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眶上外侧入路或翼点入路治疗破裂前交通动脉瘤的临床对比研究

合集下载

经眉眶上锁孔入路与经翼点锁孔入路的解剖学对比研究

经眉眶上锁孔入路与经翼点锁孔入路的解剖学对比研究

.504·表2眶上田迹外侧缘颅骨外板与I}{『、后床突的距离和角度(;±s)表3颧骨颧突、眶上切迹外侧缘颅骨外板及翼点与同侧前床突的距离和角度(;±s)注:+与翼点距同侧前床突比较.P<001表4翼点处颅骨外板与前、后床突的距离和角度仨±S)3讨论本实验结果显示:经眉眶上锁孔人路和经翼点锁孔人路均可暴露鞍区各个间隙,但两者在手术人路、暴露范围及可操作空问上均有不同。

31手术入路经眉眶上锁孔人路操作简单.一般不影响美观.但可能切断眶上神经.引起额部皮肤麻木:此外.可能开放额窦.增加了颅内感染的风险。

经翼点锁孔人路操作相对复杂.虽然采取经颞深筋膜浅层下分离、牵开皮筋膜瓣的方法町避免损伤面神经闭.但在分离额部皮瓣时仍有可能损伤面神经额支.且颞肌切开的长度和剥离的面积较前者大.可能引起颞肌萎缩和张VI困难。

3.2显露范围眶上锁孔入路主要从前方观察.显露颅前窝底、蝶骨大翼的表面、鞍结节,对颅前窝底的小肿瘤、嗅沟脑膜瘤及鞍结节腑膜瘤均能很好显露。

经翼点锁孔人路主要从上、外侧观察,对蝶骨嵴内l/3、颅中窝底前部、颞极、额叶外侧面及侧裂区均可良好暴露。

前者通过抬起额叶.利用额叶底面与颅前窝底之间的解剖间隙进行暴露和手术操作.其操作空间为一条形削隙;而后者通过开放侧裂,牵开额叶和颞叶.利用侧裂开放后额叶、颢叶、蝶骨嵴之间的解剖间隙进行显露和手术操作,其操作卒间为三角间隙。

两者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CMINS),2005.10(1周l颅底骨性解剖数据1眶上切迹外侧缘颅骨外板与同侧前床突的距离2额骨颧突与同侧前床突的距离3翼点处颅骨外板与同侧前库突的距离图2第一间隙l左侧视神经2左颈内动脉3垂体上动脉4垂体柄5视交叉6右视神经图3第二间隙1右视神经2右视束3右颈内动脉4右大脑前动昧5右大脑中动脉固4第三间隙向内幸开颈内动脉.可见后交通动脉、脉络膜前动脉发起点l右颈内动脉2右动眼神经3右后交通动脉4右脉络膜前动脉图5第四间隙打开终板池1左视神经2右视神经3视交叉4左视柬5右视柬6第三脑室图6第五间隙l右视神经2右视柬3右颈内动脉4右大脑前动脉5右大脑中动脉6内侧豆纹动脉7颈内动脉分更部穿支血管比较,后者有更宽广的操作空问。

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28例前循环复杂动脉瘤的临床研究

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28例前循环复杂动脉瘤的临床研究

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28例前循环复杂动脉瘤的临床研究刘广;刘洪;周向阳;席海鹏;蒋文武【期刊名称】《吉林医学》【年(卷),期】2018(039)011【摘要】目的:探讨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28例前循环复杂动脉瘤的处理方法及技巧。

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28例前循环复杂动脉瘤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及预后。

结果:术前CTA及DSA能清楚地显示动脉瘤的大小、形状和附近血管的关系。

28例患者出院时GOS评分恢复良好者23例,中残3例,死亡2例。

20例出院后随访3-24个月,恢复良好者18例,中残2例,6例失访。

结论: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前交通复杂动脉瘤术野显露充分,同时需采取临时阻断血管、动脉瘤切开减压及载瘤动脉塑形等综合措施。

【总页数】2页(P2118-2119)【作者】刘广;刘洪;周向阳;席海鹏;蒋文武【作者单位】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湖南衡阳421001;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湖南衡阳421001;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湖南衡阳421001;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湖南衡阳421001;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湖南衡阳421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41【相关文献】1.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破裂急性期临床研究 [J], 吴中亚2.翼点“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的临床研究 [J], 叶远良;陈勇;罗毅;华超恩;李光标;邱修辉3.急性期前循环破裂动脉瘤采用眶上外侧入路与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效果对比[J], 刘骥; 李正明; 蒋健; 章向成; 惠小波; 王晓东; 丁涟沭; 王晓燕4.经翼点入路的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破裂急性期患者效果观察 [J], 林伟成5.眶上外侧入路与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急性期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的对比分析 [J], 王玉贵;李朝晖;郭永川;贾翊平;梁世鹏;刘德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眶上外侧—纵裂入路处理前交通动脉瘤的临床应用解剖

眶上外侧—纵裂入路处理前交通动脉瘤的临床应用解剖

眶上外侧—纵裂入路处理前交通动脉瘤的临床应用解剖第一部分大脑前动脉A1段及前交通动脉复合体穿支动脉的显微解剖目的:通过对大脑前动脉A1段与前交通动脉复合体及其穿支动脉的显微解剖,为降低手术夹闭前交通动脉瘤的穿支动脉相关并发症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选取15具(30侧)尸头,充分暴露大脑前动脉A1段及前交通动脉复合体,显微镜下观察并测量各区域穿支动脉的数量、起始管径及分布区域等。

将A1段按长度平均分为6区(A~F区),观察6区穿支动脉的分布特点,寻找最佳临时阻断区。

选取动脉内红色乳胶灌注充盈良好的10具尸头,显微镜下观测A1段髓质支及Heubner回返动脉自皮质至髓质的深度及分布区域。

结果:大脑前动脉A1段长度为(15.13±4.76)mm,其发出穿支动脉共244支,其中A区63支(25.82%),B区54支(22.13%),C区51支(20.90%),D区31支(12.70%),E区20支(8.20%),F区25支(10.25%)。

大脑前动脉A1段与A2段长度、穿支动脉数量及穿支动脉起始外径左右均无明显差异。

结论:熟悉前交通动脉复合体及其穿支动脉的解剖学特点是术中减少或避免穿支动脉损伤的关键。

A1段E区常可作为最佳临时阻断区。

第二部分眶上外侧-纵裂入路处理前交通动脉瘤的临床应用解剖目的:研究经眶上外侧-纵裂入路至前交通动脉复合体区的显微解剖,为临床应用该入路夹闭前交通动脉瘤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在20具(40侧)成人尸头上模拟经眶上外侧-纵裂入路,并在显微镜下观察前交通动脉复合体区的暴露情况,测量并记录相关数据。

