:(2).尔安.敢轻吾射古义:怎么。

今义:(3).但.手熟尔古义:只;不过。

今义:6、一词多义(1)尔:尔.安敢轻吾射()但手熟尔.()(2)以:公亦以.此自矜()以.我酌油知之()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3)之: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但微颔之.()以我酌油知之.()以杓酌油沥之.()笑而遣之. ( )7、词类活用(1) 但微颔.之 ( )(2)吾射.不亦精乎 ( )(3) 尔安敢轻.吾射 ( )8、通假字①但手熟尔()②徐以杓酌油沥之()四、拓展提升(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抽查学生背诵课文收获与反思(教师的反思,学生的收获)。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单元复习《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含答案)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单元复习《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复习导学案(七下)班级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 主备人:审核人: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小人物”的故事)【学】(请同学们根据提示,独立完成单元要点梳理。

)【单元目标】(1分钟)1.了解不同叙事文体的基本特征,学会从标题、详略得当、角度选择等方面把握文章重点,提高整体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的能力。

2.加强文本细读,关注细节描写以及前后内容的内在联系,揣摩人物心理,把握人物形象特点,体会平凡人物身上闪光的品格。

3.结合文体特点和作者的叙事风格,加深对作者情感态度的理解和对文本意蕴的体悟。

【单元内容回顾】(2分钟)本单元的课文包括两篇散文、一篇小说和一篇古代笔记小说。

一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所追忆的保姆,虽是一个粗人,然而质朴、善良、热心。

鲁迅深情地抒写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真挚的怀念。

此文记述了鲁迅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事,充满了尊敬和感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惦念以及对年幼无知的时光的深切怀念。

全文语言平实形象、处处流露着真情,在丝毫不带造作的叙述中,将读者带入到了儿时作者的世界中,令人觉得特别可亲。

二杨绛的《老王》写自己与车夫的交往,写车夫艰难困苦的生活和善良厚道的品格,含蓄地提出了关怀不幸者的社会问题。

《老王》是当代文学家杨绛于1984年创作的一篇回忆性散文。

文章以“我”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回忆了老王的几个生活片段,刻画了一个穷苦卑微但心地善良、老实厚道的“老王”形象,表达了作者一家对老王那样不幸者的关心、同情和尊重。

作者也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社会应不应该以人道主义精神来关心不幸者。

三李森祥的《台阶》以农民的儿子作为故事叙述者,叙述父亲为盖新屋而拼命苦干的一生,表现农民艰难困苦的生存状态和他们为改变现状而不懈努力的精神,作品兼有崇敬和怜悯的双重感情色彩。

七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答案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答案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语⽂导学案答案⼈教版 导学案通过呈现给学⽣⼀系列的有价值的问题让学⽣去探索、去解决,学⽣的学习活动不再盲⽬,⽽是成了⼀种有⽬标、有⽅向的活动。

下⾯是⼩编为⼤家精⼼整理的下册导学案答案⼈教版,仅供参考。

七年级下册语⽂导学案答案⼈教版(⼀) 《诗两⾸》1.略2.略3.略4.B 5.⼼⼉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

⼀切都是瞬息,⼀切都将会过去;⽽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念。

6.“⼀切”强调了所有的不幸和挫折所带给⼈的忧郁都是暂时的,⼀会⼉就过去了,劝诫⼈们正视“忧郁”,向往“未来”。

7.D 8.⽰例:你定的那个⽇⼦正是上级来检查⼯作的时候,这样吧,到时如果没有什么要紧事,我会抽空过去聚⼀下。

9.⽰例:有什么种⼦就有什么果⼦。

要想收获果⼦,必先裁种种⼦。

撒下爱⼼的种⼦,必收爱⼼的果实。

勤撒善种并⾟勤耕耘的⼈,必获丰富的回报。

10.依次填:廖化;猪⼋戒;孔明;李逵 11.⼈⽣遭受挫折 12.⼈⽣难免会遭受挫折,我们要⽤积极的⼈⽣态度去对待,“⼼地永远向往着未来”,这样,越过坎坷之后回⾸过去,那⼀切艰难困苦都将变成“亲切的怀恋”,欲见彩虹必先经历风⾬。

(意近即可) 13.⽣活中的不幸、失意是暂时的,我们不要因为眼前的困难挫折就失去了对未来的信⼼。

14.不能。

因为诗中充满了诗⼈⾯对困难和挫折的镇静和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信⼼;“相信吧,快乐的⽇⼦将会来临”。

