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采访——新闻报道的双刃剑[借鉴材料]
浅谈隐性采访的是与非
浅谈隐性采访的是与非作者:闫淑慧来源:《今传媒》2016年第12期摘要: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但有时新闻媒体通过一些正常的采访形式无法了解事实的真相,在这种情况下隐性采访就大显身手了。
隐性采访能使记者获得更加丰富、真实的新闻素材,具有相当的社会价值和新闻实践意义,但从近年来大量的新闻实践可以看出,它并非“通关令”,本文现就徐州台广播电视具体栏目为例,试从法律、道德伦理角度对隐性采访做些粗浅探讨。
关键词:隐性采访;新闻媒体;法律;道德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12-0033-02一、隐性采访及其盛行的原因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但有时新闻媒体通过一些正常的采访形式无法了解事实的真相,在这种情况下隐性采访就大显身手了。
所谓“隐性采访”,指的是记者在不暴露自己记者身份的情况下展开的采访活动[1]。
因隐性采访是在受访者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采访活动,而且较多的用于批评性报道,所以采访到的事实真相一经播出往往犹如一枚重型炸弹,常常带给受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
作为徐州本土的自办栏目,广播《12345大家帮》栏目、电视《张慧帮你问》栏目均以社会新闻为卖点,运用隐性采访采制的新闻占了很大比例,用隐性采访去关注老百姓生活中的问题是两档栏目的主要特征。
从学校附近的小摊小贩到超市的安全通道;从车站出租车宰客到街头算命……事情虽小但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再加上所报道的人和事都发生在徐州本地,受众从心理与地理上都比较能接受。
综合起来,隐性采访的利用率之高,原因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
1.隐性采访较其他采访形式,更能客观真实地获取第一手素材,更好地为媒体的舆论监督服务2014年8月,《张慧帮你问》栏目接群众举报,某网吧不顾国家规定允许未成年人进入。
在对该网吧的采访中,栏目派出1名记者,装扮成上网者,进行隐蔽采访,通过记者身上所携带的隐蔽拍摄设备,记录下了事实的真相——该网吧三分之二都是中小学生,有的甚至连书包都来不及放下,便在昏暗的灯光与污浊的空气里专心致志地打起网络游戏。
论隐性采访中的法律问题
论隐性采访中的法律问题【摘要】隐性采访作为采访手段中特殊的一种,已被我国新闻实务界所广泛运用在社会新闻采写等领域,但是隐性采访和法律法规之间存在诸多悖论。
本论文从从相关的法律、法规、条文、制度入手,根据隐性采访的特点,阐述隐性采访涉及法律方面的问题,详细分析公民隐私权和言论自由的矛盾性,针对如何解决隐性采访的这些问题,重点讨论如何把握隐性采访中的一个“度”的问题,寻求隐性采访和法律法规之间的平衡点,阐述隐性采访的生存之道。
【关键词】隐性采访;隐私权;言论自由;矛盾性;平衡点0.绪论在今天这样一个资讯高度发达的社会,每一个现代人都曾接收过新闻记者通过隐性采访获得的新闻信息:面对采访记者摇摇晃晃的镜头,欲说还休的问话,还有被采访者无所顾忌的言行及不可告人的勾当,正为会议新闻四平八稳的八股式折磨得昏昏欲睡的观众,立即打起了精神,紧张地关注起事件的进展。
这就是隐性采访的魅力。
因此,关注隐性采访,研究隐性采访,实践隐性采访,这对于我国现代新闻事业的发展,无疑是有着特殊的学术意义和时间价值的。
1.论隐性采访的法律困惑上面我们已经阐述了隐性采访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新闻采访形式。
近年来,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新闻活动对现代生活介入程度的不断加深,因隐性采访而引发的法律纠纷和法律诉讼也日益增多。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新闻记者自身业务素质不高,法律意识不强等原因;另一方面,也和我国相关法律规范不健全不配套的原因有关系。
隐性采访的非道德行为引发的非道德评价只存在于道德层次,这也许还不会引起过于严重的社会后果,但是隐性采访的非法行为引发的困惑却可能导致违法结果的出现,其严重的社会后果是决不容我们轻视的。
因此,我们必须以法律的眼光,认真分析探讨隐性采访中存在的诸多法律困惑,最终为隐性采访的顺利开展寻找到合适的途径。
2.博弈中法律平衡2.1隐性采访中的违法现象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各种媒体都有运用“隐性采访”来揭露各种违法事件或是其他影响公众利益的事件的报道。
隐性采访
隐性采访——新闻报道的双刃剑一:什么是隐性采访偷拍应当说是一种通俗的说法,用专业化、文学化一点的词说应该是叫隐性采访。
在《电视采访学》一书中指出记者出于特定原因,不公开自己的记者身份,或在不通知被摄对象、不申明采访目的等情况下,对隐蔽的信息搜集的采访方式就叫做隐性采访。
而在《隐性采访论》一书中则认为:“i隐性采访是指新闻记者隐去记者身份而秘密地采获新闻事实的采访方法。
”综上所述,虽然两本书的观点稍有出入,但是大致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隐性采访应当具备一前提,三条件。
首先,前提是隐性采访的当事人必须是在媒体供职的新闻记者,或者是受媒体委托的采访人。
三个条件则是:第一,记者隐藏了职业身份而亲临新闻事件的现场;第二,采访是在被采访者未知的情况下进行;第三,采访未事先征得被采访对象的同意。
隐性采访作为一种特殊的采访形式,在舆论监督中已成为一种较常使用且效果较为明显的一种形式,尤其在批评性报道中,隐性采访的手法越来越受到记者们的垂青。
在一段时间内甚至大有“无片不隐”的趋势。
在采访对象弄虚作假或者批评性报道中采访对象拒绝接受采访甚至对记者人身安全构成威胁的特殊情况下,电视新闻中往往就要运用隐性采访。
中央电视台的名牌栏目《焦点访谈》《东方时空》等就经常会运用隐性采访来进行批评性报道。
二:隐性采访的历史在西方,有记载的新闻隐性采访活动是从17世纪开始的。
17世纪中叶起,欧州的一些大城市的咖啡馆成了一些记者进行隐性采访的集中场所。
不过,那时记者进行的隐性采访手段单一,基本上都是偷听窥视,或是隐瞒自己的身份与人聊天交流,藉此获取新闻信息。
ii而真正具有纪念性的隐性报道是1880年美国《纽约世界报》女记者勒丽〃蓓蕾在《纽约世界报》发表的《疯人院的十天》。
当时勒丽·蓓蕾听说伯勒克威尔岛疯人院虐待精神病患者、侵犯人身权利,她便把自己乔装打扮成一名“疯子”,亲身体验、了解情况。
而在中国,隐性采访的历史则更为久远。
自出现新闻采访活动起,我国便有了关于隐性采访的记录。
隐性采访--新闻记者的双刃剑