结果:经眶上外侧-纵裂入路可较好暴露前交通动脉复合体,尤其是前交通动脉的上区和后上区,且在暴露时对同侧额叶及直回的牵拉明显减轻。

前交通动脉长度为(2.80±1.12)mm,中间外径为(1.79±0.82)mm,其距视交叉前缘中点距离为(4.59±2.22)mm。

翼点入路的相关解剖和标准手术技术

翼点入路的相关解剖和标准手术技术
– 切口下端一般不超过颧弓水平,以免损伤面神经主干(颧弓下方 1CM),应尽量靠近耳屏,避免损伤面神经额支。
– 颞浅静脉可以肉眼观察,颞浅动脉可以用手触摸,切口可根据情 况进行调整。血管与神经伴行,避开了血管,也就较少了神经的 损伤。
• 可根据 病变需 要进行 切口的 改良
开颅步骤 <1>
• 将帽状腱膜自骨膜及颞筋膜上分离,在颞肌的前1/4、距 眶缘4cm时,将皮瓣向眶部牵拉。
• 颞肌及其筋膜向下分离至与颧 弓平行,以接近中颅凹底,将 其沿肌腱附着的方向向后下方 牵拉。
• 颞上线内侧骨膜和外侧颞肌分别切开,并 沿颞上线留一窄条筋骨膜备颞肌复位用。
• 颅骨暴露内侧前缘尽量接近眶上缘,外侧 前缘暴露眶外侧缘,颞肌牵拉向下。
开颅步骤 <4>
• 颅骨钻孔:
– 第一孔:关建孔。靠近额 骨颧突部位,额颧缝上方, 颞线下方。
•颞 线
– 由额骨颧突外缘向上后至冠状缝的弧形线,上下颞线并行,分别 是颞浅、深筋膜的附着缘。
肌肉
• 枕额肌 • 前方为额腹,后方为枕腹,两者之间通过帽状腱膜相连。 • 枕腹起自枕骨,额腹止于眉部皮肤。 • 枕腹可向后牵拉帽状腱膜,额腹收缩可提眉并使额部皮肤
产生皮纹。 • 眼轮匝肌 • 位于眼裂周围,分为眶部、睑部和泪腺部。 • 其中睑部纤维可眨眼,与眶部纤维共同收缩使睑裂闭合。 • 颞肌 • 起自颞窝,肌束呈扇 后交通动脉起 自颈内动脉后 壁,向后与发 自基底动脉的 大脑后动脉交 通。垂体柄位 于后交通动脉 内侧视交叉下 方,上连视丘 下部,下经鞍 背上缘连接垂 体,动眼神经 起自脚间窝, 穿行于大脑后 动脉和小脑上 动脉之间。
• 在颞肌的前1/4部分进行皮瓣分离时,应当在颞浅筋膜深 浅层之间进行分离。其解剖标志是颞浅筋膜深浅层之间潜 在的脂肪层。

经翼点锁孔入路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45例

经翼点锁孔入路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45例

*[通信作者]兰青,Email :szlqz@经翼点锁孔入路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45例万政强1,兰青2*,陈晨1(1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江苏224006;2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摘要]目的:探讨经翼点锁孔入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的可行性和手术方法。

方法:对前循环动脉瘤45例48枚动脉瘤采用经翼点锁孔入路夹闭术。

其中前交通动脉瘤15枚、后交通动脉瘤13枚、大脑中动脉瘤11枚、大脑前动脉瘤5枚、颈内动脉分叉部动脉瘤2枚,脉络膜前动脉瘤及眼动脉瘤各1枚。

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成功夹闭,根据GOS 评估标准,恢复良好者40例,轻残4例,重残1例,无死亡病例。

术后无感染、出血、脑脊液漏等手术相关并发症。

结论:内镜辅助下锁孔技术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脑动脉瘤安全有效。

[关键词]脑动脉瘤;翼点入路;锁孔入路夹闭术;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术[中图分类号]R445.3[文献标志码]B目前内镜辅助下锁孔技术微创理念已被神经外科学术界所公认和接受。

翼点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笔者自2007年1月—2011年1月采用由Yasargil等创立的标准翼点入路结合微创锁孔理念,对前循环动脉瘤45例行手术夹闭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前循环动脉瘤45例,男20例,女25例,年龄19~57岁,平均47.2岁。

Hunt—Hess分级:I级7例,Ⅱ级10例,Ⅲ级23例,Ⅳ级5例。

首次出血30例,二次出血15例。

术前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40例,经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确诊5例。

45例共有颅内动脉瘤48枚,其中前交通动脉瘤15枚、后交通动脉瘤13枚、大脑中动脉瘤11枚、大脑前动脉瘤5枚、颈内动脉分叉部动脉瘤2枚、脉络膜前动脉瘤及眼动脉瘤各1枚。

1.2方法(1)手术时机:45例患者中,早期手术(蛛网膜下腔出血后1~3d)28例共30枚动脉瘤;中期手术(蛛网膜下腔出血后4~13d)5例共6枚动脉瘤;晚期手术(蛛网膜下腔出血后14d以后)12例共12枚动脉瘤。

