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血液循环障碍
病理学习题大全3
病理学习题大全3第三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一、名词解释1. 淤血(congestion)2. 心力衰竭细胞(heart failure cell)3. 槟榔肝(nutmeg liver)4. 血肿(hematoma)5. 血栓形成(thrombosis)6. 混合血栓(mixed thrombus)7. 再通(recanalization)8. 栓塞(embolism)9. 交叉性栓塞(crossed embolism)10. 气体栓塞(gas embolism)11. 梗死(infarction)12. 出血性梗死(hemorrhagic infarct)13. 血栓(thrombus) 14. 白色血栓(pale thrombus)15. 附壁血栓(mural thrombus)16. 静脉石(phlebolith)17.逆行性栓塞(retrograde embolism)18. 减压病(decompression sickness)19. 贫血性梗死(anemic infarct)二、A型题1.“槟榔肝”是指A.肝脂肪变B.肝慢性淤血C.肝混浊肿瘤D.肝硬化E.肝慢性炎症2.门静脉血液回流受阻时,可引起下列哪个脏器淤血?A.肝B.肾C.脾D.膀胱E.子宫3.下述慢性肝淤血的镜下发言烃,哪项是错误的?A.中骨静脉扩淤血B.肝窦扩张淤血C.汇管区小叶间静脉扩张淤血D.小叶中央静脉周围肝细胞萎缩E.小叶周边肝细胞脂肪变性4.下述哪项不符合肝淤血?A.肉眼呈红黄相间的条纹B.肝窦扩张C.肝细胞萎缩、脂肪变性D.肝细胞大片坏死E.结缔组织增生5.动脉性充血的主要病理变化是:A.器官体积增大B.器官重量增加C.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充满红细胞D.局部呈红色E.局部温度升高6.心力衰竭细胞是肺淤血时:A.肺泡内吞噬粉尘的巨噬细胞B.肺泡内含有多量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C.增生的肺泡上皮细胞D.血管内皮细胞E.肺泡腔内的巨噬细胞7.淤血时扩张充盈的血管主要是:A.动脉B.静脉C.小动脉和毛细血管D.小静脉和毛细血管E.毛细血管、小静脉和小动脉8.下述哪种情况不会引起淤血?A.肝硬化B.右心衰竭C.左心衰竭D.肠套叠E.大隐静脉结扎9.下述哪项不符合静脉性充血?A.局部紫绀B.小动脉扩张C.局部温度降低D.局部组织肿胀E.间质水肿10.肺淤血时,痰中出现胞浆中含有棕褐色颗粒的巨噬细胞称为:A.脂褐素细胞B.含铁血黄素细胞C.心力衰竭细胞D.异物巨噬细胞E.尘细胞11.下述慢性肺淤血的镜下改变,哪项是错误的?A.肺泡壁内毛细血管护张淤血B.肺泡腔内有水肿液C.肺泡腔内有大量红细胞及纤维蛋白渗出D.肺泡腔内常见心力衰竭细胞E.间质结缔组织增生伴有含铁血黄素沉着12.右心衰竭可导致A.肝细胞空泡变性B.坏死后性肝硬化C.肝出血性梗死D.肝贫血性梗死E.槟榔肝13.右心衰竭引起淤血的器官主要是:A.肺、肝及胃肠道B.肝、脾及胃肠道C.肺、脑及胃肠道D.肾、肺及胃肠道E.脾、肺及胃肠道14.引起肺淤血最常见的原因是:A.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B.肺纤维组织增生压迫血管C.肺气肿D.肺内矽肺结节形成E.高血压性心脏病15.不会引起肺淤血的心脏病是:A.高血压性心脏病B.心肌梗死C.梅素性心脏病D.肺源性心脏病E.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16.急性肺淤血时肺泡腔内的主要成分是:A.尘细胞B.纤维蛋白C.炎性细胞D.心力衰竭细胞E.水肿液17.槟榔肝可发展为:A.胆汁性肝硬化B.门脉性肝硬化C.色素性肝硬化D.坏死后性肝硬化E.淤血性肝硬化18. 左心衰竭时发生淤血的部位是A.脑B.肺C.肝D.脾E.肾19.下列哪种出血不属于破裂性出血?A.慢性空洞性肺结核大咯血B.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大呕血C.十二指肠溃疡柏油样便D.胃癌呕血E.静淤血性出血20.下述哪项不符合漏出性出血?A.流行性出血热引起的出血B.白血病引起的出血C.肺癌引起的出血D.肺淤血E.DIC引起的出血21.漏出性出血多发生于:A.毛细血管后静脉、毛细血管及毛细血管前动脉B.大动脉C.大静脉D.小动脉E.小静脉22.下列哪种疾病引起的出血属于漏出性出血?A.子宫颈癌B.主动脉瘤C.血小板减少性紫癜D.胃溃疡E.肺结核23.关于血栓的结局下述哪项不正确?A.较小的血栓可溶解吸收B.较大的血栓可由肉芽组织机化C.长时间不能机化的血栓可形成静脉石D.机化的血栓可使上下血流再沟通E.再沟通的血管可恢复正常血流24.混合血栓见于:A.急性风湿性心内膜炎的瓣膜闭锁缘上B.毛细血管内C.静脉血栓的尾部D.动脉血栓的起始部E.主动脉瘤内血栓25.含菌的血栓脱落可引起:A.广泛性梗死B.败血性梗死C.贫血性梗死D.出血性梗死E.小灶性梗死26.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指:A.脑、心、肝等重要器管中有较多的血栓形成B.全身小动脉内有广泛性的血栓形成C.全身小静脉内有广泛性的血栓形成D.微循环内有广泛性的微血栓形成E.小动、静脉内有广泛性的小血栓形成27.血栓形成过程的顺序哪项是正确的?A.混合血栓、红血栓、白血栓B.红血栓、白血栓、混合血栓C.红血栓、混合血栓、白血栓D.混合血栓、白血栓、红血栓E.白血栓、混合血栓、红血栓28.股静脉内的血栓脱落后,随血流动行阻塞于肺动脉的过程,称为:A.血栓B.血栓形成C.血栓栓子D.血栓栓塞E.梗死29.下述血栓结局中,哪项是错误的?A.吸收B.排出C.机化D.再通E.钙化30.下列哪些病变,对机体可带来有利影响?A.出血B.血栓形成C.淤血D.栓塞E.以上都不是31.下述哪种患者不易出现血栓形成?A.大面积烧伤B.晚期胃癌患者C.直肠癌根治述后D.心房纤颤E.皮肤荨麻疹32.混合血栓可见于:A.