隐性 采 访 , 是现 在 新 闻 工作 者 所 使 用 的很 常 见 的采 访 方法 , 以 便去 探 索 一 些更 深 层 的新 闻 , 如 果运 用 的恰 当 、 合 理并合法 , 这 无 疑是 一 个 很 好 的 l T具 。但 是 相 反 , 如 果 处 理 的不 恰 当 , 也 会 引起 很 多 弊 端 。 隐性 采访 无 疑 是 一把 双 刃剑 , 一方面, 它 是对 不 良现 象 和违 法 行 为实 施 舆论 监 督 、 采集需要的新 闻事实并真实反映社会的丑恶面。 我 国出台的 《 中国新 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 》其 中 写到 “ 新 闻工 作 者 获 取 新 闻的 前 提 是 要 得 到 被 采 访 对 象 的 同意 对 其 尊 重 以及 通 过 合 法 和 正 当 的手 段 ” , 但 是 如 果 新 闻_ T作者 运 用 隐性 采 访 的 方式 不 合 理 , 就 会 产 生适 得 其 反的效果 , 甚 至 会 涉及 法 律 和道 德 问题 , 所 以说 是相 悖 的。 与此同时 , 隐性 采访 的另 一 方 面就 是 新 闻工 作 者 通过 不 合 法 的方式去采访对 象, 如偷拍 、 偷 录、 暗访等 。因此 , 隐性 采 访 无 法满 足 这 条规 定 。一旦 满 足 , 隐性 采 访 就 变成 了公 开 采访 。就 目前 而言 , 我 国还有 出 台专 门关 于 隐 性采 访 的 《 新闻法 》 , 因为确实对 于隐性采访是否合法性社会产生 了 很 大 的争 议 , 关 于 它 的 是 非 曲直 , 社 会 各 界 也 从 很 多 方 面 作 了深 入 的讨 论 。然 而 , 在国家立法 中, 对 于 隐 性 采 访 还 是 没 有 个 明确 的 成 文 规 定 , 也不受法律的保护 , 于 是 这 就 成 了一 个 悬 而 不 决 的问 题 。 当 事 的 记 者 们 接 连 不 断 地 采 用 暗访 和暗 拍 的方 法 , 即使 有 些 受 众感 到不 适 , 也会 谅 解 , 在 大 多 数 这 样 的 隐 性 采 访 中之 所 以 没 受 到 舆 论 的 普 遍 谴 责, 是 因 为 新 闻 记 者 揭 露 的 真 相 维 护 了大 多 数 人 的 利 益 , 两 害相 比 , 明 显 揭露 的坏 事更 为 重 要 。在 我 国隐性 采 访 主 要用 于一 些 违 法违 纪 事 件 , 揭 露 官 员 的不 法 行 为 和暴 露 政 府工作部 门的制度 以及其他方面的不足 , 曝光行为更能引 起 有 关 部 门重 视 , 给政府敲警钟 , 充 分 发挥 群众 和 媒 体 的 监督 作 用 , 产 生 良好 的社会 效 果 。但 是 也 正 因 为 隐性 采访 的这 样 一 种采 访 模 式 , 使新 闻从 业人 员 在 采访 过 程 中带有 定 的 危 险 性 。 如果 新 闻从 业 人 员 在 暗访 、 秘 密采 访 、 偷 录、 偷拍的情况下 , 被发现 的话 , 极有可能与被采访对象发 生肢体或者语 言上的冲突, 所 以新闻从业者在获取所需的 真实信息的同时也要学会保护 自身安全。 社 会化媒体传播信息的过程大抵是首先 由社会化媒 体 使 用 者在 不 受任 何 客 观社 会 因素 制 约下 发 布一 些 原 创 信息 , 这些信息经过大量 的传播 , 传播给其他 网民, 当然他 们一定 是与传播 者有 着共同的圈子或虚拟社区。这些传 播 的内容也就是社会化媒体使用者生成的内容 , 是多数人
电视新闻隐性采访应把握的原则
浅谈电视新闻隐性采访应把握的原则□刘立红【摘要】隐性采访具有真实可信、方便易行、效果显著等特点,目前广泛被新闻媒体尤其是电视新闻所采用。
但是,隐性采访在带来种种效益的同时,也给传媒业界及整个社会带来了许多潜在的不利影响。
降低隐性采访的负面影响,应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采访;要有正确的出发点;报道的内容要客观真实;报道要适度、人性化。
【关键词】电视新闻;隐性采访;新闻媒体【作者简介】刘立红,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宣传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文化传播学电视新闻的记者们常常使用非正常拍摄方式———“偷拍”来揭露许许多多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不法行为,比如:在牛奶里加三聚氰胺,在普通陶土里加化学原料变紫砂,从地沟油提取食用油,个别公职人员利用权力寻租等等。
这些奸商,贪污腐败分子和黑社会分子原以为无人知晓的违法行为,却被记者们的“偷拍”暴露无遗,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严历打击。
但隐性采访如若运用不好,非但不能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反而会产生诸多不利影响;而要想使隐性采访发挥其特有的优势,达到积极的传播效果,就需要新闻记者在运用隐性采访时把握好“度”,用好这把舆论监督的“双刃剑”。
一、隐性采访的弊端负面新闻报道往往会对某些当事人造成一定的伤害,这种情况在隐匿采访中尤其突出。
滥用隐匿采访方式,造成的后果是让传播生态环境更加恶化:新闻当事人对媒体、记者产生不信任感,提防、排斥记者;记者就不得不更多地采用隐匿采访方式,之后招致更多的不信任和敌意。
(一)容易因侵权而被诉至法庭。
公民具有知情权,同样,公民有知道自己被采访的权利也属于知情权的范畴,而电视新闻中的隐性采访都是在未经采访对象同意的情况下采集的新闻。
虽说社会公众的知情权、舆论监督权和个人知情权相比较,孰轻孰重,是不言而喻的,但这种采访行为在事实上确实侵犯了被采访人知道自己正在被采访的权利。
不少报道均因侵犯了当事人的隐私权而被送上法庭,所以要求记者在运用隐性采访时要把握好“度”,大至系列报道小到偷拍偷录均要尽量规避公民的“隐私”雷区,尤其是对涉及公民隐私内容的隐性采访更要慎之又慎。
试论隐性采访遵循的原则
我国没有制定专门 的新 闻法规 , 对新 闻事业 的管 理大 多依 据相 关法律来执行。20 02年 4月起实施 的《 于民事诉讼 证据 关
的若干规定》 6 条 :以侵 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 法律禁止 第 8 “ 性规 定的方法取得证据 , 不能作 为认 定案件事 实的依据” 。在采
访手段 上, 国家安全法》 2 条规定 :任何个人和组织 不得 非 《 第 l “ 法持有、 使用窃听、 窃照等专 用间谍 器材 ” 《 ; 中国新 闻工作者职
l隐性 采访 的概 述
隐性采访 是体现新闻客观真 实的有效手段之一 。采 用这 种 非常规 的采访手段 可以有效避 开一 些干预和 阻碍 , 获取 更加 真
实客观地第一手材料 , 有助于 增强报道 的说服 力和可信 度而 被 众多新 闻记者所 采用。在舆论 监督 方面 , 隐性 采访被视 为 有效 解决问题 的“ 密武 器” 理论研究者则相 对客观 , 多提 出对 隐 秘 ; 大 性采访限 制使用 。
个时候隐去记者身份去进行无疑是最好的方式 。 ( ) 者隐藏了 自己的采访 目的。在 隐性采访过程 中, 者 2记 记 会以各种 不同的社 会角色去面 对采访对 象 , 报道新 闻 的 目的 把 完全隐藏起来 。虽然记 者在采访过 程 中的身份是 不 同的 , 是 但
具体做法始终是不变的。
3隐性 采访应遵循 的原则
隐性采访 的优点就是能够最大限度 地揭露事实真相 ,打破
() 3 采访工具具有隐蔽性 。隐性采访 的顺利进 行最终都 要 通过 隐蔽手段来实现 的 , 要实现 隐蔽手 段首先就 需要技 术设 备 来保证 。记者进行隐l 生采访所使用的工具大都 具有隐蔽和精 小
的特 点。
13隐性 采 访 的 分类 .