编年史——翼点入路

编年史——翼点入路

编年史——翼点入路对于每一位神经外科医师来说,翼点入路(pterional approach)大概都是启蒙级入路吧。

然而,除了翼点的定义(图0)和罗列的一条条手术适应症和手术步骤外,对于这个几乎万能的幕上入路的“前世今生”,各大教科书似乎都很少涉及。

个人觉得,对一个入路的学习,应该包括其发展和演变;了解它的历史,才能更好地掌握现状和构想未来。

今天,就来简单罗列一下翼点入路的编年史。

图0I、额下入路时代•Durante,1885:sub/transfrontal,嗅沟脑膜瘤,1st额下入路•Horsley,1889:frontal,垂体瘤,失败,1st暴露垂体•Krause,1900:1st extradural supraorbital subfrontal,视神经部位取子弹,1st strict frontal变为lateral frontal •Krause,1905-1909:frontolateral,鞍区肿瘤,类似当今(图1-上左)•McArthur,1908:frontal intradural,失败;•McArthur,1912:frontal extradural+superior orbital roof/rim=1st cranioorbital craniotomy,眶颧入路的鼻祖•Frazier,1913:从transsphenoidal回到subfrontal处理垂体瘤,类似McArthur,extradural cranioorbital craniotomy (图1-上右)•Cushing,1916:subfrontal,1st全切鞍结节脑膜瘤(图1-下)•Frazier,1919:intradural frontal(lateral)图1II、额颞入路诞生•Heuer,1914:1st intradural frontotemporal,视交叉病变,当今翼点入路鼻祖,类似于Krause的intradural frontolateral,区别在于骨瓣包含temporal bone(图2-1)•Dandy,1918:报道上者,(图2-2)•Dandy,1922:经额颞入路经终板三脑室造瘘,梗阻性脑积水,需断视神经•Dandy,1932:改进,小切口——Dandy flap,hypophyseal approach,鞍区病变,(图2-3)•Dandy,1937:1st前循环动脉瘤(图2-4)•Hayes,1962:小号的Dandy flap,ACom动脉瘤•Rizzoli,1953:前循环动脉瘤•Hamby,1964:1st起名pterional approach,眼眶肿瘤、突眼症(图3-A)•Kempe,1968-1971:ACom动脉瘤,1st定义关键孔psychopathic point(图3-B)图2图3III、额底入路继续用于前循环动脉瘤夹闭•Falconer,1951:unilateral frontal craniotomy,分离侧裂,ICA分叉部、ACom、MCA动脉瘤(图4-上左)•Poppen,1951:unilateral frontal craniotomy,ACom动脉瘤(图4-上右)•Norlen & Barnum,1953:unilateral frontal craniotomy,ACom动脉瘤(图4-下左)•Hamby,1952,1954:unilateral frontal craniotomy,前循环动脉瘤(MCA除外)(图4-下右A);frontotemporalcraniotomy,分离侧裂,MCA动脉瘤(图4-下右B)图4IV、microneurosurgery时代的翼点入路•House,1961:1st显微外科,听神经瘤,•Yasargil,1969:显微神经外科之父,显微器械,cisternal approach,引入keyhole锁孔概念,翼点开颅规范化,仍然采用psychopathic point作为关键孔,另加3个孔,硬膜外磨除蝶骨翼(key landmark),frontolateral、spheno-orbital、pterional approach,区别先人——小切口、小骨窗、更基底,从而扩展至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的夹闭(图5)图5V、翼点入路的变种1、联合颞下处理后循环动脉瘤•Drake,1978:“half and half”——pterional+subtemporal,后循环动脉瘤,侧方观察穿支•Sano,1980:temporopolar,基底动脉尖动脉瘤•Shiokawa,1989:zygomatic temporopolar,高位基底动脉尖动脉瘤•Heros & Lee,1993:pterional+anterior temporal,后循环动脉瘤,侧方观察穿支•de Oliveira,1995:pretemporal approach,脚间池、岩斜区(图6)图62、额颞眶颧入路•MacCarty,1961:frontal craniotomies,1st单孔处理眶内病变,MacCarty burr hole(图7-上1)•Jane,1982:supraorbital-frontal approach,1-piece,鞍区、眶内病变、动脉瘤(图7-上2)•Pellerin,1984:orbitofrontomalar,1st+去颧弓,2-piece,额颞蝶脑膜瘤(图7-上3)•Hakuba,1986,1989:orbitozygomatic infratemporal (3 complicated muscle-based bone flaps),高位基底动脉尖动脉瘤、海绵窦肿瘤、三脑室肿瘤(图7-上4)•Al-Mefty,1987:Supraorbital-pterional approach,1-piece,颅底病变(图7-下左)•Alaywan & Sindou,1990:Fronto-temporal approach withorbitozygomatic removal(FTOZ),2-piece•Delashaw (Rhoton),1992:modified supraorbital approach ( 2 step:frontotemporal+frontal sinus+superior/lateralorbital ridges,zygomatic arch)(图7-下中)•Delfini,1992:two-step supraorbital approach•Sekhar,1994:FTOZ,2-piece(图7-下右)•Zabramsky (Spetzler),1998:FTOZ,2-piece(图8-左)•Aziz,2002:FTOZ,1-piece(图8-中)•Campero ( Rhoton),2010:FTOZ,3-piece(图8-右)图7图83、硬膜外前床突切除术——Dolenc入路处理海绵窦病变(图9)•Dolenc,1985:combined epi- and subdural direct approach,眼动脉瘤•Dolenc,1987:transcavernous-transsellar,基底动脉尖动脉瘤•Dolenc,1994:Frontotemporal epidural approach,三叉神经鞘瘤•Dolenc,1997:Transcranial epiduralapproach,侵袭性垂体瘤•Dolenc,1999:Extradural approach,海绵窦段动脉瘤•Dolenc,1999:combined transorbital-transclinoid andtranssylvian approach,眼动脉瘤图94、局限化的眶上入路•Brock & Dietz,1978:更小的皮瓣,动脉瘤,有图(图10)•van Lindert,1998:supraorbital keyhole,动脉瘤•Czirjak,2001:trans-supraorbital•Ramos-Zuniga,2002:trans-supraorbital•Steiger,2001:orbitocranial,ACom动脉瘤•Reisch,2002,2005:eyebrow skin incision supraorbital(图11)•Hernesniemi,2005:Lateral supraorbital approach(图12)•Figueiredo,2006:mini-supraorbital•Figueiredo,2007:minipterional图10图11图12小结从上面的演变过程就可以看出,如今的翼点入路是由最初的额下入路移向侧方而来的,经Yasargil的完善,翼点入路如今的标准,应包括额颞开颅、蝶骨嵴的磨除、侧裂的开放。

前交通动脉瘤显微外科手术夹闭62例临床疗效分析论文

前交通动脉瘤显微外科手术夹闭62例临床疗效分析论文

前交通动脉瘤显微外科手术夹闭62例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夹闭前交通动脉瘤的手术时机,术式选择和预后情况。

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12年10月间收治的62例前交通动脉瘤所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临床资料。

所有患者均行翼点或扩大翼点入路开颅夹闭动脉瘤。

结果手术夹闭术后恢复良好(改良rankin评分0-2分)35例,功能障碍(改良rankin评分3-5分)20例,死亡7例。

结论早期大脑开颅手术夹闭动脉瘤有效降低再出血风险,术后并发症少,手术疗效确切。

【关键词】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前交通动脉瘤;显微外科手术夹闭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600-01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每年的发病率为10.5∕100000,由动脉瘤所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约占病因的2∕3,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的急性脑血管病[1]。

前交通动脉瘤是最常见的颅内动脉瘤,约占所有颅内动脉瘤的30%,近年来显微手术夹闭前交通动脉动脉瘤已被神经外科医生所共同接受。

研究前交通动脉瘤不同的手术时机、手术方式以及怎样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进而取得最优的临床效果显得尤为重要,以便为患者选择更为有利的治疗方案。

1 对象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62例前交通动脉瘤病人均为本院住院收治的病人,男41例,女21例;年龄29-71岁,平均45岁。

入院时头ct均确诊蛛网膜下腔出血,按hunt-hess分级:i级22例,ⅱ级17例,ⅲ级14例,ⅳ级9例,按fisher分级:i级26例,ⅱ级16例,ⅲ级12例,ⅳ级8例。

1.2 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突发性头痛、恶心、呕吐,明显的脑膜刺激征,伴或不伴有意识障碍。

26例患者神志清楚,16例患者呈嗜睡状态,12例呈浅昏迷状态,8例呈深昏迷状态,其中23例患者存在语言,肢体活动障碍。

16例患者合并高血压,10例患者合并糖尿病。

1.3 影像学检查所有确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待生命体征平稳后行3d-cta或3d-dsa进一步确诊为前交通动脉瘤。

经眉弓眶上锁孔入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11例体会

经眉弓眶上锁孔入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11例体会
回顾 我科 20 07年 7 夹 闭 1 , 0例 包裹 1例 , 术后动 脉瘤 夹滑脱导致再出血 1例 , 死亡 1 。结论 经眉 弓切 口眶上锁孔人路 可进行大 例 多数类 型的前交 通动脉瘤夹 闭术 , 有创伤 小 , 观 、 复快 等优点 , 具 美 恢 但不 同指 向的动脉瘤应 采取 不同 的手

