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语文教育的人文性
小学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表现在哪里
小学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表现在哪里《语文课程标准》中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定位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工具性重在指明:学生应该学什么,怎么学。
人文性重在揭示:学生为什么而学,以及将会怎样去学。
《语文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中写到: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是语文教学的总目标,而三个维度是实现总目标的支柱。
在具体的备课和教学中,三个维度是互相渗透融为一体的。
人文性在我理解就是以人为本教语文,以人为本学语文。
注重人的本性,使人在适合的环境中得到最大的发展和成长,尽可能的激发人的创造力和生命力。
最适合的环境,从广义来说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来营造,从狭义来说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来营造。
所以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师生之间平等的交流和对话成为实现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基础。
在此,我认为,教师不仅仅要有意识的放下自己作为教师的架子,与学生平等的交流,从而营造那种和谐宽松的气氛。
更要在课堂上善于抓住和制造契机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和培养。
如:有这样一个课例,《田忌赛马》一课中,一名学生急着给动画片配音,结果出现很多漏洞,全班同学纷纷给他提意见,言语间毫不留情。
老师听完同学们的发言后,面对配音的孩子这样说到:刚才他们对你狂轰乱炸,我真为你捏了一把汗,怕你受不了。
没想到你的心理这样健康。
然后面对全体同学说到:这样难堪的事我们谁都经历过,我们评价一个人的时候,应该先看他的学生这时候明白过来,齐声说到:优点。
随后同学们纷纷站起来说优点,还有的表示了自己的歉意。
在这一小环节中,老师首先注意到了那位配音同学的心理感受,并及时给予安慰,帮他调整心理状态。
同时,她虽然没有批评其他同学,但却对其他同学起到了要尊重他人、体会他人心理感受的教育效果,是一场非常生动的心理教育课,也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引导。
其实,在我们的课堂上也有许多这样的情况,只是我们很少能抓住机会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
浅谈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包 博 大 的精神 力量 、深 刻 的道 德力 量和 巨大 反 映人 类思想 、价值 、生存意 义 的思想文 新 , 括立意、文体 、取材 、结构、语言 表 目的是 希望唤起 语文 学 的感召 力量 ,任 何一 篇文 章都包 含着丰 富 化 、审美意 识之 人文精 神 ,从 来就 是深刻 达的全面 自悟 自得 , 的思想内涵 , 担负着一定的思想教育义务 。
到 我们解 析语 文现象 包括 阅读鉴 赏、审 美 道亦在妙悟 。 语文阅读教学要有 “ 悟性 , 判 断、语 言表达 、写作 方法 之 中去 。用 它
来增 加 民族智 慧的 时代能 量 ,焕发 民族 语
就是要通过 文学获得语感 , 能解微 言 , 辨疑 似 , 隐境 , 察 识讽 喻 , 而准 确析文 论事 。 从 写作教学更 需要 “ 悟性 , 悟性越 多创新越
西方 则允许 多种 思想 并存 ,能多角度 解剖
社 会越文 明 , 越需要独立 思考 , 越需要 个性 , 因为个性 既繁荣物质又丰富精神。于
事物 与现象 。我们 当知真 正 的创 新要 以全 是市场选 择和热爱个性 , 教育越来越强调面 人类 为范 围 ,真 正的艺 术没 有 国界 ,语言 向市场 , 深入 个性。高于一般吸收和认识意
族思 想文化 传统 优势 的同 时,积极学 习西 能激励人们 。 自我求成 的高层需要 , 它是 个性优 越化 的突 出表现 。多 悟 性” 的学
方理性 的、 抽象 的、 多维 的创新思维方式 ,
在 中西合 璧 中谋 求超越 和新 生。我 们既然 生最善于学好语文 , 其境界往往胜人一筹 。 希望 语文教 育伴 随着我 们 的文化思 想超前 而超 前 .就 要切 实把 中西思 维的优 势运 用 悟 性 包 括透 悟 、醒 悟、顿 悟、再 悟、 悔悟等多种多样。 学贵心悟 , 旧无功 “ 守 , 诗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教育的特点?①发挥语文教育的人文性;②加强语文教育的实践性;③遵循汉语言的规律,培养语感。
语文课程。
语文素养:指中小学生具有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学识修养和人格修养。
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
结合你的教学实践,重点围绕新课标的三维目标,谈谈怎样上好一堂课。
答:新课标按照九年一贯整体设计,在目标设计上有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要求。
这三个维度的目标是相互交融、渗透的,特别是在教学过程中语文素养?指中小学生具有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学识修养和人格修养。
