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采访——新闻报道的双刃剑[借鉴材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隐性采访——新闻报道的双刃剑

一:什么是隐性采访

偷拍应当说是一种通俗的说法,用专业化、文学化一点的词说应该是叫隐性采访。

在《电视采访学》一书中指出记者出于特定原因,不公开自己的记者身份,或在不通知被摄对象、不申明采访目的等情况下,对隐蔽的信息搜集的采访方式就叫做隐性采访。而在《隐性采访论》一书中则认为:“i隐性采访是指新闻记者隐去记者身份而秘密地采获新闻事实的采访方法。”

综上所述,虽然两本书的观点稍有出入,但是大致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隐性采访应当具备一前提,三条件。首先,前提是隐性采访的当事人必须是在媒体供职的新闻记者,或者是受媒体委托的采访人。三个条件则是:第一,记者隐藏了职业身份而亲临新闻事件的现场;第二,采访是在被采访者未知的情况下进行;第三,采访未事先征得被采访对象的同意。

隐性采访作为一种特殊的采访形式,在舆论监督中已成为一种较常使用且效果较为明显的一种形式,尤其在批评性报道中,隐性采访的手法越来越受到记者们的垂青。在一段时间内甚至大有“无片不隐”的趋势。在采访对象弄虚作假或者批评性报道中采访对象拒绝接受采访甚至对记者人身安全构成威胁的特殊情况下,电视新闻中往往就要运用隐性采访。中央电视台的名牌栏目《焦点访谈》《东方时空》等就经常会运用隐性采访来进行批评性报道。

二:隐性采访的历史

在西方,有记载的新闻隐性采访活动是从17世纪开始的。17世纪中叶起,欧州的一些大城市的咖啡馆成了一些记者进行隐性采访的集中场所。不过,那时记者进行的隐性采访手段单一,基本上都是偷听窥视,或是隐瞒自己的身份与人聊天交流,藉此获取新闻信息。ii而真正具有纪念性的隐性报道是1880年美国《纽

约世界报》女记者勒丽·蓓蕾在《纽约世界报》发表的《疯人院的十天》。当时勒丽·蓓蕾听说伯勒克威尔岛疯人院虐待精神病患者、侵犯人身权利,她便把自己乔装打扮成一名“疯子”,亲身体验、了解情况。

而在中国,隐性采访的历史则更为久远。自出现新闻采访活动起,我国便有了关于隐性采访的记录。唐朝中期后,各地的节度史为获取中央方面的情报和其他军事、政治等方面的信息,在京都设进奏院,由进奏官负责,不定期地发出进奏院状。方汉奇在《中国新闻事业通史》中认为:“iii它(进奏院状)所提供的信息,有不少是进奏官们自行采集的”。安禄山在担任范阳平卢节度使时,就“常领其将刘骆谷留京师,诇朝廷指趣,动静皆报之”。“诇”,在现代汉语中解释为“侦察,刺探”。可见,这时的进奏官进行的新闻采集活动,已经出现了隐性采访的端倪。到了宋代,民间发行了一种被当时政府视为非法的民办报纸,人们习惯称之为“小报”。iv小报是中国新闻史上最先出现的非官方报纸,它的出现,标志着新闻隐性采访活动开始正式登上历史舞台。而接下来的明清两代则是将隐性报道发展到了鼎盛,就连皇帝也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取真实信息,这一点从当今的电视剧中就可以看出其中端倪,比如《康熙微服私访记》等等,讲的就是皇帝通过隐瞒身份,进行暗访的故事。我国近现代新闻史上对隐性采访的运用,一个重要原因是当时动乱的社会环境。在新旧时代交替,各种势力斗争错综复杂的情况下,新闻记者的采访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隐性采访的使用,成了记者克服采访困难的无奈措施之一。

三:隐性采访的特点

隐性采访经历过各个时代的重重考验到如今仍然作为记者所青睐的采访方式,必然有其独特之处。

隐性采访之所以叫做隐性采访,它是与一般采访即显性采访相对应的。作为记者,没有谁主动地愿意去进行隐性采访,基本都是在显性采访无法进行的情况下,逼不得已才实行隐性采访。很多时候,很多事情,显性采访都无法做到,然