网膜 下腔 出血 , 例 破 入 脑 室合 并 脑 积 水 , 部 病 例 亮 , 滴尼 莫地 平 1周 , 1 全 静 脱水 降 颅压 、H治疗 及 其他 3 行6 4排 C T血 管成 像 扫 描 ( T , 行 数 字 减 影 C A) 3例 血管 造影 ( S ) D A 检查 , 为单 发前 交通 动 脉瘤 。 均
1 1 一 般资 料 .
织 内, 可切除小部分直 回, 显露 A 段及动脉瘤 , 2 游离 本组 1 1例 病人 , 男性 4例 , 女 动 脉瘤 颈 予 以夹 闭 , 分离 动 脉瘤体 部 , 查夹 闭 是否 检
性 7例 , 龄 3 6 年 2— 5岁 , 均 4 平 8岁 。均表 现为 突发 满 意 , 中 牵 拉 过 的 动 脉 用 罂 粟 碱 棉 片 湿 敷 3— 术 头痛 , 网膜下腔 出血 , n —H s分 级 : 级 1 , 5 n严 密缝 合 硬 膜 , 蛛 Hut es I 例 mi, 回纳 骨瓣 并 用 小 钛 板 固 定 , 不 Ⅱ级 3例 , Ⅲ级 5例 , Ⅳ级 2例 。早 期 手 术 6例 , 中 置引流, 分层缝合切 口, 口适度加压包扎 。 伤 期手术 3例 , 晚期 手术 2例 。 12 影像学 资料 . 14 术 后 处 理 . 术 后 保 留 腰 大 池 引 流 管 引流 C T平 扫 显示 有 不 同程 度 蛛 血 性脑 脊 液 , 日引流 量 10— 5 m , 至脑 脊 液 清 每 5 20 l直

经翼点入路夹闭前交通动脉瘤(附45例分析)

经翼点入路夹闭前交通动脉瘤(附45例分析)

随访 6 月 ~ 年 . 无 动 脉瘤 再 出 血发 生 。 结论 翼 点 入 路 手术 治疗 前 交 通 动 脉 瘤 显 露 充 分 , 合 临 时 阻 断 、 个 1 均 配 脑保 护 、 制 性 低 血 压 控
等 技 术 . 收 到 满 意 的 手 术疗 效 。 可 关 键 词 :颅 内 动脉 瘤 ;前 交 通 动 脉 ;翼 点 入 路 ;外科 手 术 , 创 性 微 中图 分 类 号 : 6 11 R 5.2 + 文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号 : 0 9 1 2 2 0 ) 1 0 4 - 2 1 0 — 2 X10 7 0 — 0 0 0 ’
1 对 象 与 方 法
3 讨

11 一般 资料 .
我 院 自 20 0 5年 1 ~ 0 6年 1 共 月 20 月
前 交通 动 脉是 颅 内动 脉瘤 的好 发部 位 。 周 围解 其
剖结 构 复杂 。 管众 多 。 旦损 伤后 果 严 重 。 术 成功 血 一 手
行手 术 治疗 前交 通 动脉 瘤病 人 4 5例 。其 中男 2 6例 。 女 1 9例 ; 年龄 3 ~ 0岁 , 均 5 , 。 58 平 75岁 2次 出血 5例 。 术 前 H n— es u tH s 分级 0级 1 . 级 7例 。 例 1 2级 1 2例 。 3级 2 3例 。 4级 2例 。 伴不 同程 度意识 障碍 2 5例 。 1 . 影 像 学 检 查 急 诊 C 2 T示 均 有 蛛 网膜 下 腔 出 血 . 前纵 裂池 积血 3 伴 8例 。 并 额 叶 脑 内 血 肿 1 合 9 例 . 人脑 室 1 破 0例 。 A 检 查 均示 前 交 通 动脉 瘤 。 DS 其 中指 向前 8例 . 向上 1 指 2例 。 向 后 1 指 5例 。 向下 9 指 例 , 杂 指 向 1例 ; 并 其 他 部 位 动 脉 瘤 3个 。 脉 复 合 动 瘤 最 大径 <15c 2 . m 7个 ,.~ . c 1 1 25 m 2个 , . c 5 >25 m

翼点小骨孔入路前循环颅内动脉瘤的急性期手术治疗

翼点小骨孔入路前循环颅内动脉瘤的急性期手术治疗

翼点小骨孔入路前循环颅内动脉瘤的急性期手术治疗【摘要】目的探讨翼点小骨孔入路进行前循环颅内动脉瘤急性期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及手术要点。

方法采用翼点小骨孔入路急性期手术治疗9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共98个前循环颅内动脉瘤。

结果恢复良好87例,(差、中、重残)5例,无死亡病例。

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19例。

小骨孔入路没有影响急性期手术的操作和术野的暴露。

结论小骨孔入路适合显微手术夹闭前循环颅内动脉瘤,可以在急性期采用小骨孔入路前循环动脉瘤的手术治疗。

【关键词】动脉瘤急性期小骨孔入路显微手术翼点小骨孔入路治疗颅内动脉瘤,以最直接的路径抵达颅内深部病灶,尽可能少地显露和干预病变周围正常组织,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1]。

近年来研究表明,急性期手术有助于减少颅内再出血发生率,改善预后。

我院自2005年6月至2011年6月,在急性期采用翼点小骨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92例98个前循环颅内动脉瘤,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1.1.1 一般资料 92例前循环动脉瘤病例,共计98个动脉瘤。

其中男52例,女40例;年龄31~71岁,平均年龄51.4岁。

1.1.2 临床表现全部病例均有头痛,有一过性意识丧失49例,肢体瘫29例,癫痫发作12例。

头颅ct扫描可见蛛网膜下腔出血91例,经腰穿证实为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

1.1.3 术前hunt-hess分级 hunt i级 26例,hunt ii级45例,hunt iii级21例。

1.1.4 动脉瘤位置通过cta或dsa确诊,前循环动脉瘤98个,其中多发动脉瘤病例6例,前交通动脉瘤44个,颈内动脉瘤38个,大脑中动脉瘤16个。

1.1.5 手术时机均于急性期(发病72h内)手术治疗,其中6例1次开颅同时夹闭2个动脉瘤。

1.2 手术方法常规颅内动脉瘤翼点入路体位,头皮切口长6~7cm,下端在颧弓上耳屏前15mm,先垂直向上、再呈弧行弯向前上方,切口完全在发迹内。

分离头皮、颞肌后颅骨钻孔,用铣刀切下骨瓣,直径3.0cm,骨瓣尽量紧靠颅底。

经眉弓眶上锁孔入路治疗单侧额部硬膜外血肿(附54例报告)

经眉弓眶上锁孔入路治疗单侧额部硬膜外血肿(附54例报告)

经眉弓眶上锁孔入路治疗单侧额部硬膜外血肿(附54例报告)秦虎;更·党木仁加甫;王增亮;苏日青;徐丹书;朱晓峰;刘冬;李亚宾;陈立华;汪永新【摘要】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 of coronal approach craniotomy and Trans-supraorbital keyhole approach craniotomy in treatment of unilateral frontal extradura hemorrhage . Methods 54 cases of patientswith unilateral frontal extradura hemorrhage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3 to March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27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ronal approach craniotomy ,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rans-supraorbital keyhole approach craniotomy,and th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 operation time, length of stay, Hospital costs and prognosis effec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re was no case with moderate disability,severe disability and death in the two groups ,and there was no obvious difference in the good rate and mild disabilit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 P>0 .05 ) , the th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 operationtime,length of stay,Hospital cos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 and the difference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y comparison ( P <0.01).Conclusion Trans-supraorbital keyhole approach craniotomy in treatment of unilateralfrontal extradura hemorrhage can shorten operation time with the advantages of safety , less blood loss,simpleness,small trauma and rapid postoperative recovery .%目的:比较常规冠状开颅入路与经眉弓眶上锁孔入路治疗单侧额部硬膜外血肿的效果。