15.⽆论我们⽣活遇到什么损失和挫折,都不要失去战⽃的决⼼,要相信⼀切都是短暂的,光明必将驱⾛⿊暗,正义必将战胜邪恶。

(意近即可) 16.péngpài、shuò 17.抓住了风景中三个典型形象:在幽暗时和岸⽯;电闪闪出了她的形象;在冲激和飞旋中扬起了她的云裳。

18.彭湃、轰响的海⽔;紫红的闪电;冲激和飞旋的海风。

19.从她的穿着、站姿、背景等⽅⾯来描写的,着⼒刻画了她静穆、素洁、勇敢的形象。

20.以疯狂的风暴来衬托少⼥柔韧⽽有⼒的美。

七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七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一、导言(100字)作为中学生的你,即将迈入七年级下学期的语文学习阶段。

本期语文导学案将为你提供一份详细的学习计划,帮助你系统地学习本学期的语文内容,提升你的中文写作能力,培养你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助你在中学语文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二、阅读与写作(200字)本学期的阅读与写作将分为三个单元: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和修辞与鉴赏。

你将通过阅读各类文学作品,提升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与品味,同时,你也将学习写作技巧,培养文思泉涌的能力。

三、古代文学(200字)本单元将介绍古代文学名著,如《红楼梦》、《西游记》等。

你将了解到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学习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的艺术特点和内涵,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并了解古代文化与当代生活的联系。

四、现代文学(200字)本单元将介绍现代文学名著,如《茶馆》、《家》等。

你将了解到当代文学作品的多样性与现实主义特点,学习分析现代文学作品的结构与语言运用,提升对当代社会与人性的洞察力,启发你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五、修辞与鉴赏(200字)本单元将着重讲述修辞手法的使用与欣赏,如比喻、夸张等。

你将学习如何运用修辞手法,丰富自己的写作表达,提升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同时,你也将学习欣赏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式,领略其中所蕴含的情感与思想。

六、学习建议(100字)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更要注重实践。

建议你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多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进行文学鉴赏与写作实践。

同时,你还可以积极参加语文社团、写作比赛等活动,锻炼自己的写作技能和表达能力。

七、总结(100字)七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为你提供了一份全面的学习计划,帮助你系统学习古代文学、现代文学以及修辞与鉴赏。

通过对优秀文学作品的阅读与分析,你将提高中文写作能力,增强对文化文字的理解,培养文学情趣与审美能力。

相信经过本学期的努力,你将在中学语文学习中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祝你学有所成!。

初中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初中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初中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文学常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学会通过查找资料、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学会运用课文中的知识进行写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2)培养学生尊重、理解、包容不同文化的态度。

(3)通过课文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共有四篇课文,分别是《春》、《济南的冬天》、《夏感》、《秋天的怀念》。

这四篇课文都是写景的文章,通过对不同季节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写作技巧。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对课文中所涉及的文学常识的掌握。

(3)写作技巧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用于讲解课文内容、生字词、文学常识等。

2. 讨论法:用于引导学生深入讨论课文内容,提高理解能力。

3. 实践法:用于指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上一单元的学习内容,激发对本单元的学习兴趣。

2. 课文朗读:让学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生字词学习:讲解生字词的含义,让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并运用。

4. 课文解析:深入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掌握课文的精髓。

5. 文学常识讲解:讲解课文中所涉及的文学常识,让学生了解并掌握。

6. 写作练习:根据课文内容,布置相应的写作任务,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7.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8.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文笔精华(二)

文笔精华(二)

房县军店镇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单元进度:第三单元主备人:张贞明审核:七年级语文备课组文笔精华(二)【学习目标】1、了解一些中外有名建筑的特点。

2、学习本文抓住事物特点说明的方法。

3、积累优美准确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重难点】1、理解文章内容,分析优美语句,体会作者感情,学习文章的写作手法。

2、通过诵读领会语言的准确生动性,引导学生注意朗读技巧,自己体会、欣赏,边读边点评,作较为深入的赏析。

【课时安排】1课时【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能谈谈给留下你深刻印象的建筑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朗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写出你认为不认识的生字)。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一段文字的内容。

三、再读课文,思考并回答下面问题。

1、《天坛》一文说明的建筑物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有什么用途?2、《古罗马斗技场》一文按照一定的顺序分别介绍了斗技场的哪几部分?斗技场的用途是什么?3、比较《天坛》和《古罗马斗技场》两文,说说他们有什么不同?4、《昆明的花街》一文“花街”有什么特点?你还可以用哪些诗句来形容花街?5、《苏州小巷》有什么特点?和我们家乡的小巷有什么不同?四、精读品析,探究课文。

刚才我们通读了这四篇文章,初步理解了文章的内容,下面请同学们细读课文完成下面教学任务。

1、四人一组,每人负责精读一篇文章,找出文章中好的词句,并作简要分析。

(组内交流,推荐分析好的同学全班交流)2、分析比较这些文章成功的成功之处。

(四人一组讨论交流,每人至少讲一点)五、拓展延伸1、通过刚才的赏析,我们已经了解到课本中文章的成功之处,同学们课前也搜集了许多好的写景状物的文章,现在请你们再读一下这些文章。