浅谈隐性采访在电视民生新闻中的运用
记者被动。记者被 动的情况下 , 一般 不会有 “ 导” 诱 违法犯罪行 为之嫌 , 可
有 问 在 民 生新 闻 中 , 正 能 拉 动 收 视 率 的 还 要 属 批 评 曝 光 类 新 闻 。 所 以 , 以避 免 道 德 上 的 困 境 。 另外 , 记 者 假 扮 成 购 买 毒 品 者 , 贩 毒 者 有 海 洛 真
胡 正荣 对 “ 生新 闻 ” 两种 认 识 之 ~ , 为 本文 对 其 的 界 定 。 即 民生 新 闻 问。采访卖假发票 的情况 , 民 的 作 就假 扮成购买发 票者 , 有假发票 吗? 暗访 问“ ”;
是指采 用平民的视角, 站在百姓的立场, 去播 报平民百姓喜闻乐见的新 闻, “ 三陪” 象, 现 一进娱乐场所就 问。 有小姐 吗? 等等。这都属于诱导的提 问 “ ” 评 说 百姓 关心 的 事 情 , 为百 姓 排 忧 解 难 。 而 体 现 出 社 会 主 义 媒 体 对 百 方 式 。 记 者 在 暗访 中 的语 言 和行 为 的 主 动 与 被 动 是 一 个 至 关重 要 的 分 水 并 从
在媒介学者眼中, 民生新 闻是 中国新 闻史 上 的传 播新潮 , 学术界 关 但是这种采访方式在现在的电视 民生新 闻中又较为常见 。 是 注的理论 问题。但是, 关于 民生新 闻的界定依 旧尚不 明确 。笔者取李舒 、 比如 , 我们在电视屏幕上经常会 看到记者 在隐性采访过程中的主动提
下了很 多不能搬 上台面 , 甚至违 法的事情 。于 是, 电视上 那些虽 然摇摇晃 犯 罪 甚 至 自身犯 罪 的可 能 性 。 晃、 乏美感 , 缺 但非常有震撼力 、 常真实 的镜 头, 非 牢牢地 吸 引住 了观众 的
眼球 , 也让事实在隐性采访的场氛 围中传递 出来。
浅谈记者运用隐性采访的利与弊
浅谈记者运用隐性采访的利与弊作者:董琳来源:《活力》2014年第03期[关键词]隐性采访;优越性;负面效应隐性采访作为新闻采访的一种特殊形式,颇具渊源。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新闻记者,很早就已经在实践中运用这种特殊的采访手段来探索新闻事实的真相。
近年来,隐性采访逐渐受到了各种媒体和受众的广泛关注,在新闻实践中频繁采用。
这种特殊的采访方式不仅给受众带来耳目一新的视、听效果,而且更加使人对公众深恶痛绝的社会现象的披露和批判有痛快淋漓之感,从而赢得了传播者和受众的青睐和欢迎。
但与此同时,隐性采访在理论界却引发了很多争议。
为此,笔者以自身从业十年的经历,简单总结了新闻记者运用隐性采访的利与弊。
一、隐性采访的优越性隐性采访之所以在近些年的新闻实践中被记者应用于越来越广泛的领域中,甚至被一些权威媒体的记者当做是屡试不爽的“秘密武器”,是因为它具有其他采访手段难以替代的优越性和独特魅力:首先,通过隐性采访手段获得的新闻往往都具有很大的新闻价值。
一则新闻的新闻价值与采访的难度往往是成正比的,采访的难度越大,其新闻价值就越大。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但真实却是来之不易的,尤其是在问题报道、批评性报道中。
在公开采访中,采访对象往往有充分的时间做好一切准备,包括心理准备甚至是“作假”的准备,这为获取真实的信息带来了很大难度。
而利用隐性采访使之避之不及,可以将事件和人物最真实的一面挖掘出来,大大增强新闻的真实性。
以北京电台记者张勉之暗访假发票市场的新闻为例,卖假发票的不法商贩对于生人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性,公开采访根本不可能揭开真实内幕,连卖假发票的证据都很难拿到。
记者于是采用暗访的方式,裤兜里揣上录音机,与卖假发票的人假作攀谈,获得了许多生动真实的内幕情况,增强了新闻传播的真实性。
其次,隐性采访推出的新闻报道往往都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其作品大多是比较有深度、有影响力的。
随着新闻竞争的加剧和社会生活的不断丰富和进步,受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新闻报道中的隐性采访
隐性采访一、隐性采访是一种非常采访隐性采访,是相对显性采访而言,指在一定条件下,记者不向采访对象公开自己的身份,不告之自己的采访目的,或通过模拟某种社会角色,或以普通社会成员的身份接近新闻源,获取新闻事实的——种非常采访。
也称‚暗访‛或‚私访‛。
所谓非常采访,是指采访适用范围的狭窄性、频率的个别性和使用条件的限制性。
显性采访的最大特点,是采访可以得到采访对象的配合与支持。
但如遇采访对象不配合、不支持,或谈虚假情况等情形,采访就无法深入下去了。
然而,以勇于探索、追求真实为天职的新闻记者,另辟溪径,开辟了采访的‚第二战场‛——隐性采访。
19世纪末,就职于美国纽约《世界报》的著名女记者勒丽〃蓓蕾,获知纽约某疯人院虐待精神病患者,侵犯人身权利。
但由于疯人院控制十分严格,人们很难搞清事实真相。
在普利策的支持‘下,勒丽〃蓓蕾装疯住进了疯人院。
在长达几个月的装疯采访期间,勒丽〃蓓蕾经历了一次又一次令人难以忍受的虐待,亲身经历了疯人患者的非人生活。
当她了解到这一切以后,设法逃出了疯人院,把内幕公之于众,立即引起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
在社会舆论的强大压力下,政府和院方不得不进行整顿,改善了对疯人患者的不人道的待遇。
史称勒丽〃蓓蕾的这一隐性采访为‚装疯采访‛。
无独有偶,美国白人记者约翰〃格里芬为揭露种族歧视,用照射紫外线和化装等方法使自己的皮肤变得如同黑人一样,然后深入社会生活,在大街上擦皮鞋,乘坐公共汽车,观察和体验美国黑人备受种族歧视的屈辱生活,据此采写出反映黑人生活的《像我一样黑》一书。
由此可见,隐性采访的基本特征是记者通过模拟某种社会角色,或以普通社会成员的身份来接近新闻源,实现对事物的探究。
在我国,隐性采访的使用可追溯至20世纪20年代。
1923年5月,中国当时著名的外文报纸《密勒氏评论报》主编鲍威尔乘火车从南京至北平采访,车至临城,惨遭抢劫。
这就是有名的‚临城大劫案‛。
鲍威尔以普通乘客的身份亲历了这场劫案,他在一些废纸上偷偷写下了火车被劫、人质被扣的报道,并设法送至《密勒氏评论报》刊登。
正确理解和运用隐性采访
高等教育在新闻采访中,隐性采访作为一种鲜活的采访方式,其捕捉新闻的真实性、新鲜性是公开采访所无法比拟的,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新闻记者所广泛运用。
然而,应当引起我们注意的是,隐性采访如果在采访活动中应用不当,将会引起新闻侵权和法律问题。
在新闻采访教学中,涉及到隐性采访的篇章通常较少,因此,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隐性采访,从业后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更好地运用其为新闻报道服务,是至关重要的。
一、隐性采访的基本知识所谓隐性采访,又称为秘密采访或暗访。
是指新闻工作者在特殊情况下,在未被采访对象感知的前提下,为获取新闻真实情况,运用摄像机、录音机或照相机等工具,秘密地采取新闻事实而使用的一种特殊的采访方法。
具有不同于公开采访的明显特点:(1)隐性采访是记者带有主观故意的行为,这与不期而遇的目击性新闻有所不同,后者是无意的,随机的。