翼点入路

翼点入路

翼点入路:显微解剖,手术技术,和相关理论巴西圣保罗神经科学研究所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神经外科翼点入路或者说,额颞蝶入路是神经外科最常用的手术入路之一。

是由亚萨吉儿于上世纪七十年代设计并推广的,这种那个入路是通过去掉部分额骨、颞骨和蝶骨大翼,从外侧面显露脑组织和前颅窝。

大脑前部和它的神经、血管结构可以认为是沿着一个通道和后门排列的:这个门是颅骨外侧面的骨性结构;侧裂就是那个通道;而翼点入路可以看作是开门的钥匙。

翼点入路的关键步骤是:调整体位,切皮,筋膜间分离,开颅,磨除蝶骨脊,和剪开硬脑膜。

打开骨窗之后,是分开外侧裂和基底池。

翼点入路中涉及的神经和血管结构有:岛叶,基底节,侧脑室,大脑中动脉,颞叶盖部,额顶叶盖部,钩回,眼眶,前颅窝,视神经,颈内动脉和分支,终板和脚间窝。

翼点入路或者说,是由亚萨吉儿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推广开来的1,2,额颞蝶入路是神经外科最重要的手术入路之一。

翼点入路是通过去掉部分额骨、颞骨和蝶骨大翼,从外侧面开颅和显露脑组织。

这种入路是用翼点,即:额骨、顶骨、颞骨鳞部和蝶骨大翼的汇合点,来命名的3。

在颅骨的内侧面,蝶骨大、小翼融合在一起;并在很短的一段距离之后,被眶上裂分开。

蝶骨大翼延续到中颅窝,而蝶骨小翼,连接到前颅窝底。

蝶骨小翼位于额叶底面和钩回前内面之间,指向外侧裂主干。

外侧裂主干内侧通向基底池,即:视交叉池,终板池,脚间池和颈动脉池,下面与钩回的前内侧面和颞极相连,上面与前穿质和岛阈相邻,前面为蝶骨小翼,后面为钩回前内侧和岛阈(图1)。

位于大脑外侧面的侧裂,上面为额叶和顶叶的盖部,下面为颞叶盖部,内侧面为岛叶和界沟。

岛叶,将会在后面详述,可以看作是基底节的外面的被盖(图2)。

岛叶4被它的界沟或者说环沟所包绕,后者有三部分组成5,6;即:前界沟,上界沟或者上环沟,下界沟或者环沟。

前界沟位于岛叶的前面,将额叶的眶面和岛叶分开。

它的前内侧为侧脑室额角的前部和尾状核。

上界沟或者上环沟位于岛叶的上部,由额、顶叶的盖部和岛叶形成一个夹角(图12)。

眶上锁孔手术入路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应用

眶上锁孔手术入路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应用

此入路对我科 7 6例患者 ( 中 5 其 2例颅 内前循环 动脉瘤 ,4例鞍 区肿瘤 ) 2 进行 了手 术治疗 。结果

手术入路 可充 分而清楚的显示鞍 区及 Wii环 附近 的解剖 结构 ,2例 动脉瘤 全部 手术 夹 闭成功 , ls l 5 其 中4 9例患 者恢 复 良好 , 中残 , 3例 无死亡 。2 4例鞍 区肿瘤 ,2例全切 除 , 次全切除 , 出现严 重 的 2 2例 未 并发症 。结论 该 手术 入路在临床上应 用广 泛 , 采用该 入路 治疗前 循环 动脉 瘤及 鞍 区肿瘤 安全 、 微
3o m dr ed al , n o edcs. m n m r i slr e o , 2wr tl rsc dad ee f oea i be adn a ae A og 4t os n ea g n 2 e ta y eet n w r t s d d 2 u l r i e o l e 2

刘荣耀 许 瑞 雪
摘要 目的
( 大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 辽宁 大连 16 1) 10 1
研究眶上锁孔手术入路 的显微 解剖 , 并探讨该 手术人 路在 治疗前循环 动脉瘤 及鞍 对 1 成人 尸头使用手术显微镜模 拟经眉眶上锁孔手术入路 , 0例 并应用
区肿瘤 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
据 和 临床 资料 。


标 本
成 年 国人湿 性 尸 头标 本 来 自大 连 医 科 大 学解 剖
学 教研 室 。1 0具共 2 0侧 , 6具 , 4具 ; 龄 均 > 男 女 年
6 0岁 , 自然死 亡 , 均 排除 颅脑 创 伤 及其 他 中枢 神 经 系
统疾病 , 无头颅畸形。

翼点入路,筋膜间入路,神经外科经典手术入路

翼点入路,筋膜间入路,神经外科经典手术入路

翼点入路,筋膜间入路,神经外科经典手术入路翼点入路是神经外科经典手术入路,也是运用最广泛的手术入路,运用筋膜间游离颞浅深筋膜,游离颞肌,术后颞肌及筋膜完全复位,可最大化保留面神经颞支、颞肌功能及避免颞肌萎缩及影响美观。

手术方法①体位和头位:平卧,将头颅用头架固定于后仰10°,向对侧旋转15~30°,向对侧肩部倾斜约15°。

头略高于胸,以利于颅内静脉回流,使手术平面高于心脏水平。

②头皮切口:起自于中线与发际的交点,在发际内弧形拐向耳屏前约1 cm至颧弓上缘。

③皮瓣及肌瓣的成形:头皮切开后,于帽状腱膜下紧贴颞浅筋膜表面分离,并将皮瓣前翻,继续向前分离皮瓣直至距额骨颧突1.5~2.0 cm位置后,沿额骨颧突上缘及颞线向耳屏前方颧弓上缘直形或小弧形切开颞肌浅筋膜及筋膜下脂肪垫 (图1) 。

图1 翼点开颅的步骤及手术解剖。

切口(A)。

帽状腱膜下分离,分别形成独立的皮瓣和肌辦(B)。

筋膜下分离以保护面神经额支(C)。

向下牵开颞肌(D)。

沿眶顶磨除骨质以扩展额下的手术视野(E)。

扩大翼点入路实现的硬膜内暴露(F)(感谢Rhoton教授对图片的授权)。

颞肌的三层筋膜分别命名为:颞浅筋膜、颞肌筋膜浅层、颞肌筋膜深层)颞部皮肤大致可以分为3层:皮肤-颞浅筋膜层、颞肌筋膜浅层、颞肌筋膜深层。

在颞浅筋膜与颞肌筋膜浅层之间存在第一层脂肪垫,期间走形绝大部分的血管、神经,在颞肌筋膜浅层与颞肌筋膜深层之间存在第二层脂肪垫,此处注意颞肌筋膜浅、深两层在后部是连在一起的,在距眶上外侧缘大概4cm或在颞肌的前1/4处才逐渐出现容纳5~6mm厚镰刀状的脂肪垫。

第三层脂肪垫位于颞肌筋膜深层的下方,筋膜下入路时可涉及。

筋膜间入路时,皮瓣切口可以从额部开始,第一刀切至额部骨膜上、颞肌筋膜浅层上方(如果层次不容易分清,可用组织剪顺着帽状腱膜与骨膜之间的间隙进行分离),此时可以完美暴露出第一层脂肪垫,再向前方顺着脂肪垫层继续分离少许距离。