.语文教材编写的新的理念和新的要求是什么?(一)语文教材应该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二)语文教材应该符合儿童心理和语言发展的规律;(三)语文教材应注重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四)语文教材应该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五)语文教材应该为师生留有足够的空间;(六)语文教材应该有好的创意。
语文课程标准给出的教学建议主要是哪四点?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填空: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的教育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力的语文课程)。
3、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小学语文人文性教学
小学语文人文性教学小学语文人文性教学,是指以语文课程为载体,以人文性知识为内容,通过语文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人文情怀和文学修养。
小学语文人文性教学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通过人文性教学,可以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领悟人文精神,感受人文情怀,培养文学修养,提高人文素养,使其成为有情感、有修养的人。
小学语文人文性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文学作品的学习文学作品是人文性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学习文学作品,学生可以了解历史、风土人情、人情世故等方面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在语文课堂上,可以通过朗读、默写、背诵等方式学习古诗词、现代诗歌、经典散文等文学作品,使学生对文学作品有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可以通过文学鉴赏、文学创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修养。
通过学习古诗词,可以启发学生的诗意情怀;通过学习现代诗歌,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学习经典散文,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
二、历史文化知识的学习历史文化知识是人文性教学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在语文课堂上,可以通过学习历史典故、历史故事、历史文化知识等方式,使学生了解历史的发展、文化的传承,培养他们对历史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可以通过历史文化知识的教学,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历史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通过学习古代历史典故,可以使学生了解古代的风俗习惯;通过学习历史故事,可以启发学生的历史感悟;通过学习历史文化知识,可以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
三、名人故事的传承名人故事是人文性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学习名人故事,可以启发学生的人生智慧,激发学生的人格力量,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在语文课堂上,可以通过名人传记、名人故事等内容,使学生了解历史上的伟人、英雄、名家等人物,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和文学修养。
可以通过名人故事的讲解和创作,培养学生的自我认同和人格塑造。
通过学习孔子的故事,可以启迪学生的人生智慧;通过学习孟子的故事,可以激发学生的人格力量;通过学习屈原的故事,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突出语文教育的人文性
突 出 语 文 教 育 的 人 文 性
◎李 晓 文
依据 高 职 高专 “ 以就 业 为导 向,素 质 为本位 ,能 力 为核
采 取学 生 喜 闻乐见 的教 学方 法 , 以促进 课 堂 的生 动化 。 比如
心 ”的人 才培 养 模式 ,人文 素 质是 素质 本 位基 本 的 也是 关键 在 学爿 《 链 》一‘ 时 ,我 们 可 以安排 一 次别 开 生面 的 戏剧 项 课
观 和 价 值 观 ,教 师 的 言行 、 对 每 一种 现 象 的态 度 ,都 直 接 间 ,教 师 不 能只 关心 自己讲 什 么 ,更 多 的应 多关 注 学生 的认 影 响着 学 生 的人 格 发 展 与 形 成 ,这 都 是 他 们 以后 为人 处 事 知 能力 。在教 学过 程 中 多使 用 鼓励 性 的语 言 ,给 予 学生 更 多
可 以为学生开设阅读实践课 、影视欣赏课,介绍文学作品,
这 些 作 品是 有 生命 的 ,它 是作 者个 体 智 慧与 情感 的结 晶 ,浸