(2)采访未事先征得被采访对象的同意,是在被采访对象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
(3)隐性采访只是在特殊情况下使用,针对正在进行的,危害大多数人利益的违法行为。
(4)隐性采访可以最大限度地接近新闻源,获取的新闻事实一般是真实可信的,比较有新闻价值的。
隐性采访的优点:(1)隐性采访是显性采访的重要补充,因其具有不公开性,采访到的情景会给观众一种强烈的真实感和新鲜感。
(2)隐性采访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采访方式,突破显性采访环境的封闭性和事实本身的隐蔽性,能够更加准确、真实地采访新闻事实,报到新闻信息,向受众展示出实实在在,而且有内涵的新闻。
这样的新闻往往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可视性”和“可听性”,因而深受公众欢迎。
(3)在报纸、广播、电视、杂志性报刊和网络媒体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利用隐性采访手段,可以使新闻媒体获得“独家新闻”,最大限度地提供客观性、公开性的新闻事实,迅速的抓住生动有利的新闻事件,产生强大的舆论效应,提高媒体的知名度、战斗力和竞争力,赢得受众亲睐。
(4)隐性采访可以帮助记者深入社会生活的第一线,获得这是可贵的第一手材料。
试论隐性采访的利弊与合理利用
试论隐性采访的利弊与合理利用作者:廖宇飞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廖宇飞(广东培正学院党委宣传部,广东广州 510830)摘要:至今,隐性采访常被记者采用,合理利用时发挥的优势是极其显著而有效的。
但由于隐性采访有其特殊性,是一把"双刃剑",通过分析其利弊,探讨记者隐性采访的保护措施,合理利用此方式,从而取得报道的正向效应,发挥新闻舆论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隐性采访;利弊分析;保护措施中图分类号:G2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2)01-0121-03媒体日趋激烈的竞争,甚至残酷,这种局面依旧在加剧。
为了“抢新闻”,提高发行量、收视率、收听率,迎合受众的买点和口味。
一些反映社会问题、社会阴暗面的批评报道、调查性新闻等充斥各媒体的版面、屏幕,吸引受众的“眼球”。
而完成诸如此类的报道,隐性采访凭借特有的优势被越来越多地运用。
因此,剖析隐性采访的利弊,正确合理利用隐性采访具有现实的意义。
一、隐性采访的定义隐性采访,作为新闻学上的一个概念,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定义,是相对于显性采访而言的。
一般认为隐性采访就是记者为完成某一特定的采访任务,以完全或部分不公开自己的身份,不公开采访工具或设备,或者隐藏真正的采访目的,在采访对象不知情时,通过偷拍、偷录等方式,或以体验等其他方式,不公开获取已发生或正在发生而未披露的新闻素材而采取的一种新闻采访方式。
二、隐性采访的利弊分析(一)隐性采访之利新闻媒体通过记者隐性采访,可以获取其他采访手段难以获取的新闻事实,可以更好地展开舆论监督,是“公开采访”的重要补充。
通过隐性采访,获得的新闻真实、鲜活,不仅可以避开采访中的障碍,获得第一手的材料,迅速推出报道,也可以回避说情对新闻舆论监督的干扰。
1.有利于新闻接近真相真实性,是记者在采访报道中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所有受众对新闻的共同期盼。
隐性采访的思考
充形 式 ,尤其 是记 者 针对 社会 假 恶丑 和 作 者准 则 》规定 : “ 新 闻工 作 者必 须在 法 使 用 窃听 、窃照 专用 器 材罪 。因 此 ,
不 良现 象 的报道 。在 这种 批 评报 道 中 , 宪法 和法律 范围内活动 ,自觉遵守宪法 、 记 者在 隐性 采访 前 要对 自己使 用工 具把 显 性 采 访 往 往 会 由 于 对 方 知 晓 记 者 的 身 法律 和 宣传 纪律 。维护 宪法 规定 的公 民 好 关 ,器材 并不 是越 先进 越好 ,对 于 隐 份 而 无法 取得 理 想 的效果 ,而 采用 隐 性 权 利 ,不 揭 人 隐私 ,不 诽谤 他 人 ,要 通 蔽 的器材应 当谨 慎使 用。
舆论的声讨 与法律的制裁。 隐性采 访 的手 段 多样 ,除 了传 统 的 2 偷 拍 偷 录 的 法律 边界 记 录 与观 察 外 ,还 包 括 录音 和摄 像 ,即 最 早 的隐性 采访可 以追溯 的 1 7世纪 第 三 ,拍 摄 内容必 须 属实 。有 些 隐
所谓 的 “ 偷 录 ”与 “ 偷拍 ” 。近 年来 ,
者身 份 而进 行 的采访 。狭 义 的隐性 采访 者 在隐 性采 访 中 ,只强 调 获取事 实 真相 采访对象 的许可下进行拍摄与录音 ,这其 是指 在采 访受 到 拒绝 或预 料 到会 受到拒 而 忽略 了基 本 的职业 道 德 ,所 写 出的报 中就包括偷 录与偷拍 。相反媒介 与记者仅 绝 时 ,隐 瞒记 者 的身 份 ,甚 至 伪造 其他 道 也是 “ 冷 血报 道 ”,这就 要求 隐 性采 仅 为了 自我宣传与商业炒作下 ,单纯 吸引 眼球 ,毫不顾忌地偷拍与偷录 ,应该受到 身份进行的采访 。 访既要合法又要守德 。
中叶 ,那 时欧 洲很 多大 城市 的 咖啡馆 往 性 采访 的偷 拍 内容 ,事 实 上是 为 了满足 隐性采 访 经常 在重 大新 闻调 查 中被 记者 往聚集着社 会上层 的达官 贵人 高谈 阔论 。 新 闻主 题而故 意 造假 ,这样 构成 的新 闻 使 用 ,更 成 为学 界 与社 会 的热 门话 题 , 因此 ,很 多记 者为 获得 新 闻以顾 客 的身 也 属于 假新 闻 的一种 。或者 有些 内容 虽
论隐性采访
论隐性采访的看法15编导三班李念秀 1510127112摘要:隐性采访因其内容的真是性、鲜活性而颇得新闻媒体的欢迎。
然而,法律并未对此做出明确的规定。
社会各界对隐性采访也各有看法。
本文主要浅析了隐性采访的利弊问题,着重从利与弊两方面对隐形采访展开了详细探讨。
本文的探讨对于媒体记者在采用隐性采访的方式进行新闻报道时权衡利弊得失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隐性采访;现行采访;偷拍;偷录;采访作风隐性采访,是相对于显性采访而言的。
是在被访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采获新闻信息的新闻采访活动,通俗来讲就是我们所熟悉的“暗访”,它包括偷拍、偷录等手段。
在西方新闻史上,隐性采访就是经常采用的采访方式之一。
在我国的新闻采访实践中隐性采访也得到了越来与广泛的应用:从较早出现的央视《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到如今的各地方台都经常采用这种采访方式来揭露令人触目惊心的社会暗角,从而起到鞭挞受众、净化社会空气的作用,满足了广大民众知悉社会真实情况的要求,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