心室内附壁血栓B.静脉血栓头部C.风湿性心内膜炎的疣状血栓D.肾小球毛细血管内E.动脉血栓的头部32.血栓的哪一部分与凝血块的结构相同?A.血栓头B.血栓体C.血栓尾D.微血栓E.附壁血栓34.下述哪在素与血栓形成无关?A.血管内膜受损B.血流缓慢C.涡流形成D.血小板数量增多或粘性增加E.纤维蛋白溶酶增加35.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可引起:A.下肢水肿和坏疽B.门静脉栓塞C.肺动脉栓塞D.肠系膜动脉栓塞E.脑动脉栓塞36.透明血栓多见于:A.大动脉B.小动脉C.微循环小血管内D.小静脉E.大静脉37.下述哪种是白色血栓?A.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疣赘物B.风湿性心内膜炎的疣赘物C.心肌梗死的附壁血栓D.静脉内柱状血栓的体部E.静脉内柱状血栓的尾部38.肺动脉栓塞不会引起A.猝死B.间质性肺炎C.肺动脉高压D.右心室扩张E.肺梗死39.最常见的栓子是:A.血栓栓子B.空气栓子C.细菌栓子D.肿瘤栓子E.羊水栓子40.引起肺动脉栓塞的血栓栓子主要来自:A.二尖瓣B.主动脉瓣C.三尖瓣D.下肢深静肢E.肠系膜静脉41.下述哪种情况可引起空气栓塞?A.静脉穿刺输液B.锁骨下静脉插管输液C.肺气肿伴自发性气胸D.支气管扩张症伴自发性脓气胸E.慢性空洞型肺结核病42.肺动脉血栓栓塞引起患者猝死的原因是:A.较小栓子栓塞于肺动脉的小分支B.较小栓子栓塞于淤血肺的动脉小分支C.巨大的血栓栓子栓塞于肺动脉主干或多量较小栓子广泛地栓塞于肺动脉的小分支D.较小栓子反复栓塞于肺动脉小分支E.较小栓子反复栓塞于淤血肺动脉小分支43.关于大循环的动脉栓塞下述哪项是正确的?A.栓子主要来自左心B.相互信任主要来自主动脉瓣C.栓子主要来自主动脉粥样硬化溃疡D.栓子主要自主动脉瘤E.栓子主要来自先天性心脏病的反常栓塞44.羊水栓塞的主要病理诊断依据是:A.肺毛细血管扩张B.肺泡内出血C.肺内透明膜形成D.肺汇腔内出现角化上皮及羊水成分E.肺泡壁的毛细血管腔内出现羊水成分45.下述有关血栓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血栓形成机制与凝血机制相同B.静脉血栓多于动脉血栓C.下肢血栓多于上肢血栓D.血栓形成有时对机体有益E.左心房内血流快不可能形成血栓46.潜水员如果过快地从海底上升到地面容易发生?A.肺不张B.脂肪栓塞C.血栓栓塞D.空气栓塞E.肺水肿47.光镜下诊断较大血管内有血栓形成的依据为:A.血小板凝集成小梁B.血管腔内充满大量红细胞C.血管腔有较多量白细胞D.纤维蛋白形成网架E.白细胞粘附于血管内皮细胞48.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型(DIC)时微血管内形成的血栓称之为:A.纤维素性血栓B.附壁性血栓C.赘生物D.白色血栓E.红色血栓49.在血栓形成的过程中,下列哪种因子与血栓形成的关系不大?A.前列腺环素B.组胺C.5-HT(5-羟色胺)D.ADPE.血栓素A50.下列脾梗死的形态特征,哪项是错误的?A.梗死区呈不规则形B.病灶灰白色C.呈凝固性坏死D.原有的组织结构轮廓尚存E.周围有明显的出血带51.下列哪个脏器容易发生出血性梗死?A.心B.肠C.肾D.脾E.脑52.梗死是指:A.由于血流阻断而引起的坏死B.生理性程序性死亡C.由于厌氧细菌感染而引起的坏死D.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坏死E.由于胰酶外溢而引起的坏死53.梗死最常见的原因是A.血栓形成B.血栓栓塞C.血管受压D.动脉痉挛E.动脉壁肿瘤54.下列哪一器官梗死后如不经治疗最可能引起病人死亡?A.左肺尖B.脾脏C.小肠D.右肾上极E.左肾下极55.梗死灶的形状取决于A.坏死灶的大小B.该器官的血管分布C.坏死的类型D.梗死灶内的血液含量E.侧支循环的建立56.贫血性梗死可发生于:A.有双重血液循环供应的器官B.组织疏松的器官C.严重淤血的器官D.组织结构致密的器官E.以上都不是57.易发生贫血性梗死的器官是A.心、脑、肠B.肾、肠、脑C.肾、心、肺D.脾、心、肺E.脾、心、肾三、X型题1.血栓的结局中包括下列哪几项?A.溶解、吸收B.脱落形成栓子C.机化再通D.钙化E.栓塞梗死2.肺发生出血性梗死的条件是:A肺淤血.B.肺血管易破裂C.组织疏松、双重血液循环D.动脉呈树枝状分布E.肺动脉主干及主要分支血栓栓塞3.混合血检的成分包括:A.血小板B.红细胞C.嗜中性白细胞D.网状纤维E.纤维蛋白网4.漏出性出血可见:A.败血症B.血友病C.肺淤血D.过敏性紫癜E.维生素C缺乏5.内皮细胞有防止心血管内血液凝固的功能是因为:A.内皮细胞为一单细胞层起薄膜屏障作用B.能分泌二磷酸腺苷C.合成蛋白SD.合成血栓素A2E.能分泌凝血酶调节蛋白6.脂肪栓塞可见于:A.头颈部手术B.脂肪肝患者右上腹创伤C.糖隶病患者血脂过高D.长骨骨折E.肺部创伤7.肺脂肪栓塞的病变特点是:A.肺水肿B.肺出血C.支气管肺炎D.苏丹III染色在肺泡壁毛细血管及小动脉内可见橘红色是滴E.肺不张8.血栓的结局有:A.阻塞血管,引起局部梗死B.软化、溶解、吸收C.再通D.机化E.钙化9.静脉淤血对机体的影响取决于:A.淤血的范转B.侧支循环建立的状况C.淤血的器官D.淤血的速度E.淤血发生的程度10.可引起槟榔肝的疾病有:A.肺源性心脏病B.二尖瓣狭窄C.三尖瓣狭窄D.上腔静脉受压E.门静脉高压症11.出血性梗死发生在:A.脾淤血B.肠套叠C.嵌顿性肠疝D.肠系膜动脉分支阻塞E.肺淤血并有肺动脉小分支阻塞12.脑血管栓塞,栓子可能来自:A.慢性风湿性心脏病,左心房内形成的附壁血栓B.细菌性心内膜炎形成的赘生物C.心肌梗死后,左心室内形成的附壁血栓D.上、下肢静脉内形成的血栓E.风湿性心内膜炎心瓣膜上的疣状血栓13.下列哪些疾病可以发生漏出性出血?A.左心衰竭肺淤血B.流行性出血热C.血小板减少性紫癜D.肺结核E.脑血管的环状出血14.羊水栓塞的主要病理诊断依据是:A.肺小动脉及毛细血管内发现角化上皮B.肺泡内有大量中性白细胞渗出C.广泛性微血栓形成D.细支气管内充满大量中性白细胞E.肺血管内出现胎脂和粘液15.慢性淤血的后果为:A.实质细胞的萎缩变性B.间质细胞的增生C.