透 了作者 的 心 思、情 思 ,会 潜 移 默化 地 影响 阅读 者 的情 感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教 学 能否 收 到预 期 的人 文 教 育 目的 ,教 学方 法起 着 不容 情 趣 和情 操 , 影响 阅读 者对 世界 的感 受 、思 考及 表 达方 式 以 忽视 的 作用 。恰 当的 教学 方法 能 激 发学 生 的学 兴 趣 , 收到 事半 功倍 的效 果 。我们 的传 统教 学 方法 单一 ,不讲 艺 术性 , 及 价 值观 和 人 生观 的形 成 。钱 理 群先 生 说 : “ 文学 的核 心 , 文 学 创 作与 文 学 阅读 的 出发 点与 归宿 都 是人 ,是人 的心 灵 ,
谈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性的认识
谈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性的认识人文内涵的彰显,已经成为新课程理念支撑下语文课堂教育的核心价值取向。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
”所以,教师要注意挖掘文本中的人文素材,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和个性化的体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语文走进学生的生活,用语文去帮助学生感悟生命的美好。
但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对人文性理解产生了误解。
当前很多教师为了追求挖掘文本的人文价值,强化人文的感悟,在教学一篇课文的时候,往往更多地让学生把目光聚焦到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上,课堂气氛也变得喧嚣热闹了许多,他们以为这就是新课程、新理念所带来的充满生命活力的新课堂。
其实,这种偏向于人文性的开掘,抛开语言文字的本体,忽略语言学习的倾向,恰恰是把人文性给架空了,是一种喧宾夺主的做法。
人文,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其集中体现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
简而言之,人文,即重视人的文化。
作为一种朴素的习惯和意识,古今有之,中西有之。
而小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尊重个性的健康发展、情感的熏陶、内心的体验,看重想象、直觉和创造性。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阐述,具体理解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一要以人为本;二要突出文化性;三要突出生命的价值。
即:第一,突出了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并以此理念贯穿全部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语文课程以人为本,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都应受到关爱、尊重、理解和信任。
第二是体现在文化观上。
既关注民族优秀文化,又主动吸纳全人类优秀文化。
规定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在课程目标上,则规定“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元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指语文教学过程中是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激发人的创造力和生命力的过程。
语文教育的活动是在特定的时空中,教师与学生双向的积极的生命运动的过程。
尊重人,尊重具体人的生命价值,尊重具体人的文化及多样性。
在教学完整首儿歌后,学生通过反复诵读,理解了水乡水多、船多、歌多的特点,通过语言文字感受到了水乡的美景。
在此基础上,我启发学生思考:水乡还有什么多?学生的思维非常踊跃,一下想到了水乡的树多、水乡的鱼多、水乡的云多等等。
在此基础上,联系句式,引导学生模仿诗歌的句式进行写诗训练,并举行了全班诗歌创作大赛。
学生兴趣盎然。
这个环节中,教师不仅结合文本作了适当的拓展,尊重了学生,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了一定的培养,同时在一种美的意境中适当地进行了语言文字的训练,真正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如何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备 一本 本子 ,除了做 自选 的题 目外 , 每 天在 本子 上 写 自己当 天做 题 的收
获 。这样学生不再怕做作业 , 的学 好 生 自己找作业去做 ,而且都是 根据 自
己的情 况有针对 地去做 ,效 果很好 。 我把这些好学生的作业 不定期地 拿到 班上展览 ,对那些 比较懒的比较差的
方 法
探
寻
如 何 充 分 发 挥 语 文 教 学 的 人 文 性
俺 阵 红
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 ,因此它在我们的教学中 比其他学科显得更为重要 ,加 上近年高考 的学科计分 的变化 ,语文 占总分 比重增加 了,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也就
不言 自明了。教师 、家长和学生 自然很重视这 门学科 ,但我们心里都很清楚大 家
天公试 比高。他 们个个 用充满期待的眼神注视着老师 ,这时我们便 犯难 r,让其