看看这些文章是否有我们刚才分析的成功之处?(四人一组,交流评价)那么你认为写好一篇写景状物的文章应注意哪些问题?(学生自由发言)2、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合理的说明顺序、生动的语言,描写校园、公园或者街角一景。

学后反思:1。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最全)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最全)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全册导学案目录目录 .................................................................................................................................................... (1)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二课时)....................................................................................... ..... (2)二、爸爸的花儿落了(二课时)............................................................................................. (7)三丑小鸭(二课时)........................................................................................................... . .. (10)四诗两首二课时.................................................................................................................... . . . . . (14)五伤仲永(二课时)....................................................................................................................... . . (18)六黄河颂(两课时)............................................................................................................... . . (22)七最后一课(两课时)................................. . . . (26)八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 . . . (32)九土地的誓言(一课时).................................. . . (36)十木兰诗(二课时)................................... . . (40)一一邓稼先(二课时).............................. . . . (42)一二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二课时).... . . . . (46)一三音乐巨人贝多芬(二课时)........... . . . (50)一四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一课时)....... . . . (54)一五孙权劝学(一课时)......................... . . .. (56)一六社戏(二课时).............................. . . .. (58)一七安塞腰鼓(二课时).................... . . . .. (62)十八竹影............................................. . (66)一九观舞记........................................ . . .. (68)二十口技..................................... . . . . (70)二一伟大的悲剧(二课时).... . . . .. (74)二二荒岛余生(二课时)......... . . (78)二三登上地球之巅(二课时).... . . . . (82)二四真正的英雄(一课时)...... . . . (86)二五短文两篇(二课时)......... . . . . . (89)二六珍珠鸟(一课时)........... . . .. (93)二七斑羚飞度........................... . . . (95)二八《华南虎》..................... . . . (97)二九马(二课时)............... . . . . .. (99)三十狼(二课时)............. . . . . . (103)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二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品味学习文章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丰富自己的语汇,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西城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第15课《孙权劝学 》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

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西城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第15课《孙权劝学 》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

孙权劝学班级姓名小组评价________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资治通鉴》及司马光的文学常识,积累“卿、岂、孰”等词语。

2、背诵课文并能准确翻译课文,理解鲁肃、吕蒙对话的内容,并体会这段对话的情味。

3、理解刻苦治学、提升自己学识和修养的重要意义。

重点、难点:准确的背诵及默写;重点词的翻译;对话的含义。

【分步学习】自主学习一:【了解文体掌握常识】一、走进作者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现属山西省)涑水乡人,也称涑水先生。

谥号文正,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史学家。

政治上他反对王安石的新政,力主祖宗之法不可变。

作为史学家,他主持编纂了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著有《司马文正公集》《稽古录》等。

二、介绍作品《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对史料取舍慎重,考证详密。

其中像《赤壁之战》、《淝水之战》都成为历史散文的名篇。

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即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

三、相关人物:鲁肃:(172-217),三国时吴国名将、政治家。

字子敬,临淮东城人。

出身士族,为孙权所敬重。

主张联刘抗曹,助周瑜大破曹军于赤壁。

周瑜死后,代领其军,继续与刘备维持和好关系。

吕蒙:(178-219),字子命,三国时吴国名将,骁勇善战,但少谋略。

他接受孙权劝告,多读史书、兵书,长进很快。

鲁肃卒,代领其军,袭破关羽,占领荆洲。

不久病故。

孙权:(182-252)即吴大帝。

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

字仲谋,吴郡富春人。

208年与刘备联合,大败曹操于赤壁。

222年夷陵战役,吴军大败蜀汉军队。

229年称帝于武昌,后迁都建邺,230年派将军卫温到达夷州(今台湾),加强了与夷州的联系。

自主学习二:【朗读课文掌握字词】1.初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握好朗读节奏。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孤/凯欲卿/治经为博士邪?(3)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4) 自以为/大有所益2. 试着解释划线的生字词。

七年级下苏教版语文导学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

七年级下苏教版语文导学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

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姓名:班级:成绩:(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日积月累(18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的黑体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瞻仰zhān 纤细qiān 椭圆tuǒ盘踞jùB.叱咤zhái 矗立chù轶事yì草莽mǎnɡC.瞩目zhǔ精湛zhàn 淳朴chún 践踏jiànD.颓然tuí对峙zhì诞生dàn 挑衅xìnɡ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4分)丰功伟绩永往直前中西合璧栩栩如生金碧辉煌异曲同工络绎不绝绕有风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填序号)(3分)(1)我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____了这座巍峨、雄伟、庄严的纪念碑。