漏出性出血D.组织水肿E.淤血器官硬化16.室间隔缺损合并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并血栓形成可引起:A.脑栓塞B.肺栓塞C.肾栓塞D.门静脉栓塞E.脾动脉栓塞17.白色血栓的成分包括:A.红细胞B.血小板C.纤维网D.纤维蛋白网E.嗜中性粒细胞18.血栓形成的条件为:A.血液形成涡流B.血流缓慢C.心脏血管内膜受损D.纤维蛋白溶血系统激活E.凝血因子激活引起的血液凝固性增加19.出血性梗死发生的条件是:A.规则供血的器官B.严重淤血C.高度水肿D.动脉血流的迅速中断E.组织疏松20.可引起死亡的出血是:A.肺淤血性出血B.肺脏粉碎性破裂出血C.心肌梗死心尖部出血D.主动脉瘤破裂性出血E.食管静脉丛曲张破裂出血21.脑梗死可能由于:A.二尖瓣狭窄合并左心房血栓形成B.严重的动脉硬化症C.左心室心肌梗死合并附壁血栓形成D.房间隔缺损患者下肢深层静脉的血栓性静脉炎E.二尖瓣细菌性心内膜炎22.下述些为肠梗死的病变特点:A.梗死呈阶段性B.在淤血的基础上发生C.病变的肠管出血肿胀D.多见于大肠E.易破裂而引起腹膜炎23.大量空气进入血液循环引起的死亡原因是A.急性心功能衰竭B.呼吸衰竭C.脑栓塞D.心肌梗死E.肾功能衰竭24.在血液中流动的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包括:A.血栓B.空气C.脂肪D.羊水E.细菌菌落25.下列哪项不能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A.减压病B.羊水栓塞C.血栓栓塞D.脂肪栓塞E.空气栓塞26.下列哪些器官的梗死肉眼病变为楔形、灰白色、界限清楚:A.脾脏B.心脏C.脑D.肺E.肾27.易发生贫血性梗死的脏器有:A.脾脏B.肾脏C.肠D.肺E.心脏28.淤血可引起:A.实质细胞的萎缩B.浆液渗出而引起水肿C.局部缺氧D.胱原纤维增生E.出血29.引起慢性肺淤血的原因有:A.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B.高血压性心脏病C.慢性支气管炎D.肺气肿E.肺结核30.慢性肺淤血的病人临床可出现:A.咳出大量血性痰B.呼吸困难、紫绀C.听诊可闻湿性啰音D.咳铁锈色痰E.心脏增大31.慢性肺淤血光镜下可见:A.肺泡腔内出现大量纤维蛋白B.肺泡腔内出现水肿液C.肺泡壁纤维结缔组织增生D.肺泡腔内出现我红细胞E.肺泡腔内出现心力衰竭细胞32.肝淤血的镜下改变为:A.肝小叶结构破坏B.肝细胞萎缩C.间质纤维结缔组织增生D.肝细胞脂肪变性E.中央静脉及肝窦扩张33.秀明血栓多发生在:A.肾小球毛细血管B.肺泡壁毛细血管C.脑细小静脉D.冠状动脉分支E.脾动脉分支34.血栓形成后其可能对机体的影响:A.止血B.引起梗死C.对机体无明显影响D.引起慢性瓣膜病E.局部淤血35.附壁血栓常发生在:A.左心房B.小静脉C.主动脉瘤D.左心室E.右心房36.肉眼混合血栓的病理变化特点是:A.红白相间、分层B.均质、柔软C.干燥、易碎D.与血管壁紧密相连E.无光泽37.下列哪几点符合血栓形成的规律:A.静脉血栓多为红色血栓B.下肢静脉血栓多于上肢静脉血栓C.静脉血栓多于动脉血栓D.心腔内易形成附壁血栓E.秀明血栓多发生于微血管内38.左心房血栓脱落易引起:A.肺梗死B.脑梗死C.心肌梗死D.脾梗死E.肾梗死39.肺动脉栓塞有可能引起:A.肺出血性梗死B.猝死C.无严重后果D.右心衰竭E.右心室压力升高40.促进血栓形成的因子有:A.血栓素A2B.ADPC.PGI2D.α2巨球蛋白E.凝血酶调节蛋白四、问答题1.何谓淤血?简述引起淤血的原因。
病理学 第三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四.出血结局及后果
1.少量出血—可自行止血 2.局部出血—可吸收、机化、纤维化 3.重要器官引起严重后果
1) 脑出血 —内囊出血、脑疝 2) 眼底出血 — 失明 3) 心包填塞 — 急性心功能不全 4. 大量出血—失血性休克甚死亡。
第三节 血栓形成 ( Thrombosis)
概念:活体心脏和血管内,血液 某些成分析出、凝集形成固体质块的 过程称血栓形成。形成的固体质块叫 血栓(thrombus)。
一、概念:
血液从血管或心腔内逸出
二、出血的类型
生理性出血 是否有疾病 病理性出血
类 型
破裂性出血 血液逸出机制
漏出性出血
内出血 出血部位 外出血
(一)破裂性出血
概念: 心脏或血管壁破裂引起的出血 原因: 1. 血管机械性损伤
2. 心血管病变 3. 血管壁受周围病变侵蚀 4. 静脉破裂 5. 毛细血管破裂
二、梗死的病变及类型
(一) 梗死的病变(形态特征) 肉眼: 不同组织或器官而有差异。 锥体形—脾、肾、肺等
1.形状 地图形 —心肌 节段形 —肠
稍硬—心、脾、肾 2.质地 软—脑
红色 — 出血性梗死 3.颜色 灰白 — 贫血性梗死 镜下: 组织、细胞坏死, 早期保留组织
细胞轮廓, 晚期肉芽组织代替。
第三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概 述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的表现: 循环血量的异常 血液内出现异常物质 血管内成分溢出到血管外
第一节 充血 (Hyperemia)
概念: 局部组织或器官的血管内的血液 含量增多称充血。
类型: 1.动脉性充血 2.静脉性充血,又称淤血
一、动脉性充血 ( Arterial hyperemia)
(5) 结局 长期慢性肺淤血→肺组织缺血乏 氧→组织纤维增生→肺褐色硬化
3.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教案
3.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教案教案名称: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涉及人体生理学的局部血液循环障碍部分,是医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的发生机制、类型及对人体的影响,为后续的临床医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面向的是中职医学专业的学生。