2020年《临床神经外科杂志》总目次

2020年《临床神经外科杂志》总目次

2020年《临床神经外科杂志》总目次专家共识颅脑创伤后加重继发性脑损伤的危险因素防治专家共识......《加重继发性脑损伤危险因素防治专家共识》专家组241述评意识障碍临床诊疗的现状与进展.......................................................................赵继宗1合理运用多模态监护技术的多学科协作促进颅底外科的发展..............................................钟东250标准与指南《2018年版美国意识障碍实践指南》解读................................................何江弘,杨艺,夏小雨,等4《慢性意识障碍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解读.........................................杨艺,谢秋幼,何江弘,等601讲座人工智能与脑网络组融合助力意识障碍预后预测研究......................................................宋明8意识障碍专题颅脑外伤后微意识状态重复经颅磁刺激促醒治疗的研究..................................夏小雨,白洋,杨艺,等11合并阵发性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综合征的意识障碍患者脑部结构特征的研究.................杨艺,宋明,党圆圆,等16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并发症分析......................................................聂竞,倪啸晓,谢秋幼,等22慢性意识障碍合并脑积水的临床特征与疗效分析.......................................董月青,张赛,郎胜坤,等27神经重症康复单元意识障碍患者医院感染的调查与分析................................李慧,李蔼文,李晓君,等33慢性意识障碍患者同期行颅骨修补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的意识恢复及并发症分析........郭永坤,王新军,单唏,等37颅内肿瘤专题巨大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硬膜内入路显微外科治疗.....................................王强,王汉东,潘额,等42 MRI纹理分析对术前脑膜瘤分级鉴别的临床价值.....................................潘波敏,叶成坤,范光伟,等47成人髓母细胞瘤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赵麟,郑佳骏,常川,等52颅内血管周细胞瘤的影像学特点及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左德献,李正阳,吾太华,等56垂体腺瘤专题内镜下经鼻入路显微切除侵袭海绵窦垂体瘤.........................................刘开东,杭春华,丛子翔,等121神经内镜经鼻蝶窦垂体腺瘤切除术后的迟发性低钠血症.....................................彭雍,王明,顾晔,等125 P16基因甲基化与垂体腺瘤及其临床特征相关性的研究..................................顾强,张宇,崔国栋,等130端粒保护蛋白-1和端粒结合因子-1在侵袭性垂体瘤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苗发安,梁君,张慧,等135癫痫专题头皮脑电图对结节性硬化患者癫痫手术治疗评估的意义..................................贺晶,周文静,史洁,等140额叶癫痫简单运动症状和复杂运动症状临床特点及癫痫传播网络的研究...................张聘,胡文瀚,王秀,等145单剂量匹罗卡品诱导小鼠癫痫及其海马神经损伤的研究.....................................苗宇,王甜,罗强,等150立体定向脑电图在MRI阴性难治性癫痫中的应用价值................................田海港,郭效东,王本瀚,等155神经外科围术期使用丙戊酸钠导致高氨血症的临床分析..................................陈胡,夏天一,刘磊,等160颅底肿瘤专题枕下经颈-颈静脉突入路切除颈静脉孔肿瘤的临床研究.................................李西西,何科君,徐小平,等254中颅底至颖下窝、翼腭窝沟通性肿瘤的手术治疗.....................................王旭辉,贺绪智,任明亮,等259基础远外侧入路手术治疗枕骨大孔腹侧病变.........................................刘雪松,刘文科,惠旭辉,等264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和经颅内镜眶上外侧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续岭,谢明国,孙飞吉,等268中颅窝底脑膜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研究...........................................李三中,王凯,孙季冬,等273原位骨瓣骨性重建在神经内镜扩大经鞍结节-蝶骨平台入路中的应用.....................夏海龙,金彪,牟家民,等278神经内镜第三脑室底造痿术在后颅窝肿瘤梗阻性脑积水中的应用价值...................娄四龙,毛德强,程兴,等283脊柱脊髓专题基于一期全切除策略的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手术新分型(附133例临床分析)............张杨,薛兴森,何光建,等361寰椎侧块-枢椎椎弓根钉棒技术在先天性颅颈交界区畸形翻修手术中的应用...............郭胜利,张剑宁,程岗,等366联合单节段零切迹椎间融合器治疗三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技术............................陈毅,刘晓东,李晋虎,等371 VEGF、MMP-9、EMT相关蛋白在脊柱转移瘤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栗战营,崔永鹏,赵焕燕,等378超声吸引刀在Chiari畸形I型手术中的应用.............................................彭殳玮,王鹏,程超,等383动静脉痿专题显微手术联合术中血管造影治疗硬脊膜动静脉痿.....................................徐崇喜,刘翔浩,陈伍仟,等388软脑膜动静脉痿伴巨大瘤样扩张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刘海兵,王守森,荆俊杰,等392荧光造影技术在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痿手术中的应用.....................................胡智洪,游国亮,何敏,等396动脉瘤专题破裂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48例临床分析................................................陈鑫,贺红卫,张东,等481颅内多发动脉瘤的外科手术治疗研究..................................................邓世强,贺杰,孙思辉,等486颅内压/脑灌注压导向性治疗改善高级别破裂颅内动脉瘤预后的研究...................黄欢,茅帅东,李火平,等490颖前动脉梭形动脉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陈中俊,徐锋495前交通与后交通动脉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分析.........................................黄维一,孙骏,计巍,等499颈内动脉血泡样动脉瘤的诊治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王智,尹萍,江元龙,等505神经内镜专题内镜经通道经顶上小叶入路切除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刘腾飞,谢涛,张晓彪.,等605经鼻内镜前颅底巨大脑膜瘤手术及颅底重建研究.....................................周跃飞,伊西才,赵全成,等611 Endoport辅助神经内镜技术在侧脑室肿瘤手术中的应用..............................闰惠颖,张顶顶,阎朝龙,等616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颅底表皮样囊肿的策略及疗效分析..................................阳吉虎,胡锦贤,张帆,等621胶质瘤基础研究神经胶质瘤的酪氨酸激酶受体B表达与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江毓敏,胡大玲,徐笑,等625 B-轻基丁酸对人星形胶质细胞瘤U251细胞增殖及PLD1表达的影响.....................廖泉,刘小飞,廖凌骁,等630人单纯疱疹病毒PDGF-BB转基因重组体的构建、转染及活性研究.....................陈晓雷,修光挥,李秀玲,等634替莫醴胺对U373胶质瘤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及其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赵海康,王凤鹿,杨磊,等638 miR-1197抑制MGMT表达对胶质瘤替莫瞠胺耐药性的影响..............................聂耳,石秦宇,韩正中,等645 miR432通过下调HOXC13表达抑制胶质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刘金,焦建同,程超,等652人巨细胞病毒蛋白IE1与高级别胶质瘤患者预后的相关性................................郝鸣,邱勇,周军格,等658论著Prdx6对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研究.........................................肖广庆,刘希光,伦志刚,等60自发性小脑出血手术治疗长期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杨涛,钱中润,鹿松松,等66影响颅脑创伤远期预后的因素分析.........................................................张彬,毛小静,冯杰71脑室外引流后早期血管内治疗破裂脑动脉瘤使用双联抗血小板和肝素的安全性研究........康俊龙,陈铐,丰伟,等77基于多个IncRNA表达量的风险模型预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预后的研究.................赵亮,章佳跃,刘志远,等164儿童脑动静脉畸形的显微手术治疗....................................................王正锋,尹梦磊,刘双,等171正常儿童头颅CT三维重建后颅腔的测量......................................................童康强,张春阳176制何首乌提取物对创伤后应激障碍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雷丹,王雷,陈谦学182采用大鼠颈动脉进行显微血管吻合技术训练的可行性研究..............................胡业帅,钱海,刘方军,等188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遗传性痉挛性截瘫4例报告并文献复习...................徐金山,方铁,梁树立,等192 Ki$7表达及MRI信号值与颅底脊索瘤术后复发的相关性..............................王科,谢思宁,霍续磊,等287 Dyskerin假尿昔合成酶1对胶质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研究.....................马贺,梅鹏金,赵英玉,等292经颖下锁孔入路切除岩尖部肿瘤手术的疗效分析.......................................虞晨,戴宇翔,倪红斌,等298经SEEG证实以过度运动为发作症状的颖叶癫痫分析................................费凌霞,胡湘蜀,李恺焯,等3013D-Slicer软件在难治性癫痫外科手术计划可视化中的运用..............................李佳,林久銮,周文静,等306原肌球蛋白1与胶质瘤放射敏感性的体外研究.........................................王冉冉,杜华情,杨坤,等311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远期疗效的影响因素研究.....................................秦磊,邹元杰,徐晨光,等317颅脑外伤患者免疫水平及感染风险的分析研究.........................................冯芜若,虞文魁,尤勇,等323落新妇昔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和抑制P38MAPK信号通路减轻H2O2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李玉,王榕,薛莲,等399颅内压及相关参数与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预后的关系研究............................潘榆春,薛元峰,胡红娟,等405额下眶下连线在圆孔前入路穿刺治疗三叉神经痛中的临床应用.......................陈冬雷,何玉泉,唐小荣,等408多模态神经导航系统联合神经内镜在颅咽管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赵君爽,李龙,陈炼,等413神经导航结合DTI在视辐射区病灶切除术中视觉保护的研究............................潘睿啥,王瀚轩,张岩松417多模态精准手术在老年胶质母细胞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屈洪彬,左争辉,李治晓,等423氧化苦参碱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原代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许多,刘梅,尹琼玉,等430早期分步控制性减压手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分析.......................张开鑫,方宪清,程彪,等434小脑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及显微手术治疗效果分析................................