(2)这样就将三区的名胜联为一体,从而扩大了游览区的范围和内容,在区域规划上是值得_______ ___的。

(3)漫步在镜廊内,碧澄的天空、静谧的园景______在镜墙上,满目苍翠,仿佛置身在芳草如茵、佳木葱茏的园林中。

(4)它(圜丘)和天坛遥遥_____,建筑奇特古怪,是一个露天的巨型的圆石台,完全是用汉白玉整齐紧密组成的。

A.瞻仰称道映照对峙B.观看表扬反射相对C.瞻仰表扬反射相对D.观看称道映照对峙4.文学文化常识填空。

(3分)(1)《于园》作者是______________,字宗子、石公,号陶庵,____________(朝代)文学家。

(2)_____________与滕王阁、岳阳楼并称“江南三大名楼”。

5.如果有一群外校的学生慕名来你校参观校园环境,学校派你当陪同参观的小导游,你将如何介绍?请简单写一段能吸引参观者的解说词。

(5分)二、阅读(42分)(一)(17分)自碑亭再往北,地势陡然高峻,由此上至祭堂前平台,全部砌以宽大的石阶。

2023年苏教版七下语文第三单元《故乡》导学案整理_2

2023年苏教版七下语文第三单元《故乡》导学案整理_2

2023年苏教版七下语文第三单元《故乡》导学案整理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把握本文消失的生字词,理清课文思路。

2.回忆美妙的童年往事,理解劳动人民的淳朴可爱。

重点难点:1.把握本文消失的生字词,理清课文思路。

2.回忆美妙的童年往事,理解劳动人民的淳朴可爱。

【诱思导学】1.依据拼音写汉字cuānduo()肆无忌dàn()fú()水chánchán()流水yng()跃家juàn()dài()慢jio()洁wēn()藻2.填空(1)《社戏》是_______,原名________,字豫才,宏大的______家,______家,_______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

(2)“社”原指土地神,又是古代划分地区的一个小单位。

小说以“社戏”为题,点明白中心大事,_______________是文章叙事的线索,全文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路来构思全文的。

3、初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体裁是什么?它有哪三要素?这篇课文的主要情节或中心大事是什么?4、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合作探究】【展现沟通】1、文章写平桥村是“我”的乐土,“乐”的详细表现有哪些?2、写社戏,为什么还要写开头与社戏无关的一部分?3、小伙伴们对台上唱戏的内容感爱好吗?又为什么想要去看戏,并争着去看戏?4、写看戏前的波折有什么作用?【巩固提高】(20分)1、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2分)我们年纪都相仿,()论起行辈来,()至少是叔子,有几个还是太公,他们合村都同姓,()是本家。

()我们是朋友,()间或吵闹起来,打了太公,一村的老老少少,也决没有一个会想出“犯上”这两个字来,()他们也百分之九十九不识字。

2023年(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49页】

2023年(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49页】

2023年(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全册,49页】
1. 导言
本文档是《2023年(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的导学案,共包含49页内容。

本册旨在帮助学生研究和掌握七年级语文下册的知识点。

2. 内容概述
本册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a. 课文阅读
本册共包含多篇课文,通过阅读这些课文,学生将能够了解和掌握相关的语文知识和技能。

b. 课后练
每篇课文后面都有相应的课后练,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语文运用能力。

c. 拓展阅读
本册还包含一些拓展阅读材料,通过阅读这些材料,学生能够
进一步拓展自己的阅读广度和深度。

3. 使用方法
学生可以按照以下步骤使用本册导学案:
1. 按顺序阅读每篇课文,并理解其中的内容。

2. 完成每篇课文后的课后练,检验自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3. 有时间的话,可以阅读拓展阅读材料,进一步扩展自己的阅
读范围。

4. 注意事项
为了更好地使用本册导学案,学生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要认真阅读每篇课文,理解其中的内容和要点。

- 在完成课后练时,注意审题,仔细答题。

- 如果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希望本导学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七年级语文下册
的内容。

如有任何问题,请随时向老师请教。

祝学习愉快!。

七年级语文教案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探究典型文言文

七年级语文教案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探究典型文言文

七年级语文教案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探究典型文言文。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a.掌握古代文言文的基本语言规律和常用词汇、语法、句式等;b.了解古代社会背景、文学思想、艺术表现等基本知识;c.理解典型古代文言文作品,并学会运用文言文解读中文文本。

2.能力目标a.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b.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学会运用文言文写作;c.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目标a.培养学生尊重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文明的意识;b.引导学生热爱阅读、喜欢写作。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1.古代文言文的基本语言规律和常用词汇、语法、句式等;2.古代社会背景、文学思想、艺术表现等基本知识;3.典型古代文言文作品的解读和创作。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介绍历史文化、传统文学、艺术欣赏等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对古代文化和文学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2.讲授(3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情景演示等方式,讲解古代文言文的基本语言规律和常用词汇、语法、句式等,同时介绍古代社会背景、文学思想、艺术表现等基本知识。

3.活动(60分钟)活动包括分组阅读、讨论、解读和创作。

a.分组阅读: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分配一篇古代文言文作品进行阅读。

b.讨论: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所读作品的主题、情节、人物形象等方面,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内涵和写作特点。

c.解读:通过教师讲解或学生自主学习,对作品中的典型词汇、句式、表现手法等进行解读和分析,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

d.创作:鼓励学生在理解和掌握古代文言文的基础上,用文言文创作作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4.总结(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提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同时激励学生继续学习、探究古代文化。