中的一个 回答了 ,其他 几十个学生便 失望了。让 他们轮流回答 ,那时间不允许况 且也没那个必要呀。久而久 之 , 大片学 牛的积极 性似乎受到了打击 ,时间长 厂 一 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也就少了。针对这个问题 ,我在课 堂上不妨做一个小小的改 革 , 就是改变举手发言的传 统习惯 , 帅一个问题提 出来后 , 那 老 举手 的学生 不必 得到老师批准后再发言 , 可以坐在 下向或站起 来 自己 自由大声回答 ,刚开始这 他 么做的时候课堂气氛好像有些乱 ,因为学生都在下面 自己回答 ,老师和别人 听不 到 , 就无从 判断学生回答得是否正确。后 来我又稍作 调整 , 也 让学生组 成四人学 习小组 ,老师提 出问题 后学 生说给本组的H学听 ,简单 的 自 然能 达成共识 , 一
矣! 如何充分发挥语 文教学 的人文性 , 让学牛重视语文学好语文 的同时更要 去享
论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最新)
论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指语文教学过程中是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激发人的创造力和生命力的过程。
语文教育的活动是在特定的时空中,教师与学生双向的积极的生命运动的过程。
尊重人,尊重具体人的生命价值,尊重具体人的文化及多样性。
首先让学生从仿句入手,感悟语言形式,再变换对象,想象春雨、柳树、麦苗、青蛙的对话以及快乐的心情和表现。
这样就给予了自然的`生命意义,通过学生创造性的语言,描绘出富有童话般的意境,使学生更加亲近自然,表达了对春天的无比热爱。
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以假象角色(桃花、柳树、青蛙)的方式,与春雨对话,使人与自然融为一体,情感再次得到升华。
同时,注意向课外延伸,让学生联系生活,再想象春雨还会唤醒什么生命,学生的创新思维又得到飞跃。
随着教学情节的展开,教师再次创设情境,让学生分别戴头饰演一演春雨、桃花、青蛙、麦苗,自主的创造童话剧,这不仅活化了自然中的事物,而且体验到了大自然的乐趣。
人与自然的沟通,人与自然的结合,人性的真诚表达,这不正是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吗?
【论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1。
如何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如何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发挥语文教育的人文性要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和发挥语文课程对学生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要既学语文,又学做人。
还要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在文学、情感诸方面的熏陶、感染作用。
语文学习极具个性化,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往往是多元的,常言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因此,要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发表富有个性的见解。
这是提高语文能力的需要,也是形成良好个性、激活创造力的需要。
(2)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必须在丰富的语文实践中培养。
不应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应该通过大量学生自主的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实践,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培养语文能力。
语言运用往往因为“约定俗成”而无理可讲,人们的母语是在生活中自然习得的。
从课本上和教师那儿获得的,只有比自然习得的更为集中和规范,并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自然习得中的实践经验和积累等本性。
语文课程是应用型课程,“应用”要求实践,要求在实践中的体验和感悟。
(3)把握母语学习的特点。
A、充分利用语文资源,拓宽学习空间。
学生学习语文,并不是从零起点的,特别是口语能力。
学生对语文的接触并不限于语文课堂内,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不能把学生束缚在“课堂中心、课本中心、教师中心”学生通过课外阅读、社会交往,以及各种传播媒体等,都能够学习语文。
学习语文的资源和运用语文的实践机会可能说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吕叔湘先生在拨乱反正之初就第一个站出来说:“十年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言,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看书。
”让学生尽可能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更有利于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语文教学如何体现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合理定位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人文性”成为语文课程的重要特征。