张力,王汉东,潘云曦,等511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后脑脊液漏的危险因素分析..................................刘崎,刘耀赛,李军,等516后颅窝血管母细胞瘤手术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胡少荣,陈铎,魏翔泰,等522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恶性黑色素瘤临床分析...........................................陈利锋,韩丽娜,刘嘉霖,等528导致大脑皮质功能重构的胶质瘤手术治疗研究.......................................刘翔宇,杭春华,张顶顶,等533丘脑底核-脑深部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相关疼痛的疗效分析................................周永,陈锐,支中文,等538眶上外侧入路与翼点入路手术治疗颅咽管瘤的临床疗效比较..............................季骋远,王中,朱酌,等543颖下岩前入路切除岩斜区肿瘤的并发症及其预防.....................................贺宇波,张刚利,郭建忠,等549 PEG-PLGA-BDNF-NPs转染NSCs移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的研究...................余勇波,张桂龙,朱治翰,等554肺癌脑转移瘤的手术治疗效果及其预后因素分析.......................................肖炳祥,李达,初君蠱,等560人工智能诊疗系统对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破裂风险评估及治疗策略制定的应用............王中,王紫兰,陈周青,等663高级别胶质瘤患者生存期的影响因素分析.............................................吴维宁,吴有志,刘振,等669基于生物电阻抗技术的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仪在獄猴脑出血及血肿扩大模型中的监测研究......................................................................邹永杰,张超,陈蔚翔,等675颅内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血管周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及复发影响因素分析...............徐宏浩,黄庆玖,陈永严,等680对经颅直流电刺激有反应的微意识状态患者脑功能网络与CRS-R评分的相关性............赵敬璞,高欢,万力,等685梆皮素上调PGC-la对创伤性脑损伤后炎症反应致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翟效甫,王子飪,于如同689临床研究无牵开器动态牵拉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宋张平,陈建均,任洪清,等82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开颅夹闭术与介入栓塞术后认知功能的对比研究........俞学斌,金国良,黄春敏,等86替加环素鞘内注射治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颅内感染..............................焦永成,孔海波,刘爱军,等90额叶胶质瘤切除术后瘤腔积液致急性高颅压症1例并文献复习.......................门学忠,张永强,赵振宇,等94前颅底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并文献复习..................................................杜赛,关俊宏,李悦,等97经乙状窦后入路听神经瘤切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马木提江•木尔提扎,吴昊,麦麦提力•米吉提,等100 B超引导合并颅骨缺损的脑积水患者分流管脑室端放置的临床价值.......................蔡宁,王彬彬,李征,等196弥漫性软脑膜胶质神经元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李海南,王好为,余力,等200颅内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瘤1例并文献复习.......................................袁梓轩,钱峰,潘波敏,等205颅脑手术后迟发性脑水肿的临床分析..................................................向定朝,董吉荣,蔡桑,等208年龄及其他临床因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支架取栓术预后的影响..........................王昊,束汉生,闵敬亮,等212结合炎症反应指数的Nomogram模型对aSAH患者预后预测的价值.......................张鹏,李育平,王晓东,等216经眶上锁孔入路显微外科夹闭前交通动脉瘤.........................................马继伟,赵新利,赵树鹏,等221听神经瘤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分析..................................................徐冠华,王彬彬,徐雷,等327封闭式持续冲洗引流治疗颅骨修补术后皮瓣下感染的疗效分析..........................徐凤,王新阳,董吉荣,等331侧脑室肿瘤42例临床分析...........................................................周伟,邵雪非,狄广福,等335第四脑室卵黄囊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杜赛,关俊宏,李悦339单侧开颅联合脑室型颅内压监测治疗双侧额叶损伤的临床应用............................李鑫,王凡,刘少波,等439侵及马尾神经的原发性神经淋巴瘤病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李士强,尚爱加,陶本章,等442后颅窝术后尿崩症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李顺,晁晓峰,邱娜,等445高压氧治疗小儿亚急性硬膜下血肿脑复张的疗效分析..................................杨楠,张晓平,庞文艳,等448脑膜瘤分阶段伽玛刀放射外科治疗的策略及疗效分析..................................丁建波,王滨江,许云,等小骨窗开颅内镜辅助下手术治疗3种不同部位高血压脑出血的研究.....................卢娜,薛成江,隋松涛,等不同时机高压氧联合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及对血清相关指标的影响........李亚斌,尚金星,赵志煌,等显微镜下经外侧裂入路手术治疗重症高血压基底节岀血的临床效果分析.................高玉华,魏民,夏鹏飞,等钙化性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特点与治疗策略............................................刘阳,何花,宋子木,等血清ET-1、NF k B、PCT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刘中平,吴德模,管义祥,等神经外科患者并发危重病性多发性神经肌肉病6例临床分析............................周珂,骆杰民,夏智源,等双面交线入路法在微侵袭立体定向穿刺治疗中的应用.....................................邓国军,卢奕,吴俊,等高血压脑室出血单侧与双侧脑室外引流的疗效研究..................................李云翔,谢江涛,党连锋,等复合手术治疗硬脊膜动静脉痿的疗效分析...........................................徐兴国,张慧婷,霍显浩,等丁苯酿对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循环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金鹏,蒋文庆,蒋蔚,等成人急性颅内静脉窦血栓伴颅内血肿的治疗分析(附9例报告).......................董安石,钟伟健,廖旭兴,等应用“Bonnet bypass”治疗头颈部巨大恶性肿瘤2例并文献复习.......................袁国艳,吴平安,杨光华,等颅脑创伤后垂体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分析.............................................孙振国,杨阳,孙建新,等颅脑手术后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脑室炎的治疗............................................周强,胡锦,王之敏,等综述脑机接口技术在慢性意识障碍诊疗中的应用进展.....................................何艳斌,谢秋幼,虞容豪,等中枢神经细胞瘤相关研究进展......................................................刘翔浩,牛小东,刘艳辉,等帕金森病血液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董文文,邱畅,章文斌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在神经外科疾病的应用进展.....................................王博,王忠,张瑞剑,等miRNA在髓母细胞瘤中的作用研究进展................................................刘尚禹,马小军,潘亚文垂体腺瘤侵袭性相关生物学标志物研究进展..............................麦麦提依明•托合提,吴永刚,马驰原颅内动脉瘤与炎症的关系及其潜在治疗药物...........................................柏星钺,,张光绪,马骏,等脑性瘫痪及其诊断与治疗的研究进展......................................................邵旭,于炎冰,张黎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治疗决策....................................................林学磊,谢源阳,李学军颅底外科辅助技术的进展...............................................................姜雷,张談,盛敏峰,等意识障碍在癫痫中发作及调控机制的研究.............................................杨艺,牛弘川,刘献增,等脑池造痿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应用进展............................................冷滋,熊坤,黄向群,等Notch信号通路在神经胶质瘤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进展................................马菁昌,时光旭,王莉,等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齐帅,张春阳,董艳芳复发性胶质瘤的治疗进展...........................................................库格鲁克•亚力坤,周庆九扣带回癫痫的临床研究进展.........................................................罗磊,朱海涛,霍俊杰,等上矢状窦-桥静脉复合体的解剖研究进展................................................叶远良,曾祥博,李傲,等病例报告经椎体后路健侧颈7神经移位术治疗脑岀血后上肢痉挛性瘫痪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吴鹤鸣,唐勇,李翔,等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后恶性帕金森病综合征(附2例报告)..........................史有才,邹世浩,王坤,等乳头状瘤型脑膜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路营营,杜浩,黄玲胡,等超剂量替加环素治疗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颅内感染1例报告并文献回顾............季晓军,王洪生,殷尚炯,等颅盖部巨大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合并大面积脑梗死去骨瓣减压术1例并文献复习............汪鑫,王景,郑朝辉,等双侧大脑前动脉闭塞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徐修鹏,常啥晓,赵鹏展,等颅骨修补术后罕见并发症一假性缺氧性脑肿胀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任祎,佟建洲,张磊,等专家点评《头皮脑电图对结节性硬化患者癫痫手术治疗评估的意义》点评.......................................朱丹,郭强《联合单节段零切迹椎间融合器治疗三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技术》点评......................................成惠林《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后脑脊液漏的危险因素分析》点评.....................................屈延,衡立君《后颅窝血管母细胞瘤手术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点评.................................................刘庆信息《临床神经外科杂志》入选中国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临床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2592 5 5 5 6 444466 69 74 555714481 7 8 9 o Q o 1 5567777 14 759364826316758 0 0 1 1 2 2 3 3 4 5 6 7 7 0 0 8 11112222334445547 54刃73 95 98 33345544力21 27 135527 9 1 577 9 61 5 6。