学生班级为二年级,班级规模为30人。
学生的基础知识较为薄弱,但具备一定的探究欲望和学习主动性。
大部分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教学三维目标知识目标:掌握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的分类、发生机制及临床表现。
能力目标:能够分析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的案例,提出诊断和治疗方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医学事业的热爱和责任心,增强职业认同感。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的分类及发生机制。
教学难点:不同类型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
五、教学任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的相关知识,掌握其分类、发生机制及临床表现,为今后在临床实践中进行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支持。
六、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师讲授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发生机制。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真实的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案例,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不同类型的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促进彼此间的交流与合作。
七、教学准备教材:《生理学基础》和《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活页教材:整理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的相关资料,制作成PPT演示文稿。
教学视频:收集真实的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病例视频,用于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
教学器材:准备投影仪、黑板、模型等教具。
教学课件:制作PPT演示文稿,包含图片、表格和动画等多媒体元素。
八、教学过程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教学设计(一)课程导入(5分钟)教学时间:5分钟教学内容:通过提问导入新课,询问学生对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的了解情况。
第三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教案
石家庄工程职业学院病理学(理论)教案系部:护理系任课教师:卢军霞教师职称:讲师授课对象: 15护理班课程学时: 60学时学年学期: 2016-2017-1学期第 4、5次课学时 4工作任务名称机体各组织和器官形态结构、代谢和功能的变化授课题目(章,节)第三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研讨课□习题课□复习课□其他□教学目的:掌握淤血、血栓形成、栓塞、梗死的概念、病变特点及后果,了解充血、缺血及出血的特点教学方法、手段:多媒体讲授,板书、启发式、提问式讲授。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淤血、血栓形成、栓塞、梗死的概念、病变特点难点:淤血、血栓形成、栓塞、梗死病变特点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补充内容时间分配旧课复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和修复相关概念和病理变化新课导入:本次课利用“病例导入式”教学法进行教学,从解剖病例着手提出问题,运用启发式教学法,由浅入深分析问题,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病例:患者,男性,30岁。
因外伤性脾破裂而入院手术治疗。
术后卧床休息,一般情况良好。
术后第9天,右小腿腓肠肌部位有压痛及轻度肿胀。
医生考虑为小腿静脉有血栓形成。
嘱其安静卧床,暂缓活动。
术后第11天傍晚,患者自行起床去厕所后不久,突感左侧胸痛并咯血数口,体温不高。
次日查房时,胸痛更甚,听诊有明显胸膜摩擦音。
X线检察左肺下叶有范围不大的三角形阴影。
患者年初曾因心脏病发作而住院,内科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
经治疗后,最近数月来症状缓解。
思考1.2.评析1.致右小腿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因素:①风湿性心脏病,心血管内膜损伤。
②术后卧床休息(血流缓慢)。
③脾破裂导致大量失血,术后血小板增生、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原增加(血液凝固性增加)。
2.肺出血性梗死,与前者有联系。
肺内病变的发生机制包括:①右小腿静脉血栓形成后容易脱落,随血流回流至右心,通过肺动脉输出引起肺小动脉阻塞是引起梗死的先决条件,动脉阻塞。