当然,隐性采访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
一、隐性采访之利1、隐性采访是进行批评报道的重要手段批评报道是体现媒体舆论监督功能最直接的方式之一。
它的目的是对不良现象和违法行为实施舆论监督。
很多情况下,记者如果采用显性采访方式,亮明身份,说明采访意图,一般很难了解到事实真相。
许多成功的批评报道都是采用了隐性采访。
在中国,最具说服力的莫过于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和《新闻调查》等栏目。
无论是较早时候的央视记者躲进装有特制玻璃的货车内偷拍公路“三乱”情况,还是前段时间央视记者曝光达芬奇家具造假事件等等,无一不是隐形采访的成功典范。
2、隐性采访有利于记者转变采访作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国新闻媒体之间竞争日趋激励也就成为一种必然。
为了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吸引更多的观众,以前的那种找选题,等传真的新闻报道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受众的需要,缺乏应有的竞争力。
隐性采访“双刃剑”的使用
带来了伤害 , 在此表示道 歉。” 据《 大洋彼岸 的新 闻规约》 介绍 :今 “
天 的美 国主流新 闻界认为 ,新 闻是属于
实” 的媒体平台 , 自觉转换为主观的抱怨
和怒斥 了。2 1 年 1 月 9E ,江淮晨 01 1 t 《
公众的公共 财富 , 新闻栏 目只提供事实 ,
不搀杂媒介 的私家观念 ,报社和公众意 见则可通过社论版表达 。而在新 闻报道 领域 , 主导原则是客观性 。” 我们的通常
会不假思索地采用非常手段进行 隐性采 访, 而隐性采访的滥用 , 不仅可能触及道 德甚至法律底线 , 同时 , 还可能因“ 暗访 ”
隐性 采访 的 “ 性 规 则 ” 硬
新 闻媒体是党和政府 的喉舌 ,也是
人 民的喉舌 , 因此 , 在使用 隐性采访 时 , 首要条件必须是要把握好正确的舆论导
和采访 目的,在被采访对象不 知情 的情
况下进行素材获取 的一种采访形式 。这 种采访形式 又被人们称 为“ 暗访 ” 多用 , 于曝光性 的批评报道。 相较于显性采访 ,隐 采访可 以直 击新 闻事实 , 洞悉新 闻本质 , 有效抓住新 闻真相 , 及时得到第一手新 闻素材 , 对一
些社 会 阴 暗面 及 不 正 之 风 、违 法 乱 纪 现
闻真相 , 但它同时也是一把“ 双刃剑 ”使 , 用时稍不 留神就可能 “ 触底 ”使 新 闻报 ,
道偏离正常轨道 。
业界广泛使用 的同时 ,在理解 上还存在
着不少误 区。特别是一 些新 闻人 , 在使
用 一 些 常规 手 段 不 能 达 到 采 访 目的 时 ,
伦理 的采访 , 但最终交 出了稿件。 接下来 就是编辑 的事情了。但如《 江淮晨编辑 ) 的
浅谈隐性采访
浅谈隐性采访隐性采访虽然得到了法律的许可,也受到观众的普遍欢迎,但是敏感的观众势必会考虑这些内容是如何来的,就会联想到那些身上藏有偷拍偷录器材的新闻记者如果接近自己时将何以自处?长期以往,公众对于媒体的信任和尊重就会大大降低。
如果群众对于新闻媒介和记者敬而远之的话,那么我们的新闻媒介和记者该怎么生存呢?“媒介为了追逐新闻的轰动效应而刻意地侵犯隐私权,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践踏,也是对人类尊严的蔑视”。
个人隐私不容侵犯,每个记者在进行隐性采访时都要牢记,这是我们采访权利的底线。
美国《新闻周刊》说过:“每一个记者必须掂量一下,他所寻求的事实的重要性是否值得他采取下策去把它弄到手。
但是这样做既有道德的也有实际的限度。
从长远的观点来看,新闻工作毕竟不能建立在习以为常的欺骗手段之上”。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新闻传播活动全面介入现代社会生活。
在这一过程中,隐性采访这种方式凭借自己的优势被越来越多地采用,并在舆论监督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然而,从它诞生之日起,隐性采访就在法律和道德伦理层面一直倍受争议。
由于记者在采访过程中的积极介入和隐去真实身份的角色扮演行为,很容易超越适度的界限,因此更需要慎重地把握。
一,隐性采访的定义隐性采访主要是指新闻记者不暴露真实身份和采访目的,以偷拍偷录等隐蔽手段对人物或事件进行采访。
所谓偷拍偷录,是指未经他人知晓和同意,对他人的活动进行拍照、摄像或对其谈话进行录音的行为。
这种非常规的采访手段主要运用于采访对象弄虚作假或以暴力抵制正当采访的特殊情况,由于这种行为是在他人没有戒备的情况下进行的,突破了采访环境的封闭性和事实本身的隐蔽性,一针见血地抓住了问题的实质,因而内容比较接近客观事实。
在现代社会中,公众需要新闻媒体提供的是大量真实的、有现实意义的消息,尤其是揭露现实中阴暗面的事实,隐性采访可以给受众以最大程度的”可信度”。
隐性采访中获得的声音、图像更好地客观再现新闻真实,发挥了电视的优势,真实的记录了事件的发生和过程。
试论隐性采访
试论隐性采访摘要:在我国,唐朝中期后就已经出现了隐性采访的端倪。
如今,随着电视行业的快速发展,隐性采访作为一种能有效进行舆论监督的新闻报道形式,以其突出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在新闻界大行其道,越来越受观众的喜爱,但是自身又存在着问题和弊端,是一把双刃剑。
关键词:隐性采访特征受欢迎双刃剑存在问题一、什么是隐性采访隐性采访,是指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偷拍、偷录等记录方式,或者隐瞒记者的身份,以体验的方式或者其他方式,不公开猎取已发生或正在发生又未被披露的新闻素材的采访形式。
隐性采访,也称秘密采访或暗访,指新闻记者由于某种原因而不公开身份的采访。
它是与显性采访相对而言。
这种采访的优点是不会因为记者的采访而改变采访对象活动的原貌。
是隐藏记者的身份与采访目的的采访方式。
只适用于某种特殊场合、特殊题材或特殊采访对象。
运用这种方式,目的在于减少采访障碍和干扰,获取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务必十分慎重,一般应控制在法律和新闻道德允许的范围之内,或已经得到有关部门的授权,切勿滥用。
二、隐性采访的特征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采访方式,有自己较为显著的特征:记者主动出击。
隐性采访是记者主动出击进行采访的行为,记者采访时一定始终在新闻发生的现场,否则隐性采访就无法完整地进行。
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记者也有可能出现在突发新闻的现场进行采访。
有的时候,记者还有可能直接成为新闻事件的当事人,例如记者乘坐的汽车发生车祸等,但这种不期而遇的目击新闻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隐性采访,因为记者是被动地介入了新闻事件。
隐性采访进行之前有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从采访计划的设定,到采访设备安排,都应精心计划,可谓有备而来,不容有所闪失。