四、教学手段1.多媒体教学设备;2.课件、视频等教学材料;3.文言文辞典等工具书;4.课堂小组讨论、多元化表现活动等教学手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第13课《音乐巨人贝多芬》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第13课《音乐巨人贝多芬》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师寄语: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只小船,理想是小船的风帆。

——X海迪学习目标1、理解文章结构,分析贝多芬这一人物形象。

2、理解贝多芬的话的含义。

3、学习运用人物外貌描写的手法刻画人物形象。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明标:1、【资料连接】贝多芬,德国伟大的作曲家,世界音乐文化史上的巨人。

1770年生于波恩,1787年,贝多芬在维也纳先后师从莫扎特、海顿、萨利耶里等人。

贝多芬的晚年,双耳失聪,贫困凄凉。

这时也正是欧洲封建复辟的黑暗年代。

但是,在1824年,他以自己笃信的“自由和进步是创作的意义,也是目的”,写出了最后一部交响曲——《第九交响曲》,总结了自己一生创作历程,讴歌了自己所信仰的某某理想。

贝多芬是音乐文化史上的伟大的开拓者。

他的创作是他所处为那个暴风再时代的集中反映;同时,也承现出了他那巨人般的英雄性格。

贝多芬作品中的英雄主义气质,可以用“通过苦难——走向欢乐;通过斗争——走向胜利”加以概括。

何为:当代著名作家。

原名何振亚,祖籍某某定海,著有作品集《青弋江》、《第二次考试》、《织锦集》、《小树与大地》。

何为的散文常常以写人为主,他广泛借用小说和电影的创作手法,叙事简洁疏朗,情思清新隽永,语言凝练、形象而传神。

他晚年的作品更显苍劲深沉,高远辽阔,是一位创作态度极为严肃、艺术个性十分鲜明的作家。

2、出示目标:(投影)学生齐读二、自学互助:1、应掌握的加点字的读音。

磐.石()喧嚣.( ) 深邃.( )重荷( ) 门槛.( )2、解词。

重荷:杂乱无章:惹人注目:3、理清“客人”访问贝多芬的全过程,说说其间写了哪几件事。

4、用几句话概括一下作者笔下的贝多芬的形象。

5、文中贝多芬的哪些话深深触动了你?你对这些话是怎样理解的?第二课时三、展示点评:6、“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这里的“永恒”指的是什么?客人在纸上写着:“我们要知道您的生平,把您的消息带给万千大众,使他们了解您真实的好灵魂。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导学案全集(67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导学案全集(67页)

七下语文目录第一单元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案2。

爸爸的花儿落了学案3。

丑小鸭学案4。

诗两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学案未选择的路学案5。

伤仲永学案第二单元6.黄河颂学案7。

最后一课学案8。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学案9。

土地的誓言学案10。

木兰诗学案第三单元11.邓稼先学案1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学案13。

音乐巨人贝多芬学案14。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学案15。

孙权劝学学案第四单元16.社戏学案17。

安塞腰鼓学案18。

竹影学案19。

观舞记——献给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学案20。

口技学案第五单元21.伟大的悲剧学案22。

在沙漠中心学案23。

登上地球之巅学案24。

真正的英雄学案25。

短文两篇学案第六单元26.珍珠鸟学案27。

斑羚飞渡学案28。

华南虎学案29。

马学案30。

狼学案第一单元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习目标1.熟记鲁迅的有关知识。

2.理解并运用描写景物的手法。

3.学习并运用联系比较法,进行探究学习。

4.培养热爱自然,关注生活的态度。

学习重点、难点1.重点:描述百草园的部分,写景抓特点、按顺序、多角度描写的手法2.难点:主题的理解及对学习、对生活的正确认识学习时间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阅读字词过关,第二、三课时阅读探究勤学过程:1、字词过关:(《查看三点一测》)2、说说鲁迅,谈谈背景。

3、鲁迅名言:4、第二段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5、泥墙根一带的趣事有:(每件事的概括限七字以内)6、这段话的描写角度多变,其中对“泥墙根一带“的描写角度依次是:听觉到觉到觉到觉到觉到觉。

7、写景必须抓住特征,这段文字写静物时主要抓住它们的来写,写动物时主要抓住来写。

8、“我”到底知不知道被送到私塾去的原因呢?你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9、“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这句话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心理?10、阅读第七段,思考下列问题:第一、作者先写百草园冬天的“无味”,然后写下雪带来的乐趣,这是什么写法?起什么作用?第二、找出表示捕鸟动作的词,说说这些词的作用。