新课改以来,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虽有所体现,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仍把其工具性放在第一位,淡化了语文教学中本应具有的人文性。
人文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
人文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思潮,主张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肯定人是世界的中心,强调人性、人权、人本,提倡自由、平等、博爱。
把人作为一切社会活动的出发点,把人放在第一位。
体现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就要实施人文教育,人文教育就是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的教育。
语文人文教育就是以语文课中的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对学生进行培养和教育的教学活动。
笔者认为要做好这一工作,语文教师要做到“一个理念,三个重视”。
一、以“生”为本的理念“人文主义”把“人”放在第一位,强调以“人”为本,教育的对象是学生,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本。
教师要时刻用以“生”为本的理念武装自己,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把学生当作一个人,关注学生作为人的全部因素,其次才是学生的学习活动,才是教授知识,培养能力,才是提升素养。
以“生”为本,就要知道学生欠缺什么,学生最需要什么。
根据学生的需要安排教学内容。
以“生”为本,就要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重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自觉、创造的学习,并使学生的主体性不断得到促进和发展。
以“生”为本,就要关注学生作为人的全部因素,关注他的思想,关注他的情感,关注他的个性等。
语文教学立足于学生作为人的发展,本身就是语文课程人文性的体现。
二、教师要重视教材中人文精神资源高中语文课本及读本都是专家精心挑选的大师们的心血之作,是文质兼美的好文章,文中流淌着大师们的真实情感,蕴含着他们的深层思索。
语文教师进行人文教育,就要挖掘课本、读本教材中的人文精神,让学生在品味审美中实现思想的升华、灵魂的净化。
【免费下载】如何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人文性
如何挖掘、运用语文教材中的人文性我们教师都知道,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
语文的人文性,体现在课文的思想内容中,也体现在教学的方式、方法上。
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有对文章内容的理性探究,也要有师生情感的积极参与。
正是这种思想与情感的交融使得我们的语文教学充满了魅力。
重视阅读教学的人文性,是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
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性呢?一、挖掘文本因素,陶冶学生情感文本,绝不是语言文字的简单组合,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实施人文熏陶的工具。
“语文教学的本质是以人文教育为主体,人文教育与科学训练有机统一的文学审美活动。
是受教育者感悟体验与科学认知的和谐发展。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利用文本,把文学作品当作人文精神熏陶的主阵地,积极发挥人文教育作用。
如何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呢?1、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感悟课文的人文内涵是培养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
针对蕴涵着丰富情感的语言文字,教师要善于通过语言文字让学生徜徉于课文的意境,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如第七册《珍珠鸟》这课人与鸟的亲近,互相信任是本文的重点。
老师注意了小鸟的戏剧性变化。
其实鸟能产生这样的变化就是源于作者对它的精心照顾,人对鸟的信任。
这是本课的人文性。
这才是文章的重心与中心。
我觉得设计时可以按:我对小鸟的精心照顾、小鸟的变化,两条主线并进。
侧重我对小鸟的态度。
让学生抓住最受感动的地方细细谈。
体会到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统一。
最后,还应该把落脚点放在人文性上。
在发散思维训练完后,老师应总结到:我们人类和动物、植物一同生活在大自然中,正是有了他们,我们的大自然才充满了生机,我们的生活才充满了乐趣。
动物属于大自然,植物属于大自然,我们也属于大自然。
你觉得,该怎样做才能使这只珍珠鸟更加快乐地生活?引导学生认识到应该放回大自然。
让他们自由自在的生活。
才能达到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
2、按专题进行单元阅读教学有利于人文精神的培养。
在一组课文内容中有选择地进行阅读教学,着重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留给他们足够时间思考。