②患者患有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容易导致肺静脉淤血是出血性出血性梗死的另外两个条件。
第九版第三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考点剖析
一、名词解释(17)
5、出血(hemorrhage): 是指血液从血管或心腔溢出,称为出血。 6、血栓形成(thrombosis): 是指在活体的心脏和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 形成分凝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
一、名词解释(17)
7、血栓机化: 是指血栓形成后,如果纤维蛋白溶酶系统的活力不足,血 栓长时间存在则由血管壁向血栓内长入肉芽组织,逐渐取 代血栓,这一过程称为血栓机化。
二、简述题(34)
4、简述淤血的病理变化。 答:⑴肉眼观:①急性淤血(局部):血液内还原血红蛋白含 量增加,皮肤呈紫蓝色(发绀 cyanosis),组织、器官因 血液淤积而体积增大,局部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停滞致散热 增加,体表温度下降 。
二、简述题(34)
②慢性淤血(局部或全身):侧支循环开放,如肝硬化出现 “海蛇头征”。全身病变:如右心衰,出现浆膜腔积液,多 脏器淤血肿大。(2)镜下观:组织内细静脉及毛细血管扩 张,腔内充满红细胞。
一、名词解释(17)
11、脂肪栓塞(fat embolism): 是指循环血流中出现脂肪滴阻塞小血管,称为脂肪栓塞。 12、气体栓塞: 是指大量空气迅速进入血液循环或原溶于血液内的气体迅 速游离,形成气泡而阻塞心血管。
一、名词解释(17)
13、减压病: 常见于体外大气压力骤然降低的情况,由血液本身释出的 气体所引起栓塞。是气体栓塞的一种特殊形式,称为氮气 栓塞,又称减压病、沉箱病或潜水员病。
二、简述题(34)
17、透明血栓有哪些特点? 答:又称为微血栓(microthrombus),纤维素性血栓( fibrinous thrombus)(1)发生于微循环的血管内,以 毛细血管为主(2)主要由嗜酸性同质性的纤维蛋白构成( 3)最常见于DIC。
第三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白色血栓
39
㈡混合血栓
混合血栓多发生于血流缓慢的静脉,往 往以瓣膜囊或内膜损伤处为起始点,血流经 过该处时在其下游形成涡流,引起血小板粘 集,构成静脉血栓的头部(白色血栓)。血 流经过该突出的头部时,其下游又发生涡流, 又使血小板析出和粘集,上述过程沿血流方 向一再重复出现,逐渐形成多数血小板小梁, 其表面粘附很多的白细胞。在血小板小梁间 血流几乎停滞,血液乃发生凝固,可见红细 胞被裹于网状纤维蛋白中。
36
• 血小板粘集堆的形成是血栓形成的第一步, 嗣后血栓形成的过程及血栓的组成、形态、 大小都取决于血栓发生的部位和局部血流速 度。 • 血栓可分色血栓发生于血流较快的部位(如动 脉、心瓣膜)或血栓形成时血流较快的时期 (如静脉混合性血栓的起始部,即延续性血 栓的头部)。白色血栓主要由血小板组成, 随血小板不断粘着而逐渐增大。肉眼观,血 栓呈灰白色,波浪状,质实,与瓣膜或血管 壁紧连。镜下,粘集的血小板形成珊瑚状小 梁,其边缘粘附着一些嗜中性粒细胞,小梁 间形成少量纤维蛋白网,网眼中含一些红细 胞。
10
㈢病理变化
• 动脉性充血的器官和组织内血量增多, 体积可轻度增大。充血如发生于体表, 可见局部组织的颜色鲜红,温度升高。 由于局部细小动脉扩张,血流加快,可 以促进局部组织的物质代谢和机能活动, 因此,发生于粘膜的动脉性充血,可以 有腺体的分泌亢进现象。
11
㈣后
果
• 动脉性充血是暂时性的血管反应,原因消除后, 局部血量迅即恢复正常,不遗留不良后果,对 机体无重要影响。炎症反应的动脉性充血,是 一系列血管反应的初始,它参与炎症血管现象, 具有积极的作用。 • 少数病例,可在原有血管病变(如动脉粥样硬 化、脑内小动脉瘤形成等)的基础上,发生血 管破裂出血,重者可造成死亡。
第三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详解
静脉性充血
结局: • 淤血性水肿 • 淤血性出血 • 实质细胞萎缩、变性或坏死 • 淤血性硬化,间质细胞增生 • 侧支循环形成
常见器官的淤血 ——慢性肺淤血
• 原因 多为左心衰竭 • 病变:
早期肺泡腔内可见大量水肿液,肺泡壁上的 毛细血管和小静脉扩张。
晚期肺泡腔内可见出血,并有巨噬细胞吞噬 红细胞在胞浆内形成含铁血黄素即心衰细胞 (heart failure cells)
血流 缓慢
1 血小板进入边流 2 凝血因子局部堆积、 活化 3 产生离心力,损伤内皮 细胞
1 血小板靠边 2 局部已存少量凝血活性 物不被正常血流稀释、 运走 3 流入局部血液的凝血物 在局部滞留 4 促内皮细胞激活,增加 WBC粘附
血栓 形成
血液凝固性增高 血液中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增多,或纤溶系统
2.病理性充血: 炎性充血(早期):结膜炎,疖。 减压后充血:扎止血带,放腹水、拔火罐。 侧支性充血:缺血周围吻合支动脉开放充血。
(二)病理变化:
肉眼:大—组织肿胀、体积增大 红—颜色鲜红(RBC↑氧合Hb↑) 热—代谢增强,温度↑
镜下: 细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局部血量↑
结局:病因去除可恢复正常。
二、静脉性充血
• 定义:局部组织或器官由于静脉回流受 阻,使血液淤积于毛细血管和小静脉内 导致的血液含量增多,简称淤血。
• 原因:局部性——静脉受压 静脉腔阻塞
全身性——心力衰竭 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全心衰竭 • 病理变化: 大体 器官体积增大,重量增加,暗红色, 温度下降,切面湿润多血。 镜下 器官内的小静脉和毛细血管扩张, 充满血液。
表面附着一些中性粒细胞,小梁间形成少量纤 维蛋白网,网眼中含有一些红细胞 • 构成血栓的头部