《第三单元》导学案

《第三单元》导学案

学习目标:1、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2、了解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学习他的伟大精神;3、学习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4、积累“可歌可泣”“当之无愧”等词语。

学习重难点:重点: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难点: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学法指导: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并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合作探究法(通过小组合作探讨,获取有关知识。

)目标评价课型把握确切,内容设计合理(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课堂结构清晰严谨、有节奏,教师“主导”作用明显。

媒体使用适时适事,效果显著。

学习过程:第一教时一、背景说明。

1、关于“两弹一星”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

“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

“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2、关于邓稼先邓稼先,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 1945年抗战胜利时,邓稼先从西南联大毕业,他于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

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

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

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

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

此后的八年间,他进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

3.关于杨振宁1922年9月22日出生于安徽合肥,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因与李政道一起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涌现出来的一代杰出物理学家中在理论和实验两方面都有影响的物理学家之一。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导学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导学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1.阅读名著《骆驼祥子》时,某中学七(1)班开展了以“奋斗”为主题的名著阅读项目化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项目方案设计】项目名称以“奋斗”为主题的名著人物讨论会项目目标1.快速阅读多部名著,梳理故事情节,绘制人物“奋斗路线图”2.精读人物相关篇章,评析细节,分析主要人物形象3.圈画最能体现老北京人情风俗、北京人独特语言习惯的词句,体会小说的“京味儿”4.在项目化学习活动中,培养自己组织、沟通、合作等能力核心知识名著阅读、“奋斗”精神驱动性问题如何举办一场名著人物讨论会?实践与评价成果:1.奋斗路线图;2.奋斗分析表:3.感悟交流会评价的知识与能力:阅读能力、表达能力、活动组织能力等过程性评价:略项目过程:略(1)活动方案的项目目标中,哪一条与本次项目化学习活动最不匹配?请结合具体的项目实践,简要阐述理由,并提出修改意见。

1.(1)第3条不匹配,因为项目实践中没有体会小说“京味儿”的活动,且与“奋斗”主题无关,应改为“圈画人物生活经历,探究人物奋斗的原因”。

【绘制“奋斗路线图”】(2)下面是甲组同学绘制的祥子的“奋斗路线图”,请你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情节。

(2)①攒的钱被孙侦探敲诈走了②虎妞以低价买了二强子的车【编制“奋斗分析表”】(3)乙组同学结合名著《骆驼祥子》以及教材中《老王》一文,编制出以下这张“奋斗分析 表”。

请你帮助他们完成这张表。

奋斗分析表 (3)①虎妞死了,车子卖掉了。

最后变成了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②生病去世;③示例:个人的奋斗必须放在集体中,与时代相结合,才能够成功,否则就会被时代抛弃2.《骆驼祥子》中祥子这一人物形象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根据你的阅读,简要分析。

2.祥子从一个老实、健壮、坚忍、自尊要强的“骆驼”,变成了一个麻木、潦倒、狡猾、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祥子的悲剧,是他个性弱点造成的,更是他所处社会压迫的结果。

3.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名称往往体现作家的匠心。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梅岭三章》导学案(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梅岭三章》导学案(新版)北师大版

《梅岭三章》【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生字词,了解作者陈毅的有关知识。

2、朗读并背诵全诗。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赏析诗歌的修辞手法,理解诗歌从哪些方面表现诗人的革命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全力以赴,激情投入,学习作者生死不渝的革命精神。

学习重点:体会这三首诗所饱含的为革命献身的凛然正气。

学习难点:理解诗的凝练含蓄的语言及多种修辞手法。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交流课时:二课时【学习流程】一、新课导入教师引导学生背诵有关爱国诗篇,然后引入本课的学习。

二、预习自测1、读“知识链接”,了解作者及相关资料,划出要点内容。

陈毅(1901-1972),四川省乐至县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杰出的领导者与组织者之一。

解放后曾任上海市市长、副总理兼外交部长等职务。

著有《陈毅诗词选集》等。

2、给画线字注音(烟三、自主学习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每章的主要内容,并说说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家怎样的精神?2、翻译诗前小序。

四、合作探究,展示点评1、诗前小序,交待了什么?有何作用?小序是当时写的,还是后来补写的?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2、赏析第一章回答问题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1)你能说说这首诗的大意吗?(2)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3)你认为本章中哪些词语用的比较精妙?(4)诗中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赏析第二、三章,分别回答下面问题(1)本章节的大意是什么?体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2)你认为哪些词语用的精妙?妙在哪里?(3)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五、赏析全诗诗歌运用了比喻、借代、引用等修辞手法,请找出具体语句并赏析。

六、布置作业积累爱国诗文名言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广西桂林市灌阳县灌阳镇红旗初级中学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11.巨人和孩子(无答案)

广西桂林市灌阳县灌阳镇红旗初级中学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11.巨人和孩子(无答案)