怎样突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怎样突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确认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的同时,首次强调指出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新课程标准》是这样定义语文的课程性质的:“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教学之中。
”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教育要站在高处,以人生目的,人生理解、人生意义为核心,延伸到知识、道德、审美等各个方面,唤醒人格,努力使学生变成“独立的人”,趋向完美。
因此,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改变阅读教学观念过去的语文阅读教学,把阅读当做认识、了解、观察、感悟、思考人生社会,获得间接经验的手段,现代阅读教学观认为,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到达发展学生思维,获得学生审美体验的目的。
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活动范围逐渐广阔,思维逐步发展,阅读的内容引领他们走向更广阔的社会人生,同时,还引领学生走进自己的内心世界,让他们体验作者喜怒哀乐的同时,自己也与作者同乐同喜,同悲同忧。
现代阅读特别强调学生与作者、与教师共振。
现代语文教学观认为,语文知识只是阅读的工具,所以我们要改变重认识,轻情感;重理性,轻感性;重分析,轻综合的倾向。
阅读实现了他们自我设计,自我构造,自我完善,对阅读的新认识,可以更好的实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帮学生描绘他们的人生理想。
阅读教学就是要突出学生在学习时的主体地位,突出人文精神,让师生共处于一种植根于语文人文精神的人伦情怀,人生体验,人性感受之中,充分激活本来凝固的语言,充分施展个性,使情感交融,造成一种痴迷如醉,回肠荡气的人文化情境,从中体会语言的妙处,学会语言的本领。
二、开拓阅读教学资源1.挖掘教材人文内涵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自古以来,我们的教育界就很重视人文教育,着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完学,学做真人。
浅谈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I
表现 r 者 的审 美情趣 。父 母爱护子女 , 作 感、 意志 、 方法 等个性 心理 的激 发与 引导作 为 情 , 子 女尊敬父母 , 家庭 生活也是社会牛活最值 是 切 学 科 的基 本 方法 。
一
那 么语 文老 师该如何 激发 学生 内在 的求 得提倡 的道德情操 , 是人类 文 明进 步的表 现
们 的语 文教学只见“ 字词句篇语修逻文 ” 而少 学 的 本 质 , 见甚至不见人性 、 人格等人文 的因素 , 这样的语 人文教育观要求 , 教育教学必须 以学生为 文教学遭 到社会越来越多 的指 责 , 至被批评 本 , 学生看成有独立人格 的 、 甚 把 自主的 、 完整的 为“ 尽苍生” 误 。改 变 这 种 现状 固然 需 要 整 个 教 人 , 要把 学生 的潜 能发挥 、 造力 的展示作 为 创
如 从 孟 子 的 “ 贵不 能 淫 , 贱 不 能 移 , 富 贫 威 作者被 贬谪后 , 崇高理想 无法实 现 , 又无人理
武不能屈 ” 的正道直行精 神 , 到孔子 的“ 知之 为 解 , 孤独而不屈的精神 。
知之 , 不知为不知 ” 的求是务实精神 ; 从屈原 的 息精神 , 到文天祥“ 人生 自古谁无死 , 留取丹心
静: 蝴
月的。
失 。这 就需要我们教师给予人 文关 怀 , 构建人 他的儿媳妇对他不 好 , 以这 么冷的天还来 钓 所 文精 神 , 培养人 文素养。人文 的教育 观旗帜鲜 鱼 。 孩 子 对 这 个 问题 有 多 元 的 理 解 。 语 文 教 明地 指 出 , 高学生 文化素 质 , 提 是教 育教学 的 师应该允许和鼓励学 生有 自己的见解 , 当然 我 们要给他一个基本 的价 值取向 , 引导学生理解
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一
那神 奇的漓江水 、 奇特 的桂 林 山、 迷人 的云 雾、 美丽的绿 树红 花 等 一 一 呈 现 。 然 后 教 师告 诉 学 生 : 最喜 欢 哪 一 个 景 点 就 你
一
课 改 导 航
元理解和独特感受 ,应 以激励性的评 价 语言 , 发挥评价 的导 向作用 , 促成学生思 想 自由 地 交 汇 、 撞 、 华 , 高 学 生 的 碰 升 提 人文素养 。教师评价时要面向全体 , 鼓励 冒尖 , 允许落后 ; 鼓励 冒险 , 宽容失败。允 许落后 , 不是不闻不问 , 应以师生的多向 的激励性评价 , 鼓舞后进者大胆尝试 , 敢 于表 现 ; 宽容失 败 , 是听之任之 , 不 而要 通 过 多 向交 流 唤 醒 后 来 者 的 灵感 ,激 活 热情。让每一个学生在教师的评价 中受 到启发 , 得到帮助 , 享受人文关怀。 位教 师在教 学《 白杨》 当一位 时,
重点 描 写 这 个 景 点 , 怎 么 写就 怎 么 写 。这 跨 越 时 空的 、 生 想 活
这 个特 点 。但 是 你 看 。 在 , 棵 白杨 不 现 这
生 的 素 材 丰 富 了 学 生 的 感 性 认 识 , 起 了 学 生 的 兴 趣 , 学 激 以
哭 了, 已经认识到 了埋怨 、 它 哭泣是于事
X OUSI I J OH I XE D 。I SI A HA A
语文是一 门人文特 色浓郁 的学科 。因此 , 们在小学语 我