1、新闻事实周详对于准备作正面报道的新闻,也可以采取隐性采访的手段,但这种选择并不是唯一的,因为通过公开采访进行正面报道,一般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但对社会不良行为的采访却正好相反,通过隐性采访抨击社会不良,进行舆论监督,效果比公开采访好。
电视新闻记者如何做好隐性采访
新闻记者利用伪装的身份让采访者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言语和行为的记录,就是隐性采访。
隐性采访最初的目的是为了更加直观更透彻地揭露一些隐藏在社会最黑暗角落的实事,所以在有些时候会造成一些安全事故的发生。
因此,在隐性采访中掌握一个“度”至关重要。
一、隐性采访中“度”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还没有针对隐性采访这个采访方式的保护手段,所以在一定的层面上,隐性采访会和国家法律产生一定不可避免的冲突,导致新闻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以及在采访的内容上,都是无限制的。
在揭露黑暗社会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因此在进行隐性采访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度是十分重要的技能,在公正公开的基础上进行相关报道,不违反社会的公共道德,保护他人必要的隐私。
新闻记者需要正确的对待“度”的掌握,合理的运用隐性采访。
近些年来对隐性采访的采用越来越多。
隐性采访的主要用途是在揭露社会存在的一些丑恶不公平的现象。
所以在运用隐性采访手段进行采访时要有一定的约束性。
真正的运用好隐性采访的采访手段,需要电视新闻记者有着较高的综合素质,在采访中具备一定的能力,能有节制的对新闻信息进行判断,梳理是否有新闻价值再报道。
隐性采访中将新闻的真实感和现场感这两者表现的淋漓尽致,因此隐性采访在采访中具备一定的挖掘深度新闻素材和掌握独家新闻的能力,因此想要在新闻界中占据一定的优势,对隐性采访的手段必须有一定的掌握技巧。
近些年来,有些新闻记者在进行隐性采访的过程中没有把握住度的要求,造成隐私的侵权,引起法律纠纷,造成一定的伤害,这种现象越来越多。
二、新闻记者在采访中如何掌握“度” 1.避免新闻侵权行为法治社会中,人们的法律意识也在一步一步的提升,在社会法律的保护下,人们增强了对自身的保护意识。
因此,目前再次使用隐性采访,存在的风险性要远远超过往昔。
在记者进行隐性采访的过程中,通过手机和摄像机录音笔进行隐蔽获取信息时,往往会触犯人的隐私权,最后反被告上法庭。
因此在进行隐性采访的过程中,严格要求对“度”的把握,任何人都需要运用法律来对自己的权益进行保护。
第六章第三节隐性采访
二、关于隐性采访的几点争议
• (二)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德何者优先? • 焦点访谈2002年7月9日播出《追查高考作
弊者》后曾引发业界和学术界的大讨论,争论的 焦点是记者为何不在发现之初就制止作弊行为。
• 2005年摄影记者《守坑待拍》同样招致大量批 评。
二、关于隐性采访的几点争议
• (三)是否有法可依
• 大家是否记者《冠生园月饼事件》,在 舆论监督报道中,记者为了获得真实的 素材,往往采用一处有效的方法,
• “暗访与偷拍”
• 在新闻学上又叫隐性采访。
第六章 新闻采访的技巧
第三节 隐性采访
隐性采访 小节重点
隐性采访的历史 隐性采访的几点争议 隐性采访的应用规范
隐性采访的概念
• 隐性采访,是相对于显性采访而言,指在一定条件 下,记者不向采访对象公开自己的身份、不告知自 己的采访目的,通过模拟种社会角色或以普通社会 成员的身份报道采访源,获取新闻事实的一种非常 采访,故亦称“暗访”或“私访”。
• 隐性采访可以利用的 反对方:
法律依据主要有三种: 1、法律中对隐性采
• 1、新闻自由权
访没有明确规定。
• 2、公民知情权 • 3、舆论监督权
2、“公众利益”难 以界定,不能作为 暗访合法的依据。
• 综上所述,隐性采访是一把道德与法律的 双刃剑,用之须慎。
• 从长远看,公民素质的是高、社会文明的 进步需要各方面努力,并非一曝就灵,如果滥 用偷拍偷录,并且是播放时不做任何技术处理, 将对象于“众目睽睽”之下,就会造成过度伤 害。 社会也会人人自危,
• 法院于1997年1月裁定狮子公司胜诉,要求ABC支付补偿性损失赔 偿费1402美元和惩罚性损失赔偿费550万美元。1997年8月,法院 将损失赔偿额减到31.5万美元。
慎用隐性采访
慎用隐性采访隐性采访又称秘密采访或暗访,是新闻记者在未被采访对象感知的前提下,运用摄像机、录音机或照相机等工具秘密采获新闻事实的方法。
隐性采访的基本特点是:其一,记者隐去了真实的身份出现在新闻现场,即隐性采访是记者带有主观故意的行为,这与采访不期而遇的目击性新闻有所不同;其二,事先未征得被采访对象的同意,是在被采访对象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
在当前的媒介环境下,隐性采访被广泛地运用。
它能最大程度地逼近事实真相,突破显性采访环境的封闭性和事实本身的隐蔽性,一针见血地抓住问题的实质,具有较强的可视性与可听性,能够吸引受众的注意,使之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较鲜明地体现了新闻的真实性。
通过隐性采访可以获取其它采访手段难以获取的新闻事实,从而更好地实行舆论监督。
然而,隐性采访是一柄“双刃剑”,用得好,会起到立竿见影的舆论监督作用;用得不当,不仅达不到记者的采访初衷,有时还会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甚至引起法律纠纷。
近年来大量的新闻实践表明,隐性采访的弊端正在逐渐显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泄露隐私由于记者进行隐性采访时隐瞒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因此被采访对象对记者很少戒备,甚至毫无防范。
在这种情况下,记者可以比较便捷地获知事件真相和当事人的隐秘情况,并将受访者的家庭状况、年龄、职业、收入以及未成年人的详细资料等在大众传媒上公布。
这些年,关于记者东南馋挫2008年第二期(总第四十二期)@文/林浩隐性采访泄露被采访者隐私的法律纠纷越来越多,媒体败诉的情况不在少数。
虽然2002年4月1日起我国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确认了“偷拍偷录”行为的“证明力”,弥补了隐性采访完全缺乏法律依据的缺憾,但是,我国法律对公民的隐私一直是大力保护的,隐性采访一旦涉及到泄露公民隐私问题,新闻报道就会处于尴尬境地。
2、容易引发记者的诱导行为由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由“暗访”过渡到“卧底”,这是近年来新闻记者隐性采访的一个显著特点。
浅议新闻记者隐性采访