第三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2.体循环动脉栓塞
多来自左心腔、主动脉的血栓栓子; 常引起心、脑、肾、脾栓塞。
(二)气体栓塞(gas embolism)
大量气体迅速进入血液循环或原来溶于血液内 的气体迅速游离成气泡而阻塞心血管腔的现象。
1.空气栓塞
例: 颈、胸部外伤损伤大静脉时; 兔子栓塞实验; 妊妇胎盘早剥子宫静脉破裂。
2.减压病 氮气栓塞。潜水员易患减压病。
• 肝淤血
病因:多见于右心衰竭或全心衰竭 病变 肉眼:肝肿大,包膜紧张,切面红黄相间,称 为“槟榔肝”; 镜下:肝小叶中央区肝细胞因缺氧和受压而发 生萎缩、变性、坏死甚至消失;周边区血 窦淤血较晚,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 结局:长期慢性肝淤血,会引起淤血性肝硬化。
动脉性充血
定义: 由于A流入血液过多, …… 原因:小动脉扩张; 病变:小A 和Cap 扩张,充盈; 组织肿胀,鲜红; 代谢增强,温度增加;
• 淤血性水肿: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 • 淤血性出血:毛细血管壁损害加重,红细胞漏出; • 实质细胞萎缩、变性甚至坏死:缺氧、营养不足、代谢产 •
物蓄积; 淤血性硬化:间质纤维组织增生;淤血性肝硬化
重要脏器的淤血
• 肺淤血
病因:多见于左心衰竭 病变 肉眼:肺肿大,色暗红,包膜紧张,重量增 加,表面湿润,切面有水肿液渗出; 镜下:肺泡壁毛细血管、小静脉扩张淤血;肺 泡腔内少量水肿液和红细胞、巨噬细胞; 心力衰竭细胞出现;严重时肺水肿伴出血。 结局:长期左心衰和慢性肺淤血,会引起肺褐色硬 变
(三)脂肪栓塞(fat embolism)
• 长骨粉碎性骨折或脂肪组织挫伤 • 脂肪肝、糖尿病、酗酒、慢性胰腺炎、血脂过高
患者紧张或精神受刺激
(四)羊水栓塞(amniotic fluid embolism)
第三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第三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教学目的明确充血、淤血、出血、血栓形成、栓塞、梗死的概念,掌握其发生机理、病理、病变化及对机体影响。
教学时间2学时教学方法1、复习生理内容;2、联系正常生理对比异常变化。
教具:动、静脉性充血挂图标本:充血、淤血、梗死、槟榔切片:显微镜示教——充血、淤血、出血演示:栓塞试验,兔、蛙脂肪栓塞幻灯:正常循环和各循环障碍幻灯片教学重点、难点1、明确概念2、阐明发病原因、机理、类型,以及对机体影响3、重点是结合临床和标本,讲明各血循障碍的病理变化教学内容第三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复习生理内容一、概念血液循环——血液在心血管系统中周而复始地流动过程。
二、血循环生理的作用运送O2、营养物质清除代谢产物、CO2运送激素、传递热调节:神经-体液,并与其它系统尤其是呼吸、血液、泌尿系统的活动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关系。
一般疾病情况下,由于心血管系变化血循障碍。
首先通过神经-体液的调节作用,发生代偿,维持正常血循,一旦失偿血循障碍。
三、类型心脏机能障碍心肌负荷过重全身性血循障碍原因(心血管变化)心肌血液供应不足全身各器管心肌损害血循障碍心包疾病血管变化血液质量变化(血液总量、成分、理化性状)局部性血循障碍原因器官组织血量改变、流速变化血管腔堵塞管腔内容物改变→血管异常(充血、瘀血)血栓、栓塞血管壁完整性破坏(水肿、出血)四、淋巴循环障碍淋巴循环:组织液淋巴毛细管淋巴液↓白细胞彼此汇合淋巴管胸导管、右淋巴干静脉此循环过程也可发生障碍。
第一节充血一、概念局部组织的血管内液含量比正常增多现象。
充血:hyperemia指局部血管组织血管扩张,流入的血液增多,含血量增多的现象,根据充血的原因、性质、发生的机理不同分为:动脉性充血——常见的充血静脉性充血——淤血二、充血(动脉性充血)arferial hyperemia1、概念由于小动脉扩张而流入局部组织和血管中的血量增多的现象,此时静脉回流正常。
2、分类生理性充血组织、血管机能活动增强时发生,如妊娠子宫、食后胃肠。
病理学第三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二、淤血又称静脉性充血 (Congestion)
• (一) 概念: • 器官或组织V回流受阻、血
液淤积在小V和毛细血管内 • 称淤血。
(二)原因
• 1. 内塞—— V内血栓形成、栓子 栓塞。(不能代偿的情况下)。
• 2. 外压—— V受肿瘤压迫、肝硬化导致 的胃肠道淤血(不能代偿的情况下)。
二、出血的类型
• 1. 按有否疾病 1) 生理性出血
类•
2) 病理性出血
型 2. 按血液逸出机制 1) 破裂性出血
2) 漏出性出血
3. 按出血部位 1) 内出血
2) 外出血
(一)破裂性出血
• 概念: 心脏或血管壁破裂引起的出血 • 原因: 1. 血管机械性损伤:割、弹、
刺伤 2. 血管壁或心脏病变:
2. 血小板减少或功能障碍(<5×109/L)
•
3. 凝血因子缺乏(血友病,肝疾病,
DIC)
三、病理变化
•
• 1. 血液积聚于体腔内
心包积血 胸腔积血
腹腔积血
(一)• 内• 出 血•
2. 血液积聚于组织内称血肿 3. 镜下出血 — 组织内镜下有红细胞
及含铁血黄素 4. 眼底出血 — 高血压、糖尿病时
(二) 慢性肝淤血 (Chronic Congestion of Liver)
• 1. 原因: 各种原因引起的右心衰竭, 如 肺心病等
• 2. 机制: 右心衰→上下腔V回流受阻
→ 肝淤血
• 3. 病变: • 肉眼: 体积增大, 重量增加, 被膜紧
张,
• 镜下:小叶中央V,肝窦淤血。
肝C受压萎缩甚至坏死消失。
•
小叶周边带肝C脂肪变性。
• 4. 临床表现: 肝大、肝区压疼、肝功
3.局部血液循环障碍(09级检验本科,李玉林,7版)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生理性出血:正常月经的子宫内膜出血;
病理性出血:
二、病理变化
(一)内出血
①体腔积血。
②血肿
③少量出血时仅能在显微镜下看到。
(二)外出血
①瘀点
②瘀斑
③紫癜
④鼻出血;
⑤咯血;
⑥呕血;
2.混合血栓 (mixed thrombus)
(1)部位:静脉内延续性血栓的体部;
(2)病变:
肉眼:呈灰白色和红褐色层状交替结构,称为层状血栓;粗糙干燥圆柱状,与血管壁粘连;
(二)类型和形态
2.混合血栓 (mixed thrombus)
(3)发生于心腔内、动脉粥样硬化溃疡部位或动脉瘤内的混合血栓,可称为附壁血栓。
动脉石或静脉石
四、血栓对机体的影响
1、有利方面
(1)止血
(2)预防出血
(3)防止炎症扩散
2、不利方面
(1)阻塞血管
(2)栓塞
(3)心瓣膜变形
(4)出血
第四节 栓塞
一、概念:循环血液中出现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 ,阻塞血管腔的现象,称为栓塞。
三、 栓塞的类型及其对机体的影响
③若栓子小但数目多,可广泛地栓塞肺A多数小分支,亦可引起猝死。
2.体循环动脉栓塞
后果:
栓塞的后果取决于栓塞的部位、局部的侧支循环情况、组织对缺血的耐受性。
(二)、脂肪栓塞
⒈概念:循环血流中出现脂肪滴阻塞小血管,称脂肪栓塞。
⒉原因:长骨骨折
严重脂肪组织挫伤
脂肪肝挤压
④血流通过毛细血管到达静脉后,血液的粘性有所增加。
病理学实验三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实验三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实验环境:光学显微镜,慢性肝淤血,慢性肺淤血,出血性肠梗死病理切片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掌握淤血、血栓,形成栓塞的概念;
2、掌握肝淤血、肺淤血的病理特点及结果;
3、掌握梗死的概念类型及形态特点。
二、实验内容或步骤
1、显微镜放置在水平桌面上,距离自己15厘米处。
2、调节显微镜是观察视角清晰观察切片。
a.慢性肝瘀血
镜下观:小叶,中央静脉及肝窦扩张瘀血;肝细胞萎缩、变性、坏死,甚至消失;小叶周围可发生脂肪变性;小叶中央静脉及肝窦内淤血为红细胞。
b.慢性肺瘀血:肺泡壁毛细血管肺泡壁增宽肺泡腔内可见露出的水肿液及少量红细胞吞噬细胞吞噬红细胞后——心力衰竭细胞。
三、小结
1、观察切片顺序放大镜,低倍镜,高倍镜
2、慢性肝淤血的大体观:肝切面见粥慢性的红黄相间的斑点似槟榔花纹称“槟榔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栓子运行途径
1.一般运行途径 与血流方向一致 (见左图)
2.罕见情况 逆行性栓塞 下腔静脉栓子逆行 交叉性栓塞 房或室间隔缺损
(一)血栓栓塞 thromboembolism
是由血栓脱落引起的栓塞。最常见,占所有栓塞的 99%以上。依栓子的来源、大小和栓塞部位不同,对机 体的影响也不同。 1.肺动脉栓塞
不完全阻塞
完全阻塞
缺血、萎缩
梗死
局部淤血、水肿、出血、坏死
第四节
栓 塞 embolism
概念 循环血液中出现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 质,随血流运行堵塞血管腔的过程。 阻塞血管的异常物质称为栓子embolus。 栓子有固体 液体 气体 一、栓子运行途径 二、栓塞的类型及对机体的影响
血栓栓塞 脂肪栓塞 气体栓塞 羊水栓塞 其他栓塞 如肿瘤细胞栓塞、细菌、异物、寄生虫及其虫卵栓塞
静脉血栓(烧伤后)
左心室附壁血栓
血栓形成条件和机制
血栓形成过程和血栓形态 血栓结局 血栓对机体的影响
一.血栓形成条件和机制1、ຫໍສະໝຸດ 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 有抗凝和促凝两特性
释放vW因子 内皮损伤 释放组织因子 胶原暴露 血小板粘附 激活Ⅶ因子 激活Ⅻ因子 形成粘集堆 启动外源性凝 血 启动内源性凝血
病变
肉眼---局部皮肤紫蓝色,称发绀 (cyanosis)。稍肿胀、温度低 镜下---小静脉及毛细血管扩张,红细胞滞留; 引起淤血性水肿(积液),淤血性出血;
后果
取决于组织的性质、程度和时间长短 长时间:实质细胞出现萎缩、变性、甚至坏死
间质细胞增生,器官淤血性硬化
重要器官的淤血
肺淤血
是分娩中罕见严重合并症, 1/50000 死亡率>80% 分娩时早破等、胎儿阻塞产道,子宫强烈收缩将羊水压入 破裂的子宫壁静脉窦内,入肺。证据是镜下见到肺小动脉和毛 管内有羊水成分,即角化上皮、胎毛、胎脂等。母体血中也可 找到羊水成分。 临床 发病急一般发生于产程或产后数小时,患者突然 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发绀、抽、休克至致死。 猝死的发病机制 胎儿代谢产物入血引起过敏性休克; 羊水内含血管活性物质引起反射性血管痉挛; 羊水有凝血激活酶-----DIC
二.淤血 (congestion)
(静脉性
充血 venous hyperemia, 又称被动性充血) 概念
器官或组织由于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于毛 细血管和小静脉内而发生的充血,称为淤血。
原因
静脉受压:如肿瘤压迫、妊娠子宫压迫、 肠套叠或肝硬化时 静脉腔阻塞:静脉内血栓形成 心力衰竭:左心衰竭,右心衰竭 静脉瓣功能不全
涡流形成, 产生离心 力
Vascular Rheology – Laminar Flow
血液流变学——层流
Vascular Rheology - Stenosis
血液流变学——狭窄
Vascular Rheology - Turbulence
血液流变学——涡流
静脉比动脉发生血栓多原因
多4倍。下肢深静脉、盆腔静脉及大隐静脉曲张 的静脉内易发生血栓形成,常见于发生心力衰竭、 久病和术后卧床患者,发生率比动脉高,其原因有: ①有静脉瓣,静脉血流缓慢静脉瓣处易出现漩 涡, ②不似动脉搏动而扩张,可出现短暂停滞 静脉壁薄,易受压
肝淤血
侧枝循环形成模式图
肝硬化时侧枝循环建立示意图
1.肺淤血
病变 多见于左心衰竭 早期 肺水肿早期肺泡腔内可见大量水肿液,肺泡
壁上的毛细血管和小静脉扩张.