文 教 学 中 , 强 调 人 的 自我 完 善 , 重 科 学 与 人 文 相 结 合 , 应 注 呼 唤人文情怀 , 凸显 小 学 语 文 教 学 的人 文 性 。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浅谈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教育
感 、情 趣 、文学 应 成 为 中学 语 文 的 主旋 律 。可 是 我 们 怎 样 才 能 所 俘虏 ,眼 睛 和 心 灵 都 被深 深 地 吸 引 ,阅 读 应 成 了 一 种 不 自觉
在语 文 教 学 实践 中 以人 文 精 神 培 养 学 生 ,收 到潜 移 默 化 ,春 风 的 享受 ,你 被 深 深 的 感 动 了 。在 感 动 中你 会 发 现 ,你 已 经从 蛹 化 雨 之 功 呢 ?笔 者 作 了一 番 探讨 ,以下 就 是 我 的 几点 浅 见 :
以载 道 ” ,似 乎 语 文 课 就 变 成 了思 想 品 德 课 。其 实 语 文 的 人 文 将 我们 心 灵 深 处 那 一点 最 柔 最 细 的 神 经 唤 起 ,需 要 我们 将 生 命
教 学 已 经 成 为 培 养 人 们 情 感 、个 性 人 格 的 最 重 要 的 科 学 。 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挥语文教育的人文性/h1 --
--
本站首页
免费课件
免费试题
整册教案
教育资讯
计划总结
英语角
幼儿教育
文书写作
海量教案
免费论文
网站地图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语文科数学科英语科政治科物理科化学科地理科历史科生物科中考备战高考备战高考试题中考试题教学论文作文园地
作文园地
求职简历
党团工会
演讲致辞
领导讲话
总结报告
文秘知识
合同范本
法律文书
节日庆典
中考作文
高考作文
个人简历
入团申请
入党申请
您现在的位置:3edu教育网文书写作总结报告工作计划正文3edu教育网,百万资源,完全免费,无需注册,天天更新!
发挥语文教育的人文性
一、指导思想: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
人的培养在于教育,德育则是教育的首位。
邓**曾指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失误在于教育。
一针见血,击中要害,因此,我国要坚定地沿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培养“四有”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和劳动者,全面加强德育教育势在必行。
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
二、培养目标: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针对学生的德育基础,结合学生的实际开展德育教育。
因此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有责任也应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培养,以期能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品性,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
三、措施方法: (一)、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
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
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
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比如,为了上好一堂语文课,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
(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
拿教学方法来说,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
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
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
还可以从小让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习惯。
四、具体内容在语文课教学中渗透德育,犹如“春雨润物细无声”,在学生纯洁无瑕的心田里,种下美好的种子,必能开出绚丽的花朵。
这种潜移默化的德育渗透,是其它德育方法无法代替的。
因此,做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
我相信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所以本学期根据语文学科内容,向学生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教育: 1、使学生具有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
2、教育学生虚心学习别人长处,待人宽容。
3、教育学生珍惜时光,开展种植活动,热爱美丽的大自然,增强环保意识。
4、使学生懂得母爱的无私与伟大,增强爱父母,回报父母的意识。
5、学习雷锋精神,做诚实、勤劳、爱学习和关心别人的孩子。
总之,德育教育要根据课文内容,结合学生的特点,融化贯通与各课当中,使每一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不同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