浅议新闻记者隐性采访摘要]在新形势下,我国纸媒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新闻记者隐性采访新闻事件以其真实、鲜活、生动的特点,受到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并具有强烈的可读性,这一做法常被媒体的新闻工作者所应用。
在不断创新发展的新闻事业中,新闻记者在进行隐性采访中既得到全面的新闻素材而又不损害新闻职业道德,已经成为传媒界研究的重要课题,可以说隐性采访对于媒体公信力而言是把双刃剑,同时又作为一种新闻现象和社会现象引起了新闻界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关键词]隐性采访;法律意识;建议我国的法律条款对新闻媒体报道规定的禁区有:国家机密、未成年人犯罪、个人隐私以及商业秘密等。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中也明确规定:“要通过合法和正当的手段获取新闻,尊重被采访者的声誉和正当要求”。
也可以理解为在新闻采访活动中不提倡记者隐性采访。
目前在世界各国法律都没有明确赋予记者隐性新闻采访的权利,但也没有完全禁止,隐性新闻采访得以存在,只是依据各国法律没有禁止记者便可以进行新闻采访的一般原则,所以它的法律保障是脆弱的。
一、隐性新闻采访的法律意识新闻采访是新闻报道的前提和基础,成功的新闻采访很大程度取决于准确、恰当的提出问题。
尤其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新闻素材的挖掘是否成功到位,更是决定了新闻报道的效果和质量,这也是新闻报道成败的关键。
1.隐性新闻采访的概念内涵。
隐性新闻采访是指新闻工作者为完成某一特定的采访任务而把自己的身份和意图隐藏起来,不暴露自己的身份或以其他假身份,采用各种获取信息的手段进行的采访形式。
我国新闻界又把这种采访方式通俗地称为“秘密采访”或者“暗访”。
近年来隐性采访借舆论监督之风不断盛行。
因为隐性采访的方式具有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显著特点,因此通过此种方式采访到的新闻素材常常具有广泛的真实性。
但这种隐瞒身份和采访意图的做法使人们越来越多地从法律和道德角度质疑其合理性与合法性。
随着新形势下媒体事业的不断发展与创新,以及我国目前市场经济的新格局新环境,隐性新闻采访的魅力和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被新闻工作者在新闻采访中不断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隐性采访——新闻报道的双刃剑一:什么是隐性采访偷拍应当说是一种通俗的说法,用专业化、文学化一点的词说应该是叫隐性采访。
在《电视采访学》一书中指出记者出于特定原因,不公开自己的记者身份,或在不通知被摄对象、不申明采访目的等情况下,对隐蔽的信息搜集的采访方式就叫做隐性采访。
而在《隐性采访论》一书中则认为:“i隐性采访是指新闻记者隐去记者身份而秘密地采获新闻事实的采访方法。
”综上所述,虽然两本书的观点稍有出入,但是大致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隐性采访应当具备一前提,三条件。
首先,前提是隐性采访的当事人必须是在媒体供职的新闻记者,或者是受媒体委托的采访人。
三个条件则是:第一,记者隐藏了职业身份而亲临新闻事件的现场;第二,采访是在被采访者未知的情况下进行;第三,采访未事先征得被采访对象的同意。
隐性采访作为一种特殊的采访形式,在舆论监督中已成为一种较常使用且效果较为明显的一种形式,尤其在批评性报道中,隐性采访的手法越来越受到记者们的垂青。
在一段时间内甚至大有“无片不隐”的趋势。
在采访对象弄虚作假或者批评性报道中采访对象拒绝接受采访甚至对记者人身安全构成威胁的特殊情况下,电视新闻中往往就要运用隐性采访。
中央电视台的名牌栏目《焦点访谈》《东方时空》等就经常会运用隐性采访来进行批评性报道。
二:隐性采访的历史在西方,有记载的新闻隐性采访活动是从17世纪开始的。
17世纪中叶起,欧州的一些大城市的咖啡馆成了一些记者进行隐性采访的集中场所。
不过,那时记者进行的隐性采访手段单一,基本上都是偷听窥视,或是隐瞒自己的身份与人聊天交流,藉此获取新闻信息。
ii而真正具有纪念性的隐性报道是1880年美国《纽约世界报》女记者勒丽·蓓蕾在《纽约世界报》发表的《疯人院的十天》。
当时勒丽·蓓蕾听说伯勒克威尔岛疯人院虐待精神病患者、侵犯人身权利,她便把自己乔装打扮成一名“疯子”,亲身体验、了解情况。
而在中国,隐性采访的历史则更为久远。
自出现新闻采访活动起,我国便有了关于隐性采访的记录。
唐朝中期后,各地的节度史为获取中央方面的情报和其他军事、政治等方面的信息,在京都设进奏院,由进奏官负责,不定期地发出进奏院状。
方汉奇在《中国新闻事业通史》中认为:“iii它(进奏院状)所提供的信息,有不少是进奏官们自行采集的”。
安禄山在担任范阳平卢节度使时,就“常领其将刘骆谷留京师,诇朝廷指趣,动静皆报之”。
“诇”,在现代汉语中解释为“侦察,刺探”。
可见,这时的进奏官进行的新闻采集活动,已经出现了隐性采访的端倪。
到了宋代,民间发行了一种被当时政府视为非法的民办报纸,人们习惯称之为“小报”。
iv小报是中国新闻史上最先出现的非官方报纸,它的出现,标志着新闻隐性采访活动开始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而接下来的明清两代则是将隐性报道发展到了鼎盛,就连皇帝也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取真实信息,这一点从当今的电视剧中就可以看出其中端倪,比如《康熙微服私访记》等等,讲的就是皇帝通过隐瞒身份,进行暗访的故事。
我国近现代新闻史上对隐性采访的运用,一个重要原因是当时动乱的社会环境。
在新旧时代交替,各种势力斗争错综复杂的情况下,新闻记者的采访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
隐性采访的使用,成了记者克服采访困难的无奈措施之一。
三:隐性采访的特点隐性采访经历过各个时代的重重考验到如今仍然作为记者所青睐的采访方式,必然有其独特之处。
隐性采访之所以叫做隐性采访,它是与一般采访即显性采访相对应的。
作为记者,没有谁主动地愿意去进行隐性采访,基本都是在显性采访无法进行的情况下,逼不得已才实行隐性采访。
很多时候,很多事情,显性采访都无法做到,然而隐性采访却很好的将问题一一解决,因此,隐性采访与显性采访的特点对比立刻鲜明起来。
首先,隐性采访时,记者主动出击。
它是记者主动出击进行采访的行为,记者采访时一定始终在新闻发生的现场,否则隐性采访就无法完整地进行。
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记者也有可能出现在突发新闻的现场进行采访。
有的时候,记者还有可能直接成为新闻事件的当事人,例如记者乘坐的汽车发生车祸等,但这种不期而遇的目击新闻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隐性采访,因为记者是被动地介入了新闻事件。
隐性采访进行之前有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从采访计划的设定,到采访设备安排,都应精心计划,可谓有备而来,不容有所闪失。