而隐性采访却很好的将问题一一解决,因此,隐性采访与显性采访的特点对比立刻鲜明起来。

首先,隐性采访时,记者主动出击。它是记者主动出击进行采访的行为,记者采访时一定始终在新闻发生的现场,否则隐性采访就无法完整地进行。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记者也有可能出现在突发新闻的现场进行采访。有的时候,记者还有可能直接成为新闻事件的当事人,例如记者乘坐的汽车发生车祸等,但这种不期而遇的目击新闻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隐性采访,因为记者是被动地介入了新闻事件。隐性采访进行之前有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从采访计划的设定,到采访设备安排,都应精心计划,可谓有备而来,不容有所闪失。

其次,隐性报道所反映的新闻事实更为周详。对于准备作正面报道的新闻,我们也可以采取隐性采访的手段,但这种选择并不是唯一的,因为通过公开采访进行正面报道,一般会取得比隐性采访更好的效果。但对社会不良行为的采访却正好相反,通过隐性采访抨击社会不良,进行舆论监督,效果远比公开采访为好,这已经被无数新闻采访的事实所反复证明。通过隐性采访获得的新闻事实比较周详,舆论监督的力度也比较大。同时,周详的新闻事实也可以比较有效地防止新闻侵权行为的发生。

第三,隐性报道时,社会参与程度较高。新闻记者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可谓神通广大。但这种神通恰恰是全民参与的结果———社会各阶层成员及时全面地向新闻记者提供新闻采访线索,从而使记者能更多地了解社会现实。另一方面,社会的不良行为虽是在暗中进行的,记者的能耐再大,其了解这方面的情况也是有限的。因此,隐性采访的线索大多来自社会成员的举报,缺少社会成员的举报,隐性采访将失去最为重要的新闻源。另一方面,隐性采访也是受众欢迎的一种采访方式,通过这种采访手段采获的新闻,受众有较高的接收兴趣。

第四,隐性报道,记者需隐瞒身份。从社会分工的大系统来考察,记者身份只是一种十分普通的社会工种,记者是社会大系统中的普通一员,不具备特殊性。但是记者身份就其从事的具体工作而言,具有自身特殊性。而采访新闻事实,当

然是这种特殊性中间最为关键的一条。面对新闻记者的采访,有人愿意侃侃而谈,有人却表示“无可奉告”,而新闻工作的职业要求,使记者们不仅要从“侃侃而谈者”那里采获新闻,还要从“无可奉告者”那里采获新闻。而隐去记者身份去面对“无可奉告者”,无疑是最有利于新闻采获的。所以,在隐性采访活动中,记者必须隐瞒身份。只有隐瞒身份,才可能更方便地采获到有价值的新闻。

第五,隐性采访时的采访目的是隐藏的。记者以某种社会角色(不是记者角色)面对不愿接受采访的对象,他们必须隐藏自己报道新闻的目的,否则,既达不到隐瞒身份的目的,也无法实现自己报道新闻的目的。在具体的采访实践中,记者会针对不同的人物和事件,以不同的身份去进行实际的采访。但不管身份如何千差万别,隐藏目的的做法是始终如一,不会改变的。

第六,隐性报道的采访手段是及其隐蔽的。不言而喻,隐瞒身份和隐藏目的最终是依靠手段实现的。隐蔽手段首先需要借助技术设备的精良来保证,早期的隐性采访由于缺少精良的技术手段,因而每每显得捉襟见肘,有时甚至险象环生。可见,技术设备对于隐性采访的成功与否关系极大。而科技发展到今天,随着小巧精良的摄录设备的出现,隐性采访的手段已越来越隐蔽了。隐蔽手段同时还包括记者了解新闻事实的方法与公开采访有显著不同,提问的方法、语气等,都要有意识地隐蔽自己的真实意图。

四:隐性采访受欢迎的原因

隐性采访是一个新闻概念。对新闻界来说,它是一种专业的采访方法和手段;对广大受众来说,它是一种获取客观真实的有价值的新闻信息的途径和通道。因此隐性采访之所以受欢迎,除了记者乐意运用此采访手段外,受众的欢迎也是一个重大原因。

首先,隐性采访可以更加真实地客观地获取第一手新闻事实素材,从而更好地发挥媒体的舆论监督职能。媒体传播新闻的社会功能之一,就是要抨击丑恶,追求公正,实施舆论监督,批评性报道无疑是最为有力的抨击手段。但是,由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