第三单元 11.巨人和孩子学习目标:1.理清文章思路,概括内容,理出文章结构。

2.体会本文生动精彩的语言。

3.体会文中人物的变化过程,学习分析人物的方法。

学习重点:1.体会文中人物的变化过程,学习分析人物的方法。

2.赏析文中生动形象的景物描写,体会拟人修辞方法的妙处。

学习难点:如何理解巨人禁止孩子们进入花园后,花园从此没有了春天,夏天和秋天?预习案:1.走近作者:王尔德(1854---1900)。

国作家,诗人。

惟美主义代表人物,提倡为艺术而艺术的美学观点。

作品有童话集《快乐王子故事集》《石榴之家》等。

2.读准加点字的音:栖.()息肆.()意聆.()听咆哮..()翩.()翩起舞累累..()嬉...()冰雹.()茸茸..()徘徊()戏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栖息:聆听:肆意:咆哮:翩翩起舞:乐不可支:探究案:1.默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概括内容,理出文章结构。

全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1---2):。

第二部分(3—10):。

第三部分(11—21):。

2.文章主旨:。

3.孩子们给巨人的花园带来了什么变化?4.巨人是怎样由自私变得充满爱心的?5.巨人的真诚,彻底改过表现在哪些方面?检测案:1.完成《七年级下册语文同步学习》的基础训练(P33-34页)。

2.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二、三题(P82页)。

3.完成《七年级下册语文同步学习》的阅读理解(P34-35页)。

4.巨人封闭花园的言行表明他是一个怎样的巨人?(用文中一个词语来回答)巨人这样做给花园带来的后果是什么?5.说说小男孩,孩子、花、春天,围墙,风雪冰雹这些人或物德象征意义。