其次,隐性报道所反映的新闻事实更为周详。
对于准备作正面报道的新闻,我们也可以采取隐性采访的手段,但这种选择并不是唯一的,因为通过公开采访进行正面报道,一般会取得比隐性采访更好的效果。
但对社会不良行为的采访却正好相反,通过隐性采访抨击社会不良,进行舆论监督,效果远比公开采访为好,这已经被无数新闻采访的事实所反复证明。
通过隐性采访获得的新闻事实比较周详,舆论监督的力度也比较大。
同时,周详的新闻事实也可以比较有效地防止新闻侵权行为的发生。
第三,隐性报道时,社会参与程度较高。
新闻记者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可谓神通广大。
但这种神通恰恰是全民参与的结果———社会各阶层成员及时全面地向新闻记者提供新闻采访线索,从而使记者能更多地了解社会现实。
另一方面,社会的不良行为虽是在暗中进行的,记者的能耐再大,其了解这方面的情况也是有限的。
因此,隐性采访的线索大多来自社会成员的举报,缺少社会成员的举报,隐性采访将失去最为重要的新闻源。
另一方面,隐性采访也是受众欢迎的一种采访方式,通过这种采访手段采获的新闻,受众有较高的接收兴趣。
第四,隐性报道,记者需隐瞒身份。
从社会分工的大系统来考察,记者身份只是一种十分普通的社会工种,记者是社会大系统中的普通一员,不具备特殊性。
但是记者身份就其从事的具体工作而言,具有自身特殊性。
而采访新闻事实,当然是这种特殊性中间最为关键的一条。
面对新闻记者的采访,有人愿意侃侃而谈,有人却表示“无可奉告”,而新闻工作的职业要求,使记者们不仅要从“侃侃而谈者”那里采获新闻,还要从“无可奉告者”那里采获新闻。
而隐去记者身份去面对“无可奉告者”,无疑是最有利于新闻采获的。
所以,在隐性采访活动中,记者必须隐瞒身份。
只有隐瞒身份,才可能更方便地采获到有价值的新闻。
第五,隐性采访时的采访目的是隐藏的。
记者以某种社会角色(不是记者角色)面对不愿接受采访的对象,他们必须隐藏自己报道新闻的目的,否则,既达不到隐瞒身份的目的,也无法实现自己报道新闻的目的。
在具体的采访实践中,记者会针对不同的人物和事件,以不同的身份去进行实际的采访。
但不管身份如何千差万别,隐藏目的的做法是始终如一,不会改变的。
第六,隐性报道的采访手段是及其隐蔽的。
不言而喻,隐瞒身份和隐藏目的最终是依靠手段实现的。
隐蔽手段首先需要借助技术设备的精良来保证,早期的隐性采访由于缺少精良的技术手段,因而每每显得捉襟见肘,有时甚至险象环生。
可见,技术设备对于隐性采访的成功与否关系极大。
而科技发展到今天,随着小巧精良的摄录设备的出现,隐性采访的手段已越来越隐蔽了。
隐蔽手段同时还包括记者了解新闻事实的方法与公开采访有显著不同,提问的方法、语气等,都要有意识地隐蔽自己的真实意图。
四:隐性采访受欢迎的原因隐性采访是一个新闻概念。
对新闻界来说,它是一种专业的采访方法和手段;对广大受众来说,它是一种获取客观真实的有价值的新闻信息的途径和通道。
因此隐性采访之所以受欢迎,除了记者乐意运用此采访手段外,受众的欢迎也是一个重大原因。
首先,隐性采访可以更加真实地客观地获取第一手新闻事实素材,从而更好地发挥媒体的舆论监督职能。
媒体传播新闻的社会功能之一,就是要抨击丑恶,追求公正,实施舆论监督,批评性报道无疑是最为有力的抨击手段。
但是,由于不难理解的原因,要想获得批评报道的第一手新闻素材,往往是十分困难的。
于是,新闻记者广泛采用了隐性采访的手段。
例如中央电视台新闻栏目《焦点访谈》《东方时空》等采用隐性采访摄制播发的新闻,都取得了较好的披露丑恶、伸张正义的良好舆论监督效果。
其次,对新闻媒体来讲,隐性采访是新闻竞争中克敌致胜的法宝。
还是以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栏目为例,栏目自1994年创办以来,一直以深度报道为主、以舆论监督见长。
迅速成长为央视收视率最高的栏目之一,自节目开播以来,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老百姓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取得这样突出的品牌效应,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保证舆论导向正确的前提下,注意在报道中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注意反映老百姓的心声,歌颂改革开放中的新鲜事物,抨击社会转型中的丑恶现象。
而在完成这样的光明使命时,记者较注意重视采用了隐性采访的手段。
同时运用这一手段,很好地再现了新闻事件的第一现场,准确传递了新闻事实,取得很好的传播效果。
实现了新闻竞争从外延到内涵的观念转变。
第三,隐性采访可以给受众以最大程度的“可信度”。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客观是真实对媒体播放的基本要求。
客观有两层含义,一是新闻事实必须客观存在,不能造假;二是媒体运用文字、声像手段播放新闻必须客观,不能歪曲事实。
隐性采访中获得的声音、图像就能更好地客观再现新闻真实。
很显然,隐性采访中获得的新闻素材再现,让受众亲临事件现场,有助于确立媒体的权威,而且有证据学意义,产生诉讼,媒体无可争议。
五:隐性采访是一把双刃剑首先,隐性采访有其独特的、无可替代的作用和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隐性采访能充分保证舆论监督的进行、保障公众的知情权、知政权。
v知情权,首先是前美联社社长肯特·库伯在1945年提出来的,它通常指民众享有通过新闻媒体了解政府工作情况的法定权利,它是公民行使一切民主权利的基本前提。
新闻舆论监督就是指通过新闻媒体对某种(类)事物或现象的披露,唤起社会关注,并促进其变化的一种监督手段。
执政权,公民要想参政就必须知政,就必须了解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事务,公众是舆论监督的主体,媒体是实现舆论监督的手段;舆论监督的主要对象是政府权力和公共利益、公众事务。
第二:隐性采访直击新闻现场,真实度极高,震撼力和影响力巨大。
隐性采访因为其隐蔽,保持新闻事件原生状态,真实可信,影响力大,而且省时省力,事半功倍。
其次,隐性采访的弊端也显露无疑隐性采访在揭露了社会黑暗面的同时,也反映出媒体和记者的无奈,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记者的偷懒、能力不足;一些不当的做法,甚至动摇了大众对媒体的传统信任。
而且,偷拍还给新闻采访工作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采访越来越难,受访者对媒体和记者越来越不信任、不配合,以至于排斥;隐性采访越多,采访环境越恶劣,两者恶性互动。
六:如何正确使用隐性采访这把匕首由于隐性采访的杀伤力巨大,而且还不完善,因此对隐形采访的使用应当谨慎小心。
央视《焦点访谈》对隐性采访有明确的要求:1.注意运用平衡手法;2.要在充分调查研究和准确把握材料的基础上抓住主要事实和线索来表现,简明扼要,其目的是让社会知道此事,让人有所启发;3.对于一些人进行批评时,切忌“新闻审判”;4.尽可能交代新闻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