晚期 晚期肺泡腔内巨噬细胞吞噬红细胞后在胞浆 内形成含铁血黄素,即心衰细胞(heart failure cells);肺褐色硬化
临床表现 气促,端坐呼吸,发绀,咳大量浆液性粉
第三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武汉大学医学院病理教研室
武汉大学医学院病理教研室
杨飞
第三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正常的血循运送氧气和体液内环境稳定是保 证组织细胞健全的必要条件.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1) 血管壁异常(血管内成分逸出血管外):包括、 水肿、出血 (2)局部循环血量异常:包括充血、淤血和缺血; (3) 血液性质异常(出现异常物质):包括血栓形 成和栓塞及栓塞引起的梗死
血液通过毛管到达静脉后,血粘性增加
血液凝固性增高
是指血液中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增多,或纤溶系统活性降低, 导致血液高凝状态。见于原发和继发。
遗传性高凝状态 第Ⅴ因子基因突变,抵抗蛋白C的降解 获得性高凝状态:
1.手术、创伤、妊娠和分娩:
血小板增多,新生血小板粘性增加。 2.DIC: 急性DIC(严重创伤、感染 慢性DIC(转移癌 造成内皮损伤)
梗死、脑梗死 动脉栓塞:多为血栓栓塞,如肾、脾、 肺梗死 动脉痉挛 血管受压闭塞:多为静脉受压回流受阻、 动脉
(二)梗死形成的条件
供血血管的类型 终末血管供血的器官容易梗死(如脾、肾) 有双重血液供应的器官不易发生梗死(如肺、肝) 血流阻断发生的速度 急速发生的血流阻断易梗死 缓慢发生的血流阻断不易梗死 组织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 神经细胞——3~4分钟 心肌细胞——20~30分钟 肝细胞——30~35分钟 支气管上皮细胞——90分钟 肾小管上皮细胞——60~180分钟
羊水栓子
肿瘤细胞栓子(胃癌)
第五节 梗死 infarction
概念
由于血管阻塞、血流停止(又没有及时建立 有效的侧支 循环)导致缺氧而发生的局部 组织坏死,称梗死。
梗死形成的病因和条件 梗死的病变和类型
梗死对机体的影响
(一)梗死的病因
血栓形成----梗死最常见的原因,如心肌
95%以上栓子来源于下肢深静脉,或右心附壁血栓 阻塞部位为肺动脉及其分支 后果取决于栓子的大小、数量、心肺功能状况、侧枝循环情
况,包括引起出血性梗死、猝死。
2.体循环动脉栓塞
栓子多来源于左心,或为附壁血栓,或为心瓣膜上的赘生物
阻塞部位多见于心、脑、脾、肾及下肢动脉
可引起相应器官的梗死
肺动脉栓塞
肺动脉小分支栓塞 无明显后果 肺出血性梗死 呼吸、循环衰竭 右心衰竭 猝死
下肢深静脉栓子 肺动脉大分支栓塞 腘v、股v、髂v 肺动脉广泛分支栓塞
猝死原因
肺动脉机 肺动脉阻 力增加 急肺 性缺 肺血 动缺 脉氧 高左 压心 、输 右出 心量 衰下 竭降
械性梗阻
血栓刺激动脉内 膜引起神经反射 支气管动 脉痉挛 冠脉 痉挛 支气管 痉挛
2.减压病
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与气压成正比 从高气压急速转到低气压时,溶解在血中、组织液、 脂肪组织的氮气迅速游离,而形成无数气泡,造成 广泛性氮气栓塞。氮气析出时因气体所在位置不同, 临表也不同,关节、肌肉疼痛; 可致股骨头、胫
骨、髂骨无菌坏死;
(四)羊水栓塞 amniotic fluid embolism
第一节 充血和淤血
hyperemia and congestion
概念 器官或局部组织内,由于血管的扩张,
含血量异常增多的现象称为充血。有动 脉性充血和静脉性充血两类。
血液循环障碍模式图
正常
动脉性充血
静脉性充血
一、充血 hyperemia
概念 器官或组织因动脉血管内血容量增多的现象, 称为动脉性充血。主动过程. 又称主动性充血或充血 原因 动脉血管平滑肌松弛,血管扩张 类型 生理性充血 病理性充血 炎症性充血 减压后性充血 病变 色鲜红、稍肿胀、温度高、有搏动感 后果 一过性、暂时性 若有高血压或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可造成脑 血管充血破裂,后果严重。
一、软化、溶解、吸 收 大的血栓仅部分溶 解或软化----造成 血栓栓塞 二、机化、再通 血 栓干燥收缩或溶解 出现裂隙 三、钙化 静脉石或动脉石
血栓机化、钙化、再通
四、血栓对机体的影响
有利的作用:防止大量出血 不利的作用 取决于部位、大小、类型、程度和侧支
1 阻塞血管 阻塞动脉 阻塞静脉 2 栓塞 3 心瓣膜变形 4 广泛性出血
红色血栓
(二)血栓类型和形态
白色血栓
pale thrombus 红色血栓 red thrombus 混合血栓 mixed thrombus 透明血栓 hyaline thrombus
白色血栓 pale thrombus
多见于静脉血栓的头部或血流较快的部
位(如心瓣膜) 主要由血小板构成 肉眼观
灰白色与红褐 色相间的层状 结构,故又名 层状血栓。
混合血栓
混合血栓(高倍)
透明血栓 hyaline thrombus
发生于微循环毛 细血管内,肉眼看 不到,只能在显微镜 下见到,故又名微 血栓。 常见于DIC。 主要由纤维蛋白 构成,故称纤维素 性血栓.HE染色呈红 色、同质状物质。
三、血栓的结局
释放组织因子样物质入 血)
二.血栓形成的过程及形态
(一)过程
1.内皮细胞损伤,胶原暴露,血小板发生粘性 变态,血小板与胶原粘附 2.血小板释放颗粒 3.释放的颗粒内的物质激活血中血小板,且 发生变形,并互相凝集; 4.血小板凝集堆形成,凝血酶释放,激活纤维 蛋白
静脉内血栓形成
血小板粘集堆 白色血栓 (血小板小梁形成) 混合血栓 (小梁间纤维素网 形成并网罗红细胞)
脂肪细胞栓子
脑:点状出血、梗死、脑水肿
(三)气体栓塞 gas embolism
大量空气迅速进入血循环或原溶于血液的气体 迅速游离,形成气泡阻塞心血管引起,前为空气栓 塞及后为减压病
1.空气栓塞
多为静脉损伤破裂,颈部、胸部的大静脉受伤破裂,
此处静脉腔内呈负压。见于头颈、胸、肺的创伤或 手术以及分娩,加压输液、输卵管通气、人工气腹或 人工气胸等,意外事故中发生。 一次大量气体进入静脉---右心,空气与血液搅拌形成 大量血气泡,阻碍了静脉血回流和向肺动脉的输出, 可导致循环中断引起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