感悟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整体感悟文意,学习本文结构严谨、选材精当的技法。
过程与方法
品析语句,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从中受到启迪,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结构严谨、选材精当的技法;品析语句,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心。1943年后,因目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于是奋然而起,积极参加反
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1945年为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兼云南省负责人,昆明《民主周刊》社社长。“一二•一”惨案发生后,他更英勇地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最后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遗著由朱自清编成《闻一多全集》四卷。
4、查字典,读准下面加点字的音。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2、关于邓稼先
邓稼先,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 1945年抗战胜利时,邓稼先从西南联大毕业,他于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此后的八年间,他进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
2、默读第三部分。说说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并说说邓稼先
性格特点。
明确:作者将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奥本海默与邓稼先作对比的目的:他们是从两个不同文化背景中成长起来的科学家,作者的意图显然不是要褒贬某人,而是通过对比,使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呼之欲出。
四、学习检测
1、阅读课文,用“我喜欢------,因为------”的形式,全体同学讨论前三部分的好词,好句,并总结文章前三部分。
2、臧克家和闻一多
臧克家于1930年至1934年在青岛大学学习期间,是闻一多先生的高足,经常出入于闻一多的办公室和家中,向老师请教;闻一多也很赏识臧克家,1932年回清华任教后写信给臧克家说:“得一知己,可以无憾,在青岛得到你一个人已经够了。”可见相知之深。闻一多先生遇难后,臧克家于1946年8月撰写《我的先生闻一多》以示悼念。
明确:是用两个句子完成过渡的。“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是对前一部分的全面概括,然后指出这只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革命家的方面”,这句话领起了文章的后一部分。这两个句子关联的十分紧密,“仅……还……”“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这都是起关联作用的词语,“学者的方面”“革命家的方面”这是呼应紧密的提法。作者在这两个部分之间,用了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句子,在两句之间又注意彼此关联,这样就使两个部分的过渡自然。
明确:前者是指他与奥有着根本的不同,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讲究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和睦相处,讲究为人忠厚、谦虚、真诚、朴实。邓汲取了传统文化的精华,并形成了自己的气质品格。
后者是指“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邓把它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所以说是理想的党员。
三、质疑导学
四、学习检测
1、你认为邓稼先的那些品质值得我们终身学习?
2、叙述你收集的邓稼先的故事,加上简要评论,表达你对他的情感。
3、训练:要求以奉献为题写一段话来歌颂奉献者。
板书设计:
贡献之大鲜为人知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邓稼先 忠厚朴实 德才兼备最有奉献精神的艰苦奋斗舍我其谁 优秀的党员
生死关心 奋不顾身
教学反思
衰微(shuāi)赫然(hè)迭起(dié)高标(biāo)锲而不舍(qiè)
兀兀穷年(wù)沥尽心血(lì)心会神凝(níng)迥乎不同(jiǒng)
一反既往(jì)慷慨淋漓(kǎi)弥高(mí)校补(jiào)漂白(piǎo)
目不窥园(kuī)望闻问切(qiè)群蚁排衙(yá)炯炯目光(jiǒng)
1、文章引用唐代李华的《吊古战场文》和五四时期的一首歌,有什么作用?
明确:显示邓工作地点的荒凉、工作的艰辛,增加了邓精神的悲壮色彩。
2、这篇文章的语言很有特色,句式多变。有时句式十分整齐,有时长句与短句交错使用,句式的运用完全服从于表现感情的需要。你能举出几个例子来加以说明吗?
明确:有时句式十分整齐,例如“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部分,举了1898年“任人宰割”的四个例子;又如“‘两弹’元勋”部分,按时间顺序介绍邓稼先的简历和贡献,句式也相对整齐;又如,第五部分第四段,句式也比较整齐。
(5)邓稼先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的气概。
(6)总结全文,借电报、书信中的几段话总体评价邓稼先。
这六部分紧密关联。1引子——2、3介绍生平和经历,对比中突出他的气质、品格和奉献精神——4侧面描写贡献大,是对2的扩展——5重点写他非凡的创造才能、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甘为祖国献身的崇高精神,是2的具体化——6总结全文。
三、质疑导学
1、默读第一部分。说说为什么要概述中国一百多年的屈辱历史?
明确:文章开头列举中国一百年前的历史对于表现人物的作用:通过鲜明的对比,突出今天“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创造的伟大成就,从而把邓稼先的贡献放在一个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中——中国之所以不再任人宰割是因为我们有了强大“的国力,而由邓稼先领导的核武器研究的成功,无疑是这之中最闪亮的一笔,突出了邓稼先的贡献之大。
⑥潜心贯注:用心专注而深刻。
⑦迥乎不同:形容相差很远。迥:远。
⑧一反既往:完全改变以往的作法。既:已经。既往:过去。
⑨慷慨淋漓:形容情绪、语调十分激动,说法十分畅快。
⑩气冲斗牛:形容怒气很盛。斗:北斗星。牛:牵牛星。斗牛:泛指天空
二、合作学习
1、读课文,思考作者是从哪两种身份介绍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文章可依此分为几部分?
三、质疑导学
文章两个部分写出了闻一多前期和后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点。闻一多前后期有什么变化?又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明确:闻一多先生的前期是一名卓越的学者,后期是言行一致的民主战士。所走的道路不同,反映了他对社会认识的变化。但是,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上,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一名伟大的爱国者,一名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他却是始终如一的。
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和表达效果。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自学展示
1、 作者介绍
臧克家,诗人。1905年生于山东诸城。从小受家庭影响,喜欢古典诗词和民歌,并目睹农民的苦难生活,引起他深切的同情,这为他后来的诗歌创作,初步奠定了基础。1926年秋到武汉,投身于大革命的洪流。大革命失败后,受国民党当局迫害,四处逃亡。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篇《老马》成名。臧克家被誉为“农民诗人” 1948年由于国民党的迫害,逃亡香港。1949年3月回到解放后的北平,历任人民出版社编审、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诗刊》主编等职。
11.邓稼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过程与方法
找出文中的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句,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
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深切体会邓稼先的人品风貌,并学习他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的内容,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感情。
③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没有愧色。当:承当,承受;无愧:不惭愧。
④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明白、都知道。喻:明白、了解;晓:知道。
⑤截然不同:断然不一样,形容毫无共同之处。截然:分明地,显然地。
⑥马革裹尸:用马皮包裹尸体。指英勇作战,死于沙场。
二、合作学习
1、概括文章六部分的大意,思考其中的联系。
有时长句与短句交错使用,例如“邓稼先与奥本海默”这一部分中,第四段介绍奥本海默的性格和为人,长句和短句就交错使用。
句式多变,是为表达思想感情服务。长句与短句交错使用,形成一种交错美。长句便于表达较复杂严密的意思;短句显得活泼,节奏快。结合起来用,有一种特殊的表达效果。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自学展示
从文中找出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句,圈出其中的关键语句。(浏览课文,找语句,圈出词语。在此基础上全班讨论交流找出的语句。)
明确:第一部分最后一小节;第二部分最后两小节;第三部分第九、第十小节;第四部分最后一小节;第五部分引用的“五四”时代的歌;第六部分。
二、合作学习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请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其中流露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1)在近一百多年来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背景下推出邓稼先。
(2)简单介绍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肯定他“两弹”元勋的地位,赞扬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光辉一生。
(3)用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来对比写邓稼先。
(4)作者写自己得到消息,中国的原子弹工程自力更生搞出来的,因而感情受到极大震撼。
3、关于杨振宁
1922年9月22日出生于安徽合肥,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因与李政道一起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涌现出来的一代杰出物理学家中在理论和实验两方面都有影响的物理学家之一。
4、朗读课文,掌握本文的生字词:
彷徨(pang huang)鲜为人知(xian)锋芒毕露(lu)选聘(pin)
2、学习搜集有关作者和邓稼先之间友谊的事情。
板书设计:邓稼先
杨振宁
1 、百年屈辱与“站起来了”——创设背景
2 、两弹元勋——总述生平事迹
3 、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忠厚朴实 鞠躬尽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