探讨额外侧锁孔入路与翼点入路夹闭术在前交通动脉瘤的应用效果

探讨额外侧锁孔入路与翼点入路夹闭术在前交通动脉瘤的应用效果

探讨额外侧锁孔入路与翼点入路夹闭术在前交通动脉瘤的应用效果李永康;蓝鹏;何培武【期刊名称】《中外医疗》【年(卷),期】2024(43)7【摘要】目的探讨于前交通动脉瘤中分别应用额外侧锁孔入路和翼点入路夹闭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选择2020年3月-2023年5月邳州市中医院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手术的62例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31)和观察组(n=31)。

对照组行翼点入路开颅治疗,观察组行额外侧锁孔入路开颅治疗。

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及认知功能改善程度,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260.16±75.27)mL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206.78±28.07)m in及住院时间(7.34±1.84)d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78、7.405、7.404,P均<0.05);观察组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率、脑直回切除率均比对照组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出现术后新增颅内出血、短暂性缺血、感染、神经症状及脑积水等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前交通动脉瘤患者分别接受额外侧锁孔入路术和翼点入路夹闭术治疗均具有一定效果,但额外侧锁孔入路术的效果更理想,在改善神经及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存在显著优势,且不会产生严重并发症。

【总页数】5页(P71-75)【作者】李永康;蓝鹏;何培武【作者单位】邳州市中医院神经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0【相关文献】1.经翼点入路动脉瘤夹闭术和经眶上外侧入路动脉瘤夹闭术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的效果对比2.眶上眉弓锁孔入路与经典翼点入路夹闭前交通动脉瘤对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3.额外侧锁孔入路与翼点入路夹闭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临床效果4.经眶上外侧入路与经翼点入路动脉瘤夹闭术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效果评价5.眶上外侧入路与翼点入路在前循环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应用效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眶上外侧入路或翼点入路治疗破裂前交通动脉瘤的临床对比
研究
目的:通过分析眶上外侧入路(Lateral Supraorbital Approach,LSO)或翼点入路(PterionalApproach,PA)显微手术夹闭破裂前交通动脉瘤(anterior communicating aneurysm,ACoA)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手术入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收集2014年11月-2017年5月于我科采用眶上外侧入路或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夹闭的118例破裂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眶上外侧入路组61例,翼点入路组57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基线资料、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及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

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周内头颅CTA检查证实动脉瘤均被完全夹闭。

眶上外侧入路手术切口长度(11.2± 1.1)cm、骨瓣大小(2.8±0.2)cm2、手术时间(184±38)min、手术出血量(170± 147)ml低于翼点入路手术切口长度(16.4±2.1)cm、骨瓣大小(5.1±0.4)cm2、手术时间(285±50)min、手术出血量(221 ± 101)ml,眶上外侧入路颅内感染率9.80%及头皮愈合不良率0低于翼点入路颅内感染率24.5%及头皮愈合不良率7.00%,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
(P&lt;0.05)。

眶上外侧入路手术中动脉瘤破裂率6.50%、术后慢性脑积水发生率4.90%及出院时预后良好率91.80%与翼点入路手术中动脉瘤破裂率3.50%、术后慢性脑积水发生率5.20%及出院时预后良好率85.90%相比较无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gt;0.05)。

结论:经眶上外侧入路与翼点入路均能安全、有效夹闭前交通动脉瘤,但眶上外侧入路具有高效、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